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维修保养标准规范 (2)
2024年电动机的检修维护规程(三篇)

2024年电动机的检修维护规程1目的确保电动机处于最佳运行或备用状态2适用范围适用于电动机的检修维护工作。
3职责3.1运行班负责按本规程对电动机进行检修维护工作。
4工作流程4.1电动机保养4.1.1每周清洁电动机,清除电动机外壳上的灰尘和污物,以利散热。
4.1.2检查传动装置是否可靠,皮带松紧是否适中,传动装置有无损坏。
4.1.3检查和清洁接线盒。
清除合里灰尘及污物,测量绝缘电阻。
并检查压线螺钉有无松动和烧伤,拧紧螺母。
4.1.4检查各固定螺丝钉及接地线。
检查接地螺钉,端盖螺钉及轴承盖螺钉是否紧固,接地是否可靠。
4.1.5每季度检查轴承。
拆下轴承盖,检查轴承是否缺黄油,拆下一边端盖,检查气隙是否均匀,以判断轴承有无磨损。
4.1.6检查传动装置是否可靠,皮带松紧是否适中,传动装置有无损坏。
4.1.7检查和清洁起动设备,清扫外壳灰尘污物,检查触头有无烧伤,接触是否良好,擦净触头接线头有无烧伤和电蚀,动作是否一致,接地是否可靠,测量绝缘电阻不低于0.5兆欧。
4.1.8每年抽芯检查一次。
4.1.9检修完毕,应填写《电动机检修保养记录》。
4.2电动机拆卸4.2.1拆卸前,应清理好现场,准备好工具,并在接线头、端盖与外壳、轴承盖与端盖等上做好标记,以便装配时各归原位,保证装配质量。
卸下皮带或脱开联轴器的连接销。
4.2.24.2.3拆去接线盒内的电源接线和接地线。
4.2.4卸下底脚螺母和垫圈。
4.2.5卸下皮带轮或联轴器。
4.2.6卸下前轴承外盖。
4.2.7卸下前端盖。
4.2.8卸下风叶罩。
4.2.9卸下风叶。
4.2.10卸下后轴承外盖。
4.2.11卸下后端盖。
4.2.12抽出转子。
4.2.13卸下前后轴承及前后轴承的内盖。
4.3电机的装配步骤与拆卸步骤相反4.4主要零部件的拆装方法4.4.1皮带轮或平轴器的拆装,拆卸时,先在皮带轮或联轴器与转轴之间做好位置标记,拧下固定螺钉和销子,然后用拉具慢慢地拉出。
如果拉不出,可在内孔浇点煤油再拉。
电动机维修保养标准规范

1. 目的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能正确、科学地检修。
2. 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电动机维修保养标准操作方法, 适用于中、小型交、直流电动机的维护和检修。
3.职责设备维修人员负责本程序的实施。
4. 检修类别4.1 检修类别检修类别分小修、中修、大修。
4.2 检修间隔期5. 检修内容5.1 小修5.1.1 检查轴承油质、油量和油环, 更换润滑脂。
5.1.2 检查及处理电动机引线的连接情况和绝缘包扎情况。
5.1.3 检查处理电动机外壳的接地线。
5.1.4 检查清理滑环和换向器, 调整或更换电刷。
5.1.5 测量定、转子线圈及电缆线路的绝缘电阻, 如果阻值低, 要进行干燥处理。
5.1.6 检查清扫电动机的开关、保护、信号、通风、冷却等附属装置。
5.2 中修5.2.1 包括小修内容5.2.2 清扫定子、转子绕组、铁芯以及通风沟内的积尘污垢。
5.2.3 检查定子线圈(磁极线圈)和槽楔的绝缘有否松动, 铁芯有否松动变色, 以及与转子有无磨擦现象, 必要时进行刷漆、干燥、焊接、绑扎等绝缘处理。
5.2.4 检查转子鼠笼条(或线圈), 端环有无断裂, 转子平衡块以及风扇螺钉情况, 防松装置是否完整。
5.2.5 检查电枢线圈有否断线, 电枢绕组线圈与整流片间的焊接是否牢固, 修整流子表面检查电枢线圈对地的绝缘电阻。
5.2.6 检查和更换轴承、风叶、风罩。
5.2.7 检查防爆电动机的接合面有否因裂纹磨损、腐蚀等原因而失去防爆性能, 必要时测量防爆间隙。
5.2.8 电动的组装、喷漆、防腐及其组装前后的电导规定试验, 经过检修后的电动机, 应进行空载和起动试验。
5.3 大修5.3.1 包括中修内容5.3.2 拆开电动机所有零部件进行清洗、防腐、油漆。
5.3.3 铁芯的紧固处理。
5.3.4 更换定、转子部分或全部线圈, 并进行浸漆和干燥处理。
5.3.5 更换损坏的集电环, 换向器(整流子), 并精车、接槽和磨光。
5.3.6 清扫紧固励磁装置(硅励磁装置), 并进行必要的测试。
机电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

机电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一、引言在现代生产中,机电设备是各个行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其正常运行和维护保养对于保障生产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延长其使用寿命,制定一套完善的机电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势在必行。
二、机电设备运行制度1. 设备使用前的检查与准备在使用机电设备之前,操作人员应进行设备检查与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电源是否接通,润滑油是否充足等。
只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才能投入使用。
2. 设备运行时的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行时应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包括合理操作设备、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不得乱动设备上的控制开关等。
同时,对于操作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设备并上报相关部门处理。
3. 设备运行记录与统计对于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应进行记录与统计,包括设备的开机时间、运行时间、故障次数等。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并根据统计数据来制定更加合理的设备运行方案。
三、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制度1. 定期巡检和维护保养计划制定定期巡检和维护保养计划是保障机电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
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工作强度,制定相应的巡检和维护保养时间表,并按计划进行巡检和维护保养工作。
2. 维护保养项目和标准针对不同的机电设备,制定相应的维护保养项目和标准。
包括设备润滑、清洁、紧固等工作,以及更换易损件、检修电气设备等工作。
保障设备在长时间运行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3. 设备故障处理流程在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时,应有明确的处理流程。
包括设备故障报告、设备维修申请、设备维修排期等。
同时,还应建立设备故障解决的评审与总结机制,以便于在今后的维修工作中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排查故障。
四、机电设备运行、维修保养的监督与评估1. 监督责任的明确明确机电设备运行、维修保养的监督责任,包括设备使用部门的责任、维修保养人员的责任以及管理部门的责任等。
只有明确责任,才能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动机维修保养技术标准

?电动机维修保养技术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技术标准规定了电动机的标准小修项目及质量验收标准等内容,适用于200KW及以上电动机的保养检修二、电机保养周期熔融天车主起升200KW以上三相异步电动机每三年大修一次,每六个月至一年保养一次,遇有大修则保养不另进行。
三、大修及保养项目,四、项目检修及检查标准1、电机内灰尘及污垢的清理吹灰清扫时,应用2—3kg/cm2的清洁、无油、无水的压缩空气进行。
除去线圈上的油污时可用航空汽油、四氯化碳、甲苯或带电清洗剂等进行擦试,不得使用有害溶液或金属工具。
2、定子检修及检查标准、线圈无接地、短路、断线等故障。
线圈绝缘表面应无损伤、龟裂、变色、焦脆、磨损及严重变形等现象,否则应查明原因予以处理。
各绑线、撑条、垫块、槽楔等应无松动、断裂。
、定子铁心应无擦铁、过热、生锈、松动和变形等现象,通风沟畅通。
撑铁和压板平整无松动,锁键紧固焊接可靠,否则应查明原因予以处理,必要时可作铁损试验进行鉴定。
、引线和跨接线良好,绑扎牢固焊接可靠,各焊接头无过热现象,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绝缘强度。
、电动机接线端子相色齐全正确,各载流螺栓螺母和垫片均为铜质,且完好齐全。
连接处应平整紧密良好,并要可靠锁紧。
连接板绝缘良好无焦脆现象,瓷瓶牢固无裂纹损伤。
】、机座、端盖、接线盒、风罩和挡风板等应完好,无损伤和严重变形磨损。
否则应采用镶套、烧焊、电镀或更换等方法进行处理。
、绝缘电阻不符合要求的受潮电动机,应采取吹灰、清擦、干燥等方法进行处理。
3、转子检修及检查标准、转子铁心应紧密平整,无过热、生锈、松动、变形和断齿等现象,槽楔应紧固完整,无空洞声。
通风沟应畅通。
转子撑铁和锁键无脱焊松动。
、大轴无弯曲或裂纹,与铁心的配合良好,轴颈应完整无磨损、无毛刺。
、转子风扇固定牢固,无松动裂纹,与轴的配合良好。
平衡块无松动位移,顶丝锁紧可靠。
、靠背轮无裂纹,内孔配合面与找正面光洁,轴孔键三者配合符合要求,对轮配合螺丝正确并可靠锁紧。
电动机维修保养技术标准

电动机维修保养技术标准一、适用围本技术标准规定了电动机的标准小修项目及质量验收标准等容,适用于200KW及以上电动机的保养检修二、电机保养周期熔融天车主起升200KW以上三相异步电动机每三年大修一次,每六个月至一年保养一次,遇有大修则保养不另进行。
三、大修及保养项目四、项目检修及检查标准1、电机灰尘及污垢的清理吹灰清扫时,应用2—3kg/cm2的清洁、无油、无水的压缩空气进行。
除去线圈上的油污时可用航空汽油、四氯化碳、甲苯或带电清洗剂等进行擦试,不得使用有害溶液或金属工具。
2、定子检修及检查标准2.1、线圈无接地、短路、断线等故障。
线圈绝缘表面应无损伤、龟裂、变色、焦脆、磨损及严重变形等现象,否则应查明原因予以处理。
各绑线、撑条、垫块、槽楔等应无松动、断裂。
2.2、定子铁心应无擦铁、过热、生锈、松动和变形等现象,通风沟畅通。
撑铁和压板平整无松动,锁键紧固焊接可靠,否则应查明原因予以处理,必要时可作铁损试验进行鉴定。
2.3、引线和跨接线良好,绑扎牢固焊接可靠,各焊接头无过热现象,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绝缘强度。
2.4、电动机接线端子相色齐全正确,各载流螺栓螺母和垫片均为铜质,且完好齐全。
连接处应平整紧密良好,并要可靠锁紧。
连接板绝缘良好无焦脆现象,瓷瓶牢固无裂纹损伤。
2.5、机座、端盖、接线盒、风罩和挡风板等应完好,无损伤和严重变形磨损。
否则应采用镶套、烧焊、电镀或更换等方法进行处理。
2.6、绝缘电阻不符合要求的受潮电动机,应采取吹灰、清擦、干燥等方法进行处理。
3、转子检修及检查标准3.1、转子铁心应紧密平整,无过热、生锈、松动、变形和断齿等现象,槽楔应紧固完整,无空洞声。
通风沟应畅通。
转子撑铁和锁键无脱焊松动。
3.2、大轴无弯曲或裂纹,与铁心的配合良好,轴颈应完整无磨损、无毛刺。
3.3、转子风扇固定牢固,无松动裂纹,与轴的配合良好。
平衡块无松动位移,顶丝锁紧可靠。
3.4、靠背轮无裂纹,孔配合面与找正面光洁,轴孔键三者配合符合要求,对轮配合螺丝正确并可靠锁紧。
机电设备定期检修和运行保养制度(5篇)

机电设备定期检修和运行保养制度1、坚持执行设备的维护保养与预防检修相结合的检修制度。
2、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使用人员每班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班前____分钟巡回检查,认真检查设备完好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
3、班中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随时注意设备运转,油标、油位、仪表压力、指示信号,保险装置等是否正常。
4、认真记好交接班各种记录,及时擦洗设备,搞好清洁卫生工作。
5、机车、矿车、平巷人车每天由维修班长组织日常检修,每月中修机车____台;____吨矿车____台;____吨矿车____台;每半年大修机车____台;每年大修____吨矿车____台,____吨矿车____台;每旬检查,维修平巷人车____台。
6、地面翻矸设备及主井卸载站设施每旬检修一次,每季度中修一次,每年大修一次。
7、小型机电设备每月检修一次,每半年中修一次,每年大修一次。
机电设备定期检修和运行保养制度(2)是指针对企业或机构内的机电设备,制定的一套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旨在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机电设备定期检修和运行保养制度的要点:1. 设备分类和编号:对企业内的机电设备进行分类和编号,以便于管理和追踪设备的使用情况。
2. 设备档案和维护记录: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购置日期、维护记录等,记录设备的故障和维修情况,为设备的维修提供依据。
3. 检修和保养计划: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生产要求,制定设备的检修和保养计划,明确检修和保养的周期和内容。
4. 检修和保养流程:明确设备的检修和保养流程,包括设备停机、安全措施、检查和维修的步骤和方法等,确保检修和保养的操作规范化和安全可靠。
5. 检修和保养人员培训:对进行设备检修和保养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6. 设备维修和更换: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维修记录,及时进行设备的维修和更换,在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处理,确保设备能够及时恢复正常运行。
电机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2篇)

电机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电机维修工作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工作,为了确保维修工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旨在指导维修工在电机维修工作中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最大程度地保障维修工的人身安全。
二、维修前准备1. 在进行电机维修工作之前,需检查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 维修工必须佩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3. 维修工应事先了解电机的详细情况,包括型号、技术参数、使用环境等,以便更好地进行维修工作。
三、维修操作1. 在进行任何维修操作之前,维修工必须将电机切断电源,并使用专用工具进行现场测试,确保电机已经完全断电。
2. 维修工在进行电机维修时,必须按照安全操作指南操作,并牢记以下原则:a. 维修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负责,不得擅自进行操作。
b. 在拆卸、组装电机的过程中,维修工应注意锁紧螺丝的顺序和力度,防止因疏忽而导致安全事故。
c. 维修工在检修电机时,应先检查电机的接线是否正确牢固,避免因线路故障造成危险。
d. 维修工必须严格按照维修手册和技术规范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步骤。
e. 在维修工作过程中,应保持工作区域整洁,确保安全通道畅通,避免绊倒和误伤事故的发生。
四、应急处理1. 在突发情况下,如发生火灾、电击等意外事故,维修工必须立即停止维修工作,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2. 维修工应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能够在事故发生时进行正确的急救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五、维护保养1. 维修工在维修完一台电机后,应对工作区域进行清理,归档维修记录并提交给相关部门。
2. 维修工应定期检查已维修的电机,确保维修质量,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3. 维修工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六、总结电机维修工作的安全性与高效性对于工厂的正常生产运行至关重要。
维修工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做到知己知彼,确保维修工作的安全性和质量。
电机的维修和维护保养常识

电机的维修和维护保养常识对于电机相信很多人还是很陌生的,但是对于施工人员就会比较熟悉,那么如果电机出现故障了该掌握好什么维护保养的知识才行呢?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电机的维修保养常识,希望能帮到你。
电机的维修保养常识一、检查1、认真检查铭牌数据,确认电动机型号符合使用要求。
2、用500V兆欧表测量电动机绕组对外壳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应大于0.5MΩ。
二、安装1、电动机—般安装在室内清洁、干燥的场所,周围必须通风良好,环境空气最高温度不超过40℃,最低温度不低于-15℃,并应防止强烈的热辐射。
2、电机控制器应有缺相保护和过载热保护装置3、按接线图接电源线接线头连接要紧固,带引出电缆、电线的电动机,可直接和电源线连接,接头处要绝缘密封。
4、当电源线,相序和电动粗接线头标志对应连接时,从轴伸端看电动机顺时针旋转。
需要改变转向时,改变两根电源线接线的位置即可。
5、电动机可以采有联轴器,齿轮、皮带与负载机械联接,4kw以上的2极电机30kw以上的4极电机不宜用皮带传动,双轴伸电机的第二轴伸只能用联轴嚣传动。
联轴器、皮带轮轴孔与电机轴的配合松紧应合适,安装时严禁用重锤敲击。
采用联轴器传动时,电机轴中心线与负载机械轴中心线应重合,联轴器轴向保留1~3mm间隙。
采用皮带传达室动时,电机轴中心线应与负载机械轴中心线平行,皮带中心线与轴中心线相互垂直。
三、接地电机必须可靠接地,接地方式、接地电阻等应符合《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工厂电力设计技术规范》等电气安全管理的规定,接地电阻小于4Ω。
四、起动1、合闸后电机应立即起动起来,达到正常转速并平稳运行,否则皮立即切断电源,检查并排除故障.2、起动后注意观察电机传动装置、负载机械、电压表和电流表,若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
3、电机空载连续起动一般不超过4次,运行至热态停机后连续起动不得超过2次,否则容易烧坏电机。
4、根据电网容量、负载大小和电机功率等,合理选择起动方式,较大功率电机宜采采用一三角法或降压方式起动。
电动机运行维护规程范文(三篇)

电动机运行维护规程范文电动机是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电动设备,它为工作设备提供动力,并且在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电动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有必要制定一套运行维护规程。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电动机运行维护规程范本,以下为其详细内容:一、电动机的日常检查及维护1. 定期检查电动机的外观是否完好,有无损坏、渗漏等情况。
2. 检查电动机的通风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清理通风道路的灰尘和杂物。
3. 检查电动机的轴承是否润滑良好,必要时添加或更换润滑油。
4. 检查电动机的绕组是否出现异常,如温度过高等情况,及时处理。
5. 定期检查电动机的绝缘电阻,确保其达到规定的要求。
6. 检查电动机的定子和转子是否有松动或异常噪音,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二、电动机的运行注意事项1. 在启动电动机前,应确保其电源和负载设备的状态正常。
2. 电动机在启动前,应检查其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过载保护装置。
3. 电动机的启动次数和运行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避免频繁启停或长时间连续运行。
4. 在电动机运行期间,应注意电流和电压的波动情况,避免过载运行。
5. 电动机在运行时,应注意负载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电机的工作方式以适应负载需求。
6. 当电动机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检修,并寻找故障原因进行排除。
三、电动机的维护保养措施1. 定期检查电动机的润滑系统,并及时更换和添加润滑油。
2. 定期清理电动机的风道和散热片,确保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定期检查电动机的接线端子和连接螺栓是否松动,及时进行紧固。
4. 定期检查电动机的轴承和密封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
5. 定期清洁电动机的外壳和表面,保持其整洁、干燥。
6. 经常检查电动机的运行记录和维护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四、电动机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1. 在操作电动机时,必须穿戴合适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2. 在对电动机进行检修和维护时,必须切断电源,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维修保养是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工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效率,制定一套完善的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一、维修保养目标机电设备维修保养的目标是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和维修效率。
二、维修保养职责1. 设备维修保养部门负责制定维修保养计划,组织实施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2. 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日常设备巡检和维护保养工作,对设备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协助进行维修。
三、维修保养计划1. 设备维修保养部门按照设备运行状况和使用频率制定维修保养计划,提前安排维修保养工作。
2. 维修保养计划应包括设备名称、维修保养内容、责任人、计划开始和完成时间等信息。
3. 维修保养计划应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进行优先级排序,确保设备能够及时得到维修保养。
四、维修保养工作流程1. 设备操作人员在日常使用中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设备维修保养部门。
2. 维修保养部门收到报告后,根据维修保养计划安排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保养工作。
3. 维修人员在维修保养工作中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维修,确保操作安全和维修质量。
4. 维修完毕后,维修人员应填写维修记录,并通知设备操作人员验收。
5. 设备操作人员对维修保养工作进行验收,确认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五、维修保养记录1. 维修保养部门应建立设备维修保养记录档案,记录设备的维修保养情况,包括维修日期、维修内容、维修人员等信息。
2. 设备操作人员在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中应填写维护保养记录,记录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包括维护日期、维护内容、维护人员等信息。
3. 维修保养部门应定期对维修保养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
六、维修保养预防措施1. 设备操作人员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设备维修保养部门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保养,预防故障的发生。
电动机的维护与保养规程

电动机的维护与保养规程
1、加强档案资料管理,包括电机型号、规格、使用条件和使用年限等,以利于日常维护和故障判断。
2、电机在仓库内保存时,应保证仓库空气流通、干燥,地面不应有积水,电机底脚放木块之类的物品,电机宜离墙壁1米以上,并用塑料薄膜等物遮盖,电机储存一般不应超过一年。
3、新的或长期不用(放置一个月以上)的电机,使用前应检查电机绕组间及绕组对地线绝缘电阻,常温下包括电缆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MΩ/KV,一般三相380V的电动机绝缘电阻应大于0.5MΩ。
4、检查电机内部有无杂物,可用干燥的压缩空气(不大于2个大气压)吹净内部,也可用吹风机或皮老虎来吹净内外杂物。
5、定期检查轴承的润滑油是否正常,转动电机的转轴是否灵活旋转,接地装置是否良好可靠。
6、电机启动后,空载试运转一段时间(一般为1小时),注意其声音、振动及轴承温度,测量空载电流是否正常。
7、运行时注意电压波动不得太大,三相电压、三相电流不平衡不得太大。
8、连续运转的电动机的轴承一般每6个月加润滑油一次,在巡视时,观察有无油脂外溢,并注意观察颜色的变化。
9、监视电机的温度,检查冷却空气是否通畅。
运行时电动机的振动值不超过允许值。
10、三相电动机不得两相运行。
11、做好电动机的运行记录,以利于检查发生故障的原因。
12、记录电动机的维护、保养和运行情况,建立维修档案,包括大、中修理时间,维修中发现的问题、处理方法等,以利于今后针对出现的问题加强维护与保养规程。
电机维护保养与维修

一、日常检查维护值班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巡回检查,监视电机运行情况,及早发现问题,减少或避免故障的发生。
1、检测电机温度,外壳温度一般不应超过75℃。
2、检测电机电流、电压,电机各相电流与平均值的误差不应超过10%。
3、检查和清擦电机接线端子。
检查接线盒接线螺丝是否松动、烧伤4、检查各固定部分螺丝,包括地脚螺丝、端盖螺丝、轴承盖螺丝等。
将松动的螺母拧紧。
5、检查传动装置、检查皮带轮或联轴器有无魄力、损坏,安装是否牢固;皮带及其联结扣是否完好。
6、电机的启动设备,也要及时清擦外部灰尘和擦拭触头,检查各接线部位是否有烧伤痕迹,接地线是否良好7、检查轴承的工作情况,有无左右窜动现象或不正常的响声,两端轴承是否有漏油等现象,检测轴承温度,一般不应超过65℃轴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应该清洗,更换润滑脂或润滑油。
清洗和换油的时间,应随电机的工作情况,工作环境,清洁程度,润滑剂种类而定,一半每工作3-6个月,应该清洗一次,重新换润滑脂。
油温较高时,或者环境条件差、灰尘较多的电机要经常清洗、换油8、认真观察电机的运行状况,注意观测电机的振动、响声和气味是否异常。
9、电机停止运行时,及时清除电机外部灰尘、油泥,保持电机清洁,防止油、水等污物进入电机内部,清洁时严禁用水直接喷冲。
10、绝缘情况的检查。
绝缘材料的绝缘能力因干燥程度不同而异,所以检查电机绕组的干燥是非常重要的。
电机工作环境潮湿、工作间有腐蚀性气体等因素存在,都会破坏电绝缘。
最常见的是绕组接地故障,即绝缘损坏,使带电部分与机壳等不应带电的金属部分相碰,发生这种故障,不仅影响电机正常工作,还会危及人身安全。
所以,电机在使用中,应经常检查绝缘电阻,还要注意查看电机机壳接地是否可靠。
11、电机停止运行后,必须检查加热器的工作状况,确保加热器工作良好。
长期不运行的电机不得关掉加热器。
12、指导岗位操作人员正确操作电器设备,在维护保养过程中,应注意用电安全及机械传动安全,严禁违章操作。
机电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范文

机电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范文一、引言机电设备是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生产正常运行的关键要素。
为了确保机电设备的有效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运行、维修保养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为此,本文将详细介绍一套机电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的范文。
二、运行制度1. 设备运行规定(1)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更改、拆装设备。
(2) 定期检查机电设备各项指标,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 注意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如噪音、振动等,及时报修。
(4) 设备运行时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定,确保人身、设备安全。
2. 设备日常保养(1) 按照设备保养手册的要求进行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
(2) 定期清洁和润滑设备,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3) 检查设备周围环境,确保无杂物、无灰尘等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因素。
(4) 定期检查设备的电气线路,确保电源接触良好,避免因电路短路等因素引发事故。
三、维修制度1. 维修保养计划(1) 制定每年的维修保养计划,包括设备检修、更换易损件等内容。
(2) 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生产计划,制定定期的维修保养计划。
(3) 在制定维修保养计划时,要充分考虑设备的工作强度、使用环境等因素,合理安排维修保养工作。
2. 设备故障处理(1) 设备故障发生后,及时报修,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2) 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维修技能,能够准确判断故障原因并采取正确的修理方法。
(3) 对于频繁出现故障的设备,要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3. 维修记录和报告(1) 每次维修保养工作完成后,要对维修内容、维修时间、维修人员等进行记录,并填写相应的维修报告。
(2) 维修报告要详细记录设备的故障情况、维修过程、维修结果等信息,以便参考和总结经验。
四、保养制度1. 保养工作要求(1) 按照设备保养手册的要求进行设备的保养工作。
电机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电机维护保养管理制度一、各个单位要建立75KW以上(含75KW)电机的巡检记录、润滑保养周期、保养标准、保养记录。
二、维护保养周期1.二级电机每3个月注油一次。
2.四级电机每4个月注油一次。
3.六级以上(含六级)电机每6个月注油一次。
4.不能按周期进行保养的,应缩短注油周期,进行升级管理,并做好记录。
5.二级电机每10个月一次保养电机。
6.四级以上(含四级)电机每12个月一次保养电机。
7.不能按周期进行保养的,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计划维护保养。
并做好记录。
三、维护保养标准1.电机常规保养:电动机吹风清扫,检查和处理局部绝缘的损伤,并进行修补工作,清洗轴承,进行检查和换油,处理绕组局部绝缘故障,进行绕组绑扎加固和包扎引线绝缘等工作,紧固所有的螺钉,处理松动的槽楔和端盖,调整风扇,风扇罩,并加固。
转子根据情况做动平衡。
2.更换轴承时必须仔细检查轴承质量,严格按《轴承装配标准》作业,使用同一品牌的润滑油。
3.二极电机每次注油量控制不超过轴承盒容量的1/2。
四级电机每次注油量控制不超过轴承盒容量的1/2。
六级电机每次注油量控制不超过轴承盒容量的2/3。
4.每次电机保养时必须仔细检查接线盒、引线、电缆鼻子等相关设施,根据检查情况对引线进行更换,并作做电气试验。
5.高压电机进行保养时还必须对定子线圈进行清灰。
若引线出现老化、龟裂等现象,必须进行更换。
6.每次保养电机要测量电机三相电阻,三相电阻的不均衡度不得超过2%。
绝缘电阻检查:绕组的绝缘电阻一般能达到100MΩ以上。
如低于5MΩ时需分析原因,绝缘是否受潮,或绕组因绝缘不好而接地等,如经电桥实验检测三相电阻均衡无问题,则纯属绝缘受潮,需进行干燥处理,如定子三相电阻不均衡,则需对电机线圈三相分别做对地耐压实验及匝间实验,查出接地点。
7.如在保养周期内,电机出现异常情况,必须视情况提前进行保养。
四、维修周期(一)中修周期为2年,维修内容如下:1.对电动机进行清扫和清洗干燥,更换局部线圈和修补加强绕组绝缘。
电动机的检修维护规程范文(三篇)

电动机的检修维护规程范文一、引言电动机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设备,其稳定运行对于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高效率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电动机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本文将介绍电动机的检修维护规程,以帮助操作人员正确、有效地进行电动机的维护工作。
二、检修工具准备1. 扳手、梅花扳手、螺丝刀等常见工具2. 电压表、万用表等电气测量工具3. 绝缘测试仪、绝缘棒等绝缘测试工具4. 温度计、震动仪等检测工具5. 清洁工具,如喷气枪、刷子、吸尘器等三、外观及检查1. 检查电机外壳是否有异常现象,如变形、破损等。
2. 检查终端盖是否完好,没有松动。
3. 检查接线盒、端子是否紧固,无烧焦痕迹和松动。
4. 检查电机通风口是否清洁,无积尘或异物堵塞。
5. 检查轴承润滑状态,是否需要加油或更换润滑脂。
四、电气检测1. 使用电压表、万用表等电气测量工具,检测电机的绝缘电阻。
2. 使用绝缘测试仪、绝缘棒等绝缘测试工具,对电机的绝缘性能进行测试。
3. 检测电机的绝缘电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 检测电机的绝缘电阻是否稳定,无异常波动。
5. 检测电机的接地是否正常,接地电阻是否合格。
五、润滑检查1. 检查轴承润滑油位,是否需要补充润滑油。
2. 检查润滑脂的浓度和黏度,是否需要更换润滑脂。
3. 检查润滑系统的工作情况,是否存在渗漏或堵塞现象。
4. 清洁润滑系统,确保润滑油的清洁度和正常流动。
六、热度检查1. 使用温度计等检测工具,测量电机各部件的表面温度。
2. 检测电机的温度是否超过允许的范围。
3. 检测电机运行时是否存在过热现象,如异味、烟雾等。
七、震动检查1. 使用震动仪等检测工具,检测电机运行时的震动情况。
2. 检测电机是否存在异常的振动频率和幅度。
3. 检测电机支撑结构是否稳固,是否松动。
八、清洁工作1. 使用喷气枪、刷子等清洁工具,清洁电机的外壳和通风口。
2. 使用吸尘器等清洁工具,清洁电机的内部,清除积尘和异物。
电动机日常维护保养知识及规定

(一)总法则:对于PLC系统的故障检测法:一摸、二看、三闻、四听、五按迹寻踪法、六替换法。
一摸,查CPU的温度高不高,CPU正常运行温度不超过60℃,因手能接受的温度为人体温度37~38℃,手感为宜;二看,看各板上的各模块指示灯是否正常;三闻,闻有没有异味,电子元件或线缆有无烧毁;四听,听有无异动,镙丝钉松动、继电器正常工作与否,听现场工作人员的反映情况;五出现故障根据图纸和工艺流程来寻找故障所在地;六对不确定的部位进行部件替换法来确定故障。
(二)具体步骤:当PLC的软件不正常时,主要看CPU的RUN状态是否正常,不正常则进行CPU清除后重新下载控制程序。
当PLC硬件不正常时则要按以下顺序进行检查工作:1、查看PLC电源是否有电:有电则测量电压是否在+24V的±5%范围之内,有电且正常,则进行下一步;有电不正常则进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入端进行检测,若输出端不正常而输入端正常,则更换模块;若输入端不正常,则进行输入端的逆流法则进行相应检查,如进行24V交直流变压器的输入电压端的交流电压220V 的±10%检查,正常,则更换直流24V变压器。
无电则按迹寻踪,借助原理图+现场布置总图+接线图纸,检查给电源模块供电的各种电器器件的输出端的接线是否正确,不正确,重新接线;正确用万用表则检查空气开关的进线端与出线端有无正常供电,无正常供电,查明是外界还是自身原因,若为外界则是电压不足还是根本无电压,或负载过重,又或严重过流等等的分析,一直到将事故排除正常供电为止;若为本身器件坏则更换之。
2、了解过CPU工作模式及优先级:高优先级有STOP、HOLDUP、STARTUP (WARMRESTART、COLDRESTART);低优先级有:RUN、RUN-P(PG/PC的在线读写程序)。
查看CPU是在RUN模式,或是在STOP模式,又或是RUN模式的闪烁状态和STOP模式兼有的保持模式或叫调试模式。
电动机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通电测试
1.将电动机重新就位,恢复供电;
2.空载试运行,并监视运行情况。
电动机地脚固定牢固后方可试运行。
测电动机三相空载电流及工作电压情况。
三相不平衡电流应在电动机额定电流的5-10%;工作电压允许波动范围是额定电压±5%。
检查电动机运行声音、气味、运行振动情况。
无杂音、无异常气味、运行平稳,电机运行温度正常。
h)清洗轴承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对留有残油的轴承加入新润滑脂;
i)禁止在额定功率大于11KW电机的轴承套内敲麻点;
j)严禁对电动机内的扎线、接线硬拉硬扯;
k)拆、装转子时,一定要遵守拆装要求,用力要平稳,不能碰伤绕组及绕组绝缘,拆前和装后均应测试绕组绝缘及绕组通路;不能用手锤直接敲击零部件,应垫铜、铝棒或硬木;
5
电动机维护
拆下电动机,并将电动机解体,用捋子将轴承拆下。
轴承与轴配合紧密,端盖轴承室无磨损。
检查绕组及转子外观是否正常。
1.绕组无接地、短路、断路及过热老化现象;
2.转子无磨损及损坏现象。
检查轴键是否完好。
轴键棱角分明,无缺损。
将轴承清洗干净,添加新的润滑脂。
润滑脂不宜加入过多,加入量约相当轴承盖内空间体积的1/3—1/2。
电动机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1
标准名称
电动机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标准编号
实施日期
2021-08-01
发布部门
年代号
2021
制/修订人
审核人
批准人
陈海照
2
为指导和规范员工进行电动机维护保养作业,以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特制定本标准。
3
本标准规定了物业管理范围内电动机的维修保养工作内容及质量要求。
电动机日常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电动机日常维护保养操作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常见的交流电动机检修保养方法。
适用于xxxx 大厦管辖范围内的电动机日常维修保养作业。
2.编制依据/引用文件2.1国家《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2.2国家《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3 主要作业工具及材料500V 兆欧表、钳形电流表、扳手、螺丝刀、黄油、手锤、扁铲、砂布、毛刷、棉纱、清洗剂、钢丝刷、紫铜棒、撬杠、刮刀等 4维修保养作业必须具备的条件4.1熟悉电动机随机技术文件,了解其原理与结构、原运行状况及故障现象。
4.2 作业场所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具备供解体检修用的场地。
5保养与检修作业程序5.1 保养作业程序方框图5.2 维护保养作业程序5.2.1 保养作业保养作业 日常保养 一级保养 二级保养试运行 清理场地 工作结束5.2.1.1日常保养作业程序方框图外观检查系统仪表检查润滑脂检查控制设备试运行记录5.2.1.2日常保养作业项目(1)检查机体无锈蚀,铭牌清楚无污物。
若机体有锈蚀,可用钢刷除锈后补刷油漆(注意机体颜色)。
若铭牌有污物,可用棉布纱和天娜水擦干净。
(2)检查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
(3)检查润滑脂应无变色、变稀,油杯内有余油。
若润滑脂变色、变稀,应将润滑脂全部更换。
(4)检查控制设备应启动、切换、手动、自动转换,对电机的控制设备应保证完好,启动切换正常,手动、自动转换开关旋转切换灵活,背面各接线无松脱,控制箱内各元件完好,导线及连接端无发热,各指示灯应完好。
(6)检查电流表读数应准确,应与钳型表测量值相符。
对工作电流大于额定电流的情况,有可能是系统内有卡阻,应查找出真正原因并解决。
(7)检查接地线应紧固,螺丝无锈蚀。
若接地线螺丝有锈应更换螺丝。
(8)试运行10min后,电机应无异常振动和声响。
启动负载检查机体有无异常振动(可用手摸感觉来判断),也可仔细倾听电朵运行声响是否正常,若机体振动和声响异常,则要进一步作如下检查:①电动机的同心度检查,应根据《电动机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进行检查。
电动机维修作业指导书(保养)

润滑脂
纱头
柴油
轴承
扳手
螺丝刀
紫铜棒
手锤
三爪拉马
兆欧表
直流电桥
绝
电压
转速
温度
电动机保养工艺路线:询问情况→外观检查和测试→拆卸→清洗轴承→检查轴承和更换润滑脂→组装→测试和试运行→交付使用
名称:电动机维修作业指导书(保养)
注意事项
工作细则:
1. 转子抽出应自非负荷侧向负荷值方向,同事应保护定子绕组绝缘不得损伤
2. 拆除的小件应妥善保管,以免丢失
3. 对于锈蚀的联轴器可用氧气一乙炔火焰加热辅助拆除。
1. 拆卸联轴器——用三爪拉马均匀拉住联轴器外圈,顶丝顶住轴端中心孔,缓慢拉出联轴器
2. 拆卸风冷装置——用旋具拆除风罩螺钉,取下风叶,用扳手轻撬出风叶
3. 拆卸端盖
4. 抽出转子
5. 轴承检查或更换——用洗油清洗轴承,盘东轴承如无异声,新加润滑油;如有异声更换新轴承,加润滑油。
6. 组装——按相反顺序组装电机
7. 测绝缘电阻、直流电阻、其阻值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高压电机应做耐压试验,且符合国家标准
8. 空载试车——试运行,交付使用
所用物料
工具及器具
电动机检修标准

电动机检修标准1. 引言电动机是现代机械工业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电力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电动机的可靠性和维护周期与所运行的负载特性、工作环境、操作和维护水平有密切关系。
因此,电动机检修是电机维修保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电机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电动机的检修工作,本文将对电动机检修的标准进行说明和解析,包括检查和维护等各个环节,同时以此为指导,提高电动机的可靠性和工作效能。
2. 检查前准备2.1 检查记录在检修电动机之前,应准确记录电机的基本信息、运行状况、故障和维修历史等,高质量的检查记录有助于更加准确地判断电动机的正常状况。
2.2 工具和设备进行电动机检修时,需要准备相应的工具和设备,包括电动机检测仪、手动工具、测量仪器、杠杆、托架等,同时还需要准备电缆、电缆扣和漆等材料。
2.3 安全事项检修电动机时需要对工作场所进行安全检查,防止发生人员伤害或电击以及其他意外事故。
同时,应穿着适合的劳保和安全工具,如手套、安全鞋、眼部防护和防尘面罩等。
3. 检查步骤3.1 拆卸电动机在电动机检修之前,需要先对电动机进行拆卸。
拆卸电动机时,需要注意:1.从电动机上方或侧面开始进行。
2.用标准的工具或设备拆除电动机和附件件,不要使用凿子或气锤等工具。
3.在拆卸电动机的过程中,要注意电机轴的方向并记录它们的相对方向。
3.2 电动机清洗将电动机拆下后,可进行清洗。
清洗有助于更好地发现设备的问题,并拥有更好的检测速度和精度。
但要注意以下事项:1.不要使用强酸碱溶液进行清洗,以防损坏电动机绝缘体和其它零部件。
2.选择清洗场所,注意保持场所清洁和干燥,以防污染和损坏零件。
3.全部零件要进行彻底的清洗处理,以防残留杂质影响检测效果。
3.3 电动机检查在电动机拆卸下来并清洗干净后就可以进行电动机的检查。
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清洗、测量和记录磁极铁和线圈线圈阻值。
2.检查各部位的轴承、联轴器、传动轮等是否有松动、损坏和变形等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能正确、科学地检修。
2.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电动机维修保养标准操作方法,适用于中、小型交、直流电动机的维护和检修。
3. 职责设备维修人员负责本程序的实施。
4.检修类别4.1 检修类别检修类别分小修、中修、大修。
4.2 检修间隔期表15.检修内容5.1 小修5.1.1 检查轴承油质、油量和油环,更换润滑脂。
5.1.2 检查及处理电动机引线的连接情况和绝缘包扎情况。
5.1.3 检查处理电动机外壳的接地线。
5.1.4 检查清理滑环和换向器,调整或更换电刷。
5.1.5 测量定、转子线圈及电缆线路的绝缘电阻,如果阻值低,要进行干燥处理。
5.1.6 检查清扫电动机的开关、保护、信号、通风、冷却等附属装置。
5.2 中修5.2.1 包括小修内容5.2.2 清扫定子、转子绕组、铁芯以及通风沟内的积尘污垢。
5.2.3 检查定子线圈(磁极线圈)和槽楔的绝缘有否松动,铁芯有否松动变色,以及与转子有无磨擦现象,必要时进行刷漆、干燥、焊接、绑扎等绝缘处理。
5.2.4 检查转子鼠笼条(或线圈),端环有无断裂,转子平衡块以及风扇螺钉情况,防松装置是否完整。
5.2.5 检查电枢线圈有否断线,电枢绕组线圈与整流片间的焊接是否牢固,修整流子表面检查电枢线圈对地的绝缘电阻。
5.2.6 检查和更换轴承、风叶、风罩。
5.2.7 检查防爆电动机的接合面有否因裂纹磨损、腐蚀等原因而失去防爆性能,必要时测量防爆间隙。
5.2.8 电动的组装、喷漆、防腐及其组装前后的电导规定试验,经过检修后的电动机,应进行空载和起动试验。
5.3 大修5.3.1 包括中修内容5.3.2 拆开电动机所有零部件进行清洗、防腐、油漆。
5.3.3 铁芯的紧固处理。
5.3.4 更换定、转子部分或全部线圈,并进行浸漆和干燥处理。
5.3.5 更换损坏的集电环,换向器(整流子),并精车、接槽和磨光。
5.3.6 清扫紧固励磁装置(硅励磁装置),并进行必要的测试。
5.3.7 刷架、刷握装置的分解和检修,更换损坏和修整弹簧。
5.3.8 组装,进行规定的试验。
5.3.9 试运转。
6.检修前的准备6.1 技术准备6.1.1 做好设备说明书、技术标准、图样等技术资料的准备,应熟悉电动机的各项技术指标和性能,掌握其结构组成和接线方式。
6.1.2 应了解设备的性能,并测试数据(包括:主要技术参数、绝缘电阻、耐压试验、电流、电压、泄漏电流、各部升温、振动、轴窜量等)6.2 材料准备6.2.1 电气材料,更换件。
6.2.2 检测仪器、拆装工具等。
6.3 安全技术准备6.3.1 对所有公用器具、检测仪器仪表、保护设施等进行检查,保证其精度并且安全可靠。
6.3.2 现场检修应根据环境条件,做好防火、防爆、防毒、防高温等安全措施。
7.检修方法7.1 拆卸7.1.1 注意事项a.电动机解体时,必须对所有螺丝、刷架及垫铁等零件妥善保存,并做好标记,以便在装配和找正时归原位。
b.滑环及整流子须包上厚纸防止碰伤。
c.对防爆电动机要采取措施保护好密封面和防爆面。
7.1.2 电动机转子a.抽出和装进转子,所用钢丝绳不应碰到转子、轴承、滑环和线圈。
b.最好将转子放在硬衬垫子上(如枕木之类)。
c.应特别注意不使转子碰到定子,因此,在抽出或放进转子时,必须用空隙透光的方法检查。
d.用钢丝绳栓转子的部位,必须衬以木垫,以防止转子在钢丝绳上滑动。
7.1.3 异步电动机。
a.切断电源,拆掉电动机电源引接线。
b.脱开联轴器或皮带,松掉地脚螺栓和接地螺钉。
c.松开联轴器或皮带轮上的压紧螺钉或键定位销子,用拉具(三爪)拉下联轴器或皮带轮。
d.拆下风罩和风扇。
e.对称松掉前、后端轴承螺钉,取下前后外边轴承盖。
f.对称地松掉前后端盖螺钉,先拆下轴伸侧端盖,然后将非轴伸端的端盖(连同转子)与定子稍微脱离,使转子落在定子铁芯上。
g.用长套管套在转子一端轴头上,将转子从定子内孔中稍微抬起并抽出(对绕线转子应先拆除电刷、刷架和引接线),注意不要碰伤定子或转子绕组。
h.用拉具卸下转子两端轴承,并取下里面的前后轴承盖。
7.1.4 直流电动机。
a.切断电源,拆除电动机的所有连接线。
b.打开电动机视窗或通风窗,从刷握中取出电刷,拆下刷杆上的连接线,作好刷杆座位置的标记。
c.拆除换向器端的端盖螺钉、轴承盖螺栓、取下轴承外盖、端盖和刷架。
d.拆除轴伸端的端盖螺栓,把连同端盖的电枢从定子内抽出.e.将连同端盖的电枢放在木架上,注意不要以换向器为支撑放置。
f.如需要,再拆卸轴端的端盖、轴承盖及轴承。
7.2 定子7.2.1 检查定子铁芯时,应注意定子铁芯是否压紧,可用小刀或锐利的螺丝刀试验。
如压得很紧,小刀或螺丝刀应该不能插入铁芯片间;如果铁芯有松驰,应在松驰处打入绝缘板制成的楔子。
7.2.2 检查铁芯内部发热面如有烧成的蓝色痕迹,应做铁芯发热试验。
7.3 转子7.3.1 用压缩空气将转子吹净(或用吹风机、皮老虎吹)。
7.3.2 检查鼠笼转子如有笼条断裂、细条、缩孔、汽泡等缺陷,应修复或更换。
7.3.3 对绕线转子的检查,除检查线圈和绑线的绝缘状况,必要时应加强绝缘或更换新绕组并进行机械平衡(动平衡和静平衡)的样验。
7.3.4 检查滑环,换向器情况,其表面不平滑状况应不超过0.5mm,且在运行中无火花发生,否则,应进行旋磨,并用“0”号细砂纸打出金属光泽。
7.3.5 检查线圈、线棒和接头焊接情况。
7.3.6 检查风扇本身及其固定情况。
对风叶折断、风扇松动缺陷应修复、更换、紧固。
7.3.7 测定轴承座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
7.4 绕组7.4.1 检查线圈的绝缘有无损坏和漆膜的状况。
7.4.2 特别应检查线圈的槽口部分和端部的固定状况,必须处理松动和变色槽楔,紧固端部松驰的绑块、绑线。
7.4.3 清除线圈上积尘和油垢时,严禁使用金属工具,以免损伤绝缘层。
a.压缩空气吹除时,空气要清洁,不准含有油分和水分;b.如果用汽油、溶剂油、四氯化碳等清洗线圈时,应注意通风,防止静电着火或中毒。
7.4.4 绕组重绕a.记录电动机的铭牌、型号规格及技术数据。
b.拆除绕组,记录绕组数据。
c.制造绕线模型。
d.绕制线圈,下线接线。
e.浸漆烘干。
f.试验。
7.5 电刷7.5.1 电刷与滑环和换向器表面应吻合,压力适宜。
7.5.2 刷架与横杆应紧固,并清除绝缘衬管、绝缘垫及滑环间的污垢,如有破损应更换。
7.5.3 检修的电刷铜瓣与刷架应连接良好。
7.5.4 更换的刷架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规定要求。
7.6 轴承7.6.1 用煤油或汽油将轴承、轴瓦洗净,测定轴承的间隙,超过允许值时,应更换滚动轴承,或重新浇铸轴瓦。
7.6.2 滑动轴承的轴承盖、轴承放油门及轴头应严密(否则就会发生甩油现象),检修中应采取如下措施:a.带油环的选择必须适于轴的尺寸和转速。
b.轴封与轴的间隙,不超过0.1-0.15mm。
c.轴承组装严密,以免漏入空气,运行中不应打开轴承端盖,滑环上的窥视孔应经常关严。
7.7 干燥7.7.1 局部或全部更换的线圈与受潮的电动机,应进行干燥;长期不用的电动机,应该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和吸收比,并根据测量结果判断电动机是否需要干燥。
7.7.2 电动机干燥的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分别采用下列方法:a.外部加热法;b.短路干燥法;c.混合法(即a、b两法同时采用);d.直流干燥法;e.定子铁损法。
7.8 装配电动机装配按拆卸的相反顺序进行。
8.检修质量标准8.1 定子8.1.1 各部位螺钉、紧固件应无损伤,并齐全,紧固。
8.1.2 铁芯硅钢片无松动、无尘垢,通风孔无堵塞。
8.1.3 绕组在槽内安放紧固,垫片和槽楔无松动,绕组绝缘无损伤,漆层完整,绑块绑绳无松裂。
8.1.4 绕组接线正确,布局合理;新换线圈不允许超过一接头,接头位置放在端部。
8.1.5 绕组引线和中性点各处连接点焊接牢固,接触良好,用螺栓连接时要有合适的垫片和防松措施,支持绝缘应无裂纹等缺陷。
8.1.6 喷漆均匀、无滴流、无遗漏。
8.2 转子8.2.1 铁芯(包括磁极铁芯)无松动、无尘垢,通风孔无堵塞。
8.2.2 转子绕组(包括磁相线圈)安放牢固,垫片和槽楔无松动,绕组绝缘无损伤,漆层完整,绑扎无松裂。
8.2.3 绕组接线正确,连接点焊接良好。
8.2.4 笼型转子的笼条、端环无开焊断裂;搭接导板连接紧固,接触良好,以0.05mm塞尺塞进深度就不超过5mm。
8.2.5 励磁引线、转子风翅和各部位螺钉配件应齐全,并无松动。
8.2.6 定子与转子间隙均匀。
8.3 集电环、换向器部分8.3.1 集电环a.集电环、换向器的连接线、引接线应包扎良好,接线正确,固定可靠。
b.集电环运行应满足表2技术条件。
表2c.滑环表面应光滑,无损伤、油垢,精车后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为1.6-0.8μm。
8.3.2 换向器a.换向器的换向片数无误,组装后各电刷间的换向片数应相等。
b.换向器工作表面必须是圆柱形,外径和长度准确,不允许有凸凹片,精车后,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1.6μm。
c.换向器圆度允差小于0.5mm,外圆的径向圆跳动不超过表3规定。
表3d.换向片与轴中心线平行,在换向片全长允许的平行度公差见表4规定。
表4e.换向器各零件不应有松动脱落等现象。
f.换向片间绝缘应凹下0.5-1.5mm。
g.换向器的火花等级见表5。
表58.4 电刷、刷握和刷架8.4.1 更换电刷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电动机上不得用不同牌号的电刷。
8.4.2 刷握、刷架安装牢固,封罩密封,通风良好。
8.4.3 刷握的中心线应与换向器、集电环的表面中心线在同一平面内,刷握底边距换向器或集电环表面之距离为2-4mm 。
8.4.4 电刷与刷握应保持0.10-0.20mm 的间隙,使电刷在刷握内活动自如,电刷顶部与刷握上部之距离为2mm 以上。
8.4.5 电刷应在集电环或换向器的整个表面工作,不得靠近边缘,接触面积不少于单位电刷面积的75%. 8.5 轴承8.5.1 轴承应无破损、麻点,转动灵活无卡涩,声音正常。
8.5.2 滚动轴承轴向间隙0.3mm 。
8.5.3 滚动轴承的径向允许间隙见表6。
表68.5.4滑动轴承的允许间隙见表7表78.5.5 滑动轴承的轴向窜动允许值见表8表88.5.6 电动机轴承的润滑应符合有关规定。
8.5.7 高速轴承加入润滑脂的量,应为内部空隙的1/2,一般轴承为2/3;同一轴承内,不得加入不同的润滑脂。
8.6 试验8.6.1 直流电动机的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8.6.2 交流电动机的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见表10规定。
表108.6.3 测量线圈的直流电组,其值相互差别及其与制造厂最初测量值比较,均不超过2%,中性点未引出的电动机线间直流电阻其相互差别应不超过其最小值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