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全诗赏

合集下载

《元日》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元日》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元日宋代:王安石原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逝去。

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赏析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还是诗人。

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

除夕节最著名十首诗

除夕节最著名十首诗

除夕节最著名十首诗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便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户户门上的桃符也都换成了新的。

全诗表达了诗人王安石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

结尾一句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除夜有怀【唐代】崔涂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三巴的道路多么遥远,我漂泊在三巴艰险之地,离家万里之外。

乱山上的残雪在黑夜里闪着亮光,只有一支烛火陪伴着我这异乡人。

渐渐的离亲人越来越远,和身边的仆人感情变得分外深。

不堪在这飘泊的生涯里过此除夕,想到明日又增一岁不禁愁苦万分。

守岁【唐代】李世民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年终岁寒,冬雪消融,暖洋洋的宫闱里似乎吹进了和煦的春风。

巨大红烛点燃了,远远看上去,像一簇簇花团。

君臣欢宴饮酒,喜度良宵,迎新年,辞旧岁,通宵歌舞。

除夜作【唐代】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住在客栈里,独对残灯,睡不着觉。

不知什么缘故,诗人的心情变得十分凄凉悲伤。

在这除夕之夜,想象故乡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岁,新添不少白发啊。

佳节思亲是常情,历来如此。

除夜雪【宋代】陆游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

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来得及举起庆贺,我依旧在灯下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除夜【宋代】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天地之间一片空旷,时光公然地离我而去。

关于节日的古诗五言绝句

关于节日的古诗五言绝句

关于节日的古诗五言绝句
五言绝句是一种中国古典诗歌体裁,全诗四句,每句五个字。

这种形式的诗篇幅短小,语言精炼,常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或描绘某个场景。

以下是一首关于节日的五言绝句及其赏析:
《元日》
唐·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写的,描写了春节(古称元日)的景象。

诗中的“爆竹声中一岁除”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新年到来时放鞭炮的情景;“春风送暖入屠苏”则写出了春天的气息和人们欢庆的氛围;“千门万户曈曈日”描绘出新年的阳光照耀大地,象征着希望和生机;“总把新桃换旧符”则揭示了人们在新年更换对联,祈求好运的传统习俗。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节这一重要节日的喜庆气氛,同时也寓含了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盼。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诗词翻译及赏析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诗词翻译及赏析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诗词翻译及赏析《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前言】《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注释】⑴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翻译】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赏析】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

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

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

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

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意思

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意思

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意思原句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意思是在爆竹声中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风中,阖家欢饮屠苏美酒。

诗句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一诗,原诗如下: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

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醉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干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元日”是阴历正月初一,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干民间习俗,敏感地搞即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调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华英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

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国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宰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这两句是说:在爆竹的响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

人们喝着过节的屠苏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经来临。

第三句“干门万户喧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

“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

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

桃符:指画有神茶、郁垒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挂在门上,以求“避邪”。

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

“总把新桃换日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意思是:都是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

以桃符的更换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

其实,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形价值意义,它是以除旧仰新来比喻的歌物流的胜利推行。

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

其中含也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唐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节诗

唐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节诗

这是唐代诗人王安石的诗作《元日》,全文如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写了春节除旧迎新的热闹景象,表达了人们在春节时的喜悦和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诗中提到爆竹声中一岁除,这是在描述春节放鞭炮的场景,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人在新的一年中又长了一岁。

而春风送暖入屠苏和千门万户曈曈日则是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和人们迎接新年的气氛。

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元日诗人王安石

元日诗人王安石

元日诗人王安石元日诗人王安石引导语:王安石《元日》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下文是这首诗的原文赏析与教案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元日王安石篇1:王安石《元日》原文赏析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1.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 屠苏:屠苏酒。

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

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 曈曈:光辉灿烂。

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 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

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赏析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

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元日王安石篇2:《元日》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学习古诗中的三个生字,理解“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等词语,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元日的喜庆场面3、感受诗中辞旧迎新的愿望教学难点:明诗意,悟诗韵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1、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诗,题目是《元日》(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元日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元日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元日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元日:农历的正月初一,古时又称元旦、新年,今叫春节,而把公历的新年称为元旦。

[2]爆竹:古代无鞭炮,用火烧竹使其爆裂发出声响,以驱鬼魅,迎福祥。

进化为今天的鞭炮。

[3]屠苏:即屠苏酒,用屠苏草浸泡的酒。

古时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用,以驱邪纳福。

[4]曈曈:太阳初升时的样子。

[5]桃符:刻画在桃木板上的符符:一种特殊的文字图形,为道教所常用,贴在门上以避邪,迎吉祥。

后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春联。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铺面而来,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或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

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

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赏析一】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

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

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全诗翻译及赏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全诗翻译及赏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全诗翻译及赏析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

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日句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元日》原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赏析王安石《元日》可以视为写元日的诗词中之翘楚。

他不仅将除夕与元日的宋代风俗记录在案,写出唐宋时代除岁迎新的景况,而且表达了自我的哲学观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或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或争插)新桃换旧符",说在爆竹声中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风中,阖家欢饮屠苏美酒。

屠苏酒,是用屠苏草浸泡的酒,当时民俗,在正月初一时,家家按照先幼后长的次序饮屠苏酒,唐人卢仝《除夜》诗说:"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

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宋人苏辙《除日》诗说:"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两诗都提及长者最后饮酒的风俗。

饮酒大概是子夜时分刚刚进入新年的那一刻开始的。

屠苏,也名"屠酥""酴酥",古代元日饮酒屠苏的风俗,之所以在元日饮屠苏酒,是因为一个传说,或说是一个故事:"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

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

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姓名,但曰屠苏而已。

"(唐韩谔《岁华纪丽》一《元日》:"进屠苏"注)王安石诗中的后两句说,在守夜中,千家万户迎来了曈曈红日,然后,用新的桃符来换去旧符。

桃符,又涉及另外一个风俗:相传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其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

因此,才有用桃木板画二神于门上以驱鬼避邪的风俗。

《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

王安石《元日》古诗赏析

王安石《元日》古诗赏析

王安石《元日》古诗赏析王安石《元日》古诗赏析元日朝代:宋代作者:王安石原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一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

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元日”是阴历正月初一。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到今天。

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

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这两句是说:在爆竹的响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

人们喝着过节的.屠苏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经来临。

第三句“千门万户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

“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

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

桃符:指画有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挂在门上,以求“避邪”。

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

“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意思是:都是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

以桃符的更换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

其实,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它是以除旧迎新来比喻和歌颂新法的胜利推行。

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

其中含也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赏二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王安石元日原文及赏析

王安石元日原文及赏析

王安石元日原文及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王安石元日原文及赏析王安石元日原文及赏析元日是王安石写新年的一首诗,大家一定对诗中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很熟悉吧,下面一起去看一下本店铺整理的王安石元日原文及赏析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什么一岁除什么入屠苏诗句

什么一岁除什么入屠苏诗句

什么一岁除什么入屠苏诗句
这句诗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原文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的大意是: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大家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这首诗描绘了新年的景象,寓意着新陈代谢、万象更新。

从古至今,新年时节,我国人民都会以各种方式庆祝,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新年气氛的描绘,展现了我国古代民间风俗的丰富多彩。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在欢庆新年的喜悦之中,不忘祭祀祖先、祈求平安的意愿。

在传统节日里,春风代表着祥和与美好,屠苏酒则寓意着驱邪避疫、健康长寿。

人们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不忘尊重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句诗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人们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换桃符是一种古老的民间风俗,象征着去旧布新、辞旧迎新。

在新的一年里,家家户户都希望用新的桃符换来好运、幸福和吉祥。

这种风俗反映了我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以及对幸福、平安的渴望。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鲜明的意象描绘了新年的喜庆气氛,展现了我国古代民间风俗的丰富多彩。

在新时代背景下,这首诗也启发着我们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追求美好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元日古诗译文、赏析

元日古诗译文、赏析

元日古诗译文、赏析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元日古诗译文、赏析(共含12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篇1:元日古诗译文、赏析元日古诗译文、赏析元日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所写的一首经典诗词,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呢?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1.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 屠苏:屠苏酒。

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

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 曈曈:光辉灿烂。

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 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

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

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

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赏析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春风送暖入屠苏全诗详解

春风送暖入屠苏全诗详解

春风送暖入屠苏全诗详解元日【作者】王安石【朝代】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赏析】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了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过年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逢年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

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千门万户曈曈日”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

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

挂桃符,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

“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诗是人们的心声。

不少论诗者注意到,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王安石这首诗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是因为他当时正担任宰相,推行新法。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正如眼前人们把旧的桃符替换成新的桃符一样,革除旧政,施行新政。

王安石对新政充满信心,所以反映到诗中就分外开朗。

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曈曈日”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平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变法带给百姓的是一片光明。

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现了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

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这首诗虽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更新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现得含而不露。

烟花爆竹声中一岁除诗句

烟花爆竹声中一岁除诗句

烟花爆竹声中一岁除诗句“烟花爆竹声中一岁除”的诗句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

全诗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解释: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这首诗的大意是:在爆竹的响声中送走旧的一年,迎来新的一年。

在这和煦的春风中,享受着屠苏酒的甘醇。

此刻,千家万户都沐浴在初升太阳的光辉之中,人们纷纷换下旧桃符,换上新的桃符来迎接新春。

这首诗描绘了我国古代新年伊始的景象,生动展现了人们欢度春节的喜悦心情。

爆竹声中一岁除,不仅是时间的更迭,更是希望的开始。

春风送暖入屠苏,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春天来临,万物复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则表现出新年伊始,家家户户都充满阳光、充满希望的情景。

总把新桃换旧符,则是表达了人们对于除旧布新、迎接新春的渴望。

桃符是我国古代春节期间用以驱邪避邪、祈求平安的一种信仰象征。

新桃换旧符,意味着新的一年,人们希望去除一切不好的事物,迎接美好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春节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我国古代民间风俗的丰富多彩,同时也传达了人们迎新辞旧、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气息和传统节日的喜庆氛围。

在现代社会,虽然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春节的习俗和传统依然深入人心。

人们在享受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的同时,依然保留着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传统习俗。

这些习俗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和谐、团圆的珍视。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烟花爆竹的环保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许多城市已经开始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以减少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在这个基础上,人们也在积极探索环保、低碳的过节方式,如无烟烟花、电子烟花等。

这些新型环保烟花在满足人们观赏需求的同时,也减轻了对环境的负担。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过一个绿色、环保、和谐的春节。

让古老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新的生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元日》原文翻译及作品赏析

《元日》原文翻译及作品赏析

《元日》原文翻译及作品赏析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元日》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元日》原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词语注释 ⑴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元日》原文翻译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元日》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
 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全诗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
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

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元日”是阴历正月初一。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到今天。

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

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这两句是说:在爆竹的响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

人们喝着过节的屠苏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经来临。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

“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

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

桃符:指画有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挂在门上,以求“避邪”。

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

“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意思是:都是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

以桃符的更换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

其实,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它是以除旧迎新来比喻和歌颂新法的胜利推行。

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

其中含也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