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的关系

合集下载

谈谈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

谈谈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

谈谈“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大兴安岭师范学校姜广勇今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的重要指导思想,这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为解决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克服所遇到的困难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我国教育事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

一、“依法治教”是治标,是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外部保障条件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管理和发展体现出浓厚的“人治”色彩,人们的法制观念淡薄,教育的发展只是依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纪律,而方针、政策和纪律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有很大的随意性。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的立法工作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在人们的观念中,教育不需要法律去规范,这就极大地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归根结底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

谁掌握了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教育必须优先发展已经成为共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事业庞大而复杂,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保障,发展现代教育,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不可能的。

教育是党和国家的事业,是全民族共同的事业,为了切实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推~ 1 ~动教育事业和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将党和国家的意志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体现出来,以促进和保障教育的优先发展。

依法治教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特点和趋势。

一些发达国家早在十九世纪后半叶就开始了教育立法,以规范和促进教育的有序发展。

依法治教就是根据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来规范教育活动的范围、形式、内容和方法,以保障各种教育主体的教育权利得以实现,教育义务得到履行,从而使得教育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

我国的教育立法工作开始于八十年代初,到目前为止,先后已有六部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出台并开始实施。

关于高校要实现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有机结合

关于高校要实现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有机结合

关于高校要实现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有机结合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依法治校以德治校论文摘要:高等学校要把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有机统一起来。

实施依法治校要树立和强化法治观念、宪法和法律观念、依法行政观念;做好法制宜传教育工作、规范性文件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工作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实行以德治校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加强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是相辅相成的。

依法治国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思想,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治国方略。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这一治国方略载人宪法,变成国家意志。

新世纪伊始,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又提出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重要思想。

他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思想的又一大发展,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补充。

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关于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思想,对于办好社会主义高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高等学校必须坚持依法治校,这是高校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步骤。

高等学校实施依法治校,首先必须加深对依法治国、依法治校重要意义的认识,更新观念,增强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当前,高校师生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着重树立和强化三个观念。

一是法治观念。

通观中国和世界政治史,法治和人治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根本对立的治国思想和治国方略。

法治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依法行政。

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保证人民群众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法定途径和程序及形式,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各项事业在社会主义法制轨道上顺利发展。

依法治校离不开以德治校

依法治校离不开以德治校

依法治校离不开以德治校在学校管理中,强调依法治技是改变管理无序状态、提高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举措,但不少管理者却把它当作学校管理的全部法宝——只相信严密的维织机构,周密的计划方案,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明确的责任分工,过分强调对教师的控制监督和定量评价,结果忘掉了人的因素。

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积极性并不一定随规章制度的完善而提高。

重权力重章法而不重视以德感人,是一些学校管理中的突出特点,结果是形式化条文太多,搞得教师不是潜心研究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而是诚惶诚恐地对付那些量化表,把本来创造性的教育工作变成了以分数定量的机械工作,给教师带来了沮丧甚至恐惧。

这导致一部分教师表面上看是循规蹈矩,实际上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教师的管理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要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責任感,管理者必须以德立身,使学校制度管理人文化。

制度建设要有利于推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这样的制度,才不会使学校管理僵化而没有活力,才会增强学校教职员工的创造力和凝聚力,让教师和学生在学校里工作、学习既安心又舒心,保证全体师生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以昂扬斗志和顽强毅力推动学校的发展。

作为管理者,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做到了大事不独断、琐事不纠缠、难事不推委、好事不抢先、工作不挑剔、失误不埋怨;是否在工作中体现了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原则。

只有以自己良好的品德行为影响和带动广大教职工,才能真正产生管理的功效。

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教师越来越多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学生也越来越有主见、有个性。

现代教育的管理是人的管理、心的管理、思想的管理、智慧的管理、形象的管理,其根本是“经营”人心。

因此,制度的作用不是用来束缚人的,而是用来调动人的积极性的。

只有实现依法治棱与以德治校的紧密结合,才能使制度建设既具有科学性、公正性,又具有激励性、引导性。

浅谈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新时期高校治校方略研究(一)

浅谈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新时期高校治校方略研究(一)

浅谈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新时期高校治校方略研究(一)论文关键词:高校管理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治校方略论文摘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要求,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本文阐述了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是新时期高校的治校方略,分析了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

高校要自觉实现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转变,使高校管理走向法治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轨道。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实行的是经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曾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随着我国加入WTO,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参与经济全球化,传统的治校模式和方式,越来越不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了。

因此,要创新高校治校模式,变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实行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方略,以适应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使高校管理走向法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涉及到国家、社会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本文着重探讨高校如何对待和落实这一治校方略,兼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行为。

一、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是新时期高校的治校方略所谓依法治校,就是对高校的管理要符合法治化的要求,严格按照《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等依法办事,依法办学。

所谓以德治校,就是要把德治作为治校方略,严格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要求,从落实高校的根本任务的高度,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切实发挥道德的教化功能,其要旨在于以德感人,以德服人,以德育人。

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法治和德治如鸟之两冀,不可偏离。

西方发达国家很重视教育的法治。

战后日本,正是积极进行教育立法,严格实施依法治校,才使得学校教育得到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在美国,早在1862年国会就通过了《莫里尔法案》。

这使美国的高等教育中农业和工程教育得到发展,并刺激了综合大学的发展。

1958年国会又通过了《国防教育法》,使美国大学中的科学教育和师资教育得以加强,科学技术、研究生教育和科研性大学得以同步发展。

试论高校管理中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有机结合(一)

试论高校管理中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有机结合(一)

试论高校管理中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有机结合(一)论文关键词:依法治校以德治校高校管理法律道德论文摘要:在高校管理中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有机结合,是高校管理贯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论的具体表现,是法律与道德的内在关系决定的,也是改善高校管理的现实要求,但面临着三方面的障碍,可以从提高对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的思想认识、建立健全教育法制、培养高校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强高校道德建设等四个方面来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

近年来,全国高校发生了多起大学生状告母校的案件和一些高校领导干部腐败的大案。

诸如此类的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管理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有人大声疾呼要尽快完善教育法制,实行依法治校;也有人振臂高呼要大力加强高校道德文化建设,实行以德治校,还象牙塔以圣洁。

笔者认为,只有在高校管理中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高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才能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堵塞高校管理中的各类漏洞,遏制腐败毒瘤在高校的滋生,保障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有机结合的科学依据在高校管理中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有机结合是有其科学依据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有机结合是在高校管理中贯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具体表现。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历代治国经验的升华,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五十多年经验的总结。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并将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用宪法的形式确立下来;2001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又明确指出: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

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

依法治校 以德治校 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依法治校 以德治校 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其中,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是我国的治国方略,是将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设优秀成果一等奖”等殊荣。

依法治校,让法治成为学校治理的基本方式学校将依法治校摆在学校治理的重要位置,成立了学校党支部领导下的学校法治教育工作小组,将教师每季度政治学习活动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及时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精神,认真研读《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规范,做到每一次学习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提高广大教师员工的法治思想和信念,建设一支熟知诸法、模范守法的教师队伍。

着力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以制度的力量为依法治校保驾护航。

经过建校以来多次修订,现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主要有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教代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学校人事分配制度、部室责任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师德评价制度等规章制度。

学校实行校务公开,民主监督,重大改革措施必须经过学校中层以上领导集体研基础教育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造就人才、为国民素质奠基的角色,提高基础教育学校治理水平是推进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培养未成年人法治意识、道德品质的重要阵地。

因此,在学校治理中,将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是落实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

2006年建校的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二学校是九年制公办学校,学校积极践行“三育并举,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落实“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自信生活,成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坚持价值观统领、制度化管理、人文化关怀的管理理念。

八年多的办学过程,学校探索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发展之路,不断提高学校治理能力,先后取得了“全国德育管理先进学校”“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教学实验学校”“中国硬笔书法示范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百佳教学研究单位”“陕西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陕西省素质教育优秀学校”“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校园文化建究、全体教职工大会集体讨论表决,集思广益,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以德治校重于依法治校

以德治校重于依法治校

以德治校重于依法治校————浅谈对教师师德现状的认识以德治校重于依法治校。

这是本人23年从教经历反思的一个深刻体会,“德治”重于“法治”,这里的“重”有三个含义:重要、重视、重点。

也就是说,在思想教育上要认识到以德治校比依法治校更重要,要以德为先为重;在管理理念上要更加重视以德治校;在实际工作上要以德治校为重点来运作。

这是因为教师工作特点更需要以德治校首先、教师工作弹性大,更需要以德治校学、以德治教、以德治校学校工作、教育教学的对象是人、是学生;而要培养优秀的学生,必须要有优秀的教师;优秀教师首推必备高尚的师德。

如今我们中小学教师都是大中专毕业生,知识储备基本没有问题;而是否安心工作、专心工作、用心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物欲横流,当教师者是否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守住师德底线、认真教书育人显得非常重要。

教师的工作弹性大,工作的许多方面并不是一些法规制度就能够衡量出优劣的。

比如认真备课一节,可以用三小时、五小时,甚至更多时间,少则半小时也算备课;又比如上课讲课认真与否,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用时用心与否,都要看教师的责任心和道德感是否到位;学生犯错误了,是耐心开导,以理肥、服人,还是训斥责骂、讽刺体罚,反映了一个教师的师德水平高低。

因此,师德——高尚的师德是优秀教师首先必备的条件,二十多年来,我是这样想的,这是这样做的。

其次、教师工作的社会角色定位呼唤立德树德、以德治校中央几代领导人和许多高层领导讲话,都希望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具有高尚的师德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特点的要求。

在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时,我把它与《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作对比,“忠于职守,勇于献身,机智勇敢,不怕牺牲”这是人民警察的职业特点要求,如果怕流血牺牲,怕死,就不配当警察,不要想去当警察。

同理,“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高尚情操,知荣明耻”这是人民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

它告诉我们,当教师就是甘为人梯,淡泊名利,乐于奉献;要想多赚钱,赚大钱者,可以去从商,就别当老师,否则会有辱“师门”。

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

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

目录德育篇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的研究与探索……………………孙殿生武新篇“八荣八耻”教育重点是青少年……………………武新篇班主任要善于反躬自省……………………易玲班主任要多几颗“心”……………………王爱东教育学生要有诚心、爱心和耐心——初做班主任工作点滴体会……………………梁艳丽从“管大婶”到“管管”的思考——班主任工作札记……………………管奕三封书信释心结——班主任工作札记……………………孙金秀德育篇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的研究与探索白城一中/孙殿生武新篇2001年江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又明确提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面向新世纪,立足于学校建设把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在学校建设中应认真探索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这一党的基本方略在学校建设的体现,就要求学校的领导者,按照教育的基本法律、法规建设学校,规范学校的行政行为,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得以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

以德治校是以德治国在学校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就是要在学校建设中确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使学校成为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的坚强阵地,以造就符合四有新人标准的高素质人才。

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缺一不可。

可见,在学校蓬勃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紧密结合起来,注意德治与法治并重,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结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逐步开展了“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的研究,具体做法是:一、制定方案,完善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一〕、指导思想。

从“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到以德治校的思考

从“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到以德治校的思考

四、 学生党员积极协助团支部开展工作
学生党员尤其是学生党员干部的多重身份要求他们不仅 要在思想、 学习、 生活、 工作各个方面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而且 要积极有效地指导、 协助各个团支部开展好团组织活动, 还要 推荐优秀的积极分子入党, 宣传党的路线、 方针、 政策等等。实 践证明, “党员寝室挂牌” “ 、群众民主评议党员” 等方式, 既可监 督党员, 又给学生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 科教兴国的 # $世纪是中国突飞猛进的世纪。西部大开发, 实施都需要人才作后盾。因此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坚持 “依法治国” 和 “以德治国” 双管齐下, 坚持依法治校, 以德 治校并举, 如此, 中国的教育才有希望, 中国的崛起才有保障!
・)・
・$ +・
罗玉华, 等
从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到以德治校的思考 由于计算机网络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 家势必利用它推销其政治文化、 道德观念、 价值取向及腐朽的 生活方式, 且渗透性很强。这对有机会上网的同学的思想不能 不是个极大的冲击。加上一些学生沉缅于网络中, 班级观念、 集体观念淡化, 形成人格发展障碍。所有这些现象, 都会使现 行的半封闭式教育方式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在充分 肯定和发扬思想道德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努力探索网络时 代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路子。 要坚持爱国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相结合, 切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积极消 除信息网络给价值观念带来的负面影响。要重视思想道德教 育的现实性、 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摸清学生的思想症结, 对症 下药, 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思想教育的亲切, 由被动适应转变为 主动接受教育, 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一是加强德育课程 改革, 逐步完善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体系。思想道德教育要适应 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 着力培养学生如何从网络中获 取信息、 处理信息、 分辨信息、 选择信息和开发利用信息的能 力。二是引导学生善于积极主动地利用电脑网络, 选择优秀的 民族文化和健康的德育信息, 抵制反动的、 色情的、 暴力的信 息。同时, 要不断提高电脑操作技术水平, 采用先进的手段, 清 除各种信息垃圾, 力求降低其负面影响。三是致力于发展面向 信息网络的素质教育。自觉抵制不健康信息的侵袭。四是加 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训练, 及时化解他们的思想矛盾和心 理障碍, 塑造高校大学生的完美人格。

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一)

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一)

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一)论文关键词: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依法治校以德治校论文摘要:高等学校要贯彻落实江泽民提出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就要紧密结合高校实际,坚持不懈地加强法制教育,依法治校;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以德治校。

在2001年初召开的全国宜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江泽民把道德建设提到了治国方略的高度,强调“法治”与“德治”并举,这是对我们党治国方略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贡献。

高等学校要贯彻和落实江泽民的这一重要思想,就要紧密结合高校的实际,坚持不懈地加强法制教育,依法治校;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以德治校。

一、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的重要性与紧迫性1.实行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是高校落实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基本方略的重要任务江泽民关于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安邦治国的基本方略的精辟概括,是对古今中外一切治国经验的深刻总结,对推进我国新世纪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因此,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治国方略,无疑是各行各业的重大任务。

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教育,对促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提高人的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等教育任务的核心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只有培养出合格和优秀的高级专门人才,才能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管理人才和科学技术人才,才能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所以江泽民指出,“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处于龙头的地位”,“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生力军”。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高等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承担“强大生力军”的任务,因此,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略,就成为高等学校当前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依法治校要与以德治校相结合

依法治校要与以德治校相结合

依法治校任重而道远在宁静纯洁中国政法大学的校园里,却发生着惨不忍睹的学生砍教授事件,而马加爵残酷杀害四位同学的事件也成了我们心中永远的伤,更是社会永远都抹不掉的伤痕。

校园暴力事件的频频发生,纯净的校园被鲜血污染,在某个层面上也引发了我们对这些现象的深刻思考。

在这些现象的背面,我们总是在探问着自己的内心,拷问着社会,法治何在?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

而良好的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校园环境的基础之上的。

而这样的校园氛围却要受到法律的约束与监督。

另外,党的十六大精神也明确提出实行依法治教这一新的教育理念。

依法治校,是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改革,也是完成新时期教育工作使命的重要保障。

随着法制建设也不断深入到学校这个特殊的领域,当人们对校园暴力事件投去越来越多的关注时,依法治校,在当今的时代也增添了许多深沉的意义。

在半独立半接触社会的教学管理制度下,大学像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社会,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群都应有着一种维护社会安定,维护校园宁静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贯彻落实依法治校,能促进学校发展。

依法治校有利于提高学校的自主管理权,依照法规建立与所属学校发展相符的校规校纪,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以及提高民主决策的权利,能促进学生与老师的学习热情与工作热情,让学生与老师都生活在一个法律与校纪相结合的环境中发展自我,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与良好的生活环境。

在道德与法律意识淡薄的时代,依法治校的要求也越发的强烈与紧迫,但只有法律的约束是不足以触动人的心灵,还需要与道德修养相结合。

当代大学生是时代的领导者,但是在法制并不健全的这个时代,学校教育的错位德育的作用没有表现出来,大学生道德缺失的现象也越发严重,“我爸是李刚“的呼声敲响了社会滥用权力的警钟,也毫无遗漏的折射出了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意识与道德意识薄弱;在由年轻人作为社会主旋律的年代,却让我们看到了药家鑫血锋利的刀刃在滴血,我们的内心流下了沉痛的眼泪。

关于依法治校的思考

关于依法治校的思考

关于依法治校的思考【摘要】::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与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依法治校已成为我国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现阶段我国实行依法治校需要逐步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牢固树立依法治校观念,同时还要处理好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关系,并以建设和谐校园作为依法治校的依归。

【关键词】: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建设和谐校园一、为什么要依法治校首先,依法治校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已成为我国的治国方略。

当今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各国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已经加入WTO,与时俱进,国际国内形势要求我们的一切工作必须依国际惯例,遵守共同的规则,我们的法制建设必然也要和世界接轨,依法办事,依法治理,因此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人才的学校而言,依法治校,责无旁贷,势在必行。

其次,依法治校是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客观要求。

时至今日,我国已先后颁布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基本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师资格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在内的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地方人大和政府也分别制定了有关的教育法规规章,虽然教育立法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但已形成了上至宪法下至规章的较为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这些法律法规的健全,客观上也要求学校的工作要依法办事,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证。

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就迫切要求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再次,它是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

依法治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教育理论中的学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结合。

强调学校的办学自主性、主体性,必须从理论上明晰学校及学校内部职责范围,即权利和义务,而权利和义务正是教育法律所调整的核心内容。

依法治教、以德治教

依法治教、以德治教

依法治教、以德治教十五中学韦燕燕江泽民同志提出“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把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这是“三个代表”的思想在治国方略上的重要体现。

学校作为培养“四有”新人的摇篮、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实现“依法治教、以德治教”尤为迫切与重要。

那么身为一名新教师,如何来实现“依法治教、以德治教”呢?我认为,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是不可分割的,依法治教是行动上的约束,而以德治教则是在思想上的约束,两者是紧密联系的。

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符合政策、法律的要求,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同时,要坚持以德治教,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自觉地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试问,一名教师如果连最起码的法律意识都没有的话,师德也就无从谈起,依法治国,依法治教,如果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淡化法律,造成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无法依法办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所规定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许多教师不清楚,更不用说在实践中如何遵法、守法。

体罚及变相体罚时有发生。

教师经不起学生的反对、质疑,以为自尊心受到伤害。

心理素质较差,教育方法和手段粗糙,教育艺术差。

无法深入了解学生,造成教育与接受脱节,效果差,便产生使用简单、“速效”的体罚(惩罚)办法。

新教师刚刚从学校毕业不长,在教学,处事等方面都没有很丰富的经验,心里素质不过硬,很容易在一些问题上犯错误。

所以,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德育的同时还时刻以法来约束自己。

在加强依法治教的同时,必须加强以德治教,这就要求新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因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德”体现了人才质量的方向性,对于智育的发展起着促进和保证的作用。

古人云:学者第一要看德器,德器深厚,所就必大,德器浅薄,虽成亦小。

因此新教师必须端正教育思想、实施素质教育,改进德育工作,克服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

关于对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关系的探讨

关于对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关系的探讨

关于对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关系的探讨论文关键词: 管理德治法治结合论文摘要: 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实行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在正确认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关系基础上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通过改革创新促进发展进步,这是高等学校各项工作与时俱进的一个具体表现。

江泽民指出,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时期,高校也迎来了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随着社会的信息网络化、思想文化多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的快速发展,高校在改革发展中出现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

特别是由于高校扩大招生和办学规模、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引发的问题和矛盾,将在不同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学校发展进程和人才培养质量。

传统的行政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以及工作机制已难以应对,学校必须走上全面依法治校的轨道,同时遵循教育规律特别是学校自身工作的规律,德育只能加强和改进,不能放松。

因此,高校必须做到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

一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校同依法治教一样,都是依法治国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思想、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快速高效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对新形势下办好学校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校,就是依据国家法律特别是教育法律法规来管理学校的事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依法治校的内容包括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普及、校内规章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全校师生法律意识的普遍增强、校园法制文化的建设、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严格施行、法律法规的自觉遵守以及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等。

依法治校的基本涵义就是学校中教育法律关系的各方主体都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依法享有法定权利,同时履行法定的义务,对自己做出的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则必须承担法律规定的责任。

坚持“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的辩证统一

坚持“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的辩证统一
意志 , 现着国家对其成员在政治 、 济、 体 经 社会 等 多个 领
要职 能 , 它们 是 相互 包 容 的 一个 整 体 。一 方 面 , 律 的产 法 生以 道德 为 基 础 , 体 现 道 德 , 至 背 叛 道 德 的 不 义 之 不 甚
法, 不可 能得 到有 效 的贯 彻 执 行 。另 一 方 面 , 德治 ” “ 同样 需要 法律 的 支持 。“ 法治 ” 以其 明 确 性 、 度 性 和 权 威 性 制 弥补 道 德手 段 的不 足 , 通过 立 法 活 动 使 一部 分最 基 本 、 最 重要 的道德 规范 制度 化 、 明确 化 , 过 司 法 活动 取 得 国家 通 强有力 的 支 持 ; 法 来 推 动 道 德 建 设 。在 中 国历 史 上 , 以 “ 治 ” 德治 ” 一 直是 治 理 国家 的两种 根 本手 段 , 同 法 和“ , 如 车之 两轮 , 之两 翼 。马 克 思 主义 的 经 典作 家 在 论 述 未 鸟 来 的 社 会 主义 社 会 的时 候 , 贯 重视 社会 的道 德 水 平 的 一
实 到高 等学 校 就 是 “ 法 治 校 ” “ 德 治 校 ” 两 者 是 相 依 与 以 ,
辅相成 , 互 促 进 的。 当今 随 着 计 算 机 、 络 的 高 速 发 相 网 展, 使学 生接 受思 想 影响 的渠 道 发 生 了 很 大变 化 、 受 的 接
信息 量 大 大增 加 。随 之而 来 的 各 种思 想 信 息 内容 鱼 龙 混 杂 、 沙俱 下 , 中 不 乏 各 种错 误 和 不 健 康 的 内容 , 的 泥 其 有
宣传 西 方 资 产 阶 级 的 世 界 观 、 生 观 、 人 价值 观 , 的 敌对 有 分子 甚 至利 用 网 络 进 行 舆 论 渗 透 , 些 都 对 高 校 的 思 想 这 政治 工 作 和 思 想 道 德 建 设 带 来 了 不 可 忽 视 的 冲 击 。因 此 ,依 法治 校 ” “ 德 治 校 ” 高 校 工 作 具 有 重 大 的 现 “ 与 以 对

依法治校,以德育人,德法共济,共建文明校园

依法治校,以德育人,德法共济,共建文明校园

依法治校,以德育人,德法共济,共建文明校园一、依法治校:狠抓制度管理,向管理要成绩依法治校,向管理要成绩,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修订教学常规,学生管理制度,尤其突出对教研课改的措施的制定,加强研训工作力度。

对于一个好的学校来说,不仅要有一套好的管理制度,更需要狠抓落实。

否则,所有规章制度都是一纸空文,毫无约束力。

(一)、致力学校制度建设,让制度成为促进治校工作的根基1、坚持学校发展为本,推进学校工作管理科学化、民主化。

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转变;由粗放式的外延管理向精细化的内涵管理转变;由事务型管理向流程式管理转变;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民主式管理转变。

2、创新教师工作评价制度,加快推进教师管理实现三个转变。

即教师管理制度由“重规范”向“重促进”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形式”向“重效果”转变。

(二)、继续狠抓教学常规,实施精细化过程管理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仍然是提高学校教学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培养人才,实施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整个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常规——过程——细节”可以说是当前学校质量提高最实在、最有效的法宝。

据此,我校建立了《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条例》、《课堂教学“十不准”》、等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制度,无论今后学校发展方向何去何从,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学常规的管理,永远不能松懈。

(三)、突出科研先导思想,提升教师专业素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如何解决课堂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是我们农村小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教育科研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推进学校发展的动力,把兴校之策建立在教育科研上,引领教师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在学校教育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全员参与。

为此,我们学校把教师培训作为重点工作,外出参加培训的教师,回来后把学习到的知识通过演讲、上示范课的形式传递到每一位教师,达到共同促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的关系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们可接触的信息量不断增加,就更需要一个合适的准则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将其往正确的方向引导,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谐。

而最具影响力的地方莫过于学校——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义务和权利,而施教者通常是学校。

因此,学校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尤其重要的角色。

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为孩子的成长成熟提供一片沃土,提供优秀的教学教育资源,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避免他们过早或过多的暴露在不良信息的影响下,是学校应尽的责任。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文明必须依靠法律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也只有在文明有序的法治社会在能得到最大意义上的维护。

于是依法治国的方针方略应运而生了。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根本保证。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依法治国方针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下,相应的,学校的办学也必须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一个行为准则。

因此,依法治校的根本目的就是保证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开展办学任务的基本原则。

而除了依法治校之外,还有另一种治校方式——以德治校。

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

以德治国,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为落脚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在此前提下,学校响应号召,进一步提出了以德治校。

以德治校的目的是保证教师本身具备良好的行为规范,优秀的品质,能够做到言传身教,将我们国家渊源流传生生不息的优良传统保留并继续发扬,传承给下一代,我们祖国的花朵,国家未来的栋梁,为国家文明建设出一份力。

加强学校管理,进一步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使学校各项工作步入“法治德治”的轨道,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

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学校工作中,二者同等重要。

德是看似冰冷的法律之外充满人情味的存在,是心底的标杆、道德准则。

而法是基于德产生的,根据人们的行为规范制定出来的律令,是道德
的深化,看似无情却具有十分强大的力量。

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缺一不可。

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高等教育法》规定: “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从以上法律规定可以看出,我们教育事业是能够做到有法可依的,而教学教育服务质量的深化必须要有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双管齐下,才能真正做到改革,真正收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成效。

依法治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依法保障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以德治
校的指导方针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加强教师队伍德育方面的建设。

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在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学校、举办者、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格局。

以德治校,就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学习关系,以人为本,教育优先,以良好的德育氛围影响、造就学生个人的人格和性格,健全三观,指引学生做有道德的人,将学校建设成为有秩序有德育氛围积极向上具有正能量的圣洁之地,保护孩子们纯洁的天性不受玷污。

实行依法治校可以进一步强化广大师生的民主法制意识,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资源,调动和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全校上下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效地化解各种矛盾平衡各种利益关系维护团结稳定繁荣的良好局面。

实行以德治校可以帮助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倡导尊重学生人格的精神,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素质,丰富科学文化素养,形成新时代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校园增添新的温情,让全校师生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做到主动地义不容辞的自觉维护学校利益。

依法治校是根本,是原则,以德治校是必须,是延拓。

要做到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共同实施,才能取得更卓越的成果。

各学校要做到制定方案,完善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深化“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有机结合,做到以德育人,以情激人,以爱感人,以理服人,从校长到老师,真正发挥教书育人的职责,以身作则,为学生做榜样。

增强同学们的法制意识和德育意识,共同将学校建成一个人文气息浓厚,法律意识健全,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能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文明阵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