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 化学实验探究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一)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一)一、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 2、Br 2、Fe 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1)①检查气体发生装置A 的气密性的操作是。
②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
D 装置中:红色慢慢褪去。
E 装置中:CCl 4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
①2,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 。
②欲探究E 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 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AgNO 3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沉淀产生。
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仅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③将少量BrCl 通入到碘化钾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二、甲、乙两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硝酸与铁反应的产物。
文献记载:I .在浓硝酸和活泼金属反应过程中,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其生成的产物有+4、+2、﹣3价等氮的化合物。
II .FeSO 4+NO Fe(NO)SO 4(棕色) ∆H <0 。
III .NO 2和NO 都能被KMnO 4氧化吸收。
(2)检验是否生成﹣3价氮的化合物,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取少量B 中溶液,加热,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依据该现象得出的结论是A 中有NO 生成。
(4)乙认为甲得出A 中有NO 生成的证据不足。
为获取充足的证据,乙仍.采用该装置和操作进行对照实验,乙作出的改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NO 生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证明A 溶液中是否含有Fe 2+和Fe 3+,选择的药品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
a .铁粉b .溴水c .鉄氰化钾溶液d .硫氰化钾溶液三、为验证氧化性Cl 2>Fe 3+>SO 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 A 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2021年北京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讲解——探究MnO2和浓盐酸的反应
的顺序是 KCl>KBr>KI ,从原子结构角度说明理由
。
Cl—、Br—、I—都是第VIIA族的离子,
还原反应:MnO2+2e-+4H+=Mn2++2H2O 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加,离子原子 半径逐渐增大,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氧化反应:2X— —2e—=X2
同浓度的KCl、KBr和KI还原性越来越强,反应所需氧化剂的氧化性 减弱,最低c(H+)按照KCl、KBr和KI越来越小。
氧化反应中:降低反应物的浓度或增大 还原反应中:增大还原产物的浓度或减 生成物的浓度,还原剂的还原性减弱。 小反应物的浓度,氧化剂的氧化性减弱。
加热
MnO2+4H++2Cl— ==Mn2+ +Cl2 +2H2O
已知: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还原剂 的还原性越强,反应就越容易发生.
④补充实验证实了③中的分析。
还原反应:2H++2e—= H2↑ 氧化还原:Ag—e—=Ag+
Ag+ +I—=AgI↓,因为AgI 溶解度最小使得Ag还原性增强的最多,反应能 够发生。
比较AgX的溶解度,AgI 溶解度最小,Ag++I-= AgI↓使得Ag还原 性增强的最多,使得2Ag+2H+=2Ag++ H2↑反应得以发生 。
还原型,
Eθ值越大,电对的氧化型氧化性越强,还原型还原性越弱;
非标准状态,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Z为电对中得失电子的数目)
(2021北京19)某 小 组 探 究 卤 素 参 与 的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 从 电极反应角度分析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变化规律。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
1.亚硝酸钠(NaNO2)在漂白、电镀等方面应用广泛。
以木炭浓硝酸、水和铜为原料制备亚硝酸钠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室温下,①2NO+Na2O2===2NaNO2②3NaNO2+3HCl===3NaCl+HNO3+2NO↑+H2O③酸性条件下,NO或NO2ˉ都能与MnO4ˉ反应生成NO3ˉ和Mn2+回答下列问题:(1)检查完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后,实验开始前通入一段时间N2,然后关闭弹簧夹,再滴加浓硝酸,加热。
通入N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C中反应开始阶段,固体产物除NaNO2外,还含有的副产物有Na2CO3和__________(写化学式)。
为避免产生这些副产物,应在装置B、C间增加干燥管,则干燥管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写名称)。
(5)利用改进后的装置将3.12gNa2O2完全转化为NaNO2,理论上至少需要木炭__________g2.氯酸钾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是焰火、照明弹等的主要成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备氯酸钾。
回答下列问题:C中”)。
①实验设计表中V1=____________;V3 =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1号试管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2号试管实验现象为“黄色溶液”,取少量该溶液加入淀粉溶液显蓝色。
假设氧化产物唯一,还原产物为KCl,则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14 氢氧化亚铁、高铁酸盐的制备实验探究 -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解析版)
微专题14 氢氧化亚铁、高铁酸盐的制备1.(2019·浙江·高考真题)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气密性已检查)制备Fe(OH)2白色沉淀。
Array请回答:(1) 仪器1的名称________。
装置5的作用________。
(2) 实验开始时,关闭K2,打开K1,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打开K2,关闭K1,发现3中溶液不能进入4中。
请为装置作一处改进,使溶液能进入4中________。
(3) 装置改进后,将3中反应后溶液压入4中,在4中析出了灰绿色沉淀。
从实验操作过程分析没有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________。
【答案】(1) 滴液漏斗(分液漏斗)液封,防止空气进入装置4(2)在装置2、3之间添加控制开关(3)装置4内的空气没有排尽【解析】该装置制备Fe(OH)2白色沉淀的思路是在排尽空气的气氛中,先将铁屑和稀硫酸反应得到FeSO4,再利用气体产生的气压把FeSO4溶液压至装置4中与NaOH反应,得到Fe(OH)2,注意所需试剂也需要加热除掉溶解氧。
(1)观察仪器1特征可知是分液漏斗或者滴液漏斗,该反应需要置于无氧环境,注意这里跟防倒吸无关,可知装置5的作用是液封,防止空气进入装置4。
(2)实验开始时,关闭K2,打开K1,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打开K2,关闭K1,发现3中溶液不能进入4中。
如此操作,不行的原因在于仪器1产生的H2从左侧导管溢出,那么没有足够的压强不能将FeSO4溶液挤出,因而在装置2、3之间添加控制开关即可。
(3)灰绿色沉淀产生的原因是Fe(OH)2被空气氧化,因为装置4中空气没有完全排尽。
2.(2022·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以相同的流速分别向经硫酸酸化和未经酸化的浓度均为0.1mol·L-1的FeSO4溶液中通入O2.溶液中pH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已知:0.1mol·L-1Fe3+生成Fe(OH)3,开始沉淀时pH=1.5,完全沉淀时pH=2.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酸化的FeSO4溶液中发生反应:4Fe2++O2+4H+=4Fe3++2H2OB.图2中,t=0时刻,FeSO4溶液pH=5.7是由于Fe2+发生了水解反应C.由图2可知,未酸化的FeSO4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Fe(OH)3的同时还生成了H+D.若向FeSO4溶液中先加入过量NaOH溶液再通入O2,pH先增大后明显减小【答案】D【解析】A.由图1可知,向酸化的FeSO4溶液中通入氧气,溶液的pH值未超过1.4,则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还没开始沉淀,即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4Fe2++O2+4H+=4Fe3++2H2O,A正确;B.由于未加硫酸酸化,但t=0时刻,FeSO4溶液pH=5.7,则说明是亚铁离子水解导致的,其水解方程式为:Fe2++2H2O Fe(OH)2+2H+,B正确;C.由图2的曲线变化趋势可知,溶液中的反应使其pH值下降,根据氢氧化铁的沉淀范围可知,氧气将亚铁离子氧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同时生成氢离子,该反应为:4Fe2++O2+10H2O =4Fe(OH)3↓+8H+,C正确;D.根据所给条件可知,若向FeSO4溶液中先加入过量NaOH溶液再通入O2,发生的反应为:Fe2++2OH-=Fe(OH)2↓,4Fe(OH)2+O2+2H2O= 4Fe(OH)3,所以加入氢氧化钠后,溶液的pH会增大,通入氧气后,由于消耗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会继续增大,D错误;故选D。
高一化学实验探究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实验探究试题答案及解析1.实验室用NaOH固体配制250 mL 1.25 mol/L的NaOH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250 mL 1.25 mol/L的NaOH溶液)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五项中的;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A、用30 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用天平准确称取所需的NaOH的质量,加入少量水(约30 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C、将已冷却的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4)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A、称量NaOH时,砝码错放在左盘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②)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E、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答案】(1)12.5,250,(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①③⑤;(3)B、C、A、F、E、D;(4)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
容量瓶盛放热溶液时,体积不准;(5)A、B、C。
【解析】配制250 mL 1.25 mol/L的NaOH溶液,需用250 mL容量瓶,m(NaOH)=0.25L×1.25mol/L×40g/mol=12.5g;制备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洗涤液都要移入容量瓶内,否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将偏小;容量瓶都有使用温度,溶液注入瓶内前需恢复到室温,防止因热胀冷缩而影响溶液浓度;使用天平称量,右盘砝码质量+游码=左盘物质质量,砝码错放在左盘,则物质质量变小,溶液浓度偏低;转移溶液时有液滴洒在瓶外,则有少量氢氧化钠外溅,溶质质量变小,溶液浓度偏低;加蒸馏水超过了刻度线,溶剂过量,溶液浓度偏低;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剂加入量变小,溶液浓度偏大;配制前,容量瓶中的蒸馏水对溶液浓度无影响。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及答案高考化学中难度较高的实验探究题,是备考的重点训练题目。
以上就是店铺带来的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及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1.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装置:⑴ 实验室常用装置E制备Cl2,指出该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⑵ 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 D____________________⑶ 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 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下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
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指出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SO2和Cl2通过浓硫酸中的目的:。
②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③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2.(A).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
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160 g/L NaOH溶液是指160 g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
(1)160 g/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若要计算该溶液的质量分数,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用文字说明)。
(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b.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c.将NaClO3氧化成ClO2(3)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十年高考化学实验题研究与分析
十年高考化学实验题研究与分析宁德一中高二七班课题组高中化学,知识点多,概念多,很多东西又很抽象,难以理解,给复习带来很大难度。
学习高中化学要做到三抓,即抓基础、抓思路、抓规律。
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提高能力的保证。
学好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基本概念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在做题中要善于总结归纳题型及解题思路。
化学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规律的,掌握了规律就能驾驭知识,记忆知识。
关于化学有一种说法就是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因为化学要记要背的东西很多,而且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阅读与动手、动笔结合。
要自己动手推演、计算、写结构式、写化学方程式,或者动手做实验,课后抽时间用"VCM仿真实验"多做实验,通过实验来验证、加深印象和帮助理解,有时还要动手查找资料来核对、补充某些材料。
同时在化学学习中,经过思考提出存在于化学事物内部或化学事物之间的矛盾,即化学问题,由自己来加以研究和解决,或者在自己解决不了时请求别人帮助解决,是化学学习的一种基本活动方法,也是提高化学学习效果的一种基本方法。
首先,高中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其次,高中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是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分别进行观察。
观察的同时还要积极地思维。
在高考中,实验化学的题目占了不少分值。
从近十年的高考化学卷看,化学实验题与化学实验紧密相关的题目数量明显增多,分数值加大。
题数一般5题左右,其总分在30分上下。
占全卷的20%---24%。
除此之外。
在化学理论题,有机题,无机题,计算题与实验题紧密相关的题也不少,如果将这些统计在内,其总分在45分左右,占全卷的30%,说明了化学实验题在卷面中是很可观的,如果能掌握化学实验题的方法,技巧对化学的学习,考察都是相当有帮助。
高考化学实验题题型多样,有单一卷的单选和多选的客观题,二卷的主观题。
高考化学实验题
高考化学实验题
1. 分析硫酸铜晶体的水合程度
金属铜加入稀硫酸中,生成蓝色溶液。
将该溶液慢慢加热,观察到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最终变为白色,产生白色固体沉淀。
通过测定溶液的质量变化,推测出硫酸铜晶体的水合程度。
2. 探究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将等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铁粉。
观察到试管中出现红棕色沉淀,并观察反应的起始时间和沉淀的形成速率。
通过比较不同浓度的铁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
3. 研究电解质对电解液导电性的影响
选取若干常见的电解质,如硫酸、盐酸、氯化钠等,将它们分别溶解在蒸馏水中,制备成不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
通过测定溶液的电导率,研究电解质对电解液导电性的影响。
4. 确定食盐中的铁含量
将一定质量的食盐溶解在水中,加入亚硝酸钠溶液,生成红棕色沉淀。
通过比较不同食盐样本颜色深浅的区别,判断其中的铁含量。
通过对溶液中沉淀的回收、洗涤与干燥,测定沉淀的质量,计算食盐中的铁含量。
5. 研究酶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降解作用
将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模拟废水与酶溶液混合,观察到溶液发生颜色变化。
通过对溶液的吸光度测定,研究酶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降解作用及其程度。
高中化学高考精品备课教案: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实验探究
化学实验基础(含答案)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实验探究课标要求核心考点五年考情核心素养对接1.能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并进行实验验证;能根据物质的特征反应和干扰因素选取适当的检验试剂。
2.能观察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能说明假设、证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用恰当形式表达和展示实验成果物质性质实验探究2021湖北,T18;2020全国Ⅰ,T27;2020全国Ⅲ,T26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影响化学变化的因素,学会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研究化学反应。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理解、描述和表示化学中常见的认知模型,指出模型表示的具体含义,并运用理论模型解释或推测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
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根据文献和实际需要提出综合性的探究课题,根据假设提出多种探究方案,评价和优化方案,能用数据、图表、符号等处理实验信息化学反应原理实验探究2023湖北,T18;2023北京,T19;2022广东,T17;2021北京,T16;2021广东,T17;2021福建,T12;2019北京,T28命题分析预测1.近年来高考中有关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探究类实验题不断增多,考查考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难度较大,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2.预计在2025年高考中有可能还会出现有关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探究类实验题,该类试题可能是化学实验题的命题新方向考点1物质性质实验探究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等。
(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2.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1)验证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对物质具备的性质去求证,关键是设计出简洁的实验方案,要求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安全可行。
(2)探索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物质结构特点或从所属类型的典型代表物去推测该物质可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质,而后据此分别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去探索它可能具有的性质。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
5、在溴水中加入镁粉,溴水褪色。对于褪色的原因,甲认为是溴溶于水后,溴 、在溴水中加入镁粉,溴水褪色。对于褪色的原因,甲认为是溴溶于水后, 和水发生了可逆反应: 和水发生了可逆反应 Br2+H2O HBr+HBrO
当向溴水中加入镁粉之后,则发生以下两种反应: 当向溴水中加入镁粉之后,则发生以下两种反应: Mg+2HBr=MgBr2+H2↑ Mg+2HBrO=Mg(BrO)2+H2↑
2、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对粉末状Na2SO3样品是否变质进行探究,并希望用未变质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对粉末状 样品是否变质进行探究 进行探究, 固体制取SO 在水中的溶解性为: 体积水约溶解 体积SO 体积水约溶解40体积 的Na2SO3固体制取 2-,SO2在水中的溶解性为:1体积水约溶解 体积 2。 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白纸、 样品、 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白纸、Na2SO3样品、1 mol·L-1H2SO4、 12 mol·L-1H2SO4、 6 mol·L-1HNO3、0.01 mol·L-1KMnO4、BaCl2溶液、品红试液、NaOH溶液、稀盐酸、 溶液、品红试液、 溶液、 溶液 稀盐酸、 蒸馏水。 蒸馏水。 固体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请指出 2SO3固体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请指出Na 。 样品是否变质的探究,提出合理假设: (2)请完成对 2SO3样品是否变质的探究,提出合理假设: )请完成对Na 假设1: 样品完全没有变质 完全没有变质; 假设 :Na2SO3样品完全没有变质; 假设2: ; 假设 : 假设3: 假设 : 。 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不要在答题卷上作答) 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不要在答题卷上作答) ②实验过程 根据假设方案,对假设2和假设 进行实验,判断Na 和假设3进行实验 样品是否变质。 根据假设方案,对假设 和假设 进行实验,判断 2SO3样品是否变质。请在答题卷 上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可不填满) 上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可不填满) 。(可不填满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分析及复习策略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分析及复习策略作者:刘春霞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4年第08期实验探究题是近年来广东等省份自行高考命题以来的热点题型,其设置的情境新颖、取材广泛、考查灵活,具有探究性、开放性及灵活性等特点。
以化学实验为基础,考查实验方案设计是其命题的重点和落脚点。
同时,它对一线的探究教学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等功能,也是考查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
但这样的实验探究题却是学生最难得分的大题之一。
因此,在高考备考复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和实验能力,是我们教师共同探索的课题。
一、近三年广东高考实验探究题的课本来源处及考向对比二、出题规律1.在问题设置上常常包含了对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元素化合物性质的考查,如:2.在问题设置上考查了学生对陌生实验信息的提取与加工、数据处理和绘图等能力。
例如:2012年-33(3)③白色晶体苯甲酸的检验:加热使其融化,测其熔点。
现象:熔点为122.4℃。
结论:苯甲酸。
2013年-33(2)③比较必修2与选修4中两种类型原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
(3)设计原电池,并画出装置图。
3.命题趋势:纵观三份试题,均以《实验化学》知识点为载体,考查实验综合能力。
背景新颖,考点紧扣教材,重视课本上的插图,整合必修与选修课本上相关的演示实验、科学探究及相对应的课后习题拓展与延伸。
三、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备考复习的应对策略1.加强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建构上述三者是历年高考实验题的考核重点,其中常考的知识点有:①常用仪器的使用、药品的保存及取用;②实验的规范操作:过滤、分液、洗涤、重结晶、气密性的检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等;③常见气体的制备;④物质(或离子)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复习,抓住实验主干,进行知识点梳理,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层次的专题训练,使知识融会贯通。
此外,我们还应引导学生自主梳理,主动构建相关模块的知识网络,做到正确理解、有序贮存。
高一化学实验探究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实验探究试题答案及解析1.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1,则曲线a、b、c、d所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A.3-4-1-2B.1-2-4-3C.4-2-3-1D.3-4-2-1【答案】D【解析】从图象可以看出,反应速率由快到慢依次是abcd.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已知,增大反应物浓度,升高反应温度,扩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都能提高反应速率”来看,组别3反应物温度最高,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最大,因此反应速率最快,应对应曲线a.组别4反应物浓度比12高,反应温度比1高,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比12大,因此反应速率排第二,故组别4对应曲线b.组别2温度比1高,其他和1相同,因此反应速率排第三,故组别2对应曲线c.组别1反应速率最慢,对应曲线d.故选D。
【考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点评:此题考查当铁等质量时,探究盐酸浓度、反应温度、铁的颗粒大小不同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探究过程中,需仔细分析,反复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结果。
2.铝镁合金已成为轮船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不同品牌铝镁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下列两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填写下列空白。
[探究一] 实验方案:铝镁合金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实验装置如下图,问题讨论:(1)反应完毕,每间隔1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直至不变。
气体体积减小的原因是(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除外)。
(2)为使测定结果尽可能精确,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除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足量盐酸使合金完全溶解和按(1)操作外,请再写出两点:①②(3)如果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0.51g镁铝合进行实验,测得生成气体体积为560 mL(已折算成标况下体积),请计算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
(请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 实验探究大题(一)习题
高考化学 实验探究大题(一)习题 演练1 甲、乙两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氨分子中氮、氢原子个数比,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先用制得的氨气排尽洗气瓶前所有装置中的空气,再连接洗气瓶和气体收集装置,立即加热氧化铜。
反应完成后,黑色的氧化铜转化为红色的铜。
下图A 、B 、C 为甲、乙两小组制取氨气时可能用到的装置,D 为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甲小组测得:反应前氧化铜的质量为1m g 、氧化铜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m g 、生成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1V L 。
乙小组测得:洗气前装置D 的质量3m g 、洗气后装置D 的质量4m g 、生成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2V L 。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a 的名称: 。
(2)检查A 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
(3)甲、乙两组选择不同方法制氨气,请将实验装置的字母编号和制备原理填写在下表空格中。
实验装置 实验药品 制备原理 甲小组 A 氢氧化钙、硫酸铵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乙小组 ② 浓氨水、氢氧化钠 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氢氧化钠的作用:③)甲小组用所测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
(5)乙小组用所测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明显小于理论值,其原因是。
为此,乙小组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装有某药品的实验仪器,重新实验。
根据实验前后该药品的质量变化及生成氮气的体积,得出合理的实验结果。
该药品的名称是 。
演练2 某校两个班的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后分别探究足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的过程。
一班小组设计了下图装置:试回答:(1)请从甲、乙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填入B 、C 中,并进行正确连接,a 接 接d (用序号表示)。
(2)D、E两支试管中CCl4的作用是。
(3)本实验能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
(4)D中出现浑浊的离子方程式为。
(5)某学生注意观察到:实验开始后,C、D、E中均有气泡产生;随后气泡量减少,品红溶液褪色,D中出现浑浊;反应一段时间后,C、D、E中的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
十年高考化学实验探究真题后附答案
十年高考化学实验探究真题
2009北京高考27.(14分)
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 氧化成2NO ,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 。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 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 反应,能与NO 2反应
O H NaNO NaNO NaOH NO 223222++=+
(1) 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乘放的药品依次..
是 (2) 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
(3) 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装置②的作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 该小组得出的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6)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
甲同学认为是该溶
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
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
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 (选填序号字母)。
高一化学实验探究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实验探究试题答案及解析1.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滴加FeCl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②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帮助该同学达到实验目的,你提出的对上述操作的改进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实验中所提供的几种试剂)。
(4)某同学在50 mL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A、B、C三点所表示的瞬时反应速率最慢的是______。
【答案】(1)2H2O22H2O+O2↑(2)研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加快H2O2分解速率,使实验现象易于观察(3)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盛有相同温度热水的烧杯中,或向两支试管中同时滴入2滴1mol/LFeCl3溶液,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4)C点【解析】(1)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
(2)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 5mL 5% H2O2溶液,各滴入1~2 滴1mol/L FeCl3溶液。
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说明过氧化氢分解能发生,试管A、B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 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两支试管不同点是试管A的温度比试管B的温度低,说明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而开始加滴加FeCl3溶液,目的加快H2O2分解。
因此实验①的目的是研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而加入氯化铁的作用是加快H2O2分解速率,使实验现象易于观察。
从近几年高考化学实验题看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从近几年高考化学实验题看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究式实验教学法兼析近三年高考中化学实验题首先让我们一起看看近几年高考中理科综合中的化学实验题:从考试的结果来看,学生普遍反应是:题目很难、不知道如何分析、不知道怎么答题等,得分率特别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一些中学教师对实验教学不重视,观念落后,认为实验做不做,一个样。
2.一般中学的实验教学方式仍停留在传统的、落后的模式上,传统的实验教学的主要方式是:重理论轻操作、重结果轻过程,从思维的层次上看一般只训练了简单的直觉行动思维,没有涉及比较高级的抽象逻辑思维,如集中思维、发散思维等。
3.教材中编写的实验,无论是学生实验,还是演示实验,绝大部分为验证性实验。
4.大部分中学实验教学,一般是背实验、记实验,没有亲自动手做实验。
5.有些中学学生既使动手做实验,也是按着书上叙述按步就班,或照搬照抄。
6.学校教学的硬件条件太差等等。
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我通过几年的实践,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方式,效果较好,在近几年高考中,我教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在做化学实验题时,一般能顺利完成。
现首先将该教学方式与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的各方面比较如下:从上面比较中,我们能看到,探究式实验教学,非常适用于当今的实验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样,对于做好高考的化学实验题很有帮助。
如我在讲有关喷泉实验这一内容时,我运用了实验探研式教学,具体是这样进行的:1.课前观察、回忆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喷泉(如广场的人工喷泉、泉水中自然喷泉等),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这些喷泉产生的原因。
(去问相关工作人员、或查资料,可上网等)2.用氨气演示喷泉实验,介绍相关物质和具体操作。
3.通过讨论分析人工喷泉、用氨气进行实验喷泉和自然泉中的喷泉产生的根本原因。
4.根据喷泉产生的原理,设计喷泉实验。
5.根据每个人自己的设计方案自己完成喷泉实验,并分析自己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化学实验探究专题-控制单一变量(西安高新一中 王亚丽)1
07-海南-17. 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序号
金属 质量
1 0.10 2 0.10 3 0.10 4 0.10 5 0.10 6 0.10 7 0.10 8 0.10 9 0.10
(3) Ag2SO4
(4)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增加锌粒的 比表面积等
(5)①30 10 17.5 ②灰黑 暗红 ③当加入一定量的CuSO4后,生成的单质Cu会沉积 在Zn的表面,降低了Zn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高考理科试题分析》 (2008年·课程标准实验版)
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当加入一定量的CuSO4 后,生成的单质Cu会沉积在Zn的表面,降
低了Zn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
【答案】
(1) Zn + CuSO4 ZnSO4 + Cu Zn + H2SO4 ZnSO4 + H2
(2)CuSO4与Zn反应产生的Cu与Zn形成Cu/Zn微电池, 加快了氢气产生的速率
实验 混合溶液
A
B
C
D
E
F
4mol·L-1 H2SO4 /mL
30
V1
V2
V3
V4
V5
饱和CuSO4溶液 /mL
0
0.5 2.5
5
V6 20
H2O /mL
V7
V8
V9 V10 10
0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 1= ,V 6= , V 9= ;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中的金属呈
色,实验E中的
金属呈
V1
V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实验探究
2010 27.(13分)
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
(5)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北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2011 27.
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1)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中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__,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性。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
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进行实验,B中现象: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
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试验。
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文献记载:在强碱条件下,加热银氨溶液可能析出银镜。
某同学进行如下验证和对比实验。
装置
实验序号
实验Ⅰ
该同学欲分析实验Ⅰ和实验Ⅱ的差异,查阅资料:
a.
b.AgOH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Ag2O
(1)配制银氨溶液所需的药品是
(2)经检验,实验Ⅰ的气体中有NH3,黑色物质中有Ag2O.
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产生的现象是
②产生Ag2O的原因是。
(3)该同学对产生银镜的原因提出瑕设:可能是NaOH还原Ag2O。
实验及现象:向AgNO3溶液中加入,出现黑色沉淀;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
(4)重新假设:在NaOH存在下,可能是NH3还原Ag2O。
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现象:出现银镜。
在虚线框内画出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取NH3的装置简图。
(5)该同学认为在(4)的实验中会有Ag(NH3)2OH生成.由此又提出假设:在NaOH存在下,可能是Ag(NH3)2OH 也参与了NH3,还原Ag2O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①有部分Ag2O溶解在氨水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验结果证实假设成立,依据的现象是。
③用HNO3,消洗试管壁上的A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i.
ii.
iii.
(1)Cl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是。
(2)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
(3)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
推测现象i的白雾由HCl小液滴形成,
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 实验a目的是。
②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1,理由是。
(4)现象ii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1-发生反应。
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
(5)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HC1,无明显变化。
取上层清液,加入BaC1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则沉淀X中
含有的物质是。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iii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
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碳、硫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是将钢样中碳、硫转化为气体,再用测碳、测硫装置进行测定。
(1)采用装置A ,在高温下x 克钢样中碳、硫转化为CO 2、SO 2。
①气体a 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钢样中硫以FeS 的形式存在,A 中反应:3FeS+5O
2 1_____ +3________。
(2)将气体a 通入测硫酸装置中(如右图),采用滴定法测定硫的含量。
①H 2O 2氧化SO 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NaOH 溶液滴定生成的H 2SO 4,消耗z mLNaOH 溶液,若消耗 1 mLNaOH 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y 克,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将气体a 通入测碳装置中(如下图),采用重量法测定碳的质量。
①气体a 通过B 和C 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计算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应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温
2010 27. (1):CL:CL:......
(2)淀粉KI 试纸变蓝 (3)CL 2+2Br - =Br 2+2CL -
(4)打开活塞b ,将少量C 中溶液滴入D 中,关闭活塞b ,取下D 震荡。
静至后CCL 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5)确认C 的黄色溶液中无CL 2,排除CL 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6)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011 27.(15分) (1)2H 2SO 4(浓)+Cu
CuSO 4+2H 2O
+SO 2↑;
(2)BaSO 4 还原 (3)2NO+O 2=2NO 2; (4)①通N 2一段时间,排除装置的空气 饱和的NaHSO 3溶液
②甲:SO 42-+Ba 2+=BaSO 4↓;乙:2Ba 2++2SO 2+O 2+2H 2O=2BaSO 4+4H +
;
白雾的量要远多于装置中氧气的量
(5)SO 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 3沉淀 2012、
(1)AgNO 3溶液和浓氨水; (2) ①试纸变蓝;
②在NaOH 存在下,加热促进NH 3•H 2O 分解,逸出NH 3,
促使平衡Ag (NH 3)2++2H 2O ⇌Ag +
+2NH 3•H 2O 正向移动,
c (Ag +)增大,Ag +与OH -反应立即转化为Ag 2O
(3)过量NaOH 溶液; (4)
(5)①Ag 2O+4 NH 3•H 2O=2Ag (NH 3)2OH+3H 2O ;
②与溶液接触的试管壁上析出银镜; (6)2HNO 3(浓)+Ag ═AgNO 3+NO 2↑+H 2O ;
2013 28【答案】(1)2222222()()2Cl Ca OH CaCl Ca ClO H O +=++ (2)碱性和漂白性
(3) 检验白雾中是否含有氯气
白雾中含有SO 2,SO 2可以使酸化的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4)取少量原漂粉精溶液,加少量稀硫酸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5)硫酸钙 22224242SO Cl H O H Cl SO +--
++=++
2014 27.(1)①SO 2、CO 2、O 2 ②——1Fe 3O 4+3SO 2
(2)①H 2O 2+SO 2=H 2SO 4 ②(yz)/x×100%
(3)①吸收SO 2和O 2,防止干扰 ②CO 2吸收瓶吸收CO 2前、后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