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海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
青海产业发展趋势
青海产业发展趋势青海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也是中国西部大开发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支点。
近年来,青海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从青海省的产业发展现状出发,分析青海省产业发展的趋势,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进行展望。
一、青海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 优势产业青海省拥有丰富的资源禀赋,特别是在能源、农业和旅游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1) 能源产业:青海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地,具有煤炭、油气、风能、太阳能等多种能源资源。
青海省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发展,加大风电和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力度。
(2) 农业产业:青海省的农业资源丰富,主要农产品有小麦、青稞、油菜籽、中草药等。
近年来,青海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3) 旅游业:青海省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如茶卡盐湖、青海湖、祁连山等。
近年来,青海省积极发展旅游业,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宣传力度。
2. 发展亮点青海省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亮点和成绩。
(1) 清洁能源发展:青海省是中国最大的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之一,具有良好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
青海省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发展,不仅能满足本地能源需求,还能向周边地区输送电力。
(2) 绿色农业发展:青海省积极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进农业现代化。
青海省的绿色农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3) 生态保护与环保产业:青海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生态保护与环保产业的发展。
青海省通过发展环保产业,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创造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二、青海省产业发展趋势分析1. 清洁能源产业将成为发展重点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凸显,清洁能源正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青海省作为清洁能源供应地,将进一步加大对风电和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的投资和建设力度,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产业基地。
2.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有望发展壮大青海省是中国西部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工业园生态化建设问题及保障措施研究
设之 后 , 量 的工 业废物将 成 为重 要 的资源 被 园区 大
收稿 日期 :2 0 — 1I 1 0 9 0—l
作 者 简介 :丁淑 杰 ( 98 ) 17一 ,女 ,黑龙 江绥化人 ,邢 台职 业技 术学 院资 源与环境 3程 系,讲 师 。 -
5 9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 0 9年 第 6期
丁淑 杰 ,杨 金 梅 ,张 辉
( 台职 业技 术学 院 ,河北 邢 台 0 4 3 ) 邢 5 0 5
摘
要 :随着我 国这会 经 济 的快速 发展 ,我 国的环境 问题 仍 然十分 突 出,经过 长 时 间的探 索
和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 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源头上着手,改变原有的末端治理方式。
在 这样 的形 式 下 ,工业 园的生 态化 建设 成 了大家 关注的 焦点 。本 文以我 国为例 , 阐述 了我 国
工业 园生 态化 建设 过程 中存 在 的主要 问题 ,并提 出了工业 园生态化 建设 的保 障措施 。
关键 词: 工业 园;生 态化 建设 ;必要 性; 问题 ;保 障措 施
业 生态学 原理 , 整个 工业 园 内建立 工业系 统 的生 在
目前我 国环 境形势 仍然十 分严 峻 , 环境 问题十
分突 出 。 水 、 废 废气 、 固体 废物等 污染物 排放 量大 , 造成 中 围大 气污 染 、水污染 、土壤 污 染 问题十 分突 出。另外 中 国环 境 问题 的表现 也十 分复 杂 , 境污 环 染 问题 加重 之后 , 随之而来 的生 态破 坏 『题 也十分 u ]
中图分类 号 :X1 7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 - 619 ( 0 9 0 8- 2 2 0 )0 0 9_3 5_ 0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构建模式及存在问题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构建模式及存在问题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构建模式及存在问题摘要: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和循环经济理念及工业生态学原理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
文章综述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并介绍了国内外工业园区的发展状况,重点指出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及构建模式,并提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区的建设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字: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构建模式;问题;1.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属于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废弃物的传统模式,还没有形成从资源到产品再到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同,也经历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保护理念盛行的阶段,这种发展模式的后果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
这种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初期已发挥到了极致,而现在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这种发展方式使得资源不断枯竭,环境不断被污染。
针对上述发展现状,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生态工业园区正是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的契机发展起来的。
生态工业园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我国的第三代产业园区。
它与前两代工业园的最大区别是: 以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着力于园区内生态链和生态网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从工业源头上将污染物排放量减至最低,实现区域清洁生产[1]。
2.生态工业园区概述生态工业园区(EIP)是指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及清洁生产要求来规划和建设的产业园区。
在生态工业园区内, 企业成员之间可以通过副产物和废物交换, 物质、能量和水的逐级利用以及基础设施共享等手段来实现园区整体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2]。
工业园区的生态规划与环境保护研究
工业园区的生态规划与环境保护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园区不断出现于人们的视野中。
工业园区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其功能和特点不仅仅体现在工业生产上,还具有很重要的环境影响。
一、工业园区的生态规划工业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其生态规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工业园区的生态规划方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尊重自然环境工业园区应该尽可能地保持原来的自然环境,充分尊重生态环境的基本规律,开展准确全面的环境调查和评价,从工业园区的环境背景、生态环境、土地使用、资源利用、环境风险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和总体评价,为工业园区的开发规划提供技术支持。
(二)完善基础设施工业园区生态规划应该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路网、供水、供电、排水和信息网络五个方面。
这样可以为工业园区发展提供良好的治理环境,保障工业园区的环境安全,并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联合开发在工业园区生态规划方案中,可以将多个生产企业纳入工业园区进行联合开发,共同分享园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减少生态环境对生产企业的影响,并优化园区的布局。
(四)注重水资源管理在生态规划过程中,要注重水资源管理。
工业企业对水的需求量很大,因此要控制废水的排放,重点关注二氧化碳、硫化物、氮和磷等各种有害物质,采用先进的净化技术,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
同时,要注重雨水收集和利用,将雨水利用率提高到最大,保障用水安全。
二、工业园区的环境保护技术工业园区的环境保护技术在工业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
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环境监测,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控制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一)废气控制技术废气控制技术包括废气收集、废气处理和废气再利用。
对于排放不均匀的废气来说,就需要采用收集技术来对废气进行处理,然后依据废气特性来分别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对废气进行处理。
在废气处理的过程中要合理选择废气处理设备,如活性炭吸附列、烟气脱硫反应器、催化燃烧炉等,在确保废气排放达标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废气资源化利用。
加强工业园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方案
加强工业园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方案工业园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一、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承载着大量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然而,由于工业园区存在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等问题,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因此,加强工业园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是当务之急。
二、目标1. 提高工业园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2.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
三、具体措施1. 完善环境管理体制(1) 设立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工业园区的生态环境监管工作。
(2)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相关环境污染防治和资源利用标准。
(3) 加强工业园区内环境监测,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网络。
2. 强化污染防治措施(1) 推动工业园区内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强化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治理,建立工业园区内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机制。
(3) 鼓励企业推广和应用清洁能源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加强自然资源保护(1) 实施土地保护政策,避免和减少非法占用耕地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2) 加强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机制,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4. 建设绿色工业园区(1) 推动工业园区绿化工作,增加绿地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2) 鼓励企业采用节能减排技术,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
(3) 建设生态景观,提高工业园区的生态文明形象。
5. 加强宣传与培训(1) 加强对企业、居民和公众的环境保护知识宣传,增强保护意识。
(2) 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工业园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环境保护素养。
(3) 打造“绿色工业园区”品牌,提高工业园区的声誉和影响力。
四、实施与评估1. 将工业园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进展。
2. 定期组织专家对工作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进行调整和改进。
3. 鼓励企业和居民参与工业园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奖惩机制,激励积极行动。
青海生态问题调查报告
青海生态问题调查报告题目:青海生态问题调查报告一、引言青海是我国西北地区一个美丽的省份,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
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青海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报告将对青海目前存在的生态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改善青海的生态状况。
二、青海生态问题概述1.草原退化:青海是中国最大的高原草原地区,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发和气候变化等因素,青海的草原退化严重,植被覆盖度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2.水资源短缺:青海位于内陆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方面。
3.湖泊富营养化:青海拥有众多的湖泊,但由于农业、工业和城市污水的排放,湖泊水质受到污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生态状况差。
4.生物多样性减少:青海作为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之一,但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生境破坏,青海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三、原因分析1.经济发展压力大:青海是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开发、工业污染和人口增加等问题日益突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
2.生态意识薄弱:由于青海的农村比较贫困,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相对较低,一些农民在谋生的过程中过度开采资源、过度放牧,导致生态破坏。
3.管理不善:青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一些地方政府的管理不善、监管不力,导致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效果不佳,对环保违法行为缺乏有效打击。
四、解决方案1.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强青海环保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切实做好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工作,依法打击环保违法行为,提高违法成本,形成震慑力。
2.扶持农牧民转型:加大对农牧民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生产技术,推动农业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草原的过度开发。
3.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推动节水技术的应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青海生态问题调查报告
青海生态问题调查报告青海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域,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
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青海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本调查报告主要围绕青海生态问题展开,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水资源问题青海是我国的水库,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水资源面临着枯竭的风险。
一方面,这主要是由于旱灾和水文情况不稳定所导致的;另一方面,人类的活动也对水资源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压力,如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
解决方案:1.加大水资源保护的力度,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推行科学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2.开展水资源调查研究,了解水资源分布、利用状况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合理规划农田灌溉用水,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减少农业用水浪费。
4.强化工业用水的管理,倡导节约用水,推广循环水利用技术。
二、土地草原退化问题青海是我国重要的草原区域,但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土地草原退化严重。
主要原因包括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草原火灾等。
解决方案:1.实施合理放牧政策,控制放牧数量,遵守草原保护法规。
2.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鼓励牧民积极参与生态保护。
3.控制草原火灾,完善预防、监测和扑救体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和技能。
4.推广草原恢复技术,如草种选择、草场改良等,促进草原的生态恢复。
三、气候变化问题青海是全球变暖的敏感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首个气候变化试点省份。
气候变化对青海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导致冰川退缩、湖泊缩水、沙漠化加剧等问题。
解决方案:1.加强气候变化监测和研究,了解其对青海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
2.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倡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湖泊、河流等水资源,减缓沙漠化的进程。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推动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青海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物种面临灭绝的风险。
聚焦“四个转变” 推动“四个扎扎实实”
“四个转变”提出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青海大学财经学院院长、教授李双元建设生态文明高地的历史任务。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
“四个转变”的战略目标就是建设生态大省、生态强省,成为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典型示范区,彰显青海在国家生态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动引领。
“四个转变”,就是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比较优势、服务国家战略等有效途径,增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后劲,从整体上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相契合。
“四个转变”,就是通过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着力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并满足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
同人民的热切期盼相呼应。
民有所呼,我必有所应。
通过扎实推进“四个转变”,实现经济发展、生态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和民生改善的协调统一。
“四个转变”是省委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解决青海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产物,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精髓,必将推动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建设。
“四个转变”是省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确立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青海坚持好拓展好的行动纲领,必将推动“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落地生根。
“四个转变”回应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为青海各族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增添了动力和活力,必将开启青海“十三五”新征程。
“四个转变”指明了实现中国梦青海新篇章的现实路径,提供了青海发展的坚实基础、重要保障、重要手段和重要抓手,必将不断开拓新空间、实现新发展。
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青海经济研究院院长李勇建设生态大省、生态强省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的战略举措,是推动青海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青海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是青海发展战略转换、发展路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发展与环境管理实践分析
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发展与环境管理实践分析廖新娜摘㊀要:新时代背景下ꎬ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ꎬ以前的工业园区发展和建设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了ꎮ为了促进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在社会的持续发展ꎬ实现绿色建设ꎬ加强了环境管理ꎬ完善了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方案ꎬ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工业的绿色发展ꎮ关键词:生态工业园区ꎻ绿色发展ꎻ环境管理ꎻ实践分析一㊁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发展背景随着绿色理念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施ꎬ我国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ꎬ要想在提高其建设质量的同时ꎬ避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ꎬ需要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ꎬ主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ꎬ完善工业化生产中的内容ꎮ由于工业园区具有工业项目集聚和资源能源消耗等特点ꎬ如果不实现对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ꎬ会导致其中的污染物排放量大ꎬ进而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ꎮ尤其是在园区的发展过程中ꎬ受到污染防治手段和环境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ꎬ当前的建设方式还没有跟上园区经济发展的步伐ꎮ再加上ꎬ我国雾霾天气的范围在不断扩大ꎬ其中环境污染矛盾比较突出ꎬ为了对其中的资源进行有效利用ꎬ需要对其进行现代化控制ꎬ在其中融入绿色发展的理念ꎮ因此ꎬ实现对工业园区的转型ꎬ也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在社会中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ꎮ此外ꎬ为了满足新时代对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要求ꎬ还要对环保管理的内容进行研究ꎬ尤其是在管理模式和建设成效等方面ꎬ需要将其集中在典型案例园区开展的物质代谢㊁能量代谢㊁能值分析和生态环境绩效评价等多种方面ꎬ从这些内容出发ꎬ完善生态网络的结构ꎬ促进产业共生和生态转型ꎬ丰富其中的内容ꎬ保障相关政策建议的合理性ꎮ二㊁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发展与环境管理的实践措施(一)创新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发展模式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时代下园区环境管理中的主要内容之一ꎬ更是各种环境管理中的集合体ꎮ在现阶段园区建设ꎬ需要积极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ꎬ要在其中融入绿色发展的理念ꎬ合理利用和发掘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措施ꎬ完善环境保护方案ꎬ不断提高对相关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ꎬ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绿色发展ꎮ在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ꎬ主要是由政府和企业等部门共同推进的ꎬ其实践层面主要分为企业和产业集群等多个内容ꎮ要想在此背景下ꎬ强化环境管理的力度ꎬ需要对其发展模式进行创新ꎬ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加强环境管理ꎬ对其中的资源进行有效应用ꎬ减少废弃物在此过程中的产生量ꎮ在此过程中ꎬ还需要以企业为核心ꎬ带动上下游形成完善的产业链网ꎬ构建园中园的新发展模式ꎬ主要目的是提高产业链的生产效率ꎮ在园区层面ꎬ要清楚其中重点是完善基础设施ꎬ实现对供热和热电冷的联供ꎬ提高对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率ꎮ因此ꎬ这就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建立集中治污和再生水回用的管理体系ꎬ完善其中的基础设施ꎬ构建产业共生的发展体系ꎬ在源头上对其进行控制ꎬ保证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发展与环境管理方案的合理性ꎮ(二)结合工业园区的特点ꎬ打造绿色产业链工业园区为了在新社会经济形势下谋求整体的竞争优势ꎬ需要遵循产业发展的规律ꎬ主要以企业为核心ꎬ通过对空间结构和产业基础的优化ꎬ保证配置的合理性ꎮ同时ꎬ还需要结合生产要素ꎬ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化组织形态ꎬ对产业和产业结构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整合ꎬ实现绿色产业链的构建ꎮ在此过程中ꎬ还要结合环境管理的内容ꎬ实现对绿色供应链的建设ꎬ构建产业共生体系ꎬ主要作用是对废物ꎬ或者是副产品中的问题进行转化ꎬ让整个工业体系可以 进化 为各种资源循环系统ꎬ实现对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ꎮ加强对绿色供应链的合理建设ꎬ还可以起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作用ꎬ帮助各企建立采购㊁营销和回收一体化的供应链结构ꎬ促进上下游企业可以共同提高对不同资源的利用效率ꎬ更好地改善环境绩效ꎬ实现对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环保问题的有效管理ꎬ让整体资源都可以得到利用和高效化ꎮ(三)实现基础设施的共享在对国内外工业园区进行分析时ꎬ发现两者之间具有一个共性特点ꎬ也就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ꎬ能够提高资源能源效率ꎬ都以绿色发展为目的ꎬ加强了对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ꎮ其中ꎬ园区的基础设施主要有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集中供热等多种设施ꎬ为了实现对资源的化利用ꎬ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完善ꎬ实现基础设备之间的共享ꎮ目前ꎬ基础设施实现了绿色转型和升级ꎬ主要通过基础设施的低碳构建ꎬ优化了设施结构ꎮ同时ꎬ我国设备管理委员会还对园区基础设施进行了管理ꎬ发挥其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的主要作用ꎮ实现基础设备的共享ꎬ能够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ꎬ不断提高对不同资源之间的利用效率ꎮ调查发现ꎬ我国能源基础设施存量中ꎬ燃煤机组就占总容量的87%ꎬ其温室气体排放量也是比较大ꎬ占总排放量的75%左右ꎮ因此ꎬ在此背景下ꎬ需要对能源基础设施进行有效应用ꎬ主要目的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ꎬ进而促进工业园区的低碳发展ꎮ三㊁结束语因此ꎬ在新时代背景下ꎬ需要将多样化的科学研究结果融入工业园区的绿色发展ꎬ保障其发展有标准可依ꎮ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绿色发展还包括园区循环化改造和绿色园区建设等多种内容ꎬ所以在实践过程中ꎬ需要优化其中的结构体系ꎬ通过产业共生链接和清洁生产的有效结合ꎬ实现对生产全过程的污染防控ꎬ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ꎬ从而不断完善工业园区的绿色制造体系ꎮ参考文献:[1]徐宜雪ꎬ崔长颢ꎬ陈坤ꎬ等.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保护ꎬ2019ꎬ47(21):71-74. [2]郝宗超ꎬ段理杰ꎬ郝大玮ꎬ等.工业园区绿色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区域治理ꎬ2019(3):74-77.[3]徐峰ꎬ汪雅婷ꎬ李宪赢ꎬ等.中国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决策优化方法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ꎬ2019ꎬ11(4):52-58. [4]董涵思. 绿色智慧园区 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新方向[J].世界环境ꎬ2018(4):74-75.作者简介:廖新娜ꎬ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宝安管理局ꎮ43。
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发展与环境管理要点
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发展与环境管理要点摘要:生态工业园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许多国家通过政策和项目促进生态工业园的发展。
建设生态工业园对实现绿色产业发展、促进高质量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阐述了生态工业园区的基本概念、生态产业链系统构成、环境管理服务平台的作用,为其他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发展;环境管理要点1 中国工业园区发展1.1 为什么会出现工业园区自工业革命以来,寻求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一直是工业发展的宗旨之一。
19世纪中叶,工业活动逐渐集中在特定地区,与居民区和农业区分离。
工业活动集中的地区逐渐被称为工业区、工业园区等。
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了“工业集聚”的概念。
波特进一步提出了产业集聚的“钻石模型”理论,并深入探讨了产业集聚对竞争力提升的作用。
产业集聚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是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模式。
产业集聚是促进工业园区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1.2 中国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中国工业园区的发展与改革开放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发展密切相关。
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兴办“经济特区”,深圳特区南头半岛的蛇口工业区,面积2 km2,是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园区。
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规定这些城市可以划出地理界限明确的区域,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8年,国家批准设立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同年,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在上海建成。
1992年,国务院开放了一大批长江沿岸城市、内陆边境城市和内陆省会城市,并开始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从那时起,中国出现了“开发区热”。
截至2004年8月,全国共有各类开发区6866个,规划面积3.86万平方公里。
但是,随着开发区在全国的扩散,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包括一些地方和部门擅自批准设立范围广泛的开发区,擅自占用大量耕地,,越权出台优惠政策,大量开发区功能不完善。
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青海为例
———以青海为例□唐诗瑶一直以来,黄河流域都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区和生态屏障,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要准确把握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形势和现状,认真分析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方针政策。
有着“三江之源”“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是中国重要的生态防线,其战略地位不可替代,青海地区生态治理成效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将有效带动该区域“十四五”时期的全面发展。
青海根据党中央对黄河问题的重要决策部署,把重点保护、重点管理、涵养水源、创造更多生态产品作为重点,着力构建“两屏护水、三区联治、一群驱动、一廊融通”的青海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格局。
黄河上游生态治理的必要性(一)黄河上游资源条件与战略地位黄河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重要生态走廊,拥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沿岸生态系统十分丰富,具有丰富多样的生物种群。
同时,黄河流域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地带,汾渭平原、黄淮海平原等地区作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国近三成的粮食和肉制品产自该区域。
此外,黄河流域也是重要的能源流域,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
其中煤炭储量超过全国总储量的50%,是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
上游地区的峡谷众多,非常有利于高坝大容量机组电站的建设,巨大的库容为黄河流域的电站滚动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黄河上游水力发电占全国总量的6%,是全国著名的水电“富矿”。
(二)黄河上游生态治理的历史现实意义长期以来,黄河沿岸地区频繁遭受自然灾害,洪涝灾害尤甚,这些灾害的发生不仅威胁沿岸人民的人身安全,还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给沿岸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
据统计,从先秦至新中国成立前的2500多年间,黄河经历了26次改道,发生了1500余次决口,北至天津,南达江淮。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在与黄河水害作斗争,虽然黄河经过多次治理,但受到生产力和社会体制的限制以及人为因素的干扰,情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黄河两岸民众的美好愿望也没有得到满足。
青海省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青海省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分析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我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域。
近年来,随着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提出,青海省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变得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资源环境状况、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需求等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青海省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青海省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所在地,也是我国最大的湿地和自然保护区之一。
青海湖及周边的生态系统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护珍稀物种和水源涵养具有重要意义。
青海省还拥有丰富的地热、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符合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
青海省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区域之一,经济社会发展压力巨大。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青海省以资源开发为主导,环境损失和生态破坏问题严重。
面对当前全球环保意识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只有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才能符合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望,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对于保护青海省独特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青海省的生态环境脆弱,受到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生态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威胁。
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可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并提升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这对于维护区域的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青海省独特的自然景观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可以促进青海省的经济转型升级。
青海省是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核心区,具有发展生态旅游、清洁能源和绿色农业等产业的巨大潜力。
通过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可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升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保护青海生态环境的方式方法
保护青海生态环境的方式方法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青海的生态环境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
为了保护青海的生态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式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几种重要的保护青海生态环境的方式方法。
第一,加强生态保护区建设。
青海拥有众多的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是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珍稀物种的重要基地。
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些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力度,增加保护区的面积和数量,确保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改善。
第二,控制工业污染。
青海省的工业发展虽然相对较慢,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污染问题。
我们应该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加大对工业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投入,提高治理效果。
第三,加强水资源管理。
青海是中国重要的水源地之一,保护好水资源对于青海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制定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保护。
同时,推广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用水的理念,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第四,推动可持续发展。
保护青海的生态环境需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
同时,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第五,加强重点生态问题的治理。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面临着草地退化、水土流失等重点生态问题。
我们应该加大对这些问题的治理力度,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恢复和改善受损的生态系统。
同时,加强对生态问题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新出现的生态问题。
第六,加强国际合作。
青海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地区性的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国际环保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的保护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挑战。
保护青海生态环境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区建设、控制工业污染、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重点生态问题的治理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维护和改善青海的生态环境。
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和实践
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和实践工业园区是指通过空间集聚、产业集群等手段,形成一定规模的工业经济空间,并以经济型特色为主导的区域发展模式。
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和实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主导型:政府在工业园区的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负责规划、投资和管理。
政府通过提供基础设施、服务保障和优惠政策等方式,吸引企业入驻和投资。
例如,中国的经济特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都是政府主导型的工业园区。
2.企业主导型:企业在工业园区的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通过自主创新、资源整合和产业链协同等方式,推动园区的发展和壮大。
企业主导型的工业园区更加市场化,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例如,深圳的华为基地和杭州的阿里巴巴基地都是企业主导型的工业园区。
3.产业链驱动型:工业园区通过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优势互补和循环利用的产业集群。
不同企业在工业园区中承担不同的环节,形成从上游原材料供应到下游产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通过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工业园区能够实现规模效应和资源优化。
例如,苏州工业园区和珠海工业区都是以产业链为依托的工业园区。
4.生态环境型:工业园区在发展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绿色建设、节能减排和生态修复等方式,实现工业园区的绿色化和生态化。
生态环境型的工业园区能够提高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和投资。
例如,天津滨海新区和青岛高新区都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业园区。
1.规划体系的完善:工业园区的发展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和战略,包括产业布局、用地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规划体系的完善可以为工业园区提供发展的指导和保障。
2.公共服务的提升:工业园区需要提供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文化和娱乐等方面。
公共服务的提升可以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入驻。
3.创新能力的提升:工业园区需要鼓励和支持企业的创新活动,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通过建立研发中心、孵化器和技术平台等方式,提升工业园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青海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方案
青海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方案青海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资源富集区,为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实施青海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当地的重要任务。
下面是具体的实施方案:1. 完善产业结构:加大绿色产业的发展力度,重点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农业等环保型和资源节约型产业。
引导传统产业向绿色化转型,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
2. 推进能源革命:依托青海特有的宽阔高原和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等资源,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大力发展光伏、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产业,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同时,加强能源管理,推动能源消耗方式的优化。
3. 增强生态修复能力: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抓好湿地保护、水资源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等工作。
加强生态修复工作,推动退化地区生态恢复和植被治理。
4.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再生利用,推行“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的理念。
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发展。
5. 改善环境治理水平:加大污染治理工作力度,加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排放控制,大力推进工业企业绿色改造和污染治理。
提高环保监管力度,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6. 加强科技创新支撑: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绿色产业的技术水平。
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培育一批绿色科技创新企业和团队。
7. 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出台相关政策,给予绿色转型的企业和项目优惠政策支持。
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绿色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青海绿色转型发展。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可以有效推动青海的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西部地区工业污染治理及环境管理的思考——以青海省工业为例的分析
生 产 方 式— — 基 于循 环 经 济 下 思 想 的 生 态 工 业发 展 模 式 , 对环
二产业 乃至全 省总体经 济的主要 贡献 者 ,十一五 ” “ 以来一直 占 有 5% 0 左右的比重 。可见青海省是一个依靠工业为主的西 部地
环经 济专项资金 , 加大 对示范性 , 向性 循环经 济项 目的扶持 导
力度 , 在积极推进 复合肥 、 氯碱高精 铝板带 、5 万吨 铁矿等项 20
一
西 部地区工业 产品在全 国四大区域 中 占有举 足轻重 的地 位 , 是从另一方面 来说 , 但 工业产品的大量 生产和传 统的 工业
目的同时 , 继续在油 气 、 化工 、 盐 煤化工 、 色金属等领域 谋划 有 批精深加工项 目, 构建产业纵向延伸和横 向扩 展相结合 的循
其 他
10 . 6 01 .6
O1 .1
02 .6
42 . 8 89 . 6 00 . 3
81 .1
8l 8
《 代经 2 1 年6月( 当 01 下)
型
_ NT -PO —R —C N' ̄ ■■■ CO ■ EM — ■___ f S● I ■ _ _ - ●■VI O f— — ■I — - _RA _EO WC— ■ _ ■ __ ●—
同时 , 生态 工业 园区是 第三代 园区开 发模式 , 也不 同于 第一代
经济开 发 区 、 第二代 高新技 术开 发 区 , 更注重 生态 , 高效 协同
效益 。
2 工业 园 区生 态 管 理框 架 、
工 业 污 染 源 治 理施 工 1o 0 1o0 l 0 o 1 00 l0o o . o .0 0 o . 0 .0 o o .o 治 理 废 水 治 理 废 气 l.3 3 7 8. 43 6 1- 43 0 8 .0 57 44 .1 8 .2 72 l.5 96 6 .l 71 l- 32 0 8. 67 7
青海产业四地建设进展与展望
青海产业四地建设进展与展望青海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素有“天蓝、地绿、水净、人和”的美誉。
青海省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资源,正在积极推动产业四地建设,旨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青海省产业四地的建设进展与展望。
一、产业四地的概念和意义产业四地,指的是以工业为主导,农业、服务业和生态旅游作为支撑的四个地区。
青海省作为西北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通过推进产业四地建设,旨在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打造多领域、多维度的发展模式。
产业四地建设可以推动工业的升级和转型。
青海省具备丰富的资源储备,如煤炭、盐碱地、太阳能和风能等等。
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和装备制造等,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为青海省的工业升级和转型提供动力。
建设农业四地可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青海省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水源,这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产业四地建设可以加强农业科技的应用和农业产业链的完善,提升农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
服务业四地的建设可以提升青海省的城市化水平和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服务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通过建设服务业四地,可以提升青海省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满足人们对于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生态旅游四地的建设可以推动生态环境和旅游业的发展。
青海省拥有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基础。
通过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可以提升青海省的旅游业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二、产业四地建设的进展1. 工业四地工业四地的建设是青海省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青海省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尤其是在太阳能和风能方面,青海省位居全国前列。
通过建设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项目,青海省成为中国的新能源基地之一。
青海还加大了对装备制造、新材料和高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如何在工业园区推行绿色发展
如何在工业园区推行绿色发展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工业园区推行绿色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工业园区作为产业集聚的重要区域,往往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并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
因此,实现工业园区的绿色转型,对于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工业园区推行绿色发展,首先要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
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政府应通过宣传教育、政策引导等方式,向企业和公众普及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企业作为工业园区的主体,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和经营战略中,从高层管理人员到基层员工,都要形成绿色发展的共识。
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绿色发展培训、举办绿色发展论坛等活动,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绿色发展的经验和成果,形成良好的绿色发展氛围。
二、加强规划和管理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是工业园区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园区规划阶段,就要充分考虑绿色发展的要求,合理布局产业,优化资源配置。
例如,可以将相关产业集中布局,形成产业集群,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循环利用。
同时,要预留足够的生态空间,建设绿地、湿地等生态系统,提高园区的生态承载能力。
在园区管理方面,要建立健全绿色发展的管理制度和标准。
加强对企业的环境监管,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对违规排放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同时,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将环境表现与企业的信贷、税收等政策挂钩,激励企业自觉遵守环保要求。
此外,还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园区的绿色发展进行评估和认证,提高园区绿色发展的水平和公信力。
三、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是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因此,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是实现工业园区绿色发展的关键。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要支持企业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何在工业园区推行生态文明建设
如何在工业园区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今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工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诸多生态挑战。
如何在工业园区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工业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传统的发展模式往往伴随着高能耗、高污染。
这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也制约了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要在工业园区推行生态文明建设,首先需要转变观念,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
园区管理者和企业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经济发展的负担,而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规划引领是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
在园区规划阶段,就要充分考虑生态因素,合理布局产业。
根据不同产业的特点和环境要求,划分功能区域,避免相互干扰和污染。
同时,要预留足够的生态空间,建设公园、绿地等生态景观,提高园区的生态品质。
加强环境监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工业园区的环境监测力度,建立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监管制度。
对于违规排放的企业,要依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同时,要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推动产业升级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鼓励园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
对于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要坚决淘汰。
通过产业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从源头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工业园区推行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
鼓励企业建立内部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对废水、废气、废渣等进行综合处理和再利用。
同时,园区可以建立统一的资源回收和再利用平台,实现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互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园区企业和员工的生态文明意识也至关重要。
通过举办培训、讲座等活动,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引导企业和员工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形成人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青海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状况——以甘河工业园为例摘要:工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经济高增长带来的生态压力日益显现。
因此,进行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对于促进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充分意义。
随着甘河工业园区的不断发展,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压力与任务越来越重。
生态工业园区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式。
青海甘河滩工业园区发展的现状及其它所处的特殊的生态地位,认为青海甘河生态型工业园区发展模式是探索和寻求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耦合的关键。
青海甘河工业区在资源综合开发、废弃物利用、清洁生产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有力地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给环境带来很大危险,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进行生态转型,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引言:为协调经济的发展,甘河滩工业区作为一个刚刚兴起的工业区,不断加大投资建设,兴建厂房企业,经济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以西部矿业公司为依托进行开发建设,现已初具规模,目前区内企业有西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百合铝业公司、青海锌冶炼分公司、西部化肥有限责任公司、西部锌业公司、西部铝业公司、西部钢厂、湟水水泥和县属金塔酒业等17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已初步形成了冶金、化工、建材为支柱的三大工业体系。
然而随着工业的大建,甘河滩工业区周边生态环境严重遭到破坏,大量居民不得不进行搬迁,经济要发展,但生态也要进行保护,先本人就以甘河滩工业区为例进行探讨一下工业化生态模式。
甘河工业区简介1.1生态工业园区概念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
它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设想为自然生态系统,也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与储存,并通过工业代谢研究,利用生态系统整体性原理,将各种原料、产品、副产物乃至所排放的废物,利用其物理、化学成分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地组成一个结构与功能协调的共生网络系统。
生态工业园区遵从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的工厂或企业链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一家工厂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或能源,模拟自然系统,在产业系统中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寻求物质闭合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
与传统工业园区相比较,生态工业园区具有的优势可以使园区总体的资源、能源增值,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生态工业园区才是最具环保意义和生态绿色概念的工业园区。
目前我国进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试点主要集中在高物耗、高能耗、重污染的制糖、造纸、煤电、石油、化工等行业和工业企业集中地区,相继建设了一批生态工业园区,甘河工业园区也属于这一类型,所以急需推广,也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大势所趋。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政府大力提倡,从理论到实践都在稳步推进,然而生态工业园区的全面发展还是比较缓慢,总体效果不佳。
有些所谓的生态工业园区,政府行为明显,有的甚至背离市场经济规律,企业的主动参与意识不强,技术上也大多局限在中水利用以及能源的节约流动利用上。
虽被誉为新兴产业革命的循环经济增长模式,但推行艰难。
1.1甘河工业区发展现状湟中甘河工业园区2002年7月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园,是全省重点建设的四个“园区”之一。
工业园以西部矿业公司为依托进行开发建设,规划总面积为14.77平方公里,近期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
园区的定位为:以有色金属冶炼与加工为主体,重点发展新材料、建材与重化工等产业,形成以园区主要产品为主导的完整产业链,建成冶金园、铝业园、建材园、化工园、新材料园等五个“园中园”。
园区的发展目标为:利用甘河工业园的区位优势,青海省的能源和资源优势,以发展有色金属加工为重点,以形成高耗能公寓区为特色,将工业园区建设成我国西北地区有色金属原料与加工的重要集散地和青海省有较大影响力的现代工业新区。
目前区内企业有西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百合铝业公司、青海锌冶炼分公司、西部化肥有限责任公司、西部锌业公司、西部铝业公司、西部钢厂、湟水水泥和县属金塔酒业等17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已初步形成了冶金、化工、建材为支柱的三大工业体系。
工业园成立后,确立了高质量、高技术、高效率建设园区的指导思想,在“十一五”期间建成10万吨电铅、10万吨粗铅、15万吨电锌、8万吨高纯氧化锌、3万吨粗铜、20吨电解铝、10万吨化肥、lO万吨轧钢等重点项目,使工业园区的工业销售产值突破100亿元。
自2002年以来,工业园区在短短的三年时问内,利用自身的优势迅速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冶炼、加工、建材、化工基地。
随着工业园投资的集聚、现代化工业的集聚、优质产品的出口,推动了科技进步,提高了经济外向度,同时,增强了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逐渐成为了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支撑点,带动整个青海经济并辐射整个青藏高原经济。
同时,有色金属工业作为青海省的支柱产业,面临着生态转型问题。
甘河工业园区作为青海省的重要有色金属加工基地,目前在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及与之配套的环保设施等方面,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较大差距。
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针对甘河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提出构建甘河生态工业园区的对策和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2.甘河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的状况3.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的对策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和困难,必须从产业政策、园区定位、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园区管理等方面协调解决。
3.1合理定位、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工业园区是区域块状经济向现代化产业集群提升的重要载体,政府在工业园区发展定位上不但要使之成为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区,更是要加强园区生态化建设,提升其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使之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示范区。
一是工业园区明确各自的主导产业,并围绕主导产业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推动能源、水的阶梯使用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促进工业生态链网的形成。
二是引导和鼓励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发展,督促经济效益好但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完善治污设施,从源头遏制污染;淘汰不分科技含量低且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从而提升园区的产业结构、提高园区的整体竞争力。
3.2 制定和完善产业政策、积极推动静脉产业园区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提出,“静脉产业”是未来中国内最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
发展静脉产业,一方面是要根据园区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和生态工业链等状况完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激励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原材料和再生资源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
另一方面、要加强政策执行和环境整治力度。
对偷排、乱倒或污水治理没达到要求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和实施产产业政策,限制甚至取缔“三高”企业入园。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虽然重视废物资源化术的开发和应用,并且有的废物资源化技术已经得到应用,但从总体上看,目前仍然处于低水平的资源综合利用阶段,缺乏系列化、配套化的废物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体系。
此外,由于废物资源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具有高成本、高风险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类技术的发展。
鉴于此,建议政府部门要重视和加大对以废物资源化技术为主的静脉产业技术的扶持力度:一是要引导企业、技术研究部门积极开展废物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二是要针对特定类型的废弃物,组织相关企业和科研部门联合开发循环利用技术;三是要对具有推广应用前景的技术给与专项经费支持,鼓励企业技术开发部门进行实证研究。
3.2 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提升环境监管能力政府要建立和完善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估体系,全方位的提高环境和污染监控检测能力,对河流等的敏感区域,工业集中地区和重点污染源实施在线自动监测。
加强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保护执法和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运用现代化技术,逐步建立资源共享的环境信息平台,用好各类环境信息资源,提高环境信息管理与决策能力3.3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园区生态化建设与改造工业园区要按照生态产业链的发展要求,加强技术开发、物流配送、教育培训和环境治理登基础设施的完善配套、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重度污染项目合理布点,集中治理,达标排放,从根本上加强工业园区的污染预防和控制,解决区域性与结构性被环境污染问题,提高黄静质量,实现园区环境改善和企业经济发展的双赢。
3.4.大力发展清洁生产,促进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清洁生产是对产品和产品的生产过程采用预防污染的策略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清洁生产是人们思想和观念的一种转变,强调全过程(包括生产过程及产品和服务过程)的污染控制,是发展生态工业的重要一环。
在生态工业园发展过程中,不少园区很重视把上下游企业连在一起串成产业链,但对这条链上每一个企业产污、排污的控制重视不够,忽视了生产过程的污染控制。
发展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所追求的是生态工业链每一个环节都是清洁的,其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都是很低的。
因此,应大力开展清洁生产,促进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
开展清洁生产,首先要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不断提高企业领导层和职工对清洁生产内涵的认识,从而把清洁生产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形成共识共动,促进其深入开展。
其次,清洁生产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管理人员必须通过正规的培训,掌握一定的技能方能指导企业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工作,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是搞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工作的基础。
再次,各行各业的专家为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是搞好该项工作的关键,能为企业提出最佳的清洁生产方案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还可通过清洁生产审计、对开展清洁生产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对清洁生产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等手段深入促进清洁生产工作的开展。
3.5在园区大力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教育活动园区可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和印发宣传品等形式,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宣传典型案例,提高企业领导思想认识和职工参与意识,提高其对发展循环经济意义的认识。
一方面可促进企业领导将循环经济的理念渗透到新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经营中,引导园区企业厂区功能设计、建筑设计、土地有效利用、生产布局,使企业建设向节能、节水、节材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可引导园区职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等活动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