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姐影评

合集下载

电影桃姐影评

电影桃姐影评

电影桃姐影评《桃姐》,未播先火,获奖无数。

一个熟悉名字再度出现大家的眼中——叶德娴,时隔11年了,叶德娴好久没有出现在大屏幕中。

下面店铺整理的电影桃姐影评,欢迎参阅。

电影桃姐影评篇一《桃姐》这部电影讲述了桃姐这位老人为少爷Roger的家族工作了整整六十年,伺候过老少五代人。

如今年逾古稀突患中风,少爷Roger突感迷茫,又忙于工作四处奔波无暇顾及,只好把她送去老人院。

之后便展现了平凡感人的主仆情……或许,这部电影的定位是主仆情。

的确,桃姐和少爷Roger之间的情感很感人,很震撼人心,由最初的漠然到后来的无微不至,我们能感受到少爷Roger的内心转变,那种关切的眼神,流淌出来的是很少见,很令人动容的主仆情。

主仆间产生深厚的情感,对我们来说,有些不可思议,因为现实生活中有着太多主仆之间的冲突:保姆对老人态度险恶;雇主对保姆呼来唤去、毫无尊重;保姆私卖雇主的东西……所有的雇佣关系、所有的人性都泯灭在利益面前,貌似深重的责任感被金钱呼来唤去。

希望与之有关的人们能够学学桃姐和Roger,因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不是虚构,不是改编。

并且,这部电影也向我们揭露了当今社会丑陋的一面——养老院。

虽说养老院是老人们乐享天年的地方。

但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不到,我们看到的只是破旧的设施,平淡的服务态度,以及从那位女工作人员口中得知的养老院背后的种种猫腻。

一条条的利益食物链,将老人们本该拥有的幸福晚年捆在了老人身手之外,看似一触即得,实则遥不可及。

我们看到的,我们听到的,只是表象。

这部电影带给了我们真实,还原了现实,让我们不禁担忧与顾虑!影片中一位住在养老院中的老人也带给了我们启示,儿女们为了养老费而不和,将孤苦的老人搁置在中间,实在令人心寒……我在想,我们的父母也会有老的那一天,我们自己也有老的那一天,我们都应该明白该怎么做……电影桃姐影评篇二《桃姐》,未播先火,获奖无数。

一个熟悉名字再度出现大家的眼中——叶德娴,时隔11年了,叶德娴好久没有出现在大屏幕中。

桃姐观后感

桃姐观后感

真情打动人心——电影《桃姐》观后感摘要:现实社会,纷繁复杂,人们的视线被各种快餐文化充斥着,很少有人静下心来去反思现状,李鞍华导演用她的镜头向我们展示了一段真挚的主仆情,用温情揭开了现世的疮疤,发人深省。

关键词:《桃姐》、主仆深情、细节、赡养老人、正文:《桃姐》是一部十分贴近生活的作品。

在机械的忙碌中抽出一点时间好好观赏这部影片是一次荡涤心灵的选择。

影片中没有宏大的场景,没有炫目的特技,有的只有平淡得接近生活的表演。

用一个不大恰当的比喻来形容一下这部影片,那就是:它像一碗暖暖的白米粥。

虽然无味,但是却融合了人生百味。

吃惯了可山珍海味,尝惯了美酒佳肴的人们,不妨静下心来喝一碗白粥,品味一下人间真情,温暖麻痹已久的心。

世间的亲情、爱情、友情,只要用心都是满满的真情。

而本片所选取的是一个常人看不到的角度——主仆情。

说实话,作为九零后的我,脑海中根本没有主仆的概念,因为人生而平等,但是我的父辈们例如我的母亲,曾经为了生计也做过保姆,我并不以此为耻,因为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母爱。

因此,我把桃姐所从事的职业理解为“终身保姆”。

无疑,桃姐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保姆”,她把她一生的时光都献给了自己所服侍的家族,整整六十年,伺候过老少五代人。

正是这样一个尽职尽责的“保姆”,由于岁月的吞噬,如今也年逾古稀,身体越来越差,最终突患中风。

在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成长起来的Roger对此非常茫然,又因为忙于事业,所以桃姐最终被送往养老院,一段真挚感人的主仆情由此展开。

这段真挚感人的主仆情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真”,主要体现在一下细节:一、桃姐的那只猫。

作为一个无儿无女的老人,桃姐养了一只猫,并且十分疼爱它。

这是最初让我信以为真的地方。

在生活中,很多老人都会养一些猫或者狗,据我观察,一般老人喜欢养的都是猫,因为猫很温顺很安静,与猫为伴,会减少老人内心的空虚感,使得他们的精神生活有所寄托。

影片中,桃姐对这只猫(卡卡)百般呵护,仅次于对Roger的照顾。

电影影评 桃姐

电影影评 桃姐

论《桃姐》与当今社会意识形态《桃姐》这部影片将镜头对准了香港的老人院,最吸引我的地方是用电影语言细腻连贯,讲述了一对主仆之间那种不是亲情又胜似亲情的感人故事。

全片都没有什么强烈的戏剧冲突,表现的也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类的生活细节。

比起影片带给我的伤感和温馨,我感受更多的是恐惧,出于对那个每个人必经的离死亡最近的生命存在形式的恐惧,尽管在感情方面很节制,《桃姐》还是用一种近乎残酷的白描方式展现了这一生存状态。

即使是有儿女的环伺,但老人内心的孤寂依旧如洪荒一般笼罩着自己灰暗的人生。

影片中的桃姐会本能地拒绝来自他人的关照,即使是与自己情同母子的Roger,其实这与很多父母的心态是一样的,既留恋着天伦之乐,又不甘成为儿女的负担,死亡的恐惧埋藏在内心独自面对,每个人的归宿都是一处荒凉的坟墓,而没有一处荒冢中的灵魂不是孤独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在走向归宿的途中彼此搀扶而已。

影片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是,几十年来香港的出生率一直在下降,很多家庭迫于压力,不愿意要小孩,老龄化问题严重。

尽管在老年人身上,香港政府投入的财力越来越大,但为老年人服务的体系还是不够理想。

经常有老人无人看管,溜出门在大街上犯了病;或者找不到自己住的老人院,需要出动警察和社会力量寻找。

此外,老年人的活动空间还是偏少。

《桃姐》中表现了很多对当今社会意识形态层面(老年人照养与生存)的直接批判,桃姐虽然膝下无儿女,但在养老院的养病过程中情同母子的Roger一直不间断地前去探望与照看,这与同在养老院的一位有儿女却没人探望儿女互相推卸责任的老奶奶形成了鲜明对比。

影片中还反映了香港社会等级分明的问题,对佣人、修理工工作的歧视与人格轻视。

《桃姐》并不是只讲人间人性真善美的故事,电视台中秋节去老人院做做样子,亲生儿子把母亲扔在老人院不闻不问,秦沛扮演的老男人骗周围的人钱去嫖妓,生活里不美好的事情可谓比美好的多得多了,导演用桃姐的行为表达的是,影响不了人生大意的小奸小坏就让它去吧。

《桃姐》影评

《桃姐》影评

《桃姐》影评——平凡人带给我们的不平凡的温暖影片《桃姐》塑造了一个侍候了梁家六十多年的平实质朴的女佣形象,讲述的是桃姐(叶德娴饰)在精心侍候了梁家四代人,六十多年以后的一天突然中风,从此身体一直不好,不能再继续照顾梁家的第二代少爷罗杰(刘德华饰),但善良的桃姐为了不影响罗杰的工作,决定搬到养老院生活,少爷罗杰也一直照顾桃姐,直到桃姐去世的故事。

影片中的少爷罗杰由影视巨星刘德华饰演,但是本片并没有过多的波澜起伏的剧情,只是用平实无华的镜头语言,将一个小人物的晚年境遇娓娓道来。

影片更多的是采用一种近乎纪实的表现手法,按照时间线来展开叙事,从桃姐生病到离世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真实的表现出了桃姐这个小人物的形象。

桃姐的故事虽然没有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但是在整部影片中却给人一种无声的感动,直抵人的心灵深处,有现实的残酷,也有如春的温暖。

我们为桃姐的善良细心、任劳任怨所感动,同时也为罗杰对桃姐的细心照料感到欣慰,桃姐是不幸的,她从小失去父母,一生未嫁,没有任何亲人,但是桃姐幸运的是遇到了一个待她如亲人的家庭,尤其是刘德华饰演的罗杰,在工作繁忙的时候还会经常去养老院去看桃姐。

其实罗杰的心理在影片中是逐渐变化的,在最开始桃姐并没有病倒之前,他对桃姐的侍候感到理所当然,但在桃姐病倒之后的日子里,他越来越觉得桃姐对他的重要性。

慢慢的体会到桃姐的善良和质朴。

而桃姐对罗杰的关怀是无处不在的,即使自己住进了养老院也还在惦记罗杰的生活起居,还要张罗着给罗杰再请一个佣人,而且,桃姐怕给罗杰添麻烦,怕他担心,谎称自己在养老院里一切都好,其实不然,桃姐不喜欢养老院,不想离开罗杰,她嘴挑,不喜欢养老院的饭菜,但是为了罗杰,她说什么都好,什么也不缺,其实她知道,只要她说出来,罗杰一定会按照她的心意去办,但是桃姐就是这么善良,宁可自己受委屈,一不愿让罗杰担心,不给梁家添麻烦。

这样一个小人物,让我们心里感到了温暖和感动。

本片除了按时间线索来安排剧情之外,其实还暗含着一条情感线索,就是罗杰和桃姐之间的感情,以及桃姐在养老院里和院友们之间的感情,桃姐刚被送去养老院之后,罗杰的心理就有了微妙的变化,看似平常的小事,罗杰都不会应对,甚至连洗衣机怎么用都要看说明书,其实这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桃姐对罗杰照顾的无微不至。

影片《桃姐》的人物形象分析

影片《桃姐》的人物形象分析

2018-08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影片《桃姐》的人物形象分析张奇(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绵阳621000)摘要:《桃姐》中除了塑造了桃姐的形象以外,还塑造了大量人物形象,既有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也有很多普通人,本文着重分析影片中塑造的桃姐,罗杰,蔡姑娘的人物形象,以此来探讨许鞍华电影的主旨。

关键词:桃姐;人物形象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3-0124-01《桃姐》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反映了人的社会存在性。

在许鞍华的影像世界里,对人性,人的命运展开了深入地思考。

各行各业的普通人,构成了我们的社会,通过诗化的镜头展现普通人的生活,是许鞍华一直以来所追求的艺术理念。

许鞍华的电影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但是她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不是主动反抗男权社会的女权主义者形象,也非好莱坞典型的女性英雄形象。

许鞍华的女性形象,大多外表普通,生活经历简单,都是普通中国家庭中的妻子,母亲,女儿的形象,具有中国传统女人的性格特征,温和,善良,隐忍,默默付出。

许鞍华的女性形象,更多的是普通人普通生活的记录跟展示,通过近似于拍摄纪录片的手法,对普通女性的生活境遇进行有力的描绘,这些女性形象,也反映了许鞍华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以及人生境遇的无限回味。

《桃姐》的英文名字是《A Simple Life》,桃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普通人。

从题目看似乎是一个略带悲观的电影,许鞍华认为命运是强大而又无法控制的力量,正如影片中罗杰所说“上天有一台超级强劲的电脑,安排好我们全世界几十亿人的命运”个人同命运抗争的力量太过于渺小,所以接受命运,在命运的掌控下精彩地生活,似乎是导演在影片中的另一种隐喻。

影片从桃姐的普通买菜生活开始,菜市场的商贩们看到桃姐远远地来了,几个人为了逗套机故意把冷库温度调低。

当桃姐去挑蒜的时候,在冷库里问,今天怎么这么冷的时候,商贩们开心地在门外笑作一团。

桃姐影评

桃姐影评

《桃姐》影视作品赏析曾有部老片里有过这样一句台词:“爱是黎明和黄昏的星辰”。

看完《桃姐》,我读懂了这句台词的真正内涵。

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告诉我:生活,即是细微之处见真情。

《桃姐》讲述的是一位名叫钟春桃(桃姐)的仆人,伺候李家上下四代人长达数十年之久。

李家少爷罗杰一向依赖桃姐,年逾四十的他依旧单身,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作为仆人,桃姐对他细致入微的关怀,似乎显得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但当桃姐意外中风后,罗杰才体会到生活的艰难。

他不会买菜,不会烧饭,甚至连洗衣机先接电源还是先放水都搞不清楚。

孤单的他呆坐在那里,一句“没想到桃姐来我们家这么久了”道出了深深的感慨。

影片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全片围绕着主仆之间的感情线索展开。

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生活、对世俗的深刻思考。

电影中故事的发展不是靠情节来推动的,而是依靠影片主人公之间的情感来维系,让观众融入到剧中人物的生活,领悟亲情的温馨与感动。

Roge是一位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爷,由在其家工作了60年的仆人桃姐照顾,过着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少爷生活。

影片到这里,两人之间的关系或许就仅限于那种主人与仆人之间的主仆关系。

而突然有一天,桃姐因为病倒而不得不住进了养老院,俩人之间的关系才有了更加微妙的转变。

这也是影片情感发展线索的一个转折点。

这时的Roger也开始审视自己的过去,回忆桃姐对于自己家族所做的奉献。

桃姐勤劳能干,淳朴善良,精心的伺候着少爷Roger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对于饮食方面格外挑剔,犹如中国传统贤妻良母的女性形象。

而中风之后的桃姐在老人院里却也表现得倔强坚强,生活自立,所有事情必亲力亲为,从来不麻烦老人院的工作人员。

在对于亲情的渴求方面,桃姐从来都不会有任何奢望。

即使心里希望Roger能来老人院看望自己,嘴里却对Roger说没时间就不要来了,而自己却天天在老人院坐立不安的探着头盼望着“儿子”的到来。

影片中处处散发出的对于人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桃姐》观后感

《桃姐》观后感

《桃姐》观后感
《桃姐》是一部以江苏盐城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女性创业者桃姐从小摊贩到大企业家的传奇故事。

这部电视剧呈现出了许多丰富的主题,如下所述:
首先,电视剧探讨了女性在职场和社会中的地位。

桃姐是一位极具进取心和勇气的女性,她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勇敢拼搏,最终在商海中崭露头角。

通过展示桃姐在职场中的奋斗历程,电视剧探讨了女性应该拥有的精神品质和自主创业的精神。

其次,电视剧探讨了家庭和事业的平衡问题。

桃姐在事业上有很大的追求和成就,但是她也很注重家庭的建设和家人的关系。

电视剧展示了桃姐如何在职业和家庭之间寻求平衡,并为自己的家庭和事业取得了成功。

最后,电视剧探讨了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问题。

桃姐在经营企业的同时,也不忘回馈社会,捐资助学、开办扶贫项目等等。

通过展示桃姐在创业过程中对社会的责任感,电视剧强调了企业家在商业成功的同时也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总之,《桃姐》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电视剧,展示了一位女性创业者的励志故事,同时也探讨了许多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

这部电视剧不仅为女性创业者提供了鼓舞和激励,也提醒了企业家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感。

《桃姐》观后感500字

《桃姐》观后感500字

《桃姐》观后感500字1月21日,我在神舟影城观看了《桃姐》这一部电影。

这是第二部发生在一位张艾嘉名叫桃姐的老佣人和一位名叫罗杰少爷之间的故事。

桃姐十年如一日地照顾与陪伴罗杰大哥少爷成长,而她已日渐衰老。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有一天,桃姐中风了,右手居然不受控制了!医生说,她的身体已有所改善,以后都得要人照料她。

工作繁忙的罗杰只能送她到教养院。

他时常去看她,陪她聊天,仿若一对母子一般。

桃姐的心从此地放开了。

观看了电影以后,我的心情一直非常低落。

回来后,我一直对妈妈说,他们太可怜了。

“老人们难道不会吃的吗?他们对慰问的食物那么感兴趣。

”妈妈说:“老人们行动上才不便,不能到市场买,只能等着亲人探望的时候带来,可是有的亲人总有各种先决条件没来。

所以……”“哦。

”我陷入了沉思。

此刻,我懂得了极其关键的一点,宽容那就是对待父母不可以嫌弃他们。

比如走路慢呀,这些都不能怪老人。

其实我们小时候还不是这样吗?从不会走路不太可能到学会走路跳绳,爸爸妈妈有嫌弃过我们吗?我们吃饭的比涅时候把桌子撒了一地,爸爸妈妈耐心地收拾残局,教我们怎么做得好一些。

他们老了,走不快了,听得不利索了,现在轮到我们等他们,等他们慢慢走路,慢慢吃饭,难道不应该吗?有句话叫:心不容父母,怎能容天下?就像我今天早上,想起来脸上发烧啊。

那时候,因为觉得煎饼实在太好吃了,根本没有多想,一口气全吃光了,些也不留给爸爸妈妈!我决心改掉不为父母着想的坏习惯,做天下、全世界最好最棒最孝顺的“诺贝尔奖孝顺孙儿”。

陪伴老人,不是用钱就可以做到的事,要持之以恒,要用真心去陪伴。

老人服务与伦理——从老年社会工作伦理视角分析电影《桃姐》

老人服务与伦理——从老年社会工作伦理视角分析电影《桃姐》

老人服务与伦理——从老年社会工作伦理视角分析电影《桃姐》摘要:目前,我国很多地区渐渐步入了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面临着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因此需要老年社会工作的介入来协助老年人解决人生最后阶段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而社会工作实践本质上就是一种道德实践,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必须要首先进行道德判断,基于正确的价值伦理基础上采取行动。

本文便从老年社会工作伦理视角出发,对电影《桃姐》中的主人公桃姐进行分析,来帮助我们理解如何进行价值伦理判断,以指导社会工作实践的进行。

关键词:老年社会工作;伦理困境;伦理两难国际上通常将60岁或65岁年龄以上的人群划定为老年人群,因此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占该国或该地区人口总数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该国或该地区便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

基于此,我国早在2000年就已基本达到国际公认的老龄化标准,并且老龄化不断呈加快趋势发展,因此处理好老年人的问题便成为社会的重要议题。

老年人面临着诸如生活照顾、经济保障、赡养、个人心理、代际冲突、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问题,这使得“未富先老”的中国一时还难以应对自如。

老年社会工作的出现正好能够缓解这一问题,老年社会工作是老年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把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应用到与老年人生存和发展有关的领域和机构内,帮助老年人解决问题,使老年人快乐、有价值的度过晚年。

《桃姐》这部影片就有涉及到老年社会工作的相关内容,影片讲述的是一位生长于大家庭的少年罗杰与自幼照顾自己长大的家佣桃姐之间所发生的一段触动人心的主仆情,影片中所涉及的人物桃姐鲜明的印证了当今社会老年人的现状,对我们分析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一、电影中的桃姐遇到的问题影片中桃姐面临的问题有很多,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生活照顾问题,在电影开头,桃姐因中风导致一边手臂不能活动自如,必须利用物理治疗尽量恢复活动能力,但她又不想麻烦罗杰,因此自己要求住进养老院,但养老院生活条件非常差。

电影桃姐观后感养老问题

电影桃姐观后感养老问题

电影桃姐观后感养老问题电影《桃姐》是一部讲述了一个养老院护工桃姐无私奉献、关怀和关爱老人的励志故事。

这部电影通过展现桃姐在养老院中的点滴工作和生活,探讨了我们社会面临的养老问题。

观后感,《桃姐》引发了我对养老问题的深思。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许多老人因为失去劳动能力、身体机能退化、子女繁忙等原因无法照顾自己,因此需要社会提供养老服务。

然而,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仍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养老设施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

首先,电影中的养老院设施简陋,生活条件较差。

桃姐在片中给老人洗澡、喂饭、陪伴等工作,这些基本的照料工作在一些养老院中却成为了奢望。

当前,我国存在着养老院床位不足,设施陈旧等问题。

许多老人只能住进简陋的宿舍,环境脏乱差。

而一些高端的养老院收费较高,许多老人无法承担。

因此,养老设施的改善和升级是我们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其次,电影中桃姐和老人之间的感情让人感动。

桃姐用她的真心、耐心和关爱与老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的老人都能像桃姐一样获得关爱和陪伴。

很多老人因为生活单调、缺乏陪伴而感到孤寂和无助,这对老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养老服务的质量,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尊重。

另外,电影中展示了桃姐不计报酬地奉献的精神。

桃姐用自己的工资给老人们买纪念品,用亲身的经历告诉观众关爱的重要性。

这种信念和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相互关爱和尊重的社会环境,让养老院不再成为孤寂和遗忘的角落,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温暖。

此外,电影中的桃姐也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励志榜样。

她在养老院中不仅关注老人们的生活,还积极参与到社区活动中去,为社区做出了贡献。

桃姐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养老并不意味着放弃,作为一个老人也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我们应该鼓励老人们发挥余热,为社区、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让老年人的智慧和经验得到更好的发挥。

《桃姐》影评

《桃姐》影评

一份古老情怀的绽放《桃姐》我看了两次。

看两次的电影我真的看得不多,《盗梦空间》为了BGM和场面,《与莎莫的500天》为了那个精神世界崩塌而变得成熟的桥段,《时光旅行者的妻子》为了那份坚守的爱情,《白日梦想家》为了提醒自己stop dreaming,start living。

而《桃姐》,是为了再看一遍那份对逝去的人的缅怀与致敬,而更多,是一份情怀。

在剧本的设计上,Roger没有名字,Jason没有名字,Sharon没有名字,坚叔没有名字,统统都只是一个代号一样(坚叔就有老而弥坚的意味)真正有名字的,是桃姐钟春桃,而后来看到结束了的演出名单也仅仅有众多演员的原名。

这说明了,这片里的每个人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在于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Roger和桃姐,一份由佣人与少爷构成的家人般的情感,一直温暖着我们的心。

个人认为最美妙的一段就是桃姐和Roger在整理家里的东西时,把长满了旧记忆的东西一件件翻出来,轻松而让人会心一笑,力士香皂,背带,人生的第一份工资,桃姐是一个典型的富有饱满感情的人,喜欢回忆,喜欢人。

而从这一段中,也稍微见识到了叶德娴纯熟的演技,在骗Roger她的五块钱工资能买房的开玩笑的桥段,那个自然的戏中戏,我也不禁赞叹。

而演一个病人,叶德娴的演技简直能说出神入化,站起来的扶脚,颤抖的拐杖,一个人时的小动作,比《无法触碰》的那个瘫痪男主更加一绝,我甚至怀疑她本人是真的有一些老人病,因为实在是太自然了,和我们平常看到的中风老人别无二样。

还有在情感演绎上,面对Roger,既亲近又拘谨的状态也表现得惟妙惟肖。

看到导演许鞍华,大家会想起她另一部讲述市井市民的作品《**围的日与夜》,像她自己所说的,她不能拍大片,她拍得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她深刻了解这些。

在《桃姐》中,不但片中的人与人,就连戏外的观影者,我们的心也的确被许鞍华抓住了,还记得桃姐刚进洗澡房后就摔跤的声音,我就算是第二次看,我也在担心桃姐是不是出事了,到底怎么样了。

《桃姐》影评

《桃姐》影评

《桃姐》:爱是清晨和黄昏的星辰看罢影片《桃姐》的第一感受是:真情守护是悲凉现实人生的最美好出口。

继而深感这部包含着爱、尊重以及尊严的影片来的是时候,曾有部老片里有过这样一句台词:“爱是清晨和黄昏的星辰”,似乎可以解释为对情感缺失现象蔓延的含蓄提醒。

富了口袋,瘪了真情,当真心实意已稀缺为奢侈品,人们内心深处大多趋于干涸冰冷、倦怠疲惫。

在现实中即便是血缘亲情也可能淡薄成陌路,更何况非亲主仆?然而,如果彻底舍弃了这种真情实意,生命又有什么意义?《桃姐》的出现恰如一场及时的绵绵春雨,在无声无息间流淌进现代人干瘪而空虚的内心世界,让许多重口味和小清新都显得无趣又乏味。

就整体而言,影片的叙事手法平实而自然,如似水流年般地再现了现实生活的一面,人类真情的一面,某个沉痛话题也能表述的举重若轻,颇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可以说,影片拍得克制收敛,不煽情不刻意不矫情不做作,很多问题点到为止,却处处能打到人类情感的七寸,这体现了主创人员对生活的观察、积累、梳理和白描的功力。

影片的运镜在流畅之余也颇有深意,很多场景于不经意间存有留白,意味绵长。

该片的英文片名叫做《A Simple Life》,简单生活,即便再复杂的经历似乎都能简化为一句概括,特别是事关生死的,但凡生物最终都殊途同归,只是其中的细节与滋味各不相同罢了。

要将简单的生活拍得好看有趣、余味绕梁,需要导演拥有极其扎实的功底,陈淑贤的剧本经过许鞍华的消化与外化后,呈现出了许氏惯有的质朴温暖,让那些与生命对话、与生死对话、与生活对话、与传统情感对话的沉重都具有春风化雨般的魅力。

的确,这一回许导再次发挥了她的强项,聚焦了小人物的生活现状,她让没有血缘关系却情同母子的情感呈现得真实自如,颇有深远的存在感,令观众不断意识到,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情,而非着力营造、刻意堆砌。

从片中也可以看出许导想探讨传统人际关系的意思,经由该片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令老外了解到了什么是中国传统式的亲情。

桃姐影评3篇

桃姐影评3篇

桃姐影评3篇《桃姐》的英文译名直截了当----A Simple Life。

她的生命本是如此,却最终蒙了纪念。

这故事的成功离不开三个重大的因素:剧本本身、导演和演员。

下面是有桃姐影评,欢迎参阅。

桃姐影评篇一:《桃姐》改编自真实的故事,因为崎岖坎坷的生活,阿桃从小成为大户人家的佣人,后来,大户人家一些人去世人,一些人移民,只剩少爷和她一起生活。

有一天,桃姐突然中风,一段令人唏嘘的主仆情就此展开。

《桃姐》这样的题材,交给十个导演,可能有六个会搞成狗血煽情范儿,两个拍成说教版。

而许鞍华的视角一如《天水围的日与夜》那样冷静,哪怕产生催泪效果,也是观众自己内心对人物命运的认同。

《桃姐》整个的故事线也相对分散,除了两个主人公,养老院里形形色色的人物,无论是轮椅上一位老伯的眼神,或是和家人交流的一句话,都参与到叙事中。

许鞍华表示:除了这个真实的故事给了她灵感之外,她对于老年人群体,有很多想要表达的东西,哪怕是在看似孤独寂寞冷的养老院,每个老人也都是自由和富有尊严的。

就像秦沛扮演的“老不正经”,哪怕三番五次找别人借钱,也要去红灯区找“临时温暖”,这也是他生活的权利。

“当今社会,人们可能不歧视残疾人,但却会歧视老人”,许鞍华半开玩笑地说自己年纪已经很大了,所以才会在这部电影里有很多的个人表达。

对于观众来讲,许鞍华就是一个羞涩的小女孩,质朴和羞涩在她的作品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投资人+主演+影片的商业卖点,刘德华在《桃姐》中的演绎简单朴实,或许是和叶德娴合作太熟悉了,两人在影片中的交流完全像是生活中的一家人,从刚开始刘德华饭来张口的“少爷气”,到初照顾桃姐的那种不耐烦,当影片后半段,刘德华出入都自然牵着桃姐的手时,那种自然的亲情依赖,完全不像以往商业作品中的华仔。

许鞍华在男主角身上,也刻意将其设计得线条化,完全是用减法,一点点减弱了全民偶像在观众心里固有的气场。

在发布会上,许鞍华一直在感恩:“没有刘德华的倾囊相助就没有《桃姐》”,事实上,许鞍华得到的众多支持从片中的客串角色就能看得出来,徐克、洪金宝、黄秋生、秦沛、杜汶泽、罗兰……甚至还有内地导演宁浩,电影老板于冬,以及话题女王宫雪花。

桃姐影评

桃姐影评

桃姐影评桃姐影评(一)横扫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各大主要奖项,代表香港地区出战奥斯卡颁奖礼角逐最佳外语片奖,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提名,香港导演许鞍华的作品《桃姐》可谓香港电影在今年给影迷们带来的一个惊喜。

很多人看完此片都觉得故事感人至深,真情动人,本人也不否认这一点,在观影过程中确实有许多场面非常感人。

但是本人认为,总体而言,本片的文艺气息偏重,在注重戏剧冲突、人物矛盾和情节起伏发展的商业电影里并不显得优秀,但是细节做得非常细致到位,自然感人。

本片的首要人物自然是桃姐,电影开头以字幕的方式方式交待了钟春桃,即桃姐的身份和故事的前史:桃姐已经在梁家做了60多年的女佣,照顾了梁家三代人。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桃姐的人物形象就是一个非常尽心尽责的女佣,把主家的人已经看做亲人对待,把罗杰看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关心,自己却坚持在女佣人这样的角色上,并不要求主家给予自己太多利益、关爱和地位。

接下来的主要人物就是罗杰了,罗杰的人物形象主要是一个非常好的少爷,把桃姐认作干妈,而且一直非常好地照顾桃姐,直到她安然离开人世,这样把主要人物关系说出来后,突然发现其实这部片的首要人物并没有足够多的内心需求,故事也没有设置足够的障碍去对抗人物的需求,在这样的环境下,矛盾冲突就弱下来了。

唯一可以算得上冲突的也许只有桃姐不愿意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太高和罗杰要求对她的给予之间的冲突,因此整部片故事节奏比较缓慢,内容也比较平淡,很难找到高潮点。

根据类型电影要求,生活的矛盾零散而孤立,戏剧冲突应该注重因果关系和递进关系。

所谓因果关系是每一次冲突都源于上一次冲突,所谓递进是每一次冲突都比上一次更为激烈,这样的联系和递进才保持了戏剧张力。

我们看一下桃姐的剧情,主要的故事线索是桃姐年老病倒,罗杰把她送到老人院并给予很多帮助和照顾,桃姐在极力不想麻烦主家的情况也在主家的坚持下接受了许多关心和照顾,最后在医生征求罗杰同意下减少药物维持静静离开人世。

《桃姐》影评:这就是生活

《桃姐》影评:这就是生活

影评知识电影《桃姐》作为许鞍华的现实主义风格电影,已经充分的表现出了在当今社会下人们本身所具有的人性。

该影片讲述的是主仆之间那种胜似亲情的关系以及人们善良的品质,轻描淡写的描述了主仆两人之间的情感历程,不仅从侧面上反映了当今社会,更表现出了真情永不会磨灭的道理。

影片开头直截了当的将主仆两人的生活习惯刻画了出来。

该片讲述的是叶德娴饰演的桃姐于刘德华饰演的罗少之间的情感故事,罗少是一位中资产家庭出生的少爷,而桃姐是服侍了罗家五代人的仆人,两人的关系从桃姐中风病倒之后开始了。

桃姐中风后住进了医院,而罗少自己独自一人住在家里,甚至连家里的洗衣机都不会用,这一段用了一个客观镜头充分的将罗少看说明书时的动作和表情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看了不到一分钟罗少就打起了哈欠,这可以反映出罗少确实是一位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的阔少爷,也从侧面表现出桃姐在这个家庭中的重要性。

影片并没有很强的矛盾冲突,有的只是浓浓的感情。

当桃姐中风后无力再服饰罗少,自己主动提出了去养老院度过余生,而所谓养老院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和谐,只不是儿女们抛弃老人后才有的一个收容所,当罗少第一次老养老院看她的时候,她非常的激动,此处运用的大量的近景镜头,将桃姐见到罗少时激动的表情表现了出来,当身边的老人问她罗少是谁的时候,她的表情立刻严肃了下来,没想到罗少却说她是他干妈,那一刻桃姐的内心不平静了。

当罗少跟小学同学一起给桃姐打电话时,则有是运用了近景镜头,只是将画面定个在了罗少的脸上,几位小学同学的画外音显得异常的清晰,更能将此时罗少想念桃姐的感情展现出来,两人之间的感情慢慢的加深了。

影片之中桃姐的善良品质,也是使两人感情更进一步的因素之一。

桃姐每天坐在养老院的门口探着头看向外面等待着罗少出现,但是当身边的老人扣子掉的时候,她却起身帮她缝上,当坚叔跟她借钱的时候,她也毫不犹豫的将自己所剩不多的钱给了他,当罗少给她送来燕窝粥的时候,她高兴地对着身边的老人们喊道一起过来吃。

香港电影《桃姐》的人情伦理评介

香港电影《桃姐》的人情伦理评介

香港电影《桃姐》的人情伦理评介影片开始时节奏慢到几乎想要放弃这部电影,但总想着再等等,再等等可能就会快点了。

然而没想到的是整部影片的节奏一直如开始的速度,不紧不赶,缓慢而无痕地流淌。

而渐渐地竟也觉得舒服,许多那些深刻又细致的情感就这样慢慢地渗透到身体中,毫无声息。

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一个桃姐,温暖如花,简单或卑微到了尘埃里,即使韶华老去,也不会觉得时光可憎。

她,或许是你的母亲,或许是你的祖母,亦或许是路边蹒跚经过的老太,更或许是若干年后的你自己。

我们都只是普通的人,过着平凡的小日子,然普通人的人情伦理却也是那么的动人心弦。

一、真情的呈现桃姐是一个平凡的小人物,没有背景,没有家人,没有房子,一生未嫁,却拥有慢慢的人生回忆和罗杰一家的真情。

桃姐很聪明,在买菜时谨小慎微,要入冷库挑选蒜头;桃姐很自尊,虽然是佣人,但她要做到最好的佣人,所以才会在为罗杰挑选佣人时以她自己的标准衡量;桃姐也很可爱,在和罗杰一起出席电影首映的时候画好妆,如少女般激动;桃姐又是真切的,当罗杰在老人院说是她干儿子时,她那幸福感溢于言表。

影片平静地记录一个小人物年华老去时,晚年生活的境遇,没有大喜大悲,没有华丽渲染,却也直达观者内心深处的感情。

人间何处不荒冢,然人间何处无真情?罗杰和她并非母子,但之间的感情却已超越了罗杰和他母亲的感情。

不是母子却胜似母子。

有桃姐伺候的日子罗杰并没有意识到她的重要性,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倒下,才发现自己原来连洗衣机都不会用。

于是,他开始记得了她,那个陪伴了他大半辈子的人,那个已经习惯了存在的人。

所以他才会在老人院里说自己是桃姐的干儿子,所以他才会时不时去看望她,所以他才会在她老得走不动路时,推着她在街上闲逛。

最后的时刻,罗杰没有陪在桃姐的身边,没有见上最后一面,但之前的陪伴对于桃姐来说已足够温暖。

况且,这才是真实的人生,有那么多遗憾,有那么多残缺,不是每个故事都有完满的结局。

年界中年,是不得不开始逐渐习惯一场场人生终别的时候,身边人注定将以越来越快的加速度去向另一个世界。

《桃姐》:有一种和谐叫温暖-最新资料

《桃姐》:有一种和谐叫温暖-最新资料

《桃姐》:有一种和谐叫温暖是什么力量让《桃姐》这部看似平淡的别样的家庭伦理剧,在2011年获得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沃尔皮杯最佳女演员等4项大奖?在2012年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5项获奖,3项提名?在第15届爱沙尼亚塔林黑夜电影节上获得最佳电影奖、主演叶德娴获得最佳女主角奖,同时获得10000欧元的奖学金FICC Jury Award FICC评审团奖?我的回答是淡定、平常,是真诚、真情,是人类的一种生命指向和价值含量,是A Simple Life,也是导演许鞍华将建构和谐社会最需要的,也是最简单庸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的理念,以传统的家庭结构主仆情胜似母子情演绎的人间温暖,才赢得了亿万观众的唏嘘。

一、平凡、伟大和包容是桃姐给人的温暖如果给桃姐这个艺术形象盖棺定论,那么她的性格特点是平凡中的伟大,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中的包容。

这里有无私的爱,有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主仆情折射的人间温暖。

导演许鞍华把她放在琐碎的生活细节里加以表现并进行塑造,这既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她所处的生活环境,也拉近了观众与生活的距离。

《桃姐》电影话语的叙事环境是香港的老人院,用细腻朴实的电影语言讲述了一对主仆之间那种不是亲情又胜似亲情的感人故事,同时也折射了香港社会里老人的生存状态。

全片没有冲击眼球的情节冲突,表现的都是庸常的生活琐事。

这样来看,《桃姐》更像是老人院版的《天水围的日与夜》。

在许鞍华导演的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里,是年纪轻轻便守寡的贵姐的慷慨与无私,温暖了新搬来的住户阿婆那冰冷的心,用亲如母女的人间真情,渐渐解开了阿婆已经近于僵死的心结。

不同的是《天水围的日与夜》里只有平淡无奇的简单生活,而“老人院的日与夜”――《桃姐》里有喜有悲有笑有泪,还有调侃、灰暗和恶作剧,增添了生活本身就应该具有的情趣。

《桃姐》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一位生长于大家庭的少爷罗杰与自幼照顾他长大的家佣桃姐之间所发生的温暖人心的主仆故事。

原型是本片监制李恩霖与曾侍奉他家三代的女佣钟春桃之间的真实故事。

桃姐影评【像桃姐一样尊严地活着】

桃姐影评【像桃姐一样尊严地活着】

桃姐影评【像桃姐一样尊严地活着】最近去看了电影《桃姐》。

不知道别人看时看到了什么。

我坐在影院座椅中边看边感慨的,是尊严。

桃姐是用人。

用人也有用人的尊严。

桃姐身上无处不在的“范儿”,便是那尊严。

Roger一家对桃姐的看重,便来自那尊严。

后来,桃姐老了,住进了养老院――养老院里的老人,也该有老人的尊严。

拿桃姐与养老院中其他大部分老人相较,与众不同之处,便是那尊严。

数年前我曾去探访过一家临终关怀医院,是一位记者朋友要去采访,记起我曾说过对此地有兴趣,便叫我同去。

在那医院里盘桓了一下午,差不多走遍了每间病房,见到了每位老人。

固然有坐在轮椅中、瘫卧病床上,仍谈笑自若的开朗长者,却也见到不少已全无生气只是黯然枯坐、或浑噩沉睡的老人。

距离近些,就已能听到他们体内毕毕剥剥的衰朽坍塌之声。

志愿者们显然也能听到同样的声音,所以所见之处,皆是那些阳光老人被十几二十个志愿者团团围住,亲切叙谈。

而就在他身边的病床上,就僵卧着一具表情呆滞、完全被无视的沉默老者。

倒也合理,看着却只觉得心中难受。

那些老人的模样,与《桃姐》中带到的很多老人相差无几。

据相声老艺人张寿臣的弟子田立禾回忆,老舍当年曾致信相声艺人张寿臣,但张认为老舍在小说中的描写轻视了相声行当,因而没有回信。

贾行家老兄说:“应该说,张误会了老舍,但是这种自尊很了不起。

”陈凯歌的电影《荆轲刺秦王》里,周迅演的是一个盲女,家人都被杀之后,她对刺客说的是:“你杀了我。

你不杀我,我就要一辈子跪下来乞食,日子不尊严。

”鹦鹉史航曾数次提起过这句台词,认为极动人。

我也有同感。

想到这,就忽然冒出个想法来,有没有哪部大陆电影、或大陆小说,是光明正大地描写、伸张这份尊严的?我看电影少,读书也不多,想了一阵也没想出来。

倒是想起很多没有尊严的时刻来。

前几年,在驾校学车时,从报名到考试,不断有各种前辈给出各种贴心指点――大多是说应该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向教练或考官进行何种贿送才可免除种种不必要的刁难。

桃姐全介绍

桃姐全介绍

桃姐桃姐《桃姐》是以人命名的电影,讲述一位生长于大家庭的少爷Roger(刘德华饰)与自幼照顾自己长大的家佣桃姐(叶德娴饰)之间所发生的一段触动人心的主仆情。

该影片于2011年9月5日在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首映。

在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礼上,《桃姐》包揽三项大奖。

2012年3月8日,《桃姐》在中国大陆上映。

2012年,一举获得第31届香港金像奖5项大奖。

电影剧情叶德娴扮演的一位老人,为刘德华饰演的少爷Roger的家族工作了整整六十年,伺候过老少五代人,如今年逾古稀突患中风,少爷Roger突感茫然,又忙于工作四处奔波无暇顾及,只好把她送去老人院,一段平凡感人的情感徐徐展开……《桃姐》是以人命名的电影,讲述一位生长于大家庭的少爷Roger(刘德华饰)与自幼照顾自己长大的家佣桃姐(叶德娴饰)之间所发生的一段触动人心的主仆情。

两位男女主角务求将戏中饰演的少爷与老家佣的角色演得更淋漓尽致,引起大家的共鸣。

在导演的安排下,春节期间特地到老人院探访,与一些曾当过家佣的老人家见面,以了解他们当年工作的感受和情况,做足准备功夫。

而华仔也跟故事中真有其人的主人翁Roger 碰面,谈及桃姐的一些往事,让他更易将角色揣摩。

演职员表演员表角色演员备注梁少刘德华----/Roger桃姐叶德娴----蔡姑娘秦海璐----敬老院院长黄秋生---- 梁母王馥荔---- 坚叔秦沛---- 梁少秘书林二汶---- 银行职员朱慧敏---- 敬老院院友女儿江美仪---- 客串罗兰---- 敬老院探望者谭炳文----敬老院老人梁天---- 医院护士宫雪花---- 牙医杜汶泽----客串徐克;洪金宝;于冬;宁浩;邹文怀----职员表▪出品人:宋岱;于冬;刘德华▪制作人:李恩霖▪监制:陈佩桦▪导演:许鞍华▪编剧:李恩霖▪摄影:余力为▪配乐:罗永晖▪剪辑:韦淑芬▪服装设计:王宝仪内地上映已横扫威尼斯电影节和台湾金马奖的电影《桃姐》于2012年3月8日在内地上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杀手里昂Leon
2011年,影片《桃姐》先后在国际国内各大颁奖典礼上斩获多项重要奖项,可谓风光无限。

孰知,这部如今口碑盛传的佳作却在当初影片开拍之前由于苦苦找不到投资而无法开机。

因为,投资人们都深谙此道:许鞍华的电影不会赚钱。

确实如此,2007年许鞍华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在内地票房
为500万元,而该片的投资却高达4000万元;2008年投资仅有100万港元的文艺小片《天水围的日与夜》在香港更是以不足十万元的票房成绩回报给投资人。

许鞍华的电影似乎成了“票房毒药”。

其实,形成这种高口碑,低票房的尴尬局面与导演许鞍华所一直追求的电影创作风格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许鞍华一直执着于现实主义的创作路线,立足于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关照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生活命运,悲欢离合。

很显然,这种追求现实主义创作的文艺气息与如今商业气息浓厚的华语电影界是格格不入的。

而本片《桃姐》依然延续了导演一贯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将镜头聚焦到了香港本土一对毫无血缘关系的主仆身上,轻描淡写的表现两人之间那份细腻真挚的情感世界。

影片中处处散发出的对于人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也为如今电影市场上充斥着金钱血腥暴力等内容的商业大片注入了一股清新之风,让观众感受到了那久违的人情味。

影片并没有很强烈的戏剧冲突,故事的发展也不是靠情节来推动的,而是依靠影片主人公之间的情感来维系,让观众融入到剧中人物的生活,领悟亲情的温馨与感动。

Roger(刘德华饰)是一位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爷,由在其家工作了60年的仆人桃姐(叶德娴饰)照顾,过着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少爷生活。

影片到这里,两人之间的关系或许就仅限于那种主人与仆人之间的主仆关系。

而突然有一天,桃姐因为病倒而不得不住进了养老院,俩人之间的关系才有了更加微妙的转变。

这也是影片情感发展线索的一个转折点。

这时的Roger也开始审视自己的过去,回忆桃姐对于自己家族所做的奉献。

正如Roger跟自己的好友黄秋生聊天时发出的一句感慨:没想到,桃
姐来到我家已经这么久了。

用乌鸦反哺来形容影片中主仆两人之间的感情很是贴切。

Roger自幼就在桃姐的照顾下成长,并且成年之后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幸亏在桃姐的悉心照顾下才很快恢复健康。

而现在桃姐老年之后患有中风,Roger就像桃姐之前照顾自己一样来照顾桃姐,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桃姐,演绎了一段主仆情深的亲情佳话。

而对于这段亲情关系的处理,导演有意回避了那种故意煽情,矫揉造作的表现方式,而是采用一种相对含蓄内敛的表现手法来处理这段亲情。

所以,影片中关于主仆二人之间的那种情感表达都极为含蓄,点到为止,没有半点用力过猛。

即使这样,我们仍然可以透过自然细腻的生活片段感受到片中两人那种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的关系。

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桃姐在养老院坐立不安的探着头盼望着自己的干儿子来看望她,而表面上却又对自己的干儿子说没时间就不要来了。

这种复杂矛盾的心情正是导演对影片情感含蓄表达的一种表现。

影片最后,桃姐病入膏肓,此时导演对于“母子”二人之间的情感处理得也是相当克制,没有半点煽情,甚至对桃姐的病逝也是点到为止,没有刻意去渲染死亡的悲情。

其实,将本片处理为一部煽情滥俗的通俗情节剧来赚取观众的眼泪与同情很容易,然而,很显然导演并没有将主仆二人之间的那种亲情关系做廉价处理,而是更为高明的对其进行艺术上的升华,以一种相对隐忍克制的镜头语言,还原电影记录现实生活的本质,还原生活本来的面目,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情感让观众自己去体会人与人之间的那份亲情与感恩。

影片用一种类似于生活流的叙事方式来讲述影片,不过多的炫耀技巧,只是忠实的记录现实中的生活,看似平实自然,饱含的情感却生动细腻。

桃姐上街买菜,回家做饭,吃饭,照顾Roger的日常生活,这些日常生活的琐碎串联在一起,如果没有任何观影之前的提示的话,我们肯定会误以为桃姐与Roger是母子关系。

而Roger在大街上搀扶着桃姐,与桃姐聊天开玩笑的普通生活场景让我们忘记了这是在看电影,而更像是发生在我们周围日常生活当中非常普通的一对母子的生活写照。

而对于刘德华与叶德娴这对银幕上饰演母子的黄金搭档,观众们也早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

相比叶德娴之前饰演过的各色母亲形象(大部分是如妓女之类的社会底层角色),对于饰演一位患有中风的老佣人形象似乎信手拈来。

然而,对于一个亿万观众的大众情人,在许鞍华这种现实主义文艺作品中要放下明星的架子,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来说,对于刘德华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令人欣慰的是,刘德华做到了,并且完成的很出色。

为了适应影片的现实主义风格,刘德华故意去掉
了之前拍戏的套路,不再是去演绎影片中的人物,而是真正的变成影片中的人物,好像他就是在演绎自己的生活。

当刘德华洗尽明星铅华之后,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刘德华。

所以,有着如此默契的搭档,再加上如此生活化的表演,才让我们感觉到影片中的那些场景是那样的自然而熟悉,似乎我们都曾亲身经历过一样。

虽然影片并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但是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却并没有感到拖沓沉闷。

影片时不时的会抖出一些幽默搞笑的包袱来调节观众的观影气氛。

比如,将穿着朴素的Roger误认为空调修理工和的士司机的桥段,还有桃姐与Roger聊天时恶搞郭富城的桥段等等。

这些幽默元素并非低级庸俗的恶搞形式来取悦观众,而是以一种日常生活化的自然呈现方式出现在电影中,更加生活化。

而本片中Roger,徐克,洪金宝和于冬,四位电影界的大腕本色出演,讨论电影投资问题的桥段,是导演对于如今电影界现象的一种自嘲,更是导演对于自己的一种自我解嘲。

本片中出现了许多香港电影中的一些老面孔,如徐克,洪金宝,罗兰,秦沛,黄秋生等,他们在影片中友情客串,不禁勾起了我们对于香港电影的一些怀旧情绪,不禁倍感温馨。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导演电影中所流露出的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与处世哲学。

生老病死是许鞍华电影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命题。

《桃姐》便是一部关于探讨老年人生命关怀问题的影片。

影片中有很大一部分场景是在香港的一家老人院拍摄的,导演以客观真实的镜头对于老人院里老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行忠实的记录,让观众了解老人们在生命最后一段路程的真实生活生态。

老人院里的生老病死在导演的镜头下是那样的稀松平常,没有将死亡悲情化,而是将它看做很自然的事情。

影片也以含蓄的镜头语言讽刺社会对于老年人关怀的缺失,只是流于形式。

社会义工在中秋节带着月饼来到老人院看望老人,临走时却又将月饼收回,因为接下来他们还要去另一家老人院。

而老人院的老人们也被要求继续坐在座位上不许走开,因为接下来还有下一波来访的志愿者。

当尊爱老人变成一种应付形式与面子工程的时候,可想而知,社会对于老年人生命关怀的缺失是何其严重。

或许,《桃姐》中所传递出的那种久违的亲情正是对于如今老年人生命关怀问题的一种回应与呼吁。

现年已经65岁的导演许鞍华,也算是老年人行列中的一员了,然而她却至今未婚,和母亲一起租房子住。

我只希望,《桃姐》这部电影的票房能够取得一个好的成绩,起码不必再为下一步电影的投资发愁。

我真的不想看到这样的导演等再年老一点之后也住养老院。

在中国,像这样的导演真的没有几个了。

《桃姐》的英文名是《A Simply Life》,正如电影中所流露出来的那种平淡之中见真情的简单生活。

其实,这不是一部电影,这就是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