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专题一 第1课 太史公自序含答案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高中语文太史公自序同步练习
高中语文太史公自序同步练习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一、双基提要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颛顼..()(3)徇.朝歌()..()(2)蒯聩(4)爰.及公刘()(5)以尊后稷.()(6)篡弑..之诛()(7)改正朔..()(8)股肱.之臣()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其指数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失之豪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天人之际,承敝通变____________________(4)故长于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5)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__________________(6)弗敢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辅拂股肱之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堕先人之言__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至于..夏商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泽为汉市长..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得与从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4)终于..立身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迁俯首流涕.曰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6)道之不行..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7)以为天下仪表..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8)余所谓述故事..古义: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9)维我汉继五帝末流..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10)于是..汉兴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11)则文学彬彬..稍进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12)《诗》《书》往往..间出矣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意义。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学案:专题一第课太史公自序含答案
第1课 太史公自序1.通假字(1)《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___________________(2)《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失之豪.厘,差以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罔.罗天下放失.旧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辅拂.股肱之臣配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词多义(1)适⎩⎨⎧ 白司马氏去周适.晋:而子迁适.使反:(2)卒⎩⎨⎧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于是卒.述陶唐以来:(3)罔⎩⎨⎧ 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罔.疏则兽失:(4)略⎩⎨⎧ 南略.邛、笮、昆明: 略.推三代:(5)论⎩⎨⎧ 于是论.次其文:孙子膑脚,而论.兵法:论.考之行事:3.虚词归纳以⎩⎪⎨⎪⎧ 以.传剑论显: 是故《礼》以.节人: 以.天下之大过予之: 作《师说》以.贻之:4.古今异义词(1)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余所谓述故事..①,整齐..②其世传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维我汉继五帝末流..,接三代绝业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则文学..①彬彬稍进,《诗》《书》往往..②间出矣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1)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是非,定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则学者至今则.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1)程伯休甫其后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夫子所论,欲以何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见父于河洛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此孝之大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翻译下面的句子(1)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
专题1第1课太史公自序版含答案
第1课太史公自序先读先知一文本助读ET 语言积累 ----------------------------1. 通假字⑴〈〈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2) ?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失之蒙 厘,差以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罔罗天下放失.旧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辅拂 股肱之臣配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扶义州傥,不令己失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一词多义[白司马氏去周适.晋:⑴适L + •'而子迁适使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卒」•口_I 于是卒述陶唐以来:'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略推三代:,于是论次其文: ____________________(5)论?孙子膑脚,而论.兵法:、论考之行事: ____________________3. 虚词归纳⑶罔]、罔疏那么兽失: _______________〞南略邛、窄、 昆明: __________________■以传剑论显: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故〈〈礼?以节人:以天下之大过予之:I作?师说?以贻之:4.古今异义词(1)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迁俯首流涕曰:“小于.不敏,,〞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余所谓述故.事.①,整齐②其世传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维我汉继五帝末痂.,接三代绝业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那么义学①彬彬稍进,〈〈诗?〈〈书?往.往.②间出矣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说说以下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1)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明是非,定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臣不!|那么诛,父不父.那么无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那么学者至今那么.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判断以下各句的句式特点(1)程伯休甫其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夫子所论,欲以何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见父于河洛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此孝之大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翻译下面的句子(1)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
太史公自序阅读带答案
太史公自序阅读带答案太史公自序阅读带答案「篇一」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①久矣’。
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
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② 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
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
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
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
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
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
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太史公曰:“《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讥刺而已也。
汉兴以来,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
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
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于是论次③其文。
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於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
”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高二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同步练习:1.1 太史公自序 Word版含解析.docx
第一专题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太史公自序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绍.重黎之后 绍:继承 ②蒯聩玄孙卬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 徇:死去 ③小子不敏..不敏:不灵活 ④诸侯害.之,大夫壅之 害:嫉恨 ⑤退而深惟..曰 深惟:深思 ⑥秦拨.去古文 拨:废弃 A.①②④⑥ B.①④⑤⑥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⑥解析:②徇:夺取,攻占。
③不敏:不才,愚钝。
答案:B2.下列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事武安君白起 ②而子迁适使反 ③弗敢阙 ④其指数千 ⑤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 ⑥泽流罔极A.②③④⑥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⑥解析:②“反”同“返”;③“阙”同“缺”;④“指”同“旨”;⑥“罔”同“无”;①和⑤没有通假字。
答案:A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汝其‧念哉 ②察其‧所以 ③王卬于‧殷 ④建于‧明堂A .两个“其”字相同,两个“于”字也相同B.两个“其”字相同,两个“于”字不同C.两个“其”字不同,两个“于”字相同D.两个“其”字不同,两个“于”字也不同解析:第一个“其”是副词,表强调语气,第二个“其”是代词,他们。
两个“于”都是介词,“在”。
答案:C4.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说明司马迁创作《史记》缘由的一项是( )①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 ②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③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④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⑤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A .①②③⑤ B.②③⑤⑥C.①③④⑤D.②④⑤⑥解析:①是司马迁自述出生地,④是孔子自述著《春秋》的缘由,均与“司马迁创作《史记》缘由”无关。
答案:B二、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9题。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专题一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 第1课 太史公自序 Word版含答案推荐
第1课 太史公自序1.通假字(1)《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失之豪.厘,差以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罔.罗天下放失.旧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辅拂.股肱之臣配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同“讽”,讽喻 (2)同“旨”,要旨 (3)同“毫”,毫毛,极小的数量单位 (4)同“矣”,助词,表陈述语气 (5)同“隳”,毁 (6)“罔”同“网”,搜罗;“失”同“佚”,散失 (7)同“弼”,辅助 (8)同“倜”,与“傥”构成联绵词,卓越洒脱,不拘于俗2.一词多义(1)适⎩⎪⎨⎪⎧ 白司马氏去周适晋:而子迁适使反:(2)卒⎩⎪⎨⎪⎧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于是卒述陶唐以来:(3)罔⎩⎪⎨⎪⎧ 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罔疏则兽失:(4)略⎩⎪⎨⎪⎧ 南略邛、笮、昆明:略推三代:(5)论⎩⎪⎨⎪⎧于是论次其文:孙子膑脚,而论兵法:论考之行事: 答案 (1)到/恰巧 (2)死/最终 (3)搜罗/名词,网 (4)巡行,巡视/大略 (5)读lún,编/论述/讨论 3.虚词归纳 以⎩⎪⎨⎪⎧以传剑论显:是故《礼》以节人:以天下之大过予之:作《师说》以贻之: 答案 介词,凭借/介词,用来/介词,把/连词,来4.古今异义词(1)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余所谓述故事..①,整齐..②其世传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维我汉继五帝末流..,接三代绝业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则文学..①彬彬稍进,《诗》《书》往往..②间出矣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古义:参与其事。
苏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 史记选读 课时作业1 太史公自序
课时分层作业(一)太史公自序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王:姓②司马氏世典.周史典:掌管③则学者至今则.之则:把……视为准则④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显:显露⑤故长于风.风:讽喻⑥被.之空言而不敢辞被:遭受A.①②④⑥B.②③⑤⑥C.①③④⑥D.①③④⑤B2.下列句子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事武安君白起②堕先人所言③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④辅拂股肱之臣配焉⑤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⑥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⑥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汝其.念哉②察其.所以③王卬于.殷④而君比之于.《春秋》A.两个“其”字相同,两个“于”字也相同B.两个“其”字相同,两个“于”字不同C.两个“其”字不同,两个“于”字相同D.两个“其”字不同,两个“于”字也不同D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分组正确的一项是()①相.中山②堕.先人所言③整齐..百家杂语④存.亡国,继绝世⑤善.善恶恶⑥则续.吾祖矣⑦贤.贤贱不肖⑧既科条..之矣A.①⑧/②④⑥/③⑤⑦B.①③②/⑥⑧/④⑤⑦C.①②/⑥⑧/③④/⑤⑦D.①/②⑥⑧/③④/⑤⑦A5.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欲以何明A.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B.显功名于虞夏C.臣不臣则诛D.浮于沅、湘A6. 下列对文中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序言通常用以说明编写该书的意图、意义、主要内容、全书重点及特点、有关编写过程及情况、编排及体例等。
B.祥瑞,是吉祥的征兆,儒学认为祥瑞的出现是上天对皇帝的行为和所发布的政策的赞成或表彰。
C.封禅之说,现存文献的最早者为《管子·封禅篇》。
而第一个真正举行封禅大典的是汉武帝。
D.黄老之术始于战国,盛于西汉,以道家思想为主,兼采阴阳、法、儒、墨等诸家观点,其特点是“无为而治”。
C7.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
语文导学苏教史记选读讲义:专题一 第1课 太史公自序 Word版含答案
第1课太史公自序——司马迁的学术史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知识,如“适”“略”“论”等多义词,重点掌握通假字。
2.思维:理解太史公创作《史记》的条件、动机和指导思想,加深对其人其书的认识。
3.审美:主客问答的写作手法。
学法点拨初学《史记》,同学们一定有理解不深不透、弄不明白的地方,不必急躁,可以注意以下几点:1.将它与必修五《报任安书》结合起来学习。
2.借助注释和译文。
抓住常见常用的语言点学习积累,过于艰涩的地方可以放过。
尤其对文中最难的部分——司马迁与壶遂的对话,只要知道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是要效仿孔子作《春秋》、寓褒贬于书中即可,不必强求自己弄通。
3.实在不明白,可以边学习其他文章边学习本文,将本文与其他具体文章结合学。
还可以在学完所有的选读篇目后,再重温甚至重学它。
诗美晨读题汉太史司马迁墓诗[明]李园春曾读遗书慕令名,祠堂今教观仪型。
数茎白发欺霜雪,一寸丹心贯日星。
文藻不随秋色老,英灵常伴晓峰青。
穷碑犹记当年事,三复令人涕泪零。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
首联点题,表达了自己对太史公的仰慕之情。
颔联承接上联运用白描,描写了太史公的白发,疑似霜雪,让人想见太史公著述的艰辛,同时诗人点出太史公的一片丹心可昭日月,与日月同辉,彪炳史册。
颈联是转,写太史公的文采不会跟秋色一样衰败,太史公的英灵永远和清晨的山峰一样万古长青。
尾联是合,写诗人读完碑文,想起了太史公一生的际遇,心中感慨万千,不禁涕泗交流。
Ⅰ语言积累与梳理一、基础梳理1.通假字(1)《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失之豪.厘,差以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罔.罗天下放失.旧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辅拂.股肱之臣配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同“讽”,讽喻(2)同“旨”,要旨(3)同“毫”,毫毛,极小的数量单位(4)同“矣”,助词,表陈述语气(5)同“隳”,毁(6)“罔”同“网”,搜罗;“失”同“佚”,散失(7)同“弼”,辅助(8)同“倜”,与“傥”构成联绵词,卓越洒脱,不拘于俗[必备知识]通假字古人在写作时,有时对某一个词没有用记录它的那个固定的字,而用了一个跟它语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就叫做“通假”,原先那个固定的字叫“本字”,用来代替的字叫“通假字”。
高中语文 1.1 太史公自序课件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太史公自序
5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司马迁之父司马谈曾任太史令,他把修史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可惜壮 志未酬而与世长辞。司马迁子承父志,继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 104),他开 始写作《史记》。天汉二年(前 99)夏天,武帝派自己的宠妃李夫人的哥哥、 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押运辎重。李陵 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遭匈奴八万骑兵围攻。经过八昼 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骑兵,但由于未得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 弹尽粮绝,不幸被俘。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但后 来听说他投降,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附和汉武帝,指 责李陵的罪过。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 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 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他之所以不死而投降匈奴,一定 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司马迁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武帝下令将 司马迁打入大牢,并处以腐刑,这在形体和精神上给了他巨大的创伤。出狱 后任中书令,他忍辱含垢,继续写作《史记》,前后经历了大约 14 年才基本完 成这部巨著。
《乐》乐所以立(所字结构,……的根据) (6)所以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所字结构,……的原因)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动词,往……去)
(7)适
而子迁适使反(动词,恰巧)
籍每适浑(动词,拜访)
其在卫者,相中山(动词,做……丞相,辅佐) (8)相
诸侯之相王(副词,共相、一起)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课题
《太史公自 序》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同步练习1.1太史公自序
第一专题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太史公自序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绍.重黎之后 绍:继承 ②蒯聩玄孙卬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 徇:死去 ③小子不敏..不敏:不灵活 ④诸侯害.之,大夫壅之 害:嫉恨 ⑤退而深惟..曰 深惟:深思 ⑥秦拨.去古文 拨:废弃 A.①②④⑥ B.①④⑤⑥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⑥解析:②徇:夺取,攻占。
③不敏:不才,愚钝。
答案:B2.下列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事武安君白起 ②而子迁适使反 ③弗敢阙 ④其指数千 ⑤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⑥泽流罔极A.②③④⑥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⑥解析:②“反”同“返”;③“阙”同“缺”;④“指”同“旨”;⑥“罔”同“无”;①和⑤没有通假字。
答案:A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汝其‧念哉 ②察其‧所以 ③王卬于‧殷 ④建于‧明堂A .两个“其”字相同,两个“于”字也相同B.两个“其”字相同,两个“于”字不同C.两个“其”字不同,两个“于”字相同D.两个“其”字不同,两个“于”字也不同解析:第一个“其”是副词,表强调语气,第二个“其”是代词,他们。
两个“于”都是介词,“在”。
答案:C4.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说明司马迁创作《史记》缘由的一项是( )①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 ②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③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④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⑤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A .①②③⑤ B.②③⑤⑥C.①③④⑤D.②④⑤⑥解析:①是司马迁自述出生地,④是孔子自述著《春秋》的缘由,均与“司马迁创作《史记》缘由”无关。
答案:B二、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9题。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
【苏教版】2018版高中语文史记选读:全一册精品学案(含答案)
第1课 太史公自序1.通假字(1)《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___________________(2)《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失之豪.厘,差以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罔.罗天下放失.旧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辅拂.股肱之臣配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词多义(1)适⎩⎨⎧ 白司马氏去周适.晋:而子迁适.使反:(2)卒⎩⎨⎧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于是卒.述陶唐以来:(3)罔⎩⎨⎧ 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罔.疏则兽失:(4)略⎩⎨⎧ 南略.邛、笮、昆明: 略.推三代:(5)论⎩⎨⎧ 于是论.次其文:孙子膑脚,而论.兵法:论.考之行事:3.虚词归纳以⎩⎪⎨⎪⎧ 以.传剑论显: 是故《礼》以.节人: 以.天下之大过予之: 作《师说》以.贻之:4.古今异义词(1)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余所谓述故事..①,整齐..②其世传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维我汉继五帝末流..,接三代绝业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则文学..①彬彬稍进,《诗》《书》往往..②间出矣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1)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是非,定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则学者至今则.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1)程伯休甫其后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夫子所论,欲以何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见父于河洛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此孝之大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翻译下面的句子(1)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
高二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专题测评一(第一-三专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专题测评一(第一~三专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羑.里(yǒu)诎.体(qū)愠.色(wēn)谿.谷(xī)B.股肱.(gōng)颛顼.(xū)田畴.(chóu)言讫.(qì)C.吐哺.(pǔ)谮.言(zèn)骁.骑(xiāo)麾.下(huī)D.自刭.(jǐng)庶.人(shù)讷.口(nà)漕.渠(cáo)解析:A项,“愠”应读“yùn”;C项,“哺”应读“bǔ”;D项,“讷”应读“nè”。
答案:B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纪:法度,准则B.无坠.天之降葆命坠:坠落C.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啖:利诱D.吏当.广所失亡多当:判决解析:B项,“坠”应解释为“丧失”。
答案:B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禹为人..敏给克勤B.久劳于外,为与小人..C.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D.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解析:A项,“为人”,古义和今义均为“做人及做人处世的态度”;B项,“小人”,古义为“小民”,今义为“人格卑鄙的人”;C项,“得意”,古义为“实现统一意愿”,今义为“称心如意或感到非常满意”;D项,“鄙人”,古义为“质朴的乡里人”,今义为“无知浅陋的人或谦称”。
答案:A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忠臣死.义之士②薄.衣食,致孝于鬼神③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④矫称蜂.出⑤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⑥卜居焉,曰吉,遂国.之⑦会项伯欲活.张良⑧昔周公勤劳..王家A.①⑤⑥/④/②③⑦/⑧B.①④/②③⑥/⑤/⑦⑧C.①⑧/②③⑦/⑤⑥/④D.①⑦⑧/②③/④/⑤⑥解析:①⑧为动用法,②③⑦使动用法,⑤⑥意动用法,④名词作状语。
答案:C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其将兵数困辱A.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B.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C.奸神命者乃旦也D.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解析:A项与例句都是被动句。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课件:太史公自序
名词,封禅,古代 ①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 ___________________ . 帝王,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在泰山下梁甫辟场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 ⑤臣以 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
介词,凭借,依靠 ①以 传剑论显 ___________________ . 连词,表目的,来 ②作《师说》以 贻之 ___________________ . 介词,把 ③以 天下之大过予之 ___________________ . 介词,用,拿 ④是故《礼》以 节人 ___________________ . 介词,因为 _______________
一、字音 颛顼 (zhuān)(xū) ..
唐虞 (Yú ) . 司马卬 (Ánɡ) 喟 然 (kuì ) 靳 (Jì n) . . . 会稽 (Kuà i)(jī) 邹 ( Zōu) 阙 (quē) .. . . 汶 水(Wè n) 社稷 (jì ) 弑 (shì ) . . .
蒯聩 (Kuǎi)(Kuì ) ..
(4)适
动词,到 ①自司马氏去周适 晋 ______________ . ②贫贱有此女,始适 还家门 ______________ 动词,女子出嫁 . 动词,享受,享有 ③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___________________ 副词,恰好 ④从上观之,适 与地平 ___________________ . 副词,刚才,刚刚 ⑤适 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_________________ .
伏羲 (Xī) 缧绁 (lé i)(xiè ) 轩辕 (Xuān)(yuá n) . .. .. 股肱 (ɡōnɡ) 封禅 (shà n) 壅 (yōnɡ) . . . 羑 里(Yǒu) 毂 (ɡǔ) 谬 (miù ) . . . 邛 (Qió nɡ ) 笮 (Zé ) . . (chōu)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1太史公自序(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1太史公自序(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基础运用层]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王:姓②司马氏世典.周史典:掌管③则学者至今则.之则:把……视为准则④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显:显露⑤故长于风.风:讽喻⑥被.之空言而不敢辞被:遭受A.①②④⑥B.②③⑤⑥C.①③④⑥D.①③④⑤B[①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王;④显: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显耀。
] 2.下列句子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事武安君白起②堕先人所言③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④辅拂股肱之臣配焉⑤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⑥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⑥B[①⑤没有。
②“堕”同“隳”,毁;③“纂”同“缵”,继承;④“拂”同“弼”,辅助;⑥“俶傥”同“倜傥”,卓越洒脱,不拘于俗。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汝其.念哉②察其.所以③王卬于.殷④而君比之于.《春秋》A.两个“其”字相同,两个“于”字也相同B.两个“其”字相同,两个“于”字不同C.两个“其”字不同,两个“于”字相同D.两个“其”字不同,两个“于”字也不同D[①其,表祈使语气,可译作“应该、可要”;②其,代词,他们。
③于,介词,在;④于,介词,同,跟。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分组正确的一项是( )①相.中山②堕.先人所言③整齐..百家杂语④存.亡国,继绝世⑤善.善恶恶⑥则续.吾祖矣⑦贤.贤贱不肖⑧既科条..之矣A.①⑧/②④⑥/③⑤⑦B.①③②/⑥⑧/④⑤⑦C.①②/⑥⑧/③④/⑤⑦D.①/②⑥⑧/③④/⑤⑦A[①⑧名词用作动词,②④⑥动词的使动用法,③⑤⑦形容词用作动词。
]5.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欲以何明A.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B.显功名于虞夏C.臣不臣则诛D.浮于沅、湘A[A项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B、D两项为状语后置句,C项为被动句。
语文:《太史公自序》课件(1)(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做……相 攻占 事奉 坑杀 夺取、攻占 一并封王 封……为王 掌管市场的官长
以图表形式显示司马迁的家世. 以图表形式显示司马迁的家世
南正重、 南正重、北正黎 重黎之后 程伯休甫 (赵) 蒯聩 (孙子辈) 孙子辈) 司马卬 司马氏 (卫) 司马错 (秦) 司马靳 (孙子辈) 孙子辈) 司马昌 (孙子辈) 孙子辈) 司马无泽 司马喜 司马谈 司马迁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司马迁其人其事 司马迁其人其事
倜傥:卓越,洒脱不拘; 倜傥:卓越,洒脱不拘; 非常:不同寻常; 非常:不同寻常; 称:称道
一、说说司马迁身上的“倜傥非常”之处。 说说司马迁身上的“倜傥非常”之处。 1、为我们留下了一 部不朽巨著《史记》 部不朽巨著《史记》。 2 、 为后世树立了 一个人格高标。 一个人格高标。
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轶事以及 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 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 迁38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 朝官藏的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他一边 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等到太初元年 (公元前104年),我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 完成,司马迁就开始撰写《史记》。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司马 迁因为替李陵辩护,而被关入监狱,并处以 宫刑(当时叫腐刑)。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 司马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直到汉武帝征 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史记》全书得以 完成。
二、了解《史记》及其作者的基本常识 了解《史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始称 《史记》。它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立完成 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记载了上自上古传 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 共3000多年的历史。总共一百三十卷,五十 二万余字,又是到那时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 著作。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 种体例构成《史记》通过这五种不同体例相 互配合、相互补充,构成了完整的历史体 系。 这种著作体裁又简称为“纪传体”,以 后稍加变更,成为历代正史的通用体裁。
苏教选修史记选读课件:第1课 太史公自序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事后说:“商汤是一位仁慈的王啊!”于是有四十多个部落 来归顺他。最后,商汤率领各部落的队伍灭了夏朝,成了 商朝的第一个王。
“网开三面”原指仁慈宽厚,后来多比喻用宽大的态 度来处理罪犯或敌方。
(出自《史记·殷本纪》)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肩负使命写《史记》 司马迁 20 岁时,南游江、淮。据《太史公自序》,他这 次“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 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 彭城,过梁、楚以归”。以后他在任郎中、太史令以及中书 令时,或奉旨出使,或陪驾巡幸,游历了更多的地方,这些 经历,使他有机会亲身领略祖国壮阔的自然风貌,调查了解 许多历史故事,订正和补充文献上的疏漏,也使他接触了广 大人民的实际生活,增加了对社会现实的了解。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十分重视自己史官家世的传统和 史官的职责,这些对司马迁后来所从事的事业有很重要的 影响。司马迁任太史令后,除日常职司以外,他阅读、整 理历史资料,以实现父亲的遗愿。经过四五年的准备,太 初元年(前 104),司马迁完成了准备工作,正式着手写作《史 记》。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②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 纂__,__同__“__缵__”__,__继__承___
③辅拂.股肱之臣配焉 __拂__,__同__“__弼__”__,__辅__助_
④扶义俶.傥.
俶傥,同“倜傥”,卓越洒脱,不拘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朔、 望、晦
农历每月初一称为朔日,农历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 农历每月十六日称为既望,农历每月最后一天称为晦 日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 》教师用书:01 太史公自序 Word版含解析
太史公自序浮生若茶一位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去请教一位得道高僧。
高僧明白他的来意后,便在他面前放了两只装了茶叶的杯子,他用温开水冲了一杯,叫年轻人喝。
年轻人细细喝了几口,发现一点香味也没有。
高僧又用沸水冲了另一杯,没冲满,只见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地沉浮着,一会儿,一丝细微的清香便缓缓地从杯中溢出来。
接着,高僧又往杯里加了点沸水,一共加了三次水,里面的茶叶一次比一次沉浮得厉害。
年轻人闻到的是沁人心脾的芳香,他细细地品味了一会儿,满意地点了点头,说一切全都明白了。
【内容赏析】同样的茶叶,两种不同温度的水致使一杯索然无味,一杯却香气四溢。
其实,人生就犹如一片茶叶,只有在艰难险阻中沉浮,在痛苦辛酸中磨砺,才能真真实实地体味到生活的原味与魅力。
在那一次次的沉浮与磨砺中,生命便变得光彩照人、芳香四溢。
[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颛顼..(kuǎi)(kuì)..(zhuān)(xū)蒯聩簒弑..(léi)(xiè)..(cuàn)(shì) 缧绁羑.里(yǒu) 股肱.(ɡōnɡ) 封禅.(shàn) 牝牡..(pìn)(mǔ) 朔.旦(shuò) 东渐.于海(jiān) 重.译款塞.(chón ɡ)(sài) 喟.然而叹(kuì) 善善恶恶..(wù)(è) 二十八宿.(xiù) 辅拂.(bì) 俶傥..(tì)(tǎnɡ)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堕先人所言(“堕”同“隳”,毁)(2)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纂”同“缵”, 继承)(3)辅拂股肱之臣配焉(“拂”同“弼”,辅助)(4)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俶傥”同“倜傥”,卓越洒脱,不拘于俗)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适⎩⎪⎨⎪⎧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动词,到……去)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形容词,舒适,满足)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动词,享受)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动词,女子出嫁)从上观之适.与地平(副词,恰好)适.得府君书(副词,刚才) (2)本⎩⎪⎨⎪⎧本.《诗》《书》《礼》《乐》之际(动词,遵奉)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名词,树木的根)自言本.是京城女(副词,本来)今存其本.不忍废(名词,稿本)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动词,推理,探究)(3)次⎩⎪⎨⎪⎧于是论次.其文(动词,编排、整理)列坐其次.(名词,旁边)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动词,按次序排列)其次.不辱身(形容词,低一等、次一等)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动词,临时驻扎) (4)以⎩⎨⎧以.传剑论显(介词,凭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介词,把)是故《礼》以.节人(连词,用来)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介词,因为) (5)且⎩⎪⎪⎨⎪⎪⎧故发愤且.卒(副词,将要)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副词,尚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河水清且.涟猗(连词,又,表并列关系)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连词,并且,表递进关系)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连词,况且,表递进关系)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其在卫者,相.中山(名词作动词)担任国相 (2)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名词作动词)担任将军 (3)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名词作动词)坑杀 (4)于是迁仕.为郎中(名词作动词)出仕 (5)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名词作动词)主管 (6)乡射..邹、峄(名词作动词)参加乡射之礼 (7)王.卬于殷(名词的使动用法)封……为王 (8)南.略邛、笮、昆明(名词作状语)向南 (9)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10)则学者至今则.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准则,把……视为准则(11)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12)孔子修旧.起废(形容词作名词)指过去被废弃破坏的礼乐(13)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形容词作动词)奖励/惩罚(14)整齐..百家杂语(形容词作动词)整理,归纳(15)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显耀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无泽为汉市长..古义:掌管市场的官长。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第一章太史公自序巩固提升案+Word版含解析.doc
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而子迁适使反B .无忘吾所欲论著矣C .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D .辅拂股肱之臣配焉解析:选C 。
A 项,“反”同“返”;B 项,“无”同“毋”;D 项,“拂”同“弼”。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B .南略邛、笮、昆明C .孔子修旧起废D .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解析:选D 。
A 项,“将”,名词活用为动词,率领军队;B 项,“南”,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南;C 项,“旧”“废”,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过去被废弃、破坏的礼乐。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故重黎氏世序.天地 序:顺序 B .守经.事而不知其宜 经:经过 C .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被:表被动 D .海外殊俗,重译款.塞 款:叩 解析:选D 。
A 项,序:理,主管。
B 项,经:常,通常。
C 项,被:蒙受,遭受。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汉之.伐楚孔子知言之.不用 B.⎩⎪⎨⎪⎧汝其.念哉察其.所以 C.⎩⎪⎨⎪⎧是故《礼》以.节人以.天下之大过予之 D.⎩⎪⎨⎪⎧乃喟然而.叹曰孙子膑脚,而.论兵法 解析:选A 。
A 项,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 项,表祈使语气/代词,他们;C 项,目的连词,用来/介词,把;D 项,表修饰/表顺承。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5~8题。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
年十岁则诵古文。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
而子迁适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间。
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
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 太史公自序
1.通假字
(1)《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___________________ (2)《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失之豪.厘,差以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罔.罗天下放失.旧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辅拂.股肱之臣配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
(1)适
⎩⎪⎨
⎪⎧
白司马氏去周适.晋:
而子迁适.
使反:
(2)卒⎩⎪⎨
⎪⎧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 于是卒.
述陶唐以来:
(3)罔⎩⎪⎨
⎪⎧ 罔.罗天下放失旧闻: 罔.
疏则兽失:
(4)略⎩⎪⎨
⎪⎧
南略.邛、笮、昆明: 略.
推三代:
(5)论⎩⎪⎨⎪
⎧
于是论.
次其文: 孙子膑脚,而论.
兵法: 论.
考之行事:
3.虚词归纳
以⎩⎪
⎨⎪⎧
以
.传剑论显: 是故《礼》以.节人: 以.天下之大过予之: 作《师说》以.
贻之:
4.古今异义词
(1)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迁俯首流涕曰:“小子
..不敏……”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礼》经纪
..人伦,故长于行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余所谓述故事
..①,整齐
..②其世传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维我汉继五帝末流
..,接三代绝业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则文学
..②间出矣
..①彬彬稍进,《诗》《书》往往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
(1)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是非,定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非
..二百四十二年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