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空缺与翻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空缺与翻译

文⊙刘长昱(湖南商学院湖南长沙)

摘要: 文化空缺不可避免地给不同文化人们间的交流及翻译带来了难以解决的问题。

文章探讨了文化空缺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描述了文化空缺因素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具体存在形式,总结了文化空缺现象给翻译带来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文化空缺;文化空缺因素;

翻译;难题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与交流的工具,在传播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人们的理解与交流和加速文化融合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根源于两种语言文化异质性极致体现形式的文化空缺会导致跨文化交际和翻译的失败,更是给译者带来困难。为应对文化空缺带来的问题,使文化交流和翻译能顺利进行,研究文化空缺以及有效处理办法在这个全球化时代显得尤为迫切和意义重大。

一、文化空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宗教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社会环境等。所有这些都会随着国家的发展而积淀下来。只要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存在,文化因素带来的障碍就会将译者置于两难境地,因为翻译活动中文化因素的处理是否得当远比单纯的语言问题处理意义更为重大。比如:日常生活中中英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打招呼的方式就不同。英语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一般都说:“Lovely weather, isn’t it?”,“H e l l o .”或者“Hi. ”。而汉语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则说:“到哪里去?”,“吃饭了吗?”或者“最近在忙什么?”。这些打招呼的日常用语字对字地翻译成英语会让西方人产生不适或异样的感觉。

文化空缺作为民族语言文化异质性极致体现形式,更让译者头疼,因为文化空缺指的是某民族文化因素在另一民族文化中根本不存在。

文化空缺因素通常比较难以辨认和理解。它们隐藏在交际和翻译过程中,因此很有必要了解:辨认和理解文化空缺因素的难处所在以及它们给交际和翻译带来的困难。而且在全球化时代,这已经变得更为紧迫。

二、文化空缺因素文化无处不在、多维度、复杂且普遍的特点使得文化空缺也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影响着人们活动的方方面面。

比如: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对于“西风”和“东风”,汉文化和英语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大不列颠盛行的西南风使得英国冬季温暖、潮湿、温度宜人。对于英国人来说,它温暖、柔和,所以受到人们的赞颂。在中国,西风是刺骨的寒风,经常使人联想起离愁别绪,东风就象是英国人心目中的西风,温暖,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会使大地春意盎然,而在英语文化中东风才是刺骨寒风。

中国文化中,“鹤”被视为长生和吉祥的鸟,人们常用“鹤”比喻长寿,“鹤松寿龄”,“松鹤延年”,“鹤发童颜”等成语就是极好的例证。但是对于西方人来说“c r a n e ”不会引起任何的联想。

中国人习惯用红色来表达喜庆、吉祥、快乐和幸福。在英语文化中“白”代表纯洁、清白、快乐和幸福,从下面的例子得到很好地证明:a white spirit(纯洁的心灵)white wedding(新娘身着白色婚纱的婚礼)days with a white stone(幸福的日子)

体育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源于体育的用语也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成为了常用语,中国文化中就有排球里的“短平快”,乒乓球的“擦边球”,足球的“踢皮球”,中国象棋的“将军”、“马后炮”、“舍车保帅”;英语文化中就有棒球里的“n o tget to the first base”,拳击的“knockout”,橄榄球的“carry the ball”,

桥牌里的“play one’s trump cards”以及八球里的“behind the 8 ball”。这些用语要找到满意的译文都不容易。

中国文化崇尚谦虚,因此就有了许多表示自谦的表达法,比如:“鄙人”、“拙作”、“献丑”、“见笑”、“贱内”、“糟糠”。还敬老,因为老人是智慧、权力和威信的象征,也就有了象“老师傅”、“老爷爷”、“老干部”、“您老”这样的尊称。而英语文化钟爱年轻,因为年轻就意味着可塑性强、有前途、有发展潜力。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英语文化则注重个人主义,正因为如此,个人主义、物质主义、理想主义和雄心抱负在英语文化中有着积极的意义而在中国文化中是带贬义的。

三、文化空缺给跨文化翻译带来的问题

(一)词汇的空缺

词汇空缺是指某一民族文化特点在另一民族文化中找不到对应词来表达的现象。因此在跨文化交际和翻译中找不到满意和合适的词成为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比如:“生日是自己长大以后听家人说的,是农历十月十五酉时生人。所以我的乳名叫‘酉’,北京人的习惯爱用儿化韵,前面加个小,后面加个‘儿’就叫‘小酉儿’”。(侯宝林:《我的青少年时代》)

“When I grew up I learned from myfoster parents that I was born somewherebetween 5:00 and 7:00 P.M. (This period ofthe day is named YOU according to theChinese traditional way of counting time)October 15 of the lunar calendar. So I wasnamed YOU. Prefixed with ‘xiao’—young, and suffixed with a diminutive ‘ER’—an intimate way of addressing small andyoung things by Beijingers, my name became‘XIAO YOUR’”.

在原语中“酉”是中国文化十二地支第10个,是古计时方法用来指1 7 : 0 0 -1 9 : 0 0 这段时间。这是中国独一无二的计时方式,在翻译中就会带来问题。此外,十二天干,十二生肖,历史人物,历史事,、中国服饰、食物等等很多在英语中都找不到相应的词。而英语当中也有很多事物在中文里找不到对应词,比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风俗习惯,食物,服饰还有各式各样、各种品牌的车等等。

(二)“假朋友”现象

“假朋友”指的是源、的语中某些表达方式和其语法结构看上去很相像,是相互对应的,但事实上有着不同的意义和功能。它们也会对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带来问题,因为它们有所谓的对应形式,但意义上实际是不同的。如果不注意积累,不具备高度的跨文化交际敏感性,人们会很容易落入“假朋友”设下的圈套。

比如:eat one’s words (take back whathas been said)≠食言(break one’s word)a walking skeleton (lean as a rake)≠行尸走肉(an utterly worthless person)to move heaven and earth (try one’s utmost)≠惊天动地(word-shaking)pull one’s leg (tease someone)≠拉后腿(hold someone back)in the same boat (be in the same usu.unfortunate circumstances)≠同舟共济(pulltogether in times of trouble) (三)语言意义的流失

英语与汉语的语言形式截然不同。在跨文化交际和翻译中遇到承载着文化意义的形式内容时,就会出现难以解决地问题。比如:“小耗现形笑道:‘我说你们没见过世面,只认得这果子是香芋,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You ignorant lot!’retorted the littlemouse, resuming her original for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