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电动汽车结构及设计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案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案第一章:新能源汽车概述1.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与优势1.3 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与产业现状1.4 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类型及代表车型第二章: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2.1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组成2.2 电池类型及性能特点2.3 电机类型及工作原理2.4 动力系统控制策略与技术参数第三章: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3.1 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3.2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3.3 燃料电池汽车驱动系统3.4 驱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技术特点第四章: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4.1 充电设施及充电方式4.2 充电桩的类型与技术参数4.3 充电过程及充电控制策略4.4 充电安全与防护措施第五章:新能源汽车维修与保养5.1 新能源汽车维修基本原则与方法5.2 动力电池维护与检修5.3 电机及控制系统维护与检修5.4 车辆常规保养及注意事项第六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6.1 动力电池的类型与结构6.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特性6.3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6.4 动力电池的充放电策略与寿命延长第七章:新能源汽车电机与驱动技术7.1 电机的类型与工作原理7.2 电机控制器及其工作原理7.3 驱动系统的效率与优化7.4 电机与驱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八章:新能源汽车的能源管理与节能技术8.1 能源管理与能量回收系统8.2 车辆能源消耗的测试与评价8.3 节能技术及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8.4 节能驾驶习惯与节能驾驶培训第九章: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技术9.1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定义与意义9.2 车辆智能控制系统(VSC)9.3 车联网技术及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9.4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第十章: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与环保性10.1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要求与措施10.2 碰撞安全与防火安全10.3 新能源汽车的环境影响与环保评价10.4 环保法规与新能源汽车的环保技术第十一章:新能源汽车的案例分析11.1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案例11.2 成功新能源汽车品牌案例分析11.3 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案例分析第十二章:新能源汽车的法律法规与标准12.1 新能源汽车相关法律法规概述12.2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12.3 新能源汽车认证与监管政策12.4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第十三章: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与服务13.1 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与销售策略13.2 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体系建设13.3 新能源汽车客户关系管理13.4 新能源汽车销售与服务案例分析第十四章: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14.1 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方向14.2 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14.3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挑战与机遇14.4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交通系统的融合第十五章:新能源汽车的实践与实训15.1 新能源汽车的认识与操作15.2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15.3 新能源汽车模拟实训项目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特点、优势、类型及代表车型。
电动汽车毕业论文2
各种汽车已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工具和设施,随着世界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加,汽车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资源枯竭和安全等问题一给人类造成麻烦。
为了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人类居住环境和保障能源供给,在寻求解决的途径和办法时,各国政府和汽车行业认识到电动汽车具有良好的环保的良好性能和燃料的多样性能,发展电动汽车即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缓解能源短缺和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
电动汽车的研发已成为汽车行业的热点。
我国把研发电动汽车列为“863”重大科研项目,动员全国人力、物力、财力,采用官、产、学、研四位一体的研发体制,目前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示范路线的运营亦获得了宝贵的技术资料和经验,并具备了EV、HEV、FEV整车生产能力。
电力助动车无论是产量、销量和保有量,都位于世界前列。
本论文概括了国内外电动汽车的现状、电动汽车在环境保护和能源结构调整中的优势、电动汽车结构类型、动力传输特点、动力源、驱动装置和控制系统原理、电动汽车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展望。
本论文在写作过程中阅读的书籍、文献、图片和资料,引用了其中的一些资料。
在此,谨向这些书籍、文献、图片和资料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一章电动汽车的概述-------------------------------- 1.1 电动汽车的发展-------------------------------- 1.2 电动汽车的现状-------------------------------- 1.3 电动汽车的概念及其优越性---------------------- 第二章电动汽车的分类、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1 电动汽车的分类-------------------------------- 2.2 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3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4 混合动力汽车(HEV)----------------------------- 第三章电动汽车的电源系统---------------------------- 3.1 新型高能电池---------------------------------- 3.2 燃料电池-------------------------------------- 第四章电动汽车的动力传动系统------------------------ 4.1 电动机分类和要求------------------------------ 4.2 直流牵引电动机-------------------------------- 4.3 感应电动机------------------------------------ 4.4 永磁无刷电动机-------------------------------- 4.5 开关磁阻电动机-------------------------------- 第五章电动汽车的调速控制系统------------------------ 5.1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调速控制方式------------------ 5.2 电动汽车上电动机的制动控制系统----------------第六章电动汽车存在的问题--------------------------- 6.1 电动汽车的缺点------------------------------- 6.2 电动汽车发展的技术难关----------------------- 第七章对电动汽车未来发展的展望--------------------- 7.1 电动汽车研究进展---------------------------------- 7.2 电动汽车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第一章电动汽车的概论及其优越性第一节电动汽车的发展早在19世纪后半叶的1873年,英国人罗伯特·戴维森(Robert Davidsson)制作了世界上最初的可供实用的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教学教案
《纯电动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教学教案第一章:纯电动汽车概述1.1 纯电动汽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纯电动汽车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3 纯电动汽车的优势与挑战1.4 纯电动汽车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二章: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2.1 电池系统2.1.1 电池的种类、性能及工作原理2.1.2 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功能与结构2.1.3 电池充放电设施及安全注意事项2.2 电机及控制系统2.2.1 电机的类型与工作原理2.2.2 电机控制系统的功能与结构2.2.3 电机驱动与控制技术的应用2.3 传动系统2.3.1 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类型及特点2.3.2 传动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3.3 传动系统中关键部件的维护与维修第三章:纯电动汽车底盘与车身系统3.1 底盘系统3.1.1 底盘系统的组成及功能3.1.2 麦弗逊式独立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维修3.1.3 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维修3.1.4 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维修3.2 车身系统3.2.1 车身结构的类型及特点3.2.2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维修3.2.3 车身外观及内饰的维护与维修第四章:纯电动汽车电气系统4.1 电气系统的组成及功能4.2 车载网络通信系统4.2.1 车载网络通信系统的类型及工作原理4.2.2 车载网络通信系统的维修与诊断4.3 车载电源及充电系统4.3.1 车载电源的类型及工作原理4.3.2 充电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4.3.3 充电设施的维护与维修4.4 车辆诊断与检测设备的使用4.4.1 诊断与检测设备的功能及类型4.4.2 诊断与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第五章:纯电动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分析5.1 故障诊断流程与方法5.1.1 故障诊断的基本流程5.1.2 故障诊断的方法及应用5.2 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5.2.1 动力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5.2.2 底盘与车身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5.2.3 电气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5.3 故障诊断与维修注意事项5.3.1 安全操作规程5.3.2 维修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5.3.3 故障诊断与维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第六章:纯电动汽车维修工艺与标准6.1 维修工艺6.1.1 维修基本工艺6.1.2 特殊维修工艺6.1.3 维修工艺的选用原则6.2 维修标准6.2.1 维修质量标准6.2.2 维修时间标准6.2.3 维修成本标准6.3 维修作业安全规程6.3.1 安全操作规程6.3.2 危险源识别与预防6.3.3 事故应急预案第七章:纯电动汽车维修案例分析7.1 动力系统维修案例分析7.1.1 电池系统维修案例分析7.1.2 电机及控制系统维修案例分析7.1.3 传动系统维修案例分析7.2 底盘与车身系统维修案例分析7.2.1 悬挂系统维修案例分析7.2.2 转向系统维修案例分析7.2.3 制动系统维修案例分析7.3 电气系统维修案例分析7.3.1 车载网络通信系统维修案例分析7.3.2 车载电源及充电系统维修案例分析7.3.3 车辆诊断与检测设备维修案例分析7.4 综合故障维修案例分析7.4.1 故障诊断与维修流程7.4.2 维修方法与技巧7.4.3 案例总结与反思第八章:纯电动汽车维修设备与工具8.1 维修设备8.1.1 诊断设备8.1.2 维修工具8.1.3 检测设备8.2 工具与设备的选择与使用8.2.1 选择原则8.2.2 使用方法8.2.3 维护与保养8.3 先进维修设备与技术发展趋势8.3.1 激光焊接技术8.3.2 3D打印技术8.3.3 自动化维修技术第九章:纯电动汽车维修业务管理9.1 维修业务流程与管理9.1.1 维修业务流程9.1.2 维修项目管理9.1.3 客户服务与管理9.2 维修成本控制与优化9.2.1 成本控制策略9.2.2 维修资源优化配置9.2.3 维修效益分析9.3 维修质量控制与提升9.3.1 质量控制体系9.3.2 质量改进措施9.3.3 维修技能培训第十章:纯电动汽车维修与发展趋势10.1 国内外纯电动汽车维修现状10.1.1 我国纯电动汽车维修现状10.1.2 国外纯电动汽车维修现状10.2 纯电动汽车维修发展趋势10.2.1 维修技术发展趋势10.2.2 维修服务模式发展趋势10.2.3 维修产业政策与标准发展趋势10.3 面向未来的维修策略与建议10.3.1 创新维修技术与服务10.3.2 加强维修人才培养10.3.3 推动维修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二章的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功能与结构,以及电池充放电设施及安全注意事项。
电动汽车毕业设计
电动汽车毕业设计【篇一:电动车毕业设计】第一章概述1.1设计的主要目的和意义此次设计的目的是掌握产品造型的设计,包括材料、尺寸的合理选择,灵活运用制作技术、形态表达语言,根据人机工程学和美学来设计电动自行车的尺寸和颜色。
根据同类型产品的类比和设计,力学分析,考虑人机工程学中的人体尺寸和人的舒适程度来综合设计电动自行车的尺寸。
设计的目的其实包括好几个层面,第一,加工工艺的了解;第二,进一步提出不同材质的优化组合课题;第三,探究材料与产品结构、功能的有机联系;第四,熟悉产品结构连接件的运用;第五,产品形态讨论;第六,寻求产品设计制作的个性化等等。
通过这半年的设计,我们很好的复习了已经学过的课程,并对部分材料的应用有了一定了解,在颜色搭配上也有了一定的学习,而且能熟练操作制图软件和办公软件。
对我们以后在工作上有很大的帮助。
1.2国内外电动自行车的发展情况1.2.1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电动自行车的发展情况为创造市场需要,适合老弱妇孺各种年龄层骑乘自行车,国外厂商多年前即开始研制辅助驱动自行车并且在新电池和驱动机械马达技术成熟发展之下,电动自行车应运而生。
海外发展较早的要数日本、奥利地、德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近几年美国发展也比较快。
国外的电动自行车主要是作为一种轻松代步及休闲健身工具。
例如,在大型的停车场、超市和旅游区里使用。
从1994到1999年6年时间中,全球电动自行车数量,从3.6万辆剧增1600万辆,如按2%算,电动车需要量会在30万辆以上。
同时,东南亚、中东、印度增到50万辆,而在2000年,仅日本就需要50万辆。
总体来说,电动自行车在全球的潜在市场很大,并呈上升趋势。
日本电动车的生产及技术都占世界领先地位,商品化的电动自行车由日本雅马哈公司率先于1994年推出,并随着本田、三洋、松下等知名公司的参与,生产规模日益放大。
但日本对电动自行车的使用管理上采取了严格限制,日本只许智能型电动自行车上路,并对智能型电动自行车的要求制定了很严格规定。
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动力及控制技术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济南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动力及控制技术设计系部:机械系济南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课题名称:电动汽车动力及控制技术设计系部:_机械系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__________ 姓名:_ 学号:指导教师:_ 二〇一一年4月25 日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系部:机械系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班级:1班注:设计(论文)总成绩=指导教师评定成绩(30%)+评阅人评定成绩(30%)+答辩成绩(40%)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动力及控制技术设计摘要随着世界环境的污染、全球石油危机日益严重而带动的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给汽车工业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冲击,也增强了人们开发新能源的意识,而新能源汽车更是人们关注的一大焦点。
目前电瓶式纯电动汽车以噪音小、耗能低、无污染、成本低、结构简单而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流,世界很多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去开发电动汽车。
本文主要围绕电动汽车的电动机以及目前普遍使用的电动车控制系统主要参数作出分析,例如转速与转矩的关系、转速与功率的关系、功率与转矩的关系以及传动比、蓄电池的比能量等,设计出合理的电动车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
本文主要采用的技术有:1、电动机的转矩、转速、功率。
2、电动机的主要调速方式。
关键词:电动机、发动机、转矩、变频调速、交流电动机、EV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电动汽车构造与原理 (2)第一节电动车的种类 (2)第二节蓄电池电动车 (4)第三节燃料电池电动车 (10)第三章电动车动力及控制设计 (12)第一节电动车驱动电机种类 (12)第二节直流驱动电动机 (14)第三节交流驱动电动机 (18)第四节直流电动机的控制 (21)第五节三项交流电动机的控制 (24)第四章我国电动汽车的缺陷 (27)第五章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 (29)致谢 (31)附录一 (32)附录二 (33)参考文献 (39)第一章前言汽车工业的告诉发展,汽车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资源枯竭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电动汽车2
第二章1、蓄电池的分类电解质的不同:酸性电池主要以盐酸水溶液为电解质-------铅酸电池碱性电池主要以氢氧化钾水溶液为电解质------锌锰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中性电池主要以盐溶液为电解质 ---------稳定性差,应用少有机电解液电池主要以有机溶液为电解质------锂电池、锂离子电池按正负极材料不同分类锌系电池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镍系电池镍锌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铅系电池铅酸电池锂系电池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金属空气电池锌空气电池铝空气电池2、蓄电池常用术语终止电压:指充电或放电结束时的电压。
充电终止电压:蓄电池充电结束时,其充电电压已经上升至极限,继续充电将使蓄电池过充电,这个高限电压称作充电终止电压当蓄电池充电电流较大时,在蓄电池充电过程中就有可能达到充电终止电压,而充电电流越大,达到充电终止电压的时间就越短。
放电终止电压:蓄电池放电时,放电电压已经下降至极限,继续放电有可能导致蓄电池过放电,这个极限电压称为放电终止电压。
放电电流越大,放电终止电压就越低.I小时放电率:蓄电池以恒定电流放电I小时,正好使蓄电池放电至终止电压。
I小时充电率:蓄电池以恒定电流充电i小时,正好使蓄电池充电至终止电压。
过充电:蓄电池已充足电后的充电或充电电流大于蓄电池充电可接受的电流时,继续以该电流充电。
过放电:蓄电池放电至终止电压后,继续放电即为过放电荷电状态(SOC):数值上等于蓄电池剩余的容量与蓄电池额定容量的比值。
用于描述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存电状态放电深度(DOD):数值上等于蓄电池已放出的电量与蓄电池的额定容量的比值用于描述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所达到的放电深度。
不一致性:蓄电池组中的各个蓄电池的容量、电压和内阻存在差异如果蓄电池组有不一致性的存在,则在使用过程中会使其不一致性扩大,并导致性能较差的蓄电池迅速损坏,最终导致整个蓄电池组损坏。
均衡充电:针对不一致性的蓄电池组所进行的特殊充电方法。
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
车身结构 碰撞安全和车辆稳定性
● 02
第二章 电动汽车的电池安全性能
电池种类与特点
电动汽车的电池种类多样,常见的包括锂电池、 镍氢电池、铅酸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不同种 类的电池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影响着 电动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能。
电池管理系统(BMS)
功能
监控电池状态 保护电池安全 实现电池均衡
结语
感谢聆听 感谢大家的倾听与支持
期待未来
期待电动汽车行业未来 的发展
安全第一
以安全为重,保障每一 位出行者的安全性
保障出行
始终致力于为大家提供 更安全、更便利的出行 方式
THANKS
感谢观看
充电桩严重故障应急处理方法
在遇到充电桩严重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充电桩,并及时通知维修部门 进行处理。不可私自拆卸或维修,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安全事故。保护自身 安全,避免可能的电气危险。
● 04
第4章 电动汽车与交通安全
电动汽车安全驾 驶技巧
在驾驶电动汽车时,需要掌握超能力驾驶技巧, 注意路口交通标志,避免微信驾驶分散注意力, 控制跟车距离以确保行车安全。
电动汽车的构造特点
电池系统 电池组成及性能
控制系统
车辆控制和驾驶模式 选择
电动机系统 电动机类型和功率
车身结构 材料及安全设计
电动汽车的安全 技术
电动汽车的安全技术分为主动安全技术和被动 安全技术。主动安全技术包括防抱死制动系统、 车辆动态稳定控制系统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等,用于避免事故发生。被动安全技术则包括 安全气囊系统、紧急制动辅助系统和车身加固 设计,用于在事故发生时保护乘车人员安全。
电动汽车交通安全法规
电动汽车行驶证 必备证件
电动汽车原理与构造第2版-第2章
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
双轮毂电机驱动系统
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
双轮毂电机驱动系统
33
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
两种轮毂电机驱动方式
34
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
四轮毂电机驱动系统
7
四轮毂电机即安装4轮独立控制的电动机和逆变器的驱动系统,这样可以使结构更加紧凑, 同时能够使车辆达到前所未有的机动性。
28
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
双电机-固定速比变速器一体化结构
29
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
双电机-固定速比变速器一体化轮边驱动传动系统
5
为了进一步简化驱动系统,牵引电机与车轮之间取消了传统的传动轴,由驱动电机直 接驱动车轮前进。
30
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
双轮毂电机驱动系统
6
在完全舍弃驱动电机和驱动轮之间的机械传动装置之后,轮毂电机的外转子直接连接在 驱动轮上。驱动电机转速控制与车轮转速控制融为一体,构成了所谓的双轮毂电机。这 种分布方式需要驱动电机提供更高的转矩来启动和加速车辆。
在对交流感应电动机供电之前, 首先需要安装逆变器将直流电 变换成交流电。这样就不可避 免的增加了交流驱动系统的制 造成本,另外对交流感应电机 的控制技术也相对复杂很多, 常用的控制方法有:变频变压 控制、磁场定向矢量控制和直 接转矩控制。
19
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
交流电机驱动系统
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
纯电动汽车的优势
✓ 行驶过程零排放、噪声小; ✓ 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 使用费用低廉; ✓ 消峰抑谷(城市电网); ✓ 利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实现(“智能城
市”)。
5
纯电动汽车的系统组成
6
纯电动汽车的系统组成
电动汽车结构与原理(1)
电动汽车结构与原理(1)名词解释1.纯电动汽车:指由蓄电池或其他储能装置作为电源的汽车。
2.再⽣制动:指将⼀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储能设备装置内的制动过程。
3.续驶⾥程:指电动汽车在动⼒蓄电池完全充电状态下,以⼀定的⾏驶⼯况,能连续⾏驶的最⼤距离。
4.逆变器:指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的变换器。
5.整流器:指将交流电变化为直流电的变换器。
6.DC/DC变换器:指将直流电源电压转换成任意直流电压的变换器。
7.单体蓄电池:指构成蓄电池的最⼩单元,⼀般由正、负极及电解质组成。
8.蓄电池放电深度:指称为“DOD”,表⽰蓄电池的放电状态的参数,等于实际放电量与额定容量的百分⽐。
9.蓄电池容量:指完全充电的电池在规定条件下所释放的总的电量,⽤C表⽰。
10.荷电状态:称为“SOC”,指蓄电池放电后剩余容量与全荷电容量的百分⽐。
11.蓄电池完全充电:指蓄电池内所有的活性物质都转换成完全荷电的状态。
12.蓄电池的总能量:指蓄电池在其寿命周期内电能输出的总和。
13.蓄电池能量密度:指从蓄电池的单位质量或体积所获取的电能。
14.蓄电池功率密度:指从蓄电池的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获取的输出功率。
15.蓄电池充电终⽌电压:指蓄电池标定停⽌充电时的电压。
16.蓄电池放电终⽌电压:指蓄电池标定停⽌放电时的电压。
17.蓄电池能量效率:指放电能量与充电能量之⽐值。
18.蓄电池⾃放电:指蓄电池内部⾃发的或者不期望的化学反应造成的电量⾃动减少的现象。
19.车载充电器:指固定安装在车上的充电器。
20.恒流充电:指以⼀个受控的恒定电流给蓄电池进⾏充电的⽅式。
21.感应式充电:指利⽤电磁感应给蓄电池进⾏充电的⽅式。
22.放电时率:电流放⾄规定终⽌电压所经历的时间。
23.连续放电时间:指蓄电池不间断放电⾄中⽌电压时,从开始放电到中⽌电压的时间。
24.记忆效应:指蓄电池经过长期充放电后显⽰出明显的容量损失和放电电压下降,经过数次完全充放电循环后可恢复的现象.25.蓄电池的循环寿命:在⼀定的充放电制度下,电池容量下降到某⼀规定值时,电池所能经受的循环次数。
2电动汽车的结构与原理
在转矩耦合的并联式混合动力电驱动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结构。它们可分类为两 轴和单轴式设计,在每一种类内,传动装置可配置在不同的位置,并设计为不同的排档 数,从而导致相异的牵引特性。优化设计主要取决于牵引需求、发动机尺寸及其特性、 电动机尺寸及其特性等。
图为一个两轴式的结构设计,其中,应用了两个传动装置:其一位于发动机和转矩 耦合装置之间;另一位于电动机和转矩耦合装置之间。两个传动装置可以是单档或多档 的传动装置。
前轮由电动机驱动,后轮由混合动力驱动的双轴复合式混合动力系统共有六种驱动模式: 1)车辆启动时,电池组只向前电动机供电驱动前轴,而发动机和后电动机均关闭; 2)当车辆开始前移时,电池组也向后电动机供电使发动机加速运转,从而启动发动机; 3)节气门全开车辆加速行驶时,前电动机驱动前驱动轴,而后轴由发动机和后电动机一起驱动, 这时,共有三个驱动装置(一个发动机,两个电动机)一起驱动车辆; 4)车辆正常行驶时,仅由发动机驱动后轴; 5)车辆减速/制动时,电动机以发电机模式工作,四个车轮同时再生制动; 6)车辆行驶给电池组充电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一部分用于驱动后轴,一部分通过发电机给蓄电 池充电。
机械耦合可以是转矩或转速耦合。 转矩耦合是将发动机和电动机的转矩一起相加,或将发动机转矩分解为两部分:分
别用于驱动和蓄电池组充电。图概念性地表明了具有两个输入转矩的机械转矩耦合方案, 其输入之一来自于发动机;另一输入来自于电动机。机械转矩耦合输出连接到机械传动 装置。
图列出了一些典型的机械转矩耦合装置的应用。
电力主动型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有六种工作模式: 1)车辆启动或轻载运行时,发动机关闭,由蓄电池给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车辆; 2)车辆正常行驶或节气门全开、车辆加速行驶时,发动机和电动机一起工作,共同提供车辆 所需功率。两种工况的区别在于,车辆正常行驶的动力仅由发动机驱动发电机提供,而节气门全 开加速行驶时,其动力由蓄电池和发电机共同提供,通常用行星齿轮机构分流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一部分用于驱动车辆,一部分用来驱动发电机; 3)车辆制动或减速行驶时,电动机工作于发电机模式并通过功率转换器结蓄电池充电; 4)车辆行驶给蓄电池充电时,发动机一部分动力用于驱动车辆,另一部分动力用于驱动发电 机给蓄电池充电; 5)停车时,发动机也可以通过发电机给蓄电池充电。
第二章--新能源电动汽车概述
• 负载容量是针对电动机功率和转矩的大小而确定,电机功 率的选择应满足配套机械负载必需的容量,不要过大也不 可以过小。
• 二、电动汽车用电动机分类 • 电动汽车驱动电动机种类:
• 三、电动汽车常用的电动机
•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主要包括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目前广 泛使用的交流电机有:交流感应电机、开关磁阻电机和永 磁电机(包括无刷直流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
• 2)系统特点 • ①结构简单;电动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可用于高速运转。 • ②起动优点;起动转矩大,起动电流低。 • ③频繁起停;适用于频繁起停及正反向转换运行。 • ④性能好;可控参数多,调速性能好。 • ⑤效率高损耗小;效率高,损耗小。 • 缺点:转矩脉冲大,噪音大,相对于永磁电机而言,功率
• 经过以上总结,车用驱动电机应满足如下要求:
• 1.体积小,质量轻
• 2.在整个运行范围内的高效率。
• 3.低速大转矩特性及宽范围恒功率特性
• 4.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高可靠性。
• 5.价格低
• 第三节 蓄电池
• 一、电池的定义与分类
• 1、电池的定义
• 电池(Battery)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 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 间。
第二章 电动汽车基础
蒸汽机启动了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19世纪末到 20世纪上半叶电机又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 电气化时代。20世纪下半叶的信息技术引发了第三次科技革 命,是生产和消费从工业化向自动化,智能化时代转变;推 动了新一代高性能电机驱动系统与伺服系统的研究与发展。 21世纪伊始,世界汽车工业又站在了革命的门槛上;电动车 (包括纯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车)概念的 提出,将会是未来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新方向。不过就当今 世界科技水平来说,电动汽车的电动机、蓄电池等核心的研 究更具有现实意义,应该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新方向的第一 步。
电动汽车的构造与原理
第二章电动汽车构造与原理2.1 纯蓄电池电动汽车(技术基础)2.1.1 BEV的分类和特点BEV的分类主要按照所选用的动力储能装置、驱动电动机的不同、驱动结构的布局或用途的不同进行分类。
按储能装置分类:铅酸蓄电池、锂电池、镍氢蓄电池、钠硫蓄电池;按驱动电动机分类: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永磁无刷电动机、开关磁阻电动机;按驱动结构布局分类:传统驱动模式、电动机—驱动桥组合驱动方式、电动机—驱动桥整体式驱动方式、轮毂电机分散驱动方式。
2.1.2 BEV的驱动结构采用蓄电池作为驱动能源的汽车,受到蓄电池容量的限制,必须设计较为合理的驱动结构及布局,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电动机驱动优势。
电动机驱动和发动机驱动相比具有2大技术势:⑴发动机能高效产生转矩时的转速被限定在较窄范围内,必须增添庞大繁琐的变速机构适应该特性。
电动机可以在比较宽广的速度范围内产生转矩,目前成熟的电机控制理论已能实现直接转矩控制,其调速性能满足汽车行驶要求;⑵电动机转矩快速响应指标比发动机高出2个数量级别。
主要原因在于电动机属于电气执行元件,发动机则属于机械执行元件,而电气执行响应速度通常较之机械响应速度快几个数量级。
基于此,采取先进的电气控制技术取代笨重、庞大且响应滞后的部分机械、液压装置成为技术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仅能够使各项指标性能提高,而且简化了汽车结构,实现了制造成本的降低。
2.1.3 BEV的结构原理纯电动汽车结构主要由电力驱动控制系统、汽车底盘、车身、各种辅助装置构成。
电力驱动控制系统决定了整个电动汽车的结构组成及其性能特征,属于电动汽车的核心,相当于传统汽车发动机与其它功能以机电一体化方式的组合体,这正是电动汽车区别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的最大不同点。
1)电力驱动控制系统电力驱动控制系统按工作原理主要划分为车载电源模块、电力驱动主模块与辅助模块。
⑴车载电源模块车载电源模块由蓄电池电源、能量管理系统与充电控制器三部分构成。
①蓄电池电源。
名校课件 电动汽车电驱动理论与设计-02-电动汽车电驱动理论基础
XXX
第二章:电动汽车电驱动理论基础
电动汽车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 电动汽车构造 ➢ 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结构
电动汽车动力学
➢ 电动汽车受力分析 ➢ 动力学方程 ➢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附着率 ➢ 电动汽车性能
车辆电传动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纯电动车辆传动系统
镍镉电池组:264V/140Ah/2000次,动力电池组布置在后排座椅下部; 永磁直流无刷电动机45kW/50kW; 130km/h 0~48km/h加速时间6.3s Range270km@88km/h
所选用的蓄电池应该能提供足够 高的比能量和比功率
B
P B
车辆电传动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车辆电传动的能源结构形式
R FC P
B
带小型重整器的电动汽车的结构简图,燃料 电池所需的氢气由重整器随车产生
燃料电池能提供高的比能量但不能回收再 生制动能量,因此最好与高比功率且能高 效回收制动能量的蓄电池结合在一起使用
车辆电传动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纯电动车辆传动系统
主电源到电动机的电路;
主电源-DC/DC变换器-汽车电器设 备用电源-电器设备; 制动能量回收到主电源;
主电源充电电路
车辆电传动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纯电动车辆传动系统
电动汽车系统可分为四个子系统:机械子系
统、电力电子子系统、信息子系统和辅助控
制子系统
将引起轮胎在地面上的自旋),它通常以铅垂方向载荷和路面附着系数μ的乘积 方式给出。因此,对前轮驱动的车辆应有
Ft max Wf
Lb L
Mg cos hg
L
Ft max
Fr
1
rd hg
新能源汽车技术手册
新能源汽车技术手册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需求日益增加,新能源汽车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备受瞩目。
本技术手册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全面介绍和理解,使其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第一章新能源汽车概述1.1 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传统动力源代替传统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1.2 历史发展介绍新能源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从早期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到近年来的电池技术突破。
第二章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2.1 锂电池技术详细介绍锂电池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和性能指标,包括锂离子电池和锂聚合物电池。
2.2 燃料电池技术阐述燃料电池的原理和种类,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2.3 超级电容器技术分析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探讨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作用和前景。
第三章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3.1 电动机控制技术介绍电动机的类型和控制策略,包括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的控制方式。
3.2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探讨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和设计要求,包括对电池状态的监测、均衡和保护。
3.3 充电技术分析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包括交流充电和直流快充技术。
第四章新能源汽车辅助技术4.1 制动能量回收技术解释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的原理和实施方法,介绍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和效果。
4.2 车载储能技术论述车载储能技术的种类和特点,包括超级电容器和电池储能系统。
4.3 系统集成技术探讨新能源汽车系统集成技术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包括整车级和子系统级的集成问题。
结语本技术手册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介绍。
希望通过本手册的阅读,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相关知识,为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应用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内容仅为演示用,不具备真实性。
实际撰写时,请根据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详尽的论述。
)。
电动汽车原理分析毕业论文
摘要在石油资源面临枯竭,环境保护态势日趋严峻的紧迫需求下,电动汽车的发展业已成为全球的共识,从而成为当前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
纯电动汽车应用技术作为当今汽车行业高新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涉及车辆工程、电机驱动技术、控制技术、电池技术等领域的核心技术。
本文以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对其电动汽车的结构和动力系统的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
首先,在查阅了大量有关纯电动汽车技术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纯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水平。
其次,结合有关书籍和相关电动汽车论文来分析和了解电动汽车的结构和原理,其中对蓄电池电动汽车结构进行了分析和了解,其中包括(蓄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特点,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等)。
最后,在分析了目前电动汽车常用驱动电机各自的特点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从直流电动机,三相异步感应电动机来系统地从理论上对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进行了分析,包括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组成、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种类、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构造、励磁方式、电动汽车辅助系统。
关键词:电动汽车,蓄电池,电动机驱动系统,励磁方式Depletion of oil resources in the fa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becoming more severe situation of urgent needs,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vehicles has become a global consensus,Thus become the research focus in the field of related. Pure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s the auto industry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d high technology, It involves vehicle engineering, Motor drive technology, Control technology, Battery technology and so on the core technology.In this paper, the electric car for research object. For electric vehicle structure and the principle of the power system In-depth analysis.First, In access to a large number of pure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on the basis of information, The article summarized the pure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level.Second, With the related books and relevant electric vehicle to analyze and understand papers of the structure and principle of the electric car, the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structure has been analyzed and to understand, including(the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The main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battery, etc)Finally, I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electric drive motor vehicles used on the basis of their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dc motor, Three-phase asynchronous induction motor From theory to system of electric vehicle dynamic system is analyzed. includingThe electric car drive system composition, The electric car drive system species, Dc motor of working principle and basic structure, Excitation wa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phase asynchronous induction motor, structure, Principle and properties.Keywords: electric vehicles,batteries,motor drivesystem, excitation mode目录第一章电动汽车的历史、现状及特点 (1)1.1电动汽车的定义及种类 (1)1.2电动汽车的历史与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纯电动汽车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制动鼓
整理课件
轮胎 轮辐
车轮 轴承 行星齿轮
编码器 轴承 车轮
轮辐 轮胎
20
轮毂电机驱动
低速外转子电机:可 以完全去掉变速装置, 外转子就安装在车轮 制动鼓 轮缘上,而且电机转
轴承
速和车轮转速相等, 因而就不需要减速装 轴承 置。但它是以低速电 制动鼓 机的体积、重量和成 本为代价的。
工作原理:通过自动操
纵系统控制与行星齿轮传 动各构件相连接的离合器 和制动器来实现AT的档位 切换。
组成:变矩器、机械式变
速器和电子液压控制系统
整理课件
36
电机与AT传动
液力变矩器的转矩变化范围较小。
用液力变矩器的无因次特性表征其特性。
变矩比K,效率及泵轮转矩系数整随理速课比件 i变化的规律。
37
离合器、换挡操作三者进
行综合控制,有效配合。
整理课件
31
电机与AMT控制系统
驾 加速信号
驶 制动信号 整车控
员 ……
制器
电机
电机控 制器
AMT 车轮
AMT控 制器
CAN Bus 250K
电机——AMT控制系统组成
整理课件
32
电机与AMT控制系统
换挡过程中电机工作模式及控制策略 换挡过程 电机工作模式 控制策略
效率高、没有尾气污染、噪声很低、行驶平稳、乘 坐舒适、安全性好及驾驶简单轻便、可使用多种能源、 机械结构多样化等。
整理课件
3
整理课件
4
整理课件
5
2)电动汽车的特点
纯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相比的优点
(1)不消耗石油资源,纯电动汽车在运行中不排
放废气,噪声也比内燃机汽车低。
电动汽车论文
电动汽车论⽂⽬录摘要 (4)前⾔ (6)第⼀章电动汽车发展概况 (7)1.1电动汽车的定义及简介 (7)1.2电动汽车的结构 (7)1.3电动汽车的发展史 (7)第⼆章混合动⼒电动汽车 (9)2.1混合动⼒电动汽车的特点 (9)2.2混合动⼒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策略 (9)2.3混合动⼒汽车分类及各类型的⼯作原理 (10)2.3.1 串联式混合动⼒汽车的结构特点 (10)2.3.2 并联式混合动⼒汽车的结构特点 (10)2.3.3 混联式混合动⼒汽车(PSHEV)的结构特点 (10)第三章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12)3.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特点以及特性分析 (12)3.2燃料电池的简介 (12)3.3燃料电池汽车的优缺点 (13)3.4燃料电池的种类 (13)3.4.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13)3.4.2 甲醇燃料电池 (13)3.4.3 甲烷燃料电池 (13)3.4.4 氢燃料电池 (14)3.4.5 微⽣物燃料电池 (14)3.4.6 质⼦交换膜燃料电池 (14)第四章纯电动汽车(EV) (15)4.1纯电动汽车的特性分析 (15)4.1.1 纯电动汽车的简介 (15)4.1.2 纯电动汽车的优缺点 (15)4.2纯电动汽车蓄电池的简介 (16)4.2.1 蓄电池结构图 (16)4.2.2 蓄电池主要部件 (17)4.3蓄电池的种类 (18)4.3.1 铅酸蓄电池 (18)4.3.2 镍镉蓄电池 (19)4.3.3 镍氢蓄电池 (19)4.3.4 钠硫蓄电池 (19)4.3.5 锂离⼦电池 (20)4.3.7 飞轮电池 (20)4.3.8 燃料电池 (21)4.3.9 太阳能蓄电池 (21)4.4动⼒电池的⼯作原理 (21)4.4.1 铅酸电池的⼯作原理 (21)4.4.2 镍镉蓄电池的⼯作原理 (23)4.4.3 镍氢蓄电池的⼯作原理 (24)4.4.4 钠硫蓄电池的⼯作原理 (26)4.4.5 锂离⼦电池的⼯作原理 (27)4.4.6 锌空⽓电池的⼯作原理 (29)4.4.7 飞轮电池的⼯作原理 (30)4.4.8 燃料电池的⼯作原理 (32)4.4.9 太阳能蓄电池的⼯作原理 (34)4.5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情况 (35)第五章动⼒电池组特性的分析与均衡管理分析 (38) 5.1动⼒电池主要性能参数 (38)5.1.1 电压 (38)5.1.2 内阻 (38)5.1.3 温升 (39)5.1.4 内压 (39)5.1.5 电量 (39)5.1.6 荷电 (39)5.1.7 容量 (39)5.1.8 功率 (40)5.1.9 效率 (40)5.1.10 寿命 (40)5.1.11 安全 (40)5.2动⼒电池组充放电特性 (41)5.2.1 充电 (41)5.2.2 过充电 (42)5.2.3 放电 (42)5.2.4 过放电 (42)5.2.5 经济速度与续驶⾥程 (43)5.2.6 加速与爬坡 (43)5.2.7 刹车制动与逆变 (43)5.2.8 先进的电池组使⽤⽅法 (43)5.3动⼒电池组的均衡控制和管理 (44)5.3.1 断流与分流 (44)5.3.2 能耗与回馈 (44)5.3.3 能量变换器 (45)5.3.4 静态与动态 (45)5.3.5 单向和双向 (46)5.3.7 独⽴与级联 (46)5.3.8 效率与安全 (46)5.3.9 控制与管理 (47)5.3.10 均衡⼩结 (47)5.4动⼒电池的选⽤策略 (47)总结 (50)致谢 (51)参考⽂献 (52)电动汽车动⼒电池的特性分析学⽣:李帅指导⽼师:⽪胜⽂学院:机电⼯程学院摘要本⽂介绍了电动汽车发展状况,电动汽车的⼯作原理和动⼒电池的特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29 April 2014
电动汽车的质量和质心位置
影响电动汽车行驶性能的重要参数
电动汽车的质量: (1)设计准测:飞轮满足性能前提下,实现最低质量; (2)动力电池提供的总能量有限; (3)同等性能下,EV比ICE汽车重10%-20%; (4)增加1kg的质量,每百公里能耗增加5~10Wh电能。 (5)增加1kg的质量,同时需要0.3kg支承结构的质量;
29 April 2014
第二章 电动汽车结构及设计
张政 曹军义 曹秉刚
西安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1
29 April 2014
内容
一、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 二、电动汽车的典型工况与性能指标; 三、电动汽车的设计;
2
29 April 2014
一、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
3
29 April 2014
电动汽车结构的灵活性:
40
29 April 2014
行驶工况的特征分析:
(1)无论什么工况,都表达为速度-时间曲线; (2)相同的控制条件下,底盘测控机复现行驶工况,动力性、经 济性和排放性能都可以进行测试和比较; (3)不同行驶工况,具有不同的运动特征,模式比例,测试结果 统计特征值: 时间,距离,平均测速,最高测速,最大加速度,平均加速度, 最大减速度,平均减速度,怠速时间比例和最大特定功率等。
12
29 April 2014
电动汽车电驱动的结构形式
(1)two electric motor and fixed gearing ; (2)electric differantical; (3)no mechanical differantial;
13
29 April 2014
电动汽车电驱动的结构形式
ECE15
EUDC
38
29 April 2014
国外行驶工况介绍:
日本行驶工况: 模态工况,1976,10工况法,1991年,采用10-15工况法:由 三个10工况和一个15工况组成。
日本10-15行驶工况
39
29 April 2014
我国行驶工况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长春汽车研究所做了调查研究:直方图统计法 目前,我国乘用车的燃料消耗和排放测试工况等效采用欧洲ECE15 工况。 2002年,十五科技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中,设立了我国乘用车和 城市客车典型行驶工况的研究课题。公布了瞬态运行工况。
电动汽车结构的灵活性:
(3) 电机有多种选择;
6
29 April 2014
电动汽车结构的灵活性:
(4) 储能装置和补充能源装置的不同。 铅酸电池,锂电池、超级电容、飞轮
a 7.2-kilowatt unit when used in homes with a 240-Volt, 30-amp feed. It has a standard J1772 connector
按照推进系统能量流和功率流的配置结构关系,分为 串联、并联、混联和复合式混合动力结构。
21
29 April 2014
Configurations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并联式混合动力结构
22
29 April 2014
Configurations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7
29 April 2014
电动汽车结构
8
29 April 2014
电动汽车结构(交流传动系统)
9
29 April 2014
电动汽车电驱动的结构形式
(1)组成:电动机、离合器 、齿轮箱和差速器; (2)离合器和变速箱可用自动转动装置替代; (3)离合器将电动机的动力连接到驱动轮或脱离; (4)变速箱传动比,调整转速-功率曲线匹配载荷需求; (5)差速器提供车辆转弯时的内外轮不同车速;
(1)electric motor fixed gearing; (2)(e)high-speed reduction ratio (Planetary gear set); (3)(f) out-rotor of low-speed electric motor in the inwheel drive,the vehicle speed control is equivalent to the control of motor; 14
19
29 April 2014
储能装置的结构形式
Energy Recovery System for a Formula 1 car
(1)组成:飞轮,蓄电池,两个功率变换器; (2)飞轮质量轻,真空高速运转; (3)飞轮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电动和发电);
20
29 April 2014
Configurations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10
29 April 2014
电动汽车电驱动的结构形式
(1)组成:电动机、固定速比减速器、差速器; (2)去掉离合器,减小重量、缩小体积; (3)转动比不可变,不能提供理想是转矩/转速特性; (4)不适合燃油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11
29 April 2014
电动汽车电驱动的结构形式
(1)electric motor、fixed gearing and Differential; (2)Similar to the configuration of transverse engine automobiles driving by front wheel; (3)a single assembly while both axles point at both driving wheels;
29 April 2014
储能装置的结构形式
储能装置: 铅酸电池 锂电池(Lithium ion) 镍氢电池(Ni-MH) 燃料电池(fuel cell) 超级电容(Supercapacitor) 高速飞轮(Flywheel)
(1)组成:蓄电池,功率变换器; (2)电池可以布置在四周,或尾部和底盘下面; (3)蓄电池提供足够的比能量和比功率; (4)车辆制动时回收再生制动能量;
29
29 April 2014
电动汽车的质量和质心位置
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判别式:
性转向,转向特性不良; (2) S<0,过多转向,易失稳,造成事故; (2)S>0不足转向;
哪种转向是设计时所希望的?
30
29 April 2014
二、电动汽车的典型工况与性能指标
34
29 April 2014
国外行驶工况介绍:
The cycle simulates a urban route of 12.07 km (7.5 mi) with frequent stops. The maximum speed is 91.2 km/h (56.7 mi/h) and the average speed is 31.5 km/h (19.6 mi/h).
4
29 April 2014
电动汽车结构的灵活性:
(2) 可采用多种驱动系统布置方案;
347 miles per gallon in city driving 114 miles on its 10.5 kWh battery
5
29 April 2014
29 April 2014
国外行驶工况介绍:
美国行驶工况USDC、欧洲行驶工况EDC和日本行驶工况JDC: 典型代表:美国FTP72为代表的瞬态工况 欧洲NEDC为代表的模态工况 美国行驶工况: 认证用FTP系、研究用WVU系和短工况(I/M系) (1)适用于乘用车和轻型载货车的行驶工况: 汽车排放-》“洛杉叽光化学烟雾”-》降低排放 1972年,解析的车辆-速度时间曲线-》测试程序-》FTP72
17
29 April 2014
储能装置的结构形式
(1)组成:重整器,燃料电池,蓄电池, 功率变换器; (2)压缩氢气重整器提高续驶里程; (3)压缩氢气 和液态甲醇和汽油
18
29 April 2014
储能装置的结构形式
(1)组成:超级电容,蓄电池,两个功率变换器; (2)电容器可以提高制动回收的效率; (3)电容器电压低,需要功率变换;
a b S k1 k 2
a——电动汽车质心到前轴线的水平距离(mm); b——电动汽车质心到后轴线的水平距离(mm); k1——两个前轮轮胎的侧偏刚度之和(N/rad); k2——两个后轮轮胎的侧偏刚度之和(N/rad); 这里k1,k2的数值为负值
轮胎侧偏刚度为轮胎侧偏力与侧偏角的比值:k=F/a,式中k为侧偏刚度,F 为侧偏力,a为侧偏角。侧偏刚度单位为N/rad。
混联混合动力结构
23
29 April 2014
Configurations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复合式混合动力结构
24
单电机或多电机驱动
29 April 2014
固 定 速 比 是 否 在 各 种 工 况 下 都 可 行 ?
25
轮毂电机驱动
29 April 2014
15
29 April 2014
储能装置的结构形式
(1)组成:两种蓄电池(比能量和比功率),功率变换器; (2)分离了比能量和比功率的要求; (3)车辆下坡和制动时均可回收再生制动能量;
16
29 April 2014
储能装置的结构形式
(1)组成:燃料电池,蓄电池, 功率变换器; (2)燃料电池提供高能量,但不能回收制动能量; (3)燃料电池和高比功率的混合动力系统;
27
29 April 2014
电动汽车的质量和质心位置
降低车重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