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2019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绝密 ★ 启用前

2019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模拟试题(一)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生态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的最高层次的文明形态。任何文明形态都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主体承担者,生态文明的主体承担者是“公共人”与“生态人”组合而成的“生态公民”。 所谓公共人是指在公共领域中受公共精神驱动,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维护公共利益的行动者。作为公共人,生态公民首先应具有生态正义观念,公平地在社会主体之间分配生态权益和生态责任。生态公民强烈主张生态资源合理公正的配置,损害生态环境必须受到相应惩罚,利益受损者应给予相应补偿。其次,生态公民应具有生态权力观念。生态公民行使生态权力的方式主要是言行,即生态公民通过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影响环保法规政策的制定,改变不合理的环境决策,纠正不合法的环境行为。再次,生态公民应具有生态合作观念。对于公共领域而言,公共产品是群体互动的产物。生态公民必须在复杂公共关系网中不断地与其他行动者产生联系,才能持续性地再生产生态公共产品。 生态人是指以追求人的生态性存在作为目标,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行为准则,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人。作为生态人,生态公民首先具有生态道德意识,将生态文明内化为精神上的自觉追求,最终外化为一种绿色生活方式。在生态道德的指引下,生态公民无论身在何处,有没有外界监督,他们都会表现出高尚的生态道德情操,不随意乱扔垃圾,不损害自然环境。其次,生态公民具有生态理性意识,主动反省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伤害,自觉选择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方式。生态理性可以使生态公民摆脱人类物质需求欲望的束缚,摒弃“自私、贪婪”本性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再次,生态公民具有生态感恩意识,总是怀着感激之情此卷只装订不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

语文模拟试题

本卷分第I卷、第II卷;第I卷答在“答题卡”上,第II卷答在“二卷答题纸”上;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60分

第I卷

—、(12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苍劲(jin)西庇(yin)誓虎须(1泌面面相W(qu')

B.借大(rub)慰箱啊暗肢窝(ge)情不自琴。in)

C. fflB(yi)果y.L(zhi)一号店(pan)一叶遍舟(pian)

D.褪色(s仓) 日烈(chi)一撵盐(cuO)稔级登梯(sh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溃逃恶运遗巡逊一筹头昏脑胀

B.嬉戏陷阱因11三省身至高无上

C.赦造安详纨绮军需品融汇贯通

D.内帏寒暄钓杆舐犊情直接了当

3 .下列加点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当年他们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曾几何时,现在在这里以这样方式重逢了。

B.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班级的,而且做的也很有分寸,我们对他应该无可厚非,表扬还来不及呢。

C.日本代表团一行几人登舰,人们对他们侧目而视,投去鄙夷的眼光。

D.为了《安呢日记》的中文版能正常出版,作为出版社的工作人员,我们当鼎力相助。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际奥委会提出了“严禁使用类似兴奋剂类药物,坚决打击隐瞒实际年龄现象”,

要求各国奥委会带头执行,严格遵守。

B.在奥林匹克竞赛、实验电化教学方面有优势的学校,有派出讲学人员、接待访问学者、举办各类培训班的义务。

C.日前安南呼吁各国政府及社会组织重视日益泛滥的恐怖主义活动,停止至今还在各地愈演愈烈的制造自杀性爆炸事件的恶劣风气。

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 I 卷)首次仿真模拟 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 I 卷)首次仿真模拟 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 I 卷)首次仿真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7分)

“江南”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复杂概念,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江南的地理内涵与文化意义都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从历史上看,“江南”这个词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即地理江南、政区江南、经济江南与文化江南。

首先是地理的江南,唐代以前,古人对江南的看法基本上是地理意义上的。先秦及秦人眼中的“江南”,主要指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即楚地(今湖南、湖北)。汉人眼中的“江南”包括的地域更有扩大,指长江以南除四川盆地之外的广大地区,实际就是字面意义的“长江之南”。晋室南渡以后,“江南”地理概念所指的中心,逐渐由西向东,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转移。其次是政区的江南,从唐代开始,江南逐渐演变为一个行政区。安史之乱之后,作为监察专区的“道”逐步实体化,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区。宋代改道为路,设有江南东、西路。元代之后,江南主要是作为经济区的江南。明清之后,环太湖地区的东南区域成为备受国家倚重的经济区,所指就是“八府一州”之地,即当时最为富庶的苏南、浙西地区。

三国孙吴立国,特别是永嘉南渡之后,作为一个文化“区域”的江南渐次形成。周振鹤在《释江南》中指出,江南具有地域、经济和文化三层内涵。如果说地理、政区、经济的“江南”,其核心在物理空间、经济产业与政治运作体系,是对“何处是江南”的探求;那么想要理解“文化江南”,似乎更应当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

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冲刺模拟卷(一)(含答案)(全国I卷)

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冲刺模拟卷(一)(含答案)(全国I卷)

备战2020年高考冲刺模拟卷(一)(全国I卷)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春节”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扬雄撰、晋代范望注的《太玄经》卷一之《差》的注文中。当然,《太玄经》注文中所谓“春节”还不是我们今天作为一年开始的正月初一,而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个节气。由于这个节气标志着阳气由弱而强、由衰而盛的转折,古人对其特别重视,而后逐渐延展开来,形成了系统的历法礼仪。

关于春节的礼俗,无论是经典文献,还是地方志书,都有大量记载。如《吕氏春秋》卷一《孟春纪》称:“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乃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乃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忒,无失经纪,以初为常。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亲载耒耜措之,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

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卷1(含答案)

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卷1(含答案)

试卷类型:B

2023 年一般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1

本试卷共 10 页。22 小题,总分值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患病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制造、哲学社会科学争论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生疏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乐观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气。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很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生疏和表现力气。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看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 活灵敏现地描绘诞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简洁的构造,理解隐蔽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确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很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斗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斗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今日,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雄伟现实是人民制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制造者。只有生疏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尽力气,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生疏沸腾的现实。

全国高考语文卷模拟题及答案

全国高考语文卷模拟题及答案

全国高考语文卷模拟题及答案

全国高考语文卷模拟题

第Ⅰ卷阅读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魏晋时期文学的自觉

鲁迅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为艺术而艺术”是相对于两汉文艺“厚人伦,美教化”的功利艺术而言。以曹丕为最早标志,它确乎是魏晋新风。

鲁迅又说:“汉文慢慢壮大是时代使然,非专靠曹氏父子之功的,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曹丕地位甚高,后来又做了皇帝,极人世之崇荣,应该是实现了人生的最高理想了吧,然而并不。他依然感到“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两者并至之常期,未若*之无穷”。帝王将相、富贵功名可能很快便是白骨荒丘,真正不朽、能够世代流传的却是精神生产的东西。“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曹丕《典论论文》)显赫一时的皇帝可以湮没无闻,华丽优美的词章并不依附什么却被人们长久传诵。可见曹丕所以讲求和提倡*华美,是与他这种对人生“不朽”的追求相联系的。

这样,文学及其形式本身,其价值和地位便大不同于两汉。在当时,文学实际总是宫廷玩物。司马相如、东方朔这些专门的语言大师乃是皇帝弄臣,处于“俳

优畜之”的地位。那些堂哉皇也的皇皇大赋,不过是歌功颂德、点缀升平,再加上一点所谓“讽喻”之类的尾巴以娱乐皇帝而已。至于绘画、书法等等,更不必说,这些艺术部类在奴隶制时代(作者持“魏晋封建说”,认为我国秦汉时期仍处于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自魏晋开始。)更没有独立的地位。在两汉,文学与经术没有分家。《盐铁论》里的“文学”指的是儒生,贾谊、班固、张衡等人也不是作为文学家而是因具有政治家、大臣、史官等身份而有其地位的和名声的。

2024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订正、汲取教训、锲而不舍、撒手锏

B. 修茸、一筹莫展、越俎代庖、狙击手

C. 针砭、明察秋毫、咎由自取、口头禅

D. 矍铄、言简意赅、气冲霄汉、洗脚婢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既要传承传统文化,又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新的时代环境。

B.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恶化导致生物灭绝,人类要善待大自然。

C. 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人民的意见,以确保“禁烟令”的顺利实施。

D. 即使生活再艰辛,我也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因为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科学家。

3、下列作品中,属于鲁迅小说集《呐喊》的是:()

A. 《孔乙己》

B. 《背影》

C. 《荷塘月色》

D.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未几,夫恬上前,问所欲言。王曰:“吾欲言南尚可斗太守恶其无状。”恬曰:“前日恬罪甚重,郎中令劳赐如令,是恬与并得罪。”夫恬曰:“死未晚也。”恬闻天下之至苦也莫苦于狱吏而吏道也莫患于无文而止在促捕之众也幸而道不携犹破折锐首而折左股而话之犹无所羞而夫恬为上相与为朝廷之法而以贾竖受货为资而挛拘牵张于辞语者恶独安?窃见郡县之吏徒以阿坐为毕能郡之大者也吏安得不悉虎狼还以道为尚父且父之不德而咎若曹罪乃大矣陷乃公独痴牧羊而道苦索则何?”恬不为理,引首以塞其气。相与营当引太守舍,驾不能过半涂,良市卒正言于从者曰:“可与杀牛茵茵也。”而恬得兵甚备,因恬请曰:“窃闻恬为人臣,佞而无骨,畏强怀弱,以货自免。骄君甚则贵而求逆,暴君甚则利而求逆。恬不知为死计,而尚与贾竖受货。”恬得死诚节矣!

高考新课标全国1卷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高考新课标全国1卷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 一项是(3分)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不管怎么说,这几年经济发展是上去了,但这种建立在以过度资源消耗、 环境破坏为代价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终究是难以长久的。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B.作为我,除了对自己进行反省之外更要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C.眼下,不论是出门还是在家,移动支付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手 机扫一扫二维码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C.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轰动了整个亚洲,网友纷纷留言:“‘吃货’ 伤不起!中国美食太诱人了!”这些留言最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针对我国目前初高中衔接中出现的问题,有识之士提出:中学生应该多读 些文史哲著作来补补“短板”,而不是盲目地跟风追“大部头”。这一呼吁可谓 空谷传声。
(1)文言文阅读答案解析
为美德”这一观点。答案:①本次演示的中心论点是善念需要付诸行动并经 受住时间的考验才能成为美德。②文章首先提出了善念需要付诸行动才能成为美 德的观点,接着通过正反两个例子来说明善念需要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才能成为美 德。
(1)文言文阅读答案解析
③例如,《水浒传》中的林冲在朋友被欺辱时挺身而出,虽然最终被冤枉入 狱,但他没有放弃努力,最终被朋友救出并报了仇。这个例子从反面说明了善念 需要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才能成为美德。

全国新高考一卷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览

全国新高考一卷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览

全国新高考一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览

全国新高考一卷2022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一)语文试题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一)语文试题

2023年高考语文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一)

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或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中国的国家力量与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如何在谋求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将自身发展所带来的成果惠及普通国民与全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民。已成为一项亟待取得突破的事业,而“讲好中国故事”就是推动这一事业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如何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来实现有效的共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将对国家形象的构建以及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近些年来,无论是传统主流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东方卫视出品的节目《这就是中国》,紧扣时代脉搏,积极传达民族自信的精神。《上新了·故宫》以勃发创新的时代力量,让文物活起来。CGTN (中国环球电视网)已经建成多语种电视频道,在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实现了节目制作与播出。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弱化了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界限,打破了媒介的壁垒。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社交平台,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也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舞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也纷纷开通了视频号,利用网络的便捷,提高及时性。然而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讲好中国故事”也面临着被“污名化”“政治化”的挑战。同时,传播技术不断进步,媒体融合全面推进,也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多维叙事提供了可能性与挑战性。因此,提升媒体讲故事的能力,便被赋予了重要的价值甚至是历史意义。

全国新高考1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全国新高考1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全国新高考1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新高考语文高考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新高考语文高考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高三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民族血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中华儿女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情感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由以血缘为基础的原始民族宗法制进入文明社会的发展历程,正是一个“由家而国”的历史过程,“家国同构”的社会基础和治理观念,促使人们形成爱家,爱乡、爱国的民族心理。从天然亲情开始,中国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仁爱扩至他人、桑梓、邦国,凝练为关爱同胞,经世报国的思想意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内忧外患,家国意识成为中国人民抗击外敌与建设国家的坚强精神力量。

家国情怀的实质是人类情怀。家国情怀是一个开放的情感体系,《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个人而至天下,由一点向外扩展,体现出中国人特有的逻辑与情感。中国人自古就有大九州的观念,视界是覆盖六合八荒的。中华传统文化重“和合”,倡导“和而不同”,家国情怀始终内蕴着人类情怀。党中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视为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国人愿意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为实现全球共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从而达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境界。

2023年全国新高考模拟语文试题(一)【含答案】

2023年全国新高考模拟语文试题(一)【含答案】

2023年全国新高考模拟语文试题(一)

试卷满分15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写探春笑道:“我就是‘秋爽居士’罢。”宝玉道:“‘居士’‘主人’,到底不恰,且又累赘。这里梧桐芭蕉尽有,或指梧桐芭蕉起个倒好。”探春笑道:“有了,_________,就称

‘蕉下客’罢。”众人都道别致有趣。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他去,炖了脯子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

都笑起来……

材料二:

秋爽斋植物景观以芭蕉梧桐为主。芭蕉扶疏似树,高舒垂荫,形态疏朗潇洒,秋爽斋室内陈设以“大”为特色,内外风格一致,共同映衬了“探春素喜阔朗”的性格。芭蕉姿态优雅,叶下少女亭亭

玉立,正是古代人物画的常见主题:蕉叶仕女图。仕女的容姿要符合当时人们普遍认同的审美标准,内在的气质神韵、思想格调也要达到当时社会所推崇的境界。反观探春,“俊眼修眉,顾盼

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结海棠社不让须眉,理家果断兴利除弊,与芭蕉寓意的仕女品格

不谋而合。

黛玉对“蕉下客”的调侃,引出“蕉叶覆鹿”的典故。郑人砍柴得一鹿,后来忘记藏鹿之所,以为是

梦一场,路上嘀咕这个梦时,被路人听见,路人依梦取了鹿。樵夫又梦见藏鹿之所与取鹿之人,前去索鹿。法官说:“你当初真得了鹿却以为是梦,现在梦见了鹿却以为是真。”在大观园这个舞台上,探春或许正如一个逐鹿之人。她有着复杂的性格,自我设定是既作栖处诗社文坛的雅士,又想成为“才自精明志自高”的雄才。她有主见有抱负,在是非、利弊、兴衰、成败上有着精准的洞察与明断,为挽救家族颓势做出了最多努力;可又因为庶出身份而过度敏感,强烈的自尊掩饰的是深刻的自卑,因而在诸如嫡庶、尊卑、主奴、宠辱等方面都要辩个分明,争个高低。可惜“生于末世运偏消”,家族到头来“忽喇喇似大厦倾”,自己落得个远嫁的结局,如同梦幻,了无痕迹,被旧红学索隐派说成是贾宝玉的原型、与曹雪芹祖父曹寅有通家之谊的满族词人纳兰性德曾写过一阙《疏影·芭蕉》词,其结句为:“想玉人,和露折来,曾写断肠句。”细细品味,分明就

2021年高考名校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新课标全国卷)语文(一)及答案详解

2021年高考名校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新课标全国卷)语文(一)及答案详解

2021年高考名校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新课标全国卷)

语文(一)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提出“轴心时代”的概念。他认为,在公元前500年前后,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对人类关切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主要精神财富。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多种文化的发展正是在2000多年前的轴心时代的基础上的一次新的飞跃。据此,我们也许可以说,将有一个新的“轴心时代”出现。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里,各民族、各国家在其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会要求发展其自身的文化,因而经济全球化将有利于文化的多元发展。

新轴心时代和前一个轴心时代不同,新的轴心时代必须是在互相影响中发展的。前一个轴心时代,虽然提出了问题,可都是独立提出来的。中国讲的天下,就是中国了解的天下,希腊文化也没有考虑到还有一个中国,还有一个印度。而且,那时候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吸收印度的东西很多,相应地,印度吸收中国的东西非常少。这实际上是个文化单向传播的问题,原因是中国的文化比较有包容性。

今天不一样了,任何一种文化,都得有全球意识。现在,每个国家都不仅仅是要解决自己国家的问题,同时也在解决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当然,不能认为古代的问题到现在就没有意义了,古人提出的问题,有些到现在也没有解决。中国古代就提出的天人关系问题、古希腊提出的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关系问题,这些问题人类还要不断地解决下去。

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8 年全国1 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

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认厚浓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由“乐”而生“畏”。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如果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基辑石。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孟子和荀子都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1~3题。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验进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

社会经

,从而引,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

行审视和升华

认知自然、体验自

渐浓

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

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

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

天、因地制

宜。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如果说“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

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他认为自然万物有

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

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

石。

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除了“时禁”,

。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先秦儒者也意识到适度消费的重要生态价值

在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和以“先进”工具和方法大量获取猎物、过度消费两者之间,孔子选择了前者,这和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是契合

超出自然

的。孟子也注意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和连续性破坏已经严

的可承受范围,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使其自我修复能力失效,这样的过度消费当然会“无物不消”。

(摘编自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的直觉式体悟式思维方式缺少

理性。

B.荀子对自然界“常”的力量认识深刻,他提出顺应自然并对自然合理利用的

观点。

C.孔子与荀子都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都认为应该顺应自然并合

理利用。

合他“乐山乐水”

却契

D.孔子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的主张虽

消极

情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对几位先秦大儒的言论进行综合,勾勒出比较立体、丰富的儒家生态伦

理体系。

B.本文深入剖析了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论,从中可以梳理各自完备的生态伦

理体系。

C.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孟子和荀子更倾向于理性思维,孔子则体现为体

验式思维。

D.文章前三段以递进结构论述先秦生态伦理思想,自然引出第四段的“生态伦

理实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是先秦儒者对自然长期感性实践、认真观察和理性思维的

智慧结晶。

B.孟子以“不忍心”为基础,形成自己从“推恩思维”拓展到“推人及物”的

生态道德。

C.荀子认为自然万物千丝万缕地联系着,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

逻辑基石。

D.孟子赞成“时禁”并减少对自然的连续消费,以避免出现“无物不消”的生

态灾难。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对饮

非鱼

突然就想起那年冬天的故事。

眼前出现了一幅晶莹剔透的画面。麦草搭的饭棚上,垂下一排长长的冰挂,掰下来一根,锥子一样,在手心里扎一下,凉凉的,痒痒的,咬在嘴里,嘎嘣嘎嘣,还有一股烟熏火燎的麦草味。

大哥就是在这时候被父亲撵回家的。他从院门外跑进来,黑色的棉袄敞开着,露出精瘦凹陷的胸脯,棉裤弄湿了,沥沥拉拉甩着水珠。我大笑着喊娘:你的亲狗娃又闯祸了。父亲拎着一根棍子,呼哧呼哧喘着粗气:三天不打,你皮又发痒了不是?

大哥已经撇着腿钻进了他的西屋,并牢牢地堵上了门。父亲把那扇四处走风的破窗敲得咣咣响:有本事你死里面!

娘站在檐下,看到父亲的棍子没打到大哥,她呵儿呵儿地笑:又咋了?你们爷儿俩就是反贴的门神。

父亲没打到大哥,一肚子火气冲着娘:惯吧,你就惯吧,早晚把他惯到监狱里去!大冬天跳水库,棉裤湿半截,看不冻死他。

娘一听棉裤湿了,不笑了,立马换了哭腔:老天爷呀,我的亲狗娃啊,棉裤湿了看你光屁股上学,这败家的娃啊。

于是,那天下午,大哥一直躲在西屋一声不吭,父亲在门外怒吼,母亲配合着吟唱。我一直玩着冰挂,弄湿了棉袄袖子和前襟,被母亲捎带着戳了几指头。

这样的场景,像演电影一样,过几天就要演一次,只不过,大哥幸运的时候并不多。他经常会吃上父亲几拳头,或者挨上几鞭子、几棍子。父亲手边有啥,抄起来就向大哥抡过去。我有时候真怕他把大哥打死了,因为大哥在外面挂了彩,回来还要再受二次伤。父亲每次打他都会凶狠地说:打死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