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内科学知识点总结

内科学知识点总结

内科学知识点总结.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篇一1、贫血:(1)概述:掌握诊断贫血的标准,尤其是贫血程度的划分。

知道关于贫血的几个基本概念:如大细胞贫血、小细胞贫血等。

临床表现分为一般表现和各系统的表现,这些了解一下即可。

治疗方面主要是了解有哪些治疗的方法,具体内容会在各个章节分别讨论的。

(2)缺铁性贫血:掌握实验室检查,尤其是生化检查,但是参考值范围可以不用记。

重点是治疗,尤其是铁剂治疗的疗效判断,常会考问答题的。

另外,还要注意1个名词解释:缺铁性吞咽困难(Plummer-inson综合征),虽然在临床上不是很常见,但是考试曾经出现过。

(3)再生障碍性贫血:了解骨髓象的特点、需要和哪些疾病鉴别以及治疗的方法。

本章考试涉及的不多。

(4)溶血性贫血:本章是一个难点。

重点掌握一下几个试验:红细胞渗透性脆性试验、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试验)。

其他内容大致了解一下即可。

2、白血病:(1)急性白血病:掌握其临床表现,尤其是白血病细胞浸润的表现(曾出过简答题)。

还有就是确诊的骨髓象的标准和常见急性白血病类型鉴别(很重要)。

在治疗方面要知道达到完全缓解的标准,具体方案不需要掌握。

此外,注意几个名词:类白血病反应、“裂孔”现象、Auer小体。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了解分期,还要知道慢粒可以急变,转为急淋或急非淋。

(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熟悉诊断标准,其他一般不会考。

3、淋巴瘤:熟悉其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的特点。

知道霍奇金病的治疗策略是化疗为主的放化疗综合治疗。

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重点掌握诊断标准(曾在多次考试中出过简答题)。

熟悉治疗原则。

了解其临床表.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篇二急性中毒:(1)概述:掌握中毒的机制,熟悉诊断的方法(病史很重要)。

重点是治疗的原则。

(2)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掌握中毒的特征性表现(大蒜味、流涎、多汗、肌颤、瞳孔缩小、肺水肿)以及治疗措施。

医学内科课知识点总结

医学内科课知识点总结

医学内科课知识点总结一、生理学知识点1. 细胞生理学:包括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代谢、细胞生长与增殖等内容。

2. 内分泌学:包括内分泌腺及其激素的生理功能、内分泌的调节机制、内分泌疾病等内容。

3. 免疫学:包括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免疫应答、免疫疾病等内容。

4. 消化生理学:包括消化道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消化吸收、消化液的分泌、胃肠道动力学等内容。

5. 呼吸生理学:包括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呼吸节律调节、肺通气、血气平衡等内容。

6. 心血管生理学:包括心血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心脏电生理、血压调节、体液平衡等内容。

7. 肾脏生理学:包括肾脏的结构与功能、尿液生成、肾脏调节生理功能等内容。

二、病理学知识点1. 炎症与免疫病理:包括炎症的机制、炎症与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炎症与免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内容。

2. 肿瘤病理学:包括肿瘤的形态学特征、肿瘤的发病机制、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等内容。

3. 循环系统病理学:包括心脏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

4. 呼吸系统病理学: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

5. 消化系统病理学:包括消化道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肝硬化、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

6. 肾脏病理学:包括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脏病、肾囊肿等肾脏疾病的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

三、临床诊断与治疗知识点1. 内科疾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包括发热、恶心呕吐、腹痛、黄疸、贫血、咳嗽、呼吸困难、水肿等临床症状与体征的诊断与处理。

2.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诊断:包括血液学检查、尿液学检查、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检查、CT/MRI等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等内容。

3. 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肝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四、内科紧急病例处理知识点1. 心脏骤停的处理:包括心肺复苏、除颤、围绕受害者心肺功能的保护等内容。

内科基础知识点总结

内科基础知识点总结

内科基础知识点总结内科学是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人体内脏器的疾病,以及各种非外科治疗方法。

内科医生在诊断、治疗和预防人体内脏器的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总结内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各种轮椅检查和治疗方面的基本内容。

一、病史采集1、主诉:病人主诉是指病人自己感觉到的身体不适症状,例如:头痛、发热、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主诉应具体描述,例如:头痛的部位、程度、发作时间、伴随症状等。

2、现病史:病人现病史是指目前患病的症状、持续时间和治疗效果等情况,还要详细采集以往病史和家族史。

3、个人史:包括饮食、作息、嗜好、生活和工作环境。

4、家族史:对家族成员患有哪些疾病情况进行了解。

5、特殊史:病人是否有特殊的病史,例如:药物过敏史、怀孕史等。

二、体格检查1、一般情况:包括精神状态、体型、营养状况、皮肤黏膜、淋巴结、颈静脉搏动等方面。

2、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情况。

3、头部检查:包括头颅、眼、嗅觉、耳、嘴唇、颈部等检查。

4、胸部检查:包括心脏、肺部、乳房等检查。

5、腹部检查:包括腹部外形、压痛、包块、肝脾肿大、肠鸣音等检查。

6、四肢检查:包括四肢外形、肌力、肌肉、关节、皮肤等检查。

7、神经系统检查:包括头颅神经、脑脊液压力、脑膜刺激试验、感觉、运动、腱反射等方面。

8、精神状态:包括意识、记忆、思维、情绪等方面。

三、实验室检查内科医生在诊断疾病时需要借助各种实验室检查,一般包括:血液学检查、尿液学检查、粪便学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内分泌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等。

1、血液学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沉、凝血功能等检查。

2、尿液学检查:包括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白细胞、尿红细胞、尿沉渣等检查。

3、粪便学检查:包括隐血、虫卵、病原体等检查。

4、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

5、内分泌学检查:包括甲状腺功能、垂体功能、肾上腺功能等检查。

内科学知识总结

内科学知识总结

内科学知识总结1. 引言内科学是医学的一门学科,涉及人体内部器官的各种疾病和损伤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本文将总结一些内科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常见疾病、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等。

2. 常见疾病2.1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的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可导致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高血压是指静脉血压持续升高,易导致心脏和血管受损。

心力衰竭是心脏失去正常泵血功能,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和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2.2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和肺炎等。

COP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呼气困难和气流受限。

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气道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喘息、咳嗽和胸闷。

肺炎是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和胸痛。

2.3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炎症性肠病(IBD)等。

胃溃疡是胃黏膜受损引起的溃疡,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和消化不良。

GERD是胃酸倒流至食管引起炎症,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反酸和呕吐。

IBD是指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导致肠道慢性炎症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腹部疼痛、腹泻和便血。

2.4 其他常见疾病除了上述疾病,内科学还涉及其他常见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疾病和甲状腺疾病等。

糖尿病是指高血糖水平持续升高的一组代谢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多尿、多饮和多食。

肾脏疾病涉及肾脏的各种疾病,如肾炎、肾衰竭和尿路感染等。

甲状腺疾病包括甲亢和甲减,常见症状包括疲劳、心悸和体重变化。

3. 诊断方法内科学中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以下几种:3.1 临床检查临床检查是通过询问病史、观察症状和体征等进行初步判断的方法。

医生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家族史,并进行体格检查,如听诊、触诊和视诊等。

3.2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通过检测患者体液或组织样本中的生物化学参数来获得诊断信息的方法。

综合内科知识点总结归纳

综合内科知识点总结归纳

综合内科知识点总结归纳1. 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内科学是研究人体各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心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代谢、神经、肾脏、风湿免疫等多个系统的疾病。

内科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各种疾病进行系统的诊断和综合治疗,以恢复患者的健康和延长寿命。

2. 内科学常见疾病内科学涉及的疾病种类繁多,常见的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消化道溃疡、炎症性肠病、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等。

这些疾病均是内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3. 内科学的诊断方法内科学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

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是诊断的第一步,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全面的体格检查,可以初步确定患者的病情及有无其他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尿液、粪便等生化指标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内环境。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等检查,可以对内脏器官进行详细的观察。

病理活检是通过组织标本的检查,确定病变的病理类型和程度。

4. 内科学的治疗方法内科学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营养支持等。

药物治疗是内科学治疗的主要手段,常见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抗炎药、抗肿瘤药等。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内科疾病,如心脏手术、肾脏手术、肠道手术等。

物理治疗包括放射治疗、电疗、热疗等,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和改善病情。

营养支持是指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营养补充,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5. 内科学的预防方法内科学的预防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等。

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戒烟、戒酒、适量运动、健康饮食等,可以帮助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可以帮助预防流感、疫苗、脑膜炎等传染病。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宣传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对健康的认识和重视,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

6. 内科学的新进展内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进展,如靶向药物、基因治疗、精准医学等。

基本内科知识点总结

基本内科知识点总结

基本内科知识点总结内科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内部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内科医生是负责对各种内科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生。

本文将总结基本内科知识,包括内科疾病的常见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等。

一、常见内科疾病1. 高血压高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超过了正常范围,是一种常见内科疾病。

高血压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长期存在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病、中风和肾脏病等患病风险。

治疗高血压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如改变饮食习惯、增加运动等。

2. 冠心病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发生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脏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胸痛、气喘、心悸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

3.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特点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糖尿病患者常见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

治疗手段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治疗。

4. 消化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胆囊炎、胰腺炎等。

常见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手术治疗等。

5. 肝炎肝炎是指肝脏受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

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

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肝保护治疗等。

6. 肾脏疾病肾脏疾病包括慢性肾脏病、肾小球肾炎、肾结石等。

常见症状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透析治疗等。

7. 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炎等。

常见症状包括咳嗽、胸闷、气促等。

治疗方法包括吸入糖皮质激素、氧疗、抗生素治疗等。

8. 内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包括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垂体瘤等。

常见症状包括体重变化、月经紊乱、情绪波动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9. 血液病血液病包括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

常见症状包括乏力、出血、淋巴结肿大等。

治疗方法包括输血、化疗、骨髓移植等。

10. 免疫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

内科学知识点

内科学知识点

内科学知识点内科学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多个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本文将介绍一些内科学的常见知识点,帮助读者对内科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一、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的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

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等。

高血压是一种持续性的血压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节律异常,可以导致心跳过速、心跳过缓等症状。

二、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包括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

肺炎是指肺组织的感染,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胸痛等。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引起的呼吸困难,常见症状包括喘息、咳嗽等。

COPD是一种进行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包括气短、咳嗽等。

三、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胃炎、肝炎等。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发生溃疡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痛、恶心等。

胃炎是指胃黏膜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胃痛、饱胀感等。

肝炎是指肝脏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黄疸等。

四、内分泌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多尿、多饮、多食等。

甲状腺疾病是指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甲状腺肿大、代谢异常等。

五、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中风、癫痫、帕金森病等。

中风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

癫痫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脑部异常放电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抽搐、意识丧失等。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震颤、肌肉僵硬等。

六、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包括贫血、白血病、血栓等。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减少,常见症状包括乏力、气短等。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发热、淋巴结肿大等。

血栓是在血管内形成的凝块,常见症状包括肿胀、疼痛等。

七、肾脏疾病肾脏疾病包括肾炎、肾衰竭等。

内科学知识点

内科学知识点

内科学知识点内科学是医学科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是指对人体的各种内部器官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

内科学知识点围绕着人体各个系统的疾病进行分类和学习,在医学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下面我们就来系统性地梳理一下内科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内科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其主要涉及心脏和血管的各种疾病。

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等。

对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内科医生需要掌握相关的病理生理知识和临床诊断技巧,以便及时有效地救治患者。

二、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内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主要包括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需要内科医生对呼吸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有深入的了解,同时掌握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三、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是内科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肠炎、胃溃疡、消化道出血等。

内科医生需要了解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熟悉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以提供给患者精准的诊疗服务。

四、内分泌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也是内科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等。

对于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内科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五、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是内科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包括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如流感、肺结核、艾滋病等。

内科医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感染控制知识,以及对各种病原体的识别和防治能力,以保障患者和社会大众的健康。

在内科学知识点的学习中,医生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训练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自己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只有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才能在内科学领域中游刃有余,用所学知识为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100个内科知识点总结

100个内科知识点总结

100个内科知识点总结内科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功能和疾病,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内科领域,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下面就来总结一些内科知识点。

1. 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部的主要输送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

心血管系统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脏病、心律失常等。

2.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是人体的主要供氧系统,包括鼻腔、喉部、气管、肺部等,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哮喘、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3.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是人体的主要营养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等,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

4. 内分泌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是人体各器官间调节体内内环境的主要系统,包括甲状腺、肾上腺、胰腺等,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甲亢、甲减等。

5. 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系统是人体内部的主要输送和免疫系统,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血液系统疾病包括贫血、血友病、白血病等。

6. 肾脏疾病肾脏是人体内部的主要排泄系统,负责排除体内废物,调节体内水、盐和酸碱平衡,肾脏疾病包括肾炎、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等。

7.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是人体内部的主要免疫系统,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8.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是人体内部的主要控制系统,包括大脑、脊髓、周围神经等,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中风、帕金森病、脑膜炎等。

9. 代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包括肥胖、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

10. 血液凝固和纤溶系统疾病血液凝固和纤溶系统是人体内部的主要调节系统,包括血栓、出血、血管性侏动病等。

以上就是一些内科知识点的总结,这些知识点都是内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需要了解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科学知识重点

内科学知识重点

内科学知识重点•相关推荐内科学知识重点内科学重点11.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表: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急性发作而加重。

症状:慢性咳嗽,咳痰,喘息,气短,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后,可出现轻重不等的气短,逐渐加重,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还可有体重减轻,食欲减退。

体征:早期多无异常体征。

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视诊:桶状胸,,呼吸浅快;触诊:语颤减弱;叩诊:肺部过清音,肺下界下移,心界缩小;听诊:呼吸音减弱,呼吸延长,在背部或肺底可闻及干,湿性啰音。

2.肺炎球菌肺炎症状:发病前常有受凉,疲劳,病毒感染史。

起病多急骤,高热,寒战,全身肌肉酸痛,体温常在39-40度,呈稽留热。

患侧胸痛,咳嗽加剧。

痰少,可带血或呈铁锈色,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体征:患者呈急性病容,口周有单纯疱疹。

早期体征可无明显异常,呼吸音减低及胸膜摩擦音。

肺实变时叩诊呈浊音,触觉语颤增强并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严重感染时,可伴休克昏迷等。

3.心力衰竭的诱因:①感染;②心律失常;③血容量增加,④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⑤治疗不当;⑥合并其他疾病或原有疾病加重。

4.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①防治引起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和诱因;②改善血流动力学,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

③拮抗过度启动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心力衰竭的代偿机制④改善心肌的能量代谢,保护心肌细胞5.典型心绞痛的胸痛特点:①部位:疼痛多发生在胸骨上中段的后方,可稍偏左波及心前区。

常向左肩,左上肢尺侧直至环指和小指放射②性质:多表现为压榨样或紧束感样胀闷或闷痛,常伴濒死样恐惧;③持续时间:大多3~5分钟,不少1不多15分钟;④诱因:劳累和情绪激动寒冷饱食时⑤缓解措施:停止活动后或舍下含化硝酸甘油,疼痛常2-3min完全缓解。

6.临床上根除幽门螺杆菌多采用三联治疗方案包括兰索拉唑或果胶铋(铝碳酸镁)、克拉霉素或阿莫西林、甲硝唑或地硝唑。

7.慢性肾衰竭常见的原因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肾炎;多囊肾;梗阻性肾病。

执业医师内科学知识点

执业医师内科学知识点

执业医师内科学知识点内科学是医学领域中最广泛的科室之一,涉及到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系统的健康与疾病。

作为一名执业医师,掌握内科学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内科学知识点,帮助执业医师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一、心血管系统1. 心血管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 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 血管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脑中风等。

2. 心血管系统的检查与诊断- 心电图检查:了解心脏电活动情况。

- 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 血压测量:评估血压水平。

3.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药物治疗:降压药物、抗凝药物等。

- 冠脉搭桥手术:治疗冠心病等心脏疾病。

- 生活方式改变:健康饮食、适度运动等。

二、呼吸系统1. 肺部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 呼吸道感染:感冒、肺炎等。

- 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支、肺气肿等。

- 肺癌:恶性肿瘤的一种。

2. 呼吸系统的检查与诊断- 胸部X线片:了解肺部结构。

- 肺功能检查:评估肺的功能和容量。

- 痰液检查:分析病原体及炎症程度。

3.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抗生素治疗:针对感染病例。

- 支气管扩张剂: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 口服或吸入类固醇:减少肺部炎症。

三、消化系统1. 消化系统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 胃肠道炎症:胃炎、胃溃疡、肠炎等。

- 肝胆疾病:肝炎、胆结石等。

- 胰腺疾病:胰腺炎、胰岛素抵抗等。

2. 消化系统的检查与诊断- 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查:检测乙肝感染。

- 胃镜检查:评估胃黏膜病变。

- 腹部超声检查:评估肝胆疾病和肿块。

3. 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抗酸剂治疗:减轻胃酸反流引起的症状。

- 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病毒感染者。

- 纤维饮食和少量多餐:促进胃肠道健康。

四、泌尿系统1. 泌尿系统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 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 结石病:肾结石、膀胱结石等。

- 慢性肾脏病:肾功能逐渐减退。

2. 泌尿系统的检查与诊断- 尿液分析:检测尿液中的炎症指标和结晶体。

(完整版)内科学重点整理(全)

(完整版)内科学重点整理(全)

内科学(泌尿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中毒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疾病)名词解释:1.蛋白尿:每日尿蛋白定量 >150mg或尿蛋白/肌酐比率〉200mg/g(晨尿最佳),或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称为蛋白尿。

微量蛋白尿:24h尿白蛋白排泄在30~300mg或尿白蛋白排泄率20-200ug/min称为微量蛋白尿。

2.镜下血尿:新鲜尿离心沉渣检查每高倍视野红细胞数超过3个,称为镜下血尿。

肉眼血尿:1L尿中含1ml血即呈现肉眼血尿,尿外观呈洗肉水样、血样、酱油样或有血凝块.3。

白细胞尿:新鲜尿离心沉渣检查每个高倍镜视野白细胞数超过5个称为白细胞尿。

因蜕变的白细胞称为脓细胞,故白细胞尿亦称为脓尿.4。

肾病综合征NS:各种原因所致的大量蛋白尿(>3。

5g/d)、低白蛋白血症(〈30g/L)、明显水肿和(或)高脂血症的临床综合征。

5.肾炎综合征: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特点的综合征。

6。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肾功能急剧恶化、多在早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衰竭为临床特征,病理类型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一组疾病。

7.重新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性,但在停药6周后再次出现真性细菌尿,菌株与上次不同,称为重新感染。

8.复发: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转后在6周内再出现菌尿,菌种与上次相同,称为复发。

9.慢性肾脏病CKD: 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2、或不明原因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60ml/min)超过3个月,称为慢性肾脏病(CKD)10。

慢性肾衰竭CRF: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问答题:1.肾脏的基本结构:肾脏由肾单位肾小球旁器肾间质血管和神经组成.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结构: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脏层上皮细胞即足细胞构成。

考博内科学重点总结

考博内科学重点总结

考博内科学重点总结
内科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学科,涵盖了多个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考博内科学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考生需要掌握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学变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征等,并能够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例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2. 重症监护和危重病的救治:考生需要了解重症监护的原则和方法,掌握常见危重病的急诊救治和综合治疗技术。

例如,心肺复苏、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

3. 慢性病的管理和治疗:慢性病是内科学的重要领域,考生需要了解慢性病的病因、病理生理学变化、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策略等。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脏病等。

4. 传染病的防控和治疗:考生需要了解主要传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和应对策略。

例如,肺结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

5. 医学影像学和实验室检验技术的应用:考生需要了解医学影像学和实验室检验技术在内科学中的应用,能够正确解读和分析相关检查结果。

例如,X线、CT、MRI等影像学技术,血液、尿液、生化等实验室检验技术。

考博内科学的重点主要包括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重症监护和危重病的救治、慢性病的管理和治疗、传染病的防控和治疗,以及医学影像学和实验室检验技术的应用。

考生需要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并能够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内科学知识点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内科学知识点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内科学知识点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

内科学领域包括了很多常见的内科疾病,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
法对于内科医生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内科疾病及其
诊断与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内科学知识。

1. 高血压病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患者常常无明显症状,但长期不治
疗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的诊断主要通过测量患者的血压值,
如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
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如控制体重、限制盐分摄入、增加运动等。

2. 冠心病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血管疾病,症状包括胸闷、
胸痛、气短等。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心电图、心肌标记物检测和冠脉造
影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如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冠脉支架植入术等。

3.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诊断依据
包括空腹血糖值≥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值≥11.1mmol/L等。

治疗
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

考博内科学重点总结

考博内科学重点总结

考博内科学重点总结
以下是考博内科学的一些重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 内科学概述:内科学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主要研究人体各系统、器官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2. 呼吸系统疾病:重点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支气管哮喘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 循环系统疾病:重点掌握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常见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4. 消化系统疾病:重点掌握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肝硬化等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5. 泌尿系统疾病:重点掌握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等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6. 血液系统疾病:重点掌握贫血、白血病、淋巴瘤等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7. 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重点掌握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骨质疏松症等常见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8. 神经系统疾病:重点掌握脑血管疾病、癫痫、帕金森病等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9. 感染性疾病:重点掌握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如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

10. 肿瘤:重点掌握常见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如肺癌、结直肠癌等。

以上仅是简要总结,建议查阅考博内科学相关资料获取更多详细信息,以做好充分准备。

《内科学》重点知识

《内科学》重点知识

《内科学》重点知识内科学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和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和诊治内部器官的疾病。

它对于临床医生来说特别重要,因为内科疾病往往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了解内科学的重点知识,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病情。

一、生理学基础1. 细胞功能:细胞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理解内科学的基础。

细胞的主要功能包括呼吸、代谢、分泌、运输等。

2.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由一系列内分泌腺体组成,其分泌的激素调控着人体的生长、代谢、性发育等方面。

掌握内分泌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疾病是内科学的关键之一。

二、常见疾病1. 心脏病:心脏病是内科学中的重要领域之一,主要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了解心脏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提高临床医生的能力至关重要。

2.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有助于医生正确判断和治疗患者的病情。

3.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溃疡、胃炎、肝炎等。

医生需要了解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以便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4. 肾脏疾病:肾脏疾病包括肾炎、尿路感染等。

掌握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于维持患者肾脏功能的稳定至关重要。

三、辅助检查和诊断1.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常用于了解患者的血常规、电解质水平、炎症指标等方面的情况。

医生需要掌握不同血液指标的正常范围和病理变化,以便进行疾病的评估和诊断。

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扫描、核磁共振等。

医生需要了解不同影像学检查的原理和应用范围,以便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来帮助诊断。

3. 生物化学检查:生物化学检查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等方面。

了解常见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四、治疗策略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内科学中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医生需要了解不同药物的适应症、剂量和不良反应等信息,以便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内科学知识点总结

内科学知识点总结

内科学知识点总结名词解释1.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如患者每年咳嗽、咳痰达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更长,并可除外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

3.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

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

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

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

4.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

溃疡的粘膜缺损超过粘膜肌层,不同于糜烂。

5. 慢性胃炎: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

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三大类。

6. 肝性脑病(HE):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7. 肾病综合征(NS):是由多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肾小球病变所引起,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诊断标准是:a.尿蛋白大于3.5g/d; b.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c.水肿;d.血脂升高,血尿。

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即冠心病。

9.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心力衰竭时通常伴有肺循环和体循环的被动性充血故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内科学》归纳总结

《内科学》归纳总结

《内科学》归纳总结一、呼吸系统疾病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复咳嗽、咳痰数年或数十年+过清音、桶状胸+ X线肺纹理增粗、紊乱。

2.支气管哮喘接触过敏原+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注意没有痰)+肺部广泛哮鸣音+夜间和凌晨加重+自行缓解。

3.支气管扩张症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50%~70%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咯血,杵状指。

4.肺部感染性疾病(1)肺炎链球菌肺炎:胸痛、咳嗽咳痰,可痰中带血或出现特征性铁锈色痰液;(2)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急性起病,寒战高热,胸痛,咳大量脓性痰,带血丝或呈脓血性,毒血症明显。

(3)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痰液由血液和黏液混合而呈砖红色胶冻状,为本病的特征。

(4)肺炎支原体肺炎:起病较缓慢,主要表现为乏力、头痛、咽痛、全身肌肉酸痛、咳嗽明显,多为发作性干咳,持久的阵发性剧咳为支原体肺炎的典型表现。

(5)病毒性肺炎:症状与支原体肺炎相似,但起病较急,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

可有咳嗽,少痰。

(6)肺脓肿: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

5.肺结核低热、消瘦、盗汗;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是肺结核的常见可疑症状;约1/3的病人咯血,多数为少量咯血。

抗生素治疗无效。

6.肺血栓栓塞症下肢骨折或妊娠患者+突发呼吸困难、胸痛+P2>A2。

7.肺动脉高压20,30岁年轻人+右心衰(双下肢水肺、肝淤血)十P2> A2。

8.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老年人+COPD病史+右心衰(双下肢水肿、肝淤血)+P2> A2。

9.胸腔积液限制性呼吸困难+肺部叩诊实音或浊音+语音震颤减弱+呼吸音消失。

1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胰腺炎(胆石症诱发)、严重创伤、溺水+顽固性低氧血症+吸氧治疗无效。

11.呼吸衰竭(1)I型呼吸衰竭:PaO2<60mmHg。

(2)II型呼吸衰竭:PaO2 <60mmHg同时PaCO2> 50mmHg二、心血管系统1.心力衰竭(1)慢性左心衰:劳力性呼吸困难+肺底出现湿罗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学知识点总结名词解释1.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如患者每年咳嗽、咳痰达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更长,并可除外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

3.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

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

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

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

4.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

溃疡的粘膜缺损超过粘膜肌层,不同于糜烂。

5. 慢性胃炎: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

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三大类。

6. 肝性脑病(HE):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7. 肾病综合征(NS):是由多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肾小球病变所引起,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诊断标准是:a.尿蛋白大于3.5g/d; b.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c.水肿;d.血脂升高,血尿。

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即冠心病。

9.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心力衰竭时通常伴有肺循环和体循环的被动性充血故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10.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发生于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能为机体对坏死物质的过敏反应。

思考题1. 呼吸衰竭有几种类型按动脉血气分析分类:a.Ⅰ型呼衰,即缺氧性呼衰,血气分析特点是PaO2<60mmHg, PaCO2降低或正常。

(缺氧无CO2潴留)b.Ⅱ型呼衰,即高碳酸性呼衰,血气分析特点是PaO2<60mmHg,同时伴有PaCO2 >50mmHg。

(缺氧有CO2潴留)如COPD按发病急缓分类:急性呼衰;慢性呼衰按发病机制分类:通气性呼衰和换气性呼衰;或泵衰竭和肺衰竭按病变部位:中枢性外周性2. 诊断早期肺心病的主要依据是什么1.慢性胸肺疾患或/和具有明显肺气肿征,慢性咳嗽、咳痰、气促、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

2.气急、发绀能除外其它心脏病所致者。

3.剑突下明显增强的收缩期搏动或三尖瓣区心音较心尖部明显增强或出现收缩期杂音。

4.肝大压痛,肝颈反流征阳性或踝以上水肿伴颈静脉怒张。

5.静脉压增高。

3. 冠心病心绞痛的分型稳定型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心绞痛严重度分级:Ⅰ级:一般体力活动不限制,仅在强、快或长时间劳力时发生心绞痛。

Ⅱ级: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

寒冷或刮风中、精神应激或步行两个街区以上、登楼一层以上和爬山,均引起心绞痛。

Ⅲ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步行1~2街区,登楼一层引起心绞痛。

Ⅳ级:一切体力活动都引起不适,静息时可发生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劳力性心绞痛以外的缺血性胸痛统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4. 急性心肌梗死有几种并发症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造成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区有响亮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并易引起心力衰竭。

心脏破裂:多为心室游离壁破裂,因产生心包积血和急性心包堵塞而猝死。

偶为心室间隔破裂穿孔,在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出现响亮的收缩期杂音,可引起心力衰竭而迅速死亡。

室壁膨胀瘤:为在心室腔内压力影响下,梗塞部位的心室壁向外膨出而形成。

体检可见右心界扩大,心脏搏动较广泛,可有收缩期杂音。

心电图示ST段持续抬高。

X线检查可见心缘有局部膨出栓塞:如栓子来自下肢深部静脉,可产生肺动脉栓塞。

心肌梗塞后综合征:于心肌梗塞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可反复发生。

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能为机体对坏死物质产生过敏反应所致。

其他:肩壁强直等。

5.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诊断标准:采用经核准的水银柱或电子血压计,以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分1,2,3级。

(P247)(收缩压舒张压)轻度(1级)140~159 90~99 ,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 90~94;中度(2级)160~179 100~109;重度(3级)≥ 180 ≥ 110;单纯收缩性高血压≥140 < 90 ,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 <90 。

6. 高血压的鉴别诊断肾性高血压:(1)肾实质病变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导致高血压。

(2)肾动脉狭窄:突然发生明显的高血压,或原有高血压突然加重,降压药物疗效不佳,上腹部或腰部脊肋区可闻及血管杂音。

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妊娠毒血症;血管病变:先天性主动脉缩窄颅脑疾病:颅内肿瘤、脑炎、颅脑创伤等引起颅内压增高7. 消化性溃疡的定义、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并发症定义: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

粘膜缺损超过粘膜肌层,不同于糜烂。

发病机制: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

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保护作用破坏。

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

胃肠肽的作用药物因素:某些解热镇痛药、抗癌药等环境因素:吸烟,暴饮暴食或不规则进食。

诊断方法: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的节律性上腹疼痛是诊断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线索。

确诊有赖胃镜检查,X线钡餐。

并发症:一出血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二穿孔溃疡病灶向深部发展穿透浆膜层则并发穿孔。

发生穿孔后胃肠的内容物漏入腹腔引起急性腹膜炎。

三幽门梗阻四癌变8.如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P389)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药物可分为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和保护胃粘膜药物两大类,主要有:氢氧化铝、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硫糖铝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以PPI或/和胶体铋为基础加两种抗生素(克拉霉素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的三联治疗方案。

9.怎样鉴别良、恶性溃疡(掌握)、肿瘤(了解)(胃溃疡为例)良性溃疡恶性溃疡临床表现病史周期性间歇发作进行性持续性发展制酸药可缓解腹痛效果不佳胃镜检查溃疡形状圆或椭圆形,规则呈不规则形溃疡边缘呈钻凿样,锐而光整,充血凹凸不平,肿瘤状突起,较硬而脆,可糜烂出血周围粘膜柔软,皱壁常向溃疡集中呈癌性浸润、增厚、常见结节状隆起,皱壁中断胃壁蠕动正常减弱或消失X 线检查龛影直径多<2.5cm 多>2.5cm龛影形状常呈圆或椭圆形常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溃疡边缘光滑不整齐龛影位置胃腔外胃腔内周围粘膜柔软、龛影四周有炎症性水肿引起的密度较低透明带,有Hampton线粘膜变厚而不规则、僵硬、皱壁中断,边缘毛糙、龛影无透亮区,无Hampton线。

胃壁蠕动正常减弱或消失10.门脉高压症有何特征脾大:脾因长期淤血而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门静脉压力增高,超过200mmH2O时,正常消化器官和脾的回心血液流经肝脏受阻,导致门静脉系统许多部位与腔静脉之间建立门-体侧支循环。

三个重要侧支开放:①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

②腹壁静脉曲张。

③痔静脉曲张。

腹水:是肝硬化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11.肝硬化的病因、侧支循环及合并症病因:很多,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酒精中毒;胆汁淤积;代谢障碍;营养障碍;侧支循环:门静脉压力增高,超过200mmH2O时,正常消化器官和脾的回心血液流经肝脏受阻,导致门静脉系统许多部位与腔静脉之间建立门-体侧支循环。

临床有三支重要侧支开放:①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

②腹壁静脉曲张。

③痔静脉曲张。

合并症:①肝性脑病②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多是由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也可因消化性溃疡、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出血性胃炎等引起,常表现为呕血与黑便。

③感染:常见的是原发性腹膜炎,可表现为发热、腹痛与腹壁压痛和反跳痛④原发性肝癌:进行性肝肿大,肝区痛甲胎蛋白(AFP)持续性或进行性增高,⑤肝肾综合征:其特点为少尿或无尿、低血钠与低尿钠。

⑥肝肺综合征:是指严重肝病、肺血管扩张和低氧血症组成的三联症。

⑦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12.胰腺炎的病理分型及治疗原则病理分型:急性胰腺炎的病理分型一般分两型:急性水肿型,大体见胰腺肿大、水肿、分叶模糊,质脆,病变累计部分或整个胰腺,胰腺周围有少量脂肪坏死;急性坏死型,大体表现为红褐色或灰褐色,有新鲜出血区,分叶结构消失。

较大范围脂肪坏死灶,散落在胰腺及胰腺周围组织称钙皂斑。

治疗原则:轻症急性胰腺炎:①禁食。

②胃肠减压。

③静脉输液。

④止痛治疗。

⑤抗生素。

⑥抑酸治疗。

重症:内科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血容量,营养支持;减少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外科治疗(腹腔灌洗;手术)13.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有哪些适应症?①T1DM。

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伴高血糖时。

③合并重症感染、消耗性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

④因存在伴发病需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

⑤妊娠和分娩。

⑥T2DM患者经饮食及口服降压药治疗未获得良好控制。

⑦全胰腺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

14.甲亢的病因、诊断及所需哪些实验室检查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其病因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

诊断:①高代谢症状和体征。

②甲状腺肿伴或不伴血管杂音。

③血清FT4增高、TSH减低。

实验室检查:一血清总甲状腺素(TT4);二血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三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四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五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六碘131摄取率等典型表现:高代谢症候群,甲状腺肿及眼症15.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关于修改糖尿病诊断和分类标准诊断标准:一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或二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 或三OGTT试验中,2h PG水平≥11.1mmol/L(200mg/dl)分类:1型糖尿病(T1DM);2型糖尿病(T2DM);妊娠期糖尿病(GDM);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16.蛋白尿发生机制每日尿蛋白量持续超过150mg或尿蛋白/肌酐比率>200mg/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