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外译过程中文化空缺现象问题例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文化外译过程中文化空缺现象问题例析作者:潘慧宿哲骞韩艳
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22期
摘; ; 要:在中医对外交流过程中,翻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译者在对外交流过程中既保留中医的文化底蕴,又简单明了地将中医相关术语翻译出来。本文对中医外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空缺现象进行分析,找出文化空缺原因,加速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关键词:中医文化; ; 外译; ; 文化空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首先提出“文化空缺”的概念。他在对比两种语言的语法模式中提出了“偶然的缺口”[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前俄国学者索罗金在论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性时提出了“文化空缺理论”,主要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由于双方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文化背后蕴含的意义与内涵不同,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同一事物在某些语言中对应的概念文化意向与意思不对等或不对应,形成语言之间的文化空缺。
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深化中西方文化交流,促进中医更好地走向世界,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推动振兴中医发展战略。与此同时,在中医文化外译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文化空缺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制约了中医文化输出的进程。
一、中医文化独特性下的外译问题
中医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医学体系,承载了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和文化,是在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我国独有的医学理论体系[2]。其次,中医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中医是一种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有着独特的概念理論和行医特点,与现代医学迥然不同,具有特有的专业性。这些有别于现代医学的特点对于从事中医翻译的译者要求很高,需要译者深知中医的内涵文化充分了解中医理论知识,中医本身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与复杂,国内译者在翻译中既要用当代的医学理论知识翻译解释其意思,又要在翻译的同时在西医中努力找寻对应释义,造成文化空缺。
中医语言与思维经过上千年发展有着独特的表达方法与风格,中医理论有着独特的理论概念。译者需经过长时间的反复阅读和查询,并且需要大量临床经验支持才能将其翻译出来。中医典籍中运用大量修辞手法使中医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例如,《黄帝内经》中用古代官职比喻五脏六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等。原文意思为:心,是君主之官,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由此而出;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整句普通英文翻译为:Heart, the official of the monarch,also,the good behavior;Courage is the judge of justice。从中英翻译对比来看,简单的“good behavior”并没
有准确地表达“人的精神、思维出自于心”的意思,且“君主之官”的专业翻译为official of the sovereign[3];“中正之官”在中文中既指胆在身体中处于中间位置,又指胆引领全身的情志变化,主决断。从普通英文翻译来看没有体现出双重的意思,只是翻译了字面意思而且专业翻译为official of the fairness[3]。以小见大,《内经》中各种比喻修辞遍布全书,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如果译者只是将中医原文直译而没有考虑本身的文学文化色彩,翻译结果就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与此同时,中医典籍具有较强的医理性,从当前译者群体的学术背景看,中医语言的特性与专业性给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造成困难,译者易出现对专业名词“一知半解”的现象。
例如:不寐(出自《景岳全书》,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若只是靠字面意思理解,则很容易翻译为sleepless。但是专业的中医翻译将其译为insomnia[4],可见普通的翻译并不能很好地诠释“不寐”所表达的症状。指纹(指小儿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青筋,是诊断小儿疾病寒热虚实的手段之一)普通的翻译则译为fingerprint,但是它的专业英译为infantile hand venule,二者对比,可以显露出专业性;口僻(出自《灵枢·经脉》,指口角向一侧斜,又名“口”或“口歪”。多为风痰阻络,中风或面瘫病人多有此症状)普通翻译为mouth flasher而专业翻译为wry mouth[5]等。这类中医专有名词并不是表面看上去的简单词义,有其专业的内涵。如果单纯地按照表面意思进行翻译就极易造成文化空缺,需要长时间地钻研中医语言的特色及内涵。
二、中医英语外译人才培养的问题
中医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提出构建专业中医英语的构想;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个别中医院校率先付诸实践,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中医英语专业才开始在全国中医院校设立起来。相比中医的发展,中医专业英语发展起步晚、速度慢,且存在较大的争议,没有形成完整的专业中医翻译体系与标准,翻译水平参差不齐,翻译质量差。中医语言深奥难理解,存在一些一词多义与多学科概念交叉的现象,这对译者要求较高,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才可以较好地理解中医的内涵,同时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有较强的对原文的驾驭能力和转换重组信息的能力,对中医原文进行系统、深入、全面的研究翻译。
从目前研究看,中医英语(专业)建设仍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师资力量不齐,部分老师英语本身专业能力较强,但是中医知识较为薄弱,本身不能很好地理解中医内涵,需要中医学校加强对教师中医基础知识的培训,使教师更好地服务于中医翻译行业,培养出专业的中医英语翻译者。目前我国尚未发行编写完整的、系统的、基于国标的中医英语翻译教材,给师生造成一定的障碍。关键是大多数西方国家的语言文化中缺乏和中医相对应的词汇,例如发物(是指富于营养或有刺激性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由于东西方的饮食文化差异,西方国家并没有发物的概念,因此在英译中只得将其翻译为Fawu[6];神劳(出自《黄帝内经》,以神疲、失眠、健忘、头晕痛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则没有对应的专业名词翻译[5]等,这些专业名词译者没有办法在西方国家语言系统中准确地找到恰当形容我国中医专业词语的替代词,非常容易造成文化空缺现象,致使西方国家对我国中医产生较大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