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值检测数据记录表
新方法验证报告(pH 便携式pH计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新方法验证报告(pH 便携式pH计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b54b65081c758f5f71f6739.png)
XXXX有限公司新项目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pH 便携式pH计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项目名称: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年)负责人:审核人:日期:pH 便携式pH计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年)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1、方法依据及适用范围本方法依据是pH 便携式pH计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年)本方法能力验证应随标准更新而更新。
本方法还用于水质pH值的测定。
2、方法原理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以Ag/AgCl等为参比电极合在一起组成pH复合电极,利用pH复合电极电动势随似离了活度变化而发生偏移来测定水样的pH值,复合电极pH计均有温度补偿装置,用以校正温度对地极的影响,用于常规水样监测可准确至0.1pH单位。
较精密仪器可准确到0.01pH单位,为了提高测定的准确度,校准仪器时选用的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应与水样的pH值接近。
3、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3.1试剂和材料3.1.1配制标准溶液所用的蒸馏水应符合下列要求:煮沸并冷却、电导率小于2×10-6S/cm的蒸馏水,其pH 以6.7~7.3之间为宜。
3.1.2测量pH时,按水样呈酸性,中性和碱性三种可能,常配制以下三种标准溶液:1)pH标准溶液(pH4.008 25℃):c(C8H5KO4)=0.05mol/L,标准证书编号:XXXXXXXX,有效期限:XXXX年XX月XX日。
2)pH标准溶液(pH6.865 25℃):c(KH2PO4)=0.025mol/L,标准证书编号:XXXXXXXX,有效期限:XXXX年XX月XX日。
3)pH标准溶液(pH9.180 25℃):c(Na2B4O7)=0.01mol/L,标准证书编号:XXXXXXXX,有效期限:XXXX年XX月XX日。
3.1.3标准溶浓的保存:标准溶液要在聚乙稀瓶中密闭保存,在室温条件下标准溶浓一般以保存1~2个月为宜,当发现有浑浊、发霉或沉淀现象时,不能继续使用。
纯水机水质监测记录
![纯水机水质监测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9a8b8c4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9.png)
纯水机水质监测记录
纯水机水质监测记录
一、概述
本记录用于记录纯水机水质监测的数据和分析结果。
纯水机是一种用于制备纯净水的设备,其水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产安全。
因此,对纯水机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和记录至关重要。
二、监测项目
1.浊度:检测水样中悬浮物的含量,单位为NTU(浊度单位)。
2.pH值:检测水样的酸碱度,单位为pH。
3.电导率:检测水样的导电性能,单位为μS/cm(微西门子/厘米)。
4.总有机碳(TOC):检测水样中有机物的含量,单位为ppb(parts per
billion)。
5.细菌总数:检测水样中细菌的总数量,单位为CFU/mL(菌落形成单位/毫
升)。
三、监测设备与方法
1.监测设备:采用水质监测仪器,包括浊度计、pH计、电导率仪、TOC分析仪
和细菌培养箱。
2.监测方法: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监测数据记录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水质浊度、pH值、电导率和总有机碳含量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说明水质
良好,符合生产和生活用水的要求。
2.水质细菌总数控制在较低水平,说明纯水机在制备过程中有效地抑制了细菌
的生长和繁殖,保障了饮用水的安全性。
电位法测定水溶液的pH值
![电位法测定水溶液的pH值](https://img.taocdn.com/s3/m/2ed52e6ec77da26925c5b0e1.png)
实验1 电位法测定水溶液的pH值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玻璃电极测量溶液pH值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技术;2.学会怎样测定玻璃电极的响应斜率,进一步加深对玻璃电极响应特性的了解。
二、方法原理以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用电位法测量溶液的pH值,组成测量电池的图解表示式为:电池的电动势等于各相界电位的代数和。
即,其中为试液与饱和氯化钾溶液之间的液接电位E j,于是当测量体系确定后,式中E(电池)、E(Ag,AgCl)及E j均为常数,而合并常数项,电动势可表示为:其中0.059为玻璃电极在25℃的理论响应斜率。
由于玻璃电极常数项,或说电池的“常数”电位值无法准确确定,故实际中测量pH值的方法是采用相对方法。
即选用pH值已经确定的标准缓冲溶液进行比较而得到欲测溶液的pH值。
为此,pH值通常被定义为其溶液所测电动势与标准溶液的电动势差有关的函数,其关系式是: (1)式中pH x和pH s分别为欲测溶液和标准溶液的pH值,E x和E s分别为其相应电动势。
该式常称为pH值的实用定义。
测定pH用的仪器-pH电位计是按上述原理设计制成的。
例如在25℃时,pH计设计为单位pH变化58mV。
若玻璃电极在实际测量中响应斜率不符合58mV的理论值,这时仍用一个标准pH缓冲溶液校准pH计,就会因电极响应斜率与仪器不一致引入测量误差。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度,需用双标准pH缓冲溶液法将pH计的单位pH的电位变化与电极的电位变化校为一致。
当用双标准pH缓冲溶液法时,电位计的单位pH变化率S可校定为: (2)式中pH(s,1)和pH(s,2)分别为标准pH缓冲溶液1和2的pH值,E(s,1)和E(s,2)分别为其电动势。
代入(1)式,得:从而消除了电极响应斜率与仪器原设计值不一致引入的误差。
显然,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是否准确可靠,是准确测量pH值的关键。
目前,我国所建立的pH标准溶液体系有7个缓冲溶液,它们在0~95℃的标准pH值可查阅相关文献。
纯化水检查记录表
![纯化水检查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43f95ea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e.png)
纯化水检查记录表1. 介绍纯化水是指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处理获得的除去大部分杂质和离子的水。
在实验室、制药、电子、化妆品等行业中,纯化水是一种重要的原料。
为了确保纯化水的质量符合需要,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记录。
本文档将介绍纯化水检查记录表的使用方法以及填写要求。
2. 纯化水检查记录表使用方法下面是纯化水检查记录表的使用方法:2.1. 填写日期在记录表的顶部,有一个日期的填写位置,请在每次进行检查时填写当天的日期。
2.2. 填写负责人在记录表中,有一个负责人的填写位置,请填写进行检查的负责人的姓名。
2.3. 填写检查项目在表格的左侧列中,列出常见的纯化水检查项目,如水温、电导率、溶解氧、pH值等等。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在列表中增加或删除项目。
2.4. 填写检查结果在表格的右侧列中,填写每个检查项目的具体数值或结果。
对于数值型的数据,可以直接填写测量的数值;对于结果型的数据,可以填写合格或不合格。
2.5. 填写备注在表格的最后一列,填写与每个检查项目相关的备注信息。
例如,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可以在备注中说明具体原因,并记录下后续处理的情况。
2.6. 签字确认在记录表底部,有一个签字确认的位置,请填写进行检查的人员的签名和日期。
3. 纯化水检查记录表样例日期负责人水温(℃)电导率(μS/cm)溶解氧(mg/L)pH值备注2022-01-01 张三25.5 10 6.5 7.02022-01-02 李四26.0 12 7.0 7.22022-01-03 王五24.5 8 6.8 6.8 pH值偏低,进行调整处理4. 纯化水检查记录表填写要求为了保证纯化水检查记录的准确性和可读性,有以下填写要求:•日期的填写要正确无误,使用YYYY-MM-DD的格式。
•负责人的姓名填写清晰,确保负责人可以被准确识别。
•检查项目的填写要准确无误,确保所有重要的检查项目都被包括。
•每个检查项目的结果填写要清晰明确,使用数值或合格/不合格等方式表示。
混凝土拌合用水原始记录
![混凝土拌合用水原始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584b5d72a98271fe910ef959.png)
抗压
强度(MPa)
平均
抗压
强度(MPa)
试针沉入不超过0.5mm(h:min)
终凝时间(min)
初凝时间差(min)
终凝时间差(min)
3d抗折强度比(%)
3d抗压强度比(%)
28d抗折强度比%)
28d抗压强度比(%)
混凝土拌合用水检测原始记录(二)
审核:试验:年月日
龄期:
龄期:
抗折
荷载(kN)
抗折
强度(MPa)
平均
抗折
强度(MPa)
抗折
荷载(kN)
抗折
强度(MPa)
平均
抗折
强度(MPa)
试针沉入距底板3~5mm时间(h:min)
初凝时间(min)
抗压
荷载(kN)
抗压
强度(MPa)
平均
抗压
强度(MPa)
抗压
荷载(kN)
抗压
强度(MPa)
平均
抗压
强度(MPa)
试针沉入不超过0.5mm(h:min)
终凝时间(min)
检测水
水泥净浆开始加水时间(h:min)
龄期:
龄期:
抗折
荷载(kN)
抗折
强度(MPa)
平均
抗折
强度(MPa)
抗折
荷载(kN)
抗折
强度(MPa)
平均
抗折
强度(MPa)
试针沉入距底板3~5mm时间(h:min)
初凝时间(min)
抗压
荷载(kN)
抗压
强度(MPa)
平均
抗压
强度(MPa)
抗压
含量(mg/L)
平均含量(mg/L)
水质报告检测报告样本
![水质报告检测报告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f7eeebc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8.png)
水质报告检测报告样本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水质进行全面检测和分析。
水质检测是确保饮用水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水样的采集和一系列测试,可以评估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并判断水质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2. 检测项目及方法2.1 采样在进行水质检测前,需要首先采集水样。
采样时要注意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并使用干净的容器进行采样,以避免外界污染对结果的影响。
2.2 物理性质测试物理性质测试是对水样的外观和基本特性进行评估。
常用的物理性质测试项目包括:•温度: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样的温度,以了解水的热力学特性。
•气味:对水样的气味进行感官评估,检查是否存在异味。
•颜色:通过目测或使用颜色比色板,评估水的颜色是否正常。
2.3 化学成分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是对水中化学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
主要分析项目包括:•pH值:使用酸碱指示剂或pH计测量水样的酸碱度,评估水的酸碱性。
•溶解氧:通过溶解氧测试仪测量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了解水的氧化还原能力。
•氨氮: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水中氨氮的浓度,评估水的富营养化程度。
2.4 微生物检测微生物检测是对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评估。
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包括:•大肠菌群:通过培养基培养和计数方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的数量,判断水的污染程度。
•菌落总数:利用琼脂平板法,测定水中菌落总数,评估水的卫生状况。
3. 结果与分析根据对水样的测试结果,我们得到了以下水质检测数据:•温度:25℃•气味:无异味•颜色:无异常•pH值:7.2•溶解氧:6 mg/L•氨氮:0.8 mg/L•大肠菌群:10 CFU/100mL•菌落总数:100 CFU/mL经过与相关水质标准进行对比,得出以下结论:•温度处于正常范围内,符合饮用水标准。
•气味和颜色均无异常,水质良好。
•pH值为7.2,略高于标准范围,但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
•溶解氧含量为6 mg/L,符合饮用水要求。
•氨氮含量为0.8 mg/L,低于标准限值,水质优良。
ph计的使用实验报告
![ph计的使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4201a4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a.png)
PH计的使用实验报告一、引言在化学实验中,PH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溶液酸碱性的仪器。
它通过测量溶液中水离子浓度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从而为化学实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实验旨在探索PH计的使用方法和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原理PH计的原理是基于玻尔-武尔定律,该定律表明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酸性离子和碱性离子的浓度之乘积(即酸碱离子积)等于氢离子浓度的平方。
PH计利用玻尔-武尔定律,通过测量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变化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三、实验器材1.PH计2.标准溶液3.酸碱指示剂四、实验步骤1.准备标准溶液,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开启PH计,根据仪器说明书进行仪器的校准和调试。
3.将PH电极浸入待测溶液中,等待PH计显示稳定的数值。
4.记录PH计显示的数值,此为待测溶液的PH值。
5.重复步骤3和步骤4,直到获得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的PH值。
6.根据实验数据绘制PH值与溶液浓度的关系曲线。
7.利用酸碱指示剂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得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不同浓度溶液的PH值。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PH值与溶液浓度的关系曲线。
从曲线可以明显看出,溶液的PH值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变化。
这说明溶液中酸性离子和碱性离子浓度的变化对溶液的酸碱性有重要影响。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使用PH计测量了一系列不同浓度溶液的PH值,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PH值与溶液浓度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果表明,溶液的PH值与溶液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这说明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酸碱离子浓度的变化密切相关。
七、实验心得通过本实验,我深入了解了PH计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PH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实验仪器,可以用于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在实验中,我学会了使用PH计,并了解了PH 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实验不仅提高了我实验操作的技巧,还培养了我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1.玻尔-武尔定律的定义与解释。
水处理实验-混凝
![水处理实验-混凝](https://img.taocdn.com/s3/m/b92f70bd680203d8ce2f24f8.png)
水处理实验设计—污水的混凝处理实验一、实验目的为了深入了解絮凝理论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和进一步掌握絮凝剂的特性,针对污染水体进行絮凝沉淀处理实验,观察絮凝沉淀过程并探讨絮凝剂在水处理过程中的最佳添加量。
二、实验要求1、要求认识几种絮凝剂,掌握其配制方法。
2、观察水处理过程中的絮凝现象,从而加深对絮凝理论的理解。
3、认识絮凝理论对污染水处理的重要意义。
三、实验原理所谓絮凝剂或者混凝剂是指:凡是能使水溶液中的溶质、胶体或者悬浮物颗粒产生絮状沉淀的水处理剂。
天然水或工业污水水中除了含有泥砂、颗粒很细的尘土、腐殖质、淀粉、纤维素、细菌、藻类等微生物。
这些杂质与水形成溶胶状态的胶体微粒,由于布朗运动和静电排斥力而呈现沉降稳定性和聚合稳定性,通常不能利用重力自然沉降的方法除去,必须加入絮凝剂以破坏溶胶的稳定性,使细小的胶体微粒凝聚再絮凝成较大的颗粒而沉淀。
絮凝机理一般有三种:(1)电解质对双电层的作用(图1)水中的悬浮物或固体微粒通常呈胶体状态分布,它们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可吸附液体中的正离子或负离子或极性分子,使固液两相界面上的电荷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电位差。
加入电解质,使固体颗粒的表面形成的双电层有效厚度减少,使范德华引力占优势而达到彼此吸引,最后达到凝聚。
(2)吸附架桥作用机理(图2)当加入少量高分子电解质时,由于胶粒对高分子物质有强烈的吸附作用,高分子长链一端吸附在一个胶粒表面上,另一端又被其他胶粒吸附,形成一个高分子链状物。
高分子长链像各胶粒间的桥梁,将胶粒联结在一起形成絮凝体,最终沉降。
(3)沉淀物卷扫作用机理(图3)当水中加入较多的铝盐或铁盐等药剂后,在水中形成高聚合度的氢氧化物,可以吸附卷带水中胶粒而沉淀。
图1 固体微粒的双电层结构图2 高分子聚合物的吸附架桥作用图3沉淀物卷扫作用机理本次实验选择铝系絮凝剂(硫酸铝Al2(SO4)3)。
铝离子在水溶液中首先形成水合离子,也可以视为水分子作配位体的络合离子,通过水合离子的酸性离解即水解作用生成氢氧化物或羟基络离子。
混凝土拌合用水原始记录
![混凝土拌合用水原始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e336732dc77da26924c5b086.png)
混凝土拌合用水检测原始记录(一)审核:试验:年月日混凝土拌合用水检测原始记录(二)审核:试验:年月日样品名称样品编号原始记录编号试验环境温湿度样品状态检测日期主要检测设备检测依据饮用水凝结时间强度检验结果水泥净浆开始加水时间(h:min)龄期:龄期:抗折荷载(kN)抗折强度(MPa)平均抗折强度(MPa)抗折荷载(kN)抗折强度(MPa)平均抗折强度(MPa)试针沉入距底板3~5mm时间(h:min)初凝时间(min)抗压荷载(kN)抗压强度(MPa)平均抗压强度(MPa)抗压荷载(kN)抗压强度(MPa)平均抗压强度(MPa)试针沉入不超过0.5mm(h:min)终凝时间(min)检测水水泥净浆开始加水时间(h:min)龄期:龄期:抗折荷载(kN)抗折强度(MPa)平均抗折强度(MPa)抗折荷载(kN)抗折强度(MPa)平均抗折强度(MPa)试针沉入距底板3~5mm时间(h:min)初凝时间(min)抗压荷载(kN)抗压强度(MPa)平均抗压强度(MPa)抗压荷载(kN)抗压强度(MPa)平均抗压强度(MPa)试针沉入不超过0.5mm(h:min)终凝时间(min)初凝时间差(min)终凝时间差(min)3d抗折强度比(%)3d抗压强度比(%)28d抗折强度比(%)28d抗压强度比(%)。
氢氧化钠浓度与ph值对照表(全)
![氢氧化钠浓度与ph值对照表(全)](https://img.taocdn.com/s3/m/6dd902b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18.png)
氢氧化钠浓度与ph值对照表(全)氢氧化钠浓度与pH值对照表(全)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控制溶液的酸碱性,而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常用的强碱。
了解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与pH值之间的对照关系,对于我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是一份氢氧化钠浓度与pH值对照表,供大家参考使用。
实验所使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是一种饱和溶液,即溶液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已经达到最大,无法再溶解更多的氢氧化钠。
这种溶液在室温下相对稳定,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其溶液的pH值来了解溶液的碱性程度。
下表是在不同浓度下,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对照表:浓度(mol/L) | pH值-----------------------------0.1 | 13.000.08 | 12.920.06 | 12.820.04 | 12.680.02 | 12.30通过上表可以清楚地看出,随着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增加,其pH 值也随之升高。
这是因为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溶解产生了氢氧根离子(OH-),而氢氧根离子是一种碱性物质,会使溶液呈现碱性。
pH值是一个表示溶液酸碱性的指标,数值越高表示溶液越碱性。
需要注意的是,浓度为0.1 mol/L时,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已经达到13.00,这是因为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已经接近饱和状态,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使得溶液极为碱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验需求选择相应的氢氧化钠浓度来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比如,当我们需要制备一个碱性溶液时,可以选择较高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而需要制备中性或微碱性溶液时,可以选择较低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此外,根据pH值与浓度的对照关系,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数据来确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通过测量其溶液的pH值,可以在对照表中找到相应的浓度值,从而得知溶液的浓度。
总结一下,氢氧化钠浓度与pH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对照关系,浓度越高,溶液的pH值越高,呈现更强的碱性。
了解这种关系对于化学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参考)
![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d8ae38382af90242a895e5b3.png)
pH、电导率测试原始记录 (3)_____________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4)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5)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6)______________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7)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Ⅰ) (8)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Ⅱ) (9)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10)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11)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Ⅲ) (12)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13)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14)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15)一般试剂配制记录 (16)分析原始记录 (17)污染源废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18)水生生物采样和交接记录 (20)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表 (21)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24小时) (23)________________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5)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记录 (28)铁路边界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9)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30)样品委托单 (31)监测结果统计表 (32)实验室环境条件记录表 (33)样品保存条件记录表 (34)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Ⅰ) (35)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Ⅱ) (36)林格曼黑度原始记录表 (37)生化需氧量原始记录 (38)环境振动测量记录表 (39)pH、电导率测试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电极常数分析日期室温℃标准缓冲液(Ⅰ)理论值标准缓冲液(Ⅱ)理论值标准缓冲液(Ⅲ)理论值样品编号水温(℃)pH 读数值样品PH值电导率kt (μScm-1)25℃电导率kt (μScm-1)计算公式第一次第二次备注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_____________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日期水温℃缓冲液名称及加入量室温______℃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分析日期仪器名称及编号萃取液名称比色皿mm 参比液室温______℃湿度_______%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加标液浓度()响应值A回收率(%)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______________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标准溶液名称显色温度℃显色时间______________显色体积___________参比溶液测定波长nm 比色皿mm室温_____℃湿度____%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Ⅰ)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Ⅱ)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项目名称 样品性质 分析方法及来源 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 月 日 时 至 月 日 时 培养箱温度 标准溶液浓度 稀释水制备日期 培养前分析日期 室温 ℃培养后分析日期 室温 ℃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 第__页样品编号稀释比f培养瓶号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溶液消耗量(mL )化学探头测定法溶解氧浓度(mg/L ) 水样BOD 5 浓度(mg/L )培养前培养后 培养前 培养后 终读数始读数用量终读数始读数用量读数Ⅰ读数Ⅱ平均值读数Ⅰ读数Ⅱ平均值培养前培养后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月日时至月日时培养箱温度标准溶液浓度稀释水制备日期培养前分析日期室温℃培养后分析日期室温℃稀释水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溶液消耗量(mL)化学探头测定法溶解氧浓度(mg/L)备注培养前培养后培养前培养后终读数始读数用量终读数始读数用量终读数始读数用量终读数始读数用量培养前培养后平行样检平行样编号质控样检定值(mg/L)平均值测的浓度测得值(mg/L)相对偏差(%)相对误差(%)允许相对偏差(%)允许相对偏差(%)结果评判结果评判标定序号0 0 1 2 3 平均值计算公式基准液体积(mL)空白溶液滴定记录(mL)V0V1△VNa2S2O3浓度相对偏差(%)结果评判允许相对偏差(%)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Ⅲ)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月日时至月日时培养箱温度稀释水制备日期培养前分析日期室温℃培养后分析日期室温℃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月日时至月日时培养箱温度计算公式:BOD5(mg/L)=n(C1-C2)-(n-1)(B1-B2)式中n------------稀释倍数C1,C2-----------水样培养五天前后溶解氧值(mg/l)B1,B2-----------稀释水培养五天前后溶解氧值(mg/l)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室温℃湿度% 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容器+滤膜+样品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一般试剂配制记录配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日期_______________ 室温_______℃湿度_______%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污染源废水采样和交接记录项目名称被测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采样方式混合、连续、间歇、瞬时采样日期天气状况气温℃企业当事人签字样品编号采样点名称采样时间水样外观监测项目排污口规范化情况流速m/s宽度m深度m流量()排放量()采样者________________ PH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_页接样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生生物采样和交接记录项目名称水域名称水域功能类别调查船采样工具采样方式采样日期天气气温℃样品现场保存措施: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采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_页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表项目名称采样地点测点编号功能区类采样器名称及编号流量校准值校准人校准日期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采样日期_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页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24小时)项目名称采样地点测点编号功能区类采样器名称及编号流量校准值校准人校准日期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 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 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 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 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 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页________________噪声监测原始记录项目名称被测单位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监测方法及来源测试地点测试仪器及编号测试日期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_页第_____页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项目名称监测方法及来源测试地点测量仪器名称及编号天气状况风力测试日期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_页第_____页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记录项目名称被测单位地址邮编联系人监测方法及来源测试地点电话区域功能类型测试仪器及编号测试日期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_页第_____页铁路边界噪声监测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测试地点区域功能类型天气监测方法及来源测试仪器及编号测试日期背景噪声声级dBA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_页第_____页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测试地点区域功能类型天气监测方法及来源测试仪器及编号距路肩距离(米)车流量(辆/小时)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_页第_____页样品委托单项目名称委托科室任务来源采样日期委托日期要求完成时间提交结果的方式委托科室室主任送样人接样人受委托科室室主任接样日期监测结果统计表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试日期_______________计算者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_页第_____页实验室环境条件记录表科室名称________ 房间号______ 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品保存条件记录表科室名称________ 房间号______ 保存的设备名称及编号______________保存类别及温度要求冷藏_______℃冷冻_______ ℃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Ⅰ)项目名称被测单位电话邮编测试仪器名称编号测试位置管道尺寸工艺设备名称及型号净化器名称及型号排气筒高度m 烟气温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湿球表面压力林格曼黑度废(烟)气静压废(烟)气全压比托管型式及系数测试日期大气压KPa 环境温度℃动压Pa微压计读数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 共___页第___页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Ⅱ)项目名称被测单位电话邮编采样仪器名称编号测氧仪型号及编号烟气测试仪型号和编号测试位置管道尺寸安装孔深度排气筒高度m烟气温度℃工艺设备名称及型号净化器名称及型号测试日期大气压Kpa 环境温度℃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页林格曼黑度原始记录表项目名称企业名称测试日期及时间温度℃湿度% 测试仪器名称及编号工艺设备名称烟囱高度m 测试者与排放源的相对位置风向风速天气情况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页生化需氧量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样品性质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方法及来源室温℃湿度% 分析日期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页环境振动测量记录表项目名称企业名称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监测方法及来源测试地点区域功能类型测试仪器及编号测试日期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页。
实验报告-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及磷酸的电位滴定
![实验报告-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及磷酸的电位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f26654646bd97f192279e9eb.png)
药院2017级药学一小班 2018年12月2日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及磷酸的电位滴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的方法及原理。
2、通过实验学会pH计仪器的使用。
3、掌握电位滴定的方法及确定终点的方法。
4、学会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弱酸的pKa.二、实验原理1、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常以pH玻璃电极作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浸入待测液中组成原电池。
(-)Ag|AgCl(s),内充液|玻璃膜|试液|KCl(饱和),HgCl(s)|Hg(+)pHs-25型酸度计使用复合电极,玻璃电极为负极,银-氯化银电极为正极(-)玻璃电极|待测溶液|银-氯化银(+)在实际工作中,采用两次测量法,pHs=pHs+(Ex-Es)/0.059实验操作要求:校准—用一种标准缓冲液按pH计的使用方法校准pH计检验—用校准好了的pH计测量另一种与校准时所用缓冲溶液的pH相差3个单位左右的标准缓冲液,测量值与表中所列值相差不应大于0.1pH单位测定—用校准好了的pH计测定待测溶液的pH2、电位滴定对于容量滴定中的酸碱都能滴定,且对于一些突跃范围小,无合适指示剂,溶液浑浊,有色的酸碱,都能滴定。
此外它还可测弱酸弱碱的解离常数,还可用来寻找合适指示剂或校正指示剂的终点颜色变化。
磷酸为多元酸,其pKa可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当磷酸的第一个H+被滴定一半时,此时的pH即为第一步的解离常数。
三、实验步骤(一) 1、用邻苯二甲酸氢钾pH=4.00,测定草酸三氢钾及混合磷酸盐的pH值2、用混合磷酸盐定位pH=6.88,测定硼砂及邻苯二甲酸氢钾的pH值(二)1、实验操作(1)、打开电脑上的软件,用磷酸混合溶液及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校准pH计,保存校准数据,接着设置滴定条件,准备滴定。
(2)、用10.0ml移液管吸取磷酸样品溶液10.0ml置于100ml烧杯中,加蒸馏水20ml,放入转子,调节转速,放入复合电极以及氢氧化钠滴液管。
Ph值的实验:酸碱物质的浓度
![Ph值的实验:酸碱物质的浓度](https://img.taocdn.com/s3/m/50ec885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2.png)
学习PH值的测定方法
了解酸碱物质的浓度对PH 值的影响
掌握PH值的定义和测量方 法
学会使用PH试纸和PH计进 行测定
了解PH值在生活和工业中 的应用
掌握酸碱中和反应原理
掌握通过实验测定酸碱物质 浓度的原理和方法
学习如何通过实验结果分析 酸碱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 理
了解酸碱物质在生产和生活 中的应用
使用酸碱指示剂测定PH值
准备实验器材:酸碱指示剂、滴定管、烧杯、PH试纸等 制备标准缓冲溶液: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配置标准缓冲溶液 滴加指示剂:将指示剂滴加到待测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测定PH值:使用PH试纸或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值
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结果
实验过程中,需要实时记录酸碱物质的浓度变化 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数据并分析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酸碱物质的浓度对Ph值的影响 总结实验结论,为后续实验提供参考
总结实验结论,为后续实验提 供参考
讨论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精度
讨论酸碱物质的浓度对PH值的影响
实验数据:不同浓度的酸碱溶液 的PH值
结论:酸碱物质的浓度对PH值有 影响,浓度越高,PH值越低或越 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数据分析:PH值与酸碱物质浓度 的关系
实验意义:了解酸碱物质的浓度 对PH值的影响有助于指导实际生 产和实验操作
THANK YOU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酸碱指示剂:用 于指示溶液的酸 碱性
原理:不同指示 剂在不同pH值下 呈现不同颜色
作用:帮助判断 溶液的酸碱度
常用指示剂:酚 酞、甲基橙等
水质检测笔的参考数据
![水质检测笔的参考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e5bf3e0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2.png)
水质检测笔的参考数据摘要:水质是人类生活中至关重要的资源之一,因此水质检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证水质的安全与合规性,水质检测笔成为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些水质检测笔的参考数据,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种设备。
引言:水质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及生活品质,不论是饮用水、农田灌溉水还是工业生产用水,对水质的要求都有严格的标准。
水质检测笔作为一种小巧便携的设备,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水质参数,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使用水质检测笔之前,了解一些常见的参考数据对于正确判断水质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一、 pH 值的参考数据pH 值是衡量水体酸碱度的常用指标。
通常情况下,水的 pH 值应保持在 6.5 到 8.5 之间,这被认为是符合安全饮用水标准的范围。
如果水的 pH 值偏高,说明水属于碱性,可能导致金属管道锈蚀和水垢的产生。
如果水的 pH 值偏低,说明水属于酸性,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确保水的 pH 值在正常范围内是非常重要的。
二、溶解氧参考数据溶解氧是水体中可用于生物呼吸的氧气含量。
水体中适量的溶解氧对于维持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溶解氧应保持在 5.0 毫克/升或以上,才能满足大部分生物的需求。
较低的溶解氧水平可能导致水生生物的繁殖能力下降,影响水体的生态平衡。
因此,及时检测和调节溶解氧水平对于保护水生生物及维护水体健康非常重要。
三、电导率参考数据电导率是测量水体中溶解物质含量的指标,通常以微西门子/厘米(μS/cm)为单位表示。
相对较高的电导率表明水体中溶解物质含量较高,可能是因为溶解物质的浓度过高,如盐类、矿物质等。
不合格的水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影响农田的灌溉效果。
因此,在进行灌溉或其他水质应用前,必须确保水体的电导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四、总溶解固体 (TDS) 参考数据总溶解固体(TDS)是指水体中所有溶解固体的总含量。
TDS 以毫克/升(mg/L)或以微西门子/厘米(μS/cm)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