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三网际协议IP

合集下载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3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3

题目:1、修改udp实验程序完成两台电脑通讯2、修改tcp实验程序完成两台电脑通讯3、修改IP源代码实现只调用一个函数**: ***学号:**********班号:10011303时间:2015-12-25计算机学院目录摘要1 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要求 (1)3 相关知识 (1)4 实验内容及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参考文献 .. (4)1、实验目的1.学习UDP和TCP及IP的通讯原理。

2.掌握Socket的编程方法。

3.培养学生自己的创新实验的能力。

4、训练修改实验代码能力。

2、实验要求1、熟悉UDP和TCP通讯的原理及socket编程。

2、自己修改UDP和TCP协议代码中的错误部分,完成两台电脑之间通讯。

3、修改IP源代码使所有外部调用函数都放在一个主函数里面。

3、相关知识1、UDP协议UDP协议[2]的全称是用户数据包协议[3],在网络中它与TCP协议一样用于处理数据包,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

在OSI模型中,在第四层——传输层,处于IP协议的上一层。

UDP有不提供数据包分组、组装和不能对数据包进行排序的缺点,也就是说,当报文发送之后,是无法得知其是否安全完整到达的。

UDP用来支持那些需要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的网络应用。

包括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在内的众多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网络应用都需要使用UDP协议。

UDP协议从问世至今已经被使用了很多年,虽然其最初的光彩已经被一些类似协议所掩盖,但是即使是在现在,UDP仍然不失为一项非常实用和可行的网络传输层协议。

与所熟知的TCP(传输控制协议)协议一样,UDP协议直接位于IP(网际协议)协议的顶层。

根据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UDP和TCP都属于传输层协议。

UDP协议的主要作用是将网络数据流量压缩成数据包的形式。

网络层协议实验报告(3篇)

网络层协议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网络层协议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IP协议、ARP协议和RIP协议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网络层协议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

二、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一台安装有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的PC机;2. 实验软件:Cisco Packet Tracer 7.3.1模拟器;3. 实验拓扑:实验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三台路由器(R1、R2、R3)和三台主机(H1、H2、H3)。

图1 实验拓扑结构图三、实验内容1. IP协议分析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IP协议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

(2)实验步骤:① 在R1、R2、R3上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② 在H1、H2、H3上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③ 使用Ping命令测试H1与H2、H3之间的连通性;④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IP协议在网络层的作用。

(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IP协议在网络层中实现数据包的传输和路由功能。

当H1与H2、H3之间进行通信时,数据包会按照IP地址进行路由,最终到达目标主机。

2. ARP协议分析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ARP协议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

(2)实验步骤:① 在R1、R2、R3上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② 在H1、H2、H3上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③ 在H1上配置MAC地址与IP地址的静态映射;④ 使用Ping命令测试H1与H2、H3之间的连通性;⑤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ARP协议在网络层的作用。

(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ARP协议在网络层中实现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功能。

当H1与H2、H3之间进行通信时,数据包会通过ARP协议获取目标主机的MAC地址,从而实现数据包的传输。

3. RIP协议分析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RIP协议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

(2)实验步骤:① 在R1、R2、R3上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② 在R1、R2、R3上配置RIP协议,使其相互通告路由信息;③ 在H1、H2、H3上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④ 使用Ping命令测试H1与H2、H3之间的连通性;⑤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RIP协议在网络层的作用。

IP,PPP,AR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IP,PPP,AR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一 IP协议、PPP协议、ARP协议抓包分析1、实验目的1)利用抓包工具实时抓包,分析IP协议报文格式2)利用抓包工具实时抓包,分析PPP协议在链路建立和终止两个阶段的工作过程3)利用抓包工具实时抓包,分析ARP请求、ARP应答分组结构2、实验环境局域网环境或联网的单机,抓包工具3、实验步骤1)IP协议抓包启动抓包工具,开始报文捕获,捕获IP的数据包,停止捕获报文,进行报文分析,并回答如下问题。

(1)请说明你是如何获得IP的捕获文件,并附上捕获的截图。

答:打开ethereal软件设置好相应的数据后开始报文的捕获,打开某个网站然后等待出现浏览器的网页后停止数据包的捕获,会有很多的协议,我们再filter一栏中填入ip则只显示ip协议信息。

(2)通过捕获的数据包分析IP的报文结构,将IP报文各字段参照课本及相关资料填写如下表格。

字段名字段长度字段值字段表达信息Version 4B 4 表示当前正运行的IP版本信息Header length IP 4B 20bytes 表示以32比特为单位的信息数据包包头的长度,这是所有报头信息的总长度Differentiatedservices Filed8B 0x00 表示一个特定的上层协议所分配的重要级别Total length 16B 52 整个数据包的长度Identification 18B Ox5660(22112)表示当前的数据包Flag 3B Ox04(don’t Fragment)目前只有2位有意义,最低位为MF,MF=0表示这是若干字段的最后一个,为1表示后面还有分段,标志字段中间的一位位DF,值为1时表示不能分片,为0时表示可以分片Fragment offset 13B 0较长的分组在分片以后,某片在原分组中的相对位置Time to live 8B 64数据报在网络中的寿命Protocol 8B TCP指出数据报携带的使用哪种协议,以便使目的主机的ip层知道应将数据部分上交给哪个处理Header16B Oxb816(correct) 表示只检查数据的首部,而不包括数据部分checksum发送方的ip地址Source 32B 125.220.196.207(125.220.196.207)接收方的ip地址Destination 32B 211.142.22.19(211.142.22.19)(3)请举例说明IP协议中IP分组分片和组装的过程。

TCP/ IP网络协议分析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简洁)

TCP/ IP网络协议分析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简洁)

广东警官学院《计算机网络》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原理
实验学期 2011 至 2012 学年第二学期
学生所在系部计算机系
年级 2010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班
学生姓名陆长鹏学号 201007140315 任课教师
实验成绩
计算机系制
实验报告须知
1、学生上交实验报告时,必须为打印稿(A4纸)。

页面空间不够,可以顺延。

2、学生应该填写的内容包括:封面相关栏目、实验地点、时间、目的、设备环境、
内容、结果及分析等。

3、教师应该填写的内容包括:实验成绩、教师评价等。

4、教师根据本课程的《实验指导》中实验内容的要求,评定学生的综合性实验成
绩;要求在该课程期末考试前将实验报告交给任课教师。

综合性实验中,所涉及的程序,文档等在交实验报告前,拷贝给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统一刻录成光盘,与该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一同上交到系里存档。

5、未尽事宜,请参考该课程的实验大纲和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
开课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2012 年月日。

网络协议IP实验报告

网络协议IP实验报告
1)掌握 IP 数据报的报文格式 2)掌握 IP 校验和计算方法 3)掌握子网掩码和路由转发 4)理解特殊 IP 地址的含义 5)理解 IP 分片过程
2、实验环境(标明拓扑结构、源主机、目的主பைடு நூலகம்的 IP 地址及 MAC 地址)
该实验采用网络结构二。
说明:主机 A、C、D 的默认网关是 172.16.1.1;主机 E、F 的默认网关是 172.16.0.1。 注:我们为第五组实验,只有四台主机,分别是 A、B、E、F.其中,A、B 处于同 一网段,B、E、F 处于同一网段。我实验的主机为主机 B.各主机的 IP 如上图。
1、实验结果(结果截图)
2、实验结果分析
编辑报文时要正确填写源 IP,MAC 地址以及目的主机 IP,MAC 地址,同时可 以手动计算校验和也可以自动计算校验和,然后发送。在接收报文时,首先使用 过滤器赛选需要的 IP 报文,然后在工具栏检查顾虑条件是否为所选条件,只接 收 IP 报文;通过编辑并接收报文理解直接广播地址和受限制广播地址的区别; 对于较大的报文经过路由器时需要进行分片,然后在接收时重组报文。
第 1 步中主机 A 所编辑的报文,经过主机 B 到达主机 E 后,报文数据是否发 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记录变化的字段,并简述发生变化的原因。 答:有变化,但报文中传送过程中的源 IP 地址和目的 IP 地址没变化,只是 在传送过程中经过一些节点生成时间可能有变化。 5.将第 1 步中主机 A 所编辑的报文的“生存时间”设置为 1。重新计算校验和 6.主机 B、E 重新开始捕获数据。 7.主机 A 发送第 5 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8.主机 B、E 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 A 所发送的数据报,并 回答以下问题: 答:可以,因为主机 B 相当于路由器,所以能收到。A 与 E 不在同一个网络, 但可以通过 B 转发,可以收到 A 所发送的报文。

TCP/ IP网络协议分析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简洁)

TCP/ IP网络协议分析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简洁)

广东警官学院《计算机网络》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原理
实验学期 2011 至 2012 学年第二学期
学生所在系部计算机系
年级 2010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班
学生姓名陆长鹏学号 201007140315 任课教师
实验成绩
计算机系制
实验报告须知
1、学生上交实验报告时,必须为打印稿(A4纸)。

页面空间不够,可以顺延。

2、学生应该填写的内容包括:封面相关栏目、实验地点、时间、目的、设备环境、
内容、结果及分析等。

3、教师应该填写的内容包括:实验成绩、教师评价等。

4、教师根据本课程的《实验指导》中实验内容的要求,评定学生的综合性实验成
绩;要求在该课程期末考试前将实验报告交给任课教师。

综合性实验中,所涉及的程序,文档等在交实验报告前,拷贝给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统一刻录成光盘,与该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一同上交到系里存档。

5、未尽事宜,请参考该课程的实验大纲和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
开课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2012 年月日。

实验四、I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四、I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四、I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 IP 协议的工作原理和机制,通过对 IP 数据包的捕获和分析,掌握 IP 协议头部字段的含义和作用,了解IP 地址的分类和子网掩码的计算方法,以及 IP 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

二、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102、抓包工具:Wireshark3、网络环境:实验室内部局域网三、实验原理IP 协议(Internet Protocol)是 TCP/IP 协议族中的核心协议之一,它负责为网络中的数据包提供寻址和路由功能。

IP 协议定义了 IP 数据包的格式,包括头部字段和数据部分。

IP 协议头部字段包含了源 IP 地址、目的 IP 地址、协议类型、生存时间(TTL)等重要信息。

通过对这些字段的分析,可以了解数据包的来源、去向、所承载的上层协议以及在网络中的存活时间。

IP 地址分为 A、B、C、D、E 五类,其中 A、B、C 类是常用的单播地址,D 类用于组播,E 类保留。

子网掩码用于确定 IP 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通过子网掩码可以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多个子网,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四、实验步骤1、打开 Wireshark 软件,选择合适的网络接口进行数据包捕获。

2、在网络中进行一些常见的网络活动,如访问网站、发送邮件等,以便捕获到相关的 IP 数据包。

3、停止数据包捕获,对捕获到的数据包进行筛选和分析,只保留IP 协议的数据包。

4、选择一个 IP 数据包,查看其详细信息,包括头部字段的值和数据部分的内容。

5、分析源IP 地址和目的IP 地址,确定数据包的发送方和接收方。

6、查看协议类型字段,确定数据包所承载的上层协议,如 TCP、UDP 等。

7、分析 TTL 字段的值,了解数据包在网络中的转发次数。

8、计算子网掩码,确定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捕获到的 IP 数据包头部字段分析源 IP 地址:_____,表示数据包的发送方的 IP 地址。

网络解析协议实验报告(3篇)

网络解析协议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网络解析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 掌握DNS、ARP等网络解析协议的报文格式和报文分析。

3. 学会使用抓包工具分析网络解析协议的报文传输过程。

4. 提高网络故障排查能力。

二、实验环境1. 硬件设备:PC机、网线、路由器。

2. 软件环境:Wireshark抓包软件、网络解析协议实验平台。

三、实验内容1. DNS协议分析(1)实验目的:了解DNS协议的工作原理,掌握DNS报文格式。

(2)实验步骤:① 在实验平台上配置好DNS服务器和客户端。

② 使用nslookup命令进行域名解析,并观察DNS服务器返回的结果。

③ 使用Wireshark抓包工具,捕获DNS查询和响应报文。

④ 分析DNS查询和响应报文的格式,包括报文类型、报文长度、域名、IP地址等信息。

2. ARP协议分析(1)实验目的:了解ARP协议的工作原理,掌握ARP报文格式。

(2)实验步骤:① 在实验平台上配置好主机A和主机B。

② 在主机A上使用ping命令ping主机B的IP地址,观察ARP请求和响应报文。

③ 使用Wireshark抓包工具,捕获ARP请求和响应报文。

④分析ARP请求和响应报文的格式,包括硬件类型、协议类型、硬件地址、协议地址等信息。

3. IP协议分析(1)实验目的:了解IP协议的工作原理,掌握IP数据报格式。

(2)实验步骤:① 在实验平台上配置好主机A和主机B。

② 在主机A上使用ping命令ping主机B的IP地址,观察IP数据报传输过程。

③ 使用Wireshark抓包工具,捕获IP数据报。

④ 分析IP数据报的格式,包括版本、头部长度、服务类型、总长度、生存时间、头部校验和、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等信息。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DNS协议分析结果: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DNS协议在域名解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DNS查询和响应报文的格式。

DNS协议通过查询和响应报文,实现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从而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

实验三 网际协议IP

实验三  网际协议IP

实验三网际协议IP 【实验目的】1. 掌握I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2. 掌握IP校验和计算方法3. 掌握子网掩码和路由转发4. 理解特殊IP地址的含义5. 理解IP分片过程【实验学时】建议4学时【实验环境配置】采用网络结构二【实验原理】一、IP报文格式IP数据报是由IP首部加数据组成的。

IP首部的最大长度不超过60字节。

IP数据报文二、IP分片链路层具有最大传输单元(MTU)这个特性,它限制了数据帧的最大长度。

不同的网络类型都有一个上限值。

以太网通常是1500字节。

如果IP层有数据包要传输,而数据包的长度超过了MTU,那么IP层就要对数据包进行分片操作。

使每一片长度都小于MTU。

IP 首部中“16位标识”、“3位标志”和“13位片偏移”包含了分片和重组所需的信息。

另外,当数据被分片后,每个片的“16位总长度” 值要改为该片的长度值。

三、IP路由表大部分网络层设备都存储着一张记录路由信息的表格,称为路由表。

它由许多条项目组成。

网络层设备收到数据报后,根据其目的IP地址查找路由表确定数据报传输的最佳路径(下一跳)。

然后利用网络层的协议重新封装数据报,利用下层提供的服务把数据报转发出去。

路由表的项目一般含有五个基本字段:目的地址、网络掩码、下一跳地址、接口、度量。

路由表按如下顺序匹配:●直接交付:路由表表项的“目的地址”字段是交付主机的本网络地址。

●特定主机交付:路由表表项的“目的地址”字段是某台特定主机的IP地址。

●特定网络交付:路由表表项的“目的地址”字段是另一个网络的地址。

●默认交付:路由表表项的“目的地址”字段是一个默认路由器(默认网关)。

四、路由选择过程路由选择模块从IP处理模块接收到IP分组后,使用该分组的目的IP地址同路由表中的每一个项目按特定的顺序(按照前面介绍的“路由表匹配顺序”)查找匹配项,当找到第一个匹配项后就不再继续寻找了,这样就完成了路由选择过程。

匹配路由表项的方法是将IP地址与路由表中的一个项目的“子网掩码”进行按位“与”操作,然后判断运算结果是否等于该项目的“目的地址”,如果等于,则匹配成功,否则,匹配失败。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2019版)(1)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2019版)(1)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7月目录第一章实验概述 (1)第二章仿真编辑器使用说明 (2)第三章协议分析器使用说明 (10)第四章计算机网络实验—基本实验 (14)实验 1 数据链路层:以太网帧的构成 (14)实验 2 网络层:地址转换协议ARP (17)实验 3 网络层:网际协议IP (21)实验 4 网络层: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 (27)实验 5 传输层: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33)实验 6 传输层:传输控制协议TCP (37)实验7 网络地址转换NAT (42)实验8 静态路由与路由信息协议RIP (45)实验9 网络综合实验 (51)附录三种网络结构图 (52)第一章实验概述【实验环境】每个实验均要求以下实验环境:1.服务器一台:装有HTTP、FTP、TELNET、MAIL、DHCP、DNS等服务。

2.中心设备一台。

3.组控设备若干。

4.实验机:运行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通用版程序。

5.Visual Studio 2003(C++,C#)。

【实验内容】《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根据教学内容将实验划分为九个基本实验。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对TCP/IP协议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实验1 数据链路层:以太网帧的构成:该实验类型为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在了解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平台的基础上,学会使用仿真编辑器编辑以太网帧,学会两种不同MAC帧格式,认真观察和分析以太网帧的MAC首部。

实验教学效果达到理解MAC地址、MAC广播地址的作用。

实验2 网络层:地址转换协议 ARP:该实验类型为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在理解IP地址与MAC地址对应关系的基础上,掌握ARP协议的报文格式、作用与工作原理。

实验教学效果达到利用ARP协议的工作原理,设计类似ARP协议程序,学会在局域网中查找MAC地址。

实验3 网络层:网际协议IP:该实验类型为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学会分类IP地址,掌握IP数据报的格式、长度以及各字段的功能,掌握路由转发的原理。

网络协议实验报告

网络协议实验报告

网络协议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报告旨在研究和分析网络协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实现安全和高效的数据传输。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几种常见的网络协议,并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实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环境下,网络协议能够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并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性保障。

1. 引言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数据传输的基础。

它们定义了数据如何在计算机网络中传递和交换,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重点研究以下几种网络协议:1.1.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中最常用的网络协议之一。

它分为四层: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任务。

网络协议的实现和使用牵涉到各个层次的相关技术和配置。

1.2. HTTP协议HTTP协议是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的协议。

它基于TCP/IP协议,并通过可靠的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通过HTTP协议,我们可以实现网页的请求和响应,以及其他与Web相关的操作。

HTTP协议的实现和使用在今天的互联网中至关重要。

2.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2.1. 理解和掌握各种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2.2. 通过实际操作验证网络协议的功能和效果;2.3. 探索网络协议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实验过程3.1. 搭建实验环境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需要搭建一个适合的实验环境。

确保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连接,并安装必要的软件和工具。

3.2. 实验一:TCP/IP协议实验在第一个实验中,我们将研究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并进行一系列的实际操作。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和配置网络接口层的相关参数。

接下来,我们将实现网络层和传输层的功能,包括IP地址的分配和路由的配置。

最后,我们将使用应用层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并验证其可靠性和效果。

3.3. 实验二:HTTP协议实验在第二个实验中,我们将以HTTP协议为例,研究应用层协议的工作流程和功能。

实验五、I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五、I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五、I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 IP 协议的工作原理和机制,通过实际的抓包分析,掌握 IP 数据包的格式、IP 地址的分类与分配、子网掩码的作用以及路由选择的基本过程。

二、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102、抓包工具:Wireshark三、实验原理1、 IP 协议概述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是 TCP/IP 协议簇中最为核心的协议之一,它负责为网络中的设备提供逻辑地址(即 IP 地址),并实现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2、 IP 数据包格式IP 数据包由头部和数据部分组成。

头部包含了源 IP 地址、目的 IP地址、协议类型、生存时间(TTL)等重要信息。

3、 IP 地址分类IP 地址分为 A、B、C、D、E 五类,其中 A、B、C 类为常用的单播地址,D 类用于组播,E 类为保留地址。

4、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用于确定 IP 地址中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从而实现子网划分。

5、路由选择路由器根据 IP 数据包中的目的地址和路由表,选择合适的路径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跳。

四、实验步骤1、打开 Wireshark 软件,选择合适的网络接口进行抓包。

2、在网络中进行一些常见的网络操作,如访问网页、发送邮件等,以获取 IP 数据包。

3、停止抓包,并对抓取到的数据包进行筛选,只显示 IP 协议的数据包。

4、逐个分析 IP 数据包的头部信息,包括源 IP 地址、目的 IP 地址、协议类型、TTL 等。

5、观察不同类型的 IP 地址,并分析其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6、研究子网掩码在数据包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子网掩码确定子网范围。

7、分析路由选择过程,观察数据包在网络中的转发路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IP 数据包格式分析通过对抓取到的 IP 数据包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头部格式如下:版本(Version):通常为 4,表示 IPv4 协议。

头部长度(Header Length):以 4 字节为单位,指示头部的长度。

IP和ICMP协议实验报告

IP和ICMP协议实验报告

网际协议(IP)实验报告何晓晓201126630112 计算机实验班1101一、实验目的1.掌握I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2.掌握IP校验和计算方法3.掌握子网掩码和路由转发4.理解特殊IP地址的含义二、实验原理(一)IP协议简介IP(网际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最核心的协议,它负责将数据包从源点交付到终点。

所有的TCP、UDP、ICMP及IGMP数据都以IP数据报格式传输。

IP协议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送服务,即它对数据进行“尽力传输”,只负责将数据包发送到目的主机,不管传输正确与否,不做验证、不发确认、也不保证IP数据包到达顺序,将纠错重传问题交由传输层来解决。

(二)IP地址及其表示方法1. 地址空间2. IP地址的表示方法3. IP地址的分类4. 网络号和主机号5. 地址类和地址块IP地址是网际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的简称。

一个IP地址惟一地标识了Internet上的一台主机。

通信时要使用IP地址来指定相应的目的主机。

1. 地址空间地址空间就是协议所使用的地址总数。

如果协议使用N位来定义地址,每一位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值(1或0),那么地址空间就是2N。

IP使用32位地址,这表示地址空间是232,或4294967296(超过40亿个)。

从理论上讲,可以有超过40亿个设备连接到Internet。

但是,实际的数字要远小于这个数值。

2. IP地址的表示方法IP地址有三种常用的表示方法:二进制表示方法、点分十进制表示方法和十六进制表示方法。

●二进制表示方法:在二进制表示方法中,用一个32位的比特序列表示IP地址,为了使这个地址有更好的可读性,通常在每个字节(8位)之间加上一个或多个空格做分隔。

例如:10000001 00001110 00000110 00011111●点分十进制表示方法:为了使32位地址更加简洁和更容易阅读,Internet的地址通常写成用小数点把各字节分隔开的形式。

(完整)计算机网络课程网际协议IP地址实验报告

(完整)计算机网络课程网际协议IP地址实验报告

重庆师范大学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验题目:网际协议IP姓名:专业:学院:指导老师:时实验三网际协议IP实验目的:1、掌握IP数据报的报文格式2、掌握IP检验和计算方法3、掌握子网掩码和路由转发4、理解特殊IP地址的含义5、理解IP分片过程实验环境配置采用网络结构二实验原理一、IP报文格式IP数据报是由IP首部加数据组成的,IP首部的最大长度不超过60字节。

IP数据报文格式如下图所示:二、IP分片链路层具有最大传输单元(MTU)这个特性,它限制了数据帧的最大长度。

不同的网络类型有一股上限值。

以太网通常是1500字节。

如果IP层有数据包要传输,而数据包的长度超过了MTU,那么IP层就要对数据包进行分片操作,使每一片长度都小于MTU。

IP 首部中“16位标识”、“3位标志”和“13位片偏移”包含了分片和重组所需的信息。

另外,当数据被分片后,每个片的“16位总长度”的值要改为该片的长度值。

三、IP路由表大部分网络层设备(包括PC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等)都存储着一张记录路由信息的表格,称为路由表。

一张路由表由许多表项组成。

网络层设备收到数据报后,根据其目的IP地址查找路由表确定数据报传输的最佳路径(下一跳)。

然后利用网络层的协议重新封装数据报,利用下层提供的服务把数据报转发出去。

路由表的项目一般含有五个基本字段:目的地址、网络掩码、下一跳地址、接口、度量。

路由表匹配顺序如下:直接交付:路由表项的“目的地址”字段是交付主机的本网络地址。

特定主机交付:路由表项的“目的地址”字段是某台特定主机的IP地址。

特定网络交付:路由表项的“目的地址”字段是另一个网络的地址。

默认交付:路由表项的“目的地址”字段是一个默认路由器(默认网关)。

四、路由选择过程路由选择模块从IP处理模块接收到IP分组后,使用该分组的目的IP地址同路由表中的每一个项目按特定的顺序(路由表匹配顺序)查找匹配项,当找到第一个匹配项后就不再继续寻找了,这样就完成了路由选择过程。

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

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网络协议的分析,加深对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原理和机制的理解,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环境1. 实验平台:Wireshark2. 实验设备:笔记本电脑、路由器三、实验内容1. 抓包分析TCP协议数据包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通过Wireshark工具进行抓包,然后选择一个TCP协议的数据包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数据包的各个字段,我们可以了解数据包的结构和传输过程,进一步理解TCP协议的工作原理。

2. 分析UDP协议数据包接着,我们选择了一个UDP协议的数据包进行分析。

UDP与TCP不同,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协议,具有数据传输快速、效率高的特点。

通过分析UDP数据包,我们可以看到其简单的数据包头格式和传输方式,了解UDP协议与TCP协议的区别和适用场景。

3. 检测网络攻击在实验中,我们还模拟了一些网络攻击行为,如ARP欺骗、SYN 洪水攻击等,通过Wireshark工具抓取攻击数据包,并分析攻击过程和特征。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网络安全威胁的种类和形式,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意识。

四、实验结果通过分析TCP、UDP协议数据包和网络攻击数据包,我们深入了解了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和通信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Wireshark工具是一款强大的网络分析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研究网络通信过程,提高网络攻击检测和防护能力。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对网络协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增强了网络安全意识和分析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网络协议,不断提升自己在网络领域的技术水平,为网络通信的安全和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实验感想本次网络协议分析实验让我们受益匪浅,通过亲自动手抓包分析和检测网络攻击,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运行机制和安全防护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希望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我们能在网络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网络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七、参考文献暂无。

以上为网络协议分析实验报告,感谢您的阅读。

ip协议实验小结

ip协议实验小结

ip协议实验小结
IP协议实验小结
IP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基本的协议之一,它负责在网络中
传输数据包。

在完成IP协议的实验过程中,我对IP协议有了
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学会了IP地址的编码和解码。

IP地址是由32位二进制数字组成的,通过将这32位二进制数字划分为四个8位的
字段,并将每个字段转换为十进制数来表示IP地址。

在实验中,我使用了Python中的socket库进行了IP地址的编码和解
码操作。

其次,我了解了IP协议中的数据包分片和重组过程。

当数据
包的大小超过了网络的最大传输单元(MTU)时,IP协议需
要将数据包分片发送。

在实验中,我编写了一个程序来模拟数据包的分片和重组过程,以便更好地理解IP协议中的分片机制。

此外,我还学习了IP协议中的路由和转发过程。

路由是根据
目标IP地址确定数据包传输的路径,而转发是将数据包从一
个接口发送到另一个接口。

在实验中,我使用了路由表来模拟路由和转发操作。

通过编写程序,我可以根据目标IP地址查
找路由表,并选择合适的接口进行数据包转发。

在本次实验中,我还学习了IP协议的一些特性和限制。

例如,IP协议是无连接的,它不对数据包的传输进行确认和重传,
也不保证数据包的顺序。

此外,IP协议还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与其他协议配合使用。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加深了对IP协议的理解,还学习了一些实际操作和编程技巧。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经验对我的计算机网络学习和工作都会有所帮助。

计算机网络 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 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专业:任课教师:班级:姓名:学号:XXXXXX学院实验一、数通实验平台基本操作1、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数通实验平台仿真软件eNSP的使用方法,熟悉利用交换机构造小规模局域网络的方法。

2、实验要求利用数通实验平台仿真软件eNSP提供的工具,构造一个由一台交换机、三台或三台以上终端构成的小规模局域网络,并验证其连通性。

3、预备知识(1)交换机的原理(2)IP网络、IP地址、子网掩码的概念(3)利用ICMP测试网络连通性的原理4、实验步骤这是实验的第一个现象,由三个终端和一个交换器组成的小规模局域网络,现在处于开启状态.这是在设置client3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其中ip地址的末尾两个数字为自己的学号44。

图片是点开client1 后,在client1的命令行中ping client3所得的现象。

6、结果分析(1)抓包结果成功以及client1 ping client3的成功也表明了这个小型局域网络是连通的。

(2)本次实验也成功地让我掌握了软件eNSP的基本使用方法、构建小型局域网络的方法、利用ICMP测试网络是否连通的方法。

实验二、以太网帧的构成1、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让学生熟悉数通实验平台仿真软件eNSP的使用方法,掌握利用交换机构造小规模局域网络的方法,了解利用路由器构造小规模互联网络的方法,验证以太网帧的构成。

2、实验要求利用数通实验平台仿真软件eNSP提供的工具,构造二个各由一台交换机、两台或两台以上终端构成的小规模局域网络,用一台路由器连接两台交换机,构成小规模互联网络;验证互联网络中两个局域网络的互通性,并分析其中的以太网帧构成。

3、预备知识(1)路由器的原理(2)IP网络、IP地址、子网掩码的概念(3)利用ICMP测试网络连通性的原理(4)以太网帧结构4、实验步骤(1)建立两个各由一台交换机、两台或两台以上终端构成的小规模局域网络;(2)配置终端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3)放置一台路由器,连接两台交换机;(4)配置路由器;(5)从一号网络的client1,ping二号网络的client3,测试不同网络的连通性;(6)抓包,分析以太网帧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5.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并回答以下问题:
第1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经过主机B到达主机E后,报文数据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记录变化的字段,并简述发生变化的原因。

答:发生了变化。

B和E收到的报文MAC地址不同,A到B的传输B收到的是B在A 所属子网的MAC地址,而E收到的是A在所属E的子网中的另一个MAC地址。

另外,生存时间不一样。

6.将第1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的“生存时间”设置为1,重新计算校验和。

7.主机B、E重新开始捕获数据。

8.主机A发送第5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9.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并回答以下问题:
主机B、E是否能捕获到主机A所发送的报文?简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B可以捕获到A的报文,但是E捕获不到,由于超出生存时间,被丢弃。

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
答:IP地址是数据链路层的地址,硬件地址称为MAC地址,是主机物理层的地址,对应不同协议。

IP地址主要用于确定主机的拓扑位置,物理地址是区分不同主机的编号。

(4)主机B、C、D、E、F开始捕获数据。

(5)主机A同时发送这两个数据报。

(6)主机B、C、D、E、F停止捕获数据。

记录实验结果:
表3-4实验结果
主机号
收到IP数据报1
收到IP数据报2 BCDEF
结合实验结果,简述直接广播地址的作用。

答:所谓广播地址指同时向指定网上所有的主机发送报文,也就是说,不管物理网络特性如何,internet网支持广播传输。

2.受限广播地址
(1)主机A编辑一个IP数据报,其中:目的MAC地址:FFFFFF-FFFFFF。

源MAC地址:A的MAC地址。

3.环回地址
(1)主机F重新启动协议分析器开始捕获数据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

(2)主机E ping 127.0.0.1。

(3)主机F停止捕获数据。

协议)。

3.在主机A上,ping B。

4.主机A、B、E停止捕获数据。

在主机E上重新定义过滤条件(取一个ICMP数据包,按照其IP层的标识字段设置过滤)
将ICMP报文分片信息填入下表,分析表格内容,理解分片的过程。

表3-6实验结果
字段名称分片序列1 分片序列2
“标识”字段值802 802
“还有分片”字段值 1 0
“分片偏移量”字段值0 97
传输的数据量252 796
5.主机E恢复默认过滤器。

主机A、B、E重新开始捕获数据。

6.在主机A上,ping B。

7.主机A、B、E停止捕获数据。

察看主机A、E捕获到的数据,比较两者的差异,体会两次分片过程。

答:首部校验和字段是根据IP首部计算检验和码。

它不对后面的数据进行计算。

ICMP、IGMP、UDP和TCP在它们各自的首部中均包含有同时覆盖首部和数据检验和码。

为了计算一份数据报IP校验和,首先把校验字段置为0。

然后对首部中每个16bit进行二进制反码求和,结果存放检验的字段中。

当收到一份数据报后,同样对首部中的每个16bit 进行二进制反码求和。

由于接收方在计算过程中包含了发送方存在首部中的校验和,因此如果在传输过程中没发生任何差错,那么接收方计算的校验和结果应全为1。

如果不全为1(即校验和错误),那么IP就丢弃收到的数据报。

但不生成差错报文,由上层去发现丢失的数据报并进行重传。

ICMP,IGMP,TCP和UDP都采用相同校验和算法,尽管TCP和UDP除了本身的首部和数据外,在IP首部中还包含不同的字段。

由于路由器经常只修改TTL字段(减1),因此当路由器转发一份报文时可以增加它的校验和,而不需要对IP整个首部进行重新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