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我国多年冻土的主要特征

合集下载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层土层处理的雨水下渗,并把渗下的雨水导出流走. 【解答】解: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并回收利用雨水,同时因
减小了地表径流,可有效起到降低暴雨后城市内涝的频率和程度。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雨水
第9页(共23页)
花园的核心功能.
甘德国际机场(如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 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 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 4~6 题.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
第2页(共23页)
9.(4 分)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A.资源量不足 B.破坏环境
C.成本过高
) D.市场需求不足
如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 2 米的位置与监 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 10~11 题.
10.(4 分)1975~2004 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11.(4 分)推测 1992~1997 年期间( )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B.60°N
C.53°N
D.40°N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如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 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 7~9 题.
7.(4 分)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20)《中国地理》AB卷(含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20)《中国地理》AB卷(含答案)

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A卷全国卷中国自然地理(2012·课标文综,6~7)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2.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地形对气温分布的影响。

由图示信息可判断,甲城市大致位于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乙城市大致位于我国东部黄淮平原一带。

两地纬度大致相当,但由于秦岭阻挡,冬季风对甲城市影响较小,故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7月份普遍高温,根据图示信息,两地均温大小不易判定。

第2题,本题考查区域空间定位能力。

根据图示经纬度采用排除法不难选出C项。

答案3.(2013·课标Ⅰ,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

图1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2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图1图2(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8分)(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

(6分)(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

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

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

(8分)解析第(1)题,攀枝花位于河谷中,北部有高山阻挡冷气流,所以冬季受冷气流影响小;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使河谷处气温升高。

第(2)题,应从气温、阴晴、风等方面描述。

攀枝花位于背风坡,云雨天气少,晴天多;受到北部山脉阻挡,风力弱;气流运动弱,气温较高且变化小。

第(3)题,应从大气污染的来源和污染物扩散两方面分析。

工业以重污染的钢铁工业为主,且城市交通尾气排放多;河谷地形封闭,位于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污染物不易扩散,所以空气质量不佳。

土木工程地质复习题(附答案)[打印稿]

土木工程地质复习题(附答案)[打印稿]

一.单项选择题(135道)一、矿物和岩石(一) 矿物1.方解石的晶体形态是( D )A.短柱状B.板状C.立方体D.菱面体2.条痕是指矿物的( B )A.固有颜色B.粉末的颜色C. 杂质的颜色D.表面氧化物的颜色3.肉红色是( D ) 的固有颜色.A.石英B.滑石C.方解石D.正长石4.解理是指( D ).A.岩石受力后形成的平行破裂面B.岩石中不规则的裂隙C.矿物受力后沿不规则方向裂开的性质D.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平行裂开的性质5.方解石有( A )A.三组完全解理B.二组中等解理C.二组极完全解理D.三组中等解理6.断口是矿物受锤击后沿( D )方向产生的断裂.A.不规则方向B.平行所有晶面方向C.平行某一晶面方向D.锤击方向7.在下列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 A ).A.石英B.长石C.滑石D.方解石(二) 岩浆岩1.流纹岩的常见构造是( C )A.致密块状B.气孔状C.流纹状D.杏仁状2.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A ).A.石英, 长石B.角闪石, 斜长石C.辉石, 斜长石D.黑云母,长石3.辉长岩的常见结构是( B )A.辉绿结构B.全晶质中粒结构C.斑状结构D.隐晶质结构4.闪长岩是一种( B )A.酸性岩B.中性岩C .基性岩 D.超基性岩5.玄武岩是属于( C )A.浅成岩B.深成岩C.喷出岩D.火山碎屑岩6.侵入地壳深处的酸性岩浆冷凝后形成( B )A.流纹岩B.花岗岩C.辉绿岩D.闪长岩7.喷出地表的中性岩浆冷却后形成( C ).A.玄武岩B.流纹岩C.安山岩D.闪长玢岩(三) 沉积岩1.将松散沉积颗粒连结起来固结成岩的过程叫做( B )A.压固脱水作用B.胶结作用C.重结晶作用D.成岩作用2.岩层厚度为0.1-0.5m时叫做( C )A.巨厚层B.厚层C.中厚层D.薄层3.沉积岩分类的关键因素是( A )A.结构特征B.构造特征C.矿物成份D.胶结物成份4.泥岩与页岩的主要区别是( C ).A.矿物成份B.结构C.构造D.胶结物5.在胶结物中,强度最大的是( B )A.铁质B.硅质C.泥质D.碳质6.具有砾状结构的沉积岩是( B )A.生物化学岩B.砾岩C.砂岩D.角砾岩7.钙质石英砂岩的结构是( D )A.砾状结构B.泥质结构C.化学结构D.砂状结构8.石灰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C )A.石英B.长石 C .方解石 D.白云石(四) 变质岩1.二云母片岩的结构是( A )A.片状变晶结构B.柱状变晶结构C.粒状变晶结构D.显微鳞片状变晶结构2.变质作用因素主要是指( A ).A.高温,高压和化学活泼性流体B.上覆岩体重力下的压固脱水作用C.高温下的矿物重结晶作用D.构造应力将岩石挤压破碎的作用3.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的共同特征是( C )A.有粒状矿物B.矿物靠胶结物联结C.有片理构造D.颗粒排列各向均一4.闪长片麻岩的主要矿物成份是( D )A.绿泥石,绢云母B.石英,长石,黑云母C.辉石,斜长石,黑云母D.角闪石,石英,斜长石5.大理岩是由( A )变质而成的岩石.A.石灰岩B.石英砂岩C.泥岩D.花岗岩6.条带状,眼球状构造是( C )的构造特征.A.片岩B.片麻岩C.混合岩D.层理砂岩7.中颗变晶结构是( D )的结构.A.砂岩B.砾岩C.辉长岩D.片麻岩二、地质构造和地史(一) 倾斜地层1.岩层产状是指( A ).A.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和分布B.岩层在空间的延伸方向C.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D.岩层在空间的倾斜程度2.岩层的倾角表示( A )A.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夹角B.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交线方位角C.岩层面最大倾斜线与水平面交线的夹角D.岩层面的倾斜方向3.当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时,岩层是( C )A.缓倾岩层B.陡倾岩层C.水平岩层D.直立岩层4.岩层产状记录为135°∠5°时,表示岩层的走向为( C )A.15°B.135°C.45°D.315°5.岩层产状记录为S45°W∠15°S时,表示岩层倾向为( B ).A. N45°EB.S45°EC.S45°WD.N45°W(二) 褶皱1.褶曲存在的地层标志是( A )A.地层对称重复B.地层不对称重复C.地层不对称缺失D.地层对顶2.褶曲按横剖面形态分类,主要依据褶曲( B )的相互关系分类.A.枢纽和轴面产状B.轴面产状和两翼岩层产状C.轴面产状和轴线产状D.枢纽和两翼岩层产状3.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不等的褶曲是( C )A.直立褶曲B.平卧褶曲C.倾斜褶曲D.倒转褶曲4.地层对称重复,中间老,两边新,地层界线平行延伸,表示该地区存在( A )A.水平背斜B.水平向斜C.倾伏背斜D.倾伏向斜5.褶曲倾伏端的地层界线在平面上表现为( A )A.一端封闭弯曲B.彼此平行延伸C.环状弯曲D.不连续(三) 节理1.节理延伸方向与岩层延伸方向一致时,叫做( C )A.倾向节理B.斜交节理C.走向节理D.横向节理2.节理按成因分为原生节理,构造节理和( D )A.冷缩节理B.张节理C.成岩节理D.次生节理3.玄武岩的柱状节理是一种( A )A.原生节理 B .构造节理 C.风化节理 D.走向节理4.常切断砾岩中砾石的节理一般是( C )A.张节理B.冷缩节理C.剪节理D.风化节理5.节理面两壁间的宽度大于5mm的节理是( A )A.宽张节理B.张开节理C.微张节理D.密闭节理(四) 断层1.正断层是指断层的( B )的现象.A.上盘相对向上运动B.上盘相对向下运动C.下盘相对向下运动D.两盘水平错动2.逆断层是指断层的( B ) 的现象.A.下盘相对向上运动B.下盘向对向下运动C.上盘相对向下运动D. 两盘水平错动3.擦痕( A )A.只出现在断层面上B.只出现在剪切面上C.只出现在岩层滑动面上D.前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4.构造角砾岩是断层存在的( B )A.唯一标志B.重要标志C.必要条件D.充分条件5.地层出现不对称重复,缺失或对顶时,则有( C ) 存在.A.向斜B.背斜C.断层D.角度不整合接触6.在走向断层中,当岩层产状与断层产状相反时,如地层出现不对称重复,则是( B )A.逆断层B.正断层C.平移断层D.迭瓦式断层7.某地区出露地层为TPCSOЄ,经判断存在一岩层产状与断层产状相反的走向断层,该断层是( B )A.正断层B.逆断层C.平移断层D.张性断层8.当岩层走向与断层倾向一致时,叫做( B )A.走向断层B.倾向断层C.斜交断层D.横断层(五) 地史1.泥裂构造是一种( B )A.层间构造B.层面构造C.层理构造D.成层构造2.泥裂开口所指的方向一定是( B )A.岩层的底面B.岩层的顶面C.地表的表面D.河床的底面3.有一剖面的地层由新到老为P2P1C3C2O2O1Є3,其中缺失了( D )A. C1SB. C1SO3C. C1DO3D. C1DSO34.有一剖面的地层由新到老为K2K1J3C2C1D3,其中缺失了( C )A.J2J1TB. J2J1PC. J2J1TPC3D.J2PC35.上部沉积岩随下部岩浆岩隆起弯曲,接触处的原沉积岩出现变质现象,两者的接触关系是( A )A.侵入接触B.沉积接触C.不整合接触D.整合接触6.沉积接触是指( B )的接触关系.A.先有沉积岩,后有岩浆岩B.先有岩浆岩,后有沉积岩C.沉积岩之间D.岩浆岩之间7.角度不整合接触是两套地层( B )的一种接触关系.A.产状不平行,时代连续B.产状不平行,时代不连续C.产状平行,时代连续D.产状平行,时代不连续8.上下地层产状一致,中间缺失某一时代的地层,这种接触关系称为( B )A.整合接触B.平行不整合接触C.角度不整合接触D.沉积接触9.有一套地层由新到老为K2K1J2J1T2T1P2P1,产状平行,该套地层为( A ).A.整合与假整合接触B.整合与角度不整合接触C. 假整合与角度不整合接触D.都是假整合接触三、水的地质作用(一) 暂时性地表水1.暴雨时短暂时间内,在地表沟谷中汇聚的暂时性水流,将沟谷中物质侵蚀,搬运, 并沉积在沟谷口的过程叫做( B )A.洗刷作用B.冲刷作用C.淋滤作用D.河流地质作用2.大气降雨沿坡面漫流,将坡面风化物质搬运到坡脚平缓处堆积,形成( D )A.洪积层B.冲积层C.残积层D.坡积层3.残积层是( A )A.淋滤作用的产物B.洗刷作用的产物C.冲刷作用的产物D.河流地质作用的产物4.洪积扇的工程性质最好的地方是( C )A.扇顶B.扇腰C.扇缘D.主流线(二) 常年性地表水1.河流的侵蚀能力与( C ) 关系最大.A.河床宽度B.河流流量C.河流流速D.河床粗糙率2.河流两岸洪水期被淹没, 平水期露出水面的部分叫做( A )A.河漫滩B.河流阶地C.河谷斜坡D.河床3.河流的侵蚀,搬运,沉识作用,被称为( D )A.第四纪地质作用B.冲刷作用C.成岩作用D.河流地质作用4.阶地面和阶地陡坎均由基岩组成的阶地叫做( A )A.侵蚀阶地B.基座阶地C.冲积阶地D.横向阶地5.河流地质作用产生的沉积物叫做( D )A.洪积层B.残积层C.坡积层D.冲积层6.上部为冲积层,下部为基岩出露的河流阶地叫做( B )A.侵蚀阶地B.基座阶地C.堆积阶地D.纵向阶地7.阶地是( C )A.河流侵蚀作用的产物B.河流沉积作用的产物C.地壳升降作用的产物D.前述三种作用的产物(三) 地下水的基本性质1.岩,土孔隙和裂隙中能够容纳一定数量水体的性能叫做( C )A.持水性B.给水性C.容水性D.透水性2.吸附在岩,土颗粒表面,不受重力影响的地下水叫做( D )A.重力水B.毛细水C.汽态水D.结合水3.地下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 化合物的总量叫做( A )A.总矿化度B.总硬度C.暂时硬度D.永久硬度4.饱水带是指( C )A.毛细水带B.毛细水带和重力水带C.重力水带D.汽态水,吸附水,薄膜水带5.溶水度等于( A )A.持水度加给水度B.持水度加透水度C.给水度加透水度D.给水度减持水度(四) 地下水的基本性质1.地下水对混凝土的溶出性浸蚀,主要因为地下水中( D )A. CO2含量过高B.水质偏酸性C.硫酸根离子超标D.暂时性硬度小于32.地下水中含有侵蚀性CO2时,对混凝土有( C )A.一般酸性侵蚀B.溶出性侵蚀C.碳酸侵蚀D.硫酸侵蚀3.侵蚀性CO2是因为地下水中( C )A. CO2本来就有侵蚀性B.CO2含量没达到平衡标准C. CO2含量超过平衡标准D.CO2含量恰好达到平衡标准(五) 地下水的埋藏条件1.上层滞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 )A.大气降水B.潜水C.承压水D.岩溶水2.埋藏在地面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重力水叫做( B )A.上层滞水B.潜水C.承压水D.裂隙水3.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 C )A.饱气带水B.毛细水C.重力水D.上层滞水4.埋藏并充满两个隔水带之间的重力水叫做( B )A.潜水B.承压水C.上层滞水D.饱气带水5.基岩裂隙水的主要径流通道是( B )A.岩石的孔隙B.岩石的节理C.溶洞D.岩层的层理6.孔隙水是指储存和运动在岩石孔隙中的( A )A.重力水B.地下水C.薄膜水D.毛细水四、岩石工程性质及岩体(一) 风化1.生物物理风化的主要类型是( D )A.冰劈作用B.热胀冷缩作用C.盐类结晶作用D.根劈作用2.因强烈蒸发使地下水浓缩结晶,导致岩石裂缝被结晶力扩大,叫做( B )A.热胀冷缩作用B.盐类结晶作用C.冰劈作用D.碳酸化作用3.冰劈作用是( A )A.物理风化B.生物风化C. 化学风化D.差异风化4.影响岩石风化的内部因素是( C )A.湿度和压力B.化学活泼性流体C.岩石性质和地质构造D.矿物的联结力5.岩石的风化程度主要根据岩石的( D )进行观察.A.颜色和力学性质B.矿物成份和力学性质C.矿物成份和破碎程度D.以上全部6.抗风化能力最强的矿物是( C )A.正长石B.斜长石C.石英D.方解石7.黄铁矿在空气或水中生成褐铁矿,在化学风化中应属于( C )A.溶解作用B.水化作用C.氧化作用D.碳酸作用(二) 特殊土1.黄土的( A )是黄土地区浸水后产生大量沉陷的重要原因.A.湿陷性B.崩解性C.潜蚀性D.易冲刷性2.风成黄土是一种( A ) .A.原生黄土B.次生黄土C.残积黄土D.由风化作用形成的黄土3.具有承载力低,沉降量大的土是( B )A.黄土B.软土C.膨胀土D.冻土4.膨胀土遇水后膨胀,是因为膨胀土中含有较多的( A )A.蒙脱石B.高岭石C.白云石D.长石5.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B )A.长江中下游B.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C.云贵高原D.湖沼地带6.冻土的冻胀融沉性是因为冻土中含有较多的( B )A.易溶盐B.水C.孔隙D.有机质(三) 岩石工程性质1.岩石浸水后强度降低的性能叫做岩石的( B )A.吸水性B.软化性C.可溶性D.崩解性2.评价岩石抗冻性的指标是( A )A.软化系数B.吸水率C.抗压强度D.重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3.岩石在单轴压力下变形,其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叫做( D )A.弹性模量B.变形模量C.塑性模量D.泊松比4.岩石的强度指标,通常是用岩石的( A )来表示.A.抗压强度B.抗拉强度C.抗剪强度D.抗扭强度5.花岗岩,石灰岩,钙质砂岩,千枚岩中,石灰岩的工程性质属于( C )A.最好B.较好C.中等D.较差6.硅质石英砂岩的主要工程力学持征之一是具有较高的( A )A.强度B.可溶性C.膨胀性D.崩解性7.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为5以上至30MPa时,被称为( B )A.极硬岩B.硬岩C.软岩D.极软岩8.页岩,泥岩在土,石工程分类中应属于( B )A. Ⅱ级B. Ⅲ级C. Ⅳ级D. Ⅴ级(四) 岩体1.岩体工程性质不仅取决于组成它的岩石,更主要是取决于它的( C )A.结构体形态B.矿物成份C.不连续性D.岩石构造2.岩体结构是指( A )A.结构面和结构体的组合形式B.岩石块体的大小和形态C.结构面的空间分布状况D.岩体各向异性的持征3.( D ),层状结构,碎裂结构,散体结构是结构体的四大类型.A.砾石结构B.砂状结构C.粗粒结构D.整体块状结构4.在岩体结构类型中,构造变动中等,具中厚层状的沉积岩应属于( B )A.整体块状结构B.层状结构C.碎裂结构D.散体结构5.层理是( A )结构面.A.成岩B.构造C.次生D.变质6.次生结构面的常见代表是( C )A.冷缩节理,层理,片理B.张节理,剪节理,断层C.风化裂隙,爆破裂隙,御荷裂隙,溶蚀裂隙D.不整合接触界面7.在结构面强度中,最重要的是( C )A.抗压强度B.抗拉强度C.抗剪强度D.抗弯强度五、不良地质(一) 滑坡1.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坡内一个或几个滑动面作整体下滑的过程叫做( B )A.崩塌B.滑坡C.溜坍D.坍方2.具有一个贯通的滑动面,并且下滑力大于抗滑力,被认为是( C )A.滑坡分类的重要依据B.影响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C.滑坡的形成条件D.滑坡的主要判别持征3.切层滑坡是指滑体的滑动面( B )A.顺着岩层面B.切割岩层面C.切割节理面D.顺着节理面4.滑坡主要发育在( C )A.花岗岩区B.石灰岩区C.软弱岩区D.高陡边坡5.滑坡体后缘与不滑动部分断开处形成的陡壁叫做( A )A.滑坡壁B.滑动面C.主裂缝D.滑坡台阶6.重力式挡墙主要用于整治( C )A.崩塌B.岩堆C.滑坡D.落石(二) 崩塌和岩堆1.斜坡上的大量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坡体崩落的现象叫做( C )A.剥落B.落石C.崩塌D.滑坡2.崩塌主要发育在( C )A.软弱岩区B.节理不发育边坡C.节理发育的坚硬岩区D.平缓山坡3.对于中等规模,频繁发生的崩塌,线路通过时主要采取( A ) 的措施.A.明洞B.拦石墙C.拦石网D.绕避4.岩堆表面坡度与岩块堆积的天然休止角相比,应该( C )A.偏大B.偏小C.接近D.不一定5. 对正在发育的大中型岩堆,线路通过时最好采取( A )的措施.A.绕避B.修路堑C.修路堤D.半堤半堑(三) 泥石流1.泥石流按流态特征可分为( C )和粘性泥石流.A.泥流B.水石流C.稀性泥石流D.坡面型泥石流2.粘性泥石流是因为流体( D )A.含有大量的粘土颗粒B.含有少量粘土颗粒C.有较小的溶重D.泥浆流速大于石块流速3.泥石流是一种( C )A.由风化碎屑物质组成的碎流B.流量特别大的洪流C.含大量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D.由重力堆积物组成的固体物质4.在条件允许时, 泥石流地区的选线一般选在( A )A.流通区B.扇顶C.扇腰D.扇缘5.泥石流防治中最主要的手段是( A )A.排导槽,栏碴坝和明洞渡槽B.丁坝C.泄洪渠D.种植植被(四) 岩溶1.岩溶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D ),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能力和水的运动.A.岩层产状B.岩石构造C.岩石的孔隙性D.岩石的可溶性2.岩溶水按埋蒇条件可为( C )A.裂隙水,孔隙水B.潜水,孔隙水C.承压水,裂隙水D.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3.岩溶水按垂直方向可分为垂直循环带,季节循环带,( C ),深部循环带.A.潜水带B.承压水带C.水平循环带D.地表溶蚀带4.岩溶发育的规律主要受到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 A )的影响.A.岩层产状B.地下水中CO2含量C.节理发育D.岩石性质5.分布最广的可溶性岩石是( A )A.碳酸盐类岩石B.硫酸盐类岩石C.岩盐类岩石D.钙质胶结类岩石二.多项选择题(33道)(蓝字为不选项)一、矿物和岩石(一) 矿物1.石英和斜长石的区分根据有( ABC )A.石英硬度大于斜长石B.石英无解理而斜长石有二组解理C.石英断口呈油脂光滑,而斜长石断口无光泽D.石英晶面呈油脂光泽,而斜长石晶面呈玻璃光泽2.普通辉石与普通角闪石的区分是根据( ABCD )A.辉石呈长柱状,而角闪石呈短柱状B.辉石解理交角为87°,而角闪石解理交角为124°C.辉石条痕呈棕红色,而角闪石条痕呈浅绿色D.辉石为黑绿色,而角闪石为黑色(二) 岩浆岩1.侵入岩的产状有(ABCD )A.岩基B.岩床C.岩脉D.岩钟2.下列说法中那些是不正确的( ABD )A.花岗岩中由于含有正长石,故总是浅红的.B.花岗岩中必须含有黑云母,否则不能叫花岗岩.C.花岗岩必须以长石,石英为主.D.花岗岩中长石主要是斜长石.3.闪长玢岩是一种( ABCD )A.中性岩B.浅成岩C.致密块状岩石D.斑状结构岩石4.岩浆岩中常见的主要暗色矿物有(ABC )A.辉石B.角闪石C.黑云母D.绿泥石(三) 沉积岩1.下列说法中那些是正确的( ABC )A.碎屑岩是由碎屑颗粒和胶结物组成的岩石.B.碎屑岩是指具有碎屑物质的岩石.C.碎屑岩是指颗径大于2 mm的颗粒含量超过50%的岩石.D.碎屑岩也包括粉砂岩.2.长石砂岩是一种( ABC )A.碎屑岩B.沉积岩C.以石英,长石为主要矿物的岩石D.具砾状结构的岩石3.碎屑岩中常见的主要浅色矿物有(ABCD )A.石英B.长石C.白云石D.白云母4.决定沉积岩强度的因素有(ABC )A.矿物成分B.胶结物成分C.胶结类型D.岩层厚度(四) 变质岩1.具有( ABC )特征的岩石一定是变质岩.A.含变质矿物B.片理构造C.变晶结构D.矿物靠结晶联接2.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有( ABCD )A.接触变质作用B.气化热液变质作用C.动力变质作用的D.区域变质作用3.花岗岩与花岗片麻岩的主要区别是(ACD )A.成因B.矿物成分C.结构D.构造4.以高温变质作用为主形成的变质岩有( AC )A.大理岩B.板岩C.石英岩D.构造角砾岩二、地质构造1.岩层产状记录为45°∠45°时,表示岩层的( ACD ).A.倾向为45°B.走向为45°C.走向为135°D.走向为315°2.向斜的表现为(ACD )A.地层中间新,两边老B.地层中间老,两边新C.两翼岩层倾向相同D.两翼岩层倾向相反3.( ABCD )的褶曲叫做水平褶曲.A.两翼岩层平行延伸B.轴线水平C.枢纽水平D.脊线水平4.断层构造( BCD )A.只是岩石受力作用产生的破裂面B.沿断裂面两侧岩体有明显位移C.使地层出现不对称重复,缺失,对顶D.必须具有擦痕,磨擦镜面,构造岩等伴生现象5.根据地层中的化石的种属,可以确定( ABCD )A.地层生成时间B.地层生成的层序C.地壳运动的时间D.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条件三、水的地质作用1.岩石具有透水性是因为( ABD )A.岩石的孔隙大于水分子的体积B.结合水不能将岩石孔隙充满C.岩石孔隙中含有重力水D.岩石孔隙中存在重力水通道2.地表水的地质作用是指( ABCD )A.地表流水将风化物质搬运到低洼地方沉积成岩的作用B.地表流水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C.淋滤,洗刷,冲刷和河流地质作用D.地表水对岩,土的破坏作用3.河流阶地的形成可能是因为( AB )A.地壳上升,河流下切B.地壳下降,河床堆积C.地壳稳定,河流侧蚀D.河的侵蚀和沉积共同作用4.地下水可以( ABC )A.按PH值分为酸性水,中性水,碱性水B.按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C.按含水层性质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D.按钙,镁离子含量分为侵蚀性和非侵蚀性水四、岩石工程性质和岩体1.岩石风化是因为( ABCD )A.岩石长期暴露在地表或近地表B.地表岩石长期受空气,温度,压力,水溶液的影响C.自然因素使地表岩石产生破碎或成分改变D.岩石性质不能适应所处的物理,化学环境2.膨胀土( ACD )A.是由强亲水粘土矿物组成的B.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各大水系的上游C.具有膨胀结构D.具有强烈胀缩性3.岩石遇水膨胀,是因为( BCD )A.岩石吸水后充填了岩石的孔隙B.岩石吸水后水进入矿物的结晶格架使矿物变大C.岩石吸水后增加了颗粒结合水膜的厚度D.岩石吸水后矿物质点间联接力减弱4.冻土( ABCD )A.是地面温度低于摄氏零度形成的B.是地下温度低于摄氏零度形成的C.是地下岩,土中水被冻结成冰后形成的D.我国主要分布在高海拨地区和高纬度地区5.岩石破坏是因为(ABC )A.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变形超过其极限值B.在外作用下岩石微裂隙扩展联成破裂面C.岩石中应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D.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内开始出现微裂隙6.结构面抗剪强度是指( ABC )A.力学性质最弱的结构面破坏的剪应力值B.首先剪切破坏的结构面的最大剪应力值C.结构面壁的抗剪强度.D.所受剪应力最大的结构面的剪切破坏强度值五、不良地质1.影响滑坡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BCD )A.岩石类型B.斜坡几何形态C.水的活动和人为因素D.斜坡上部荷载2.崩塌的形成条件有( ABC )A.坚硬的岩石和高陡的边坡B.发育的节理和水的作用C.不合理的开挖和爆破D.不合理的拦挡措施3.泥石流的防治主要有如下措施( ABC )A.在形成区种植植被,排洪,固坡B.在流通区修挡碴坝C.在沉积区修排导槽,明洞渡槽D.在扇缘修导流堤4.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有( ABC )A.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B.岩层产状和气候条件C.地形地貌D.可溶性岩石的形成年代三.改错题(28道)一、矿物和岩石1.硬度是指矿物受力变形的极限值.硬度是矿物抵抗外力作用(如压入、研磨)的能力2.某一岩浆其侵入岩到喷出岩将发生成份,结构,构造上的变化某一岩浆其侵入岩到喷出岩将发生结构,构造上的变化.3.矿物颗粒之间靠结晶联接的肯定都是岩浆岩.4.碎屑颗粒直径在0.5-0.05mm之间,并且含量大于50%的岩石叫粗砂岩.碎屑颗粒直径在0.5-2mm之间,并且含量大于50%的岩石叫粗砂岩5.变质作用是指地壳内力引起岩石力学性发生改变的地质作用.变质作用是指地壳内力引起岩石结构、构造及成分发生改变的地质作用6.页岩是因为岩层厚度小于0.001m,所以才叫页岩.页岩是具有页理的粘土岩,页岩单层厚度小于1cm二、地质构造1.褶曲是指岩层受力变形后产生的连续弯曲现象.褶曲是指褶皱构造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弯曲。

冻土地貌在我国的分布及其特征,类型,成因初探.

冻土地貌在我国的分布及其特征,类型,成因初探.

冻土地貌在我国的分布及其特征,类型,成因初探.一、引言冻土,一般指温度在0℃或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土和土壤。

按土的冻结状态保持的时间长短,冻土一般又可分为短时冻土(数小时、数日以至半月)、季节冻土(半月至数月)以及多年冻土(数年至数万年以上)三种类型。

冻土是地球五大圈层之一,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覆盖全球陆地表面的很大面积,地球上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和短时冻土区的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50%,其中,多年冻土面积占陆地面积的25%。

在北半球,多年冻土约占陆地表面的24%,季节冻土约占30%。

在全球各大洲均有季节冻土发生, 在欧亚大陆, 系统冻结区(每年发生)南界一般可到30°N , 在南半球季节冻土冻结面积比北半球小得多。

由于冻土分布广泛且具有独特的水热特性, 这使它成为地球陆地表面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子。

一方面, 冻土是气候变化的灵敏感应器, 气候变化将引起冻土地区环境和冻土工程特性的显著变化, 这一点正在被冰冻圈检测所证实。

另一方面,冻土的变化也反作用于气候系统, 因为冻土影响到陆地表面的热平衡, 当土壤冻结或消融时, 会释放或消耗大量的融化潜热, 土壤的热特性也随之改变。

同时, 冻土的变化也会对建立在其上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冻土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过去数十年的研究表明, 多年冻土在普遍的融化, 季节冻土的范围在缩小, 在西伯利亚地区、北美的加拿大、阿拉斯加地区都观测到了地温升高, 冻土退化的事实, 科学家们认为过去数十年永久冻土和季节冻土区的变化是气候增暖的结果。

全球变暖导致了多年冻土的退化和消融, 从而导致存储在冻土中的碳的释放, 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变暖。

在我国, 冻土也有广泛的分布, 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影响的面积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70 % ,如果算上短时冻土其面积则要占到90 %左右, 其中多年冻土约占22.3 % , 冻土对我国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冻土

冻土

防冻胀处理措施 目前多从减少冻胀力和改善周围冻土的冻胀性来防治冻胀。 1.基础四侧换土,采用较纯净的砂、砂砾石等粗颗粒土换填 基础四周冻土,填土夯实; 2.改善基础侧表面平滑度,基础必须浇筑密实,具有平滑表 面。基础侧面在冻土范围内还可用工业凡土林、渣油等涂刷 以减少切向冻胀力。 3.选用抗冻胀性基础改变基础断面形状,利用冻胀反力的自 锚作用增加基础抗冻拔的能力。 4.埋置散热器,将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释放,保持土 体持续冻结状态。
' ' w K w p
式中
ωp—塑限,%; K’w—与塑性指数和温度有关的系数。
未冻水含量与塑性指数和温度有关的系数
2.冻土的含冰量 因为冻土中含有未冻水,所以冻土的含水量不等于冻土融 化时的含水量,衡量冻土中冰含量指标有相对含冰量、质量含 冰量和体积含冰量。 (1)相对含冰量(i0) 冻土中冰的质量gi与全部水的质量gw(包括冰和未冻水)之 比。
多年冻土按溶陷量的划分
I—少冰冻土(不融陷土):良好地基土,可不考虑冻融间题。 Ⅱ—多冰冻土(弱融陷土):为多年冻土中较良好的地基土,可 直接作为建筑物的地基,当最大融化深度控制在3m以内时,建 筑物均未遭受明显破坏。 Ⅲ—富冰冻土(中融陷土):这类土不但有较大的融陷量和压缩 量,而且在冬天回冻时有较大的冻胀性,做为地基,一般应采 取专门措施,如深基、保温、防止基底融化等。 Ⅳ—饱冰冻土(强融陷土):做为天然地基,由于融陷量大,常 造成建筑物的严重破坏。这类土做为建筑物地基,原则上不允 许发生融化,宜保持冻结原则设计,或采用桩基、架空基础等。 V—含土冰层(极融陷土):这类土含有大量的冰,当直接做为 地基时,若发生融化将产生严重融陷,造成建筑物极大破坏。 如受长期荷载将产生流变作用,所以做地基专门处理。

(整理)冰川地貌与冻土地貌

(整理)冰川地貌与冻土地貌

冰川地貌与冻土地貌在高纬和高山等气候寒冷地区,如果降雪的积累大于消融,积雪将逐年加厚。

在一系列物理过程影响下,积雪就变为冰川。

冰川本身就是一种地貌,也是寒冷地区重要的地貌营力,可塑造一系列冰川地貌。

但在降水量少的条件下,地表不能积雪成冰川。

在这种地区土层的上部常发生周期性的冻融,下部则长期处于冻结状态,成为多年冻土。

多年冻土层中发生的冻融作用,可塑造一系列冻土地貌。

关于冰川作用和冰川类型、分布,在第五章第四节已有介绍。

这里只着重讨论冰川的地貌作用和冰川地貌的特点。

一、冰川作用冰川在运动时能对地表进行侵蚀。

但冰川运动的速度缓慢,每年只有数十米至数百米不等。

冰川各个部分的运动速度并不一致,其中从粒雪盆(雪线以上的积雪盆地,即冰川的补给区)出口到冰舌上部这一段速度最快;在横剖面上则以冰川中部为最快。

实际观察还证明,冰川表面运动速度最快,且自冰面向底部递减。

冰川运动的速度有季节变化和日变化,一般是夏季快,冬季慢;白昼快,夜间慢。

在粒雪盆中冰川有向心运动和下沉运动,在冰舌部分有侧向运动和上升运动。

冰川运动是由可塑带的流动和底部的滑动组成的。

而冰川滑动则是产生侵蚀作用的根本原因。

冰川是一种巨大的侵蚀力量。

冰岛的冰源河流含沙量为非冰川河流的五倍,侵蚀力可能超过一般河流的10—20倍。

冰川主要是依靠冰内尤其是冰川底部所含的岩石碎块对地表进行侵蚀。

在冰川滑动过程中,它们不断锉磨冰川床,这种作用通常称为磨蚀(刨蚀)作用。

另外,冰川下面因节理发育而松动了的岩块和冰冻结在一起,冰川运动时岩块被拔起带走,这就是拔蚀(掘蚀)作用。

冰川的搬运能力是惊人的。

大陆冰川可以把大片基岩搬走;山岳冰川的搬运能力也不小。

喜马拉雅山中即有直径28米,重量超过万吨的大漂砾。

冰川通过磨蚀、拔蚀、雪崩和山坡上的块体运动获得大量碎屑物质。

这些碎屑被冰川携带而下,通称运动冰碛。

其中,出露于冰面的叫表碛;夹带在冰内的叫内碛;在冰川底部的叫底碛;位于冰川两侧的叫侧碛;两支冰川会合则形成中碛。

多年冻土

多年冻土

多年冻土中文名称:多年冻土英文名称:permafrost;perennially frozen ground定义:土的冻结状态保持数年至数万年以上的岩土。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冻土学(二级学科)多年冻土(permafrost),又称永久冻土,指的是持续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冻结不融的土层。

其表层冬冻夏融,称季节融化层。

多年冻土层顶面距地表的深度,称冻土上限,是多年冻土地区道路设计的重要数据。

多年冻土分为两层:上部是夏融冬冻的活动层;下部是终年不融的多年冻结层。

多年冻土是寒冷气候(年均气温<—2℃)区的产物。

分布多年冻土分布面积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25%,包括苏联和加拿大近一半的领土,中国22%的领土,美国阿拉斯加85%的土地;在南极和格陵兰的无冰盖地段和被冰盖边缘覆盖的地下;南美和中亚的高山地区也有分布。

除澳大利亚大陆外,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均有多年冻土分布,甚至地处赤道附近的非洲乞力马扎罗峰顶也发现有多年冻土。

围绕极地的多年冻土为高纬度多年冻土。

其分布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在北半球自北而南多年冻土分布的连续性逐渐减小。

北部为连续多年冻土带,通常以-5℃年平均地温等值线作为分布的南界。

往南形成断续或广布多年冻土带,其南界大致与-4℃年平均气温等值线相符。

再往南为高纬度多年冻土区的南部边缘地区,形成岛状或散布多年冻土带,其南部界线即为多年冻土南界。

多年冻土南界以南、一定海拔高度上出现的多年冻土称为高海拔多年冻土。

分布有明显的垂直带性,其厚度一般自多年冻土出现的最低界线(即多年冻土下界)往上,随高度的递增而增加。

多年冻土南界以南还分布有岛状多年冻土。

它们是更新世寒冷期形成的多年冻土退化残存的结果。

如在西西伯利亚,多年冻土南界为北纬66°,而在63°N地下200米深处发现岛状多年冻土。

岛状多年冻土有时出现在多年冻土区南缘的地下深处,与现代多年冻土一起构成双层多年冻土。

如在西西伯利亚南部第一层多年冻土厚30~80米,其下有厚度为20~150米的融化层,该融化层下埋藏着残余多年冻土。

(整理)多年冻土的名词解释

(整理)多年冻土的名词解释

多年冻土(permafrost),又称永久冻土,指的是持续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冻结不融的土层。

其表层冬冻夏融,称季节融化层。

多年冻土层顶面距地表的深度,称冻土上限,是多年冻土地区道路设计的重要数据。

多年冻土分为两层:上部是夏融冬冻的活动层;下部是终年不融的多年冻结层。

多年冻土是寒冷气候(年均气温<—2℃)区的产物。

多年冻土分布面积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25%,包括苏联和加拿大近一半的领土,中国22%的领土,美国阿拉斯加85%的土地;在南极和格陵兰的无冰盖地段和被冰盖边缘覆盖的地下;南美和中亚的高山地区也有分布。

除澳大利亚大陆外,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均有多年冻土分布,甚至地处赤道附近的非洲乞力马扎罗峰顶也发现有多年冻土。

围绕极地的多年冻土为高纬度多年冻土。

其分布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在北半球自北而南多年冻土分布的连续性逐渐减小。

北部为连续多年冻土带,通常以-5℃年平均地温等值线作为分布的南界。

往南形成断续或广布多年冻土带,其南界大致与-4℃年平均气温等值线相符。

再往南为高纬度多年冻土区的南部边缘地区,形成岛状或散布多年冻土带,其南部界线即为多年冻土南界。

多年冻土南界以南、一定海拔高度上出现的多年冻土称为高海拔多年冻土。

分布有明显的垂直带性,其厚度一般自多年冻土出现的最低界线(即多年冻土下界)往上,随高度的递增而增加。

多年冻土南界以南还分布有岛状多年冻土。

它们是更新世寒冷期形成的多年冻土退化残存的结果。

如在西西伯利亚,多年冻土南界为北纬66°,而在63°N地下200米深处发现岛状多年冻土。

岛状多年冻土有时出现在多年冻土区南缘的地下深处,与现代多年冻土一起构成双层多年冻土。

如在西西伯利亚南部第一层多年冻土厚30~80米,其下有厚度为20~150米的融化层,该融化层下埋藏着残余多年冻土。

冰川下是否存在多年冻土取决于冰川冰温度和厚度,一般讲暖冰川底部温度接近0℃,其下无多年冻土;冷冰川底部温度低于0℃,其下往往有多年冻土。

2022年高考地理必刷题精选(9)(解析版)

2022年高考地理必刷题精选(9)(解析版)

2022年高考地理必刷题精选(9)一.选择题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

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

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

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

1.据图分析,图中铁路沿线的地势起伏状况是A.北高南低B.南高北低C.南北两端海拔相近D.中部高,南北两侧低【解析】根据图示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年平均气温越低,说明海拔越高。

根据图示等值线递变趋势分析,图中年平均气温等值线中间气温最低,两侧较高,说明铁路沿线的地势起伏状况是中部高,南北两侧低,D对。

答案D2.图中铁路路基最易受多年活动冻土层危害的地点是A.拉萨B.安多C.五道梁D.西大滩【解析】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

图中铁路路基最易受多年活动冻土层危害的地点是安多,最易出现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现象,B对。

拉萨的多年平均气温大于0℃,A错。

五道梁气温低,没有反复冻融问题,C错。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西大滩气温范围0-2℃,D错。

答案B3.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地区低的原因不可能是A.太阳辐射强B.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小C.夏季凉爽D.降水量较少【解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地区低,可能是高原上太阳辐射强,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小,降温幅度小,不易形成多年冻土,A、B可能。

降水量较少,土壤水分少,土层不易冻结,D可能。

夏季凉爽,形成多年冻土温度应较高,C不可能。

答案C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如图),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工程地质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广东工业大学

工程地质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广东工业大学

工程地质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工程地质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和()之间的相互制约,以便合理开发和保护地质环境。

()A:地质环境 B:自然环境 C:人类社会活动 D:人类工程活动答案:地质环境;人类工程活动2.下列选项()属于工程地质条件。

A:地质构造 B:水文地质条件 C:地形地貌 D:岩土类型及工程性质答案: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工程性质3.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称为工程地质学。

B:工程地质学分析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及防治措施。

C:工程地质学任务是为工程的选址、规划、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D:工程地质学调查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答案: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称为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分析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及防治措施。

;工程地质学任务是为工程的选址、规划、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工程地质学调查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4.下列地质作用中()有可能对工程建设活动或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

A:泥石流 B:崩塌 C:滑坡 D:岩溶答案:泥石流;崩塌;滑坡;岩溶5.下列选项中属于土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A:地基的稳定性 B:地基的变形 C:火灾问题 D:地基的承载力答案:地基的稳定性;地基的变形;地基的承载力6.建筑物类型属于工程地质条件()。

A:对 B:错答案:错7.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问题。

()A:对 B:错答案:对8.工程地质学的三个基本组成为工程岩土学、工程地质分析和工程地质勘察()。

A:对 B:错答案:对9.工程建设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进行,两者之间密切相关,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特殊土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特殊土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22:39
软土的工程性质
1. 软土的天然含水量较高,持水性强,透水 性差(竖向渗透系数小于水平向渗透系数);
2. 地基承载力很低,抗剪强度也很低,长期 强度更低,这与排水固结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3. 软土孔隙比高,一般在1.0~1.8之间,有 的可高达5.8(滇池淤泥);
4. 压缩性高,沉降量大; 5. 具有触变性; 6. 流变性。
22:39
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象
22:39
黄土的湿陷性
天然黄土在一定压力的作用下,受水浸 湿后土体结构受到破坏而发生的下沉现象, 称为黄土湿陷。
22:39
防治黄土湿陷的措施
①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提高黄土强度,降 低孔隙度,加强其内部联结;源自Ⅰ 强夯法;Ⅱ 挤密法
②防排水。包括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
③换填法。在湿陷性黄土层不厚(1~3m),下面 又是硬土层或基岩。换填的土是砂夹卵石,回填厚 度每层15cm,填后浇水再夯实。
冻土病害的防治措施
⑴排水。 拦截和排除地表或地下水;降低 地下水位,防止地下水向地基土中聚集。
⑵保温,使多年冻土上界保持相对稳定。 ⑶改善土的性质。
①粗颗粒土置换地基中的细颗粒冻胀土。 ②物理化学方法
22:39
膨胀土
膨胀土——是一种粘性土,含有较多的 亲水性粘土矿物,吸水膨胀,遇水崩解或软 化,失水收缩,抗冲刷性能差,这种具有较 明显的胀缩性的土称为膨胀土。
修筑路堤,会使上限上升,路堤内形成冻土结核, 发生冻胀,融化后路堤外部沿上限局部 滑塌。
22:39
热融滑塌
② 桥梁、房屋等建筑物地基问题
年平均地温的稳定性
地基评价的根据
冻土三大组成特征 冻土的冻胀性和融沉性
冻土区不良地质现象等

河南省郑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郑州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未考试高二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60分)小明计划从河南省商丘出发到三门峡游。

困1示意河南省地形和小明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

据此完成1-3题。

1.河南省的地势特征大致为A.西高东低B.东高西低C.南高北低D.北高南低2.与丙路段相比,甲路段限速较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该路段A.车流量大B.平均坡度大C.雾霾严重D.两侧村庄多3.小明在三门峡旅游时可参观的当地特色传统民居是图2为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示意图,图3为热带雨林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4-6题。

4.①之前阶段土壤肥力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热带雨林A.群落生产力低B.枯枝落叶少C.生物循环旺盛D.淋溶作用弱5.雨林迁移农业连续耕作阶段是A.①一②B.②一③C.③一④D.④之后6.与原始林相比,次生林A.根系发达B.物种较少C.生物量大D.水土保持效果好图4为我国某地区自然景观剖面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剖面经过的四大地形区,即大巴山地、秦岭山地、渭河平原和汉江谷地,图中四条曲线表示地区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日平均气温≥10℃年积温。

据此完成7ー9题。

7.图中表示1月平均气温曲线的是A.a B.b C. c D.d8.乙地形区为A.大巴山地B.汉江谷地C.渭河平原D.秦岭山地9.与甲地形区成因相似的是A.东北平原B.汾河谷地C.长江三角洲D.珠江三角洲2020年2月,撒哈拉沙漠连续的强风卷起大量沙尘飘过大西洋,抵达美洲。

据统计,撒哈拉沙漠每年向大西洋、南美等地输送约1.8亿的尘土。

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的南缘,当地的传统经济以自给性质的游牧业为主。

随着经济的发展,这里的传统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

图5为萨赫勒地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1012题。

10.大量沙尘向外输送对撒哈拉地区的影响是A.地表侵蚀加剧B.风力沉积加速C.沙漠面积减小D.土壤肥力增加11.与萨赫勒地区荒漠化严重密切相关的自然条件是①年降水量大②降水集中③全年高温④气温年较差小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2.与传统的游牧经济相比,商业性定居牧业A.经营规模小B.牲畜品种多样C.利于牧草恢复D增加草场压力图6为1963-2016年长江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和年降水量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高考地理小专题冻土

高考地理小专题冻土

高考地理小专题冻土冻土是指地表至一定深度(一般为2~3米)范围内,土壤温度在一年中低于0℃并呈冻结状态的一类土壤。

我国冻土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地区以及青藏高原地区,其中东北的北部和东部山区、新疆的北疆北部、青藏高原东缘及北缘山区是我国冻土分布最集中的区域。

答案:我国冻土区位于东北、西北及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冻土广布;植被覆盖率较低,部分区域植被稀疏;河流较少,水量也不大。

答案:我国冻土区气温低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受纬度影响,地处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少,气温低;二是受地形影响,冻土区大多位于山区,地势高,气温低。

答案:我国冻土区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冻土广布,地表崎岖,耕地较少且质量不高;二是气温低,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农作物生长缓慢,产量不高;三是春季融雪时容易形成春涝,影响农事活动;四是容易形成旱灾和冻害等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不利影响。

答案:为了实现我国冻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发展耐寒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抗寒能力;二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水平;三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四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五是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工业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将自然资源转化为人类所需产品的过程。

根据产品类型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工业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制造业是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机械制造、电子制造、化工制造、食品制造等领域。

服务业则是工业的辅助行业,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服务,包括物流、金融、教育、医疗等。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来说,工业具有以下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工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通过生产各种产品和服务,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创造就业机会:工业的发展为劳动力市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人们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整理)多年冻土的名词解释.

(整理)多年冻土的名词解释.

多年冻土(permafrost),又称永久冻土,指的是持续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冻结不融的土层。

其表层冬冻夏融,称季节融化层。

多年冻土层顶面距地表的深度,称冻土上限,是多年冻土地区道路设计的重要数据。

多年冻土分为两层:上部是夏融冬冻的活动层;下部是终年不融的多年冻结层。

多年冻土是寒冷气候(年均气温<—2℃)区的产物。

多年冻土分布面积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25%,包括苏联和加拿大近一半的领土,中国22%的领土,美国阿拉斯加85%的土地;在南极和格陵兰的无冰盖地段和被冰盖边缘覆盖的地下;南美和中亚的高山地区也有分布。

除澳大利亚大陆外,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均有多年冻土分布,甚至地处赤道附近的非洲乞力马扎罗峰顶也发现有多年冻土。

围绕极地的多年冻土为高纬度多年冻土。

其分布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在北半球自北而南多年冻土分布的连续性逐渐减小。

北部为连续多年冻土带,通常以-5℃年平均地温等值线作为分布的南界。

往南形成断续或广布多年冻土带,其南界大致与-4℃年平均气温等值线相符。

再往南为高纬度多年冻土区的南部边缘地区,形成岛状或散布多年冻土带,其南部界线即为多年冻土南界。

多年冻土南界以南、一定海拔高度上出现的多年冻土称为高海拔多年冻土。

分布有明显的垂直带性,其厚度一般自多年冻土出现的最低界线(即多年冻土下界)往上,随高度的递增而增加。

多年冻土南界以南还分布有岛状多年冻土。

它们是更新世寒冷期形成的多年冻土退化残存的结果。

如在西西伯利亚,多年冻土南界为北纬66°,而在63°N地下200米深处发现岛状多年冻土。

岛状多年冻土有时出现在多年冻土区南缘的地下深处,与现代多年冻土一起构成双层多年冻土。

如在西西伯利亚南部第一层多年冻土厚30~80米,其下有厚度为20~150米的融化层,该融化层下埋藏着残余多年冻土。

冰川下是否存在多年冻土取决于冰川冰温度和厚度,一般讲暖冰川底部温度接近0℃,其下无多年冻土;冷冰川底部温度低于0℃,其下往往有多年冻土。

冻土知识点总结,青藏铁路是怎样解决冻土问题的

冻土知识点总结,青藏铁路是怎样解决冻土问题的

高中地理冻土知识点总结青藏铁路是怎样解决冻土问题的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

一般可分为短时冻土(数小时/数日以至半月)/季节冻土(半月至数月)以及多年冻土(又称永久冻土,指的是持续二年或二年以上的冻结不融的土层)。

冻土具有流变性,其长期强度远低于瞬时强度特征。

正由于这些特征,在冻土区修筑工程构筑物就必须面临两大危险:冻胀和融沉。

随着气候变暖,冻土在不断退化。

形成条件气候冻土分布区的环境条件存在差异。

冰沼土分布区属苔原气候,大部分地面被雪原和冰川所覆盖,年平均温在0℃以下,一般都在-10℃至-17℃,冬季气温可低至-40℃,甚至-55℃,夏季温度也很低,7月份平均温度不超过10℃,全年结冰日长达240天以上。

高山冻漠土年均温也很低,一般为-4℃至-12℃。

冻土区降水很少,欧洲部分为200—300毫米,亚洲和北美洲北部在100毫米以下,西藏冻漠土区因地势高、远离海洋,降水更稀少,一般为60~80毫米,其北部更少,为20~50毫米,其中90%集中于5—9月。

降水虽然少,但气温低,蒸发量小,长期冰冻,土壤湿度很大,经常处于水分饱和状态,夏季土壤—母质融化,砂土可达1~1.5米,壤土70~100厘米,泥炭土35~40厘米,以下即为永冻层,高山冻漠土在宽谷、湖盆永冻层深度80厘米,山坡上可达150厘米。

植被由于冻土区气候严寒,植被是以苔藓、地衣为主组成的苔原植被,草本植物和灌木很少,常见的植物有:石楠属、北极兰浆果、金凤花等开花植物,南缘有云杉、落叶松、桦、白杨、柳、山梣等,生长缓慢,矮小且畸形,各种植物的年生长量均不大,苔原地带每年有机质的增长量为400公斤/公顷,是世界各自然地带中最少的。

高山冻漠土区植被为多年生和中旱生的草本植物、垫状植物和地衣,常见的有凤毛菊属、葶苈属、桂竹香属、虎耳草属、点地梅属、银莲花属、金莲花属、红景天属等,一簇簇地生长在石隙之间,或在冰雪融水灌润的地方局部呈小片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我国多年冻土的主要特征1.冻土的温度及厚度冻土温度和厚度反映着冻土的发育程度,其值大小对评价建筑地基稳定性有着重要意义。

多年冻土的温度和厚度是进行各类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不可缺少的依据。

在介绍我国冻土的温度和厚度之前,先说明一下冻土温度和厚度的函义。

一定深度内的冻土温度,是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的。

我们将某一深度处的地温在一年中变化幅度的一半称为地温年较差。

随深度增加,地温年较差减小,到某一深度其值等于零。

地温年较差等于零的深度,称地温年变化深度(图7)。

此深度以上的地温一年中是变化的;此深度以下的地温进行着多年变化,它受长周期气候波动和来自地下深处的地中热流控制。

地温年变化深处的地温值称为冻土年平均地温。

其值愈低,表明冻土稳定性愈大,冻土愈厚;相反,则冻土稳定性愈小,并且冻土厚度也薄。

前边介绍过,多年冻土地区,地表以下一定深度由每年夏季融化,冬天冻结,称季节融化层。

季节融化层底板以下,终年处于冻结状态。

季节融化层底板的埋藏深度,也称多年冻土上限。

多年冻土层的底部称作多年冻土下限,下限处的地温值为零度。

下限以上为多年冻土;以下为融土。

冻土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距离为多年冻土厚度(见图7)。

冻土层的产生是大气圈与岩石圈热交换作用的结果。

而影响二者之间热交换过程的自然因素,诸如地理纬度、海拔高度、气候、地表状况、植被、坡向、岩性、地质构造等,在整个自然中千变万化。

因而冻土层的温度和厚度在整个冻土地区的变化也非常之大,可以说,找不到冻土温度和厚度完全相同的地方。

但也不是说冻土温度和厚度完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高纬度冻土及高海拔多年冻土,由于所在地理纬度不同,以及冻土形成过程中受控的主要因素不同,因而冻土在温度和厚度上反映的规律也不一样。

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地处欧亚大陆冻土南缘,与苏联、北美冻土相比,这里的冻土温度高得多,厚度也薄得多。

但它和苏联、北美多年冻土一样,其温度及厚度受纬度地带性制约。

由冻土南界往北,冻土温度降低,厚度增大。

冻土南界附近,年平均地温为0~1.0℃,冻土厚度为5~20米;往北到我国北部边疆一带,冻土温度降低到-1.0~-4.2℃,冻土厚度增厚到50~120米(表7)。

有人作过粗略计算,大约每向北推进100公里(约1个纬度),冻土温度下降0.5℃,冻土厚度增加10~15米(表7)。

表7 东北大小兴安岭高纬度冻土的温度和厚度上面所谈的,是东北大小兴安岭高纬度冻土的温度和厚度,随着纬度增高而变化的总规律。

但对一个具体地方来说,冻土温度和厚度又表现出另外一种规律。

不论是冻土南界附近,还是北部边锤地区,都是低处的冻土比高处发育,冻土温度低处低于高处,冻土厚度低处大于高处。

在同一谷地里,一般是谷底冻土温度最低,厚度最大,往上到山坡,冻土温度升高厚度变薄,到了山顶,冻土温度最高,厚度最薄甚至有时冻土消失,图8是大兴安岭北部满归的一个冻土实测剖面,由图上可以看出,谷底地温低达3.8℃,冻土厚度为120米;阴坡冻土温度1.9℃,阳坡为零度,冻土厚度阴坡比谷底减薄了40米,阳坡上冻土已近消退。

为什么大小兴安岭多年冻土区的地温低处普遍比高处低,并冻土厚度大呢?这是由于一系列地质地理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其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因素,这是逆温层广泛分布。

逆温的存在使得低处比高处气温低。

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升高0.5~1.0℃。

我们知道,现在存在的多年冻土,是地质历史时代寒冷气候时期而产生的。

与冻土形成时期相比,今日气温大约高10℃左右,因而目前现存冻土正处在退化之中。

自然,气温低的地方比气温高的地方冻土退化要慢些。

经历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现存冻土表现出低处温度低,厚度大。

其次,低洼地段及谷底,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沼泽化,同时植被茂密,泥炭苔藓层发育(与高处相比)。

这些因素均有利于冻土保存,因此形成低处及谷底冻土退化慢于别处。

年复一年,其结果表现出谷底冻土温度低,厚度大。

就是同一谷地,因底部植被多少、苔藓泥炭层的发育及沼泽化程度的不同,冻土的温度和厚度在不同地段也有差异。

前面第二部分已经讲了,我国西部高山、高原的多年冻土,由于受海拔高度控制,其分布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规律;反映多年冻土特征及发育程度的主要标志——冻土温度及厚度也同样表现出上述规律,即随海拔升高,冻土温度降低,厚度增大。

对于高海拔多年冻土来说,上述规律是普遍存在的。

但由于不同山地的具体地质地理条件不同,随海拔升高,冻土温度及厚度变化幅度也并非到处一样。

祁连山地区,在多年冻土下界附近(海拔3500~3800米)的岛状冻土厚度一般为25~35米,个别5~15米;当海拔升高到连续冻土区时(海拔3800~4000米以上),冻土厚度增加到50~90米。

目前已知,祁连山地最大冻土厚度为140米,该山地热水煤矿地区,结合矿区开发,作了大量冻土地质勘探工作,取得了表8中的数据。

根据表8资料,大致可以求出,海拔每上升100米,冻土厚度可增加12~13米,冻土温度下降0.3℃。

表8 祁连山热水煤矿地区冻土温度、厚度、海拔关系在天山,海拔大约每升高100米,冻土厚度可增加20米左右。

天山莫托萨拉煤矿取得冻土厚度171米,是目前天山已知冻土厚度的最大值。

其它山地,如阿尔泰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等,目前还没有冻土测温资料,随海拔升高,冻土温度及厚度如何变化还不得而知,但上述规律是肯定存在的。

大家知道,我国西部各山脉的走向基本上是近东西或北西——南东方向。

如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喜马拉雅山,以及青藏高原上的昆仑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等。

由于山地接收太阳辐射热量南坡大于北坡,随纬度偏北,差异增大。

由此产生了山地南、北坡冻土温度和厚度的不对称性。

同一山地相同海拔高度上,北坡比南坡的冻土温度低,厚度大。

据已有资料表明,祁连山地区在相同海拔高度上南北坡冻土厚度相差30米左右;天山地区南坡冻土温度比北坡高2.0℃左右,冻土厚度相差80米;青藏高原南北坡冻土温度相差1.7~2.4℃,冻土厚度相差达到50~70米。

说到这里,读者可能要提出一个问题,即大小兴安岭高纬度冻土地区,地貌形态也是由大大小小的许多山地、谷地而组成的,是否南北坡冻土的分布、温度和厚度也表现出不对称呢?图8中满归的冻土地质剖面已经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由冻土实测断面图看出,南北坡冻土的温度和厚度是有差别的,其差值与西部山地大体相当。

正如前边说的那样,大兴安岭地处纬度较高,南北坡冻土的温度和厚度差异理应比西部山地更大些。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大兴安岭素有林海之称,地表几乎全被森林覆盖,太阳光均不能直射地面,从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南北坡之间吸收太阳辐射的差别。

自然,南北坡冻土的温度和厚度的差异也就不那么突出了。

青藏高原的冻土与西部高山的冻土,虽然同属高海拔多年冻土类型,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温度和厚度的分布规律与西部高山的冻土还不完全一样。

青藏高原既高又大,其高,与邻区海拔高度相差1500~2500米;其大、方圆200余平方公里,南北跨越6~7个纬度。

这就决定了高原多年冻土的温度和厚度,不仅具有高度地带性规律,而且又展现了水平方向的变化。

高原冻土的温度和厚度的高度地带性规律,在高原边缘地带表现明显,水平方向变化展现在高原内部。

表9中所列的青藏高原冻土的温度和厚度数据,是我国冻土科学工作者在青藏公路沿线辛勤劳动而取得的,它反映了由南而北高原多年冻土的温度和厚度的平面变化。

由表9可大致看出,随纬度增加,冻土温度下降、厚度增大的趋势。

在大体相同条件下大约自南而北每推进100~200公里,冻土温度降低0.5~1.0℃,冻土厚度增大10~20米。

高原南北跨越几个纬度,按理来说,冻土的温度和厚度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应当非常明显。

表9中的数据似乎反映了上述变化趋势,但又不十分明显,其原因何在呢?表9 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的温度和厚度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由于差异抬升,使高原呈现出山地、谷地、盆地相间的地形格局。

彼此之间多以深大断裂相接。

沿断裂常有地下水出露或温泉、热泉、喷汽泉、热水沼泽等多种多样的地热显示。

现已知道,在青藏高原上沿青藏公路线,由断裂构造和地热原因所造成的地热异常区达13处之多。

无疑,像这些地段及其邻近地方,冻土自然就不能存在了,被称为构造地热融区;或者地温升高近接零度,冻土厚度很薄。

另外,由于各山地、盆地、谷地的抬升幅度、堆积物粗细、形成时代、地质结构以及地下水活动情况等的不同。

它们都从不同的方面参与大气和岩石圈之间的热交换,并影响着冻土的发育程度。

青藏公路自北而南纵贯青藏高原,沿线冻土温度和厚度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原冻土温度和厚度的平面分布状况。

公路线穿过的主要地质构造有西大滩、温泉谷地、北麓河、通天河、沱沱河、楚马尔河四个盆地。

表10给出了各谷地、盆地多年冻土的温度和厚度。

由表10可见,谷地、盆地的冻土温度和厚度与其形成时期早晚有一定的联系,也就是谷地、盆地形成时期愈早,冻土温度就愈低,而厚度就愈大。

表10 青藏公路沿线各盆地、谷地的冻土温度和厚度形成上述关系的原因比较复杂。

谷地、盆地形成的早晚、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都不同程度的起了作用。

但其中谷地、盆地发育时期及稳定程度可能是主导因素。

因为除西大滩、温泉谷地外,北麓河、楚马尔河、通天河、沱沱河四个盆地的岩性大体相同。

以岩性和水文地质条件等,远不能完全解释各谷地、盆地冻土温度和厚度的巨大差别。

一般情况下,地质构造愈是古老稳定的地区,地壳的分异程度愈高,放射性元素愈集中于地壳表层,这样一来,一是地壳表层散热条件好,二是长期的剥蚀作用使地壳放射性元素含量日益减少,产生的热量愈来愈小,地中热流值愈来愈低,深部地温也随之降低,因此便出现了形成早的谷地和盆地的冻土温度低,厚度大;形成晚的谷地和盆地的冻土温度比较高,厚度薄。

如上所述,青藏高原南北跨越几个纬度,冻土的温度和厚度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应当更明显。

但表10说明,冻土的温度和厚度与地质构造的关系恰恰相反,和地理纬度度毫无联系。

正是像地质构造这样一些因素,破坏及干扰了冻土温度和厚度的水平分带性,使其在水平方向上变化不那么明显。

在高度上冻土的温度和厚度更多地表现为区域性差异规律,而这种区域性变化主要受控于地质构造及地貌条件等。

2.冻土组构及地下冰凡具有负温并含有冰的土(岩)层称为冻土。

因此当开挖冻土时,在断面上可以看到各种形态的冰,与土颗粒或冻土层在空间上呈各式各样的配置。

有的冰呈细小粒状冰晶与土颗粒均匀的混成一体,宏观上不见冰晶体集中出现,这样的冻土称正体状冻土组构;有的冰呈不同厚度的层状,称层状冻土组构。

按冰层厚度又分为薄层状(冰层厚度小于0.3mm)、中厚层状(冰层厚度0.3~0.1cm)、厚度状(冰层厚度大于1.0cm)冻土组构;有的冻土中两组不同方向的冰层彼此斜交,构成网状或类似树枝状,称为网状冻土组构;有的冰晶充满砾石、碎石间的孔隙,或呈冰壳将石块包起来,这样的冻土组构称砾岩状或包裹状;有的冰体充填在岩石裂隙里,称裂隙状冻土组构(图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