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师大练习册答案语文八年级下册
2024届陕西师大附中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2024届陕西师大附中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fce6c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4.png)
2024届陕西师大附中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发垂髫,“垂髫”是指三四岁至七、八岁的儿童,“黄发”指老年人。
B.《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C.以“记”为名的文体在古代虽然都属于“杂技体”,但写法各不相同。
如《桃花源记》从体式上说是游记,《核舟记》虽然也名为“记”,却并不是游记,而是一篇说明性文字。
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
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2.(2分)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序篇,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
B.对于这次踩踏事件,我们不仅要反思安全事件发生时当事者应该怎么做,还应反思安全危机发生前管理者做了什么?C.前段时间,为国捐躯的烈士: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遭到无端调侃和曲解,这是个别人罔顾史实的结果,是对历史的歪曲。
D.有的地方搞文化下乡,可群众没品过文化味,没见过文化人,有的地方盖起了文化宫、少年宫,却是“文化宫里少文化,少年宫里无少年”。
3.(2分)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故曰:教学相长.(zhǎng)也。
(《礼记·虽有佳肴》)B.男有分.(fèn),女有归。
(《礼记·大道之行也》)C.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庄子·北冥有鱼》)D.高者挂罥.(juán)长林梢。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的诗写得酣畅淋漓..,感情勃发,很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陕西师大附中2020至2021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陕西师大附中2020至2021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8ab2cb5763231126fdb1127.png)
陕西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项是( )A.骨骼.(gé) 翩.然(piān) 连翘.(qiáo) 重峦叠嶂.(zhàng)B.萌.发(méng) 农谚.(yàn) 两栖.(xī) 销声匿.迹(nuò)C.簌.簌(sù) 弥.漫(ní) 物候.(hòu) 风雪载.途(zǎi)D.褶.皱(zhě) 缄.默(qiān) 追溯.(sù) 草长莺.飞(yī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次第起源迁徒北燕南飞B.纬度侯鸟枯躁周而复始C.稀疏雾霭喧嚷冰雪融化D.狩猎悬殊盘旋哀草连天二、语言表达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新春里,陕西各地景区装扮新,民俗活动精彩上演,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八方宾客_____(纷至沓来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
(2)青春期既是一个快速成长、成熟的时期,同时又是情绪_____(变化多端变化无常变幻莫测)、让父母很伤脑筋的一个时期。
三、句子默写4.经典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窈窕淑女,___________。
(《诗经﹒关睢》)(3)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4)___________,白露未晞。
(《诗经﹒蒹葭》)(5)下见小潭,___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6)___________,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7)青青子矜,___________。
(《子衿》)(8)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 (《式微》)(9)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评估八年级语文陕师大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评估八年级语文陕师大](https://img.taocdn.com/s3/m/f426710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6.png)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评估八年级语文陕师大一、积累与运用(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共4分)篆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直溯渊源,常通书画之理,兼具镌刻技艺,内含着作者的人品性格和文学修养,从里到外都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在方寸之间雕世间万物,以刀情笔趣载千秋讯息,zhāng显华夏民族的审美特质,诠释中华文化的审美内hán,是中国传统艺术瑰宝之一。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shuò sānB、sù sànC、sù sānD、shuò sàn(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Zhāng()显内hán()2、古诗默写。
(8分)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引“山”入诗,抒发情感。
见南山,陶渊明借“山气日夕佳,①”[《饮酒(其五)》]表现闲适恬淡的心境;望泰山,杜甫用“②,③”(《望岳》)表现登上高峰的决心;登飞来峰,王安石用“④,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表现无所畏惧的气概。
都写到巴山,刘禹锡用“⑤,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现遭受贬谪的辛酸和悲凉;李商隐用“⑦,⑧”(《夜雨寄北》)想象未来重聚的期盼。
3、名著阅读。
(4分)阅读名著要有自已的思考和判断。
在“名著人物大家谈”活动中,下面两个问题是同学们的争论,请选一个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名著内容简述两点理由。
①(西游记)中的沙僧是一个才能平平的人吗?②(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是一个性情急躁的人吗?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登封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
它是一座高大的青砖石结构建筑。
(),();(),(),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天文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
①石圭用来度量日影长短,又称“量天尺”,圭面上刻有水槽和刻度②它保存了我国古代圭表测影的实物③由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体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组成④四壁用水磨砖砌成,向中心内倾⑤台体呈方形覆斗状A、②③①⑤④B、②③⑤①④C、③⑤④①②D、③④①⑤②5、河南卫视传统文化创新节口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班级围绕此话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八年级语文下册练习册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练习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bac73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9.png)
八年级语文下册练习册答案八年级语文下册练习册答案第一单元《列夫?托尔斯泰》答案一、1、郁;凹;崎;鄙;碍;慈;陋;魂2、略3、《三作家》《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4、(1)比喻;(2)比喻、夸张5、(1)意识;(2)躺避;(3)柔和;和蔼;(4)扯掉;撕烂二(一)6、选文主要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7、第6段是抓住托尔斯泰目光的犀利特点去写。
“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形象精妙地写出托尔斯泰的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8、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愤怒使之冷峻,不悦使之结冰,友善使之和缓,使之炽烈如火。
”“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
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用高尔基的话说:“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9、课文前半部分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原来粗鄙的外表是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的。
这是用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
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的精美绝伦。
10、二者并不矛盾。
“能够看清的人”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
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问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己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的痛苦。
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二)11、有一晚用手抚着我的肩头(或“假如那是好而值得的”)记叙拜访罗丹、目睹罗丹忘我工作的过程。
12、(1)传递出罗丹在雕刻作品过程中的思想情绪变化:为成功而兴奋,为还未达到理想境界而苦恼。
(2)传神地写出罗丹在初步完成雕塑作品后,对心爱的女正身像倾注了深情,备加爱护。
13、点拨:答案不统一,要结合当时罗丹专心致志的心态加以想象。
14、因为我从罗丹忘我工作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对罗丹充满了崇敬之情。
陕师大附中第二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Word版 含答案)
![陕师大附中第二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Word版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ff06152b160b4e767fcffc.png)
陕西师大附中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命题人:张长献审题人:张杨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9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分)A.行.辈(háng) 欺侮.(wū) 撺.掇(cuān) 戛.然而止(jiá)B.眼眶.(kuāng) 束.缚(sù) 萌.发(méng) 周.而复始(zhōu)C.辐.射(fú) 农谚.(yàn) 陨.石(yǔn) 大彻.大悟(chè)D.两栖.(xī) 腐蚀.(shì) 追溯.(sù) 天衣无缝.(fè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 分)A.踊跃宽慰帷暮人情事故B.脑畔羁绊砂砾消声匿迹C.振撼静穆迁徒草长莺飞D.雾霭凋零缄默海枯石烂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 (1)一棵小树在漫长的生长过程中,会遇到风风雨雨的(洗涤洗礼洗刷),面对困难,只要能挺过去,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它就会长成参天大树。
(2)在大唐芙蓉园里,那(巧妙绝伦惟妙惟肖浑然天成) 的亭台,那五彩斑斓的池鱼,都让我神往。
4.经典诗文默写。
(6 分)(1) ,端居耻圣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 ,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3)俶尔远逝,,似与游者相乐。
(柳宗元《小石潭记》)(4) ,辗转反侧。
(《关睢》)(5)蒹葭萋萋,。
(《蒹葭》)(6)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贺敬之《回延安》)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3 分)①风筝,(亦称“鸢”),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工匠鲁班发明的。
②古时候的风筝,有的用竹木制成,有的用丝绸制成。
③经过上千年的演变,风筝的裱糊、绘画、扎绑等工艺日趋精美。
④风筝上具有祈福、长寿、吉祥等含义的图案,寄托着人们放飞希望的美好心愿。
(1)第①句标点符号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019】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汇总
![【2019】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a60cbe0a45177232f60a2d0.png)
【2019】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汇总第1课社戏一、参考答案:平桥“乐土“一优厚待遇一戏前风波一一夏夜行船一船头看戏一归航偷豆一怀念好豆一怀念好戏。
解析:本文的线索是“社戏”,作者按照“盼社戏一看社戏一念社戏”的思路来写。
盼社戏,主要写了“我”在平桥村的生活;看社戏,主要写了看戏前的风波,看戏时的情景,看戏后的快乐;念社戏,主要是怀念好吃的罗汉豆,怀念那晚的好戏。
理清思路,抓住事情的核心,用四字短语概括即可。
二、参考答案:(示例)事例:看戏后归航偷豆(1)景物摘写: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作用:“同望”两字表现了“我”依依不舍的心情;“罩”字是通过视觉表现戏台如梦如幻的情景,再次以仙境比拟社戏,与来时呼应。
这句充满了梦幻般色彩的描写,表现了“我”童年时眼中社戏的美。
(2)抒情、议论: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作用:表达了作者对童年伙伴的怀念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解析:课文主要写了“我“去赵庄看社戏的经过。
有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归航偷豆等情节,文中除记叙外,还大量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特别是描写,有景物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选择其中的某一情节,找出其中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的句子,结合上下文体会其作用。
三、参考答案: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阿欠”“破口喃喃的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
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我”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的美好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达了“我”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解析:“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纯朴、善良、真挚的品质,再加上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遇到过的,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很少遇到的。
初二八年级下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
![初二八年级下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0c7faa7c1cfad6185fa744.png)
初二八年级下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初二八年级下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雪课第6一、1磬口(qìng) 脂粉奁(lián)朔(shuò)方胭脂(yān)模样(mú)粘连(zhān)眷润碌2褪凛嘻弥漫消释3灼灼4略 5散文诗《野草》6“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二、(一)7江南的雪滋润美艳,蕴含着生命,透露着生机。
江南的雪,倾注着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8北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在凛冽的天宇下”“奋飞”“升腾”。
这些描写倾注了作者对北方雪不畏严寒,在孤独中抗争、奋斗的赞美之情。
9雪罗汉是江南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是美的象征。
但是它却很快消融,让作者感到江南雪的美好是值得留恋的。
这样的描写还自然引出下文对朔方的雪的壮美的描述和歌颂。
10北方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表现为死掉的雨的意思。
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页 1 第的献身,让他成为雨的精魂——坚强和不屈的精魂。
11(1)将江南的雪比作“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写出了江南雪的美艳、滋润和充满生机的特点。
(2)运用联想由冬景想到春景,不但突出了江南的雪滋润美艳、蕴藏生机的特点,而且表现了作者对江南的雪的喜爱之情。
(3)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朔方的雪的孤独与倔强的性格。
第7课雷电颂一、1睥睨 (pì) 鞭挞(tà) 祈祷 (qí) 罪孽 (niè) 迸射 (bèng) 忏悔 (chàn)婵娟 (chán) 污秽(huì)澜景刑镣徘骋婵 23(1)郭沫若诗人剧作家《女神》《屈原》《蔡文姬》 (2)《屈原》 1942 “皖南事变”战国卖国爱国抗日战争4《离骚》《九歌》;一生忠于楚国,最终为楚国而死。
5 (1)屈原 (2)上联各个字的偏旁均为“三点水”,下联各个字的偏旁都是“口字旁”。
师大测试卷八年级语文【含答案】
![师大测试卷八年级语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9b5a8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8.png)
师大测试卷八年级语文【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吴承恩B. 曹雪芹C. 施耐庵D. 罗贯中3.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成语?A. 画蛇添足B. 画龙点睛C. 画饼充饥D. 画虎类犬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诗句?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修辞手法?A. 拟人B. 比喻C. 对偶D. 排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2.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杜甫的诗句。
()3.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成语。
()4.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论语》。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白的诗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游山西村》。
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自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登鹳雀楼》。
4. 《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
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解释“一问三不知”的含义。
2. 请简要解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含义。
3. 请简要解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含义。
4. 请简要解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含义。
5. 请简要解释“温故而知新”的含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春风”和“细雨”这两个词,各写一个句子。
2. 请用“山”和“水”这两个词,各写一个句子。
3. 请用“花”和“鸟”这两个词,各写一个句子。
4. 请用“月”和“星”这两个词,各写一个句子。
八年级语文练习册下册答案
![八年级语文练习册下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000baaad02de80d5d84040.png)
八年级语文练习册下册答案(一)藤野先生一1、fēi jì pá jiã sù dìng pōu qī piē2鉴蔼畸逊寓匿疾诲聊3(1)借口。
(2)指改朝换代后仍眷念前朝不肯归顺新朝的人。
(3)这里是反语,丑陋。
(4)这里是反语,指十分熟知一些无聊的事。
(5)这里是反语,指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6)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4(1)周树人绍兴文学思想革命(2)《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呐喊》《彷徨》《野草》(一)5“这样”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
“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
这句话引出前两段内容,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为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笔。
6厌恶、鄙弃的态度。
通过描写“清国留学生”观樱花的丑态和学跳舞的丑行来表现的,并运用比喻、夸张、反语等修辞手法加强这种表达效果。
7“时时记起”是由于“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藤野先生的伟大人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工作极为认真,对学生极为负责;二是毫无狭隘的民族偏见。
8答案举例:作者两次易地求学,两次辗转奔波,都贯穿着爱国主义情怀。
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和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往仙台途中记得“日暮里”,也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记得“水户”,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之地,这也是作者爱国感情的表现。
9略10(1)这些词语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工作的热忱、负责、一丝不苟的品质,也写出了“我”的吃惊、对先生的感激及内心的不安。
(2)“喝采”说明这些闲人已经麻木到令人震惊的程度,表现了作者极其沉痛的情感。
“何尝”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
(二)11有才学,工作极端认真,管理严格。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课后题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5cb5d2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b.png)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课后题答案一、语言基础知识(38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下汉字。
(9分后)y( )误颟顸( ) 参与( )情愫( ) 斑ln( ) jiǎo( )幸驾y( ) 咀ju( ) 酿( )2、辨字组词(9分后)贻( ) 侥( ) 澜 ( )怡( ) 骁( ) 斓 ( )饴( ) 饶( ) 阑 ( )3、表述以下句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10分后)⑴这类小小的错过,到明明有一个很好的跳槽机会。
跳槽:⑵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厚的情愫。
情愫:⑶一念之差中,失之交臂了吗?一念之差:失之交臂:⑷力挽狂澜于既好像力挽狂澜:4、下面各句中成语采用恰当的一项( )(5分后)A、辩论会上,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教授真有一种如坐春风之感。
B、不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回了融融春光之中。
C、这篇杂文对社会时弊的针砭真是入木三分。
D、在那磋舵岁月,我们的革命先辈爬到雪山,过草地,喝了多少痛啊!5、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5分)A、这位战士伤势后被扔到后方,陷于昏迷不醒中,医生推断他可能会牺牲生命。
B、昨日这座城市被可怕的汽车爆炸事件搅得天翻地覆。
C、随着老龄人口的激增,上海城市步入老龄化阶段。
D、由于升学考试的竞争,迫使他们失去了本应该享有的这些权利。
二、语言表达(12分后)6、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5分)教育目的就是对所有受教育者明确提出的,而培养目标就是针对特定的对象明确提出的。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就是广泛与特定的关系。
我们掌控了特定教育原理。
A、就可以把这些原理用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B、这些原理就可以用在培养目标的预设上C、就可以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用那些原理D、这些原理就可以预设在培养目标上7、仿写:(7分)如果说生命就是一本书,那么时间则就是一支笔,书写着人生;如果说生命是一条长河,那么时间则是涌动的波涛,推动着人生。
三、写作认知(50分后)阅读(一)⑴能够意识到自己错失了什么,在懊悔中产生出来一种深刻而微小、深入细致而可观的情愫,则意味著灵魂具有了荡漾的能力。
八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2393d304a1b0717fd5ddf8.png)
八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社戏积累运用1. dàn duóxǐng hang cuān fúgúo lǔchán zhào xācuān2.(1)①月光不明,②不清楚:模糊,(2)①跳跃,②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3.C4.A5.周树人豫才文学思想革命呐喊彷徨阅读理解(一)6.示例:月夜航船7.表现了“我”非常欢喜、舒畅的心情。
8.既说明少年们驾船技术的高超,又体现了大家急于出发的心情,9.从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描写夜色,表现了“我”兴奋愉悦、急切、期待的心情。
10.“我”望见的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
突出“我”急于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
(二)11.母亲陪“我”看星月;为“我”扇扇子:给“我”猜谜语,讲故事;为我”缝制衣服。
12.(1)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雨声的美妙和我”听雨时的沉醉。
(或:运用叠词,使语言形象且有音韵美,)(2)童年的生活经历可能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或:童年生活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13.以天窗》为题,交代了写作对象,以“天窗”为线索贯串全文;天窗既指老屋的天窗也指心灵的天窗,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意思对即可)14.D15.示例一:《童年》童年的阿廖沙生活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外祖母给予他无私的爱,使他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示例二:《名人传》贝多芬面对耳聋的痛苦和不幸,用创作音乐来为自己打开心灵之窗,最终成为不朽的音乐大师,示例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双目失明,他以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凭借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意思对即可)16.示例:(1)栏目三:①追寻历史渊源②探寻历史源流③探访名胜古迹栏目四:①浸润民俗风情②品味民俗风情③欣赏地方艺术(2)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试题及答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486249325c52cc58ad6bef3.png)
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试题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蘸水(zhàn)附和(hè)阔绰(chuò) 腼腆(diǎn)B、间(jiàn)或胚子(pēi) 踹一脚(chuài) 避讳(huì)C、啐骂(cuì) 不省人事(xǐng ) 星宿(xiù) 作揖(yī)D、侥幸(jiǎo) 带挈(qiè) 恐吓(hè) 魁梧(kuí)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栩栩如生无精打彩官运享通不屑置辨津津有味唯唯连声平起平坐五彩斑澜3、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孔乙己》、《范进中举》、《变色龙》和《窗》四篇小说都运用了对比的写法。
B、《口技》是一篇笔记小说,主要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表现了口技艺人技艺的高超。
C、《水浒传》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D、《孔乙己》侧重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范进中举》和《变色龙》侧重写人物的语言;《窗》主要通过心理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
4、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在今天举行了中国少年科学院第三届小院士表彰大会上,徐芳硕等来自全国的50位小院士受到表彰。
②这是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体验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科技活动周的一项重要内容。
③通过这一表彰活动,使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大为提高。
5、名著阅读。
A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文段中的A的姓名是;在名著中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A的另一个故事:。
八年级上语文课堂练习册答案陕师大版【三篇】
![八年级上语文课堂练习册答案陕师大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af8ec56294dd88d0d26baf.png)
八年级上语文课堂练习册答案陕师大版【三篇】导读:本文八年级上语文课堂练习册答案陕师大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这篇关于八年级上语文课堂练习册答案陕师大版【三篇】的文章,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11课答案巩固•积累•运用1.题目略(1)chāi(2)xiè(3)jí(4)chóu(5)pán(6)xiè(7)yíng(8)sù2.迂腐琐屑狼藉触目伤怀3.爬攀缩倾4.示例,父爱就是父亲送别时蹒跚的背影。
阅读•感悟•实践(一)1.作者在徐州看见父亲,想到家境惨淡,作者流下的是悲哀、难过之泪。
在浦口车站,作者看见父亲艰难地穿过铁道为自己买橘子,流下的是感激之泪。
车站分别,作者看见父亲消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流下的是惜别、惆怅之泪。
在北京,作者读到父亲的来信,想到父亲晚景的凄凉,流下的是辛酸之泪。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2.第一次详写去时的背影,扣题,更能突现中心。
第二次是人物正面描写,因而略写。
3.三次突出“布”字,呼应了前文所述的家境惨淡,衬托父亲买橘的感人举动,从而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
4.我怕父亲为我担心,说明我理解了父亲的爱。
5.心里很轻松似的'是因为父亲,越是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越是感到踏实和满足。
其实不轻松,父亲装出轻松的样子,是怕儿子感到心里难过,因此这种轻松的心情正是一种爱心。
第12课答案巩固•积累•运用1.题目略liàngqiàngcèngànyǐnāngkōu2.题目略(1)玲——铃功——切(2)往——住(3)框——眶仓——跄(4)侵——浸3.鼓低吮瞅瞅埋插4.示例,老师一句深情的嘱咐,同学一次热情的帮助这不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吗?阅读•感悟•实践(一)1.因为他又得到了母爱。
2.从他一早起来,“照例先把全家的便盆倒掉、涮净,再淘米、添水、捅火、坐锅”这一系列家务劳动,可看出一个年刚八岁的孩子就担负着多么繁重的家务劳动啊!“照例”两字不能删去,因为这个词反映了孩子做如此繁重的家务劳动是天天如此,由此可见一个没有母爱的孩子心灵上多么痛苦,他的生母不放心是有道理的。
陕师大附中语文试卷答案(含答案)
![陕师大附中语文试卷答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2c95b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1.png)
陕师大附中语文试卷答案(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红楼梦》的作者?A. 曹雪芹B. 吴承恩C. 施耐庵D. 罗贯中2. 下列哪个选项是“初唐四杰”之一?A. 王之涣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3. 下列哪个选项是“宋词”的代表人物?A. 李清照B. 辛弃疾C. 岳飞D. 关汉卿4. 下列哪个选项是“元曲”的代表人物?A. 马致远B. 关汉卿C. 白朴D. 郑光祖5. 下列哪个选项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A. 《西游记》B. 《水浒传》C. 《三国演义》D. 《红楼梦》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八年级下语文练习册答案
![八年级下语文练习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0d4d6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61.png)
⼋年级下语⽂练习册答案学习对每个⼈的重要性⼤家都知道,我们都知道学习代表未来,成绩代表过去,学习成就⼈⽣,学习改变命运。
下⾯就是⼩编为⼤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第四单元《云南的歌会》答案⼀、1、jù;pì;nuò;fèn;ju;lüè;gū;kǎn;yān;huì;yǐ;yāo2、略3、C4、即;贯;经;哑;若;悦;弛;哕;淳5、(1)⽣⾯别开(2)哑⼝⽆⾔(3)若⽆其事(4)贯穿古今6、略⼆(⼀)7、“开满杂花的⼩⼭坡”“各种⼭鸟呼朋唤侣”“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等。
这些景物描写,衬托出路上歌声的优美动听,烘托出⼀种欢快轻松的⽓氛。
8、歌会⽆处不在,参与的⼈⾮常⼴泛。
表达了作者对云南歌会的向往与赞美之情。
9、⼀种轻松愉悦的⽓息。
10、略(⼆)11、出城看划船、河上赛龙船、胜利者领赏等三个场⾯。
12、不偏题。
作者之所以略写竞赛场⾯,⽽详细地写竞赛者如何组织以达到“合作努⼒”,是因为这样有助于突出民风淳朴,⼈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与⼈之间真诚相待这⼀主题。
13、答案举例:“莫不穿了新⾐”“莫不倒锁了门”“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三个“莫不”从程度上渲染观看龙⾈赛的⼈之多,涉及⾯之⼴,具体写出了“全茶峒⼈”欢度端午节的盛况。
14、“使⼈想起⼩说故事上梁红⽟⽼鹳河⽔战时擂⿎的种.种情形”。
侧⾯烘托龙⾈赛的盛况;语⾔简练明快,留有“空⽩”,把那“种.种情形”留给读者去⽣发联想。
15、联想合理即可。
第四单元《端午的鸭蛋》答案⼀、1、缠;粽;橱;腌;槛;籍;凑;毒;蜍2、A3、(1)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就难以看上眼了。
(2)因⽽也感到荣幸。
(3)车胤和孙康利⽤萤⽕⾍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指读书刻苦。
(4)形容⼗分恭敬的样⼦;4、汪曾祺;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5、C6、凿壁偷光,程门⽴雪⼆(⼀)7、作者先写端午节的种.种风俗正是为写“端午的鸭蛋”烘托出浓烈的⽓氛,设置了⼀个合理的背景,从各地均有的习俗写到家乡的风俗,再写到“咸鸭蛋”,最后写到“端午的鸭蛋”,⽔到渠成。
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f4c6cb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b.png)
陕西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命题人:李倩审题人:李西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1.经典诗文默写。
[在(1)~(6)题中,任选四题....](6分)....;在(7)~(8)题中,任选一题(1)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隔篁竹,闻水声,_____________,心乐之。
(柳宗元《小石潭记》)(3)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
(柳宗元《小石潭记》)(4)未果,寻病终,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5)白羊肚手巾红腰带,_____________。
(贺敬之《回延安》)(6)满窑里围得不透风,_____________。
(贺敬之《回延安》)(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现友情可以克服空间阻隔,一扫离别愁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蒹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时节已是深秋,天刚破晓,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露水凝成的霜花。
阅读语段,完成2~3题。
(4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在周而复始的四季中,我们迎来了冲破雾ǎi()的大雁,目睹了风雪载.途的寒冬,倾听了夏夜chán chán()的水声。
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又探寻着恐龙灭绝的原因,传承着令人叹为观止的民俗文化,追寻着本与外人间.()隔却心向往之的世外桃源。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雾ǎi()夏夜chán chán()3.请给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风雪载()途与外人间()隔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4分)①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前提。
②人类社会每一次_____________,人类文明每一次_____________,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
③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没有中断,在世界文明史上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八年级语文下册《回延安》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回延安》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930b3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c.png)
《回延安》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诗人阔别延安十年,当他重新“扑”进“母亲延安”的怀抱时,那激动喜悦的心情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
朗读这首诗,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说说诗人是按照怎样的线索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这首诗以“回延安”为叙事线索,按照“重逢—回忆—赞美—展望”的思路展开抒情。
二、诗人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
试着找出相关诗句,细心揣摩其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1)直接抒情(2)间接抒情三、这首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根据下面的提示深入体会,完成练习。
1.全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试选两三个诗节做简要分析。
2.诗中使用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描摹了当地的生活细节和场景。
试找出几处,感受陕北的地域风俗。
[参考答案]1.采用“信天游”的形式。
这首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富有浓郁的陕北风情。
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
如“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两行一节,上行中的“谷”和下行中的“书”押“u”韵,句式整齐。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两行一节,上行中的“你”和下行中的“衣”押“i”韵,句式参不齐,形式活泼。
2.①选用带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事物,洋溢着浓浓的陕北地方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如米酒、油馍、木炭火、窑、白窗纸、红窗花,等等。
②大量运用叠字,表现了陕北口语的特色。
如“树根根”“羊羔羔”“几回回”“几根根”“白生生”等。
③还有如“莫要”“登时”等陕北口语。
这些词语都给人一种自然淳朴之感,为形象、生动地抒发诗人热爱延安、赞美延安的强烈感情起了很大作用。
四、品味下列诗句,说说修辞手法的使用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1.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3.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4.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 八年级下 人教版
而惭愧 为有负华老师的希望而不安 *
第一单元 ! 藤野先生
巩固 积累 运用 " 鉴# 应释为 " 当镜子照 # $ !" #$" %! 朝花夕 拾 按 照 作 品 的 写 作 先 后 顺 &" 序来看 %应依次是 & 阿长与' 山 海 经( ) & 从百 草园到三味书屋 ) & 藤野先生 ) * 因 为作品 的 内容依次是童年 + 少年求学与青年 时期 东 渡 日本求学 * '" # 阅读 感悟 实践 ! 一$ !" !( "# #( 叙述 议论 $" 伤害了 " 我# 的民族自尊心 &" 深感当时中国国民精神 愚昧麻 木 % 毫 '" 不觉悟 看电影事件 )" " *"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 ,, 围着 看 的也是一 群 中 国 人 * # 此 后 回 到 中 国 来% " ,,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 # 个人命运往往和祖国命 运息息 相关 % +" 要使 国 家 强 盛 % 首 先 要 使 国 民 觉 悟% 个人的 选择应考虑到国家前途 + 民族命运等等 * ! 二$ ! 对" 我# 犯 错 的 不 满% 为" 我# !" !$ 回避惩罚而生气 + 惋惜 *! $ 为 犯错而 脸红 $ 为同学替自己辩护而感到害羞 为 自己逃 罚
' 列夫 ຫໍສະໝຸດ 托尔斯泰巩固 积累 运用 黝 膛 绺 凹 岖 鄙 滞 !" 锢轩肆犀愚 $" #&" ( 战 争 与 和平安娜0卡列尼娜 '" 复活 阅读 感悟 实践 ! 一$ 主要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 !" 的眼睛 * 抓住 托 尔 斯 泰 目 光 的 犀 利 去 写 * 两 $" 个比喻形象精妙地写出托尔斯泰眼睛深 刻 + 准确的洞察力 * 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 丰富的感 情 . &" " 在优美动 人 的 音 乐 影 响 下 % 它们可以像村 妇那样热泪涟涟 * 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 时 % 它们可以闪闪发光 * # " 它们可以 变得冷酷 锐 可 以 像 手 术 刀 ,, # 用 高 尔 基 的 话 说. 利%
) 再塑生命
巩固 积累 运用 !" ,$" #&"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 海伦 0 凯勒 '" 总统自由勋章 阅读 感悟 实践 ! 一$ 老师让 " 我# 感受到 爱 % 表明爱 是 !" 发自心灵的情感 * ! $ 对 爱 初 有 所 悟% 但只是一种直观 $" ! 的感性认识 * ! $ 为 了 引 导 海 伦 获 得 思 维 的 提 升% 从 $ 而开发海伦的思维 + 智慧和心灵世界 * 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 形象 % 将深 刻 &" 的内涵与孩子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 *
参考答案与提示 "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 # 课文前半部分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 '" 甚至丑陋% 原来粗鄙的外表是用来保护精美的 珠宝的* 这是用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 写 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 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 的高贵% 反衬他的眼睛的精美绝伦* 二 者 并 不 矛 盾* " 能够看清真相的 )" 人# 常是痛 苦 的 %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 痛苦 % 如 果 他 既 是 智 者 又 是 仁 者% 那么痛苦 他看 将是双倍的 * 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 % 透了暴政 + 丑恶 + 虚伪和苦难 % 也看 清了 造 成 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 % 并尽自己毕 生努 力 去 改变 它 % 但 总 是 事 与 愿 违% 这才是最大的痛 苦 * 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 % 决然 放 弃财 产 % 以 致 和 家 人 产 生 矛 盾% 最后毅然离 家出走 % 而客死于途中 * ! 二$ 眨眨眼 风趣地 睁大敏 锐 + 富 !" 有洞察力的眼睛 示例 . " 眼到 # 就是对现实生 活 及周 围 $" 的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 * 三者 之 中 % " 联 系# 是 基 础% " 思 考# 是 &" 在此基础上的继续 % " 积累 # 是经过 思考 之 后 的收获 % 三者有相承关系 * 示例 . 语 文 的 外 延 等 于 生 活 的 外 延% '" 只要睁开我们发现的眼睛 % 像托尔 斯泰 一 样 善于积累 % 你就会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 ! $ 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 * '" ! ! $ 海伦 0 凯 勒 本 人 的 求 知 欲 望 % 以及 $ 她聪明好学 + 坚韧不拔 + 热爱生活的品质 * " 我# 是 一 位 聪 明+ 好 学+ 坚毅而情感 )" 丰富的人 * 莎莉文老师热爱海伦 % 对海 伦的教育 讲 究方法艺术 % 做到因势利导 % 循 循善诱 % 而且 开 启 海 伦 的 思 维+ 智慧 善于 抓 住 教 育 时 机 % 和情感 % 是一位出色的教育艺术家 * ! 二$ ! $ 霍金来西湖赴荷花 之约 ! !" ! $$ 我们与如荷花般的霍金相会 * ! $ 这个比喻生动 ! 或形象 $ 地写出 了 $" ! 霍金面对荣誉时的从容 ! 或实现 人生价值 后 的无悔 $ * ! $ 形 成 对 比% 突出了霍金在身体残疾 $ 时表现出的坚 强 乐 观 ! 或 从 容 高 洁$ 的精神 品质 * 示例一 . 经历了淤泥般的 黑暗生活 并 &" 将之淡远 % 所展现出来的亭亭玉 立的生命 是 最美的 * 示例二 . 付出无数个日 日夜夜的 心 把它化作一缕甜蜜的 回忆与沉 潜 血与汗水 % 的智慧 % 拥有这个过程的生命是美的 * 示例一 . 简单即美 * 有一句歌词说 " 平 '" 平淡淡 + 从从容容是最真 # * 花开花落是最宁 和谐相处是最质朴的美 笑看得失是 静的美 最从容 的 美 * 生 活 的 本 质 不 在 于 浮 华 与 繁 复% 而在于从最简单处感受真 % 于最平凡中体 味美 * 示例二 . 美的创造往往是曲折的 % 美的 内蕴往往是丰富的 * 当人们赞叹 & 永州八记 ) 的清秀之美时 % 可曾 想到 它蕴含着 柳宗元 贬 谪的心酸 当人们 称颂 & 茅 屋为秋风 所破歌 ) 的境界之高时 % 可曾 想到 它源自于 杜甫屋 漏 难眠的凄楚 * 只有经历岁月的沉淀和苦痛的 磨砺 % 美才能绽放出永恒的华彩 *
详写了 " 我# 犯错而被教育 略写老 师 $" " 我# 的 造 句 受 到 表 扬+ 老师带" 我# 的严厉 + 下馆子及坐错车 * 好处是 . 突出老 师对 " 我# 的教育 % 同时也展现老师的其他方 面的性 格 使老师的形象鲜明而富有个性 * 特点 % 有才学 工作极端认真 管理 严格 善 &" 于教育学生 热爱学生 * 朴 实+ 亲 切+ 含 蓄+ 委 婉% 平淡中蕴涵 '" 深情 *! 意思对即可 $
第二单元 * 雪
巩固 积累 运用 !" 4 / # 5 1 # ) " #$ % ' 7. % ' + 36 #
人教版 语文 八年级 下 8 # . % ' +, ' 9 #, ' " # , 0 凛蓬腾碌褪博 $" 灼灼 消释 弥漫 &" ! $ 将江南的雪比作" 隐约着的青春 '" ! 和" 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 写出了 的消息 # 江南雪的美艳 + 滋润和充满生机的特点 * $ 运用联想 % 由冬景想到春景 % 不但 突 ! $ 出了 江 南 的 雪 滋 润 美 艳+ 蕴 藏 生 机 的 特 点% 而且表现了作者对江南的雪的喜爱之情 * $ 赞美了朔方的雪的完全的献身精 ! & 神% 它是凝聚了所有坚强不屈精神的内核 * )" , 阅读 感悟 实践 ! 一$ 滋润美艳 + 绚丽有趣 * 从山花 烂 !" 漫+ 生机盎然的 " 冬花雪野 # 图中和 江南 雪 天 孩子们塑雪罗汉的欢乐情景中可以看出 * 孤 独+ 奔 放* 从 他 " 永 远 如 粉% 如 沙% $" 决不 粘 连% 蓬 勃 地 奋 飞# 和" 在无边的旷野 上% 在凛冽的天宇下 % 闪闪地旋转升腾 # 中可 看出 * 独 立 的 个 性% 斗 争 的 激 情% 献身的 &" 精神 * 对 比* 朔 方 的 雪* 因 为 江 南 的 雪 固 '" 但未经磨练 % 不能保持长久 而北 方 然美丽 % 的雪俨然是一个斗士 % 在孤独的境 遇下 奋 力 抗争 % 敢 于 直 面 惨 淡 的 人 生% 在悲壮的斗争 中得到升华 % 这正是作者的精神体现 * 忽如一 夜 春 风 来 % 千 树 万 树 梨 花 开*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 窗含 西 岭 千 秋 雪 % 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 & 绝句 ) 杜甫 故 穿 庭 树 作 飞 花* 白雪 却 嫌 春 色 晚 % & 春雪 ) 韩愈 ! 二$ 既又并且因为所以都 !" 景物 秋 槐树的落蕊 蝉声 $" &" ,! !$ 是以动衬静 % "# 是写静 $ 清静 + 悲凉 * 第二问略 * '" 郭开贞 沫 若 ! & 屈 原) $$ 早 爱国 浪漫 & 离骚 ) 九歌 ) 九章 ) 天问 ) & & & 1# 1 " ;, ) 9 ; $" < 8 # < 9 $ 9 # : : 3 ? # , ' 9 #3 = # 3 徘 镣 澜 秽 稽 3> 骋 虐 # @ ) ?5 < 9> & 霆 躇 ! $ 拟人 + 反复 + 呼告 ! $ 比喻 + 呼告 &A ! $ ! $ 排比 + 拟人 + 呼告 ! $ 反问 + 呼告 & ' 阅读 感悟 实践 ! 一$ 诗 人 呼 唤 与 歌 颂 风+ 雷+ 电这些 !A 表达了诗人对黑 暗的愤激 和 伟大的自然力 % 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 风+ 雷+ 电象征人世间追 求正义 + 光明 $A 的变革力量 洞庭湖 + 东海 + 长江 象征人民 群 众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 * 风+ 雷+ 电象征人世间追 求正义 + 光明 &A 的变革力量 * 对风 + 雷+ 电的呼 唤与歌 颂 % 表 现了诗人对 黑 暗 世 界 的 强 烈 愤 懑 和 摧 毁 黑 暗的热望 % 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 未来的热 烈 追求 * 反复 + 比喻 * 诗人以火一 般炽烈的 语 'A 表达了 想要冲破 黑 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 % 暗的急切而又果敢的决心 % 也表 达了对黑 暗 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 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 )A 性格*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 风亮节% 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正不阿+ 奋不 顾身的意志言行% 是民族灵魂的化身* ! 二$ 昨夜 今晨 !A 暴风雨变成小雨 $A &A # 意在表 明 人 们 往 往 只 看 到 事 物 的 一 '" 忽略了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和谐 个方面 % 的美 * )" !"#$%&1'()1*1+ , " 鸟儿唱着欢乐的歌 # 远 处村舍 闪 *" " 闪发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