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首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典型案例

首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典型案例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愈发重要。
为此,国家提出了建设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重要任务,并希望通过团队建设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下面将针对首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典型案例进行深入探讨。
一、背景介绍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首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背景。
教育部从2014年开始启动创建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工作,旨在鼓励和支持优秀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
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支持和指导下,各地教育部门认真组织实施,加强对团队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典型案例介绍1. 北京市某中学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该团队由北京市某中学一批优秀教师组成,团队成员均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专业水平。
团队以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为主要任务,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
2. 上海市某小学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该团队由上海市某小学多位年轻教师组成,他们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该团队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通过互相交流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3. 广州市某高中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该团队由广州市某高中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组成,他们凭借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和体系,使学生乐于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该团队还注重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不断推陈出新,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团队建设经验总结在首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过程中,各团队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的优势,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具体而言,他们各自总结出了一些团队建设的成功经验:1. 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研究和实践,多方位提升教学水平。
2024年外国语学院科研工作计划(二篇)

2024年外国语学院科研工作计划时光飞逝,____月份即将结束,____月份也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现在,造就未来。
在即将到来的____月,让我们以更饱满的热情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将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为了让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现将____月份的工作计划如下:一、常规工作1.按时到校自律委员会办公室签到并上交当月的教室抽查表,以及当月的工作总结和下一个月的工作计划。
2.积极配合校自律委员会的安排,做好校园巡检工作,并根据校部的安排,与其他二级学院沟通协作进行教室抽查工作,协助学校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而努力。
3.开展部门会议,对工作进行详细的安排以及总结,不断完善工作中的不足,从而增强部门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
4.与各班的自律委员做好沟通,以保障教室抽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其他工作1.积极配合校自律委员会的各项工作,落实好校部下发的工作与活动。
2.积极配合和支持外国语学院学生会和自律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开展。
3.召开自律委员会议,做好与各班自律委员的沟通,及时把校、院的各项活动通知传达到同学们那里,同时协助本部门活动的顺利开展。
4.加强与校律委会及其它兄弟学院自律委员分会的沟通与合作。
5.按时参加例会和其它各类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
6.着手商讨并开展本部门的特色活动。
以上是我们部门____月份的工作计划。
我们校园巡检部的成员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得更好,努力完成以上计划,为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尽我们的一份力量。
外国语学院____月份工作计划全文现在开始!时光飞逝,____月份即将结束,____月份也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现在,造就未来。
在即将到来的____月,让我们以更饱满的热情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将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为了让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现将____月份的工作计划如下:一、常规工作1.按时到校自律委员会办公室签到并上交当月的教室抽查表,以及当月的工作总结和下一个月的工作计划。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校介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校介绍学校设有英语学院、日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国际经贸学院、跨文化研究院等22个教学科研机构。
现有24个本科专业,其中日语、阿拉伯语、英语、旅游管理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英语、日语、俄语、德语、阿拉伯语、旅游管理6个专业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
具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13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点;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旅游管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学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研究基地。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近5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50%,另有外国专家60余名,绝大多数教师在国外进修或攻读过学位。
学校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7个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
在校学历生1万余人,包括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和成人教育学历生。
学校拥有众多规格不同、性能各异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主要有语言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实验室、新闻学实验室、金融模拟实验室、旅游规划与策划实验室、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同时还建有校园网、电视台和地面卫星接收系统。
图书馆藏书丰富,设有大型期刊阅览室、专业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以及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
学校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类体育场馆齐备,为广大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办学实践,学校形成了“学用结合,注重实践”的办学特色。
外语专业强调“技能领先,注重实训”,狠抓“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训练;非外语专业依托优势外语教学资源和多元文化环境,坚持“应用导向,强化实践”,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
学校明确了“国际导向、专业复合”的培养特色,坚持外语复语式、外语+专业、专业+外语的国际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国际视野宽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高,就业竞争力强。
从二外走出的数万名毕业生,遍及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涌现出国台办主任王毅,中联部副部长刘洪才,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陈健,中国国旅集团董事长盖志新,中信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常振明,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裁和广北、美国新生代华裔电影导演胡安等一批政界、外交界、商界、文教界杰出人士。
学院科研创新团队管理办法

学院科研创新团队管理办法为加强我校各类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凝聚并稳定支持一批优秀的科研创新人才,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提升我校的学术地位、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学校决定实施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创新团队建设目标瞄准具有发展前景和可预期产生重要学术成果的学科领域或研究方向,力争通过科学研究创新团队的建设,为我校教研人员提供学术创新平台,提高其科研能力和水平,培育在相关研究领域能取得重大学术成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术队伍。
二、创新团队的申请条件1.创新团队的学术带头人应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和创新性学术思想,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团队中能发挥较强的凝聚作用,一般应为在本校在编在职工作的、承担过或正在承担着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年龄不超过55岁。
2.创新团队应是在合作基础上自然形成的研究XX,具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共同关心的科学问题和良好的科研合作基础,一般可以现有的课题研究小组为依托来组建,也可自行组建。
对简单拼凑的“团队”不予支持。
3.创新团队成员应具有较好的前期学术积累,已经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具备较好的合作研究基础与经历,在同行中具有一定优势并具有明显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创新团队一般不少于5人,核心人员不少于3人,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提倡学科交叉。
同等条件下,对负责人及多数核心成员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创新团队予以优先支持。
4.创新团队成员近三年有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以上(含2项,其中一项必须在研)或获得厅市级三等以上奖励(包括授权发明专利)2项以上(含2项)或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以上。
5.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符合和我省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属于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研究范围包括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与集成、工程化研究、新产品开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前沿研究等,研究课题具有可预期的学术创新价值或应用价值,能产生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
《2024年高质量“三进”引领外语类专业“时代新人”的高质量培养——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为例》范文

《高质量“三进”引领外语类专业“时代新人”的高质量培养——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为例》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外语类专业教育承担着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时代人才的重任。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北二外”)作为国内知名的外语类高校,积极探索和实践“三进”教育模式,即“进社会、进企业、进岗位”,致力于为时代培养高质量的外语类专业人才。
本文以北二外为例,探讨如何通过高质量的“三进”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时代新人”。
二、高质量“三进”教育的内涵与实施1. 进社会:北二外积极拓展学生社会实践平台,通过开展社会调研、志愿服务、文化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进企业:学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要求,提升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3. 进岗位:在进企业和进社会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提前接触并了解不同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三、外语类专业“时代新人”的培养目标1. 具备国际视野: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外语类专业人才,能够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2.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能够熟练使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流和沟通。
3. 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新能力。
四、北二外外语类专业“时代新人”的培养实践1. 课程设置:北二外注重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开设了丰富的外语课程和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 实践教学:学校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通过开展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和企业,提升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3. 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申请书
科研创新团队名称:
科研创新团队所属单位:
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填写日期:
?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制
二ΟΟ九年四月
?
填表说明
?
1.填写《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科研创新团队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
前,请仔细阅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关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实施办法(试行)》。
2.《申请书》必须如实填写,建设目标要明确,文字应明确严谨。
3.《申请书》各栏可自行加行、加页。
4.《申请书》中的所列经费单位一律为万元。
5.《申请书》可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科研处网下载。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网网址:。
一、科研创新团队成员基本情况科研创新团队的名称:
1.负责人信息
2.成员组成
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建设方案及建设措施(以三年为建设周期)
三、“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预期建设效益指标
四、建设项目经费预算情况(以三年为建设周期)
五、分学术委员会意见
六、学校科研处意见
七、学校审批意见。
旅游规划专业跨学科教学团队建设

旅游规划专业跨学科教学团队建设收稿日期:2018-12-30基金项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级教学团队项目———旅游规划教学团队作者简介:冯凌(1979-),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规划教学团队项目负责人,旅游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与政策,旅游影响与可持续旅游。
通讯作者:冯凌。
一、导言多学科交叉和跨学科融合既是现代科技创新的重要萌发点,也是高等教育的新兴发展趋势[1,2]。
我国大学“双一流”建设目标对创新型、应用型高端人才的跨学科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等教育中的学科交叉融合主要体现在具体的专业建设中,关键是跨学科教学团队的构建,核心是利用多学科知识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从而培养掌握综合性知识、实践性技能的创新创业人才。
我国现代旅游学来源于地理学、经济学等传统学科对旅游领域的关注,其发展主要受实践应用的需求驱动,多学科融合、实践与理论互动的特征明显[3]。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壮大和“全域旅游”等融合性发展模式普及,旅游规划人才普遍需要地理资源、经济管理、园林景观等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本文根据笔者所主持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规划专业跨学科教学团队的建设实践,旨在探析跨学科专业教学团队构建模式,为实践应用型专业的跨学科教学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旅游规划专业跨学科教学团队建设(一)构建多学科背景的师资队伍团队以旅游管理学院新旅游规划系师资为主体,整合系内外相关教学力量,由10位专职教师和规划设计专家组成,其中系内教师7名,系外3名。
从专业背景看,地理资源学科背景5名,其中4名为旅游地理学或旅游资源学背景,1名为地理信息系统背景;经济学2名,管理学1名,城市规划1名,园林景观设计1名。
这样的团队师资构成既符合旅游规划以地理资源学科为主,同时又兼顾其他相关领域教学需求。
从职称看,有教授1名,副教授3名,讲师5名,校外旅游规划专家1名,整体形成了一支以教学名师为指导、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以知名旅游规划师为有效补充,具有多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学团队。
北二外博士点申报-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北二外博士点申报-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概述部分是引言的开端,需要对北二外博士点申报的背景和重要性进行简要介绍。
可以按照以下模板来编写内容:1.1 概述北二外博士点的申报是对北二外博士教育的重要举措,旨在推动学校进一步提升博士教育质量和水平。
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和卓越声誉的外国语学府,北二外博士点的申报显示了学校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追求和对国际化培养的承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对于外语人才和国际交流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北二外博士点申报的目的在于通过建立一流的博士教育体系,培养具备深厚学术研究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业人才,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本文将对北二外博士点的申报背景、历史发展、学科设置和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同时,结合对博士点申报的总结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提出对北二外博士点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促进北二外博士点的可持续发展,为学校和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文章整体的脉络和组织方式,它对于整篇文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北二外博士点申报展开,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北二外博士点申报的背景和重要性,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接着,明确文章结构的目的,即对北二外博士点申报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最后,说明本文的目标是为读者提供关于北二外博士点申报的详细信息和建议。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主体,涵盖了北二外博士点的背景、历史发展、学科设置和研究成果等内容。
首先,介绍北二外博士点的背景,包括成立的背景、发展的动因以及它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
接着,重点回顾北二外博士点的历史发展,包括成立的时间、发展的阶段和取得的成就。
然后,详细介绍北二外博士点的学科设置,包括学科门类、学科方向和学科分类等内容。
最后,总结北二外博士点的研究成果,包括取得的科研成果、学术影响力以及创新和发展方面的亮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生科研项目立项管理规定

附件 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生科研项目立项管理规定为推动学生科研工作,规范学生科研项目立项管理规程,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申请人资格1、凡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均可申报。
项目的申报与实施以课题组为单位,每个课题组一般由5--7 人组成。
资助对象原则上为学业中期(二、三年级)的本科学生。
2、申请课题的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所承担的课题每年度只能有一项。
3、有在研项目和项目逾期未结者不得参与本年度项目的申报工作。
4、学校鼓励跨学科联合开展项目研究。
可以跨院(系)组队,但项目组成员务必事先协商明确作品申报单位,以各院(系)为单位进行项目推荐。
5、项目负责人具有较强的研究与组织能力。
第二条申请项目要求1、目标明确,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合理可行。
2、了解所研究科学领域的情况,预期研究成果有创新性。
3、一般情况下,项目从立项到结项不超过10 个月。
第三条项目选题1、应紧紧围绕所学专业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选题。
2、要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项目选题侧重于实践应用研究,也可以是基础理论研究。
3、研究内容既可以是学科发展领域的前沿问题,也可以是当前研究热点。
第四条项目申报1、申请人必须填写《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生科研项目立项申报书》(以下简称《申报书》),严格按照具体要求逐项填写。
2、《申报书》须经所在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签字后,方可集中报送校团委。
3、学校组织相关学科的教学研究人员,进行论证、评审,确定立项课题(重点项目、一般项目)。
第五条项目进展管理1、申请人接到获准立项通知后,项目负责人须在规定时间内填写《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生科研项目进度表》。
2、经费使用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生科研基金管理办法》实行预算管理。
3、立项单位不定期对项目进行抽查工作(详见《学生科研项目抽查制度》)。
如果发现不具备继续进行研究条件时,可中止和取消资格,如发现资金使用不当或账目的问题时,视情节做出处理。
2024年外国语学院工作计划(2篇)

2024年外国语学院工作计划一、学院整体发展目标1. 提高学院国际化水平,增强学院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2. 全面提升学院师资队伍素质,培养高水平的外语人才;3. 深化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推动学术研究创新;4. 加强学院基础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学院的综合实力。
二、教学工作计划1. 推进外语教育改革,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2. 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3. 加强外语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提高教师素质;4. 完善课程设置,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5. 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和指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科研工作计划1. 增加科研项目申报力度,提升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2. 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进行学术讲座;3. 组织学术研讨会和国际学术会议,促进学术研究交流;4. 加强学院创新团队建设,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研究团队。
四、国际交流与合作计划1. 推动学院与国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拓展合作领域;2. 鼓励学院教师和学生参与海外交流项目,拓宽国际视野;3. 加强与海外知名学术机构的合作,推动学院国际化发展;4. 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学院的国际影响力。
五、学院基础建设计划1. 提升教学设施和实验室设备水平,提高教学条件;2. 完善学院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效能;3. 增加图书和资源采购投入,丰富图书馆藏品;4.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六、团队建设计划1. 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和机制,吸引高层次人才加盟;2. 加强教师培训和职称评定工作,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3. 建立教师交流机制,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4. 加强学院与院系之间的合作与协作,形成合力。
七、学院对外宣传计划1. 完善学院宣传体系,提升学院形象和知名度;2.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3. 加强与媒体的合作,提高学院在社会上的影响力;4. 制定宣传计划,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的宣传工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文化和旅游部法治专家委员会委员:孟凡哲、王天星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咨询专家:武光军、李国庆
截至2022年5月,学校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联合培养博士点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个、硕士学 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4个。
教育部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饭店管理研究
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翻译、财务管理、葡萄牙语、波斯语、市场营销、贸易经济、国际事务与国际 关系、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印地语、意大利语、匈牙利语、塞尔维亚语、爱沙尼亚语、会展经济与管理、 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新闻学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科研机构
学术资源
截至2022年5月,学校有科研机构19个,其中有省部级科研基地8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 和区域研究中心7个。
省部级科研基地: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阿拉伯研究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北 京对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首都对外文化贸易研究基地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首批文化和旅游行业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白俄罗斯研究中心、秘鲁研究中心、丹麦研究中心、希腊研究中心、奥地利研 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中心、印度研究中心、波兰研究中心、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
其他科研机构(部分):中国文化和旅游研究院、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中国文化和旅游大数据研究院、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首都对外文化传播研究院、中阿改革发展研究院、 首都国际交往中心研究院、中华文化研究院、思想教育研究院、中国服务贸易研究院、中国公共政策翻译研究院、 党政政治与党政外交研究院、中国动漫文创研究院、中国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研究院、中国冰雪旅游研究中心、 国家“一带一路”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与语言认知实验室、数字资源与知识服务实 验室
团总支简介

团总支简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团总支是党委领导下的一个基层工作组织,自觉接受党委和团委的领导。
英语系团总支坚决执行院团委的文件指示,在下属团支部中广泛开展各种活动以配合团委工作,在各方面工作中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根据06-07学年第一学期最新统计,我系团总支共下设49个团支部,由1100名团员组成。
在二外院团委及英语系党支部的领导下,英语系团总支成为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阵地,统筹并负责英语系各团支部的工作。
在队伍建设上,我们本着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原则,建立了一支高效率、团结合作的队伍。
【团总支队伍】团总支书记:由老师担任,在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向上领导团总支的工作。
团总支副书记:由学生担任,协助团总支书记,将上级文件指示下达,并总领团总支的日常团务、宣传工作、以及各项品牌活动,保证团总支工作的正常运作。
组织委员:在团总支副书记的领导下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把同学们凝聚在团总支这个大家庭里;加强同学们的团员意识,引导优秀团员向党组织靠拢;做好团务工作及团总支的日常活动。
宣传委员:为团总支的工作做好宣传工作;协调团总支和团支部的关系;定期制作工作简报、工作汇编,团务宣传栏;做好各项活动的广告宣传,以扩大团总支的活动影响,树立团总支的形象。
团总支其他支委以及各班团支书全力配合团总支的各项工作。
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基层,层层把关;分工明确,通力协作;从而将英语系团总支的工作做到具体,做到细致;使得团总支真正发挥了上传下达的中间作用。
【06-07学年第一学期英语系团总支成员名单】团总支书记:明铭(老师)团总支副书记:乔冬青 04级11班团总支组织委员:丛丽萍 04级7班团总支其他支委:代怡冉 05级4班刘英 05级1班邹奇彬 05级7班李鹏园 06级5班翟梓伦 06级1班团总支成员合影求实创新团结进取法学院团总支概况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团总支是法学院下设联系上级团委与我院各支部及广大团员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是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努力帮助青年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层共青团组织。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项目概况 (3)(一)项目基本情况 (3)(二)项目建设内容与目标 (3)二、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5)(一)背景分析 (5)(二)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分析 (6)(三)预期效益及持久性分析 (6)三、实施条件 (8)(一)人员条件 (8)(二)资金条件 (11)(三)基础条件 (11)四、实施可行性 (12)(一)项目基础 (12)(二)预算方案的合理性 (12)(三)主要工作思路与设想 (12)五、进度与计划安排 (14)六、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 (15)七、主要结论 (16)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第一师范学院科研创新团队项目类别: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教学试验平台建设项目□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公共服务体建设项目□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项目√项目实施周期:1年(二)项目建设内容与目标1、建设目标:我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总目标是在三年内建设7个科研创新团队,通过团队建设产生一批原创性较大的科研成果,申请并完成国家、省部级纵向项目、产学研项目等科研项目,为学院学科建设提供支撑,培养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科研群体。
2、建设内容:1、教师教育科研创新团队,详见附件12、计算机应用科研创新团队创新能力的提升及科研平台建设科研创新团队,详见附件23、**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科研创新团队,详见附件34、外国文学与西方文论科研创新团队,详见附件45、新型生物探针的设计及其应用创新团队,详见附件56、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创新团队,详见附件67、应用数学科研创新团队,详见附件7二、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背景分析我校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涵盖文、理、教育、经济、管理、工、法等7大学科门类的省属普通本科师范院校,是**省教师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2007年3月,经教育部和**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改建更名为**第一师范学院。
外语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理念和构建模式

外语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理念和构建模式汪 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 100024)摘 要: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
本文拟结合“质量工程意见”的精神,在借鉴其他院校团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外语专业的教学特点,探讨外语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理念和构建模式。
关键词:教学团队;教学质量;建设理念;构建模式[中图分类号] G 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6539(2009)02-0029-04On the Const ruc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eam sW ang H ong(B ei j i ng I nt er nat i onal St udi es U ni ver si t y ,B ei j i ng 100024,C hi na )A b st ract :It i s o f v i tal im p ortan ce fo r an y scho o l to m aintain a h ig h teach i n g qu ali ty .S tr iv ing t o enh an ce t eachin g q u ality an d im p ro veth e ab i liti es of u nd ergrad uates are tw o co r e task s fo r u n iversi ty ed u catio n.F ollo w in g th e g u idan ce o f “su gg est io n s o n Q u al ity P ro j ect ”,th i s p ap er at tem p ts to p r o p ose so m e gu ideli n es and a m od el con cern i n g th e con st ru ction of f o reig n lan g uag e teachin g gro up s.T he co n clu sio n o f the paper i s based on r el at ed exper i ences f r om ot her uni ver si t i es and speci f i c f eat ur es of f or ei gn l anguage t eachi ng.K ey w ords :t eachi ng gr oup ;t eachi ng qual i t y ;const r uct i on gui dl i nes ;const r uct i on m odel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永恒主题。
学科创新团队建设

学科创新团队建设学科创新团队建设是一个多方面的过程,涉及领导力、团队协作、创新文化等多个层面。
以下是一些建设学科创新团队的关键要点:1. 明确目标和愿景:团队成员需要了解他们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团队的愿景是什么。
这有助于确保整个团队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
2. 领导力与管理:有效的领导力对于团队建设至关重要。
领导者应该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提供方向,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管理层也需要为团队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
3. 多元化团队:在团队中包括不同背景、技能和经验的成员有助于创造性的思考和创新。
多元化团队能够提供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培训和发展:团队成员需要不断发展和更新他们的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学科要求。
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以确保团队保持在学科前沿。
5. 沟通与协作: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是团队成功的关键。
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鼓励团队成员分享想法和反馈。
团队成员应该能够有效地协同工作,共同解决问题。
6. 创新文化:鼓励创新的文化能够激发团队成员提出新想法,并尝试新方法。
这可能包括奖励创新、容忍失败并从中学习的文化。
7. 项目管理:使用有效的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确保团队的工作按时完成,并在预算范围内。
这有助于提高团队的整体效率和成果。
8. 奖励和认可:对团队成员的贡献进行认可和奖励,可以提高团队的士气和动力。
这也有助于建立一个积极的工作环境。
9. 持续改进:团队建设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定期评估团队的绩效,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学科创新团队可以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并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简介

市合作共建了 4 所孑 L 子 学 院 。 目前 正 在பைடு நூலகம்筹 建 波 兰华 沙 大
养 博 士 点 2个 ( 与 美 国宾 汉 姆 顿 大 学 联合 培 养 翻 译 博 士 ,
与 澳 大利 亚格 里 菲斯 大学 联合 培 养旅 游 博 士 ) 。北 京 市重 点( 建设) 学科 4个 、 国家 级 特 色专 业 4个 。 学 校坚 持 完善 科 研 创 新平 台 , 学 术 创 新 能力 与 社 会服
期 留学生 1 0 0 0余 人 。 现设 1 6个 学 院 、 7个 系 、 3个 教 辅 单
位 。图书 馆 现有 藏 书 1 0 8万余 册 , 年 订 外文 ( 包 括港 澳 台 ) 原 版报 刊 约 1 9 0种 、 中 文报 刊 约 8 2 0种 ; 电子 图 书 2 l万余 册 ; 中文数 据库 4 4个 , 外 文 数据 库 4 5个 ,自建 数 据 库
2 个。
绝 大 多数 教 师在 国外进 修 或攻 读 过 学位 。 学 校 还聘 请 兼 职
教授 1 2 0余 名 , 拥 有外 国专家 6 0余 名 。 学校 有 1个 国家 级 优 秀教 学 团 队 、 3个 北 京 市 优 秀 教 学 团 队 、 7个 北 京 市 学 术创新团队。 学 校 充 分 发 挥 多 语 种 优 势 ,大 力 开 展 国际 交 流与 合 作 。学校 与 3 0多 个 国家 和地 区 的 1 4 0余 所 大学 和 教 育 机 构 建 立 了全 方 位 、 多层 次 、 实 质 性 的交 流 与合 作 , 每年 选 派 一 定 数 量 的教 师 出 国进 修 、 访学、 合作科研 , 从 事 对 外
对学科发展、创新团队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预期目标

对学科发展、创新团队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预期目标
学科发展:以引领未来社会发展为己任,开展学科创新,推进多学科
相互促进,建立高水平的学科体系和研究团队,加强海内外学科间的交互
互动,促进学科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先进的理论支撑。
创新团队建设:鼓励和支持优秀学者在跨学科交叉研究中进行创新,
并通过建立创新团队发挥最大作用,激发各学科间的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推动学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社会服务:通过健全学科配套体系,建立解决社会各种实际问题的创
新空间,解决社会问题,减少社会问题产生,发挥学科服务社会的作用,
建立学科服务社会的新机制。
文化传承创新:加强根源研究,建立国际知识传播网络,注重中国传
统文化集中传承与创新,以及深入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建立多元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在境外的学
术交流,拓宽学术交流的主题,拓展学术研究的对象,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增强双方的学术交流水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俄语系

在俄罗斯愉快的留学⽣活俄语系成⽴于 1999 年,其前⾝为 1964年建校时的东欧语系,于 1971 年招收⾸批俄语学员。
俄语专业是北京市特⾊专业建设点和校级重点建设学科,设有全球舆情研究中⼼,有本科和硕⼠两个办学层次。
硕⼠研究⽣分为俄罗斯⽂学、俄罗斯语⾔学、俄罗斯社会与⽂化三个⽅向。
优势特⾊俄语系将教学科研与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密切结合,在以传统俄语语⾔⽂学为主⼲专业,翻译为特⾊专业,商贸与跨⽂化交际为辅助专业的体系下,培养具有坚实语⾔基础和多领域⼴博知识的国际性应⽤型⼈才。
同时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努⼒培养学⽣独⽴思考、开拓创新的能⼒和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学⽣们在各类演讲及对象国知识竞赛中亦有骄⼈的表现。
俄语系教师中70% 为教授、副教授,70% 的教师具有博⼠学位,所有教师都曾留学国外。
另聘有外籍专家 2 ⼈。
专业设置俄语系下设俄语专业,致⼒于培养俄语基础扎实、知识⾯宽、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独⽴⼯作能⼒和创新能⼒的国际性应⽤型复合⼈才。
主要课程有:基础俄语、中⾼级俄语、语法、视听说、阅读、写作、翻译、⼝译、俄罗斯⽂学、俄罗斯社会与⽂化、俄⽂报刊阅读、俄罗斯电视新闻、商贸俄语等。
国际交流俄语系对外交流与合作⼗分活跃,与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招⽣办)、喀⼭联邦⼤学、圣彼得堡赫尔岑国⽴师范⼤学等五所⾼等院校建⽴了友好关系,每年优秀学⽣均有获得国家公派留学和免费前往交流院校学习的机会,绝⼤部分学⽣都有机会店铺。
开阔的视野、国际性的眼光和思维、对外交往的能⼒为学⽣们今后从事对外交流⼯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践活动俄语系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各类志愿服务 , 如国庆60 周年的相关庆祝活动和志愿服务、中俄青少年运动会语⾔志愿活动,并荣获“中俄青少年运动会贡献奖”。
近年来,由俄语系组织的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获得“⾸都⾼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称号。
与⿊河市共建的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为学⽣们搭建了⼀个语⾔实践、就业实习的⼴阔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申请书
科研创新团队名称:
科研创新团队所属单位:
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填写日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制
二ΟΟ九年四月
填表说明
1.填写《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科研创新团队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前,请
仔细阅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关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实施办法(试行)》。
2.《申请书》必须如实填写,建设目标要明确,文字应明确严谨。
3.《申请书》各栏可自行加行、加页。
4.《申请书》中的所列经费单位一律为万元。
5.《申请书》可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科研处网下载。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网网址:。
一、科研创新团队成员基本情况
科研创新团队的名称:
1.负责人信息
2.成员组成
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建设方案及建设措施(以三年为建设周期)
三、“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预期建设效益指标
四、建设项目经费预算情况(以三年为建设周期)
五、分学术委员会意见
六、学校科研处意见
七、学校审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