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师市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
业 产业 化基地 建设 , 以新 品种培 育 、 业 信息 技术 、 农 生物 技 术、 节水技术 、 精准农业 技术 、 效养殖业 技术 、 高 果蔬 园艺业
技 术 、 产 品深加工 技术研 究开 发为重 点 , 农 急需 加强农业 常
高 了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 。
1 科学技术是第一创造力 . 2
规技术与 高新技术 的集 成与创 新 , 加大适 用 、 先进 技术 的示 范与普及 , 提高信息 、 物等 高新技 术在农 业生 产 中的应用 生
水平。
石河 子市“ 十五 ” 以来 , 科技创新活动成果 显著 。科研单 位, 已开展胚胎工程 , 因工程 , 基 信息技术等高 新技术开 发项 目的研究 。 承担国家 、 省市重点科研项 目50 , 0 项 获省以上成 果奖近 20 , 0 项 推广新技术近 20 , 0 项 育成农 、 畜新品种 近 5 0 个, 获准专利 50 项。 大批新 品种 、 0余 一 新技术、 新材料 、 新工
石 河子科技
模较大 的企业 , 拥有环锭纺 3 万锭 , 8 气流纺 112 。如何 05 枚
变增长方式 的中心环 节 , 把依靠科技 创新作为经济增 长和社
会发展的支撑和主要 力量。
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石河子的农业科技提 升了兵团农业 的整体水平 。 在农业
领域 , 围绕农 业科 技进步和 产业化 发展 , 建立 了动植物 新品
以技 术 和装备 的现 代化 为方 向 , 以新产品 开发 为重 点 , 以节 能 降耗 、 提高 效益创建名 牌 为 目标 , 中力量 在食 品 、 集 纺织 、
艺、 新产 品在 生产 中得 到 了应 用 , 提高 了兵团产业 的科技 含
依靠科技支撑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依靠科技支撑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潜山县人民政府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国家、省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努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技服务功能,以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科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多管齐下,为科技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的县科技工作领导小组,把科技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体系,制订出台关于加强乡镇科技工作的意见、关于乡镇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评办法。
认真贯彻落实科技进步法,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09年完成地方财政科技拨款1093万元、占当年财政预算支出1.29%。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切实做好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在全社会营造育才、聚才、引才、用才的良好环境。
加强基层科技队伍建设,稳定乡镇科技人才队伍,全面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
(二)加强培训,以科技促农业增产增效。
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活动,农业、教育、妇联、科技等部门紧密协作,组织专家、技术指导员深入乡镇、村,根据全县农业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实际,以种植养殖业为重点进行科技知识培训,年共举办科技培训班3期,培训农民65人次。
围绕我县农业主导产业如水稻、茶叶、瓜蒌、蚕桑等,实施了一批高水平的农业科技项目,推广农业新品种53种,促进农民增收近亿元,达到了!以科技促农业发展,以发展引领农民致富的良好效果。
(三)强化服务,以创新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围绕壮大主导产业和培植创新能力两个着力点,坚持早谋划、早准备,抓好企业科技项目计划的筛选、策划和论证工作,突出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企业的能力。
一是深入企业调研,征集技术需求和难题,为产学研对接服务。
我县精科公司、华业公司分别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
二是积极宣传科技创新奖励政策,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精科、华业、全力集团三家企业先后成立了产品研发中心,其中精科公司经批准成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论如何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一
一
用, 从而推动 区域 经济发展 。 3 、特 色 的区 域 文化 造就 特 色 的 区域 经 济 ,区域文 化的 发展直 接 受区域 经 济发 展的 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向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 质基础 , 定着区域文化 发展。与此同时 , 决 区域 文化反作 用于 区域经 济发展 ,影响着区域经济 的发展 。区域文化影 响区域 经济活动的各个部 分 , 使区域特色经济 的形成 , 致使 区域 经济 致 便具 有相对独立性 和空 间差异性 , 差异显 出优
( 东北老工业 基地发展情 况不 容乐观 , 二)
【郭惠娟 .试析 区 经济发展模式[.财经管 4 ] 域 J ]
形势严峻 , 困难重重 。 理 ,0 o ) 2 1( 2 ( ) 三 中部地 区的经 济发展 处境尴 尬 , 面 . 【 金怀玉, 所 5 J 焦立新 .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 哈 J 21 3 ] ( 临的发展压 力较 大。在 东部发展形势 良好 ,西 因素分析 . 尔滨学院学报【 . 0o ) 部 大开 发与 东北 老工 业基地 振兴 的政 策形 势 . 作者 简介 下 , 中部 地区原有农业 发展 的道路 E 1 趋狭 窄 , 姓名 :杨 雪 性 别 :女 学历 :本科 出生年 94 . 同时 制造业也未 见起色 , 中部发展 面临前所 未 月 :1 8-5 籍 贯 :山东省 临沂市 职称 :研 究实 习 员 有的困难。 科技管理 与经济发展 造成 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 发展不 协调的因 研 究方向:
摘要 : 域 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地 区在其经 济 势 , 区 优势形成特色。 素主要有如下几点 : ( 二)基础设施 因素对 区域经济发展发挥 ( ) 一 国家和政 府经济政 策的导 向和扶持是
着不可替的作用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不协调的根本原 因。纵 基础 设 施 主要 包 含 两个 方 面 , 是 以 公 观我 国区域经济发 展的历 史 , 一 国家和政 府的经 路 、铁路 、机场 、通讯 、水 电煤气为主的基础 济政 策导 向和扶持一直起着很大的作用 ,改革 建设 ; 二是 以教 育、科技 、医疗卫生 、体育 、 开放政 策使得东部 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榜 文化等社会性基础建设 。 首位 置 , 西部 大开发 政策也 使西 部地 区保 持 了 l 、基础设施 是促成一个 区域经济增 长差 经济上的 良性增长 。 关键词 : 区域经 济发展 科技手段 创新 异的重 要 因素 。 目前 基础 设施 对于 区域 经济 : ( 区域 间 自 因素的差异对 区域 经济的 二) 然 一是认为 区域基 发展具有较大 的影 响。 自然因素的差异直接影 区域 经济发展需要一 个地 区在其 经济发展 发展的作 用主要有两 种见解 : 础设施是促成 区域经济出现 增长差异主要因 响 区域 间经济 发展的速 度 , 有一定 的不平衡也 过程 中, 拥有正确 的发展 目 和合理 的发展方 标 素 , 另一 种观点认为 基础设施 对促成 区域经 在所难免 , 而 在此就这点本文不作过多的论述 。 式 、科学 的产业发 展比例 , 求较理想 的发展 追 ( 区域 间科技 发展 水平和科技创新 能力 三) 结果。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并不是一个地 区单独 济 增长 出现 差异的影 响甚微 。从 理论层 面看 , 上述观点取决于 区域 基础设施 的发 展水平和发 的悬殊 , 这是造 成我过 区域经济发 展不协调的 的经济发 展 , 区域经 济发展 的一大特点就 是在 基 发展区域内的每个发展地区之间甚至广阔到 区 展 类型。在基 础设施相对 缺乏的情 况下 , 础 核心问题 。东部地 区以其便利 的交通优 势和区 较为便 捷地获取 了较为先 进的科学技 域之 间都是 紧密相 连和 相互影 响 , 强调 经济发 设施发展水平势 必将是 造成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 位优势 , 的根本 因素 ; 另一 方面 , 不同类 型的基础 设施会 术和科技 创新能 力 , 国内外 的先进 的科学技术 展的整体性 。 奠定 了东部地 区在 区域经 现阶段对 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主 对 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 同程度 的影 响力。交通 都汇集 于东部地 区 , 通信 、能源 、水利设施等 , 区域 经济增长 差 济发展 上领头羊 的地位 , 次西部地 区通过政 对 其 要因素 在继东 部地 区后 再次获取 了先进的 (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核心 异明显有较强的作用 ,时下科学技术 作为 第一 策的调控 , 一 生产力 ,科技手段和在科技手段的相关创新在 技术和较 好的科技 创新能 力 , 所以时下 西部地 的影响 。 区域 文化 是 区域 内形成 的思 想意 识 的集 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起着最为直接深刻的影 响 区发展情 况较好 。 三 、相关建议 合, 是逐渐形成 于这个地 区的长期 历 史发展过 作用。 2 、基础设 施是创造和提 升 区域 市场竞争 ( 增加对 科学 技术和科技 创新 的重视程 一) 程 中, 反映 了一个地 区特殊的人文 历史风貌 , 也 提升 区域内 自身整体的科 技水平和科 技创 创造 了这个地 区基本 的有 别于其他 区域 的文化 环境的基本要素 。基础设施对 区域经济发展和 度 , 这 的人文特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 响主要表现 竞争能力提升具 有显著作用。在基础设施体 系 新 能力 , 是区域 自身解决 经济发展问题 的核 不断完善 的过程 中, 特别是科 技手段不 断进步 : 心思路 为如下几个方面 : 如果地 区不能拥有较 好的基础 设施服 ( ) 二 增加 区域 自身对外开 放程 度 , 于更 便 1 、区域文 化反作 用于区域经 济发展 。区 的今天 , 特别是科技手段方面 , 就会削弱 自身的竞争 i 好更方便吸收 区域 外的先进科技和较为前沿的 域文化 的反作用主 要变现为 , 一是文化 建设通 务 , 而 科技 创新成果 , 这是解 决区域 经济发展的 重要 过对社会群体利益、愿望的反映和确立意志的 力和优势 ,从 而导致 其在发展 中处于劣势 ; 理想信 念 , 对形成适 应经济 发展的先进 文化理 那些 拥有较 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较为先进的科 环 。 ( 区域问增加在 科学技术优势互补 和在 三) 念和环境有利 , 而激发创造力 , 继 引领经济 高速 技手 段的地 区在经济发 展中可能具有更多的机 : 科技创新上的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和 相互协 作程 发展 ;二是 通过文化建设对建构制度工作的 引 会 。 二 ,我国现 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度 , 得新兴 的科技成果 能够在 区域间共 同使 使 导, 满足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 , 从而 用 改革 开放三十年 来 , 我国 区域经济 发展的 , , 从而达到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共同向前 。 提供在经济发展上的精神动力。 平衡 性减 弱 区域经 济 的差异性 表 现得 更为 明 总之 , 以科学技 术作为第一生 产力的今 在 2 、区域经济发 展受区域 文化的影响 。文 并且此类不平衡性 大有逐 渐增长 的趋 势, 这 天 , 要使 区域经 济发展 只有切实高 度重视先进 化上 的认 同是指 人与人之 乃至于人与团体之间 显 , 的对 同一文化 内涵的肯定 , 一定 区域范 围内 将是我 国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 所面临的居 大 科学技 术的使 用和不断进 行科学技 术的创新 , 是 将原有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方式 的一 种特有化 心理状态 , 它具有 一种将不 同的 挑战。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的一面显示得十 转变为科技 密集 型 , 这样才 可使区域 经济发展 人 团结到一个 团队 中的凝聚 力。文化认同的表 现具 有多个方 面 , 既可以通 过浅层 次的方面 体 分清楚 ,即 :在国家政策的导 向下 ,东部沿海 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东北老 工业基地 现 出来如语言 、文字 、建 筑、服饰 等方面 , 也 地 区获益 远远高于 内陆地 区 , 参 考 l献 : 文 我 可以通过深层次的方面体现 出来如行 为方式、 与沿海东 部地 区差 距 日趋加 大。总 的来说 , f】 .论我 国区域经 济发展 的现状及其 1 伍洁 风俗 习惯 、价值观 念等 , 以文化 认同是 区域 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 调发展对策【 所 J ]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o9) 2o( 4 内经济不可忽视的因素 。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 方面 : 【 高 飞.我 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 2 颖 】 ( ) 中西部 之间的经济发 展上的差距继 对策分析f .商业经济, o( 一 东 认同有较强的关联 , 没有文化认 同的连接 , 区域 J ] 2 91 o ) 经济合作就无法整合 。通过文化认 同对于 降低 续加 大。东中西三大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十 【 余时 飞.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与 区域经济 5 】 东部最快 , 中部次之 , 西部最差。 发展【. 关学院学报 , 1( J 韶 ] 2 1 0o ) 风险成本和加强区域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分 明显 ,
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科技创新对于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影响,它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结构,还能够带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本文将从不同的维度来阐述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一、科技创新提升生产效率科技创新可以通过引入新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手段来提升产业的生产效率。
以制造业为例,在传统的生产工艺下,生产效率往往受限于人力和机械设备的限制。
而通过科技创新,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现在的汽车制造行业已经采用了机器人等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科技创新优化产品结构科技创新还可以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来提升产业竞争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对于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变化。
只有持续进行科技创新,才能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进而占据市场份额。
以电子产品为例,随着人们对功能和体验的需求逐渐提高,科技创新推动了电子产品的升级。
现在的智能手机不仅具备通讯功能,还具备了多种各样的应用,满足了用户的多方面需求。
三、科技创新带动产业结构转型科技创新还可以带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原先的传统产业逐渐被新兴产业所取代,整个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例如,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实体经济逐渐向线上转移,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得以发展壮大。
这种转型和升级不仅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为整个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四、科技创新促进创业创新科技创新不仅仅是科研机构和大公司的事情,也关系到每一个人。
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创业创新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创业者可以通过掌握科技创新的成果,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经营中,从而推动产业升级。
例如,微信的创始人张小龙通过创新的思维和技术,成功推出了微信支付等一系列产品,成为了创业界的成功典范。
五、科技创新推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还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
副省长张硕辅在我市调研时强调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度汛安全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发展
副省长张硕辅在我市调研时强调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度汛安全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发展2月3日,副省长张硕辅在涔天河库区察看库区专项设施复建进展情况。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潇湘。
湖南“两会”刚结束,副省长张硕辅在市委副书记、市长向曙光的陪同下,深入江华瑶族自治县和永州国家农科园,走工地、进库区、访移民、话发展。
张硕辅强调,要进一步强化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切实承担起项目法人责任和移民工作主体责任,严把质量安全底线,确保安全度汛万无一失;要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陈吉芳、颜向阳、欧阳煌、王跃生、杨北伟、袁延文,市领导蒋善生、舒平、戴菊芳参加相关活动。
抓质量保安全促进度早日将移民安置房建起来2月2日至4日,张硕辅一行深入江华县城四联安置点、东田安置点、涔天河枢纽工程大坝工地、库区专项设施复建点、水口和小圩移民安置点以及永州国家农科园,察看项目施工建设进度。
四联安置点占地面积1210亩,安置移民2160户7800人。
目前,场地平整及市政道路设施挖填工作基本完成,已进入建房阶段,已开工34栋。
东田安置点占地面积47.64公顷,安置移民1160户4300人,将打造成瑶族风情小镇。
目前场地平整及市政道路设施挖填工作完成90%,已进入建房阶段。
“进度怎么样?施工有什么困难?污水怎么处理?”张硕辅一到工地,便了解项目建设情况。
他说,要抓质量、保安全、促进度,早日将房子建起来。
在水口新镇、小圩镇移民安置点建设现场,张硕辅要求,要增派建设力量,加快进度,确保质量安全。
要高度重视移民就业,确保移民移得出,稳得住。
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安全度汛来到枢纽工程大坝工地,张硕辅亲切慰问工程建设者,与他们一一握手。
当得知建设者们春节不休假,继续抢抓施工进度时,张硕辅表示感谢。
他说,要严把工程质量关,合理优化组织方案,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在2日晚召开的座谈会上,张硕辅指出,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两会”精神和省政府第5次全会精神,把当前各项工作做好做实。
依靠科技创新_实现经济跨越发展
万丽芳摘要:为实现山西省经济跨越发展,提出了通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搭建研发平台,实施技术攻关等一系列对策,从而有力地促进山西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科技创新;经济发展;重点跨越科技支撑发展高度,创新增强竞争活力。
近年来,山西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原则,积极整合创新资源,搭建研发平台,实施技术攻关,破除发展瓶颈,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十二五”规划的有关《意见》明确提出,未来的一个时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步伐,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
这充分贯彻了“十二五”规划的精神,是落实“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具体体现和重大实践。
1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1.1加快建立技术研发平台,着力提高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加快科技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出台相关实际操作的政策,选择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创新创业机构密集的区域建立省级科技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中心,搭建集创业孵化、风险投资、中介服务、仪器共享、技术攻关、专利保护、人才培养等于一体的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
加快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使其尽快建成高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高科技企业孵化基地。
引导企业将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来抓,大力开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提高现有科技成果的成熟度、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
1.2加快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集聚相当多的科技创新资源以及大量研发人员和设备,是开展技术创新可以借用的重要力量。
企业要充实自主创新要素,必须主动地与大学、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以市场化的组织方式配置创新资源。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以洛阳市为例
1 放 民营 企 业 的经 济 活 力 。 针 对 洛 阳市 现 阶段 的实 际情 . 释 况 , 加 大 制 度 创 新 力 度 , 民营 企 业 在 科技 创 新 中发 挥 更 重 要 要 为
的作用提供政策保障 , 民营企业 的经济活力 。要鼓励支持 民 释放
营 企 业 开 展 自主 创 新 、 合 创 新 活 动 , 断 开 发 具 有 竞 争 力 的 联 不
研 究 的出 发 点 。
一
,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会也不应有一个统一 的模式 和统一的时
间表 。通过广泛调研 、 归纳总结 , 笔者认为 , 以把农 村经济发展 可 模式归为以下 8 : 种 工业企业带动型 , 特色产业 带动型 , 畜牧养殖 带动型 , 休闲产业带动 型, 商贸流通带 动型 , 旅游产业带动型, 合
作 组 织 带 动 型 , 务 经 济 带 动 型 。 洛 阳 市 部 分 地 区有 优 良的 自 劳
、
优 化 创新 创 业 环 境
政府 对经济 发展 的导 向作 用是通过 各种政 策手段来 实现
的 , 以 通 过 经 济 政 策 对 市 场 经 济 中各 行 为 主体 的 活 动 进 行 规 可 范 和 引 导 。为 充 分 发 挥 科 技 对 经 济 发 展 的 推 动 作 用 , 府 应 制 政
有优势 , 打造整体优势 , 赢得新的竞争优势 。 洛阳市 现有 科技优势是分散于多个行业 和行业内的多家组 织, 目前 , 这些行业和组织有限的科技投入呈条块分割状 , 既没有 形成行业间的合 力 , 也没有在行业 内不同组织间形成共享机制 。 可 以说 , 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机制是整合和优化配置洛阳市科技资
二 、 效 组 织 创 新 资源 有
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科技创新是现代经济中的重要动力源之一,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已被引入各种政策和规划中。
一、科技创新的定义科技创新是指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化等领域概念、方法、理论、技术等方面的新概念、新方法、新理论、新技术的创新。
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从根本上改变产业生产方式和生产流程、实现技术含量和技术创新的一种经济活动。
二、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创新密切相关。
当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越强,他的区域经济越容易开始发展。
但这种关系不是单向的,也就是说,一个强大的地区能够尝试更多高风险的创新,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更大的成功。
在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是一个推动力,能够改变整个地区的发展方向,引领市场需求,带来新的增长点。
三、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改善企业竞争力: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使企业成为市场的领军者,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企业通过创新,可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升品牌形象,影响市场竞争力。
(三)推进产业升级:创新能力的提高可推动产业升级,使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取得优势地位。
(四)促进就业增长:科技创新极大地促进了新型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
(五)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科技创新促进了各个产业的交流和协调发展,并推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怎样促进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一)政策引导:政府应该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增强科技创新的激励和引导。
(二)加强人才培养: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的文化素质,增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动力。
(三)加强科技合作:积极开展与各领域企业、研究机构的合作,提高科技创新的水平和效率。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护知识产权,提高科技创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引言: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对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探讨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一、科技创新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科技创新促使区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升其竞争力。
首先,科技创新能够引入新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手段,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科技创新可以培育新的产业和业态,打破传统的经济结构格局,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和转型。
二、科技创新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科技创新可以推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提高其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也能够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新经济形态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三、科技创新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和聚集科技创新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聚集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创新需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支撑,而这些创新人才的聚集和培养,往往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科技创新吸引了创新人才的加入,而创新人才的聚集又能够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的进展。
四、科技创新提升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科技创新是提升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
科技创新不仅可以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还能够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科技含量,促使区域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五、科技创新加快地区间的差距拉大科技创新也会加快地区间的差距拉大。
一方面,科技创新会引起创新要素(技术、人才等)在地区间的流动,导致创新资源的集聚在少数地区,从而加剧地区差距。
另一方面,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的地区,由于缺乏创新能力的支撑,可能无法在竞争中保持竞争力,从而导致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
六、科技创新对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科技创新对区域产业布局具有重要的影响。
科技创新能够推动新兴产业的崛起和发展,引导产业重新布局和结构调整。
科技创新也能够改变产业分工和地域分工,调整区域经济的发展重心,从而影响区域产业布局和空间格局。
技术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概述(一)时代背景。
过去中国的标签是“中国制造”,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中国需要转换身份,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
在2014年,中国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到今天仍在不断落实。
这是经济发展的主流形态,更是稳定市场,促进经济和就业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助于我国从社会主义迈进共产主义,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不断学习创新,技术进步、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发射卫星、提升国防实力等,这些都充分印证了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从1978年到2010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增长维持在每年9%的高速状态,各省基本实现全面脱贫。
技术创新不仅影响市场经济发展,同时关乎社会民生等方面,因此研究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深化感知国家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文在基于国家科技发展投入数据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实际研究,对各省技术创新投入进行聚类分析,找到与各省GDP的相应关系。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官网,范围从2013年至2018年。
通过对国内外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二、相关研究近年来,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技术发展和经济增长两者间的关系研究,通过实例数据得出二者关联性。
宋杰(2019)选取山东省创新投入数据,创建模型,得出技术创新投入能够促进产出增加,对经济增长有正向贡献率。
李慧敏(2017)从山西省创新与经济转型关系出发,阐明山西省科技发展现状及遇到的问题,建立合理指标体系,得出经济转型离不开技术发展。
贺青(2014)利用相关实证方法分析政府投入支出与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证明这三个方面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有明显促进作用。
李苗苗(2015)采用2000耀2011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单位根法对金融活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是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
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随着科技创新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各地区开始将科技创新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策略。
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机制,探究这一互动机制对于加快经济增长、提升竞争力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科技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被视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它可以改变传统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例如,通过引入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科技创新可以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其竞争力。
同时,科技创新还能够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区域经济可以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2. 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本身也对科技创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市场需求、资源配置和产业发展都会为科技创新提供机会与动力。
首先,经济的发展需要解决各个领域的难题,这就要求科技创新提供解决方案。
例如,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可以提供节能环保的城市规划、智能交通系统等解决方案。
其次,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各种资源的配置也将为科技创新提供充足的支持。
例如,通过政府引导资金、人才等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支持。
最后,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
科技创新不仅能够为传统产业提供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技术,还能够为新兴产业提供支撑。
产业的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市场驱动的需求,与科技创新形成良性循环。
3. 建立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作用,需要建立一系列政策和体制机制。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通过制定激励政策、优化创新环境等方式,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从事科技创新。
其次,要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衔接,通过引入高新技术和创新产品,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
同时,还要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浅谈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浅谈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战略部署,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进行浅谈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聚焦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通过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举措,不仅促进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还推动了区域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带动下,助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产业集聚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产业集聚为发展模式,通过引进、培育和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链,推动了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
产业集聚不仅可以提高产业集聚区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还有利于引导和推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的产业循环和互补发展。
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全面增长。
三、科技人才储备助推区域经济创新升级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过引进和培育高端科技人才,建设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科技创新平台,为区域经济的创新升级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资源。
科技人才的储备不仅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和技术突破,还有助于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升级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持。
四、政策扶持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和优惠政策,包括财税优惠、科研资助、人才引进等,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政策扶持不仅鼓励了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开发区,还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成本和经营成本,促进了企业的稳定发展,助推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
五、国际交流合作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开放合作为发展理念,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吸引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科技成果和高端产业资源,加快了区域经济的国际化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广西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第 1期 总 第 2 1 5 期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广西区域统筹 协调发展
黄炳 线
( 西行政学院 哲学部 , 西 南宁 广 广 50 2 ) 3 0 2
’ 摘 要 : 析 了 广 西 区 域 科 技 发 展 存 在 的 问 题 主 要 体 现 在 能 力 不 足 、 系 缺 陷 、 念 落 后 、 技 资 分 体 观 科 分 散 等 方 面 。 出 了依 靠科 技 创 新 促 进 广 西 区域 统 筹 协 调 发 展 应 重 点 做 好 以 下 工 作 : 域 技 术 转 移 与 提 区 育 创 新 能 力 相 结 合 ; 施 技 术 引 进 的 “ 别 ” 略 ; 强 广 西 和 先 进 发 达 地 区之 间 的 合 作 , 同 建 立 和 实 差 战 加 共 展 研 发 中心 } 挥 区域 竞 争 优 势 , 成 合 理 的 区域 产 业 分 工 和 产 业 布 局 ; 挥 中心 城 市 在 区 域 经 济 和 发 形 发
调 的纽带 。
科 技 因 素 包 括 科 技 资 源 配 置 状 况 、 技 创 新 能 科 力 等 。 同 区 域 之 间 在 科 技 方 面 的 差 异 , 导 致 不 同 不 会 区 域 间 的 巨 大 差 异 , 而 成 为 区 域 统 筹 协 调 发 展 的 因 最重 要 因素之一 。 如 果 一 个 区 域 技 术 力 量 强 , 有 可 能 建 立 以 技 就 术 指 向 型 的 高 新 领 域 为 主 体 的 产 业 结 构 , 而 保 持 从 经 济 发 展 的 好 势 头 ; 果 一 个 地 区 只 拥 有 自然 资 源 如 和 劳 动 力 资 源 , 没 有 较 为 先 进 的 技 术 体 系 , 么 它 而 那 只能建立 以资 源指 向型为 主体 的产业 结构 。 2 广 西 区 域 科 技 发 展 存 在 4大 问 题
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服 务 中心 建设 工作 指 明了方 向,提出 了新
的机遇 。
一
千 家万 户 的农 民依靠 科技 进 步 ,来发 展 ,
来 致 富 。如 何 来 引导 呢 ? 浙 江 经 济 的 企 业
技 进步和 创新的一 大特 色 ,成为 浙江科技 事 业发 展的一大 亮点 ,成 为浙江 科技 工作
在 全 国有影响 力的一大 品牌 ,省委书记张
个, 中超 l l 的有 9 个, 5 亿的有 1 其 OL 1 超 0 3
个 ,超 1 0 的 有 4 ,平 均 每 个 区块 产 值 0亿 个 达 8 7 。 江 经济 的 一 大 特 征 是 有 在 量 大 .亿 浙
但 大多数 分布在党政 机关 、教育 、卫生 系 统 和农业部 门 ,乡镇 企业非 常少 ,大专以 上毕业的科技人员平均一个企业还不到一 个 人 。要让这 些企业去 办研发 中心 、工程技 术 中心 ,这 是不可能 的事 ,也是经 济学上 所讲 的不 经济 、不合 理的事 。我们就 设想
设 工 作 走 在 了全 国 前 列 ,成 为 浙 江 推 进 科 显 。 江 区 域 块 状 经 济 产 值 超 亿 元 的 有 36 浙 0
个科 技 “ 谋 ” 参 ,就 是 需 要 一 个 中介机 构 ,需 要 区域 科 技创 新 的主意 ,当参谋 。二是 企业有资 金但缺
少科 技 人 员 。 我 省 虽 然 有 2 0万 科 技 人 员 , 1
为 他 们 联 合 建 一 个 “ 发 中 心 ” “ 程 研 、 工
德江同志 充分肯定 我省 区域科技 创新服 务 中 心 建 设 工 作 , 将 其 誉 为 “ 江 的 创 浙 造 ”,“ 区域 科 技 创新 服 务 中心 建 设将 对 浙 江区域 经济的形 成 ,特 别是下 一步 区域
科技创新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科技创新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越来越多的地方经济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方向发展。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并成为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
实践证明,科技创新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这篇文章就从不同角度分析科技创新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
一、推动新产品、新技术的产生科技创新推动了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对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极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比如,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小城市,仅仅几年时间内,因为科技创新取得了不同寻常的发展。
市政府为更好地促进科技投资,实现当地经济转型升级,采取了“先行后证”模式,先将政府的鉴定中心建立起来,面向国内和国外各界申请专利和科技成果评估,再根据市场需求,针对相关企业的需求,提供智囊咨询服务,使地方经济发展逐渐摆脱低成本劳动力竞争,迈向高附加值产业升级之路。
这是科技创新在新产品、新技术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随着各种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其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地方经济实现增量增速双赢。
以电子商务为例,数字经济赋能,不仅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而且带动了就业、消费升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和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充分融合。
数字经济所对应的制造、服务等一系列新兴领域,不仅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孵化器,而且是比传统经济更稳健、更强大的“新型增长极”,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三、增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至关重要。
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吸纳经验,并尝试着利用信息科技,加快新产品开发进程和创新策略的开发,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实现产品的商业化和市场化进阶。
以火箭奶茶为例,其在短短几年内,就用社群共创的大数据,实现了产品智能研发和产业整合,攻克了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等多个关键技术难关。
可以说,科技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动力,可以使企业在不断创新、求新、变革中获得更大市场优势并提高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近年来,科技创新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浪潮。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促进各个行业和领域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特别是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言,科技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贡献程度已经超过了以往。
首先,科技创新通过激活经济活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新技术、新企业、新市场等多种创新形态的出现,会大大激活地区的经济活力。
实际上,在各个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都是一个重要的催化剂。
无论是美国硅谷、中国深圳,还是日本东京等地,都是因为区域内不断涌现的创新成果,才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只有通过科技创新的不断升级和推进,才能不断地为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其次,科技创新对于推进区域经济升级换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经济中,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科技创新有助于通过不断涌现出新的高技术产业、新的工业领域等,来带动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具体来说,科技创新可以引领工业转型,带来新型工业和服务业,通过智能化生产和服务新模式的推广,来扶持产业升级的发展。
而创新型企业的兴起,也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
通过为初创企业提供自由的创新环境和资源保障,逐步形成起一支有创新力的队伍,以创新驱动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再次,科技创新还能够为区域经济提供强大的竞争优势。
在今天的全球化经济格局下,各个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
区域内的企业不仅需要适应全球的商业环境,还需要发挥自身的竞争力。
在这方面,科技创新对于提高区域企业的竞争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管理模式等都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优势。
而在区域经济之间的竞争中,拥有高水准的科技创新平台和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也是各地区展开激烈竞争的重要基础。
最后,科技创新对于提升区域经济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当前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已经逐渐加深。
依靠科技进步引领提升区域经济发展
业 和著 名 的创 意人 才
、
后 序基地
、
理 的有机 结 合
、 、
逐 步 实现 企 业 采
如 利用 科 技 手段 在 上 城 区 范
围 内建 了
一
毛 戈平 时 尚创 意 园 涌 金 家 园 金
3 购 生 产 销售 的 R/ 系统 化 管理
批 多语 标识 系 统
、
、
巢 新 经 济 园 等逐 步 建 成
,
了 ( 1 城 区 全 国 科 技 进 步 示 范 区 建 设 与 发 展 规 划 (2 0 0 4 年
“
”
一
2008
“
、
年) 》 确 立 了 示 范 区建设 以 高新 化 提
,
“
”
升 产 业 结构
“
、
精品 化 提 升城 市品 味
。
”
“
、
数字化 提 升信 息化 水平
”
生 态 化 提 升 可 持续 发展 能力 四 大战略和
5
。
流程
。
并 带动 了 全 区 工 业 企 业 的
。
R B D 信 息化 系统
智 能 照 明 系统
年来
,
上 城 区 通 过 制度刨
信 息化建设
同时娃 哈哈也 十 分
和 无 障碍 设 施
。
开 发 了清河 坊 等
,
新 新
、
管理 创 新来推 动 企 业 技 术 创
注 重 自主 创 新 开 发 及 知 识 产 权 保
西 湖 创 意谷
。
”
,
重 点 发展 文 化 创
化 器 与 区 域 创 新 服 务体 系 建 设 工
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
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一、现状分析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近年来重点推动的发展战略之一。
科技创新作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技创新能够提升产业竞争力。
通过推动技术进步、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科技进步将使企业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从而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区域内部的企业在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也能够带动整个区域产业的发展。
科技创新可以促进人才集聚。
优秀的科研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往往会集聚到同一个地域,形成人才密集区。
这种人才集聚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交流和分享,促进各类创新资源的集聚和协同创新,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再次,科技创新有助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科技创新还能够改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存在问题然而,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地区在科技创新能力上存在差距,创新资源配置不均衡。
一些发达地区在科技创新领域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资源,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创新资源配置不足,导致地区间科技创新能力的不均衡,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存在创新环境和制度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一些地方在科技支持、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存在瓶颈和不足,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应用。
缺乏有效的扶持、创新金融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容易导致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不足,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
另外,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一些地区科技创新活动与产业的协同发展程度不高,科技研究与产业应用之间存在脱节现象。
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不畅,缺乏有效的技术转化渠道,造成了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协调。
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
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中国的经济发展在近几十年来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中国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一、提升产业竞争力科技创新能有效提升中国产业的竞争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通过自主创新,中国企业能够研发出更具优势的产品和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
例如,华为、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凭借技术创新迅速崛起,并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此外,科技创新还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整体产业链的附加值。
二、促进经济结构升级科技创新引领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中国经济正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科技驱动的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这些新兴产业的崛起不仅推动了就业增加,还提升了产业附加值,为经济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助推力。
三、推动创新型企业发展科技创新是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的基石。
通过科技创新,中国涌现出众多创新型企业,这些企业以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前瞻的技术应用,迅速占领市场份额。
同时,中国政府也大力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推动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科技创新对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科技创新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支撑,促使中国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对科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此外,科技创新也促使教育改革,建立适应创新创业需求的教育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创业精神,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五、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科技创新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在各个地区的传导和应用,促进区域间产业结构和发展速度的均衡。
通过创新产业链的延伸和跨区域合作,有效促进了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六、提升国际竞争力科技创新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推动了经济对外开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大力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 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区域规划或发展意见的 重要目标:
“加强区域创新体系” “构建创新型区域”
明确长三角“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 创新体系”
打造“关中—天水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 设立“重庆统筹城乡科技改革与创新综合试验 区”
建设“海峡西岸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
把辽宁沿海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为 “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载体和 集中区域”
成渝
• 装备制造业、国防科技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水电能源 以及天然气化工基地。西部的经济发展高地和科技创新 高地
大连市以提升自主 创新能力为主线,深 入实施科技人才、知 识产权和国际化三大 战略,着力培育战略 高技术产业集群。现 在的大连已经成为一 座充满创新活力的城 市,被科技部批准为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o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足 o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有待加强 创新主体间科研条件和科技信息缺乏共 享,影响科技资源使用效益。
三、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高 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要加快构建各具
特色和优势的区域 创新体系,提高区 域创新能力和竞争 力,促进区域协调
发展。
第一,围绕国家区域发展布局,打 造区域创新中心和增长极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吴忠泽
二○一○年六月二十七日
未来十年,我国将进入以创新促转
型、以转型促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建设
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引领国家 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强大动力 我国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对 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 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
开辟了新途径
信息 生物 新能源 纳米
前沿技术领域群体突破 重大创新成果相继涌现
学科交叉和技术融合明显加快
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的周期缩短
本世纪前8年:
国际论文数量年 均增长6.7% 发明专利授权量 年均增长4.4%
都较上世纪90年代有了大幅增长
金融危机加快催生重大科技变革的步伐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
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国家创
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和重点,也正成 为各地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亮点。
各地出台系列政策: 研发投入 创新产品政府采购 金融财税政策 „ „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正逐步 完善、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正在凸显
2009年7月科技部、财政部等六部委联 合启动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 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达469家 地方创新型试点企业达3000多家 36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 带动地方构建区域性产业技术创新战 略联盟上百个 支撑了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实施全民健康科技行动,加快建立食 品安全、生产安全、防灾减灾等公共安 全科技支撑体系 全面推进节能减排科技行动,重点突 破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 材等行业的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增强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已形成了良好态 势,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创新激励制度落实不到位、不平衡
o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列支并加计 扣除的规定,全国近一半的省市还没 有落实 o 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及首 台套设备、企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 创新等政策只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点
二是对创新成果保 护力度不够
式共建研发机构和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
加强技术集成与工程化研究,加强标准、 公共测试验证、知识产权评估等平台建设。
建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成果转化和技术转 移新机制 提高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孵化器、技术
交易市场等科技中介组织的服务水平,推动科
技中介服务活动的市场化、社会化
第四,着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
一、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引领国家发 展和人类进步的强大动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科技发展速度和
重大科技变革步伐不断加快,当今世界
正处在新科技革命的前夜。
全球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速度明显加快
宇宙起源 和演化
物质基本 结构
生命本质和 人类起源
三大核 心问题
最近合成生物学的出现, 打开了从非生命的物质 向人造生命转化的大门,
增长模式深度调整的巨大压力将促进 新型环保节能技术 低碳能源技术 二氧化碳捕捉和封存技术 „ „ 加速突破和广泛应用 推动世界进入低碳发展的新阶段
寻求新经济增长点的强大动力,将迅速推动:
生物医药 海洋 空间 新材料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研发创新、产业集聚
全球生物技术产业销售额每5年翻一番 年增长率达到了25—30%
目前,发达国家资本的75% 以上不再是实物资本,而是人 力资本。
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在发展中迅速 积累起智力资产,一切有形的资产仍
然有可能被剥夺,我们仍然可能一无
所有。
《美国创新战略: 推动可持续增长和 高质量就业》
《创建创新型欧洲》 和《欧洲研究基础 设施路线图规划》
《创新25》提出将 日本发展成为世界 领导者之一的创新 型国家
有控制资源流向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
全世界最稀缺的资源就可以为它所用, 最优秀的人才也可以为它所用。
目前,外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美科
技人员总数20%左右。
2006年,美国移民局发放的H1-B签证
者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出生国家,32%来
自中国大陆,13%来自印度。
硅谷:
20万工程技术人员中有6万名中国人。
高新技术产业,增强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
结合区域科技基础和产业特色,着力培育
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重点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集群建设,
形成若干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整、布局合理
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第四,着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
高新技术产业,增强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
o 对知识产权侵权 行为处罚较弱 o 知识产权诉讼难、 维权成本高
三是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 学研结合不紧密仍是影响科技与经济结合的 重要因素。
o 企业的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o 产学研合作利益共享和分配机制未确立
o 中试和工程化环节薄弱
o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滞后
四是科技资源统筹协调机制不完善,资源 配置分散、重复和浪费现象仍然存在。
把高新区建成高新技术转移和扩散基地,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基地,培育一批具
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第五,加快发展民生科技,促使科技
创新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围绕人口健康、环境保护、公共安全、节
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等重要领域,加强先进
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的示范推广,把发展民生
科技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力量重于财富 ——李斯特
在今天的国际竞争格局下,国家与 国家之间终究还是一种实力的较量。
一国拥有实力,不一定能使国际格
局向自己有利的方向倾斜。但没有实
力,却一定会遭到不公正的待遇。
追求更多的财富是重要的,但更重
要的是必须有力量维护已有的财富, 有力量使已有的财富不断增值。
美国不仅具有资源转化能力,更具
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
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 越突出,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产 业优化升级的主要力量。 科技创新带动高技术产业发展, 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方式转变。
科技创新不断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发展和新经济形态的产生,在创造需求、
改善民生、促进就业等方面作用巨大,不
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消费观念
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将科技创新提升 为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
世界各国都把 突破核心关键技 术、推动战略性 新兴产业发展, 作为培育新的经 济增长点和掌握 未来发展主动权 的共同选择。
美国
• 新能源 • 国民健 康 • 信息技 术
德国
• • • • 健康 安全 气候 资源保 护 • 交通
韩国
• • • • IT基础 制药 … 七大新 兴产业
各地以创新驱动
中央
地方
经济社会发展
制定出台促进科 技创新的政策措施 提高了对科技创 新的投入力度
2008年
各地结合地方特色积极推进区域创新体系 建设,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创新型区域
长三角
• 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 向以技术为先导的全球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迈进
珠三角
• “实验田”和“排头兵”,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 开展产学研合作,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创新中心
进一步突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 创新服务平台和创新型企业三大载体建设 着力在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机制和 创新服务四个方面下功夫 鼓励有条件的省区市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工 程试点,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增强区域科 技创新能力
第三,统筹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创新
要素的流动和整合
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采取多种方
和就业取向,更从根本上改变着全球的竞 争格局和国民财富的获取方式。
哥本哈根气候理事会研究表明:
使用清洁能源创造的就业机会是化石 能源的2-8倍
如果美国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由2007年 的15%提高到总能源消耗的25%
可创造200多万个就业机会
科技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
在为人类社会创造共同财富的同时,也
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
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 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 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 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