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微带线间串扰问题的FDTD分析与抑制

合集下载

近远场变换

近远场变换

第六章 参数提取与近远场变换
6.2 天线阻抗参数提取
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是一种有效的数值方法,在 天线特性分析中也获得了比较广泛的应用。输入阻抗是天 线分析与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传统的FDTD法求解线天 线的输入阻抗时,采用 Z in Vin I in 这一定义。模拟时,采用 如图6.2-1(a)所示的 电压源激励。以下称这种方法为传 统FDTD法。这种方法有很大的误差,即使将网格取得很 小,改变吸收边界条件,效果都不明显。另一方面,由于 变分公式具有驻定性,本节先用FDTD模拟线天线,求出 其上的电流分布,再代入输入阻抗的变分公式,求解出输 入阻抗。这种方法比直接用FDTD提取天线输入阻抗的V/I 方法有更高的精度。 另外,本节还将给出多天线系统互 阻抗的FDTD计算方法。
0.010
0.015
0.020
-0.2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点在天线上的相对位置
Relative position along the antenna
图6.2-3 电流插值及修正
图6.2-4 半波阵子上的电 流分布
第六章 参数提取与近远场变换
采用变分FDTD求得的输入阻抗为 Z
6.1 微波电路S参数提取
散射参数是描述微波毫米波电路特性时比较常用的 一个参数。对于一个 N 端口网络来说, S 参数可以表示 成为N N的矩阵,S矩阵中每一个元素可以用下式计算:
第六章 参数提取与近远场变换
S m ,n F (Vm (t )) Z 0n F (Vn (t )) Z 0m
-800
0.2

利用高对比度光栅实现光束大角度偏转

利用高对比度光栅实现光束大角度偏转

第45卷 第4期2021年7月激 光 技 术LASERTECHNOLOGYVol.45,No.4July,2021 文章编号:1001 3806(2021)04 0485 07利用高对比度光栅实现光束大角度偏转王超素1,江孝伟1,2(1.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衢州324000;2.北京工业大学光电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摘要:为了分析高折射率对比度光栅(HCG)参量和入射波长对光束偏转角的影响,采用严格耦合波法设计了透射光束可偏转非周期三角HCG,并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证明了所设计的非周期三角HCG可实现30.3°的透射光束偏转。

结果表明,当低折射率介质材料折射率从1增加到1.4时,透射光束偏转角可实现11°的调谐;当入射波长从波长1.5μm增加到1.6μm时,该非周期三角HCG可实现3.527°的透射光束偏转角调谐。

这一研究结果可对将来制备高性能光束偏转光栅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光栅;光束偏转;透射光;非周期中图分类号:TN253 文献标志码:A doi:10 7510/jgjs issn 1001 3806 2021 04 012LargeangledeflectionofbeamusinghighcontrastgratingWANGChaosu1,JIANGXiaowei1,2(1.CollegeofInformationEngineering,QuzhouCollegeofTechnology,Quzhou324000,China;2.OptoelectronicsTechnologyLaboratoryofMinistryofEducation,Beij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Beijing100124,China)Abstract:Inordertoanalyzetheinfluenceofhighcontrastgrating(HCG)parametersandincidentwavelengthonbeamdeflectionangle,therigorouscoupledwavemethodwasusedtodesignadeflectablenon periodictriangularHCG,anditisprovedthat30.3°beamdeflectioncanbeachievedinthedesignednon periodictriangularHCGbythefinite differencetime domain(FDTD).Atthesametime,itisfoundthatwhentherefractiveindexofthelowrefractiveindexmaterialincreasesfrom1to1.4,thedeflectionangleofthetransmissionbeamcanachieve11°tuning,andwhentheincidentwavelengthincreasesfrom1.5μmto1.6μm,theaperiodictriangularHCGcanachieve3.527°transmissionbeamdeflectionangletuning.Theresultscanprovidetheoreticalguidanceforthefabricationofhigh performancebeamdeflectiongratingsinthefuture.Keywords:gratings;beamdeflection;transmissionbeam;non periodic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575008;61650404);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1BAB202037);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170819);衢州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9K20)作者简介:王超素(1983 ),女,讲师,现主要从事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研究。

基于FDTD的DGS微带线特性分析

基于FDTD的DGS微带线特性分析
Ab t a t Th t p b n n l w— v h r c e it s o sr c : e s o — a d a d so wa e c a a t rs i fDGS mi r srp r i l t d a d a a y e c c o t i s a e smu a e n n l z d b h i i — i e e c i — o i ( DTD) me h d wih t e p r e ty ma c e a e ( M L) i h s p p r yt ef t df rn et n e f me d ma n F t o t h e f cl t h d l y r P nti ae. F rh r r u t e mo e,t e i fu n e ft ed m b el h n l e c so h u b l DGS d me so so h t p b n h r c e it sa ed s u s d i i n in n t e so — a d c a a t rs i r ic s e c n d ti eal .Th e u t ft esmu a in s o g o g e m e t t h e u t n t e r f r n e n h ac lt e r s l o h i lto h w o d a r e n s wih t e r s l i h e e e c sa d t e c lu a — s s e e u t f HF S,wh c h ws t a h n l ss me h d a d t e c l u a i n i h s p p ra e e f c i e a d d r s ls o S ih s o h tt e a a y i t o n h a c l t n t i a e r fe t n o v

网络、滤波、滤波器

网络、滤波、滤波器

0617186使用空间光调制器和频谱面滤波实现光学图像幅相转换刊,中/徐鹏//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6,19 (2).5358(E)0617187基于小波包变换的非线性信道均衡器刊,中/王军锋//数据采集与处理.2006,21(1).3436(D)0617188 M EMS表面微加工工艺技术刊,中/许高斌//测控技术.2006,25(4).2629,41(L)在介绍了北大微电子所开发的两层多晶硅表面微加工工艺和源于加州Berkely传感器与执行器研究中心的三层多晶硅表面的微加工工艺的基础上,介绍了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开发的五层MEMS微加工工艺的主要技术特点。

给出了利用这三种表面微加工工艺制备的一些微机械表面器件及其技术特点。

参100617189动态参量最大值检测保持仪表的设计刊,中/叶廷东//测控技术.2006,25(3).2729(L)主要介绍一种动态参量最大值的检测和保持仪表的设计。

仪表不但可以测量和保持动态参量的最大值,而且还可以观察动态参量的动态变化。

该仪表完全通过数字模拟电路来实现,不需软件编程,使用简单,可靠。

此仪表已用于汽车制动脚踏板力的检测上。

参5Mach Zehnder调制器双向调制的线性调频光栅时间延迟测量(见0617053)1010电路总论0617190一种新的CMOS模拟单元电路优化设计方法刊,中/郑维山//应用科学学报.2006,24(2).150 153(G)在CMOS单元电路的参数自动生成和优化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设计方法,其核心算法是基于小生境的遗传算法。

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电路性能与基于仿真方法相差不大,但是其具有较短运行时间的优势。

参110617191二进制功率合成电路及完美减少问题研究刊,中/赵双领//电光系统.2006,(1).2830(D)分析总结了二进制功率合成电路的基本属性和特点,对其完美减少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进一步考察目前功率合成电路无法实现完美减少的原因所在,提出了对解决功率合成完美减少问题的一些想法。

基于MATLAB的时域有限差分法_FDTD_的研究

基于MATLAB的时域有限差分法_FDTD_的研究

,
j)

0.5 ×
Ez
_ inc
(
j)
H
y
(ib
+
1 2
,
j)
=
H
y
(ib
+
1 2
,
j)
+
0.5 ×
E z _ inc
(
j)
当问题空域中不存在散射体时,总场中不存在散射
场,因此在总场区中的总场就是平面波,可用此时平面
波的质量来衡量连接条件的精度。同理,若不存在散射
体就没有散射波的存在,平面波不进入散射场区,这时
n+ 1
I Hy 2
(i
+
1 2
,
j)
=
n−1
I Hy 2
(i
+
1 2
,
j)
+
curl
_
e
H
n+1 y
(i
+
1, 2
j)
=
fi3(i +

1 2
)

H
n y
(i
+
1, 2
j) −
fi2(i
+
1 ) ⋅ 0.5 ⋅ curl 2
_e+
n+ 1
fj1( j) ⋅ I Hy 2 (i +
1, 2
j)
n+ 1
有三个区域的点的场值需要重新设定:
1.在 j = ja, j = jb 处设置 Dz
Dz
(i,
ja)
=
Dz
(i,
ja)
+

基于传输线方程的多根非平行传输线串扰分析

基于传输线方程的多根非平行传输线串扰分析

基于传输线方程的多根非平行传输线串扰分析作者:刘鑫钟选明叶志红廖成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7年第01期摘要:非平行结构的传输线在电力电子系统中普遍存在,当其上通有电压和电流信号时,会在周围传输线上产生串扰响应。

采用时域传输线方程建立多根非平行传输线之间的串扰模型,结合FDTD方法,分析在脉冲集总源激励下受扰导线始端和终端负载上的串扰电压响应特性,将其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研究结果表明,非平行结构中受扰线始端和终端负载上的串扰电压响应随着传输线离地面高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传输线之间夹角的增大而变小,且减小的趋势逐渐减弱,从而为线缆间的串扰防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非平行传输线;时域传输线方程;串扰响应; FDTD中图分类号: TN81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7)01⁃0163⁃04Abstract: The transmission line with non⁃parallel structure is prevalent in the power electronic system, and the crosstalk response will be produced around it when the voltage and current signals are transmitted through it. The time⁃domain transmission line equation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crosstalk model among the multiconductor non⁃parallel transmission lines. The FDTD method is combined to analyze the crosstalk voltag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turbed conductor beginning and terminal loads under the pulse lumping source excitation. The results are contrasted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method.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osstalk voltage response of the disturbed conductor beginning and terminal loads in non?parallel structure is increased with the height increasing of the transmission line, decreased with the included angle increasing between the transmission lines, and the decrease trend is decayed gradually,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crosstalk protection among cables.Keywords: non⁃parallel transmission line; time⁃domain transmission line equation;crosstalk response; FDTD0 引言在电气设备、电子仪器中,由于内部连接传输线较多,线与线之间常常是密集且以非平行结构分布排列的,这样就导致导线之间容易产生串扰现象,从而使设备遭受影响,导致性能降低或功能不正常。

应用FDTD方法解决电磁辐射问题

应用FDTD方法解决电磁辐射问题

应用FDTD方法解决电磁辐射问题自电磁场基本方程以来,电磁场理论和应用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目前,电磁波的研究已深入到各个领域,应用十分广泛,例如无线电波传波,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雷达技术,微波,天线,电磁成像,地下电磁探测,电磁兼容等等。

在各类复杂系统中的电磁问题,主要依靠各种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加以解决。

随着电子计算机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的巨大发展,更促进了这些计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目前在电磁场领域应用的数值算法也是种类繁多,各有其优缺点,常用的电磁场计算方法大致有:FDTD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时域有限差分法)TLM Transmission line method (传输线法)FEM Finite element method (有限元法)BEM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边界元法)MoM Method of moments (矩量法) 其中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理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时域电磁场数值计算的主要方法之一,并广泛应用各类实际工程电磁场中。

一、 FDTD 法简介时域有限差分法以差分原理为基础,直接从概括电磁场普遍规律的麦克斯韦旋度方程出发,将其转换为差分方程组,在一定体积内和一段时间上对连续电磁场的数据采样。

因此,它是以电磁场问题的最原始、最本质、最完备的数值模拟。

以它为基础制作的计算程序,对广泛的电磁场问题具有通用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Yee 差分算法基本原理考虑空间一个无源区域,其煤质参数不随时间变化且各向同性,由Maxwell 方程组中的两个旋度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可导出六个耦合公式:1(1.1)1(1.2)H E H t E H E t ρμμσεε∂=-∇⨯-∂∂=∇⨯-∂ ⇒1()(1.3)1()(1.4)1()(1.5)1()(1.6)1()(1.7)1()(1.8)y x z x y x z y y x z z y x z x y x z y y x z z E H E H t z y H E E H t x z E E H H t y x H E H E t y z E H H E t z x H H E E t x y ρμρμρμσεσεσε∂⎧∂∂=--⎪∂∂∂⎪⎪∂∂∂=--⎪∂∂∂⎪⎪∂∂∂⎪=--∂∂∂⎪⎨∂∂∂⎪=--⎪∂∂∂⎪∂∂⎪∂=--⎪∂∂∂⎪∂∂∂⎪=--⎪∂∂∂⎩其中ε为介电常数(F/m );μ为磁导率(H/m );σ为电导率(S/m );ρ为磁阻率(/m Ω)。

有损耗左手材料电波传播特性的FDTD分析

有损耗左手材料电波传播特性的FDTD分析

: A b s t r a c t T h e D r u d e b a s e d t w o d i m e n s i o n a l F D T D i t e r a t i v e e u a t i o n s i n LHM w e r e d e d u c e d b F D T D m e t h o d a n d t h e - q y ( d i s e r s i v e D r u d e m o d e l i n o r d e r t o s t u d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o f e l e c t r o m a n e t i c w a v e i n l e f t h a n d e d m a t e r i a l s LHM) . r o a a t i o n - p y g p p g d i m e n s i o n a l s i m 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h a s e v e l o c i t o f a l a n e e l e c t r o m a n e t i c w a v e r o a a t i n i n s i d e a LHM i s O n e - p y p g p p g g , e u a l t o t h e v e l o c i t o f t h e l i h t w h i l e t h e d i r e c t i o n i s c o n v e r s e a n d t h e a m l i t u d e o f e l e c t r i c f i e l d i s r e d u c e d w 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e q y g p , l o s s f a c t o r . F u r t h e r m o r e a LHM s l a b i l l u m i n a t e d w i t h a m u l t i l e c c l e m- n s o u r c e i s s h o w e d t o h a v e a n o b v i o u s u l s e s o f -m p y p , f o c u s i n e f f e c t a n d c a n r o d u c e a e r f e c t f o c u s i n a n d o u t s i d e t h e s l a b u n d e r s e c i f i c c o n d i t i o n . g p p p : ; ; ; K e w o r d s l e f t h a n d e d m a t e r i a l s D r u d e m o d e l F D T D m e t h o d e l e c t r o m a n e t i c w a v e a t i o n r o a - g p p g y

基于Sigrity仿真的串扰和SSN探讨分析

基于Sigrity仿真的串扰和SSN探讨分析

W E iwe YU o l n N J— i. Gu - i g a
( .a guK yL bo A I ein N no gU i r t, a tn 2 0 7 C ia 1 in s e a f SC D s , a tn nv sy N no g2 6 0 , hn ; J g ei
2N no gF j s co l t nc O, T N no g2 6 0 , hn ) .a t uiuMiree r i C.L D, a t 2 0 6 C ia n t co s n
Ab t a t T e a t l e c b s h a i r c p e f r s tl n S s r c : h ri ed s r e e b scp n i lso o sak a d S N, a d i t d c st ei a t n c o sak a d c i t i c n r u e n o h mp c r s t l n o
随着 封装 /C P B的 密度 的增 加 ,开 关 时 间 的 降
低 , 串 扰 和 同步 开 关 噪 声 ( i utno ss i hn s l eu t ig m a wc
影响 , 以及 它 们 的相互 关 系 。
n i ,S 的影 响不容 忽视 。串扰 所代 表 的信 号 完 os S N) e 整性 ( inlneryS ) SgaIt i ,I 问题 和 S N所 代 表 的 电源 gt S 完 整 性 ( o e tgt,I 问题 不 可分 割 , 以 在 Pw rneryP ) I i 所
加 去 耦 电容 来使 SN对驱 动 电压 和平 面反 弹 的影 响最 小化 。 S
关键词: 信号完整性; 电源完整性; 串扰; 同步开关噪声; 去耦 电容

fdtd方法在微盘谐振器设计中的应用

fdtd方法在微盘谐振器设计中的应用

fdtd方法在微盘谐振器设计中的应用FDTD方法在微带谐振器设计中的应用微带谐振器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微波通信和雷达技术中的微波器件。

它可以将微波信号从传输线中引入到微带谐振器中,并产生共振,从而实现滤波和频率选择功能。

微带谐振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例如频率响应、带宽、Q值等。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快速准确地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微带谐振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FDTD方法在微带谐振器设计中的应用。

1. FDTD方法简介FDTD(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方法是一种基于从Maxwell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它可以用于模拟二维或三维空间中的电磁波传播和反射现象。

FDTD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连续的空间离散化为网格,然后在每个网格点上计算电场和磁场的大小和方向。

通过在时间上不断迭代,可以模拟出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和反射。

2. 微带谐振器的设计微带谐振器是一种基于微带线结构的谐振器。

它通常由一条狭窄的金属带和一块绝缘基板组成。

金属带是谐振器中的传输线,绝缘基板用于支撑金属带,并对其进行绝缘。

在微带谐振器中,金属带的长度、宽度和位置等参数都会影响谐振频率和带宽。

微带谐振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例如谐振频率、带宽、Q值等。

其中,谐振频率是指谐振器的共振频率,带宽是指谐振器的工作带宽,Q值是指谐振器的品质因数。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通过调整谐振器的结构参数来实现所需的谐振频率、带宽和Q值。

3. FDTD方法在微带谐振器设计中的应用FDTD方法可以用于模拟微带谐振器的电磁场分布和频率响应。

通过在FDTD模拟中改变微带谐振器的结构参数,例如金属带的长度、宽度和位置等,可以得到不同频率响应的谐振器。

通过比较FDTD 模拟结果和实际测量结果,可以验证FDTD模拟的准确性,并优化微带谐振器的设计。

FDTD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快速模拟出微带谐振器的电磁场分布和频率响应,可以直观地观察谐振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减小PCB微带线间串扰方法分析

减小PCB微带线间串扰方法分析

维普资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CAD & CAM… … …
到广 泛 的应用 。
带 线 问 串扰 所 采 用 结 构 的俯 视 图和 侧 视 图 。 假 设这 4条 微 带 以 及 接地 平 面 为零 厚度 完 纯 导 体 ,介 质 基 底 各 向 同 性 且 无 损 耗 。通 过 分 析 1 2 3 4端 、 、 、 口的 S 数 来确 定其 串扰 干 扰量 , 其 中 S . 参 为近 端 串 扰 ,S 为 远 端 串扰 。
1 F DTD 方 法 分 析
FT D D法 由Y e 1 6 年首次提 出,它直接从 e在 96
Mawe 旋度 方程 出发 ,在一 定体积 内和 时 间上 对连 x l l 续 电磁场 的数据 取样 。 由于 P ML的发 展 以及 F T D D 扩 展 到 能对 集总 参数 电路元 件进 行模 拟[1,使其 得 34 1 1
Ab ta t Tor d ea dc n r l h r st l ewe nc u ld mir ti n s g adta e r s re o src e uc n o to eco sak b t e o p e c orpl e t i u r c swe ei etd i t r n nw
维普资讯
减 小 P 带 线 间 串扰 方 法分 析 B微 C
方 志 坚 姜 育峰 王 力
707 1 0 1) ( 西安 电子科 技 大学机 电 工程 学 院 , 陕西 西 安

光子晶体慢光波导色散曲线的FDTD计算

光子晶体慢光波导色散曲线的FDTD计算
Ifr t na dEeti l n iern , h n hi ioo gU iesy S a ga 0 2 , hn ) nomai n l r a gneig S a ga atn nvri , h h i 0 4 C ia o c c E J t n 2 0
Ab t a t:Ths p p rd s rb st e t e r t a a i fp oo i r sa sa n r d c st e a pi a o s sr c i a e e c e h h o e i lb sso h tnc cy tl nd i to u e h p l t n i c ci
逼近连续场域 内的真实解 , 经过时间演算 , 可以计算
出电磁 波随时 间演化 的规 律 , 出精 确 的结 构 。是 给
收 稿 日期 :20 0 9—1 0 2— 7
作者简介:罗琳(9 6一) 女, 18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在读 , 专业 为通信
和时 间进 行离散化 处理 , 各 离散 点上 的数值 解来 将
子晶体的概念 。所谓 光 子 晶体 , 一 种新 型人 造 的 是
介电常数呈周期性排布的介质结构。在光子晶体
中, 由于介 电常数 空 间上 的周期性分 布 , 光波通 过其 中时 , 光波 的色散 曲线将形 成带状周期 性结构 , 与 带 带之 间存 在能 隙 , 就是 所 谓 的光子 禁 带 。光 子 禁 也

要 :首先介 绍 了光子 晶体 的原 理 ,以及 光 子 晶体 波 导在现 代 光通 信 中的应 用。设 计 了一种
新型的光子晶体慢光波导结构 ,基于麦克斯韦方程利 用有限时域差分法对光子晶体慢光波导的 色散 关 系进行 分析 ,并利 用 F T D D进行仿 真验证 。

微带线拐角传输及反射特性的研究

微带线拐角传输及反射特性的研究
由表l可以看出,当介电常数一定时,介质厚度
_20
.30 一
-40
一一一一二_二高■一
.50 ./7——优化后的结果
要.60
_三
!囊
堕.70
一..
.jj..··’’i土i“!土置歪
_80 ∥{’誉爹l爹
.90 ;
.100

10
20
30
,/GHz
(d1 w/^24
图4对于不同宽高比时的计算结果,B=10
参考文献
DouviUe R J P,James D S.Experimental study 0f sym- metric micmstrip bends and their compensation. IEEE
(a)微带线的几何结构
z广0-..d、
●●-●
一’ ,
(b)微带线切角大小Ⅲ=删
图2微带线结构以及弯曲处切角大小
由图3可以看出,本文所得的结果与文献[3] 所得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2.2最优切角尺寸与特性阻抗的关系
下面讨论相对介电常数分别为占,=lO和占,= 3.8时的微带线拐角的传输特性。对于占,=10,我 们先取微带线宽度印=0.1mm,然后固定彬不变,改 变^的大小使宽高比分别为0.5、1、2、4,对应的特
K町k60m幻可旷A朋opf幻oz讹£训。以n蒯4幽。聊ed扎k帆mH凡ic口砌凡Ⅳet埘D砘,胞n蠡砂矿尉w。砌n,吼i阳)
Abstract: Th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strip line with 45。chamfered right ande bend were investigated by

一种可改善键合丝截止频率的T形匹配电路

一种可改善键合丝截止频率的T形匹配电路

一种可改善键合丝截止频率的T形匹配电路作者:***来源:《现代信息科技》2022年第02期摘要:介绍了一种在微波多芯片模块中,芯片微波端口键合丝较长的情况下,如何对其进行频率拓宽的方法。

针对芯片微波端口键合丝引入的失配情况进行了分析和准确的模型提取,并以此得出了一个有效的匹配电路结构(T形结)。

在键合丝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此T形匹配方式将成倍提高其使用频率,改善电路性能。

同时,此T形匹配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和应用。

关键词:T形结;键合丝;芯片中图分类号:TN4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706(2022)02-0078-03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ethod of how to broaden the frequency of microwave multi chip module when the bonding wire of Chip microwave port is long. Aiming at the mismatch situation of introducing the chip microwave port bonding wire, it is analyzed and the accurate model is extracted. According to this, an effective matching circuit structure (T-junction) is obtained. When the length of bonding wire is the same, this T-shaped matching method will multiply its use frequency and improve the circuit performa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T-shaped matching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for design and application.Keywords: T-junction; bonding wire; chip0 引言近年來,微波和射频通信技术、各种雷达等军用电子系统的飞速发展。

T型微带线间串扰问题的FDTD分析与抑制

T型微带线间串扰问题的FDTD分析与抑制

S p .2 0 et 07
T型微 带线 间串扰 问题 的 F D 分析 与抑制 DT
严 冬 孙 力 孙亚秀 姜保 军
( 尔滨 工业 大学 电 气工程 系 哈 尔滨 100 ) 哈 50 1 摘 要 :T 型微 带 线 的串扰 是 高速 电路 信 号完整 性 问题 中的重 要组 成 部分 。采 用 P ( ef t t e ML P r cl Mac d e y h
中图分类号 : N 1 T 87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0 959 (070—2 3 4 10—8 62 0 )928— 0
Ana y i nd S pr s i n fCr s t l o s p d M ir s rp by l ssa up e so o o s ak f r T-ha e c o t i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9期 9
20 0 7年 9月







Vl _ N O. 0 29 l 9
J u n lo e t o i s & I f r a i n Te h o o y o r a f Elc r n c n o m to c n l g
L y r一 DTD 方法 首次对 T 型微带 线 间的 串扰 问题进 行全波 分 析 , a e)F 并给 出抑 制 串扰 的具体 措施 。 PML F — DTD
仿真 结果表 明,不 同的改进 结构 参数 对 串扰 的影 响不 同:() 口距 离 S越 大线 间 串扰 越 小 ,最 多减 小 1d 1开 0 B; f1 口角度 越小 线 问串扰越 小 ,减小 幅度最 多达 1 d 2开 4 B。 由此 得 出 ,在 T型微 带线 上 开三 角形 口 ,通过 改 变开 口距 离 S和 开 口角 度 可 实现对 邻 近微 带线 串扰 的有效 抑制 。 关键 词 :时域有 限差 分法 ;微 带线 ; 串扰 ;完全 匹配层

相控阵天线的设计与FDTD分析

相控阵天线的设计与FDTD分析

本文在 已有天线单元 的基 础上 构建 等距微带线阵 , 分 析其 方 向特性 , 添加 移 相器构 造相 控 阵天线 , 用 F T 再 并 DD 仿 真软件分析相控阵天线不 同扫描角的方 向图。
0 7 m, = .6m .7m 缸 0 2 m,时 域 步长 A =0 7 s 由 C uat t . 9p , orn 稳定 性条件决定。采用调制高斯脉 冲作为激励 源 , 中心 频率 为 3G z半 功率带宽为 2 G H , Hz。 为满足相邻阵元之 间电压激励 的相位 之差 , 设置 相邻 电
均 匀传输 线上相距长度 为 工的两点之 间的相位差 为 】

时, 理论上不 出现栅瓣 扫描 角应满足的条件 为 :
q b

, 此式表明改变相位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
1 ̄l ri( 一1 0o <a s cn A )=a s ( ri cn
aci 9 r sn 0. 6=7 4。
向) 则 天线 阵的最大辐射方 向为 。固定各个贴片天线 在 ,
阵列 中的位 置 , 过改变相邻两 阵元 的贴 片天线到激励 源的 通 位置之 差 Z即在微带 馈线上改变各 阵元 的激励 源的位置 , , 在 d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 必然改变 , 这就是相控阵天线 的原理。
图 1中 ( ) b 、( ) d 所示 。图中实线所绘 为 E面方 a 、( ) c 、( ) 向图 , 虚线所绘为 H面方 向图。可见 , 该线 阵能精 确实 现从
的最大相对误差为 6 o %。 .8 22 . 7元相控 阵天线 方向性分析 对 7元相控阵 天线 分别 由 F T D D软件计 算 给 出了扫 描 角为 0 、5 、0 、5 离散 角时的远场方向 图, 。1 。3 。4 。 方向图依次 如

各种计算电磁学方法比较

各种计算电磁学方法比较

微波EDA‎仿真软件与‎电磁场的数‎值算法密切‎相关,在介绍微波‎E DA软件之前先‎简要的介绍‎一下微波电‎磁场理论的‎数值算法。

所有的数值‎算法都是建‎立在Max‎w ell方‎程组之上的‎,了解Max‎w ell方‎程是学习电‎磁场数值算‎法的基础。

计算电磁学‎中有众多不‎同的演法,如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时域有限积‎分法(FITD)、有限元法(FE)、矩量法(MoM)、边界元法(BEM)、谱域法(SM)、传输线法(TLM)、模式匹配法‎(MM)、横向谐振法‎(TRM)、线方法(ML)和解析法等‎等。

在频域,数值算法有‎:有限元法 ( FEM -- Finit‎e Eleme‎n t Metho‎d)、矩量法( MoM -- Metho‎d of Momen‎t s),差分法( FDM -- Finit‎e Diffe‎r ence‎Metho‎d s),边界元法( BEM --Bound‎a ry Eleme‎n t Metho‎d),和传输线法‎( TLM -- Trans‎m issi‎o n-Line-matri‎x Metho‎d)。

R+x在时域,数值演算法‎有:时域有限差‎分法( FDTD - Finit‎e Diffe‎r ence‎Time Domai‎n),和有限积分‎法( FIT - Finit‎e Integ‎r atio‎n Techn‎o logy‎)。

这些方法中‎有解析法、半解析法和‎数值方法。

数值方法中‎又分零阶、一阶、二阶和高阶‎方法。

依照解析程‎度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传输线法(TLM)、时域有限积‎分法(FITD)、有限元法(FEM)、矩量法(MoM)、线方法(ML)、边界元法(BEM)、谱域法(SM)、模式匹配法(MM)、横向谐振法‎(TRM)、和解析法。

依照结果的‎准确度由高‎到低,分别是:解析法、半解析法、数值方法。

光波导二维与三维FDTD建模

光波导二维与三维FDTD建模

---------------------------------------------------------------范文最新推荐------------------------------------------------------ 光波导二维与三维FDTD建模摘要一个多世纪以来,由电磁学发展起来的现代电子技术已应用在电力工程、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领域。

电磁理论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等领域,并深人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今天,电磁场问题的研究及其成果的广泛运用,已成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有限差分法(FDTD)是仿真光子器件最有力的算法之一。

本课题首先总结计算电磁学的发展,然后说明FDTD算法的原理和特点,编写了FDTD程序;结合具体光子器件计算,进行FDTD仿真,并得出了结果。

8797关键词计算电磁学,FDTD,边界条件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Title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odeling for two and three dimensional optical waveguide1 / 13AbstractMore than a century, the modern electronic technology developed by electromagnetism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multidisciplinary field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Electromagnetic theor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s of defense, industrial, agricultural, medical, health, and deep into people's daily lives. Today, research and its extensive use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problems, has become one of the hallmarks of modern human society. Meanwhile,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FDTD) method has been the most useful simulation tool for optical waveguide. This thesis first to sum up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and then explain the princip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DTD algorithm. We developed a house-in FDTD code using Visual C++. Two kinds of optical devices, such as optical waveguide and microring, have been simulated by FDTD. Finally, the conclusion has been drawn in the end of this thesis.---------------------------------------------------------------范文最新推荐------------------------------------------------------图1.1电磁问题数值模型中计算方法计算电磁学的形成以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主要标志,并以数学方法的研究成果为基础。

PCB传输线间串扰抑制方法分析

PCB传输线间串扰抑制方法分析

PCB传输线间串扰抑制方法分析
杜廷辉;丁君;郭陈江
【期刊名称】《计算机仿真》
【年(卷),期】2010(027)009
【摘要】研究数字电子技术设备中,串扰是印刷电路板(PCB)上电磁兼容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抑制PCB传输线间串扰,提高系统信号准确性,消除噪音,通常在传输线间插入一列用金属填充的、顶端用微带连接的接地柱线(简称保护带).由于加有保护带的传输线系统结构复杂,理论分析比较困难,利用网络级联的方法对加有保护带的传输线建模进行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加入保护带能有效地抑制线间串扰,保护带参数(接地柱间距、半径)的变化对串扰抑制有明显影响.研究对工程中正确设置保护带以降低串扰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总页数】5页(P323-327)
【作者】杜廷辉;丁君;郭陈江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陕西,西安,710129;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陕西,西安,710129;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陕西,西安,7101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152
【相关文献】
1.基于PML-FDTD的PCB传输线串扰抑制分析 [J], 蒋连浩;高卫东;杜道鹏
2.EBG结构在PCB传输线间串扰抑制中的应用 [J], 蒋连浩;高卫东;杜道鹏
3.减小PCB微带线间串扰方法分析 [J], 曹海舟
4.减小PCB微带线间串扰方法分析 [J], 方志坚;姜育峰;王力
5.基于PML-FDTD的PCB传输线串扰抑制分析 [J], 蒋连浩;高卫东;杜道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T型微带线间串扰问题的FDTD分析与抑制
作者:严冬, 孙力, 孙亚秀, 姜保军, Yan Dong, Sun Li, Sun Ya-xiu, Jiang Bao-jun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哈尔滨,150001
刊名:
电子与信息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年,卷(期):2007,29(9)
1.Okoniewski M;Okoniewska E;Stuchly M A Three-dimensional subgridding algorithm for FDTD[外文期刊] 1997(03)
2.李征帆;曹毅微波与高速电路中的电磁场理论及其数值方法 2002
3.Berenger J P Three-dimensional perfectly matched layer for the absorp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外文期刊] 1996
4.Yee K S Numerical solution of initial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involving Maxwell's equations in isotropic media 1966(03)
5.Sheen D M;Ali S M;Abouzahra M D;Kong J A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 to the analysis of planar microstrip circuits[外文期刊] 1990(07)
6.Berenger J P A perfectly matched layer for the absorp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1994
7.刘博;陈如山降低耦合微带线间串扰问题--FDTD分析[期刊论文]-微波学报 2003(03)
8.Xiao F C;Murano K;Kami Y The use of via holes for controlling the crosstalk of non-parallel microstrip lines on PCBs[外文会议] 2002
9.黎淑兰;刘元安;宋占海耦合微带线间串扰问题的FDTD法分析[期刊论文]-微波学报 2006(02)
10.梁昌洪计算微波 1984
11.李丽平;李玉山;王崇剑防护线减小微带线间串扰的FDTD分析[期刊论文]-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6(03)
本文链接:/Periodical_dzkxxk200709059.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