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核心的需求 再强,也得要软件支持

合集下载

软件工程中的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

软件工程中的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

软件工程中的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软件工程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软件工程的不断演进过程中,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始终是两个关键的驱动因素,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塑造着软件行业的未来。

技术创新是软件工程发展的源动力。

新的编程语言、开发框架、算法和工具的出现,不断为软件开发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质量。

例如,云计算技术的兴起使得软件开发不再局限于本地硬件资源,开发者可以轻松地获取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从而能够处理更复杂的任务。

容器技术如 Docker 的出现,让软件的部署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大大减少了环境配置的复杂性和出错的可能性。

而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更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自动化测试、代码自动生成、智能代码审查等领域都因为这些技术的融入而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通过对大量代码和数据的学习,人工智能能够帮助开发者更快地发现潜在的问题,提高代码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然而,技术创新并非孤立存在,它必须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展开。

市场需求是技术创新的导向标,只有满足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才能真正具有价值和生命力。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用户对于软件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

他们不仅关注软件的功能,还对软件的用户体验、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移动应用为例,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用户对于移动应用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为了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开发者需要不断创新技术,提高应用的响应速度、优化界面设计、降低能耗。

同时,随着用户对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软件开发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技术的创新,采用加密技术、身份验证机制等手段来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

另一方面,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推动软件工程的技术创新向跨平台、融合化的方向发展。

如今,一个软件往往需要在多种操作系统、多种设备上运行,这就要求开发者掌握跨平台开发技术,以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

多核处理器

多核处理器

多核处理器多核处理器是指在一枚处理器中集成两个或多个完整的计算引擎(内核)。

多核技术的开发源于工程师们认识到,仅仅提高单核芯片的速度会产生过多热量且无法带来相应的性能改善,先前的处理器产品就是如此。

他们认识到,在先前产品中以那种速率,处理器产生的热量很快会超过太阳表面。

即便是没有热量问题,其性价比也令人难以接受,速度稍快的处理器价格要高很多。

最新新闻中国发布全球首款全系统多核高精度导航定位芯片全球首款全系统多核高精度导航定位系统级芯片,13日在第六届中国卫星[2.10% 资金研报]学术年会期间对外发布。

专家表示,这意味着国产芯片不仅具备国际竞争力,还从“跟踪者”跃升为“引领者”。

...详情内容来自中文名多核处理器定义集成两个或多个完整的计算引擎第一颗通用型微处理器4004技术优势采用了线程级并行编程目录1技术发展2发展历程3技术优势4技术瓶颈5技术原理6技术关键▪核结构研究▪程序执行模型▪Cache设计▪核间通信技术▪总线设计▪操作系统设计▪低功耗设计▪存储器墙▪可靠性及安全性设计7技术意义8技术种类9技术应用10应用11英特尔1技术发展256线程的CPU256线程的CPU英特尔工程师们开发了多核芯片,使之满足“横向扩展”(而非“纵向扩充”)方法,从而提高性能。

该架构实现了“分治法”战略。

通过划分任务,线程应用能够充分利用多个执行内核,并可在特定的时间内执行更多任务。

多核处理器是单枚芯片(也称为“硅核”),能够直接插入单一的处理器插槽中,但操作系统会利用所有相关的资源,将每个执行内核作为分立的逻辑处理器。

通过在两个执行内核之间划分任务,多核处理器可在特定的时钟周期内执行更多任务。

多核架构能够使软件更出色地运行,并创建一个促进未来的软件编写更趋完善的架构。

尽管认真的软件厂商还在探索全新的软件并发处理模式,但是,随着向多核处理器的移植,现有软件无需被修改就可支持多核平台。

操作系统专为充分利用多个处理器而设计,且无需修改就可运行。

关键核心技术清单及支撑文件

关键核心技术清单及支撑文件

关键核心技术清单及支撑文件一、总体要求以“科技支撑引领全省重点产业发展”为目标,紧扣新材料、数字经济、绿色能源、先进装备制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现代食品与特色消费品及生物医药七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明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向,凝练重大科技任务,创新重大科技项目组织方式,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扎实推进攻关行动,解决一批制约我省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为推动新时代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行动目标聚焦重点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需求,通过实施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材料)、新装备,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应用示范,支撑我省重点产业迈向中高端。

到2025年,力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400项以上,开发新产品(新材料)及新装备400个以上。

其中,在电子信息材料、稀贵金属材料等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30项以上;在智能工厂、智慧农业等领域形成10个以上技术集成及应用示范;在清洁能源领域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20项以上;在物流装备、高原农机装备等领域开发先进装备20个以上;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00项以上,开发重点新产品100个以上;在生物技术药、现代中药、化学药领域突破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20项以上。

三、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需求(一)新材料产业聚焦“先进基础材料”、“战略新材料”、“前沿新材料”及“绿色综合利用”四大方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动全省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先进基础材料。

重点支持高性能低成本硅锗储能材料、电子锡焊料、微电子封装用高性能导电胶材料研发,开发一批面向电子信息产业应用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先进产品;重点支持高性能铝铜钛锌材料精深加工,推动部分技术或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力推动传统有色金属材料产业链向下游中高端应用领域延伸。

战略新材料。

以战略新材料研发为导向,持续推进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

技术创新经典案例

技术创新经典案例

产业技术创新经典案例案例1:曼哈顿计划主题:目标明确,集中财力物力,创新突破。

案例:1939-1940年,为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德国、前苏联、日本、法国、英国等国都在研究核裂变,并想制造原子弹。

1941年12月6日,美国政府和军界正式大量拨款研制原子弹,并制定了“曼哈顿计划”。

1942年费米(E.Fermi)在芝加哥的研究小组建造的反应堆取得成功,这是人类首次控制住了从原子核释放出来的能量,为制造原子弹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1942年,美国建造了研制原子弹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并任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J.R.Oppenheimer)为实验室主任。

计划先后解决了几个重要的工程技术问题:1.燃料使用的效率问题—利用反射层提高效率;2.起爆问题--采用内德迈耶的“内爆”法。

3.铀的提纯问题。

铀235的天然含量很低,因此采用从铀238中分离的办法,成本很高。

后来发现钚239也是一种良好的裂变材料,钚是铀238嬗变来的,因此,将分离铀235剩下的大量铀238制造钚。

1943年8月,玻尔到了洛斯阿拉莫斯。

1945年7月16日,美国“三一计划”――首次原子弹爆炸成功,威力巨大。

点评:美国在短短不到四年里,就成功试制了原子弹,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大批最优秀的欧洲科学家由于受到希特勒的迫害,逃亡美国,使美国拥有最强大的科学家阵容,二是美国政府迫于战争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曼哈顿计划”耗资20亿美元;投入人力50多万人,其中科研人员15万;占用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电力。

“曼哈顿计划”的目标明确——制造原子弹。

对于带有应用目标的计划,必须目标明确。

案例2:化工工业的创新主题:以科学为基础,以市场竞争为动力,产生重大创新。

案例:化学工业常常被称为是第一个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业。

从最初的与纺织行业结合紧密的无机化学的发展,到首先是煤焦油派生物到石油化工的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再到20世纪30年代通过对大分子结构的基础研究而导致碳氢化合物化学的重大突破,大量的创新迅速出现了:聚苯乙烯、有机玻璃、PVC、聚乙烯、合成橡胶、尼龙和所有的人造纤维。

电脑处理器i3和i7的区别有哪些

电脑处理器i3和i7的区别有哪些

电脑处理器i3和i7的区别有哪些酷睿i3和i7性能差多少应该有很多人不是很清楚吧,可能还有用户对于酷睿这两款电脑处理器还不是很清楚。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处理器i3和i7的区别大吗,希望你们喜欢。

睿i3和i7性能相差的数据i3和i7的主要区别:i3双核四线程。

不支持睿频。

i7四核八线程,支持睿频。

1,酷睿i3可看作是酷睿i5的进一步精简版,将有32nm工艺版本(研发代号为Clarkdale,基于Westmere架构)这种版本。

2,酷睿i7可看作是酷睿i5的进一步扩展版,四核模拟八核心(即八线程) 功耗大性能强。

主要参数对比如下:i3和i7的区别仔细从规格上分析一下。

默认情况下,目前主流台式SNB/IVB核心,I3为2C4T(2核心4线程),I5为4C4T,I7为4C8T。

主频方面默认情况下差距也就是零点二零点三的区别。

所以理论性能上,整体性能I7比I3高一倍多一点(主频和睿频的因素,I3没有睿频自动超频能力而I5/I7有),而I5则因为没有超线程技术,所以性能比I7在8个以上线程高负载的情况下低20-30%。

笔记本主流SNB/IVB核心,I3 m和I5 m都为2C4T,区别主要在I5主频高一些也而且有睿频.I7 m则是货真价实的4C8T,整体性能比I5 m 高一倍.特例就是台式机的K系,支持随意调节倍频(其他I5和I7只能向上超4个倍频),以一般2500K和2550K超频到4.5GHz为例,这个频率的I5足以秒杀默认状态下的I7.另外I7超线程技术的优势在应用中不容易表现出来.比I5多出的4线程经常没有任何作用,比如在几乎所有单机游戏时.这种情况下I7多出的超线程技术反而变成了累赘,导致I7的单机游戏性能还不如I5.但是有的时候超线程技术能完全发挥作用造成巨大提升,比如渲染和压片.I5 和I7之间怎么选择需要根据用途决定.这就是intel的定位策略.酷睿i3/i5/i7处理器的区别自从Intel推出酷睿系列处理器以来,i3、i5、i7处理器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这是商品很流行的一种根据级别定位命名的方式,即数字越大,代表相应产品价格越贵、性能越好。

日常IT项目管理过程的四个关键控制点

日常IT项目管理过程的四个关键控制点

据调查,只有37%的IT项⽬在计划时间内完成,42%的在预算内完成。

IT项⽬成功率不⾼的根源在于,IT项⽬管理是项系统⼯程,不仅需要项⽬经理个⼈具备⼀定的组织、决策、沟通、业务、技术能⼒,更需要运⽤多种⼿段对项⽬的时间、成本、质量和风险进⾏严格控制。

如何提⾼IT项⽬的成功率呢? 关键控制点⼀项⽬的时间控制 ⾸先,要明确项⽬期望值,做好需求调研,围绕企业的核⼼业务流程,制定切实可⾏的项⽬⽬标,这个⽬标万不可贪⼤求全,⾯⾯俱到,⽬的是满⾜核⼼业务流程需求,与核⼼业务流程关系不⼤或者毫⽆关系的内容,缓建或根本不建,将业务期望聚焦在更容易把控和量化的⽬标上来。

项⽬实施完全围绕该期望进⾏,这也是项⽬实施中最重要的⼀点。

其次,信息化项⽬是需要多部门、多环节充分协作的系统⼯程,任何部门和环节的时间延误,都会导致整个项⽬实施周期的延长。

因此,对影响项⽬进度的“短板”环节,进⾏着⼒攻坚,促进其与项⽬的其它环节步调⼀致,协同共进,能够有效保障项⽬的实施周期。

再次,信息化项⽬往往周期较长,因此需要针对项⽬的实施阶段制定“⽇清⽇⾼(?)”的项⽬时间保障机制,保证项⽬每⼀天都有明确的⽬标,才能对项⽬的进度进⾏有效掌控。

最后,由于信息化项⽬涉及⾯较⼴,参与⼈数众多,⼈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对项⽬的把握也各不相同,因此在项⽬开始前需对参与项⽬的⼈员甚⾄⾼层管理⼈员,进⾏项⽬普及性培训,在项⽬进⾏中进⾏相关的项⽬培训……俗话说,磨⼑不误砍柴⼯,提⾼每⼀位参与⼈员的项⽬能⼒才能有效提⾼项⽬实施的效率,从⽽保障项⽬的实施周期。

关键控制点⼆项⽬的成本控制 ⾸先,信息化项⽬是IT技术在企业业务的应⽤,其开发和实施都建⽴在业务部门提出的项⽬需求之上。

然⽽,由于项⽬开发和实施的时间较长,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在系统开发完毕后,业务需求却已经改变,致使项⽬不得不重新进⾏开发。

形成影响项⽬成本的主要因素。

产⽣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项⽬⼩组前期调研不够深⼊,没有全⾯掌握业务部门的真正需求和需求的发展⽅向,另⼀⽅⾯是因为随着项⽬的深⼊,业务部门对项⽬在业务中的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产品效率五个标准

产品效率五个标准

一、熟练使用生产力工具什么是生产力工具?简单来说,就是专门帮助用户更快、更高效完成工作的软件,比如文字编辑、图片处理、视频剪辑等等。

作为产品经理,也有一堆工作中常用的软件需要掌握。

PRD输出:最常用的就是word,在mac平台对应则是page,还有一些人会用OmniOutliner等文字处理软件,同时mou等markdowm工具也深受推崇;原型设计:产品必备Axure,更轻便灵活的mockplus,同时还有深受好评的sketch能够快速产生高保真原型;流程图:微软老牌软件Office Visio ,还有mac平台上功能强大的OmniGraffle,还有ProcessOn等在线制图平台也十几受欢迎;思维整理:常见的有mindmanager、xmind等,还有mac平台非常美观的mindnode;软件的很多高级功能我们或许很少用到,但是对于那些常用的操作一定要熟练掌握,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精力专注于产品设计等核心工作,而不是浪费在工具的调试。

同时也要注意工具是用来帮助我们更好的思考和表达,不要一味追求酷炫的表现形式,也不要局限于形式。

另外,我们也要明白软件的强大并不是在于功能丰富,而是它在既定的设计逻辑下支持多样的使用场景。

所以当我们判读一个软件是否足够优秀,是否得心应手时,要先找到自己清晰的使用逻辑和场景,然后持之以恒的用下去,才会逐渐发现这些生产力工具对我们工作效率带来的提升。

二、学会提炼通用的模块或内容产品经理是一个创意型的工作岗位,所以那些重复性的机型动作基本上大部分都是在降低我们的工作效率,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将那些通用的模块提炼出来,从而可以通过不断快速的复用来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最常用到的就是各种模板,比如RPD的Word模板,统一确定好文档包含的各项内容,以及各级标题等样式,这样在我们下次写文档时直接填充主干内容即可;再比如Xmind思维导图或Visio流程图等,设计出一套或多套自己喜欢的风格样式,以后每次需要时直接套用即可。

如何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

如何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

如何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的使用。

在市场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操作系统可供选择,包括Windows、macOS、Linux等。

如何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是许多用户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如何根据个人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

一、了解不同操作系统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不同操作系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了解这些特点和场景对于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至关重要。

1. 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操作系统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丰富的软件支持。

适用于大多数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特别是对于需要使用Microsoft Office及其他Windows专属软件的用户而言,Windows操作系统是不二之选。

2. macOS操作系统macOS操作系统是苹果公司的专有操作系统,它为苹果电脑提供了出色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macOS操作系统适用于对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有较高要求的用户,以及许多专业人士和创意领域的工作者。

3. Linux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是开源的操作系统,具有高度的可定制性和稳定性。

它适用于对自由度和系统控制有较高要求的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

同时,Linux也在云计算和服务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考虑硬件需求和兼容性在选择操作系统时,还需要考虑硬件需求和兼容性。

不同操作系统对硬件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要确保所选择的操作系统与自己的计算机硬件兼容。

1. 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对硬件的兼容性很广,适用于大部分个人电脑和笔记本电脑。

但是,较新版本的Windows可能对一些老旧的硬件设备不再提供支持,因此在选择Windows时,需确保硬件设备满足最低的系统要求。

2. macOS操作系统macOS操作系统只能在苹果电脑上运行,因此选择macOS前要确保计算机是苹果设备。

同时,在升级macOS版本时,也需要注意硬件设备是否与新版本兼容。

多核CPU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多核CPU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多核CPU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发挥多核CPU的性能0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班2009118231樊如霞多核CPU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发挥多核CPU的性能取代过去的单一中央处理器,计算机目前正在步入多核时代。

尽管这项技术对我们而言并不是新鲜事物,但这是这种类型的体系架构首次大规模运用于商用个人电脑和服务器市场。

这场变革将影响到每位计算机用户。

多核技术的触角已经深入到服务器,笔记本电脑甚至游戏机控制台领域。

从最终用户的角度来看,这种变革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程序设计者们发现要实现多核设计的性能也是一项充满挑战的艰巨任务,特别是现在还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和自动化技术能适应多核系统上运行的现行软件。

多核CPU就是基板上集成有多个单核CPU,早期PD双核需要北桥来控制分配任务,核心之间存在抢二级缓存的情况,后期酷睿自己集成了任务分配系统,再搭配操作系统就能真正同时开工,2个核心同时处理2“份”任务,速度快了,万一1个核心死机,起码另一个U还可以继续处理关机、关闭软件等任务。

与单核处理器相比,多核处理器在体系结构、软件、功耗和安全性设计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也蕴含着巨大的潜能。

CMP和SMT一样,致力于发掘计算的粗粒度并行性。

CMP可以看做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在芯片容量足够大时,就可以将大规模并行处理机结构中的SMP (对称多处理机)或DSM(分布共享处理机)节点集成到同一芯片内,各个处理器并行执行不同的线程或进程。

在基于SMP结构的单芯片多处理机中,处理器之间通过片外Cache或者是片外的共享存储器来进行通信。

而基于DSM结构的单芯片多处理器中,处理器间通过连接分布式存储器的片内高速交叉开关网络进行通信。

由于SMP和DSM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了,CMP结构设计比较容易,只是后端设计和芯片制造工艺的要求较高而已。

正因为这样,CMP成为了最先被应用于商用CPU 的“未来”高性能处理器结构。

虽然多核能利用集成度提高带来的诸多好处,让芯片的性能成倍地增加,但很明显的是原来系统级的一些问题便引入到了处理器内部。

Office2024LTSC专业增强版

Office2024LTSC专业增强版

Office2024LTSC专业增强版xx年xx月xx日目录•引言•安装与配置•核心功能介绍•高级功能应用•常见问题解决方案•总结与展望01引言Office2024LTSC概述Office2024LTSC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款长期服务版本(Long-Term ServicingChannel)的办公软件套件。

该版本在继承Office系列软件强大功能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和专业用户的需求进行了全面优化和升级。

Office2024LTSC提供了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OneNote、Outlook等在内的一系列应用程序,满足日常办公的各种需求。

高效的性能经过优化和升级,Office2024LTSC 专业增强版在启动速度、文件处理速度和网络传输速度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丰富的功能专业增强版在标准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高级功能和工具,如高级数据分析、宏编程支持、多语言界面等。

强大的协作能力支持实时协同编辑和在线会议功能,方便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安全性保障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策略,确保用户数据和隐私的安全,如数据加密、权限管理等。

高度可定制性提供丰富的自定义选项和插件支持,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软件进行个性化设置和扩展。

专业增强版特点与优势02安装与配置Windows 10或更高版本,64位系统。

操作系统系统要求1.6 GHz 或更快,双核处理器。

处理器4 GB RAM ;2 GB RAM(32位)。

内存1280 x 768屏幕分辨率。

显示器4.0 GB 可用磁盘空间。

硬盘空间支持DirectX 9的图形处理器。

图形1.下载Office2024LTSC专业增强版安装程序。

2.双击安装程序,开始安装过程。

3.阅读并同意软件许可协议。

0102044. 选择安装位置(默认安装在C盘)。

5. 选择安装组件,可以选择安装Word、Excel、PowerPoint等应用程序。

6. 等待安装程序完成安装过程。

2024年软考系统分析师重要考点笔记

2024年软考系统分析师重要考点笔记

考点:数据流图,UML图(用例图,状态图,类图,活动图,时序图),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定义(需求规格说明书SRS),需求验证,需求管理和跟踪,需求变更(流程),逆向工程,软件重构。

解题技巧:先看问题,再看题目描述。

快速浏览所有题目的问题。

总论:1需求开发—主线,目标1.1需求获取(6种方法)1.2需求分析(7个任务、3个方法)1.3需求定义(需求规格说明书)1.4需求验证2需求管理—支持,保障2.1变更控制2.2版本控制2.3需求跟踪(正向、反向)2.4需求状态跟踪需求的层次:业务需求(抽象层次高,跟企业战略目标相关)用户需求系统需求(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性能][质量属性]、设计约束)质量功能部署QFD:常规需求期望需求意外需求一、需求获取的方法1、用户访谈:1对1-3,有代表性的用户。

形式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2种。

结构化是指事先准备好一系列问题,有针对的进行;非结构化只是列出一个粗略的想法,根据访谈的具体情况发挥。

最有效的访谈是结合这2种方法进行。

优点:良好的灵活性、应用范围广。

缺点:信息量大记录困难,时间有限,对系统分析师要求高(具有足够的领域知识,丰富的经验,较强的沟通能力)。

2、问卷调查:用户多,无法一一访谈。

关键在于精心设计并制作好的调查表。

优点:广撒网,代价小,信息真实,好统计缺点:缺乏灵活性,无法了解细节3、采样:从种群中系统的选出有代表性的样本集的过程,通过认真研究所选出的样本集,可以从整体上揭示种群的有用信息。

样本数量=0.25x(可信度系数/可接受的错误)^2优点: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使用数理统计原理,减少数据收集的偏差缺点:依赖系统分析师主观因素,要求高4、情节串联板:一系列图片,通过图片来讲故事。

优点:给用户直观的演示,交互性强,最生动缺点:花费时间多,效率低。

5、联合需求计划JRP:通过联合各个关键用户代表,系统分析师,开发团队代表一起,通过高度组织的群体会议来讨论需求。

《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DAT 47-2009)解读

《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DAT 47-2009)解读

摘要:《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DA/T 47-2009)是为规范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而发布实施的档案行业重要标准。

标准首次提出长期保存概念及其功能定位,明确了弱依赖导向的长期保存工作指导思想,技术处理上注重“自力更生”,对其他门类电子文件格式管理同样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本文介绍了规范编制的背景与意义,解读了版式文件格式管理的核心要点,并归纳总结了对电子文件长期保存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Abstract:Format Requirements for Long-term Preservation of Fixed-layout Electronic Records (DA/T47-2009)is an important documentary stan⁃dard issued and implemented to regulate the for⁃mat requirements for long-term preservation of fixed-layout electronic records.The specification that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other electronic re⁃cords format management,for the first time,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long-term preservation and its functional orientation,establishes the weak-de⁃pendency guidelines of long-term preservation and emphasizes the independence of technical means.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pecification,interprets the core points of format management and summarizes the inspiration on long-term preservation of electronic records.Keywords:Fixed-layout Electronic Records; Long-Term Preservation;Format Management2009年12月16日,国家档案局正式发布《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DA/T47-2009)(以下简称“本标准”),并自2010年6月1日开始实施。

2024新高考浙江版高中信息技术专题六 信息系统的支撑技术及搭建知识点归纳讲解PPT

2024新高考浙江版高中信息技术专题六 信息系统的支撑技术及搭建知识点归纳讲解PPT
3)数据存储 文件、数据库、云存储是数据存储的常见方式。文件使用较为简单,方 便程序自定义格式;数据库性能优越,方便查询,可以加、解密,以及跨平 台应用等;云存储通过网络可以把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到数据处理中 心进行存储及处理。
4)数据呈现 ①用表格形式来呈现数据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方式。 ②通常情况下,人们用到的数据图类型有以下几种:柱状图、条形图、折 线图、饼图、气泡图、漏斗图、GIS地图、标签云等。 2.程序编写 信息系统中的软件开发涉及服务器端程序和客户端程序。一个服务器 端程序,往往面向众多客户端提供数据服务。具体程序要看架构模式。B /S架构一般只写服务器端程序,如网站,只需完成服务器端程序,浏览器就 是客户端程序,不用再写,使得部署、更新更加容易;C/S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构服务器端程 序和客户端程序都要写,类似QQ、网游等。
2)按文档不同的服务目的,可以将信息系统的文档分为三类:用户文档、 开发文档与管理文档。 2.系统主要文档的内容简介 1)可行性研究报告; 2)系统分析说明书; 3)系统设计说明书; 4)程序设计报告; 5)系统测试报告; 6)系统使用和维护手册; 7)系统评价报告。
考向突破
考向一 计算机软硬件 “存储程序式”体系结构的特点 1.“存储程序式”体系结构的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 据。 2.在处理数据时必须先将数据和指令存入存储器中,才能使计算机在工 作时能够自动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3.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一般步骤为输入、处理(运算与控制)、存储和输 出。
(二)软件开发 信息系统的软件开发一般包括数据管理设计、服务器端程序、客户端 程序几个部分。 1.数据管理设计 1)数据采集 ①概念:数据采集是利用一种或多种装置,从系统外部采集数据并输入系 统内部一个接口的过程。 ②方法:键盘输入、利用光电设备采集数据、多媒体输入、网络传送、 磁盘输入等。

算力是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

算力是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

数据来源:IJCNN
31
01 AI 服务器中,GPU 价值量最大
人工智能研究框架培训
AI 服务器是AI 数据中心重要的组成部分
✓ AI 服务器是专门为人工智能应用而设计和配置的服务器,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是执行 AI 任务和处理大规模数据的关 键组件,为数据中心提供计算资源和算力,用于执行复杂的 AI 算法和模型。
数据来源:证券研究 38
01 AIGC拉动AI算力需求,AI芯片将成为未来科技石油
人工智能研究框架培训
实现专用算法“硬件优化”,ASIC路线在AI领域的长期成长性值得期待
图30: ASIC路线在AI领域的长期成长性值得期待
ASIC具备性能更强、体积更小、功 耗更低、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髙等
优点,将更具备一定竞争优势
2022 年5 月,公司 M9 系列第二款产 图形处理芯片成功研发,可以满足地打 理信息系统、媒体处理、CAD 辅助
设计、游戏、虚拟化等高性能显示需
求和人工智能计算需求,可广泛应用
于各种设备
人工智能研究框架培训
海光 DCU 系列产品以基于通用的 GPGPU架构,采用7nm工艺,兼容“类 CUDA”环境以及国际主流商业计算软件 和人工智能软件,软硬件生态丰富
29
01 AI 数据中心需求激增,AI 服务器快速放量
人工智能研究框架培训
AI 数据中心是专门用于支持人工智能计算和数据处理任务的设施或物理空间
✓ AI 数据中心通常拥有大量高性能的服务器、GPU 加速器和专门的存储系统,以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并加速深度学习 ✓ AI 数据中心配备了高速的网络设备和优化的软件框架,以支持高效的数据传输和算法训练 ✓ 通过这些专门的配置和优化,AI 数据中心能够为各种规模和复杂度的 AI 工作负载提供可靠稳定的计算环境,并满足大规模数据存储、备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语音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语音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语音控制系统设计一、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家居系统正逐渐成为现代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系统通过集成各种先进的传感器、执行器和通信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更为便捷、舒适和节能的居住环境。

而语音控制技术作为智能家居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其方便性、直观性和人性化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语音控制系统设计,旨在通过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结合语音识别技术,实现对家居设备的语音控制。

该系统不仅提高了家居生活的便捷性,还通过智能调节家居设备的运行状态,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该系统还具备较高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和扩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语音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我们将对系统的整体架构进行阐述,包括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

我们将重点介绍语音识别的实现方法,包括语音信号的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和识别算法等。

我们还将讨论单片机与家居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以及控制策略。

我们将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语音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1. 智能家居的发展背景及现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智能家居作为信息化社会的重要产物,正逐步融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之中。

智能家居的发展背景源于人们对居住环境智能化、舒适化和便捷化的追求,以及对传统家居生活的革新与升级。

近年来,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能家居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通过集成各种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智能家居系统能够实现对家庭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为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体验。

同时,随着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定制化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智能家居也在逐步向个性化、差异化方向发展。

目前,智能家居市场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众多企业纷纷涉足智能家居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产品。

芯片研发中的多核处理器技术有何突破

芯片研发中的多核处理器技术有何突破

芯片研发中的多核处理器技术有何突破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芯片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其性能的提升对于各种电子设备的运行速度和功能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多核处理器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发展,无疑是芯片研发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多核处理器,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芯片中集成了多个处理核心。

这与传统的单核处理器相比,带来了诸多显著的优势。

首先,多核处理器大大提高了处理能力。

想象一下,一个任务如果在单核处理器上运行,就像是一个工人独自完成一项大工程,而在多核处理器中,就好像多个工人同时协作,工作效率自然大幅提高。

多个核心可以同时处理不同的任务,或者共同处理一个复杂的任务,从而大大缩短了任务完成的时间。

比如在进行多线程的图像处理、视频编码和解码等工作时,多核处理器能够显著提高处理速度,让我们在观看高清视频、进行图片编辑等操作时能够享受到更加流畅和快速的体验。

其次,多核处理器在能源效率方面也有出色的表现。

由于多个核心可以根据任务的需求灵活地调整工作状态,当部分任务不需要高性能时,相应的核心可以降低工作频率甚至进入休眠状态,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整体的能耗。

这对于移动设备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移动设备的电池续航能力一直是用户关注的焦点。

通过采用多核处理器技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在保持强大性能的同时,能够延长电池使用时间,为用户提供更长久的使用体验。

再者,多核处理器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软件和操作系统的优化。

为了充分利用多核处理器的性能,软件开发者们需要编写能够并行执行任务的代码,操作系统也需要更好地分配任务到不同的核心上。

这促使了软件行业的创新和进步,使得各种应用程序能够更好地适应多核环境,充分发挥多核处理器的优势。

在多核处理器的研发中,架构设计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不同的架构设计会影响多核处理器的性能、功耗和成本等方面。

目前常见的多核处理器架构有同构多核和异构多核。

同构多核是指多个核心具有相同的结构和性能。

这种架构的优点是设计相对简单,易于实现任务的分配和调度。

海光信息:国产高端处理器希望之光

海光信息:国产高端处理器希望之光

48 第356期科技创新CPU+DCU双驱动随着下游产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高端处理器领域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在通用处理器领域,英特尔(Intel )、美国超威半导体公司(AMD )的CPU 产品在全球市场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在协处理器领域,英伟达、AMD 的GPGPU ②产品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在高端处理器领域,早期与全球头部企业的显著技术差距,是海光信息这样的国产企业必须面对的难题。

海光信息的重要转折点发生在2016年。

招股书显示,2016年3月和2017年10月,海光信息与AMD 的合资子公司“海光微电子”“海光集成”分别与AMD 签署了《技术许可协议》,约定了AMD 将高端处理器相关技术及软件许可给两家合资公司,该许可在两家合资公司运营期限内持续有效。

共计花费2.93亿美元,海光信息从AMD 获得了高端处理器的技术授权及相关技术支持。

随后,依托AMD 的底层架构,海光信息一直保持着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在“销售一代、验证一代、研发一代”的研发策略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产品体系。

根据应用领域、技术路线和产品特征的不同,海光信息高端处理器分为海光CPU 系列产品和海光DCU ③系列产品。

(图表1)其中,海光CPU 主要面向复杂逻辑计算、多任务调度等通用处理器应用场景需求,兼容国际主流x86处理器架构和技术路线。

海光CPU 系列产品中,海光三号为2023年主力销售产品,海光四号、海光五号处于研发阶段。

海光CPU 既支持面向数据中心、云计算等复杂应用领域的高端服务器;也支持面向政务、企业和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中的中低端服务器以及工作站和边缘计算服务器,已经应用于电信、金融、互联网、教育、交通、工业设计、图形图像处理等领域。

海光D C U 则属于GPGPU 的一种,采用“类 CUDA ”通用并行计算架构,能够较好地适配、适应国际主流商业计算软件和人工智能软件。

海光DCU 主要部署在服务器集群或数据中心,为应用程序提供性能高、能效比高的算力,支撑高复杂度和高吞吐量的数据处理任务。

对软通核心价值观的深度理解

对软通核心价值观的深度理解

对软通核心价值观的深度理解燃起中国科技之光——认识一个全新的软通动力生物对环境的依赖,是天然属性;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发展,对技术环境、商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依赖,同样亦然。

自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催生出社会生产方式的颠覆性变革,以数据资源为驱动的核心经济力,正呈现出指数型增长和裂变式衍生,一个全新的数字时代已然来临——新的数字时代在彻底改变人类社会以往的技术规律、商业规则和经济走势之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每一个身处其中的IT技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都是如此:一面影响着世界,同时也被这个世界影响。

在数字化时代,没有企业不想参与其中,也没有企业能够逃脱数字化变革,作为中国领先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软通动力也不例外。

在软通动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天文看来:数字技术正在帮助企业从业务模式、管理效益、组织结构等层面带来质的变化,软通动力凭借十余年的技术积累和行业经验沉淀,通过将自身的服务能力横向拉通、整合后,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立体、全栈化的数字技术服务,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赋能。

打造全新能力回归本土资本市场的软通动力,如今正在加速转型步伐:从核心业务及能力布局,在保持主营业务稳健增长的同时,开始明确新的战略方向,持续投入技术研发创新力量,进一步提升全栈式服务能力,选取重要行业赛道进行优化布局。

所谓全栈式服务能力,是指在传统业务基础上,软通动力横向推出的五大能力线:咨询和解决方案、云智能、智能终端、工业互联网、信创及开源鸿蒙/欧拉;纵向则面向金融科技、智能汽车、数字能源等新兴行业和赛道进行深耕。

借助这样的战略布局下,软通动力正通过不断提升核心能力,实现自身的一次跃迁。

软通动力所打造的“新能力”,与当前整个中国本土的企业需求和国家相关经济战略密切关联。

特别是在国家大力推行新基建战略,发布东数西算、双碳等战略方针后,软通动力在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的基础上,正以数字化转型咨询服务为切入点,展开面向数字化时代的全面业务布局。

ipd培训心得5篇精选事例

ipd培训心得5篇精选事例

ipd培训心得5篇精选事例集成产品开发(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 简称IPD)是一套产品开发的模式、理念与方法。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ipd培训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ipd培训心得1对于很未接触过集成产品开发(IPD)的人来说,“集成产品开发”这个名词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系统集成”范畴内的事情或工作。

事实上,IPD是一个“软件开发管理”层面的概念和方法。

接下来的工作与IPD(集成产品开发)有直接关系,但IPD对我来说,完全是一个新概念、新名词、新方法。

所以就预先从“概念和理论”层面好好学习学习。

虽然不久会有专业的IPD咨询人员做指导,来推进IPD的进行。

但是我还是考虑先预习预习理论知识。

这应该是这么多年在Workflow 领域打拼之后的心得吧:理论很重要,没有理论的盲目实践,指挥大大增加失败和走弯路的几率。

——国内开发人员普遍不重视对理论知识的积累,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

——当然,对于IPD更重要的是“实践”,这有赖于今后在进行IPD工作中逐步积累方法和方式。

如今,就先理论学习中的心得吧。

当一个企业的产品研发、市场推广、销售渠道、售后支持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基础之后,就会面临几个主要问题:(1)如何更加有效的制定产品定位和战略:满足客户需求、符合发展趋势、领先竞争对手(2)如何确保“新产品”从规划、预研、开发的按时、按质的顺利进行;并在预期的时间范围内启动上市、推广、销售策略。

(3)确保产品研发按照市场趋势和需求研发,而不是“闭门造车、技术探索”。

(4)在企业内部,确保“市场、销售、研发、服务”关键环节的有效沟通。

在企业成长初期,一个产品的定位和战略,可能完全取决于CEO、CTO、产品研发经理等少数几个人抉择。

这样的抉择符合企业起步发展的阶段性需求(精简、快速出产品),并带有明显的“技术主导”的影子:研发人员更多的是从“技术实现”角度来看待产品;而市场、销售等部门完全只着眼于自身产品如何“卖好”,因为他们无需也无法干预“产品研发的方向和进度”。

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分类与特点

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分类与特点

1.2.1 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与特点1.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分类嵌入式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嵌入式处理器,一般把嵌入式处理器分成4类,即嵌入式微控制器、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DSP处理器和嵌入式片上系统。

(1)嵌入式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微控制器) UnitMCU的典型代表是单片机,它将整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块芯片中。

MCU一般以某种微处理器内核为核心,根据某些典型的应用,在芯片内部集成了ROM/EPROM、RAM、总线、总线逻辑、定时/计数器、看门狗、I/O、串行口、脉宽调制输出、A/D、D/A、FLASH RAM、EEPROM等各种必要功能部件和外设。

为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对功能的设置和外设的配置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裁减定制,使得一个系列的单片机具有多种衍生产品,每种衍生产品的处理器内核都相同,不同的是存储器和外设的配置及功能的设置。

这样可以使单片机最大限度地和应用需求相匹配,从而减少整个系统的功耗和成本。

和嵌入式微处理器相比,微控制器的单片化使应用系统的体积大大减小,从而使功耗和成本大幅度下降、可靠性提高。

由于MCU目前在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上是所有种类嵌入式处理器中最多的,而且上述诸多优点决定了微控制器是嵌入式系统应用的主流。

微控制器的片上外设资源一般比较丰富,适合于控制,因此称为微控制器。

通常,MCU可分为通用和半通用两类,比较有代表性的通用系列包括8051、P51XA、MCS-251、MCS-96/196/296、C166/167、68300等。

而比较有代表性的半通用系列,如支持USB 接口的MCU 8XC930/931、C540、C541;支持I2C、CAN总线、LCD等的众多专用MCU 和兼容系列。

(2)嵌入式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 Unit,MPU)MPU是由通用计算机中的CPU演变而来的。

MPU采用增强型通用微处理器。

由于嵌入MPU在工作温度、电磁兼容性以及可靠性方面的要求较通用的标准微处理器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核心的需求再强,也得要软件支持
不管几核心,要软件搭配才能发挥全部实力
理论上来说,当计算机中采用了n个处理器之后,应该不需要改变任何的状态,就可以得到比单个处理器还快n倍的效能,不过,事实上要有如此的变化,就得需要软件大力支持。

你现在所使用的计算机中,各种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绘图软件、影片播放、文书作业等等的一切,都是由程序设计师依照使用者的需求,以及目前的硬件架构逻辑来进行撰写。

但是几乎都是以「一颗处理器」的逻辑来设计程序,在双核心甚至于多核心时代来临后,许多软件对于这样的新硬件无法完全兼容或是优化。

老旧程序,只支持单核心
虽然目前许多操作系统,对于双核心或是多核心等都已经开始支持,但并不意味「所有」软件,对这样的处理器都有同样的支持度。

从过去的测试与使用经验来看,无论是Intel或是AMD的多核心处
理器,相较于自家的单核心处理器之下,在老旧的多媒体、游戏、文书作业软件中,使用多核心处理器后,都没有「大幅度」的执行速度提升,有些软件甚至会发生软件执行速度减慢的情况,原因是这些软件内部,还都是使用「单线程」的逻辑概念来设计的,所谓的单线程,你也可以视为它只支持单核心处理器的软件,因此在这些单线程程序在运作时,就算使用的是双核心处理器,在实际运作时,也只有一颗核心会替这套软件执行工作,另一颗处理器核心则有可能会处在闲置的状态。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核或是多核心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反而还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

多任务使用环境得需多核心
目前多核心处理器可发挥最大效益的地方,就是在服务器或工作站中,因为这些平台上所运行的程序,都是以「多线程」方式来撰写,例如工作站要利用3D绘图软件进行动画后制处理,软件就会充分
利用工作站内的资源,例如处理器、显示适配器、内存等,因此多核心便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因为这时候的执行速度将会受到处理器的速度以及核心数量的影响。

使用一般计算机平台的用户也不必灰心,随着双核心、多核心处理器的普及程度来看,日后支持多线程的应用程序也会愈来愈多,像是目前的的Office文书作业、Firefox浏览器等应用程序。

但各位读者可别觉得你不需要多核心处理器,实际上像是「开启浏览器上网」这个小动作,这样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有许多工作在背后默默的执行,浏览网页时还牵涉到Flash、多媒体播放、Java程序的运作、安全性认证等等,所以你说你不需要多核心的计算机,但你执行的软体可能不这么认为。

目前大部分的知名绘图软件,都是使用同样的软件核心去做不断的强化,因此会看到某些较为老旧版本的软件是不支持一颗以上的处理器,而随后推出的新版本则开始慢慢支持,这就是厂商们发现愈来愈多人使
用双核心与多核心,才立刻进行程序的修改。

图中可以看到Adobe Premiere Pro CS3,对于双核心处理器的支持度,但目前仍未写上支持多核心。

处理器厂商的协助支持
从Intel这份简报来看,不论是多媒体创作、影音处理、电子表格或是游
戏等等,都可以支持多核心处理器。

其实,这也意味着处理器厂商也花
操作系统分配软件工作量
虽然目前常用的软件,像是文件压缩、游戏软件等没有支持多线程,因此它们用利用单核心或多核心来执行时没什么效能上的分别,不过我们的操作系统却是支持的,因此,我们若使用多核心处理器时,在同时执行多个单线程软件后,这时的操作系统会把每一个单线程的指令分派给多个核心,使运作的软件可以加快执行速度。

例如,你正在执行一个需要耗费许多时间才能压缩完成的档案,还可以一边看DVD影片,一边进行
系统扫毒的动作,这个时候支持多核心的操作系统,就是在替你分派工作量给闲置的核心来执行,如此一来便可以快速地完成所有的工作量。

游戏也迫切需要多核心
不知道各位是否玩过世纪帝国之类的实时战略游戏?简单的描述,这是一种让多个玩家可以同时进行的游戏,而每一位玩家所操控的国家里,都有各自的单位要玩家自行操控,假设一共有8个国家,而每一个国家有200个单位,并且同时在进行各自的工作,所以整个游戏中共有1600个单位同时间
在移动,再加上每一个单位都具有独立的人工智能,因此对于计算机会有着非常庞大的工作量等待着被执行、计算,此时多核心处理器的优势就会展现出来。

因此,现在已有许多厂商在开发游戏时,已经不再是针对单核心或是双核心来设计,而是「多核心」的思考方向来进行,使得游戏中的各种表现可以发挥到极致,也让程序设计师不必再顾虑处理器的使用率,这是因为能够支持多核心的游戏引擎已成为游戏设计的关键技术,程序设计师能让游戏中特定部分的程序代码,例如物理模拟与人工智能,分配至多个处理器核心中来计算。

因此我们相信在
2007年底,大量支持多核心的游戏会「涌现」出来,使得多核心处理器的优势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更新软件支持多核心一途
许多厂商所推出的软件或游戏,都是一直使用旧有的软件核心来不断推出下一代,这是因为重新撰写一套程序得花费不少时间和金钱,因此这些厂商就会推出所谓的「更新档」来让自己的软件能够支持现有的双核心或是多核心,虽然这些厂商声称更新文件可以使自己的软件完全对应双核心或多核心,但实际上在效能方面是无法完全发挥真正实力,所以像是近两年来的厂商们,几乎都开始默默的进行程序大幅度的改写或是重新撰写,以避免日后被其它竞争对手发现,在多核心的平台上居然只有单核心的效能。

当然,像是Intel或AMD这类的处理器大厂,都会与软件业者
进行合作开发,例如可以让日后的游戏,在物理仿真、人工智能、角色动画、以及实景模拟,能够充份发挥多核心处理器与多线程的优势,所以若你现在正在使用双核心或是多核心的处理器,请注意你的软件是否已经推出相关支持的更新档。

2008年将会看到16核心
在今年九月的IDF(Intel Developer Forum,Intel开发者论坛)上,Intel展示了一颗八核心的Nehalem处理器,不过从画面上来看,为什么一共有16个呢?这是因为该处理器还内建了Hyper-Threading技术,可以使一颗实体核心利用空闲的资源,使得成为了具有两核心的效能,因此从画面上看起来的16核在购买软件前可先上网查看该软件是否支持多核心处理器。


CyberLink推出的PowerDirector威力导演6,就强调使用双核心架构处理器时,可以加快影片的制作速度。

心,实际上只有8颗真实核心。

游戏支持多核心更顺畅
在旧金山所举办的GDC(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游戏开发者会议)
中,多许多厂商展示了支持多核心的新计算机游戏,这些游戏都可以充
份使用多核心处理器的优势,大幅提高计算机的运算性能,让游戏可以
更顺畅执行。

其中还展示了GasPowered Games公司所推出的的最高指挥
官(Supreme Commander)实时战略游戏,它可以完全兼容目前的多核心
处理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