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摘要:本文从当前小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出发,论述了强化小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途径。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小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1)注重中华历史文明教育,领悟民族精神内涵;(2)通过学科渗透,培育民族精神;(3)结合时事教育,培育民族精神;(4)组织实践活动,培育民族精神;(5)创设情感互动的氛围,培育民族精神。最后,本文指出,在青少年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必须通过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教育,才能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进而变民族精神为奋进动力,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关键词:民族精神培育新形势新问题途径坚持

河南商报道,今年9月份开学第一星期,某重点小学进行升旗仪式,一学生竟公然在众多媒体和记者闪光灯下用红旗檫鼻涕。前段时间,适逢9.18纪念日,我也问了不少学生今天是什么重大日子,基本没有能答上的,有的甚至还说:“不会是愚人节吧?”令人感到不安。面临着现代小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重大的缺失,如何解决?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又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此,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小学生如何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我从以下

几方面进行了思考:

一、当前小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当代小学生所处的是一个特殊的时空环境。进入新世纪,世界和中国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构成了这个时代的历史特征,也是当今小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所面临的新形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多元化也因之产生,西方文化的影响日渐增强,这对小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无疑有着极大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小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俱增,有相当多的小学生既不看报,也不看电视,网络已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一新趋势对于当代小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课堂教育、课外活动和社会环境是对小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主渠道,在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如下三方面的薄弱环节。

1、课堂教育

首先,目前小学的德育课基本以老师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方式相对单一,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较少,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相关的调查表明,有65%学生表示在德育课上“很想睡觉”或“做作业”。

其次,思想品德课的内容较难,多是条条框框的教条,不少学生觉得看了“没什么感觉”。在这方面,新加坡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新加坡小学德育教材的内容的教授不是靠抽象的理论、教条的死背硬

记来实现,而是把重心落在做个有修养的新加坡人上,因此在内容上紧密结合孩子身边的事件,潜移默化地培养其道德价值观。

再次,教师在民族精神教育上的意识和素质有待提高。不少学生反映,涉及民族精神的内容“只会在班会上和思想品德课上讲一点”。在观念上,教师对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不够重视,一些教师尤其是非文科类的教师表示:“民族精神跟我没什么关系,我只要把我自己的课上好就行了,学校看的是学生成绩,其它都是形式而已。”而一些文科老师的说法是:“民族精神是个好东西,我也很想跟学生好好地讲,但教学任务很紧,不可能在这上面花很多精力。”

此外,培育民族精神并不仅仅是德育课的任务,而是整个教育体系及全社会所要合力解决的问题,但至今,我国的这种合力尚未形成。在法国,它还整合了全社会的力量,由科学院、教育部、外交部、国家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大学等共同参与,并得到一些社会团体和机构、许多国家或私人协会的帮助和支持。

2、课外活动

首先,涉及民族精神教育的课外活动总量少且分布不均衡。课外活动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但目前课外活动中涉及民族精神教育内容的数量较少,在小学里,极少开展这方面的活动,有些学校一个学期也没有一次主题教育活动,且这些学校的数量不占少数。其次,课外活动中民族精神教育的方式、内涵和效果都有待提升。小学的课外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参观”是目前课外活动的主要方式。对于课外活动的效果,近半数的学生对于课外活动的评价是“感动一下就

过去了”。再次,学生课业负担依然过重,接触民族经典甚少。不少学生的作业要到晚上八点、九点才能完成。学生的课外阅读面较窄,主要集中在漫画书、辅助教材等,而一些中外文学名著看得较少,常常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去阅读的。而对于像《论语》、《三字经》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只有极少的学生表示自己接触过。此外,对学生上网知道少没有利用网络了解时事,探究时事,查找相关资料,不少学生上网只是碗游戏,聊天。

3、社会环境

首先,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于功利化。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首先要求孩子“学习好”,“学习当然是第一”,对于子女的思想道德状况并不关心,不少的家长认为“孩子成绩好了,其他当然没问题”,至于民族精神方面基本没有涉及,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当企业家、做医生、考上大学等等。其次,校外教育基地应进一步拓展。去教育基地的参观,各个学校一般都是“一年一至两次”,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太单调了”,“形式很闷”,“不就那几个地方吗?去多了会生厌的。”美国则十分注重通过社会公共环境的情境熏陶、渲染、渗透作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美国绝大多数的博物馆、纪念馆均免费供大、中、小学生参观。这些场馆集中表现了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宣扬着美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是美国向其国民包括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再次,电视节目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作用发挥不力。收看电视节目是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个内容,

但学生基本是喜欢收看体育节目、连续剧,有关民族精神方面的节目,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是讲大道理的,不想看,很烦的”。许多学生爱看的西方影片,大多宣扬英雄主义、国家利益至上及关爱生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充满着西方价值观念。

二、强化小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途径

许多事实表明,在我们的国民教育中,确实存在着重智轻德,重先进技术人才培养,而忽视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的培育的倾向。培育民族精神是时代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我们国家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影响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民族精神的培育,要从小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树立实现国家宏伟目标而奋斗的理想。对小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施:

(1)注重中华历史文明教育,领悟民族精神内涵

70多年前,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研究世界文明史时发现,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罗马等几个有名的古帝国的文明,都陆续消亡了,只有中华文明生存并延续下来。“为什么中华文明会成为世界上唯一幸存至今的文明?”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就是由于强大的民族精神的维系。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素以文明之邦著称。悠久的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培育了崇高的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柱开来、永不枯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