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开放发展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变得日益频繁。

贸易自由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各国间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贸易自由化也同时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对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进行研究。

一、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经济的正面影响首先,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我国的出口贸易。

通过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进口成本降低,从而增加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使得产品销售更加顺畅。

同时,贸易自由化还可以带来更多的外资流入,降低资本成本,提高资本利用效率。

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一种福音,因为外资的流入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和调整,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效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贸易自由化还可以促进各地区资源配置的优化。

通过贸易自由化,各国之间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物资和技术的交流,从而进一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各地区的经济利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同时,贸易自由化还有助于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相了解,从而进一步拉近各国之间的距离,增进相互间的信任和合作。

二、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然而贸易自由化也同时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贸易自由化可能会导致国内的产业结构进一步恶化。

在贸易自由化的环境下,进口产品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一些原本在国内市场表现良好的产业将受到进口产品的冲击,进而被迫进行调整或退出市场。

这将导致整个产业链的变化,对于国内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贸易自由化也可能会带来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

在贸易自由化条件下,国内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内企业面临来自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

这将对国内企业的经营带来很大困难,企业如果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三、贸易自由化的对策措施为了应对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提高工业水平和制造业竞争力。

只有在国内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合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应对国际竞争压力,在贸易自由化环境下更具有自主性和竞争力。

国际经济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际经济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际经济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蓬勃壮大与国际经济贸易密不可分。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国际经济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外贸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外贸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通过外贸,中国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出口到全球市场,推动国内产业的发展。

同时,中国也从国际市场上进口了大量的商品和技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提高产业水平和产品质量。

外贸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上,还有助于就业增加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国际分工与产业升级国际经济贸易使得全球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各国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专业分工。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劳动力和低成本优势。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形成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国际经济贸易的广泛合作使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位居重要位置,推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三、国际市场的开放与市场竞争力提升国际经济贸易为中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加速了国内市场的开放。

通过与各国进行贸易合作,中国企业得以拓展海外市场,扩大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来自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也激发了中国企业的创新动力,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国际市场的开放和竞争使得中国企业逐渐适应国际市场规则和标准,提高了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四、金融市场的开放与金融体系建设国际经济贸易不仅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对中国的金融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

与国际经济贸易的日益融合,中国加快了金融市场的开放进程,吸引了更多的外资流入。

同时,中国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全球化,推动了金融体系建设和金融创新。

综上所述,国际经济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深远。

通过外贸的拉动作用、国际分工与产业升级、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金融市场的开放与发展,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舞台上不断崛起。

国际贸易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国际贸易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国际贸易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政策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愈发突显。

国际贸易政策作为一个国家对外经贸事务的方针和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探讨国际贸易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利弊。

首先,国际贸易政策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开放的国际贸易政策能够加速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扩大出口市场,增加销售额,进一步刺激国内经济发展。

此外,国际贸易还可以带来外商直接投资和尖端技术的引进,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从而提高经济竞争力,推动国家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

然而,国际贸易政策的过度开放也容易导致发展中国家出口依赖过度,进口替代能力不足,对全球市场波动过于敏感的问题。

因此,在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时,需要平衡开放和保护之间的关系,确保国家经济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持续发展。

其次,国际贸易政策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国际贸易政策的实施,往往伴随着市场开放、竞争加剧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方面,国际贸易政策的开放能够刺激国内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贸易政策开放也可能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一些传统行业可能受到冲击,失业问题或底层收入分配不均的局面可能加剧。

因此,发展中国家在推行国际贸易政策时应重视利益平衡,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解决社会问题。

另外,国际贸易政策还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产生影响。

长期以来,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环境,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并通过采取贸易壁垒等手段,间接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环境规制。

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发展中国家在出口产品时面临环境标准的限制,加大生产成本。

同时,一些具有大规模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的行业,可能会产生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政策,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政策对环境的冲击,促进可持续发展。

浅析贸易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浅析贸易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浅析贸易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摘要:基于2003-2015年中国24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一般最小二乘模型,实证论证了贸易开放度对中国三类污染排放物排放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贸易开放带来的规模和技术效应减少了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同时也提高了工业粉尘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

稳健性的测试结果指出一线城市的特质对当地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贸易开放;环境污染;污染避风港效应1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贸易体量不断扩大,同时中国面临的环境压力持续增加。

在贸易发展的同时伴随着环境的恶化,为现有的环境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贸易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面的,贸易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量化吗?根据污染避风港假说(PHH)(Grossman&Krue-ger,1991),发展中国家环境监管并不完善,在贸易发展的同时吸引了较多高污染的行业落户,导致环境污染不断增加。

本文使用量化模型来分析贸易规模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探讨国际贸易对于环境的影响。

为了捕捉中国的地理差异的影响,本文以Antweiler分解式环境分析模型为基础,利用固定效应一般最小二乘(GLS)模型分析了地市级面板数据。

2文献综述虽然人们普遍认为国际贸易促进了经济发展,但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仍然存在争议。

Grossman和Kruger(1991)提出了污染避风港假说,认为贸易将导致肮脏(“Dirty”)工业从发达国家中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且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因为其环境法规相对薄弱。

然而,这种关系的潜在机制非常复杂。

Grossman和Kruger(1991)将其机制分成规模效应、组成效应、技术效应三类。

规模效应表明经济活动的增加,会导致污染总量的进一步增加。

结构效应是指贸易自由化带来的经济结构调整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通过贸易,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在不断转变,使得生产更加专业化,从而改变污染产业和清洁产业在GDP中的比重。

技术效应是指贸易自由化带来的技术变革将减少污染。

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一、引言国际贸易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愈发显得重要,它不仅是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纽带,更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开放市场,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为国际经济贸易做出了贡献。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国际贸易是企业之间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能够促进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中重要的环节,依托国际贸易,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以中国进出口总额为例,1980年为206.83亿美元,而到了2020年达到了4.65万亿美元。

这足以证明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

2.贸易促进技术进步在国际贸易中,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流程改进、产品升级等都能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并在这个过程中相互借鉴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中国企业通过国际贸易引进了众多优秀技术,提高了自身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特别是在制造业、电子技术等领域,实现了快速的升级和转型。

3.贸易促进就业增长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际贸易对中国市场的渗透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进而带动了大量就业,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据统计,从2000年到2010年,全国外向型产业每年新增就业人数为1500万人左右,这直接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同时也带来了财富和福利的增加。

三、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挑战1.贸易摩擦的风险国际贸易中,贸易摩擦是不可避免的。

由于不同国家之间商业政策和国别法规等的差异,出现贸易争端的可能性较大。

其中,中国与美国的贸易纠纷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

贸易摩擦往往会给中国带来生产成本增加,出口下降等困难,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持续的改革与开放来弥补损失,体现出自身的优势。

2. 人员流出问题的风险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在国际贸易中不断合作,这也会促使企业的人员流动。

国内外贸易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国内外贸易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国内外贸易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国内外贸易政策作为规范和引导贸易行为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本文将就国内外贸易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探讨政策在不同层面上对企业的作用。

首先,国内外贸易政策对企业的市场准入和出口业务具有直接影响。

贸易政策的调整会导致贸易壁垒的增加或减少,这直接影响到企业出口产品的市场准入。

当政府加强对进口产品的限制时,企业可能面临更高的关税、配额或非关税壁垒。

这将使得企业的出口受到限制,进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相反,当政府推出促进出口的政策时,企业则会面临更多的出口机会和市场准入优势,从而带动企业的发展。

其次,贸易政策对企业的竞争力有重要影响。

贸易政策的变化往往会导致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变。

当政府对某些行业实施贸易保护政策时,国内企业可能会受益于保护主义政策,增加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然而,这也可能导致企业变得过于依赖国内市场,对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减弱。

相反,当政府对外开放市场并鼓励自由贸易时,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这要求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以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

此外,国内外贸易政策对企业的产品创新和技术进步也具有重要影响。

贸易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导致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当政府对某些高新技术行业实施保护政策时,企业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奖励,进而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进步。

然而,这种保护政策也可能使得企业缺乏面对国际市场竞争的动力,影响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相反,当政府对技术进口实施开放政策时,企业可以借助国际先进技术进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最后,贸易政策对企业的供应链和市场风险管理也有重要影响。

贸易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导致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进而给企业供应链和市场风险管理带来挑战。

当政府对某些国家或地区实施贸易限制时,企业可能需要调整供应链和市场布局,以减少与不稳定市场的风险。

中国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对外贸易是世界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地理分布中国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首先,中国的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广东、上海、浙江等地。

这些地区地处中国东部沿海,交通便利,港口设施完善,贸易便利化程度高。

其次,中国对外贸易也有一定的内陆布局,如重庆、成都等地,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建设和内陆港口的发展,使得内陆地区在国际贸易中逐渐崭露头角。

此外,中国还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如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协定、中国与韩国的自由贸易协定等,这也有助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

二、影响因素中国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地理位置是决定中国对外贸易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是连接亚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桥梁。

中国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接近重要的国际航线和贸易中心,因此对外贸易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其次,政策因素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也有重要影响。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改革开放,推出了一系列支持对外贸易的政策措施,如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降低关税等,这些政策措施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中国,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

同时,政府还积极推进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加强内陆城市与沿海城市之间的合作,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内陆布局。

再次,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地理分布的因素。

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工业基础雄厚,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和外贸企业,因此对外贸易在东部沿海地区集中。

而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较弱,对外贸易相对较少,但随着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建设和内陆港口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也在逐渐改变。

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地理分布的不均衡促进了区域之间的协作发展。

对外开放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对外开放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对外开放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

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贸易、投资和人员流动几个方面探讨对外开放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对外开放政策对中国贸易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推动出口型经济的快速发展。

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国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贸易伙伴关系,促进了贸易的规模和广度的扩大。

中国的对外贸易逐渐从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扩展到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和服务领域。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对全球贸易的增长贡献不可忽视。

同时,进口的增加也推动了国内市场的消费升级,促进了国内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升级。

其次,对外开放政策对外商投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外资对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中国提供了技术和资本的进入。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吸引外资的领域也逐渐多元化。

外资企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集群的发展。

外资企业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合作和互动,促进了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同时,外资企业也为中国的就业提供了重要的机会,改善了就业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

此外,对外开放政策也促进了人员流动和交流。

中国的对外开放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有机会到国外学习、工作和生活。

这不仅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带回了先进的知识和经验,促进了国内整体素质的提高。

与此同时,中国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人来华工作和生活,丰富了国内的人力资源,推动了人才流动和交流。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员的流动和交流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间的理解和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总体来说,对外开放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加速了中国与世界的融合,推动了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贸易、投资和人员流动作为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方面,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国际贸易形势及政策研究

中国国际贸易形势及政策研究

中国国际贸易形势及政策研究中国国际贸易在过去几年中发展迅速,成为全球贸易重要的推动力。

在全球化的今天,贸易已成为国际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国际贸易形势及政策研究。

一、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形势中国已成为全球贸易重要的推动力。

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是越来越重要的,中国十分注重开放的发展。

2019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31.5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其中出口19.5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进口12.0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

从中国贸易伙伴来看,一些东盟国家成为中国在贸易上的最大合作伙伴。

二、政策研究1、政策背景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标志着中国国际贸易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入世后的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更高,对贸易伙伴更加友好,同时也加强了对贸易的监管管理。

2、区域贸易在区域贸易方面,中国加入的世界贸易组织在2019年表示,全球贸易的区域化趋势仍在上升。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积极推动东盟自由贸易区、亚太自由贸易区等贸易协定的签署和实施,以全面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3、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FTA)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为了利用各自的优势增加经济合作而签署的贸易协定。

自由贸易区旨在消除贸易障碍,促进自由贸易。

在自由贸易区内,成员国不涉及任何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如进口税、配额、禁止限制等。

对于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中国已经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构建了一批重要的开放平台。

三、中国国际贸易的机遇与威胁1、机遇随着中国国际贸易形势的发展,中国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也逐渐显露出来。

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看重中国市场,从而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威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稳定,中国国际贸易也面临着许多的风险与挑战。

例如,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全球经济下滑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开放发展 调研报告

开放发展 调研报告

开放发展调研报告标题:开放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开放发展是当今世界不可忽视的趋势和重要战略。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相关数据和资料的调研,分析当前开放发展的形势、机遇和挑战,并探讨开放发展对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二、开放发展形势1.国际关系的转型: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贸易、投资和人员流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产业结构的调整:开放发展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传统产业不断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转移。

3.科技创新的推动:开放发展为国家带来了更多的科技创新资源,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

三、开放发展的机遇1.贸易机遇:加入国际贸易体系,促进国内优势产业对外输出,拓展市场空间。

2.资金机遇:吸引外商投资、引进国际金融机构,提高国内资金供给能力。

3.人才机遇: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促进人才流动和交流,推动人力资本的积累。

四、开放发展的挑战1.市场准入壁垒:一些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经济体的市场准入设置了较高的壁垒,制约了开放的有效发展。

2.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摩擦的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国际贸易增长构成了不利影响。

3.文化冲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和文化冲突的问题。

五、开放发展对国家的影响1.经济影响:开放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动力,促进国际分工与合作。

2.社会影响:开放发展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产生影响,带来多元文化融合和社会观念的变迁。

3.文化影响:开放发展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发展和交流,丰富了国内文化内涵。

六、结论开放发展是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

尽管存在一些挑战,但我们应坚定推进开放发展,减少壁垒,扩大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实现经济和社会双赢的局面。

七、建议1.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

2.加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能力提升,以应对国际竞争的挑战。

3.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构建和谐多元的文化环境。

八、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以上为开放发展调研报告的大致框架和内容,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对外贸易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对外贸易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对外贸易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加大,对外贸易日益成为中国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在这个背景下,对外贸易政策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外贸易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对外贸易政策的概述对外贸易政策是指一个国家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关税政策、外汇政策、贸易促进政策、保护主义政策等等。

这些政策能够有效地促进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

以中国为例,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逐步放开对外贸易的限制,取消对外贸易关系的管制,推出了一系列对外贸易政策,包括关税优惠政策、出口退税政策、外贸补贴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等,积极扩大了对外贸易规模和占比,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第二部分:对外贸易政策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1.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对外贸易政策的一个明显的作用是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通过降低关税、扩大贸易领域、推出出口退税等政策,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商进入中国市场,提高对外贸易的活跃度。

这一点在中国的外贸发展中尤为明显。

近年来,在中国推行对外贸易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世界重要的贸易大国。

2.提高了出口竞争力对外贸易政策的另一个积极影响是提高了中国的出口竞争力。

出口退税、外贸金融支持等政策,使中国的出口产品价格更具有竞争力。

这些政策通过优惠待遇、税收减免等方式,减轻了出口企业的负担,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这项政策的影响使中国的出口量大幅增加,出口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为经济增长的推进提供了重要支撑。

3.拉动了国内消费和生产对外贸易政策还能够拉动国内的消费和生产,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加速出口导致了国外对中国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进而拉动了国内生产。

另一方面,外贸企业的扩张和发展、以及出口产品价格的下降,使得不少国内消费者能够更好的享受到进口商品的价格优势,让消费变得更加便宜和可承担。

中国对外贸易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及其发展对策研究中国对外贸易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全球贸易政策的调整与变动,中国对外贸易环境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趋势1.1 对外贸易总体情况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2019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31.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总额为17.2万亿元人民币,进口总额为14.3万亿元人民币。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供应链中心和制造业基地,对全球贸易格局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1.2 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这些都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了不利影响。

其次,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质量和品牌认知的问题,需要加强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

再次,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商品的技术标准和环保标准提高要求,对中国企业的成本和竞争力产生了影响。

1.3 对外贸易发展的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变化,中国对外贸易将呈现以下趋势:(1)贸易模式向服务型转变。

未来,中国对外贸易将逐渐由传统的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如知识产权和金融服务等。

(2)贸易结构调整。

中国将继续调整对外贸易结构,扩大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以及促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3)加强区域合作。

中国将加强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合作,倡导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金融、社会、环境等领域的合作。

1.4 对外贸易发展的机遇面对诸多挑战,中国对外贸易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首先,全球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新兴市场的崛起为中国对外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其次,自贸区、自由贸易港等政策的出台为中国企业开展进出口贸易提供了更好的制度环境。

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和趋势研究

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和趋势研究

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和趋势研究贸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开放型经济国家来说,外贸往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内外贸易也愈发密切,商业活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研究国内外贸易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国内贸易的发展国内贸易是指境内的商品、服务等交易活动,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国内市场的拓展,国内贸易规模逐年扩大。

从数据上看,2019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2万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网络零售额达1.5万亿元,同比增长16.5%。

这意味着电子商务等新兴消费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国内贸易市场的主流。

同时,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推动,内陆经济带、开放型经济实验区等新业态也催生了新的贸易板块,如跨境电商、进口贸易等。

这些板块以其高效、灵活、低成本的优势,逐步成为国内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继续发挥各自的竞争优势。

二、外贸的发展外贸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商品、服务等交易活动。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不断降低,外贸规模逐年扩大。

2019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31.54万亿元,同比增长3.4%。

其中,对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的贸易总额占比较大,但是随着新兴市场的逐步崛起,对东南亚、非洲等合作伙伴的贸易也在逐步增加。

同时,外贸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近年来,贸易摩擦、保护主义等问题对全球经济稳定产生了较大影响。

但是,各国之间的经贸互动也在逐渐升级,例如逐步推进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数字贸易协议等,为未来外贸的发展开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未来趋势研究从目前的发展形势看,国内外贸易都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国内市场的拓展、政策环境的优化、高附加值制造业的返岗等因素,将继续为国内贸易的发展提供支撑。

而随着外贸市场的深度拓展和区域市场的开拓,外贸的发展面临着更为广泛的机遇。

未来贸易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更多元化的贸易方式: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等科技手段在贸易领域的应用,线上贸易、跨境电商等贸易方式将继续发挥其互联网时代下的优势。

对于贸易开放发展影响研究

对于贸易开放发展影响研究

一、引言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地区发展差距成了理论和实践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如图1所示,用各省人均实际GDP变异系数衡量的地区差距除了1996—1997年出现了从0.6078到0.6014轻微的缩小和2006—2007年从0.6754到0.5849较大幅度下降外,90年代以来一直在近乎直线上升,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地区差距最为显着的国家之一。

而与地区差距变化趋势相对应的另一个现象是我国的对外贸易除了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前后出现回落甚至负增长之外,在这期间也一直发展十分迅速,从贸易总额来看,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增长了近30倍,而单从出口额来看,增长了30多倍,年平均增速分别23%和27%,如果除去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三个年份来看,年均增速可达30%以上;从贸易依存度来看,从1990年的30%上升到了2007年的67%,如图2所示。

从以上简单的描述性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对外贸易发展与我国地区发展差距之间有着十分类似的变化规律,那么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吗?目前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文献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已有的实证分析也明显存在一个不足的方面是对于贸易开放影响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的机制分析的较少,尤其是定量的分析更是鲜有。

大多数分析的是外贸与我国地区发展差距之间的相关关系或外贸对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的贡献度。

因而本文认为尝试借用MarcelaGonzálezRivas(2007)的分析方法,从各个地区的要素禀赋与贸易开放相互作用的角度定量分析贸易开放是如何影响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的依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际意义。

本文其余部分是这样安排的:第二部分是对相关理论与实证文献的简要回顾;第三部分介绍本文应用到的理论模型;第四部分是对变量、数据和方法的说明;第五部分是对结果的分析;第六部分是简要的结论和政策含义。

二、相关理论与实证文献回顾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在技术外生条件下,在资本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的规律作用下,即使地区之间没有要素流动,没有贸易,落后的地区其资本增长也将会超过富裕的地区,从而最终会导致地区收入差距的收敛而不是扩大收入差距,因此传统的经济理论无法解释对外贸易发展往往与一国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相伴相随这种特征事实,转而他们求助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

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研究

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研究

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研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不断开放和改革,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变得更加明显。

本文将从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一、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1. 增加就业机会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中国的出口加工贸易和制造业产业链的发展,带动了大量劳动力的就业。

尤其是在沿海地区和一些经济特区,出口贸易的发展更加明显地改变了当地的就业结构,使得大量农民工转移就业到工业生产线上,从而带动了城市化进程。

2. 促进产业升级由于出口市场的需求,中国的制造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掌握了大量的生产技术和经验。

在国外市场的竞争中,中国的许多企业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加速了产业的升级和优化。

中国的高铁、智能手机、电子产品等已经具备了全球领先的地位,这些都与出口贸易密不可分。

3. 增加外汇收入出口贸易带来了大量的外汇收入,为中国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

这些外汇收入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促进了国内市场的消费和投资活动。

外汇储备的增加也为中国提供了一定的国际经济和金融支撑。

4. 促进国际贸易平衡中国的出口贸易大幅度改善了国际贸易平衡,为国际市场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商品。

中国的大规模出口也带来了国际贸易的多元化和平衡发展,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 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大规模的出口贸易对中国的资源环境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中国许多的出口商品是以大量资源和能源为基础生产的,因此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

这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 外部市场风险中国的出口贸易市场集中在发达国家,对外部市场的需求敏感度较高,一旦外部市场出现不确定因素,中国的出口贸易便会受到较大影响。

中国需要寻求更多的出口贸易市场,实现出口贸易的多元化。

3. 技术壁垒中国在出口贸易中还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

贵州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贵州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贵州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贵州省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经济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地理优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贵州省对外贸易也日益活跃,出口产品种类和地区也不断扩大。

面对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国内外诸多影响因素,贵州省对外贸易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

有必要对贵州省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推动贵州省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1.出口产品结构单一。

贵州省的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资源型产品和农副产品上,比如铝、煤炭、铅锌、硒等。

这些产品受制于国际市场价格和质量标准的影响,出口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也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和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

2.进口依存度较高。

贵州省对进口依赖较大,尤其是高端设备、原材料和技术产品,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导致进口成本高企,这对贵州省的外贸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

3.地区发展不均衡。

贵州省地处西南地区,交通不便、资源禀赋不均、产业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对对外贸易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得贵州省对外贸易存在一定程度的地区不均衡发展现象。

1. 加强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

贵州省要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积极推动产业升级,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推动贵州省对外贸易产品结构的优化。

2. 拓展市场多元化。

贵州省应该积极寻找市场机会,加大对外贸易市场的开拓力度,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建立并扩大自身的品牌影响力,降低对外贸易的风险。

3. 加强贸易便利化。

贵州省应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发挥地理位置优势,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扩大贸易渠道,降低贸易成本,提升进出口效率。

4. 提升进口技术含量。

贵州省应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进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在提升自身产业水平的走出一条技术创新和进口产品“两手抓”的发展道路。

5.优化贸易环境。

贵州省应进一步完善贸易政策,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贸易便捷化和通关便利化,降低贸易成本,优化贸易环境,提高贵州省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与影响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与影响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与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分析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以及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对外贸易政策1978年,中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对外贸易开始迈向国际市场。

当时的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是以出口导向为主,积极吸引外资,推动出口贸易增长。

为了吸引外资,中国设立了一系列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提供了税收优惠和特殊待遇,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这一阶段的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推动中国经济增长:通过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中国在短时间内迅速实现了经济的起飞,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制造业基地。

2. 吸引外资:出口加工贸易模式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中国,推动了中国工业化发展。

3. 增加外汇储备:外贸顺差使中国大量积累外汇储备,提升了国际金融实力。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对外贸易政策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外贸易政策出现了新的变化。

中国在加入WTO后,逐步实现了市场准入的自由化和开放化,取消或降低了大部分商品和服务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这一阶段的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加速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市场准入的自由化和开放化使得外国企业更容易进入中国市场,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2. 提高国际竞争力: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使得中国商品更具竞争力,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的出口。

3. 促进技术转移与创新:外资企业的引入促使了中国企业的技术转移与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当前的对外贸易政策当前,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调整。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积极应对外部压力,推动了一系列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

这一阶段的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扩大进口:为了平衡贸易关系,中国积极扩大进口,减少关税限制,开展贸易投资自由化试验区等举措,鼓励更多的进口。

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

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

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
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通过自由贸易和开放政策吸引外资,促进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增长。

本文将探讨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背景、政策措施、影响及未来发展方向。

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对外开放非常有限。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开放市场,吸引外资和技术。

从那时起,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国际贸易。

政策措施
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扩大开放领域,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鼓励外商投资,促进跨境贸易合作等。

中国还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

影响
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都产生了
重大影响。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对全球贸易
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对外贸易也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

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中国将继续推动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发展。

中国将继续扩
大对外开放领域,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数
字化贸易发展,加强国际贸易合作等。

同时,中国还将积极构建新的
对外贸易伙伴关系,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发展是中国经
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中国将
继续致力于推动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做出
更大的贡献。

贸易开放度经济发展

贸易开放度经济发展

贸易开放度的影响因素
1. 经济全球化
2. 区域经济一体化
3. 产业结构
4. 政治和经济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 贸易联系日益紧密,贸易开放度逐渐提高 。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通过消除成员国之间 的贸易壁垒,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提高了成员国的贸易开放度。
不同产业对贸易开放度的需求和影响不同 。例如,制造业对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进口 依赖较大,而服务业则更注重市场开放和 投资自由化。
间接促进
贸易开放可以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技术交流与共享,从而推动全球技术进步。此外,贸易开放还可以促进 国际标准制定和互认,提高技术应用效率。
贸易开放度对就业的带动作用
正面带动
贸易开放可以扩大就业机会,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同时,对外贸易可以促 进企业投资和创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负面带动
02
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发 展的因果关系
目前对于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发展的因 果关系还存在争议,未来需要进一步 研究和探讨。
03
贸易开放度与全球化 的关系
全球化是推动贸易开放的重要因素之 一,但目前对于贸易开放度与全球化 的关系还存在争议,未来需要进一步 研究和探讨。
THANKS
感谢观看
贸易开放度未来发展的趋势与挑战
01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贸易方式将逐渐被电子商务所取代。
这需要各国加强电子商务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以确保电子商务的健康发
展。
02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促进区域内国家的经济发展,但也可能导致区域内
外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因此各国需要加强合作,推动全球贸易自由
化进程。

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外贸的演变及影响

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外贸的演变及影响

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外贸的演变及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贸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贸主要由国家体制下的对外贸易公司负责,而在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后,外贸经营已经逐渐实现市场化,企业主体地位得以提升。

本文将从改革开放初始阶段到今天的外贸形势进行梳理,探究外贸改革带来的影响。

一. 初期对外贸易政策调整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遵循了“全家出动,全国发展”的原则,即国家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监督,所有对外贸易业务都由国家委托外贸公司代理。

这一时期,外贸公司是政府的直接代表,负责了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组织、实施和监督,形成了一条受政府直接控制的“国家贸易通道”。

1984年,外贸体制改革开始了。

经济特区、沿海开发开放区和边境开放地带率先试水,建立了以企业为主导的新型外贸体制。

1985年,全国范围内的外贸体制改革措施逐步推进,外贸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推进的快车道。

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主要包括“享受国家对出口企业实行退税”、“由国家统一控制转向市场调节”等,这些调整的政策为外贸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企业主体地位的提升20世纪80年代,我国与国外的贸易逐步增长,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在许可证制度改革后小试牛刀,掀起了市场化的新浪潮,外贸企业开始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寻求与海外市场进行直接的贸易往来以及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随着国家对外贸易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产业政策的不断完善,企业主体地位得以提升,他们已经成为跨越国界、进行国际贸易的重要力量。

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体和生力军,外贸体制也由以外贸公司为主导,逐渐转变为公司自主经营,企业快速成长壮大。

三. 外贸增速逐渐放缓新世纪至今,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规模稳步增长。

但同时也发现,贸易增速稳中微降,这与全球贸易形势变化、自身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有关。

在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背景下,对美出口额下降,尤其是在制造业和原材料出口上,负增长严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贸易开放发展影响研究姓名:刘涛学号:20112232102专业:金融管理与实务系别:经济与贸易系学院:商学院一、引言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地区发展差距成了理论和实践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如图1所示,用各省人均实际GDP变异系数衡量的地区差距除了1996 —1997年出现了从0.6078到0.6014轻微的缩小和2006—2007年从0.6754到0.5849较大幅度下降外,90年代以来一直在近乎直线上升,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地区差距最为显着的国家之一。

而与地区差距变化趋势相对应的另一个现象是我国的对外贸易除了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前后出现回落甚至负增长之外,在这期间也一直发展十分迅速,从贸易总额来看,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增长了近30倍,而单从出口额来看, 增长了30多倍,年平均增速分别23%和27%,如果除去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三个年份来看,年均增速可达30%以上;从贸易依存度来看,从1990年的30%上升到了2007年的67%,如图2所示。

从以上简单的描述性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对外贸易发展与我国地区发展差距之间有着十分类似的变化规律,那么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吗?目前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文献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已有的实证分析也明显存在一个不足的方面是对于贸易开放影响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的机制分析的较少,尤其是定量的分析更是鲜有。

大多数分析的是外贸与我国地区发展差距之间的相关关系或外贸对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的贡献度。

因而本文认为尝试借用MarcelaGonzálezRivas(2007)的分析方法,从各个地区的要素禀赋与贸易开放相互作用的角度定量分析贸易开放是如何影响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的依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际意义。

本文其余部分是这样安排的:第二部分是对相关理论与实证文献的简要回顾;第三部分介绍本文应用到的理论模型;第四部分是对变量、数据和方法的说明;第五部分是对结果的分析;第六部分是简要的结论和政策含义。

二、相关理论与实证文献回顾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在技术外生条件下,在资本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的规律作用下,即使地区之间没有要素流动,没有贸易,落后的地区其资本增长也将会超过富裕的地区,从而最终会导致地区收入差距的收敛而不是扩大收入差距,因此传统的经济理论无法解释对外贸易发展往往与一国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相伴相随这种特征事实,转而他们求助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强调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之源,而贸易则是国际技术外溢的重要渠道,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也同时认为,东道国的R&D投入与人力资本状况是影响本国技术创新和获得技术外溢效应的重要条件,也即存在―门槛效应‖(EatonandKortum1996,YukoKinoshita2000,ReddingandReenen20 00,Xu2000,CaseliandCole- man2001,Keller2002)。

那么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如何来分析贸易自由化与一国地区发展差距之间的关系呢?如果我们考虑到一国内部不同的地区其要素禀赋往往不是平均分布的,这样的结果是不同的地区从对外贸易中获益就存在不同,达到一定R&D投入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地区受益多,经济增长快,而没有达到条件的地区则受益少,因此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一般预测贸易自由化的结果将是扩大一国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而新经济地理理论对于贸易自由化与一国地区发展差距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KrugmanandLi-vasElizondo(1996)建立的三区域NEG(新经济地理)模型认为,在经济封闭时,由于前向和后向联系效应,一国国内的经济活动是趋于不断集中的,因而地区的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

然而当国家走向开放时,情况将发生变化,此时国内企业的投入产出更多地依靠国外,而与国内的联系减弱,也就是向心集聚力将减小,同时由于国内城市集聚成本的增大,导致制造业的分布从城市向周边地区扩散,地区收入差距将减小。

而采用类似的NEG模型,Paluzie(2001),却得出了贸易自由化会促使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不同结论。

这两个模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主要源自于对农业部门所作出的不同假设。

Paluzie假设农业部门的投入要素(如劳动力等)相对制造业而言的流动性要差,他还假设制造业经济活动的离心力来源于潜在的分散的农村市场,因此在经济封闭状态下,制造业经济活动是比较分散的,地区收入差距也较小。

而当一国贸易开放,企业的投入与产出转向国外市场时,因为城市一般有着更加便利的接近国外市场的条件,企业为了获取规模效应和减少运输成本,制造业经济活动会更加集中在城市,又由于农村劳动力不流动,贸易收益将很难传到给农村地区,地区收入差距于是扩大。

由于在理论上对贸易自由化与一国地区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结论,故许多学者转而做了许多实证研究,其中代表性的有如Giannetti(2002)研究认为欧洲一体化进程有利于成员国之间收入差距缩小的同时却扩大了一国内部地区间的收入差距;Rodríguez-PoseandSánchez-Reaza(2003,2000)、Hanson(1996,1997)、MarcelaGonzálezRivas(2007)等对墨西哥的研究认为,贸易自由化扩大了其地区间收入差距;PerniaandQuising(2003)以菲律宾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也表明,贸易开放本身并不能带来地区的平衡发展,也就是说不能缩小其地区收入和贫困的差距;Marjit,DandKar,S(2007)研究了印度贸易自由化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认为出口的州收入增长要快,而进口竞争州收入增长要慢,州之间的差距因而扩大。

对于中国的研究,有如Jian,Sacks&Warner(1996)分析认为因沿海地区有参与国际贸易的先天优势,结了1990年以后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的差距扩大和中国总体区域经济的发散;Hu,DapengandF(1998,2001,2002)通过模型和实证认为贸易自由化改革是1985—1994年间中国沿海与内地差距不断扩要原因;Yao,Yudong(2000)的研究结论是对外贸易扩大了中国的省际经济增长差距;XiaoboZhang&KeZhang(2003)应用Shorrocks(1982)年提出的方差分解法计算出了各种增长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地区差距的结果显示,对外贸易是中国经济增长地区差距的重要因素,其贡献率达11.1%,仅次于资本因素;王丽娟(对贸易自由化和中国区域经济差距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二者高度相关;赵伟,何莉(2007)应用德特(DeLaFunente,2003)的趋同核算框架(convergenceaccounting),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对中国省增长趋同与差异的贡献,认为对外贸易是引致中国各省市劳均GDPσ发散和β发散的主要力量之一;张(2009)分析认为我国地区外贸差异与经济发展差距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外贸易差异是地区差距的格因,并且定性地分析了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项卫星等(2010)研究发现,中国对外贸易在整体上扩大了中间的收入差距,但同时又是低收入省区缩小与全国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张衔等(2011)实证分析认为我国西部地区间对外贸易发展差异是导致地区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

三、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一个理论模型本文设Cobb–Douglas生产函数有如下形式:itit-1it这就是本文的基本方程,为了利用这个方程来分析对外贸易与地区要素特征相互作用对地区发展差距所产生的影响,还必须对(3)式进行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把物质资本存量Lnkit分成两项,一项是直接参加生产的私人物质资本存量用C表示, 另一项是间接参加生产过程的公共资本存量,相当于公共基础设施用I表示,因而:其中f和w为线性函数,对于f(LnC)函数可以表示三项,第一项为滞后一期的私人资本存量水平;第二项为收入水平和贸易开放水平O交叉相乘项;第三项为收入水平,作为控制变量,以分析地区增长是否存在收敛效应。

这样函数可以表示为:(其中d、r、z为线性函数)(5)it-此外,为了分析公共基础设施I与贸易开放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我们把函数表示为其与贸易开放度O之间的交叉相乘项加上其滞后一项的基础设施水平,因而有:其中p、q也为线性函数,把(6)、(5)代入(4)得:最后我们考虑技术进步项LnAit,我们把它表示四项,第一项为贸易开放度O与人力资本h的交叉相乘项,以分析贸易开放与人力资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本文的研究变量;其余三项是依据前人的研究而引入的控制变量,一项人力资本存量,以反映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直接和独立的作用(Romer1986);一项是反映技术在最高水平与最低水平地区之间的扩散(NeslonandPhelps1966);一项是反映贸易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Connlloy2003),这样技术进步函数可表示为:四、变量、数据与方法说明(9)式就是我们要估计的计量方程,因变量采用年人均实际GDP 增长率。

人力资本存量h采用获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如果采用在教育上的支出或入学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是不合适的,因为它们代表的是流量。

对于私人资本存量C应当采用的是全部企业资本存量之和,但我国这方面的数据,特别是分省数据无法获得,作为替代变量,本文使用分省物质资本存量总和,1997-2000年的数据采用张军估计的数据,2001-2007年的数据由笔者根据张军的方法自己推算得到。

技术追赶项Lnh)中的A用劳均GDP来代替,因为劳均GDP 与技术水平正相关,劳均GDP用地区总GDP除以全省总劳动力。

虽然采用贸易量来衡量贸易开放程度不是一个完美的指标,因为影响贸易量的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如运输成本、世界需求等,但是如果采用其他指标如关税率、配额等带来的是更多的问(RodrikandFernandez2001),因此本文贸易开放度依然用进出口总额除以GDP来表示,注意这里贸易开放度是全国的开放度,只随时间变化不随地区变化故采用Ot-1表示。

对于公共资本存量变量I,我国同样没用直接可得的数据,本文根据以往研究的惯例采用公路密度来作为代理变量,公路密度等于各省公路长度除以各省面积。

我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广义最小二乘法来估计方程(9),以控制截面个体效应,由于所用的自变量都是滞后一期,故也可以较好地避免变量的内生性问题。

本文采用我国1997—2007年间的分省数据集,共31个省市区,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8— 2008》。

表1是对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五、回归结果分析从表2的模型(1)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贸易开放度与人均GDP 交叉相乘项的回归系数是正的,且在1%水平上显着,意味着贸易开放使发达地区(人均GDP水平高)比落后地区(人均GDP水平低)具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从而扩大地区差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