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手纹
《外婆的手纹》
【当代】李汉荣
李汉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政协委员, 著名诗人、散文家。先后获市、省、全国各类奖项30 余次。今天我们学习他优美的回忆性散文《外婆的手 纹》。
文题上的“手纹”一词怎么理解? 手的纹路。 什么叫女红? 女工,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 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
外婆的手纹指什么?具体体现在哪里?
外婆的手纹 李汉荣 外婆: ——— 艺术品 “艺术家” ↓ 心灵手巧 勤劳俭朴 热爱生活 做衣——诗情画意
艺术家
“我” 保存 “复制” ↓ 赞美外婆 怀念外婆 传承精神
手工精巧
怀念
做人——安详、宁静、朴实
1、文章的叙述语言含有浓浓的情感色彩,具有 强烈的感染力。在作者的讲述中,我们不仅欣赏了外 婆的生命痕迹,更难忘她对子孙的情感和对待人生的 态度。我期待着我们每个人在平凡的生活都能够认真 地对待着自己的生命,善待身边的一切,创造出属于 自己的美丽人生。 2、外婆具有浓重的艺术家气质,与其说外婆在做 针线活,还不如说她在创作艺术。外婆首先是从自然 中发现一种自然的美,再在她的绣品中创造出一种绣 品的美、艺术的美。带着这样的美的眼光,对待生活, 善待一切。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种仁爱,这样的一种宽 容,她能把一切事物都挖掘出一种人性美。
我们可以看出外婆是怎样一个人? 外婆有着她独特的审美、准则、态度和灵感,才 为“我们”创作出一件又一件的艺术品,因此她是一 个有高超针线活手艺的人。 “我”是如何看待外婆的“艺术品”的。 当作文物保存,叫妻子临摹仿做,自己动手“复制”。 “我”的这些行为,蕴涵着怎样丰富的思想感情呢? 外婆用她那精巧的手艺,在平凡的生活中, 缝补着生活,裁剪着人生……穿越记忆中的岁月。 “我” 的这些行为,表达了对外婆的深深眷恋、 怀念与赞美之情。
《外婆的手纹》赏析
《外婆的手纹》赏析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外婆的手纹》赏析,这是一篇很温暖励志的课文,一起来品味下吧。
这是一篇叙事抒情相结合的记实性散文。
文章以外婆的针线活好为线索,赞美了外婆心灵手巧,勤劳朴实,热爱生活的美德,表达了作者对外婆的无限怀念的真挚感情。
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6自然段),主要写外婆裁缝新衣时的心理和习惯。
可分三层。
第一层(1—2自然段),外界评价外婆做针线活的手艺高:合身、好看、有美感、有艺术性。
第二层(3—4自然段),写做衣如同做人,要下点功夫,心里要有个“样式”。
这里作者把做衣同做人相比,增强了文章的品味,也讲出了外婆衣服做的好的原因,即先做好人,再去缝制好衣。
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一个连人都做不好的人,又能做什么好事呢?第三层(5—6自然段),写外婆做衣的过程,始终用心体会布的心情,心里充满激情和期望,才能做出好衣服。
写每次缝衣外婆先洗手、穿整齐衣服,坐端正,找敞亮地方,坐在院子里,这些都是写外婆做衣时的习惯。
正是这样的习惯,才充分体现了外婆做人的原则。
这些外在表现,映衬出内在的品质:朴素、虔城、庄严。
第二部分(7—8自然段),写“我”穿新衣的时节和穿旧衣的心情。
回忆童年只有在盛大节日才能穿一件新衣,平时都是穿有补丁的旧衣,但也从不感到委屈,原因是那补丁是外婆精心设计缝补的:补丁的颜色、形状简直成了艺术品,是外婆用美缝补着生活。
虽然写“我”穿衣,实为突出外婆补衣,表面看似闲笔,仔细品味,才觉得怪有味道。
第三部分(9—13自然段),写外婆手巧绣花的灵感来自生活,源于大自然,表现外婆热爱生活,喜欢大自然的品质。
这是外婆手艺高超的根本。
一个不热爱生活,远离大自然的人,心灵是干涸的,眼睛看不见色彩,感受不到阳光的温暖,还谈什么灵感!没有灵感又怎能缝制出美感的新衣。
第13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前12个自然段都是讲外婆量、剪、裁、缝的事,并没有扣住题目“外婆的手纹”,到13自然段作者在前面叙述的基础上,紧扣题目,发表了感慨:外婆缝制的是天上人间最美好的东西,穿在身上,能感受到外婆手纹的温暖和亲切。
《外婆的手纹》赏析
《外婆的手纹》赏析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外婆的手纹》赏析,这是一篇很温暖励志的课文,一起来品味下吧。
这是一篇叙事抒情相结合的记实性散文。
文章以外婆的针线活好为线索,赞美了外婆心灵手巧,勤劳朴实,热爱生活的美德,表达了作者对外婆的无限怀念的真挚感情。
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6自然段),主要写外婆裁缝新衣时的心理和习惯。
可分三层。
第一层(1—2自然段),外界评价外婆做针线活的手艺高:合身、好看、有美感、有艺术性。
第二层(3—4自然段),写做衣如同做人,要下点功夫,心里要有个“样式”。
这里作者把做衣同做人相比,增强了文章的品味,也讲出了外婆衣服做的好的原因,即先做好人,再去缝制好衣。
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一个连人都做不好的人,又能做什么好事呢?第三层(5—6自然段),写外婆做衣的过程,始终用心体会布的心情,心里充满激情和期望,才能做出好衣服。
写每次缝衣外婆先洗手、穿整齐衣服,坐端正,找敞亮地方,坐在院子里,这些都是写外婆做衣时的习惯。
正是这样的习惯,才充分体现了外婆做人的原则。
这些外在表现,映衬出内在的品质:朴素、虔城、庄严。
第二部分(7—8自然段),写“我”穿新衣的时节和穿旧衣的心情。
回忆童年只有在盛大节日才能穿一件新衣,平时都是穿有补丁的旧衣,但也从不感到委屈,原因是那补丁是外婆精心设计缝补的:补丁的颜色、形状简直成了艺术品,是外婆用美缝补着生活。
虽然写“我”穿衣,实为突出外婆补衣,表面看似闲笔,仔细品味,才觉得怪有味道。
第三部分(9—13自然段),写外婆手巧绣花的灵感来自生活,源于大自然,表现外婆热爱生活,喜欢大自然的品质。
这是外婆手艺高超的根本。
一个不热爱生活,远离大自然的人,心灵是干涸的,眼睛看不见色彩,感受不到阳光的温暖,还谈什么灵感!没有灵感又怎能缝制出美感的新衣。
第13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前12个自然段都是讲外婆量、剪、裁、缝的事,并没有扣住题目“外婆的手纹”,到13自然段作者在前面叙述的基础上,紧扣题目,发表了感慨:外婆缝制的是天上人间最美好的东西,穿在身上,能感受到外婆手纹的温暖和亲切。
《外婆的手纹》PPT课件
……
一天,造反派抄了她的房子,搜走了梳妆镜和那把红木梳子, 并把它们作为封建文化和地主生活方式的罪证,供革命群众参观 批判。
……
有一次,我不经意间走进外婆的卧室,我看见外婆对着一碗水, 在整理自己的头发。 清水里,她隐约的脸那么忧伤。 浅浅的水里,外婆的孤独和痛苦,深不可测。
…… ———《一碗清水》
理解感悟
“我”是如何对待外婆的艺术品的?
1、保存着外婆的手纹 2、叫妻子临摹仿做 3、亲手“复制” 外婆的手纹
思考:我为什么要亲手复制外婆的手纹?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再也找不见了,那安详地在屋檐下、在场院里、 在树荫下、在溪水边、在鸡鸣鸟声里,含着微笑凝神 地做针线活、将情感和目光一针一线织成手艺的母亲 的形象和姑娘的形象再也找不见了。这些动人的场景, 这些古老的风情,这些代代传承的民间艺术,都被现 代化的大批量、标准化、市场化的制造业所快速取代, 以它们为载体的文化和精神也正在快速消失。
是的,一种场景、一种风情、一种技艺,都由长久 的岁月和生命积淀而成,它们是构成一种文化的元素 和灵魂。
——《这一刻,我回到精神的故乡 》
布置作业
1、文章为何不以“外婆的手艺”为题,而是以“外婆 的手纹”为题? 2、拓展阅读:A、《一碗清水》
B、《这一刻,我回到精神的故乡 》 要求:进一步走进作者,进一步理解外婆,理解作者 的写作目的,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
外婆的手纹
李汉荣
整体感知
1、解题:外婆的手纹 2、 外婆的针线活做得怎么样?作者是如何评价外婆 的针线活的?
3、圈划具体描?从中可以看出外婆怎样的为人?
……
后来才知道,外婆是地主婆。 地主外爷早已死了,地主婆——我的外婆仍然活着。 她出生于书香之家是她的罪恶。 那架古色古香的梳妆镜就是罪恶的见证。 外婆常常对着镜子发呆,她好像要从镜子深处找到一个人,来证 明她的清白。
《外婆的手纹》教案(优秀6篇)
《外婆的手纹》教案(优秀6篇)《外婆的手纹》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品读文中描写外婆的语句,感悟外婆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
2、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对外婆的深厚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板书:《外婆的手纹》,要求学生轻轻地读文题:思考:文题上的“手纹”一词怎么理解?文中,外婆的手纹表现在哪里?外婆的手纹主要表现在她平时做的手工活里:——缝衣;补衣;绣花。
问题切入:你们对文中的那个外婆的印象如何?课文主要写了她哪些事情?二、阅读文本感知:1、圈划描写外婆的重点语句。
2、圈划后同学间初步交流。
3、教师帮助学生输理课文主要材料。
——写外婆能做一手很好的针线活:缝衣、补衣、绣花样样精通。
——写外婆教导我如何做人,令我终身难忘。
——写外婆宁静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豁达开朗的精神世界。
——写作者对对外婆的深情赞美和无限的思念。
4、教师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外婆形象:——外婆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
(她俨然是一个艺术家)——外婆是一个普通劳动者,却富有智慧。
——外婆是一个把悲苦孤寂沉在心底,乐观地面对生活的人。
依据:②段、⑥段,做衣服的动作神态刻画及作者的评价;⑦段中对外婆补衣服的评价;⑩段、(13)段中对外婆绣衣服时动作神态赞美性评价4、要求学生反复品读这些段落。
四、探索文旨问:“我”是如何看待外婆的艺术品的?——高度赞美、非常珍惜、深深怀念依据:(1)保存着外婆的手纹(2)叫妻子临摹仿做(3)自己动手,亲自仿做全班朗读课文16节。
从这节中可以看到“我”不仅亲自仿做,还“静下来,沉入外婆可能有的那种心境”。
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外婆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境?“或许是孤寂和悲苦,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
”▲到此,我们再回过头来琢磨文题“外婆的手纹”,你会产生什么新的'认识?——不仅仅是外婆的如艺术品一样的针线活,更是外婆的一种生活态度。
面对人生的磨难,外婆总能以她那与世无争、恬静、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外婆的手纹》语文课文练习
《外婆的手纹》阅读训练李汉荣智慧助理保留版权上大附外中八年级办公室保留解释权一.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①外婆的针线活做得好,周围的人们都说:她的手艺好。
②外婆做的衣服合身,好看。
好看,就是有美感,有艺术性,不过,乡里人不这样说,只说好看。
好看,好像是简单的说法,其实要想得到这个评价,是很不容易的。
③外婆说,人在找一件合适的衣服,衣服也在找那个合适的人,找到了,人满意,衣服也满意,人好看,衣服也好看。
④她认为,一匹布要变成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功夫。
做衣或做人,心里要有一个“样式”,才能做好。
⑤外婆做衣服是那么细致耐心,从量到裁到缝,她好像都在用心体会布的心情。
一匹布要变成一件衣服,它的心情肯定也是激动充满着期待,或许还有几分胆怯和恐惧:要是变得不伦不类,甚至很丑陋,布的名誉和尊严就毁了,那时,布也许是很伤心的。
⑥记忆中,每次缝衣,外婆都要先洗手,把自己的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身子也尽量坐得端正。
外婆总是坐在光线敞亮的地方做针线活。
她特别喜欢坐在院场里,在高高的天空下面做小小的衣服,外婆的神情显得朴素、虔诚,而且有几分庄严。
⑦在我的童年,穿新衣是盛大的节日,在春节、生日的时候,有可能穿一件新衣。
旧衣服、补丁衣服是我们日常的服装。
我们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也不感到委屈,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都过着打补丁的日子,另一方面,是因为外婆在为我们补衣的时候,精心搭配着每一个补丁的颜色和形状,她把补丁衣服做成了好看的艺术品。
⑧现在回想起来,在那些打满补丁的岁月里,外婆依然坚持着她朴素的美学,她以她心目中的“样式”缝补着生活。
1、在文中第②、④、⑦节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从选文看,人们说外婆的“手艺好”是因为:3、外婆做针线活时,衣着是:,地点是:,神情是:;这表明外婆的人生态度。
4、文章第④节说做衣如同做人,要下点功夫,心里要有个“样式”。
这里的“样式”是指。
这里作者把做衣同做人相比,作用是5、“我”童年时穿打补丁的衣服不感到委屈的原因是:①;②;这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外婆。
外婆的手纹主题归纳总结
外婆的手纹主题归纳总结在我记忆中,外婆的手纹是一道深深的烙印,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无尽的爱。
每一条纹路都是外婆勤劳和温柔的见证,使她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
通过触摸她温暖的手掌,我深深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和关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以几个主题为线索,回忆和总结外婆手纹所代表的珍贵和独特的意义。
1. 外婆手掌的坚毅:外婆的手纹处处散发着一种坚毅与力量。
那些刻满岁月沧桑的纹路,见证了她奋斗一生的勤劳与坚持。
无论面对生活的困难,外婆总是毫不动摇地面对挑战,用她的坚毅和智慧指引我们前行。
她教会了我勇敢坚强,无论生活带给我什么,我都能够坚持下去。
2. 外婆手纹的温暖:我永远记得小时候,每当我感到无助和困惑时,外婆总是会用她那温暖的手掌来安慰我。
她的手纹中蕴含着无尽的温情和无私的爱,让我在外婆的怀抱中感到安心和守护。
即使我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但每当外婆的手掌轻轻地摸摸我的脸颊,那温暖的感觉依然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安慰。
3. 外婆手纹的智慧:外婆的手掌中蕴含着生活的智慧和经验。
她用手指的触感传授着我许多珍贵的道理和人生的哲理。
每当我遇到困惑时,外婆的手纹似乎能够解锁我的思维,让我明白应该如何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她的智慧启迪了我,让我学会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挑战,不断成长和进步。
4. 外婆手掌的老去:随着时间的流转,外婆的手掌也已经岁月的痕迹。
纵观她手纹的变迁,我看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脆弱。
然而,这些纹路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美丽和价值。
它们见证了外婆的成长和嬉笑,记录了她无数的喜怒哀乐。
外婆手纹的老去让我懂得珍惜每一天,对身边的人和事心存感激,并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变化。
总结起来,外婆的手纹不仅仅是一道美丽的痕迹,更是一把钥匙,打开着我人生的智慧和成长之门。
它们承载着外婆辛勤劳动,无私付出的无限爱意,通过它们,我理解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每一条纹路都是那么独特而真实,正如外婆对我的爱一样,独一无二和永恒。
在我心中,外婆的手纹将永远代表着一种家庭的温暖和爱的连接,我会永远怀念和珍惜这份无形的纽带。
八年级语文外婆的手纹
八年级语文外婆的手纹《外婆的手纹》第一时【学习目标】1.感受这篇散文的语言优美且蕴含哲理的特点。
2.学会抓住重点语段、品读关键词句的方法,体会作者对外婆的深厚感情。
3.学习外婆在苦难中追求真善美的品质及其朴实而高尚的情操,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重点难点】1.重点:体会外婆的美好品质,以及作者对外婆的深厚感情。
2.难点:外婆抚育儿孙成长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生命意义。
【文提示】1.手纹:手的纹路。
文中指外婆缝制的衣服,还指外婆的一种生活态度。
2.理解富有深意的语言,从对外婆的描写中感受其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
【正音正字】虔qián 摹ó淙淙óng【词语积累】不伦不类如梦初醒冬暖夏凉天上人间【初学文】1.朗读文。
2.作者把外婆的针线活称为什么?在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词语。
“艺术品”〈第七节〉)3.现在,大多数人不再接触针线活了,“我”是如何看待外婆的艺术品的?非常珍惜、怀念:①保存着外婆的手纹。
②叫妻子临摹仿做。
③自己动手,亲自仿做。
【文分析】这是一篇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回忆性散文。
文中有不少蕴含人生哲理、文质兼美的语句。
以外婆的针线活好为线索,通过对外婆手纹的怀念,让我们感受到外婆俨然是一位艺术家,她所做的针线活就是一艺术品,表现了外婆对自然,对待人,对待生活的仁爱、宽容的生活态度,从而让我们感受外婆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外婆的无限怀念以及想要延续、传承这种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的真挚感情。
第4段,“外婆认为一匹布要成为一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功夫。
无论做衣或做人,心里都要有一个样式才能做好。
”这是外婆的一种人生信念,她觉得要做一个好人的话,就象做衣一样,要用真心来做衣。
认真做衣,认真做人,是准则。
准则:做衣如做人。
第6段,“先洗手,穿得整整齐齐,身子坐端正。
坐在光线敞亮的地方,态度:细致、庄重、朴素、虔诚”。
外婆做衣服的习惯,体现了她的态度:细致、庄重、朴素、虔诚。
外婆的手纹李汉荣阅读理解题
外婆的手纹李汉荣阅读理解题
《外婆的手纹》是一篇由李汉荣创作的文章,主要讲述了外婆通过自己的手艺和努力,将普通的布料变成精美的衣物,以及外婆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以下是一些关于《外婆的手纹》的阅读理解题:
1. 文章中描述了外婆制作衣服的过程,其中哪些细节体现了外婆对手艺的讲究和追求完美?
2. 外婆对于衣服的款式和颜色有着怎样的审美观念?
3. 文章中提到“一匹布要变成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功夫”,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4. 外婆在制作衣服时,为什么要先洗手、穿整齐衣服、端正坐姿?
5. 文章中通过描写外婆的手纹,传达了哪些情感和意义?
6.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手纹”的理解。
7. 文章结尾处提到“记忆中,每次缝衣,外婆都要先洗手”,这句话在结构上和主题上有什么作用?
8. 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其表达效果。
9.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
10. 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美”的理解。
以上是一些关于《外婆的手纹》的阅读理解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思想,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外婆的手纹的阅读答案
外婆的手纹的阅读答案【篇一:《外婆的手纹》课后练习】>一、由课文中的“外婆”,你一定想到了自己的外婆或爸妈吧,请精心挑选一个让你心动的细节,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忆外婆——一张照片勾起的回忆①这张照片摄于两年前,玄武湖边,一排粗壮的柳树下,远远的长凳上孤零零地坐着一位老人,背有些佝偻,双手背在身后,轻轻地捶打着腰背。
好熟悉的身影!当时我一边下意识地举起相机、按下快门,一边又向前走了几步。
②是了,这位金陵老人的装束,与我外婆当年的样子何其相似!短发用黑色铅丝做成的发箍箍着,纹丝不乱,身上也是穿着这种洗得有些发白的卡其布衣服,脚下是双白底黑面的布鞋??③外婆过世已快二十个年头了??④小时候生活在外婆家,总不见她有空闲的时候,忙完家务,手上不是织着毛衣,就是纳着鞋底。
⑤那时的我,最盼望的是新年,因为远在青海和云南插队的舅舅们回来探亲时,外婆又要炒喷香的鱼松、做各种好吃的饭菜了。
⑥那时的我觉得鱼松就是世上最好的美食了。
把洗净后切成小段的带鱼放入油锅,炸至金黄松脆,然后再用小火在铁锅中不断翻炒,鱼块散成像现磨咖啡那样的小颗粒,鱼松就基本制成了。
出锅冷却之后,装到玻璃瓶中,那是给两个舅舅探亲假结束后回乡下准备的,每人两瓶,够他们在缺少荤腥的乡下吃大半个月了。
当然制作过程中,我也总能揩油吃到不少。
那时的我哪里知道,一瓶鱼松需要多少条带鱼,多少下翻炒才能做成啊!只觉得那种香味,令人垂涎欲滴!只觉得锅铲在铁锅中翻炒的当当声,是世间最美妙的声音!⑦舅舅们探亲的半个月间,家里始终弥漫着这样的好味道、好声音。
等舅舅们走了,偶尔会听到外婆一边揉着肩膀,一边跟外公聊家常:“两个孩子又黑又瘦,像猴子一样??红烧带鱼,要买3角5分一斤的大带鱼;炒鱼松,就不必买大的贵的鱼,买8分钱一斤的小鱼就行了,省下的钱,就能给孩子们多买点大白兔奶糖带下乡去??”⑧后来从母亲那里知道,那时的政策,一家中只要有一个孩子插队农村,其他的兄弟姐妹就不必下乡了。
《外婆的手纹》读后感_小学生
《外婆的手纹》读后感
外婆的手纹在作者心中仍然可见,因为外婆的工艺品已经融入我的内心。
外婆的手艺好,外婆的每一件作品,穿的人都觉得很合身,穿在身上显得格外漂亮。
外婆的审美很独特,她认为人与衣服,应该是一一搭配,各得其所。
外婆的准则令人沉思,她认为无论做人或做衣,都不能大意,要有一个目标才能做好。
外婆的态度是细致耐心的,大家认为外婆手艺好是因为外婆的作品很完美,但在这完美之后,外婆付出的是无数的耐心、端庄、庄严和虔诚。
外婆的手纹,因为年龄和劳动,日益增多。
外婆的手艺,也因为她的离去,永远失传。
我看见天空中,永不失传的云朵和花儿。
我看见水里的鱼游过来,水仙欲开未开。
我隐隐地触到了外婆的手。
那永不失传的手上的温度。
1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二三外婆的手纹
感悟:
从“孤寂和悲苦”中,我们可以看出外 婆的一生其实是充满了苦难的,但苦难 的人生并没有磨掉外婆对生活的态度— —对真善美的追求;而且外婆在苦难中 沉淀出了“仁慈、安详和宁静”,这是 一种经过苦难的磨砺后升华出的快乐而 淳朴、旷达且宽怀的精神世界。
体会
文最后一节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外婆的品质是那么让人感念,在你的周围 有没有令你感动的细节?用300字写下来。 2、完成“微学程”中的练习 3、推荐书目 倪萍的《姥姥语录》
(1)内容上:表现出“我”被外婆在绣品上 传递出的美所感染,为外婆用双手创造出的生 活之美而感叹。
(2)结构上:既照应了文章的标题,因为 “外婆的手纹”是她辛勤劳作的见证,又深化 了全文的中心,即外婆追求真善美的执著人生 态度及乐观、快乐、豁达的精神世界,引领我 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布置作业
外婆的手纹
李汉荣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思考:外婆的手纹是一篇饱含深情的 回忆性散文,文章回忆了什么内容?
理解感悟
1、文中哪些地方提到外婆的手艺?哪些地方提到外 婆的手纹? 2、在外婆缝补衣服、绣花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 外婆形象。
3、“我”对外婆手纹的态度?
理解感悟:领会第13自然段的作 用?
内容上:抒发了对外婆的针线手艺的赞 颂以及对外婆的怀念之情。
结构上:点题;承上启下,既承接了上 文的内容——外婆的针线活好,又引出 下文我对外婆的针线活(艺术品)的感 情。
理解感悟
“我静下来,沉入外婆可能有的那种心境。或许 是孤寂和悲苦,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 安详和宁静。”
体会外婆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境?由此可以看 出外婆怎样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
外婆的手纹读后感
外婆的手纹读后感《外婆的手纹》读后感。
《外婆的手纹》是一本感人至深的书,它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农村老人外婆的一生。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生命的脆弱,以及亲情的珍贵。
外婆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一生都在田间劳作,照顾家人。
她的手纹深深地印刻着岁月的痕迹,每一条纹路都是她辛勤劳作的见证。
在书中,作者通过外婆的手纹来表达了对外婆的尊敬和敬爱,也表达了对农村妇女的敬意和赞美。
外婆的手纹是她一生的写照,是她辛勤劳作、默默奉献的见证,更是对她一生的回顾和怀念。
通过外婆的手纹,我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
外婆年轻时的手纹是嫩嫩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而到了晚年,手纹却变得深深浅浅,布满了皱纹。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岁月的无情,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我们要学会珍惜每一个当下,不要让时间留下遗憾。
外婆的手纹也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
外婆一生都在田间劳作,她的手纹是她辛勤劳作的见证。
她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她的一生都在默默地奉献。
然而,生命终究是脆弱的,外婆的离去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和宝贵。
我们要学会珍惜眼前的幸福,珍惜身边的亲人,不要让生命留下遗憾。
最让我感动的是外婆对家人的深情。
外婆一生都在默默地奉献,她的手纹是她对家人的深情见证。
她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用自己的辛勤劳作换来了家人的幸福。
她对家人的深情让我感到无比温暖,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亲情的珍贵。
在外婆的手纹中,我看到了家人对她的深情,也看到了她对家人的深情。
这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更加珍惜亲情的珍贵。
通过《外婆的手纹》,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生命的脆弱,以及亲情的珍贵。
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更加珍惜亲情的珍贵。
外婆的手纹是一生的见证,也是对亲情的怀念。
让我们珍惜每一个当下,不要让时间留下遗憾,也不要让生命留下遗憾。
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用自己的深情守护亲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温馨和幸福。
外婆的手纹阅读练习及答案
外婆的手纹阅读练习及答案《外婆的手纹》是作家李汉荣先生的一篇纪实性回忆散文,作者通过对儿时回忆的描述,向我们生动的展现了外婆的心灵手巧和朴实勤劳。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外婆的手纹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能帮到你。
《外婆的手纹》阅读材料①外婆的针线活做得好,周围的人们都说:你外婆的手艺好。
②外婆做的衣服不仅合身,而且好看。
好看就是有美感,有艺术性。
外婆说,人在找一件合适的衣服,衣服也在找那个合适的人,找到了,人满意,衣服也满意;人好看,衣服也好看。
她认为,一匹布要变成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功夫。
③外婆做衣服细致耐心,从量到裁到缝,她好像都在用心体会布的心情,一匹布要变成一件衣服,它的心情肯定也是激动充满着期待。
记忆中,每次缝衣,外婆都要先洗手,把自己的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身子也尽量坐得端正。
外婆总是坐在光线敞亮的地方做针线活。
她特别喜欢坐在院场里,在高高的天空下面做小小的衣服,外婆的神情显得朴素、虔诚,而且有几分庄严。
④在我的童年,穿新衣是盛大的节日。
旧衣服、补丁衣服是我们日常的服装。
我们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也不感到委屈,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都过着打补丁的日子,另一方面,是因为外婆在为我们补衣的时候,精心搭配着每一个补丁的颜色和形状,她把补丁衣服做成了好看的艺术品。
⑤外婆的“艺术灵感”来自她的内心,也来自大自然。
燕子和各种鸟儿飞过头顶,它们的叫声和影子落在外婆的心上和手上,外婆就顺手用针线把它们临摹下来。
舅舅说,你外婆的手艺是从天上学来的。
⑥那年秋天,我上小学,外婆送给我的礼物是一双鞋垫和一个枕套。
鞋垫上绣着一汪泉水,泉边生着一丛水仙,泉水里游着两条鱼儿。
我说,外婆,我的脚泡在水里,会冻坏的。
外婆说,孩子,泉水冬暖夏凉,冬天,你就想着脚底下有温水流淌,夏天呢,有清凉在脚底下护着你。
你走到哪里,鱼就陪你走到哪里,有鱼的地方你就不会口渴。
枕套上绣着月宫,桂花树下,蹲着一只兔子,它在月宫里,在云端,望着人间,望着我,到夜晚,它就守着我的梦境。
细读《外婆的手纹》
细读《外婆的手纹》初读《外婆的手纹》,便沉浸于这篇文质兼美的回忆性散文中。
作者借外婆的手纹表达了对外婆的怀念,情感真挚动人。
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了自己儿时外婆缝衣绣花的场景,“在那些打满补丁的岁月里,外婆依然坚持着她朴素的美学,她以她心目中的“样式”缝补着生活。
”回忆了外婆对自己说的话语“孩子,泉水冬暖夏凉,冬天,你就想着脚底下有温水流淌,夏天呢,有清凉在脚底下护着你。
你走到哪里,鱼就陪你走到哪里,有鱼的地方你就不会口渴。
”正像谢有顺说的,“散文是一种反对装饰、漠视修辞的文体,它最高的境界,往往是走向平实和淡定,它传递给读者的,永远不会是华丽的辞藻或迷途般的结构,而只会是那颗真实、淳朴的心。
”想到朱光潜说,散文可分为三等,“最好的散文是自言自语。
”那么,本文是一篇非常“个人”的文章,表达的是作者个人的情感,那么文章仅仅是表达对外婆的怀念之情吗?我静下心来,细读文本。
文中提到“保存”、“临摹”、“复制”、“失传”。
那么作者要保存、临摹、复制的是什么呢?全文共20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6自然段),主要写外婆裁缝新衣时的心理和习惯。
可分三层。
第一层(1—2自然段),外界评价外婆做针线活的手艺高:合身、好看、有美感、有艺术性。
第二层(3—4自然段),写做衣如同做人,要下点功夫,心里要有个“样式”。
这里作者把做衣同做人相比,增强了文章的品味,也讲出了外婆衣服做的好的原因,即先做好人,再去缝制好衣。
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一个连人都做不好的人,又能做什么好事呢?第三层(5—6自然段),写外婆做衣的过程,始终用心体会布的心情,心里充满激情和期望,才能做出好衣服。
写每次缝衣外婆先洗手、穿整齐衣服,坐端正,找敞亮地方,坐在院子里,这些都是写外婆做衣时的习惯。
正是这样的习惯,才充分体现了外婆做人的原则。
这些外在表现,映衬出内在的品质:朴素、虔城、庄严。
第二部分(7—8自然段),写“我”穿新衣的时节和穿旧衣的心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婆的手纹
外婆的手纹
外婆的针线活做得好,周围的人们都说:她的手艺好。
外婆做的衣服不仅合身,而且好看。
好看,就是有美感,有艺术性,不过,乡里人不这样说,只说好看。
好看,好像是简单的说法,其实要想得到这个评价,是很不容易的。
外婆说,人在找一件合适的衣服,衣服也在找那个合适的人,找到了,人满意,衣服也满意,人好看,衣服也好看。
她认为,一匹布要变成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功夫。
无论做衣或做人,心里都要有一个“样式”,才能做好。
外婆做衣服是那么细致耐心,从量到裁到缝,她好像都在用心体会布的心情,一匹布要变成一件衣服,它的心情肯定也是激动充满着期待,或许还有几分胆怯和恐惧:要是变得不伦不类,甚至很丑陋,布的名誉和尊严就毁了,那时,布也许是很伤心的。
记忆中,每次缝衣,外婆都要先洗手,把自己的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身子也尽量坐得端正。
外婆总是坐在
光线敞亮的地方做针线活。
她特别喜欢坐在院场里,在高高的天空下面做小小的衣服,外婆的神情显得朴素、虔诚,而且有几分庄严。
在我的童年,穿新衣是盛大的节日,只有在春节、生日的时候,才有可能穿一件新衣。
旧衣服、补丁衣服是我们日常的服装。
我们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也不感到委屈,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都过着打补丁的日子,另一方面,是因为外婆在为我们补衣的时候,精心搭配着每一个补丁的颜色和形状,她把补丁衣服做成了好看的艺术品。
现在回想起来,在那些打满补丁的岁月里,外婆依然坚持着她朴素的美学,她以她心目中的“样式”缝补着生活。
除了缝大件衣服,外婆还会绣花,鞋垫、枕套、被面、床单、围裙都有外婆绣的各种图案。
外婆的“艺术灵感”来自她的内心,也来自大自然。
燕子和各种鸟儿飞过头顶,它们的叫声和影子落在外婆的心上和手上,外婆就顺手用针线把它们临摹下来。
外婆常常凝视着天空的云朵出神,她手中的针线一动不动,布,安静地在一旁等待着。
忽然会有一声鸟叫或别的什么声音,外婆如梦初醒般地把目光从云端收回,细针密线地绣啊绣啊,要不了一会儿,天上的图
案就重现在她的手中。
读过中学的舅舅说过,你外婆的手艺是从天上学来的。
那年秋天,我上小学,外婆送给我的礼物是一双鞋垫和一个枕套。
鞋垫上绣着一汪泉水,泉边生着一丛水仙,泉水里游着两条鱼儿。
我说,外婆,我的脚泡在水里,会冻坏的。
外婆说,孩子,泉水冬暖夏凉,冬天,你就想着脚底下有温水流淌,夏天呢,有清凉在脚底下护着你。
你走到哪里,鱼就陪你走到哪里,有鱼的地方你就不会口渴。
枕套上绣着月宫,桂花树下,蹲着一只兔子,它在月宫里,在云端,望着人间,望着我,到夜晚,它就守着我的梦境。
外婆用细针密线把天上人间的好东西都收拢来,贴紧我的身体。
贴紧我身体的,是外婆密密的手纹,是她密密的心情。
直到今天,我还保存着我童年时的一双鞋垫。
那是我的私人文物。
我保存着它们,保存着外婆的手纹。
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已经过去三十年之久,它们已经变得破旧,真如文物那样脆弱易碎。
只是那泉水依旧荡漾着,贴近它,似乎能听见隐隐水声,两条小鱼仍然没有长大,一直游在岁月的深处,几丛欲开未开的水仙,仍是欲开未开,就那样停在外婆的呼吸里,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