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最新小学二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上册精品教案: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生活在我身边的人》部编版
2.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认识到家乡人在维护社会秩序和法治建设中的作用;
3.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了解家乡传统文化和风俗,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观察、访问等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和社会调查能力;
举例:邀请家长或社区老人讲述家乡的传统故事,让学生亲身参与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等。
(4)环保意识的培养:环保意识需要长期培养,二年级学生可能对环保问题认识不足,教师应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让他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举例:组织户外实践活动,如植树、垃圾分类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环保的意义。
四、教学流程
6.教学评价方面: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成果展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评价。这种方式能够较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更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学习和传承家乡人的优秀品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关爱身边的人:培养学生学会关爱家人、朋友和邻里,关注他们的需求,尊重他们的付出。
举例:讨论如何关心生病的同学,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关爱行动,如问候、送作业等。
(3)家乡传统文化和风俗: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和风俗,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举例: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如春节的舞龙舞狮、端午节的赛龙舟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十五课《可敬可爱的家乡人》第1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十五课《可敬可爱的家乡人》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第十五课《可敬可爱的家乡人》第1课时。
本课教材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人,通过了解不同职业的家乡人,使学生理解各种职业的含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劳动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身边的人有一定的认知。
但他们对家乡人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各种职业的理解也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家乡人,尊重各种职业。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各种职业,理解各种职业的含义和价值。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劳动的情感。
3.提高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各种职业,理解各种职业的价值。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劳动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人。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情感教育法:以情感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劳动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人物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纸和笔,供学生进行绘画和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的各种职业人,如农民、工人、医生、教师等。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哪些家乡人?他们都在做什么?”2.呈现(10分钟)展示各个职业人的工作场景,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
如农民在田里劳作,工人在工作车间,医生在医院救治病人,教师在教室教书育人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工作?他们的劳动有什么价值?”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职业的工作。
如一组扮演农民,一组扮演工人,一组扮演医生等。
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入了解各个职业的含义和价值。
4.巩固(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各种职业的重要性,培养尊重劳动的情感。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5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尊重家乡的文化、风俗和人物,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地域认同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展示了家乡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使学生感受到家乡人的可亲可敬。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家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家乡人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拓宽视野,深入了解家乡人的优秀品质。
此外,学生可能对家乡的风土人情感兴趣,但缺乏系统的了解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文化、风俗和人物,认识到家乡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家乡人、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地域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风俗和人物,认识到家乡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2.难点:培养学生尊重家乡人、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家乡人的优秀事迹,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人的品质。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教育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家乡人的优秀事迹案例和图片。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点评要点。
3.准备与课程相关的家乡文化、风俗和人物的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家乡的美丽风光和特色文化,引导学生谈论对家乡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家乡人的优秀事迹案例,如勤劳致富、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等,让学生初步了解家乡人的品质。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家乡人的优秀品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小组讨论,分享对家乡人的尊敬之情。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人的特点和贡献;
2.培养学生爱护家乡的意识和责任感;
3.掌握相关的语言表达和阅读技能。
教学重点:
1.理解家乡人的特点和贡献;
2.培养学生爱护家乡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家乡人的贡献和价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本节课的主题:“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乡和家乡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讲解
1.播放PPT,介绍家乡人的特点和贡献。
2.听读课文,让学生跟读,理解课文内容。
3.指导学生重点掌握生词和短语,比如“慈祥”、“温暖”、“敬业”等。
三、课堂练习
1.让学生配对,自由发言,谈论本地有哪些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2.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家乡人的特点和贡献,并引导他们回答下列问题:
•家乡人的特点是什么?
•家乡人对社会的贡献有哪些?
四、家庭作业
1.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家乡人,写一篇关于家乡人的文章。
2.提醒学生注意文章中的语言和格式。
教学反思
本节课突出了对家乡人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了解到家乡人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听读课文,学习生词和短语,以及课堂练习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反思中,我认为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参与,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制-上册-[教学设计]第15课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第2课时
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懂得人人都要为家乡的建设尽自己的力量。
2.学习家乡名人的优秀品质和奋发图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贡献的精神,培养责任意识。
3.通过了解并认识家乡人的活动,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懂得人人都要为家乡的建设尽自己的力量。
2.学习家乡名人的优秀品质和奋发图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贡献的精神,培养责任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并认识家乡人的活动,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可敬的家乡名人的照片。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非常值得敬重的人——袁隆平爷爷。
出示袁隆平爷爷的图片及资料,指定学生阅读。
师:袁隆平爷爷为我们国家、为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不是很值得我们敬重?(稍停顿。
)那我们的家乡有没有像袁隆平爷爷这样值得尊敬的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二、探究学习探究:可敬的家乡人1.可敬的家乡名人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家乡人的照片,你认识他们吗?(1)出示照片,请学生说一下他们是谁。
师:看完照片,你是不是也像书中的小女孩一样很有感触呢?课前,老师让大家搜索可敬的家乡名人,了解他们的事迹。
现在请介绍一下你了解的可敬的家乡名人吧,并说一说他们为什么可敬。
(2)学生举手分享。
师:可敬的家乡人为家乡增光添彩。
他们拼搏奋斗、孜孜不倦、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2.可敬的家乡普通人师:除了这些名人,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在家乡这块热土上生活、工作着,他们是不是可敬的人呢?图片中的主人公是否是可敬的人呢?(1)出示教材第60页的两幅主图。
(2)学生举手回答。
师:课前,老师也让大家寻找了可敬的家乡普通人。
接下来,就请你介绍一下你找到的可敬的家乡普通人吧,并说一说他们为什么可敬。
(3)学生举手分享。
预设:生1:我觉得邻居家的姐姐就是我身边可敬的家乡人。
她从二年级开始,就做校园志愿者为大家服务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间断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可敬可爱的家乡人》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可敬可爱的家乡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家乡人的可敬可爱之处,并意识到身边的人都值得我们尊重和敬爱;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3.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法律法规,明确一些家庭、学校和社会上的基本法律规定,并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家乡人的可敬可爱之处;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3.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法律法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家乡人的可敬可爱之处;2.让学生意识到身边的人都值得我们尊重和敬爱;3.帮助学生了解家庭、学校和社会上的基本法律规定。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家乡人的可敬可爱之处;2.祖国的大好河山;3.基本的法律法规。
2. 教学方法1.情感渗透法:通过描述平凡生活中可敬可爱的家乡人的事迹,引导学生爱国、尊师、爱家、爱人等情感;2.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以增强互动和思考能力;3.小练笔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发生的事情,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述或撰写小文章。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1)导入问题:“你们最爱的人是谁?”(2)呈现图片:“你们熟悉的地方”,要求学生说出图片中的地方,并谈论他们最喜欢的家乡人。
2. 学习时间(1)第一部分:家乡人的可敬可爱之处(1)提问:“你们身边有哪些可敬可爱的人?他们如何影响你们的生活?”(2)呈现课文内容“我们最爱的女教师”。
指导学生1-2分钟的自主阅读,然后再放音,让学生听、读课文。
(3)讨论问题:“女教师最让你佩服的是什么?”(4)小组合作,听录音讨论教师以外的其他普通人中,哪些人可敬可爱,为什么?(2)第二部分:祖国的大好河山(1)呈现课文内容“家乡美丽的植物”。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通过情感渗透法让学生感受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
(2)小组讨论:“你们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吗?”“你们注意到家乡的变化了吗?”“家乡的发展需要我们做些什么呢?”(3)第三部分:基本的法律法规(1)呈现课文内容“我们学习了许多有用的法律知识”。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本节课程主要内容为学习家乡人的品质和行为,培养学生在家庭、班级、社会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律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课程目标1.了解可亲可敬家乡人的品质和形象。
2.理解珍惜清洁、安全、和谐的家园。
3.掌握走路、过马路等交通安全规则。
4.培养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维护生命的意识和行为。
5.学习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二、教学重点1.了解家乡人的品质和形象。
2.掌握交通安全规则。
3.了解动物保护和环保问题。
三、思路教学3.1 导入(5分钟)1.教师展示自己家乡的照片或图片。
2.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乡,家乡有哪些值得骄傲的地方。
3.学生们畅想自己如何能够让家乡更美好。
3.2 讲解(10分钟)1.教师以“家乡人”为主题,通过课件、图画、视频等形式讲解家乡人的品质和形象,如勤劳、朴素、乐观、友好、热情、有爱心等。
2.通过讨论、问题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成为可亲可敬的好家乡人。
3.3 操作(3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图片等讲解交通安全规则,如正确过马路、遵守红绿灯、不乱扔垃圾等。
2.通过游戏、模拟过马路等形式,让学生体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3.讲解动物保护和环保问题,如不打击虫子、不追捕小鸟、不乱扔垃圾等。
4.通过观察、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3.4 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内容,并总结出自己今天的收获,从而引导学生总结体会,加深记忆。
3.5 作业(5分钟)1.请学生完成课堂笔记。
2.请学生绘制家乡人的形象或写下对家乡人的感悟。
四、教学后记本节课程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家乡人的品质和形象,了解交通安全、动物保护和环保问题,并且在活动中进行体验,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同时,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成为可亲可敬的好家乡人,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道德观和法律意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说课稿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15.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介绍家乡的人和事,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人物、特色产业等方面,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家乡的可爱之处,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自己所在的家乡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家乡的认识还比较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对家乡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身边的家乡人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家乡的历史人物、特色产业等方面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和学习这些方面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人物、特色产业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对家乡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等方式,学生能主动发现和了解家乡的特色人物和产业,培养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感受到家乡的可爱,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人物、特色产业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和学习家乡的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及实物模型等,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家乡的各个方面。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人物、特色产业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美丽和可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人物、特色产业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各个方面。
3.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的家乡人物和产业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深入了解家乡的特色。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通过介绍家乡的人和事,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家乡人的特点、家乡人的贡献等,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家乡人的可亲可敬之处,培养他们尊敬家乡人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自己家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家乡人的特点和贡献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事例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家乡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人的特点,认识到家乡人的可亲可敬之处。
2.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增强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尊敬。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家乡人的可亲可敬之处。
2.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尊敬。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家乡人的特点和贡献。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家乡人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人的可亲可敬之处。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家乡人案例和图片。
2.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活动材料。
3.布置教室,营造温馨的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家乡的美丽风景和家乡人的日常生活,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呈现几个家乡人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家乡人的共同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家乡人的可亲可敬之处。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身边的家乡人,分享他们的事迹和特点。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家乡人,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展示家乡人的可亲可敬之处。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4.巩固(5分钟)提问:让学生回答家乡人的共同特点和他们的贡献。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精品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三课。
教材设置了两个教学话题——“生活在我身边的人”和“可敬的家乡人”,“生活在我身边的人”通过分享学生身边给他们带来微笑和温暖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家乡人工作、生活的状态。
“可敬的家乡人”引导学生将家乡人的贡献和付出与家乡建设的成果联系起来,知道他们为家乡做出的贡献,激发学生愿意为家乡建设出力的主人翁意识。
学情分析“家乡人”的概念,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抽象和有距离的。
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在身边的人开始,帮助学生不断扩大视野,了解家乡人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更容易使学生获得真切的生活体验。
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人民工作、生活的状态,了解各种工作的辛苦与贡献。
2.了解家乡不同时代,不同领域优秀人物作出的贡献,激发对家乡人由衷的敬佩和热爱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3.学习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调查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家乡人民工作、生活的状态,感知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和积极生活的品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了解身边人的工作,填写调查表格。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谈话交流,引入“家乡人”的话题1.师:同学们,我们一天天在长大,你的家人一定为你做了很多事情,一起说说吧!(学生简单交流)2.师小结:全家每个人都在关心你、爱护你,为你的成长操劳着,他们是你最亲、最爱的人。
3.师:其实啊,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父母带给我们的爱,还有许多身边的人带给我们的微笑和温暖。
让我们在熟悉的校园中先来寻找一下生活在身边的人吧!【设计意图:从最亲近的家人对自己的关爱聊起,拓展到寻找身边熟悉的人给自己带来微笑和温暖。
这样不断扩大的生活领域,贴近学生,符合学生特点,容易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可敬可爱的家乡人》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可敬可爱的家乡人》教案教学设计《可敬可爱的家乡人》本课是二班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三课。
教材设置了两个教学情景——“生活在我身边的人”和“可敬的家乡人”,通过叙述“我与家乡人的故事”等活动,旨在激发同学对家乡人的感谢和鄙视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学问与力量目标】1、体会家乡人的可亲可敬;2、能用不同的方式感谢关怀我们的家乡人。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熟悉和了解中,激发同学对家乡人的感谢和鄙视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家乡优秀人物作出的贡献,激发对家乡人由衷的鄙视和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家乡人的可亲可敬。
【教学难点】激发同学对家乡人的感谢和鄙视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1、老师预备:制作课件,收集家乡名人名事;2、同学预备:了解身边人的工作,量力地收集家乡名人名事。
一、导入老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宁是我们美丽的家乡,这里不仅风景美丽,而且物产丰富。
1、欣赏图片,师作简要介绍。
(江宁的部分景点和物产)2、品尝陆郎的茶干,说说感觉如何?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品尝到的只是家乡景点的一个部分,物产的一个部分。
我们的家乡江宁还有更多的景点,更丰富的物产。
那么全部的这所有是谁制造的呢?(家乡人)那你们觉得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呢?同学沟通。
再次小结:对,都是我们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板书: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履行课题)二、活动探究,感恩生活在我身边的人活动一:我与家乡人的故事1、你们看,书上的同学正争先恐后地夸赞谁呢?夸他们的什么呢?(同学沟通)小结:他们有的在夸亲戚,有的在夸自己的邻居,这些人都是生活在他们身边的一般人。
2、你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吗?说说你和与家乡人的故事吧。
同学填写:我最熟识的身边人王阿姨张大伯生活在他们身边的感受活动二:感谢身边关怀我们的人那么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像张大伯、王阿姨这样一些一般人,虽然我们没有见过他们,但他们都在静静地关怀我们。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上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上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二上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自己的家乡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色,从而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自己所在的城市或乡村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们对自己的家乡有深厚的感情,但对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色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家乡,从而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色,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关注家乡的人和事,树立社会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色。
2.培养学生关注家乡的人和事,树立社会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了解家乡。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家乡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人和事。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色,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与家乡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2.准备家乡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案例。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引导语。
4.准备教学课件和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
教师提问:“你们的家乡有什么美丽的景色?请大家来说一说。
”2.呈现(10分钟)展示家乡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案例,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色。
教师提问:“请大家观察这些图片,说说你们发现了哪些家乡的特色?”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优秀备课说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优秀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讲述家乡人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家乡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和尊敬家乡人的情感。
课文内容丰富,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家乡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课文中的主人公分别是农民、工人、教师、医生等,他们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家乡人。
通过他们的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工作内容和特点,从而培养尊敬和感激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来学习和掌握课文内容。
但是,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吸引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
此外,学生对家乡人的了解程度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对农民、工人等职业比较熟悉,而对教师、医生等职业了解较少。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不同家乡人的工作内容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培养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产生尊敬家乡人的情感,培养家乡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了解不同家乡人的工作内容和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内容产生尊敬家乡人的情感,培养家乡情怀。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思考和表达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了解哪些家乡人,他们的工作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2.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
3.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第15课,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和尊重家乡的文化、历史和人物,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他人的情感。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家乡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够深入。
学生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逐渐发展,可以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文化、历史和人物,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尊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文化、历史和人物,提高对家乡的认同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他人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家乡的文化、历史和人物。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他人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故事等素材,直观地展示家乡的文化、历史和人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家乡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文化、历史和人物。
3.教学环节一:家乡的文化1.教师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家乡的特点。
2.教师通过讲解或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介绍家乡的文化特色,如民俗、传统手工艺等。
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文化。
4.教学环节二:家乡的历史1.教师通过讲述或播放视频,介绍家乡的历史事件或名人故事。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历史。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乡历史对自己的影响。
5.教学环节三:家乡的人物1.教师展示家乡名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贡献。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人,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尊重他人的情感。
教材通过讲述家乡人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尊敬身边的普通人,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于身边的人和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对家乡人的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尊重他人的认识和实践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人,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尊重他人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尊敬身边的普通人,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
3.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社交礼仪。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人,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尊重他人的情感。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尊敬身边的普通人,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家乡人的可爱和可敬。
2.故事教学法:讲述家乡人的真实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交礼仪。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故事材料,包括家乡人的真实故事、图片等。
2.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准备实践活动所需材料,如礼品、道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家乡人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系列家乡人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特点和优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家乡人的故事,学会欣赏和尊敬他们。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家乡人的了解和尊重他人的认识。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第四单元《15可亲可敬家乡人》教学设计 教案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知识与能力】1、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身边家乡人的生活。
2、感受家乡人与自己生活的联系,了解家乡人为家乡做出的贡献。
3、感知家乡人的可亲可敬,树立为家乡服务的决心。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去调查、寻访了解家乡人的生活,感受其可亲可敬之处。
【重点】了解家乡人的生活,明白他们与自己的生活关系,体会他们的可亲,能尊重他们,培养尊重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难点】懂得用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和家乡人交往,明白怎样向家乡人表示尊重。
【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2、学生:收集身边熟悉的家乡人资料【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活动。
1、交流什么是家乡人。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家乡在哪里?我们都是哪里人?我们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地方,所以我们都是家乡人,老师是你们的家乡人,你们也是老师的家乡人。
师:在前面几课里我们已经了解了我们美丽的家乡荣昌,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我们家乡荣昌的美丽景色,一起回顾荣昌著名的物产。
2、学生欣赏荣昌美丽风景图片。
二、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我们荣昌的景色美吗?这些荣昌名小吃你们都吃过吗?爱吃吗?(生答)我们一起生活在坏境幽美的荣昌,吃着香喷喷的家乡美食,你们觉得幸福吗?(生答)我们真幸福呀!但是你们知道吗?今天的家乡是由许许多多,各行各业的人们用勤劳和智慧建设起来的,他们为我们的幸福生活默默付出奉献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让我们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吧!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讲授新课。
活动一:走近身边的家乡人。
(一)走近身边熟悉的家乡人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身边很多人常常带给我们微笑和温暖。
(出示课件教材58页)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8页,我们一起观察图片,想想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生答)2、师:同学们猜猜,这位小朋友为什么喜欢王阿姨给他理发?(生答)王阿姨和蔼可亲,技术也好,他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服务,大家都很喜欢她理发,听说她生病了,小朋友就会关心她,希望她快点好起来。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板书设计
一、家乡人的职业介绍
1.农民:种植庄稼和蔬菜,为家乡提供粮食和蔬菜。
2.工人:在工厂或建筑工地工作,制造产品或建设建筑。
3.教师:在学校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文化素养。
-调查家乡发展成就:关注家乡的最新发展,如科技园区、新城市建设等,了解家乡的进步,可以进行实地考察或采访当地居民。
-深入了解家乡特色产业:调查家乡的特色产业,如特色农业、手工艺品、地方小吃等,了解家乡的经济特色,可以进行实地考察或访谈当地从业者。
教学反思与改进
首先,我觉得在课前的自主探索环节,学生们对于家乡人的了解还比较表面,很多学生对于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贡献并不清楚。因此,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可能会考虑在这个环节加入更多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到家乡人的工作和他们对家乡的贡献。
重点题型整理
1.题目:请列举三种你认识的家乡人,并简要描述他们的工作内容。
答案:
-农民:种植庄稼和蔬菜,为家乡提供粮食和蔬菜。
-工人:在工厂或建筑工地工作,制造产品或建设建筑。
-教师:在学校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文化素养。
2.题目:请解释为什么农民、工人、教师等家乡人对家乡发展很重要?
答案:
-农民:种植庄稼和蔬菜,为家乡提供粮食和蔬菜,保障家乡的粮食安全。
1.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不同职业人群的工作特点和贡献。
2.如何帮助学生培养家乡情怀和尊敬劳动人民的情感。
3.如何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和分享,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和表达。
解决办法:
1.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直观材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职业人群的特点和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小学教育】最新小学二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上册精品教
案: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课型新授授课时间
教学课时二课时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家乡人为家乡为祖国做出的贡献,并感受他们所具有的重庆精神。
2、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重庆人意识。
3、学生通过了解认识家乡人的活动,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让学生感知家乡历史的久远,凸现历史纵深感,产生自豪感。
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引导、补学、激学、评学学习方法:自学讨论
教学准备及手段
课件,课前请学生调查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
教学流程动态修改部分
一、谁是我们的家乡人
1、讨论:什么是家乡人,
2、说一说家乡话,加深对家乡人的理解。
用家乡话和老师同学打招呼;读家乡儿歌。
二、夸夸我的家乡人
1、家乡景美、物美,家乡的人更美。
介绍家乡人并介绍事迹。
3、你还能向大家介绍一位可爱的家乡人吗,请上课前收集了资料的孩子上台介绍。
4、向你喜欢的家乡人献上小红心。
5、让学生夸夸自己身边喜欢的人、能干的人,对别人有帮助的人,对家乡有贡献的人。
让学生知道平凡的岗位上一样能对社会对家乡有贡献。
三、介绍感动中国感动重庆的家乡人陈华军、曹瑾等
四、我是小小家乡人
说一说: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家乡人,
五、欣赏视频《城市的微光》。
六、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生活在我身边的人
可敬的家乡人
二次备课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的情感激发,这种清感激发就是一种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应该从知识、情感、意念三个方面塑造学生。
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反思:新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课前向学生布置任务,为下一堂课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保障,这点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