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与语言翻译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翻译文化 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复杂的概念。追 “文化 ” 溯其历史渊源, 汉语中的 与英语中 )*+,*-. 的语义并不 “文化 ” 《易经 》 “人文化成 ” 完全一致。汉语中的 最初见于 的 , 指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而英语中 “种植 ” , , )*+,*-. 一词来自拉丁语的 )*+,*-/,意思是“耕作 ” “养殖 ” “文明 ” “教养 ” , 后逐渐引申为 , 及对人类心灵、 情操陶 冶育化之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文化概念 “文化 ” 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 汉语的 《梅里特学生百科全 和英语 )*+,*-. 的基本含义也日趋相似。 (0.-1, 2,*3.4, 54)6)+78.31/) “文化 ” “,9. .4,1-. 书》 将 定义为 《美国百科全书 》 (<=.-1)/4 54)6)+78.31/)的定 , :/6 7; +1;.” “,9. )7=8+.> :97+. 7; 13./? /43 ,914@? 8-73*).3 A6 =.4 义是 《辞海 》 ($!B! 年版 ) “文化 ” 。 将 14 ,9.1- 91?,7-1)/+ .>8.-1.4). ” “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定义为 财富的总和。 ” 因而, 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 “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 ” 。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 社会文化现象, 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任何语言的生存 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因而两种不同的
收稿日期: "##$ % #& % "# ($!’( % ) 作者简介: 栾晓虹 , 女, 汉族, 安徽全椒人,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讲师, 学士。 ・ !"・
“我最不想见到你 ” “我 , 翻译成汉语则是 或 #$% &’() *+ ,*-” 不要见你 ” 。 对于年龄, 在汉英民族中人们所持的态度也有所 不同。中国人很讲究尊老爱幼, 尊敬老年人是中国文化的社 《红楼梦 》 “老祖宗 ” “老太 会期望。如 中的贾母就被尊称为 、 君” 。 因此中国人通常不避讳将自己的年龄告诉别人。 而在英 “无用 ” 国或西方国家老年人几乎是 的同义词, 人人都不愿变 老, 害怕变老。 因此当见到一位 ./ 多岁的美国女士坚持让一 也就不足为奇了。再就颜色词而 个 0 岁的孩子叫她阿姨时, (绿色 ) “嫉妒 ” (12%%3 4 %,%5) 言, 在英语中有 之意 , 而在 12%%3 “嫉妒 ” “眼红 ” “害了红眼病 ” 汉语中表示 的词却是 或 。 而如果 “红白喜事 ” 将汉语中的 翻译成 2%5 ’35 6$7#% $’8873%99, 定会 “红色 ” (2%5) 使英美人费解。尽管 在中国和英国都可与庆祝 (白色 )与丧事联系 活动或喜庆的日子联系在一起,但 6$7#% 起来, 会使西方人反感, 因为西方人举行婚礼时, 新娘总穿着 (喜事 ) 白色服装。 同时把丧事说成是 $’88, *((’97*39 , 也会使 “红白喜事 ” 西方人感到吃惊。因而在将 翻译成英文时, 只能 “红 ” “白 ” 省去 与 而译成 6%557319 ’35 +-3%2’:9; 二、 地域环境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社会学家们认为: 语言与语境、 文化、 社会是不可分割的。 不同的民族,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物质环境与生活经历 不同,必然存在各自独特的民族个性,使语言富有浓厚的民 “有眼不识泰山 ” “得陇望蜀 ” “不到黄 族色彩。如汉语中的 、 、 “四面楚歌 ”等都带有浓郁的中华民族的地域色 河心不死 ” 、 ( 莫名其妙的话 ) “#’)% ’ 、 彩。而英语中的 “5*-&:% <-#($” (不告而别、 “(’22, (*’:9 #* ?%6(’9@ 不辞而别 ) 、 =2%3($ :%’>%” (多此一举 ) “A>%2, 2*’5 :%’59 #* B*C%” (条条道路通罗 和 #:%” 马) 也负载着西方特定的地域文化。 中英地理位置的不同导致了文化上的差异也较为突出。 中 “西风凛冽 ” “东风送暖 ” 国西临高山, 东濒大海, 故素有 与 之 “古道西风瘦马, 辞。马致远的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 , 李 “帘卷西风, 清照的 人比黄花瘦 ” 都给人以秋风瑟瑟, 落叶纷 “小楼昨夜又东风, 纷的凄凉景象。 而南唐李后主的 故国不堪 “东风吹雨衣不湿, 回首月明中 ” , 明朝罗洪先的 我在桃花深 处行 ” 则描写了使万物复苏的东风。英国的地理环境与中国 的恰恰相反。 它西临大西洋, 东面欧洲大陆, 西风从大西洋徐 徐吹来, 恰如中国的东风。 英国诗人 D*$3 E’9%+7%:5 是这样歌 颂西风的:F# G 9 ’ 6’2C 6735H #$% 6%9# 6735H +-:: *+ &7259 G (27%9; ; ; 而英国的东风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给人们 “令人不愉快 ” 的联想是“寒冷 ” 、 ,著名作家 I$’2:%9 <7()%39 曾 这 样 写 到 : J*6 C’3, 673#%2 5’,9 $’>% F 9%%3 $7CH 9#’35731 &:-% 4 3*9%5 73 #$% 93*6 ’35 %’9# 6735K 正是考虑 《西厢记 》 到这种差异, 美国加州大学 J%32, J’2# 教授在翻译 “闲愁万种, “东风 ” (F ’C 中 无语怨东风 ” 时, 便是将 照字直译 9’55%3%5 &, ’ C,27’5 8%##, 6*%9 L M35H #$*-1$ F 98%’) 3*#H L ,然后加注: O$% F ’C ’312, L M# #$% &2%%N%9 +2*C #$% %’9#; ) %’9# 6735 79 9,C&*:7( *+ 982731H 67#$ 7#9 -21% #* :*>% ’35 C’#731; 同样由于地域环境的原因, 英国的四季中, 冬天很长, 春天 短促, 夏天倒显得温暖明媚, 是一年中最宜人的季节, 很像中 国的春天, 能给人一种美丽、 温馨、 可爱的感觉。莎士比亚有
"##$ 年 ’ 月 第 $# 卷第 " 期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H 社会科学版 I Y7*-4/+ 7; <49*1 <@-1)*+,*-/+ K41Q.-?1,6 H ?7)1/+ ?)1.4). .31,174 I
Y*4.R "##$ P7+G $# L7G "
文化差异与语言翻译
栾晓虹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安徽 摘 合肥 "&##"" ) 要: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语言与文化的密不可分 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本文指出,应该从文化的角度去看待翻译,尽量做到文化意义上的翻译等 值。 关健词: 文化; 语言;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 E&$FG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H "##$ I #" %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首著名的十四行诗第十八首,它的第一诗节是这样的: P$’:: F (*C8’2% #$%% #* ’ 9-CC%2 G 9 5’,Q O$*- ’2# C*2% :*>%:, ’35 C*2% #%C8%2’#%R B*-1$ 67359 5* 9$’)% #$% 5’2:731 &-59 *+ E’,H M35 9-CC%2 G 9 :%’9% $’#$ ’:: #** 9$*2# ’ 5’#%R 译文: 我怎么能够把你来比作夏天? 你不独比他可爱也比他温婉; 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贱, (梁宗岱译 ) 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地域文化差异的问题,即 ’ 9-CC%2 G 9 “春天 ” “9-CC%2” 译成 , 担心中国 曾经有人想把 5’, 如何翻译。 “夏天 ” “夏天 ” 读者不能接受 , 因为在中国人的观念中 常与炎 热酷暑联系在一起。对于这个问题,?%6C’2) 有一段精辟的 “并非如此, (目的语言的 ) 见解。他说: 因为 读者理应准确的 (源语言文化 ) 了解到 英国的夏天是温和惬意的。 这首十四行 诗在向读者介绍英国文化的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 ” 三、 习俗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 族的风格习惯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在打招呼、称谓、道 谢、 恭维、 致歉、 告别、 打电话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不同。 如中国 “你吃了吗? ” “你要去哪 人见面打招呼时常用的几句客套话 ” “你要干什么? ” 儿? 英语中见面时的惯用语则是 J%::*H J*6 ’2% ,*-Q S**5 C*23731 或 =73% 5’,H 793 G # 7#Q 在中国文化里 这几句客套话并无多深的含义, 只不过是礼节性的打招呼的 “你要 一种方式。然而西方人对这几句话却很敏感、 很认真。 ” “你要干什么去? ” 去哪儿? , 在他们看来纯属自己的私事, 不 “你吃了吗? ” 能随便打听, 除非是亲密的朋友。 如果被问到 他 们则会感到不知所错,甚至以为对方会请他 L 她去吃饭。又 “O$’3) ,*-! ” 以示接受 如, 得到别人的恭维时, 西方人会说 对方真诚的恭维。这在中国人看来,似乎有点不谦虚、不客 气, 也显得没有教养, 没有礼貌。遇到这种情况, 中国人总要 谦虚一阵, 客气一番, 这又会使西方人感到不可思议, 如坠云 里雾中。有这样一则笑话, 当一个西方人称赞中国女士漂亮 “哪里!哪里!” 而得到的回答是, 时, 这位西方人由于不了解 “ 这儿也 中国人的谦虚习惯而不知所措地指着她的五官说, 漂亮, 这儿也漂亮。 ” 不管这则笑话是否有所夸张, 它至少说 明了在得到恭维时, 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不同反应。 在使用汉语和英语进行交际时, 表示亲属的词语常常在彼 此理解对方的意思方面会造成很大困难。英语中的 &2*#$%2H 979#%2H -3(:%H ’-3# 等在汉语中就很难找到令人满意的对应 词。 汉语中的姐、 妹、 哥、 弟分得很清楚, 各种表亲属关系的词 语也是泾渭分明, 叔叔、 伯伯、 姑父、 舅父、 姨父, 姑姑、 姨妈、 “西 舅母、 婶婶、 大娘等称呼分得细之又细, 正如陈独秀所说: 洋民族以个人为本, 东洋民族以家庭为本。 ” 请看下面的例子: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众姐妹都忙告诉 “这是琏嫂子 ” 黛玉道: 。黛玉虽不曾识面, 听见他母亲说过: 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取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 自幼假充 ( 《红 男儿教养, 学名叫王熙凤。黛玉忙赔笑见礼, 以嫂呼之。 ) 楼梦 》 O’7 4 ,- 6’9 ’# ’ :*99 $*6 #* ’552%99 $%2 6$%3 !"# $%&’()’ ・ !"・
民族语言相交流, 实质上是两种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正是 由于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存在着的文化差异, 为翻译增添了 “翻译里最大的困难是 难度。 我国著名学者王佐良先生指出: 什么呢?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有一些不言而 ” 喻的东西, 在另外一种文化里却要花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 可见, 一个译者如果只注意原语和译语语言方面的差异而忽 视了其所属文化系统的差异, 那么其翻译也注定难以成功。 “文化差异 ” 而 存在于诸多方面, 本文仅就思维方式的差异、 地域环境的差异、习俗的差异和宗教信仰的差异这四个方 面, 谈谈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一、 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世界上存在着众多的民族, 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与思维活 动有密切关系的语言文字,无疑存在着许多相同之处,表现 出人类的共性。…但是, 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思 维方式,而且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构成不同文化类型的重 (张岱年等, 要原因之一。 汉英两个民族也不例外, 对 $!!$ , $) 同一事物,往往因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 “最新消息 ” “,9. +/,.?, 4.:?” 。 方式。 如汉语中的 则是英语的 “C7* /-. ,9. +/?, 8.-?74 D :/4, ,7 ?.. ” “D :/4, ,7 ?.. 而 或
!"#$"%&# ’())*%*+,*- &+. /&+0"&0* 1%&+-#&$(2+
JK<L M1/7N974@ H <49*1 OP K41Q.-?1,6R E.;.1 "&##""R S914/ I 34-$%&,$5 S*+,*-. -.;.-? ,7 ,9. .4,1-. :/6 7; +1;. 7; / ?7)1.,6G 5/)9 )*+,*-. 1? *41T*.G J/4@*/@. 1? / 8/-, 7; )*+,*-.G D, 1? 4/,*-/+ ,9/, 31;;.-.4).? 14 )*+,*-.? 7;,.4 +./3 ,7 ,9. 31;;.-.4).? 14 +/4@*/@.? /43 ;*-,9.- +./3 ,7 ,9. 31;;1N )*+,1.? 14 ,-/4?+/,174G O91? 8/8.- .=89/?1U.? ,9/, ,-/4?+/,174 ?97*+3 ,/V. )*+,*-. 14,7 )74?13.-/,174 /43 ,-6 ,7 7A,/14 ,9. )*+,*-/+ .T*1Q/+.4). 14 ,-/4?+/,174G 6*7 82%.-W )*+,*-.X +/4@*/@.X )*+,*-/+ 31;;.-.4).?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