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设计有关规定
建筑节能规范有哪些
建筑节能规范有哪些篇一:建筑节能方面技术规范建筑节能1.0.4 在既有建筑上增设或改造太阳能空调系统,必须经过建筑结构安全复核,满足建筑结构及其他相应的安全性要求,并通过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后,方可实施。
3.0.6 太阳能集热系统应根据不同地区和使用条件采取防过热、防冻、防结垢、防雷、防雹、抗风、抗震和保证电气安全等技术措施。
5.3.3 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的建筑部位,应设置防止太阳能集热器损坏后部件坠落伤人的安全防护设施。
5.4.2 结构设计应为太阳能空调系统安装埋设预埋件或其他连接件。
连接件与主体结构的锚固承载力设计值应大于连接件本身的承载力设计值。
5.6.2 太阳能空调系统中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应设置剩余电流保护、接地和断电等安全措施。
6.1.1 太阳能空调系统的施工安装不得破坏建筑物的结构、屋面防水层和附属设施,不得削弱建筑物在寿命期内承受荷载的能力。
3.0.6 建筑物上安装的光伏发电系统,不得降低相邻建筑物的日照标准。
3.0.7 在既有建筑上增设光伏发电系统,必须进行建筑物结构和电气的安全复核,并应满足建筑结构及电气的安全性要求。
14.1.6 设置带油电气设备的建(构)筑物与贴邻或靠近该建(构)筑物的其他建(构)筑物之间必须设置防火墙。
14.2.4 35kW以上屋内配电装置必须安装在有不燃烧实体墙的间隔内,不燃烧实体墙的高度严禁低于配电装置中带油设备的高度。
总油量超过100kg的屋内油浸变压器必须设置单独的变压器室,并设置灭火设施。
4.0.4 各朝向的单一朝向窗墙面积比,南、北向不应大于0.4;东、西向不应大于0.30。
当设计建筑的外窗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其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 (或耗电量)不应超过参照建筑的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或耗电量)。
4.0.5 建筑的卧室、书房、起居室等主要房间的房间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7。
当房间窗地面积比小于1/5时,外窗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
4.0.6 居住建筑的天窗面积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4%,传热系数不应大于4.0W/(m2?K),遮阳系数不应大于0.4。
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建筑节能设计规范一、前言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量较大的行业之一,为了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国家对建筑节能提出了一系列的规定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二、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要求1. 建筑节能设计要求满足国家现行建筑节能标准和相关规范。
2. 建筑节能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
3. 建筑节能设计要考虑建筑的整体性能,尤其是墙体、屋面、地面的隔热性能。
4. 建筑节能设计要充分考虑建筑的通风、采光和空气质量问题。
5. 建筑节能设计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仿真等。
三、建筑节能设计的具体要求1. 建筑结构设计(1)尽可能采用轻型结构,以减少建筑物自重,降低建筑物热负荷。
(2)尽可能采用预制构件和装配式建筑,以减少建筑施工的能源消耗。
(3)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以提高建筑的自然通风效果。
2. 建筑外墙设计(1)采用保温材料,提高墙体的隔热性能。
(2)采用双层外墙或夹层外墙,以提高墙体的隔热性能。
(3)采用阳台、窗外脚手架等措施,以减少夏季阳光照射。
3. 建筑屋面设计(1)采用保温材料,提高屋面的隔热性能。
(2)采用白色屋面材料,以减少夏季日照热量。
4. 建筑门窗设计(1)采用中空玻璃、带隔热条的玻璃等,以提高门窗的隔热性能。
(2)采用智能玻璃,以调节室内光照和遮阳。
(3)采用封闭式门窗,以减少室内外气流的交换。
5. 建筑通风设计(1)采用自然通风,尽可能减少机械通风的使用。
(2)采用地下风道、太阳能通风等措施,以提高自然通风效果。
6. 建筑采光设计(1)采用大面积窗户,以提高室内采光。
(2)采用光管、光带等措施,以提高室内采光。
7. 建筑空调设计(1)采用高效节能空调系统。
(2)采用智能控制系统,以适应不同场合的使用需求。
(3)采用太阳能空调、地源热泵等新型空调技术,以提高空调系统的节能性能。
8. 建筑照明设计(1)采用节能灯具,如LED灯、荧光灯等。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根据中国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节能要求和规定:
1. 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建筑在设计阶段时需要考虑节能原则,包括建筑形状、外墙保温、窗户设计、采光设计等方面,以减少能源消耗。
2. 建筑材料要求:要求使用具有良好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的建筑材料,以减少建筑外墙对冷热空气的传导。
3. 供暖和空调系统要求:要求建筑内的供暖和空调系统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并配备自动控制系统,以确保能源的有效利用。
4. 照明系统要求:要求建筑内的照明系统采用能效较高的照明设备,并配备自动控制系统,以降低能源消耗。
5. 用水系统要求:要求建筑内的用水系统采用节水设备,包括节水型马桶、节水龙头等,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6. 建筑能耗监测要求:要求建筑内安装能耗监测设备,定期对能耗进行监测和评估,并进行节能管理。
7. 建筑能效标识要求:要求建筑在完成后进行能效评价,并进行能效标识,以便向使用者展示建筑的能源消耗状况。
通过这些规定,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节能发展,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能效性能。
这些规定旨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改善空气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 1 页共 1 页。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范本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范本一、总则为促进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依据《建筑节能法》及相关法规,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民用建筑的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和改建等相关活动。
三、节能设计要求1. 民用建筑的整体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材料、结构、采暖、通风、照明等方面,合理控制能源消耗。
2. 建筑结构应注重隔热性能,采用保温材料,并设置建筑外保护层,以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
3. 采暖设备应选择高效节能的供热设备,并采用智能温控系统,以实现室内温度的合理调节。
4. 通风系统应设计合理,采用节能通风设备,并设置适当的新风换气装置,同时合理利用自然通风。
5. 照明系统应采用能效较高的LED照明灯具,并配置光感应控制装置,实现照明的智能调控。
四、节能建材使用1. 建筑工程应选用符合国家节能标准的建筑材料,优先选择绿色环保材料。
2. 采用隔热、保温性能良好的墙体材料,减少能量传导。
3. 采用节能窗户,提高窗户的密封性能,并配备隔热窗帘或窗膜,减少能量损失。
4. 采用节水设备,如节水龙头、节水马桶等,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五、节能使用管理1. 民用建筑的使用者应正确使用和维护建筑设备,遵守能源使用管理制度。
2. 建筑管理方应建立建筑节能使用手册,指导使用者正确进行能源的使用和管理。
3. 建筑管理方应定期检查建筑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的设备。
六、节能监督和评估1.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
2. 对新建民用建筑进行节能验收,并核实其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求。
3. 对已建民用建筑进行节能评估,评定其能源利用效率,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七、处罚措施对违反本规定的民用建筑管理者和使用者,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并要求其整改。
情节严重者,可以吊销相关许可证。
八、附则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相关部门要加强宣传解释工作,提高社会对民用建筑节能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工程节能减排规章制度
工程节能减排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提高工程施工的环保水平,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和管理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节能减排措施的全面落实。
第三条工程节能减排包括但不限于:合理设置节能设备,优化材料使用,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的措施。
第四条本规章制度的执行主体为各级管理人员,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将按照企业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章设计阶段节能减排规定第五条设计单位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合理设置节能设备,采用节能材料,采光、供暖、通风等方面应达到国家规定的节能标准。
第六条设计单位应对工程设计进行综合评估,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节能减排效果。
第七条设计单位应在设计过程中考虑项目周边的环境影响,合理设置绿化带和防护设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第八条设计单位应编制详细的节能减排方案,并与业主和施工单位共同商定,确保方案的实施。
第三章施工阶段节能减排规定第九条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环保检查,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明确施工单位的责任。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采取科学施工方法,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少扬尘、废水、废气等排放。
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环保规定,及时清理施工垃圾,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配备专门的环保人员,负责监督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情况。
第四章监理与管理规定第十三条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确保施工单位的环保措施得到落实。
第十四条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环保措施进行评估,并向业主和设计单位反馈情况。
第十五条业主单位应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环保工作进行监督,确保环保措施的有效实施。
第十六条业主单位应在竣工验收之前,对工程项目的环保情况进行评估,并出具环保验收意见。
第五章处罚与奖励第十七条对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单位和个人,将按照实际情况做出相应处理,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实用文档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是一部关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国家标准,旨在推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提高公共建筑的节能水平。
该标准规定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节能设计的内容、节能设计的方法、节能设计的评价、节能设计的实施等内容。
其中,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以节能为导向,以节约能源为目标,以节能技术为手段,以节能管理为保障,以节能文化为支撑。
节能设计的内容包括:建筑外部结构节能设计、建筑内部结构节能设计、建筑系统节能设计、建筑设备节能设计、建筑综合节能设计等。
节能设计的方法包括:节能设计的计算方法、节能设计的模拟方法、节能设计的实验方法、节能设计的分析方法等。
节能设计的评价包括:节能设计的经济性评价、节能设计的可行性评价、节能设计的可操作性评价、节能设计的可控性评价等。
节能设计的实施包括:节能设计的实施组织、节能设计的实施方案、节能设计的实施措施、节能设计的实施管理等。
总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旨在推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提高公共建筑的节能水平,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规范。
国家强制建筑节能标准
国家强制建筑节能标准一、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了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制定了强制性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了建筑物的能耗标准、节能措施、热工性能指标等,要求建筑物在设计时必须符合这些标准。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适用于新建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要求建筑设计单位在设计中必须采用节能技术措施,使建筑在使用过程中达到节能要求。
二、建筑节能施工验收规范建筑节能施工验收规范是对建筑节能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和验收的标准。
它规定了建筑节能施工的验收程序、验收内容、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法等,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
建筑节能施工验收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施工,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标准进行施工,并通过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三、建筑节能检测方法标准建筑节能检测方法标准是用来检测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热工性能指标等是否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标准。
它规定了建筑节能检测的方法、检测内容、检测程序和检测标准等,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
建筑节能检测方法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检测,要求检测机构在进行检测时必须按照标准进行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建筑节能材料、部品、设备标准建筑节能材料、部品、设备标准是用来规定建筑物中使用的节能材料、部品、设备的性能和质量要求的规范。
它规定了各种节能材料、部品、设备的性能指标、生产工艺、检验方法等,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
建筑节能材料、部品、设备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使用的各种节能材料、部品、设备,要求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按照标准进行生产,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五、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标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标准是用来规定建筑物中使用的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技术要求的规范。
它规定了各种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等技术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全文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全文为降低民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制定了《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下面是条例的详细内容,欢迎大家阅读收藏。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降低民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民用建筑节能,是指在保证民用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其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的活动。
本条例所称民用建筑,是指居住建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商业、服务业、教育、卫生等其他公共建筑。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领导,积极培育民用建筑节能服务市场,健全民用建筑节能服务体系,推动民用建筑节能技术的开发应用,做好民用建筑节能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四条国家鼓励和扶持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采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在具备太阳能利用条件的地区,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扶持单位、个人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照明系统、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民用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民用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以及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民用建筑节能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在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指导下,编制全国民用建筑节能规划,并与相关规划相衔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民用建筑节能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国家建立健全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
国家民用建筑节能标准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并依照法定程序发布。
国家鼓励制定、采用优于国家民用建筑节能标准的地方民用建筑节能标准。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安排民用建筑节能资金,用于支持民用建筑节能的科学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既有建筑围护结构和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以及民用建筑节能示范工程、节能项目的推广。
建筑节能技术标准
建筑节能技术标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节能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建筑节能技术标准在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建筑能耗控制、建筑材料与技术、建筑系统设计和建筑操作与管理四个方面,探讨建筑节能技术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建筑能耗控制1.1 建筑节能定额建筑节能定额是指根据建筑类型和功能,对建筑能耗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和规定。
通过制定建筑节能定额,可以引导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节能要求,合理选择建筑系统和材料,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1.2 建筑热工性能标准建筑热工性能标准是对建筑外墙、屋顶、门窗等部位的热传导、空气渗透和防水性能等进行要求。
通过制定建筑热工性能标准,可以控制建筑外围部位的能量损失,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降低能耗。
1.3 建筑能源消耗监测与评估标准建筑能源消耗监测与评估标准是指对建筑使用阶段的能耗进行监测和评估,以评估建筑的实际能效水平,并识别节能潜力。
通过制定建筑能源消耗监测与评估标准,可以推动建筑运营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实现节能目标。
二、建筑材料与技术2.1 建筑保温材料标准建筑保温材料标准是对建筑保温材料的热传导系数、抗压强度、耐候性等性能进行规定。
通过制定建筑保温材料标准,可以提高建筑保温材料的品质和安全性能,保证建筑保温效果和使用寿命。
2.2 建筑节能技术推广标准建筑节能技术推广标准是指对节能技术的应用范围、技术指标和操作规程等进行规定。
通过制定建筑节能技术推广标准,可以加强对节能技术的管理和推广,促进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2.3 建筑节能技术评价标准建筑节能技术评价标准是对节能技术的性能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进行规定。
通过制定建筑节能技术评价标准,可以准确评估节能技术的实际效果,指导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改进。
三、建筑系统设计3.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是指对建筑照明系统的照度要求、节能措施和设备选型等进行规定。
GB50118-《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GB50118-《建筑节能设计规范》1. 概述1.1 编制目的GB-《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战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
1.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的节能设计。
其他建筑的节能设计可参照执行。
1.3 编制依据本规范依据《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编制。
2. 术语和定义2.1 建筑节能建筑节能是指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材料选择、构造措施和技术措施,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2.2 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节能设计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阶段,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气候特点、地理环境等因素,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材料选择、构造措施和技术措施,确定建筑物的节能措施和指标,达到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物的能耗的目的。
3. 基本要求3.1 建筑物的节能目标建筑物的节能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节能标准和规定,确保建筑物的能耗达到或低于国家规定的能耗限值。
3.2 建筑物的节能措施建筑物的节能设计应采取合理的建筑设计、材料选择、构造措施和技术措施,包括:- 优化建筑物的体型和朝向,减少建筑物的能耗;- 选择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 采用高效的门窗和幕墙,减少建筑物的能耗;- 采取合理的通风和采光设计,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采用高效的热源和热泵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采取其他的节能技术和措施。
4. 节能设计指标4.1 能耗指标建筑物的能耗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节能标准和规定,包括建筑物的总能耗、分项能耗等。
4.2 保温隔热性能指标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节能标准和规定,包括建筑物的传热系数、热阻等。
4.3 门窗和幕墙的节能性能指标门窗和幕墙的节能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节能标准和规定,包括门窗和幕墙的传热系数、气密性能等。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为了提高公共建筑的节能效果,国家对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进行
了严格的规定,具体内容如下:一、新建建筑节能性能标准1.新建建筑
外墙、屋面采用节能材料,达到节能要求。
2.新建建筑低气候区应采用双
层玻璃窗,节能率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
3.新建建筑需使用空调设备,应
采用变频空调设备,节能比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
二、已建建筑节能改进
措施 1.使用玻璃钢化窗、外窗节能膜等节能措施改进现有窗户的节能性;
2.采用智能控制、节能照明等技术,对装置的照明进行节能改造;
3.更换
节能型洗衣机、厨具等节能设备;4.降低供暖、空调功率、及采用节能设备,改善供暖、空调系统节能性;5.采用节水设施,节约用水。
三、节能
检测与审核1.对新建建筑进行节能性能检测,确保达到节能要求;2.对
已建建筑进行节能改进项目检测,确保节能改造项目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
3.对执行节能工作的单位进行节能审核,以确保节能要求的落实。
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建筑节能设计规范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建筑节能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的制定和遵循,对于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建筑外墙隔热、采光设计、空调能效等方面论述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1. 建筑外墙隔热建筑外墙是建筑的第一道屏障,对室内温度的控制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建筑节能设计规范中应包括外墙隔热的要求。
例如,在材料选择上,应尽量选用优质的保温材料,如聚苯板、岩棉等,以提高外墙的隔热性能。
另外,建筑外墙的施工质量也需要严格把关,确保保温材料的覆盖完整、接缝牢固,避免冷热桥的形成。
2. 采光设计合理的采光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室内照明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
建筑节能设计规范中应明确采光面积的要求,并规定采光面积与建筑总面积的比例。
此外,建筑内部空间的布局和窗户的位置也需要考虑,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
例如,高层建筑可通过设置玻璃幕墙或天窗来增加采光面积;低层建筑可以搭配使用明亮的壁灯或庭院来提供宜人的室内环境。
3. 空调能效空调系统是建筑中最耗能的设备之一。
为了提高建筑节能性能,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应对空调系统的能效提出相应的要求。
例如,规定空调系统的制冷剂选择应符合环保要求,使用高效率的制冷设备和节能型风机;限制室内温度范围,避免过度制冷或过度加热;优化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根据室内外温度变化和人员活动情况进行智能控制等。
4. 智能化建筑管理智能化建筑管理是指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对建筑能源使用情况的监测、控制和调整。
在建筑节能设计规范中,应包括智能化建筑管理的相关要求。
例如,要求建筑装备有能源监测系统,对电、水、气耗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能源浪费问题;同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照明、空调等设备的自动开关、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建筑热环境设计建筑热环境设计主要包括室内温湿度、热舒适度的控制。
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应对室内温湿度的控制提出要求,例如,在冷却季节要求室内温度保持在适宜的25℃左右,避免过度制冷;在供暖季节要求室内温度保持在适宜的18℃~24℃之间,避免过度供暖。
建筑节能设计规定指标
建筑节能设计规定指标建筑节能设计规定指标是为了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效果,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建筑节能设计规定指标通常涉及到建筑的外墙和屋顶的保温要求、门窗的保温和隔热要求、采光和照明的高效化要求、空调、供暖和热水系统的节能要求等等方面。
1.墙体和屋顶的保温要求:建筑物的外墙和屋顶应具备一定的保温性能,以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和室外热量的进入。
常用的保温材料包括聚苯板、岩棉板、泡沫混凝土等,其保温层的厚度和热阻值应符合规定。
2.门窗的保温和隔热要求:建筑物的门窗应采用密封性能较好的材料,以防止冷热空气的交换,减少室内温度的波动。
门窗的玻璃应采用中空或夹层结构,减少热量的传导和散失。
此外,门窗的框架也应具备一定的隔热性能。
3.采光和照明的高效化要求:建筑物的采光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室内照明的使用。
采光的窗户应具备一定的光线透过率,并避免直射阳光。
此外,照明系统应采用节能的荧光灯或LED灯等,以减少用电量。
4.空调、供暖和热水系统的节能要求:建筑物的空调、供暖和热水系统应具备一定的节能性能。
空调系统应采用高效的制冷剂和换热器,减少能源的消耗。
供暖系统应采用高效的锅炉或地源热泵等,减少燃气或电能的使用。
热水系统应采用太阳能热水器或余热回收系统等,减少能源的浪费。
5.其他节能要求:建筑物应设计合理的布局,以减少管道和设备的长度和损失。
建筑材料应选用环保和节能的材料,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建筑物应安装智能节能设备,如热控和光控设备,以自动调节室内温度和照明。
总之,建筑节能设计规定指标是为了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效果,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建筑节能设计规定指标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水平,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
标题:探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1. 导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节能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热门话题。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作为我国建筑行业领域的重要标准,对于推动建筑节能工作,促进绿色建筑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JGJ26标准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JGJ26标准的内容概述JGJ26标准是指针对民用建筑的节能设计与评价的相关规范,其内容涵盖了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评价方法等各个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JGJ26标准为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要求,为建筑节能的实施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3. JGJ26标准的重要意义JGJ26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节能工作和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JGJ26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建筑节能水平,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从而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JGJ26标准还可以促进建筑行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高建筑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4. JGJ26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在实际应用中,JGJ26标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JGJ26标准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明确的节能设计要求,规范了建筑节能设计工作的实施流程,使得建筑节能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JGJ26标准为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技术要求和评价方法,使得建筑节能设计更加具体可行。
JGJ26标准在实际节能设计工作中发挥着指导和监督的作用,确保了建筑节能设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JGJ26标准的实施对于推动建筑行业的节能工作和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未来的建筑设计和施工中,我们应当更加注重JGJ26标准的规范要求,积极采用符合JGJ26标准的节能设计理念,推动我国建筑行业朝着高质量、高效能、低能耗、低排放的方向发展。
6. 总结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JGJ26标准在建筑节能领域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有关规定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有关规定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建筑设计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课题。
为了促进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相关政府机构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民用建筑节能设计的有关规定。
首先,我国自2005年开始实施《建筑节能条例》,该条例对民用建筑的节能设计提出了明确要求。
根据该条例,民用建筑的设计、施工和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节能标准进行节能设计,并通过能效评估达到节能要求。
此外,条例还明确提出了照明技术、建筑外保温技术和建筑节能改造等方面的指导原则,为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了基本框架。
此外,我国相关政府机构还制定了一些强制性标准和指导文件,以进一步促进民用建筑节能设计的实施。
例如,国家发展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建筑节能工程技术标准》(JGJ/T343-2024),进一步明确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的技术要求和评定方法。
国家能源局发布了《节能建筑设计标准》(JGJ26-2024),对民用建筑的节能设计进行了标准化和规范化。
这些文件为民用建筑节能设计的实施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另外,一些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对民用建筑节能设计的监管力度,制定了地方性的节能政策和标准。
例如,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941-2024),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2/002-2024),广东省发布了《广东省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4/T1027-2024)等。
这些地方标准对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提出了更为具体和细致的要求,以适应当地气候和特点。
总之,我国政府通过《建筑节能条例》、《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法规和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对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进行了规范和指导。
这些规定和标准要求民用建筑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充分考虑节能要求,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师和工程师需要结合具体项目情况,选择适合的节能技术和设备,以确保民用建筑的节能效果和舒适性。
建筑节能设计的规范要求
建筑节能设计的规范要求建筑节能是当前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的重要课题,旨在减少能源消耗、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和可持续性。
为了实现有效的节能设计,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节能设计的规范要求。
一、国际建筑节能规范要求国际上,许多组织和机构制定并发布了建筑节能的规范要求,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国际能源署(IEA)合作编制的《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该规范要求建筑在设计和施工中应充分考虑能源效率,包括建筑外墙隔热、采光设计、高效暖通系统等方面,以减少能源消耗。
二、国内建筑节能规范要求中国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建筑节能规范要求,以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以及《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技术支撑文件》(GB 50192)。
这些标准要求建筑设计中应注重建筑物的隔热、保温、采光与通风等方面,以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三、建筑外墙隔热要求外墙隔热是建筑节能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设计要求主要体现在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选用与施工工艺。
根据国内外的相关规范要求,建筑外墙应采用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如挤塑聚苯乙烯板(XPS)、聚氨酯泡沫板等,并在施工中保证隔热材料的连续性和紧密性,以减少能量的传递损失。
四、采光设计的规范要求采光设计是为了提高建筑内部的自然光照程度,减少照明设备的使用,从而节约能源。
在建筑节能设计中,采光设计主要包括天窗、窗户位置和大小、遮阳设施等方面。
根据国内外的规范要求,建筑的采光面积应满足一定的比例,同时要考虑日照时间、照度、遮阳等因素,以实现舒适的自然光照环境。
五、高效暖通系统的要求暖通系统是建筑节能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供热、供冷、通风和空调等系统。
为了提高暖通系统的效率,各国规范要求使用高效设备和技术,如地源热泵、太阳能集热器、余热回收等。
此外,还要求合理布局暖通设备、考虑建筑的综合热工能耗等因素,以实现节能效果。
建筑工程设计规范的节能环保要求有哪些
建筑工程设计规范的节能环保要求有哪些在当今社会,节能环保已经成为建筑工程设计中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能源资源的日益紧张,建筑行业也在积极寻求更加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而建筑工程设计规范中的节能环保要求,正是引导建筑走向低碳、高效、环保的重要指南。
首先,建筑的选址和布局对于节能环保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选址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以及周边环境。
例如,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段,可以减少建筑对人工采光和通风设备的依赖,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合理的建筑布局能够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减少建筑物之间的遮挡,提高室内的舒适度。
同时,避免在生态敏感区域进行建设,以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在建筑的体型和朝向设计方面,也有诸多节能环保的要求。
优化建筑的体型系数,即建筑物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可以减少建筑物与外界环境的热量交换。
一般来说,较为规整、紧凑的建筑体型能够降低热量散失。
而建筑的朝向则应根据当地的主导风向和太阳辐射情况来确定。
在北半球,朝南的方向能够最大程度地接收阳光,有利于冬季采暖;而在夏季,通过合理的遮阳设计,可以避免过多的太阳辐射进入室内,降低空调负荷。
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是节能环保要求中的关键环节。
外墙、屋顶和门窗等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能耗。
外墙应采用高效的保温材料,如聚苯板、岩棉等,以减少热量的传递。
屋顶的保温隔热措施同样重要,可以采用倒置式屋面、种植屋面等技术。
门窗是建筑围护结构中热损失较大的部位,应选用节能型门窗,如断桥铝合金门窗、LowE 中空玻璃等,提高门窗的气密性和隔热性能。
此外,还可以采用遮阳设施,如外遮阳卷帘、遮阳板等,减少夏季太阳辐射进入室内。
在能源利用方面,建筑工程设计规范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是当前的趋势,如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系统、地源热泵等。
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为建筑提供部分电力,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太阳能热水系统能够满足建筑的生活热水需求;地源热泵则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实现供暖和制冷。
建筑工程中的节能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节能规范要求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环境影响已成为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任务。
为了在建筑工程中有效地节约能源,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节能规范要求。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节能规范要求及其实施情况。
一、建筑设计阶段的节能规范要求在建筑设计阶段,节能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能源利用系数要求:建筑能源利用系数是指建筑单位使用的总能源量与建筑单位面积的比值。
许多国家规定了建筑能源利用系数的要求,以限制建筑能源消耗量。
2. 建筑保温隔热要求: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是节能的关键。
建筑设计要求采用优良的隔热材料和结构,以减少能源在建筑外壳中的损耗。
3. 外墙及窗户的热传导系数要求:外墙和窗户的热传导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对流热通过外墙和窗户传导到外部的能量。
建筑设计要求采用低热传导系数的材料和结构,降低能量的散失。
4. 照明系统的能效要求:照明系统是建筑消耗能量的重要部分。
建筑设计要求采用节能型照明设备和策略,减少能源的使用。
二、建筑施工阶段的节能规范要求在建筑施工阶段,节能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材料的节能性能要求:建筑施工材料的节能性能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能源消耗。
施工过程中要求使用符合节能标准的材料,如能耗低、热传导系数小等。
2. 施工工艺的节能要求:施工工艺中的能源消耗也需要得到合理控制。
施工单位要遵守相关规定,采用能耗低、节能高效的施工工艺。
3. 设备的节能要求:建筑施工中需使用各种设备,如起重机械、混凝土搅拌机等。
要求这些设备具备节能功能,以减少能源浪费。
三、建筑使用阶段的节能规范要求在建筑使用阶段,节能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能效评估和认证要求:许多国家要求建筑在使用前进行能效评估和认证。
只有符合一定节能要求的建筑才能获得能效认证,以鼓励建筑业实施节能措施。
2. 动力设备和供暖系统的能效要求:建筑使用阶段的动力设备和供暖系统要符合一定的能效要求,如高效燃气锅炉、节能型空调系统等。
建筑节能设计与施工技术规定
建筑节能设计与施工技术规定在当前全球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背景下,建筑节能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建筑节能的关键在于采取科学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规定,从源头上降低能量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本文将从建筑节能设计与施工技术的规范、标准、方法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建筑节能设计的规范1.1 导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建筑节能设计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章将规范建筑节能设计的理念、原则和方法。
1.2 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建筑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等热工特性,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和构造形式,以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和减少能耗。
1.3 建筑采光设计规范建筑采光设计应考虑室内光照的需求和室外光照条件,合理设置窗户、天窗和采光井等采光设施,以达到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并减少室内照明能耗的目的。
1.4 建筑空调设计规范建筑空调设计应根据建筑的用途、室内热负荷和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供暖、制冷和通风设备,并合理设计管道布局和气流组织,以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和减少能耗。
二、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的规范2.1 导言建筑节能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取的各项技术措施和操作规范,以确保建筑的节能效果和施工质量。
本章将规范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的原则、方法和操作细则。
2.2 建筑节能材料的选用与使用规范在建筑施工中,应选用符合节能要求的新型环保建筑材料,避免使用含有有毒物质和危险废弃物的材料。
同时,应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材料的储存、运输和使用,确保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2.3 节能建筑施工工艺与技术规范建筑节能施工工艺与技术包括墙体、屋面、窗户、地板和隔热层等施工工艺的规范和技术要求。
应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装备,保证施工效率和质量。
2.4 外墙保温系统施工规范外墙保温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
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规范要求选用保温材料、进行基层处理、施工保温层和装饰层,并采取合适的防水、防火和防霉措施,以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和气密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有关规定
一、建筑部分
1、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对节能的要求,住宅、宿舍、公寓(包括酒店式公寓与公寓式办公)、医院病房及幼儿园,均应按居住建筑进行节能设计。
2、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按规和标准有采暖和空调要求的空间,围护结构均应做节能设计。
3、不同使用性质的功能空间,能分开考虑的可分开进行节能设计;不能分开的按节能指标高的进行节能设计。
4、住宅楼底层(不超出住宅楼平面围)设有每户建筑面积小于300㎡的商业网点,可统一按住宅进行节能设计。
5、当屋面采用板状或块状保温材料时,应分层错缝铺设。
6、住宅顶部如有阁楼层,不管用做储藏室或卧室,屋面均应按节能要求做保温。
7、计算窗墙面积比时,凸窗的窗面积和凸窗所占的墙面积应按窗洞口面积计算。
凸窗的传热系数限值应比普通窗降低15%,且其不透明的顶部、底部、侧面的传热系数应≤外墙的传热系数。
8、常用整窗传热系数应根据DB64/521―2008《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表D1.1及表D1.2确定,检测报告不能作
为设计依据。
9、常用外门窗采用5+9A+5或6+12A+6的中空玻璃。
平开窗铝合金型材或塑料型材均不宜小于60mm。
推拉门窗不能作为节能门窗使用。
10、一般建筑门窗不宜采用充氩气(或其他惰性气体)的中空玻璃窗,可考虑采用单框塑钢窗加塑钢中空玻璃窗组成的双层窗。
11、居住建筑外窗的下口距地尺寸不应低于0.5m。
12、主要使用房间的朝向为东向或西向时,其外窗应考虑遮阳。
13、太阳能热水系统应与建筑一体化设置,统一设计施工,同步运营使用,不能作为二次设计容。
14、室外安装的太阳能集热器必须设置托架、支座或挑板,并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严禁将集热器悬挂安装于室外。
15、外门窗洞口室外部分的侧墙面应做保温处理,并应保证外门窗洞口室部分侧墙面的表面温度不低于室空气设计温、湿度条件下的露点温度。
16、变形缝应采取保温措施,并应保证变形缝两侧墙面的表面温度在室空气设计温、湿度条件下不低于露点温度。
17、外保温系统优先选用涂料饰面,如贴面砖需采取特殊构造措施。
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贴面砖时,建筑高度不超过20m,EPS板的密度应不低于22kg/m3, EPS板应
采用粘钉结合方式固定,板面应增设加强网格布,采用专用聚合物粘结砂浆粘贴面砖,每块面砖面积应不大于150cm2,面砖厚度应不大于8mm,面砖吸水率不宜小于5%,面砖背面应有燕尾形槽,砖缝宽度应不小于5mm,不宜使用透气性差的釉面砖,并尽量选择浅色面砖,施工前应做拉拔试验。
18、权衡计算要有计算公式、计算数据和计算过程,不能用简单的表格代替计算书,并应采用专业正版软件。
19、保温系统应注明其抗风压性能、抗冻融性能、吸水性能及采用标准。
20、保温材料应注明其热工性能、力学性能、燃烧性能及采用标准。
二、暖通空调部分
1、在建筑节能暖通空调设计专篇中,应给出建筑物所在地的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及室空气设计参数。
2、应进行采暖热负荷计算、空调热负荷计算和夏季逐时冷负荷计算,计算书应列出分项指标与计算过程。
3、采暖系统应进行系统阻力计算,并附简图。
总阻力损失的附加值宜取10%。
4、应对采暖系统及空调水系统进行水力平衡计算,使各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相对差额满足规要求。
对水力平衡困难的空调系统,要借助于调节装置。
水力不平衡率的计算
应给出结论。
5、热负荷及冷负荷计算,应按照建筑节能设计计算的围护结构实际传热系数来取值,不能按照节能标准给出的传热系数限值来取值。
6、散热器的热媒温度应按75℃/50℃连续供热进行设计。
且供水温度不大于85℃,供回水温差不小于20℃。
7、公共建筑散热器采暖宜采用双管系统,居住建筑散热器采暖宜采用垂直双管系统或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循环双管系统。
8、散热器采暖垂直单管跨越系统的楼层层数不宜超过6层,水平单管跨越系统的散热器组数不宜超过6组。
9、大空间供暖不宜单独采用对流型散热器,宜采用辐射供暖;或在采用散热器或风机盘管的同时,增加低温地板辐射采暖。
10、散热器外表面应涂刷非金属性涂料。
11、地板低温辐射采暖应采用GB50736-2012提出的35℃-45℃供水温度推荐值,供水温度不应超过60℃。
12、空调系统设计新风量≥4000m3/h、新风与排风温度差≥8℃的设计项目,排风时应进行热回收。
13、对于空调设备、配套机组以及水泵等均应提出能效比、性能参数、性能系数的要求。
14、选择两管制空调冷、热水系统的循环水泵时,冷水循
环水泵和热水循环水泵宜分别设置。
15、10T/h以上的燃煤链条炉排热水锅炉,应增加分层燃烧技术。
4T/h以上的燃煤蒸汽锅炉,应采用连续排污扩容器对废汽二次利用,凝结水尽量回收利用。
16、锅炉的配套风机、水泵等应采用变频控制技术。
17、使用贫煤、煤矸石的地区,采用20T/h以上的燃煤热水锅炉时,应优选流化床锅炉。
18、室外管网宜采用直埋技术。
19、燃气锅炉房宜小型化。
单台供热量应不大于 2.8MW (4T/h),且供热半径不宜大于150m。
新建锅炉房燃气锅炉的台数不宜大于5台,改建锅炉房燃气锅炉的台数不宜大于7台。
20、采用集中供热的低温地板辐射采暖,当外网提供的热媒温度高于60℃时,宜在各户分集水器前设混水泵,抽取室回水混入供水,保持温度不高于设定值,并加大户循环水量,也可以在楼栋采暖管网入口处设置混水装置。
21、家用壁挂炉或燃气热水器不应设置在卧室及卫生间,且不应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
设置壁挂炉或燃气热水器的房间应有外窗,并应设泄漏报警和事故排风。
公共建筑采用燃气壁挂炉时,应设置在专用房间,该房间应有外窗,并应设泄漏报警和事故排风。
22、采用集中供热和空调的项目,均应在采暖或空调管
道的入口处设热量表或冷量表。
23、居住建筑及商业网点应按户设热量表或其他计量装置。
在每栋楼的入口装置中,应同时安装水力平衡阀,对系统进行水力平衡调试。
公共建筑的热计量装置,应按产权单位分别设置。
24、热量表应根据公称流量选型,并校核在系统设计流量下的压降,公称流量可按设计流量的80%确定。
宜选用超声波或电磁式热量表,并安装在回水管路上。
分户热计量除在户安装热量表外,还可选用散热器分配计法、流量温度法、通断时间面积法等。
25、采用集中供热时,应进行分室温度控制;采用分户壁挂炉采暖时,不要求进行分室温度控制。
26、散热器供暖系统,应设置散热器恒温控制阀或其它自动温度控制阀。
当室供暖系统为垂直或水平双管系统时,应在每组散热器的供水支管上安装高阻力调节功能的恒温控制阀。
单管跨越式系统应采用低阻力恒温控制阀。
当散热器有罩时,应采用外置式恒温控制阀。
27、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采用分环路控制时,应在分水器或集水器处分路设置自动控制阀,在主要控制房间或区域设置温度传感器。
采用总体控制时,应在分水器总供水管或集水器回水总管上设置自动控制阀,控制整个用户或区域的室温度。
28、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采用风机盘管电动温控阀和三挡风速结合的方式进行分室自动控温;普通舒适性空调,采用双位电动温控阀进行室温控制;全空气空调系统通过调节送风温度和送风量进行室温控制。
29、空调冷凝水宜导入补水箱,可作为补水直接进入空调水系统。
三、电气部分
1、变电所位置应尽量深入负荷中心,用电负荷的供电半径宜控制在200m。
2、变压器均应采用D,yn11型结线、低损耗、低噪声节能型变压器,变压器负载率宜控制在75%—85%。
3、无功功率因数的补偿采用集中补偿和分散就地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变电所采用低压集中补偿方式,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不小于0.92。
荧光灯、金卤灯等就地补偿,选用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高功率因数电感镇流器,荧光灯和气体放电灯单灯功率因数不小于0.9。
4、应采用高效的光源、灯具及附件(镇流器),一般工作场所宜采用细管径直管荧光灯和紧凑型荧光灯。
5、楼梯间及居住建筑走道的照明应选用节能自熄式开关,节能自熄式开关宜采用红外移动探测加光控开关。
6、照明设计应针对典型房间或场所,按使用条件确定
照度标准,选择光源、灯具和镇流器,计算平均照度,不得采用倒算方法确定灯具数量及功率。
7、在LPD值及配电系统负荷计算时,应计算光源配套镇流器或变压器的功耗。
灯具总功率应包括灯具附件的功率,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的功耗,一般按光源功率的10%计算。
8、材料表中场所的灯具光源功率必须经过计算,不得随意标注。
9、公共建筑照明节能设计应提供主要场所的照度计算表,照度计算场所的选择应有针对性。
居住建筑照明节能设计应提供公共场所及套的照度计算表。
10、T5三基色稀土荧光灯不得配节能型电感镇流器;14W 以上的T5管应配电子镇流器。
T8三基色稀土荧光灯和金卤灯、高压钠灯配节能型电感镇流器时,应加装电容补偿,单灯功率因数不小于0.9。
11、电气节能设计说明中,应明确采用的镇流器符合该产品的国家能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