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形变期末试卷A卷答案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正确的是:A、大陆漂移是由地球内部的热力作用引起的B、大陆漂移是由全球性的冰川作用引起的C、大陆漂移是由地球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引起的D、大陆漂移是由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引起的2、下列地理现象中,不属于地质作用范畴的是:A、地壳运动引发的山脉隆起B、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岛C、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沙丘D、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沙漠化3、题干:以下哪种地质作用是导致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A. 蒸发作用B. 地壳运动C. 地表风化D. 沉积作用4、题干:下列哪个现象最能说明地壳运动的存在?A. 矿物晶体的生长B. 河流的侵蚀作用C. 地表植被的生长D. 地震和火山活动5、下列哪些因素是形成山脉的主要原因?A、地壳的水平运动B、火山爆发C、地壳的垂直运动D、海平面的升降6、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下列哪种地形最为典型?A、冲积平原B、三角洲C、峡谷D、瀑布7、下列关于地壳与地幔的区别,说法错误的是:A、地壳较薄,厚度约为5-70千米;B、地幔是地球内部更加液态的部分,主要由硅酸盐岩石组成;C、地壳主要由矿物和岩石组成,且存在多种岩石类型;D、地幔的成分以硅酸盐为主,含有较多的金属元素。

8、以下关于板块构造说,哪一项是错误的?A、板块构造说认为地球的外壳是由多个岩石板块组成的;B、板块构造说认为板块在地球表面上移动,但移动速度很慢;C、板块构造说认为板块间的相互作用会引起地震和火山活动;D、板块构造说认为地球内部没有岩石圈的结构。

9、题干:地球表面的形态主要是由于下列哪个因素形成的?A、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B、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和月球引力C、地球内部的地热和板块构造D、地球表面物质的沉积作用 10、题干:下列哪项是造成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主要因素?A、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B、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和月球引力C、地球内部的地热和板块构造D、地球表面物质的沉积作用11、下列地貌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高中地理学考复习4地球表面形态练习含答案

高中地理学考复习4地球表面形态练习含答案

训练4地球表面形态一、单项选择题(2020·浙江学考)读某地貌景观示意图,完成第1题。

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为()A.风力作用B.冰川作用C.流水作用D.风化作用(2023·浙江湖州高一期末)在我国某山区的谷地河床上有一处长约6千米、裸露的特殊地貌景观(下图),其主要由溶沟、溶槽等多种地貌类型组成。

据此完成2~3题。

2.下列四幅景观图中,与该地貌景观成因相同的是()3.该地区地貌的主要特征是()A.石灰岩广布,地表崎岖B.全年降水多,河流众多C.岩石透水性差,千沟万壑D.地势起伏小,土壤肥沃(2023·浙江湖州高一期末)2023年4月,甘肃省张掖市发现大面积土林地貌,该地貌是黏土、砂、砾石的松散堆积物,在干燥气候环境中,受季节性雨水的淋蚀、冲刷而成。

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四幅景观图中,最有可能是土林地貌景观的是()5.从类型上看,土林地貌属于()A.风蚀地貌B.风积地貌C.流水侵蚀地貌D.流水堆积地貌橘子洲,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的湘江中心,是湘江下游面积最大的沙洲。

下图为橘子洲景观图。

据此完成第6题。

6.下列地貌与橘子洲成因相似的是()A.黄土高原B.冲积扇C.雅丹地貌D.V形谷2016年9月,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地中落成启用。

该射电望远镜主要通过捕捉和分析太空中的无线电波来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其超强的灵敏度显著提高了人类探索宇宙的能力。

据此完成7~8题。

7.形成喀斯特洼地的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风化作用C.流水溶蚀D.流水堆积8.射电望远镜在捕捉地外文明时通信会出现不稳定甚至中断,其影响主要来自()A.天气B.太阳光C.极光D.太阳风都昌县位于江西省北部,主体为鄱阳湖平原,该平原沿湖分布着南北绵延数百里、高约10米的沙丘,目前都昌县营造了沿湖防护林。

下图为都昌县位置示意图(图1)及都昌县风频图(图2)。

据此完成9~10题。

人教版高二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检测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人教版高二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检测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高二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检测题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一、单选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下图表示地表中某一沙尘在一定时期内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代表了该地最为常见的外力作用。

读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易形成沟谷B .乙地以风力搬运作用为主,易形成戈壁、冲积平原C .丙地以风力沉积作用为主,易形成沙丘D .三地都以风力侵蚀为主,易形成风蚀蘑菇 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这种物质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B .图中这种现象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为常见C .图中这种运动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类似D .图中这种运动不参与岩石圈物质循环3.左图为云南石林,右图为新疆乌尔禾魔鬼城。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云南石林位于我国的云贵高原,属于喀斯特地貌B .云南石林和新疆乌尔禾魔鬼城都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C .云南石林所在地地形崎岖,地表水丰富,地下水缺乏D .新疆乌尔禾魔鬼城属于喀斯特地貌4.翠玉白菜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它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翡翠是在低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层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形成的。

翠玉白菜属于( ) A .喷出岩 B .侵入岩C .沉积岩D .变质岩受地质作用影响,湖南省张家界石英砂岩岩峰林立,安徽省黄山多花岗岩。

高中必修第一册地理《地球表面形态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必修第一册地理《地球表面形态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含答案)

其次章《地球的外表形态》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以下图为同一区域不同发育阶段示意图。

读图答复以下问题。

1.依据先后挨次,图示发育阶段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I—Ⅱ—ⅢB.Ⅱ—I—ⅢC.Ⅲ—I—ⅡD.I—Ⅲ—Ⅱ2.该岩石形成的地貌类型为( )A.风蚀凹地B.喀斯特地貌C.流水地貌D.沉积地貌读“某地窖剖面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所表示的地貌景观是在A.石灰岩分布区B.花岗岩分布区C.玄武岩分布区4.形成该地窖的主要地质作用为A.冰川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读“我国某地河流发育示意图”,答复下题。

5.该类河流地貌主要分布于A.东北地区B.青藏地区C.云贵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D.片麻岩分布区D.流水侵蚀作用6.该地貌分布区农业进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土地次生盐碱化B.地表缺水C.咸潮危害D.洪涝灾难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以下各题。

7.这种地貌形态最有可能分布在A.云贵高原B.江南丘陵C.四川盆地8.图中的风向可能是A.西北B.东北C.东南读某河流①②③④四个位置的沉积物颗粒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四个地点中,河流流速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10.四个地点中,位于该河流最下游的是A.①B.②C.③11.该河假设流出山口,常常形成的地貌是〔〕A.冲积平原B.山麓冲积扇C.沙洲D.三角洲以下图为不同的地貌图片。

读图答复以下小题。

D.塔里木盆地D.西南D.④12.图中地貌的形成与河流的流水作用有关的是A.①②C.③④13.①地貌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C.西北地区B.②④D.②③B.东南地区D.西南地区以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不同时期河流地貌发育状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造成该地水系变化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冰川的侵蚀和积存作用C.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B.风力的侵蚀和搬运作用D.流水的搬运和积存作用15.在图中甲地河床做一垂直剖面,沉积物颗粒自上而下的挨次是〔〕A.细沙、粗砂、卵石C.卵石、粗砂、细沙B.粗砂、细沙、卵石D.卵石、细沙、粗砂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沿海城市用地多向海洋扩展。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1第3章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1第3章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北京时间2018年2月17日7时39分在墨西哥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16.60度西经97.75度回答下题墨西哥发生地震的原因是()A. 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B.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C.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D. 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答案】A【解析】墨西哥发生地震的原因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故选A2.(1)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2.(2)鱼类动物物种繁盛(所占比重最大)的地质年代是()2.(3)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进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A. 爬行类B. 鸟类C. 两栖类D. 哺乳类【答案】C【解析】(1)由题中图可以看出生物出现的顺序依次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鸟类所以上述选项中出现最早的是两栖类 C正确故选C【答案】A【解析】(2)根据上图可知古生代鱼类的横向宽度最大所以此时鱼类动物物种繁盛所以A正确故选A【答案】B【解析】(3)图中显示新生代时在各类动物中哺乳类动物物种丰富且增长迅速因此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哺乳动物时代故选B3.(1)冰楔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中的()3.(2)下列地区中图示现象表现最显著的是()A. 风化作用B. 流水搬运作用C. 冰川侵蚀作用D. 流水侵蚀作用【答案】A【解析】(1)在温度、水及生物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冰楔作用属于水对岩石的物理破坏作用属于风化作用故选A【答案】C【解析】(2)该现象是由冻融交替出现而形成的四个选项中冻融交替现象最显著的是青藏高原故选C4.(1)裸子植物时代是图中的()4.(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②B. ③C. ④D. ⑤【答案】D【解析】(1)进入中生代(距今2.5亿年前至0.65亿年前)生物界的面貌更换了另一番景象植物界里裸子植物繁盛故D正确 ABC错误故选D【答案】A【解析】(2)③为前寒武纪古生代末期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灭绝 A叙述错误符合题意④为古生代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 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⑤是中生代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 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⑥是新生代新生代时期哺乳动物大量繁殖 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5.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A. 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B. 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C. 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D. 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答案】C【解析】该矿物形成于上地幔然后经过地质作用而到达河滩泥沙中那么应该是岩层断裂岩浆喷发而出露地表然后经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再经过搬运在河滩泥沙中沉积故选C6.(1)阿贡火山活动频繁是由于巴厘岛位于()6.(2)当地政府确定机场临时开放时间的判断依据最可能是()A.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B.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C. 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D. 亚欧、太平洋、印度洋三大板块交界处【答案】A【解析】(1)阿贡火山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在板块的碰撞挤压区故选A【答案】C【解析】(2)风向会影响火山灰的扩散方向因此当地政府确定机场临时开放时间的判断依据应该为方向的变化故选C7.(1)与图中七级以上地震分布相关性最强的是()7.(2)地震发生时震区的人们往往会感到“先颠后晃” 原因是()①纵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②横波到达左右摇晃③横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④纵波到达左右摇晃A. 板块的生长边界B. 海陆的连接地带C. 地形破碎的岛屿D. 板块的消亡边界【答案】D【解析】(1)结合图示可知图中七级以上地震分布与地中海—喜马拉雅、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分布一致主要是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带故D正确故选D【答案】A【解析】(2)地震发生时震区的人们往往会感到“先颠后晃” 主要是纵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使人们感到上下颠簸几秒钟后横波传到人们感到左右摇晃①②正确故A正确故选A8.(1)该处“粘土塔”景观中的巨石最可能来自()8.(2)塑造“粘土塔”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流水搬运、沉积形成的堆积物B. 冰川搬运、沉积形成的堆积物C. 风力搬运、沉积形成的堆积物D. 当地岩石风化形成的堆积物【答案】B【解析】(1)由材料可知“粘土塔”地貌为冰河时期之后演变的地貌由此推断粘土塔顶部岩石为冰河时期冰川搬运、沉积的产物且岩石棱角分明进一步判断为冰川作用故B正确 A、C、D错误故选B【答案】A【解析】(2)该地区为意大利北部降水较多外力应为流水作用冰川堆积物受流水侵蚀而形成“粘土塔” A正确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与“粘土塔”直立、顶部有一块棱角分明的巨石景观不符 B错误重力崩塌作用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与“粘土塔”直立、顶部有一块棱角分明的巨石景观不符 C 错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沙丘和黄土地貌 D错误故选A9.(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9.(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 山间峡谷B. 山前平原C. 山间盆地D. 平缓高原【答案】C【解析】(1)从材料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初极狭才通人由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可以得出该处周围高内部地势平坦开阔应为山间盆地故选C【答案】A【解析】(2)“桃花源”环境出现在人类社会早期与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处于山间盆地气候相对温暖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与外界交流较少不受外部环境干扰故选A10.下列自然灾害中与蝗灾关联性最密切的是()A. 旱灾B. 鼠害C. 赤潮D. 冻害【答案】A【解析】蝗灾一般与旱灾相伴而生与鼠灾、赤潮、冻害相关性不大 A正确BCD错误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说明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及该地质年代繁盛的植物类型11.(2)描述两栖动物从出现到现在的生物多样性变化过程11.(3)根据示意图说明海洋比陆地发展得更早的证据【答案】(1)中生代裸子植物【解析】(1)材料信息表明动物演化进程图中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图中显示爬行类动物宽度最宽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中生代繁盛的植被类型是裸子植物【答案】(2)晚古生代出现并在晚古生代末期达到鼎盛中生代开始衰落几乎灭绝一直到新生代又开始繁盛【解析】(2)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栖动物出现于古生代后期在古生代末期进入繁荣期此后生物多样性减少一直到新生代才恢复但是新生代的生物多样性少于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早期【答案】(3)生物进化顺序从鱼类到两栖类再到爬行类说明生物最先出现在海洋海洋比陆地发展得更早【解析】(3)结合图示可知鱼类出现于古生代早期而鱼类生活在海洋中这说明海洋比陆地发展更早12.(1)从地壳抬升速率差异的角度分别说明宽谷和峡谷的成因12.(2)说明宽谷段游荡型河道形成的自然条件12.(3)地质工作者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发现了以粉质黏土为主的湖相沉积层推测这些湖相沉积层的形成原因【答案】(1)地壳抬升速率快河流以向下侵蚀为主形成峡谷地壳抬升速率慢河流以侧蚀为主形成宽谷【解析】(1)谷地的形成是内(地壳抬升)外(流水侵蚀)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岩性一致的情况下因地壳抬升速度的快慢产生侵蚀方向的差异抬升速度快位置较高处以下蚀为主形成峡谷抬升速度慢位置较低处转以侧蚀为主形成宽谷【答案】(2)宽谷段河谷较宽河道摆动空间大(受地形限制小)河流进入宽谷段后流速减慢易发生堆积河床内有大量泥沙堆积泥沙易遭冲刷侵蚀河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大河道易发生“游荡”【解析】(2)该题有两个关键词“宽谷”和“游荡型河道” 即通过比较宽峡谷差异说出宽谷对游荡型河道形成的影响游荡型河道的形成与河道内的物质组成(沙土为主较软易被侵蚀发生变形)和动力条件的变化(枯水期携带泥沙少发生侵蚀洪水期携带大量的泥沙发生堆积)密切相关宽谷段地形宽阔利于河道游荡和泥沙淤积【答案】(3)晚更新世末次冰期冰川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上游河流携带的泥沙因流速减慢在湖区堆积形成沉积层【解析】(3)湖相沉积层说明该河段曾经为湖泊结合文字材料“发生冰川堵塞河道的事件”可知该湖泊为堰塞湖湖泊(类似水库)使上游河流搬运的泥沙沉积于此形成沉积层13.(1)说明图示区域的地形分布特征13.(2)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简述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经济的突出优势13.(3)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指出该区域农业的发展方向【答案】(1)西部、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北部为平原【解析】(1)图示地区是长江中游地区结合河流和所学的地理知识可以判断西部、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北部为平原【答案】(2)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丰富劳动力、土地价格低【解析】(2)长江中游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能源丰富劳动力廉价、土地价格低有利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答案】(3)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大城市需求量大的蔬菜、肉蛋奶、花卉等农副产品生产发展立体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农田增加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解析】(3)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改变了农业市场根据市场的需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大城市需求量大的蔬菜、肉蛋奶、花卉等农副产品生产丘陵山区重点发展立体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农田增加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14.(1)分析三叠纪早期盘古大陆气候干燥的原因14.(2)辛梅利亚大陆北漂促进了超强降水事件的形成请对此作出合理解释14.(3)说明火山喷发加剧超强降水事件的原因14.(4)推测超强降水事件的地质证据类型【答案】(1)陆块聚合形成盘古大陆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陆地主要聚集在中低纬度太阳辐射强烈蒸发旺盛西岸沿海有强大的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作用明显【解析】(1)三叠纪早期盘古大陆气候干燥的原因可以从海陆位置的角度回答包括宏观(海陆整体分布的纬度范围)和微观(不同区域距海远近)等角度【答案】(2)辛梅利亚大陆北漂导致特提斯洋朝向古太平洋的开口变大古太平洋向西的暖流为特提斯洋增温增湿夏季风为陆地带来丰沛的水汽形成超强降水【解析】(2)由图可知辛梅利亚大陆与盘古大陆北部碰撞汇合后特提斯洋向东开口扩大古太平洋的洋流可以更多地流入特提斯洋增温增湿由于当时盛行超强季风在夏季风吹拂下海上的水汽进入盘古大陆形成超强降水【答案】(3)火山喷发释放出大量温室气体气候变暖加速陆地高山冰雪融化液态水循环变得活跃气候变暖大气对流增强对流雨增加火山喷发带来大量火山灰水汽凝结核充足【解析】(3)火山频发带来了强对流、加速了水循环也提供了凝结核这些都会加剧强降水事件的发生【答案】(4)沉积岩性质化石类型琥珀等特殊矿藏【解析】(4)主要从沉积物、沉积岩的性质的角度分析如岩性、化石、珍贵矿藏等。

2024年人教版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人教版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人教版地理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赤道处的线速度最大,自转速度最快。

解析: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确实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因为地球是一个近似的球体,赤道周长最大,所以在赤道处自转速度最快。

B、极地附近几乎不自转,自转速度为0。

解析:极地地区虽然自转速度较赤道地区慢,但并非完全不自转,其自转速度仍受地球整体自转的影响。

C、北半球的自转速度普遍快于南半球。

解析: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到两极之间均匀变化,故北半球和南半球各处的自转速度基本相同,只是不同的纬度略有差异。

D、地球自转速度是一成不变的。

解析:地球自转速度并非一成不变,它会受到诸如月球的引力和地球内部质量分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2、假如地球不自转,下列哪项现象会消失?()A、日出日落B、昼夜温差减小C、季风的形成D、昼夜长短变化解析:地球自转导致了日出日落,昼夜交替的现象;自转还造成了地球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即昼夜温差,但是这种温差实际上是由地球自转与公转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单纯由自转导致;季风的形成主要受地球表面热力差异和地转偏向力影响,与地球自转直接相关;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地球公转带来的位置变化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地球自转没有直接关系。

3、以下哪个地理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而形成的?A、昼夜更替B、太阳的东升西落C、四季变化D、海洋潮汐4、关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描述,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亚热带季风气候B、夏季炎热,冬季寒冷C、降水充沛D、四季分明5、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B、跨寒、温、热三带,是跨越纬度最广的大洲C、西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D、西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6、下列关于青藏高原的描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地势平坦,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下B、青藏高原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充沛C、青藏高原因受夏季风影响,气候温和D、青藏高原是世界上 highest 和最雄伟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7、题目:读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地区属于寒带气候,全年低温B. 该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 该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D. 该地区冬季高温多雨,夏季低温少雨,属于地中海气候8、题目:下列关于地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 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之一B. 海陆分布是该地区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C.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表现为山区降水多、平原降水少D. 植被分布是气候对地形影响的表现9、题干: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水热资源充足B. 土壤肥沃C. 交通便利D. 临近城市 10、题干: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 地面形成千沟万壑的破碎景观B. 降水量较少,容易发生水土流失C. 黄土层厚度达数百米D.ことで地堑构造发育11、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全球平均海平面将下降。

2024-2025学年中图版高三地理上册期末达标监测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中图版高三地理上册期末达标监测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中图版高三地理上册期末达标监测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震波中横波能通过莫霍界面,纵波则完全不能B. 地震波在古登堡界面下传播速度明显加快C. 在地壳以下,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D. 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地核答案:D解析:地震波中横波和纵波都能通过莫霍界面,故A错误;地震波在古登堡界面下传播速度明显减慢,故B错误;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但进入地幔后,横波速度降低直至消失,纵波速度也明显下降,故C错误;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地核,故D正确。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A. 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B. 比较稳定,少火山、地震C. 比较活跃,多山脉、盆地D. 比较稳定,多山脉、盆地答案:B解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少火山、地震,而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故B正确,A错误;山脉和盆地多出现在板块交界处,与板块内部地壳的稳定性无关,故C、D错误。

3.下列关于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侵入岩一般形成于地表B. 沉积岩一般具有层理构造C. 变质岩是由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D. 岩浆岩都是喷出岩答案:B解析: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到地壳上部或地壳内部,冷凝而形成的岩石,一般形成于地下,故A错误;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故B正确;变质岩是由已存在的岩石,在地壳深处经高温、高压等丰富的流体的作用下,发生成分、性质的改变而形成的新岩石,故C错误;岩浆岩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故D错误。

4.下列有关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B. 火山喷发只会形成火山锥等火山地貌C. 地震波是引发地震的震源D. 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答案:D解析: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内力作用塑造了地表的基本形态,外力作用则对地表形态进行再塑造,故A错误;火山喷发可以形成火山锥、熔岩高原、堰塞湖等火山地貌,故B错误;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产生的波动,不是引发地震的震源,故C错误;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故D正确。

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变化章末综合检测卷含解析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变化章末综合检测卷含解析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章末综合检测卷(二)(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下图中沉积岩的形成符合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的规律。

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形为( )A.向斜成山B.向斜成谷C.背斜成谷D.背斜成山2.形成图示地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运动B.岩浆活动C.侵蚀作用D.积累作用解析:第1题,图中等高线凸起方向海拔降低,应为山脊;依据沉积岩的形成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的规律,中间为最早沉积的砾岩,两翼为后沉积的砂岩和页岩,所以该地为背斜,故D正确。

第2题,由上题可知,图示地区为背斜成山,是由于地壳运动隆起抬升而成,故选A。

答案:1.D 2.A读部分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3~4题。

3.上图中板块共有( )A.1块B.2块C.3块D.4 块4.上图中虚线圈内形成的地貌类型是( )A.海洋B.海沟C.海岭D.裂谷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图示反映了一处大洋的生长边界和一处海陆的碰撞边界,因此有3个板块。

故选C。

第4题,图中虚线圈内反映了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冲而形成海沟,大陆一侧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故选B。

答案:3.C 4.B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

读图,完成5~7题。

5.据图推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①外力作用②地壳运动③岩浆活动④变质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6.图中各类岩石形成的依次由早到晚正确的是( )A.A、D、G、B、F B.B、E、D、A、FC.G、B、A、E、D D.G、F、B、D、A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③处有可能找到化石B.假如该地区有石油,则应当在①地向下打井开采C.假如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在F层施工D.该地多断层构造,多火山、地震解析:第5题,图中有沉积岩,故有外力作用,①正确;岩层褶皱变形由地壳水平运动所致,②正确;A为岩浆岩,故有岩浆活动,③正确;E为变质岩,故有变质作用,④正确。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过程中,下列哪种力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为显著?A. 地壳运动B. 气候变化C. 人类活动D. 水流侵蚀2、下列哪种地质作用会导致地表出现峡谷、峡谷壁等特征?A. 地震B. 火山喷发C. 地壳运动D. 水流侵蚀3、下列关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流水侵蚀作用可以形成峡谷、瀑布等地貌 B、风力搬运作用只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形成戈壁 C、生物作用仅对土壤的形成有贡献,不会影响岩石的侵蚀 D、冰川沉积作用使得冰川融水在侵蚀地形的过程中形成各种滩地和冰碛地貌4、下列哪个地质过程中涉及的外力作用类型与冰川作用最为接近?() A、风力侵蚀 B、流水沉积 C、地震 D、冰川沉积5、题目:下列关于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中,与山脉紧密相关的是()A. 裂谷B. 海底扩张C. 断层D. 谷地6、题目:下述自然地理现象طسوت人為因素影響而成的是()A. 黄河大坝B. 长江三峡C. 丹霞地貌D. 黄土高原7、下列关于河流地貌的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 河流的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的中游B. 河流的搬运作用在河流下游最为显著C. 河流的堆积作用通常在河口地区形成三角洲D. 河流的侧蚀作用对河流的长度影响最大8、以下哪个过程不是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A. 地壳运动B. 岩石风化C. 人类活动D. 星球引力9、下列哪种地质作用主要与河流的侵蚀和搬运作用有关?A. 地震B. 火山喷发C. 地壳运动D. 流水侵蚀 10、下列哪个选项描述的是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A.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生的热量导致岩石的变质B. 地壳板块的挤压和碰撞形成的山脉C. 气候变化引起的冰川侵蚀和风蚀作用D. 地球内部岩浆活动形成的火山地貌11、某地因自然侵蚀作用形成的环形地貌,通常称为:A、火山B、海沟C、环形山D、喀斯特洼地12、下列哪种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影响最大?A、风力B、流水C、冰川D、生物作用13、下列自然现象中,不属于流水侵蚀作用造成的地形特征是:A. 河谷深切地B. 河床沉积地C. 黄土塬D. 崆峒山14、下列关于海岸地貌形成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 滨岸堆积地貌主要由河流携带的泥沙淤积而成B. 滩涂地貌是由海水侵蚀形成的平坦地带C. 岛礁地貌主要由海水侵蚀和风化作用形成D. 海滩地貌是由海浪堆积作用形成的15、下列哪种地质作用主要负责形成喀斯特地貌?A. 流水侵蚀B. 冰川侵蚀C. 风蚀D. 岩浆活动16、河流入海口处沉积物的分布特征是什么?A. 沉积物颗粒由海向陆逐渐变粗B. 沉积物颗粒由海向陆逐渐变细C. 沉积物颗粒大小均匀D. 沉积物颗粒无规律分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期末测试(A卷·夯实基础)(原卷版+解析)

期末测试(A卷·夯实基础)(原卷版+解析)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期末测试(A卷·夯实基础)(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0·宁波)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不断探索了解地球。

下列说法不符合人类对地球现有认知的是()A.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B. 地球内部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C.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D. 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2.(2020·台州)2020年5月,台州市民捡到形似小猫的胎生动物,经鉴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

图中饲养员正用奶粉喂养小豹猫。

豹猫属于()A. 哺乳类B. 鸟类C. 爬行类D. 两栖类3.(2020·温州)小明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要将镜筒从最低处开始上升,首先应调节()A. 粗准焦螺旋B. 细准焦螺旋C. 物镜转换器D. 载玻片4.(2020七上·温岭期中)某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表,下列对该实验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A. 统一用稻草浸出液B. 营养液温度统一为25℃C. 草履虫数量改为20只D. 可设置用清水作培养液的对照组5.(2020七上·嵊州期中)小明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 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42 厘米、2.43 厘米、2.42 厘米、2.44 厘米、2.64 厘米,你觉得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A. 2.42 厘米B. 2.428 厘米C. 2.43 厘米D. 2.47 厘米6.(2020七上·嵊州期中)利用三角板测量金属圆柱体直径的几种测法中(如图),正确的是()A. B. C. D.7.以下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A. 火山湖B. 海岸边的怪石C. 喜马拉雅山D. 沙漠中的石蘑菇8.(2020七上·浙江期末)小科用天平测量一铁球质量,他先把游码拨到如图甲所示位置,然后旋动横梁右端的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接下来他把铁球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天平右盘上放50g砝码一只、10g砝码一只,然后将游码拨回到如图乙所示位置,天平再次平衡。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二下地理人教版期末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二下地理人教版期末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二下地理人教版期末考卷(含答案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城市被称为“世界工厂”?(2分)2.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哪一个?(2分)4. 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是哪一个?(2分)8. 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是哪一个?(2分)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1分)12. 澳大利亚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

(1分)13.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1分)14.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1分)15. 亚马逊河流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流域。

(1分)16. 地球上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1分)17. 地球上的纬线长度都相等。

(1分)18. 我国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海南岛。

(1分)19. 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1分)20. 地球上共有七大洲。

(1分)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1. 我国的行政区划基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级。

(3分)22.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面积最小的国家是______。

(2分)23. 我国的陆上邻国共有______个,其中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______个。

(2分)24.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_,人口最少的国家是______。

(2分)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25. 简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10分)26.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10分)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27. (1)描述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7分)(2)分析我国气候多样性的原因。

(7分)28. (1)列举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及其特点。

(8分)(2)简述我国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8分)29. 填图题(每题5分,共20分)(1)在下列地图上标注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

(5分)(2)在下列地图上标注出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测评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测评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其次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的东营、滨州的全部地区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的部分地区。

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和黄河三角洲景观示意图,完成第1~3题。

1.三角洲与冲积扇是流水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冲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②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旁边③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旁边④三角洲只分布在潮湿、半潮湿地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缘由相同的是( )A.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B.台湾岛C.华北平原D.喀斯特地貌3.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削减,黄河三角洲的增长速度明显减慢。

黄河入海泥沙量削减的缘由不包括( )A.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B.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C.黄河入海水量削减,输沙实力减弱D.黄河入海口的位置不确定1题,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旁边;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旁边,故C项符合题意。

第2题,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淮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形成的,河口三角洲的形成缘由是流水积累作用,所以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缘由相同的是华北平原,故C项符合题意。

第3题,黄河入海泥沙量削减的缘由是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黄河中游建设水利枢纽、黄河入海水量削减等,但黄河入海口的位置改变不影响黄河入海泥沙量,故D项符合题意。

2.C3.D下图示意某条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该河流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积累着河流沉积砾石。

砾石的平均粒径T3>T0>T2>T1。

洪水期河水仅能沉没T0。

据此完成第4~5题。

4.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T0B.T1C.T2D.T35.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4题,由材料“平坦面上均积累着河流沉积砾石”可知,平坦面是流水积累作用形成的。

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本章达标检测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本章达标检测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本章达标检测(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下图中①为常年有河水的河床,②为洪水期被沉没,枯水期出露的河漫滩,③为相对高度高于洪水期河流水位的阶地。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阶地一般是由河漫滩发育而来的,当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

下列最可能属于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条件是( )A.泥沙大量积累B.地壳下降C.河流流量减小D.冰碛物积累2.河谷的右侧较为陡峭,河谷的左侧较为和缓,这种河谷称为“不对称河谷”。

“不对称河谷”一般分布在(深度解析)A.河流瀑布处B.河流V形谷处C.河流中游河曲处D.河流入海口处河流某些特征经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变更而变更。

下图是某河流中游连续三个河段(河段长约50千米)测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宽度在过去10万年间的变更图,箭头表示变更方向。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三个测量点从下游到上游的排序是(深度解析)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甲、丙、乙4.乙河段河床特征变更的最可能缘由是( )A.洪水泛滥导致河床变宽B.流水下蚀导致河床变高C.溯源侵蚀导致河床变高D.流水积累导致河床变高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人们大量采伐本区域林木,暴雨后最可能出现的地质灾难有( )①地震②泥石流③滑坡④沙尘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若发生地质灾难,则受灾最严峻的村落最有可能是( )A.甲村B.乙村C.丙村D.丁村下图为四地自然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图示景观主要由风力积累作用形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8.下列选项中,与形成图④所示的上大下小的特别地貌不相关的是( )A.降水量大小B.风力大小和风向C.地表松散碎屑物的多少D.岩性的软硬下图是我国某地景观照片。

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9.关于该地貌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岩石坚硬B.地表植被覆盖少C.季节变更明显D.形态独特10.推想该地貌分布区 ( )①风力大②气候干旱③风力小④气候潮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与图示地貌的成因相同的是 ( )A.峰林B.沙丘C.石林D.风蚀柱下图示意某地常见的地貌简图。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变化》综合检测卷-中图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变化》综合检测卷-中图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变化》综合检测卷-中图版(含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1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图11.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 )A.①B.②C.③D.④2.图中断层(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答案】1.A 2.D【解析】第1题,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基础是可溶性的岩石,如石灰岩。

读图可知,四处河谷中只有①河谷有可溶性的石灰岩,其他三处河谷的岩石都是不可溶的,所以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①。

第2题,读图分析,图中断层切断了石灰岩和页岩,没有再切断后来形成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之后没有一直活动;断层没有切穿花岗岩,但是花岗岩侵入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的时间比花岗岩早;现代河谷下切是由于断层形成之后该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河流下切侵蚀;侵蚀面覆盖在断层之上,断层没有切穿侵蚀面,说明断层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

(2022年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在生产工具落后的古代,石窟造像多选择易雕凿的砂岩、石灰岩体,石灰岩因良好的沉积分选性更利于造像。

我国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石窟是一处砂岩造像,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是一处石灰岩造像。

两处石窟岩体均裂隙广布,因“水祸”破坏严重。

据勘测,云冈石窟断崖上部覆盖较厚的黄土层,覆盖的黄土改变了局地水循环,加速了石窟破坏。

据此完成第3~4题。

3.龙门石窟雕凿于石灰岩体,因为( )①石灰岩质地均匀,佛像精美②石灰岩岩性较软,利于开凿③石灰岩岩性坚硬,利于保存④石灰岩结晶较慢,晶粒均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龙门石窟被破坏时发生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A.风沙侵蚀B.物理风化C.生物风化D.流水侵蚀【答案】3.A 4.D【解析】第3题,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有一定的分选性,质地均匀,制作的佛像精美,①正确;由材料可知,石灰岩体易雕凿,岩性较软,②正确,③错误;石灰岩属于沉积岩,一般为碎屑结构,晶粒结构较少,④错误,A项正确。

8年级期末考试卷地理答案

8年级期末考试卷地理答案

8年级期末考试卷地理答案1. 解释地球是怎么形成的。

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是在太阳系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岩石行星。

最初,地球是一个炽热、岩浆覆盖的球体,通过岩浆的凝固和地壳的形成逐渐冷却,在大气和水的逐渐形成过程中使地球成为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

2. 什么是地壳?地壳的厚度是多少?地壳是地球上最外部的坚硬的岩石层,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5公里,海洋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5-10公里。

3. 什么是地震?地震是如何产生的?地震是地球表面的地壳发生突然的振动所产生的自然现象。

地震通常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当板块之间的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无法承受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导致地震发生。

4. 什么是火山?火山喷发的原因是什么?火山是地球表面的裂缝或口岩浆冒到地表形成的地质现象。

火山的喷发通常是由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到地表,释放出高温气体和岩浆导致的。

5. 什么是岩石循环?描述岩浆岩和沉积岩如何相互转化的过程。

岩石循环是地球上岩石的不断转化和重新利用的过程。

岩浆岩是由地球深部熔融岩石冷却凝固而成,而沉积岩则是由岩石经历风化、侵蚀、运输和沉积形成的。

岩浆岩会在地下发生变质作用转化为变质岩,而沉积岩则通过压实和水泥作用形成变成沉积岩。

6. 什么是环境保护?为什么环境保护对地球和人类都至关重要?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预防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行为。

环境保护对地球和人类至关重要,因为一个健康的环境能够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有助于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存。

7. 描述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化是指地球长期气候模式的改变,通常包括气温升高、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现象。

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有着重大的影响,包括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物灭绝、自然灾害增多等。

8. 什么是自然资源?列举几种常见的自然资源,并说明它们的重要性。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环境中具有经济价值并可供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源。

常见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中图版_2024-2025学年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中图版_2024-2025学年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变化》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地球表面的海陆形态多样性主要是由于以下哪种过程造成的?A、板块运动B、火山爆发C、地震D、河流沉积2、下列地貌类型中,是由河流搬运、沉积作用形成的?A、冲积扇B、海沟C、火山口D、断层线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地壳运动导致的表面形态变化的是()A. 山脉的形成B. 沉积岩的形成C. 大陆漂移D. 河流的冲刷4、关于流水侵蚀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主要发生在干旱地区,以风吹蚀作用为主B. 以岩石的溶解作用为主,多发生在溶洞地区C. 是地表径流对河床、河岸的切割和冲刷,形成峡谷D. 主要发生在海洋地区,导致海岸侵蚀5、题干:下列哪项因素对河流侵蚀作用的影响最小?A. 河流水流速度B. 河床岩石硬度C. 河水含沙量D. 河道坡度6、题干:下列哪种地貌形态的形成与板块构造运动关系最为密切?A. 丹霞地貌B. 黄土高原C. 喜马拉雅山脉D. 黄河三角洲7、下列哪种地质作用主要形成三角洲地貌?A、风力侵蚀B、流水沉积C、冰川侵蚀D、海浪侵蚀8、下列哪种因素最能影响断层的形成与运动?A、岩石的硬度B、地形起伏C、板块运动D、生物活动9、下列选项中,造成河床深槽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 地壳上升运动B. 地下水对岩石的侵蚀C. 风化作用D. 地热作用 10、下列关于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壳上升会导致地表沉降B. 地壳挤压变形会导致地表断裂C. 地壳拉伸变形会导致地表沉降D. 地壳上升会导致地表断裂11、以下哪种地质作用是造成地表形态“V”型谷的主要原因?A.流水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岩浆侵入作用12、以下哪种地质作用是造成地表形态“U”型谷的主要原因?A.流水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岩浆侵入作用13、下列哪个地质作用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直接相关?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溶蚀作用D、沉积作用14、下列哪种岩石在地表形态的变化过程中常见的地壳运动中形成?A、花岗岩B、石灰岩C、玄武岩D、片麻岩15、以下哪种自然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溶蚀作用?A、峡谷的形成B、沙丘的移动C、石钟乳的形成D、瀑布的形成16、下列哪种地表形态变化与板块构造学说关系最为密切?A、地球表面的侵蚀B、地下水的沉积C、火山喷发及地震D、植物的生长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A卷】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A卷】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原始地壳的形成过程是()。

A.遍地的岩浆→岩浆逐渐冷却→坑坑洼洼的原始地壳B.坑坑洼洼的原始地壳→遍地的岩浆→岩浆逐渐冷却C.遍地的岩浆→坑坑洼洼的原始地壳→岩浆逐渐冷却2.一天中,物体在阳光下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是()。

A.东-北-西B.西-北-东C.西-南-东3.下列动物中,像蚕一样一生经历四个阶段的是()。

A.青蛙B.蝴蝶C.狗4.母鸡将鸡蛋放在身体下面孵卵,()天左右小鸡破壳而出。

A.11B.15C.215.用正方体模拟地球时,投影(月食)是()形的。

A.正方形B.球形C.长方形6.月球是一颗()。

A.卫星B.行星C.恒星7.茧能起到保护()的作用。

A.蚁蚕B.蚕蛹C.熟蚕8.蚕的成虫指的是()。

A.蚁蚕B.蛹C.蚕蛾9.要想让“过山车”运动得更快需要增加的部件是()。

A. B. C.10.下列物体的运动路线属于摆动的是()。

A. B.C.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环形山是()表面最突出的一种结构。

2.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有()、()和()。

3.坐在汽车上的人们,在汽车急刹的时候,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向()倾斜,当汽车起步的时候,乘客的身体会向()倾斜。

4.在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

5.“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为参照物。

毛泽东的诗“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为参照物。

6.像鸡那样,卵生、身上长有()和()的动物,属于鸟类。

7.蚕宝宝越来越大,颜色也越来越()。

这时它的皮发亮,不吃也不动,这种现象叫“()”。

8.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选择一个()。

9.从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从茧里出来的()是蚕的成虫,在其幼虫和成虫之间的这个阶段叫()。

10.我们平时看到在空中飞行的蜻蜓不时会做出蜻蜓点水的优美姿势,事实上是它正在水中产(),说明蜻蜓是()动物。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1第3章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1第3章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地质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A. 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B. 太古代末期和元古代末期C. 古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D.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答案】D【解析】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原因环境变迁、灾变事件2.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二氧化碳等这些气体主要来自于()A. 海洋中的藻类释放出的气体B. 植物的蒸腾作用产生C. 火山爆发时喷发出的气体D. 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水蒸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来自火山爆发时喷发出的气体故选C3.导致黄土高原土层深厚的主导外力作用是()A. 流水的侵蚀作用B. 流水的堆积作用C. 风力的侵蚀作用D. 风力的堆积作用【答案】D【解析】4.(1)经过重新测算的经纬度信息可以使物流、个人导航、农业和测绘更加有效率以下地理信息技术精确度将得到大幅提升的是()4.(2)下列情况与澳大利亚所处板块相关性最小的是()4.(3)根据科学家们的测算以下情况可能发生的是()①4000万年后维多利亚大沙漠的干旱可能将得到缓解②澳大利亚大陆可能在数亿年后并入亚洲和美洲③澳大利亚北移可能与西风有关④400万年后新几内亚岛可能将与大陆相连A. 遥感B. 全球定位系统C. 地理信息系统D. 数字地球【答案】B【解析】(1)根据“经过重新测算的经纬度信息”是地理位置信息因此可使全球定位系统更为准确故B正确遥感主要是利用航天器对地理事物进行监测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数字地球是数字化的地区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B【答案】D【解析】(2)澳大利亚所处板块为印度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喜马拉雅山、与非洲板块拉伸扩张形成红海、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导致新西兰南、北岛上火山多发太平洋岛弧链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与澳大利亚所处的印度洋板块的相关性最小故选D【答案】C【解析】(3)澳大利亚大陆每年向北移动7厘米经过计算可得4000万年后维多利亚大沙漠位于赤道附近降水将会增多①对根据板块移动的方向澳大利亚是有可能和亚洲、美洲相连的②对④400万年后新几内亚岛可能将与大陆相连④对故选C5.(1)俄罗斯科拉半岛上的钻孔最深处到达了上图中的()5.(2)科拉半岛上超深钻井钻探过程中探测到地层中的物质可信的是()A. 甲层底部B. 乙层底部C. 甲层上部D. 乙层上部【答案】C【解析】(1)根据材料该探头的钻孔最深处到达俄罗斯的科拉半岛上深度达12262米该深度依然属于大陆地壳的厚度应位于莫霍面以上的地壳中据此结合图示选C【答案】B【解析】(2)结合上题科拉半岛上超深钻井钻探过程中探测到地层中的物质位于地壳中矿物是地壳中的基本单元故有可能看到大量的石英矿物高温的岩浆位于地幔中大量液态或熔融状态的铁和镍物质或大量铁、镁含量很高的硅酸盐矿物存在于地核中据此选B6.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m)的一部分图示主要地形是()A. 山脊B. 山谷C. 鞍部D. 洼地【答案】B【解析】图中可知等高线凸向高海拔处根据“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故地形为山谷故选B7.(1)图示地区的地势待征为()7.(2)该地区的山地可能位于()A.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B. 由南向北倾斜C. 由东北向西南倾斜D. 由东向西倾斜【答案】A【解析】读图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于东南常绿灌木林和山地灌木草地分布于西北根据海拔高温度低可知该图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A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选项可知图示为山区的自然带读图可知则该地区的山麓地带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所以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可能位于雪峰山 C正确大兴安岭、阴山山脉位于温带山麓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A、B错误昆仑山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山麓地带是高寒草甸 D错误8.(1)记录员根据图中测量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8.(2)该探究地理实验说明的现象是()A. 砂石的昼夜温差为10℃B. 晚上砂石比水体的温度高C. 水体的昼夜温差为9℃D. 水体的昼夜温差值比砂石的小【答案】D【解析】【答案】C【解析】9.(1)菲律宾多地震因其位于()9.(2)地震发生时节当地盛行()A.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地带B.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地带C. 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地带D.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地带【答案】D【解析】(1)读图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菲律宾多地震因其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地带 D对故选D【答案】A【解析】(2)读图可知菲律宾位于北半球低纬地区地震发生时为冬季此时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地受东北信风影响吹东北风故选A10.(1)该实验可以直接用来说明()10.(2)夜晚沙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A. 温室效应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 降雨的原因D. 风的形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分析玉龙喀什河的径流量特征11.(2)说明在甲处河滩出现玉石的外力作用过程11.(3)从季节角度分析该游客能捡到玉石的自然原因【答案】主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年径流量较小、日变化大汛期主要集中在夏季、下渗和人类利用等【解析】根据文字材料和地图玉龙喀什河源于昆仑山可知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夏季山地降水也多年际变化小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流经沙漠地区下渗严重径流量逐渐减少【答案】(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玉石)发生沉积【解析】从甲处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 000m以上的高山地区是拾玉的重要地段可以知道形成和田玉出露地表经过风化有河流流经【答案】夏季时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秋季(10月份)河流水位下降【解析】玉龙喀什河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夏季时气温高搬运能力强秋季(10月份)以后冰雪融水量减少玉石出露到此的游客能捡到玉石12.(1)读图比较110°E以西秦岭南、北两坡的地势特征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北坡地势特征的成因12.(2)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自源头到丹江口为汉江上游分析秦岭对汉江上游干、支流水文特征的影响12.(3)分析秦岭及其以南汉江谷地被称为“南北生物物种库”的原因【答案】(1)北坡短而陡峭南坡长而和缓由于地壳运动使秦岭与渭河平原之间形成断裂秦岭一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陡崖所以北坡短而陡峭【解析】(1)地势特征差异可从图中河流长度、流向及等高线数值读取北坡短而陡峭并有断崖是由于其地质构造的特殊性导致的秦岭和渭河平原之间形成断裂带秦岭一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陡崖【答案】(2)汉江上游流经秦岭南侧秦岭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秦岭阻挡冬季风南下汉水谷地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秦岭南坡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秦岭南坡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解析】(2)河流水文特征包含流量、含沙量、汛期、冰期、流速等秦岭是中国南北方的界线汉江发源于秦岭南侧秦岭南坡降水丰富导致河流径流量大秦岭阻挡冬季风南下使得汉江谷地冬季气温高于0℃河流没有结冰期秦岭南坡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少秦岭南坡地势起伏较大河流落差大河流流速较快【答案】(3)该区域地处我国南北方交接地带气候兼备南北气候特征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差异明显为动植物分布提供了多样的栖息地环境汉江谷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优越河谷地区相对封闭受外界影响小人地关系协调为生物提供了安全的生存环境【解析】(3)秦岭及其以南的汉江谷地地处我国南北方交界地带气候兼备南北气候特征气候的多样性形成物种的多样性特征秦岭及汉江谷地地形复杂起伏大气候垂直分异明显为我国南北动植物分布提供了多样的气候条件利于多样性物种生存汉江河谷地区相对封闭受外界影响较小人类破坏少为生物提供了安全的生存环境13.(1)说明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变化的一般规律13.(2)推断草地、沙棘和油松中植物根系最深的类型并说明理由13.(3)分析草地土壤含水量较高的原因13.(4)运用水循环的原理说明该地土壤含水量夏季少于冬季的原因【答案】(1)在0~100cm深度范围内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 100cm以下土壤含水量呈现波动增加的趋势【解析】(1)本题问的是土壤含水量与深度的关系由图可知在0~100cm深度范围内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 100cm以下土壤含水量总体呈波动增加的趋势【答案】(2)沙棘根系最深理由沙棘较深层土壤含水量较高最可能是因为其根系深蒸腾作用强烈对深层水的利用和消耗较多【解析】(2)读图可知沙棘在深层土壤的含水量较大说明其蒸腾作用强烈对水分的需求量大扎根较深【答案】(3)草地土壤植被覆盖率较高枯枝落叶层较厚可以有效拦截地表径流、减少水分的蒸发草地根系较其他植被浅深层土壤水分易于保存【解析】(3)草地植被根系发达深度浅对深层土壤水分消耗小草地植被覆盖率高蒸发量小同时又有利于减轻雨水冲刷留存地表径流【答案】(4)夏季温度高地面蒸发量大植被生长旺盛蒸腾作用强烈这一阶段虽然降水量较大但是土壤水分消耗大于补给冬季土壤水分蒸发和蒸腾量少补给大于消耗【解析】(4)夏季土壤水分消耗量大于补给量冬季补给量大于消耗量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植物蒸腾作用强土壤水分消耗量较大冬季气温低蒸发量较小植物蒸腾作用不强补给量大于消耗量14.(1)写出图A中四处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下列对应正确的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14.(2)图B中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14.(3)图A中四处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与图B中相关内容对应正确的是(________)【答案】(1)海浪侵蚀, 海浪侵蚀, 流水侵蚀, 流水侵蚀【解析】(1)海岸地貌为海浪侵蚀地貌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济州岛玄武岩海岸主要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澳大利亚石灰岩海岸也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甘肃景泰黄河砂砾岩石林和张家界砂岩峰林都是喀斯特地貌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答案】(2)a、b、e、f【解析】(2)根据所学可知图B中甲为岩浆乙为侵入岩丙为喷出岩丁为沉积岩戊为变质岩 a为上升冷却凝固作用 b为地壳抬升 c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 d为固结成岩作用 e为变质作用为重熔再生作用在这些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b、e、f 其它属于外力作用【答案】B【解析】(3)图①中地质地貌景观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玄武岩属于喷出岩即图A中的丙之后受外力侵蚀作用形成该景观所以①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甲→a→丙→c A错误②石灰岩海岸景观、黄河砂砾岩石林景观、石英砂岩峰林景观都属于沉积岩之后随着地壳抬升接受外力侵蚀而形成所以其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d→丁→b→c B正确CD错误故本题选B。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1)图中四位置河水流速最快、侵蚀较强的是()1.(2)据材料分析河漫滩发育较好的河流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A【解析】(1)河漫滩形成的一侧应该是侵蚀较轻的一侧排除丙、丁甲乙两处相比由于甲在表层乙在深层表层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较强排除乙故选A【答案】D【解析】(2)平原地区的河流和山区河流相比在水位季节变化都比较大的情况下平原河流由于河床坡度较小流速较慢沉积作用更强因而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河漫滩发育较好故选D2.根据材料和下图回答下题在台湾东北部海岸的野柳地质公园已有约4000年历史的“女王头” 其“脖子”越来越细可能在10年后自然崩塌如果发生地震则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有关方面已决定不再用人为方法对其进行加固何时崩塌完全由大自然决定形成“女王头”景观的地质作用与下图中的哪幅一致()A.B.C.D.【答案】B【解析】野柳的标志女王头是蕈状岩的一种在地壳抬升的过程中因受到海水差异侵蚀而逐渐形成今日的面貌其成因与海蚀桥一致故B正确黄土桥为流水侵蚀地貌故A错误喀斯特溶蚀桥为流水溶蚀地貌故C错误风蚀桥为风力侵蚀地貌故D错误故选B3.(1)图中的四个景观中与流水冲刷作用密切相关的是()3.(2)甲图中雄伟壮丽景观的主要成因是()A. 甲和乙B. 乙和丙C. 丙和丁D. 乙和丁【答案】D【解析】(1)根据图中景观特征判断甲为珠穆朗玛峰乙为长江三峡丙为桂林山水丁为黄河壶口瀑布珠穆朗玛峰上的冰川景观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长江三峡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桂林山水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黄河壶口瀑布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因此图中的四个景观中与流水冲刷作用密切相关的是长江三峡和壶口瀑布故选D【答案】C【解析】(2)甲图为珠穆朗玛峰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产生挤压运动地壳上升地表形态又受到冰川的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最终形成雄伟壮丽的景观故选C4.(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4.(2)形成该地貌的地理环境是()A. 风化作用B. 侵蚀作用C. 堆积作用D. 化学溶蚀作用【解析】(1)海穹也就是“海蚀拱桥” 受海浪侵蚀作用而形成故选B【答案】C【解析】(2)从图中可见该海域沿岸岩石裸露则形成该地貌的地理环境为近海基岩海岸环境故选C5.(1)图中①②③④的地貌景观依次是()5.(2)④地貌景观中的M坡是()5.(3)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地貌景观典型分布区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冲积扇、石林、风蚀蘑菇、沙丘B. 河口三角洲、石林、风蚀蘑菇、沙丘C. 河口三角洲、石林、风蚀蘑菇、沙滩D. 冲积扇、峡谷、风蚀蘑菇、沙滩【答案】B【解析】(1)读图可知①为河口三角洲为流水沉积形成的地貌②为喀斯特地貌(峰林)为流水溶蚀形成的地貌③为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形成的地貌④为沙丘为风力沉积形成的地貌故选B【答案】A【解析】(2)④为沙丘地貌 M坡是坡度较大的背风坡迎风坡坡度缓背风坡坡度陡故选A【答案】B【解析】(3)读图可知①为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②为喀斯特地貌(峰林)地表水易漏失③为风蚀蘑菇气候干旱④为沙丘太阳辐射较强故选B6.(1)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6.(2)该地貌形成作用表述正确的是()A. 峡谷B. 三角洲C. 河漫滩平原D. 沙丘【答案】A【解析】(1)图中所示怒江河段为上游河段流水侵蚀作用显著多峡谷故A正确 BCD 错误故选A【答案】C【解析】(2)峡谷是指谷坡陡峻、深度大于宽度的山谷它通常发育在构造运动抬升和谷坡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段当地面抬升速度与下切作用协调时最易形成峡谷因此峡谷是流水下切侵蚀形成而不是侧蚀风力堆积、流水堆积不能形成峡谷故C正确 ABD错误故选C7.(1)图示建设聚落地区形成的河流地貌是()7.(2)图示居住区所在的河流沿岸是()B. 冲积扇C. 河漫滩D. 三角洲【答案】C【解析】(1)由图中信息判断居住区分布区域有大片的滩地因此应该是河漫滩地貌故选C【答案】B【解析】(2)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蚀而在凸岸堆积当堆积体逐步扩大并露出水面时形成滩地适宜建设聚落故选B8.(1)该河曲()8.(2)沿A—B所作河流剖面最可能是()A. 弯曲程度小B. 位于南半球C. 形成与地转偏向力无关D. 一般分布在地势比降小的地区【答案】D【解析】(1)读图可知该河曲弯曲程度大 A错误图中没有信息能够判断该河曲的南、北半球位置 B错误该地区河曲由平直开始发生弯曲时可能与地转偏向力有一定关系且当地河曲的惯性离心力与地转偏向力一致时会加剧河曲形成的速度因此河曲形成与地转偏向力有关 C错误河曲是流水侧蚀的结果当地势比降小时流水下蚀较弱则以侧蚀为主容易形成河曲因此河曲一般分布在地势比降小的地区 D正确故选D【答案】A【解析】(2)读图可知图中A位于河曲的凸岸河水流速慢以沉积为主河水浅图中B 位于河曲的凹岸河水流速快以侵蚀为主河水较深图A显示 A侧水浅 B侧水深与前面分析一致因此沿A—B所作河流剖面最可能是图A 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9.(1)关于甲、乙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9.(2)M处泥沙堆积较强的原因是()9.(3)有观点认为黄河支流渭河原本是黄河干流因上游被袭夺导致渭河河谷相对渭河河道极其宽大图中哪个河段可能与目前渭河的成因一致()A. 乙河流量大袭夺甲河B. 甲河地势高袭夺乙河C. 乙河侵蚀力大袭夺甲河D. 甲河的河道平直袭夺乙河【答案】C【解析】(1)依据材料“相邻的两条河流在发育的过程中低位河若具有较强的侵蚀力河谷上源不断加长致与高位河相遇进而袭夺其河水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可知甲河为高位河乙河为低位河乙河由于溯源侵蚀将甲河袭夺故选C【答案】A【解析】(2)甲河被袭夺后①河段大量补给乙河造成②河段上游补给水量明显减少流速下降携带泥沙能力下降泥沙沉积严重故选A【答案】B【解析】(3)依据材料“黄河支流渭河原本是黄河干流因上游被袭夺导致渭河河谷相对渭河河道极其宽大”可知渭河为被袭夺的河流图中②河段即被袭夺的甲河中的部分河段成因一致故选B10.(1)图示地貌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有()10.(2)图示四地地貌()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D【解析】(1)读图可知①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蘑菇②为流水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③为风力沉积形成的沙丘④为海水侵蚀形成的海岸地貌四种地貌中属于侵蚀作用形成的为①④故选D【答案】C【解析】(2)由分析可知①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蘑菇故A错误②为流水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上游河谷剖面多呈“V”形故B错误③为风力沉积形成的沙丘多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故C正确④为海水侵蚀形成的海岸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故D错误故选C11.(1)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11.(2)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可以()A. 流水侵蚀B. 流水搬运C. 流水沉积D. 地壳下陷【答案】A【解析】(1)弯曲河道往往凹岸侵蚀凸岸沉积虚线框内两个弯曲处的凹岸不断受到侵蚀随着侵蚀持续发展两个凹岸相隔越来越近最终相连形成相对平直的河道因此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故选A【答案】B【解析】(2)河流截弯取直后河水可以直接由取直后河道流走水流速度增加减少其在弯道处滞留的时间水流速度增加有利于洪水快速排泄从而减弱洪水灾害 B对排除A 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后河道长度变短因此会减少航运距离排除C河流截弯取直后流水速度增加河道不易淤积排除D故选B12.(1)堆积物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最好的位置在()12.(2)图示范围内河流上游与下游河段等高线弯曲方向不同主要原因是()A. MB. NC. PD. Q【答案】A【解析】(1)读图可知 Q—P—N—M表示由冲积扇的扇顶到冲积扇的扇缘地带随着地势不断变平缓水流速度变缓慢流水的搬运能力减弱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具有分选性在扇顶地带搬运能力相对强颗粒物分选性较差可能细颗粒物夹杂着粗颗粒物一起沉积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较差在冲积扇的扇缘地带流水的搬运能力最弱粗颗粒物早已经沉积只有细颗粒物能够到达该地堆积物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最好 M位于冲积扇的扇缘地带堆积物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最好 A正确 BCD错误故选A【答案】C【解析】(2)读图可知图示范围内在河流的上游河段落差大水流速度快主要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地势比两侧低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凸出图示范围内在河流的下游河段为山谷口的冲积扇地形平坦水流速度缓慢主要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形成冲积扇堆积体其地势比两侧高所以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C正确坡度大小影响等高线的疏密程度但对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影响小 A错误等高线弯曲方向与风化作用和河道宽窄关系不大 BD错误故选C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13.(1)A图地貌为________地貌它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 A图中的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13.(2)B图为________地貌该地貌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________高原【答案】(1)冰川, 冰川侵蚀, 冰斗, 角峰【解析】(1)由图示信息可得 A图中的地貌分布在山顶附近据所学知识知属于冰川地貌它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其中A图中的①形状像漏斗为冰斗②形状为尖峰为角峰【答案】(2)流水, 黄土【解析】(2)读图可得图B地貌形态为千沟万壑为流水侵蚀地貌该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黄土高原14.(1)云台山顶峰大小不一的溶洞属于________地貌这类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形区)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除溶洞以外这类地貌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形态14.(2)材料二中的B、C图片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地貌 B图片所属地貌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其主要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3)说明A图所属地貌类型对土壤或水资源产生的影响【答案】(1)喀斯特, 云贵高原, 流水溶蚀, 峰林, 喀斯特漏斗【解析】(1)云台山顶峰大小不一的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这类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除溶洞以外这类地貌还有峰林、峰丛、孤峰、喀斯特漏斗、落水洞、地下河、石柱、石笋、石钟乳等【答案】(2)风蚀, 冰蚀, 风力侵蚀, 气候干旱风力大植被稀疏荒漠广布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多风沙地貌土壤贫瘠【解析】(2)读图材料二中的B、C图片分别属于风力侵蚀和冰川侵蚀形成的地貌 B图片所属地貌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其主要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有气候干旱风力大植被稀疏荒漠广布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多风沙地貌土壤贫瘠【答案】(3)土壤土层薄土壤贫瘠易水土流失产生石漠化水资源地表水易渗漏转化成地下水地表水资源短缺【解析】(3)读图 A图所属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貌对土壤的影响是土层薄土壤贫瘠易水土流失产生石漠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是地表水易渗漏转化成地下水地表水资源短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