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第二章

合集下载

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别风险管理指引

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别风险管理指引

银监发[2022]45 号银监会 2022-6-8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别风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以及国家开辟银行合用本指引。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国别风险,是指由于某一国家或者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变化及事件,导致该国家或者地区借款人或者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拒绝偿付银行业金融机构债务,或者使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该国家或者地区的商业存在遭受损失,或者使银行业金融机构遭受其他损失的风险。

国别风险可能由一国或者地区经济状况恶化、政治和社会动荡、资产被国有化或者被征用、政府拒付对外债务、外汇管制或者货币贬值等情况引起。

转移风险是国别风险的主要类型之一,是指借款人或者债务人由于本国外汇储备不足或者外汇管制等原因,无法获得所需外汇偿还其境外债务的风险。

第四条本指引所称国家或者地区,是指不同的司法管辖区或者经济体。

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进行国别风险管理时,应当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为不同的司法管辖区或者经济体。

第五条本指引所称重大国别风险暴露,是指对单一国家或者地区超过银行业金融机构净资本 25%的风险暴露。

第六条本指引所称国别风险准备金,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吸收国别风险导致的潜在损失计提的准备金。

第七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国别风险,在计提准备金时充分考虑国别风险。

第八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国别风险管理实施监督检查,及时获得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别风险信息,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别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第二章国别风险管理第九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按照本指引要求,将国别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与本机构战略目标、国别风险暴露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国别风险管理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机构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机构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机构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本条例旨在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金融机构的管理,保护金融市场的秩序,维护金融风险的稳定。

第二章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一节资本金管理
金融机构应根据风险管理需求,确保自有资本达到相应要求,并按规定进行监测和报告。

第二节经营行为监管
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应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不得从事违法违规的金融业务。

第三节风险管理
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确保合理控制风险水平,并及时发现、评估和应对风险事件。

第三章合规监管
第一节内部合规管理
金融机构应建立内部合规管理机构和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合规要求的全面落实。

第二节客户信息管理
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客户身份的识别和客户信息管理,防范洗钱
和恐怖融资风险。

第三节外部合作与联合监管
金融机构应与监管机构保持紧密合作,配合实施监管措施,共
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公平。

第四章处罚与法律责任
对于违反本条例的金融机构,监管机构有权采取合适的处罚措施,并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
本条例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同时废止相关的金融机构管理法规。

以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


细条文请参阅正式出台的法律文件。

第二章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

目标 战略目标
经营目标 报告目标 监管目标
表 某银行的风险管理目的
内容 争取在两年内上市 争取在五年内盈利和效率达到国内股份制银行的领先水平 争取在十年内成为中国银行业中创造股东价值最高的银行, 并在亚洲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一个行业的领导者被当地市场认可 资产组合管理目标和组合风险管理目标 单项业务发展指标和风险管理目标 单一客户综合盈利目标和风险管理目标 各类风险的报告目标 各类业务的风险报告目标 资产组合风险的报告目标 资本充足性目标 合规性目标 其他风险监管目标
〔七〕风险报告
金融机构外部和外部的相关信息必需以风 险报告的方式停止确认、捕捉和传递,以 保证金融机构的员工可以执行各自的职责。
〔八〕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是对风险管理要素内容和运转以 及一段时期的执行质量停止评价的一个进 程。
金融机构经过两种方式对风险管理停止监 控——继续监控和一般评价,这可以保证 风险管理在机构内各管理层面和各部门继 续失掉执行。
异样的管理缺陷也出如昔日本大和银行身上— —最终招致巨额盈余。
由于受历史条件、运营环境、管理偏好等多种 要素的影响,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在 实际中出现出多样性:
直线型
职能型
直线职能型
事业部型
矩阵型
不同的形式各有其利害。结合金融风险管 理的开展趋向和国际先进金融机构的阅历
→ 一个设计良好的金融风险管理组织架 构至少应具有以下特性:
财务部门:估价、损益、帐簿等;
法律部门:抵押、规范协议等文件的起草与执行。
一个设计良好的金融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会充沛思索 机构内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 不只能明白划分它 们之间的权责,树立相互间必要的监视机制,还 能保证相互间信息沟通的方便、快捷、准确,提 高机构内协作和共享信息的才干。

国际金融风险第二章答案

国际金融风险第二章答案

第二章一、选择题1、VAR是表示一定时期(A)的损失。

A、最大B、最小C、预期D、实际2、设资产的初始价值为100美元,持有期末最低收益率为-20%,期望收益的数学期望为5%,贝眦资产的相对M心和绝对两心分别为(D)?A、20,25B、20,20C、25,25D、25,20A3、VAR和DVAR的关系为:().VAR=4^X DVARA、B、V AR = N x DVARC、VAR = DVAR/4^D、VAR = DVAR i N4、下列资产间收益的相关性与资产组合的总风险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A、资产间收益若为完全正相关则资产组合的总风险越大B、资产间收益若为完全负相关则资产组合的总风险越大C、资产间收益若不相关则资产组合的总风险越大D、资产间收益若一些为负相关,而另一些为正相关则资产组合的总风险越大5、假设一个投资的平均日收益率0.03%,标准差为1%,目前的价值为100万元,置信度水平为99%,则VAR为(B〉A、16200 元23000元C、162000 元D、230000 元6、两个变盘间的相关系数的取值区间为(A)。

[0,1]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C、[・1期D、任意数7、较低的投资组合风险可以通过来实现。

A、提高相关系数或增加资产数量B、降低相关系数或增加资产数量C、降低相关系数或减少资产数量D、提高相关系数或减少资产数量8、投资组合的风险(D)各个单个VAR值的总和。

A、大于B、等于C、小于D、不确定c9、下列哪个是对99%的置信水平下的$300万的隔夜VAR值得正确解释?该金融机构()A、可以被预期在未来的100天中有1天至多损失$300万B、可以被预期在未来的10()天中有95天至多损失$300万C、可以被预期在未来的100天中有1天至少损失$300万D、可以被预期在未来的100天中有2天至少损失$300万R10、将1天的VAR值转换为10天的VAR值,应当将VAR值乘以()A、2.333.16C、7.25D、10.0011、将下列投资组合按照风险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假设一年有252个交易日,一周有5 AA、536,142B、341"6C、5,6丄2』,4D、2,1,5,643A12、VAR方法应当得到投资组合压力测试的补充,因为()A、VAR方法标明VAR值是最小的损失,但是没有说明损失会有多大压力测试提供了精确的最大损失水平C、V AR方法只在95%的时间有效D、压力测试的情景使用合理的、可能的事件A13、使用情景分析允许(”)A、评估投资组合在市场发生较大变化下的表现B、研究过去已经发生的市场突变C、分析投资组合历史的损益分布D、进行有效的事后测试14、与市场无关(因此可以被分散掉)的股票或债券风险是:(°)A、利率风险B、外汇风险C、模型风险D、独特风险15、在通常所接收的市场行为规则下,delta-正态、AR和历史VAR之间的关系趋向于A、参数VAR较高B、参数VAR较低C、依赖于相关系数D、以上均不正确16、delta.正态、历史模拟法以及蒙特卡洛方法是计算VAR的多种可行方法。

第二章 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1.4 金融风险管理的组织形式
1.4.1 金融风险内部管理的组织形式 ⑴ 股东大会、董事会与监事会。 ⑵ 总部的高级管理层 ⑶ 各分支机构的中级管理层 ⑷ 审计部门 ⑸ 基层管理者 1.4.2 金融风险外部管理的组织形式 外部管理的组织形式包括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管
目 录
1
金融风险管理概述
金融风险管理的程序 金融风险管理的策略
3.6 金融风险的补偿策略
风险补偿具有双重含义,一重含义是指经济主体在风 险损失发生之前,通过金融交易的价格补偿,获得风 险回报;另一重含义是指经济主体在风险损失发生后, 通过抵押、质押、保证、保险等获得补偿。 投资者可以预先在金融资产的定价中充分考虑风险因 素,通过加价来索取风险回报。
银行在发放贷款时,经常要求借款人以其自有财产或第三 方财产作为抵押品或质押品,当贷款到期而借款人无力履 行还款义务时,银行有权处理抵押品或质押品,并优先受 偿。
是指由于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造成投资 收益率的不确定性或易变性。一切影响价 格波动的因素都是市场风险产生的原因。 市场风险实质是价格风险,是由于价格波 动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2.2.1 市场风险的测度方法 ⑴ 均值-方差模型(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
假定一种资产的收益服从某种概率分布,那么,这种资产的预期收 益就是所有可能取得的收益值的加权平均数,即均值,也就是该资 产收益的数学期望。 资产收益率的实际值与其均值的偏离程度用方差或者标准差表示。
目 录
1
金融风险管理概述
金融风险管理的程序 金融风险管理的策略
2
3
3
金融风险管理的策略
规避策略
预防策略
转嫁策略
补偿策略
对冲策略
分散策略

《金融风险管理》第2章_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

《金融风险管理》第2章_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

朱 波
zhubo@
第12页 页
损益表的作用
1、损益表可作为经营成果的分配依据。损益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 损益表可作为经营成果的分配依据。 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以及营业税金、 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以及营业税金、各项期间费用和营业 外收支等项目,最终计算出利润综合指标。 外收支等项目,最终计算出利润综合指标。损益表上的数据直接影响到 许多相关集团的利益,如国家的税收收入、管理人员的奖金、 许多相关集团的利益,如国家的税收收入、管理人员的奖金、职工的工 资与其他报酬、股东的股利等。正是由于这方面的作用, 资与其他报酬、股东的股利等。正是由于这方面的作用,损益表的地位 曾经超过资产负债表,成为最重要的财务报表。 曾经超过资产负债表,成为最重要的财务报表。 损益表能综合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 2、损益表能综合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可以有助于考核企 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企业在生产、经营、投资、 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企业在生产、经营、投资、筹资等各项活 动中的管理效率和效益都可以从利润数额的增减变化中综合的表现出来。 动中的管理效率和效益都可以从利润数额的增减变化中综合的表现出来。 通过将收入、成本费用、利润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对比, 通过将收入、成本费用、利润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对比,可以考核生 产经营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而评价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和效率。 产经营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而评价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和效率。 损益表可用来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 3、损益表可用来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 损益表揭示了经营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的收支净额的详细资料, 损益表揭示了经营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的收支净额的详细资料, 可据以分析企业的盈利水平,评估企业的获利能力。同时, 可据以分析企业的盈利水平,评估企业的获利能力。同时,报表使用者 所关注的各种预期的现金来源、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 所关注的各种预期的现金来源、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如股利或利 息、出售证券的所得及借款得清偿,都与企业的获利能力密切相关,所 出售证券的所得及借款得清偿,都与企业的获利能力密切相关, 收益水平在预测未来现金流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以,收益水平在预测未来现金流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

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6〕44号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外资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其他会管金融机构:现将《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6年9月27日(此件发至银监分局与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促进银行业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

第三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控制或缓释所承担的各类风险。

各类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国别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信息科技风险以及其他风险。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考虑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审慎评估各类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防范跨境、跨业风险。

第四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匹配性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与风险状况和系统重要性等相适应,并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

(二)全覆盖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应当覆盖各个业务条线,包括本外币、表内外、境内外业务;覆盖所有分支机构、附属机构,部门、岗位和人员;覆盖所有风险种类和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部管理环节。

(三)独立性原则。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独立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赋予风险管理条线足够的授权、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报告渠道,与业务条线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

(四)有效性原则。

金融市场风险与风险管理

金融市场风险与风险管理

金融市场风险与风险管理第一章:引言金融市场风险是指在金融交易和投资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而导致的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国际金融的日益紧密联系,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金融市场中的各类风险以及风险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第二章: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导致的投资损失的可能性。

市场风险通常包括股票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

股票市场风险是指股票价格的不确定性,投资者需承担由此带来的损失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波动带来的债券价格变动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波动导致的外汇交易损失的可能性。

第三章: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在金融交易中,由于借款方违约或无法按时偿还债务,而导致贷款方遭受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通常包括个人信用风险、企业信用风险和国家信用风险等。

个人信用风险是指个人负债能力不足导致的违约风险。

企业信用风险是指企业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导致的潜在损失。

国家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国家经济、政治不稳定等因素导致的违约可能性。

第四章: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投资者在需要将资产快速变现时,市场上无法找到足够的买家或卖家,导致无法按时完成交易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通常包括市场流动性风险和资金流动性风险。

市场流动性风险是指市场上交易量不足导致的交易延迟或无法成交的风险。

资金流动性风险是指投资者在需要大额资金时无法及时获得所需资金的风险。

第五章: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或个人在业务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欺诈、系统故障等风险。

操作风险通常包括人员风险、流程风险和技术风险等。

人员风险是指人为错误或犯罪行为导致的风险。

流程风险是指业务流程中的系统性错误或疏忽导致的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技术系统故障或黑客攻击等导致的风险。

第六章:市场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采取各种风险管理策略和工具来降低市场风险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失。

市场风险管理的方法包括多样化投资组合、估值调整、市场套期保值等。

风险管理第二章

风险管理第二章
如果你认为$10美元的效用更大,
即$10的效用>彩票的期望效用0.5×v(5)+0.5×v(15)
即期望值的效用>期望效用
那么,你是一个风险回避者。也就是说,在平均结果相同的资产中, 你选择价值稳定者。
21
风险回避者:期望值的效用>期望效用 (凹函数,风险规避者)
V(15) 期望值的效用
期望效用
V(5)
benefit from a gain, • Complacency (自信或过于自信,自我感觉不错) • Inadequate time horizons 距离损失发生的时间越近,对损失的感
受越大。
13
“圣彼得堡悖论”问题
传说当时在圣彼得 堡街头流行着一种赌博,规则是由参加者先付 一定数目钱。比如100卢布,然后掷分币,当第一 次出现人像面朝上 时一局赌博终止;如果到第n次才出现了人像朝上,参加者收回2n个卢 布, n=1,2,3,……。决策人面临的问题是究竟参不参加赌?
• Experience,Knowledge,Culture,Position,Financial status • Ability to influence the outcome • Asymmetry:put more weight on the impact of a loss than on the
Semivar= E[min(0, (R-E(R))) 2] 4. 风险度
即在特定的客观条件下、特定的时间内,的均方误差与预测损失 的数学期望之比。它表示风险损失的相实际损失与预测损失之间 对变异程度(即不可预测程度)的一个无量纲(或以百分比表示) 的量
10
2.3 用效用论来衡量风险规避程度
-------- 用“钱”的函数来度量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促进银行业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

第三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控制或缓释所承担的各类风险。

各类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国别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信息科技风险以及其他风险。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考虑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审慎评估各类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防范跨境、跨业风险。

第四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匹配性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与风险状况和系统重要性等相适应,并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

(二)全覆盖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应当覆盖各个业务条线,包括本外币、表内外、境内外业务;覆盖所有分支机构、附属机构,部门、岗位和人员;覆盖所有风险种类和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部管理环节。

(三)独立性原则。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独立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赋予风险管理条线足够的授权、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报告渠道,与业务条线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

(四)有效性原则。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全面风险管理的结果应用于经营管理,根据风险状况、市场和宏观经济情况评估资本和流动性的充足性,有效抵御所承担的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

第五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素:(一)风险治理架构;(二)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三)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四)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五)内部控制和审计体系。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促进银行业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

第三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控制或缓释所承担的各类风险。

各类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国别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信息科技风险以及其他风险。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考虑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审慎评估各类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防范跨境、跨业风险。

第四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匹配性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与风险状况和系统重要性等相适应,并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

(二)全覆盖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应当覆盖各个业务条线,包括本外币、表内外、境内外业务;覆盖所有分支机构、附属机构,部门、岗位和人员;覆盖所有风险种类和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部管理环节。

(三)独立性原则。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独立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赋予风险管理条线足够的授权、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报告渠道,与业务条线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

(四)有效性原则。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全面风险管理的结果应用于经营管理,根据风险状况、市场和宏观经济情况评估资本和流动性的充足性,有效抵御所承担的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

第五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素:(一)风险治理架构;(二)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三)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四)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五)内部控制和审计体系。

2第二章金融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2第二章金融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微观经济主体风险管理目标确定的基础: 进行有效的成本-收益分析
金融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是微观风险管理 主体在不同的风险管理方式之间进行了成 本-收益分析的结果
金融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需要遵循的原则
现实性
即应该符合企业及 个人生产生活实际 的需要,能够实际 解决经济环境中危 害到企业及个人的 问题.
定量性
• 金融风险内部管理指的是经济行为主体针对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一系列的 管理措施行为
• 进行内部管理的经济主体可以是个人、企业、政府等,尤其是金融机构,其自 身的风险管理一直以来是众人所关注的话题
金融风险外部管理
• 金融风险外部管理是指经济行为主体之外的机构或组织对其进行风险管理行为 • 它包括了监督机构的风险监管、行业自律组织的管理等等 • 政府监管通常以国家权力为后盾的,其管理行为具有强制性、全面性和权威性
知识要点
掌握程度 相关知识
金融风险管理概念与分类 掌握
金融风险的表现
金融风险管理的手段
了解
金融风险的表现
金融风险管理体制 金融风险管理战略
了解 了解
企业组织构成 战略内涵
金融风险管理策略类型 重点掌握 金融风险表现形式
导入案例
中国民生银行在“2013年亚洲银行家峰 会”上,荣膺数个大奖。
民生银行凭借在“账户管理系统”开发 和应用中的出色表现赢得“风险管理技 术成就奖”,标志着民生信用卡的科技 系统建设和风险防控能力得到了国际性 的肯定。
• 金融风险管理已悄然成为了现代企业日常经营管理 的重要成分
• 金融风险特性不一,有的可以通过管理进行分散并 最终消除,有的则属于系统性风险而不能避免
• 金融风险的扩张性和可变性特征加重微观金融风险 管理的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16年10月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16年10月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促进银行业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

第三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控制或缓释所承担的各类风险。

各类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国别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信息科技风险以及其他风险。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考虑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审慎评估各类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防范跨境、跨业风险。

第四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匹配性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与风险状况和系统重要性等相适应,并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

(二)全覆盖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应当覆盖各个业务条线,包括本外币、表内外、境内外业务;覆盖所有分支机构、附属机构,部门、岗位和人员;覆盖所有风险种类和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部管理环节。

(三)独立性原则。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独立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赋予风险管理条线足够的授权、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报告渠道,与业务条线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

(四)有效性原则。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全面风险管理的结果应用于经营管理,根据风险状况、市场和宏观经济情况评估资本和流动性的充足性,有效抵御所承担的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

第五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素:(一)风险治理架构;(二)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三)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四)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五)内部控制和审计体系。

第二章+金融风险识别、预警及管理方法

第二章+金融风险识别、预警及管理方法

2.2
金融风险识别的基本 内容
金融风险的类型和受险部位的识别
1. 从资金来源的角度考察 2. 从资金运用的角度考察
国内
3. 从风险暴露和业务特征的角度考察
★+
1. 从资金来源的角度考察
思考: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主要有哪几个渠道,其各 自面临何种金融风险?
1)存款负债
- 非定期存款业务 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 固定利率存款业 务带来的利率风险 - 浮动利率存款业 务的利率风险 - 外币存款业务带 来的汇率风险
2.1.2 各国不同机构的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1. 富兰德指数 2. 日本公司债务研究所的国家风险等级 3. 德国经济研究所制定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
富兰德指数
富兰德指数是由定量评级体系,定性评级体系和 环境 评级体系构成的综合指数。定量评级体系用于评 价一个国 家债务偿付能力,包括外汇收入、外债数量、 外汇储备状 况及政府融资能力四个方面的评分;定性 评级体系重在考 察一个国家的经济管理能力、外债结 构、外汇管制状态、 政府官员贪污渎职程度及政府应 付外债困难的措施五个方 面的评分;环境评级体系包 括政治风险、商业环境、政治 社会环境三个指数系列。
2.1.4 国内关于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研究的情况 1. 中国社会科学院陈秀英等设计 2. 中国人民银行湖北分行设计
国内
3.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课题组设计 4. 中国人民银行杨国忠等设计
★+
中国社会科学院陈秀英等设计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陈秀英等设计的金融危机预警指 标体系包 括20个指标。
主要指标有:通货膨胀率(5%以下),国内信贷增 长量与 GDP的比值(10%左右),实际汇率,国际收支经常 项目逆差对 GDP比值(5%以下),外汇储备(可供支付进 口用汇2〜3个月), 外债结构指标(负债率低于25%) ,资本金充足率(8%以上),核 心资本金充足率(4%以 上),(外国直接投资+经常项目差额) /GDP,货币供 应量增长率,实际利率差(国际与国内利率之差)。

风险管理修订版第二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

风险管理修订版第二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
▪ 2、是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其设定为银行战略层面的内容,是董事会在 考虑利益相关者期望、外部经营环境以及自身实 际的基础上,最终确定的风险管理的底线。
▪ 3、一般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阐述风险 偏好。定量指标通常包括:资本类指标、收益类 指标、风险类指标和零容忍度类指标。
▪ 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向董事会就银 行当前及未来总体的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 策略提出建议,并对高管层具体执行情况 进行监督。
风险管理修订版第二章商业银行风 险管理基本架构
2.2.2监事会
▪ 监事会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面,主要负 责监督董事会、高管层是否尽职履职,并 对银行承担的风险水平和风险管理体系的 有效性进行独立的监督、评价。
风险管理修订版第二章商业银行风 险管理基本架构
2.1.3 商业银行风险文化
▪1、定义: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 的风险管理理念、哲学和价值观,通过商业银行的 风险管理战略、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广大员工的风险 管理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企业文化。 ▪2、健康的风险文化应包括的内容: (1)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 (2)加强高级管理层的驱动作用。 (3)创建学习型组织,充分发挥人的主导作用。
风险管理修订版第二章商业银行风 险管理基本架构
▪培植风险文化不是阶段性任务,而是商业银行的一项“终 身事业”。商业银行无法通过突击式的培训和教育达到培育 融入到每一位员工的日常行为中。
风险管理修订版第二章商业银行风 险管理基本架构
2.1.4 商业银行管理战略
▪ 1、定义:是商业银行在综合分析外部环境、内 部管理状况以及同业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整 套中长期发展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 行动方案。包括战略目标和实现路径两方面内容。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16年10月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16年10月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促进银行业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

第三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控制或缓释所承担的各类风险。

各类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国别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信息科技风险以及其他风险。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考虑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审慎评估各类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防范跨境、跨业风险。

第四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匹配性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与风险状况和系统重要性等相适应,并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

(二)全覆盖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应当覆盖各个业务条线,包括本外币、表内外、境内外业务;覆盖所有分支机构、附属机构,部门、岗位和人员;覆盖所有风险种类和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部管理环节。

(三)独立性原则。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独立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赋予风险管理条线足够的授权、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报告渠道,与业务条线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

(四)有效性原则。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全面风险管理的结果应用于经营管理,根据风险状况、市场和宏观经济情况评估资本和流动性的充足性,有效抵御所承担的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

第五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素:(一)风险治理架构;(二)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三)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四)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五)内部控制和审计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风险是未来结果对期望的偏离,即波动性 按照该定义,没有限定结果的偏离方向,认为任何方 向的偏离(有利或不利)都是风险的表现,这突出反映在 金融投资普遍以收益率方差(或标准差)作为风险计量指 标的主流分析框架之中。不仅损失的可能性是风险,盈利 的可能性同样是风险,风险不仅是损失是概率分布,也体 现了盈利的概率分布,因此风险是收益的概率分布。相比 较于传统的定义,这种对风险的理解更加符合现代金融风 险管理理念——风险既是损失的来源,同时也是盈利的基 础。


二、风险的特征
(一)普遍性。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普遍存在风险,虽然在现实生活 中人们常称某些金融产品或业务是“无风险”,但并不表明这些产品 或业务绝对没有风险,而是相比较而言,这些产品和业务的风险极低 ,乃至可以忽略不计。 (二)隐蔽性。金融机构风险有很强的隐蔽性,这主要是由于金融机 构具有一定的信用创造能力,并且业务活动不完全透明。因此,在不 爆发危机时,金融机构可能因这些特点掩盖其风险。 (三)复杂性。金融机构业务活动日趋复杂,致使风险的成因十分复 杂,某种风险的发生,可能是单一因素变化的结果,也可能是多种因 素变化的综合结果。而且由于多种因素的变化,还可损失的可能性 损失是一个事后概念,反映的是风险事件发生后所造 成的实际结果。风险却是一个明确的事前概念,反映的是 损失发生前的事物发展状态,采用损失的可能性以及潜在 的损失规模来计量,即损失的概率分布,但绝不等同于损 失本身。此定义属于传统意义上对风险的理解,符合目前 金融机构特别是金融监管当局对风险管理的思考模式,印 证了金融机构力图通过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提高内部控制 质量来控制和降低风险损失、防止破产的管理逻辑。本书 对风险的理解更多地侧重于这个方面。



1.信用风险的概率分布为非正态分布。 2.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是信用风险形成的重 要因素。 3.信用风险具有明显的非系统性风险的特征。 4.信用风险难以量化。 5.与市场风险相比,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着信用 悖论现象。 6.信用风险难以转移。


二、市场风险
(一)市场风险的概念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变量的变化或波 动而引起的金融机构资产组合未来损失的可能性 。其中,金融市场变量也称为市场风险因子,主 要包括股票价格、汇率、利率、商品以及衍生品 价格,等等。
(1)重定价风险 重定价风险就是指由于银行资产与负债到期日的不同 (对固定利率而言)或是重定价的时间不同(对浮动利率 而言)而产生的风险,它是利率风险最基本和最常见的表 现形式。 (2)基准风险 基准风险的产生是由于在计算资产收益和负债成本时 ,采用了不同类别的基准利率。在期限相同的条件下,当 二者采用的不同类别的基准利率发生了幅度不同的变动时 ,就产生了基准风险。
(二)信用风险的分类 1.按照信用风险的性质,可将信用风险分为违约风险 、信用等级降级风险和信用价差增大风险。 2.按照信用风险所涉及的业务种类,可将信用风险分为 表内风险与表外风险。 3.按照信用风险所产生的部位,可将信用风险分为本金 风险和重臵风险。


(三)信用风险的特征

(四)周期性。受经济周期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金融机构风险呈 现出周期性的特点。 (五)传染性和扩散性。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机构业务渗透到 了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各种债权 债务关系、交易关系错综复杂,风险的发生具有很强的传导性,而且 易产生扩散效应,使风险由小到大,由单一机构传染扩散到整个金融 体系。 (六)可管理性。风险虽然有很大的危害,但随着金融理论的发展、 金融体系的完善、数据的积累和定量技术的进步,都有助于我们提高 风险管理能力,金融机构风险可以得到有效的度量和控制。
第二章 金融机构的主要风险
纲要
风险基本概念解析 金融机构的主要风险

风险基本概念解析


一、风险的定义
(一)风险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称变化) 不确定性可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客观的不确定性, 即未来可能发生的结果不止一个,人们知道其结果发生的 概率分布,但事先不知道会有哪个结果出现。第二种是主 观的不确定性,即人们事先知道会有哪些结果会发生,但 事前至少对其中一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知道,也就是说 ,主观的不确定性意味着我们事先无法确定事件未来发生 的概率分布。第三种是完全不确定,即有哪些结果会发生 和结果发生的概率都不可知。综上所述,此定义将风险与 不确定性等同起来,符合经济、政治、社会等几乎所有领 域对于风险的理解。

(二)市场风险的分类
1.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金融机构 带来的风险,具体而言是指由于市场利率波动造成金融机 构净利息收入(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损失或资本损失的 风险。利率风险的产生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市场利率发 生波动,二是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期限不匹配。利率风 险的大小取决于市场利率波动幅度的大小及金融机构资产 和负债不匹配的程度。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原则,利率风险主要有 重定价风险、基准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期权风险四种 表现形式。

三、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
风险可能带来损失,而损失可划分为预期损失、非 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对不同损失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 ,这是风险量化的基础,也是现代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 前提条件。在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中,我们定义预期损失 (平均损失)是指风险损失分布的数学期望,简单地说 就是损失的概率平均值,或者说是平均损失值。非预期 损失是指一定臵信度下超出平均损失的最大损失。极端 损失在极端情况下超出损失容忍上限的那部分损失。我 们通过如下案例对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的 定义和计算给予解析。

案例2-1金融机构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计算

一家金融机构要测算某项金额为1 000亿元的资 产今后一年中会有多少损失?
案例2-1金融机构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计算
案例2-1金融机构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计算
金融机构的主要风险


一、信用风险
(一)信用风险的概念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或交易对手不能或不愿履行 合约而给另一方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以及由于借款人的信 用评级变动或履约能力变化导致其债务市场价值变动而引 发损失的可能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