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阅读考点破解
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方法
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方法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方法(精选3篇)说明文是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方法精选篇1一、找到“说明对象”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点之一,其考查类型:“这篇*(或段落)的说明对象是什么?”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反之,如果要求为说明文加一个题目,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题目,或加上一个能说明其特征的生动的题目。
二、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首先,应找到表现说明对象特征的句子。
看题目;在首段中找;抓关键词句。
其次,在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时,要分析*结构,找出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和结尾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方法精选篇21.首先要清楚说明文的文本,基本都是表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内容的,但中考考查的立足点并不在文本所介绍的知识本身,而是怎样运用一定的说明技巧,达到所要说明的效果的。
也就是说,说明文考查的立足点在于说明文文体本身,在于语文阅读能力本身。
明确了这点,就不会害怕说明文介绍的知识深奥、我们初中学生读不懂这样的问题了。
2.要根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来复习。
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结构、说明语言等说明文的概念、特点要熟知,阅读说明文的时候,才能根据这些基本的知识特点去解决问题。
要在平时训练中,加大对信息的筛选和提取能力的训练,不断培养自己的归纳概括能力;对重点词句,要细细品味,仔细剖析,结合语言环境具体分析其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等特点;要善于抓住关键性的词句,上钩下联,分析说明结构;对说明方法等规律性的东西,一定要结合上下文实际具体分析。
专题06 说明文阅读鉴赏-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题源解密(上海专用)解析版
主题三现代文阅读鉴赏专题06 说明文阅读考情概览:理解课标要求,把握命题方向,总结出题角度。
真题透视:精选真题,归类设置,完整展现中考试题的考查形式。
中考新考法:从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等方向设置新考法真题。
新题特训:选用最新优质题、创新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
上海卷中考说明文阅读考察趋势分析一、题型分析近年来,上海卷中考说明文阅读的题型在不断变化。
从2016年的三篇短文到2017年的两篇短文加一篇新闻,再到2018年的一篇长文加一篇新闻,我们可以看出,题型在逐渐多元化,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考查也在逐渐全面。
二、考点分析1. 获取信息:这是说明文阅读的基础能力,要求考生能够从文章中准确获取信息,并理解其含义。
2. 概括内容:考生需要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对文章进行概括和总结。
3. 推理判断:要求考生根据文章中的信息,结合上下文进行推理和判断,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
4. 评价观点:对文章中作者的观点进行客观评价,需要考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5. 联系实际:将文章中的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考察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趋势分析1. 重视基础:从近几年的真题中可以看出,上海卷中考说明文阅读越来越重视基础能力的考查。
比如对文章中关键词的理解、对作者观点的把握等,都需要考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2. 强调思维:说明文阅读的考查已经不再仅仅是获取信息这么简单,而是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文章进行推理、判断、评价等思维活动。
这需要考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
3. 关注热点:从近几年的新闻类阅读题中可以看出,上海卷中考说明文阅读越来越关注热点问题。
比如环保、科技、教育等都是热点话题。
4. 强调应用:说明文阅读不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考查,而是更加注重实际应用。
比如对文章中提到的某个方法或策略进行解释或说明,让考生联系实际进行思考等。
四、备考建议1. 打好基础:说明文阅读的基础在于词汇和语法。
考生需要掌握足够的词汇量,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同时也要熟悉语法规则,能够正确使用语法。
中考说明文阅读中概括题重难点+例题分析
中考说明文阅读概括重难点一【理解文章内容】整体感知是说明文阅读的粗读阶段,主要任务是把握说明文的主要内容。
说明内容,有的从全文的角度理解,有的从某一段落中理解。
大多是全文或某段落中说明对象的特征或说明的事理。
对于说明文主要内容的考查,一般有两种形式。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或段落)的中心(主要)内容。
而说明的主要内容往往是在说明文全文或某一段落的总写的语句中,有的在文章的标题中。
例如: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分析:一句话概括段意,我们首先找到该段落中心句(一般在句首或句尾),如果没有中心句,我们根据内容进行摘抄整理归纳。
这一段第一句话就是该段中心句,(2)另一种是具体指出文章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对象的特征或说明了有关事物的哪些事理。
如下面这段文字:此外,载人宇宙飞船还要采取如下措施以解决一些特殊问题。
一是环境控制措施,主要作用是调节舱内和航天服内的温度、湿度和压力,保证宇航员所需要的氧气量、通风量、用水量,并吸收和处理废物。
二是人工控制措施,主要是在自动系统失灵的情况下,由人参与操作和控制飞船,处理应急状态下的一些情况,免生意外。
三是安全返回措施,主要是确保宇航员安全返回。
这除了设置可靠的防热保护层保护返回舱不致被烧毁外,还要使返回过程中的制动过载装置非常有效,以保证宇航员的身体能够承受;同时还要提高落点精确度,以便及时发现宇航员。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4说明文阅读考点6关注链接材料解决实际问题解析版
专题14 中考复习之说明文阅读(过关测试)考点6:关注链接材料,解决实际问题一、(2021年·海南·三亚·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蓝色能源①“龙宫”作为神话里海底龙王的居所,曾引发了人们无数的想象,围绕它产生了众多故事。
现实中“龙宫”自然是没有的,但迄今为止,浩瀚的海洋仍深深地吸引着人类:海洋蕴藏的财富,大海深处的奥秘……一切都那样诱人。
②当今最诱人的海洋资源之一就是“蓝色能源”。
它既不同于海底储存的煤、石油、天然气,也不同于融于水中的铀、镁、锂,而是利用海水温差、潮汐、波浪等产生的动能、热能等能源,它具有清洁、可再生、能量惊人、分布广泛的优点。
常见的蓝色能源是温差能、潮汐能和波浪能。
③600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海洋一天吸收的太阳热能,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的热能。
如果将这些热能的1%转化为电能,相当于新增140亿千瓦装机容量,也就是每小时能发140亿度电。
太阳辐射热进入到海面,绝大部分被表层海水吸收掉,深层海水几乎..接收不到。
因此人们可利用海洋表层水温与较低层水温之间的温差把热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时,将海洋表面的温水引进真空锅炉,温水因压力突然大幅下降立即变成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用过的水流入海洋,如此循环使用。
一般而言,冷、热水温差在20℃以上即可发电,因此若能把南北纬20度以内的热带海洋都利用起来发电,前景将十分诱人。
④无边无际的大海,在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下,时而潮高百丈,时而引退千里。
海洋这种有规律、有节奏的起伏现象就是潮汐。
潮汐发电就利用了潮汐能,人们涨潮时将海水以势能的形式保存,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潮位之间的落差发电。
据初步估算,我国潮汐能资源量约为1.1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750亿千瓦小时。
潮汐能周而复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成为沿海地区生产生活,甚至国防需要的重要补充能源。
⑤波浪能也是不容忽视的蓝色能源。
“无风三尺浪”是奔腾不息的大海的真实写照。
中考说明文考点及答题技巧
中考说明文考点及答题技巧
中考说明文考点及答题技巧
一、中考说明文考点:
1、结构紧凑、语言流畅,要注意过渡词的使用;
2、要注重辞藻的运用,使表达更加舒缓;
3、注意说明文的标题,要有明确的主题;
4、叙述要做到条理清楚,使得文章具有明显的结构;
5、要有让读者明白的结尾,使得读者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
二、答题技巧:
1、将题目与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句子进行对应,仔细搜索文章中相关信息;
2、仔细阅读文章,将文章中的信息细致的理解;
3、对于涉及到判断和推理的题目,要仔细理解文章的含义,并从文章中有逻辑的推断;
4、对于涉及到解释和细节的题目,一定要细致的搜索文章中的相关信息;
5、在阅读完文章后,再对题目进行回忆,做到认真、精确的答题。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突破:说明文(说明文语段作用)
说明文(说明文语段作用)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火星,中国使者来了邱晨辉①火星,地球隔壁的行星。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对这位“近在眼前”的红脸蛋邻居充满好奇。
这一次,中国使者登门拜访。
②2021年5月15日,来自中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跋涉295天、穿越漫漫星河之后,终于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成功着陆,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
今年2月,天问一号探测器就抵达了火星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第一步“绕”的目标。
如今,天问一号完成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后,成功“亲吻”火星表面。
③天问一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说,火星探测的最大难点就是着陆,这个过程需要气动外形、降落伞、发动机、多级减速和着陆反冲等多项技术融合才能实施软着陆。
每个环节必须精准无误,差一秒都可能造成整个任务失败。
截至目前,人类火星探测任务成功率仅五成左右,大部分折戟在这一阶段。
④此前我国已有月表着陆经验,但此次着陆更加艰难。
一方面火星表面存在大气,环境更复杂;另一方面火星离地球更遥远,通信时延达到20分钟左右,整个着陆过程地表来不及做任何处置,只能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经历最为惊心动魄的“生死9分钟”。
⑤天问一号整个降落过程大致分为“进入——减速——软着陆”三步。
具体来说,天问一号首先瞄准进入火星大气层一个狭窄的进入走廊,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这个过程要克服高温和姿态偏差;气动减速完成后,天问一号的下降速度也减掉了90%左右。
紧接着,天问一号打开专用的超音速降落伞,进行伞系减速。
待降落伞完成使命后,探测器抛掉大底和背罩,露出着陆平台和火星车。
⑥当距离火星表面约两公里,速度降至每秒100米时,需要通过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进行动力减速。
为减少对着陆巡视器的冲击,发动机采用“长距离轻刹车”的技术。
在距离地表100米时,发动机“最后一脚”稳准刹车,天问一号进入悬停阶段,完成精准避障和缓速下降后,着陆巡视器在缓冲机构的保护下,轻盈落抵着陆点。
完整版)中考说明文阅读方法及答题技巧
完整版)中考说明文阅读方法及答题技巧中考说明文七大题型及答题技巧一、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1.确定说明对象:通过阅读文题,首尾段和内容,确定说明对象。
2.概括说明内容:通过直接摘取中心句、联结并列文段首句、从各段落中归纳出说明内容来概括说明的主要内容。
3.说明对象的特征:通过标题中的修饰性词语、文章开头部分、各段的开头句、归纳提取最能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的词语,来确定事物的特征,如结构、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等。
二、理清说明顺序,明确文章结构1.时间顺序:按时间的先后为说明顺序,一般文中会出现表示时间或先后的标志性词语。
2.空间顺序:按事物的空间存在的形式,以前后左右、上下高低、东西南北等为顺序,一般用来说明事物的构造或形态。
3.逻辑顺序: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常用的逻辑顺序有由表及里、由主到次、由局部到细部、由现象到本质、由特点到用途、由整体到部分、由概括到具体、由原因到结果。
事理说明文多采用逻辑顺序,事物说明文多采用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在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中都可能用到。
三、辨别说明方法,分析说明作用及效果1.“列数字”:具体、准确、科学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2.“作比较”:突出、强调事物的特点。
3.“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举例子”:具体、形象、准确地说明事物,增强文章的可信度。
5.“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通俗易懂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6.“下定义”:科学、准确、简明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7.“分类别”: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8.“引用”:引用谚语、俗语、古诗文,使说明更具有权威性,增强说服力,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9.“列图表”:直观、形象清楚、一目了然。
10.“摹状貌”:形象化的描摹事物的形状、体貌,使说明的事物更生动、形象、逼真,使人印象深刻。
区分“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差异下定义”需要准确简明,具有概括性,即定义的对象与定义的外延相等。
中考说明文阅读考点破解
中考说明文阅读考点破解《语文课程标准》在说明文阅读方面的要求是: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章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中考说明文阅读考查的主要题型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图表题等,其中简答题最多,比例最大。
【考点例说】1 .把握文本信息。
抓住全文的中心句,把握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提取文本主要信息,对事物的特点进行概括或诊释,理解或概括全文的内容,从而形成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提炼信息的能力。
如2009年山东烟台卷《蜡烛的前世今生》第14 题:根据文义,在文中②③处的横线上拟写小标题。
2 .分析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是说明事物特征及作用的方式手段,考查说明方法也是说明文阅读最常见的命题内容。
主要形式是:在文中抽出一个或几个句子,要求辨别这些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如2009年山东烟台卷((蜡烛的前世今生》第16 题:第②部分在介绍烛芯的发展变化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 .体味说明语言。
体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分析关联词、副词的表达效果,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分析句子的表达作用及语言的表达特点,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考考点。
命题形式常为:文中“……”这句话中“……”一词能否删去?请简要说明原因。
而要求删去的词语多数是表示程度、数量、范围或性质的词语,如“可能”“一般”“大约”等词。
如2009年泰安卷《微晶玻璃))第15题:文中“一般的废渣土中都含有制作微晶玻璃的大多数成分,我们通过电脑检测,确定现有原料的化学组成,添加所缺部分,大大降低了成本。
”一句中加点的“大多数”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4 .梳理、分析说明结构。
梳理、分析说明文的结构特点或文段的结构特点,准确把握关键词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理清说明顺序,是说明文阅读考查是重要考点之一。
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答题要点
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答题要点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答题要点(精选3篇)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答题要点精选篇1一、找到“说明对象”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点之一,其考查类型:“这篇文章(或段落)的说明对象是什么?”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反之,如果要求为说明文加一个题目,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题目,或加上一个能说明其特征的生动的题目。
二、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首先,应找到表现说明对象特征的句子。
看题目;在首段中找;抓关键词句。
其次,在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时,要分析文章结构,找出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和结尾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答题要点精选篇2(一)明确说明对象: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人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阅读事理说明文,要弄清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理。
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如《中国石拱桥》。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二)抓住事物特征: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广狭、正反)等等方面。
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
除说明的重点外,还要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
例如《死海不死》一文,围绕死海的特征,从三个角度进行说明:先说死海的“死”(现象特征),再说死海的“不死”(本质特征),最后又说到死海的“不死”与“死”(现状与未来发展特征)。
这样死海的全面特征便被一层一层地揭示出来了。
又如《苏州园林》一文,围绕“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特点,从五个方面加以说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以及门窗雕镂琢磨和颜色等。
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第二十一讲 说明文阅读(三)考点跟踪突破
21 说明文阅读(三)一、(2014·龙东)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凶手WiFi①近日,一群来自丹麦的女学生用水芹种子进行实验,得出了惊人的发现: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
②由于学校没有监测大脑活动的设备,女孩们选择了水芹种子作为研究对象。
她们将12个装有水芹种子的盘子平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放在没有任何WiFi信号的房间里;另一组则放在两台运行中的无线路由器旁边。
十二天的时间里,覆盖有WiFi的房间内,大多数种子变成了褐色,然后死亡。
而另一间房里的种子则正常生长。
③虽然有人认为,种子之所以在覆盖有WiFi的房间中死掉,可能是路由器散热所致。
但此项实验结果还是加剧了人们对WiFi辐射的恐惧感,有些家长和教师们要求校园内禁止安置无线路由器。
④与此同时,实验也得到了荷兰研究者的力挺。
三年前,荷兰的科学家选用白蜡树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这些树木分别放在距六个辐射源0.5米处的位置,辐射源的频段介于2412赫兹到2472赫兹,功率为100毫瓦——和无线路由器相似。
靠近辐射源种植的树木,树叶上出现了“具有类似铅光泽”的物质,导致叶片的上下表皮死亡,最终掉落。
⑤但是,美国的一些研究者对这些研究成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由于WiFi采用的是低强度的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其威力只是微波的十万分之一。
在一间覆盖WiFi的屋子里待上一年,受到的辐射量仅相当于用手机进行20分钟通话。
⑥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也极.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那么,作为普通用户,在使用无线路由器时应该注意什么呢?⑦首先,人体接受的辐射量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伤害越大。
因此,家中没有必要使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
⑧其次,辐射危害大小还跟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危害越小。
如果家中有孕妇、小孩、老人或免疫力低下者,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他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
⑨第三,最好不要将WiFi设备放置在卧室内,尤其是放在床边。
如果不使用WiFi,最好将无线路由器关闭,以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说明文阅读中考考点及答题技巧归纳
说明文阅读中考考点及答题技巧归纳考点要求:1、说明的对象及其主要内容。
2、说明方法的判断。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一下几种:列数据、举例子、打比方、做比较等。
3、说明顺序的辨析。
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4、文章或段落中的层次。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题指导:(一)、说明的对象及其主要内容。
常见题型: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特征。
如: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拟标语、提建议等。
把握说明的对象和特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①.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一般事物说明文的对象可以从标题上找。
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好的说明文往往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二)、说明方法的判断及其作用1、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等。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引用具体的事例、具体的数据、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三)、理清说明顺序,分析文章结构1、常见题型有: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整体和局部的说明顺序;或理清说明文的层次,直接划分全文的结构或划分某段的层次.2、常见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中考说明文阅读常见考点与解题技巧
中考说明文阅读常见考点与解题技巧中考说明文阅读常见考点与解题技巧一.常见考点: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二.说明文阅读知识与技巧(一)分类1 •从说明对象: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W: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o 2.从善善特和(语言表达角度):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等,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主一一次.原因一一结果、现象一一本质、特征一一用途、一般一一个别、概括一一具体、整体一一局部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O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乂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例题:《看云识天气》的第三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使用了空间顺序,对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形态、位置、预示的天气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三)说明的方法1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据)、作比较、列(画)图表、摹状貌、作诠释、引资料。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3〕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儿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中考阅读理解答题技巧10 说明文阅读理解5大高频考点突破与专题训练
说明文阅读5大高频考点突破与专题训练说明文阅读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高频考点一:把握说明对象,概括对象特征考点解读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
阅读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明确说明对象,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在说明文阅读中,能够明确说明对象、概括对象特征是我们进行有效阅读的重要能力,也是说明文阅读检测的常规考题。
命题形式1.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说明的?3.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答题技巧一、准确把握说明对象把握说明文的说明对象,首先要分清该文章属于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然后再寻找其说明对象。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要找准开头或结尾的总结句。
明确说明对象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判断:一看题目。
不少事物说明文题目就表明了说明对象;对于事理说明文,题目也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说明对象。
二看首段。
有的文章使用的是形象化的题目或节选文段没有题目,我们就看它的第一段,它往往表明说明对象。
三看总括句或中心句。
说明文往往用这些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及其特征。
二、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从两方面入手:1.从标题入手。
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有的标题用设问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
2.从分析材料入手。
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
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
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需细心琢磨,从中加以提炼。
体验中考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有哪些特点?解答:①大洋中脊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②大洋中脊相时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③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中央裂谷。
中考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6说明文阅读(难点部编版解析版)
专题16 说明文阅读(难点)专题概述和解题方法指导一、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和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的一种实用文体。
二、说明文的分类。
1.根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
2.根据说明语言特色的不同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
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三、说明的对象。
说明对象即文章说明的话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二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篇说明文仅仅明确了说明对象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理解说明文的内容。
重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分析一篇说明文的关键所在,只有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深入地理解说明对象,以此为突破口,进而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内容等。
四、说明顺序。
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1.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生长过程常用这种顺序,例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时间顺序包括程序顺序,例如介绍某种东西的制作过程。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
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
具体表现在: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
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
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
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
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
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一般来说,事例说明文都会用到逻辑顺序,且在一篇文章甚至一个段落里,会用到多种顺序,包括各种逻辑顺序。
中考说明文阅读考点及对策
考点一:说明对象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对策:实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人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实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的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考点二:说明对象的特征类型(一):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特征的句子。
对策:(1)看题目;(2)在首段中找;(3)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等。
类型(二):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考点三:说明方法类型(一):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
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比较、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型(二):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X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等。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06 说明文阅读(六大考点多种技巧)-2024年中考语文
重难点06 说明文阅读(六大考点多种技巧)说明文在中考中出现的频率及所占比例都不及散文和小说。
从选材看,阅读材料大多来自课外,以前沿科学、社会热点、生态环境、自然现象、历史知识、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为主,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趣味性,特别是前沿科学、社会热点的比例不断加大。
从考查的内容看,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和写作思路的分析与归纳仍然是考察的重点,包括对说明对象的特点、功能、成因等方面的理解;涉及到纯知识性的内容一方面是逐步弱化,另一方面考查的角度在不断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联系实际、推断预测等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试题,这类题目可能会涉及到其他学科、课外知识和社会生活等内容,要求考生进行知识迁移和综合运用,越来越受到各地中考语文命题者的青睐。
从题型看,逐渐减少选择题的形式,而更多地采用主观题的形式,如填空和简答等,以增加对考生思维过程的考查。
从试题数量和赋分看,一般在2-4题,分数在8分上下波动。
考点一、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设题形式】1.这篇文章(或第×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请简要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3.给本文拟写一个能显示说明对象及其特点的标题。
【答题要点】1.分清说明对象。
(1)看题目。
有的标题直接表明说明对象,如课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这些都是事物说明文,标题就直接表明了文中要说明的事物,即说明对象。
(2)观首段。
题目没有表明说明对象时,甚至有的文章没有题目时,那么我们就要看文章的第一段,在第一段的结尾处往往会点出文章的说明对象。
(3)找结尾段。
有时文章标题与首段均找不出说明对象,作者会在文章的结尾处揭示文章的说明对象,所以要十分关注结尾段落。
(4)抓关键句。
有些说明文还往往利用一些段首的总括句或段尾的总结句来点明文章的说明对象。
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到这些句子,进而把隐含在文中的说明对象挖掘出来。
(5)归纳总结。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可行,那么这时候,只能研读全文,逐段分析、归纳、总结,最后确定说明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说明文阅读考点破解2010-03-25 09:54:39 来源:《试题与研究》《语文课程标准》与中考在说明文阅读方面的要求是: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章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中考说明文阅读考查的主要题型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概括题、图表题等,其中简答题设题最多,比例最大。
【考点例说】1.把握文本信息。
准确抓住全文的中心句,把握说明的对象以及对象的特征,提取文本主要信息,对事物的特点进行概括或诠释,理解或概括全文的内容,从而考查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提炼信息的能力。
如:2009年山东省烟台卷《蜡烛的前世今生》第14题:根据文意,在文中②③处的横线上拟写小标题。
2009年四川省眉州卷《甲型H1N1流感不可怕》第15题:请根据你对文章的阅读,简要分析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特点。
2009年云南省卷《漫话溜索》第15题:文章具体说明了哪些内容?这些题目,都是考查把握文本的主要信息的能力。
2.分析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是说明过程中具体说明事物特征及作用的方式手段,考查说明方法也是说明文阅读最常见的命题内容。
主要形式是:在文中抽出一个或几个句子,要求辨别这些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如:2009年山东省烟台卷《蜡烛的前世今生》第16题:第②部分在介绍烛芯的发展变化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009年云南卷《漫话溜索》第16题:文章引用怒江沿岸的传说,有什么作用?2009年四川省眉州卷《甲型H1N1流感不可怕》第16题:请从选文第①语段的三个画线句子中任选一句,指出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体味说明语言。
体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分析关联词、副词的表达效果,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分析句子的表达作用及语言的表达特点,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考考点。
命题形式常为:文中“……”这句话中“……”一词能否删去?请简要说明原因。
而要求删去的词语多数是表示程度、数量范围或性质的词语,如“可能”、“一般”、“大约”等词。
如:2009年泰安卷《微晶玻璃》第15题:文中“一般的废渣土中都含有制作微晶玻璃的大多数成分,我们通过电脑检测,确定现有原料的化学组成,添加所缺部分,大大降低了成本。
”一句中加点的“大多数”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009年浙江省温州卷《“绿色产业”完美转身》第8题:文中第(3)段画线句“温州森林公园前身大都是位于穷山僻壤的国有林场”中的加点词“大都”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2009年泸州卷《卫星“撞车”唤醒太空环保》第14题:比较下列句子,说说原句好在何处?原句:哪怕是一块像鸡蛋大小的碎片以每秒10千米的速度在太空飞行,其破坏力也相当于同等质量TNT炸药爆炸时释放的能量的24倍。
改句:太空中一块较慢速度飞行的小碎片,其破坏力也很大。
4.梳理说明结构。
梳理、分析说明文的结构特点或文段的结构特点,准确把握关键词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理清说明顺序,这是说明文阅读考查是重要考点之一。
如:2009年齐齐哈尔卷《植物也讲方言》第17题:选择正确的一项填在横线上。
本文是(A说明事物B阐明事理)的说明文,其说明顺序是(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
2009年河北卷《“长信宫”灯》第14题:选文②③④段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2009年福建泉州卷《还原真实的木糖醇》第15题:请将本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这几个题都是从不同角度来考查文章或文段的结构顺序的。
5.拓展说明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在说明文阅读考查中,往往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来拓展说明的内容及范围。
综合各地开放型试题我们可以看出,这类试题一般从以下方面考查:①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②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③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等提出解决的方法,拟写警示性标语、建议、广告等;④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性的推断和大胆想象等。
如:2009年厦门卷《神奇的色彩世界》第13题:假如你拥有了一间新的书房,你会选用什么颜色的书桌、台灯和窗帘?你这样搭配色彩的理由是什么?2009年辽宁省锦州卷《气候怎样“塑造”人类》第24题: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谈谈你的看法。
2009年浙江省温州卷《“绿色产业”完美转身》第9题:阅读下面两则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请你就“温州森林旅游产生的影响”这个问题进行探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一条发现。
【解析指要】说明文阅读常见的答题错误有:对说明文基本的文体知识缺失,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等特点不了解,对词语的限制、修饰作用不能进行准确地评析,不会根据语言材料给事物下定义,不能熟练地运用表格等方式提取或整理文中的重要信息,对事物的特点概括不准,在阅读图形和辨识表格上有困难,解说答题的理由有不全面等。
要根据这些错误问题,针对具体考点,从不同角度解析说明文。
1.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提取文本信息,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
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①从分析标题入手。
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有的标题用陈述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
②从分析材料入手。
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
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须细心琢磨,从文中加以提炼。
像上文列举的烟台卷第14题给文段拟写小标题,实际就是要求把握文段内容,概括文段的特征。
2.分析说明方法,首先要理解并熟知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等常见说明方法的定义及其作用。
其次,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时一定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因为任何说明方法的运用都是为说明某一内容服务的。
像四川眉山卷的第16题,要分析三个画线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上下文具体说明其作用:①作比较,以甲型H1N1流感与一般流感作比较,突出其传染性强,人感染后进展快的特点。
②列数据,以38℃以上的具体数据说明甲型H1N1流感突然发高烧的特点。
③举例子,举引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等例子说明甲型H1N1流感容易引起严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3.说明文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但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前提。
要揣摩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重点在于了解遣词造句是怎样说明事物的特点的,从而理解其作用,领会其妙处,可从以下三点入手:①在语境中体会中心词语的准确性;②重视具有修饰性功能的词语表义的准确性;③留心关联词语在表意准确性上的特殊作用。
这种题一般答题模式是: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带入词语解句或去掉词语解句(即有了这个词会怎么样,去掉这个词会怎么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题三个具体步骤是:第一步,回答“否”或“不能”;第二步,解释要删去的词语在原文中的意思;第三步,联系原文分析删去该词语之后句子意思的改变。
像山东泰安卷第15题可以答为:不能删去。
“大多数”是指绝大部分,说明废渣土中含制作微晶玻璃的成分多。
4.事物说明文一般用总分式的结构(包括总分式和分总式),事理说明文一般用递进式结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大顺序。
时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时间的词语;空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方位的词;逻辑顺序就是以思维的规律为序。
一般来说,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常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构造的,常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常用逻辑顺序。
像齐齐哈尔卷第17题,文章是阐明事理的说明文,所以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准确把握关键词句,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抓住中心句,有首括、中领、尾结三种形式,又以首括居多;分析过渡句,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上下文内容衔接的标志;认清指代成分,分析时要从语义和语法结构两个方面综合考虑。
像福建泉州卷第15题,划分文章结构,只要抓住第3段开头、第7段结尾、第8段开头的关键句子,就能比较容易的划分文章的三大部分。
5.解答开放性试题,首先要对所给材料能够准确地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迁移到文段中来。
开放性试题,虽然没有规定唯一的答案,可以各抒己见,但在答题时要从三个角度作答:①就材料内容回答问题,要符合材料意思,要言之成理;②是阅读材料读后受到的启示、感想,这样的答案也是具有个性化的;③是从材料出发,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或扩散联想到其他方面。
像锦州卷第24题,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说法,你同意或不同意都可以,关键是要能自圆其说,理由充足,言之成理。
【复习对策】说明文阅读,作为初中阶段一种重要的文体,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仅次于记叙性文本,几乎所有的中考试卷中都有说明文阅读的考查。
从近年来说明文阅读考查的发展方向来看,说明文阅读选材内容上的重点是: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生命科学的研究动态,科学技术前沿的研究发现,植物动物的有关知识,保护环境生态,气候物象的有关内容等。
命题的趋势主要是: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②对作者思路的梳理,对文章层次的划分;③对文章整体或局部的大意的概括;④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的把握;⑤对关键词句的意义及其作用的体味和推敲。
另外,联系实际、推断预测等开放性试题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唯一性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说明文阅读中也占一定比例。
依据说明文考查的这些趋势特点,在复习应考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要清楚说明文的文本,基本都是表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内容的,但中考考查的立足点并不在文本所介绍的知识本身,而是怎样运用一定的说明技巧,达到所要说明的效果的。
也就是说,说明文考查的立足点在于说明文文体本身,在于语文阅读能力本身。
明确了这点,就不会害怕说明文介绍的知识深奥、我们初中学生读不懂这样的问题了。
2.要根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来复习。
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结构、说明语言等说明文的概念、特点要熟知,阅读说明文的时候,才能根据这些基本的知识特点去解决问题。
要在平时训练中,加大对信息的筛选和提取能力的训练,不断培养自己的归纳概括能力;对重点词句,要细细品味,仔细剖析,结合语言环境具体分析其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等特点;要善于抓住关键性的词句,上钩下联,分析说明结构;对说明方法等规律性的东西,一定要结合上下文实际具体分析。
3.说明文阅读还要根据文本特点,把握不同的侧重点。
阅读阐释性说明文要注意其解说准确、明晰、有条不紊、笔调平实严谨的特点;阅读述说性说明文要注意其突出要点、扣紧中心、突出主线和笔调简洁明快的特点;阅读实用性说明文要注意其准确严密、简明易懂、重点突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