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拍出了《舌尖上的济南》呢?
从《舌尖上的中国》上探索我国美食节目的新媒体推广
从《舌尖上的中国》上探索我国美食节目的新媒体推广《舌尖上的中国》是我国一档非常经典的美食纪录片,通过刻画中国不同地区的特色菜肴,展示出了我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该节目自2012年播出以来,一直备受观众喜爱,并在推广中运用了不同的新媒体手段,如微博、微信、抖音等,极大地增强了该节目的影响力和粉丝基础。
下面将从新媒体推广角度,探索《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经验。
一、微博微博是《舌尖上的中国》最主要的宣传渠道之一,该节目通过微博拓展了观众网络社交的范围,为观众自发围绕该节目展开的话题创造了宣传效应。
首先,《舌尖上的中国》微博账号的内容非常注重质量和时效性,不断发布与美食相关的新闻、故事、点评等,吸引了粉丝的关注和转发,影响力不断扩大。
其次,微博平台允许用户发表评论,粉丝可以通过评论与参与互动,分享个人的美食经验,提出各种美食问答,并且观众可以通过微博对该节目进行反馈,建立起强有力的互动关系。
最后,通过在微博上组织各种美食活动,如推荐美食、制作美食、品尝美食等,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促进了精准推广和品牌建设。
二、微信微信是我国目前最受欢迎的移动社交工具,也是《舌尖上的中国》推广的重点之一。
该节目通过微信公众号获得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粉丝基础。
首先,微信公众号允许进行一对多的沟通,有利于观众与《舌尖上的中国》建立深层次、稳固的互动关系。
通过公众号,该节目能够推送菜谱、推荐餐厅、美食制作秘籍等精品内容,吸引更多的潜在观众和粉丝。
其次,该节目还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独家剧情和花絮,引发观众的好奇心与兴趣,增强了观众的粘性,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节目内容。
最后,通过微信公众号开展一系列与美食相关的活动,如参与美食评选、答题、抽奖等,让观众更有参与度,增加制作和推广的效果。
三、抖音抖音是新媒体推广的新宠,既能满足年轻观众的口味,又具有较高的粉丝关注度和传播力。
《舌尖上的中国》通过抖音开拓了新的宣传渠道和观众群体。
首先,抖音的短视频能够快速、精准地呈现节目内容,吸引观众的目光和兴趣,同时节目中所展示的各种美食,在抖音的传播下更加生动、有趣。
《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策划案
《舌尖上的中国》精彩故事《舌尖上的中国》是纪录频道推出的第一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从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
共在国内拍摄60个地点方,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它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
向观众,尤其是海外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侧面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
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
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
穿越四季,本集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
松茸保鲜期只有短短的两天,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的进行精致的加工,这样一只松茸24小时之后就会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中。
松茸产地的凌晨3点,单珍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
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
雨让各种野生菌疯长,但每一个藏民都有识别松茸的慧眼。
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为期两个月的松茸季节,卓玛和妈妈挣到了5000元,这个收入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回报。
老包是浙江人,他的毛竹林里,长出过遂昌最大的一个冬笋。
冬笋藏在土层的下面,从竹林的表面上看,什么也没有,老包只需要看一下竹梢的叶子颜色,就能知道笋的准确位置,这完全有赖于他丰富的经验。
笋的保鲜从来都是个很大的麻烦,笋只是一个芽,是整个植物机体活动最旺盛的部分。
聪明的老包保护冬笋的方法很简单,扒开松松的泥土,把笋重新埋起来,保湿,这样的埋藏方式就地利用自然,可以保鲜两周以上。
2023年《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_1
2023年《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2023年《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舌尖上的中国2》加入了不少人文关怀,用人物故事带出地方美食,比如养蜂人的豆花、香肠、腊肉;麦客的裤带面;海边渔民为女儿学会捕捞跳跳鱼;留守儿童等到父母回家制作鱼酱;归国的老华侨归乡宴上的萝卜饭等。
“《脚步》的定位是想反映人和食物的变迁。
”这一集的导演李勇解读说,“人类为了获得食物到远方去或者付出很辛勤的劳动,食物本身也会迁徙流动,这归根到底也和人类的迁徙分不开。
”二、消化的不仅是食物,更是亲情四川人老谭离开家乡在秦岭养蜂期间,最爱吃妻子自制的爱心豆花,就为了吃这一口豆花,把自己的坏脾气都收敛了,变成了一个惧内怕老婆的老公。
山东有个爷爷为了给孙女做煎饼,亲自自制土灶,研磨白薯干等五谷。
而摊煎饼的背景音乐是与奶奶的拌嘴,甜蜜温馨,像是回到小时候,在爷爷奶奶的拌嘴声中,等待温馨的午饭。
在西藏,哥哥为了给弟弟一份甜蜜的礼物,爬10层楼高的大树,小心翼翼地在树枝间行走,花了4个小时,只为获得那蜂蜜的甜美和家人脸上洋溢的幸福。
浙江一位充满爱的父亲,用五年时间练就绝技(20米外精准投钓),在海滩上快速准确地抓跳跳鱼,因为这是他的女儿最爱吃的。
还有出海捕鱼的夫妻,因妻子虚弱晕船,丈夫特意为她做海蟹面后才开工,二十年来均是如此。
总而言之,伴着纯真的爱情和亲情,听着熟悉的调侃,一碗美食表达的就是“爱”。
三、凝聚着制作团队的倾情奉献“比如有人会说‘我想你们来拍一下我们的山药粉,特别好吃”。
但它缺少了一个支撑的东西,我拿什么来说它?它背后有什么故事可拍?每一集的导演会根据主题再去找人物的故事,例如《脚步》是反应人和食物的流动变迁,养蜂人是流浪在外寻找食物的群体,像留守儿童是带着家乡的食物到远方去,他们之间会形成勾连,食物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流传出去的。
李勇介绍称,每个主题确立后,分集的导演会看大量的书,调查、写文案,“这个过程非常非常长,文案写作是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调研,就是先确定这一集有哪些美食,再根据单个美食去各个地方,比如鱼酱只有那个地方才有,我们就去了贵州。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4月18日晚,暌违两年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终于被端上电视荧屏的餐桌。
一以贯之的解说词、熟悉的配乐、行云流水般的旁白和画面,都让《舌尖2》维持了上一季的精良和考究。
有观众直呼“触动灵魂”,口水和泪水齐飞。
如果说《舌尖1》开创了国产纪录片的历史,那么,《舌尖2》无疑仍在继续创造更多的第一。
央视1套每周五晚九点的首播,央视多频道多时段的重复播出,每周只播一集的“追剧”范儿,大型综艺节目般的广告投放,不菲的国内国外版权收入,以及大型电商同步跟进的营销大战,都将国产纪录片的市场地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开始意识到:好的纪录片,相比肥皂剧与娱乐秀,不仅收视率可以更高,经济效益也可以更大。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会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不只是名字取得有新意,也不只是因为“吃货”越来越多;而是因为,这是一部对美食充满了敬意的纪录片,它满溢着对自然馈赠的感恩,对草根劳作的歌咏,和对中国饮食文明的礼赞。
相比第一季,第二季更为鲜明地加强了对社会文化层面的挖掘:从人开始,叙事起兴,入眼观感,入心情感,美食成为背景,灵魂感受触动。
虽然也会有人觉得,故事略显喧宾夺主,对食物描述太过匆忙,但是一部主题为“探讨人与食物关系”的纪录片,本来就不只是一场美食盛宴,它不是“天天饮食”的菜谱,更不是“美女私房菜”。
《舌尖》跃出屏幕之外的,有一种妈妈的味道、儿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
就像第一集“脚步”中的养蜂人逐花而行,很多人都远离故土成为异乡之人,拥有几千个味蕾的舌头,却顽强保存着来自儿时、来自故土的味觉记忆。
《舌尖》让人有种冲动,想要回家再吃一顿妈妈做的饭,跟妈妈学做一道家乡菜,奔波路上永远带一点家乡美食,认真对待我们的一日三餐。
对家庭温情和血缘亲情的渲染,也是《舌尖》的动人之处。
这是一部美食纪录片,却看不到酒店的名厨,只有民间的厨房。
用一种平视而非俯拍的角度,讲述着市井美食与草根生活,市井味与人文味的和谐混搭,让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寻味”泉城,老济南美食背后的故事
“寻味”泉城,老济南美食背后的故事作者:来源:《旅游世界》2017年第12期一部《舌尖上的中国》把许多人变成了“吃货”。
但是一名真正的“吃货”,关注点从来就不仅仅停留在唇齿之间,因为美食那些事儿,带来的不只是杯碟齐名,齿颊留香,还有,那并不如烟的历史和故事。
故事赋予了美食更多的意义和灵魂,在济南,这个有着几千年积淀的历史文化名城,也不会例外。
老济南有哪些名吃,你知道吗?吃过吗?它们背后的故事,你听过吗?要什么响亮名号,“草包包子”不“草包”草包一词为俗语,是贬义词,形容一个人不经用,没有能力,但是今天讲的“草包”可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家拥有7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草包包子。
說起草包包子,许多济南食客颇有自豪之感。
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老字号如今依然风雨无阻地屹立在普利街15号,精致皮薄、味美多汁的小包每天吸引着大批顾客。
“草包包子”创始人张文汉年幼的时候曾在洛阳“继镇园”饭庄学艺,他为人憨厚,不善言笑,生性木讷,终日只知闷头干活,于是街坊送了一个外号:“草包”。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张文汉全家从洛口逃进济南内城。
为了糊口,打算开设包子铺,但又苦于无本钱,后由名中医张书斋先生资助面粉五袋,又得到乡亲及友人帮助,在西门里太平寺街南段路西,租得铺面房两间。
开业之前,“草包”要求张书斋先生给起个响亮字号,张先生说:“要什么响亮字号,‘草包’就很响亮”,于是“草包”二字便成为包子铺字号。
张文汉秉承师传,再加潜心研究,逐渐创出了自己的风味。
草包包子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吃起来汤汁丰富、口感细滑。
再者老张为人忠厚老实,童叟无欺,“草包包子”很快就传遍了济南府。
吃不完的时候用荷叶打包带走,大荷叶也是特别的香,给草包包子增添了几分雅意。
桃园三结义,张飞炖了一锅“把子肉”说起把子肉,济南人的第一印象便是肥而不腻,润滑可口。
它虽比不上红烧肉的口感精致,也比不上九转大肠的卖相华丽,但它的地位却从未被撼动过。
因为,一块把子肉,不仅是济南的美食代表,是济南人忘不了老滋味儿,更是济南最原汁原味的美食回忆和传承。
舌尖上的济南文化
舌尖上的济南文化作者:缇娜来源:《走向世界》2021年第20期濟南,南依泰山,北跨黄河,这里风光旖旎,南山如黛,鹊华对翠,明湖浮碧,春水绕城;这里地处南北要冲,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商业发达。
《济南府志·民俗》称:“惟济南水陆辐辏,商贾相通,倡优游食颇多。
”又有“ 大明湖之蒲菜、茭白、莲藕之美蔬”“黄河之鲤、南阳之蟹且入食谱”,章丘大葱远近驰名,“尤为山东人特别嗜好品”。
丰富的物产让济南人有了无尽的发挥空间,也带来味蕾上的享受,高至满汉全席,低到瓜、果、菜、菽,就是极为平常的蒲菜、芸豆、豆腐和畜、禽内脏下货等,经过精心调制,皆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美味。
独属于家乡的味道,是浸在济南人舌尖上的记忆,根植于山泉湖河的济南菜,也成了具有济南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伴随着济南历史的传承与发展,一路芳香。
济南味道的源远流长济南风味是鲁菜的主体,在山东境内影响极大。
济南菜大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古称历下菜,起自鲁西地方,立足省城济南,又吸收湖菜特长,以清香、鲜嫩、味纯著称,俗称“一菜一味,百菜不重”,尤其在选料、烹制上,巧妙地用高汤进行调制,形成济南菜的一大特色。
俗话说“唱戏的腔,厨师的汤”。
济南汤菜尤为著名,其清汤、奶汤制法在《齐民要术》中均有记载。
济南的用汤,可以追溯至1400 年前“捶牛羊骨令碎,熟煮,取汁;掠去浮沫,停之使清”(《齐民要术》)的制汤法;后来清初名士王士祯记述的“提清汁法”,已经演化到用虾肉泥入汤中提清制汤。
今天的吊清汤法:用鸡、鸭、猪肘子煮汤,用鸡脯肉泥及鸡腿肉泥入汤中澄清,捞出肉渣。
此汤味殊鲜,是烹调中用于提鲜的原料,也是制作汤菜的主料。
名贵的“清汤燕”“清汤银耳”“汆虾片”都是济南名汤菜。
而用鸡鸭肘子沸煮,汤色如乳汁的奶汤,则是“奶汤蒲菜”“奶汤元鱼”“奶汤蹄筋”等名菜汤白味醇的关键。
由于受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思想的影响,济南菜制作细腻,对刀工、火候、调味颇为讲究,对菜肴的色香味形都有严格的要求。
2023年《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5篇_2
2023年《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5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这几天,妈妈说新出了一个片子叫《舌尖上的中国》,很好看,很馋人。
也要给我下载看看。
一开始,我还以为《舌尖上的中国》是一些什么新的理论呢。
可一看才知道都是讲一些香甜可口的美食。
什么螃蟹、鱼、虾、海参……反正大多数都是我的最爱。
而且还有它们的生长以及制作过程。
一共有七集,每一集都有不一样的美食:有酸甜可口的腌白菜;有浓香的糯稻;有喷香的烤鸭。
特别是人家捉鱼捉虾的过程。
那活蹦乱跳的鱼和那些生长充沛的糯稻,还有在浅海海底摸海参、海胆、鲍鱼的潜水员,仿佛就在我的眼镜面前动着,让我想跳起来抓住那些屏幕上的美食。
片子的场面很多都在厨房里,上面都是实际的声音。
每当我听到那些油在锅里发出的“嗞嗞”声时,我就觉得肚子饿了。
还有那些从地里刨出来的笋,炒的时候镜头直接对准锅,那些笋白白得像小孩儿一样可爱。
还有那大厨们神奇的刀功煮功。
他们可以把豆腐切成像头发丝那么细的长条,还可以半小时煮好一只大肥猪。
非常令我佩服。
最好玩的就是楼顶菜园了。
夏天一到上面就是一个大凉篷,很壮观。
秋天结的小瓜一个就足以包一大盆水饺。
我的菜园子还是自愧不如啊!《舌尖上的中国》虽然增加了我们做饭的兴趣,可是我一看见上面的美食就不想吃我们家的饭了。
说实话,我是实在想扑倒电脑屏幕上大吃一顿去的。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2自然,主食,转化。
中国人在本身所处的自然条件下,驯化改良出了各种不同的主食,尽管主食的________只有很少的几种,但是中国人还是利用不同的方法和智慧改进制作方法和手段,创造出数不尽的美味食品。
中国人的主食是靠天吃饭,这磨砺着中国人的性格,你永远不知道明天的天气如何,所以中国人习惯于接受现实,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人懒就没人给他钱”,老人家说的就是中国人在骨子最为笃信的真理。
中国人其实是最爱抱怨的,但也是最不把抱怨的事当心头事的,因为为了生存,为碗中舌尖的一口饭食,还是得振作精神,安慰自己,然后继续付出自己的努力。
陈晓卿: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陈晓卿:才下舌尖,又上心头作者:陈俊来源:《莫愁·天下男人》 2013年第7期2012年,一部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火爆全国。
之所以能拍出这么一部以吃为主题的精品,是因为总导演陈晓卿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
虽然,因为各人口味不同喜好不一,美食很难分出甲乙丙丁排个一二三四,但陈晓卿却知道,世上最好的餐厅在哪里……吃货一枚陈晓卿是安徽灵璧人,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央视做编导。
薪水虽然不低,可那些年他几乎没存下什么钱,别人的钱都存银行,他的钱全存进了肠胃。
对于吃,陈晓卿不仅仅是喜欢,而是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追求——为了吃一碗北京城最地道的臊子面,他可以凌晨5点去排队等头汤;也不惜扔出半个月的工资去吃一碗鱼翅捞饭——朋友们都说他疯了,骂他是在用肚子思考而不是用脑子。
接着,陈晓卿结婚了,娶了个跟他一样对吃颇有追求和研究的太太。
虽然两个人都拿着不低的工资,强强联合后家里的经济实力却没怎么提升。
甭管有多少钱,全都能吃掉。
偶尔有点口角,也不需要赔礼道歉的桥段。
陈晓卿手一挥:“吃烤鸭去。
”太太马上忘了正在怄气,收拾收拾就跟着他出了门。
偶有错误太过严重的时候,吃一顿不足以解气,那就得再接再厉,最多三顿饭,两人就又和好如初了。
太太怀孕时,没有任何不良反应,一顿饭能吃一只鸡,夜宵可以吞八个荷包蛋。
她身高1.7米,预产期快到时,体重达到了160斤。
孕期吃的那些东西一点都没糟践,儿子陈乐出生时8斤2两。
陈晓卿抱着儿子乐得合不拢嘴,跟来探视的亲友乐滋滋地介绍:8斤2两,看这分量就知道是我家儿子,别人家生不出这么瓷实的孩子……到陈乐开始吃辅食时,夫妻俩欣慰地发现,这小子完全继承了两口子的优良基因——刚开始学吃粥,就已经目不转睛地盯着桌上的排骨了,撕下点瘦肉塞他嘴里,可以用四颗刚长出的门牙咂得口水直往下滴。
后来慢慢拍纪录片拍出了点名气,经济开始得到改善。
有了房有了车,陈晓卿就更没啥追求了。
暂时花不了的钱全存进银行,既没有投资的计划,也没有理财的念头,全用在了吃上,他称之为餐饮储备金。
舌尖上的济南:小小甜沫品出“济南风范”
⾆尖上的济南:⼩⼩甜沫品出“济南风范”⾆尖上的济南:⼩⼩甜沫品出“济南风范”2012-5-30 18:18:00 来源: 鲁⽹ ⽹友评论 0 条进⼊论坛开篇:“⼈莫不饮⾷,鲜能知味也”,对于美⾷,每个⼈都有⾃⼰独特的敏感与体会。
油旋、甜沫、草包包⼦……这⼀个个鲜活的名字总能挑动⼤家的味蕾。
在济南,这座悠久弥⾹、古⽼⽽⼜时尚的城市,类似的美⾷还有很多很多。
它们潜藏在⼈们的⼼⾥,浮于⼈们的⾆尖。
不同的元素,不同的感触融合成⼀种独特的⽂化,⽽⼜超脱出这种⽂化之上。
从今天开始,鲁⽹记者将会深⼊济南⼤街⼩巷,探寻济南美⾷的独特⼯艺,了解济南饮⾷的传承历史,⼒图为您还原出这种⽂化的形塑,还原济南⼈⾆尖上的独特味道。
济南名吃图⽚来源:⽹络济南⼈喜欢的甜沫图⽚来源:⽹络现场制作图⽚来源:⽹络 明明是咸的,却被⼈称为“甜沫”。
在百度名⽚上,甜沫的定义是济南最价廉物美的“招牌”名优⼩吃,它稠热辣⾹的特点深受济南⼈喜爱。
为什么它会是咸的?它有怎样的⼯艺流程和传承⽂化?今天,我们⼒求为您还原出甜沫的真正“味道”。
甜沫的来源:寓意苦后是甜 甜沫的来源:寓意苦后是甜 济南⼈喜欢喝甜沫,外地⼈到济南也会⼊乡随俗品上⼀碗,但多数喝过它的⼈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甜沫为什么是咸的。
确实,在“甜”字招牌下,却是咸味味蕾在发挥作⽤,免不了让⼈觉得奇怪。
甜沫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在众多的说法,有⼀种流传最为⼴泛。
相传明末清初,因天灾战乱,⼤批难民纷纷拥⼊济南城。
有⼀家⽥姓⼩粥铺,经常舍粥赈济,灾民互相传告,来粥铺喝粥逐渐增多。
粥铺难满众求,便在粥内加⼊⼤量的菜叶并咸辣调料。
灾民每当端碗盛粥前,见煮粥的⼤锅内泛着⽩沫,便亲切地称之为“⽥沫”,就是⽥⽼板赈舍的粥。
时有⼀外地来济赶考的落难书⽣,也来此求得此粥,⾷之甜美⽆⽐,⼼想“甜沫”果不虚传。
后来书⽣考取功名做了官后,⼜专程来济再喝甜沫时,已⽆昔⽇感觉,问其因,⽼板答称实是“⽥沫”,⽥姓之粥的意思。
品尝味觉文化的视觉盛宴-——《舌尖上的中国2-家常》浅析
品尝味觉文化的视觉盛宴——《舌尖上的中国2 家常》浅析摘要:在2013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收视大热并且引起吃货热议的狂潮之后,《舌尖上的中国2》在今年如期而至。
作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巧妙地运用了镜头、光影、色彩、声音等视听语言符号,真实再现了中国美食的历史面貌、生态现状以及制造流程,尤其是细节的刻画让画面与声音语言更富有美感,实现了视觉交流上的"共通"原则,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情感共鸣。
关键字:镜头,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在《舌尖上的中国》的狂热之后,《舌尖上的中国2》在今年如期而至,这无异于是吃货的福音。
据说《舌尖上的中国2》历时500天,经历150个拍摄地点,见证300多种美食,累积了1000小时的视频素材。
这部纪录大片,让喜爱美食的观众大饱眼福。
最难忘的是乡音乡情,最魂牵梦绕的是家乡味道。
《舌尖上的中国2》以食物为窗口,通过解读中国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成功的引爆了国人的味蕾,更是触发了人们对家乡美食的无限回味。
下面,我将对《舌尖上的中国2》中《家常》这一集进行分析镜头技巧、解说词、声音及传播文化方面的分析。
一、镜头技巧分析:营造了强大的视觉盛宴《舌尖上的中国2》中除了让人垂涎三尺的各种食材之外,更让我们不禁津津乐道的便是它的拍摄镜头了。
《舌尖上的中国》追求真实精美的画面。
在《家常》这一集中,节目组分别运用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景别。
远景的运用:印象较深的是,在山西陵川那一段的开始与结束,纪录片中分别插入了太行山、陡峭山壁和田地作物。
这种方法,让观众充分了解、体会到当地生活的自然环境与人物风情。
在这种自然条件下,面食自然而然的成为当地的主要食材。
还有就是,在远景的景别中,《家常》还运用了俯拍的拍摄方法,让太行山脉尽收眼底,包括玉米地的割收状况,满面的气氛融入。
特写的运用:此纪录片中,运用的最多的拍摄方法便是特写了。
拍摄上采用微距摄影、两级镜头运用、小景别快节奏剪接等使这部纪录片彰显出独特的风格与魅力——把食物本身所具有的文理美感和对美食的垂涎欲滴表现的淋漓尽致。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_2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家常菜,顾名思义,就是在在家里经常能吃到的菜。
没有大饭店里那些高大上的摆盘装饰,没有雕梁画栋鼓乐和鸣,有的只是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一边聊天一边大快朵颐。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家常》一集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家常菜,比如燃面,红烧肉,泡椒凤爪,西瓜酱等等非常普通的菜肴,还有普通人生活的场景,和属于普通人的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发生在这些人身上,同时也以另一种类似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发生在我们自己或者我们周边的人身上。
透过这些家常的美食,透过这些普通人的故事,“家”的概念,正在我们的眼前慢慢变得清晰。
“家”是什么?按说文解字的说法(白话翻译下),头顶上的宝盖头代表屋瓦,代表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代表有地方住;宝盖底下是猪,古人养猪,区别于牛(耕地)马(骑乘)狗(护院),是专门拿来吃的,也就是说有肉吃。
古人用一种朴素的解释来诠释“家”的意义,即:有地方住,有东西吃。
不过,这只是突出了“家”的物质含义。
其实在我们的眼里,“家”还有更重要的精神含义。
首先是团聚。
片子中,一家人围坐一起吃饭,一家人比赛似的照顾新生的小福星和产后恢复的新妈妈,最后戏剧性的让新爸爸体重超标,是一种幸福;而父母离异导致孩子不得不由姑妈拉扯大,陪女儿学琴而好几年没回家,则是一种辛酸。
能够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和不能一家人在一起的心酸一对比,“团聚”之于“家”的重要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正因为如此,每年春运,正如《时节》一集最后所展示的那样,不管用什么方式,我们都要在春节的时候回到自己的家。
只有家里人在一起,这个家才是完整的。
正如片子中那位辽宁的大妈所说,“钱多钱少不是那么重要”。
当然,有一定经济基础比没有要好,而一家人能高高兴兴在一起,是“家”之所以存在的意义之一。
其次是一种相互扶持的责任。
“家”之所以成为家,是因为家庭的成员都会为了这个家的和谐和稳定贡献力量。
片子中,农忙的时候,山西一家人都得回来做事,要不然玉米就烂在地里了;最后那段,全家4个老人齐动员,轮番用拿手的好汤照顾新妈妈,最终戏剧性地导致新爸爸体重超标。
吃货沈宏非
吃货沈宏非作者:青辰来源:《恋爱婚姻家庭·青春》2021年第07期“每天叫醒我的不是梦想,不是闹钟,是香喷喷的早餐。
”米粉店老板的儿子解锁嗦粉技能后,呼啦起米粉惊天动地,在他銷魂表情的诱惑下,画面视觉冲击力十足,观众隔着屏幕仿佛都能闻到食物的香气。
美食纪录片《早餐中国》,成功吊起了国人的胃口,作为总顾问的沈宏非功不可没。
多年的吃货经验告诉他,“好吃的食物,除了打动味蕾,还要打动人心。
”《早餐中国》将镜头对准里弄小巷里百姓口中的最好吃的小店,通过自然流露的欢声笑语,展现出浓浓的市井烟火气。
打出生起,沈宏非的胃口就好,荤的素的,酸的甜的,他都喜欢,除了不太能吃辣,几乎百无禁忌。
他说:“我是一个很馋的人,我是一个吃饱了以后依然很馋的人”。
从暨南大学新闻系毕业后,沈宏非辗转在广州、北京、香港等地从事媒体工作。
每到一地采访,他都要把当地的美食吃个够。
去“大碗面”吃片儿川那回,他刚坐下,就看到老板拿个大盘盛放刚做好的东坡肉。
眼见油花泛亮的东坡肉颤颤巍巍地出锅,浓郁的肉香味蒸腾而起,不由分说地往他的鼻子深处钻,他当即跑过去从人家盘子里夹了一块,一边大嚼一边“啧啧”称赞:“世间美味,别无他求!”末了,他又打包两份带回家,直到肚子撑胀才想起自己不是来吃面条的吗?还有次去北京采访,夜里沈宏非饿了,一个北京小兄弟从北新桥的一家店给他打包了几个驴肉火烧,他一吃,顿时来了劲,“太香了,这在上海可是个稀罕物。
”立马招呼小兄弟带路,他要去店里敞开肚皮吃一顿。
无奈已经凌晨一点,店家早就打烊了。
第二天一起床,他就拽着小兄弟直奔驴肉火烧店,一口气吃了八个驴肉火烧,把小兄弟看得目瞪口呆。
他还谈起了他的“饮食阔论”:“这年头,吃得上以及吃得起,都没什么可牛的,唯一值得牛的,就是吃得下!这个驴火是一种市井食物,讲究的是香浓,慰藉的是人生,快哉、快哉!”1998年,《南方周末》副刊编辑力邀沈宏非写饮食文章。
食用是“真吃”,书写是“假吃”,虽说“食无定味,适口者珍”,可沈宏非一点也不含糊,他把冰淇淋写得让人口舌生津,不由自主地咂嘴回味;他的《大块吃肉》更是酣畅淋漓,让人感觉胸臆大张……他在《写食主义》里说过这样一句话:“饮食其实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解忧。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集锦15篇)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集锦15篇)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1主食通常提供了人类所需要的大部分卡路里。
中国人的烹调手艺与众不同,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食,都是中国人辛勤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晶。
然而,不管吃下了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老黄的全名叫黄国盛,认识他的人都叫他老黄,从每年农历十一月初开始,老黄每隔三天,会拉着自己家里做的七百个馍馍,骑一个半小时的三轮车,到县城里去卖。
老黄卖的黄馍馍,就是用糜子面做成的馒头。
是陕北人冬天最爱吃的一种主食。
糜子,又叫黍,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
8000多年前,中国黄河流域开始栽培黍。
在中国,五谷始终是一个变化中的概念。
大约两千年前,五谷的排序为稻、黍、稷、麦、菽。
而今天,中国粮食产量的前三名已经变成稻谷、小麦和玉米。
中国,从南到北,广袤的国土,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
丁村,这个中原最古老的村落,谷物加工的历史已有上万年。
附近曾经出土过中国最古老的石磨,证实了这一点。
擀面,是中原女孩子在成为女人的成长中,必须要掌握的生活技艺。
按照中国人的风俗礼仪,过生日贺寿是一定要吃面条的,中国人称为长寿面。
为什么中国人过生日要吃面?面条是怎么成为中国人贺寿的象征?有一个说法是面的形状长瘦,谐音长寿。
面条成为讲究讨口彩的中国人最喜欢的主食。
兰州人都说:自己的早晨是从一碗牛肉拉面开始的,这个有着一千多家拉面馆的城市,每天要消耗一百万碗拉面,是兰州人心目中,当之无愧的主食王者。
一碗面从拉制到煮熟上桌,看似不到两分钟时间,但其背后却有着很深的门道。
土生土长的西安人曹石,计算机系硕士毕业后,利用业余时间和朋友组了一个用西安方言演唱的说唱乐队。
身兼大学教师、乐队的主唱作词、多种角色的他,在这首最广为流传,描写三秦大地平民美食的说唱里,一连串列举了陕西几十种诱人的美食,在曹石的歌里,被冠以经典传统的是牛羊肉泡馍。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9篇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9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第一集里出现了“麦客”这个职业,之前只在书里看到过,所以对这一职业不甚熟悉,但我小时候的家乡有类似“麦客”的职业,都是远走故乡去帮人收获来赚钱,不同的是我家乡的这群人收获的是花生。
姑且叫他们“花生客”吧。
(当然我的家乡是没有这个称谓的)中原地带盛产花生,且不像收获麦子的收割机出现得很早,花生在很长的历史中都只能靠人工从地下一棵棵刨出来。
每年花生收获的季节,都有一群外乡人来到我的家乡,和“麦客”不同的是,她们都是女性。
《舌尖上的中国》里说善待“麦客”是祖辈的传统,而在我的故乡,这些花生客们能不能得到善待,纯粹要看主人的意思了。
姥姥姥爷心地善良,总是把家里能提供的最好的东西拿出来。
而我记忆中最深刻的,要数天黑到看不见时,她们从劳作的地里归来,吃过饭后,洗洗漱漱,并坐在院子里一起聊天,她们会和妈妈一起聊起家中的情况,也会把家里的孩子和我作比较。
现在想来,她们对家里的孩子也必是牵肠挂肚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也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近几年,出现了收割花生的“旋耕机”,不再需要纯人工收花生了,这些花生客们也渐渐退出了中原农业历史的舞台。
这一集里出现的另一种职业,我的家乡也曾经有过:赶蜂人。
小时候家在学校里,学校离村庄都有一段距离,而学校周围却是大片大片的土地,每年的特定时期都会有养蜂人来到这里并用帐篷驻扎下来。
他们通常是夫妻两个,而至于他们为何和我爸爸妈妈很熟,我因为年纪太小,已记不起来了,只记得他们会送成瓶的蜂蜜给我们,那时候,我们那里蜂蜜还没有普及,我们都不太知道蜂蜜怎么吃。
对于他们的记忆,还有紫玉米,玉米大都是黄色的,可是他们却有紫色的玉米,他们把紫玉米给我们,说可以炸爆米花,妈妈带到姥姥家,用地锅炸爆米花,炸的时候威力很大,需要用很重的东西,压着锅盖,我记得最后好像锅都被炸烂了。
《舌尖上的中国》里有个特写是煤气灶的牌子:君爱妻。
我会浮想联翩,当年在我家附近驻扎过的养蜂人夫妻,是不是也是这么相濡以沫得恩爱呢?而这些养蜂人也很久没有再来我的家乡了,大概是家乡种植油菜花的土地越来越少了。
《舌尖上的中国》背后的高清拍摄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背后的高清拍摄故事发布时间:2012-06-04 08:45:05 作者:记者忻云来源:IT时报浏览次数:2710 摘要:从2011年3月拍摄开始,至2012年5月上映,舌尖上的“高清”故事同样让人回味。
《舌尖上的中国》跃上荧幕,让人食指大动、味蕾全开,是什么如此诱惑?这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让美食制作过程也能折射出电影级的美色,从2011年3月拍摄开始,至2012年5月上映,舌尖上的“高清”故事同样让人回味。
当年标清拍片,未获轰动5年前,《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曾拍摄过另一部纪录片《森林之歌》。
一名观众回忆,自己当时对该片最深的印象是“清新强节奏的音乐,雪域高原般空灵嘹亮的歌声、温馨生动的大自然里动物和植物的画面”,不过,也会发现这与《舌尖上的中国》直观而震撼的效果相比,似乎仍逊色了一些,《舌尖》“超清晰、具震撼力的画面”能瞬间捕获人心。
这不难理解,这部填补我国生态纪录片领域空白的作品,某种意义上说,与《舌尖》有着类似诉求,《森林之歌》需要捕捉森林中各种动物最近距离、最自然的一面,而这方面陈晓卿本人也有不小遗憾,高清、高速摄像设备的缺乏是重要因素之一。
据介绍,摄制人员当时只用得起标清设备,连微距镜头也只能租到一个,片中1/3的素材甚至是用DV拍的。
一些涉及动物活动的镜头由于摄制组缺乏捕捉其高速运动的能力,只能摆拍,特殊情况下不得不干扰动物正常作息的拍摄方式让某些观看者不满,感觉非自然。
“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标清拍摄的纪录片销售越来越差。
”资深媒体人、纪录片《敦煌》《美丽中国》制片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博士陈晓夏向《IT时报》记者表示,中国纪录片走向高清技术的运用经历了一个摸索的过程。
央视纪录片频道实现“全高清”2005年拍摄完毕的纪录片《故宫》曾因运用“高清”而名声大噪,当时的主力设备是索尼高清数字摄像机HDW-750P和HDW-F900两种机型,但据说在当时,这样的设备很多老的央视摄像师都没有见过。
味道济南:翘“厨”佳肴泉天下
专栏……文/赵军The Taste of Jinan味道济南:翘﹁厨﹂佳肴泉天下文/张智辉蒙住眼睛,绸子布上切肉丝;整鱼出骨、整鸡出骨;手抓春卷皮,一粘一个。
这是鲁菜泰斗、“中华名厨”颜景祥大师的绝活,有的已近失传,他的徒弟鲁菜特级大师李培雨每每回忆这些情景,禁不住一番感慨。
有对大师的追思,也有对厨艺接续不够的遗憾。
谈到饮食,大才子袁枚《随园食单》集40年美食经验,涉及360多种南北菜肴;汪曾祺被誉为“吃货”作家,写豆腐、干丝、喝豆汁、贴秋膘,无不透视着他可爱而有趣的灵魂;“平生为口忙”苏轼,是吃“羊蝎子”的鼻祖,猪肉颂传为经典,吃生蚝“食之甚美,未始有也”。
为日啖荔枝,愿做岭南人。
“坐火车,到济南,不尝莲蓬不解馋”。
这是老城的回忆。
坐拥千泉的济南是独一无二的泉水之都,在泉水的滋养下,这里的人们最懂得五味调和,让普通的食材浴火重生,把烹饪与艺术与美学糅合在一起,哪怕最迟钝的味蕾也会被激醒。
全聚德、燕喜堂等老字号魅力不减,“济南二怪”见怪不怪,茶汤无茶,甜沫不甜,晨起五香甜沫配老油条加一卤蛋,满血复活的感觉涌上心头,吃米饭把子肉再浇点汤,油旋香气入鼻万千心事可抛脑后,一日三餐,总有“爆款”,这就是舌尖上的济南——美食之城。
日前,“听泉观澜·品味济南”2023济南美食季“济南味道”系列评选结果揭晓,餐饮企业、餐饮名店、名吃、名菜、烹饪大师、烹饪名师“六个十大”榜上有名,名企、名厨、名菜集体亮相,品味济南、味道济南、美食济南潮势来袭。
在“十大名吃”中,市级非遗、“齐鲁名吃”净香园香肠、老济南猪肉大串榜上有名。
百吉牛肉火烧火爆出圈,食不厌精,“家传”技艺,经“九净九卤”“三酵三醒”“五揉八打”,淬炼而成,入口即有倏忽而至的幸福感。
古有丙吉问牛,今有百吉牛火。
“济南黄焖鸡”: 三品三绝:一品汤,汤色红亮、口感滋糯;二品肉,成品靓丽、肉质滑嫩;三品米,香气浓郁、劲道爽滑。
来自帝师故里、玫瑰之乡的“平阴玫瑰鲜花饼”,300年制作史,与阿胶同为宫廷御用,深得乾隆喜爱,花香沁心,甜而不腻,馈赠首选,自带“花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舌尖上的中国之山东篇
舌尖上的中国之山东篇熬夜看完了最近几天以来网络电视上都非常火的《舌尖上的中国》的前两集,也就是“自然的馈赠”与“中国人的主食”两集,看完之后愈发赞同其中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感”的评价,且更对培养“全民吃货”的曲解嗤之以鼻。
然,看完之后,却发现无论是菜肴还是主食,其中居然没有对山东菜肴、主食的介绍,不禁感到遗憾。
于是,不顾哈欠连天,决定以我自己的方式弥补这一缺失。
不得不先声明的是,我要讲的山东并不全面,因为山东地域宽广,地形复杂,平原与山区兼备,沿海与内陆俱得,因此也就导致不同地区居民在饮食上具有巨大的差异。
比如沿海的青岛威海等地的人海鲜是家常菜,而内陆的枣庄淄博等地则可能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顿海鲜。
所以,我能讲述的只能是我的家乡,沂蒙山区的菜肴与主食。
废话不多说,言归正传。
先讲“大自然的馈赠”,在我的家乡,也就是沂蒙山区的深处,我们一年四季都在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这种馈赠不仅在餐桌上,而是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见到大自然的影子。
此处,我只说大自然给予我们饮食上的馈赠。
早春时节应该与晚冬放在一起,因为在气候上,这两段时间几乎是相同的。
在这段时间里,山村里闲着的人也是闲不住的人,每天傍晚带着做好的铁丝套上山了。
他们要精心地选取野兔经常走过的地方下套子,因为野兔的行动路线都是固定的,所以,有经验的猎人总是能凭借敏锐的双眼发现野兔留下的蛛丝马迹。
等到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猎人们又上山了,他们要挨个查看前天傍晚下的套子是否有猎物上套。
运气好的时候,会捡到三四只肥胖的野兔,运气差的也不至于空手而归,最可气的是铁丝太细或者系得不牢,上了套的野兔又带着铁丝跑掉了。
冬天的野兔价格十分昂贵,一只三四斤中的兔子就能卖到上百元,实在太想大打牙祭,提回家剥皮破肚,也是一锅好肉。
春天正式到来之后,万物开始复苏,大自然也向我们充分展示了她的慷慨。
麦苗开始泛青的时候,麦地里的荠菜、“羊蹄子”(方言,一种野菜)、麦蒿……也开始吐绿。
济南7号什么梗
济南7号什么梗
济南7号是一只灰色的袋鼠,青春靓丽、魅力无穷,大家又称之为小亮。
它出生于山东济南,当它还是一只小宝贝的时候,就让大众对它充满了期待。
可爱的个性,充满活力的姿态,令它火了一时,被称为“济南7号”。
小亮从小就可以说话了,拥有着让人欢快不已的天性,拿着它那标志性的帽子,到处玩耍,到处探索。
它喜欢蹦跳、唱歌、跳舞,它充满活力,令人欣喜不已。
它对大家都很友好,对婴儿依旧懂礼貌,应对礼貌得体,会带来可爱的笑容。
在夏天的日子里,小亮活跃的身影早已成为济南街头的一道靓丽风景。
它的活泼、可爱引
着很多
人的目光,拉近了小亮与大家的距离,让小亮在济南久留清宁,好似小亮也爱上了这座勃
勃生机的山东之城,宛如济南的花朵。
就如这只小袋鼠,被流传下来的故事,一次次传颂它在济南的精彩瞬间,让这只小袋鼠一
点点从一个小小的胎儿发展成为济南市民数一数二最钟爱的小动物。
济南7号,它是我们
心中的小泰山,你会发现它带来的快乐无边,让它的名字,成为济南的精神摇篮。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_10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
这几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不仅吸引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流下感动的泪水。
本来,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弱者”。
它出乎意外地走红荧屏,却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
“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
多可爱的中国。
”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
”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
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惟独少了真实。
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有一个不太悦耳的说法:美国人喜欢拍科幻片是因为找不到历史,中国人喜欢拍穿越剧是因为不展望未来。
这样的武断结论值得商榷,但它提出的问题却发人深省。
如果满足于闭门造车,没有对现实的观照,或者只关注少数人锦衣玉食的奢靡,却无视普通人丰衣足食的愿望,不管是穿越历史,还是畅想未来,都不可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
转型的挑战、创新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文化从业者。
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陈旧空洞的说辞中打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拍出了《舌尖上的济南》呢?作者:张文静来源:《祝你幸福·最家长》2014年第09期沉浸在《舌尖上的中国2》里的人们,被各种“专业挑毛病的”吓尿:藏族小伙采蜜是抄袭BBC纪录片的桥段;在上海租房学琴的女孩,其实是导演亲戚旗下的签约艺人……吃货们的好心情被葬掉了,就在此时,正在经历苦夏的济南人民,被一部网上疯转的《舌尖上的济南》打了点鸡血。
点开《舌尖上的济南》,一口老血差点喷到电脑屏上……这解说是谁?浑厚、楞土、有特色,就是济南名吃“草包包子”味儿!镜头、配乐、配音、构架,几乎是按“舌尖中国”的套路,但,又有神马关系,好玩呀!比较“震惊”的是片子结尾:对济南美食的传承、发扬提出了中肯的批评和思考。
看来,这片子有那么一点真,11分钟,全程无尿点。
用尊敬的心情一直看到字幕出现,才发现拍摄者“竟然”是一帮小孩——以济南育英中学14岁学生吕旷达为首的“达哥影视团队”。
片子是怎么拍出来的?邀请本“事件”的男一号吕旷达自己写写。
如此有创意有想法的孩子又是怎么“培养”出来的?我们必须采访吕旷达的爸爸妈妈。
达哥从小就做视频了。
《舌尖上的济南》背后那点事儿文≡吕旷达(济南育英中学初二年级十七班)编辑≡张文静要我说,这事儿没什么好写的吧?真难写,比我拍片子难多了哎。
其实大家也不要那么夸张,觉得我了不起,我们中学生如何如何。
这就是一项作业呀!期中考试之后,语文老师给我们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给我们布置了作业:介绍济南的传统美食。
手抄报也可,PPT也行,视频就更好了。
我吧,我小学时就开始制作视频,做了不少英文歌曲的MV,老师布置的“时政播报”呀、“每周一歌”呀,我都喜欢用视频进行展示。
介绍济南美食?下意识地我就想做视频,当然,我一个人干这活没什么意思,干脆拉同学一起来。
你们看到的这11分钟的《舌尖上的济南》,范鸿润、王梦舟、张云龙、张轶硕用三天拍摄,我则用了三个周末进行后期制作。
拍的时候不太顺利,人家都是老字号,祖传秘方,哪能随便让我们拍?我们就跟人家说,我们都是纯真无公害的中学生,就是为了一个作业,没有什么邪恶的目的,而且,这不等于免费给你们做广告啦?终于让我们拍了,但不能拍核心机密,比如馅料调制。
不过,我们拍的时候,真觉得这美食虽好,而且也有历史有文化,但吃饭环境油乎乎,服务态度一般般,也不改良也不传承,再这样下去,以后的年轻人还会喜欢吗?我把这个疑问跟我爸妈嘀咕了一句,爸爸妈妈鼓励我:你怎么想的,你就怎么做。
所以才有了最后那段对济南美食的思考。
处理画面、文字、配音,以及搜寻合适的背景音乐都挺费神,要把握得恰到好处,素材取件修改要精确到毫秒,必须全神贯注操作,大气儿都不敢出。
但是,我喜欢干这活,不觉得累。
我感谢我的老师,让我们有机会了解济南的传统美食,了解所在城市的文化,也感谢我们的团队,我们都学到了组织策划、人际沟通、团队协作等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要不,再谢谢我的爸爸妈妈!嘿,一家人搞得这么客气。
自打我开始玩视频制作以来,爸爸一直是我的“御用配音”,小时候我声音太嫩,现在又处在变声期,只能请我爸了!为什么不请我妈?我妈倒是毛遂自荐来着,但人家《舌尖上的中国》解说人就是浑厚的男中音,我怎么着也得弄得像模像样一些吧?爸妈还在片子出镜了:大嚼美食的路人甲路人乙。
反正我不用付片酬……我们都是视频菜鸟,你们想做也都能做出来,所以,这真的没有多么了不起。
老师把这段视频放在自己微信上,然后被老师的朋友们转,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就成今天这样了。
有记者给我们拍片时,让我们班同学喊“达哥、达哥我们粉你”,哎呀妈呀,这段赶紧掐了别播!本来这片就是大家的功劳!好了,写完了。
说好的稿费呢?爹娘说:这一代孩子,电脑和网络就是他们的“器官”。
不认识,不了解,不会用是不行的。
达哥的爸爸妈妈文·编辑≡张文静电视、报纸、网络……诸多媒体把焦点放在了拍《舌尖上的济南》的14岁少年身上,但伦家又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也不是一下生就做了这么好看的视频,作为一份家教杂志,读者们更想让我们探寻这样的孩子是怎么养出来的。
别拿我的事儿当事儿“玩嘛,就是好玩嘛!”旷达妈妈孔静珣一笑就露八颗牙,然后又十分严肃地说:“我们接受采访,可不是让你们给我写表扬稿!千万别拿孩子的事儿去教训别的家长哈,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
假如我家孩子是个胡萝卜,我就深耕细挖往土里使劲,您家孩子是个大茄子,那您就得往上使劲,我们就是觉得这事挺好玩,跟大家分享一下。
”旷达的爸爸吕德义,和媳妇的想法“高度”一致。
早在旷达还没“出名”前,他就写过《教子无方》一文,特别反对用所谓“成功”的教子方法让别人刻意效仿。
不谋而合,这跟我们“最家长”倡导的家教理念是一条道儿上的,接下来的聊天果然非常顺畅。
命好不如习惯好因为身体原因,他们32岁才有了旷达,当时孔静珣摸着肚皮咬牙切齿地想:这孩子要得太不容易了,我一定不能惯着他!一定要用心对他,好好养育他。
套用小学作文里的一句话——“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人生经验中,孔静珣觉得,想把儿子养育好,有两点特别重要:1、时间观念;2、物归原处的习惯。
她觉得这是培养孩子“上道”的法宝,她希望儿子将来心灵能够无限地自由,但同时,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要有界限、边界、规则。
因此,从儿子一出生,孔静珣就对着他叨叨:现在是几点几点,该吃饭啦;现在是几点几点,该出去晒太阳啦;现在是几点几点,该睡觉啦……儿子的第一件玩具是钟表,让儿子学习的第一样本领,就是认表。
“物归原处”的习惯也是刻意培养的。
任何东西,哪怕是一片纸,从哪里拿的就一定要放到哪去。
别看这事很小,做好了,会影响到孩子的一切行为习惯以及思维模式。
因为前期功夫下得多,所以,旷达干什么事都有条有理,吃饭不用追着喂,书包自己能整理,听课效率高,一回家就写作业,写完了就痛快地玩……包括做题,推导、总结、归纳,一步一步,十分清晰。
考完试,打开错题本,哪些是因为粗心错的,哪些是不会的,重新解题,解完了,再红笔、绿笔,重新强调一遍。
“世上的东西都是相通的,现在旷达做片子,脚本的编写、背景配乐、文字、图像处理……我觉得都贯彻了时间观念和物归原处”,孔静珣想跟年轻妈妈分享,“命好不如习惯好,上半辈子给孩子养成好习惯,下半辈子好习惯会照顾孩子。
”孩子是自然之子贝壳碗、素纸扇、乌古琴,一块云南旅游时从人家门上扯下“强买”来的门帘(小编忍不住八卦的心问布帘多少钱,答曰20,又问镶布帘的框框几钱,答曰400。
小编哭倒在地!)……从孔老师家小物件的摆设就能看出来,她是一个小资情调严重并患有轻度精神洁癖的人。
但是——她却十分喜欢旷达带着一帮孩子来家里折腾。
她看得很明白:孩子是自然之子,自有他的成长规律,孩子将来是要生活在人群里的,必须有意识地让他从小接触人群,学会与人打交道,有“人”的温度。
后来,旷达每次玩之前,都要在纸上认真地写方案:时间、地点、人员、带什么“武器”,分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旷达还给小伙伴们出命题作文,每隔一段时间出一个主题,让院儿里的孩子们投稿到他家奶箱——孔静珣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们也没有刻意教他”。
其实爸爸妈妈工作、生活有条理,孩子自然有样学样。
这和旷达爸爸说的“润物无声”的教育理念相吻合,他们俩并不打谱做什么“成功父母”,所以,这些“育儿经验”真是无心插柳。
电脑和网络是这一代孩子的“器官”,重在引导“《舌尖上的济南》突然…火‟了,我们并没有飘飘然,因为旷达一直在玩视频制作。
班级每年的年度总结,都是旷达和同学们一起做视频展示的。
重要的是,他从幼儿园就开始玩电脑啦!”不怕他电脑控?网瘾?经常跟着“网络公开课”学知识的孔静珣,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电脑、网络是这一代孩子的器官。
不是工具,是器官,不认识、不了解、不会用,就是现代社会的残疾人。
但家长得引导。
”怎么引导?孩子玩游戏,孔静珣就假装惊奇:这个小人儿怎么就能动呢?程序怎么编的?你要不去查查?没几天,旷达就自己编程设计游戏让小伙伴来玩啦!爸爸妈妈特别惊讶,赶紧夸上啦:三年级的小孩就这么了不起了?你怎么想到的,你点子怎么那么多,你动手能力真强!发现孩子优点,逮着一切机会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地赞美,也是孔静珣和丈夫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小心得。
孔静珣很真实,一点也不端着,反复说自己“挺功利”的,比如,她觉得这个视频制作对孩子有“一揽子”的好:首先,选材得有看问题的独特角度;做脚本,考验的是逻辑思维能力和宏观掌控与微观可操作性;配乐、配图涉及对美的欣赏能力的培养;实施步骤,多少会训练与别人的协调能力、组织能力。
至于制作,更体现功力,需要大量的理科知识。
关于上辅导班孔静珣坦言没给孩子报过英语班,但是旷达英语学得还行,有些6级之上的词汇他都能掌握。
为啥?她引导儿子做英语歌曲的视频!唱着、玩着,儿子就喜欢上了英语。
当然,还离不开妈妈的身体力行,孔静珣的工作跟外语毫不沾边,但她一直喜欢英语,一直没有放下,一直在学。
为啥?因为喜欢。
她给孩子报了体育班。
旷达一口气跑5000米,一点问题都没有,常年体能训练,旷达比同龄的孩子黑一些,但也要高一些、壮一些。
可爱的孔静珣还这样鼓励儿子:你体能好,打篮球就特别帅,小姑娘在旁边给你加油,多美呀!还报了一个数学辅导班。
因为他们两口子都是学文的,深知文科的某些弊端,“还是理科来得爽,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我们喜欢这样的style。
”好在孩子也喜欢数学,对他喜欢的视频制作也很有帮助。
钢琴也练着,但不要求他考级什么的,反正就是弹着玩。
钢琴是个童子功,错过这个村就没那个店儿了。
旷达也爱学,因为这对他做片子配乐太有用啦!两口子教育孩子就像跳探戈讲起教育孩子的事,爸爸吕德义比较宏观、概括,妈妈孔静珣比较细致、感性。
被外人称作“像脚后跟一样实在”的师兄丈夫,总是暖暖的眼光欣赏着身边的学妹妻子,可以想象,他们的朋友们说“小孔一撒娇,老吕准化了”真还挺对!就是这么“萌萌哒”的一对夫妻,也在说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经常有分歧,但君子和而不同,两人修养到位,都能压住火气关起门来商量。
用孔静珣那俏皮的语言说就是:家庭矛盾又不是敌我矛盾,就像跳探戈,你进一步,我退一步甚至两步,只要我们踏上那个点,跟上那个节奏,跳出那股劲儿,这不就“嘣嚓嚓”了吗?采访临近结束,可爱的孔静珣非要让我们在文章最后再强调一下:养孩子这事就是用心摸索的事,心要始终和孩子在一起。
所以,不要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地,就抛下自己孩子的特点盲目套用,再说,我这点事儿,真得算不上“成功”。
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我的成功,就是引导孩子学会生活,让他拥有健康的人生。
嘿,这不就是我们杂志想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