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考政治分析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政治汇编:材料分析题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政治汇编材料分析题一、材料分析题1.(2022·全国·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强调:“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过去两年,我国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31条,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多措并举稳定外贸、积极利用外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当代国际社会知识,说明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2.(2023·全国·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某省2022年开展省级统计督察、执法检查。
2022年5月,该省H市统计局进行统计执法检查,发现一家企业上报1至3月工业总产值的数据为9268.8万元,但实查数据为7620.6万元。
相差1648.2万元。
随后,市统计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相关条款规定,按照省统计局系统行政处罚数量实施细则,责令该企业改正违法行为,依法对其作出警告和罚款处罚。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应如何加强统计执法监督。
3.(2023·全国·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胡凤益从小参与田间劳动,感受着农业劳作的艰辛,梦想着“种一次就能年年收割”的庄稼。
为圆少年时期的梦,上大学时他选择了农学专业,长期致力于“把一年生的水稻变成多年生的水稻”。
2004年,胡凤益团队利用长雄野生稻无性繁殖特性,将多年生野生种和一年生栽培种杂交,选育出多年生后代群体,该成果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21年高考政治十大热点专题六:三星堆考古新发现
专题六:三星堆考古新发现1.热点背景:近日,四川三星堆考古新成果的发布,让神秘的古蜀遗址备受瞩目。
考古现场颇貝科技感的发掘舱和各种先进设备,也在年轻人中圈了一波粉。
6座“祭祀坑”的新发现,有助于解开围绕三星堆遗址的诸多谜题,丰富和深化人们对三星堆文化及其与周边地区文化关系的认识,也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登上网络热搜的金面具残件出自5号坑。
它的含金量为85%左右,外形与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件完整黄金面具相似。
根据目前所见的半张面具推测,这件黄金面具完整的重量超过500克,是已发现的同时期最大的黄金面具。
有意思的是,不论是三星堆还是金沙出土的金面具,耳朵上都钻有圆形小孔,专家推测古蜀人有钻耳洞的习俗。
此外,5号坑还出土了鸟型金饰片、大量金箔片、玉质管珠、雕有精细纹饰的象牙制品等。
2.考情分析:1.近几年的高考命题背景材料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该热点为高考命题提供了真切的事实和丰富的材料。
2.高考命题突出立德树人,重点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都能在这个时事热点中找到相关的素材。
3.三星堆考古新发现频频登上网络热搜,一定程度上使得考古工作获得全民关注,成为2021年高考的重大时政热点之一,也将成为2021年高考命题选材的热门素材。
3.命题角度:《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4.理论链接:【文化生活】(1)文化的基本知识: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观察人们的社会行为,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看到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文化,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②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领域。
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考试复习题库精编合集]2021年高考政治(四川卷)解析版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9、【单选题】
与各国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努力,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选项体现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文化主张的是[4分]
A、”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B、“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C、“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4、【单选题】
观察图8。图8蕴含的哲学寓意不包括 [4分]
A、顺应发展趋势,转变思维方式
B、承认因果质
D、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
答案:C;
5、【单选题】
霍金说:“随着量子力学的发现,我们认识到,由于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不可能去完全精确地预言事件”,“我们的目的只在于套定律,这些定律能使我们在不确定性原理的极限内预言事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4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12、【单选题】
观察图9政务微博的出现 ①增加了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②畅通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③创新了政府社会管理方式④形成了监考的网络舆论环境[4分]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13、【简答题】
(32分)就业是撬动人民幸福的支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年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就业优先斩月,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成为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2021年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就业促进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和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今年一月,国务院批转了右七部委联合制定的《促进就业规划(2021—2021年)》,确定了“十二五时期促进就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就具体实施作出了详细部署,明确了各级政府的相关责任”(1)联系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党和国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依据(12分)材料二“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预期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小一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同期,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年均2500万人,比“十一五”时期的年均数多100万人,年均岗位缺口1300万以上,还有1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此外,在人力资源市场上海存在着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 (2)联系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解读材料二和图14,(4分)并提出政府解决其中所反映问题的基本思路。(6分)材料三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80万人预计100万左右大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实际上,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是可以满足大学生就业的,然而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有的宁愿蜗居大城市当“蚁族”也不愿到中小城市和基层施展才华,有的只盯着公务员岗位,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而不愿走进中小企业;有的宁愿被动等待机会降临,也不愿主动创业。(3)结合材料三,运用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是,说明大学生应有的就业观(10分)[32分]
四川省高考政治真题
四川省高考政治真题四川省高考政治真题分析四川省高考政治真题一直是考生们备战高考的焦点之一。
通过对往年真题的仔细研究与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高考政治的出题特点和考察重点,从而更好地进行备考。
本文将针对四川省高考政治真题进行分析,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准备政治科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四川省高考政治真题的题型分布。
在政治科目中,常见的题型有选择题、判断题和解答题。
选择题是高考政治中最常见的题型,其中又以单选题居多。
判断题则考察考生对政治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而解答题则需要考生进行分析和论述,对考生的综合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其次,在备考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四川省高考政治真题的知识点和考察重点。
根据往年真题的分析,四川省高考政治主要考察的知识点包括国家政权的建立与维护、政治制度与运行、政治变革与发展、国家政治生活、政治参与与管理、国际政治关系等。
其中,国家政权的建立与维护是政治科目的基础,需要考生们掌握国家组织和管理的基本原则、方式和方法。
政治制度与运行则要求考生熟悉我国政治制度和政治运行的基本规律以及我国各级政府和国内外的各种政治组织。
政治变革与发展则考察考生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了解。
国家政治生活要求考生掌握政党制度的特点、各种选举与任免制度以及政党与群团组织等。
政治参与与管理主要考察考生对政治参与和政治管理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的了解。
国际政治关系则需考生了解国际政治格局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基本内容。
最后,在备考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四川省高考政治真题的特点进行模拟练习。
可以通过做真题,培养自己审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并针对性地进行演练和强化训练。
在做真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审题准确,理解题目要求。
尽量从题目中找出关键词,帮助自己答题。
同时,注意答题思路的清晰和逻辑性,合理组织文章结构,并在解答时给出充分的理论和实例支持。
针对解答题型,要注意字数的控制,合理运用段落分隔,使文章结构清晰明了。
综上所述,四川省高考政治真题的分析对于考生备考至关重要。
2023年四川高考政治考点解读(根据新教材编写)
2023年四川高考政治考点解读(根据新教
材编写)
本文是基于材编写的四川高考政治考点解读,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政治考试内容。
政治常识
政治常识是政治考试的基础,对于四川高考考生来说,重点内容包括:
- 国家制度与管理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中国的基本知识
考生应该重点掌握这些知识点,理解各个制度的本质及内在逻辑,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演变,掌握党的指导思想和组织结构等。
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作为政治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科学发展观
在这些内容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考生最需要掌握的内容,其内容不仅包括社会历史、社会变革等基本概念,还包括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等哲学观点的区别。
国际政治
国际政治是政治考试的一个热点,重点内容包括:
- 世界格局与国际关系
- 和平与发展
- 国际贸易与经济合作
考生应该关注国际新闻,了解各国政治制度与发展状况,掌握
国际经济合作等实际情况。
综上所述,政治考试虽然内容繁杂,但只要考生抓住重点,迅速掌握核心内容,就能顺利通过考试。
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加油备考!。
高中政治目录(四川高考范围)
高中政治目录(四川高考范围)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体味文化文化与经济、政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感受文化影响文化塑造人生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第五课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综合探究建立“学习型社会”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综合探究肩负“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综合探究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综合探究走进哲学问辩人生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作用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综合探究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价值与价值判断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2选修2经济学常识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1斯密的理论贡献2斯密的政策主张3李嘉图的理论贡献4李嘉图的政策主张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3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4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专题三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1罗斯福新政2凯恩斯革命3新自由主义4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3。
2024年高考政治解题方法专项突破专题05采用排除法解答选择题含解析
专题05 采纳解除法解答选择题【解题方法概述】①对题干的审题是关键,通常实行“一看、二抓、三领、四想”来指导读题干。
“一看”就是要看设问,弄清设问的指向,看看题目设问指向哪个模块以及哪个学问点;“二抓”就是要抓关键词,采纳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号法;“三领”就是要领悟出命题者的意图——考什么原理;“四想”就是要想政治术语,即书本术语和时政术语。
②在弄清题干基础上,对题肢一般采纳解除法选出正确选项。
解除明显错误的题肢(排谬法),解除明显与题意无关的题肢(排异法),解除外延明显不符的题肢(排宽法或排窄法),解除因果关系或递进关系明显颠倒的题肢(排倒法),与题干表述重复的题肢(排重法)。
下面对于采纳解除法解答选择题中须要解除选项的几种典型状况加以分析。
1.此物变彼物(偷换概念)【典例探究】典例1.(2024•全国卷Ⅰ)我国2013--2025年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如图所示。
从图可以推断出( )①经济结构在逐步转型升级②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逐年下降③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加④经济增长渐渐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消费对生产(经济)的反作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消费和投资贡献率的改变状况。
依据我国2013--2025年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可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明显,也说明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满意了消费需求,带动了消费,①③正确;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下降,不是资本形成总额下降,②错误;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贡献率下降,消费贡献率上升中有波动,可以操推知出口的贡献率也有改变,④说法错误。
【点睛】正确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留意区分试题是强调生产对消费的确定作用,还是强调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看“落脚点”,巧分两种作用。
假如落脚点是生产发展,一般表明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落脚点是生活改善,一般表明生产确定消费。
2014四川高考政治试题解析(主观题部分)
13. (28分)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3 2007~2013年我国GDP增长速度、消费贡献率与第三产业贡献率变动情况(1)解读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6分)(2)材料二2013年以来,我国改变过去经济减速时立即刺激经济回归高增长的思路,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将调结构和促改革的举措纳入宏观经济政策框架。
主要的政策措施有:简政放权,取消和减少行政审批,放宽户籍管理、土地产权流转、金融创新等方面的制度限制;实施指向更为明确的差别化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财政信贷向“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倾斜;对有利于就业创业的部门实行减税和融资优惠。
(2)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当前我国宏观调控方式创新的意义。
(10分)材料三近年来,G省通过一系列改革,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施行《G省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办法》,取消、转移、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共508项,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办好民生实事,解决了一批就业、医疗、住房等事关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5%以上;在全国率先推出《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会服务暂行办法》,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建立全省统一互联的全天候网上办事大厅,省直部门70%以上行政审批事项和60%以上社会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我国的政府”的知识,说明G省是怎样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
(12分)材料,回答问题。
四川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来,四川省立足本省实际,借鉴国内外经验,坚持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不动摇,以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开展“科学发展”“感恩奋进”专题教育、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弘扬主旋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建成公共图书馆188个,文化馆(站、室)等十万余个,文化产业连续多年保持28%以上的增速;搭建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中心等文化舞台,让老百姓自我参与、自我展示、自我教育。
近三年高考政治考情报告之二
近三年高考政治考情报告之二(生产、劳动与经营部分)2011年3月一、生产与消费1、(2010高考四川卷27)27.2010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CNTV(中国网络电视台)颁发了我国第一张互联网电视牌照,标志着我国“三网”融合(即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用户只用一条线路就可享受到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三网”融合有利于(C)①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②促进信息化取代工业化,提高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③满足人民日益多样的服务需求,不断改善生活质量④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A.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009·全国Ⅱ,26~27)目前,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家电下乡”活动,政府对农民购买家电产品给予补贴。
家电下乡受到农民的欢迎。
回答(1)-(2)题。
(1).“家电下乡”活动的推出有利于①缩小城乡收入差距②拉动国内的消费需求③通过消费带动家电企业的生产④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答案 B(2).个别地方出现了不法商家借“家电下乡”销售伪劣产品坑害农民的现象,这种不法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
①自主选择权②知情权③公平交易权④求偿权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答案 C3、(2009高考江苏8)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
这说明(A)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C.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D.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4、(2009高考天津3).汽车需求量(Q)随着汽车价格、汽车购置税、汽油价格、居民收入的变动而变动。
下列曲线图中正确反映其变动关系的是(C)5、(2009高考浙江25).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人们对手机的功能和通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3G(第三代移动通信)应运而生,随着3G时代的到来,一个由设备生产、终端制造、信息服务构成的庞大产业链正在壮大。
2010年四川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政治学科的特点及建议
提 问 数 量 由 以前 的 7个 或 者 8 问 变 成 6个 问 , 题 长 度 缩 短 。 个 试 给学 生 更 多 思 考 空 间 , 至 于 造 成 象 往 年 大 部 分 学 生 做 不 完 题 , 不 特 别 是 政 治 学 科 最 后 两 个 问 草 率 答 题 , 分 很 低 的现 象 。 得
值 为 10分 。其 中单 项 选 择 题 为 4 分 , 选 择 题 为 5 0 8 非 2分 . 一 高 经济常识 3 6分 , 中 1卷 有 2 其 4分 , Ⅱ卷 1 2分 ; 二 哲 学 常 识 高
3 2分 , 中 1 有 1 其 卷 2分 , Ⅱ卷 2 0分 ; 三政 治 常 识 3 高 2分 , 中 其 l 有 1 卷 2分 , Ⅱ卷 2 0分 。结 构 较 为 合 理 , 与前 几 年 试 卷 的结 构 保 持 了相 对 稳 定 。 是 三部 分 的 分 值 与 前 几 年 相 比略 有 变 化 . 但 突 出经 济 常 识 , 3 占 6分 。 目数 量仍 然是 3 题 9个 题 目 , 是第 3 但 9题
戈 瀚 孝
Vo . No . 2 6 LI ERAL B ARTS F ANS
教育教学 6
2 1 四川 高考 文科综 合 能 力测试 卷 中 0 0年 政 治 学科 的特 点及 建议
辜芍 文
( I 山市 洪 雅 中学 四川 眉 山 四J 眉 I 6 00 ) 2 0 0
“ 的知 识 ” 点 2 0 党 考 0 9年 3 8题 ( ) “ 合 材 料 运 用 政 治常 2问 结 识 , 析 该 市 市 委 上 述 做 法 的 依 据 ” 考 察 学 生 的发 散 思 维 能 力 , 分 。 对党 的知识形成 知识网络 即“ 坑 ”而 2 1 挖 : 0 0年 3 9题 ( ) “ 6 问 从
四川高考政治考点
2018年四川高考政治考点2021年四川高考政治考点(一)文明生活1、文明的作用:文明肉体力气;文明对社会的作用;文明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明综合国力;文明对人的影响(优秀文明的作用)。
2、文明开展与创新: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的途径(基本途径和详细途径);处置好两对关系,克制两种错误倾向;创新的主体—人民。
3、中华民族肉体:外延;中心;为什么要弘扬(必要性和重要性);怎样弘扬。
4、先进文明树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点位置;树立社会主义中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肉体文明树立的重要内容(教育、迷信、文明事业);思想品德树立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品德修养与迷信文明修养;如何开展中国特征社会主义文明。
凡是经济学中见到如何运营类题时,应想到:⑴市场:面向市场停止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消费适销对路商品;遵照价值规律,将消费资料与休息力停止优化合理配置。
⑵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增强自主创新;⑶管理:增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⑷素质:提高运营者,休息者的素质;⑸效益:努力降低消费本钱,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⑹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笼统与信誉,创立品牌,消费优质无公害商品,突破国际〝绿色壁垒〞;⑺竞争力:坚持〝引出去〞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运用政治学知识回答如何做,普通会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个角度来回答,但详细的又可以从党、国度机关、公民角度回答:从国度角度回答时:要留意从实行国度职能和坚持国度机构的组织活动原那么方面回答从党的角度回答时:要留意从党的指导和执政方式及增强党的树立角度回答;从公民的角度回答时:要留意从公民的权益与义务及其关系的处置角度回答。
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效果,普通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践效果来谈,要表达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
2021年四川高考政治考点(二)1、«政治生活»在公民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思索如下知识:⑴公民与国度的关系——是一致谐和的关系。
2020年高考四川卷文科综合(政治部分)
xx年普通高校招生统考(四川卷)文科综合(政治)能力测试及参考答案第Ⅰ卷目前购买股票和债券已成为我国居民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回答24~26题。
24. 某人持有每股面值100元的股票1000股,预期股息率为3%,当其他条件不变,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从2.5%降为2%时,他的股票A.升值35000元B.升值30000元C.贬值25000元D.贬值xx0元25. 某人还从银行购买了xx0元的政府债券,与股票相比A.从性质上看,它是所有权证书B.从风险上看,它的安全性更小C.从偿还上看,它可以还本付息D.从发行上看,它的主体是银行26. 购买股票、债券所得,属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
对这一分配形式的认识,正确的有①它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②它是资本要素创造价值的结果③它是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形式④它是由宏观调控决定的分配形式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27. 海信集团十多年来投入技术研发资金15亿元,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款高清晰、高画质数字视频媒体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打破国外垄断。
这表明,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A.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D.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28. 在某商场推出的“一等奖为价值xx元家电一台”的促销活动中,李先生获得一等奖,奖品是一台旧冰箱。
李先生要求更换新品,商场以“此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商场”为由拒绝更换。
此事表明①商场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②规范市场秩序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③商场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权④商家竞争手段都是市场经济运行合理选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9.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发明人、两院院士王选教授曾说过:“一个献身科学的人注定要比常人多吃苦,他必然会失掉常人享受的许多乐趣,但他也能得到常人所享受不到的很多快乐。
高中政治高考主观题七种常见题型的特点分析与应对策略全国通用
思想政治主观题七种常见题型的特点分析与应对策略高考政治主观题,因其设问方式的多样、设问角度的多变、设问主体的多元、设问目标的多维,往往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对学生的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
因此,我们在高三政治复习中,有必要对高考政治主观题设问的基本类型作一个盘点,准确把握每一种设问的基本特点,进而熟练掌握每一种设问的答题要领。
笔者以为,高考政治主观题的设问方式,大致可分为描述类、意义类、认识类、体现类、措施类、启示类、原因类等七种基本类型。
对此逐一进行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与启发。
一、“描述”类设问[典型例题] 阅读图表和材料并回答问题。
图表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材料:“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是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农村人口每增加1元的消费支出,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农村人口对一种家电产品的普及多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增加238万台(件)消费需求。
为此,我国政府于2020年2月1日在全国展开“家电下乡”活动,农民购买家用电器将享受一定的财政补贴,补贴标准为产品销售价格的13%。
(1)归纳图表中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特点简析]“描述”类设问往往以“描述”、“反映”、“分析”、“指出”等词为题眼,要求学生描述或指出材料所蕴含的现象、所体现的关系或所反映的问题。
此类设问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要求不是很高,但却能有效地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描述事物现象并进而把握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能力。
而且,此类设问往往出现在一组设问的最前面,对后面的设问具有较高的关联性,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本题组中后续设问的解答。
如上面所举的例题,其后紧接着的第2个设问便是“针对从材料一、二中,所看出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思路”,如果第一问答得不好,势必会直接影响到第二问的解答。
[思路点拔]解答“描述”类设问,关键在于把握答题的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全面把握:对材料进行全面分析,全面把握并正确描述事物的现象。
高考政治“四翼”中的“应用性”探析--以2020年文综全国卷Ⅱ的第40题为例
ʌ课堂聚焦·备考研究ɔ高考政治 四翼 中的 应用性 探析以2020年文综全国卷Ⅱ的第40题为例向小琴1,张登奎2(1 成都玉林中学,四川成都㊀610041;2 成都外国语学校,四川成都㊀610041)ʌ摘㊀要ɔ 应用性 是高考评价体系 四翼 中的重要一 翼 ,强调在高考试题中体现出学以致用㊂文章结合2020年文综全国卷Ⅱ的第40题进行分析,从学科知识的联系应用㊁学科思维的逻辑应用,学科任务的接续应用和学科素养的立体应用四个维度对思想政治学科高考评价体系的 应用性 加以思量和探析㊂ʌ关键词ɔ高考政治;应用性;高考评价体系ʌ作者简介ɔ向小琴,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㊁德育实践;张登奎,高级教师,成都市高三政治中心组核心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考思想政治命题研究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㊂ʌ基金项目ɔ2021年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专项课题 一体化视域下劳动教育融入中小学思政课实践研究(SZQ2021104)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制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构建了 一核四层四翼 的高考评价体系㊂ 应用性 是这套评价体系中 怎么考 的重要一 翼 ㊂政治学科高考试题中体现出的 应用性 强调学以致用,要求学生 善于观察各种现象,能够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社会生活实践中的问题,高度关注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㊁科学技术进步㊁生产生活等紧密相关的内容与问题,具备良好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1]㊂高考试题是标准㊁规范且严格依照高考评价体系设计的题目,教师可以将往年试题作为题例,从学科知识㊁学科思维㊁学科任务及学科素养等角度进行 应用性 考量,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案,引领学生在更贴近真实情境的解题实践中解决 真实 问题,从而培育其学科素养㊂下面将结合2020年文综全国卷Ⅱ的第40题谈谈考题 应用性 在不同维度的表现,以期给一线教师提供些许参考㊂一㊁学科知识的联系应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是高考评价的基础内容㊂基于政治的学科特性,高考考核的基础知识有:必学概念㊁重要原理与方法论㊁重要时政事件与思想㊁创生知识等㊂由于政治学科强调学科知识要形成一个整体系统,因此政治学科除了考查个别知识点,还会考查学生是否建立了自己的知识网络,是否能多角度关联㊁整合所学知识并加以应用㊂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 牵线搭桥 成清晰的知识网络,以便做题时能沿着知识关联的脉络迅速找到所需知识并将之用于答题㊂也就是说,高考考核的其实是学生是否能将题目给出的材料和考点联系,是否能依据题干回忆出所有有联系的知识点,是否能筛选出正确的知识点并依据逻辑答题㊂可见,高考的 应用性 首先表现为对基础知识的联系应用㊂以2020年文综全国卷Ⅱ第40题为例,该题的问题如下所示:(1)运用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四位青年为什么能够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作出贡献㊂(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上述扶贫故事给新时代青年担当使命的启示㊂(3)就 青年学生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提出两条思路㊂本题给出的三个问题均为我国脱贫攻坚中的真问题,需要学生找出相应的知识加以分析并给出解决策略㊂要回答这三个问题,学生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对问题进行有效分解,然后通过题目给出的素材进行合理推理,最终得出答案㊂以学科知识的联系应用原理,学生可按图1所示路径进行思考㊂图1正确析题㊁答题的关键之一就是审题时能找出考题涉及的学科知识,准确划分出知识的考查范围,也就是能找对考题中的 指定知识 来有效答题㊂除了第(3)问为开放性问题外,第(1)问和第(2)问都需要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加以运用㊂学生首先要根据设问找到用什么分析㊁分析什么和怎么分析㊂幸运的是,本题明确点出了 用什么分析 ,即创新意识和文化生活两方面的知识㊂问题在于,学生是否能将两个方面的知识贯通起来,作为整体应用在解题上㊂如要解答第(2)问,学生就要从文化生活知识入手,以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为原点,从文化与哲学㊁文化与经济等方面进行联想,于是发现可以联系上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就能分别沿着这两条路线展开相关知识的回忆和答题(如图2)㊂图2设问分析完毕后,学生要联系题中素材给出的情境,提炼出中心词与中心句,从几个角度分层次思考情境中体现出的 指定知识 ㊂第(1)问指定以创新意识答题,因此学生要从青年学生扶贫的故事中找到他们成功的原因,尤其要注意从创新意识的角度进行思考㊂回答第(2)问时就要换一个角度,从文化生活层面剖析素材中青年学生的担当使命,并能联系自身,谈谈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一份子应如何为民族复兴作贡献㊂回答这两个问题时,学生要从相同的素材中分层次找到答题信息,这一过程中蕴含了对学科知识的提取㊁加工㊁演绎㊁阐释等能力的测试,尤其考验学生对学科知识之间㊁学科知识与素材之间的联系应用㊂二㊁学科思维的逻辑应用学科思维是一个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征之一㊂高中生的政治学习对政治的学科思维要求更高,更强调对学科关键能力的逻辑应用㊂高考评价体系中,学科思维的逻辑应用强调运用所学的政治知识以学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是否能从未接触过的且信息繁杂的情境中迅速提取有效信息,是否能根据目标与指定方法论分析问题,是否能思辨和批判地提出自己的看法等㊂这些要求无一例外地指向学科思维的逻辑应用㊂第一,情境的思维逻辑应用㊂政治高考题素材中提供的情境,具有很强的真实性㊁典型性㊁教育性,背后蕴含着政治学科的思维逻辑㊂如第40题提供的总计约500字的素材,为学生呈现了广大青年在脱贫攻坚中的担当和作为,情境信息极为丰富㊁真实,同时也存在较多冗余信息㊂学生需要在信息繁杂的文段中找准中心句 脱贫攻坚是历史给出的时代考题,广大青年成为解答时代考题的生力军 ,然后归纳出四位青年的共性为会创新㊁有理想㊁重实践,且立志于献身脱贫攻坚㊁乡村振兴事业,进而明确这些典型案例背后的教育价值在于增进青年学生强国复兴的责任感㊂只要学生能依照学科的思维逻辑找到这条逻辑线,就能有效排除冗余信息,避免出现答错㊁答偏现象㊂第二,问题的思维逻辑应用㊂学生给出的答案一定要基于题目设问作答,凡是没有扣题回答的答案,即便符合情境的逻辑应用,该答案也不能得分㊂因此学生要惯于揣摩出题人的意图,如出题人希望答题人用什么进行说明㊁说明什么㊁怎么说明等等,只要依照答题的思维逻辑去思考这三个问题,就能找到答题的方向㊂如回答第(1)问时,学生的思维应该如图3所示㊂图3第三,答案的思维逻辑应用㊂卷面是高考评价体系直接考察学生核心素养和答题能力的载体,学生学科思维的逻辑应用就是通过卷面回答来表现㊂因此,即便学生脑内的答案能遵循情境与问题的思维逻辑应用,若落到纸面时未能符合答案的思维逻辑应用,也不能有效得分㊂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给出的参考答案可发现,一个标准的答案既有 大逻辑 也有 小逻辑 ㊂ 大逻辑 是基于理论逻辑㊁事实逻辑㊁问题逻辑㊁生活逻辑最终形成的答题逻辑, 小逻辑 则是答案列为文字时每一句话的具体逻辑㊂本题答案的 大逻辑 为理论逻辑+事实逻辑, 小逻辑 则指向前述用什么说明㊁说明什么㊁怎么说明 三段论 的呈现㊂答案的思维逻辑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把控和应用知识,使学生的卷面回答有理有据,顺利将脑内的答题思路转化为文字㊂三㊁学科任务的接续应用学科任务是将不可视的学科素养转化为可观测行为表现的媒介㊂高考试题为学生安排的是集多项㊁多维任务为一体的接续性任务,主要分为具体学科任务㊁测评学科任务和素养学科任务㊂首先,从具体学科任务来看,每个具体学科任务各有特征,应用方法和呈现形式也有其特殊性㊂如第(1)问要求以创新意识的知识探求四位青年作出贡献的原因,第(2)问要求从四位青年的成功出发进一步回答有什么启示,第(3)问则要求学生给出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思路㊂三个学科任务层层推进,由榜样模范到所有青年学子,由长远要求到现实作为,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必须注意到题目的接续性特征,将其前后贯通为一个整体任务进行答题,不可将几个小问视为互不相干的问题割裂地回答㊂其次,从测评学科任务来看,高考试卷的每一道题目都蕴含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任务的应用,且与高考评价体系㊁课程标准直接对接㊂这些题目有侧重描述与分类的 是什么 类型的任务,有侧重解释与论证的 为什么 类型的任务,有侧重预测与选择的 怎么办 类型的任务以及侧重辨析与评价的 怎么样/应该怎么样/如何做得更好 类型的任务㊂这四种类型的题目都通过具有接续性的几个小问来检测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㊂仔细看第40题的三个小问,其实质就是 为什么 怎么办 应该怎么样 的学科测评任务,学生需要明确三个小问代表的测评任务要求,才能对之进行接续答题㊂最后,从素养学科任务上看,因为对素养培育的追求,试题的设问向着更高层次的追求发展㊂每个高考政治试题最终都指向学科素养的培育,都是为了立德树人而对素材加以选择㊁对问题精心设计,尤其强调政治认同㊁科学精神㊁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㊂第40题指向对创新意识㊁文化生活的内在认同,并通过脱贫攻坚的实际案例强化学生的参与感,达到立德树人的培育目的㊂总之,政治学科任务从多个维度强调其接续应用,通过明确任务的价值指向,由表及里㊁由浅入深地让学生在做题时达成学科素养培育任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㊂四㊁学科素养的立体应用正如前文所述,高考是融真实情境㊁学科必备知识㊁学科任务为一体的测评系统,最终指向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因此政治学科高考的 应用性 从根本上讲就是学科素养的立体应用㊂政治学科素养的立体应用,能推动政治教学改革,助力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关键能力㊂一方面,高考对政治学科素养的立体应用表现为有主次地对学科素养进行强调㊂一道试题不可能设计得 平平无奇 ,肯定会在众多学科素养中特意强调一两个素养,并将其作为考点㊂第40题紧扣时代发展,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中心命题,展现了国家大势㊂同时,仅截取四位青年的典型事例作为具体案例,意在将脱贫攻坚这一 战场 与青年学生直接联系,凸出制度认同㊂学生在分析与答题中得以逐步认可我国制度的优越性,思考自己能为脱贫攻坚做什么力所能及的事,关注当前的同时又能着眼未来,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期青年学子应有的责任与担当㊂如此就将隐性的学科素养通过试题立体应用,让青年学生将制度认同内化于心㊂同时也应看到,政治认同㊁科学精神㊁公共参与等素养的培育和渗透作为次要层面同时存在于试题中,使得题目呈现主次差别的 立体感 ㊂另一方面,高考政治学科素养的立体应用还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㊂高考政治试题中一般都会有一问询问学生如何从理论走向实践应用㊂只有将素养外化于行,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信仰和追求,这样的思想政治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㊂第40题中,无论是做网红㊁做青年教师,还是从海外归国扶贫,这些青年人都能坚守自己的信仰,以自己的所学和聪明才智,在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中躬身实践,体现出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与勤于实践的道德修养㊂这就引导答题人从中受到感染和启发,意识到个人应树立理想信念,自觉担当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践行㊂对实践的强调体现了我国教学从以理论知识为主到以增强素养为重的转变,学生从单纯的学真正转为学以致用㊁知行合一,展现出各方面素养的全面发展㊂应用性 作为高考评价体系 四翼 中的重要一 翼 ,在高考真题学科知识㊁学科思维㊁学科任务和学科素养不同维度的应用中都有所体现㊂作为立德树人㊁服务选才㊁引导教学的风向标,高考试题的应用性呈现了对素养和实践的高层次要求㊂一线教师应该认真钻研真题,从中把握教学动态,并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变革,为新时代优秀青年的培养上下求索!参考文献:[1]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责任编辑:朱晓灿)(上接第45页)的指导㊂第一遍朗读侧重引导学生倾听故事中的人物及情节发展,第二遍朗读侧重引导学生快速记录体现细节描写的动词㊁形容词和副词㊂速记活动结束后,根据学生听力水平之间的差异,教师将学生按两人一组进行分组,鼓励学生就各自速记的信息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完成一份较完整的原文信息㊂学生根据已掌握信息独立完成写作㊂教师利用投影仪呈现原文,让学生对自己创作的小故事与原文进行对照修改㊂在此过程中,师生可以一起讨论不同的表达方式,也可以一起赏析原文中的地道表达,从而提升书面语用能力㊂三㊁结语当前,读后续写教学仍处于摸索阶段,许多英语教师会遇到各种困惑和难题,但我们也要迎难而上,确保读后续写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㊂同时,我们应精挑细选优质的写作素材,积极探索多种续写教学的途径,利用新型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更强的写作体验,利用多元化激励手段提高学生的写作信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活力和英语综合能力㊂参考文献:[1]王初明.如何提高读后续写中的互动强度[J].外语界,2018(5):40-45.[2]王靖,马志强,许晓群,龙琴琴.基于同伴互评的专业英语写作评价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6(5):77-82.[3]张德禄,王璐.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10(2):97-102.[4]王炤.多媒体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多模态互动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10(6):14-19.[5]孝红波.大学英语多模态视听说教学中原版电影导入的互动模式[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55-58.[6]陈慧,向葵花.高中英语游戏性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与塑造[J].基础教育研究,2017(21):62-64.[7]高晓芳.Dictogloss:寓语法教学于听说写之中[J].外语界,1998(2):32-36.(责任编辑:周彩珍)。
四川新高考历史政治生物本科分数线 -回复
一、概述近年来,四川省新高考改革不断深化,各科目的本科分数线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这其中,历史、政治和生物科目的本科分数线更是备受考生和家长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四川新高考历史、政治、生物三个科目的本科分数线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参考。
二、历史科目本科分数线分析1. 近年来的历史科目本科分数线趋势2018年至2021年,四川省历史考试本科录取分数线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018年本科录取分数线为480分,2019年为504分,2020年为519分,2021年为532分。
可以看出,历史科目的本科录取分数线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2. 影响历史科目本科分数线的因素历史科目的本科分数线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考生人数、试题难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特别是近年来历史科目的考试内容不断调整,试题的难度也在逐年加大,导致成绩较好的考生数量减少,从而提高了历史科目的本科录取分数线。
三、政治科目本科分数线分析1. 近年来的政治科目本科分数线趋势2018年至2021年,四川省政治考试本科录取分数线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2018年本科录取分数线为480分,2019年为502分,2020年为518分,2021年为530分。
政治科目的本科录取分数线也在逐年攀升。
2. 影响政治科目本科分数线的因素政治科目的本科分数线同样受到考生人数、试题难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政治科目的试题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调整,难度不断加大,加之考生对政治科目的认识程度和掌握程度参差不齐,这也导致了政治科目本科分数线的上升。
四、生物科目本科分数线分析1. 近年来的生物科目本科分数线趋势2018年至2021年,四川省生物考试本科录取分数线同样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2018年本科录取分数线为480分,2019年为504分,2020年为519分,2021年为532分。
生物科目的本科录取分数线也在逐年攀升。
2. 影响生物科目本科分数线的因素生物科目的本科分数线同样受到考生人数、试题难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020年四川高考考试说明(政治)解
2020年四川高考考试说明(政治)解读分析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一)获取和解读信息(二)调动和运用知识(三)描述和阐释事物(四)论证和探究问题二、考试内容与范围 (标注黑体字的考点为易忽略和高考调整知识)第一部分经济生活1、货币(1)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p5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p5货币的基本职能------ p6 金属货币与纸币-----p7-8(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币与财富-----p25 结算与信用工具-----p8 外汇和汇率-----p102、价格(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值与价格-----p13 价值决定价格-----p14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p14供给与需求-----p12 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p11(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p15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p16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p15--163、消费(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p17 消费类型-----p18--19 消费结构-----p19(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p20 消费行为-----p21(正确的消费观)4、生产与经济制度(1)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p29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p29 发展生产的意义-----p30(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p31 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p31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p355、企业与劳动者(1)生产的微观主体一一企业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p36 公司的类型-----p37 公司的组织形式-----p38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p39 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p40(2)劳动者劳动与就业-----p41--42 劳动光荣-----p41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p43维护劳动者权益-----p44 6、投资与融资 (1)商业银行利息、利率与本金-----p45 储蓄存款-----p46中国商业银行体系-----p46(图片思考) 商业银行的业务-----p47(2)投资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p48 股票-----p48 债券-----p50 商业保险-----p51(3) 融资-----p50(相关链接) 7、个人收入的分配 (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p58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p59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p59(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p61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p748、国家收入的分配 (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p66(相关链接) 税收与财政的关系-----p68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p66 财政支出-----p67财政支出的构成-----p67 财政收支平衡-----p68(2)财政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p65 财政与宏观调控-----p65 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p659、征税与纳税 (1)税收及其种类税收-----p68 税收的基本特征-----p69 税收的种类 -----p69 税收的作用-----p68(2)依法纳税纳税人-----p71 负税人-----p71 依法纳税-----p71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市场与计划 -----p79 市场调节及其弊端-----p81 市场配置资源-----p79 市场秩序-----p80(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p82 宏观调控-----p8411、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p86 经济建设的要求-----p86--87(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p87--88 经济持续协调发展-----p88--9012、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p91--92 跨国公司-----p93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p94(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p98(最后一段)国际经济组织-----p95 国际经济合作-----p96--97“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p96--97 第二部分政治生活1、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的国家性质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p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p5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p5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p7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p5(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p8--9 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p9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p10--11和主要内容-----p12(3)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p16--17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p20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p22 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p24--25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p27--28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p292、我国的政府(1) 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p37 我国政府的作用-----p38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p39(2)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 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p44 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p44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p46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p47(3)政府的权威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p48 (阳光政府) 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p49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p55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p56人民代表的产生-----p56 人民代表的职责-----p5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p60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p61(第一段)(2)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p63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p63, 67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p64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p70--71(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p73(第一段)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p7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p76(探究与共享)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76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p78--79 我国的宗教政策-----p80(第二段)4、当代国际社会 (1)国际社会的成员 主权国家-----p89国际组织-----p90 联合国-----p91 (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p94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p95(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时代的主题-----p98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p101--102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p100(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p106 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p106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p107(最后一段) 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p109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 1、文化与生活 (1)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内涵与特点-----p6--7 文化的形式-----p8 文化的社会作用-----p9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p10--11 文化与综合国力-----p11 ,22(2)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p13--14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p16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p18--212、文化传承与创新 (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p29--30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p3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p32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p34--3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p36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p37(第二段)(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p42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p43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p44--45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p43--44(3)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p48 文化创新的意义-----p49创新与继承的关系-----p52--53 创新与借鉴、融合-----p54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p55 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p62--69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p70(第二段)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p70(第一段)(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p72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p74--75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p76--77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p81和意义-----p78--79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走进文化生活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p87(倒数一二段)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p89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p90--9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p95--96 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p97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97--98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p103(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体系和主要内容-----p100-103 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p10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p105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p106--107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p108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1、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什么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p7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p8哲学与时代精神-----p16 哲学的作用-----p6(2)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p10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p11(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p1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p1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p12(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p13 客观唯心主义-----p13(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p18(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p20(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p22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p28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p30(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p31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p32(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p33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p33(4)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p35 意识的生理基础-----p36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p36(5)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p38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p40(6)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p41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41(7)实践实践的概念-----p42 实践的特点-----p42(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p44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p4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45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p46(9)真理真理的客观性-----p47 真理的具体性-----p47真理的条件性-----p47 真理和谬误-----p48(10)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p48 认识的无限性-----p49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p54(前言)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54 (前言)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p54 联系的客观性-----p55 联系的多样性-----p57(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p57--58 系统优化方法-----p59(4)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概念-----p63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p64--65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p65--66(5)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p68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p69--70(6)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p72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p7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74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p72(第二段)(7)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否定-----p75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p75,83(阅读材料)(8)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p77 创新的社会作用-----p78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p87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p88(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p89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p89(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p90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p91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p92(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p93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p94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p95 (6)人生价值价值和价值观-----p96--97价值观的导向作用-----p98(7)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p99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p99(最后两段)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p100 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p99(8)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价值的实现方式-----p102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p105第五部分 经济学常识 1.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 (1)斯密的理论贡献经济学的目的与财富的含义-----p3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p4--5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p5--6(2)斯密的政策主张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 -----p7 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p10(3)李嘉图的理论贡献李嘉图德劳动价值理论-----p12—13 李嘉图德收入分配理论-----p14(4)李嘉图的政策主张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p16 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学说-----p173.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1)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p43—44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p45(2)凯恩斯革命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内容-----p46 凯恩斯革命的影响-----p48 凯恩斯革命的实质-----p48(3)新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的困境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p49 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p50新自由主义的影响-----p51 (4)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模式不同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形成原因-----p52—55 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与评价-----p565.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1)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作用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作用-----p80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其影响-----p81 (2)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探索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p83 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p84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p8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p86(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p87 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p88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p88—8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p90(阅读材料图表)(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p91—92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p93--95第六部分时事政治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度4月至考试当年3月)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2020年四川省考试说明补充分析:第一、2020年的考试内容是必修加选修两个部分,其中必修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部分,选修是经济学常识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紧扣社会热点全卷充盈着正能量和感染力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四川卷)政治学科试题,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命题原则,体现“注重能力考查,体现课改理念,力求平稳推进”的指导思想,稳中有变,变中出新。
试题科学、规范、朴实、新颖,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
重视顺承传接,实现平稳推进
试题传承了四川省自主命题以来尤其是2013年首届高中新课程高考命题的成功经验,除经济学常识取消非选择题考查外,试题的类型和分值、试卷的容量和结构、素材的呈现和设问等方面都保持了相对稳定。
Ⅰ卷呈现方式规范、图文并茂;组合式选择题均为两两组合且数量有所减少,难度适中。
Ⅱ卷综合性较强,重视学科内不同模块间的综合考查;设问采用“两题五问”(3+2)的形式,较去年减少一个小问,适当提高了经济图表信息解读的分值;问题指向和作答要求明确,答案书写量适中;继续把探究式考查要求渗入具体试题之中,以引导中学课程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全卷文字练达、简洁,试卷长度略有收缩,加上非选择题数量的调整,为考生作答提供了更为充裕的时间,实现了平稳推进。
紧扣社会热点,注重价值引领
1.试题素材具有鲜活的现实性
强调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有机统一是新课程的显著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政治学科教学和命题的价值追求。
今年政治卷试题设计仍采用“基于情境、基于案例、基于问题”的方式,选取现实生活中的鲜活素材服务于考查要求,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体现了学科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人民币贬值预期(第1题)、土地经营权流转(第2题)、*ST长油退市(第3题)、纳税人与负税人(第4题)、产能过剩(第11~12题)、宏观调控方式创新(第13题1~2问)等均属年度内经济热点问题;政协立法协商(第5题)、中法建交50周年(第6题)、反腐倡廉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7~8题)、政府治理能力建设(第13题第3问)等是年度内重要政治生活热点;对廉洁文化的发展、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等文化现象的考查,集中体现了当前的文化生活现实;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追问、对漫画《越担心犯错误,越可能犯错误》的赏析以及对四川省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合理性的哲学分析,都反映了当今社会的重大关切和人们的生活现实。
2.试题设计具有鲜明的导向性
(1)突出的价值正能量
高考命题需要选用鲜活、现实的素材,但其立意必须高于素材,除能达成基本考核要求外,还必须体现和引导应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今年政治试题立意高远、切入顺畅、导向鲜明,全卷字里行间充盈着正能量和感染力。
经济生活和经济学常识模块方面:人民币贬值背景下的外贸活动(第1题),能让学生感受更加开放的经济生活;认识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影响(第2题),可以触摸到鲜活跳动的改革脉搏;反思*ST长油退市事件(第3题),能让学生增强理性投资和经营的意识;解读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对应关系(第4题),对引导学生增强纳税人意识具有教育意义;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理论角度认识当前产能过剩问题(第11~12题)以及解读相关经济发展指标、思考我国宏观调控方式创新的意义(第13题1~2问),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政府致力于调整经济结构的政策和努力。
对年度内经济热点的考查,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经济生活,增强对我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认识。
政治生活模块方面:了解政协开展立法协商的情况(第5题),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制度自信;了解中法建交的成就(第6题),可以加深学生对我国外交实践的理解;审视政府提升治理能力的实践(第13题3问),能提高学生对我国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的认识。
对政治热点的考查,有利于激发学生关注现实政治生活的热情,增强公民政治参与意识。
文化生活模块方面:对廉洁问题的文化审视(第7题),能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对四川省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实践经验的提炼,能让学生深刻体会政府“文化惠民”的宗旨与努力,激发其参与文化建设的自觉和享受文化生活的自豪。
对相关文化热点的考查,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实现全面发展。
生活与哲学模块方面:对群众路线和廉洁问题的哲理解读(第8题),对引导学生加强自身修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分析漫画《越担心犯错误,越可能犯错误》(第9题),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追问(第10题),蕴涵着快节奏背景下“慢”思考的韵味,有利于引导学生通过自觉反思提高生命质量;对四川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合理性的辩证分析,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四川文化强省战略的理解和认同,还能增强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怀,激发他们建设美丽家园的热情。
这些努力都有利于引导考生以更高、更广的视角审视社会现象和人生问题,提高公民素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显著的教学引导性
普通高中的日常教学状况是实现高考选拔功能的重要基础,因此,高考试题还应该对中学教学有正确的引导作用。
今年的政治试题为此着力不少:主要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鲜活的素材时代感强,生活气息浓厚,价值导向明确;问题设置依托情境,注重能力考查(如第13题3问聚焦于“提升”而非泛泛考查),等等。
这些努力都在有意识地引导中学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教学视野,教与学都要关注、认识、理解和悦纳社会,不能生搬硬套、闭门苦读(教),重视生活实践与体验,实现全面发展,对于中学教学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强调学科主干,凸显能力考查
紧紧围绕能力考查开展立意、布点、选材和设计,注重基于情境的理解和运用是高考命题的基本要求。
今年试题的能力立意更自觉、自然,全卷各题表述清楚、指向明确、设问多元,能力考查布局合理、层次清晰,试题难度适当、区分度合理。
今年的试题均以学科主干知识为支撑。
如经济生活模块的需求变动、基本经济制度、公司的经营、投资与融资、征税与纳税、国家宏观调控;政治生活模块的基本政治制度、外交关系、我国的政府;文化生活模块的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传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活与哲学模块中辩证唯物论的主要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与根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经济学常识模块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等。
这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集中精力实施主干知识的教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能力考查是高考命题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取向。
作为基础性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突出地体现在试卷各题之中。
如解答第1题,首先需要解读出人民币贬值的相关信息,再调用需求曲线移动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作为高考学科能力考查的较高要求,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要求在试题中的体现也很充分。
如解答第11~12题,要准确获取和解读试题情景对“产能过剩”的界定,在结合图示进行正确描述和阐释的基础上作出准确选择。
解答好13(1),既要简洁表述图示信息,更要敏锐地抓住这些信息背后的实质和要义;解答好13(2),不仅要全面把握素材信息,还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准确归纳与提炼;解答好第13(3)和14题,机械照搬知识储备或照抄背景素材,都与试题设问要求不符,应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语言顺畅的描述和阐释,
不能含混不清、识论分离、表达乏序。
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现代教学观的重要内容。
今年的试题仍将探究式学习和考查的要求渗透到具体题目中,为考生的多维思考提供了巧妙的展示平台。
如14(2)要有效探究四川省“如何建设共有精神家园”这一问题,同样需要结合素材,从价值引领、公共服务、产业驱动、人民参与四个维度展开。
考生如果探究意识缺乏、思考空间狭窄、创新表达不足,就难以达到高考要求。
综上所述,高考四川卷(政治)在稳定中创新、渐变中发展,对深化我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具有良好的价值导向和引领作用,对科学选才、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