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汇编大全最新版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6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6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6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6篇说课稿会提供关于学生的先前知识和学习需求的背景信息,以帮助其他教师更好地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学习。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精选篇1一、说内容:本节课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82例1、例2及相关练习二、说目标:1、通过操作初步理解“倍”的意义;2、能用“倍”的意义叙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3、培养学生动手、动口能力和认真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求知欲。

三、说重、难点:理解倍的意义;叙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四、教、学具准备:磁石片、小棒、小黑板等。

五、说教学过程:(一)铺垫练习:1、数8根小棒,每2根分一份;说8里面有()个2;2、数9根小棒,每3根分一份;说9里面有()个3。

怎么算?(让学生熟练掌握两种分法)(二)探究新知:1、分两排摆小棒,3根和6根,再说说3与6有什么关系?师小结引入新课。

从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初步认识一个数是另一个为几倍。

(刚才同学们说到的3和6的这些关系,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其实,3和6之间还存在其他的一些关系,今天,老师就要带着同学们一起去探究3和6之间一种新的数量关系:倍数关系。

(板书:倍的认识))2、能过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指导看书,完成例2,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4、通过议一议的(8是4的几倍?8是2的几倍?)活动,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

5、小结:要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想: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那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三)课堂活动指导看书,引导说8、6、48的倍数关系。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探究了什么?你能举例说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吗?(五)作业六、教学得失: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学生初步理解了倍的意义,通过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去体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1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分析: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

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

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

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

)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精选3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精选3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6一、说教材这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88-89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数,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学会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教材在编写时,结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结合元、角、分和常用的长度单位,使学生易于接受。

这是学生在课本中第一次接触小数,虽说是第一次,但是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多数孩子对于小数并不陌生。

因此,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教学难点是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二、说教法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前面所学的整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都能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

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学生易于接受,本节课的小数都结合元、角、分和常用的长度单位出现,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来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

本节课,我选择了以讲解法、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启发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法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说学法教法和学法是和谐统一的、互相联系补课分割的。

教学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的比较、分析、概括出小数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数学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总共20篇)

数学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总共20篇)

数学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总共20篇)
第一篇:数的认识
目标:通过游戏和实例,帮助学生认识数字1-10,并理解它们的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
- 游戏:使用数字卡片和计数棒,让学生进行配对游戏,将数
字与相应数量的物品进行匹配。

- 实例: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品,如水果、玩具等,让学生
估算它们的数量,并用数字表示出来。

教学步骤:
1. 引入数字1-10,并通过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每个数字。

2. 进行数字配对游戏,让学生将数字卡片与相应数量的计数棒
进行配对。

3. 展示一些物品,让学生估算它们的数量,并用数字表示出来。

4. 小结:复习数字1-10,让学生互相出题,考验对数字数量关
系的理解。

第二篇:加法与减法初步
目标: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方法:
- 教具:使用计数棒和数字卡片进行操作演示。

- 游戏:利用数字卡片和计数棒进行加法和减法的游戏练习。

教学步骤:
1. 引入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解释其含义。

2. 使用计数棒进行加法和减法的操作演示,引导学生理解运算过程。

3. 进行加法和减法的游戏练习,让学生使用数字卡片和计数棒进行计算。

4. 小结:复习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加减法题目,互相出题。

(以下省略剩下的18篇教学设计)。

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及反思

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及反思

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000以内的数的读写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教学内容1.1000以内的数的读写。

2.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3.长度单位换算。

4.角的初步认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000以内数的读写,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度单位换算,角的初步认识。

2.教学难点:1000以内数的读写,角的初步认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000以内数的读写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数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讲解1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数的规律。

引导学生自主练习读写1000以内的数,及时给予反馈。

3.练习巩固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数独”、“找规律”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1.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数学故事,引发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兴趣。

2.教学新课讲解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运算规律。

引导学生自主练习加法和减法,及时给予反馈。

3.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如购物、分水果等。

第三课时:长度单位换算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长度单位的物品,引发学生对长度单位换算的兴趣。

2.教学新课讲解长度单位换算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换算规律。

引导学生自主练习长度单位换算,及时给予反馈。

3.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如测量长度、计算物品大小等。

第四课时:角的初步认识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角,引发学生对角的兴趣。

2.教学新课讲解角的定义、分类和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角的特征。

引导学生自主练习角的识别和分类,及时给予反馈。

3.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如找出图片中的角、判断角的类型等。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倍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倍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倍的认识》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1.倍的认识》是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倍的概念,能够辨别和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倍,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倍的概念,从而达到理解倍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倍的概念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倍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倍的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思考、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倍的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教学难点: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能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倍的概念。

3.操作活动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倍的概念。

4.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引出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进行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倍的概念。

3.巩固新知: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运用倍的概念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运用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5.总结反思:学生进行总结,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

2022年关于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汇编7篇

2022年关于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汇编7篇
第12页 共38页
忆了旧知,有开拓了思维,从而让学生主动的参加到学问的建构 中。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为了探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我设计了自主学习、独 立尝试、小组沟通、总结归纳等环节,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依据已有认知,思索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并且通过合作沟通的 方式,让他们的思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学生 会得出几种不同的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可能会列出以下式子: (1)6+4+6+4﹢=20 (2)6×2﹢4×2=20 (3)(6+4)×2=20 正方形周长的方法,学生可能会列出以下式子: (1)5+5+5+5=20 (2)5×2+5×2=20 (3)5×4=20 依据学生列出的式子,我会让他们通过合作沟通的方式得出 长方形和正方形公式的文字表示,在学生探讨后,我出示课件,
第10页 共38页
由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周长的概念有了相识,并且也 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应为会 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以此来提高他们的 概括抽象实力,并会娴熟应用公式去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五)说教学难点 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和应用实力还有待提高,将学问用于实践 的实力还远远不够,因此我把教学难点定为,让他们应用所学长 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去敏捷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依据读讲精炼 教学法的理念将运用以下教学策略: 1、情景教学法,三年级学生已经对周长的概念有所驾驭,因 此我先通过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出问题,即让他们考虑长方形和正 方形花坛的周长如何计算的问题,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留意,提高 他们的数学学习爱好,引导他们主动参加到学问的建构过程中来, 所以我准备运用情景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引导学生视察、发觉,在合作沟通中驾驭学问。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模板汇编十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模板汇编十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模板汇编十篇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使学生认识、读写几分之一的数,会比较大小。

2、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其中我把“认识、读写、比较大小”确定为本课的重点。

把“理解含义”确定为本课的难点。

二、关于教法、学法教学中,我采用“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法,力求知识让学生自己学会。

同时利用、图形等辅助教学。

下面,我就把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展示给大家。

三、教学流程(一)第一个环节:复习导入,计划2分钟完成。

首先我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秋节吃月饼导入复习。

我是这样导入的:中秋节的时候你们吃月饼了吗?今天啊,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月饼,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你们愿意吗?(出示复习题)①把4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块?②把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块?③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块?从而引出课题:这半块月饼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应该怎样表示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几分之一”。

(板书、齐读课题)【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切入,既激发了兴趣,又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第二个环节探究新知,计划用20分钟完成。

1、第一个步骤自主探究。

我出示自学指导:①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

②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

③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④先自己看书自学,想一想,填一填,再和同桌说一说。

(时间3分钟)【自学指导的设计,能够更加明确地引导学生自学。

】学生自学过程中,我要深入其中,了解学情督促自学,为汇报作准备。

2、第二个步骤汇报交流,①我组织学生逐题汇报,并借助帮助学生理解1/2的含义: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1小数除法例4是以买东西为题材,因为它容易激活已有的经验,有助于学生领悟算法。

前后共提出三个实际问题,教学三个除法竖式,各有重点。

三个竖式中教学的除法知识综合起来,就是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第一个问题是求每千克苹果多少元,计算9.6÷3。

学生第一次遇到小数除以整数,可以想到的方法是把9.6元看成96角,于是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

还可能想到9.6元是9元6角,于是分步计算求得结果。

这些方法都是接受小数除以整数的认识基础,看着教材中的竖式,体会9.6÷3应该分两步算,以及每一步算什么。

“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对算法深入地思考,既可以联系前面的算法作出具体的解释,也可以根据小数的组成进行推理。

通过9.6÷3的教学,学生初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基本算法:可以像整数除法那样列竖式计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着写。

第二个问题求每千克香蕉多少元,计算12÷5。

整数除法中,除到被除数的个位,把剩下的不够商1的部分作为余数,不再继续除了。

小数除法中,要在余数的小数末尾添上“0”继续除。

教材先在商的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在余数“2”的右边添一个“0”,让学生明白这里在应用小数的性质,除法还可以继续算。

又通过“20”表示20个十分之一,除以5商4个十分之一,既清楚了“4”在商里的位置,又突出了在商里及时点上小数点的必要性。

第三个问题求每千克橘子多少元,计算5.7÷6。

这道题的商不满1,可以从总价5元多一些,数量6千克,因此单价不满1元的具体数量里感觉到。

也可以根据整数部分“5”比除数6小,作出判断。

教学着重解决“应该在整数部分写0”,而且要求学生自己想到这一点。

还有一点在教学时应该注意。

小数乘法的'例题只是初步体会它可以用竖式计算,算法的得出在“试一试”后。

所以,例题和“试一试”的教学要一气呵成,待形成计算方法后再进行练习。

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教学准备】1.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倍的认识(1)》。

本课以学生非常熟悉的物体认识倍的方法入手,使学生明确倍的意义,并借此铺垫对两个及其以上倍率的注意力和研究情况,为数学运算打下基础。

2. 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现象理解倍和倍的含义,理解两倍的意义,掌握求题路程的方法,把握题波的关系。

(2)让学生借助具体的物态,借助直观的图表,运用简单的工具,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动手力和推理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和自我检查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善于观察身边事物,在解决问题,应用数学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发展和锻炼。

3.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分辨单倍关系和双倍关系,难点是区别2倍与一半、一半与1分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趣诱发思,激起求索欲望)1. 观察图片中的小动物在跳,如果是你跳,你能跳过它的几倍?(评价学生可能还有其他问题的的回答,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2.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设计点评】。

趣味图片、实物操作直观简单,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和认识欲,局部突出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的提问,运用了幼儿化的语言,就地取材提问,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从而产生对平面模型感兴趣的学习问题。

二、进行新授1. 感知学习内容,理解“倍”的意义(1)观察、说一说:这是一些苹果,有3个,有多少个?怎么比较只有3个苹果和有6个苹果之间的多少关系?(让学生口头表达)只能获十七,表示购买的苹果两倍多时代替只有3个了。

(2)观察,动手操作:会摆放吗?先摆放3个,有什么办法增加,让它变大?(学生采用答案是先数再加,这样就能放大两倍)多多少啦?先摆放3个看看几点,再看看2倍有多少个?观察苹果的数量是几。

(3)抽象、总结:像这样,一组东西有3个,以3为标的数的东西叫一组。

相差的个数叫1倍,两倍的东西多3个,3倍的苹果多吗?依此类推。

三年级数学新课标教案上册

三年级数学新课标教案上册

三年级数学新课标教案上册三年级数学新课标教案上册主要围绕数的认识、计算、图形的认识和测量、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以及应用问题解决等几个方面展开。

以下是针对这些内容的教案设计:数的认识与计算:-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的数的读写,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 教学内容:- 复习1-100的数的读写。

- 学习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

- 练习数的排序和数的组成。

- 教学方法: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的概念。

- 教学资源:数字卡片、计数器、数线图等。

图形的认识和测量:-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基本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理解它们的属性。

- 教学内容:- 学习平面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 通过拼图活动,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 学习使用直尺测量图形的边长。

-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 教学资源:各种形状的图形卡片、直尺等。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收集数据,并学会用图表来整理和展示数据。

- 教学内容:- 学习如何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

- 通过实际调查活动收集数据。

- 学习制作简单的条形图和饼图。

-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参与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全过程。

- 教学资源:调查问卷、图表制作工具等。

应用问题解决:-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教学内容:- 学习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 练习使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 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解决与时间、距离相关的问题。

- 教学方法: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 教学资源:情境卡片、模拟购物场景等。

评价与反馈:- 教学目标:通过定期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 教学内容:- 定期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 通过作业和课堂表现,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反馈。

- 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

2023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汇编10篇

2023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汇编10篇

2023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汇编10篇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学背景1、教材分析“认识分数”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的需要,先从学生们熟悉的野餐均分食物的情境出发,联系平均分蛋糕的结果,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然后让学生自己用不同的方法折纸,并涂出它的1/2,进一步体会意义,接着又在操作活动中教学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

这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重要扩展。

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理解并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但是他们并不理解。

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里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以分数来表述。

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地反思并获取知识。

二、说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对这节教材的要求是这样的: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根据教材地位、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地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方面: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通过一系列操作、讨论等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认识分数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3)情感与态度方面: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2、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3、教学难点:在头脑中建构起几分之一的表象。

三、说教学策略1、突出数学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分数的概念是一个原发性概念,学生头脑中没有与之对应的上位或下位概念,因此必须遵循数学概念形成的规律,按照实例观察、分析共性、抽象属性、符号表示、具体运用的流程充分展开教学过程,尤其是要通过大量的操作实践,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比较丰富的表象。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模板汇编六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模板汇编六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模板汇编六篇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笔算乘法》是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中的第二节内容,在教材上包括63页69页内容。

本次说课是针对其中《笔算乘法》第一课时内容:笔算乘法中的不进位乘法(63页64页)。

本节内容隶属于数与代数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以整十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先介绍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中不进位的算法,再进行进位的算法。

本节内容既承接了之前乘法学习中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内容,又为之后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要求该学段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技能,并能够运用计算法则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这些要求可以通过本课的教学得以体现。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具有思维快速发展,注意力和表达能力强等认知和学习特点,同时,该阶段的学生同样具有个体差异大、情感变化强、意志力薄弱等弱点。

可以说,在教育这个阶段的学生时,教师如何通过合理科学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是重中之重。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在接受新知识方面具有浓厚的兴趣。

但在计算中仍然存在马虎大意的问题,在运用运算规则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上存在一定的迁移难度。

这些特点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思考。

三、说目标与重难点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以非整十不进位两位数的计算法则;(二)数学思考目标:通过两位数乘以整十两位数到两位数乘以非整十的不进位两位数引导,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体会数学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2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第一课时《认识分数》。

分数的认识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在数学基础理论中,分数的形式定义相当抽象,现有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对分数的理解仅突出它在现实生活中测量与均分的含义。

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的认读、读写和比较大小。

2.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分析。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三位数的认读和读写。

•教学难点: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三、教学准备•小提琴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

•教学课件。

•小黑板、白板和彩色粉笔。

•学生用的教具,如计算器、计数棒等。

•学生练习册。

•活动游戏道具。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拿着一个三位数的卡片,启发学生思考这个数字是什么。

•让学生写在小组的白板上,然后让每个小组报告结果。

•教师问学生怎样读这个数字,例如:400。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即百位数的数字后面加上“百”,十位数的数字后面加上“十”,个位数的数字后面直接读。

第二步:认读三位数(15分钟)•教师用教具或课件上的图片,展示不同的三位数,要求学生认读。

•学生分小组进行操练,每个小组抽取一个代表出来认读。

第三步:三位数的比较(20分钟)•教师出示两个三位数,要求学生比较大小。

•学生分小组进行操练,每个小组抽取一个代表出来比较大小并解释自己的答案。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较大小的规律和方法。

第四步:读写三位数(2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三位数,要求学生写出来。

•学生分小组进行操练,每个小组抽取一个代表出来写出答案。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写三位数的规律和方法。

第五步:练习与巩固(20分钟)•学生个人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题目。

•教师巡视并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第六步: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向学生提问,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和方法。

•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思考对话。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三位数的认读、读写和比较展开教学。

通过导入新课、认读三位数、比较大小、写三位数等步骤,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三位数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集合九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集合九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集合九篇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学内容这一单元的教学是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

因此,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的。

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

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

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依据课标要求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体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落实,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3、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估算能力和实际测量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学习重点是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而整个学习活动也都是围绕这个重点展开的。

二、说设计思路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设计《千米的认识》的教学时,我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活化教材,体现数学思想。

教材通过一个标准跑道来认识1千米(400米一圈,2圈半就是1千米),备课时,我问自己:如果我这样讲了,学生是不是就认识了1千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而看见教材后面的做一做安排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走一走去实际体验1千米的时候,我决定把这一部分糅合到新知识的教学中,分三阶段进行,使学生对千米的认识丰富立体化。

同时使学生在解决旧问题中不断生成新问题,而就在新旧问题交织的过程中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辨证思想,学会解决问题的数学解决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汇编10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汇编10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汇编10篇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说教学内容《交通与数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第52至53页的内容。

2、说教学内容的作用、地位及意义交通与数学”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一节复习课,学生在本课之前已学习了乘除法计算的知识,理解了乘除法运算的意义,能够根据问题选择算法和正确计算乘除法。

因此运用已学的乘除法、周长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本课重点。

课题是“交通与数学”,在生活中交通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旅游是儿童经常经历又比较感兴趣的出行活动,以旅游活动为主线设计教学,可充分利用本课已有学习材料,又能设计开放的问题。

因此,我充分地利用主题图,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乘除法、周长的知识解决旅游活动中出现的系列问题,发展数感和数学应用意识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教材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确定的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点:1. 能运用周长、乘除法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发展数感。

3.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掌握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课的重点:运用周长、乘除法知识计算生活中实际的问题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难点:. “上楼梯”问题以及推测老师去的景点和估计时间是这一节课的难点,但难点的分布和教材的内容都显得分散、凌乱。

三、说教法为了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上力求做到:1、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呈现丰富多彩的精美图片,让学生欣赏美丽动人的风光,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旅游活动情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汇编大全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说课稿目录小学数学说课模板一 (1)小学数学说课模板二 (2)说课步骤及其几点注意事项 (5)教师资格考试说课要求和主要内容 (6)教师面试说课应注意事项 (7)说课基本要素简短介绍 (9)1 测量 (10)1 测量教案 (10)1 测量: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20)1 测量: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 (24)1 测量: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28)1 测量:千米的认识说课稿二 (30)1 测量:长度的测量说课稿 (34)1 测量:吨的认识说课稿 (36)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38)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38)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二 (49)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两位数连续进位加说课 (62)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两位数连续进位加说课二 (63)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66)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的说课稿 (67)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加减法的验算说课 (71)3 四边形 (72)3 四边形教案 (72)3 四边形:四边形说课稿 (79)3 四边形:平行四边形说课 (82)3 四边形: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83)3 四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85)3 四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二 (87)3 四边形: 《长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 (89)4 有余数的除法 (92)4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92)4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 (98)4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104)4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二 (106)4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三 (107)4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四 (110)4 有余数的除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112)4 有余数的除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说课二 (117)5 时、分、秒 (119)5 时、分、秒教案 (119)5 时、分、秒教案二 (124)5 时、分、秒: 时、分的认识说课 (131)5 时、分、秒: 时间的计算说课稿 (134)5 时、分、秒说课稿 (138)5 时、分、秒说课稿二 (141)6 多位数乘一位数 (144)6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144)6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二 (153)6 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说课 (172)6 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说课稿二 (174)6 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说课 (179)6 多位数乘一位数: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说课 (181)6 多位数乘一位数: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说课 (183)6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说课稿 (187)6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说课 (189)6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说课稿 (195)6 多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说课稿 (196)7 分数的初步认识 (200)7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200)7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二 (203)7 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206)7 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几说课稿 (208)7 分数的初步认识: 几分之几说课稿 (212)7 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比较说课 (214)7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简单计算说课 (217)7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简单计算说课二 (218)8 可能性 (219)8 可能性教案 (219)8 可能性教案二 (225)8 可能性:第一课时说课稿 (228)8 可能性:第一课时说课二 (229)8 可能性说课稿一 (231)8 可能性说课稿二 (233)8.可能性说课稿四 (234)8.可能性说课稿四 (236)8.可能性:《可能性的大小》说课稿 (238)8.可能性:《可能性的大小》说课稿e二 (242)9 数学广角 (244)9 数学广角教案 (244)9 数学广角教案二 (249)9 数学广角教案三 (252)9 数学广角:简单的组合说课 (256)9 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说课稿 (258)9 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组合说课 (259)9 数学广角: “搭配中的学问”说课 (262)9 数学广角:搭配的学问说课、教学纪实 (263)9 数学广角:找规律说课 (269)9 数学广角说课稿 (271)掷一掷 (275)掷一掷教案 (275)掷一掷教案二 (277)掷一掷课堂实录 (278)掷一掷:观察物体说课 (280)掷一掷:《猜拳游戏中的学问》说课稿 (283)掷一掷:《掷骰子揭秘》说课稿 (286)掷一掷说课稿一 (289)掷一掷说课稿二 (292)说课基本要素简短介绍 (296)教师资格面试知识(大全) (297)教育教学技能测试内容 (297)说课的程序 (297)关于对认定教师资格人员基本素质面试和试讲进行考察等有关问题的说明 (299)试讲十要点 (301)教师面试自我介绍范文 (301)教师应聘面试注意事项 (302)教师招聘面试题集锦(班主任篇) (303)特岗教师招聘面试面试题及答案 (305)资格认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表 (307)教育教学技能测试内容 (309)教育教学技能测试评分表 (1)小学数学说课模板一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是中数学教材第册第章第节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中,占据的地位。

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教育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教学策略(说教法)1. 教学手段: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

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

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

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3. 学情分析:(说学法)(1)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2)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4. 教学程序及设想:(1)由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

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3)讲解例题。

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

课后练习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教学程序:(课堂结构:复习提问,导入讲授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部分)小学数学说课模板二《》是小学数学第()册第()单元的内容,它的主要内容是(),它是()的继续,同时对后续()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好()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所以本课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理解(),掌握()2、能运用()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3、经历()的学习过程,体验()在生活中应用价值,初步具有敢于尝试、乐于交流、善欲反思的学习习惯。

依据教材的特点与教学目标的定位,我把()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把()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本课教学我拟定以下三种教学方法:利用知识迁移,实现自主构建;提供有效材料,鼓励探究发现;及时总结归纳,实现思维提升。

在学习过程中我将适时进行以下学习方法的渗透:依托经验,自主建构;尝试探究,自主发现;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根据教材特点、目标的定位、教法、学法的要求,本课教学程序我打算分()个部分,一、(情境引入);二、(探究新知);三、(知识应用);四、(解决问题);五、全课总结--------------------一、情境引入以往的学习生活已经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一方面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提供了认知基础,另一方面原有学习历程的体验可以作为继续学习的经验起着引领作用,本着这个想法我决定创设()的情境,具体通过以下()个环节完成:1、2、3、4、----------------------情境不仅是发现问题的“敲门砖”,而且还要有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