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县志

合集下载

《高要县志》488——491

《高要县志》488——491

《高要县志》第三卷488页一、蒲包竹丝纸扇洋篮输出之盛衰吾县工业向以草席蒲包蓍草为织席之原料其名曰芊荫雅释草曰(?)席蒲包本一工业蓋其编织之细致者为(?)席广东新语谓之通草席岭南记谓之赛龙须是也。

粗者为包其应用以米包盐包糖包箱包为最多,银袋次之。

有编织为帆者曰(?)席而蒲包之用最广,运往广州香港上海而转售于外国最盛时每年出口值一百五十余万元。

手工业之大莫与伦比其后暹罗孟买等处麻包出而斯业渐拙矣。

考斯业本手民艺事之最粗者惟须经农工商三者而后成其原料之(?)为缩性植物宜于水田(高要地滨西江多水患而蒲草之生长最宜于之高温多湿之地虽有潦患而无害故水田多植也)春发茎(?)生茎高四五尺体圆中空有暗节无枝叶夏秋之间茎端开小花绿褐色由农人斩刈收获曝干售于席商分发妇女以水喷之使润置石上以木柱椿之成平扁形椿约甘五分钟可以毕于天曙时为之一天可织睡席一张工资一角,粗包席四张每张铜仙四枚。

亦有芏草非领自席商自买而自织者计芏草一束谓之一扎重约十三四觔售价三角半至五角每扎可织席十二张售之席商得价八角之一元。

除去成本所获亦祗数角而已又有专家选择细芏曝于太阳令其色黄或染以红绿颜料织成花纹。

此睡席之上等者并非一般粗工可能织也。

昔时每张值二元以上或至三四元不等大抵高要妇女缝纫外多以织席为正业,女童八九岁习为之三区最多一区二区次之五区又次之,艺术以三区之金渡乡为最水边涌口镇州诸村次之而附城妇女亦有为之者后因工资低廉不足糊口辄弃而为苦力,故近岁女苦力日见增多抗战后物价遽涨工资骤增每席一张前价值数角或一元后增至二三十元或百圆千元今且逾万元以上矣。

又竹丝纸扇业附城人所创亦手工业之甚粗者以其价廉便用人多喜之其制法已详前志道光初年祗一二店。

其后推行渐广遽畅销于南洋各埠获利颇多。

一区(即新桥)人以织竹器为盛,有竹织洋篮一种,清季光宜间已颇畅销。

中华民国七年有新桥商店,专营斯业多携欧美各国所织洋篮各种式样以归广为宣传,各乡妇女仿造分竹制草制两种竹之原料,本区出产外取给于广宁草之原料则来自东莞即莞草业生水中亦名咸水草区民取之染成彩色织椭圆或八角或圆形各式盒子以大藏小次第藏之以藏五合为一套在新桥墟发售,每套值一元二角一人可织一套辦洋装商人。

高要县志

高要县志

高要县志第三节姓氏一、姓氏概况据1993年调查统计,散居在县内的人口姓氏有232个,万人以上的大姓有梁、•陈、李、黄、邓、伍、张、何、钟、吴、莫、林、苏、赵、冼、黎等16姓,五千人以上的有夏、陆、廖、罗、谭、冯、朱、区、麦、刘、叶、赖、周、谢、杜等15姓。

各姓氏按人数多少依次排列如下:梁、陈、李、黄、邓、伍、张、何、钟、吴、莫、林、苏、赵、冼、黎、夏、陆、廖、罗、谭、冯、朱、欧、麦、刘、叶、赖、周、谢、杜、蔡、杨、容、孔、卢、焦、温、姚、曾、余、王、宋、严、甘、吕、翟、胡、唐、龙、江、邹、程、戴、慕容、伦、许、彭、潘、文、符、徐、蓝、覃、郭、禤、岑、聂、范、欧、翁、韩、孙、白、萧、郑、申、邱、蒙、骆、高、熊、诸、邝、汤、钱、阮、董、鲁、肖、宾、成、毛、金、子、龚、练、邬、关、雷、曹、项、全、袁、霍、习、马、石、涂、蒋、仲、宗、凌、邵、秦、祝、裘、巢、庞、方、尹、艾、任、卫、利、丁、沈、包、薛、贺、俞、简、植、车、中、安、康、纪、古、侯、密、韦、魏、陶、姜、卓、仇、路、颜、崔、乐、帅、童、带、供、孟、尚、傅、陀、于、游、巫、洪、泽、梅、甄、施、盘、瞿、芙、招、贤、庄、日、劳、易、盛、宁、官、万、佘、欧阳、戚、业、辛、家、艺、宫、尤、贾、池、侬、封、柳、满、米、超、项、幕、樊、华、佐、蕉、蒲、炎、阙、詹、武、云、栋、磨、裴、朗、琴、毕、梦、田、谈、冀、闲、霞、墨、勿、逢、旁、桃、雁、付、粟、房、季、呈、司徒。

二、姓氏源流本县姓氏繁多,支派复杂,源远流长。

今选择了1万人口以上的16个姓氏,将其来源、分布、人数、户数等情况辑录如下:(一)梁姓全县约有46590人,10900户,分布在全县各镇的130多个管理区,220多条自然村。

河台镇都权梁姓,始祖梁志闾于明初从南雄珠玑巷迁来。

至民国36年(1947年,下同)传二十三世,现有2049人,468户。

乐城镇伍村梁姓,•一族是惠州客籍,于清朝时迁入。

•另一族梁恭致于明正德间(1506~1521年)从城北朝天坊迁来。

高要苏氏先贤录

高要苏氏先贤录

高要苏氏先贤录高要苏氏先贤录苏登科高要位于广东省中部,今属肇庆市市辖区。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设县置政,因羚羊峡(古称高要峡)居高扼要故名高要县,至1993年撤县设市,历时二千余年,一直未更县名。

2017年10月出版的《长利苏氏大族谱》源流记载:高要苏氏开基祖为苏明道,江苏昆山人。

南宋咸淳四年(1268年)进士。

历任肇庆府教授,因元乱建籍高要县广利镇长利村(时称青云坊)。

旧高要县属地域(现高要区、端州区、鼎湖区)苏氏族人,以广利长利、砚洲,回龙黎槎、澄湖等村为旺。

尤以长利为名人辈出之福地。

按府县志所载,高要苏氏拥有进士2人,举人11人,贡生24人。

另有文职13人,武职5人。

恭录如下,以志瞻仰。

1.进士苏成俊,广东高要长利人。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壬子拔贡。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庚午科举人。

康熙三十年辛未(1691年)戴有祺榜第三甲第六十二名进士。

历中书科。

其父苏春秀,府县志有传。

道光《广东通志》作苏成进。

【登科按语】详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七,道光《肇庆府志》卷十五、十九,道光《高要县志》卷十七、卷二十,宣统《高要县志》卷十六、卷十八。

苏廷魁,字德辅,号赓堂,广东高要长利人。

曾祖苏帝简,祖苏履安,父苏灿举。

清道光元年(1821年)辛巳科举人。

道光十五年(1835年)考中刘绎榜第二甲第七十六名进士。

授翰林院编修。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升任福建道监察御史。

咸丰七年(1857年),奉命督办广东团练,抗击外敌入侵。

同治三年(1864年),升任河南布政使,后擢升东河总督。

《清史稿》有传。

另有履历档案存世。

【登科按语】详见清《道光乙未科会试同年齿录》页一,《清史稿》卷三七八,道光《广东通志》卷八一,道光《肇庆府志》卷十五,宣统《高要县志》卷十六、卷十八。

2.举人苏衡,广东高要长利人。

明永乐九年(1411年)辛卯科举人。

成化间(1465-1487)任漳州府检校。

现长利村“明赠检校苏公祠”就是为祀奉苏衡公所建。

肇庆宋城墙的历史故事

肇庆宋城墙的历史故事

肇庆宋城墙的历史故事肇庆宋城墙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宋城墙的作用在历史上防水患更多于御敌。

特别是在民国四年,西江河水暴涨,城外是汪洋泽国,城内却安然无恙,可见古城墙的建造不但起到了御敌作用,更具有抗击洪水的功能。

1.《高要县志》上记载:当时肇庆府前农业学校校长孔昭浦退休后,闲来无事,常常乘舟往来,并多次测量城内城外水位,结果发现城外的水位比城内高八尺多。

于是孔昭浦将这个测量结果告知街坊邻里。

知道这个事实后,城外成千上万的居民在洪水泛滥前,纷纷入城避难。

此后,人们都喊这城墙为“救命墙”。

2.城墙拆与留还流传着一段肇庆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民国十二年前后,粤、桂两军经常交战,多次以肇庆为争夺目标,展开拉锯战。

战局混乱,市民受抢劫,房屋被焚,财物尽失,妇女被辱。

战后,便有人认为,肇庆之所以多战祸,是因为有城墙可以据守作战,如无城墙则可避免军阀在肇庆混战。

时任高要县长严博球叫嚷将古城墙全部拆毁。

时任肇庆城濠公所总理的梁赞燊组织了五位社会知名人士,面见严博球,指出拆城的危害性。

但四位代表却怯于县长的淫威,悄然离去。

只有梁赞燊不畏强暴,据理力争。

最后,严博球哑口无言,只好答应拆北面的城墙,留下南边的作防洪之用。

梁赞燊认为,拆北留南,如果景福围崩溃了,肇庆城内也将是汪洋一片,对防洪无济无事。

可严博球顽固地坚持己见。

梁赞燊知道,再和严博球论说下去,也难说服严博球收回成命。

当时,恰巧李济深来肇庆任西江善后督办。

梁赞燊亲自上门求见,并前后两次上书,请求制止拆城墙。

李济深认为梁赞燊说得很有道理。

于是,下令停止拆城墙。

这样,宋城墙才得以保存下来。

两广总督阮元在肇庆史事述略

两广总督阮元在肇庆史事述略

Vo1.36.N O.4 July 2015
两广 总督阮元在 肇庆史事述 略
钟 玉发
(肇庆学院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摘 要 :阮元在 出任 两广 总督期 间多次莅 临肇庆 ,不仅 赴肇 阅兵 ,修建 总督行 台、炮 台等 ,而且檄修《肇 庆府志》 《高要 县志》等地 方志书 ;其于广 州创 办的学海堂教泽 惠及肇 庆 ,极 大地推动 了当地 学术和 文教 事业 的发展 。 同时, 他在旅居和过往 肇庆期 间,留下 了不 少诗 赋之 作 ,记述 了粤西地 区的历 史地 理与 民俗 民情 。此 外 ,阮元对 端溪砚石 极为钟情 ,不仅 以之 摹刻古代 庙碑 ,而且 品鉴 其品格 ,至于他与 文人 墨客 围绕 端砚进行 的唱和更是传为佳话 。
② 《宣统 高要县 志》收 录该文 ,题 为《重建 总督 署 大树行 台记》(见马 呈图纂辑 :《宣统 高要 县志》附志下《文徵 ·文》,台北 :成 文出版社 , 1967年 ,第 1697页),这是 因为总督行 台“旧有大青枫树 一株 ,因名 日大树行 台”(张鉴 等撰 ,黄 爱平 点校 :《阮元年谱 》,北 京:中华书
瑶 、壮 等 民族 起事 ,协调 两 省 军 政 活动 ,明政 府 于成 总 督 题 名 碑 ,立 于 堂 前 。重 修 的 总 督 行 台规 模 较
① 道光《肇庆府 志》卷 12(w,官二 ·明》引邹光祚《高要县 志》云 :“肇两粤扼塞 ,嵌然 巨镇 ,自韩襄 毅公开行府 而文武僚属 协然盛矣。”(屠英 等修 ,胡森、江藩等纂 :《肇庆府 志》,光 绪二年 重刊本 ,台北 :成文 出版社 ,1967年 ,第 1612页)
发展 。同时 ,他在旅居和过往肇庆期 间 ,留下 了不 年 )总督 府 移 驻 广州 后 ,肇 庆 复 设 总督 行 台 。不 过 ,

粤西地名志之高要

粤西地名志之高要

粤西地名志之高要
广东省西部地区,是人文荟萃之地,也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而粤西文化的古老,就体现于各个地域的名称中,而这些名称,就是一方地区的灵魂,深受后世学者们的青睐和研究。

那么,粤西地区都有那些古老的地名呢?这些地名又各自带有什么样的涵义呢?
(四)高要
高要,是肇庆市下辖区,曾是地方州、郡、路、府、专区治所,历史底蕴深厚。

那么,“高要”之名缘何而来?这个地名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历史呢?
据《水经注》记载,高要因境内有“高要峡口”而得名。

此处的“高要峡口”,即今羚羊峡,古称高要峡,又称峡山,因其“高而险
要”而得名,而高要城就位于峡山之上,因而得名高要。

西汉元鼎六年,朝廷始设高要县,辖今粤西大部分地区,这也是“高要”作为地方行政名称首次出现,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此后,高要城的建制一再更改,由古而今,曾作为西江督护府、广州都督府、两广总督府、南明永历朝廷、中华民国军务院驻地,积累了深厚的人文底蕴,但是“高要”之名却一直仍之,乃至于今日。

这就是高要地名的故事及历史,读来是否遍觉沧桑?当然,如今的高要城仍然耸立于西江之滨,以其兼容并蓄的胸怀广纳各方文化,锻造出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作者:周业锋。

高要历朝修志概述

高要历朝修志概述

高要历朝修志概述作者:2009-12-10点击数:2920 字体:[增加减小]整理高要县志的修纂,据旧县志记载,开始于明成化、嘉靖、万历、崇祯年代之间。

但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战争与自然灾害袭击等原因,早期的志书已经散失,后世没有留存下来。

目前我国各地所保存的高要县志,以清朝谭桓所修的《康熙高要县志》为最早。

《康熙高要县志》是清朝康熙年间高要知县谭桓(湖广景陵人,举人出身)聘请县人黄凤祯、钟志伊、陈朝珍、梁登允、钟颖明、黄士贵等修纂的。

此书从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开始修纂,十二年成书。

全书共26卷,其卷目是:卷1是图象事记;卷2是沿革表;卷3是建置志;卷4-5是地理志;卷6是秩官志;卷7是赋役志;卷8是学校志;卷9是选举志;卷10是祀典志;卷11是兵防志;卷12是水利志;卷13是名宦传;卷14是人物传;卷15是流寓传;卷16是耆寿传;卷17是列女传;卷18是仙释传;卷19是外志;卷20是杂志;卷21-26是文艺志。

这本志书是为本县初修的县志,谭桓、梁登允并为县志写了序言。

此后又经过150多年,才有道光县志的纂辑。

《道光高要县志》是高要知县韩际飞(浙江省山阴县人)于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开始设志局重修的,到道光五年再由接任的高要知县叶承基(安徽歙县人,监生出身)成书,前后经历了两任县长和三年时间。

全书共有23卷。

其卷目是:卷首为单列一卷;卷1是沿革表;卷2是职官表(含唐、宋、元、明、清职官);卷3是舆地之一(含疆域、都图);卷4是舆地之二(含户口、风俗、物产及附图);卷5是山川(附图);卷6是水利;卷7是建置(含城池、廨署、学校、坛庙、津梁及附图);卷8是经政之一(含田赋、禄饷、学制、祀典);卷9是经政之二(含兵防、恤政、盐课、积贮);卷10是前事(含汉、后汉、梁、隋、唐、宋、元、明、清的事);卷11-14是金石;卷15是古迹;卷16-17是选举录;卷18是宦迹录(含汉、唐、宋、元、明、清的宦迹);卷19是谪宦录;卷20是列传之一;卷21是列传之二(含列女、耆寿、猺疍、梵释);卷22是杂录。

宋代肇庆古城墙及附属设施初步考证

宋代肇庆古城墙及附属设施初步考证

第41卷第3期肇庆学院学报V ol.41,No .32020年5月JOURNAL OF ZHAOQING UNIVERSITYMay 2020宋代肇庆古城墙及附属设施初步考证杨杰1,张致政2(1.肇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广东肇庆526061;2.肇庆市博物馆,广东肇庆526040)摘要:肇庆古城墙始建于北宋,经后代多次修葺乃至局部重建,宋代古城墙完整原貌今已难觅,国内也没有留存至今的宋代古城墙实例可供参考。

根据地方志对肇庆古城墙的记载,结合宋人著作,参考考古发掘成果,对宋代肇庆古城墙原貌做综合考察。

宋代城墙长度大小与现存古城墙相同,为内部土筑、内外包砖的砖城,四门有瓮城、城楼,还有其他相关附属设施。

关键词:肇庆;古城墙;宋代;考证中图分类号:K8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445(2020)03-0001-05收稿日期:2019-10-29基金项目:肇庆古城墙保护性修复论证项目作者简介:杨杰(1961-),男,辽宁凌源人,肇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

肇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名城最为突出的标志性古代建筑遗存的肇庆古城墙,始建于宋,历经千年风雨,至今仍巍然屹立在肇庆市端州区的城市中心地带。

肇庆古城墙于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肇庆市启动古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2016年,又正式启动府城保护与复兴项目,将投入巨资打造包括古城墙在内的肇庆府城,以恢复古城的原有风貌,承担历史责任,传承历史文脉,为子孙后代留下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和成果。

肇庆古城墙的修复、展示是古城墙申遗和肇庆府城复兴两个项目的基础性工作。

经过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包括城门、月城等一系列遗迹现象展现在我们眼前,如何保护、修复和利用,是摆在政府和学术界面前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而要解决之,首先要回答的是,肇庆古城墙在建立之初的基本面貌是怎样的?这是开展后续所有工作的前提。

本文旨在通过梳理与肇庆古城墙有关的历史文献和研究成果,较为系统地探寻肇庆古城墙于宋代初建时的城墙、城门、城楼及其他设施的形制和概貌,为当前肇庆古城墙保护性修复工程提供参考。

中国古代有多少位女性曾“割股饲亲”?

中国古代有多少位女性曾“割股饲亲”?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古代有多少位女性曾“割股饲亲”?
导语:李敖写过一篇《中国女人割股考》,从各类作品和州府的地方志中摘取了女性割股饲亲的事例,总计620个。

最早的是唐穆宗长庆三年冯氏割股给母
李敖写过一篇《中国女人割股考》,从各类作品和州府的地方志中摘取了女性割股饲亲的事例,总计620个。

最早的是唐穆宗长庆三年冯氏割股给母亲治病;最晚的是胡适的老妈冯顺弟割下左臂上的肉喂给自己的弟弟,也就是胡适的舅舅。

中国共620位女性割股饲亲
股,文言文中指的是大腿,后泛指身上所有的肉。

“割股”就是把自己的肉割下来喂给别人吃。

中国历史上不乏人吃人的记载,但“割股”不同,这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没人逼着你非这么做不可,如果说逼迫,也是自己逼自己。

最著名的割股者,大概是春秋时晋文公重耳的臣子介子推了。

君臣一伙儿人,奔波在逃亡的路上,饥饿难忍,介子推从自己大腿上割了一块肉,做成肉羹喂给重耳,从而成就一段“佳话”。

这是别无选择的一种选择,割股吃肉,总比大家一起饿死强。

而史书上大量记载的“割股”,不是充饥,乃是当药用。

《高要县志》中说,“文氏,钟公球妻,夫得痿病,家贫不能具汤药,文织席供之,百方不愈。

一日,医云,人肉可愈。

文割股饲之,夫不知也,迨创溃不能起,夫询其女,始得状。

”文氏的老公得了病,医生说人肉能治好,文氏毫不犹豫地割了一块给丈夫吃,直到创口溃烂,丈夫才知道真相。

李敖写过一篇《中国女人割股考》,从各类作品和州府的地方志中摘取了女性割股饲亲的事例,总计620个。

最早的是唐穆宗长庆三年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地方志集成目录

中国地方志集成目录

目录北京府县志辑(全7册)2002年上海书店出版社 (2)天津府县志辑(全6册)2004年上海书店出版社 (2)河北府县志辑(全73册)2006.10上海书店 (2)山西府县志辑(全70册)2005年南京凤凰出版社 (4)辽宁府县志辑(全23册)2006年南京凤凰出版社 (6)吉林府县志辑(全10册)2006年南京凤凰出版社 (7)黒龙江府县志辑(全10册) 2006年南京凤凰出版社 (8)上海府县志辑(全10册)1991年6月上海书店出版社 (9)江苏府县志辑(全68册)1991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9)浙江府县志辑(全68册)2000年上海书店出版社 (11)安徽府县志辑(全63册)1998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4)福建府县志辑(全80册) 2000年上海书店出版社 (16)江西府县志辑(全87册)1996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8)山东府县志辑(全95册)2004年南京凤凰出版社 (20)湖北府县志辑(全67册)2001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2)湖南府县志辑(全86册)2002年7月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4)广东府县志辑(全51册)2003年上海书店 (26)海南府县志辑(全7册)2001年上海书店出版社 (27)四川府县志辑(全70册)1992.8 成都巴蜀书社 (28)贵州府县志辑(全50册)2006年成都巴蜀书社 (34)西藏府县志辑(全一册)1995年成都巴蜀书社 (36)陕西府县志辑(全57册)2007 南京凤凰出版社 (37)宁夏府县志辑(全9册)2008.12 凤凰出版社(暂缺内容) (41)甘肃府县志辑(全49册)2009-05凤凰出版社(暂缺内容) (41)青海府縣志輯(全5册)2008年12月鳳凰出版社 (41)台湾府县志辑(全五册)1999年上海书店出版社 (42)乡镇志专辑( 全32 卷共33 冊) 1992年 (42)北京府县志辑(全7册)2002年上海书店出版社第一至三册光绪顺天府志一百三十卷、附录一卷第四册康熙昌平州志二十六卷、首一卷光绪顺天府志十八卷光绪昌平外志六卷第五册康熙宛平县志六卷康熙延庆州志九卷、续补一卷光绪延庆州志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康熙怀柔县新志八卷第六册民国密云县志八卷首一卷民国顺义县志十六卷、首一卷康熙通州志十二卷民国通县志要十卷金士坚修第七册民国平谷县志六卷康熙大兴县志六卷乾隆房山县志一卷民国房山县志八卷民国良乡县志八卷天津府县志辑(全6册)2004年上海书店出版社第一册光绪重修天津府志 . 一第二册光绪重修天津府志 . 二第三册民国天津县新志第四册民国薊县志 , 乾隆宝坻县志第五册康熙静海县志 , 民国静海县志第六册光绪武清县志 , 光绪宁河县志河北府县志辑(全73册)2006.10上海书店第一册乾隆正定府志第二册乾隆正定府志第三册光绪正定县志第四册光绪获鹿县志、乾隆行唐县新志、同治续修行唐县新志第五册同治灵寿县志、嘉庆束鹿县志、同治续修束鹿县治、民国晋县志第六册康熙藁城县志、光绪藁城县志续補、民国续修藁城县志、光绪直隶赵州志第七册民国高邑县志、雍正井陉县志、光绪续修井陉县志、咸丰深泽县志第八册乾隆新乐县志、光绪重修新乐县志、民国重修无极县志第九册乾隆赞皇县志、光绪续修赞皇县志、民国元氏县志、同治藁城县志第十册咸丰平山县志、光绪续修平山县至、光绪平山县续志、民国宣化县新志第十一册乾隆宣化府志第十二册乾隆赤城县志、同治赤城县续志、民国龙关县志、光绪怀来县志第十三册光绪蔚州志、民国张北县志第十四册道光保安州志、光绪保安州续志、民国怀安县志第十五册民国阳原县志、民国万全县志、民国隆化县志第十六册道光承德府志第十七册第十八册光绪永平府志第十九册光绪永平府志第二十册民国迁安县志、民国昌黎县志、民国卢龙县志第二十一册康熙玉田县志、光绪玉田县志、民国临榆县志第二十二册康熙遵化州志、光绪遵化通志第二十三册光绪抚宁县志、光绪乐亭县志、民国安次县志第二十四册民国滦县志第二十五册康熙丰润县志、光绪丰润县志、康熙三河县志、民国三河县新志第二十六册同治霸州志、民国霸县新志第二十七册民国香河县志、乾隆永清县志、光绪续永清县志第二十八册民国固安县志、光绪大城县志第二十九册民国文安县志、民国清苑县志第三十册光绪保定府志第三十一册光绪涞水县志、光绪定兴县志第三十二册第三十三册民国涿县志、民国容城县志第三十四册道光安州志、乾隆新安县志第三十五册光绪蠡县志、乾隆博野县志、民国定县志第三十六册同治阜平县志、光绪唐县志、光绪广昌县志第三十七册乾隆直隶易州志、民国新城县志第三十八册民国雄县新志、民国徐水县新志、民国高阳县志第三十九册乾隆祁州志、光绪祁州续志、光绪重修曲阳县志第四十册民国望都县志、民国完县新志、民国满城县志略第四十一册乾隆河间府新志、乾隆河间县志第四十二册民国沧县志第四十三册康熙盐山县志、民国盐山新志、乾隆肃宁县志第四十四册康熙吴桥县志、光绪吴桥县志、乾隆衡水县志第四十五册光绪东光县志、民国交河县志第四十六册康熙青县志、民国青县志、雍正阜城县志第四十七册民国南皮县志、乾隆饶阳县志第四十八册乾隆任丘县志、道光任丘县志续编第四十九册康熙献县志、民国献县志第五十册民国景县志第五十一册嘉庆枣强县志、枣强县志補正、康熙安平县志第五十二册同治深州风土记、道光武强县志重修第五十三册同治武邑县志、民国冀县志、雍正魏县志第五十四册雍正故城县志、光绪续修故城县志第五十五册光绪广平府志第五十六册光绪广平府志、民国广平县志第五十七册咸丰大名府志第五十八册咸丰大名府志第五十九册民国大名县志第六十册康熙元城县志、同治续修元城县志、民国邯郸县志第六十一册光绪永年县志、顺治曲周县志、同治曲周县志第六十二册雍正馆陶县志、民国续修馆陶县志、嘉庆涉县志第六十三册民国成安县志、民国邱县志第六十四册民国鸡泽县志、民国武安县志第六十五册民国肥乡县志、光绪临漳县志第六十六册民国磁县县志、民国刑台县志、民国宁晋县志第六十七册乾隆顺德府志、民国柏乡县志第六十八册乾隆隆平县志、光绪唐山县志、民国任县志第六十九册民国南宫县志、光绪钜鹿县志第七十册康熙沙河县志、民国沙河县志、民国威县志第七十一册康熙临城县志、道光内邱县志、民国新河县志第七十二册民国清河县志、同治平乡县志第七十三册民国广宗县志、康熙南和县志、光绪南和县志山西府县志辑(全70册)2005年南京凤凰出版社第一册乾隆太原府志(一)第二册乾隆太原府志(二) 道光阳曲县志道光太原县志第三册光绪续太原县志第四册乾隆大同府志第五册道光大同县志光绪天镇县志第六册崇祯山阴县志第七册雍正阳高县志第八册乾隆广灵县志第九册雍正朔平府志第十册民国马邑县志光绪左云县志雍正朔州志第十一册乾隆宁武府志咸丰续宁武府志光绪代州志第十二册乾隆忻州志光绪忻州志第十三册雍正定襄县志光绪定襄县补志第十四册光绪五台新志乾隆崞县志光绪续修崞县志第十五册道光繁峙县志光绪繁峙县志乾隆保德县志第十六册同治河曲县志同治榆次县志光绪榆次县续志第十七册光绪平遥县志第十八册民国昔阳县志第十九册乾隆太谷县志民国太谷县志第二十册嘉庆灵石县志民国灵石县志第二十一册光绪平定州志光绪平定州志补第二十二册光绪盂县志光绪寿阳县志第二十三册乾隆兴县志光绪兴县续志光绪祁县志第二十四册乾隆介休县志嘉庆介休县志第二十五册康熙永宁州志光绪交城县志乾隆孝义县志第二十六册光绪汾阳县志雍正石楼县志第二十七册乾隆汾州府志第二十八册康熙文水县志光绪文水县志乾隆长治县志第二十九册光绪长治县志乾隆应州续志第三十册乾隆潞安府志(一)第三十一册乾隆潞安府志(二) 康熙宁乡县志民国临县志第三十二册雍正泽州府志(一)第三十三册雍正泽州府志第三十四册民国襄垣县志第三十五册道光壶关县志康熙黎城县志光绪黎城县续志第三十六册乾隆高平县志同治高平县志光绪续高平县志第三十七册乾隆凤台县志光绪凤台县续志第三十八册乾隆阳城县志同治阳城县志光绪续阳城县志第三十九册乾隆沁州志光绪沁州复续志第四十册雍正沁源县志光绪沁源县续志民国沁源县志第四十一册乾隆武乡县志民国武乡县志光绪潞城县志第四十二册民国平顺县志乾隆陵川县志第四十三册民国重修安泽县志光绪屯留县志第四十四册光绪汾西县志雍正平阳府志(一)第四十五册雍正平阳府志(二) 光绪吉州全志第四十六册乾隆临汾县志民国临汾县志第四十七册民国永和县志光绪翼城县志第四十八册乾隆新修曲沃县志乾隆续修曲沃县志第四十九册光绪续修曲沃县志民国新修曲沃县志第五十册民国襄陵县新志乾隆蒲县志光绪蒲县续志第五十一册民国洪洞县志民国洪洞县水利志补第五十二册道光赵城县志道光太平县志(一)第五十三册道光太平县志(二) 光绪太平县志第五十四册道光直隶霍州志光绪续刻直隶霍州志第五十五册同治浮山县志光绪浮山县志第五十六册民国浮山县志光绪解州志第五十七册乾隆乡宁县志第五十八册民国解县志第五十九册光绪直隶绛州志民国新绛县志第六十册乾隆闻喜县志第六十一册光绪垣曲县志乾隆绛县志光绪绛县志 *第六十二册光绪河津县志同治稷山县志第六十三册光绪续修稷山县志第六十四册民国芮城县志乾隆解州平陆县志光绪平陆县续志第六十五册光绪夏县志第六十六册乾隆蒲州府志第六十七册光绪永济县志第六十八册光绪虞乡县志民国虞乡县新志第六十九册乾隆荣河县志民国荣河县志第七十册民国万泉县志辽宁府县志辑(全23册)2006年南京凤凰出版社第一册宣统承德县志书/(清)都林布修;(清)李巨源,徐守常纂;(清)金正元增修;(清)张子瀛,闻鹏龄增纂民国沈阳县志/赵恭寅修;曾有翼等纂宣统新民府志/(清)管凤苏纂修民国新民县志/王宝善修;张博惠纂民国辽中县志/徐维淮修;李植嘉等纂第二至四册康熙辽阳州志/(清)杨镳修;(清)施鸿纂民国辽阳县志/裴焕星,王煜斌修;白永贞等纂光绪辽阳乡土志/(清)洪汝冲修;(清)白永贞编第五至六册光绪海城县志/(清)管凤和龢,陈艺等修;(清)张文藻等纂民国海城县志/廷瑞,孙绍宗修;张辅相纂第七至八册民国抚顺县志/张克湘修;周之桢纂民国海城县志/陈荫翘,常守陈修;戚星岩纂第九册宣统怀仁县志/(清)马俊显修;(清)刘熙春等纂民国桓仁县志/侯锡爵修;罗明述纂民国续修桓仁县志/常荷禄修;赵国栋纂第十册宣统抚顺县志略/(清)赵宇航,(清)程廷恒修;(清)黎镜蓉等纂民国兴京县志/沈国冕,苏显扬修;苏民等纂宣统昌图府志/(清)洪汝冲纂修民国昌图县志/程道元修;续文金纂宣统康平县乡土志/(清)李绍纲等编康熙铁岭县志/(清)贾弘文修;(清)董国祥纂;(清)李廷荣补辑第十一册民国铁岭县志/陈艺修;蒋龄益,郑沛纶纂民国铁岭县志/黄世芳,俞荣庆修;陈德懿等纂民国铁岭县续志/杨宇齐修;张嗣良纂第十二册万历开原图说/(明)冯瑗纂康熙开原县志/(清)刘起凡修;(清)周志焕纂民国开原县志/李毅修;王毓琪纂民国西丰县志/萧德润修;张思书纂;曹肇元补修;希廉等补纂第十三册康熙盖平县志/(清)骆云纂修民国盖平县志/石秀峰,辛广瑞修;王郁云纂光绪盖平县乡土志/(清)张国珍编民国盖平县乡土志/章运熺修;崔正峰,郭春藻纂光绪盘山厅乡土志/(清)柴朴编民国复县志略/程廷恒修;张素纂第十四册民国凤城县志/马龙潭,沈国冕等修;蒋龄益纂民国庄河县志/廖彭,李绍阳修;宋抡元等纂第十五册咸丰岫岩志略/(清)台隆阿修;(清)李翰颖纂民国岫岩县志/刘景文,高乃济修;郝玉璞纂民国宽甸县志略/程廷恒修;陶牧纂宣统彰武县志/(清)赵炳荣纂修第十六册民国安东县志/关定保等修;于云峰等纂康熙锦州府志/(清)刘源溥,(清)孙成修;(清)范勋纂康熙锦县志/(清)王奕曾修;(清)范勋等纂民国锦县志略/王文藻修;陈善格,朱显廷纂第十七至二十一册民国义县志/赵兴德等修;薛俊升,王鹤龄等纂康熙广宁县志/(清)项蕙修;(清)范勋纂光绪广宁县乡土志/(清)萧春雨编康熙宁远州志/(清)冯昌奕等修;(清)范勋纂民国兴城县志/恩麟,王恩士修;杨荫芳等纂第二十二册民国北镇县志/王文璞等修;吕中清纂;杨焕文续修;刘振翮续纂民国建平县志/田万生修;张滋大纂民国锦西县志/张鉴唐,刘焕文修;郭逵等纂第二十三册民国绥中县志/文镒修;范炳勋等纂民国朝阳县志/周铁铮修;沈鸣诗等纂乾隆塔子沟纪略/(清)哈达清格纂吉林府县志辑(全10册)2006年南京凤凰出版社第一册民国长春县志/张书翰,马仲援修;赵述云,金毓绂纂民国德惠县乡土志/石绍廉编民国双阳县乡土志/吉人修;吴荣桂,陈永奉纂光绪打甡乌拉乡土志/(清)打甡乌拉总管衙门纂修第二册民国农安县志/郑士纯修;朱衣点纂民国延吉县志/吴录贞修;周维桢纂第三册民国吉林方正县志/杨步墀纂修民国宾县志/赵汝梅,德寿等修;朱衣点等纂民国珠河县志/孙荃芳修;宋景文纂民国磐石县乡土志/姚祖训修;毛祝民纂民国珲春县乡土志/林珪修;徐宗伟纂宣统辉南厅志/(清)薛德履修;(清)张见田,于龙辰纂民国辉南县志/白纯义修;于凤桐等纂第四册民国辉南风土调查录/王瑞之编民国安图县志/马空群,陈国钧等修;孔广泉,臧文源纂光绪柳河县乡土志/(清)邹铭勋,奎斌编民国通化县志/李春雨,李镇华修;邵芳龄等纂第五册光绪通化县乡土志/(清)佚名编民国临江县志/刘维清,张之言修;罗宝书,邱在官纂民国临江县乡土志/俞荣庆编民国抚松县志/张元俊修;车焕文纂宣统西安县志略/(清)雷飞鹏等修;(清)段盛梓等纂光绪西安县乡土志/(清)孟宪彝,(清)金正元编第六册光绪海龙府乡土志/(清)海龙府劝学所编民国海龙县志/白永贞纂修民国海龙县志/王永恩修;王春鹏纂第七册民国辑安县志/刘天成,苏显扬修;张拱垣,于云峰纂光绪辑安县乡土志/(清)吴光国修;(清)于会清纂民国双山县志/李筠生修;李安仁纂民国双山县乡土志/牛尔裕编光绪东平县乡土志/(清)赵国熙编宣统奉天省靖安县志/(清)朱佩兰纂修光绪靖安县乡土志/(清)赵炳南编第八册宣统长白汇征录/(清)张凤台等修;(清)刘龙光,王大经纂民国怀德县志/赵亨萃,李宴春等修;赵晋臣,孙云章等纂光绪怀德县乡土志/(清)孙云章编光绪怀德县乡土志续补/(清)孙云章编宣统辽源州志书/(清)佚名纂民国辽源县乡土志/佚名纂第九册光绪奉化县志/(清)钱开震修;(清)陈文焯纂光绪奉化县乡土志/(清)陈嘉言编民国梨树县志/佚名纂民国梨树县志/包文俊修;李溶纂;曲廉本续修;范大全续纂民国奉天省洮安县志略/蒋国铨纂修光绪开通县乡土志/(清)忠林编第十册民国东丰县志/邢麟章,王瀛杰修;李耦纂光绪洮南府乡土志/(清)孙宝瑨编宣统安广县乡土志/(清)佚名编民国大赍县志/于英蕤纂修民国镇东县志/陈占甲修;周渭贤纂光绪伯都讷乡土志/(清)伯英纂修民国扶余县志/张其军纂修黒龙江府县志辑(全10册) 2006年南京凤凰出版社黑龙江府县志辑1 宣统呼兰府志/(清)黄维翰纂修民国双城县志/高文垣等修;张鼒铭等纂民国双城县乡土志/魏绍周修;温广泰纂黑龙江府县志辑2 民国呼兰县志/廖飞鹏修;柯寅纂光绪阿勒楚喀乡土志/(清)廖飞鹏编黑龙江府县志辑3 民国吉林方正县志/杨步墀纂修民国宾县志/赵汝梅,德寿等修;朱衣点等纂民国珠河县志/孙荃芳修;宋景文纂黑龙江府县志辑4 民国绥化县志/常荫廷修;胡镜海等纂民国望奎县志/严兆霖修;张玉书等纂民国庆城县志/佚名纂修民国青冈县志/兆麟纂修民国安达县志/佚名纂黑龙江府县志辑5 -6 民国宁安县志/王世选修;梅文昭纂民国安达县志/高芝秀修;潘鸿威纂民国肇州县志略/张樾纂修康熙宁古塔志/(清)方拱乾纂修康熙宁古塔纪略/(清)吴桭臣纂修黑龙江府县志辑7 光绪三姓志/(清)佚名纂修民国吉林依兰县志/杨步墀纂修民国宝清县志/齐耀珷修;韩大光纂黑龙江府县志辑8 民国汤原县志略/伊双庆纂修民国桦川县志/郑士纯,朱衣点等纂修黑龙江府县志辑9 民国拜泉县志/张霖如修;胡乃新等纂民国林甸县志略/伊双庆纂修民国依安县志/梁岩修;何士举纂民国讷河县志/崔福坤修;丛绍卿纂黑龙江府县志辑10 民国瑷珲县志/孙蓉图修;徐希廉纂民国黑龙江通北设治局通志/熊良弼纂修民国嫩江县志/赵富安纂修民国布特哈志略/孟定恭纂民国景星县状况/佚名编上海府县志辑(全10册)1991年6月上海书店出版社第一册嘉庆松江府志(一)第二册嘉庆松江府志(二)第三册光绪松江府续志第四册民国上海县志光绪重修华亭县志重修华亭县志拾补校讹第五册乾隆娄县志光绪娄县续志光绪南汇县志民国南汇县续志第六册光绪青浦县志民国青浦县续志第七册民国川沙县志康熙嘉定县志康熙嘉定县续志第八册光绪嘉定县志民国嘉定县续志第九册光绪宝山县志民国宝山县续志民国宝山县再续志光绪重修奉贤县志第十册光绪金山县志康熙崇明县志民国崇明县志江苏府县志辑(全68册)1991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第一册嘉庆新修江宁府志第二册同治续纂江宁府志第三册道光上元县志第四册同治上江两县志第五册光绪浦埤乘光绪靖江县志第六册光绪六合县志民国六合县续第七册同治苏州府志(一)第八册同治苏州府志(二)第九册同治苏州府志(三)第十册同治苏州府志(四)第十一册民国吴县志(一)第十二册民国吴县志(二)第十三册乾隆长洲县志第十四册乾隆元和县志第十五册道光崑新两县志第十六册光绪崐新两县续修合志(一)第十七册光绪崑新两县续修合志第十八册宣统太仓州镇洋县志第十九册民国镇洋县志雍正昭文县第二十册光绪吴江县续志乾隆吴江第二十一册康熙常熟县志第二十二册光绪常昭合志稿第二十三册乾隆震泽县志震泽县志续第二十四册光绪无锡金匮县志第二十五册光绪江陰县志第二十六册民国江陰县续志第二十七册乾隆镇江府志(一)第二十八册乾隆镇江府志(二)第二十九册光绪丹徒县志(一)第三十册光绪丹徒县志(二)第三十一册光绪丹阳县志民国应阳县第三十二册嘉庆溧阳县志光绪溧阳县第三十三册民国重修金壇县志光绪溧第三十四册民国高淳县志乾隆句容县第三十五册光绪续纂句容县志第三十六册康熙常州府志第三十七册光绪武進阳湖县志第三十八册光绪武阳志馀第三十九册嘉庆增修宜兴县旧志第四十册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光宣_ 第四十一册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一)第四十二册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二)第四十三册光绪增修甘泉县志(一)第四十四册光绪增修甘泉县志(二)第四十五册道光重修仪徵县志第四十六册嘉庆高郵州志道光续增高第四十七册光绪再续高郵州志民国三第四十八册咸丰重修兴化县志民国续_第四十九册民国宝應县志第五十册道光泰州志泰州新志刊谬民国续泰泰州志第五十一册光绪泰兴县志宣统泰兴县第五十二册光绪通州直隸州志第五十三册民国南通县图志光绪海第五十四册光绪淮安府志第五十五册同汉重修山阳县志民国续第五十六册光绪安东县志民国泗阳县第五十七册民国重修沐阳县志乾隆重第五十八册光绪盱眙县志稿民国宿遷_第五十九册光绪盐城县志民国续修盐第六十册民国阜宁县新志嘉庆东臺第六十一册同治徐州府志第六十二册民国铜山县志第六十三册民国沛县志咸丰邳州志第六十四册嘉庆海州直隸州志道光云第六十五册光绪丰县志光绪睢宁县志第六十六册乾隆江都县志嘉庆江都县第六十七册光绪江都县志民国江都县第六十八册民国泰县志稿浙江府县志辑(全68册)2000年上海书店出版社第一册民国杭州府志. 一第二册民国杭州府志. 二第三册民国杭州府志. 三第四册康熙钱塘县志嘉庆钱塘县志补第五册康熙仁和县志嘉庆余杭县志光绪余杭县志稿第六册光绪富阳县志富阳县新旧志校记富阳县新志补正民国昌化县志第七册宣统临安县志临安县志补第八册光绪严州府志第九册民国建德县志民国寿昌县志第十册光绪於潜县志光绪淳安县志民国遂安县志第十一册康熙萧山县志第十二册光绪嘉兴府志. 一第十三册光绪嘉兴府志. 二第十四册光绪嘉兴府志. 三第十五册光绪嘉兴县志第十六册民国鄞县通志. 一第十七册民国鄞县通志. 二第十八册民国鄞县通志. 三康熙鄞县志第十九册乾隆桐庐县志光绪重修嘉善县志校勘光绪嘉善县志剳记第二十册光绪平湖县志民国平湖县续志第二十一册康熙海盐县志海盐县志补遗光绪海盐县志第二十二册民国海宁州志稿第二十三册光绪桐乡县志第二十四册同治湖州府志. 1第二十五册同治湖州府志. 2第二十六册光绪石门县志光绪乌程县志第二十七册光绪分水县志民国续修分水县志光绪归安县志第二十八册同治长兴县志民国德清县新志第二十九册同治安吉县志道光武康县志第三十册同治孝丰县志雍正宁波府志第三十一册光绪奉化县志民国奉化新志万历秀水县志康熙秀水县志第三十二册民国天台县志稿第三十三册民国象山县志象山县志文存疑第三十四册民国南田县志民国镇海县志镇海县新志备稿第三十五册光绪慈溪县志. 1第三十六册光绪慈溪县志. 2。

何氏族谱--何氏迁徙

何氏族谱--何氏迁徙

流徙迁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标志。

人口迁徙流动的原因无非是官封公派,流放谪徙,官方移民,自然灾害,以及历代的政治家难,战火匪祸等。

先秦时期,韩武子“封于韩原”。

韩原在陕西省韩城县西南。

韩城西南高地九公里处有一村子名西少梁,往东一公里处的村子叫东少梁,这两个村是春秋时代少梁国的标志,人称古少梁地,这便是韩原的中心,为韩武子封国的都城。

往南约1公里处,是韩城首镇芝川,镇东南的小丘上有司马迁的庙宇和坟冢。

身处丘顶回首北眺,展现在人们视野里的是东、西少梁村和围绕两村的辽阔平原,还有镶嵌在平源东西方向高出平原的土塬。

这样一个地方就是整个韩原了,是韩姓何姓的故里。

《史记·韩世家》记载“宣子徙居州”。

韩宣子在位期间,将韩的都城迁到了“州”这个地方,一些注释和辞书都说“州”在“在今河南沁阳县东南”,或“在今河南沁阳县东南40公里”处。

实际在今天河南涓县的武德镇,当年,“州”是西周的畿内之邑。

《左传》昭公七年,郑国子产把这个曾属晋的地方给了韩室子,宣子将都城迁往此地。

韩宣子的传人贞子,又把国都徙至平阳(今山西省的临汾市古称平阳府)。

汾河滋润着晋南盆地,晋南盆地曾是上古时代帝尧看中并建都的地方,附近的曲沃、新绛、翼城都曾作过晋国的都城。

韩贞子将都城迁此,具体位置是今临汾市鼓楼西南约10公里的金殿镇。

因其处在汾水主干道“母子河”之北,故称平阳。

韩贞子之后至武子启章时,又将国都迁到了宜阳,这是汉代高诱为《吕氏春秋·任数》篇作注时提到的。

宜阳在河南洛阳西南方向,是古时关中通往洛阳的必经之地。

在宜阳城约27公里处有一地叫韩城,当地耆老称这个韩城是当年韩国的陪都,近些年在附近还有不少文物发现。

清代的河南《禹州志》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韩景侯(六年)改栎邑为为阳翟”,并迁都于此”。

《吕氏春秋·任数》篇,同是高诱的注释说:“……武子,都宜阳,生景侯处,徙阳翟”。

《史记·韩世家》也记载:景侯九年“郑围我阳翟”。

高要历朝修志概述

高要历朝修志概述

高要历朝修志概述陈日辉整理高要县志的修纂,据旧县志记载,开始于明成化、嘉靖、万历、崇祯年代之间。

但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战争与自然灾害袭击等原因,早期的志书已经散失,后世没有留存下来。

目前我国各地所保存的高要县志,以清朝谭桓所修的《康熙高要县志》为最早。

《康熙高要县志》是清朝康熙年间高要知县谭桓(湖广景陵人,举人出身)聘请县人黄凤祯、钟志伊、陈朝珍、梁登允、钟颖明、黄士贵等修纂的。

此书从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开始修纂,十二年成书。

全书共26卷,其卷目是:卷1是图象事记;卷2是沿革表;卷3是建置志;卷4-5是地理志;卷6是秩官志;卷7是赋役志;卷8是学校志;卷9是选举志;卷10是祀典志;卷11是兵防志;卷12是水利志;卷13是名宦传;卷14是人物传;卷15是流寓传;卷16是耆寿传;卷17是列女传;卷18是仙释传;卷19是外志;卷20是杂志;卷21-26是文艺志。

这本志书是为本县初修的县志,谭桓、梁登允并为县志写了序言。

此后又经过150多年,才有道光县志的纂辑。

《道光高要县志》是高要知县韩际飞(浙江省山阴县人)于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开始设志局重修的,到道光五年再由接任的高要知县叶承基(安徽歙县人,监生出身)成书,前后经历了两任县长和三年时间。

全书共有23卷。

其卷目是:卷首为单列一卷;卷1是沿革表;卷2是职官表(含唐、宋、元、明、清职官);卷3是舆地之一(含疆域、都图);卷4是舆地之二(含户口、风俗、物产及附图);卷5是山川(附图);卷6是水利;卷7是建置(含城池、廨署、学校、坛庙、津梁及附图);卷8是经政之一(含田赋、禄饷、学制、祀典);卷9是经政之二(含兵防、恤政、盐课、积贮);卷10是前事(含汉、后汉、梁、隋、唐、宋、元、明、清的事);卷11-14是金石;卷15是古迹;卷16-17是选举录;卷18是宦迹录(含汉、唐、宋、元、明、清的宦迹);卷19是谪宦录;卷20是列传之一;卷21是列传之二(含列女、耆寿、猺疍、梵释);卷22是杂录。

广东省县志目录

广东省县志目录

广东省县志目录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万江区志》2010版.pdf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东城区志》2011版.pdf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南城区志》2015版.pdf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志1979-2000》上册2013版.pdf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志1979-2000》下册2013版.pdf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志1979-2000》中册2013版.pdf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志》1995版.pdf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莞城志》2011版.pdf广东省中山市《中山市东区志》2014版.pdf广东省中山市《中山市南区志》2017版.pdf广东省中山市《中山市志1979-2005》上册2012版.pdf 广东省中山市《中山市志1979-2005》下册2012版.pdf 广东省中山市《中山市志》上册1997版.pdf广东省中山市《中山市志》下册1997版.pdf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县志》2011版.pdf广东省云浮市《云浮县志》1995版.pdf广东省云浮市《云浮市云城区志1979-2000》2012版.pdf 广东省云浮市《云浮市志》2012版.pdf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志1979-2000》2012版.pdf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志》1993版.pdf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县志》1994版.pdf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志1979-2003》2012版.pdf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志1979-2000》2011版.pdf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志》1995版.pdf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县志》1995版.pdf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城区志1984-2002》2012版.pdf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志1979-2002》第一册2011版.pdf 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志1979-2002》第三册2011版.pdf 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志1979-2002》第二册2011版.pdf 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志1979-2002》第四册2011版.pdf 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志》上册1994版.pdf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志》下册1994版.pdf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石湾区志1984-2002》2012版.pdf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县志》2000版.pdf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市志1979-2002》2009版.pdf广东省佛山市《西樵山旅游度假区志》2009版.pdf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县志》1996版.pdf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县志》1999版.pdf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县志》1995版.pdf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市志1981-2002》201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县志》1994版.pdf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市志1979-2004》201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县志》1995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保税区志》2002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东山区志1991-2005》2008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东山区志》1999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天河区志1991-2000》2008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天河区志》1998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1991-2000 第1册》201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1991-2000 第2册》201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1991-2000 第3册》201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1991-2000 第4册》201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1991-2000 第5册》201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1991-2000 第6册》201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1991-2000 第7册》201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1991-2000 第8册》201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1991-2000 第9册》201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1 大事记》1999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10 政权政务》200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11 地方组织卷》200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12 公安志检察志审判志司法行政志》1998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13 军事志》1995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14 教育志科学技术志社会科学志》1999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15 体育志卫生志》1997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16 文化志文物志出版志报业志广播电视志》1999版.pdf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17 社会卷》1998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18 华侨穗港澳关系志》1996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19 人物志》1996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2 自然地理志建置志人口志区县概况》1998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3 城建志》1995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4 交通邮电志》200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5 上工业志》1998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5 下工业志》200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6 商业志》1996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7 外经贸综述外经志外贸志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志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志》200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8 农业志》1996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9 上经济管理综述计划管理志统计志劳动志物资志物价志工商行政管理志标准计量管理志》1999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9 下财政税务金融审计志》1999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末本届修志始末附录》200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首总目录总述》200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海珠区志1991-2000》2012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海珠区志1991-2000》2012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海珠区志》200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白云区志1996-2000》2012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芳村区志1991-2005》201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芳村区志》1997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荔湾区志》1998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越秀区志1991-2005》2009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越秀区志200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黄埔区志1991-2000》2012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黄埔区志》1999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志1991-2000》2004版.pdf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志》1993版.pdf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县志》1995版.pdf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市志1992-2000》201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花县志》1995版.pdf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市志1993-2000》2010版.pdf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志1979-2000》2011版.pdf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志》2001版.pdf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志》2003版.pdf广东省惠州市《惠州市志》一2008年版.pdf广东省惠州市《惠州市志》三2008年版.pdf广东省惠州市《惠州市志》二2008年版.pdf广东省惠州市《惠州市志》四2008年版.pdf广东省惠州市《惠州市惠城区志1988-2002》2012版.pdf广东省惠州市《惠州志》2007版.pdf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县志》2003版.pdf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志1979-2000》2011版.pdf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志》1995版.pdf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志1979-2004》2011版.pdf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志》2002版.pdf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志1992-2010》2012版.pdf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志1979-2003》2005版.pdf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志》1994版.pdf广东省揭阳市《揭阳县志1986-1991》2005版.pdf广东省揭阳市《揭阳县志》1993版.pdf广东省揭阳市《揭阳县桂岭区志》1987.pdf广东省揭阳市《揭阳县霖磐区志》1987.pdf广东省揭阳市《揭阳县白塔区志》1987.pdf广东省揭阳市《揭阳县磐东区志》1987.pdf广东省揭阳市《揭阳县新亨区志》1987.pdf广东省揭阳市《揭阳县玉湖区志》1987.pdf广东省揭阳市《揭阳市志1992-2004》2013版.pdf广东省揭阳市《揭阳市榕城区志》1999版.pdf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县志》1995版.pdf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志1989-2004》2011版.pdf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志1979-2005》2011版.pdf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志》1995版.pdf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志1979-2000》2010版.pdf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志》1991版.pdf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县志》1992版.pdf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志1979-2000》2011版.pdf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志1979-2000》2011版.pdf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志》1992版.pdf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志1979-2000》2011版.pdf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志》1993版.pdf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志1979-2000》2010版.pdf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志》1994版.pdf广东省梅州市《梅州市志1979-2000》上册2011版.pdf广东省梅州市《梅州市志1979-2000》下册2011版.pdf广东省梅州市《梅州市志》上册1999版.pdf广东省梅州市《梅州市志》下册1999版.pdf广东省梅州市《梅州市志》中册1999版.pdf广东省梅州市《梅州市梅江区志1988-2000》2011版.pdf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志1979-2000》2011版.pdf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志》1992版.pdf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志1979-2000》2011版.pdf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志》2000版.pdf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市志1979-2000》上册2013版.pdf 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市志1979-2000》下册2013版.pdf 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市志第一册》1999版.pdf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市志第三册》1999版.pdf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市志第二册》1999版.pdf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市志第四册》1999版.pdf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市濠江区志》2013版.pdf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市龙湖区志1979-2003》2013版.pdf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县志》1997版.pdf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市志1979-2003》上册2012版.pdf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市志1979-2003》下册2012版.pdf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县志》1992版.pdf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市志》2012版.pdf广东省汕尾市《汕尾市城区志1988-2007》2012版.pdf广东省汕尾市《汕尾市志》上册2013版.pdf广东省汕尾市《汕尾市志》下册2013版.pdf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志1988-2004》2012版.pdf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志》上2005版.pdf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志》下2005版.pdf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县志》2007版.pdf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志1988-2004》2012.12.pdf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县志》1998版.pdf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志1979-2000》2011版.pdf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县志》上册2002版.pdf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县志》下册2002版.pdf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县志》2004版.pdf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志1979-2004》2012版.pdf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县志》1995版.pdf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县志》1998版.pdf广东省江门市《江门市志1979-2000》上册2011版.pdf广东省江门市《江门市志1979-2000》下册2011版.pdf广东省江门市《江门市志1979-2000》中册2011版.pdf广东省江门市《江门市志》上册1998版.pdf广东省江门市《江门市志》下册1998版.pdf广东省江门市《江门市江海区志》2012版.pdf广东省江门市《江门市蓬江区志1984-2004》2012版.pdf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县志》2001版.pdf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地区志》上册2012.01.pdf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地区志》下册2012.01.pdf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志1988-2004》2012版.pdf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志》1999版.pdf广东省河源市《河源县志》2000版.pdf广东省河源市《河源市志》上册2012版.pdf广东省河源市《河源市志》下册2012版.pdf广东省河源市《河源市源城区志1988-2003》2012版.pdf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志》1994版.pdf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志》2001版.pdf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志1979-2004》2012版.pdf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志》1994版.pdf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县志》1997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保税区管理志》2005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南山区志》上册2012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南山区志》下册2012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志信息志1984-2000》2001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志改革开放卷》2014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志政党政权卷》2009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志教科文卫卷》2004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志法制政务卷》2006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志社会风俗卷》2014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志第一二产业卷》2008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志第三产业卷》2011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志经济管理志》2007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盐田区志》2011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福田区志》2010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罗湖区志》2013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龙岗区志1993-2003》上册2012版.pdf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龙岗区志1993-2003》下册2012版.pdf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志1988-2005》2012版.pdf广东省清远市《清远县志》1995版.pdf广东省清远市《清远市志1988-2003》上册2012版.pdf广东省清远市《清远市志1988-2003》下册2012版.pdf广东省清远市《清远市清城区志》2012版.pdf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县志》2006版.pdf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志1979-2004》2012版.pdf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志》1996版.pdf广东省清远市《连县志》1985版.pdf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志1979-2005》2010版.pdf 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志》1997版.pdf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志》2011版.pdf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志》2003版.pdf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县志》2001版.pdf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志1979-2000》2014版.pdf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县志》1995版.pdf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志1979-2005》2012版.pdf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志》2000版.pdf广东省湛江市《海康县志》2005版.pdf广东省湛江市《湛江市坡头区志》2013版.pdf广东省湛江市《湛江市志》上册2004版.pdf广东省湛江市《湛江市志》下册2004版.pdf广东省湛江市《湛江市赤坎区志》2013版.pdf广东省湛江市《湛江市霞山区志》2012版.pdf广东省湛江市《湛江市麻章区志》2013版.pdf广东省湛江市《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志》2010版.pdf广东省湛江市《湛江郊区简志》1997版.pdf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志1989-2005》2013版.pdf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志》2003版.pdf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志1992-2005》2011版.pdf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市志1992-2005》上册2014版.pdf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市志1992-2005》下册2014版.pdf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市志》上册1995版.pdf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市志》下册1995版.pdf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市枫溪区志1996-2010》2013版.pdf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市湘桥区志》2013版.pdf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志1979-2005》2011版.pdf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志》1994版.pdf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县志1991-2000》2012版.pdf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县志》2001版.pdf广东省珠海市《珠海市志》2001版.pdf广东省珠海市《珠海市香洲区志》上册2012版.pdf广东省珠海市《珠海市香洲区志》下册2012版.pdf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志》1998版.pdf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志1979-2000》2012版.pdf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志》1994版.pdf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志》1996版.pdf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志1979-2000》2012版.pdf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志》1993版.pdf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市大旺简志》2008版.pdf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市志》1996版.pdf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市志》上册1999版.pdf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市志》下册1999版.pdf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市端州区志》2012版.pdf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市鼎湖区志》2012版.pdf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县志》1996版.pdf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县志》1993版.pdf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志1979-2000》2012版.pdf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县志》1996版.pdf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志1979-2000》2014版.pdf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志1979-2000》2013版.pdf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志》2000版.pdf广东省茂名市《茂名市志》上册1997版.pdf广东省茂名市《茂名市志》下册1997版.pdf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县志1》2006版.pdf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县志2》2006版.pdf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县志1988-2000》2008版.pdf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县志》1996版.pdf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志1979-2000》2013版.pdf广东省阳江市《阳春简志》1990版.pdf广东省阳江市《阳江县志》2000版.pdf广东省阳江市《阳江市志1988-2000》上册2010版.pdf广东省阳江市《阳江市志1988-2000》下册2010版.pdf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县志》1994版.pdf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志1988-2000》2010版.pdf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志1990—2003》2011版.pdf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志》1997版.pdf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志1979-2000》2014版.pdf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志》1992版.pdf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县志》1991版.pdf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志》2011版.pdf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志1990-2000》2011版.pdf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志》1997版.pdf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志1979-2005》2011版.pdf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志》1998版.pdf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县志1979-2000》2011版.pdf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志》1997版.pdf广东省韶关市《韶关市志1988-2000》上册2011版.pdf 广东省韶关市《韶关市志1988-2000》下册2011版.pdf 广东省韶关市《韶关市志》上册2001版.pdf广东省韶关市《韶关市志》下册2001版.pdf广东省韶关市《韶关市志》中册2001版.pdf广东省韶关市《韶关市武江区志》2009版.pdf广东省韶关市《韶关市浈江区志》2012版.pdf。

从高要县志看高要陆氏

从高要县志看高要陆氏

广东高要县的由来:高要为古端州首邑,西汉(前206年)时置,属苍梧郡。

南北朝时的宋(420年)改属南海郡,齐照用,梁(502年)改为高要郡治,陈照用。

隋朝(581年)改为端州治,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为信安郡治。

唐朝(618年)又改为端州治。

五代十国时(907年)照用。

宋朝(960年)改为肇庆府治。

元朝改为肇庆路治。

明(1368年)、清(1664年)两朝都定位肇庆府治。

高要县所辖极辽阔,在改属肇庆府後,析地于府属之高明、广州之三水、罗定之东安,滨临大江,上接浔梧,直达南海洵岭之要区。

一些常见提到的封建时代的官阶及名称:光禄大夫:官名。

大夫为皇帝近臣,掌顾问应对。

分为中大夫、太中大夫、谏大夫,无固定员数,亦无固定职务,依皇帝诏命行事。

魏、晋以后,作为加官与褒赠之官。

散官是表示官员实际等级的称号,会随著年资而晋升。

又依照文、武官而分为文散官与武散官。

散官名义上与官品一样分为三十阶,但唐、宋实际上没有正一品,故只有二十九阶。

文散阶:武散阶:县级地方官制:曾在高要当官的陆氏:∙陆驹,江南吴县人。

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任高要知县。

∙陆淮,广西浔州人。

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任高要教谕。

∙陆鹄,江南吴县人。

举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任高要知县。

∙陆增,明崇祯四年(1631年)任肇庆知府。

人材:∙陆名住,代,官台州知府。

∙陆驹,明时吴县人,由乡举任高要知县。

∙陆增,明崇祯四年(1631年)肇庆知府。

∙陆鏊,明崇祯五年(1632年)肇庆知府。

∙陆孙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高要知县。

进士:隋朝开始,开科取士,历唐至宋,每科多至500馀人,後增至700馀人。

分三甲,第一名赐进士及第,从六品;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正七品;三甲,正八品。

∙陆龙光,宋嘉定元年(1208年)榜。

旧志作二年、府志作四年,误。

∙陆逢宠,要古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榜,官定南知县。

举人:唐朝时指乡试应举人员,自称乡贡进士,人称之进士,至及第後则称前进士;宋以後称解元或省元。

高要县政府曾在七星岩办公六年。

高要县政府曾在七星岩办公六年。

高要县政府曾在七星岩办公六年。

今日到七星岩游览,了解到一个大家鲜为人知的史料,那就是高要县政府曾经在七星岩办公,历时六年左右。

原来,辛亥革命成功,中华民国成立(公元1912年),府制撤销,高要初属粤海道,先后隶属西江善后委员公署、西江绥靖委员公署,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高要辖于广东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日本侵华期间,高要府曾几次迁址。

1938年10月,肇庆专署、
高要县政府迁到七星岩办公,历时5年左右;1944年9月再迁大湾西坑;同年11月转移到二区云路村(今蛟塘镇云路村),1945年1月,第四次迁往莲塘荷村,至8月肇庆光复,才迁回原地。

鼎湖山历史传说

鼎湖山历史传说

鼎湖山历史传说篇相传在远古的时候,黄帝打败(山虫)尤,平定了中原之后,曾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

这样,黄帝铸鼎的地方便易名为鼎湖。

自从鼎湖山跟黄帝沾上关系以来,它那宏伟多娇,百态千姿的风貌和这个神话传说结上了缘。

黄帝究竞在何处铸鼎,传说纷坛,莫衷一是,至今仍是一桩悬案。

河南人说,黄帝是在河南阌乡县南的复釜山铸鼎的;湖北人认为是在荆州附近的荆山;广东人却说在鼎湖山。

广东人的这个说法,溯本追源,大概始于明代。

这里有诗为据。

庆云寺的开山祖师憨山和尚在一首诗里写道。

苍梧东望鼎湖东,黄帝飞升湖已空,环佩自归金阙后,仙灵常在白云中。

当这首诗问世以后,不少人便到鼎湖山来寻找黄帝铸鼎的地方。

人们牵强附会,认为黄帝铸鼎的地方,肯定就在白云寺附近的老龙潭。

据说,鼎湖山原先叫顶湖或天湖。

这是因为山上有个深不可测的湖的缘故。

《高要县志》说:上有湖,四时不竭小潭湫四,是皆所谓顶湖也。

相传黄帝升天以后,神仙常居此湖上,升天入地,出入无常。

鼎湖开山始于唐代,据说唐僧智常禅师归隐白云,在那里建白云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老鼎(湖)了。

明万历年间,憨山禅师路过鼎湖,认为凤来岭(即今庆云寺处)是佛地,即命名为莲花峰。

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梁小川在这里建莲花庵,栖壑禅师来到鼎湖之后,改莲花庵为庆云寺。

篇玉屏岩顶,靠双珠峡处,有一个井,因掉东西下去会发出叮――咚的声响,所以叫叮咚井。

传说有个孩子叫亚大的,常受后母虐待,父亲死后,他更苦楚了。

一天,亚大从玉屏岩顶打柴回来,向后母的伢仔说,玉屏岩顶有个怪井,会叮咚--叮咚――响。

后母听了,暗自高兴。

第二天一早,后母叫亚大带上山了。

一到井旁,后母就一下子把亚大推了下去。

后母假惺惺地呼天哭地,好不伤心。

可是没几天,亚大突然回家来,他带着金银珠宝,好不高兴。

后母拉着亚大又痛哭一场。

亚大告诉她,那天他掉下井后,被一块软锦锦的东西托着,最后到了龙宫,得龙王的赏赐,带回了三个金砖、三个银砖、三串珍珠,三块宝石。

珠玑巷人南迁后裔在高要地分布

珠玑巷人南迁后裔在高要地分布

珠玑巷人南迁后裔在高要的分布摘要:珠玑巷,原称敬宗巷,位于粤北的南雄市北部,在国道323线的南雄至江西省大余公路9公里处的珠玑镇沙水村。

唐代,巷内住着张氏人家,族长张昌。

张家人兴、财旺、孝义,远近闻名。

且七珠玑巷,原称敬宗巷,位于粤北的南雄市北部,在国道323线的南雄至江西省大余公路9公里处的珠玑镇沙水村。

唐代,巷内住着张氏人家,族长张昌。

张家人兴、财旺、孝义,远近闻名。

且七代同堂,人人称颂,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敬宗皇帝为表彰张家孝义,亲赐珠玑绦环。

由于敬宗巷与敬宗皇帝同名,为避讳,改名为珠玑巷。

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宰相张九龄奉诏开凿大庾岭梅关新路之后,梅关路成为古代中原通往岭南的重要通道。

珠玑巷由于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成为南来北往的旅客歇息之地。

珠玑巷外,土地肥沃,沙水河蜿蜓流过,灌溉便利,宜牧宜农。

历代中原人南迁,往往于此驻足留连,短则三五天,长则一年半载,有的就在此落户、谋生、繁衍,成了珠玑巷人。

从此,珠玑巷便逐渐发展成为百姓杂居的繁荣古镇。

历经唐、宋、元、明、清各朝代风风雨雨的珠玑巷人,由于战乱、苛政、天灾、人祸等诸原因,几度南迁,散居在清远、高要及珠江三角洲一带地区。

据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成书的《高要县志》记载,高要全县共有96姓(端州、鼎湖两区除外),来自南雄珠玑巷的就有58姓氏:孔、王、文、邓、区、某、叶、龙、帅、卢、冯、江、朱、伍、吕、刘、许、汤、何、余、杜、岑、李、吴、张、陈、苏、冼、林、金、罗、胡、赵、钟、容、徐、涂、唐、莫、郭、夏、宾、梁、黄、萧、温、曾、焦、鲁、谢、蓝、谭、廖、翟、蔡、黎、霍、慕容。

现就其迁入年代及聚居地分列如下:一、宋代1、北宋元祐年间(公元1086年—1094年):白土镇小洲村梁氏。

其后分居:白土镇大洲村、莲塘镇青塘村。

2、南宋期间(公元1127年—1279年):大湾镇高第村伍氏。

其后分居:大湾镇社布村、留棠村,乐城镇领村。

金渡镇大巷村钟氏。

肇庆人,请收好你的姓!

肇庆人,请收好你的姓!

肇庆人,请收好你的姓!肇庆姓氏这里说的主要是宋至民国落籍肇庆的姓氏,其中世代和丁口统计实至民国。

建国后迁居肇庆者数量巨大,且随着社会进步,人口流动性增加,姓氏随之复杂化。

每个姓氏背后都代表着一个宗族精神的传承,是祖辈父辈的延续。

看到自己的姓氏,记得收藏好了哦,将姓氏文化传承下去!在水一方七星岩栖壑亭七星岩天柱岩星湖晨曦以上图片作者:王耀曦梁姓:渡头梁姓其先祖梁燮是河南洛阳人。

宋咸平元年(公元998年)中进士,初任南雄州判,后知端州,定居渡头。

其子梁卞,治平年间(1064—1067年)乡贡,招南雄29姓人来肇开垦。

自宋至明,进士有梁公锡,举人有梁敏、梁挺芳等14人。

明直里梁姓南宋梁绍基,字建创,始居城东明直里。

梁绍基生子梁富,梁富生梁斗南,淳祐元年(1241年)进士;梁斗南子梁世美为咸淳四年(1268年)进士。

梁世美官贺州吏目,生子梁申,梁申生梁祉、梁迪。

梁迪后代迁大蕉园定居。

梁祉后代仍居明直里。

白石村(大德坊)梁姓梁氏崇星堂《遗嘱立部》以梁氏太祖为德盛公。

相传梁姓先祖梁奕南是宋代知名的砚雕高手,以雕刻花卉飞禽见称于宋代的《古今砚谱》。

东禺村梁姓先祖宋代落籍黄冈,世居黄冈东禺坊,成为当地大家族,称为“东禺梁”。

共有8房分支,其中1房外迁,其余7房均居东禺,多从事采石制砚行业。

《张之洞为开采砚石以备贡品事碑》中所提及递请愿状的“梁念忠”,是其祖上。

新中国成立后,梁姓族人部分划归白石村应日坊。

梁姓砚艺主要传人有应日坊梁妹和儿子梁金凌、梁二凌,及东禺梁华宝、梁星带等(参见《端砚艺人名录》条目)。

泰宁村梁姓据《端砚民俗考》,泰宁村梁姓宋代落户肇庆。

大龙梁姓先祖居肇庆府城。

宋时有梁肖楠次子梁弘生,迁居城西小湘大龙村,为其始祖。

民国时传28世,丁口约40余人。

黄冈村头梁姓始祖梁祐,号纯仁,元时曾任判官,由南雄珠玑巷迁居城东黄冈村头。

民国时传24世,丁口250余人,建有宗祠名宝善堂。

岩前七社梁姓明时,有梁金鳌,由甫草迁居城北,其后再迁岩前七社,清光绪岁贡梁亨泉为其后代。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要县志第三节姓氏一、姓氏概况据1993年调查统计,散居在县内的人口姓氏有232个,万人以上的大姓有梁、•陈、李、黄、邓、伍、张、何、钟、吴、莫、林、苏、赵、冼、黎等16姓,五千人以上的有夏、陆、廖、罗、谭、冯、朱、区、麦、刘、叶、赖、周、谢、杜等15姓。

各姓氏按人数多少依次排列如下:梁、陈、李、黄、邓、伍、张、何、钟、吴、莫、林、苏、赵、冼、黎、夏、陆、廖、罗、谭、冯、朱、欧、麦、刘、叶、赖、周、谢、杜、蔡、杨、容、孔、卢、焦、温、姚、曾、余、王、宋、严、甘、吕、翟、胡、唐、龙、江、邹、程、戴、慕容、伦、许、彭、潘、文、符、徐、蓝、覃、郭、禤、岑、聂、范、欧、翁、韩、孙、白、萧、郑、申、邱、蒙、骆、高、熊、诸、邝、汤、钱、阮、董、鲁、肖、宾、成、毛、金、子、龚、练、邬、关、雷、曹、项、全、袁、霍、习、马、石、涂、蒋、仲、宗、凌、邵、秦、祝、裘、巢、庞、方、尹、艾、任、卫、利、丁、沈、包、薛、贺、俞、简、植、车、中、安、康、纪、古、侯、密、韦、魏、陶、姜、卓、仇、路、颜、崔、乐、帅、童、带、供、孟、尚、傅、陀、于、游、巫、洪、泽、梅、甄、施、盘、瞿、芙、招、贤、庄、日、劳、易、盛、宁、官、万、佘、欧阳、戚、业、辛、家、艺、宫、尤、贾、池、侬、封、柳、满、米、超、项、幕、樊、华、佐、蕉、蒲、炎、阙、詹、武、云、栋、磨、裴、朗、琴、毕、梦、田、谈、冀、闲、霞、墨、勿、逢、旁、桃、雁、付、粟、房、季、呈、司徒。

二、姓氏源流本县姓氏繁多,支派复杂,源远流长。

今选择了1万人口以上的16个姓氏,将其来源、分布、人数、户数等情况辑录如下:(一)梁姓全县约有46590人,10900户,分布在全县各镇的130多个管理区,220多条自然村。

河台镇都权梁姓,始祖梁志闾于明初从南雄珠玑巷迁来。

至民国36年(1947年,下同)传二十三世,现有2049人,468户。

乐城镇伍村梁姓,•一族是惠州客籍,于清朝时迁入。

•另一族梁恭致于明正德间(1506~1521年)从城北朝天坊迁来。

有南方、北方两祠,北方系裔孙梁登攀和梁崑圃同迁布浮村。

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世。

现在伍村有1908人,477户;布浮有498人,102户。

禄步外坑梁姓,先祖由广州迁居顺德,明嘉靖间(1522~1566年)•梁仕进再迁来外坑为始祖。

至民国36年传十五世。

现在有610人,142户。

塘婆坑是其分支。

小湘镇爱村梁姓,始祖梁观育由渡头分居城东火攻营迎恩坊,于明嘉靖间再迁大湘茶湾丹山,后迁爱村。

现有人口约397人,113户。

大湾镇高第村梁姓,有两族源流不同,一族始祖梁麒,于明初由涌坑水边迁来,另一族始祖梁进(何处何时迁不详)。

白象山、新围、都棠村梁姓均由渡头迁来。

新桥镇广塘村梁姓,南宋时梁元福由南雄珠玑巷迁广州纪纲街,至明景泰间(1450~1456年)梁义因在肇庆做官而落籍于广塘村。

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三世,现在有人口约593人,139户。

湾边村梁姓,始祖梁秦是平江路昆山州人,元泰定年间(1324~1328年)在文昌县做官,后入籍湾边村。

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三世,现在约有960多人,328户。

其后裔分布于珠江、播平、文塱等村落。

白土镇雅瑶梁姓,始祖梁国泰由南雄珠玑巷迁来。

至民国36年传二十五世,现在约有1224人,427户,其分支散布于罗勒、南岗、茅山、大企等村。

九山管理区梁姓,•始祖梁善卿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从乐堂村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六世,•现在约有1800人,560多户,石脚村是其分支。

白诸镇石霞村梁姓,始祖梁仁杰,南雄人,元时以文学举为高要县丞,因乱解官隐于龙湾,后迁石霞村。

至民国36年传二十四世,现在约有1410人,300户。

•云浮鹏石村是其分支。

禄步乐洞村梁姓,始祖为梁有章(何时何处迁不详)。

现在约有362人,82户。

•白土村梁姓,于明初迁入。

至民国36年传二十二世,现在约有824人,150户。

白土镇思福后岗坑梁姓,始祖梁元垣生子五人,长子梁肖雄居后岗坑,次子梁长庆迁居腰岗,三子梁梓凤迁居平布,四子梁世裔迁居下灶,五子梁正启迁居大坑。

新桥镇牛渡头梁姓,始祖梁品德,南海人,明朝时曾任高要新桥营千总,遂落籍于牛渡头村。

至民国36年传十七世,分支小洞山,大端村。

大湾镇孝友梁姓,始祖梁万元于明时因避兵乱徙居孝友。

至民国36年传十五世,现在约有280多人,58户。

金渡镇水边梁姓,先祖由南雄珠玑巷迁来城西石桥头,明时梁肖氏再迁入水边村为始祖。

至民国36年传十九世,现在约有112人,50多户。

白诸镇河洞梁姓,始祖梁洁真于明时从新兴县天堂迁来。

至民国36年传十四世,现在约有310多人,80多户。

禄步镇绿水梁姓,始祖嵩旭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六世。

现在约有540多人,约110多户。

河台镇罗仁梁姓,始祖梁德庆于明万历年间从德庆文定村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六世。

现在约有247人,81户。

活道镇洚上村梁姓,先祖来自南雄珠玑巷,明嘉靖间(1522~1566年)梁储迁来洚上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十九世。

洞心村是其分支。

南岸梁姓,始祖梁天申于明景泰间从南雄珠玑巷迁来下南岸,至民国36年传十七世。

白诸镇梁屋梁姓,始祖梁万仓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世,现在约有200多人,54户。

明嘉靖间梁静垣自梁屋分居到后岗坑为始祖。

金利镇茅湾村梁姓,始祖梁常清从南海岗头迁来,生四子,长子梁大龄世居茅湾,至民国36年传十九世;现在约有455人,140多户,次子梁大苞迁居蚬岗富佛村,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世;现在约有580多人,173户。

四世孙梁廷辅又析居于山居村,第三子梁大本迁居显学岗。

新桥镇银江梁姓,所属分道悦系、横江系、严村系、稳裕系、大波路系、蓝田系、凤多系、莲塘系、新庄系、荔枝系、坳头系、金山系、大山系、下坡系、山口系、上瑶系、高墩系、庙前系。

始祖梁载由河南迁江西,后在南雄做官便寄寓在南雄。

元初,梁载之子梁崧任四会县尹,后定居于高要银江为始祖。

梁崧之子梁荣任肇庆路录事,生子郭材、郭全、佳观。

梁郭材迁道悦村为始祖,后裔分支到白诸的稳裕、凤多,新桥的蓝田村等。

次子梁郭全迁居莲塘为始祖,其分支散布于荔枝、坳边、大山下村,新桥的金山,白诸的下坡村、山口村、坳边、严村、下坡、城北上瑶、城东豪居里、高墩里等地。

第三子梁佳观迁居新桥的庙前村为始祖。

金利镇古坝村梁姓,祖先来自南雄珠玑巷,明朝初期梁凤来迁来古坎的山塘坊为始祖。

要古梁姓,其祖先由大松迳迁于古坝再迁斗溪,明朝初期梁世基卜居要古村为始祖,现在约有365人,147户。

(二)陈姓全县约有41945人,9385户,分布在全县各镇的131个管理区,210•多条自然村。

金利镇七甲村陈姓,远祖陈龙望原居南雄珠玑巷,于宋开禧间(1205~1207年)•陈士矩迁入七甲村为始祖,其后代分为六房,传至七世,第六房迁去新会潮连,五房至民国36年历传二十五世,分支到沐梓里、中心江、六甲村、迎津里及高明县苏村等地。

古坝东村陈姓,始祖陈肇基于宋咸淳间(1265~1274年)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八世,现在约有250人,71户。

明初陈季远居西村,至民国36年传二十二世,•现在约有313人,109户。

明初陈胜章迁居茅岗村,一支迁荷禄新村,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陈汝育迁活道镇大迳村,分支松根嘴等村落。

白诸镇布院陈姓,宋朝陈伯荣原居南雄珠玑巷,咸淳六年(1270年)因胡妃事变徙于县西南思辨老村,其七孙陈子善于明初居布院村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三世,现在约有1244人,260多户。

分支散布大辂头、察步、马安、同攸岗、中岗、雅瑶、•清珠岗、长塘、珠岗新村等村落。

金利镇长坑陈姓,始祖陈绍宗于咸淳间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四世。

现在约有144人,40户。

明时陈耀宗迁居蟠龙村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十六世。

•现在约有人口210人,52户。

新桥镇金库村陈姓,始祖陈述祖于明洪武间(1368~1398年)从城厢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一世。

现在约有690多人,约有287户。

其分支明代有鹧鸪坑系、好坑系、麦坑系、松嘴罗沁系、柑园系、湾头系、稳裕系,清代有首领系、松坑系、下塱系、塱尾系、大湖塘系。

白土镇龙岗陈姓,始祖陈其蕴于明洪武间从县东南之宋隆水(村名不详)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九世。

现在约有194人,约58户。

陈嘴陈姓,其先人原居宋隆水,明时陈乔玉迁来陈嘴为始祖。

大辂头陈姓,始祖陈瑞是白诸布院族陈子善的长子,从布院迁来大辂头后生二子,长子陈宗儒是明永乐举人,生四子,长子陈耀先居大辂头,至民国36年传二十二世。

现在约有1143人,约有351户。

第二子陈烈先迁莲塘察步村,•第三子陈茂先迁白土马安村,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世,现在有人口约1051人,约198户。

•马安另有一支始祖叫陈宅庆于明永乐间从大辂头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八世。

中岗陈姓,始祖陈德先是陈宗儒第四子,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一世。

雅瑶陈姓,始祖陈宅富于明时从大辂头迁来。

清珠岗陈姓,始祖陈重光于明时从大辂头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世。

现在约有103人,41户。

长塘陈姓,始祖陈思诚于明末从大辂头迁来。

大湾镇棠孔陈姓,始祖陈大衡于明初由城西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四世。

现在约有66人,11户。

村头陈姓,据其家谱序讲是出自江州义门之族,其后代陈魁由闽迁粤,其子孙居肇罗之间,明正统中(1436~1449年),陈贵也由东邑迁新江凤多村,•再迁大湾村头为始祖,生子陈晃、陈记,分两房,二房第三世陈安和第六世秀馨先后迁居金桂村,至今有410多人,约111户。

上围陈姓,始祖陈汉容于清康熙间从出头村迁来。

金利镇悟岭陈姓,始祖陈积敏于明初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四世,现在约有438人,72户。

蚬岗镇范塘陈姓,始祖陈国球于明永乐间(1403~1424年)从南雄珠玑巷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九世,现在约有190人,约62户。

金利镇的山斗陈姓,•始祖陈三兴于明时从范塘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一世,现在约有262人,107户。

金利蟠龙北陈姓,始祖陈意胜于清乾隆间(1736~1795年)从范塘迁来。

现在约有210人,52户。

白诸镇湾头陈姓,始祖陈寅阶于明永乐间从南雄珠玑巷迁来,(•与新桥金库分支不同族),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世,现在约有623人,144户。

蚬岗镇芙罗陈姓,始祖陈宗恒于明时从城东高墩里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四世,现在约有447人,119户。

回龙镇槎岗陈姓,始祖陈恭道于明时从新兴县迁来,至民国36年传二十一世,现在约有10人,2户。

金渡镇水边陈姓,始祖陈时泰于明时迁来,至民国36年传十八世,约有人口50人,现在约有187人,约50户。

清乾隆间陈有恒迁到白土马安村为始祖,至民国36•年传十一世,现在约有1051人,198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