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演替一轮复习学案带问题详解

合集下载

2021高三统考人教生物一轮(经典版)学案:必修3第9单元 第31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Word版

2021高三统考人教生物一轮(经典版)学案:必修3第9单元 第31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Word版

姓名,年级:时间:第31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考纲明细]1。

群落的结构特征(Ⅰ)2。

群落的演替(Ⅰ) 3。

实验: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4。

实验: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课前自主检测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文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必修 3 P72—正文)(√)2.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称为捕食,捕食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

(必修3 P73—图4-10)(√)3.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必修3 P74—正文)(√)4.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必修3 P74—正文)(√)5.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常采用标志重捕法.(必修 3 P75—探究)(×)6.诱虫器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必修3 P 76-探究)(√)7.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必修3 P78—正文)(√)8.在沙丘、火山岩、火灾过后的草原、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必修3 P80—正文)(×)9.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必修3 P81—正文)(√)真题重组判断正误(1)(2017·全国卷Ⅱ)天敌与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捕食.(√)(2)(2016·全国卷Ⅲ)若鹰迁入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则会导致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增加。

(×)(3)(2016·全国卷Ⅲ)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4)(2015·全国卷Ⅰ)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5)(2013·全国卷Ⅱ)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6)(2014·全国卷Ⅰ)光裸岩石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被全部砍伐后的地方开始的为次生演替。

一轮复习群落结构和演替要点PPT学习教案

一轮复习群落结构和演替要点PPT学习教案

共生 共生 寄生 共生 寄生
练一练:判断下列各图表示的种间关系各是什么

捕 食B

竞争
A



A

B
1 时间
2 时间
A



B


共生

B
A 寄生
3
时间 第19页/共49页
4 时间
20
种内关系
• 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间的关系
种内互助:蜜蜂、蚂蚁等 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之间由于争 夺食物、 • 思考:空为间什、么田水间分的、植物养种料植等不能也过会密发? 生斗争。
3.群落演替的方向 (1)自然条件下,群落的演替一般朝着物种多 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 展。 (2)最终的演替结果主要由演替地所处的气候 条件决定。如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很难形成森林。
第44页/共49页
46
•易错必明 1.群落的演替是优势取代而不是完全地取而代之。 2.群落演替存在顶极群落。顶极群落主要由平均
第28页/共49页
例1:判断正误:竹林中的竹子高度相当,没有 明显的高矮,因此,此竹林的垂直结构没有分 层现象。 (×)
因为该林中竹子是同种生物,没有垂 直例2结、下构例的说法说正法确的。是分:层现象是针对群落 而A言·生的长。一致的稻田不存在垂直结构
B·高山长草,低处长大树的现象是垂直结构 C·只要有生物群落就有一定程度的垂直结构 D·沙漠上只有极少的生物,不构成生物群落
群落中物 种的数目 的多少称 为丰富度
常绿针叶林
第4页/共49页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三)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规律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 的时间愈长,生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 构也愈复杂。如从热带到极地生物种数变化?

生物一轮复习练习29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含解析

生物一轮复习练习29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含解析

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2020·浙江省绍兴市高三高考模拟)下列关于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D)A.草原生态系统不具有群落的垂直结构B.群落的层次性越明显,动物的数量越多C.在群落垂直结构的各层次上栖息的动物都不同D.光的穿透性对湖泊中植物的分层分布有重要影响[解析]草原生态系统和其他生态系统一样,具有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错误;群落的层次越明显、分层越多,群落中的动物种类就越多,B错误;有些动物在群落中栖息在植物群落垂直结构的多个层次,C错误;水生群落的层次性,即垂直结构,主要由光的穿透性、温度等决定,D正确。

故选D。

2.(2019·湖北高三开学考试)某池塘中A、B两种具有捕食关系的鱼类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甲为捕食者,乙为被捕食者B.甲乙之间的捕食关系仅对捕食者有利C.两种鱼之间只有捕食关系,没有竞争关系D.甲乙两种群相互影响,使种群数量呈现波动现象[解析]甲的波峰在前为被捕食者,A错误;甲乙之间的捕食关系,相互选择,共同进化,B错误;两种鱼为争夺O2等资源会发生竞争关系,C错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相互影响,当被捕食者种群数量增加时,捕食者种群数量由于食物增加而增加,当捕食者种群数量增加时,被捕食者种群数量由于被大量捕食而减少,又使捕食者种群数量因食物缺乏而减少,D 正确。

故选D。

3.(2019·河南高三开学考试)在某生态系统中,动物X是初级消费者。

现将动物Y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动物X和动物Y 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表所示。

若不考虑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动物X和动物Y最可能为竞争关系,竞争的结果表现为相互抑制B.动物X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受动物Y引入的影响C.该生态系统中动物Y种群的K值是250D.在第5年时,动物X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属于稳定型[解析]由表中的信息可知,动物Y种群数量逐渐增加后稍微减少至稳定,伴随着动物X种群数量逐渐减少至稳定,结合两者数量的差异,初步推断两者最可能为捕食关系,A项错误;引入动物Y后,动物X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B项错误;由表格数据可知,该生态系统中动物Y种群的K值大约是175,C 项错误;第5年后,动物X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故第五年时动物X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属于稳定型,D项正确。

高中生物_专题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轮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专题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轮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命题点一 群落演替类型的判断
1.如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主要与气候、土壤等条件有关,与人类活动无关
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其中④→⑤过程中,云杉逐渐成为优势种
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高三学生已经对一些基础性的生物知识熟记,但是对于一些概念的区分还存在误区,比如种群和群落的概念,种群和群落水平上分别研究哪些问题,种间关系数量变化曲线的区分,群落的两种空间结构,群落演替两种类型的区分等,而这些内容正是高考常考的内容,因此这节课就着力帮助学生突破这些问题。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对群落的相关问题已经掌握熟练并能够灵活运用,对于易错的知识已经攻克,相信高考中再有此类问题学生们不会再轻易出错。
命题点二 群落演替的趋势和规律
2.图甲表示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情况,图乙、丙、丁表示演替过程中各种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b点时只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d点时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
C.图丙可表示该地块上恢复力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
(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_____演替。与 相比, 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_____结构。
(2)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________,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_______________。
梳理提升
1.群落演替中两种类型的不同点(课本P80页)
类型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是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3、4节的内容,包括群落的基本含义,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群落的演替等内容。生物必修模块三强调从系统的视角认识生命系统,强调系统分析方法,应用本专题的内容帮助学生学习系统分析的方法建构知识。根据这一特点,本节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过程,建立生物群落的有关核心概念,并运用已形成的概念去尝试解决未知的系统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同时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由于课时的限制,“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探究性实验在课外单独完成。

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演替一轮复习学案带答案

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演替一轮复习学案带答案

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演替一、考纲要求3次,调样本35 60 10 41 0 12 30 14 27 21233 50 18 35 0 11 25 12 16 19样本3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 的种群密度大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考点2、群落的种间关系及空间结构1、种间关系(1)、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其特点,实例(2)寄生: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的,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其特点,实例(3)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争夺和等,一般越相似,种间竞争越来越激烈。

实例。

(4)捕食:一种生物以作为食物,在数量上呈现的为被捕食者,呈现的为捕食者。

实例。

2、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现象。

(2)水平结构: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常呈分布。

例2、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题31图2曲线A所示。

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

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

(1)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和决定;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 mL,则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

(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

①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代表的类似,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结构。

②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代表类似。

2014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学案(含解析)

2014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学案(含解析)

学案42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考纲要求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2.群落的演替(Ⅰ)。

3.土壤中的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复习要求:1.进行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究2.了解群落中的分层现象及影响因素3.明确群落演替的类型及过程4.进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探究 基础自查一.群落的结构1.概念:2.物种组成(1)丰富度: (2)特点: (3)探究实验: 。

3.种间关系(1)捕食: 。

(2)竞争①概念: 。

②结果: 。

(3)寄生: 。

(4)互利共生: 。

想一想 雌螳螂在交配后将雄螳螂吃掉,是捕食吗?4.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 。

(2)水平结构: 。

二、群落的演替1.概念: 。

2.类型(1)初生演替①概念: 。

②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阶段(2)次生演替①概念: 。

②过程: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想一想弃耕农田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能形成树林吗?课堂深化探究一.群落及其种间关系辨析1.(1)两种生物之间可能有多种种间关系。

(2)上述种间关系都有利于种群的进化。

(3)关于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a.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b.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

2.方法技巧对种间关系的相关曲线确定(1)互利共生曲线——同步变化(同生共死)。

(2)捕食曲线——不同步变化的此消彼长(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

(3)竞争曲线——看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下降甚至降为0;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则必为竞争,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的重叠范围。

(4)两种生物甲和乙以同一植物为食,但取食的部位不同并不构成竞争关系——如09全国理综: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例09年江苏卷中人吃玉米籽粒,而牛吃秸秆。

二.群落的结构及演替1.群落的空间结构类型(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了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学案.doc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学案.doc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学案一、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1.群落(1)概念关键点:a.同一时间;b.一定区域;c.各种生物种群。

(2)特征:物种的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

2.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4)探究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①取样方法:取样器取样法。

②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二、主要种间关系的特点及实例三、群落的空间结构四、群落的演替1.据群落演替的两幅图回答问题图1为某池塘群落的演替历程,图2为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情况(1)图1中正确的演替进程为丁→甲→丙→乙,该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它与火山喷发处所发生的演替的区别在于起始条件不同。

(2)图2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甲,属于次生演替的是乙,演替速度更快、历时更短的是曲线乙。

(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4)群落演替的趋势自然条件下,群落沿着一定的方向演替: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总生产量越来越高,稳定性越来越强。

2.连线群落演替的类型、特点及实例[基础微点全练]1.判断正误(1)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2018·全国卷Ⅲ,T6D)(√)(2)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2018·江苏卷,T13A)(×)(3)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2017·江苏卷,T2D)(√)(4)若鹰迁入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则会导致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增加(×)(2016·全国卷Ⅲ,T5A)(5)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2015·全国卷Ⅰ,T4B)(6)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2015·海南卷,T22C)(7)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2014·江苏卷,T5C)(×)2.(2018·海南高考)在一个群落中,当甲、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的资源时,种群间通常会发生( )A.捕食B.竞争C.寄生D.互利共生解析:选B 两个对资源利用方式完全相同的种群生长在一个稳定的、资源有限的环境中,二者相互争夺氧气、营养物质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 35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解析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   35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解析版)

第35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解析版)本模块将研究的对象进一步由总群上升为更大的群落。

高考对本部分内容的考察一般注重基础,难度不大,多与生态系统地知识等一块考查。

考纲对本模块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1.群落的结构特征(理解应用水平)2.群落的演替(理解应用水平)3.实验: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应用水平)4.实验: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实验与探究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应从分理解种群与群落的概念,利用曲线、图形等理解种间关系的特点,结合教材实例理解群落空间结构的特点,比较记忆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结合实例理解群落演替的过程,以及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

一、群落的结构(一)、群落的概念及物种组成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物种组成:群落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⑴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⑵特点: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

3.种群和群落的比较种群和群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

(1)种群专指生活在此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之和,而群落则泛指生活在此区域内的所有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因此群落囊括了该区域的所有种群。

(2)种群内的不同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群落的研究范围则是种间关系。

(3)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特征;群落是生物种群组合成的更高层次的群体,具有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优势种、群落结构等基本特征。

(二)、群落的种间关系及结构1.种间关系⑴竞争:①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②结果:相互抑制或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死亡。

⑵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⑶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⑷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2.群落的结构(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决定因素:植物分层:光照强度;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

2020年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学案.doc

2020年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学案.doc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学案考点一 群落的结构[重难深化类]1.群落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特征: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

2.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指标。

(2)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群落的种间关系(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4.群落的空间结构[基础自测]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2015·全国卷Ⅰ,T4B) (2)某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2014·海南卷,T19D) (3)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2014·江苏卷,T5D)(4)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5)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6)“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竞争(√)2.连线主要种间关系的特点及实例3.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群落空间结构的问题(1)写出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A图:垂直结构。

B图:水平结构。

(2)根据图示分析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A图:①植物分层:光照;②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B图: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3)A图所示的现象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运用曲线图、模式图区分四种种间关系[典型图示][问题设计]图1为四种种间关系的数量关系曲线图,图2为营养关系模式图。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41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41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各种种群之和=群落,或种群2.物种组成探究示例1(2010·广东理综,是( )A.竞争B.共生C.寄生探究点二群落的空间结构完成下列填空:1.群落的垂直结构(1)植物的分层现象与________有关,弱,依次是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2)在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呈垂直分布主要是受(3)动物的分层与其________________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2.群落的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的生物种群。

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常呈探究示例2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听课记录: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4)下图是1953~199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的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_____________学习任务一、1.种群 2.(1)物种 (2)丰富度3.(2)①资源和空间 (3)体表 (4)彼此有利想一想 不是捕食,捕食必须发生在不同物种生物个体之间,而雌雄螳螂属同一物种。

4.(1)分层 (2)镶嵌二、1.另一个群落 2.(1)①植物 植被 彻底消灭 ②森林 (2)①土壤 种子 繁殖体 3.速度 方向 想一想 不一定,还受气候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课堂训练1.D [纵坐标为甲、乙、丙三种鱼类的食物分布,有共同的食物资源和生存空间,故构成竞争关系。

] 方法技巧 对种间关系的相关曲线确定 (1)互利共生曲线——同步变化(同生共死)。

(2)捕食曲线——不同步变化的此消彼长(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

2015届高三生物第一轮细致复习典型题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试题(含解析)

2015届高三生物第一轮细致复习典型题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试题(含解析)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概念和物种组成(填空)1.群落。

(1)概念要点:①同一时间;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2)特征:物种的丰富度、____________、空间结构、________等。

答案:1.(1)②一定区域③各种生物种群(2)种间关系群落的演替2.群落的物种组成。

(1)群落的_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丰富度①概念:群落中________的多少。

②常用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________法。

答案:2.(1)物种组成⑵①物种数目②目测估计3.判断正误。

(1)池塘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2)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生物个体的数目。

()(3)一般情况下,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越高。

()答案:3.(1)×(2)×(3)√◎想一想: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海洋中物种的丰富度有什么变化?4.种间关系(连线)。

答案:4.①—b ②—d ③—a ④—c答案:5.群落的分层 水平 光照 食物条件 温度 盐度的 光照强度的 自身生长二、群落的演替(填空) 1.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__________________代替的过程。

解惑:(1)大鱼吃小鱼\b\lc\{\rc\}(\a\vs4\al\co1(同种鱼——种内斗争,不同种鱼——捕食))均有利于种群的生存和繁衍。

,(2)寄生和共生都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主要区别是看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有害(寄生)还是对双方都有利(共生)。

答案:1.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2.类型。

(1)初生演替:①概念:一个从来没有被__________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在________、火山岩、________上进行的演替。

②过程:裸岩阶段→______________→苔藓阶段→____________→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答案:2.(1)①植被覆盖沙丘冰川泥②地衣阶段草本植物阶段◎想一想: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物种定居后,原来的物种是否还能存在?(2)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________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________或其他________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弃耕农田、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演替一、考纲要求二、考点梳理考点1、群落的概念及特征1、概念:同一时间聚集在中各种的集合。

2、特征:群落的特征主要包括、和空间结构等。

3、丰富度:群落中数目的多少。

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常用的方法是,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和两种。

例1、下列实例中能构成群落的是()A、亚马河谷的热带雨林B、大兴安岭的红林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成的大肠杆菌菌落变式1、(2010年理综T6)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径50㎝,网身长145㎝,网目孔径0.169mm)各随机取样3次,调查结果如表(单位:个):样本35 60 10 41 0 12 30 14 27 21233 50 18 35 0 11 25 12 16 19样本3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 的种群密度大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考点2、群落的种间关系及空间结构1、种间关系(1)、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其特点,实例(2)寄生: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的,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其特点,实例(3)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争夺和等,一般越相似,种间竞争越来越激烈。

实例。

(4)捕食:一种生物以作为食物,在数量上呈现的为被捕食者,呈现的为捕食者。

实例。

2、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现象。

(2)水平结构: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常呈分布。

例2、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题31图2曲线A所示。

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

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

(1)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和决定;若容器饲养液体积为20 mL,则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

(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

①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代表的类似,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结构。

②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代表类似。

变式2、下列关于种群、物种与群落的说确的是()A、某片成熟的竹林里竹子的长势整齐,没有明显的高株和矮株,可以说明这个群落在垂直结构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引起森林去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和食物C、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的制约D、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形成了新物种变式3、下列有关害虫防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可以利用捕食、竞争、寄生等种间关系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②化学防治虽然一定程度上污染了环境,但杀虫效果好,所以要以化学防治为主③推广抗虫棉时,常与普通棉间行栽种④化学防治往往会引起害虫再度爆发,因为杀虫剂不仅会杀死害虫的天敌,而且经过选择作用,增强了害虫的抗药性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考点3、群落演替1、概念:随着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代替的过程。

2、类型:和两种类型(1)初生演替①概念:一个从来没有被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②过程:→→→→→③特点:经历的时间(长或短);演替速度(快或慢)。

④实例:。

(2)次生演替①概念:在原来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来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繁殖体的地方发生演替。

②过程:→→→③特点:经历的时间(长或短);演替速度(快或慢)。

④实例:。

3、群落演替的结果(1)演替方向: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得,一般都可以演替到这一高级阶段。

(2)能量:总生产量,群落的有机物总量。

(3)结构:生物种类,群落的结构。

(4)稳定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稳定性。

例3、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

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 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变式4、在火山上进行的群落演替类型及其特点分别是()A、初生演替,丰富度增加B、初生演替,丰富度减少C、次生演替,丰富度增加D、次生演替,丰富度减少变式5、在群落演替中,下列哪一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发生变化B、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小,群落演替越慢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D、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竞争明显三、高考再现1、(2015新课标卷Ⅰ,4,6分)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2、(2014卷)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

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____点。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

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图中________和_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

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3、(2014卷)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4、(卷)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5、(2014课标Ⅰ卷)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四、知识网络构建五、检测反馈1.(2015摸底,44)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竞争明显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2.(2015月考,29)下图中表示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营养关系图A、B、C、D中,与甲、乙种间数量关系最符合的是()3.(2014期中,20)如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⑤→①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4.(2014期中,19)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可表示火灾后森林进行的演替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相同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5.(2014江南十校联考,30Ⅱ)(16分)研究小组对某自然保护区四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展开调查研究,获得如下调查结果。

请据表息回答:样地编号生态系统类型海拔(m)优势树种的密度(株/hm2)凋落物现存量(kg/hm2)N、P、K、Ca、Mg五种元素的年归还总量(kg/hm2·a)甲常绿阔叶林7809876807.97352.84乙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6707317118.14323.77(注:凋落物是指森林生态系统由生物组分产生并归还到林地表面,作为分解者物质和能量的来源,借以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所有有机物的总称)(1)若要调查每块样地优势树种的种群密度,所用的方法是,为使调查数据尽可能真实,应做到;若要调查4块样地木本植物类群的丰富度,需要调查的项目有。

(2)每块样地的生物群落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这是因为群落中各个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所致。

四块样地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小的是(填编号)。

(3)表中数据能直接反映四种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功能的强弱,凋落物归还量主要取决于群落中作用强度。

答案1、C2、C3、解析:(1)组1中,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为曲线A,表现为S型增长,因食物相同,饲养条件相同,所以此时乙种数量变化也应表现为S型增长,应是曲线C、D、E之一,此时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

因食物相同,所以甲种与乙种生物之间应属于竞争关系,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此时甲种与乙种生物数量增长都应比在组1中单独培养慢,因而组1中乙种生物数量增长要比组2中的高,变化曲线应为C(因D、E比F在前面增长慢),则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数量为600只,而容器饲养液体积为20 mL,所以此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30只/ mL(600只/20 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