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合集下载

开展民族精神教育 塑造优秀小学生品质

开展民族精神教育 塑造优秀小学生品质

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塑造优秀小学生品质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民族精神教育成为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和道德品质,为塑造优秀小学生品质奠定基础。

一、激发爱国情怀1.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通过讲解革命历史、红色故事、歌唱革命歌曲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感受革命精神的力量,把红色传统发扬光大。

2.弘扬民族英雄精神。

宣传民族英雄的先进事迹,让学生学习他们勇敢、智慧、坚韧、正义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培养民族自豪感1.了解民族文化。

通过教授诗词、成语、典故、历史人物等,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体验民族风情。

组织民族传统节日庆祝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提高民族认同感。

三、塑造道德品质1.传承中华美德。

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勤奋好学等优良品质,培养文明有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强化道德教育。

通过课堂教育、主题班会、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道德、有品质的新一代。

四、培育文化自信1.提高语文素养。

加强语文教育,让学生海量阅读、积累诗词、品味经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发展艺术特长。

开设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

五、落实教育措施1.融入课堂教学。

将民族精神教育融入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等课程,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接受民族精神教育。

2.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组织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族精神的力量。

3.强化家庭教育。

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民族精神教育,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4.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德育评价体系等,营造有利于学长的校园氛围。

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塑造优秀小学生品质,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民族精神

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民族精神

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民族精神摘要:学生在课堂上对于语文教材理论知识的学习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对于重点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述深入程度,同时也与学生的课堂学习主观能动性有紧密的联系。

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任务的时候,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对于具体知识的学习效率,就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态度。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当在充分贯彻相关教学理念的背景下积极地提高学生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小学语文;民族精神;提高兴趣;树立态度;增强动力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对于加强教师的课堂讲解效率、培养学生以更加良好的知识学习主观能动性进行教材内容的理解等方面的重要性突出。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讲授的环节,要合理灵活地采用多种可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材理论知识的详细讲述,充分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点学习动力,令学生的课堂语文知识学习效率与民族精神得到提高。

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经验,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原因,希望对广大师生产生启示。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讲授的过程当中,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方式弘扬民族精神,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点学习深度。

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进行知识讲授的环节,要合理地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这样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使语文知识教学课堂的紧张性得到缓解。

这样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就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同时我就能够更加灵活的进行相关的教学过程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点学习深度和主观能动性。

通过这样的知识讲授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例如,在讲解《盘古开天地》一篇课文的过程中,我首先将这是一篇神话故事告诉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互相分享自己所熟知的神话故事。

采用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利于更加灵活地进行课堂教学,随后在此基础上我首先与学生共同分析了本节课的重点字词,然后在此基础上我给学生讲解了如何理解神话故事的寓意。

通过这样的讲解过程,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具体理论知识的理解得到了提高。

怎样培育中小学生的民族精神

怎样培育中小学生的民族精神

怎样培育中小学生的民族精神安岳县千佛乡初级中学杨小俊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富有民族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具有对内凝聚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

因此,它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必要条件。

在中小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引导广大青少年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

一、让教师人格力量感染学生在学校,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是专门开一门民族精神教育课就能够奏效的,它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人格力量来实现,以每个教师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去感染学生。

事实上,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表情,特别是对某个事情的评价,都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很大影响,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具有非常强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自信心和光荣感,我们要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让教师的人格力量来感染学生,培育学生优秀的民族精神。

二、通过优秀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感情中小学要在学校广泛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的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队会、团会,宣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北大荒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的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在大地震发生后体现的大爱、民族凝聚力精神等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伟大民族精神。

三、通过各门课程的教学传授民族精神我们要充分利用各门学科教材所渗透的民族精神,讲解祖国历史、祖国文化、祖国山河,增强学生的爱国感情。

如数学课讲祖冲之和古代科学成就,物理课讲我国的创造发明,化学课讲火药的发明,生物课讲中草药的运用,地理课讲祖国丰富资源、美丽山河,让中小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财富、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等特别是在人文科学教学方面,像语文课,诸如很美的汉语汉字、汉字的起源、汉字的结构、汉字的演变以及儒家文化等等有价值的东西,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

小学教育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方法-德育论文-班主任网

小学教育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方法-德育论文-班主任网

小学教育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方法民族精神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

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植根于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旗帜,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支柱。

小学阶段,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要在小学《德育大纲》的基础上,突出民族精神的内涵,纳入小学教育的全过程。

我们学校就是结合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的。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学科教学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的素材,要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特别是人文学科及有关的自然学科中所具有的教育因素,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将民族精神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民族精神的熏陶。

语文课应适当增加体现民族精神的内容,突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如在讲《詹天佑》一课时,就可以针对课文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詹天佑在那种情况下,做出那样的决定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的。

这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精神的最好体现。

詹天佑身上,洋溢着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学习。

数学等课程也应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增补中国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内容。

另外,在美术课中可以适量增加中国画、书法艺术欣赏的内容。

让学生在国画、书法艺术的学习和欣赏中,了解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的内容。

只要,我们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改进教学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各科教材和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就会使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二、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活动的承载作用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小学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小学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小学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中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传统,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

这些民族精神是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而小学教育则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帮助孩子们理解、传承和发扬这些传统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小学如何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以培养更有文化自信的下一代。

一、历史传承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对民族历史的了解的关键环节。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有许多伟大的事件和人物,值得小学生们了解和尊敬。

学校应该设计丰富多彩的历史课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国家和文化的根源。

二、语言传统语言是文化传承的关键。

小学教育应该鼓励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同时也要重视当地的方言和语言传统。

这有助于维护和传承语言的多样性,同时也使学生更容易与长辈交流,了解家族和社区的故事。

三、美术与手工艺传统的美术和手工艺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们反映了不同地区的独特特色。

小学教育可以通过美术课程和手工艺活动,鼓励学生学习传统工艺技巧,如剪纸、陶艺、绘画等。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这些技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观。

四、宗教与哲学中国有着众多宗教和哲学体系,如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等。

小学教育应该尊重多元宗教信仰,让学生了解这些信仰的核心理念,培养宽容和尊重的品质。

此外,儒家思想的教育价值也应得到强调,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五、传统节日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小学应该在校历中安排时间来庆祝这些节日,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的庆祝方式,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意义。

这有助于将传统节日传承给下一代。

六、音乐与舞蹈音乐和舞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

小学可以组织音乐和舞蹈表演,让学生学唱传统歌曲和跳传统舞蹈。

这不仅有助于传承传统音乐和舞蹈形式,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七、家庭与社区参与小学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需要积极鼓励家庭和社区的参与。

学校可以与家长和社区合作,组织文化活动、庙会和传统仪式,让学生与家庭、社区一同参与,感受传统文化的热情传承。

如何让中小学生更好地发扬民族精神

如何让中小学生更好地发扬民族精神

如何让中小学生更好地发扬民族精神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民族精神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也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

因此,如何引导和培育中小学生发扬民族精神,助力他们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有爱国情怀的新一代,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培养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涵盖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智慧。

中小学生应该从小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只有了解和熟悉自己的文化,才能增强自信心,形成比较完整的文化个性和文化认同感。

二、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涵,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文化血脉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而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涵,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

中小学生应该从中国现在和先贤们的精神财富中寻找资源,激发爱国之情、国家安全之忧、中华文明之光、民族和谐之兆,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和精神面貌。

三、参与各种民族文化活动,增强文化认同感中小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各种民族文化活动,增强个人的文化认同感和爱国之情。

如民乐演奏、国画比赛、民族舞蹈比赛、民歌演唱等活动,以讲述中华文化回归之路的故事,鼓励青少年积极探索和传承中华文化,加强文化传承,对于发扬民族精神、加深文化认同感和增强民族自信心都有重要意义。

四、培养中小学生团结合作意识,鼓励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中小学生应该从小学习团结合作,尊重他人,理解和体谅别人,形成从团队中共赢的观念。

同时,中小学生也应该发扬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呈现出文化创意的一面,而不仅仅是文化的借鉴。

五、加强对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和发扬民族精神的关键。

通过教育来强化中小学生爱国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各种事物与现象,并从中汲取智慧,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学术兴趣--从而打造了一大批爱国、励志的中华民族的后代。

如何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如何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德育工作材料: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热爱我们锦绣中华,是历代中华儿女发自内心的话语,那么有多少人能够真心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精髓呢?我认为: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时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宗教以及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物质,是指民族传统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

”这是黑格尔对世界历史上各文明古国进行了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

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值得自豪和骄傲的方面。

自古以来,在地球上诞生了许多民族和国家,大多数都衰败没落了,而我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数千年沧海桑田而依然熠熠生辉,彪炳于世界史册,正是靠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一内在动力。

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目标。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惊天动地、气贯长虹。

解放以后,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进程中,我国人民用智慧和生命丰富和发展了这一伟大民族精神,包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即:“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1998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2003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抗击“非典”精神,2008年抗击暴风雪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这种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

浅议学校教育中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浅议学校教育中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浅议学校教育中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浅议学校教育中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摘要:弘扬民族精神,是学校德育一贯倡导的,培育民族精神是十六大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更加切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成长规律。

所以,学校很有必要利用一切机会,一切有效手段加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

教育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本研究以红岩民族小学为例,围绕学校教育这一中心,通过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等实践,探讨促进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促进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校教育民族精神弘扬培育1、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文化传统的稳定的成员联合体,民族精神正是指这样一个群体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文化结晶,它渗透于民族的文化思想中,是各种精神要素的内核。

[1]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必定会产生伟大的民族精神,其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

目前,学术界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表述。

如中华民族精神是指集中体现我们民族的优秀品德,崇高风格和伟大抱负的那些东西[2]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所普遍表现出来的精神活力和个性特征,普遍尊奉的有利于社会和民族团结的社会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风尚 [3]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确思想观念,优良文化传统,纯朴的社会风貌和优良作风美德的荟萃 [4]较多的学者比较认同张岱年先生的理解中华民族精神,广义的讲师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但前进的精粹思想,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

就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精神;就表现形式而言,它是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5]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先生曾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历史性概念,它是民族传统的历史积淀,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

它是一个民族所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体现的理想信念和性格特征。

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族精神不仅包括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备爱国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文化自信心。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内容,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开设爱国主题讨论,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和爱国教育基地,举办纪念国庆节和抗战胜利日的活动,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和自豪。

二、弘扬集体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方面。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能力,让每个学生明白个人的价值是建立在集体利益之上的。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举办班会讨论和团队合作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使他们乐于为集体做出贡献,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学校应该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经典书籍、绘画、音乐、剧院等,并通过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学校还可以邀请文化名家来进行讲座和展览,开设传统文化俱乐部等,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和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文化自信心是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内在要求。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让他们能够自豪地展示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强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文艺演出、比赛和节庆活动,鼓励他们展示民族传统文化,在展示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总结: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集体主义精神,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民族精神

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民族精神

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在当代社会的大环境下,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培育出民族精神。

本文将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

首先,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基因。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也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来源。

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小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根源和历史,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从而培养出强烈的民族精神。

同时,传统文化还能够提供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对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审美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其次,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代社会,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和信息爆炸式的发展,很多孩子对传统文化产生了疏离感。

他们更容易受到流行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忽视了自己的根和本。

通过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增强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感悟,从而形成健康的文化身份认同。

此外,传统文化还是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那么,如何在小学生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呢?首先,需要通过教材、教学活动等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课程中。

例如,在语文课上引入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古人智慧;在音乐课上学唱传统歌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美术课上学习中国传统绘画、剪纸等技艺,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其次,可以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传统工艺展览、戏曲演出等,让他们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举办传统文化节、传统手工制作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

最后,还可以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让家长参与进来,一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家庭是孩子最初的教育场所,只有让家庭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者,才能真正做到由点及面,将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

培养小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

培养小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

培养小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2023年,作为一个繁荣发展的国家,中国的教育事业也正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其中,培养小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这不仅是为了让小学生爱国爱家乡,更是为了让他们具备国际竞争力,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我们来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民族精神。

首先,民族精神的培养需要从小抓起。

在小学阶段,需要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让他们知道祖先们为了祖国和人民流血牺牲的故事。

学校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讲座、游学等,让小学生感受到民族精神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和节日庆祝,如春节、中秋节等,让小学生在习俗和传统活动中深刻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除了民族精神,爱国情感也是培养小学生的重要任务。

爱国情感就是让小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的发展,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小学阶段,培养爱国情感需要从日常生活入手。

学生需要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学习国歌、国旗和国徽等国家标志,知道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同时,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与爱国主题相关的活动,如参观国家重要历史文化遗址、举行国旗下讲话等,让小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爱国情怀。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所提到的国学和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热点。

这些文化除了传承和贯穿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底蕴,更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源泉。

在当今世界文化融合的多元背景下,开展这样的文化教育,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至关重要。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祖国的花朵,小学生应该努力学习,为背吧和将来的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把握自己的光荣使命。

学校也需要加强相关教育工作,为小学生创设更优质的教育环境,让他们在理性的启迪和海纳百川的文化底蕴中逐渐成长。

让我们共同关注小学生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优秀传统,为打造强大、民主、文明、多元的社会主义中国而不懈努力。

浅谈小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浅谈小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浅谈小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摘要:本文从当前小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出发,论述了强化小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途径。

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小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1)注重中华历史文明教育,领悟民族精神内涵;(2)通过学科渗透,培育民族精神;(3)结合时事教育,培育民族精神;(4)组织实践活动,培育民族精神;(5)创设情感互动的氛围,培育民族精神。

最后,本文指出,在青少年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必须通过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教育,才能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进而变民族精神为奋进动力,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关键词:民族精神培育新形势新问题途径坚持河南商报道,今年9月份开学第一星期,某重点小学进行升旗仪式,一学生竟公然在众多媒体和记者闪光灯下用红旗檫鼻涕。

前段时间,适逢9.18纪念日,我也问了不少学生今天是什么重大日子,基本没有能答上的,有的甚至还说:“不会是愚人节吧?”令人感到不安。

面临着现代小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重大的缺失,如何解决?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他又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为此,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小学生如何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思考:一、当前小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当代小学生所处的是一个特殊的时空环境。

进入新世纪,世界和中国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构成了这个时代的历史特征,也是当今小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所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多元化也因之产生,西方文化的影响日渐增强,这对小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无疑有着极大的影响。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小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俱增,有相当多的小学生既不看报,也不看电视,网络已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一新趋势对于当代小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民族精神培育与学生全面发展

民族精神培育与学生全面发展

民族精神培育与学生全面发展在我国,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学生全面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的核心。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幼儿相关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新一代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培育民族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我们要明确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等核心价值观。

在学校教育中,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勇于担当,自强不息。

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贯彻这些要求呢?我们要将民族精神的培育融入课程设置。

在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讲述民族英雄的故事、讲解我国的历史文化、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精神的熏陶。

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如手工制作、绘画、唱歌等,让学生在动手动口中体验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学会合作、互助。

比如,在课堂活动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团结协作的力量。

我们还可以定期组织班级活动,如运动会、文艺表演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集体荣誉的重要性。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在德育方面,我们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礼仪的培养;在智育方面,我们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在体育方面,我们要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他们的体质;在美育方面,我们要让学生感受艺术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时刻牢记民族精神培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使命,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为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综合素质较高的新一代贡献力量。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民族精神培育与学生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对新时代少年的期许,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浅谈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浅谈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刨新 精神 。 创 新精 神是 民族 精 神 的重要 组 成
部 分 。我们 的教育 旨在引导学 生认识 中华 民族 改革 创 新 的优 良传统 ,理解 创新 是 民族进 步 的灵魂 , 是

奋发 向上 、 折不 挠 的精 神 支柱 , 中华 民族 生 生 百 是 不息 、 继往 开来 的精 神动 力 。传 承 民族精 神是 一场
弃 、 放弃 的行 为处 事习惯 。 不
仁爱精 神 。 “ 地势 坤 , 子 以厚德载 物 。” 君 中华
民族 的仁爱 精神源 远流长 。我们 不但注 重培养学 生 的仁 爱精神 , 注重 引导 学生 在实 际生 活 中践行 仁 更 爱精 神 。
仪式 。
第 四 , 善学 生评 价体 系 , 立表 彰奖励 机制 。 完 建
多 纪 念 馆 ” 观 学 习 , 扫 烈 士 陵 园 , 光 荣 院 为 军 参 打 到
祖 国统一 、 心凝聚 的思 想和精神 , 导有利 于 国家 人 倡
富 强 、 族 进 步 、 民 幸 福 的 思 想 和 精 神 , 导 通 过 民 人 倡
烈属 服务 , 听革命 前辈 的教诲 。 聆
方方 面面 , 机 渗透在 各个学科 的教学 活动之 中。 有 第二 , 力开展 主题教育活 动和社会实践 活动 。 大 充 分 利 用 重 要 节 日 、纪 念 日等 , 召 开 主 题 班 会 、 团
全 面发展 ,加强 社 会 主义 精 神 文 明建 设 的必 要 保 证, 有助 于青少年 学生树 立正确 的人生 观 、 世界观 。
( 责任 编辑
田欣欣 )

第 三 , 强 校 园 文 化 环 境 建 设 , 造 弘 扬 和 培 加 营

小学生爱国教育传承民族精神

小学生爱国教育传承民族精神

小学生爱国教育传承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传承民族精神是教育的重要使命。

少年强则国强,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关系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爱国,是一种深厚的情感,是对自己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对于小学生来说,爱国或许还没有那么深刻的理解,但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培养。

比如,爱护国旗、国徽,尊重国歌,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爱国表现。

每当国旗升起,国歌奏响,那庄严肃穆的一刻,孩子们心中应充满敬意。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小学生爱国教育,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向孩子传递爱国的价值观。

比如,给孩子讲述家族的历史、先辈们的奋斗故事,让孩子了解家族的传承和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爱国题材的电影、纪录片,一起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祖国的伟大和民族精神的魅力。

学校更是小学生爱国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例如,开展主题班会,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和爱国故事;组织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用激昂的文字和声音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举办绘画、书法展览,用画笔和墨香展现祖国的壮丽山河和悠久文化。

在课堂教学中,各科老师也应将爱国教育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语文老师可以通过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历史老师讲述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地理老师介绍祖国的广袤大地和丰富资源,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社会实践也是小学生爱国教育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为社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他们体会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和担当。

浅议如何在小学弘扬德育和培育民族精神

浅议如何在小学弘扬德育和培育民族精神

浅议如何在小学弘扬德育和培育民族精神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应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劝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以创新精神为重要组成部分,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等原则。

要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课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标签:德育;弘扬;培育;精神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精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

我们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其核心就是爱国主义。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史上,爱国主义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中小学校开展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就是以伟大的民族精神为内容,对中小学生集体和个人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优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第一条就是: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有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如何教育孩子发扬民族精神

如何教育孩子发扬民族精神

如何教育孩子发扬民族精神作为中国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学会知识、掌握技能,更能够明白和发扬祖先留下的民族精神,成为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

那么,如何教育孩子发扬民族精神呢?1.弘扬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华文明之所以千百年来屹立不倒,就是因为它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华文化是绚丽多彩的,其中包括语言文字、传统文化、艺术、哲学、宗教等等。

我们可以利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种场合,让孩子接触到中华文化,了解其丰富多彩的内涵,潜移默化地塑造孩子的文化素养和心灵世界。

2.注重家国情怀的培养中国人讲究“家和万事兴”,因此,家庭教育是推广民族精神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可以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入手,如让孩子多看看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多关心国家大事,多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地理,让孩子逐步培养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做到心中有爱国情怀。

3.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是展现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为推动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我们可以组织或参与一些有相关主题的公益活动,如文化、科技、教育、环保等方面的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感受到自己的责任感和幸福感。

4.提高媒体素质当前,电视、手机、电脑等媒体产品已成为大众的日常娱乐和学习工具,而如何用好这些媒体产品也成了家长和老师的烦恼。

对此,家长和教师应该加强对孩子的媒体素质教育,教会他们辩证地看待信息,理性地评价新闻,批判地接受电视剧、电影、音乐等文艺作品。

让孩子从小学习正确管理信息,提高自己的媒体素质,培养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这也是民族精神的传承。

总之,要想真正地发扬民族精神,教育不可缺少,而教育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我们应该从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娱乐、社交等方面入手,多方位、全方位地引导和教育孩子,让他们成长为有民族自豪感、责任感、担当精神的优秀中华儿女。

如何培养小学生民族精神王成山

如何培养小学生民族精神王成山

如何培养小学生民族精神龙江县杏山中心学校王成山江泽民曾说过: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做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应该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民族精神是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在小学阶段,教师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课堂常规和课堂纪律培养小学生的民族精神。

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转折点,在学校里,他们对这么个庞大的群体,学习的科目和要求及要求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家庭教育给他们提出了更多约束,那么怎么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与少数民族同学之间搞好团结,这些外部的影响是小学生民族精神形成的基础,只有外部的影响被他们接受,转化为他们的道德需要,就要在课堂上常抓不懈,让学生们懂得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这是伟大的民族精神的体现,使他们懂得如何分辨啊、善恶,美丑。

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水平来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

二、低段的学生,由于受其自身心发展水平的局限,缺乏分辨能力,其道德思维与道德评价能力有限,因此,他们的民族精神意识是较差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心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情感,思维的提高。

他们道德评价能力和道德思维也在提高,那么我们就应该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提出适当的教育策略,由浅入深,呈阶梯状,让他们懂得一个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复兴与他们的道德行为分不开的,让学生们懂得民族精神的体现应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

利用榜样示范媒体宣传,来培养小学生的民族精神。

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榜样的示范,及媒体宣传来培养小学生的民族精神也特别重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和不同的年龄特点,应采用适当的形式,如低年级的学生采用榜样的示范形式很多,如老师作为一个榜样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那么这位教师要具有以身作则,严于律已的优秀品质,有利于学生品质的培养,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知道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引导学生如何尊敬老师,回家孝敬父母长辈,以班级的榜样教育学生,团结学生,不打架,不骂人,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利用古往今来的榜样示范增强学生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广泛地利用创设多种教育的载体来培养小学生的民族精神,以增强民族教育的实效性,积极发挥学校的网络在民族精神教育课上的作用,让优秀传统的教育影片,科幻片,大放光彩,让学生充分接受民族精神的熏陶与教育。

如何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如何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如何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手段和开展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一、对中华民族精神核心和精髓的理解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

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作为一个民族漫长历史的积淀与升华,这种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灵魂。

党带领人民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靠的就是这种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地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延绵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摘要:本文从当前小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出发,论述了强化小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途径。

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小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1)注重中华历史文明教育,领悟民族精神内涵;(2)通过学科渗透,培育民族精神;(3)结合时事教育,培育民族精神;(4)组织实践活动,培育民族精神;(5)创设情感互动的氛围,培育民族精神。

最后,本文指出,在青少年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必须通过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教育,才能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进而变民族精神为奋进动力,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关键词:民族精神培育新形势新问题途径坚持河南商报道,今年9月份开学第一星期,某重点小学进行升旗仪式,一学生竟公然在众多媒体和记者闪光灯下用红旗檫鼻涕。

前段时间,适逢9.18纪念日,我也问了不少学生今天是什么重大日子,基本没有能答上的,有的甚至还说:“不会是愚人节吧?”令人感到不安。

面临着现代小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重大的缺失,如何解决?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他又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为此,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小学生如何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思考:一、当前小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当代小学生所处的是一个特殊的时空环境。

进入新世纪,世界和中国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构成了这个时代的历史特征,也是当今小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所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多元化也因之产生,西方文化的影响日渐增强,这对小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无疑有着极大的影响。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小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俱增,有相当多的小学生既不看报,也不看电视,网络已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一新趋势对于当代小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课堂教育、课外活动和社会环境是对小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主渠道,在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如下三方面的薄弱环节。

1、课堂教育首先,目前小学的德育课基本以老师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方式相对单一,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较少,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相关的调查表明,有65%学生表示在德育课上“很想睡觉”或“做作业”。

其次,思想品德课的内容较难,多是条条框框的教条,不少学生觉得看了“没什么感觉”。

在这方面,新加坡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新加坡小学德育教材的内容的教授不是靠抽象的理论、教条的死背硬记来实现,而是把重心落在做个有修养的新加坡人上,因此在内容上紧密结合孩子身边的事件,潜移默化地培养其道德价值观。

再次,教师在民族精神教育上的意识和素质有待提高。

不少学生反映,涉及民族精神的内容“只会在班会上和思想品德课上讲一点”。

在观念上,教师对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不够重视,一些教师尤其是非文科类的教师表示:“民族精神跟我没什么关系,我只要把我自己的课上好就行了,学校看的是学生成绩,其它都是形式而已。

”而一些文科老师的说法是:“民族精神是个好东西,我也很想跟学生好好地讲,但教学任务很紧,不可能在这上面花很多精力。

”此外,培育民族精神并不仅仅是德育课的任务,而是整个教育体系及全社会所要合力解决的问题,但至今,我国的这种合力尚未形成。

在法国,它还整合了全社会的力量,由科学院、教育部、外交部、国家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大学等共同参与,并得到一些社会团体和机构、许多国家或私人协会的帮助和支持。

2、课外活动首先,涉及民族精神教育的课外活动总量少且分布不均衡。

课外活动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但目前课外活动中涉及民族精神教育内容的数量较少,在小学里,极少开展这方面的活动,有些学校一个学期也没有一次主题教育活动,且这些学校的数量不占少数。

其次,课外活动中民族精神教育的方式、内涵和效果都有待提升。

小学的课外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参观”是目前课外活动的主要方式。

对于课外活动的效果,近半数的学生对于课外活动的评价是“感动一下就过去了”。

再次,学生课业负担依然过重,接触民族经典甚少。

不少学生的作业要到晚上八点、九点才能完成。

学生的课外阅读面较窄,主要集中在漫画书、辅助教材等,而一些中外文学名著看得较少,常常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去阅读的。

而对于像《论语》、《三字经》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只有极少的学生表示自己接触过。

此外,对学生上网知道少没有利用网络了解时事,探究时事,查找相关资料,不少学生上网只是碗游戏,聊天。

3、社会环境首先,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于功利化。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首先要求孩子“学习好”,“学习当然是第一”,对于子女的思想道德状况并不关心,不少的家长认为“孩子成绩好了,其他当然没问题”,至于民族精神方面基本没有涉及,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当企业家、做医生、考上大学等等。

其次,校外教育基地应进一步拓展。

去教育基地的参观,各个学校一般都是“一年一至两次”,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太单调了”,“形式很闷”,“不就那几个地方吗?去多了会生厌的。

”美国则十分注重通过社会公共环境的情境熏陶、渲染、渗透作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比如美国绝大多数的博物馆、纪念馆均免费供大、中、小学生参观。

这些场馆集中表现了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宣扬着美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是美国向其国民包括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

再次,电视节目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作用发挥不力。

收看电视节目是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个内容,但学生基本是喜欢收看体育节目、连续剧,有关民族精神方面的节目,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是讲大道理的,不想看,很烦的”。

许多学生爱看的西方影片,大多宣扬英雄主义、国家利益至上及关爱生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充满着西方价值观念。

二、强化小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途径许多事实表明,在我们的国民教育中,确实存在着重智轻德,重先进技术人才培养,而忽视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的培育的倾向。

培育民族精神是时代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我们国家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影响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因此,加强民族精神的培育,要从小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树立实现国家宏伟目标而奋斗的理想。

对小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施:(1)注重中华历史文明教育,领悟民族精神内涵70多年前,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研究世界文明史时发现,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罗马等几个有名的古帝国的文明,都陆续消亡了,只有中华文明生存并延续下来。

“为什么中华文明会成为世界上唯一幸存至今的文明?”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就是由于强大的民族精神的维系。

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素以文明之邦著称。

悠久的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培育了崇高的民族精神。

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柱开来、永不枯竭的思想源泉。

民族精神是每个炎黄子孙认为自己为振兴中华而一定遵循的信条。

它不单是某种心理成分,而是一种深刻的思想认识,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主义有机统一,它是每个公民为国献身的真正动力,自然它应成为学校德育教学追求的最高目标。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以中华文明为主轴,组织学生读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讲民族英雄的故事,缅怀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进而可以引导学生选一条最有针对性的名言作为座右铬,经常带在身上,坚持每日“三省吾身,”让它激励自己不断进步;选一位自己心目中最敬佩的革命领袖、英雄或专家名人作为学习的榜样,用他们的事迹激励自己前进;制订一个实现自己一定理想信念的行动计划,并公布于众,在大家指导、帮助和监督下落实,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领悟民族精神内涵。

(2)通过学科渗透,培育民族精神课堂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因此,教师在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挖掘道德教育因素,制订具体的目标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民族精神培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远大理想和服务于社会的思想。

(3)结合时事教育,培育民族精神小学德育工作要结合事实,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常抓不懈。

要充分利用每一次重大事件、重大活动进行品德教育。

例如针对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通过让学生看电视、读新闻,进行时政评述,加深学生对霸权主义的认识和激发他们对霸权主义的愤慨,让学生明白“天下并不太平”、“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

只有抓住生活实践中每一次关键时机,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激发和升华教育,那么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民族感情、民族意识、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就会得到特别的强化。

同时,这种精神就会化成鼓舞和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力量,从而战胜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知难而进,并形成对祖国的强烈的责任感。

新西兰小学教学的重点,就是知道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寻找知识、收集信息,不做“井底之蛙”,他们在课堂的时空也向生活、社会和世界延伸。

(4)组织实践活动,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培育离不开宣传、教育和引导,开展各种有益的实践活动是较为有效的途径。

法国小学生每周有一天不在课室上课,而是到社会大课堂学习和实践。

历史古迹博物馆、科学馆都是他们的大课堂,至科学院、研究所、大学和工厂等都是他们学习参观的常去之处。

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可以通过校内常规性德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坚持每周升旗和国旗下讲话制度,充分利用每周的班会、队会、故事会、音乐会、演讲会,以及每年“五〃四”、“十〃一”、“一二〃九”等庆祝纪念活动,观看描写革命先烈、领袖人物的影片和爱国主义历史影剧,并且写影评、谈观后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的感染。

另外,还可通过校外活动实践来育人。

家庭、社会实践活动有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因此,可组织学生听乡村干部作乡情、村情报告,讲解乡土历史,展望未来发展前景;请劳动模范作先进事迹报告,培养奉献精神,树立远大理想;请农民企业家介绍致富心得。

带领学生参观社区成就展览,接触生活实际,学生可以从中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体悟到许多课堂上体悟不出的道理。

还可以通过读书活动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利用青少年记忆力好、接受力强,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古代诗词、散文、格言、警句和名著,让学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台湾、香港地区至北美、东南亚华人社会就开展儿童“读经”活动,就是“经典诵读”,主张利用13岁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读诵中国文化,感受深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毕竟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长河中,能够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莫过于经、史、子、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