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白云和雨》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白云和雨
大班数学教案:白云和雨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白云和雨的形状和特征;2.学生了解雨的形成过程;3.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能够分辨不同的云的类型;4.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云和雨的形态和特征。
教学内容1.云和降水的形态和特征;2.不同类型的云,包括高云、中云和低云。
教学过程导入1.引入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白云和雨的形态和特征。
问学生是否有看到过白云和雨。
2.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不同的云和雨。
例如:当看到云时,我们觉得它们很大,很高,有些云形状像羊、糖棒或用手指可拟人诉说等等。
当看到雨时,则会出现细雨、大雨、雷电等等。
讲解1.讲解云和降水的形态和特征。
例如:云是由水和气氛所组成的,它们可以在大气中漂浮非常的久,而且也可以因为不同的天气而变得不同。
2.将云分为三种类型:高云、中云和低云。
–高云是指位于6千米以上,薄而高的云。
它们主要由冰结晶和少量水分子组成。
通常的例子包括卷云和羽毛云等。
–中云是指在2千米到6千米之间的云。
它们随着高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有些中云是厚厚的层状云,它们会遮住阳光,这些云被称为层积云。
还有一些中云则是由水滴或薄冰晶组成的云,例如高积云和云旗等。
–低云通常比较厚,位于地面到2千米之间。
例如,雾、雨云和积雨云就属于低云。
练习1.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不同的云。
让学生观察云的颜色和形状,然后用自己的话向同伴描述。
例如:高积云看起来像棉花团,羽毛云看起来像毡毡的,滚桶云看起来像卷起来的云捆。
2.让学生试着模仿这些云,例如:高积云中每个组呈堆积,而羽毛云则是像一撮绸缎,滚桶云是像一个漩涡,让学生通过模仿来更好地理解云的形态和特征。
总结1.让学生再次回忆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2.让学生回答问题,例如: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类型的云?这些云都有哪些特征?3.帮助学生总结云和雨的基本特征,并让他们讲述自己的理解。
课后作业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云和雨的文章。
文章中可以涵盖云的类型、云的形态和特征、降水的形式等。
大班数学教案云和雨滴
大班数学教案云和雨滴一、引言在大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面临如何生动地展示抽象概念和复杂运算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云和雨滴教学法,通过云和雨滴的组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与运算规则。
二、云和雨滴教学法简介2.1 什么是云和雨滴教学法云和雨滴教学法是一种以云和雨滴为主要形象,通过组合和变化来教授数学概念与运算规则的教学方法。
2.2 为什么选择云和雨滴教学法1.生动形象:云和雨滴作为常见自然现象,具有直观的形象感受,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组合变化:通过组合和变化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变化规律,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3.互动参与:云和雨滴的形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三、云和雨滴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3.1 数字与云的组合•数字与云的对应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数字和云的关系,加深对数字的理解。
•通过云的形状进行数字的组合,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的加减运算规则。
3.2 云的变化与运算•通过云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中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通过云的大小和形状变化,引导学生探讨乘法和除法的规律。
3.3 雨滴的意义与作用•雨滴作为云的一个组成部分,代表数学中的一项运算或概念。
•通过雨滴的组合和运算,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运算符的使用和数学概念的理解。
3.4 云和雨滴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实例,演示云和雨滴的组合和变化过程,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结合生活实际,将数学运算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云和雨滴教学法的实施步骤4.1 教师的准备工作•确定教学内容与目标,准备相应的云和雨滴形象。
•设计教学活动与对应的云和雨滴组合。
4.2 教学活动的展开•以云和雨滴形象为基础,进行一系列互动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逐步深入理解数学概念与运算规则。
4.3 教学反馈与巩固•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回顾云和雨滴教学法的应用。
大班数学教案《白云和雨》含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白云和雨》含反思教学主题和目标教学主题:认识和学习相同的数量概念教学目标: - 能够理解“相同的数量”概念 - 能够感知同种物品的数量相同 - 能够使用“相同”、“不同”来表达数量概念教学准备•课件:配有图片的PPT•教具:盆、滴灌器、水等实物•课外材料:白云和雨的图片教学内容和步骤1.引入(10分钟)1.出示白云和雨的图片,问学生两者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2.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相同”的概念。
2.讲解(10分钟)1.出示相同物品的图片,让学生数一数图片中相同物品的数量。
2.引导学生理解“相同的数量”概念。
3.以实物为例,比如盆子里的水,分别用不同的量杯测量水的数量,呈现不同的数量。
然后问学生两者俩俩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理解“相同的数量”。
3.练习(25分钟)1.游戏:学生分小组,教师发放实物,让他们自由搭配,保证每组里的物品数量相同,然后其他组员要从各自的物品中挑出和另外一组相同数量的物品,并用“相同”或“不同”来表达出来。
2.口算小游戏:运用类似“1+1=2”、“3+3=6”之类的简单公式,让学生快速数出相同物品的数量。
4.集体总结(5分钟)1.让学生接触到一定的实物,从而更加深刻体验到“相同的数量”概念。
2.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感知相同的数量,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反思总结本堂课通过具体实物和图片的引导,使学生亲手尝试搭配相同数量的物品并认知“相同”的概念,从而对数量产生了更直观的认知。
此外,游戏和小游戏的形式也增加了学生的趣味性及锻炼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当把握时间,确保学生学有所获并达到预期效果。
同时,多与学生溝通、互动,帮助他们梳理思路和巩固知识以及理解的相关过程也很重要。
《云和雨》小学科学教案:用云朵的形状和颜色来绘画,让孩子学习云与艺术的结合。
云朵,是如同羊毛般柔软的天上白色“棉球”,被人们赋予了无限的浪漫和诗意。
在儿童科学教育中,云朵则被当做一种体验大自然的神奇工具,引导孩子去观察云的形状和特征,认识云的种类和变化,培养他们爱好艺术创作的兴趣和想象力。
本篇文章,将主要介绍小学科学教案中提到的“用云朵的形状和颜色来绘画”,通过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让孩子在绘画中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美,同时也能为他们将来的生活及学习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一、云的形状和特征云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是由水蒸气经过冷却、凝聚而成的水滴或冰晶团。
云的形状和特征千姿百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层云:云的形态像一层薄的白色纱。
这种云一般在天空中分布均匀,是晴天和阴天的常见气象。
2.积云:形状宽大的球形,一般在天空中处于较高的位置。
这种云是一种浮游云,是晴朗的天气中出现的云。
3.恶劣天气的前奏:积云成长起来,形状会变得不规则,并且呈现紫色或黑色。
这时云顶上有时出现充电等现象。
这种云出现时,一般意味着恶劣天气的即将到来。
二、艺术与云的结合1.思维训练通过云朵的形状与特点的观察,可以激发孩子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观察变得更加细致和准确。
教师可以在教了云的种类和变化后,要求孩子将自己观察到的云朵形状画出来,这样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内容。
2.感官训练通过云朵的形状与颜色的观察,可以激发孩子的视觉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大自然的敏感度,增强他们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在绘画中,可以通过不同的线条和笔触表现云朵的形状和纹理,还可以通过调配颜色和着色技巧,表现云的色彩和神秘感。
推荐教师要求孩子观察不同天气条件下云的特殊色彩和调配技巧,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色彩和空间。
三、结语用云朵的形状和颜色来绘画,既能锻炼孩子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也能培养他们的审美和艺术表现能力。
同时,关注云朵的变化也能加深他们对大自然的认知和体验,培养他们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和感悟。
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云朵的形状和特征、颜色和审美特点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和艺术素养,让他们认知和爱好艺术,从而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批判精神。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天空中的白云和雨滴》教案
活动名称:《天空中的白云和雨滴》一、活动目标:1. 科学认知目标:让幼儿初步了解云的形成原理以及雨水的来源,知道云和雨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2. 观察与表达目标: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方式,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并尝试用简单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现象。
3.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他们热爱环境,懂得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
二、活动准备:1. 材料准备:关于云和雨的科普绘本或动画视频、蓝天白云及下雨天的图片、白色棉花或泡沫材料模拟云朵、小水瓶和滴管模拟降雨过程、纸巾等。
2. 环境创设:布置一块展示区,挂上蓝天白云和下雨天的场景图,营造舒适的室内“气象站”氛围。
三、活动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以故事或者歌曲的形式引入主题,例如:“今天我们要跟随小雨滴去旅行,看看它们是怎么从白白的云朵变成滋润大地的小雨滴的……”2. 讲解与观看环节:(1)借助绘本或视频,向幼儿讲解云是如何由水蒸气上升遇冷凝结而成的,以及雨滴如何从云中降落的过程。
(2)展示蓝天白云和下雨天的图片,对比两种天气的特点,引导幼儿关注天空的变化。
3. 实践操作环节:(1)利用棉花或泡沫材料模拟云朵,教师演示水汽蒸发后形成云的过程,让幼儿亲手触摸感受“云”的质感。
(2)用小水瓶装水,使用滴管模拟降雨,将水滴滴在纸巾上,体验雨滴落地的情景。
4. 创意表现环节: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云和雨,或者是描绘一场下雨天的故事,锻炼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5. 总结分享环节: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教师总结云和雨的相关知识,强调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节约用水的道理。
四、活动延伸:(1)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天气变化进行实地观察,比如观察晴天和阴天天空中云的变化。
(2)组织亲子活动,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自制降雨器”,模拟降雨过程,加深对雨水形成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白云和雨》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白云和雨》《白云和雨》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通过描述白云和雨的人物形象和交流,引导幼儿了解天气现象和关注环境保护。
以下是一份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白云和雨》。
一、教学目标:1. 认识白云和雨,区分不同的天气现象;2. 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变化;3. 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4. 发展幼儿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准备:1. 教具:白云和雨的图片、天气卡片、动作卡片、计数卡片等;2. 材料:彩色纸、彩色铅笔、剪刀、胶水等;3. 录音设备和音乐合辑;4. 教学课件和投影工具。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老师播放与天气有关的歌曲,引导幼儿进行天气的简单讨论,了解并唱出相应天气的歌曲。
2. 情景呈现(1)老师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白云和雨的形象,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们。
(2)老师借助图片和录音,播放有关白云和雨的故事,在播放过程中适时暂停,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问题讨论。
3. 数学游戏(1)观察天气:老师向幼儿展示不同的天气卡片,让幼儿合作识别并分类,如晴天、阴天、多云、雨天等。
(2)数数雨滴:老师领导幼儿进行数数游戏,每个幼儿手上都拿着计数卡片,合作数数雨滴的数量,并将结果记录在黑板上。
(3)动作控制:老师展示动作卡片,引导幼儿进行相应动作,如摇晃、跳跃、旋转等。
通过控制动作的快慢和频率,模拟不同的天气变化。
幼儿可以进行自由探索和模仿。
4. 制作天气图(1)老师分发彩色纸、彩色铅笔、剪刀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自己心目中的天气图,并在图上粘贴白云和雨的图片。
(2)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其他小伙伴进行分享和交流。
5. 结束活动老师向幼儿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引导幼儿重点回顾天气的种类和数数雨滴的方法。
同时,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四、课后延伸:在家长的帮助和指导下,幼儿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来加强对天气概念的理解,并将所见所闻分享给其他小伙伴。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白云和雨》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白云和雨》教案名称:《白云和雨》数学教案设计适用年龄:幼儿园大班(4-5岁)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云朵和雨水的认识和观察能力;2. 培养幼儿对天气、季节的把握;3. 培养幼儿对数数量的感知和认识能力。
教学准备:1. 《白云和雨》的绘本或故事图片;2. 数字卡片或益智玩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创设情境:教室里布置蓝天白云的环境,播放天空和风的自然音乐,营造出云朵漂浮在天空中的氛围。
2. 引导幼儿观察、感受和描述云朵的形状、颜色、是否在动,与天气有关的话题,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幼儿展开交流。
Step 2:故事讲解1. 展示《白云和雨》的绘本或故事图片,简单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2. 讲述故事,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关注故事中的云朵和雨水的变化及其与季节的关系。
Step 3:数数量感知1. 准备数字卡片或益智玩具,依次展示数字1-5,让幼儿数数并指出对应数量的物体,提醒幼儿故事中云朵和雨滴的数量和顺序。
2. 继续展示其他数字,引导幼儿进行数数量配对练习。
Step 4:小组合作1. 分成小组,每组准备一块白纸,齐刷刷地画出一朵朵白云。
2. 通过幼儿合作,用棉花球或棉签沾水,将云朵“变成”雨滴,观察云朵变成雨滴后,纸上的变化。
Step 5:游戏活动1. 模仿雨滴下落的动作,让幼儿跳跃、蹲下、转圈等,体验雨水下落的过程。
2. 增加游戏难度,给幼儿安排简单的数数量指令,比如“跳两下”、“转三圈”,帮助幼儿巩固数数量概念。
3. 趣味小游戏:老师用指令引导幼儿模仿云朵、风、雨滴等动作,根据动作的多少来进行数数量的判断。
Step 6:活动总结1.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回顾故事中的主要内容和数数量的练习。
2.与幼儿一起总结白云和雨的关系,以及它们与季节和天气的联系。
教学延伸:1. 继续进行数数量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使用不同的动作和形式来表达数数量。
2. 搜集云朵、雨滴的图片,与幼儿一起制作海报或小册子,激发幼儿对自然的探索兴趣。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云雨雪的关系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云雨雪的关系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云雨雪的关系的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 认识云、雨、雪,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 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3.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增强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电视、PPT、幼儿科学材料、水瓶、挤奶器、冰箱、玻璃杯、热水、冰块、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一、热身启蒙(5分钟)1. 回顾昨天的学习内容,简单介绍云、雨、雪的基本概念;2. 通过图示、卡片、小玩具等多种形式展示云雨雪,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3. 导入今天的学习主题:云、雨、雪之间的关系。
二、知识阐释(10分钟)1. 讲解云、雨、雪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PPT或实物等形式进行讲解;2. 了解云的种类和形态,引导幼儿富有想象力地观察云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3. 介绍云和降水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云会变成雨或者雪?三、实验探究(15分钟)1. 思考问题:云怎么变成雨或者雪呢?让幼儿上台表达自己的看法;2. 展示实验步骤:使用挤奶器代表云,利用水瓶造成水蒸气的情况,并引导幼儿思考cloud与rain之间的联系,将挤奶器抽取的云加热后形成水在桶里。
3. 让幼儿参与其中,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在实验记录表中记录实验的过程、现象和结论,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四、情景演练(10分钟)1. 在课堂上模拟雪天的场景,让幼儿自由游戏,模拟雪花的飘落,体验雪的美妙;2. 帮助幼儿了解雪与人们的生活中有关的事情,孩子通过自由的游戏感悟出雪对于人生活的意义;3. 引导幼儿回顾自己的生活,寻找与云雨雪有关的事物,并指导幼儿编写小故事、画画,表现自己对云雨雪的了解与感悟。
五、课堂总结(10分钟)1. 老师提问、幼儿回答,检验幼儿的学习效果和掌握情况;2. 引导幼儿复盘所学内容,梳理知识框架,具体总结云雨雪的关系及意义;3.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想和困惑,及时解答疑问,促进幼儿在思考中成长。
大班数学白云和雨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白云和雨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天气预报”中的气象词汇。
2.能够归纳出不同天气类型的共同特征。
3.能够通过观察天气现象,预测接下来的天气类型。
教学准备
1.课件:图片展示各种天气类型、“天气来信”课件。
2.教具:天气图谱、环节卡片。
3.学具:画笔、颜色笔、贴纸。
教学内容
1.导入环节:让学生回想起上个周末的天气类型,放映天气图片,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环节:通过天气来信和图片,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比较常见的天气类型,并分析出共同的特征。
3.练习环节:让学生分组,听取天气来信后,让每组同学根据来信内容以及天气图谱,预测今天的天气类型,并画出大象卡片,陈述今天的天气类型及预测原因。
4.总结环节: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天气类型和共同特征,制作各自的天气图谱。
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方案上,如果可以加上一些体验性的活动,或许会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学生的回答和表现都比较活跃、积极,但其中不乏个别学生回答不够准确的情况,需要引导他们更认真地思考。
3.整堂课平稳有序,没有过于急躁或过于宽松的情况,孩子们可以得到充分的学习和思考时间,也有充分的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大班数学教案云与雨滴
大班数学教案云与雨滴活动目标:1.按顺序点数50以内数量的物品,点算时不跳数。
2.了解数量与空间排列的关系,知道有序排列能更清楚地点数。
活动准备:PPT、云朵卡片每人两张活动过程:一、雨是怎样形成的1.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说雨是怎样形成的。
2.帮助幼儿整理经验:水蒸发形成水蒸汽,小蒸汽遇冷、凝结,落到地面,形成雨。
二、云里的小水滴1.教师依次出示8、15、30点雨滴的云朵,幼儿数数云朵里雨滴的数量。
2.你是怎么数的?怎样数不会数错?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快速数数?引导幼儿有序点数,如从上往下数,从左往右数等。
3.幼儿人手一张云朵卡,根据老师说的数量,在云朵上画出相应数量的雨滴。
4.将幼儿画的雨滴展现在黑板,说说谁画的雨滴在排列上容易数。
三、拓展经验:生活中的排列数欣赏PPT,感知生活中的排列现象。
数学活动《云和雨滴》教学反思数学活动《云和雨滴》教学反思细节描述:细节一:出示四片下雨的云朵,谁来说说哪片云朵的眼泪最多,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那么我们一起来帮他数一数这片云朵有多少滴眼泪?谁数好了马上举手,这样老师就知道你数好了。
细节二:请数对的小朋友举手,谁来教给我们你是怎么数的?那手指头怎么指着数才不会数错呢?看来你已经很厉害,会5个5个一起加,老师把大拇指奖给你,那么还有谁也有好办法呢?上面的哪边开始数的?那我们也学着他的办法来数一数吧。
这也是个不错的方法哦,我们也学着他的方法来数一数吧。
那么我们再用这几种来把其他的几片云朵的眼泪也来数一数,看看谁数得又快又对。
评价分析:因为在导入环节中有提到雨滴是云朵的眼泪,所以在整个活动中,我把雨滴就定义为云的眼泪。
而我在细节一这个环节中没有让幼儿进行一个一个数,再请幼儿说说谁的眼泪最多;我是先让幼儿进行观察,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哪片云朵,并来说说自己的理由,相信由幼儿自己观察出来的会比老师教的印象会更深。
幼儿说出了哪片云以后再由所有的人一起来验证他说得对不对,为什么?从而来找到那个正确的答案。
大班数学教案《白云和雨》及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白云和雨》及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本次教学内容是数学中的有向图概念,通过幼儿园教材中的一篇课文——《白云和雨》来启发幼儿对有向图的理解和认知。
该篇课文描述了白云和雨的相遇之旅,白云吸收了雨水,变成了飘荡在天空中的水汽,而雨水则变成了一道流向地面的小河流。
同时,课文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呈现出了有向图的抽象概念——箭头方向表示了物体或概念的单向关系。
通过这一故事,幼儿们可以深入理解有向图的基础概念,为后续的教学打下基础。
1.2 教学目标•了解有向图的基本概念和定义;•通过教材中的情境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有向图的抽象概念;•能够简单描述有向图中的顶点和边;•能够识别并绘制简单的有向图。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利用故事要素,引导幼儿理解抽象概念;•通过实例引导幼儿了解有向图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培养幼儿观察能力,能够识别并绘制有向图。
2.2 教学难点幼儿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需要通过生动的情境故事来辅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同时,幼儿的绘图和形象思维能力也有一定限制,因此需要老师逐步引导和辅助幼儿进行有向图的绘制。
三、教学步骤3.1 活动准备•准备教学所需的教材、授课PPT、图表绘制工具等。
•清空幼儿们的思维,让他们有高度的注意力,等待着老师导演他们去体验数学之美。
3.2 导入学习通过教材中的情境故事——《白云和雨》,向幼儿们介绍有向图的基本概念。
导入环节主要包括教师问答和观看故事动画。
问答内容:•天上的白云吸收了下雨的水,它们会变成什么呢?•下雨的水分流到了地面,形成了什么呢?3.3 深化学习对于幼儿的思维,需要在省思后加入一些心灵的火花。
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绘制有向图的演示并与幼儿进行互动。
演示内容:•绘制图一:天上白云和下雨的水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分别变成什么。
•绘制图二:一个猫,一个狗和一个小鼠之间的关系。
幼儿可以参考演示中的图形内容,尝试通过画笔绘制自己所能想象的有向图。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白云和雨》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白云和雨》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帮助幼儿:1.认识云朵和雨的特点和形状。
2.了解大班数学中简单比较的概念。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分类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活动1. 导入活动1.1 美术活动:让幼儿观察天上的云朵和雨。
1.2 数学故事:《白云和雨》。
《白云和雨》讲述了两个小朋友在一个晴朗的日子,看到天空里白色的云朵和黑色的乌云,同时还听到了咕噜咕噜的雨声。
小朋友们都很好奇,是什么原因让天空变成这种样子呢?最终,他们得到了答案,也学会了更多关于云朵和雨的知识。
2. 正式活动2.1 观察云朵和雨老师出示云朵的图片和雨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比较。
观察后可以引导幼儿说出云朵和雨的特点和形状。
2.2 比较大小老师拿出不同大小的云朵图片,让幼儿进行比较,看看哪一个更大。
2.3 分类老师出示不同颜色的云朵图片,让幼儿进行分类,将相同颜色的云朵放在一起。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1.认识云朵和雨的特点和形状。
2.了解大班数学中简单比较的概念。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分类能力。
2.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说出云朵和雨的特点和形状。
四、教学方法1. 听说活动听故事、观察图片、讨论云朵和雨的特点和形状。
2. 操作活动比较大小、分类云朵。
五、教学评价本次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故事、图片和活动,让幼儿认识云朵和雨的特点和形状,并了解数学中简单比较的概念。
通过观察图片,幼儿逐渐发展了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分类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幼儿对自然的认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大班数学白云和雨教案
大班数学白云和雨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大班级数学中的白云和雨,了解它们的概念和特点;2. 学习利用白云和雨的概念来理解和掌握简单的加减法;3. 运用白云和雨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学生需要事先准备好规格相同的卡片、小纸片或其他易于移动的标志物;2. 老师需要准备好黑板、彩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1. 教师先引导学生对白云和雨的概念进行认识。
让学生发现白云和雨的不同,引导孩子们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它们;2. 让学生模拟白云与雨的过程。
如:将标志物放在桌子上,将其中一部分标志物称为“白云”,另一部分称为“雨”,让学生模拟雨天和晴天时的变化过程;3. 引导学生把白云和雨和数学运算联系起来。
如:白云可以称为加数,雨可以称为减数,晴天的状态就是加数和减数相等的状态;4. 通过举例来进行身边数学运用演示。
如:今天有8个苹果,小明吃了3个苹果,那么还剩下几个苹果?引导学生利用白云和雨的概念,用加减法来解决问题,让孩子们明白加减法的本质就是数的加减运算;5.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验证白云和雨在加减法中的地位。
如:设计不同的加减法运算口算题目,让学生自己运用卡片进行模拟计算,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错误并纠正;6. 带领学生用白云和雨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如:小明拥有12元钱,他买了一本漫画书花了5元,还剩下几元钱?让学生运用白云和雨的概念来解决此类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总结】本次课程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白云和雨的概念,利用它们的特点来帮助孩子们理解加减法,提高了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还应注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实践项目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
【教学拓展】在学习数学中,我们可以将一些抽象的概念通过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扩展教学内容,例如:1. 使用其他的形象化符号来辅助教学,如:用太阳和月亮来表示乘除法,用花朵和草地来表示数对之间的关系等;2. 利用互动游戏等形式来加深学生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减轻学生们的学习压力;3. 将数学内容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让学生们能够更加自然地将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雨加云图片幼儿园教案
雨加云图片幼儿园教案一、教案背景雨加云图片幼儿园是一所以雨和云为主题的幼儿园,其特点是集合了雨和云元素的图片来进行幼儿园教学活动。
通过这样独特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加幼儿对雨和云的认识,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敏感性。
本教案将介绍针对幼儿园中的雨和云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实施方案。
二、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认识雨和云,了解它们的形状和特征;2.培养幼儿对雨和云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敏感性;3.通过观察、探索和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4.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1. 雨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活动一:观察雨滴–活动目标:帮助幼儿认识雨滴的形状和特征。
–活动步骤:1.老师播放一段雨滴落地的视频,引起幼儿的注意;2.老师引导幼儿围绕观察雨滴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展开讨论;3.老师展示雨滴的模型,并让幼儿亲自触摸和感受;4.幼儿自行制作雨滴的手工艺品。
•活动二:模拟雨滴落地–活动目标:通过实践体验,帮助幼儿理解雨滴的落地过程。
–活动步骤:1.老师准备一个大容器装满水,幼儿围绕容器观察;2.老师模拟雨滴的落地过程,将水从容器中一点点倾倒出来,让幼儿观察并感受;3.幼儿自行模拟雨滴的落地过程,通过倒水的方式进行实践。
2. 云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活动一:云的形状观察–活动目标:帮助幼儿认识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
–活动步骤:1.老师播放一段关于云的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2.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天空中不同形状的云朵,记录下观察到的特点;3.老师带领幼儿进行云朵形状的手工制作,让幼儿亲自动手;4.老师组织幼儿进行云朵形状的拼贴艺术创作。
•活动二:云的变化天气预测–活动目标:通过观察云的变化来预测天气情况。
–活动步骤:1.老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天空中的云朵,并记录下来;2.老师和幼儿一起探讨不同形状、颜色和密度的云朵与天气的关系;3.老师给幼儿展示不同天气情况下的图片,并引导幼儿根据云朵的变化预测天气;4.幼儿根据观察到的云朵变化进行天气预测,并与实际天气情况进行比对。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云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云雨云雨作为自然界常见的气象现象之一,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新奇的、有趣的现象。
云雨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大自然。
本文将介绍一节适合幼儿园大班的科学教案,通过云雨这一主题,帮助幼儿们学习到相关的科学知识。
一、教学目标1. 学习和了解云雨的基本特征和形成原因;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4. 培养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具:放大镜、云朵模型、玻璃瓶、喷雾器等;2. 材料:纸、颜料、刷子等;3. 图片资料:展示云雨的图片;4. 环境:安全、宽敞的教室或户外环境。
三、教学活动1. 导入(5分钟)老师放映一段有关云雨的视频,让幼儿们观看并引导他们回答一些问题,如“你们看到了什么?那是什么?”等,激发幼儿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探究云的形成(20分钟)(1)云模型观察老师拿出云模型,并向幼儿们解释云形成的原理。
然后,让幼儿们通过放大镜观察云模型的形状和颜色,并简单描述云的特点。
(2)云的实物观察老师带领幼儿们一起到户外或教室窗边,观察天空中的云朵。
让幼儿们仔细观察云的形状、颜色和运动状态,并回到教室后让他们描述云朵的特点。
(3)云的制作让幼儿们用纸、颜料和刷子自由发挥,画出自己眼中的云朵。
在画完后,让幼儿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并互相欣赏。
3. 探究雨的形成(20分钟)(1)雨的特点老师向幼儿们介绍雨的特点,如雨水的味道、颜色、重量等。
让幼儿们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形状和落地的声音等,了解雨的形成过程。
(2)雨的制作老师使用喷雾器向幼儿们演示如何制造雨。
然后,让幼儿们自己尝试使用喷雾器制造雨,并观察雾气变成雨滴的过程。
4. 实践操作(25分钟)(1)云雨窗口观察老师带领幼儿们一起观察窗外的天空。
让幼儿们用手指比较云和雨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2)制作云雨画老师给每个幼儿发放玻璃瓶和颜料,让他们通过倒水进入瓶中的方式制作云雨画。
大班数学教案《云与雨滴》
大班数学教案《云与雨滴》一、教学目标1.了解云的形成与雨滴的产生过程;2.能够辨别云的不同形态,如云朵、云层等;3.理解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和降水;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实物:云朵模型、雨滴模型;2.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 你们经常看到云吗?云是什么样子的? - 雨是怎么形成的呢?2. 引入云(10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云的照片,并向学生解释云是由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引导学生观察云的形态,同时让学生试图总结云的特点和分类。
云的分类:- 卷云:形状像羊的背,常出现在天气转暖时。
- 层云:形似绵绸,连绵不断,天气转阴的时候多。
- 积云:形状像白棉花糖,通常出现在晴朗的蓝天上。
- 散云:形状稀疏,如纱似雾,但比雾要高,看上去像云一样。
3. 什么是雨滴(15分钟)将雨滴模型展示给学生,告诉他们雨滴是水蒸气经过凝结形成,最终在地面上落下的水珠。
利用投影仪播放动画或幻灯片说明雨滴的形成过程,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雨滴的形成过程: - 蒸发:太阳照射地面的水会蒸发成水蒸气。
- 凝结:水蒸气在空中冷却时,会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朵。
- 降水:当云朵中的水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它们会落向地面,形成雨滴。
4. 实践探究(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组云朵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云朵的形态,并将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回答以下问题: 1. 你们观察到的云朵的形态有哪些? 2.不同形态的云朵在哪些天气条件下出现? 3. 你们观察到的云朵有哪些共同点和差异点?5. 知识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云朵和雨滴发生的过程是否只存在于地球上?是否类似的现象在其他星球上也发生?通过投影仪展示其他行星上云朵和降水的照片,帮助学生理解在宇宙中,水循环是一种普遍现象。
6. 总结与展示(10分钟)引导学生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展示。
大班数学《云与雨滴》
大班教学活动:云与雨滴
执教人:赵海洋
活动目标:
1.按顺序点数30以内数量的物品,点算时不跳数。
2.了解雨的形成过程,能有序的讲述。
活动准备:1.淡色卡纸剪成若干云朵形状,上面分别画有8、15、20点小雨滴、2.幼儿人手一张云朵卡片、笔。
3.幼儿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一、雨是怎样形成的
1.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说雨是怎样形成的。
2.帮助幼儿整理经验:水蒸发形成水蒸汽,小蒸汽遇冷、凝结,落到地面,形成雨。
二、云里的小水滴
1.教师依次出示8、15、20点雨滴的云朵,幼儿数数云朵里雨滴的数量。
2.引导幼儿有序点数,如从上往下数,从左往右数等。
师:你是怎么数的?怎样数不会数错?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快速数数?
师:当云里的水滴越聚越多就会落下来,形成雨,那么哪块云里的水滴多,最容易形成雨?
3.幼儿人手一张云朵卡,根据老师说的数量(如12),在云朵上画出相应数量的雨滴。
师:现在,筐里有好多的白云,请你根据老师报的雨滴数量来画一画。
看一看谁画的小雨滴最容易数
4.将幼儿画的雨滴展现在黑板,说说谁画的雨滴在排列上容易数。
三、游戏:下雨了
1.幼儿扮演小水滴,按听到的数字,与相应数量的伙伴抱在一起。
如:教师说5,幼儿马上找到5个朋友抱在一起。
当听到“下雨了”的指令时,幼儿就蹲下,表示雨滴落下了。
2.游戏若干遍,师幼轮流做发指令的人,不断变化指令数量。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翻阅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14页《小雨滴落下来》引导幼儿发现雨滴有规律的排列特点,初步获得10个一数的方法,并在准确点数雨滴的基础上与相应的数字连线。
大班数学教案:白云和雨(2)
大班数学教案:白云和雨 (2)知识点1.理解比较大小的意义。
2.练习使用“比”的概念。
3.进行简单加、减法计算。
教学目标1.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
2.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的概念进行简单的大小关系比较。
3.让学生懂得如何进行简单加、减法计算。
教学步骤1. 导入•让学生自由创造两个物品,让他们比较大小。
比如:“梨和苹果,哪个重?”、“书和铅笔,哪个长?”等等。
让学生说出比较大的物品和小的物品。
2. 引入本课的主题•询问学生:“在白天是否会有雨?”、“在晴天会有什么样的云?”等问题,让学生发表意见。
•带领学生欣赏和品味一些表示雨、白云的图片,并引入本课的主题——比较白云和雨的大小。
3. 发展•准备一张大幅的田地图片,画出不同大小、形状的白云和不同大小的雨点。
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白云和一个雨点进行比较。
•询问学生:“你选择的白云和雨点的大小关系如何?”、“你选择的白云和其他白云、雨点的大小关系又是怎样的?”等问题,让学生思考比较的意义和方法。
4. 巩固•对于小组活动和个人练习,让学生进行以下选择练习。
每一对物品,学生需要选出一个较大的和一个较小的,并用“比”字表示大小关系。
然后,让学生自行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一堆小石头和另一堆小石头,哪个石头更多些?四条小鱼和三颗小蛋,哪一组多些?奶酪和芝士,哪个沉重些?三只蝴蝶和两只萤火虫,哪一个数量多些?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让学生学以致用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而且能够灵活运用“比”字表示大小关系。
通过帮助学生在实际练习中应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让学生的思维逐渐发散,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到“比”字的含义。
学习《云和雨》的小学科学教案,探索不同类型的云何不同?
学习《云和雨》的小学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云的不同类型
2.通过实践掌握认识云的方法
3.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探寻不同类型的云何不同?
2.云和雨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1.课前讲解并陈述知识点
2.观察实践,分辨云的类型
3.课后讨论总结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天空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云在不断变换,像羊群云、卷云、积云、雨层云、雾等。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索不同类型的云何不同呢?
2.学习
第一步:了解云的不同类型
通过放映科普短片《怎样认识云》,让同学们了解不同类型的云像什么,有什么特点。
第二步:实践掌握认识云的方法
(1)观察云的类型:
步骤①同学们出门,在操场上仔细观察天中的云朵;
步骤②让学生认真观察(以小组为单位),指出云的类型,并简单描述云的特点;
步骤③每组展示自己摸索出来的方法和云的特点。
(2)总结这道案例教学的经验和启示:
个人微观视角下,学生需要仔细观察云朵的形状、大小、厚度和颜色,当然,还有它们的运动与变化。
这些都能够提高儿童观察云朵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
通过观察实践,我们对不同类型的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知道云和雨的关系密切,雨水是由云朵形成的。
同时,更重要的是,课堂中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数学《白云和雨》教案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复习6以内数的形成。
2、认识“0”,知道“没有”可用“0”表示和“0”不只是表示没有。
二、活动准备:
课件:
1、白云和雨图片一张
2、“0”数字想象图一张
3、和“0”相关的物品图片一张:数字10、温度计、电话号码、秒表、比分表
三、活动过程:
(一)描述
1、欣赏图片《白云和雨》,启发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情景。
左一:1朵白云飘来了,1朵白云可用1个圆点或数字1来表示。
右一:又飘来了1朵白云,1朵白云添上1朵白云是2朵白云,2朵白云可用2个圆点或数字2来表示
……
左四:又飘来了1朵白云,6朵白云添上1朵白云是7朵白云,7朵白云可用7个圆点或数字7来表示。
2、右四:下雨了,白云一朵也没有了,一朵白云都没有了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
(引导幼儿发现用“0”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
3、想象:“0”像什么?
(蛋、糖、气球、圆圈、饼干……)
(二)举例
1、启发幼儿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说说还有什么情况可用“0”来
表示。
例1:妈妈买了5只苹果,我每天吃一只,五天后苹果全都吃完了,苹果一只也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
例2:我家的电话号码是62580002,“0”可以组成电话号码。
(三)议论
1、思考:“0”可以用来表示没有,还可以用来表示其他吗?
(教师参与幼儿议论并逐一出示数字卡片10/秒表。
温度计等,使幼儿知道“0”排在“1”的后面组成了数字10;“0”在秒表中间表示开始;温度计上的“0”表示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分界;还有,足球比赛时的0比0表示两队打平。
2、小结:“0”的意义不单单是表示“没有”,小朋友以后长大了还会知道0更多的意义呢。
(四)建议
1、说“0”表示“没有”是不全面的,该说“没有”可以用“0”表示,或“0”可以用来表示“没有”,因为“0”除了可表示“没有”外还有其他意义。
2、让幼儿自由议论,大胆表述,即使说错或不全面也要给予鼓励,并互相纠正、补充。
3、可在角色游戏中认识“0”,如教师和幼儿分别扮“猫”和“老鼠”,“猫”来了,躲在圈内的“老鼠”都逃走了,在一只“老鼠”也没有的情景中感知“0”。
活动反思与建议:
活动通过一片云与一片云出现的方法让幼儿感受了数字添上1以后的变化,多次的重复使得幼儿掌握了7以内数字的形成,以此类推之后的数字形成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感受0的过程中,老师准备的大量实物与图片给幼儿带来直观感受,从这些物品中幼儿感受到了0并不仅仅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其他很多的意思,他们对0产生了很浓厚的研究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