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理性思考
论中日关系
论中日关系摘要:近几年来,当中日经贸关系渐趋佳境之际,双边的政治关系却进一步滑向冷淡的深渊,其间的反差逾来逾大,几乎到了如不对政治局面加以改善,经济关系也难以为继的地步。
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相当多的国人谈起日本就咬牙切齿,愤愤不平。
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应如何看待当前中日关系,理性抒发爱国热情,也成为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那么究竟是那方面的问题导致中日关系处成当下局面,我们又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呢?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发表我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一、中日关系的现状:中国与日本的交往由来已久。
同为东亚两个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在历史的舞台上,谁也无法忽略谁的存在。
中日关系又是国际关系中复杂的一环,充满了许多变数。
这些变数无疑给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中日关系的走向,不仅是中日双方所关心,也为世界各国政要所注目。
总的来说,中日关系的发展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国际因素的影响。
中日关系发展至今也充满了不稳定因素。
首先,日本对华政策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中日关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与中日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看法和政策。
其次,中日在经济上的冲突主要表现在能源问题。
再者,中日关系的走向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中日民族历史观问题。
在整个中日关系中,经济合作占有中心地位,对于整个中日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现状看,中日两国互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之一。
在贸易方面,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经贸往来频繁,互补性强。
并且日本需要中国广阔的市场、原料和劳动力,而中国需要日本的先进技术、市场和资金。
双方在节能环保、绿游、能源、金融等领域合作紧密,加之日本要重振长期疲软的经济,它没有理由失去中国。
回顾战后以来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人们可以看到,经济合作推动了整个中日关系改善。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贸易合作通过民间渠道不断得到加强,促进了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发展,最终经过了长期积累得到了加强,促进了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发展,并最终促成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如何理性看待中日关系
4.孤岛环境造成狭隘自私 与偏激非理性心态 只看到原子弹爆炸给日本民族造成 的伤害,却视而不见其发动的侵略战争 给别国,只在乎自己的尊严名誉, 视 他人的生命如草芥 。 存有非理性思维和极端化的价值取 向,追求安全的绝对化,不惜将自身安 全建立在对方不安全之上。
三、理性看待中日关系
(一)正确认识中日关系在中国 总体战略棋盘中的位置
3.中国观
“看走了眼”,“定错了位”。 由欺辱—轻视-重视—恐惧
-不知如何是好—抗争-?
多数日本公众已经初步形成这么一 种“中国意象”:一个迅速强大但对日本 充满敌意的中国。
多数中国公众已经形成比较复杂的 “日本意象” :一个正在崛起、同时又 正在衰落的日本;一个历来可恨、今后 又很可能敌对的日本;一个中国未来一 定要、也很可能能够“克服”或压倒的 日本。
1.中日关系的“蜜月期”(1972-1992); 《中日联合声明》1972.09.29; ODA(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1979-2008):日本共向中国提供3.2万亿日 元,约合1660多亿人民币。
政府推动,民间友好。
2.中日关系的“摩擦期”(1993— 2006); 1993年以后,日本在历史问题上出现一 股翻案风; 中日关系呈现出“政冷经热”的特征; 中日关系的基调:摩擦与协调、竞争与 合作。
3.中日构筑“战略互惠关系”(2006— 今?); 2006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破冰 之旅”,中日双方同意建立 “战略互惠关 系”。 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的 “融冰之旅”。
2007年12月,福田康夫“迎春之旅”。
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暖春之旅”。
二、中日关系中的症结及其缘由
中美关系
大学生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
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是“东西”关系,又是“南北”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化的时代,各国更积极探讨所处地区的合作,期望形成竞合态势,那么中日关系的走向对亚洲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格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对世界的经济发展也形成较大的影响。
作为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一、中日关系的现状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中日关系在90年代前半期进入了重新调整、重新定位的转折期,经过1997年以来的重新趋稳期,1998年11月江主席访日时中日双方确定了21世纪两国关系发展的基本框架,即双方就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达成了一致,中日关系进入了实现这一目标、落实诸项合作内容的新阶段。
近两年来,中日关系基本上在这一轨道上出现了良性发展势头。
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中日间各项潜在矛盾因素还没有得到消除,有的摩擦隐患甚至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近日,中日关系日趋紧张,钓鱼岛问题,撞船事件等。
1,影响中日关系有三大症结:第一,日本缺乏对侵华战争历史的正确认识;第二,钓鱼岛与领海主权归属的问题;第三,战略利益冲突:插手台海,“协防”台湾。
2、为了缓解紧张的中日关系,增强两国之间的了解与合作,我们必须提高对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内涵的认识。
“战略互惠关系”是由日方提出、而为中方接受的提法。
2007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日本的“融冰之旅”后,中日两国确认根据2006年10月安倍晋三访华时双方达成的一直,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
胡锦涛主席在“暖春之旅”的第二天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
内容上主要包括:一、强调长期和平友好合作是双方唯一选择;二、在重申恪守中日关系三文件的同时,将此联合声明定位为“第四份政治文件”;三、正如它的正式名称《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开创了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新框架和新局面;四、重申支持对方的和平发展,并在共同对应全球性课题上进行合作。
关于当前中日关系的看法
关于当前中日关系的看法
当前中日关系是两国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对于两国和整个亚洲地区都有重要的意义。
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然而,随着历史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中日关系面临着一些挑战与难题。
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中日两国是亚洲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对于地区和全球的经济繁荣至关重要。
两国在贸易、投资、科技、文化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合作。
通过互利互惠的合作,中日关系能够不断发展,造福两国人民。
历史问题的挑战
中日关系受到历史问题的影响。
过去的战争和侵略行为给两国关系带来了重大的阴影。
历史问题的解决对于中日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双方以真诚和实际行动来面对历史,并通过对话与磋商进行和解与处理。
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
亚洲地区的安全形势变化也给中日关系带来了挑战。
随着局势复杂化和各种地缘政治争端的增加,中日两国需要共同努力来维护地区的稳定与安全。
通过建立信任与合作机制,中日关系可以更好地应对地区安全挑战。
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
为了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拓展合作领域,改善历史问题,维护地区安全,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加强政治对话和高层交往,增进互信。
2. 扩大经贸合作,促进贸易与投资的互利互惠。
3. 加强人文交流,增进两国民众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4. 建立有效的安全合作机制,共同应对地区挑战。
5. 积极参与地区多边合作,推动亚洲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的推动,中日关系有望实现稳定发展,为两国和整个亚洲地区带来更多的机遇与福祉。
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正确看待中日关系谈到中日关系,首先想到的就是以往日本侵略中国给中国以及中国人民带来的噩梦。
甲午战争、侵华战争,它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刻骨铭心。
美国商界有这样一句名言:“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在我看来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中日之间的关系。
中日两国于1972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
从此,中日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
多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如对侵略历史的认识问题,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等。
其中如何认识侵略历史是中日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近几年日本人对侵略史也分为两派人,一派人认为应该正视其历史,然而另一派人却在极力扭曲其历史。
然而大多数的日本人对这段历史还是正确看待的。
总的来说,中日关系在新世纪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方面,中日关系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共同为亚洲的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就拿旅游业来说,国庆黄金周火爆的日本游成为热点话题,一周中约有40万名中国大陆游客前往日本旅游,首次超过春节,刷新大陆游客赴日本旅游的新纪录。
而中国游客在日本消费达到100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53亿元人民币,日本也成为大陆游客黄金周赴海外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
除此之外,日本的动漫产业也带动了中国动漫的进步。
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热衷于日本的动漫,于是中国也开始发展起了动漫这一板块,越来越多的国漫开始出现,同样对于配音、设计人物等职业的人员需求增大。
从目前国内人民对中日关系的评价言论来看,正确看待的居多,但也存在着鲁莽行事的。
一些愤青强烈抵制日本的东西,有的更是视那些看日本动漫的、用日本产品的人为“汉奸”。
在我看来这样的想法太过于极端,对于历史问题,我们确实忽视不得。
不过,是不是一提起日本,我们就得愤怒呢?我们的愤怒到底能换来什么?我们一愤怒,日本右翼就转变态度了?我们一愤怒,中国就发展了?如果真是这样,我想我愿意第一个愤怒。
如何看待当代中日关系
如何看待当代中日关系(现代、原因、前景及解决之策)当前,中日关系现状的主要特点是“政冷经热”。
“政冷”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中日两国首脑互访已中断4年;二是由于历史认识和现实问题,两国国民的相互厌恶情绪也在高涨。
近年来,“齐齐哈尔毒气”、“珠海买春”、“西安大学生反日游行”、“亚洲杯足球赛球迷起哄” 和“沈阳领事馆”等一系列事件反映了两国民众的这种情绪,中日两国国民对对方有亲近感的人数也显著下降。
据日本公布的“外交问题舆论调查”结果,这一数据为37%,是1978年开始这项调查以来比例最低的一年,中日友好的氛围和“中国热”正在逐渐成为历史。
与“政冷”相反,中日两国的“经热”现象突出。
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国,两国间的贸易额突破1500亿美元;中日两国民间往来极为频繁,去年来华的日本人士已达300多万,两国间的友好城市超过250对;而且,两国的政治对话渠道畅通,政党交流颇为活跃。
至2004年9月,访问中国的日本国会议员达115人,由执政党和在野党同时组建大型代表团来北京访问,这在中日外交史上尚属首次。
但中日关系中的问题也不少,主要有历史认识、台湾问题和战略取向的摩擦等。
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双方也存在严重的分歧。
中国对日本历史认识的态度普遍不满,特别是小泉的参拜,更加激起中国民众的强烈反感。
而在日本,部分民众对中国总提历史问题出现厌烦情绪或无所谓的心态。
中日两国在台湾问题方面的矛盾,主要是因为台湾岛内的台独分子与日本右翼势力相互勾结,相互利用,“暗潮汹涌”,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危险。
民进党当局极力迎合日本,对日本过去的侵略战争采取漠视与原谅的态度,以获取日本对台湾的支持;日本右翼分子则希望利用“台湾牌”,牵制中国。
因此,台独分子与日本右翼势力之间出现了相互支持与合作的逆流,台湾问题在中日关系中的敏感性上升。
影响当前中日关系的,还有两国的战略取向问题。
主要的一个方面是两国各自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和调整,处于历史转折期,双方的政府和国民的心态还尚未调适。
中日关系心得体会
中日关系心得体会【篇一:谈谈你对中日关系的认识】谈谈你对中日关系的认识中国与日本的关系,用周恩来总理的话来说就是:“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
”中日间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期,而在隋唐时期,中日交流达到顶峰,日本皇室为汲取隋唐王朝统治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文化多次遣使到中国和唐朝修好。
而近代以来,由于日本的侵华战争中日关系一度恶化到极点。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直到1972年,中日之间才恢复邦交正常化,但近三十年中日关系依然曲折反复。
1972年中日双方发表《中日联合声明》,标志着中日邦交正常化,一直到1989年,中日双方的关系一直朝着和平友好的方向发展。
但是从90年开始,双方关系一直曲折反复,直到2001年小泉纯一郎执政连续五年参拜靖国神社,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使中日关系达到最低点,出现“政冷经热的现象”。
这是自双方72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最糟糕的时期。
2006年,安倍晋三当选日本首相并于13日后访华,开启了中日关系的“破冰之旅”,正是他承认了继承“村山谈话”的精神才使安倍晋三的访华成为了可能,打破了总日关系僵化的局面,将中日关系的定位从“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到“战略互惠关系”。
而之后温总理访问日本,福田康夫首相应邀访华以及08年胡锦涛主席访问日本极大促进了中日关系的发展,而胡锦涛主席更是在他的“暖春之旅”中,发表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并提出了发展两国关系的六点建议:一、巩固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二、加强战略互信三、深化互利合作四、增进两国人民感情五、建立健全各领域合作机制六、扩大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虽然之后的日本首相更迭频繁,但无论是麻生太郎还是鸠山由纪夫都在上任之后积极访华,两国关系进一步加强。
但是中日关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都是不能被忽视的,也是需要我们重视并正确对待的。
下面就影响中日关系的因素就以下简要分析。
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问题:一、历史问题:日本侵华战争二、台湾问题:台湾曾经被日本殖民统治50年而且台湾海峡至今仍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中日关系
爱国主义不是恨日本————从钓鱼岛反思中日美三国关系摘要:今年中日的钓鱼岛之争导致中日问题再度升温。
中国人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也值得我们反思。
近代以来我们与日本之间的种种瓜葛到底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处理。
此外,美国也时不时的插手中国内政问题。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眼光来看待中、日、美关系。
在这里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日矛盾中美关系理性反思一、我们问什么气愤。
我只是个大学生,涉世不深也没有读过很多的书,我在这里只是表达一下我很稚嫩的一个想法。
要问我对日本是什么态度真的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
谈到钓鱼岛事件还有很早之前小泉一代日本领导人的行为,对此我是十分厌恶的。
而我们家的许多电器都是日本牌子。
我是是看着《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长大的。
所以说作为一名学生有时候我为什讨厌日本。
第一因为他们侵略过我们。
其实侵略中国已成为了过去式。
我们气氛的事情是他们不但不为他们的罪恶行径感到愧疚,反而不承认历史,说什么没有侵略国中国。
为了给下一代洗脑,还把教科书都改了。
犯错误是他们的祖辈们,但是他们对于历史的态度却让人无法原谅。
中国是个大度而包容的民族,如果安倍晋三可以向联邦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双膝跪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那样,双腿跪在我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那么我们老百姓还会以今天的角度来审视中日关系吗?错误已经无法挽回,但是日本人对于自己罪行的躲闪是让我们忍无可忍的。
中日问题不断纠缠的另一原因就是。
日本不断的挑衅。
2001年的参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事件到近几年来的钓鱼岛时间。
日本总是在不断挑战着中国人的耐性。
二、中日美关系美国算得上是个多事的国家。
哪个地方有争端都要掺乎进去。
美国在很多方面都是无赖。
在台湾问题上一直处于摇摆不定的态度,一会儿表示:“只有一个中国”,但是又频频爆出新闻说卖武器给台湾。
在中美的贸易中的各种贸易壁垒,像前几年的反倾销政策。
还有最近的钓鱼岛问题美国美国依然处于观望态度。
我觉得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底线就是不能干涉别国的内政。
中日关系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家举措、个人思考
中日关系面临的严峻形势1.日本历史上对我国的侵略,长期留下了严重的历史伤痛,成为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障碍。
领土争端、台湾问题等也成为中日关系的敏感议题,加剧了中日关系的紧张局势。
2.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中美关系的发展也对中日关系产生了影响。
美国的强势表态和介入,使得中日之间的竞争关系日益凸显,对中日关系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挑战。
3.贸易战、技术战等经济领域的矛盾也使得中日关系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两国在经济领域的竞争,不仅加剧了中日关系的紧张,也给两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国家举措1.中日两国领导人的高层互访和交流,是缓解中日关系紧张局势的重要举措。
通过领导人的互动和沟通,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化解矛盾,为中日关系的发展创造条件。
2.促进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也是改善中日关系的重要举措。
加强两国学术、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有助于增进两国民众之间的了解和友好感情,为中日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打下基础。
3.推动双边合作,加强在经济、科技、环保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也是改善中日关系的重要举措。
通过合作共赢,可以促进两国关系的稳定和发展,为双方解决争端和矛盾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个人思考作为中日关系的旁观者,我认为中日两国之间的合作机会还是很大的。
虽然中日关系面临着严峻形势,但双方都有着共同的利益和诉求,有望在各方面寻找共同点,推动两国关系取得积极的发展。
另外,我也认为两国领导人的重要角色不容忽视。
他们对中日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通过领导人的互访和交流,有望增进两国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为双方的合作搭建更多的桥梁。
我希望中日两国能够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增进互信,化解分歧,推动双边关系不断迈向更加稳定、健康和成熟的轨道。
我坚信,通过双方的努力和共同建设,中日关系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知识上关注这个主题,热度还是挺高的,并且有很多专家学者都在讨论中日关系。
希望我的文章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为中日关系的稳定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日关系回顾与思考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日关系回顾与思考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日关系经历了起伏不定的过程。
由于历史因素和领土争端等问题的影响,两国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难以化解的分歧。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日本意识到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性,中日关系开始缓和。
改革开放初期,中日关系受到历史问题的阻碍,两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隔阂。
尤其是日本在二战期间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使得两国关系长时间处于冷淡状态。
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予了日本一个机会,通过经济交流和合作来改善关系。
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日本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并向中国提供大量的援助和投资。
这种经济合作改善了两国关系,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吸引外资,包括日本资本,为日本企业在中国投资提供便利条件。
在经济合作发展的中日关系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钓鱼岛争端。
这个岛屿群体位于中国东海和日本海之间,本应该是两个国家友好合作的桥梁,却成为两国之间的争议焦点。
两国围绕钓鱼岛的主权争端多次引发了激烈的冲突和紧张局势,使得两国关系受到严重的影响。
钓鱼岛争端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两国之间的关系,也影响到了东亚地区的稳定。
中日两国作为亚洲的两个大国,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亚洲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解决钓鱼岛争端是中日关系发展的关键。
在近年来,中日关系有所缓和,双方开始重视对话与合作。
2018年,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东京举行,开启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
双方同意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地区和全球性挑战。
双方还开展了一系列人文交流活动,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要想实现中日关系的良好发展,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双方应加强高层交往,定期举行会晤,加强政治互信。
两国应加强经济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的繁荣和发展。
加强人文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现存的问题和争端。
中日关系的发展对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两国作为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他们之间的合作和友好关系将为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你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你对中日关系的看法我认为中日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
因此一定要辩证的看待中日关系。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周恩来总理曾用十个字说明中日关系的历史,即“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
友好是长期的,对立是短暂的;友好是历史主流,对立是历史主流中艰辛的一页。
两千年间,日本广泛地向中国的汉唐王朝学习,中日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
然而,日本“明治维新”后,在其迅速强大的国力支持下,忘记了两国两千年友好的历史传统,扩张野心膨胀,悍然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耻辱;几十年后的侵华战争,日本在中国未愈的伤口上又狠狠的捅了一刀。
中国人民永远铭记那段屈辱、备受压迫的历史,同时也希望日本能够客观的正视这段历史。
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在他大肆宣扬日本军国主义光环的同时重重地给了中国一拳,这是中国人民所不能认可的,导致中日关系进入僵局。
日本修改教科书,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日本没有认真反省历史上对中国的侵略,甚至否认侵略、美化侵略,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影响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使中日和平发展的道路变得曲折难走。
日本引发领土与资源争端:日本采取强硬非法手段,企图霸占中国领土,如钓鱼岛问题,干涉中国海洋资源勘探、开发,如东海资源开发问题。
一系列的恶行将中日两国再次推上了对立的巅峰,致使中日之间永远存在隔阂。
如果日本不能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中日战争史,始终不承认自己犯下的罪行,想“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免谈!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目前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稳定、和平的外部环境对我有利无害,而与日本的关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其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技术进口来源国,中国要登上更高的国际地位,就必须在经济上与日本和平共处、共同合作。
与日本发展友好关系,亦有助于我国发展与其他大国的关系,避免了因为与日交恶,而与美欧关系降温或被动与俄罗斯加强关系,甚至公开走上军事同盟的道路;对我国与其它国家发展关系亦有帮助。
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合理发挥爱国热情
正确看待中日关系合理发挥爱国热情近日,中日关系日趋紧张,钓鱼岛问题,撞船事件,引起国内人民的高度关注。
作为校大学生,我们应如何看待当前中日关系,理性抒发爱国热情,也成为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当多的国人谈起日本就咬牙切齿,愤愤不平。
那么究竟是那方面的问题导致中日关系形成当下局面,我们又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呢?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浅谈我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从经济角度来讲,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经贸往来频繁,互补性强。
并且日本需要中国广阔的市场、原料和劳动力,而中国需要日本的先进技术、市场和资金。
双方在节能环保、绿游、能源、金融等领域合作紧密,加之日本要重振长期疲软的经济,它没有理由失去中国。
从政治方面来讲,日本与韩国的竹岛问题,朝核问题,与俄的北方四岛问题,联合国的入常问题等等,都要中国支持或不想与中国另生争端。
日本在“入常”、绑架问题、8国峰会等问题上也需要中国的帮助。
然而自安倍晋三和福田康夫首就任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以来,中日关系出现很大改善。
经过破冰-融冰-迎春-暖春,双方关系异常转暖。
此外,日本也会看美国眼色行事,现在看中美关系应该最差也是维持现在这样,中美关系正常,日本也不会太出格. 我想最重要的是中国本身的强大,大地震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奥运的成功举办,这都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了中国,这也让中国影响力又增加了一个重重的砝码。
民间的现状则是:近日《读卖新闻》的调查结果显示40%以上的中国人认为日本是可以信赖的国家,60%以上的人认为日本在战后走和平发展道路,但70%以上的人在历史对日本还存在怨恨。
而日本只有20%左右的人认为中国可以信赖的国家,而40%以上的人持相反意见。
可以说中国民众对日情感有所改善,但在一年前日本对中国的信任度还在70%以上。
最近日本更换了新首相,麻生从他以前的言行来看有很深的鹰派背景,但他今后还会延续福田外交的部分理念。
麻生虽然曾公开表示支持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并主张日本应该拥有核武器等被人们称为“大嘴麻生”。
关于中日关系的战略性思考
关于中日关系的战略性思考时 殷 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近年来中日经贸关系持续发展,中日经济互相依赖越来越密切。
但是,中日间在某些重要方面的紧张气氛在加剧,这是一个对中国的长远安全有危险的重大忧患。
中日关系非常重要,而且永远重要。
然而为什么现在可以说更重要了,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有这个忧患。
对此,应当有所着急:不是为日本人,而是为我们国家的一些根本利益。
中日关系目前最突出的障碍是历史问题。
对我们自己来说,也要能正确对待历史问题,我认为要讲两个大道理:一个是战略集中原则,另一个是如何正确对待国与国之间的历史宿怨。
战略集中,就是要安排好国家各种目标之间的轻重缓急次序。
有时至关紧要的几个目标之间是有些抵触的,因而必须确定什么最重要,什么是第一位的。
我们在未来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必须集中应对巨大、复杂甚至艰难的美国问题,当然并不是指要与美国在总体上对抗或冲突,也不是说仅仅或主要为了对付美国而争取改善中日关系。
我们还要集中应对棘手的台湾问题。
此外,朝鲜半岛问题(当前首先是朝鲜核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也将分散相当大一部分精力。
中日两国间的历史问题尚未较好解决,以后很可能还会由此出事,但是从最重要的目标出发,我们要坚韧地执行“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对日政策,奉行战略集中原则,更好地实施我国的大战略。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历史宿怨?应该既不忘记历史,也不停留于历史。
最有压倒性意义的不是历史,而是维护当今至关紧要的国家利益和未来的国家安全与发展前景。
在一定情况下,特别是在暂时很难突破“瓶颈”、而现实的战略问题亟须正视和讨论的情况下,可以主张大致地搁置历史问题,留到以后去真正解决。
世界上不少事情的解决需要大历史条件,它们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创造、促进和积累。
等到中国将来真正强大了,在国际上既有威望又有办法,并且在日本公众中有比现在大得多的积极影响,中日两国的历史问题就可以得到较好甚或很好的解决。
对中日关系的认识与思考
对中日关系的认识与思考
中日关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之间的外交关系。
这两个国家作为亚洲重要国家,彼此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首先,中日之间的历史纠纷是影响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之一。
尤其是二战期间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给中日之间留下了深深的痛苦和伤痕。
历史问题的处理一直是两国关系的一个敏感问题,争议难以解决。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日关系也有积极的变化。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对话来增进互信与合作。
经济方面,中日两国紧密合作,成为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
此外,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也在逐渐增加,为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中日关系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对历史问题的处理仍然需要更多的努力与妥协。
同时,两国在一些领域存在竞争与利益冲突,如领土争议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两国需要通过对话与合作来促进相互理解与友好关系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日关系既有着合作与友好的一面,又存在着历史纠纷和一些挑战。
为了实现两国和平与繁荣的发展,中日双方应加强互信,处理好存在的矛盾,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分歧,秉持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原则,不断推动中日关系向着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对中日关系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对中日关系的一些看法和意见1997年是中日复交25周年㊂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扭转两国关系近年出现的某些消极倾向,设法构筑较为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㊂为此,也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在对日关系的看法和做法上作一些调整㊂现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仅供参考㊂一 中日关系正经历转折中日关系本来就同时存在矛盾竞争和友好合作的两面,现在又在一定程度上面临影响深远的转折:或者保持友好合作的势头,建立新形势下的平等互利关系;或者矛盾上升㊁摩擦增加㊁关系下滑,甚至导致对抗㊂这是双方需要做出的重大抉择㊂中日复交是经过长期努力的结果㊂在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和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两国关系更得到迅速和全面发展,一时成为我同发达国家关系的典范㊂人民间的传统友谊也不断加深㊂ 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成为双方上下提得最响的口号㊂但是,随着冷战的结束,近两年两国关系又一时出现倒退㊂原因之一是两国关系的内涵发生变化,虽然经济仍以互补型为主(竞争也在增加),但政治和安全上已失去共同防苏的战略基础,反而互相视为日后的潜在对手㊂二是日本羽毛渐丰,地位提高,加紧了争当政治大国的步伐,要夺取亚太地区的主导权,因而不愿看到中国的强大和统一㊂加之日本进行了政治换代,新领导人对我了解无多,对日中关系观念淡漠,还具有较强的新国家主义倾向㊂国会中对华友好人士已所剩无几,亲台势力却明显上升㊂社会思潮中的民族主义情绪有所增长,对侵略的负罪感日益淡薄㊂在这种133对中日关系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233 争议下的国际问题观察情况下,就接连出现侵犯我主权及其他不友好事件㊂三是中国的崛起引起越来越大的反响,以致近来西方舆论特别是学术界许多人炒出 忘掉俄罗斯,该注意的是中国”的议论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提高了对中国的疑虑和戒心,认为中国大规模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在激发仇日的民族情感;中国的政策是对美软㊁对日严,总想敲打日本,不让日本得到平等地位;特别是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和军力的强大,必然会构成对日威胁,因此就要加以防范,包括加强日美军事合作㊂在这种政治气氛下,两国人民间原有的友谊也受到影响,民意测验中相互的好感已降到复交以来最低点,而认为对方可能构成威胁的比例却空前上升㊂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对双方都极为不利,潜伏着很大危险㊂两国政府都已意识到这点,近来关系已开始走向缓和与改善㊂但要修复和发展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双方都还有许多事要做㊂在中国方面,也须实事求是地评估日本,充分认识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并对目前的政策和做法进行某些调整㊂二 发展中日关系是重大的战略问题为了抓住机遇,全力进行经济建设,坚持和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㊂首先,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日本起着很大作用㊂在我经济对外贸依存度超过40%的情况下,日本是最大的出口市场和第一贸易伙伴㊂在我引进外资(包括贷款和直接投资)的国家中,日本也居首位㊂日本虽在技术转让上卡得紧,但我国的重要设备和生产线还是以日本进口为最多㊂由于历史㊁地理和文化原因,我国更容易从日本吸取建设和管理经验,也得到日本友好人士的许多帮助㊂在经济合作中同日本的 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是别国很难代替的㊂其次,我们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要立足亚太㊁稳定周边,也必须搞好中日关系㊂因为日本是我国邻近的大国,中日关系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决定性作用㊂只要中日保持友好,太平洋就不会发生大战㊂而且恰当处理中日关系,有利于我搞好同其他周边国家的关系㊂。
当代大学生对中日关系的看法精简篇
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发挥爱国热情孔安娜中国和日本,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关系一直以来就处于微妙的关系。
尤其前段时间,钓鱼岛问题,撞船问题,引起国民的爱国热情和高度关注。
相当多的国人谈起日本就咬牙切齿,愤愤不平。
作为校大学生,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中日关系,用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行为来帮助发展中日关系。
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浅谈我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我们应该主动去关心国家的状态,国际的时事,但也要是适合当代要求的爱国方式,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情感上来讲,爱国不需要任何理由,但爱国方式应该理性选择。
日本右翼不顾历史、无视未来的倒行逆施,不仅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损害了日本人民的利益。
所以我们的爱国行为,既要顾及自己长远而根本的利益,不为泄一时之愤而损及社会风气;也要顾及中日友好的远景,不因言行过当、伤及无辜而授人以柄。
原则上的据理力争,不应影响言行上的以理待人。
大学生是最具活气与朝气的群体之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我们应以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将愤怒之情化为报国志,将爱国心化为强国行动,要沉得住气,向长辈请教,在做出行动前,多点沟通、多点思考。
认清形势,不受煽动,不被利用,做好自己的“分内事”,理性、智慧的展现出青春风采、大国的气度,才能真正扛起理性爱国的旗帜,经久不衰。
我们对中日矛盾的态度以及处理方式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而该化愤慨为力量,转化到学习上,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从小事做起,从言到行,一步步报效祖国。
中日关系
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和发展中日关系近日,中日关系日趋紧张,钓鱼岛问题,撞船事件,引起国内人民的高度关注。
中日关系自近代以来一直就处于一个微妙的局势当中。
在当代普通大学生当中,对中日关系和日本国家自身也存在着各不相同的态度。
而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中日关系,用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行为来帮助发展中日关系,这也是我们每一个普通大学生应尽的义务。
从经济角度来讲,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经贸往来频繁,互补性强。
并且日本需要中国广阔的市场、原料和劳动力,而中国需要日本的先进技术、市场和资金,它没有理由失去中国对于历史遗留问题,也要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得到最恰当的解决。
第二类是对于国家事务包括外交问题在内的政治问题漠不关心的群体,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中对于国家事务不太关心的群体还是存在着的,并且还不能算作个别现象。
在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习惯于把目光聚焦在自己的现实生活,而国家的政治事务,这样一般而言不会对普通人的生活有过大的影响的,并不会得到太多关注。
即使是大学生,也通常会有这样的现象。
中日关系的冰冻或改善,对于他们并没有实际影响,而他们也不会拿出过多精力来关注。
第三类是坚定反日的群体。
这个群体可能在日常的生活中表现得并不明显,但是却是绝对存在的。
由于历史问题的因素,即使是没有经历过战争时期的我们这一代,经过这么长时期的思想教育,对于日本非好感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如何理性看待中日关系。
但是可能由于思想教育的失误,和网络媒介的误导,在网络上存在着疯狂的反日反韩现象,他们通常会将自己反日反韩的情绪上升到无理的谩骂,对舶来货物不分轻重的抵制,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做一些缺乏理智的行为。
这一类人经常宣扬自己是新爱国卫士,虽然有时候看起来难以置信,但是确实存在着。
第四类,和第三类相反,他们是对于日本带有着好感的那一群体,有可能是因为对日本文化的盲目追从,也有可能是历史意识的淡漠,或者只是单纯地对某一方面某一点存在着真挚的欣赏,对日本怀有着好感的这一群体也是存在着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关系引发理性爱国思考
摘要:介绍中日关系发展现状,以及中日今后的发展前景,最后由中日复杂关系引发的理性爱国主义倡导。
百度了一下爱国主义,比较标准的解释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
不禁让我内心复杂起来。
我想我最直接联想到的就是最近的中日关系,最近可谓一波三折,层出不穷的事件一件接着一件,从一开始的钓鱼岛事件,中国船长的逮捕和释放,中国外交部的各种“严厉谴责”以及国内网友,学生各种呼声,再到后来日本发生了大地震,中日关系的口水战再一次达到高潮,各种网友学生发表的看法让人大跌眼镜,言语之对生命的漠然,对日本的各种憎恨及辱骂通过地震展现的淋漓尽致,这是历史所造就的原因,特别是在二战中,日本人对中国人民所犯的罪行,这就好比当年德国人对犹太人犯的罪行一样,但犹太人不能和中国人比,这是全世界公认的,犹太人有骨气,中国人有尸骨。
因为这些历史所造成的特殊原因,让中国人仇视日本这个国家,不管日本发生什么天灾都会有一群人跳出来诅咒加一谩骂,这是我不能理解的,不光是我,任何人都不能理解这一愚蠢的举动,就算日本人在怎么有错,这也是日本在军国时期所犯的,几乎可以用军人犯错这一逻辑来思维,可中国人的思维却用了古老的“连坐制”来看待日本人,不管是平民也好,是军人也好,大家的眼光都在了他们的国籍身上,这种做法就让我想起了封建时期的“灭九族”制,可是这样的制度是没人性的,现在我们仇视日本平民的态度,无非就是没人性制度所遗传下来的。
有些人说日本人就是有侵略他国的野心,我不赞同这样的观点,前一辈的问题不应该抓住不放,而且战后日本的表现远比我国周边其他一些国家表现的好.关于赔款问题,一个是国民党当时没处理好,一个是中共确实放弃了赔款,而后来日本对我国的一些其他方式的援助虽然说也符合日本的利益,但确确实实对我国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发展作用.关于靖国神社问题,我觉得游就馆的影响远比那些甲级战犯要大,美化侵略战争的做法和我们有时美化古代皇帝扩张领土的做法有点相似,都是不可取的.试想如果日本小孩看
到里面的东西后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而关于屠杀平民,慰安妇的问题关系到日本人形象,日本想逃避这样的问题也可以理解,主要是怎么给日本一个台阶下,比如在日本承认这些事实的情况下把这些收起来,必要时有据可依,平常的教科书电视什么的尽量不提。
然后是钓鱼岛问题,最近军理课不断地放着钓鱼岛的视频,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当时邓小平去的中日友好交流时.他说道:"关于钓鱼岛问题,我们这代人不够聪明,这个问题谈不拢,下一代人比我们更聪明,总能想到解决的办法."我再次赞叹一下邓小平的远大目光,我觉得确实想要日本承认钓鱼岛属于我国基本没有可能,要么打一仗谁赢属谁,可是那时怎么可能有能力去抗衡日本,何况还是在美国援助下的日本。
总理无非是想等以后中国强大了有了主动权再去讨论这件事情,不过我在想当今情况下钓鱼岛是否值得通过打一仗来解决的必要,打钓鱼岛几乎可以说必然要和美日发生冲突.打完以后中日的关系又如何修复,或者是不修复了一直与一个敌对国家相临.当中日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我觉得共同开发资源,比如共同发射卫星探测其他星球资源,让日本帮助我国发展一些稍微落后地区,我国帮助日本提高国际地位,脱离美国的控制.没了美国的控制,自然也不会有日本干预台海的问题.当两国利益高度一致的时候,钓鱼岛战略地位也就变得比较小了,在我看来甚至可以重新划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海域划界。
作为中国民众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中日关系。
况且也毛泽东说过:“要把军国主义分子与日本人民区分对待,日本人民对我们还是很友好的”。
以双方关系长远发展的大局为重我们应该牢记历史,但更应该忘记怨恨。
我们应该以史为鉴,但更应该面向未来。
我们要以正确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日本,忘记怨恨,相互宽容。
福田康夫首相也说过:“我们要一同前进,一同探索,一同开辟我们共同的未来。
” 但日本国民确实对真实的历史了解不够,特别是年轻一代,这与政府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而且一些右翼分子对一些确凿的历史,加以诋毁,确实令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愤怒。
但我们要深知日本人民是无辜的,他们同样是受害者。
中国民众普遍存在的心理是要让日本将道歉挂在嘴边上,但日本民众大多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不愿提起,他们认为很悲惨,不想接以前的伤疤。
有这样一句话,英国前首相帕莫斯顿爵士曾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 中日友好关系是长远的,不能因为一时的波动而否定两国长远的友
好系。
中日也应是友好的、稳定的邻居关系。
发展中日友好关系是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事业,任何一方的政府都不应忽视它,更不能破坏它,任何忽视、破坏中日友好的行为归根到底是违背了中日人民的长远利益。
其实不光日本,现在全世界都在虎视眈眈的注视着中国的一举一动,如果中国不这么强大,会有那么多纠纷纷争吗,这正是说明一件好事,大家都在害怕中国的强大,可是又不可阻止,因此,各种语言上的甚至是探视性的武力示威就不可避免了,可是我们大学生可坐不住了,各种喊着示威,喊着参军,喊着为国家献身。
现在静下心,回过头来好好想想,我们所接收的信息主要是来自互联网,而发布这些消息的组织并非十分权威,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谁都可以发表那些信息,我们也并未看到证据。
事实上我们对事情的真实情况了解的还太少,一旦有人在网上发布一些游行活动之类的建议,我们就有可能盲从。
加之我们本身对历史和现状也缺乏全面的认识。
我们的一腔单纯的爱国热血,也很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蒙骗,进而成为了他们利益的工具,不要受一些媒体片面报道的影响,盲目爱国,更不要盲目反日,不要总以“历史的眼光”看待今天的日本。
上一代人所犯下的错误,为什么要让他们的后代来承担呢?历史应该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不应该成为我们前进的阻碍。
要提醒我们的是应该学会如何爱国、怎样才是爱国的最佳途径,并不是凭着一腔热血,万不可感情用事。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爱国热情不是太可悲了么?这正是考验我们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的时候。
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理性,我们的行为不能失去理智,成为反华势力诋毁、污蔑我们的把柄。
记得有个记者曾说过:“没有什么比爱国情感更为珍贵与热烈,也没有什么比理性力量更为强大与穿透。
如果把爱国热情纳入理性的通道,那一定可以产生无比笃定、坚韧、持续的力量,来支撑起大国崛起的梦想。
”是的,我们要用我们的理性,来表达我们的爱国热情。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应当更多地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水准。
学生最基本的事就是好好学习,把学到的文化知识用于建设祖国。
境外反华势力最怕的就是中国的强大,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国家更加强大起来。
越是反华势力捣乱的时候,我们越要稳住阵脚。
维护安定,不断发展,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击。
盲目地集会游行、抵制日货等并不是爱国热情的理性表达方式。
如果因一时的热血和冲动被反华势力利用,干扰我们发展建设祖国,那就适得其反了。
我们都深爱着我们的祖国。
我们有爱国的热情,有民族的自豪感,有爱国的自强心。
我们有知识、有文化,更应该有理智、理性,从而使我们的爱国更有深度。
我们要的不是冲动,而是要踏踏实实地学习,为将来建设祖国做准备。
要让世界看到我们的团结、理性和智慧!
参考文献:
[1]吴学文,卓南生:《中日关系出现了什么问题——吴学文、卓南生对谈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
[2]徐之先:《中日关系三十年(1972-2002),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
[3]蔡建国:《亚太地区与中日关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中日关系引发理性爱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