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教案
大班音乐活动蝈蝈和蛐蛐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音乐活动蝈蝈和蛐蛐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区分蝈蝈和蛐蛐的声音,学习表现它们的声音特点。
2.培养幼儿欣赏、表达和创造音乐的能力。
3.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内容1.学习蝈蝈和蛐蛐的声音特点,引导幼儿为其创造动人音乐。
2.把握教学时机,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主动性和探究欲。
3.创设和谐、富有情感的音乐活动环境,促进幼儿良好心理发展。
教学过程Step 1. 情境导入通过展示蝈蝈和蛐蛐的照片或视频,让幼儿了解它们的外貌和生活习性,激发幼儿学习它们嘶鸣的兴趣。
Step 2. 声音模仿让幼儿模仿蝈蝈和蛐蛐的叫声,鼓励幼儿用手拍打、捏捏纸张等方式表现它们的声音特点。
Step 3. 音乐创作将幼儿分成小组或单独创作,让他们根据自己模仿的声音,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Step 4. 合唱表演邀请每个小组或单独进行表演,让幼儿自主选择合适的道具和音乐风格来表现他们的音乐作品。
Step 5. 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是否有针对性,是否达到教学目标?2.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和表现如何?3.教学活动的环境和氛围是否和谐、安全?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主要针对大班幼儿的音乐创作能力,通过学习模仿生活中的蝈蝈和蛐蛐,让幼儿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对蝈蝈和蛐蛐的声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积极模仿和创作,表现出了很高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热情、耐心地与幼儿互动,创造了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幼儿良好的心理发展。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多地深入幼儿生活,逐步提高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探究的能力。
蝈蝈幼儿园音乐教案
蝈蝈幼儿园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如音高、节奏等。
•能够模仿简单的节奏和歌曲,并进行表演。
•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和能力,同时增强其集体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
课程名:儿歌唱跳玩
知识点
•歌曲《小星星》的歌词和旋律。
•跳舞动作的基本要求。
•观察力、记忆力、表现力、协作能力。
教学步骤
1.调整情绪。
教师与孩子们一同体验音乐,放松心情,缓解背景噪音带来的干扰。
2.学习歌曲《小星星》。
依次教唱歌词、旋律,并鼓励孩子们跟唱,加强记忆。
3.学习舞蹈动作。
教师示范跳舞动作,包括手臂向外侧伸展、膝盖弯曲等。
4.练习跳舞。
老师带领孩子们跟唱歌曲,同时跳舞。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鼓励和指导,以保障孩子们的情绪和协作意愿。
5.表演。
最终,孩子们可以进行小型舞台表演,向家长和同学们展示他们与音乐产生的共鸣。
教学工具
•CD播放器
•音乐CD
•音乐乐器,如小号、铃铛
教学评估方法
•课后口头检测:教师可询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并对其理解情况进行检测。
•观察评估:教师可以在课堂之外间接观察孩子们的表现,例如课外音乐活动或家庭娱乐等。
总结
在幼儿园教育中,音乐课程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引导孩子们兴趣和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而通过本次课程,孩子们除了学习音乐知识、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们的集体合作精神、团体协作意识,使他们更易于成长和发展。
五年级语文蝈蝈教案
五年级语文蝈蝈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蝈蝈”的习性和特点,领会“志不在高远,自在其中”的蝈蝈精神。
2.通过学习“蝈蝈”在诗歌中被赞美的语言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3.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帮助学生感知蝈蝈形态,提高学生认识自然生态的能力。
教学内容题目:蝈蝈作者:毛泽东蝈蝈儿,夏虫也。
无所就,无所归。
桑树之子,食我桑树。
松树之子,食我松树。
愿我如彼之静,如此之美,不因鹤立鸡群,而自讨厌。
诗歌鉴赏此篇诗歌表达了蝈蝈儿天性单纯,不贪不妒,处于自然之中自然而然,志不在高远,自在其中,透漏着一股宁静与美好的感觉。
生物特点•外形蝈蝈属于直翅目的昆虫,体长一般在2~4厘米之间。
身体倒三角形,雄虫体壳一般较长而扁,也比雌虫瘦长;头部比较小而圆,并有纤毛和植物刺状感觉器;有两对透翅,触角则呈长筒状。
•习性昼伏夜出,不受寒暑影响,能够忍受高温高湿,适应于各种环境中生存。
蝈蝈还有蹦跳的特点,能够跳的很高、很远。
教材呈现1.展示图片和视频:在教学前的课堂展示中,可以放映蝈蝈的图片和视频,为学生直观感知蝈蝈的生活习性和长相做准备。
2.朗诵诗歌:建立初步的审美意识和学生的语感,可让学生读诗学习。
3.小组研讨:分小组进行民间文学创编或诗歌创作,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准确、真实地表达自己对蝈蝈的理解,在小组中交流。
教学方法1.启发教学:通过多媒体、图片等手段直接呈现蝈蝈的生活环境等情况,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激活学生情感认知。
2.实践性教学:可以利用自校园中的蝈蝈进行现场观察,利用照相机、摄像机等器材,更好地开展教学。
3.讨论式教学:让学生通过互动探讨自己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评估1.测试:书面测试、观察测试、实践测试等多种测试方式,以全面、多角度、方便进行教学评估。
2.调查表:可以利用调查表的形式,从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和其个人反馈两个角度进行评估,反馈情况直观、全面。
3.课堂演示:在课堂中随机抽取学生进行演示,评估教学成果,促进学生自我发现,不断完善教学过程。
《蝈蝈》教案
《蝈蝈》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领悟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蕴含的深意。
2、感受对话描写的精炼优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3、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运用圈点批注的学习方法,充分的与文本交流。
2、通过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注自然的意识和情感,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存。
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通过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注自然的意识和情感,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存。
难点:推测蝈蝈不见了的真正原因,感受文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数:一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兴趣、多媒体显示“蝈蝈”的一些图片。
2、激趣对话: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什么昆虫吗?谁来谈谈你对它的了解?3、多媒体出示有关蝈蝈的资料,引入新二、初读文整体感知、多媒体出示自读要求。
(1)、读通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2)本文围绕什么来写?根据这条线索事情发生了什么变化?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3、反馈,检查自读情况。
三、研读文本深化主题、根据下表(多媒体显示)的提示,细读文,在书上做圈点批注,并对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
不叫的蝈蝈叫个不停的蝈蝈逃走人物形象主旨第一天第二天白天第二天晚上以后的日子一天晚上第二天早上蝈蝈人物描写孩子爸爸爷爷2、小组根据蝈蝈的表现及人物的态度分析讨论“人物形象”和“主旨”两栏,推出发言人。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爷爷:善良、慈祥、热爱生活、充满童心、关爱生命。
孩子:单纯、可爱、纯洁、善良、关心小动物。
主旨:关注生命,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四、回归文本质疑探究、同一小组的同学交换你们在读文时提出的问题,同组能解决的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做好记录,等会儿在班上交流。
可能出现的问题(多媒体显示):①为什么蝈蝈初来时不叫?(多种理解,言之有理即可。
没兴趣呀,害怕呀,伤心啦都行)②第一段末写“它呼唤、祈求着什么?”它会呼唤,祈求什么呢?(同伴、恢复自由)③为什么后来蝈蝈叫个不停?(言之成理可)④从18、19段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孩子们对蝈蝈的理解同情)⑤爷爷为什么“叹息”?(也许为儿子“烦”而无赖,也许是对孙子的话有了感触,不得不忍痛割爱。
蝈蝈与蛐蛐教案范文
蝈蝈与蛐蛐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蝈蝈和蛐蛐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2)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蝈蝈和蛐蛐的特点;(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动物;(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蝈蝈和蛐蛐的名称、分类和分布;2. 蝈蝈和蛐蛐的外部形态特征;3. 蝈蝈和蛐蛐的生活习性及生态环境;4. 蝈蝈和蛐蛐的鸣叫原理及声音特点;5. 蝈蝈和蛐蛐的饲养与保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蝈蝈和蛐蛐的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2. 教学难点:蝈蝈和蛐蛐的鸣叫原理及声音特点。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物标本、相关资料;2. 学生准备:搜集蝈蝈和蛐蛐的相关资料,观察实物标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蝈蝈和蛐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种昆虫;(2)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共同了解蝈蝈和蛐蛐的特点。
2. 探究学习:(1)教师分发实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蝈蝈和蛐蛐的外部形态;(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蝈蝈和蛐蛐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3)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蝈蝈和蛐蛐的鸣叫原理及声音特点。
3. 实践操作:(1)学生动手操作,尝试饲养蝈蝈和蛐蛐;(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饲养和保护蝈蝈和蛐蛐。
4. 总结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后作业:(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蝈蝈和蛐蛐的分布情况;(3)思考如何保护蝈蝈和蛐蛐的生态环境。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蝈蝈和蛐蛐的特点;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蝈蝈和蛐蛐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4. 利用实验操作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5.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蝈蝈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蝈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蝈蝈》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蝈蝈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观察和描述蝈蝈的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蝈蝈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1. 课文《蝈蝈》及相关资料。
2. 图片或视频素材:蝈蝈的图片或视频。
3. 教学道具:蝈蝈模型或其他相关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昆虫,引发学生对昆虫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昆虫?它们有什么特点?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蝈蝈》,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通过课文,了解蝈蝈的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三、合作探讨(10分钟)1. 小组内讨论:蝈蝈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强调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课堂所学,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思考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关爱动物。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拓展(10分钟)1. 教师展示蝈蝈的相关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蝈蝈的生活习性。
2. 邀请专家或有经验的家长来课堂分享关于蝈蝈的知识及其保护方法。
七、实践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观察蝈蝈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表现。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001]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一、前言盲婆婆是我们社区中的一名老人,因年迈而失去了视力。
社区志愿者们每天去探望她,为她读报纸、放音乐,陪她聊天,但她最想做的却是听到蝈蝈的鸣声。
因此,我们决定将这个小小的愿望变成真实的喜悦,为盲婆婆准备一份蝈蝈教案,让她在听声时不再只是听的一片不知所措。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学会:•了解蝈蝈的生长变化过程;•掌握几种蝈蝈常见的鸣叫形式;•知道蝈蝈对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内容1. 蝈蝈的生长变化过程蝈蝈是昆虫动物的一种。
它们和其他许多昆虫一样,经历了一系列变化过程,从蛋孵化出来,到成年后再次产卵。
在这个过程中,蝈蝈会发生多次蜕皮,最终成长为一个长约3厘米、六足爬行的昆虫。
学生们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并了解蝈蝈的生长变化过程。
2. 蝈蝈的鸣叫形式蝈蝈的鸣叫声是通过翅膀震动产生的。
在鸣叫时,蝈蝈一般会用前翅抚慰后翅,营造出清晰的声音。
蝈蝈的鸣叫形式有很多种,如“雨蝉哥哥”、“野老虎”等。
学生们可以在生活中听到这些声音,并了解这些声音对蝈蝈种类的区分和识别。
3. 蝈蝈的生态环境蝈蝈是很重要的昆虫类动物之一,其鸣叫能为人类提供很多帮助。
蝈蝈还可以作为食物链的转化者,将植物上累积的能量转移到食肉动物上。
在生态系统中,蝈蝈还有很重要的“哨兵”作用。
它们能感知到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反应,从而提醒人们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四、教学方法本次教学主要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学生可以借助图书、录音和互联网等资源,通过观察蝈蝈的生长变化、听取其鸣叫声和了解其生态环境等方面,逐步学习蝈蝈的相关知识。
教学中还可以利用“边走边看、边听边学”的方式,带领全班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各种昆虫并了解它们的生态作用。
五、教学评价本次教学评价主要采用“自我评价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写下自己的思考和问题。
同时,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互相检查对方的笔记等方式,进行互评和互帮互助,提高学习效率。
金牌教案 《蝈蝈》教学设计
金牌教案《蝈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蝈蝈》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了解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小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蝈蝈》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童年时与蝈蝈的亲密接触,以及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2.2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理解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以及文章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和相关概念。
3.2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3 实践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动物的可爱。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学习。
4.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4.3 分析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4.4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动物的可爱。
第五章: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性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讨论参与度、实践活动表现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6.2 终结性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测验和课堂表现等,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文本资源教师准备与《蝈蝈》相关的文章、图片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7.2 多媒体资源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蝈蝈相关的视频、音频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第八章:教学拓展8.1 相关知识拓展教师介绍与蝈蝈相关的知识,如蝈蝈的生态习性、种类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幼儿园 蝈蝈和蛐蛐教案
幼儿园蝈蝈和蛐蛐教案
教育目标
1.让幼儿知道蝈蝈和蛐蛐是什么生物;
2.让幼儿了解蝈蝈和蛐蛐的生活习性;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内容
1.蝈蝈和蛐蛐的生物特征及生态习性;
2.蝈蝈和蛐蛐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3.制作蝈蝈和蛐蛐的模型或画作。
教学过程
第一步:认识蝈蝈和蛐蛐
在课堂上向幼儿演示蝈蝈和蛐蛐的外观特征,鼓励幼儿参与对比和发现不同之处,帮助幼儿了解蝈蝈和蛐蛐的异同点。
第二步:了解蝈蝈和蛐蛐的生态习性
通过小组或个人绘制蝈蝈和蛐蛐的生活图,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蝈蝈和蛐蛐的生态习性。
调动幼儿的观察能力,让他们主动学习和发现。
第三步:制作蝈蝈和蛐蛐的模型或画作
利用可回收材料或艺术工具,带领幼儿进行手工制作,让他们亲手做出自己的蝈蝈和蛐蛐模型或画作,增强了动手能力,也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蝈蝈和蛐蛐的生活习性。
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学习蝈蝈和蛐蛐的知识,幼儿在生活中能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关注和保护生物。
通过观察和实践,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同时,在课堂中调动幼儿的主动学习和发现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中班蚂蚱和蝈蝈教案及反思
中班蚂蚱和蝈蝈教案及反思中班蚂蚱和蝈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蚂蚱和蝈蝈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比较和描述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图片或绘本:包含蚂蚱和蝈蝈的图片或绘本。
2. 实物:准备一些活体或标本,让幼儿观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师问:你们见过什么小动物?他们长得什么样?b. 引导幼儿回答,鼓励描述小动物的外形特征。
2. 学习(15分钟)a. 准备图片或绘本,向幼儿展示并解释每种小动物的名称。
b. 让幼儿观察图片或绘本上的小动物,并比较它们的外形特征。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
c. 引导幼儿思考这些小动物可能有什么不同的生活习性。
d. 引导幼儿提出问题,例如:“蚂蚱和蝈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3. 操作(20分钟)a. 准备一些活体或标本的蚂蚱和蝈蝈,让幼儿亲自观察。
b.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观察并比较他们手中的蚂蚱和蝈蝈。
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观察结果。
c. 教师辅助:教师在小组中引导幼儿发现更多关于这两种小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4. 总结(10分钟)a. 师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蚂蚱和蝈蝈有哪些不同之处?b. 鼓励幼儿回答,并总结他们的观察结果。
c. 提醒幼儿要保护这些小动物,不要随意捕捉或伤害它们。
五、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能够了解并描述蚂蚱和蝈蝈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他们也能够比较这两种小动物的不同之处。
2.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实物、图片和绘本,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和互相交流,培养他们的观察、比较和描述能力。
3.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部分幼儿对于观察实物的过程中缺乏耐心,容易分心。
有些幼儿在描述时表达不清晰,需要教师的引导。
4. 改进措施: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互动环节,例如让幼儿亲自观察实物并进行小组讨论。
加强对幼儿表达能力的培养,例如通过提问帮助他们更好地描述自己观察到的事物。
中班教案小蝈蝈
中班教案小蝈蝈教案标题:中班教案小蝈蝈教学目标:1. 认识小蝈蝈,并了解它的外观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材料:1. 图片或实物展示小蝈蝈。
2. 小蝈蝈的生活环境(如草叶、树枝等)。
3. 彩色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一张图片或实物小蝈蝈给学生观察,引发学生对小蝈蝈的兴趣。
2. 与学生一起讨论小蝈蝈的外观特征,如身体颜色、触角、翅膀等。
主体活动:1. 制作小蝈蝈手工:a. 给每个学生发放彩色纸、剪刀和胶水。
b.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参考图片,剪下小蝈蝈的身体、触角和翅膀,并用胶水粘贴在彩色纸上。
c. 鼓励学生使用颜料和画笔为小蝈蝈上色,让他们自由发挥创意。
d. 学生完成后,可以将小蝈蝈放在自己制作的草叶或树枝上,营造小蝈蝈的生活环境。
2. 观察小蝈蝈:a. 准备一些小蝈蝈并放在透明容器中供学生观察。
b. 引导学生观察小蝈蝈的行为和动作,例如它的跳跃和爬行方式。
c. 鼓励学生互相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发现。
3. 小蝈蝈故事时间:a. 为学生讲述一篇关于小蝈蝈的故事,可以是真实的故事或虚构的故事,重点是传递对小蝈蝈的关爱和保护。
b.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小蝈蝈及其生活环境。
总结活动:1. 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小蝈蝈的外观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保护意识。
2. 鼓励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小蝈蝈手工,并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发现。
拓展活动:1. 给学生提供更多关于昆虫的学习资源,如书籍、图片或视频,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2. 组织户外活动,带领学生观察和探索更多不同种类的昆虫。
3.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学校周围观察和记录昆虫的生活,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制作小蝈蝈手工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创意表达。
2. 听取学生在观察小蝈蝈和故事时间后的回答和分享,评估他们对小蝈蝈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蝈蝈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蝈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蝈蝈》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中描述的蝈蝈的特点和习性。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中描绘的蝈蝈形象的理解和感受。
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 理解课文描述的蝈蝈的特点和习性。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蝈蝈》的文本。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蝈蝈的兴趣。
2. 学生分享对蝈蝈的了解和印象。
二、朗读课文(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蝈蝈》。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三、理解课文内容(10分钟)1. 学生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 布置作业:学生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子写一篇关于蝈蝈的小作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
2. 学生分享对作业中小作文的完成情况。
二、深入学习课文(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2. 学生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三、观察与思考(10分钟)1. 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思考蝈蝈与其他事物的相似之处。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结果。
2. 学生进行课堂拓展活动,如查找更多关于蝈蝈的资料或观察身边的昆虫。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蝈蝈和蛐蛐大班教案
蝈蝈和蛐蛐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蝈蝈和蛐蛐这两种昆虫,并了解它们的特点。
2.能够正确区分蝈蝈和蛐蛐,并描述它们的外观特征。
3.发现生活中的蝈蝈和蛐蛐,并掌握它们的栖息环境。
4.了解蝈蝈和蛐蛐的生活习性,并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蝈蝈和蛐蛐的简介2.蝈蝈和蛐蛐的外观特征3.蝈蝈和蛐蛐的栖息环境4.蝈蝈和蛐蛐的生活习性三、教学准备1.图片或画板上的蝈蝈和蛐蛐形象。
2.图书、电子设备等资源,用于展示蝈蝈和蛐蛐的图片和视频。
3.手工制作的蝈蝈和蛐蛐模型,以供学生触摸和观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蝈蝈和蛐蛐的视频或展示图片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帮助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
2. 学习蝈蝈和蛐蛐的简介教师介绍蝈蝈和蛐蛐是两种常见的昆虫,属于直翅目昆虫中的蚱蜢科。
蝈蝈和蛐蛐外型相似,但有一些区别。
蝈蝈通常身体较长,有翅膀,可以飞翔;蛐蛐身体较短,没有翅膀,只能跳跃。
蝈蝈和蛐蛐都以植物为食,喜欢在夏季活动。
3. 学习蝈蝈和蛐蛐的外观特征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蝈蝈和蛐蛐的外观特征,并引导学生进行描述。
例如,蝈蝈的身体通常呈绿色,有翅膀和长长的后腿;蛐蛐的身体呈褐色或灰色,没有翅膀,后腿也较短。
4. 学习蝈蝈和蛐蛐的栖息环境教师向学生介绍蝈蝈和蛐蛐的栖息环境,并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它们常见的生活场景。
蝈蝈和蛐蛐通常生活在草地、农田、花坛等植物繁茂的地方。
它们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常常在雨后活动。
5. 学习蝈蝈和蛐蛐的生活习性教师向学生介绍蝈蝈和蛐蛐的生活习性,并与学生分享一些有趣的生活习性。
比如,蝈蝈会通过鸣叫来吸引异性,蛐蛐会通过摩擦后翅膀发出声音。
6. 拓展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调查,在周边环境中寻找蝈蝈和蛐蛐的踪迹。
学生可以用手机或相机记录下自己发现的蝈蝈和蛐蛐的照片,并在课后汇报给全班。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学生们了解了蝈蝈和蛐蛐这两种昆虫的特点与生活习性,并培养了对大自然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大班音乐教案:蝈蝈和蛐蛐
大班音乐教案:蝈蝈和蛐蛐教学目标•能够正确辨识蝈蝈和蛐蛐的声音•能够模仿蝈蝈和蛐蛐的声音•能够运用声音表达情感和意义•发展观察力、聆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内容观察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蝈蝈和蛐蛐的形态和特征,通过让学生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加深对它们的印象。
辨识声音1.先播放蝈蝈和蛐蛐的声音,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讨论,感受和理解声音背后的含义和情感表达。
例如,夏天的夜晚、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等话题。
2.在学生对蝈蝈和蛐蛐的声音有一定认知后,为学生介绍蝈蝈和蛐蛐的声音特征和区别。
通过分辨不同种类昆虫的声音,学生学会相关科普知识,能够更好地了解周围自然环境,发展观察力和聆听力。
模仿声音1.首先,老师播放蝈蝈和蛐蛐的声音,让学生听出它们的声音特征;2.接着,老师逐字播放,让学生模仿重复;3.最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模仿比赛,看哪组最接近蝉蛐之声。
运用声音表达情感和意义1.让学生通过模仿蝈蝈和蛐蛐的声音,表达各种情感和意义,如快乐、悲伤、惊奇、警告等;2.分组展开语音表演比赛,组织同学互相评价,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与方法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不同种类昆虫的形态和特征。
2.教师播放蛐蛐和蝈蝈的声音,引导学生品味、感悟声音背后的含义和情感表达。
3.教师介绍蛐蜊和蝈蝈声音的特征和区别,帮助学生分辨声音。
4.教师以模仿重复声音为手段,让学生学习蛐蜊和蝈蝈的声音,并不断纠正练习,提高同学们的语音素质。
5.分组活动:组织学生展开创意拓展,利用学习到的蝉蛐之声,表达各种情感、语气和象征意义。
6.比较组交流:每个比赛小麻麻给予点评,并共同聆听和感受对方的表现,从而更好地理解蝈蝈和蛐蛐声音背后所表现的情感、视角和意义。
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地辨识蝈蝈和蛐蛐的声音。
2.学生能够模仿蛐蛐和蝈蝈的声音,并在比赛中表现出色。
3.学生通过活动,提升了观察、聆听、语言表达以及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4.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表现提供个性化指导。
奥尔夫音乐教案蝈蝈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案蝈蝈教案教案标题:奥尔夫音乐教案-蝈蝈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2. 通过学习蝈蝈这一主题,帮助学生了解蝈蝈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蝈蝈的基本知识:蝈蝈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栖息地等。
2. 蝈蝈的声音:蝈蝈的叫声特点、蝈蝈叫声的表达方式等。
3. 制作乐器: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蝈蝈乐器,模拟蝈蝈的叫声。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蝈蝈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了解学生对蝈蝈的了解程度。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蝈蝈的基本知识,包括外形、生活习性等。
-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蝈蝈的栖息地,让学生了解蝈蝈的生活环境。
3. 听音乐(5分钟):- 播放蝈蝈的叫声录音,让学生聆听蝈蝈的声音。
- 引导学生描述蝈蝈的叫声特点,例如高低音、节奏等。
4. 制作乐器(15分钟):- 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制作简易的蝈蝈乐器,例如用纸杯、橡皮筋等制作。
- 学生分组合作制作蝈蝈乐器。
- 学生互相试用乐器,调整乐器的声音。
5. 表演与合作(15分钟):-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模拟蝈蝈的叫声进行表演。
- 全班同学一起合作,模拟蝈蝈合唱的效果。
6. 总结与展示(5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蝈蝈的特点和叫声特点。
- 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蝈蝈乐器,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会。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制作乐器和表演等。
2. 学习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对蝈蝈知识的理解和乐器制作的技巧。
3. 合作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蝈蝈观察和研究,记录蝈蝈的叫声、栖息地等。
2. 继续制作其他动物的乐器,比较不同动物的声音特点。
3. 引导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结合蝈蝈的叫声和其他乐器的声音。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蝈蝈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蝈蝈小班科学教案:认识蝈蝈【引子】蝈蝈是一种属于昆虫纲的生物,属于直翅目蟋蟀科,俗称为蚱蜢。
它们拥有独特的外形和丰富多样的叫声,是自然界中十分有趣的生物之一。
在小班科学课程中,介绍蝈蝈可以激发孩子对自然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昆虫的兴趣,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本篇教案将帮助教师设计一堂有趣且有实际意义的蝈蝈认识课。
【教学目标】1. 认识蝈蝈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 学会观察蝈蝈并运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它们。
3. 培养对自然的兴趣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蝈蝈。
2. 简单的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
3. 纸和铅笔。
【教学步骤】Step 1: 激发兴趣 (时间:10分钟)使用图片或实物让孩子们首先认识蝈蝈。
可以展示不同种类的蝈蝈,描述它们的外形特征和颜色。
请孩子们观察并听取他们的描述。
Step 2: 探索蝈蝈的特征 (时间:15分钟)向孩子们介绍蝈蝈的基本特征,比如:身体有头、胸部和腹部,有六条长腿,有触角等。
让孩子们观察蝈蝈,并使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它们。
例如,“蝈蝈有一个小小的头部,触角长长的像天线”,“它们有两对有力的长腿,可以跳得很高”。
Step 3: 研究蝈蝈的习性 (时间:20分钟)介绍蝈蝈的习性,例如:蝈蝈主要以植物为食,喜欢吃草、叶子和花朵。
让孩子们观察蝈蝈的口器,并通过展示植物,让孩子们思考蝈蝈为什么会喜欢吃这些食物。
提问引导他们思考并展开讨论。
Step 4: 探索蝈蝈的声音 (时间:20分钟)介绍蝈蝈的叫声,描述它们通过翅膀摩擦产生声音的原理。
利用播放器或者现场演示播放蝈蝈的叫声,让孩子们聆听并观察蝈蝈在发声时的动作。
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蝈蝈发出声音,它们之间是否通过声音进行交流。
Step 5: 绘制观察图表 (时间:15分钟)发给每个孩子一张纸和铅笔,让他们绘制观察到的蝈蝈特征。
可以引导他们画出蝈蝈的身体结构、触角、腿等,让他们描述自己的绘图作品。
《蝈蝈》教案
《蝈蝈》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多角度理解文章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2、学习通过分析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的阅读方法。
3、联系自然与生活,初步获得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过程:一、蝈蝈的有关资料。
二、整体感知,选取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①理清文脉或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三代人对蝈蝈有着不同的态度。
②抓住关键句,仔细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③本文你最感兴趣或最疑惑的是什么?1、蝈蝈“买的时候还叫得起劲”,为什么买回来后就不叫了?2、蝈蝈被爷爷买回来后,开始为什么不叫,后来却又叫个不停?3、文中第一段说蝈蝈“仿佛在呼唤、祈求着什么”,那么它到底在祈求什么、呼唤什么?4 、文中第20自然段中,白发老人为什么要叹息呢?5、孙子和孙女对蝈蝈不叫与叫都有自己的解释,但有所不同。
这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6、一家三代人对蝈蝈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7、通过对几组对话描写的分析,我们能够揣摩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
请你举一两个例子,好吗?8、为什么爷爷说它是“咬破笼子逃走的”?9、蝈蝈究竟是怎么走的?你是如何看的呢?10、爷爷为什么要撒谎,难道他是一个不诚实虚伪的人?如果你是爷爷,你会怎么做呢?11、文中“它大概也热得睡不着,所以叫。
”和“不!它是在哭呢!关在笼子里多难受,它在哭呢!”这两句分别是哪个孩子说的,请你猜猜看。
并说说你判断的理由。
12、本文揭示了哪些生活道理?13、本文最能触动你心灵的是什么?为什么?14、文中最后一段,老人为什么要“看着窗外,自言自语地说”?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会是怎样的呢?15、在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了卖蝈蝈类似的事,你会怎么办呢?16、我们该如何面对大自然?明确:1、可能是蝈蝈不太适应新的环境;可能是看到了生人后感到恐惧;也有可能是把它关在笼子里,它感到没有自由了而生气;还有可能是它与同伴分开了,失去了嬉闹时的快乐。
2、在1题的基础上作答,它很热或是关在笼子里很难受,所以叫个不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蝈蝈
重庆市永川区五间小学冯群英
教学目标
1
2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对话描写的精美。
难点:推测蝈蝈不见了的真正原因。
教学准备
蝈蝈叫声录音;蝈蝈图片;带生字词、多音字,意思的小黑板。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先来听一段录音(师放),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昆虫的叫声呀?(蝈蝈)
2、展示图片,师述: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清脆、响亮的声音就是它发出来的。
课前我已经布置大家已经去收集了蝈蝈的资料,谁能来交流一下你所了解到的蝈蝈的信息?
(身体绿色,雌蝈不会叫,雄蝈会叫,叫声清脆动听,声音有吸引异性、自卫和报警的作用,雄蝈好斗。
种类有很多,全世界已知约有7000种。
)
旁白:因为蝈蝈的叫声响亮、动听,而且又有好斗的个性,常常成为人们的玩物,可不,一只“蝈蝈”被关在笼子里卖给老爷爷挂在了窗台上。
关于“蝈蝈”的这个故事就开始了。
3、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及多音字,请一个同学读,其他同学当小老师注意听,并指正。
2、评价后,全班齐读。
3、根据意思填词语。
(自言自语、无声无息、手舞足蹈、习以为常)
三、听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
1、听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听完后我会请人说说文章大概的意思。
(明确:主要写了白发老人喜欢蝈蝈,就买了一只蝈蝈关在笼子里,蝈蝈不叫,他就喂蝈蝈红辣椒,蝈蝈就不知疲倦地叫,最后蝈蝈“逃”走了。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勾画出最能说明白发老人喜欢蝈蝈的语句。
3、交流:⑴他喜欢蝈蝈的叫声,买下他,关在笼子里;
⑵蝈蝈不叫,喂给它红辣椒
⑶蝈蝈叫了,老人很得意。
蝈蝈不知疲倦地叫,并没有不厌烦。
⑷它咬破笼子,逃走了。
——放蝈蝈回到大自然中
四、研读课文,自主探究。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2自然段,读完后想想蝈蝈被关在笼子中是什么感受?(难受、不舒服)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做上着重号---小圆点)
是啊,假如你被关在屋子里不能自由出去也该会有多难受啊!
读到这里,老师突然发现一个问题:“…仿佛在呼唤、祈求着什么。
”是比喻句吗?
2、蝈蝈不叫,白发老人很纳闷,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他的孙子和孙女是怎么猜的?现在就请男同学当小孙子,女同学当小孙女,读读他们的对话。
男女声分角色读。
3、小孙女认为是怕生,小孙子认为是生气。
那你们猜猜,蝈蝈心里在想什么呢?(同桌的小朋友可以互相说一说)
4、白发老人明白蝈蝈的心思吗?(不明白)他为了让蝈蝈叫,就喂蝈蝈红辣椒。
当听到蝈蝈又清脆又响亮的叫声的时候,老人和孩子的心情是什么样的?(高兴)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得意、兴奋)
用高兴的语气齐读10、11自然段。
5、蝈蝈不叫的时候大家都希望他叫,但它一叫就再也没有停下来,最后孩子的父亲终于说出了心中的厌烦。
但大人们并没有心思去猜测它叫个不停的原因。
于是两个孩子又开始议论起来。
大家一起来分角色读读——女同学读15自然段,男同学读16自然段。
6、读了孩子们的对话,你觉得蝈蝈不知疲倦地叫,又似乎在说什么呢?(同桌的同学互相猜一猜吧)——学生交流。
7、白发老人现在明白蝈蝈的心思了吗?从哪句话或哪些词可看出来?(叹息)
8、后来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大家齐读18、19自然段。
思考:(1)蝈蝈真的是逃走了吗?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来?
——小笼子上有一个整齐的口子,像是用剪刀剪的。
(2)这个句子是比喻句吗?(不是,比喻句要有本体和喻体,而且本体和喻体之间还要有相似点。
)
讨论:如果蝈蝈不是自己逃走的,那么是谁放走的?他为什么要放走蝈蝈?——交流:白发老人;他听了两个孩子纯真的对话后明白,禁锢幼小的生命是不道德的,动物也会哭,也会难受。
)
9、那老人最后放走蝈蝈的做法对不对呀?为什么呢?
五、拓展延伸
1、现在,如果你是一只蝈蝈,你会对人类说什么话?
(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你怎么把朋友关在笼子里呀?)如果你是小孙子,你会对白发老人说什么话?
(蝈蝈好可怜啊,爷爷,放了它吧?)
如果你是白发老人,你会对自己说什么话?
(我怎么老糊涂了呢?把它关在笼子里,不给它自由)
2、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经历吗?谁能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呢?
提示:比如,喜欢鸟,便去捉鸟关在笼子里玩;喜欢蝌蚪,就把她捉来放在瓶子里------)学生交流。
师小结:
——真正的爱,是善待,是给他人应有的自由。
其实,不仅仅是善待动物,而是善待自然界的一切生灵。
真正的爱,不是占有,不是据为己有,不是禁锢。
所以,我们人类更应该拥有一颗博大的心,宽广的胸怀。
希望同学们能从这篇看似简单的课文中能读出更多的含义。
六、作业
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词句。
2、写一件你和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