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80分

合集下载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第1部分:判断题(共10题,共25.0分; 默认单题0.0分)1、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构建循环式经济系统。

2、《我们共同的未来》这本书于1987年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概念3、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4、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系列法规和政策的保障。

5、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创造了大量新产品,极大的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6、大力加强政风建设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7、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

8、减量化在循环经济三原则中处于次要位置,做好循环经济主要是再循环。

9、减物质化和非物质化都是可持续消费模式的重要内容。

10、要实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只要政府和工业部门的努力和支持就可以了,普通民众起不到任何作用。

第2部分:单选题(共10题,共25.0分; 默认单题0.0分)1、即将建成为中国最大的风电基地的是?2、中国的矿产资源总量占世界第几位?3、在十一五规划要求中,“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多少?4、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哪一年召开的?5、下列哪些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6、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是哪种类型的书?7、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清洁能源?8、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9、()是人类发展的必有之路?10、()具有综合性和广泛性的特点?第3部分:多选题(共10题,共50.0分; 默认单题0.0分)1、本课中讲到的消费带来的两个效应为?2、下列关于美国经济和物质消费的描述正确的是?3、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态经济领域的是?(5.0分) 得分:4、我国要做好节能和能源结构转变工作,需要从以下哪些方面努力5、下列矿产中属于我国大量从国外进口的是?6、循环经济实施的三个领域是7、下列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8、下列属于发展新模式内容的是9、下列属于提高生态效率关键措施的是10、下列属于循环经济三原则的是。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80分)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80分)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80分)一、单选( 共10 小题,总分: 40 分)1. ()问题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

A.水污染B.大气C.能源D.环境2. 2003年,我国的GDP占世界份额的()左右。

A.0.03B.0.04C.0.05D.0.063. “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边,把资源、能源和其他物质的效率提高十倍。

”是()提出的。

A.钱易B.蕾切尔?卡逊C.卡诺勒斯D.奥巴马4. 中国大气中的汞的含量是日本含量的()倍。

A.3B.5C.8D.115. 十五计划中应建的污水处理厂共()座。

A.387C.587D.6876. 九十年代以来,德国针对循环经济制定了()。

A.《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B.《废弃物管理法》C.《促进有效利用资源法》D.《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7. (),我国制定了《清洁生产促进法》。

A.2003年B.2004年C.2005年D.2006年8. 治淮的问题受到了国务院的关注,在()召开由曾培炎副总理主持的会议。

A.合肥B.蚌埠C.六安D.阜阳9. ()联合国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总结了从5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人类思考的结果,提出人类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A.1989年B.1990年C.1992年D.1994年10. ()最早发现空气中颗粒物的污染。

B.纽约C.德兰D.巴黎二、多选(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1. 可持续发展呼唤新型工业化道路是()。

A.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B.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C.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不断的创造财富D.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2. 对工业企业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实施产品生态设计及生命周期分析B.? 加强研究开发,采用清洁生产技术C.? 执行国家及地方法规,向公众定期报告企业环境行为D.? 对社会公众负责,与社会公众合作3. 清洁生产应用于()。

A.治理污染B.产品C.生产过程D.服务4. 清洁生产的预期效益是()。

循环经济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挑战

循环经济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挑战

循环经济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挑战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的不断消耗,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已经面临严重的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循环经济逐渐崛起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路径。

循环经济通过最大化资源的价值和利用率,以及减少环境压力,为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然而,并不容忽视的是,循环经济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来克服。

一、循环经济的意义:1. 资源效率的提升: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以“采购-生产-消费-丢弃”为核心,这种模式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而循环经济通过回收再利用和资源再利用等手段,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2. 减少环境压力:线性经济模式中,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被排放出来,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而循环经济通过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能源的回收利用,降低了资源需求和污染物排放,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压力。

3. 促进绿色创新:循环经济要求从“以物质为中心”转向“以能力为中心”,从传统的线性供应链到循环的供应链。

这就要求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和供应链管理上进行创新,推动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4. 提高竞争力:循环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等手段,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二、循环经济面临的挑战:1. 技术创新的不足:实现循环经济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而目前许多行业和地区在技术创新方面仍然存在差距。

同时,循环经济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个行业,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需要进行跨界合作和创新,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循环经济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然而,目前许多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缺乏明确的政策和法规支持,给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浅论循环经济与外贸的可持续发展

浅论循环经济与外贸的可持续发展

系 统 的 模 式 ,组 织 成 一 个 物 质 反 复 循 环 流 动
的过程 。
易有 限公 司
传 统 经 济 模 式 下 外 贸 发 展 的 局 限 性
对 外 贸 易 的 发 展 模 式 , 往 取 决 于 整 个 国 往
家 经济 的 发展 程 度 、 决于 国 家经 济发 展 的需 取 要 。传 统 的 外 贸 增 长 方 式 创 造 了 我 国 外 贸 的 繁 荣 , 外 贸 的产 品 结 构 到 今 天 已 经 充 分 地 显 示 但 出 其 过 量 消 耗 资 源 、严 重 污 染 环 境 的 弊 端 , 资 源 和 环 境 瓶 颈 约 束 已经 上 升 为 进 一 步 发 展 中面 临 的 突 出 矛 盾 之 一 。具 有 内 在 增 长 机 制 的 经 济 贸 易 活 动 对 自然 环 境 需 求 的 无 限 性 和 具 有 内 在 稳 定 机 制 的 生 态 环 境 对 资 源 供 给 的 有 限性 是 一
对矛盾 。
对 资源 的无 序开 发和 不合 理利 用是 一种短
循 环 经 济 与 传 统 经 济 的 区 别
循 环 经济 是 对 物 质 闭环 流 动 型 经 济 的简 称 。 本质 上是 一种生 态经 济, 求运 用生态 学 它 要 规 律来 指 导人 类社 会 的 经济 活 动 。 传 统 经济 而 是 一 种 物 质 单 向流 动 的 经 济 。 从 资 源 流 程 和 经 济 增 长 对 资 源 、环 境 影
程 。循 环 经 济 要 求 把 经 济 活 动 0RL MAR E D K L国际市场
学 技 术 属 性 来 解 释 , 持 续 发 展 的 内 涵 可 以概 可 括 地 总 结 为 : 资源 和 环 境 支 持 的 限 度 内 , 过 在 通 科 学 技 术 知 识 的 应 用 和 人 类 广 泛 的 共 同参 与 和 合 作 , 保 持 生 态 环 境 可 持 续 能 力 的前 提 下 , 在 尽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 发展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国际社会讨论的热门话题。

传统发展道路导致了全球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这在二战后工业高速发展时期表现的尤为突出。

这迫使人类开始审视自己走过的发展之路,高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支持下的高速发展愈来愈与时代进步格格不入,人类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模式。

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联合国授权成立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模式。

1992年联合国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此作为指导方针,制定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议程》,在这个议程中明确提出了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能力造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赞同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世界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中,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都在寻找解决这一危机的办法,种种解决方案都被提到了各国领导人,各大企业老总的手中,在这其中,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是被各个著名的经济学家皆认为是最佳答案。

因此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又为越来越多的世人所重视和关注,被誉为是解决金融危机的最佳办法。

世界各国都开始把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提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始了一系列的促进活动。

自然是人类的生存之源、衣食之母、道德之父。

没有自然的存在、自然的恩泽和自然的完美,人类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人类不仅要在自己的欲求和自然的资源和环境之间建立起建设性的伙伴关系;而且还要富有远见地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社会与社会的关系。

我们需要环境文明,需要环境道德和环境伦理,需要伙伴关系,需要友爱和责任。

既然自然是人类的衣食父母,我们就应该去保护它、去回馈它、去帮助它。

这是环境伦理最基本的内涵了。

遗憾的是,人口的增长、城市的崛起、欲求的增加使得我们越来越离开了文明的本质。

人类大大小小的苦恼都来自文明的异化,我们所看到的文明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文明,是将自然的演变命运排斥在外的文明,时代在呼唤新的文明形态,这种文明观,在我看来,就是将人类的命运和自然的命运紧紧相连的发展观,就是将人类如何对待自然、自然就如何回应人类的理念作为对一切问题考虑出发点的发展观,因此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要互相协调,然后才谈得上实现社会总体的可持续发展。

环保行业的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环保行业的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环保行业的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环保行业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全球资源匮乏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循环经济成为了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探讨环保行业中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实践,以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挑战。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它与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不同,后者主要是“取-用-丢弃”,资源的消耗和废弃产物的排放严重。

而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生,通过降低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

二、循环经济在环保行业的实践1. 资源回收与再利用:环保行业通过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处理,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

例如,废纸回收再造可以减少对森林的破坏,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可以提取珍贵金属,减少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2. 绿色设计与生产:环保行业通过绿色设计和生产,减少产品在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采用可再生材料、延长产品寿命、实行产品的模块化设计等,都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

3.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建立:环保行业通过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实现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

例如,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再加工和再利用,使得废弃物成为了新的资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链条。

三、循环经济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1. 节约资源:循环经济通过资源回收和再利用,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消耗。

这有助于保护珍贵的自然资源,延长资源的使用寿命,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2. 降低环境压力:循环经济有效地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这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3. 促进经济增长:循环经济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也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通过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循环经济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商机,带动了就业和经济增长。

四、循环经济面临的挑战1. 技术挑战:循环经济需要依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包括废物分类、回收、再处理等环节。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
德国双元回收系统
该系统通过建立废弃物分类回收体系,实现了废旧物品的高效回收 和再生利用,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瑞典利乐包装回收计划
该计划通过回收利用利乐包装材料,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 也降低了环境污染。
03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 经济的关联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01
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和 高效利用,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 依赖和环境的影响,符合可持续 发展的理念。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未来展望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6
案例研究
国际案例:丹麦的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丹麦是全球最早提出能源转型的国家之一,其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特别是风能领 域。
丹麦政府制定了长期能源政策,推动能源结构向低碳、可再生方向转变,减少对化 石燃料的依赖。
丹麦的成功经验在于其坚定的政策导向、技术创新和市场机制的结合,为全球可持 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可持续发展对循环经济的指导意义
可持续发展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 战略指引和政策支持,促进循环经济 的推广和应用。
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 综合发展,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 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04
循环经济的实施策 略与措施
循环经济的实施策略与措施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5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 经济的未来展望
循环经济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 转变,促进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
环境压力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减少废弃物 排放和降低环境污染成为紧迫需求, 循环经济能够降低对环境的压力。
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案例
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
该园区以废物资源化利用为特色,实现了能源、水和废弃物的循 环利用,成为全球循环经济的典范。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一、循环经济的概念1、什么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的线性模式向“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

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就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其原则是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循环。

其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

2、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循环经济是以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为出发点, 要求社会生产力应遵循客观规律, 包括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

首先它应遵循生态规律, 服从自然, 传统的生产力定义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循环经济的建立对社会生产力的认识提出新的质的转变, 即社会生产力是适应和协调自然的能力, 而不再是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

循环经济系统通过自身变化和使用技术手段向生态系统投入物质和能量, 改变生态系统组合结构, 并依据生态规律运用技术手段加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使经济系统朝向取得综合社会经济效益方向发展。

3、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型经济,其模式为“资源一产品一排污”,在这种经济活动中,人们无节制地使用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通过粗放型生产活动,求得经济数量增长。

然而大量的污染物排入了自然环境中,破坏了生态平衡,也就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

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构成一个“自然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式流动, 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三大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B2Ak+22+1=2+15+c51mc+=m5=21c11+m++12+2+1++=212=2+1+2+1+2+2+22+32k+1+2
B.纽约 C.德兰 D.巴黎 6. (),我国制定了《清洁生产促进法》。 A.2003 年 B.2004 年 C.2005 年 D.2006 年 7. 十五计划中应建的污水处理厂共()座。 A.387 B.487 C.587 D.687 8. 2003 年,我国的 GDP 占世界份额的()左右。 A.0.03 B.0.04 C.0.05 D.0.06 9. “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边,把资源、能源和其他物质的效率提高十倍。”是 ()提出的。 A.钱易 B.蕾切尔?卡逊 C.卡诺勒斯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80 分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中国大气中的汞的含量是日本含量的()倍。
A.3
B.5
C.8
D.11 2. ()问题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
A.水污染
B.大气
C.能源
D.环境 3. ()联合国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总结了从 50 年代开始到 90 年代人类思 考的结果,提出人类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A.? 环境效益
B.生产效益
C.? 经济效益
D.? 总效益 2. 循环经济是三赢的经济,主要表现在()。
A.促进经济发展
B.保护环境资源
C.有利于社会稳定
D.有利于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 年力争比 2000 年 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1) B2Ak+22+1=2+15+c51mc+=m5=21c11+m++12+2+1++=212=2+1+2+1+2+2+22+32k+1+2
D.奥巴马 10. 九十年代以来,德国针对循环经济制定了()。
A.《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
B.《废弃物管理法》
C.《促进有效利用资源法》
D.《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 二、多选 (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 1. 清洁生产的预期效益是()。
88.8918÷1.2990÷.1=4214÷3922=.0034=1÷15251371=8535.78.208÷023.2173c00÷1*m=29030.3922c=.1÷20m3=2÷120252.=3535=42314c)*523m240341*31.252=31*.1.535.*031342.*9205221.04.455=+213*05*2022.02.854850.3150.*+58c12*5m1*202+.050+0.014*85.20*051000+0+03/8T.+0÷+=55+1*011+010+91÷01454050*0010200+5+0+080+400*+4**1*1510.3910%*C%-*6+÷M(=*M=5÷50)*30*31(÷3110*5+**÷4*1m243.%71e=78%n0)8=8s.5=77.93c.6c0mmc.4*m1*31,0w199o.k2.m4c-cem.5mn2csp26m659*.0.34-50.60c5*pm.3c85m9,c05g.m.05i0rp-l.s.85p6/c50bcm0.om7py.c.6spm5c+mc;0m..7.cmk ; 1+1k+12+1+k2234=1c+m1++4+4+2
B.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基层民主更加健全, 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C.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D.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 展道路
88.8918÷1.2990÷.1=4214÷3922=.0034=1÷15251371=8535.78.208÷023.2173c00÷1*m=29030.3922c=.1÷20m3=2÷120252.=3535=42314c)*523m240341*31.252=31*.1.535.*031342.*9205221.04.455=+213*05*2022.02.854850.3150.*+58c12*5m1*202+.050+0.014*85.20*051000+0+03/8T.+0÷+=55+1*011+010+91÷01454050*0010200+5+0+080+400*+4**1*1510.3910%*C%-*6+÷M(=*M=5÷50)*30*31(÷3110*5+**÷4*1m243.%71e=78%n0)8=8s.5=77.93c.6c0mmc.4*m1*31,0w199o.k2.m4c-cem.5mn2csp26m659*.0.34-50.60c5*pm.3c85m9,c05g.m.05i0rp-l.s.85p6/c50bcm0.om7py.c.6spm5c+mc;0m..7.cmk ; 1+1k+12+1+k2234=1c+m1++4+4+2
A.1989 年
B.1990 年
C.1992 年
D.1994 年 4. 治淮的问题受到了国务院的关注,在()召开由曾培炎副总理主持的会议。
A.合肥
B.蚌埠
C.六安
D.阜阳 5. ()最早发现空气中颗粒物的污染。
A.伦敦
88.8918÷1.2990÷.1=4214÷3922=.0034=1÷15251371=8535.78.208÷023.2173c00÷1*m=29030.3922c=.1÷20m3=2÷120252.=3535=42314c)*523m240341*31.252=31*.1.535.*031342.*9205221.04.455=+213*05*2022.02.854850.3150.*+58c12*5m1*202+.050+0.014*85.20*051000+0+03/8T.+0÷+=55+1*011+010+91÷01454050*0010200+5+0+080+400*+4**1*1510.3910%*C%-*6+÷M(=*M=5÷50)*30*31(÷3110*5+**÷4*1m243.%71e=78%n0)8=8s.5=77.93c.6c0mmc.4*m1*31,0w199o.k2.m4c-cem.5mn2csp26m659*.0.34-50.60c5*pm.3c85m9,c05g.m.05i0rp-l.s.85p6/c50bcm0.om7py.c.6spm5c+mc;0m..7.cmk ; 1+1k+12+1+k2234=1c+m1++4+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