小升初文言文阅读.pptx
复习课件小升初文言文.ppt
用——文言文
1
文言文
• 一、文言文学习“五读法”:
• 1、正音读文。
• ①要读音正确。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有通 假字、多音字,课文注释中对这些字都注明 了读音,要依据注音,认真读准。
②要注意停顿。包括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 能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表明了 对语句层次和大意的正确理解,这要通过 诵读来实现。
2.翻译。 “北地亦有此物否?”
__难___道___北___方___也____有___这___种___东___西___(___菱___角___)_ 吗?
.....
17
真题展示
北人识菱 北人生而不识①菱者,仕③于南方。席上啖 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 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 也。”问者曰:“北地亦有此物否?”答曰: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 产,此坐③强不知以为知也。
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
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
也。
• [注释]彘:猪
• 1.解释下列句子中红色的字。
•
⑴顾反为女杀彘( 你 )
•
⑵特与婴儿戏尔(
⑷妻适市来( 刚刚) .....
19
真题展示
•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
30
总结
• 三、小升初文言文四大考点 • 考点1:解词 • 考点2:译句 • 考点3:内容 • 考点4:涵义
.....
31
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③有盐故。少有尚尔, 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④食盐。食已口爽⑤,返为其患。
• 【注】 • ①选自《百喻经》。这是一部佛教文学作品,古印度人著,我国南朝
小升初文言文课件(共33张PPT)
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
也。
• [注释]彘:猪
• 2.翻译。
•
⑴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你回去,我回来给你杀猪吃。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题展示
•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
反为女杀彘①。”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真题展示
北人识菱 北人生而不识①菱者,仕③于南方。席上啖 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 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 也。”问者曰:“北地亦有此物否?”答曰: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 产,此坐③强不知以为知也。
3.试用一段话评价文中的“北人”。
__北___人___无___知___而____又___虚___荣___,___为___了___掩___饰___自_ 己,贻笑大方。
•
⑴顾反为女杀彘( 你 )
•
⑵特与婴儿戏尔( 只是)
•
⑶是教子欺也( 欺骗)
•
⑷妻适市来( 刚刚)
真题展示
•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
反为女杀彘①。”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
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
文言文
• 一、文言文学习“五读法”:
• 1、正音读文。 • 2、读注解词
3、串讲文意 4、体会情(道理) 5、熟读成诵
文言文
• 二、文言文翻译(必考考点)
文言文中词句意思的特点:
1、一词多义 例如,“说”读shuō时,有当说、说明的意思。
专题09文言文阅读-小升初高效衔接课件(共38张PPT)
文
也,以为畏狐也。
复
习
(1)翻译句子。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意思”。
(3)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
小
升
初
语
①省略是文言文里常见的现象,翻译时应忠实于原文,根据现代汉语
文 复
的语法要求和表达需要,作必要的补充,力求明白确切地表达原意。
习
例如:“为设果,果有杨梅”。这里省略了人物,应该翻译成“杨氏
子为孔君平摆上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②文言词语单音节词居多,翻译时应将文言单音节词补充为现代汉语 中相应的双音节词。
小
升 初
文言文距离现在的时间长,学生觉得有难度,不过若是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讲究方
语
法,依然可以顺利阅读文言文。
文
复
(1)结合注释。
习
对于难度大的文言文,一般会有个别难以理解的字词会加上注释,方便学生理解文
章的意思。
(2)注重积累。
平时注意积累已经学过的文言文和古诗词中字词的意思,懂得知识迁移,帮助我们
(2)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近,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小 升
道旁李苦
初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
语
文
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解决课外文言文。
(3)联系上下文。
在答题过程中,如果遇到个别字词不能理解,可以通过通读本篇文言文后,联系上
下文进行推测这个字词的意思。
小
1.解释下列划横线的字。
(2024年)《小升初文言文》ppt课件讲义
2024/3/26
21
写作指导与点评
01
写作指导
针对学生的写作作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指导学生注意文言文的
用词、句式和修辞手法,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2024/3/26
02 03
作品点评
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点评,肯定其优点和进步,指出不足之处,并提 供改进意见。作品点评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明确努力方向 。
基础。
2024/3/26
4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文言文基本词汇、语法知识,能 够阅读、理解简单文言文篇章,了解 古代文化常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和传 承意识,提高其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讲解、诵读、讨论等多种教学方 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言文学习, 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24
分享学习心得与体会
2024/3/26
学习方法与技巧
通过不断尝试和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如多读 多背、注重积累、结合语境理解等。
学习态度与习惯
认识到学习文言文需要耐心和毅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如定期复习、勤加练习等。
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提升
通过学习文言文,不仅提高了语文成绩,还提升了自身的文学素养 和审美能力,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小升初文言文》ppt课件讲义
2024/3/26
1
目录
2024/3/26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文言文基础知识 • 文言文阅读与理解 • 文言文名篇欣赏与解读 • 文言文写作训练与指导 • 课程总结与展望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六年级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课件-古诗文阅读 (共21张PPT)
3.这首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 )。 A.比喻 B.排比 C.夸张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三、【考点:对古文字词的理解及文章的感悟】
执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①竖执之,不可入, 横执之,亦②不可入,计无所出。俄③有老夫④ 至曰:“吾非圣人⑤,但见事多矣!何⑥不以锯 中截⑦而入?”遂⑧依而截之。 【注释】①初:开始时,文中表示第一次。②亦: 也,仍然。③俄:一会儿,不久。④老夫:古时 对年长的男人的尊称。⑤圣人:最完善、最有学 识的人。⑥何:疑问代词,怎么,为什么。⑦中 截:从中间截断。⑧遂:于是,就。
1.本首诗是一首__C__(A.五言绝句B.五言律诗C.七言 绝句D.七言律诗)。 2.本首诗在第_一___、_二___、__四__句押韵,韵脚是__蹊__、 __低__、__啼__。
3.从“千朵万朵压枝低”中我想到了一幅( A )的 画面。 A.百花盛开 B.草长莺飞
4.作者听到“娇莺的啼叫”,心情是( A )。 A.轻松愉快 B.闷闷不乐
__菱___角___生__长___在___水___中___却__说___是___在___土___里__生___长___的___,___这__是___因___为____ 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__________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①, 千朵万朵压枝低②。 留连③戏蝶时时舞, 自在④娇莺⑤恰恰⑥啼。
【注释】①花满蹊:花很多,把园中的小路都遮 住了。蹊,小路。②压枝低:形容花开得很茂盛, 把花枝都压得低垂了。③留连:留恋,舍不得离 开。④自在:自由自在,不受约束。⑤娇莺:美 丽可爱的黄莺。⑥恰恰:黄莺的鸣叫声。
小学语文小升初文言文和古诗词阅读专项复习PPT
文言文和古诗词阅读
讲师:文小语
2020年5月5日
CONTENTS
目 1 知识网络 录 2 高分策略
3 学以致用
4 教学总结
小学语阅文(读小升初)专项复习
学03
温故知新
学,然后知不足。
2020年5月5日11时10分
小学语阅文(读小升初)专项复习
2020年5月5日11时10分
小学语阅文(读小升初)专项复习
2020年5月5日11时10分
小学语阅文(读小升初)专项复习
2020年5月5日11时10分
小学语阅文(读小升初)专项复习
2020年5月5日11时10分源自小学语阅文(读小升初)专项复习
2020年5月5日11时10分
小学语阅文(读小升初)专项复习
2020年5月5日11时10分
小学语阅文(读小升初)专项复习
2020年5月5日11时10分
小学语阅文(读小升初)专项复习
2020年5月5日11时10分
小学语阅文(读小升初)专项复习
2020年5月5日11时10分
小学语阅文(读小升初)专项复习
2020年5月5日11时10分
小学语阅文(读小升初)专项复习
2020年5月5日11时10分
小学语阅文(读小升初)专项复习
2020年5月5日11时10分
小学语阅文(读小升初)专项复习
2020年5月5日11时10分
小学语阅文(读小升初)专项复习
2020年5月5日11时10分
小学语阅文(读小升初)专项复习
2020年5月5日11时10分
学如蜜蜂采蜜,采过许 多花,才能酿出许多蜜。
讲师:文小语
2020年5月5日
2020年5月5日11时10分
小升初语文课件 文言文 全国通用 (共38张PPT)
下问题:
1. 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 (1)始一反焉。“反”通“返”,返回。 (2)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4)一厝朔东。“厝”通“措”,放置。 (5)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指”通“直”, 一直 (6)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 (7)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智慧。 《两小儿辨日》
落实。不遗漏,也不能多余 。
(尽可能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 式、风格,大量采用有相同语素的双音 词,即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 误区点拨:绝少有不译的字词。特别是 副、介、连三大虚词,翻译时常出现漏 译的现象
“换”:即替换法。对那些 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 化,说法已经不同的词,在 翻译时要替换为现代词语。 (比如:古今异义的词,词类活用
三、文言虚词理解
文言虚词是指那些在文言文中没有明确的实在 意义,包括常用到的“之”、“乎” “者”、 “也”、“矣”、“其”、“乃”、“哉”、 “兮”等虚词。而且作用很重要,学习文言文必 须熟悉常见虚词的用法。
“之”
通国之善弈者也(助词,“的”) 一人虽听之(代词,指弈秋的教导) 思援弓缴而射之(代词,指天鹅)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代词,指前一个人)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 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 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 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 )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 叟亡以应。
3. 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 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却不同。 如: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 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 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 自信也。” “先自度(duó)其足 ” 度: 动词,测量。 “吾忘持度dù!” 度: 名词,尺码。 又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思是旧的。 “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思是特意。 在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 归纳,并牢记例句。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PPT课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鼓励学生 树立忧患意识,培养坚韧不拔的
品质。
《史记》选读
项羽本纪
通过讲述项羽的故事,引导学生 思考英雄气概和领导才能。
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绍廉颇和蔺相如的事迹,让学生 了解忠诚、智慧和勇气等品质。
孙子吴起列传
讲述孙子和吴起的军事才能和战略 眼光,培养学生对军事谋略的兴趣 和认知。
THANKS
感谢观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表达对学习的热爱和投入,鼓励学生们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提倡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勇于向他人请教。
《孟子》选读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 也: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中的取舍
问题,理解选择的重要性。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强调团队合作和人际关系的重要 性,提醒学生注重与他人的沟通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 练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文言文基础知识 • 阅读理解技巧 • 翻译与写作技巧 • 经典篇目欣赏与解析 • 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帮助学生掌握小升初 考试中的文言文知识 点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和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 读和理解能力
课件内容概述
06
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
模拟试题一
题目:《岳阳楼记》选段阅 读
要求:阅读选段,回答下列 问题。
02
01
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
0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04
05
根据选段内容,回答问题。
模拟试题二
题目:《爱莲说》全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大全PPT课件
造;用;好; 匠人没有话可以回 答他,只好听从他 的吩咐来造屋。 答:善于诡辩却不 顾客观规更加。律, 光凭主观意志去做 事。
8
竭泽而渔
【原文】
竭①泽而渔②,岂不获得,而明年③无鱼;焚④薮⑤而田⑥,
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
术也。
(《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
1.解释: ①为: ②如故: ③鸣: ④奋: 2.翻译: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给;像先前一样;叫声; 竖起。
译文:不是牛不要听, 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
13
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 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 都是不可取的。
粟粥荠菜 宋,范仲淹,少与友人在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
上④,必将挠⑤。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⑥。”高阳应曰: “缘子之言⑦,则室不败也——木益⑧枯⑨则劲⑩,涂益干则轻, 以益劲任⑾益轻则不败。”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 成也善,其后果⑾败。 (选自《吕氏春秋 卷二十五 别类》)
1.解释: ①为: ②以: ③善: ④益: 2.翻译: 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
C.顾吏曰顾:回头看。 D.汝误也,非故也故:事故。 2.判断下列语句翻译正误。
1
约不可失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
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 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 往,身自罢之。
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 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罢:停止,取消。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打猎)
杨布打狗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
2024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课件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课件目录•引言•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历年真题分析与演练•拓展阅读与提升建议•总结与展望PART01引言课件目的与背景目的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小升初语文考试中的文言文阅读部分,提高阅读能力和应试技巧。
背景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小升初语文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复习课件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文言文在小升初考试中的重要性分值占比文言文阅读在小升初语文考试中通常占有一定的分值比例,是学生不能忽视的重要部分。
难度系数相对于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的难度系数较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古文基础和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
文化传承学习文言文不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通过课件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梳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如常用实词、虚词、句式等。
系统梳理知识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应多读多练,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多读多练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应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理解文化背景学生应掌握一些应试技巧,如快速定位关键信息、识别文章结构、分析作者观点等,这有助于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掌握应试技巧复习方法与建议PART02文言文基础知识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如“之”、“乎”、“者”、“也”等。
常用实词常用虚词固定短语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等,如“其”、“乃”、“因”、“且”等。
如“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等,需熟记其含义和用法。
030201文言文常用词汇及短语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判断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
如:“受制于人”、“见笑于大方之家”等。
被动句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倒装句文言文句式结构与特点如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 (共27张PPT)
乎!
• 你觉得楚人是怎样的人? • 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
得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对策的 愚蠢的人。
•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 怎样的道理?
• 我们做事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灵活的对 策。
1.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大意失荆州,这个英雄
是 关羽 。
2.“桃园三结义”是指 刘备 (忠厚善良、礼贤下士)、 关羽
译:陈胜封自己为将军,封吴广为都尉。 练习: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 公输盘为楚国造了云梯那种器械。 译:
删除不需要翻译的词。有的文言词没有对应的
删
现代意思,或者有意义但翻译出反而累赘,就不译。
例句: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译:作战,靠的是勇气。 练习: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陈胜,阳城人。 译: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文言文。 2.掌握文言文一些简单的翻译方法。
文言文考查方式 阅读文言片段回答下列各题:
1、理解下列重点字词的意 思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意思 3、读完全文,谈谈自己的
感悟
一、什么是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是指1919年五四以前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用文言写的文章即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相比,文言 文在用词、句式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别。
(忠肝义胆、一身正气)、 张飞 (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3、煮酒论英雄主人公: 刘备
曹操
1、 掌握文言语句翻译的要点:对、 留、删、补、换、调、变七种方 法,并能基本掌握用法
2、积累文言语句中重点字词的读 音、解释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
补
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小升初语文课件文言文(共44张PPT)
归纳,并牢记例句。
4. 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
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 了另一类词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 “词类活用”。 (1)妇抚儿乳。乳,本义是“奶”,这里是名词 作动词“喂奶”。 (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弛,形容词作动 词,放下。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耻,以……为耻。
5. 文言句式: 1.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 】汝之不惠,
甚矣,你太不聪明了 2.且焉置土石? 倒装句,疑问代词“焉”
提前。 3.告之于帝。倒装句,状语“于帝”后
置。 4. “(太行、王屋二山)本在冀州之南,
(5)“但”表示“只”。 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
3. 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
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却不同。 如: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 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 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 自信也。” “先自度(duó)其足 ” 度: 动词,测量。 “吾忘持度dù!” 度: 名词,尺码。 又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思是旧的。
文言文解题技巧
第一步: 快速浏览题目。
第二步: 仔细分析标题。
第三步: 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 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碰 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 索,而应继续阅读。)
第四步: “对症下药”解答问 题。
2.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 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 弗若与?曰:非/然/也。
小升初专项训练文言文ppt课件
21
“ 雪 亮 工 程 "是以区 (县) 、乡( 镇)、 村(社 区)三 级综治 中心为 指挥平 台、以 综治信 息化为 支撑、 以网格 化管理 为基础 、以公 共安全 视频监 控联网 应用为 重点的 “群众 性治安 防控工 程”。
11.狱 古义:
案件。
今义:监禁犯人的地方(监狱)
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7.可以 古义: 可以凭借。 今义:对某事表赞同。
例句: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8.开张 古义: 扩大。 今义:开业(多指商业部门)。
例句: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9.涕 古义: 泪。
今义:鼻涕。
例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10.兵 古义: 兵器。 今义:士兵。
例句:兵甲已足(《出师表》)
之
1.“之”作代词的用法最多 而一牧童见之,指书画
处士笑而然之,指牧童说的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指学过的知识
2.“之”作动词 送孟浩然之广陵 , 是动词“到” 3.“之”作结构助词“的” 圣人之道 4.“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久之,目似瞑
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 用作助词可不译。
而
用作连词,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 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等关系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但是,表转接 )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并且,表并列 ) 3、温故而知新。( 然后,表承接 )
记忆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接着”转译“但”,状语后头表修饰。
1.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 无出路的境地。 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
2024年小升初文言文ppt课件(完整版)(2024)
组织家庭活动
3
在家庭内部组织文言文相关的活动,如家庭朗诵 会、文言文知识竞赛等,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和 家庭文化氛围。
2024/1/30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2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模拟题一
阅读《爱莲说》,完成相关题目。通过本题的训练,学生 可以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及用法,提高文言文的阅 读理解能力。
模拟题二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相关题目。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 文言文翻译能力和文化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 内容并进行翻译。
模拟题三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相关题目。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 文言文朗读、背诵和默写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文 章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注重练习的质量而非数量,对于错题要及时分析和总结,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
2024/1/30
通过大量阅读文言文篇章,培养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对文言文的感知和领悟 能力。
22
06
家长辅导指南
2024/1/30
23
了解孩子学习进度和需求
与孩子沟通
定期与孩子交流,了解他们在文言文学习方面的进度、困难和需 求。
有趣。
修辞得当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 比喻、拟人、排比等, 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
染力。
15
注重音韵
在文言文写作中,要注 重音韵的和谐与美感, 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
。
04
历年真题回顾与模拟训练
2024/1/30
16
历年真题分析
2024/1/30
2023年小升初文言文真题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自《西京杂记》)
【注释】
①逮:及。②穿壁:在墙上凿洞。③文不识:姓文名不识。④资:借。⑤大 学:大学问家。
【习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匡衡勤学而.无烛(
)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
学海无 涯
主人怪.而问衡 (
)
遂.成大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
(
)
潦倒而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苏秦乃叹曰:“此皆秦 之罪也!”乃发愤读书,曰:“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 股,血流至足。后卒合齐、楚、燕、赵、魏、韩抗秦,佩六国相印。
(选自《 战 国
策·秦策一》)
【注释】
①苏秦,字季子,战国时东周洛阳乘轩里人。拜纵横家始祖鬼谷子为
系起来吗?
孙敬
映雪
杨时
刺股
孔子
悬梁
匡衡
韦编三绝苏秦程门立雪 Nhomakorabea孙康
凿壁偷光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諠①也,呼而 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选自《韩诗外
传》)
【注释】
①諠:遗忘。
【习题】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
3. 读了这则短文,你有什么启示?
文言文阅读——德行篇
子罕以不贪为宝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①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 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 人有其宝。”
学海无涯
本文选自《左传.襄
公十五年》②
【注释】
①弗:不 ②《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
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遣人入关迎密。
( 选 自 《 新 唐 书 · 李 密 传 》)
【注释】
①密:李密,隋末参与杨玄感起兵反隋,失败后投农民起义军瓦岗军,
成为首领。②鞯:衬托马鞍的垫子。 ③按辔:按捺住马鞍。④非若等辈:
不同于你们这些人。若,你,你们。
【习题】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
) 因与语,奇.之(
)
归.谓子玄感曰 (
) 遣.人入关迎密(
)
2.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何书生勤如此?
3. “牛角挂书”讲述了李密勤奋读书的故事,你能说出四个意思相近的成 语 吗?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②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 “ 愿 得 主 人 书 遍 读 之 。” 主 人 感 叹 , 资 ④ 给 以 书 , 遂 成 大 学⑤ 。
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
) 师事.扶风班彪(
)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
) 一见辄.能诵忆(
)
2.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要求补出省略成分。
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3.王充的“好博览而不守章句”是指王充的(
)
A.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B.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C.学习内容、学习态度
D.学习方法、学习范围
白绢
【习题】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太守王胡之名.知人(
)
乃.以练为囊 (
)
勤学不倦.
(
) 时人誉.之 (
)
2.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遇夏月,乃以练为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3. “囊萤映雪”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本文选取了 车
胤“囊萤”的故事,历史上不乏这类故事,你用斜线能把下列故事和主人公联
车胤①囊②萤夜读 车胤字武子,南平人也。曾祖浚,吴会稽太守。父育,郡主簿。太守王胡之 名知人,见胤于童幼之中,谓胤父曰:“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胤家贫, 不常得油。遇夏月,乃以练③为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勤学不倦。
学海无涯
年长,博学多通,时人誉之。
(选自《晋书·车胤传》)
【注释】
①车胤(约 333~约 401)字武子,东晋南平郡江安县西辛里(今湖北公安 曾埠头乡)人。② 囊 ( náng ) : 文 中 作 动 词 用 , 意 思 是 " 用 袋 子 装 "。 ③ 练 :
(选自范晔《后汉书
•王充传》)
【注释】
①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东汉著名唯物主义学者。
年青时到都城洛阳求学,拜班彪为师。后来回乡教书,曾任过功曹、治中等小官,
晚年闭门潜心着书,终于完成了不朽之作《论衡》。②班彪:汉代著名学者,史
学家。班固的父亲。《汉书》是他草创的。
【习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而作。《《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 和
《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习题】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
⑴献诸子罕(诸:
)
师,学习纵横之学,擅长合纵之术,曾任纵约长,六国丞相。②纵,联合
各 国 以 抗 秦 , 称 “ 合 纵 ”;横 , 秦 国 与 各 国 分 别 结 好 , 称 “ 连 横 ”。
【习题】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书十上而不为用.(
) 嫂不为炊. (
)
父母不以.为.子 (
) 引锥自刺其股.(
)
2.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孟子辍然中止. (
)
呼.而问之(
)
其母引刀裂.其织(
)
以此戒.之(
)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填在横线上。
学海无 涯
(1)失:
② 此:
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呼而问之
B.以此戒之
C.多作自能见之
后
D.自是之
引锥刺股 苏秦①乃洛阳人,学纵横②之术,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为用,资用匮乏,
学海无 涯
文言文阅读——为学篇
牛角挂书
密①以薄鞯②乘牛,挂《》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适见于道,按辔
③ 蹑 其 后 ,曰 :“ 何 书 生 勤 如 此 ? ”密 识 素 ,下 拜 。问 所 读 ,曰 :“《 项 羽 传 》。”
因 与 语 ,奇 之 。归 谓 子 玄 感 曰 :“吾 观 密 识 度 ,非 若 等 辈 ④ 。”玄 感 遂 倾 心 结
2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凿壁偷光”,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
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
容
。
王充求学 王充①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乡里称孝。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②。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 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