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总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总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案】14.C15.“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解析】14.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
故C错误。
15.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意、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
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
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
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
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
江苏省2019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盐城中学期初检测试卷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11分)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①宋·苏轼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
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
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
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梅花魂②。
【注】①本诗于神宗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在黄州贬所作,作此诗时苏轼贬来黄州已第四个年头。
②化用唐代诗人韩偓的“玉为通体依稀见,香号返魂容易回”,意谓第二次开放好比魂的返回。
9.简要分析诗歌首联的作用。
(5分)【答案】①交代了诗人此时的居住环境,点明环境的偏远,烘托凄凉的氛围;(3分)②为下文叙事、抒情作铺垫。
(2分)10.《宋诗精华录》卷二评曰:“读五、六二句,觉《旄丘》(《诗·邶风》篇名,旧说诗为黎臣怨卫伯不救而作)之‘何多日也’,‘何其久也’,殊少含蓄矣。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6分)【答案】①“新扫旧巢痕”流露出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内心的忧愤。
“渐成终老计”表现出诗人贬谪数年回朝无望,只得终老于此的无奈。
②诗人与沙鸥相熟,来的次数多了,自己钓鱼所坐之石也觉得温暖了,流露出诗人想退隐江湖之意。
③借梅花二度开放,表达自己被贬斥后企望被朝廷重新任用的愿望。
(一点2分)扬州中学开学质量检测三、古诗词鉴赏(12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小题。
送黎六郎赴阳翟少府韦应物试吏向嵩阳,春山踯躅①芳。
腰垂新绶色,衣满旧芸香②。
乔树别时绿,客程关外长。
只应传善政,日夕慰高堂。
【注】①踯躅:杜鹃花的别名,又名映山红。
②芸香:书香。
芸草香味能杀死书虫,读书人就把其夹在书中,时间久了书也有了这种味道。
9.请简析首联的作用。
(6分)10.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6分)三、古诗词鉴赏(12分)9. ①交代送别黎六郎的原因。
②点明黎六郎赴任时的季节。
③以漫山遍野开放杜鹃花这一乐景衬托黎六郎赴任时的喜悦之情。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汇编附详解-历年高考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汇编附详解-历年高考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安徽卷)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案】::⑴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
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
(意思答对即可)⑵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答案】::⑵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
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意思答对即可)【鉴赏资料】:作为辛派词人,我们提起刘过,总喜欢将他与“金戈铁马”、“整顿乾坤”、“誓斩楼兰”联系在一起,豪放粗犷是其词的当行本色。
但他有些词却写得蕴藉含蓄,委婉动人。
这反而更使人觉得他是真豪杰,觉出他的真性情来。
联想到鲁迅先生所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愈觉此言不虚。
卢梅坡,南宋诗人,刘过在京城杭州交结的朋友,这首词是刘过为他送别时写的。
它描写了送别的,尤其是送别后刘过对友人魂牵梦萦的思念之情,写得情真意切,饶有余味。
汉乐府《横吹曲》有《梅花落》曲,是唐宋文人很喜欢听的笛曲。
李清照《永遇乐》词人“染柳烟浓,吹梅笛怨”之句。
“吹梅角远”化用李词,写在春天的时候他们携手踏青,欣赏那冰肌玉骨的梅花,聆听那余韵悠长的笛声。
远,写笛声悠长。
一个“远”字,展现了他们胜日寻芳的愉快心情。
这两句词,不仅形象地再现了他们欢会的场面,还巧妙地暗示了他们欢会时间的短暂,不过是从秋到春,为下文“匆匆”二字埋下了伏线。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及默写含答案解析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及默写(课标全国卷、卷、卷、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江苏卷)第五部分古代诗歌阅读(一)(2019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案】14. C 15.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解析】【14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
故C错误。
【15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义、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
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
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
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
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最新版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总答案及赏析.pptx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总(答案及赏析)
.精品课件.
1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全国卷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看到这幅画就心中就会涌现出非常美好的诗句。即使 你用尽全天下最美好的语言都无法表达出来画中的意境, (换句话说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精品课件.
4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全国卷1
陈与义(1090—1138年),两宋之际河南府洛阳(今属河南)人, 字去非,号简斋。宋政和三年(1113年)以太学上舍及第,历任开 德府教授、太学博士,后谪监陈留酒税。北宋灭亡,辗转南渡。宋 绍兴元年(1131年)至临安,授中书舍人,兼掌内制。绍兴七年, 累官至参知政事。力主对金议和,深得高宗满意。次年,因病以资 政殿学士提举临安洞霄宫,未几病卒。工诗词,尤长于涛,体物寓 兴,清邃纡馀,有陶渊明、谢灵运、韦应物、柳宗元之风。著有 《简斋集》。 [7] 参考资料
10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全国卷3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2019诗歌鉴赏高考真题汇编语文(解析版)
专题05:诗歌鉴赏【2019年高考】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案】14.C15.“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解析】14.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
故C错误。
15.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意、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
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
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
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
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
2019诗歌鉴赏高考真题汇编语文(解析版)
专题05:诗歌鉴赏【2019年高考】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案】14.C15.“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解析】14.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
故C错误。
15.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意、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
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
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
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解析)
2019 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解析)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山东卷〕 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以下问题。
〔8 分〕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 分〕【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
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5 分〕【答案】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赏析】《吴松道中》共有两首,是诗人行船在吴淞江上时所写。
诗人写这两首诗,原本无一定题旨,他在吴淞道上一路行来,身与境遇,便随兴而发,随感而咏,或写景或怀古,富有当时当地色彩。
遣词用语,不事雕饰,浅近自然,与诗人随意挥洒的诗情相合。
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吴松,即“吴淞”,江名,太湖最大的支流。
这一首写泊舟后第二天的行程。
诗中的“天寒”、“叶飘”、“雁声急”、“岁晚”、“霜月”诸语,点明季节已是晚秋。
前三联描写了由盘门到枫桥的一路景色,兼及诗人自己的心情。
天刚破晓,船又启航。
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及默写含答案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及默写(课标全国卷、卷、卷、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江苏卷)第五部分古代诗歌阅读(一)(2019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案】14. C 15.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解析】【14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
故C错误。
【15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义、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
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
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
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
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江苏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最新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苏锡常镇3月调研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①史达祖西风来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
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
殊方路永,更分破秋光,尽成悲镜。
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
江南朋旧在许,也能怜天际,诗思谁领?梦断刀头②,书开虿尾③,别有相思随定。
忧心耿耿。
对风鹊残枝,露蛩荒井。
斟酌姮娥,九秋宫殿冷。
注:① 开禧元年(1205年),史达祖随宋朝派赴金国贺金主生辰的使节北行,六月离临安,八月中秋到达真定(今河北正定),夜宿馆驿中。
② 刀头:刀头有环,古人将其谐音为“还”。
③ 虿尾:笔法劲锐。
9. 请赏析上阕中“西风来劝凉云去……一一冰壶相映”两句写景的艺术手法。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概括词人“古庭空自吊孤影”的原因。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9.①“劝”“放开”将西风和夜空人格化,化静为动,写出中秋夜晚云破月来、天地澄明的景象。
②用“金镜”“冰壶”“霜”比喻空中圆月和皎洁的月光。
③把月光照耀四野想象为凝霜,由月亮倒映水面,想象月宫中的桂树被河水浸湿,生动有趣。
④以美景写哀情,倍增凄切。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10.①中秋佳节,身在“异国”,归日无期;②触景伤情,思念江南的亲朋故旧;③忧心国事,对时局倍感无力。
2004_2019江苏高考诗歌真题汇编
2004-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2004年卷】1.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意象,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②首句“岁岁金河复玉关”,这是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次句“朝朝马策与刀环”,这是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第三句“三春白雪归青冢”,这是怨气候酷寒;第四句“万里黄河绕黑山”则是怨景色单调。
【2005年卷】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益诗友。
⑴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
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答: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
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尘埃)⑵“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⑵清冷、幽静孤单、寂寞⑶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答:“为拂绿琴埃”。
【2006年卷】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答案】: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1分)。
“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1分)⑵“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全国及各省2019年高考语文卷【古代诗歌鉴赏题】汇集解析卷
全国及各省2019年高考语文卷【古代诗歌鉴赏题】汇集解析卷(一)(2019全国I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案】14.C15.“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14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
故C错误。
【15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义、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
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
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
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
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
最新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总答案及赏析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全国卷2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全国卷1
全诗写景兼抒情,通篇未用一典,却于简谈中见新奇。古人认为 “天下事有意为之,辄不能尽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间,诗尤 然”,简斋此诗,可证此论。全诗自然至极,淡泊至极。然而这淡 泊却是“豪华落尽见真纯”之淡,是“淡极始知花更艳”之淡。绝 非索然寡味,深远就寓在这淡泊之中。无限的绚烂,也融于淡泊之 中,真乃淡而有致,淡而有味。 [6] 名家点评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是画中之景、物, 为实。但是景中含情,“满眼”“苍然”“含晚”“不还”,这些词中饱含 诗人的情感。尤其是“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句,让静物有了动态感, 有了人的情怀,有了人生的况味。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是诗人对画作由 衷的赞美,赞叹,还有赞美之外的感悟、思索。韵味悠长,意在画外,意在 言外。诗歌在唐朝后,诗歌的意境很多都跑到宋词里去了。宋诗哲理有余, 而情韵不足。这首题画诗,情韵还算充沛。
原14题.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
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江苏省-2019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
20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
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4分)(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请作具体分析。
(4分)【答案】(1)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2011年三、(2011•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分)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①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②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③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参考答案:(1)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歌风格,清新、俊逸.(2)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3)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2012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2019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详解附诗歌赏析
2019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详解附诗歌赏析四、(2019江苏,9—10,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1.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6分)2.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5分)1.答案(1)“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赏析对比手法塑造形象的能力,体现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的学科素养,弘扬了一种精诚奋斗的精神,思想上具有积极意义。
立志报仇雪恨的精卫鸟经年累月怀着微小的赤诚之心,“终年”与“寸诚”是一对比;口衔细石却希望填平大海,“细石”与“大海”是一对比;填海之功难以实现,区区小命实在轻,“任务重”与“性命轻”是一对比。
在对比中表现了精卫的决心之坚、抱负之大与命运之悲。
2.答案独抒己见,不随大流;但求尽力,不计结果;贵在实干,无意显名。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着重考查赏析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体现了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的学科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诗歌后六句中“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是全诗主旨。
“专精”二字是作者赋予精卫鸟的人格化的精神品质。
“我独”二字,表达了作者傲然不屈于俗见的鲜明态度。
“赏专精”是作者立论的依据,后四句围绕“赏专精”这一论点,充分展开议论。
最后两句作者将“精卫”与刺客相比,再次表达了对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的褒扬。
(一)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下载支持!2011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训练题汇编东海高级中学三、古诗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池鹤白居易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①。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销。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注:①风标,风度节操。
(1)诗歌里出现的乱鸡、鸬鹚、鹦鹉等形象,对塑造池鹤形象有什么作用,请作具体说明。
(5分)参考答案:这些形象起对比和衬托的作用。
(2分)乱鸡形象凸显了池鹤的风度和节操;鸬鹚的毛色污浊,和池鹤的毛白如雪对照,突出池鹤形象和品格的高洁;鹦鹉的娇弱和学舌无主见,突显了池鹤的自标高格和铮铮傲骨。
(3分)(2)尾联“思何事”三字耐人寻味,你认为池鹤所思应为何事?本诗托物言志,据此理解,这一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参考答案:丹顶鹤所思是自己何时(是否)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在遥不可及的云水之乡。
(2分)尾联借丹顶鹤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能施展自己才华的生活境界的向往,也隐含了保持自己孤高的品格和非凡的气质才华,将来能鹤唳云端,展翅冲天的愿望,同时又表达了对自己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
(3分)三、古诗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千秋岁引①王安石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
楚台风②,庾楼月③,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
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
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注】①此词是王安石推行新法失败后的晚年作品。
②楚台风:宋玉《风赋》中说,楚王游于兰台,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③庾楼月:《世说新语·容止》中说:庾亮在武昌,与诸佐吏殷浩之徒上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
⑴请概括说明这首词的上片是如何写景的,表达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心情,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5分)⑵这首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联系全词作简要说明。
(5分)参考答案:⑴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写出了一幅凄清哀婉、岑寂冷隽的秋光图。
(2分,只要答出两个角度即给2分)表现了久客异乡、思盼归家但又身不由己的思绪。
(2分)反衬或对比。
(1分)。
⑵①倦意官场(或被名利所缚),寄寓人在旅途的感叹;②对无拘无束的百姓生活的留恋与向往之情;③历经沧桑后欲寄情山水(或:心归自然)而不得的痛苦之情。
(一点2分,三点全答到得5分,意思对即可)三、古诗鉴赏(10分)9.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啰唝曲刘采春其一其二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莫做商人妇,金钗当纸钱。
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⑴这两首诗在内容和表达上有什么共同之处?(5分)⑵“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看似无理却又在情理之中,请做简要分析。
(5分)参考答案:⑴这两首诗均写出丈夫外出久而不归,家中妻子天天思念的情形,在感情的表达上,不直抒相思之苦,而从人物的心理变化及动作的描写上显露其情深,笔法新颖别致。
⑵“不喜”“生憎”的对象从事理上看是毫无道理,但它又有必然的联系。
因当初就是“秦淮水”和“江上船”把她的夫婿载走的,至今还没把他载回来,主人公怎能不怨恨这水和船呢?寥寥几笔,从其天真地埋怨水和船的心理变化刻画中,增强了感情的表达力量,这种埋怨之情正是强烈思念之情的外化,因而它又是在情理之中的。
三、古诗鉴赏(10分)9.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1)诗歌的首联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2)“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历来为人激赏,称其为“客中除夜之绝唱”(《诗薮》),请你说说其妙处。
(3分)(3)“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一句中既写到“悲”又提及“笑”,这样写是否矛盾?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说明。
(4分)参考答案:(1)“谁相问”,用设问的语气,交代诗人的处境。
这两句写出诗人长夜枯坐,举目无亲的孤独,这样写更能鲜明突出诗人除夕之夜的凄苦、寂寞之情。
(3分)(2)这两句形象地写出诗人身处异地,与家人远隔万里的难堪处境。
其中“一年将尽”、“万里未归”,构成对仗,把悠远的时间性、广漠的空间感,对照并列在一起,自有一种意绪茫茫、百感交集的情思。
(3分)(3)不矛盾。
前事可悲,今复可笑。
诗人“悲”的是往事不堪回首,而这“笑”字包含着对自我的嘲笑,也包含着对现实无奈的苦笑,其中含蕴着多少对不合理现实的愤慨不平。
这一“悲”一“笑”极为伤感。
(4分)三、古诗鉴赏(10分)⒐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途中见杏花吴融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①,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长安。
长安多杏树。
⑴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有怎样的表达特色。
(4分)⑵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⑴(4分)首联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或:以乐景衬哀情)。
(2分)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着春天的生气,可是作者面对这美好的景象,却感到忧愁、苦涩。
(2分)(乐景的介绍为1分,作者的感受为1分)【注】如果考生回答触景生情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⑵(6分)①惜春之情(1分)。
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1分);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1分)。
②流离之苦(或:身世之叹)(1分)。
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1分);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1分)。
③故国之思(1分)。
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作者深心忆念着的长安生活(1分),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1分),点出了自己的愁怀所在。
(三点任意答出两点即可给6分,但每点必须附带分析。
具体到每点,答出情感给1分,分析给2分)请下载支持!三、古诗鉴赏(10分)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并州路李宣远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⑴“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一联,描写了什么时间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3分)⑵使征人“垂泪”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3分)⑶请赏析诗的结句“烽火起云间”的妙处。
(4分)参考答案:⑴傍晚。
(1分)“吹角”是从听觉角度描写,“射雕还”是从视觉角度描写。
(2分,每点1分)⑵黄叶飘零,秋景令人感伤;孤城吹角,戍边生活凄凉;牛羊下山,引发征人乡思。
(3分,每点1分)⑶垂泪之时,烽烟忽起,形象地写出了边塞战事残酷;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同情。
(4分,每点2分)三、古诗鉴赏(10分)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②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③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④。
【注】①玉垒:山名,在今四川茂汝。
②北极:即北极星,喻指唐王朝。
③西山寇盗:指吐蕃。
④梁父吟:诸葛亮遇到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
⑴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5分)⑵尾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参考答案:⑴颔联写阔大悠远的自然景象,颈联写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2分)寄寓古今世事沧桑变幻、祈望国运久远的感慨。
(3分)⑵用典(借古讽今)。
(1分)①暗讽君王重用奸邪,昏聩误国;(2分)②表达自己空怀济世之心却报国无门的抑郁与自遣之情。
(2分)三、古诗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南宋] 陈与义夜登小阁,忆洛阳旧游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作此词时,作者住在浙江湖州。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描绘出“旧游”中怎样的美好情境?请作简要分析。
(4分)(2)全词如何围绕“闲”的心绪,发出怎样的感慨?(6分)参考答案:(1)①动静结合(1分)。
②借月色迷蒙、疏影斑驳和豪英坐饮、流水无声、笛声阵阵来构成一幅人与景、情与境相谐和的优美游乐图。
(3分)动静结合:碧空中,月色迷蒙;花丛中,树影斑驳(静);午桥上,豪英坐饮(动);长河中,流水无声(有动有静);杏花里,笛声阵阵(动)。
构成一幅人与景、情与境相谐和的优美游乐图。
(2)从洛阳旧游到现今偏寓江南(湖州)之“闲”,感慨国事的盛衰兴亡(2分);从昔日与豪英交往到如今此身独在之“闲”,感慨个人知交零落(2分);从二十多年的转瞬即逝到夜登小阁之“闲”,感慨时光飞逝而功业无成。
(2分)三、古诗鉴赏(10分)⒐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莲曲(唐)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采莲词(唐)张潮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⑴两首诗都写了采莲女,形象有所不同。
请简要说明。
(4分)⑵两首诗在写人的手法上有哪些异同?请具体分析。
(6分)参考答案:⑴白诗描写的是一位情窦初开(或“多情”,1分)、腼腆羞涩(或“羞涩”,或“腼腆”,1分)的采莲姑娘;张诗描写的是一群互助(或“团结”,或“友爱”,1分)、勇敢(1分)的采莲姑娘。
⑵①两首诗前两句都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2分,“烘托”也可写成“衬托”;或者写“景物描写为人物出场作铺垫”)。
②白诗后两句采用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勾画人物形象(2分)。
③张诗后两句采用白描手法(2分,如写“动作描写”给1分)。
三、古诗鉴赏(10分)⒐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闽中秋思杜荀鹤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
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所作。
⑴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试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简析“炼字”这一技法。
(4分)⑵“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文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
本诗在抒写内心情感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6分)参考答案:⑴上联当中“匀”“弄”两字,运用拟人的手法,使“雨”与“风”情态毕现,极富情趣;“丛丛”与“叶叶”二词用叠字,增添了音乐性,琅琅上口,余味无穷。
(答四组字词1分,分别点出作用3分,共计4分)⑵本诗全篇的抒情方式(手法)是乐景哀情。
(2分)前三句写景,极尽明丽欢愉,与气象开阔之能事,全然无北国秋之萧瑟。
末一句两个“堪”字,即构成心绪的对比。
他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慰解思乡之苦,作者乡思愈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