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诊疗常规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外科治疗指南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外科治疗指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动脉血管壁的局部扩张和薄弱,可能导致脑出血或其他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
对于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外科治疗,主要根据病变的特征和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下面是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外科治疗的指南。
1.病变特征评估:需要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如脑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以获取详细的病变信息。
评估病变的大小、形状、位置、壁厚度和动脉瘤颈的直径等特征,以确定治疗的可行性和方案选择。
2.共性指征:a. 动脉瘤直径>7mm:大直径动脉瘤的破裂风险更高,建议选择治疗;b.女性:女性的动脉瘤破裂风险相对较高,需慎重考虑治疗;c.年龄:年轻患者的动脉瘤破裂风险较高,需要重视;d. 动脉瘤伴有特定的形态特征:如颈部宽度>10mm、长宽比≤1.6、父动脉直径缩减、颈部非对称等,需密切关注并考虑治疗;e.科学证据的缺乏:对于没有充分科学证据支持的特定病变,应进行个体化评估并权衡治疗风险和效益。
3.治疗选择:a.保守随访:对于病变较小、无高风险特征、患者拒绝治疗或禁忌证的情况,可以选择保守随访,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b.高流速输注治疗:通过导管经股动脉插管,注射高流速的血栓剂或线圈等来堵塞瘤内血流,进而促使血栓形成,达到阻断动脉瘤供血的目的;c.夹闭术:通过开颅手术,在颈部夹闭动脉瘤,阻止其供血,以达到治疗目的;d.跳动脉腔内修复术(流入背侧路下行PET),通过介入手术,将导管放置在颅内动脉与四肢大动脉之间的狭窄或闭塞部位,以恢复血流,改善症状;e.血管内修复术(流入背侧路下行PET):通过介入手术,在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处,放置支架或支架加塞。
4.术后管理:a.术后密切观察,监测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和颅内压,预防和及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b.对于选用夹闭术或跳动脉腔内修复术的患者,需要注意术后血压控制,以避免术后的血管痉挛;c.术后定期复查,进行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术后动脉瘤的远期疗效和监测可能的复发情况。
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案颅内动脉瘤,是指位于颅内动脉分支处的局限性扩张或真实性血管畸形,它的发生和演变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血管壁炎症等。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头痛、视力、视野受限、眼球运动障碍等。
颅内动脉瘤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脑出血、颅内压增高等严重后果,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一、诊断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头颅影像学检查,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
其中DSA具有“金标准”的地位,其检测出动脉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但其创伤性较大,对患者的安全存在一定风险。
而CT和MRI因其无创伤性、操作简便、检查全面等优势,逐渐成为临床初步筛查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
此外,头颅血管造影(MRA)及动态平衡对比增强MRI也可作为诊断颅内动脉瘤的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与其他颅内血管病变相鉴别,如颅内血管炎、颞动脉炎等,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影像学表现等综合判断。
二、治疗1.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治疗依然是颅内动脉瘤的首要治疗方法,根据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位置、出血情况以及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等不同因素,手术方式也不同。
①显微手术:是针对动脉瘤较小、位置较靠前的患者,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切除,创伤较小、出血量较少、恢复较快。
②血管内手术:通过血管内导管将小型金属器械送到动脉瘤部位进行凝固栓塞,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治疗方法。
③开颅手术:针对较大、复杂、位置难以到达的动脉瘤,需要采用开颅手术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在治疗颅内动脉瘤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能够直接切除病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是,手术本身也存在着风险,手术后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颅内感染、脑水肿、出血等,需患者与医生在术前进行充分沟通、评估风险。
2.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术医生在颅内动脉中放入钢丝网、金属支架、微导管、微球等器材达到堵塞或切断动脉瘤的目的。
颅内动脉瘤诊疗规范(最新版)
颅内动脉瘤诊疗规范(最新版)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局限性异常扩大的颅内动脉,其中囊性动脉瘤最为常见,其他类型包括梭形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
囊性动脉瘤通常位于脑内大动脉的分叉部,是血管中血流动力学冲击最大的部位,而梭形动脉瘤则在椎基底动脉系统更为常见。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的原因。
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破裂出血是颅内动脉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症状包括剧烈头痛、呕吐和昏迷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最为常见的病变之一,而脑室内出血通常预后较差。
SAH还可能导致局灶性颅神经功能障碍,如动脉瘤压迫致第3神经麻痹而导致复视和/或上睑下垂,随脑脊液沿蛛网膜下腔向下流动的血液刺激腰神经根引起腰背部疼痛。
警示性头痛可能发生于无SAH或由于动脉瘤增大或局限于动脉瘤壁的出血。
诊断SAH的体征包括脑膜刺激征、高血压、局灶性神经功能丧失、迟钝或昏迷以及眼底出血等。
眼底出血可以单独或不同组合形式出现,其中透明膜下出血可能伴随高的死亡率。
C。
玻璃体出血是指在眼球玻璃体中发生的出血现象,也称为Terson氏综合征或Terson综合征。
通常是双侧发生,但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如AVM破裂等导致颅内压增高。
初次检查时常常会被遗漏,但通常会在初次检查时表现出来,迟发性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可能会伴随再次出血。
患有玻璃体出血的患者死亡率高于没有出血的患者。
大多数患者在6到12个月内可以自行消退,但对于视力无望恢复或希望更快地改善视力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玻璃体摘除手术。
3.临床血管痉挛是指SAH后迟发性的局灶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也称为“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DIND)”或“症状性血管痉挛”。
其临床表现为精神混乱或意识水平下降,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如语言或运动受限。
症状通常会缓慢出现,包括头痛加重、昏睡、脑膜刺激征和局灶性神经体征,可能会出现以下临床综合征:大脑前动脉综合征:以额叶症状为主,可能表现为意识丧失、握持/吸吮反射、尿失禁、嗜睡、迟缓、精神错乱、低语等。
中国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指南2021
中国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指南2021导言: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破裂可能导致严重的出血和神经功能损害。
为了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中国神经外科学会编写了中国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指南2021。
本指南旨在提供最新的临床实践指导,以促进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一、颅内动脉瘤的概述颅内动脉瘤是指脑血管壁出现局部扩张形成的病变,其主要危险在于可能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是指尚未发生破裂的动脉瘤。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通常无症状,但仍然需要及时发现和干预,以避免潜在的危险。
二、诊断标准根据中国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指南2021,诊断颅内动脉瘤需要依据多种影像学检查结果,如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
同时,还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
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明确诊断颅内动脉瘤。
三、治疗原则中国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指南2021提出了以下治疗原则: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动脉瘤的大小和位置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保守治疗:对于小型、无症状的颅内动脉瘤,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包括定期复查和生活方式管理等。
3. 外科手术治疗:对于大型、高危动脉瘤或有症状的颅内动脉瘤,应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开颅手术和介入治疗等。
4.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在血管内修复动脉瘤。
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某些患者。
四、术后管理术后管理是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重要环节,包括术后护理、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访等。
术后护理应包括休息、饮食等方面的指导。
药物治疗主要是预防血栓形成和控制血压等。
定期随访是为了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等情况。
五、预防和注意事项预防颅内动脉瘤的破裂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预防和注意事项:1.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之一,应积极控制血压。
2. 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外科治疗指南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外科治疗指南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血管壁的局部扩张,尚未发生破裂,且未引起任何症状。
这种瘤是常见的血管畸形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瘤体扩大、破裂出血,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对于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手术指南,以下是一份参考的治疗指南。
1. 病例评估:医生应该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家族史等。
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中有破裂动脉瘤病史、瘤体直径大于7mm等情况,应更加慎重对待。
2.影像学评估:对于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MRI、CTA等。
医生需要详细评估瘤体的大小、形态、位置等,以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3. 选择治疗方法:对于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
一般情况下,对于直径小于7mm的动脉瘤,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如定期复查和药物治疗,而对于直径大于7mm的瘤体,建议采用手术治疗。
4.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
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开颅手术和介入治疗。
开颅手术是通过开颅切除瘤体或者置入夹闭颅内动脉瘤瘤颈。
介入治疗则是通过血管内穿刺,将导丝引入至动脉瘤内,然后进行栓塞或者夹闭处理。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决策,包括年龄、患者自身状况、瘤体的大小和位置等。
5.术后护理: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如感染、脑水肿等。
还需要给予患者合理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6.定期随访: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评估手术效果和病情变化。
术后5年内破裂的概率较高,因此需要经常进行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在治疗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时,还需要强调以下几点:首先,治疗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决策,综合考虑潜在的利益和风险;其次,治疗的决策应是一个多学科的决策过程,必须有神经外科医生、介入放射医生、神经内科医生等多方共同参与。
脑动脉瘤的诊疗规范
颅内动脉瘤诊疗规范1,概述(定义、分类)颅内动脉瘤是各种原因导致颅内动脉血管壁结构异常而产生的血管瘤样突起。
颅内动脉瘤根据形态,可以分为:囊状动脉瘤、梭型动脉瘤、夹层动脉瘤;根据瘤体直径大小可分为小动脉瘤(<0.5cm)、一般动脉瘤(0.5 ~ 1.5cm)、大型动脉瘤(1.5 ~2.5cm)、巨型动脉瘤(>2.5cm)。
2,诊断要点(1)非出血症状:巨大动脉瘤的占位效应、癫痫发作、一过性脑缺血、警示性头痛、或体检时偶然发现。
(2)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剧烈头痛、呕吐、颈枕疼痛、畏光、意识障碍;可伴有局灶神经功能障碍。
(3)体格检查:脑膜刺激征、高血压、局部颅神经障碍、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迟发性神经功能缺失。
3,主要辅助检查(1)头颅CT:急症首选,可判断出血部位和程度。
(2)腰穿:曾用于判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现在已经较少应用。
(3)头颅MRI/MRA:用于无创性判断出血和动脉瘤的位置。
(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数量、方向、有无血栓、载瘤动脉情况;是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
4,主要鉴别诊断(1)鞍区肿瘤:未破裂鞍上池动脉瘤常常需要与鞍区肿瘤相鉴别。
(2)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明确的外伤史。
(3)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出血。
(4)血管硬化等因素引起的自发性脑内出血。
5,治疗指南(包括围手术期准备)及规范(1)对症治疗:患者静卧,避免声、光、情绪刺激。
监测生命体征,镇静、镇痛、保持血压平稳、抗血管痉挛治疗。
慎用腰椎穿刺和抗纤溶治疗。
尽早行DSA检查明确动脉瘤的位置。
(2)病因治疗方式一: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根据动脉瘤所处位置开颅,寻找并暴露动脉瘤颈,使用永久性植入动脉瘤夹夹闭动脉瘤。
适用于大多数囊状动脉瘤。
(3)病因治疗方式二:血管内介入动脉瘤栓塞治疗。
通过动脉穿刺,使用微导管将栓塞的材料(弹簧圈)永久性留置在动脉瘤腔内,以达到闭塞动脉瘤的目的。
常用于梭型动脉瘤、后循环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及假性动脉瘤。
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
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该指南旨在为医生提供关于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建议。
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为医生在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诊疗方面提供权威性的指导。
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症状表现多样,常见的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癫痫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尽早就医。
诊断颅内破裂动脉瘤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以及血液学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根据患者症状、体查和影像学检查,医生可初步诊断颅内破裂动脉瘤。
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方面,主要是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抗癫痫等。
手术治疗方面,可采用开颅夹闭术、血管内介入治疗等。
具体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在预后和预防方面,颅内破裂动脉瘤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式等。
预防措施包括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抗癫痫等。
需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为医生提供了关于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建议。
在实践中,医生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加强疾病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助于降低发病率和致死率。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诊疗水平将不断提高,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预后。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ICA)是指颅内动脉壁的局限性异常扩张,是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原因之一。
面对ICA这一潜在的致命性疾病,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的发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力的指导,帮助优化诊疗流程,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率。
ICA可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如SAH、脑梗塞、脑积水等,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健康威胁。
影像学检查,特别是血管造影技术,对于ICA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在临床表现上,ICA患者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也可能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癫痫等神经功能异常表现。
神经外科颅内动脉瘤临床诊疗规范
神经外科颅内动脉瘤临床诊疗规范【病史采集】1. 多见于中年人。
动脉瘤破裂前多无症状,或有持续性的局限性头痛。
2. 绝大多数的颅内动脉瘤以动脉瘤破裂,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内血肿而急性发病。
常有剧烈头痛、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以及相应的定位体征。
3. 可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史。
【体格检查】1. 一般检查:测量血压,心脏检查,并注意有无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2. 神经系统检查:除脑膜刺激体征外,出现相应的定位体征:(1) 颈内-后交通动脉瘤:动眼神经麻痹、眼睑下垂、瞳孔散大、眼球外斜;如压迫该侧视神经可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2) 前交通动脉瘤:易破裂出血形成脑内血肿,产生额叶、丘脑下部及垂体功能受损的症状。
有时视力障碍,小便失控。
(3)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癫痫、轻偏瘫等。
(4) 椎 - 基底动脉瘤:不对称性的肢体瘫痪、锥体束征、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
3. 颅内杂音:少数病人在动脉瘤同侧可听到微弱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压迫同侧颈动脉杂音消失。
【辅助检查】1. 腰椎穿刺:动脉瘤破裂时脑脊液呈均匀血性,压力正常或增高。
有时腰穿可能使病情加重或诱发脑疝以及引起动脉瘤再出血,应慎重选用。
2. 头颅平片:少数病人显示动脉瘤圆形或线状钙化,或瘤壁压迫造成骨质侵蚀。
3. CT检查:增强扫描可发现5mm以上的动脉瘤。
可提示出血范围、血肿部位、大小和有无脑梗塞等情况。
血肿部位有助于动脉瘤的定位。
4. MRI检查:可行水平位、冠状位、矢状位成像,显示动脉瘤的全部及其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的细微关系。
MRA可显示整个脑血管系统。
5. 脑血管造影:直接显示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有无多发等,是最重要的诊断依据。
【诊断】1.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作出诊断。
2. 为选择手术时机、估计手术风险、预测治疗效果和统一疗效评价,Hunt及Hess根据脑膜刺激、脑血管激惹性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对颅内动脉瘤进行了分级:Hunt及Hess的分级标准(1968年)伴有严重的全身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严重动脉硬化、慢性肺病等,以及脑血管造影有严重动脉痉挛者,病情更为严重,应增加一级。
颅内动脉瘤诊断标准(最新版)
颅内动脉瘤诊断标准(最新版)
引言
颅内动脉瘤是指位于颅内动脉分支处的异常扩大的动脉节段。
准确地诊断颅内动脉瘤对于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最新版的颅内动脉瘤诊断标准,以协助医务人员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颅内动脉瘤。
临床表现
颅内动脉瘤患者可出现以下症状:
- 头痛
- 视觉变化
- 语言障碍
- 平衡问题
- 昏迷
- 其他神经系统症状
影像学检查
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关键步骤之一。
常用的检查方法有:
- 颅内血管造影(DSA)
-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CT血管造影(CTA)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是确诊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
常见的病理检查方法包括:
- 动脉造影术
- 手术切除后的病理检查
分类标准
颅内动脉瘤根据其形态和病理特点可分为多种类型,常用的分类标准有:
- 瘤体大小(如微小、小、中等、巨大等)
- 瘤体形状(如囊状、梭形、分叶状等)
- 瘤体位置(如前循环、后循环等)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可根据以下标准进行:
- 明确出现颅内动脉瘤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并通过影像学检查或病理检查确诊。
- 无症状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需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异常动脉形态。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最新版的颅内动脉瘤诊断标准,以协助医务人员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颅内动脉瘤。
诊断标准的准确性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因此建议医务人员在实践中严格遵守最新的诊断标准。
2024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临床管理指南(全文)
2024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临床管理指南(全文)摘要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在我国35~75岁成人中的患病率约7%。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UIA检出率增加。
大多数UIA是偶然发现的,通常无症状,选择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一直存在争议。
尽管UIA的年破裂风险低,但一旦发生破裂,其致死率和致残率高。
本临床管理指南基于循证证据,围绕UIA的人群筛查、临床影像诊断、生长破裂风险评估、治疗策略及选择、术后随访和特殊人群UIA管理建议等方面,共形成44条推荐意见,旨在为临床医师、其他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实用的临床指导建议。
颅内动脉瘤,一种动脉壁异常膨出所形成的突起,普遍存在于全球成年人群中。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在50岁左右的人群中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UIA)患病率约3%。
颅内动脉瘤的破裂是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原因,其全球发病率约6.1/100 000人年,不同地区差异显著,特别是在日本和芬兰,该病症尤为常见。
尽管不同地区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大多数患者仍遗留有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趋势,UIA的检出率逐渐提高。
在中国,35~75岁成人中的UIA患病率约7%。
大多数UIA是偶然发现的,这些动脉瘤通常无症状,绝大多数不会发生破裂出血。
由于外科夹闭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手术治疗均存在潜在风险,因此,对于偶然发现的UIA,选择积极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一直存在争议。
尽管UIA的年破裂率低,但一旦发生破裂,可能导致致命的SAH,不仅病死率高,还会在幸存者中留下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因此,关于UIA的筛查、破裂风险评估及其处理策略是临床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UIA的流行病学与筛查推荐意见1:对于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患者,特别是在有动脉瘤家族史的情况下,建议定期进行颅内动脉瘤的筛查。
中国颅内动脉瘤治疗指南2023版
中国颅内动脉瘤治疗指南2023版引言本文档提供了2023年中国颅内动脉瘤治疗指南的概述。
这些指南是基于最新的临床研究和专家意见,旨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准确、安全和有效的治疗建议。
诊断1. 临床表现:颅内动脉瘤患者常常出现头痛、眩晕、视力障碍等症状。
2. 影像学检查: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主要依靠颅脑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成像。
分类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和解剖位置,颅内动脉瘤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桑迪母癣型(Saccular):最常见的动脉瘤类型,呈梗阻状。
3. 动脉瘘型(Arteriovenous):由异常动脉和静脉通道组成。
治疗方法根据动脉瘤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选择以下治疗方法:1. 外科手术:- 血管内手术(Endovascular surgery):通过导丝和导管进入动脉瘤,使用线圈或支架进行栓塞或修复。
- 外科开颅手术(Open surgical clipping):通过开颅手术直接夹闭动脉瘤颈部,阻止其血流。
2. 药物治疗:- 抗凝治疗:使用抗凝药物来预防动脉瘤破裂。
- 降压治疗:控制血压,减少血管壁的压力。
3. 影像学监测:- 定期进行颅脑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成像,观察动脉瘤的大小和形态变化。
随访与预后患者在治疗后应进行定期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动脉瘤的类型、大小和位置,以及患者的年龄和整体健康状况。
结论中国颅内动脉瘤治疗指南2023版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最新的治疗建议和指导。
根据动脉瘤的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选择外科手术、药物治疗或影像学监测等治疗方法。
定期随访和评估预后有助于治疗效果的监测和并发症的预防。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颅内动脉瘤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颅内动脉瘤
一、疾病相关情况
颅内动脉瘤多为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
二.分级诊疗指南
(一)门诊分级诊疗指南
1.三级医疗机构下转标准:
三级医疗机构确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经治疗生命体征稳定,血管痉挛及颅内高压缓解,可于二级医疗机构门诊随访。
2.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上转标准:
有或没有出血前先兆症状、破裂时出血症状、局部定位体征、颅内压增高症状或体征,经二级医院辅助检查如CT、MRI、CTA、MRA、DSA等辅助检查提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
(二)住院分级诊疗指南
1.三级医疗机构下转标准:
三级医疗机构确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经治疗生命体征及病情相对稳定,可于二级医疗机构住院继续康复治疗。
2.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上转标准:
经二级医疗机构确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可以有或没有出血前先兆症状、破裂时出血症状、局部定位体征、颅内压增高症状或体征。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血管由于先天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导致局部的血管壁损害,在血流动力学负荷和其他因素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的异常膨出。
人群中颅内动脉瘤的患病率为2%~7%,任何年龄均可发病,40~60岁常见,但其发生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及种族差异[1,2]。
一项经动脉脑血管造影研究提示,亚洲人群中颅内动脉瘤患病率为2.5%~3.0%[3]。
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致死致残率极高,其中10%~15%的患者来不及就医直接猝死,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35%,再次出血病死率则达60%~80%,幸存者亦多有残疾[4]。
因此,对于有手术适应证的颅内动脉瘤应积极干预已获得广泛认可。
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主要有开颅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两种方法。
2002年发表的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international subarachnoid aneurysm trial,ISAT)结果[5]发现,血管内介入治疗与开颅夹闭相比能够降低残死率,改善临床预后,由此确立了介入治疗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地位。
自ISAT研究结果公布后,近10余年来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发展迅猛,随着修饰弹簧圈、辅助球囊、颅内动脉瘤治疗专用支架以及血流导向装置等的出现,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更为确切。
介入治疗已成为部分颅内动脉瘤首选的治疗方法。
为了规范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组织专家经数次讨论,制定了《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旨在提高各级医师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认识,使之更系统、更规范、更安全、更有效。
一、颅内动脉瘤的诊断1.背景和证据:未破裂动脉瘤大多数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多为偶然发现,少数因头痛、眼睑下垂等症状被发现。
因此无症状的未破裂动脉瘤,诊断较为困难。
是否在人群中进行颅内动脉瘤的筛查存在争议。
神经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颅内动脉瘤栓塞
一、适应症1、破裂的动脉瘤如病人全身情况较好,可耐受麻醉,技术可以达到治疗目的,可以行栓塞治疗。
Hunt-Hess分级I-IV级应积极治疗,V级应酌情处理。
2、未破裂动脉瘤病人全身情况可耐受麻醉,技术可以达到治疗目的,可以行栓塞治疗。
二、禁忌症1、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麻醉。
2、目前栓塞技术不能达到治疗目的。
3、病人和(或)家属拒绝栓塞治疗。
4、其他不适合进行栓塞治疗的情况。
三、术前准备1、血、尿常规及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常规检查。
2、CT、MRI或MRA、脑血管造影。
四、操作方法及程序1、动脉瘤囊内栓塞(1)栓塞材料:5—7F软头导引导管,导丝引导,微导管(10、14、18系列),与微血管配套的微导丝(10、14、18系列),可控解脱弹簧圈和解脱系统,液态栓塞材料及其栓塞系统。
(2)栓塞要点:尽可能采用全麻,也可局部麻醉、神经安定或辅以静脉麻醉。
全身肝素化(蛛网膜下腔出血4h之内除外)。
①根据造影结果选择1-2个最佳工作角度,使颈和瘤体均显示最清楚;②根据动脉瘤的位置及形态进行微导管塑性;③微导管的操作要缓慢平滑的行进,不能跳跃式前进;④微导管头端不能顶在动脉瘤壁上;⑤弹簧圈的选择要根据动脉瘤测量结果,第一个弹簧圈的直径等于或稍大于瘤颈;⑥瘤体最小经,尽可能长一些,使其在瘤内紧贴瘤壁盘成篮状;⑦对于新近出血的小动脉瘤应该尽可能选择柔软的弹簧圈;⑧弹簧圈的位置合适后要进行造影证实,确信无正常血管闭塞后再解脱;⑨弹簧圈的填塞要尽可能致密。
2、球囊再塑性栓塞术(1)栓塞材料:除上述材料外,须准备相应尺寸的保护球囊。
(2)栓塞要点:适用于宽颈动脉瘤。
栓塞时必须使用液态栓塞剂。
尽可能缩短球囊闭塞载瘤的时间,一般每次不超过5min。
弹簧圈栓塞须尽量致密。
3、支架辅助栓塞术(1)栓塞材料:除上述材料外,须准备相应尺寸的自膨式支架或球囊扩张支架。
必要时使用保护球囊。
(2)栓塞要点:适用于宽颈动脉瘤、梭形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及动脉瘤附近载瘤动脉严重狭窄的病例。
颅内动脉瘤诊疗规范
颅内动脉瘤一、概述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其主要症状多由出血引起,部分因瘤体压迫、动脉痉挛造成。
在脑血管病意外中居第三位。
二、分型(一)先天性动脉瘤占80%-90%。
原因可有:1. 脑动脉壁厚度为身体其他部位同管径动脉的2/3,周围缺乏组织支持,中层管壁缺少弹力纤维,平滑肌较少,但承受血流量大,尤其是在动脉分叉部,易形成动脉瘤。
2. 管壁中层有裂隙、胚胎血管的残留、先天动脉发育异常或缺陷均是动脉瘤形成的重要因素。
3. 颅内Willis环异常变异。
(二)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占10%-18%原因可有:动脉粥样硬化使弹力纤维断裂及消失,削弱了动脉壁而不能承受压力,易形成动脉瘤。
(三)感染性动脉瘤占0.5%-2%多由于体内各部位感染以栓子形式随血流播散停留在脑动脉的周末支,少数停留在动脉分叉处,其外形多不规则。
(四)创伤性动脉瘤占0.5%颅脑闭合性损伤或开放性损伤、手术创伤或直接伤及动脉管壁,或牵拉血管造成管壁薄弱,造成真性或假性动脉瘤。
(五)其他原因如颅底异常血管网症、脑动静脉畸形、颅内血管发育异常及脑动脉闭塞。
三、诊断(一)临床表现1. 症状与体征:小而未破的动脉瘤无症状。
(1)颅内出血:最多的是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即突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癫痫样发作、脑膜刺激征等,Willis动脉环后半的动脉瘤出血时,头痛仅位于枕部,可有眩晕、复视、一过性黑朦、共济运动失调及脑干症状。
创伤性动脉瘤多位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由该部颅底骨折引起,临床上可为阵发性鼻腔大量出血,血经由副鼻窦自鼻腔喷出,出血量大时可致休克,以后可反复发作性出血。
(2)局灶性症状:1)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常见症状为动眼神经麻痹,其次为三叉神经第一支受累的前额部疼痛或感觉减退,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瘫痪,压迫视交叉和视束出现双颞侧偏盲和同向偏盲。
2)大脑前动脉和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后多出现意识障碍,部分病人由于血管痉挛引起内囊和额叶缺血,致产生偏瘫和精神症状,少数可由视力障碍和视野缺损。
颅内动脉瘤诊疗应急预案
一、背景颅内动脉瘤是颅内血管的一种异常扩张,具有很高的破裂风险,一旦破裂,可导致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为提高颅内动脉瘤诊疗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颅内动脉瘤诊疗应急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放射科、影像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 应急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及应急事件处理。
三、预案内容1. 早期识别与诊断(1)对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立即进行头部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
(2)对确诊患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术前准备(1)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维持呼吸、循环、血压稳定。
(2)给予抗癫痫药物,预防癫痫发作。
(3)给予镇静、镇痛药物,缓解患者疼痛。
(4)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如血液检查、心电图等。
3. 术中处理(1)根据动脉瘤大小、部位、形态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动脉瘤夹闭术、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等。
(2)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手术安全。
4. 术后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给予抗感染、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
(3)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5. 应急处理(1)如患者出现再出血、脑积水、脑梗死等并发症,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针对性治疗。
(2)如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立即停止手术,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6. 预防措施(1)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颅内动脉瘤的认识。
(2)定期进行头部CT或MRI检查,早期发现颅内动脉瘤。
(3)对高危人群,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患者,加强随访,及时发现并治疗。
四、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颅内动脉瘤破裂的能力。
2. 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五、总结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颅内动脉瘤诊疗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应急小组要严格执行预案,不断提高诊疗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颅内动脉瘤诊疗常规
颅内动脉瘤诊疗常规【概述】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大,以囊性动脉瘤最为常见,其他还有梭形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假性动脉瘤等。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的原因,约占85%。
【诊断】1、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大,以囊性动脉瘤最为常见,其他还有梭形动脉瘤、夹层动脉瘤等。
2、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典型症状和体征有剧烈头痛、呕吐甚至昏迷等。
如动脉瘤体积缓慢增大,压迫邻近血管神经,也可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和动眼神经麻痹,脑膜刺激征等。
3、对于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诊入院的患者,主管医生应及时向家属交待患者在住院期间随时可能因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而死亡的危险性。
4、诊断主要依靠DSA,CT、MR和MRA也有帮助。
螺旋CT可以观察颅底骨质结构与动脉瘤的相对关系。
【治疗及预后】1、术前保守治疗主要是镇静(安定等)、止血(6-氨基乙酸等)、脱水、激素、防便秘(果导,番泄叶)等,同时预防性给予抗癫痫药物,及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等)。
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及时应用降压药。
2、手术适应证:对无明显手术禁忌征的病人均可手术治疗。
3、手术方式:(1)对前循环和基底动脉顶端的动脉瘤,一般采用翼点入路,经侧裂或纵裂暴露夹闭动脉瘤。
(2)对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和椎动脉动脉瘤,采取后颅凹开颅。
(3)对不能夹闭的动脉瘤,可行加固、孤立等手术。
4、围手术期处理:手术前30分钟应用抗生素、激素和抗癫痫药物。
手术后当日注意控制血压。
防止脑血管痉挛及脑梗塞,可应用尼莫地平、低分子右旋糖醉及复方丹参等药物,一般用药7-10天。
5、手术后5-7天均应复查脑血管造影。
6、出院处理:一般出院后休息3月,三个月后门诊复查。
手术前有癫痫发作的患者,术后要坚持服用抗癫痫药6-12月,必要时监测血药浓度来指导用药。
【疗效标准】1、症状消失2、复查DSA见动脉瘤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内动脉瘤诊疗常规一、定义:脑动脉瘤是脑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大,按病因可分为先天性,细菌性,外伤性,肿瘤性和动脉硬化性,其中先天性占绝大多数.二、诊断要点1.主要症状与体征2.蛛网膜下腔出血三、急性珠网膜下腔出血的诊疗1. 主管医生应及时向家属交待病人在住院期间随时可能出现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而死亡2. 治疗主要是镇静(安定等),止血(6-氨基乙酸等),脱水,激素,防便秘(果导,番泄叶),同时预防性给予抗癫痫药物,及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等)3.高血压者应用降压药,测生命体征四、主要的辅助检查1.血常规,血型,凝血项2. 血生化全套,肝功能,乙肝五项,丙肝,胸透或胸片,心电图(急诊病人床旁检查)3.CT或MRI及MRA4.全脑血管造影(术前,术后共2次,同时请家属签字)五、手术适应征对无明显手术禁忌征的病人均可手术治疗六、家属工作1. 向家属交待病人疾病的诊断和发展的后果,再出血的危险,并请家属签字2.向家属交待目前该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及适合该病人的治疗方法3.交待手术治疗的危险,手术中和手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 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合并症和后遗症,及手术后对病人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七、手术方式:1.对前循环和后循环(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动脉瘤一般采用额或/和颞开颅,经侧裂或纵裂暴露夹闭2.对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和椎动脉动脉瘤一般采取后颅凹开颅八、围手术期处理1.手术前30分钟应用抗生素(如罗氏芬),激素(地塞米松,10mg)2.手术前30分钟应用抗癫痫药物. 如德巴金800mg 静推3.手术后当日泵入抗癫痫药物防止癫痫发作, 德巴金1mg/Kg/h4.手术后注意及控制血压的增高5. 防止脑血管痉挛及脑梗塞,可应用尼莫地平, 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复方丹参等解痉活血,用药7-10天6.其它同神经外科手术后的处理7.手术后5-7天均应复查脑血管造影九、出院处理:1.一般出院后休息1-3月2.三个月后于我院门诊复查,必要时随时就诊3.出院带药(1)抗癫痫药物: 同住院用法和用量,一般带药量3个月①对手术前无癫痫发作的患者,可不给药或具体酌情给药,药量3个月, 然后在3-4个月内逐渐减量至停药. ②对手术前有癫痫发作的患者,要术后用药6-12月, 如无癫痫发作可在3-4个月内逐渐减量至停药;如手术后出现癫痫发作,则应重新开始用药,必要时监测血药浓度来指导用药(2)其它药物: 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脑复康等颅内动脉瘤外科治疗进展一、病因学在颅内动脉瘤中,以囊性动脉瘤最为多见,其发生、扩大和破裂的机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囊性动脉瘤的先天性或中膜缺损理论认为颅内动脉分叉处的中膜缺损是先天性的,是动脉瘤形成的基础。
但是,研究发现无论是动脉瘤病人还是正常人的颅内动脉分叉部中膜缺损均占80%;无论是自然存在的还是用探针损伤造成中膜缺损,其动脉壁的内弹力膜均能承受高达600mmHg的腔内压;动脉瘤动物模型的研究证实,动脉瘤的早期变化并非发生于Willis环分叉顶端的中膜缺损处,因此国外文献已很少提及“先天性动脉瘤”的概念。
退行性变和内弹力膜缺损理论则认为内弹力膜是维持动脉壁强度的主要结构,其退行性改变是囊性动脉瘤形成最主要的因素,囊性动脉瘤是致病因素造成内弹力膜损害后引起的获得性疾病。
二、流行病研究当前,颅内动脉瘤仍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疾病。
三分之一的动脉瘤病人,出血后未来得及到医疗单位治疗而死亡。
在住院治疗的病人中,也有一半死亡或留有神经系统功能缺损。
近年来,医务界十分重视对SAH和颅内动脉瘤知识的普及,以便使动脉瘤病人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减少误诊,从而尽早发现和挽救更多的病人。
目前尤其强调急诊处理因动脉瘤破裂的SAH病人,特别是SAH后的前几小时的处理。
包括立即将病人放置在ICU,及时行脑血管造影,尽快明确出血原因,争取手术时机。
三、3D-CT造影对脑血管的诊断价值3D-CT造影是将CT获得信号经计算机处理,三维立体显现脑血管彩色图像,并可在监视器上从不同角度观察AVM和动脉瘤等病变的形态、大小和供血动脉的关系。
3D-CT 造影的临床应用使脑血管病的诊断更加细致而有立体感,尤其是对判断动脉瘤的蒂部位和宽窄有独特之处,为手术夹闭动脉瘤、切除巨大动脉瘤提供了详尽的资料。
近期又有报导,利用3D-CT造影对C1-2段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角度分析,保证术中将动脉瘤准确夹闭。
四、动脉瘤手术治疗近年来,国外主张动脉瘤破裂后急诊手术的学者逐渐增多。
在动脉瘤出血后几小时内手术,已在许多单位开展。
决定是否手术和选择手术时机已不再单单依靠临床分级。
有人认为,只要有足够手术技巧和手术经验,早期手术和晚期手术的危险性是一样的。
早期手术可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和推迟手术所造成的后遗症。
对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继续使用Nimodipin外,日本又开发出新药盐酸Fasudil,临床应用5年余后,获得满意结果。
除术前连续TCD监测脑动脉,还有人应用TCD术中对载瘤动脉进行探测研究,以寻找防治血管痉挛造成并发症的措施。
但近几年关于脑血管痉挛的基础研究仍没有惊人的进展。
近年北美多中心对772例病人早、晚期手术进行分析,早期手术0-3天,晚期手术11-32天,术后观察6个月结果,术后恢复良好者早期手术好于晚期手术者。
未手术动脉瘤再出血死亡率70-90%,多发生于首次出血后24-48小时,其中20-30%因2周内未及时手术再出血。
手术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
在SAH 后0-1天手术,一半的病人脑张力高,10天后仅20%病人脑张力高,但未见因脑张力高而出现的脑挫伤造成的术后并发症增多。
在出血后的两周内,血管痉挛的发生率高达70-90%,因痉挛死亡率由1960年40%,降至1980年15%,近年为8%。
早期手术清除SAH可降低血管痉挛的发生。
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我国总计有五十余家医院的神经外科手术治疗3246例颅内动脉瘤,取得较好疗效。
五、巨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直径大于2.5cm的动脉瘤属巨大动脉瘤,占颅内动脉瘤的5-7%,仍是神经外科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治疗的困难是:1)要保护血管及其主要分支的通畅。
2)应切除动脉瘤解除占位效应。
3)载瘤动脉需重建。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开展巨大动脉瘤手术切除,载瘤动脉重建的方法治疗动脉瘤75例,主要使用的手术方式有4种:A直接夹闭并切除动脉瘤;B切除动脉瘤后重建动脉;C应用窗式动脉瘤夹重建载瘤动脉;D颈内动脉慢性结扎,动脉瘤孤立。
脑动脉瘤病理研究新进展Forbus研究了23例成人和19例儿童的脑动脉瘤,发现在二组中各有2/3存在中膜缺陷。
他认为这种缺陷是先天性的,是动脉瘤形成的基础。
许多人同意先天缺陷为脑动脉瘤发生原因的观点,认为是残留的胚胎血管系统。
可能是正常原始循环系统未消退的残余物。
血管造影可见漏斗样扩张,有些即形成动脉瘤。
对漏斗样扩张的动脉组织学研究表明,有些病例中膜和内弹力层不完整。
Winternitz等在实验中剥去动脉外膜和部分中膜后产生动脉瘤样凸起,随后愈合,管壁再次加固。
Economon等在不损伤内膜的前提下,剥去狗动脉70%的中膜后才产生了动脉瘤,但同时也发现剥脱手术后动脉壁上的修复反应和瘢痕形成。
Chyatte等对脑动脉瘤患者脑动脉壁的网状和弹力纤维进行了形态测定法分析,对照组标本取自非动脉瘤患者。
研究发现对照组脑动脉中膜网状纤维分布致密排列均匀。
而动脉瘤患者脑动脉中膜的网状纤维明显减少,并且纤维变短,分布排列不均。
Skirguadas等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活检动脉瘤标本及尸检动脉瘤标本上血管生成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纤维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和分布。
他们发现所有动脉瘤壁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出现病理性高表达。
10例动脉瘤中有9例纤维生长因子较多地弥散分布于中膜的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
这些发现证实了脑动脉瘤壁存在分子水平构建异常。
但是许多研究结果并不支持动脉瘤的中膜缺陷理论。
Glynn研究了10例动脉瘤病人和15例正常对照的脑动脉分叉,发现中膜缺陷在二组中各占80%。
有的作者研究了不同种类动物的颅内外动脉分叉,均发现存在中膜缺陷,但未发现动脉瘤。
Glynn又用气体泵研究了动脉壁对膨胀压的承受力。
无论是自然存在的还是用探针损伤造成的中膜缺陷,其动脉壁均能承受高达600mmHg的腔内压,而不致造成内弹力层破损膨出。
他认为中膜缺陷在动脉瘤形成过程中的病因学意义是值得怀疑的。
退行性变和内弹力层缺陷理论Glynn等人提出内弹力层局部的退行性改变是囊性动脉瘤形成的最主要原因,这种退行性变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或其它因素引起的。
Campbell用电镜扫描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脑动脉分叉处内弹力层的孔隙。
孔隙的平均直径明显增大,80%的分叉部位可见内弹力层断裂。
他们认为孔隙的扩大提示了内弹力膜的退行性改变和薄弱,可能导致微动脉瘤的形成。
Carmichail提出中膜和内弹力层同时缺损是动脉瘤形成的前提条件,中膜的缺损通常是先天性的,而内弹力层的损害可能由动脉粥样硬化造成。
即使二种损害同时出现,动脉瘤的发展也可能由于瘤壁的纤维化而中止。
在一项对454例脑动脉分叉的研究中,29例(6.4%)可见薄弱区,14例(3%)可见内膜外翻,梭形扩张7例(1.7%)。
从组织学结构上可见管壁薄,外膜变薄,仅部分病例可见中膜缺失。
在这些中膜缺损的边缘可见纤维结构。
内弹力层常示退行性变。
许多内弹力层是不完整的,但在中膜缺陷的中心没有发现凸起。
Stenbens把这些变化看作动脉瘤的早期损害。
在一些关于漏斗样扩张的病理学研究中,也可以观察到内弹力层发生退行性变。
Quiley等发现在鼠颈内动脉制造1mm的切口后再用激光吻合,动脉瘤的形成率达到100%。
认为这是破坏了内弹力层的结果。
穿刺人或动物的颅内外动脉后均可产生囊性动脉瘤。
颅外动脉内弹力层断裂或剥脱后(如动脉内剥脱术),在人类很少引起受累动脉段夹层动脉瘤或囊性动脉瘤。
与颅外动脉相反,颅内动脉仅有一层弹力组织即内弹力层。
有理由认为只有首先造成这层结构的损害才能产生动脉瘤。
已有许多学者应用各种方法从血管内部破坏内弹力层而避免损害动脉壁的外层组织,以建立动脉瘤实验动物模型。
但这些方法都引起了管腔内血栓形成。
因此,是否单纯通过损伤动脉分叉处的内弹力层就可以产生囊性动脉瘤,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Pope等报告了12例囊性脑动脉瘤病人中,7例存在III型胶原缺陷,提示有些动脉瘤可能与遗传性结缔组织病有关。
Brega等研究了脑动脉瘤患者III型胶原等位基因的出现频率,发现等位基因中分子量较小的一个在动脉瘤患者中的出现频率为0.34,而对照组仅为0.10。
这种等位基因出现频率的显著性差异说明III型胶原基因的基因型改变与脑动脉瘤的病理发生有关。
相反Kuivaniemi对7个不同民族的58例病人进行了DNA序列分析,却排除了III型胶原基因突变是脑动脉瘤常见病因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