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逻辑与_万历十五年_兼论其中的某些疏漏
高三作文:万历十五年钩沉_3000字
万历十五年钩沉_3000字接触《万历十五年》之前,对我这个中学生来说,“大历史观”是个生疏的概念;通读这本书之后,历史学家黄仁宇引导我走上大历史之旅。
公元1587年――中国明万历十五年,在历史课本上乏善可陈,而黄仁宇先生以鲜明的时代感和强烈的现实关怀研究及总结历史,终使我们领悟:原来那年被忽视的一些事件其实是在揭示以前社会问题的症结,也是在预示以后蝴蝶效应的机缘,这之间的因果关系正是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关键所在。
当前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粮食及其它许多问题,迫切要求我们清算过往社会,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学会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观察社会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
这就需要历史学家擎起真理的火炬,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对中国文化史的整理,满清遗臣罗振玉好比穿着一双不合脚的鞋走路,思想封建的王国维难免削足适履,世界文化史关于中国古代的部分也足迹寥落。
唯黄仁宇先生长期搜集、考释大量的历史资料,倡导“数目字管理”,从技术角度看历史,窥明代之全豹,对中国的发展道路作出了鞭辟入里的论述。
这种基于真实、切中要害、剖析人事的大历史观点,可谓另辟蹊径,令我们耳目一新。
试用大历史观聚焦万历十五年这一历史上的平凡年代,见解果然与前不同。
例如朱翊钧,我原痛恨他怠政误国,其实世上没有人能真正脱离政治而游离在体制之外,皇帝不过在中央集权中心扮演着一个备受压制的角色。
万历曾励精图治,敬天法祖,用礼表率天下,努力重建世人对道德的信心,但社会现象最终背离道德标准,万历的绝望使得朝野大多数人益发道德沦丧,“万历之治”的灿烂理想终成泡影。
那么,“法治”可以救国吗?思想家韩非早在战国就提出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主张“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避匹夫”,秦始皇采纳法家思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但法家学说又包含着对人民严厉剥削、残酷镇压的内容,法律保护地主阶级,农民被迫揭竿而起推翻了秦王朝,这是执法不为民的封建法治的失败。
《万历十五年》的历史观
《万历十五年》的历史观黄仁宇先生名著《万历十五年》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截取了明末万历十五年这一历史瞬间,从经济、政治、思想等各个角度,勾勒出事件人物的前因后果,解剖了历史大失败的缘由。
明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实为中国历史上平平淡淡的一年,然而作者以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年分为切片,详细分析了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六个人物的政治和生命历程,探寻这些人物身上产生悲剧的规律。
1587年,万历皇帝尽管只有24岁,但登基驭宇已达15年。
立储问题与一系列不愉快事情的发生使得皇帝心灰意冷,对这个操纵实权的官僚集团日益疏远,采取了长期怠工的消极对抗。
同年,显赫一时的前首辅张居正因为在位期间的种种问题已被抄家;申时行任首辅已达四年半,尽管与全体文官协调合作,却难以调和文官集团之间的矛盾;清正廉洁的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海瑞在任所逝世,死的时候仅仅留下白银20两,不够殓葬之资:抗倭名将戚继光在贫病交迫中死去;而哲学家李贽已经按照儒家的伦理原则完成了对家庭应尽的一切义务,第二年,他即剃度为僧,时年6l岁。
这几个人分别代表着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行政首脑、官僚体系、军事组织和思想体系,构成了万历年间支撑帝国社会大厦的基石。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难免心存疑惑,为什么这些人都是悲剧性的结局,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其症结到底何在?阅毕全书,我们已渐渐明白作者的苦心所在,作者对人物的解读颇具新意,处处紧扣大历史观点,其立意很明显,明王朝至于万历年间所有的矛盾已经积淀很深并暴露彻底,分析这些历史的细节就可以明了其中的问题症结所在。
这就如同我们看到冰山上面的一角,然后感觉到底下面有一座巨大的冰山在支撑着它,使我们认清一个历史的必然性。
黄仁宇先生精辟地指出:中国两千年以来,以道德代替法律,至明代而极,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因此,“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人则身败兼名裂”。
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
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万历十五年》是一部反映明朝末年社会风貌的长篇小说,作者是黄仁宇,书中主要通过一个富有的士人的角度描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下面我将围绕这本书写一篇读书报告。
一、对书名的理解首先,我们来谈一谈这个书名。
万历十五年是指明朝万历年间的第十五年,也是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一个年份。
在这一年,甲午海战发生了,给中国政治带来很大的振奋,也标志着中国内在因素产生了变化。
但在这个时期,明朝由于腐败败坏、外族入侵等诸多问题,已经呈现出衰落的迹象。
二、对书中人物的认识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陈抟的士人,他出身富户,但又没有科举出身,因此一直受制于这个官僚体系。
这位主人公比较具有代表性,他代表的是一类受到旧制度束缚、但又有一定实力的人。
在整本书里,陈抟虽然一直追求自由、尊严,但却反复地受到了权力的压迫。
除了主人公,书中还出现了很多其他人物,如陈家的人、庄户人、官僚等等。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刻画,书中展现了人物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也体现出了当时社会的层次分明的特点。
三、书中对历史的反思当然,在这本书中,作者不仅仅是将当时的社会生活娓娓道来,他还在一定程度上对这种系统进行了反思。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很多指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要科举?为什么徽州人特别喜欢做生意?这些问题在明代社会中普遍存在,作者巧妙地呈现了这些问号,展现出他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态度。
四、我的收获和反思通过阅读《万历十五年》,我对明朝末年的风气、政治环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同时,这本书对人的缺点和权力的腐败做了深入的揭示,也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要忘了自己的原则和信仰。
总的来说,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对明朝末年社会的一个慷慨陈述。
在这个时期的社会风貌、人物性格和历史现实之间,它建立了一个深入的、全面的联结,唤起了人们对这段历史的深刻反思。
《文化的记忆:考察《万历十五年》中的历史记述与思想体系》
文化的记忆:考察《万历十五年》中的历史记述与思想体系引言在文化研究领域,历史文献一直是重要的研究对象。
而《万历十五年》这部明代著名历史著作更是被广泛引用和讨论。
本文将通过对《万历十五年》的考察,探讨其在历史记述和思想体系方面的特点和价值。
历史记述与背景《万历十五年》是明代杂剧家郑成功创作的一部以朱棣登基后的万历时期为背景的戏剧作品。
它详细描述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并着重揭示了朝廷内外斗争、社会动荡和人民生活等问题。
思想体系分析1. 法家思想影响《万历十五年》中体现了明代对法家思想的借鉴与运用。
法家强调统治者权威,追求政治权力集中和行政效能,这在剧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朱棣扮演了兼容并蓄的统治者,同时也展现了他深受法家思想影响的一面。
2. 士人的困境和反思剧中对士人群体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入思考。
明代士人作为知识分子,面临着官场上晋升压力、道德伦理之间的纠结等问题。
通过剧中角色的塑造和对话,作者呈现了一种士人内心挣扎与忧虑的情感。
3. 社会动荡与民生疾苦《万历十五年》以真实而细致的描述展示了社会动荡与民生疾苦。
通过描写农民起义、饥荒和生活困境等情节,作者向读者传递出了对社会不公平和民众痛苦的关注。
学术价值及争议《万历十五年》作为一部重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它记录了明代历史背景下政治、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并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状况以及人们对于时局变迁的思考。
然而,由于其是戏剧作品,并非一部真实的历史著作,因此也存在着一些争议和质疑。
结论经过对《万历十五年》中的历史记述和思想体系的考察,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明代社会状况和思想氛围,还能从中探索出文化记忆中的宝贵资料。
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历史以及传承和发扬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万历十五年》:正确历史观的背后,却是对历史研究的背离与扭曲
《万历十五年》:正确历史观的背后,却是对历史研究的背离与扭曲#头条品书团#一、引言:《万历十五年》是一部大众公认的学术著作,但是笔者读来,它更像一本小说——书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的鲜活生动,行文叙事间带有浓厚的故事性。
作为一个中文专业的学生,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历史不是故事,生活不是小说。
当你把历史当作故事来看,把生活当做小说来读,就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虚构性,而不能发现历史和生活的本来面目。
二、“大历史观”的实质:“大历史观”,这些年来一直是作为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历史热词活跃在大众历史圈。
可是,“大历史观”的明确定义,究竟是什么,不要说那些一直热捧这个词的普通读者含混不清,这一词的提出者黄仁宇先生也没有对它做过明确的解释。
不过,综合作者在各种场合的并不成系统的论述,可以得知,这种所谓的“大历史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古今中外的历史当做一个整体,长时间、远距离、宽视界的去把握历史;二是通过解构历史发展中的社会组织和群众运动,来透视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其变化规律。
在研究方法上,主张跨学科,多领域,运用综合归纳和具体分析来解读历史!这些方法都不是黄仁宇先生的原创更不是独创。
早在西汉时期,我国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就本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的宏观原则,来著述《史记》。
马克思恩格斯也强调: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研究和分析历史以及社会发展的时候,要联系的、多面的、发展的看问题。
至于综合归纳与具体分析,是研究一切科学都要运用到的基本方法,简而言之,就是逻辑学上常说的: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任何科学研究都要以的科学的观念为指导,以正确的大前提为基础。
归结到具体的历史研究中,必须先从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做起,弄清事实真相,然后客观史实为依据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引出固有的结论,做到论从史出。
但是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的著述过程中并没有坚持这一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更没有贯彻自己一再提倡的“大历史观”,而是片面的、孤立的、主观的走上了“以论带史”的不归路!01黄仁宇在中文版《万历十五年》的序言当中说:“笔者以为,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500字以上范文5篇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500字以上范文5篇读后感灵活多样,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500字以上范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500字以上范文(一)四百年,历史中不算短的一段,虽然只有周朝八百年天下的一半。
从1587年到1987年,它跨越了中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如果我们按习惯把1840年作为分界线的话。
要是把这期间世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用文字记录下来,估计光造纸需要砍伐的森林面积就会远远超出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造成的损失。
幸运的是,人类具有遗忘功能,很多无足轻重的小事不需要记载也无须记忆,否则我们都该生活在沙漠了。
但同样幸运的是发生在1587年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被记录了下来,更幸运的是一位叫黄仁宇的华人把这些事件归纳分析并提出一种谓之“大历史观”的观点,而后历时7年成书《万历十五年》。
一、四百年的轮回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的中国,谈不上风雨飘摇,也不能说是病入膏肓,这个外强中干的大帝国只是患上了慢性病,就如千里之堤上出现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蚁穴。
这一年,实在是平淡无奇。
在这无关紧要的岁月里,有灰心朝政的当朝皇帝;有变法失败的前任首辅;有维持现状的现任阁僚;有无人效仿的模范文官;有知音难觅的优秀将领;还有自相矛盾,言行不一的思想家。
天下太平,波澜不惊,庞大的中央帝国已经走过近两千年,此时还远未走到尽头。
在西方,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正准备启航,北上征讨联合王国。
用不了多久,它就会以自己的消亡开启大英帝国此后数百年的辉煌。
中国也因此逐渐被强行推入所谓的现代,用黄仁宇的话来说,犹如让一只走兽,硬生生地变作飞禽。
结局当然是落得不会飞也不会走,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
四百年后的1987年,年轻的共和国38岁,实施改革开放不久,正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一对于明朝,异常是万历年间的历史,是极其枯燥无味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个王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黑暗时期,而至于好皇帝,更是屈指可数。
万历这个年号本身过去的就很平庸,除了万历末年与努尔哈赤的几场决定性战役,几乎能够略过,而至于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则更是可有可无。
但聪明的历史学家就能发现其中奥妙,其实在之后,发生的一系列大事都与这一年有很大机缘。
黄仁宇老先生,主张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的大历史观。
关于这个,确实让我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因为这个对我来说实在是有些深奥,令我费解。
而从书中资料来看,也是比较枯燥的,然而要深知,像这样的一类书,并不是说一昧地去看故事情节,这不是小说,也不是故事书,而是纯粹的历史书籍,也有着教科书的意思。
既然这样,那就应以一名学习者的身份来挖掘它的精华,品味其意思所在。
此书分七章,每一章中都介绍一个人物,以每个人物来反映这段历史;它从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这些人的角度来写的。
反映当时从皇帝、首辅、地方官员、将军、哲学家的方方面面,冷暖人生。
从这些朝廷中各种人中,我们能够看出,明朝的太阳早已成夕阳,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从军事上来说,戚继光――这个孤独的将领,带领戚家军平倭寇之后,并没有所以受到重用,也许是因为明朝的重文轻武,导致戚继光在此后黯然死去,他的死也没有得到什么重视,而后军事掌控于庸才之手,军事力量也逐渐下滑,到了努尔哈赤起兵之时,明朝的军事力量早已成为不堪一击的“纸老虎”了。
再加上朝中无人可用,自然而然的被满族的铁骑埋没。
而从统治阶级中,上至皇帝,下至芝麻小官,更是政治黑暗,歪风邪气盛行,一些忠义之臣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
像这样的朝廷难道还能长治久安?只能等着灭亡了。
而万历十五年,恰恰为此埋下了深远的伏笔!这本书阅毕,到有一种愤慨之情,热血喷张的感受,与对世道苍凉的哀叹!即使是那么平凡、枯燥的文字,却使我情不自禁,历史的确有它的魅力啊!对此我也嗟叹不已!我还得到了题外的启示:黄仁宇善于着手于小事当中,而发现大症结;那我在生活当中不也应处处留心,从小事做起,善于发现问题与观察思考。
万历十五年与历史的纷争
万历十五年与历史的纷争万历十五年是明朝晚期的一个重要年份,也是明朝的繁荣与衰落交替的转折点。
这一年,明朝朝廷经历了一系列历史事件,引发了众多争议和纷争。
本文将探讨万历十五年的重要事件,并从不同角度解读这段历史。
第一部分:万历十五年的背景万历十五年对于明朝来说,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年份。
当时,明朝正处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危机之中。
皇帝万历十分重视国家治理,他推行了多项改革措施,力图改变明朝的困境。
然而,这些改革引发了众多争议和纷争。
第二部分:内阁首辅刘大夏与士大夫们的纷争在万历十五年,内阁首辅刘大夏成为了明朝政治的核心人物。
他采取了一系列务实的措施,以求挽救明朝的衰败。
然而,在推行这些措施的过程中,刘大夏常常遭遇士大夫们的强烈反对。
士大夫们认为,刘大夏的改革措施忽视了儒家传统价值观,侵犯了他们的利益。
因此,刘大夏与士大夫们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纷争。
第三部分:吏治改革与官员贪污的纷争为了改革官员的腐败现象,刘大夏推行了一系列吏治改革。
他削减了官员的薪水、禁止买官卖官等行为,并加强了官员的监督和考核。
这些改革引发了官员们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这些改革削弱了他们的权力和利益。
因此,万历十五年也成为了官员贪污与吏治改革的纷争之年。
第四部分:军备与防线修建的纷争为了解决边疆乱象,明朝加强了军备建设,并修建了一系列防线。
然而,这些举措也引发了众多争议和纷争。
有些人认为,这种做法是对内政的忽视,会加重明朝的负担;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军备和防线的建设是维护国家安全所必需的,是对明朝国力的体现。
第五部分:万历十五年的历史意义与启示万历十五年虽然充满了争议和纷争,但对于明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一年的事件和争议,揭示了明朝晚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问题,也彰显了明朝的繁荣与衰落。
同时,万历十五年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启示,即政治改革不可盲目,需要考虑各方利益和社会传统,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结论:万历十五年是明朝晚期一个充满争议与纷争的年份,涉及到历史事件、政治改革、官员贪污、军备建设等多个领域。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范文(精选6篇)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范文(精选6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范文(精选6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
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历史学领域,向来就是一个意见不同,纷争不断的学术领域。
但是无论如何,思想的冲突还是有益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一书,即是为明代历史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更准确地说,是为了历史学领域提出了一个应当注重的话题——“大历史观”。
尽然,书中的一些观点不会被通篇认同,但是其意义,可谓是一次理念上的革新。
正如书中所说,1587年,在中国则为明万历十五年,次岁丁亥年,所发生的要事可谓寥寥无几,而其程度则以震撼全国朝野上下的事件,则更显得屈指可数。
整个国家都在承平与祥和的气息中度过。
然而,史官与历史学家都没有注意到,尽管没有关于要事大篇幅的记录,但是在他们笔下的一次次集会、早朝、经筵、会议、谈话,在大量日复一日的枯燥文字之中,我们的王朝正在经历着它的潜移默化的改变——而一般而言,潜移默化的改变,其影响甚于一次集中的矛盾总爆发。
事实上,在1587年所发生的一切,昭示着明王朝已经失去了一次关乎它未来命运走向的变革机会,并且步入了它命运的最后一段路程,走向了衰亡。
能够维持国家运转的,有几种东西——其一,乃是完善的制度,就如同今日之美利坚,无论官员如何之平庸,但是由于有一套完善的制度,那么整个国家还是在欣欣向荣地发展着;其二,乃是社会道德的制约,道德虽是无形之物,然而却是一种巨大的约束力,统治者如果能够灵活运用道德力量管理国家,那么儒家“大同”的构想就能够全面实现了。
其三,也就是潜规则。
这种构成于各种集体的规则,成型与完善与各种游离与法令与条例之外,虽然它不是标准的形式规则,但是仍然是维持文官平衡的重要点。
浅析《万历十五年》
浅析《万历十五年》作者:侯棽鈜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13期第一次读《万历十五年》的时候,我还年少,其中有一些内容,我当时也没看得太明白,不是太能理解这些历史中的人物为什么会做出这样那样奇怪的选择,而且也完全不能理解“理学”为什么会在这个时代成为一种社会共同的信仰。
这次再翻阅这本书,已经是六年以后,与当年的我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认识上。
重读一遍下来,又有了许多全新的感悟,也明白了一些当年可能让我疑惑不解的问题。
我认为,还是像书中一样,把这篇报告分为几个人物来以小见大,归纳总结比较好。
我主要从三个人物来入手,李贽、万历皇帝和张居正。
李贽在万历十五年前后这个在历史之中平常的一年,李贽绝对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
在他身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以道德为全社会最高信仰的畸形的年代。
这种以道德为标准的年代,对于统治阶级来说,是一个极其快乐的年代。
所有的被统治阶级,即广大的群众,被这种无形的规则,道德,约束在社会之中,无法上升。
而统治阶级,这些以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阶级,却可以以一些巧妙的方法来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舒适。
他们可以不去遵守那些约束平民的道德,却可以引经据典,为自己的不道德的行为来进行辩护。
这些人,大部分是虚伪的,却可以在这个畸形的社会中如鱼得水。
李贽,本来应该是这些人中的一员,但他似乎已经看破了这种道德的掩饰,说出了真话。
他的大部分理论,都是当时的现实,却与传统的封建道德相违背。
他不相信卫道士们口中的“存天理,灭人欲”,认为衣食住行就是天理,人欲是一种很正常的存在,这是实话。
但是,他也是矛盾的,就如同千千万万与他一样,从小接受儒家文化教育长大的书生们,似乎是在思想上认同道德,而大部分人却不能身体力行。
李贽说出了他们不敢承认的真话,却只是停留在了表象上,而真正的问题来源于这个时代与社会,让他无法从中超脱出来。
他的一生都在试图与整个社会抗争,而自身也是矛盾的,最后,自杀在了监狱中,也许,这就是这个封建时代的悲剧。
万历十五年精髓分析
万历十五年精髓分析第一精髓:正念的思路首先,简单聊一下《万历十五年》的作者,是美籍华裔作家黄仁宇的成名作。
也是黄老的代表作之一。
其实这就是这本书的第一条精髓,作者以一个真实还原历史的态度,以客观秉正的精神来著作这本书。
这点在作者的自序中一段话可以印证“中国的过去,禁忌特多,所以说话作文时有隐晦,或指彼而喻此,或借古以讽今,这在明朝人更为惯技。
本书论述明朝时事,举凡有所议论臧否,都是针对16世纪的历史而发的。
如果我要对今人今事有所议论,自当秉笔直书,决不愿学明朝人的办法,否则就是违反了自己写书的目的。
当然另一方面,以古为鉴,今人也未尝不能得到若干启示。
”由此段话可看出作者的态度,这个正念的思路,应当成为此书的第一精髓。
第二精髓:非线性阅读,别有滋味非线性阅读,别有滋味。
此书的结构也是不同于大多数的历史著作。
多数史书的结构按照历史时间线进行线性叙述,客观记录。
《万历十五年》则截取了明朝万历年间的几个历史人物。
通过叙述这些重要人物的重大变故,来反应明朝万历年间的历史变化。
每一个人独立叙述,却又和其他章节的人物有着或有或无,或近或疏的联系。
侧面反映出明王朝特有的官僚体系的冰山一角。
这部分的精髓在于读者需要在阅读每一个人的命运的时候,都需要在头脑里时刻增加一个分支关系,因为在万历年间的任何人,包括万历皇帝,都逃不开明王朝巨大惯性的裹挟与压力。
喜欢线性阅读的人需要调整阅读思路才可感受到阅读此书的阅读快感。
第三精髓:作者的神刀解析在本书行文中,作者会在重要的时间事件上,或者是极其有意思的历史细节上,或者是令人感慨的记录上,加上最恰当的解读,亦或者是感慨。
以下为摘抄2段分享:关于崩溃前的帝王:【第一章,万历皇帝】“现在到了1587年,万历皇帝还只有24岁,但登上天子的宝座却已经15年了。
对他来说这15年似乎显得特别漫长,因为有许多重复的事件和不变的礼仪需要他去应付。
……上一年,他主持的殿试,试题的内容是“无为而治”,他对生活的厌倦已经越出了内心世界而要开始见诸行动了“。
万历十五年 关于历史经典论述
万历十五年关于历史经典论述
1. 从汉代开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的意识形态,礼和道德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而法律只是辅助。
因此,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人治社会,皇帝虽然富有四海,但在礼和道德的约束下,个人的力量会受到限制。
黄仁宇认为,传统社会中的法律极端落后,但国家的运行并不无序,它依照道德和礼运转。
2. 万历皇帝不再上朝,不是因为他懒惰,而是对现实的反抗。
官员们对他的限制和道德的压制,使他成为整套制度系统中的一个角色。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万历的悲哀。
3. 张居正执掌国政长达十年,期间推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为不断走向衰落的明朝注入了新的生气。
然而,他的理想随着他的死而付之东流,生前对万历帝的过于严苛和权力的过盛,也成为万历后来对他进行清算的伏笔。
《万历十五年》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入分析,揭示了明朝兴衰的本质,对于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万历十五年历史与权谋的博弈
万历十五年历史与权谋的博弈万历十五年,是明朝后期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明朝政治的高峰之一。
在这段时间里,明朝皇帝万历帝在位,其间发生了众多历史事件和权谋斗争,对于明朝政权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万历十五年历史与权谋的博弈。
一、朝堂斗争与权臣之争万历十五年,朝廷内外形势风云变幻,尤其是朝堂内部,在皇帝和官员之间频繁上演着权力的争夺戏码。
其中,权臣抱负的博弈尤为激烈。
作为统治者,万历帝在权臣的选择上颇为犹豫。
在位初期,万历帝曾信任内阁首辅张居正,然而后来却因张居正过于强势而将其罢免。
之后,王锡爵、黄震等权臣相继掌握政权,展开了一场复杂的权谋斗争。
他们不仅争夺朝廷的高位,还把政治派系的矛盾推向了高潮,朝堂上的博弈令明朝政局变得不稳定。
二、官僚体制的弊病与改革尝试万历十五年,明朝官僚体制的腐败问题严重,这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明朝上层官员面临着应对社会变革的压力,各种权谋和改革尝试应运而生。
例如,张居正在任内积极推动“靖难之计”,尝试限制官员贪污腐败和削弱地方势力,以保护明朝统治的稳定。
然而,由于改革力度不够和各方利益的抵触,这些尝试最终未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官僚体制的弊病仍然存在,充斥着权谋和腐败。
三、对外战争与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万历十五年,明朝面临着对外战争的挑战,尤其是与北方的蒙古、女真等民族的战争。
面对这些外患,明朝政权需要巩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以确保国家的安全。
然而,明朝政府在对外战争和边疆地区的控制上,也被权谋所困扰。
在这个时期,明朝边疆地区的军民纷纷发起了反抗,造成了战局的进一步扩大。
明朝政权在游戏中陷入了捉襟见肘的状态,对外战争也因此陷入了泥潭。
在万历十五年这个历史阶段,明朝政权的历史与权谋之间的博弈占据了主导地位。
权臣之间的斗争、官僚体制的改革尝试、对外战争与边疆地区的控制问题,成为这一时期的核心议题。
明朝政权在与历史和权谋的博弈中,面临重重困扰和挑战。
以史为鉴——《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以史为鉴——《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上学时读历史,满眼都是朝代更迭的波澜壮阔。
教科书上列举的是一次次变革,一场场战争,一位位封疆大帝和名臣名将。
我脑海中的的历史是一条线,每个朝代间相隔便是百年。
直到读到《万历十五年》,我为作者典雅的文风所折服,更惊叹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写。
作者黄仁宇最初是研究明代的财政税收制度,由此延申,形成了自己对于明代历史的看法。
虽然黄仁宇已经远离祖国三十余年,但是本书的中文本由他本人译写,保证了内容的原汁原味,文字间更有古朴遗风,尽显文字的语言之美。
书中内容详实精彩,从财政制度到民风民俗再到官场阴谋皇权斗争,起承转合张弛有度,前后呼应让人读后大呼过瘾。
不读此书,怎么知道在那个春寒料峭的公园1587年,在看似平静的表象下,大明的颓败已经埋下了伏笔。
无心朝政的万历皇帝,有治世之才却无法力挽狂澜的张居正,运筹帷幄的申时行,留给人们孤独背影的戚继光,曲高和寡又充满矛盾的李贽……一位位熟悉又陌生的历史人物粉墨登场,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讲述着他们的梦想,他们的野心,他们的无奈。
每个人都在无意识的推动着历史的的车轮碾过那个风雨飘摇的王朝。
本书的英文版翻译过来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看似轻描淡写的一行描述,却透露着点点心酸。
这一年没有所谓的标志性事件,在历史上也许真的无关紧要。
但是也是在这一年,明帝国挣扎在衰落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失去了挣脱桎梏振兴自强的最后时机。
这是一本写“巧合”的书,似乎没有谁真正的要为这场悲剧负责。
这又是一本写“必然”的书,因为他通过几个典型人物的命运,一笔一划地勾勒出了这场大衰败的轨迹。
不是皇帝昏庸无道不理朝政,不是首辅拒绝改革顽固不化,不是官员腐败堕落阳奉阴违,更不是将军无能疏于守土之责,而是所谓的“仁”治天下的立国之精神,已经不适应于这个时代。
它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网不住天下子民却将这个庞大的帝国拽入了无底的深渊。
作者在书中用平淡的笔触勾勒出一位位历史人物人生的困境,也用直白到无情的分析剖析了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败的原因。
万历十五年探索历史与人物命运的微观与宏观交织
万历十五年探索历史与人物命运的微观与宏观交织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跨越千年,回到明代万历十五年。
此时的明朝正处于巅峰,帝国的疆土辽阔,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然而,在这个浩瀚的历史背景下,历史与人物命运的微观与宏观交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故事。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的宏观层面。
万历十五年,对于明朝来说,无疑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年份。
皇帝万历面临着数不尽的挑战和抉择。
在国内,他不得不面对权臣的干预,时刻提防外族的侵犯。
在国外,明朝正与欧洲列强竞争,争夺全球殖民地。
这样的宏观视角将我们引入了一个政治斗争、英雄辈出的时代,给予了我们深入思考的空间。
然而,正是在这个宏观背景下,历史与人物的微观故事更加吸引人。
我想起了那位被命运牵引的少年——李自成。
在万历十五年,他还只是一个村里的普通少年,却注定要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革命家之一。
他像一个微小的螺旋,慢慢旋转着,最终改变了整个时代的命运。
李自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他生于民间,饱经苦难,对明朝统治者的贪污腐败充满了愤怒。
他意识到民众的痛苦,却无法承受看着他们毫无希望地生活下去。
于是,他发起了以陕西为中心的农民起义,成为了一个怀揣理想的领导者。
他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犹如一部悲壮的诗篇。
随着李自成的崛起,历史的脉络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的起义造成了明朝的动荡,也引发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
他的声音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民。
这个从小寡不敌众的少年,因为他的英勇和决心,成为了一个革命的象征。
然而,命运眷顾并不全是甘甜的。
少年李自成最终没有实现他的理想,他的革命运动被明朝的统治者所镇压,他自己也战死沙场。
他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他的命运被微观的个人选择和宏观的历史背景所交织,使他成为了一个群体的象征和一个时代的缩影。
正是历史与人物这交织的微观与宏观,使得万历十五年成为了一个深具意义的时代。
从宏观来看,这是明朝的巅峰与转折;而从微观来看,这是李自成的崛起与悲剧。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1书中以小见大,仅用区区几年的历史光阴分析了一个朝代的消亡史,乃至一个民族的注定衰弱与觉醒。
中国两千年的文明史,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
书中叙及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
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
这种情况断非个人的原因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古代无完善的法制与执行力,依赖道德约束人们,以使文官集团日趋强势,社会制度止步不前。
中国文化是亚洲大陆地理的产物,无海洋性国家的经验。
未放眼全世界,未着眼于更长远的历史,致使我们故步自封,没跟上世界大潮流。
要把道德的范畴放得远大。
历史观点代表人生哲学,不能收短时间的政策所掩蔽,尤其不能闭户造车,不顾外间情势单独决定。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2之前觉得张居正、申时行的差异在于与文官集团打交道的方式,现在觉得不太准确,应该是在皇帝这一政治个体与文官集团的政治团体之间的处事方式不同。
通过万历的叔祖正德皇帝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帝国的平稳运行不仅在于文官之间的平衡、和谐,还要关照皇帝与制度(即文官集团)之间的关系。
正德皇帝跳脱的个性不允许他仅仅作为一个权力的象征配合制度运行,大学士在政治上的无能导致皇帝和文官集团的对抗状态,以致政体的瘫痪。
而万历皇帝有着和正德相似的个性,他有大展身手复兴帝国的愿望,而同时,这与文官们的期望往往相互背离。
作为文官之首、皇帝的顾问,大学士的处事手段就显得极为重要。
张居正对皇帝和文官同时使用霹雳手段,以自己的影响力同时强行驱策两方力量,结果是死后两方共同进行的反抗。
而申时行则是另一个极端,同样是不偏袒,他想在两边都做好人,让两方都觉得和自己是一伙的,这样在解决问题时自己在双方都有一定的说服力、影响力。
然而对于一般的问题,他可以“处心积虑不动声色在幕后解决问题”,而且从黄河治理的例子中可以看到申时行处事心细如发以及这一方式在效率和人事稳定上的优越性。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不是专业历史研究员,不是历史发烧友,仅仅是多了一丝求知欲,决定用两日看完这本美国学生的教科书《万历十五年》。
寐前餐中,大概只能是粗略的看了一遍,就比预期多用了一日。
书不厚,正文只有200多页,生硬的理论内容我大都略去,但还花掉不少时间。
个中原因,是思考的时间太多了。
对于像我这样一个普通读者,不管你了解或者赞同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与否,这本书都可以作为一本历史观和哲学观的启蒙读物来看。
这本书在学界固然自出世洛阳纸贵,但在坊间开始口口相传好像还是《明朝那些事》火了之后,读者求有没有和《明朝那些事》类似的书,这本纯学术性著作才被推荐并熟知。
二者写历史的方法相似,不编年,不传记,依照作者意图作出相应的排列组合。
但《明》作为故事小说看很好,风风火火,几百年风云变幻一个月看完,大呼过瘾。
但是看完后会觉得除了感叹一下沧海一粟,时过境迁,接着就可以重新梳理心情去看下一本书了。
书里写的故事很精彩,根据事实写出来的事情所以难免重复,所以我觉得《明》有一个缺憾就是没有把历史中轮回宿命的东西的升华出来,写地更加震撼心灵一些。
《万》在点评李贽万年论史的著作时说“大段文章照史书抄录,所不同的只是按照自己的意见改换章节,编排次序,再加上若干评论。
”其实这个中性的点评也挺适合《明》的。
作为美国学生教材的《万》又在深度上如何呢?《万历十五年》第一章“万历皇帝”,看得我饶有兴致,因为和《明》用的是同样的笔法。
9岁小皇帝成长,首辅张居正的勤政,通过一个个事例刻画地栩栩如生。
看着看着不禁想这是不是又是一部借古讽今的作品。
比如我发现原来中国官员需要官员打伞的传统是文化的传承啊~~!因为古时上朝,雨雪不断,但是官员要手持牙笏,所以批准由张伞的随从一同进宫上朝。
但时至今日,牙笏没了,随从却传了下来~~于是就在这种看故事加上自己的发散中结束了第一章。
接下来的三章就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历史环境的情形及形成原因。
(自此一下三个自然段均为我自己的一些薄见,不是书中黄先生所述万历皇帝从起初的主动好学,准备励精图治,到后来的不理朝政,这和当时的文官强大有很大关系。
万历十五年历史与权谋的交织之局
万历十五年历史与权谋的交织之局万历十五年是明朝末年的一个重要时段,这段历史也充斥着各种权谋。
在这十五年间,皇帝万历、宦官、大臣们以及后宫嫔妃们都在权力的游戏中角逐着。
他们通过政治手段、宫廷阴谋等方式竭力争夺权力,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万历十五年的历史与权谋的交织之局。
一、权谋之始:万历初登基万历帝在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继位,距今已经统治了十五年。
万历帝登基之初,被宦官集团所牢牢束缚。
这些宦官们丧失了中央集权的意愿,挤压了大臣的权力。
他们自己则迅速膨胀,成为万历帝最亲近的权力合作者。
二、宦官与大臣的权谋博弈宦官们拥有掌握皇帝的关键,他们能够通过监视皇帝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而大臣们则通过巧妙的策略和宦官们竞争权力,以期获得更多的政治地位。
在这场权谋博弈中,大臣们既要能取悦皇帝,又要能与宦官们保持良好的关系。
三、权谋簇拥的后宫斗争作为后宫嫔妃们最直接的利益关系者,她们可以通过诸如产子、宠幸皇帝等手段来争夺自己在宫廷中的地位。
她们之间的权谋斗争常常使得整个后宫内外的气氛紧张不安。
而她们与宦官、大臣的关系也常被利益所左右,成为权谋博弈的一部分。
四、权谋的结果与影响万历十五年中,各方权谋的结果不一,但总体上,宦官集团势力的扩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大臣们在皇帝眼中的地位开始逐渐提高。
至于后宫嫔妃们,则会因成败不一的权谋而赢得或失去皇帝的宠爱。
这些权谋的结果也最终影响着朝政的走向。
五、万历十五年历史与权谋的启示通过对万历十五年的历史与权谋的交织之局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权力斗争对于历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明朝晚期的政治腐败,宦官集团的崛起,以及大臣们的反抗无不与权谋密切相关。
这对于我们认识历史、了解权力运作机制具有重要的启示。
最后,万历十五年的历史与权谋的交织之局,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教训。
权谋不仅存在于宫廷斗争中,也贯穿于社会的各个层面。
了解和认识权谋的本质,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决策与选择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万历十五年一书讲解
万历十五年一书讲解万历十五年是一本由中国历史学家黄仁宇所著的历史著作,该书以生动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对明朝万历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讲解。
本文将对《万历十五年》一书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黄仁宇通过对明朝万历年间的历史事件进行梳理和分析,揭示了明朝晚期的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以及国家衰落的原因。
他以万历十五年为切入点,通过对这一年间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展示了明朝政治体制的弊端和社会矛盾的激化。
首先,黄仁宇在书中指出了明朝政治体制的腐败和僵化。
他通过对明朝官僚制度的解析,揭示了官员晋升的不公平性和贪污腐败的现象。
他指出,明朝的科举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的流动性,但也造成了官员的普遍贪污和腐败。
此外,他还对明朝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批判,认为这种制度导致了社会阶级的固化和社会矛盾的激化。
其次,黄仁宇在书中对明朝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他指出,明朝晚期的社会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土地兼并、农民起义和商业衰落等方面。
他认为,明朝政府对土地兼并问题的处理不当,导致了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进而引发了农民起义。
同时,明朝商业的衰落也使得国家财政状况日益恶化,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此外,黄仁宇还对明朝文化的衰落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分析。
他认为,明朝晚期的文化出现了严重的保守主义倾向,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和封闭导致了中国文化的停滞不前。
他指出,明朝政府对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缺乏重视,使得中国在这一时期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
同时,他还对明朝文人的墨守成规和思想僵化进行了批评,认为这种保守主义思想也是明朝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一书通过对明朝万历年间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讲解,揭示了明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
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研究,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真实而生动的明朝画卷。
通过对这一时期的深入剖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明朝的兴衰和中国历史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黄仁宇先生的名著《万历十五年》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截取了明末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这一历史瞬间,从经济、政治、思想等各个角度,详细分析了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六个人物的政治和生命历程,探寻这些人物身上产生悲剧的规律。
然而,任何事物都难以十全十美,作者在解读历史文献和评价历史人物方面也存在某些疏漏。
[关键词]《万历十五年》;历史;逻辑;疏漏[作者简介]朱晓鸣,上海五缘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政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国际政治易承志,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政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政府与政治历史的逻辑与《万历十五年》———兼论其中的某些疏漏□朱晓鸣易承志一黄仁宇先生的名著《万历十五年》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截取了明末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这一历史瞬间,从经济、政治、思想等各个角度,勾勒出事件人物的前因后果,解剖了历史大失败的缘由。
明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实为中国历史上平平淡淡的一年,然而,作者以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年分为切片,详细分析了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六个人物的政治和生命历程,探寻这些人物身上产生悲剧的规律。
1587年,万历皇帝尽管只有24岁,但登基驭宇已达15年。
立储问题与一系列不愉快事情的发生使得皇帝心灰意冷,对这个操纵实权的官僚集团日益疏远,采取了长期怠工的消极对抗。
同年,显赫一时的前首辅张居正因为在位期间的种种问题已被抄家;申时行任首辅已达四年半,尽管与全体文官协调合作,却难以调和文官集团之间的矛盾;清正廉洁的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海瑞在任所逝世,死的时候仅仅留下白银20两,不够殓葬之资;抗倭名将戚继光在贫病交迫中死去;而哲学家李贽已经按照儒家的伦理原则完成了对家庭应尽的一切义务,第二年,他即剃度为僧,时年61岁。
这几个人分别代表着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行政首脑、官僚体系、军事组织和思想体系,构成了万历年间支撑帝国社会大厦的基石。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难免心存疑惑,为什么这些人都是悲剧性的结局,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其症结到底何在?阅毕全书,我们已渐渐明白作者的苦历史的逻辑与《万历十五年》——兼论其中的某些疏漏心所在,作者对人物的解读颇具新意,处处紧扣大历史观点,其立意很明显,明王朝至于万历年间所有的矛盾已经积淀很深并暴露彻底,分析这些历史的细节就可以明了其中的问题症结所在。
这就如同我们看到冰山上面的一角,然后感觉到底下面有一座巨大的冰山在支撑着它,使我们认清一个历史的必然性。
黄仁宇先生精辟地指出,中国两千年以来,以道德代替法律,至明代而极,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因此,“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人则身败兼名裂”①。
正因为当时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所以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二作者认为,大历史的观点,亦即是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
中国几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律和技术,封建统治者已经谙熟,统治一个庞大的帝国,专靠严刑峻法是不可能的,其秘诀在于运用伦理道德的力量使卑下者服从尊上,女人听从男人的吩咐,而未受教育的愚民则以读书识字的人作为楷模。
道德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调节手段确实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保证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缓慢演进。
然而,道德的治国作用有一个限度,到了这个限度就需要发挥法律和技术的作用加以突破,否则就会造成社会的停滞。
由于历来的统治者以道德代替法律和制度,逐渐造成社会的停滞不前,这种情况到明朝时已经达到极致。
就此而言,近代的西方人称中国在世界历史的局外②、静止的超稳定的中华帝国③,是有一定道理的。
政府既然自觉地摒弃数目化管理的手段,面对越来越繁复的社会事务,找不出恰当的技术手段来处理,就只有对道德观念进行空前强化,将现代眼光看来本该用技术手段如民商法律来解决的问题,都统统归结到道德价值上去,用简单的道德信条如尊卑、长幼、男女来解决问题,以道德代替了法律和技术。
于是,黄仁宇先生从技术的观点,透过琐屑的历史事件,揭示了以道德代替法律和技术带来的种种悲剧。
例如,皇帝明白自己在权力等级链中的位置,希望根据自己的个人意志立储,然而他又清楚并承认作为皇帝不能随便改变继承的长幼之序。
皇帝既不希望迁就群臣的意志,又无法使群臣顺从他的意志,则皇帝的悲剧也就不可避免了。
以道德代替法律和技术也造成了问题的无限上纲上线,技术上的失误一旦变成道德上的问题就会极端化,个人也会成为大善大恶之人,这就造成了前后两任首辅的悲剧。
他们一旦与整个文官集团的利益相左,其一些小错误就会被夸大升级为道德问题。
以道德代替法律和技术还造成了文官集团公开宣扬的道德与自身的私欲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脱节,这种脱节就使得海瑞的悲剧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海瑞严守传统的道德观念,严格按照自己的是非标准行事,忽视了道德观念与潜在规则之间的区别,其结果是成为整个文官集团的对立面,最后孤立无援。
由于道德的笼统历史的逻辑与《万历十五年》——兼论其中的某些疏漏性、原则性和简单性,司法一旦涉及到有关人权和产权的诉讼,以道德代替法律必定带来公正判决的困难,即使是海瑞那样执法不阿的地方官也难以做出公正的判决。
例如,作者在书中提到海瑞自述对案件的斟酌标准是:“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
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
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
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
”④作者看到,这段司法建议“恰恰暴露了我们这个帝国在制度上长期存在的困难:以熟读诗书的文人治理农民,他们不可能改进这个司法制度,更谈不上保障人权。
法律的解释和执行离不开传统的伦理,组织上也没有对付复杂的因素和多元关系的能力”⑤。
重道德轻技术,使得文官集团凌驾于武将之上,作者研究明史后指出,到了明朝中叶,文官集团进入成熟阶段,其地位上升到历史上的最高点,武将的地位相应下降到历史上的最低点。
这种状况一旦形成,戚继光的个人功绩和治军措施由于在事实上打破了文官集团所力图保持的平衡,自然必须付出代价。
既然将传统礼仪道德作为治国的凭借而放到了无以复加的重要地位,那么,任何公然与传统礼教对抗的人自然会遭到攻击。
这样,李贽的悲剧命运也就被预先决定了。
这样,黄仁宇先生从若干看似联系不大的历史细节中透视出一个重要的结论。
那就是,“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似乎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他发展的尽头”⑥。
也就是说,平淡无奇的一些日常生活背后,是一些传统因素的自发作用,其效果的累积最终导致了一个不平凡的大帝国的灭亡,而明帝国的社会制度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至于清末,并无多大改变。
有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也可以说明如果冲突既开,恢复故态决不可能,因此给中国留下一个翻天覆地、创造历史的机缘。
三然而,任何事物都难以十全十美,作者在解读历史文献和评价历史人物方面也存在某些疏漏。
在解读历史文献时,史料分析应当全面,不宜根据个人偏好进行选择,否则就会出现误读历史文献的缺憾,而这种缺憾即使在本书也有发现。
例如,在第七章中,作者为了论证李贽没有能以锐利的眼光看透社会的痼疾,立下“与汝偕亡”的决心⑦,引用了李贽给侍郎周思敬的信中的几句话:“今年不死,明年不死,年年等死,等不出死,反等出祸。
然而祸来又不即来,等死又不即死,真令人叹尘世之苦海难逃也。
可如何!”⑧然而,作者对这几句话的引证有断章取义之嫌,因为他舍弃了紧接着的几句关键话语。
在这里,李贽写道:“但等死之人身心俱灭,筋骨已冷,虽未死,即同死人矣。
若等祸者,志虑益精,德行益峻,磨之愈加而愈不可磷,涅之愈甚而愈不可淄也,是吾福也。
”⑨接着,他慷慨而言:“夫既以此受福,又以此销福,则祸来又何必避,苦海又安得不是我老者极乐之处耶!”⑩通读全信,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黄仁宇先生所引导的消极悲观的李贽形象,而是一个不惧患祸,以苦为乐的李贽形象()*。
另外,作者为了强调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律和技术所历史的逻辑与《万历十五年》——兼论其中的某些疏漏造成的社会停滞不前,在书中以暴露中国传统的弱点为要务,而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有时对人物或事物的评价总结甚于偏颇。
作者书中的这种缺点,恰如富路特在《万历十五年》英文版序言中所委婉批评的:“历史学家检讨过去的错误,以作将来的警戒。
但同时也要忠告读者,保全有价值的事务。
”!"#例如,在作者看来,李贽只是在追求个性与行动的自由,他根本没有叛离儒学宗旨,也根本没有产生新的思想。
然而,作者忽略了李贽在封建制度的重重压力下仍然发出来的一些新的思想呐喊。
李贽通过对中国士阶层中“圣人”与“山人”两种人格的分析,认为商贾以勤劳谋利是正当的,而今天“圣人”和“山人”以欺世盗名为手段、以获利为目的则是“可鄙”的,既以获利为目的,却还要标榜道德和清高则“尤可鄙”!$#。
在社会理想方面,他主张“就其力之所能为,与心之所欲为,势之所必为者听之,则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千万人之欲。
是谓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
这就描绘了一幅个性解放、自由竞争的社会图景。
他盛赞中国古代大商人的“致富之才”“强忍之力”“趋时之识”等等!%#。
这些即使称不上推动当时中国形成自由竞争社会新秩序的思想启蒙,但也不是作者“自相冲突的哲学家”这句话所能概括的。
拓宽历史的视界,是从大历史的观点来分析具体的历史人物,同时也要求我们从事物的整体和全局来评价具体的历史。
事实上,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一标准对本书做出评价。
尽管书中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但这些缺憾瑕不掩瑜,从整体上说,《万历十五年》仍然是一本值得认真研读的史学名著。
注释:①⑤⑥⑦!"#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第245、139、245、210~211、267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②黑格尔:《历史哲学》第123页,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③马可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第112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④海瑞:《海瑞集》第117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⑧⑩李贽:《续焚书》第11、1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李贽:《焚书》第16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0#!$#!%#潘叔明、许苏民:“《万历十五年》对李贽著作的误读”,载《东南学术》2005年第5期。
参考文献:1.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