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48例效果观察
白头翁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020年第1期(总第270期) 文献综述63白头翁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邹志强 刘晏灼 于如娟 张亚玲 褚秀玲 苏建青*(聊城大学农学院 山东 聊城 252000)中图分类号:S853.92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733(2020)01-0063-03 白头翁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的清热解毒代表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等功效,是兽医临床上使用最多的治疗痢疾和肠炎的基础方剂,能起到抗菌消炎、修复溃疡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整个方剂仅由白头翁、黄连、黄柏和秦皮4味中药组成。
现代药理学已经证实白头翁汤中的许多有效成分能够杀菌、消炎、镇痛等,如白头翁素、白头翁皂苷B4、盐酸药根碱、小檗碱、秦皮甲素等活性成分[1]。
1 白头翁汤的抗炎效果(1)消化道炎症是畜禽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幼龄畜禽的消化道炎症,是引起畜禽死亡或淘汰的主要原因。
研究证实白头翁汤对于畜禽的消化道炎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杨昌文[2]研究了白头翁汤及其拆方的抗炎效果,在白头翁汤、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提取物对小鼠二甲苯性耳廓肿胀的作用比较实验,显示白头翁汤组、黄连组抗炎作用持续最长,在4h 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值分别为24.43±15.86µm 和24.32±18.35µm ,极显著低于4h 模型对照组的42.57±22.43µm ,各药物组的抗炎时间由长到短顺序为:白头翁汤、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
在白头翁汤、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提取物对小鼠大肠杆菌致腹泻的作用比较实验中,白头翁汤组稀便率及2h 、4h 和6h 的平均腹泻次数分别是50.78%、3.53±0.2次、4.88±1.08次和6.26±2.17次,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的78.20%、6.51±2.01次、8.23±3.10次和12.19±3.99次。
中药外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普通型)112例临床观察
22 对 照组 .
定。 3 疗 效观察
利 巴韦林静滴 . பைடு நூலகம்剂量 依患儿 体重 而
31 疗效 评定标 准 按 国家 中医药 管理 局 《 . 中医病
【 王 朝 晖 , 菊琴 , 3 ] 任 宋金 斌 , . 灵 液 用 于溃 疡 的 临床 及 实 等疮
验 研 究. 西护 理 杂 志 ,9 7 1 ( )2 0 山 19 , 1 5 : 0 第 一作 者 : 中 芹 ( 9 4 ) 本 科 学 历 , 主 任 护 师 , 理 徐 16 一 , 副 护
人, 侵袭 肺 脾 , 卫 失宣 。 失健 运 。肺 为 水之 上源 , 肺 脾
( 东 中医药高等 专科 学校 , 山 山东烟 台 2 4 0 ) 6 1 0
脾 主运 化水 湿 , 四肢 , 窍 于 E 。湿 热 疫 毒 , 主 开 I 人里
关 键 词 手 足 口病 白 头翁 汤 外 洗 儿童 中图 分类 号 文 章 编号 R 2 .2 .5 7 5 1 50 文献标识码 A 1 7 — 9 X( 0 0) 1 0 4 — 1 6 2 3 7 2 1 1- 0 9 0
专业。
证 诊断 疗效标 准》 。 圈 治愈 : 药 3 6 温降至 正常 , 用 ~ d体 皮 疹完 全 消失 , 咽喉 肿痛 消失 , 无并 发症 发生 ; 转 : 好
用药 36 d体 温降 至正 常 , 疹部 分 消失 , 皮 咽痛 消失 ; 未 愈 : 续用药 6 , 连 d 症状 及体 征均无 明显变 化 。 32 治 疗结 果 治疗组 的 l2例 中 . . l 治愈 10例 。 0 好 转 9例 , 未愈 3例 。 愈率 8 . %, 治 9 9 总有效率 9 . %。 2 72 3 对 照组 治 愈 9 5例 ,好 转 8例 ,未 愈 9例 ,治 愈 率 8 . %. 48 总有效率 9 . % 2 1 6 2组治愈率 比较有极 显著性 9 差异 ( < .1 , P 0 )总有效率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 ) 0 P O0 。 5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5 结 果
1 . 1 一 般 资料 : 所 选 病例 均 为我 科 门诊 病 人 , 符 合类 风 湿性 关 节 炎 的西 医诊 断 标准 ;其 中女性 4 2 人 ,男 性 l 8 人 ;年龄 3 2 —7 3 岁, 病程 6 月一2 7 年。 1 . 2 排除标准 : 1 晚期关节严重畸形, 残废 , 丧失劳动力者 。2 合 并 心脑 血 管 , 肝 肾和造 血 系 统疾 病 者 , 以 及精 神 病 患者 。3 妊 娠 和乳 期 妇 女 。4胃及 十二 指肠 活 动性 溃 疡患 者 。
2 8
内蒙古中医药
类 风湿 性关 节炎 的 中西结 合治疗 与 护理探 讨
佟 娟 卢 燕 摘要 : 目的 : 对类风 湿性 关节炎患者进行 中西 医结合 治疗与护理 , 观 察其 治疗效果与 护理质量 。 方法: 将6 0 例 患者随机 分为治 疗组与对 照 组, 观察 治疗效 果及生 活质 量 。结 果 : 治疗组 多项指标优 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 P < 0 . O 5 ) .结论 : 中西医结合 治疗类风 湿性 关节 炎, 有 效改善 了患者 的临床症 状及 关节功能 , 提 高 了患者 战胜疾病 的信 心 以及 生活质 量。 关键 词 : 类风 湿性 关节炎 ;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 护理 中图分 类号: R 5 9 3 . 2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4) 2 1 — 0 0 2 8 — 0 1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 度 掌握 在 5 0 ℃左 右 , 过 高会 烫 伤皮 肤 , 过 低则 达 不 到治 疗 效果 。 身 性疾 病 。基 本病 理 改 变是 滑膜 炎 , 有 滑膜 细 胞增 殖 、 炎 性 细 胞 4 功 能康 复 浸 润 以及 血 管翳 形成 。 血 管翳 可 侵袭 关 节软 骨及 骨 组织 , 造 成 关 4 . 1 发 病期 : 一 般 应 卧床 休 息要 减 少 活 动 , 注 意 保 护 关节 以免 加 节 结 构 的破 坏 , 关 节 功能 障 碍 甚 至残 废 , 如不 给 予 适 当 治疗 , 病 重 关 节 的损 害 。 情 逐 渐 发展 加 重 , 最 后导 致 畸 形 、 关 节 强 直 和功 能 丧 失 , 引 发 不 4 . 2 缓 解期 :要 鼓 励 患者 进 行 功能 锻 炼 ,以关 节 的功 能 锻炼 为 同程 度 的残疾 。 现将 我 科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的 6 0 例 类风 湿 性关 节 主 , 并 加 强肌 肉力 量 的训 练 , 逐 步恢 复 关节 功 能 。 同 时鼓 励 患者 炎 病 人 的治 疗 与护 理体 会 报告 如下 。 做一 些力 所 能及 的 家务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60例疗效观察
析, 小地 该病 t能多为柯萨奇病毒感染 叮
引起 。发病 龄可 以从 6个月 的婴儿到 3 5岁的, J , 『 3岁 以下 婴幼儿发病 . b Lf 以 I 率最 高 , 岁 以 内 | 病 数 的 8 % ~ 4 发 5 9 % 。临床表现 为患 儿 、 、 5 足 口腔 及臀 部f 现斑 匠疹 、 疹 ,1 内的疱疹 破溃 f l 疱 『腔 后即m脱 溃疡 , 患儿常有流涎 、 拒食 、 烦躁 不安等 状 。皮 疹 于 2~ I f 4天 吸 收 于 煤 , 收 卜燥 后 结痂 , f 发 J 结痂 后 不 留瘢 痕。 于足口病 的潜伏期 通常 为 3~ 4天, 一般 症状轻者 ・ 白愈 , 叮以 町伴发热 、 流涕 、 轻微 咳嗽 、q Ⅱ 部疼痛等症状 , } 一般症状轻 , 但多 数起瘸急 , 患儿 门咽喉部 分泌 物及唾液 中
例 , 8例 , 女 男女 之 比 15 1 年 龄 1~3 .: ;
岁, 平均 2岁 , 中 1~ 其 2岁 1 例 , 3岁 1 2~ 9例 , 3岁 以下 为 高发年 龄 , 以 一年 四季 均可发病 , 以夏秋 季多 见 , 明捏 的群 但
吸氧 , 限制 液体景 , 择性 给 病 毒 选 唑 、 洛书 、 阿 痫毒 灵 口服 ,\ / 并感 染时给
底、 臀部及四肢 , 个别 病例 全身性皮 疹 , 皮疹不痈 、 痒, 后 留痕 迹。6 不 愈 0例患
J q , 多 数 忠 儿 症 状 比 较 轻 ,一 无 并 L ,大 般
流通 的场 所活动 。本 病如单 纯用 西医治
疗 , 效欠佳 , 疗 病 较 长 , 用 中 医结 合 治 加 疗 , 明 显 缩 病 程 。 因 此 , f 中 西 医 可 采 H
予 ¨服抗 牛素 , 时 给 'J 药 物 ,  ̄ bt J 口腔 溃疡用 5 %碳 酸氢钠 ¨腔涂抹 , 局部 2门 腔溃疡膜 , 皮疹给予炉 “ 洗 剂涂抹。治 ‘ 疗组 述西医治疗 的基础 卜, 应用 l f 理论进行辨证分型治疗 。存发病早期 , 伞 身症状轻 , 疱疹稀疏 , 采用清热解毒 , 多 如 邪伤肺卫证可采用“ 银翘散”J , J _减 常用的 I 1
白头翁汤治疗手足口病
白头翁汤治疗手足口病
王军华;慈丽君;毕卫刚
【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
【年(卷),期】2014(22)5
【摘要】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
取白头翁30g,金银花30g,苦参30g,黄连15g,秦皮15g,
黄柏15g。
煎熬2次制成1 000ml煎液,待药液温凉后,将患儿手足置于药液中浸泡,每天4-6次,每次15-20min,连续5d,疱疹可消退。
白头翁汤具有清热解毒、消肿
破结的功效。
【总页数】1页(P79)
【作者】王军华;慈丽君;毕卫刚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264400;山东省威海市文登中心医
院,264400;山东省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2644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加味白头翁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8例--附西药保留灌肠治疗50例对
照2.白头翁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48例效果观察3.《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版)》解读——手足口病的一般治疗与病因治疗4.白头翁汤内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
性结肠炎的经验5.加味白头翁汤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及对血
清IL-17、TNF-α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治湿热的经方——白头翁汤的临床应用
治湿热的经方——白头翁汤的临床应用白头翁汤始见于《伤寒论·厥阴篇》,原文: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371)。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373)。
组方及煎服法:白头翁二两,黄连(去须)三两,黄柏(去皮)三两,秦皮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主治湿热诸疾。
在临床上,白头翁汤不仅可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还可用于内科其他系统以及妇科、五官科、外科等疾病。
现就白头翁汤的临床应用近况概述如下。
1、消化系统疾病1.1 慢性浅表性胃炎本病可由情志不畅,肝气横逆犯脾,脾失健运,内生湿热,湿热阻于中焦脾胃所致。
故治法应以清肝化湿、和胃降逆为主。
白头翁汤中白头翁具有清泻足厥阴之盛,黄连、黄柏清热利湿。
刘治安使用白头翁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例,药用白头翁、秦皮、香附各20g,黄柏、苏叶、厚朴各15g,黄连8g,吴萸10g。
每日1 剂,上方连服3剂后,疼痛消失,呕逆止,胀满减轻。
后上方去吴茱萸、香附,加白蔻、藿香各8g,继服 5 剂,诸症消失。
1.2 溃疡性结肠炎本病可由湿热外邪内侵或饮食所伤,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邪毒蕴结于肠中,使肠道脉络失和,血败肉腐,内溃成疡所致。
故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白头翁汤中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黄连、黄柏、秦皮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临床应用治疗本病效果明显。
李小朋等用白头翁汤加减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78 例,与用美沙拉嗪栓塞肛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比较,结果总有效率白头翁汤组为96.2%,美沙拉嗪栓塞肛组为84.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 急性菌痢本病可由饮食所伤或外感湿热内侵,导致脾胃升降失司,湿热蕴结肠中,肠脉络受灼而发病。
治宜清利热湿,解毒导滞。
白头翁具有清热凉血止痢之功;黄连、黄柏、秦皮燥湿泻火解毒,常被应用于临床治疗此病。
甄增国用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急性菌痢,与口服复方黄连素片组进行对比。
白头翁汤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_孙俊颖
白头翁汤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孙俊颖,彭新宇,魏光伟,唐兴刚(广东省农科院兽医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摘要:近年来,白头翁汤临床应用非常广泛,随着对白头翁汤药理作用的系统研究,发现其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
对近年来白头翁汤药理作用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整理,重点综述其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关系及相关临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并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白头翁汤;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中图分类号:R28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74X(2010)12-0112-02白头翁汤(Pulsatillae Decoction)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由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等4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记载:“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该方证原为治湿热痢疾的首选方剂。
近年来,随着对这一传统方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现已向临床各科扩展,在兽医临床也有广泛应用。
本文综述了白头翁汤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关系及近几年来相关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应用白头翁汤奠定理论基础。
1白头翁汤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汤剂药效的物质基础是汤剂的化学成分。
目前,对汤剂复方的研究主要是复方组成中各单味中药的化学成分。
白头翁汤的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类、香豆素类、皂甙类、柠檬苦素类、甾醇类和木脂素类等。
其中生物碱类、香豆素类、皂甙类和柠檬苦素类化合物为白头翁汤中主要的化学成分,亦可能为汤剂发挥药效的主要物质基础[1]。
1.1生物碱类白头翁汤生物碱类物质主要包括小檗碱(Berberine)、巴马汀(Palmatine)和药根碱(Jatrorrhizine)等成分。
此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黄连和黄柏。
临床上对小檗碱研究较多。
小檗碱属异喹啉类生物碱,也称黄连素,常用其盐酸盐,为毛蓑科黄连属植物黄连、黄柏的根茎提取的主要成分。
白头翁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方解,白头翁汤临床应用医案
白头翁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方解,白头翁汤临床应用医案本文目录 [hide]••2 【白头翁汤组成】•3 【白头翁汤煎服方法】•4 【白头翁汤功效主治】•5 【白头翁汤方歌】•6 【白头翁汤方解】•7 【白头翁汤临床运用】•8 【白头翁汤医案】【白头翁汤原文】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371)2.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373)【白头翁汤组成】白头翁10g 黄连10g 黄柏10g 秦皮10g【白头翁汤煎服方法】水浸20分钟,煎30分钟,混合约400ml,分2次服。
【白头翁汤功效主治】腹痛下痢、里急后重、赤多白少,或纯为血痢者。
【白头翁汤方歌】白头翁治热毒痢,黄连黄柏佐秦皮,清热解毒并凉血,赤多白少脓血医。
【白头翁汤方解】此为治热性下利之方。
陆渊雷谓:“热利,谓下利之属于热者,不必指身热,但脉舌腹候有热象者皆是。
”故临床使用不必局限于厥阴病下利,惟以下利脓血,思饮喜冷,肛热,脉象滑数为目标。
痢疾一病,多属湿热。
盖湿热邪毒滞于大肠,肠中壅塞不通,则腹痛里急,肛门重坠;血被热腐,则酿为脓血。
陈修园《医学三字经》指出:“湿热伤,赤白痢。
热胜湿,赤痢溃。
湿胜热,白痢坠。
”本方所治之痢,属热胜于湿。
临床表现下痢赤多白少,或纯为血痢,色鲜气秽,里急后重,肛门灼烙,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口干口苦,思饮欲冷等湿热症状。
若下痢白多赤少,腹痛喜温,或下痢滑脱不禁,肛门虚坠而不热,困倦嗜卧,舌淡脉细者,为湿胜于热、脾肾虚寒,则非本方所宜也。
古谓无积不成痢,故腹痛拒压者,需加消积导滞之品,如枳实、厚朴、槟榔、川军;下血较多者,加三七参逐瘀止血。
张锡纯谓:“三七化瘀血不伤新血,一味三七,可代《金匮》之下瘀血汤,且较下瘀血汤更稳妥也。
”肠中瘀垢荡尽,自无脓血更下之理。
若出现神疲乏力,饥不欲食,舌红无苔,脉象细弱等阴血亏损证者,或病于生产之后,可加阿胶、甘草。
虚甚者,重用生山药滋阴养血。
或谓痢无补法,阿胶、山药,不虑有助湿热?曰:肾者胃之关,开窍二阴,久下不止,伤津亡阴,故虽有湿热,不可不顾其阴。
白头翁散成分
白头翁散成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白头翁散的主要成分包括淡豆豉、黄柏、黄连、连翘、甘草、板蓝根等。
淡豆豉是主要成分之一,它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
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抑菌消炎的作用。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的功效。
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水的作用。
甘草具有调和药性、养阴补气的功效。
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痈的作用。
这些成分结合在一起,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发挥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白头翁散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喉炎、扁桃体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它还可以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牙痛、痈肿等疾病。
白头翁散可以通过清热解毒、消肿利水的作用,改善患者的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
白头翁散的服用方法有多种。
一般来说,成人每次服用3-6克,儿童酌情减量。
白头翁散可以口服,也可以泡水喝。
在服用白头翁散的时候,需要根据医师的建议来调整药量和服用方法,严格遵守服用规定。
服用白头翁散的期间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药物,以免影响药效。
在使用白头翁散的过程中,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等。
这种情况多数是由于个体差异或不良反应引起的,一般不会影响疗效。
但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
孕妇、哺乳期妇女、幼儿等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此药。
第二篇示例:白头翁散是一种传统中草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咽喉炎、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它的主要成分包括白头翁、桔梗、桑椹、藿香等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白头翁这种草药。
白头翁,又称为蜂巢菜,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
它能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对于急慢性咽喉炎、风热感冒、咳嗽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在白头翁散中,白头翁是主要的药材,起到了解毒清热的作用。
桔梗是另一种重要的成分,它具有祛痰止咳的功效。
桔梗能够清热化湿,祛痰止咳,对于喉痹、痰多、痉咳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白头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白头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本品为毛莨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本品苦,寒。
归胃、大肠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热毒血痢,阴痒带下,阿米巴痢疾。
1药理作用1.1抗阿米巴原虫作用:研究表明,白头翁煎剂及其皂苷较大剂量时有明显的抗阿米巴原虫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白头翁煎剂1:60。
皂苷1:500时能减少阿米巴原虫的繁殖,培养液中出现圆缩的囊前型。
煎剂1:40,皂苷1:200时能完全抑制阿米巴原虫的生长,皂苷1:1000时出现滋养体,据报道,大鼠灌胃给予白头翁煎剂1 g(生药)/kg或皂苷1 g/kg,连续6天,能显著抑制阿米巴原虫的生长,而剂量降到0.3 g/kg时作用即不明显。
1.2抗菌作用:白头翁鲜汁、煎剂及乙醇提取物,体外实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氏杆菌等都有明显抑制作用。
白头翁鲜汁除去鞣质后对痢疾杆菌的作用较差,煎剂对痢疾杆菌的作用依菌种浓度不同而异;对志贺氏菌作用较强;对舒氏、弗氏及宋氏杆菌的作用依次减弱或不抑菌;白头翁醇提液对结核杆菌无抑制作用。
白头翁的抗菌有效成分为原白头翁素、白头翁素,二者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白喉杆菌、链球菌等均有强烈活性,其在MIC 8×10~2×10之间,并与链霉素有协同作用。
也有学者报告以白头翁为主的白头翁汤及各组成药对志贺氏、福氏、施氏、宋内氏等痢疾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各组成药之间未见有协同作用。
1.3抗真菌作用:采用目前国内先进的实验手段进行了丹参、苦参、蛇床子等10种中草药对我国主要分布的8种致病性浅部真菌的抑菌实验及MIC测定。
其中莳陈、黄连、胡黄连、白头翁水提物在5%的浓度即对部分浅部真菌产生抑制作用。
白头翁的平均MIC为9.38%,提示可作为广谱抗浅部真菌中草药。
1.4杀灭阴道毛滴虫:有报道对5种中药进行了杀灭阴道毛滴虫体外实验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白头翁、黄柏和青蒿灭虫效果最好,蛇床子和苦参亦有一定的作用。
一味中药祛顽疾——白头翁
一味中药祛顽疾——白头翁行之医话今天白头翁【成分】白头翁有兴安白头翁、朝鲜白头翁、细叶白头翁,其根含皂甙约9%,水解则生三萜甙元、葡萄糖、鼠李糖和一未知的糖。
另含白头翁素,是一种强的心脏毒,但除去根的全草则有强心作用,其强心成分有翁灵、翁因。
白头翁的根还含豆甾醇和β-谷甾醇、常春藤皂甙元、齐墩果酸及极少量的乙酰齐墩果酸。
【药理】(1)抗菌作用:新鲜茎、叶榨取的汁液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抑菌,在除去鞣质后即失去作用;对痢疾杆菌的作用较差。
白头翁乙醇浸液在试管中,对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某些抑制作用。
对小鼠流感病毒感染有轻度抑制作用。
(2)抗真菌作用:在试管中对致病性及非致病性真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
(3)抗阴道滴虫作用:5%白头翁流浸膏在试管内5分钟可杀死滴虫。
单纯用乙醇制成的浸膏对阴道粘膜刺激性很大,如以丙酮及乙醚处理后的水溶液可除去刺激性成分,对滴虫仍然有效。
(4)抗阿米巴原虫作用:白头翁煎剂及其皂甙在体外和体内都能抑制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的生长,但都需大剂量。
煎剂及皂甙都能有效地抑制鼠肠内阿米巴原虫的生长,最低有效量均为1.0g(生药)/kg。
(5)抗病毒作用:水浸液能延长患流惑病毒PR8小白鼠的存活期,对肺部损伤亦有轻度减轻,故认为有某些抗病毒作用。
【性味与归经】苦,寒,无毒。
归大肠、肝、胃三经。
【传统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用于热毒血痢、阴痒带下、阿米巴痢、疟疾、鼻出血、咽肿、痔疮、齿痛、瘰疬、疣。
【用法与用量】口服:煎汤,9一l5g(鲜品1.5一30g);或入丸、散。
外用: 捣敷。
【禁忌】虚寒泻痢忌服。
【主治】(1)颈淋巴结核和化脓性疾患:有人用白头翁治疗颈淋巴结核和化脓性疾患各2例,效果明显。
治疗方法:取白头翁15g,水煎每天1剂。
采用白头翁治疗瘰疬10余例,均有较好效果。
治疗方法,取白头翁l50g,洗净剪成寸段, 用白酒1 OOOml浸泡,装坛内密封,隔水煎煮数沸,取出后放地上阴凉处2一3 天,然后开坛,捞出白头翁,酒装瓶密封备用。
白头翁的研究进展
白头翁的研究进展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妇幼保健院侯双霞付秀丽【摘要】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在预防与治疗疾病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方面作了简要综述。
【关键词】白头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医药领域对白头翁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对人类疾病的治疗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对其化学成分及进药理作用进行行简要介绍。
中药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ge.)Regel的干燥根,又名老翁花,白头草,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以及朝鲜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地。
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临床用于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和阴道滴虫等疾病[1]。
中药大辞典中记载,白头翁属多种植物被用作“白头翁”,但各地用的品种较混乱。
现在已经知道该属植物中大多含有丰富的三萜皂苷类成分,还有一些其他成分。
对白头翁的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多方面活性,在新药开发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1 化学成分早期文献报道全草含有原白头翁素(Protoanemonin)、白头翁素(Anemonin) 、白头翁因( Okinalein)、白头翁灵(Okinalin) 等;根含三萜类皂甙,主要为五环二萜皂苷化合物,即齐墩果烷型和羽扇豆烷型。
据多年研究发现,羽扇豆烷型皂苷有:3-O-[α-L-吡喃鼠李糖基-(1 →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3(s),23-二羟基羽扇豆-△20(29)-烯-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3β,23-二羟基羽扇豆-△20(29) -烯-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 →4)-β-D -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2]等成分。
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皂苷有:齐墩果酸3-O-{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葡萄糖基-(1→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基-(1 →4)]-α-L-吡喃阿拉伯糖苷}[3];三萜酸有白头翁酸( Puisatillic acid) ,即3-羰基-23-二羟基羽扇豆-△20(29)烯-28-酸;23-羟基白桦酸(23 —Hydroxybetulinic Acid) ,即3β,23-二羟基羽扇豆-△20(29)烯-28-酸[4]。
两个方剂来治疗手足口病
两个方剂来治疗手足口病
*导读:手足口病属于中医“温病”的范畴,孩子易因感受疫毒时邪而致病,病位主要在肺、脾、心三脏。
小孩子的脾胃和心肺都比较娇嫩,容易受到损伤。
……
中医通过辩证施治来确诊和治疗手足口病具有独到之处,以下简介两个方剂用于手足口病的治疗。
中药小方,起到大作用
中医则讲究辨证施治,按病情的轻重和证型来给药,早期辨证服用中药对改善症状、减少变证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发病的早期,病邪刚影响到肺脾,一般可采用清热宣肺,解毒化湿的疗法:对肺脾积热的孩子,可用银翘散合凉膈散加减;对湿热明显的孩子,则可用甘露消毒丹加减。
而在发病中期,治法以清热凉血、解毒祛湿为主,常用清瘟败毒饮加减。
进入疾病恢复期,病孩常出现气阴两伤证,可用沙参麦冬汤或七味白术散加减。
1、外用方
对付皮肤疱疹:苦参、野菊花、紫草、地肤子各30g,加水3000ml,煎至2000ml,凉至35℃~38℃,泡洗手足臀部10~15分钟。
对付口咽部疱疹:西瓜霜吹敷口腔患处,或口腔炎喷剂喷患处,每日2次。
对付口疼牙龈肿:可用板蓝根10克,黄芩、白藓皮各6克,
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2、食疗方
红萝卜1条,白茅根15g,竹蔗1节,生苡仁15g,每日1剂,煎水代茶。
灯芯草5扎,蝉蜕3g,木棉花1朵,鸡骨草10g,瘦猪肉50g,煲汤饮用。
荷叶粥:鲜荷叶2张,白米50克,将荷叶切碎,煮粥吃。
以上均为3~6岁儿童1人份剂量,可根据年龄大小酌情增减剂量。
白头翁(2)
白头翁(2)山东名老中医张志远取白头翁清热凉血的作用是一致的,移治于尿道灼热坠痛同理亦是可行的。
临床上泌尿糸感染除了引起尿急尿频尿结外,部分病人尿道灼热疼痛亦常见,一般用八正散、导赤散解决其它证状较易,但解决尿道发热灼痛不佳,在这方面白头翁是特长,是专药。
可收立竿见影之效。
我曾治一马姓中年妇女,泌尿系感染,发热,尿急、尿频、尿涩痛,尿检后诊断为急性尿道炎,在医院打点滴一周,诸症消失,唯有尿道灼热涩痛不减,西医无法,寻求中医治疗,我即予四妙散加白头翁50克,一剂痛轻热减,三剂即愈。
类似此症,只要是尿道灼热一症突出者,我即在治淋方中加入白头翁一味,屡收速效。
白头翁味苦,性寒,属寒凉药范畴。
白头翁能泻胃与大肠邪热,常用于治疗痢疾。
由于肠胃热毒积滞而致大便带脓血,血多脓少,里急后重,腹痛便频等症。
可用本品清大肠邪热,通利大肠积滞。
常与黄连、黄柏、秦皮、木香、槟榔、白芍等同用。
白头翁配地榆、槐花炭、黄芩炭、炒槐角等,可用于大肠有热而致的大便下血,痔疮下血等症。
黄连、白头翁均能治疗痢疾,但黄连清热兼能燥湿,对湿热痢效果较好,白头翁主清大肠血热,对热痢下血效果较好;黄连对细菌性痢疾效果较好,白头翁对阿米巴痢疾疗效较好。
用量一般一至三钱。
虚寒久痢忌用。
《本草汇言》记载其能“凉血,消瘀,解湿毒”。
【传统应用】主治热毒血痢,里急后重,湿热带下,温疟寒热。
本药用于传统方剂白头翁汤(《伤寒论》:白头翁、秦皮、黄连、黄柏),治疗热痢下重。
【主要成分】主要含毛莨苷类原白头翁素和三萜皂苷类白头翁皂苷等成分。
【药理作用】(一)抗菌:鲜汁、煎剂对多种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汤及其四药对各种痢疾杆菌等肠道致病菌均有显著的抑制功效,其中以黄连、秦皮作用最强,黄柏次之,白头翁最弱,各药之间并无协同,也无拮抗。
本品的抗菌有效成分为原白头翁素和白头翁素。
白头翁素的抗菌活性与链霉素有协同作用。
(二)抗阿米巴原虫和滴虫本品煎剂和白头翁皂苷体外实验能抑制阿米巴原虫的繁殖,体内实验也有抑制阿米巴原虫生长的作用。
白头翁汤及其加减方临床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
[4]李顺保1中药别名速查大辞典[M]1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117101[5]《上海常用中草药》编写组1上海常用中草药[M]1上海:上海市出版革命组,19701981[6]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中国植物志(第十三卷,第二分册)[M]1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187~881[7]田雨,可燕,周修佳,等1上海地区习用的抗肿瘤中药蛇六谷[J]1中药材,1999,22(9):439~4411[8]江苏新医学院1中药大辞典(上册)[M]1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1329~3331[9]《浙江药用植物志》编写组1浙江药用植物志(下册)[M]1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1475~14791[10]刘嘉湘1实用中医—肿瘤手册[M]1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61[11]钱伯文1肿瘤的中医辨证施治[M]1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2301[12]冯世镐1上海群力草药店中草药鉴别和临床应用经验[M]1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3481[13]江苏新医学院1中药大辞典(下册)[M]1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11926~19271[14]可燕,周修佳,柏巧明1海芋抗肿瘤作用的研究[J]1中药材,1999,22(5):252~2531[15]李春杰1刘嘉湘治疗恶性淋巴瘤验案1则[J]1江苏中医药,2005,26(5):331[16]包素珍,孙在典,张爱琴1中药蛇六谷对荷瘤小鼠S180抑瘤及细胞周期的影响[J]1浙江中西结合杂志,1999,9(3):162~1631 [17]陈培丰1清热解毒法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响[J]1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27(1):12~151[18]何亚娟,李久香,原俊1魔芋对艾氏腹水瘤(EAC)抑制作用的研究[J]1肿瘤防治研究,2000,27(3):197~2001[19]古卓良,凌树森1白魔芋精粉对荷瘤小鼠的抑瘤和免疫增强作用[J]1营养学报,1998,20(3):343~3471[20]李国熊,李英1植酸和魔芋干预二甲肼诱发ICR小鼠大肠癌的初步研究[J]1实用肿瘤杂志,1991,6(3):165~1681[21]罗德元,李玉琼,邓士林,等1魔芋精粉对MNN G诱发小鼠肺癌的预防作用[J]1华西医大学报,1991,22(3):287~2911[22]蒋与刚,张茂玉,侯蕴华,等1魔芋精粉在二甲肼诱发大鼠肠癌中对粪中性类固醇排出的影响[J]1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5,13(1):27~321[23]崔熙,王莉,李恒,等1疏毛魔芋的本草考证[J]1中药材,1994,17(7):40~411[24]吴佳琪,袁建珍,张纯1蛇六谷煎煮不当引起口唇发麻1例[J]1药学实践杂志,1998,16(4):2381(收稿日期:2007-01-11。
伤寒论白头翁汤条文
伤寒论白头翁汤条文
摘要:
1.伤寒论简介
2.白头翁汤的组成及功效
3.白头翁汤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4.白头翁汤的现代研究及应用
正文:
《伤寒论》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学著作,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其中,白头翁汤是伤寒论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
白头翁汤主要由白头翁、黄连、黄芩、当归、赤芍、生地黄、川芎等药物组成。
白头翁为君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作用;黄连、黄芩为臣药,助君药加强清热解毒之力;当归、赤芍、生地黄、川芎为佐药,有活血凉血、养阴止痛的作用。
在《伤寒论》中,白头翁汤主要用于治疗太阳、阳明、少阳三经的发热、头痛、目赤、牙痛、咽痛、衄血、痔血等病症。
同时,对于湿热内蕴、气血不畅的病证也具有较好的疗效。
现代研究表明,白头翁汤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在临床上,白头翁汤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皮肤病、肿瘤等疾病。
此外,白头翁汤还可以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疗效显著。
总之,《伤寒论》中的白头翁汤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作用的重要方剂,在现代医学领域中仍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药膳方
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药膳方文章目录*一、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药膳方1. 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药膳方2. 手足口病的预防3.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二、手足口病的治疗方式*三、手足口病的危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药膳方1、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药膳方 1.1、这种食疗方的材料十分的简单,红萝卜1条,白茅根15克,竹蔗1节,生薏仁15克,每天饮用1次,煎水代茶。
着是为3岁至6岁的儿童准备的用量,也可以根据小孩的年龄适量增减用量。
功效:红萝卜健脾和胃、清热解毒、透疹、降气止咳;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竹蔗清热泻火、解烦;薏仁健脾利湿。
此方剂具有补肺健脾、清热化湿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手足口病、麻疹、水痘、幼儿急疹、流感的易感人群。
1.2、灯芯草5扎,蝉蜕3g,木棉花1朵,鸡骨草10g,瘦猪肉50g,煲汤饮用。
功效:灯芯草不仅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还具有清心降火的作用。
而蝉蜕可以疏散风热,从而起到透疹止痛的作用。
木棉花清热、去湿、解暑、利尿;鸡骨草清热解毒。
此方具有疏风清热,化湿解毒的功效。
2、手足口病的预防 2.1、吃熟食: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不要让孩子吃生冷食物。
2.2、喝开水:不要让孩子吃生水。
2.3、勤洗手:要勤剪指甲、勤洗手,减少接触病毒的机会。
2.4、常通风: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家里要经常通风。
2.5、晒太阳:肠道病毒71型病毒最怕紫外线,多晒太阳能有效消灭病毒。
另外,家居物品如衣被等也要勤曝晒。
3、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3.1、传播方式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
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3.2、易感人群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
白头翁汤治疗手足口病
有针对性 地给予 个 性化 心理 疏 导 , 指 导 其有 效 控 制 负 面
情绪 , 缓解 因疾 病及手术 治疗创 伤造 成 的焦虑 、 恐 惧及 绝 望情绪 , 树 立 战胜 病 魔 信 心 ; 鼓 励 患 者 积极 参 与 社 会 活 动, 加强与他 人交流 , 做 到适 当的情 感表达 l _ 4 ] 。
临 床 调 护 中国民间疗法
者 了解可 能导致青 光眼发作 的因素 。③护 理人 员 出院 时 对 患者实施 心理 状 态评 估 , 针对 不 同患 者 心理 状 态差 异
提高生 活质量及 降低复发风 险的 目的 。通 过系统 护理 干 预, 使患者保 持心情舒 畅 , 避免 情绪 过度激 动 , 生 活规律 , 劳逸结合 , 适量 锻炼 , 但 不 要 参加 剧 烈运 动 , 保 证 睡 眠质 量, 饮 食要 清淡 、 营养 丰富 , 禁烟 酒 、 浓茶 、 咖啡 , 注意 用 眼 卫生, 保护用 眼 , 不 要在 强 光 下 阅读 , 暗室 停 留 时间不 能
( 1 9 9 7年 ) [ 引。 结 果
评分较 治疗前 显著 提 高 , 且 观察 组 患者 干预 后 提 高程 度
明显优 于对照 组 ( P <O . 0 5 ) , 则证实 系统护理干 预相较 于 常规 护理干预 在提高生 活质量方 面优势 更为 明显 。综 上 所述 , 系统护理 干预 用 于青 光 眼患者 可有 效 改 善遵 医行 为, 提高 生存质量 , 具 有临床应 用价值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2 两组患儿体温恢复、 皮 疹 消 退 时 间 比较 ( d , i±S )
足底 、 臀 部及 大腿 内侧 多见 , 偶 发于膝 部 、 肘部 及躯 干 处; 伴发 热 , 体温 3 7 . 5~ 3 9 . 6℃ , 其 中3 7 . 5~3 8 . 0 o C
统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
注: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P< 0 . 0 5, 一 P< 0 . 0 1
3 护 理
3 . 1 发 热护 理
本 组 患 儿均 有 发 热 , 对 低 热 或 中度
发热 的患儿 不做 特 殊处 理 , 嘱其 卧 床休 息 1周 , 减 少 活动 , 多 饮 温 开水 , 随时 观察 体 温 变化 。若 体 温超 过 3 8 . 5 c l C, 汇 报 主 治 医生 , 并 给 予 物 理 或药 物 降温 , 注 意观察 降 温 效 果 j 。对拒食拒水造成脱水 、 酸 中毒
齐鲁护理杂志 2 0 1 3 年第 l 9卷第 l 7期
白头 翁 汤 治疗 小儿 手 足 口病 4 8例效 果 观 察
臧 雪红 , 石丽 萍 ( 1 . 烟 台市 莱 阳 中心 医院 山 东莱阳 2 6 5 2 0 0; 2 . 烟 台市 中心 血站 )
【 摘 要】 目 的: 探 讨 白头翁汤治疗 小儿手足 口病 的方法及 临床效 果。方 法: 将9 6例手 足 口病 患儿随机 分为治疗 组和对 照组各
儿康 复 。
【 关键词 】 手足 口病 ; 白头翁汤; 护理
中 图分 类号 : R 4 7 3 . 7 2 文献标识码 : A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7 2 5 6 . 2 0 1 3 . 1 7 . 0 1 7 文章编号 : 1 0 0 6— 7 2 5 6( 2 0 1 3) 1 7— 0 0 3 4— 0 2
将 患儿手 足 置 于 药 液 中 外 洗 、 浸泡 , 4~6 d , 每 次 1 5— 2 0 m i n ; 辅 以用 炼 蜜 调 匀 的 药 物 ( 羚羊角粉 3 g 、 小儿 咽扁 颗 粒 8 g ) 涂 搽 口腔 内小 疱 疹 或 溃 疡 , 4~6
次/ d , 连续 5 d 。
报告 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2 . 1 两 组疗效 比较
见表 1 。
表 1 两 组 疗 效 比较
2 . 2 两 组患儿 体 温 恢 复 、 皮疹 消退 时 间 比较 选 取 同期 手足 口病住 院患儿 9 6例 , 2。 Fra bibliotek见 表
1 . 1 临 床资料
男5 3例 , 女4 3例 ; 年龄 1 ~1 1岁 , 平均 2 . 8 9岁 ; 住 院
清淡 、 易消 化 的软 食 , 禁食冰、 冷、 辛 辣 等刺激 性食 物 。
每次餐 后温 水漱 口 , 不会 漱 口或漱 口有 困难 的患 儿用
1 . 3 疗 效评定
按 国家 中 医药 管 理局 《 中 医病 证 诊
生理 盐 水 或 温 水 清 洁 口腔 。疼 痛 明显 患 儿 于 餐 前 1 5 ai r n 用棉 棒蘸 2 %利 多 卡 因涂 抹 溃 疡 面 , 以减 轻 疼 痛, 餐 后涂 鱼肝油 促进 溃疡 面愈合 。 3 . 3 皮 肤护 理 出现皮 疹后 易破 损 , 继 发皮 肤 感染 , 且会 引起 病毒 播 散 。应保 持 患 儿皮 肤 清 洁 、 干燥 , 剪
的患儿 , 要注意营养及液体补充 , 及 时纠正水及 电解
质紊乱 , 预 防高热 引起 体力 消耗 和高热 惊厥 。
3 . 2 口腔护理 保 持 口腔 清 洁 , 预 防感 染 是 口腔护 理 的重 点 。 口腔 溃疡 时 以流质饮食 为 主 , 无 溃疡 者进
柏1 5 g ) 煎煮两次 , 制成 1 0 0 0 m l 煎液 , 待药液温凉后
1 . 2 方法 ①对照组病毒唑静脉滴注 1 0 m g / ( k g・ d ) ,
连续 5 d 。② 治 疗 组 取 白头 翁 汤 组 方 药 物 ( 白头 翁 3 0 g 、 金银 花 3 0 g 、 苦参 3 0 g 、 黄连 1 5 g 、 秦皮 1 5 g 、 黄
占8 5 %一 9 5 %, 具有 传染性 强、 传 播快 等特 点 。
患儿 惧怕 肌 内注 射 、 输液 , 口服药 物 困难 。2 0 1 0年 5 月 ~2 0 1 1年 l 2月 , 我们对 4 8例 手 足 口病 患 儿 采 用
白头翁 汤 治 疗 , 并 给予 精 心 护 理 , 取 得满 意 效 果 。现
手足 口病是 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 ,
多见 于 婴 幼儿 , 可 引 起 发 热及 手 、 足、 口腔 、 臀 部 皮疹
至正常 , 皮 疹 部 分 消失 , 咽 痛 消 失 。未 愈 : 连 续 用 药
6 d , 症 状及 体征 均无 明显变 化 。
2 结果
和疱疹 , 3岁 以 内的小 儿发 病率 最高 , 4岁 以 内发 病 率
4 6 例, 3 8 . 0— 3 9 . 0 o C 3 2例 , > 3 9 . 0 o C 1 8例。均 由
监 护人签 署 知情 同意 书 , 排 除伴 心 肌炎 、 脑 炎 等严 重 并 发症者 。按人 院 顺 序 随机 分 为 治 疗 组 和对 照组 各 4 8例 , 两组 年 龄 、 性别 、 病 情 等 一 般 资 料 比较 差 异 无
4 8例 , 对照组给 予病毒唑 常规 治疗, 治疗组给 予白头翁 汤外 用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及体温恢复、 皮疹 消退 时间。结果 : 两组疗效及 体温恢 复、 皮疹 消退 时间比较 差异 均有 统计 学意义( P< 0 . 0 5 , P< 0 . 0 1 ) 。结论 : 白头翁汤治疗 小儿手足 口病 效果较好 , 可促 进 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