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第7课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习题课件 岳麓版

合集下载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7《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7《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材分析本课是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的内容,新中国外交走过了50余年风雨历程,70年代是中国外交进行重大调整并取得突破性成就的时期,这突出表现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改善,中日关系改善,这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三件大事,对中国之后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也为国际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了解这些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及其过程,从历史角度探讨其对中外关系发展变化的意义,成为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获得以下基础知识,知道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知道万隆会议概况;4.理解求同存异方针;5.了解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图片展示给学生最直观感受;2.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国际上自主形象的确立,是经过了与国际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破坏进行坚决斗争的结果,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非凡气度。

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一生为之努力奋斗!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教学难点】新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背景;为什么说“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激情阶段: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理想吗”?生:有。

师:“说说你们的理想”。

几名学生回答各自的理想。

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位青年,出示周恩来照片,他是谁?你知道他年少时的理想是什么吗?他的理想抱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又是如何实现的,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岳麓版】2019学年八下历史:第7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精品教案(含反思)

【岳麓版】2019学年八下历史:第7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精品教案(含反思)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教学模式介绍: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体验式教学的课程环节:创设情境或事件(激情阶段)——明确过程与目标(体验阶段)——成果展示与评价(导行阶段)设计思路说明:根据教材的编排需求把本课内容分成三大块:独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步入国际舞台。

通过逐一进行讲解,让学生去掌握知识,理解教材。

新中国成立,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斗争的结果,不再受外族奴役的中国,在世界上尽快树立自主形象和确保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提出和平共处外交原则,首先取得了印度、缅甸的认同,随后获得更多国家的共识,成为国际外交基本准则。

新中国外交地位是通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克服一个个阻力而获得的,周恩来的外交才能为中国赢得国际地位、促成亚非各国团结协作、共同反对国际帝国主义、赢得发展机遇等创造了条件。

初中学生对社会性质的差异、矛盾认识有限,所以很难认识到国际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以及美国霸权的本质,故而在学习本课中存在一定难度。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丰富的视频资源摄入探究学习本课内容,了解建国初的外交发展情况。

参考答案本课是岳麓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的内容,本课围绕着一个主题──新中国的外交展开叙述。

本课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在这一时期,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变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关系。

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外交成果。

其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教学课件 岳麓版.ppt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教学课件 岳麓版.ppt

二 探究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内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样提出来的? 1953年 首次提出 1954年 首次写入国际外交文件中
13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时在机 场受到尼赫鲁总理的欢迎。
14
周恩来总理与尼赫鲁总理会谈
15
周恩来总理与缅甸总理吴努会谈
16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内容
历史八年级下册( YL ) 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第7课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1
导入新课
2
新课探究
一 探究点:独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1. 新中国外交关系的创建
① 建国之初面临的国际形势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什 么样的国际形势?在这种国际 形势面前新中国制定了怎样的 外交政策?其目的是什么?
国与国之和间平关共系处的基五本项原原则则。的 是我提国出独有立何自主重外大交意政义策?的完整体
现,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8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 么会获得世界上越来越多国 家的赞同?
19
三 探究点:步入国际舞台
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1. 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 2. 中国出席万隆会议
20
27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28
2. 中国出席万隆会议
① 万隆会议的召开及其主要议题 ② 万隆会议中出现的矛盾与分歧 ③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④ 中国出席万隆会议的重大意义
中国出席万隆会议 有何重大意义?
29Hale Waihona Puke 课堂小结新中国成立
与苏联、印 度等17过建 交
外交政策: 外交原则:和平共 独立自主 处五项原则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新中国的外交教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新中国的外交教案
4、请同学们看书及课本插图,概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概况及内容、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促进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外交原则。
二、万隆会议的声音
1、讲述背景:二战后,亚非产生了许多民族独立国家,由于长期遭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这些国家经济贫困,社会发展缓慢,他们迫切要求发展本国经济,保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于是决定召开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讨论经济发展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
《课堂训练》第7课
板书设计
课堂评价
教学反思
思考归纳:
建国初,周恩来为我国的外交事业作出哪些重大贡献?(1950年抵莫,和毛泽东与斯大林签《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我国经济恢复和发展,对打破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孤立和封锁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你能说出周恩来受到我国乃至世界人民深切爱戴和尊敬的主要原因吗?(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用高超的外交智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和地位。应以周恩来为榜样,努力学习。)
介绍:①“求同”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谋求民族经济发展,团结反帝反殖,维护世界和平。②“存异”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情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策。
投影:万隆会议上,亚非国家要求摆脱大国政治干涉,平等协商,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5、亚非会议后,中国又同许多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开拓了外交新局面。

学科
历史
年级

授课教师
课堂类型
新授
课时
1
备课时间
2011-01-22
教学目的
知识
1、掌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等知识。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第7课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导名师精编学案(pdf) 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第7课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导名师精编学案(pdf) 岳麓版

意思是 和谐 2 ������ 孔子曾提出 君 子 和 而 不 同 的 思 想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主、平 等 地 对 待 各 国。 促 进 了 会 议 的 圆 满 成 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 ) 请你概 括 材 料 一 ㊁ 二表现出的中国外交理念的 3 答:独立 自 主;和 平 外 交;共 同 发 展。 ( 符合 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 共同之处 .( 写出两点 )
等手段 , 企图把新生的人民政权扼杀在摇篮里 .
影响 :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 . 共处五 项 原 则 是 处 理 国 际 关 系 6 日内瓦会议 7. ( ) 周恩来 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了日内瓦国际会议 . 出席 : 1 1 9 5 4年,
政策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 )
促进各国共同繁荣的主题 C. D. 求同存异 的方针
周恩 来 首 次 提 出 了 和 平 共 处 五 项 基 本 原 1 ������1 9 5 3年,
则, 下面对五项原则的相关表述 , 正确的是 ( A ) ① 是周恩来接见 印 度 代 表 团 时 提 出 的 ㊀ ② 内 容 包 括互相尊重主 权 和 领 土 完 整 ㊁ 互 不 侵 犯㊁ 互不干涉
质是指 国 与 国 之 间 的 关 系 建 立 在公 正 合 理 ㊁ 平等互利的基础 上, 它表达了世界人民要求建立 公正合 理 的 国 际 新 秩 序 的 共 同 愿望 , 是 国 际 正 义 呼 声 的 反 映; ( )二 战 后 的 史 实 证 明, 和平 2 所必 须 遵 循 的 基 本 准 则 , 是历史 发展规律的体现 .
6 ������2 0 1 7 年 5 月举行的 一 带 一 路 国 际 合 作 高 峰 论 坛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教案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教案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以及各个阶段的具体内容,知道我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为例,认识新的外交成就;通过具体事例领会新外交取得的重大突破,并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2.能力目标掌握从各类资料中采集有效信息、分析和认识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与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万隆会议的成功,赢得了广大亚非国家的理解与尊重;了解新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难点:重点: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为例,认识新的外交成就。

难点:通过具体事例,领会新外交取得的重大突破,并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外交小故事、典故。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的压迫。

新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以独立自主的崭新面貌屹立于世界,这就为结束百余年来旧的屈辱外交,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型外交关系创造了前提。

新成立初期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在外交战线上取得了哪些胜利?讲授新课:一、独立平等的外交关系新成立前夕的国际环境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虽然错综复杂,但在总体上有利于革命的发展和胜利。

一方面,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的增长和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与革命呈相互呼应之势;另一方面,当时美苏斗争的重点在欧洲,美国干涉革命的力量受到限制。

在内战爆发后,美国公开采取扶蒋反共的政策;苏联出于对苏美冲突的担心,谨慎地保持中立,同时又悄悄地向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地区人民武装力量提供一些援助。

当共产党夺取全国胜利的形势已十分明显时,美国试图从内战中脱身.苏联则逐步转向公开支持人民的解放战争。

新成立前夕的国际环境.一方面为新成立后同苏联和一批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周边一些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建立新型外交关系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新同美、英等国之间必然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主要介绍了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外交领域的发展和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加入世界贸易等方面的重要历史事件,掌握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成就。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外交领域的知识相对较为薄弱,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外交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外交领域的发展和成就,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加入世界贸易等重要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外交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的情感,树立和平、合作、发展的国际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外交领域的发展和成就。

2.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加入世界贸易等重要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外交领域的发展和成就。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加入世界贸易等重要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历史事件,让学生分析我国在外交领域所采取的策略和取得的成绩。

4.情景模拟:学生进行情景模拟,体验我国外交官在处理国际事务时的智慧和勇气。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本课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动画等素材,用于辅助教学。

3.历史资料: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在外交领域的发展和成就。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第7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共32张PPT)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第7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共32张PPT)
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古代中国 外交的基本特征吗?
玄奘西游天竺 鉴真东渡日本 郑和下西洋
弱国无外交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 贯是神经衰落怕帝国主义的。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 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 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
第7课 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
• 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问题
拓展延伸 合作探究
《中美联合公报》
共识: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
中方声明:
台湾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坚决反
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 “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
活从动美联。方在声合台明湾公:海报峡中两边,的你所能有中看国出人都,认改为善只有中 美一关个中系国最,台重湾要是最中国棘的手一最部分敏。感的问题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美国苏联新中国外源自形势示意图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提 出 1953年,中印两国就西藏问题谈判的时候
提出者
周恩来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主权、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上海公报》——美国认识到----只有一个中国,台湾
是中国的一部分
《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
国------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建交三原则: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 “断交、撤军、废约”
(3)中美正式建交:1979、1、1
1979年1月28日邓小平应邀访问美国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教案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教案岳麓版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案例研究法三种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用于向学生传授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知识和历史事件;讨论法促进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深入探讨,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案例研究法则使学生在具体案例中理解和分析新中国外交的政策和策略。
10.批判性思维: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对新中国外交政策进行客观评价,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板书设计
①新中国外交基本概念:在黑板上用大字写出“新中国外交”四个字,下面列出其定义和特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等。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五个不同颜色的小框分别写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让学生一目了然。
再以新中国外交成就为例,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新中国在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正式建交等方面的重要突破。教学难点则是让学生分析这些成就背后的原因,例如新中国在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中,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这体现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通过分析背后的原因,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新中国外交成就的意义。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B.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C.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D.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简答题:
(1)请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4.历史解释:学生能够解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理解其对新中国外交的推动作用,以及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背后原因。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7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教案岳麓版47(1).doc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7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教案岳麓版47(1).doc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教学模式介绍: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体验式教学的课程环节:创设情境或事件(激情阶段)——明确过程与目标(体验阶段)——成果展示与评价(导行阶段)设计思路说明:根据教材的编排需求把本课内容分成三大块:独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步入国际舞台。

通过逐一进行讲解,让学生去掌握知识,理解教材。

新中国成立,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斗争的结果,不再受外族奴役的中国,在世界上尽快树立自主形象和确保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提出和平共处外交原则,首先取得了印度、缅甸的认同,随后获得更多国家的共识,成为国际外交基本准则。

新中国外交地位是通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克服一个个阻力而获得的,周恩来的外交才能为中国赢得国际地位、促成亚非各国团结协作、共同反对国际帝国主义、赢得发展机遇等创造了条件。

初中学生对社会性质的差异、矛盾认识有限,所以很难认识到国际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以及美国霸权的本质,故而在学习本课中存在一定难度。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丰富的视频资源摄入探究学习本课内容,了解建国初的外交发展情况。

教材分析本课是岳麓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的内容,本课围绕着一个主题──新中国的外交展开叙述。

本课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在这一时期,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变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关系。

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外交成果。

其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7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以及各个阶段的具体内容,知道我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为例,认识新中国的外交成就;通过具体事例领会新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突破,并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2.能力目标掌握从各类资料中采集有效信息、分析和认识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与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万隆会议的成功,赢得了广大亚非国家的理解与尊重;了解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难点:重点: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为例,认识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难点:通过具体事例,领会新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突破,并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外交小故事、典故。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中国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的压迫。

新中国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以独立自主的崭新面貌屹立于世界,这就为结束百余年来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型外交关系创造了前提。

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在外交战线上取得了哪些胜利?讲授新课:一、独立平等的外交关系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国际环境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虽然错综复杂,但在总体上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和胜利。

一方面,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的增长和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与中国革命呈相互呼应之势;另一方面,当时美苏斗争的重点在欧洲,美国干涉中国革命的力量受到限制。

在中国内战爆发后,美国公开采取扶蒋反共的政策;苏联出于对苏美冲突的担心,谨慎地保持中立,同时又悄悄地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地区人民武装力量提供一些援助。

当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胜利的形势已十分明显时,美国试图从中国内战中脱身.苏联则逐步转向公开支持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国际环境.一方面为新中国成立后同苏联和一批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周边一些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建立新型外交关系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新中国同美、英等国之间必然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2018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7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

2018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7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材分析本课是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的内容,新中国外交走过了50余年风雨历程,70年代是中国外交进行重大调整并取得突破性成就的时期,这突出表现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改善,中日关系改善,这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三件大事,对中国之后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也为国际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了解这些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及其过程,从历史角度探讨其对中外关系发展变化的意义,成为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获得以下基础知识,知道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知道万隆会议概况;4。

理解求同存异方针;5。

了解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图片展示给学生最直观感受;2.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国际上自主形象的确立,是经过了与国际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破坏进行坚决斗争的结果,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非凡气度。

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一生为之努力奋斗!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教学难点】新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背景;为什么说“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激情阶段: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理想吗"?生:有。

师:“说说你们的理想".几名学生回答各自的理想。

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位青年,出示周恩来照片,他是谁?你知道他年少时的理想是什么吗?他的理想抱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又是如何实现的,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讲授新课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师:中国近代史上的外交地位如何?生:屈辱、丧权辱国的、被动的师: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外交环境如何?新中国的外交要和旧中国的外交一刀两断,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呢?自主阅读,整理信息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师: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指导下,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呢?生:建国第一年,17个国家与我国建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促进会议圆满成功.你说我说,合作交流师:请同学们以六人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给出的材料(钱其琛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50周年的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唐家璇外长在2004年6月28日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约瑟夫时的谈话)结合教材,互相说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影响,教师板书给出要求,交流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引出问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会被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他的基本思想到底是什么?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可以答出来。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第7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学校班级姓名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新中国成立后美苏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意义。

(2)了解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及其为会议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认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意义和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越来越多国家赞同的原因。

三、自学检测:(一)独立平等的外交关系1、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采取、、军事包围等手段,企图把新生的人民政权扼杀在摇篮里。

2、外交政策:新中国奉行的政策。

3、成果:新中国成立后短短一年时间里,就与、等17个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1953年底,在北京接见谈判代表团时首次系统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发展:1954年,周恩来总理应邀访问和,分别同两国总理发表声明,共同倡导以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

3、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为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失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的完整体现,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三)步入国际舞台1、日内瓦国际会议:(1) 年。

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

(2)影响: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的身份在世界外交舞台上亮相,并对会议作出了积极贡献,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2、万隆会议:(1) 年4月,29个独立国家的政府首脑在举行国际会议,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

(2)转折:提出“”的方针,受到与会各国代表普遍赞扬,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3)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拉各国的了解和友谊,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四、课堂检测:1、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D、“求同存异”的方针2、以下奠定了新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是()A、提出和平五项原则B、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提出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3、1955年,一个外国代表说:“万隆会议闭幕了周恩来的旗帜将永远在万隆飘扬!”此代表所说的周恩来的旗帜是指()A、和平共处的倡议B、“求同存异”的精神C、反对殖民主义的宗旨D、“睦邻友好”政策4、半个世纪去了,和平五项原则已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原则,倡导发起这五项原则的国家中没有()A、美国B、中国C、印度D、缅甸5、我国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1954年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三国总理共同倡导了()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和平统一八项主张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D、“求同存异”方针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