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创新文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建设 ; 构建合力 , 建全 大学校园文化的微 观基础 , 并且重在理念 、 机制和内容创新 , 才能创建与时俱进 的大学校 园文
化。
关键词 : 校园文 化建设 ; 存在问题 ; 基本思路
中图分类号 : 6 0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9 x 2 0 )l 0 9 10 —5 8 (o 6 0 - 00—0 4
调查》 等情况分析 , 当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关心政治 ( 接近 5 %)价值取向呈多元状态 , 0 , 理想倾斜和信仰
迷茫的现象比较普遍 ; 价值观念核心明显地 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的方向偏移; 实用主义比较流行等等。
收 稿 日期 :o 5 0 —2 20 — 8 0
基金项 目: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 学规划课题(4 0 3 ) 0 G 2 S 作者简介 : 李树芳(9 1 )女 , 16 一 , 山西长治人 , 陕西教育学院办公室助理研究员 ; 张宏 ̄(9 9 )男 , 1 5 一 , 陕西定边人 , 陕西教 育学院数理工程系副研究员。
当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甚至等同于学生业余活动来开展 , 把校园文化建设仅当做学生管理部 门的工作 , 没有 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育校园精神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教师本应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的主导和主力 , 但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使一些教师缺失 了教书育人的职责甚至于使少数人沦为市侩 ; 岗位考 核的压力又使教师单纯忙于完成工作量和撰写论文 , 与学生的思想交流越来越少, 从而使他们成为校园文化 建设的旁观者。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 , 而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更多地将大学教育视为投资或机会。 目 前的工作机制使大学管理者、 教师以及学生未能形成合力 , 极大地制约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 , 响了其 影 功能 的发挥 。 3 效果方面 : .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偏离校园文化根本作用的倾向, 总体处于低水平运行状态。根据清 华大学社会调查中心数据库(02 ( 0 年高校学生调查问卷》 2 和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历年的《 大学生思想状况滚动

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生创新能力的方式和内容一定要顺应 时代 的发展 ,回应社会 的需 满足于记忆和理解老师课 堂所讲授 的内容 ,却不愿意将所学习 的 要 。 从学校的角度来 说 , 改善适应功能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其 知识运用到实践 中解决实际问题 ;还有 的即使做 出了一定 的学术
成果 , 也仅 仅只是为了毕业或者评奖 , 实用性 、 目的性很强 。 3 . 大学生发表科研成果 的比例低 、 高质量成果少 大 学生科研能力是高 校创新能力现状集 中表现 的形式 之一 , 在 总结科研成果 的过程 中, 不仅锻炼学生 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
是实施协 同培养的教学组织 形式 , 搭 建“ 三实两训 ” 学科 交叉实验
育人共享平台。即专业实验教学平 台、 实验实训教 学平 台 、 实 习实 践教学平台 、 科研训练教学平台和大型仪器设 备训 练教学平台 。
整合校 内资源主要 是两 点 ,其一是加强科研 和教学 的互补功 能, 以科研反 哺教学 。其二是整合校 内资源建设校园创新平台 , 加
最后借用 A G I L功 能分析模型 , 提 出强化大学 生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
关键词 : 创新能力; 创新环境; 创新实践 自2 0 世纪 9 0年代 以来 ,我 国逐步重视创新在社会发展 中的 巨大作用 。高校作为我国创 新人才培养 的主阵地 , 走 过近 3 O年的
2 . 国内高校 的创新 支撑平 台仍然不够 培养创新性人才 , 需要有 良好的物质基础支撑 , 不仅要有 图书 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 取得 了丰硕成果 , 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通过 资料 、 教学实验设备 , 更应该设立专 项基金 、 成立专 门的项 目课 题
社会创新 氛围不浓是制 约大学生创新 能力 发展 的重要 因素 , 能够影 响学生创新动力 的重要 因素 ,在学校的积极宣传和用心培 这种文化氛围会有力促进大学生的学术活动更加具有创新 I 生。 因为当前社会处于新 旧交替的时代浪潮中 ,人们往往 处于一种信 育下 , 参考文献 : 仰 缺失状态 , 表现在个 体身上就是斤 斤计较 、 相互计算 , 实用 主义 [ 1 ] 姜廷志. 大学生创新能 力培养的现状 、 问题及对 策研 究[ D] . 泛滥 , 而创新对于个人而言在短期内很难 获益 , 这是创新难 的主要

论高校创新文化的建设

论高校创新文化的建设

论高校创新文化的建设王良云(信阳师范学院研究生处,河南信阳4.64,000)摘要:创新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在创新人才培养、开展科技创新和服务引领社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校要崇尚创新、革故鼎新、以人为本、鼓励创新,建设创新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

关键词:高校创新文化建设培养创新人才是世界高等教育不老的话题。

唯有通过创新。

高校才能体现大学的理想和社会价值。

创新不仅是行动和方法,创新也是一种文化。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

文以铸之”,文化是创新的母体,与创新相互激荡,相互促进。

因为一种优秀的文化环境是一切技术与体制赖以创新的前提与基础。

大学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项基本功能于一身。

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更要重视加强创新文化建设。

一、高校创新文化的内涵创新来自创新文化的孕育。

高校创新任务的实现和创新力的提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底蕴作保证。

文化的价值在于把具有强制性特征的教育外化为虽带有教育意图但却以学生自我教育的形式完成的大学环境。

高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为全体师生认同、遵循并带有本校特色的价值观念、学校风气、校园精神、道德规范、人生态度、思维和行为方式等要素的综合。

它是一种以文化的形态或潜性课程参与教育全过程的非强制性教育手段。

高校文化通过教育环境的营造.以一种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价值认同、行为养成的方式影响并实现教育目的.从而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

这些文化要素“融合”于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每个环节,“散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并不断地渗透出来,形成一种浓厚的氛围和文化环境,通过认知、导向、陶冶、激励、规范、示范和同化等功能影响着师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心理特质,特别是创新观念、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

所谓创新文化。

是指社会群体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以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崇尚创新、勇于创新、激励创新、保障创新的价值观念、制度行为与环境氛围的集合体。

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探究

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探究

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探究摘要高校必须要传承文化,只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才能实现高校的文化创新。

同时,高校需要通过方式、格局的推进,进而达到文化创新的实现。

关键词高等教育;文化传承;创新;高校一、背景——高校为何要传承文化?社会要健康发展,除了经济力量的推动之外,还必须要有其他的力量,尤其是文化力量。

孔子曾说要“富而后教”,这是因为他看到单靠经济的发展一个社会不必然幸福和进步,反而还会有危机。

社会的下沉源于文化无力,即所谓的“礼崩乐坏”,或者虽然有着表面的礼乐形式,但内心却无法认同,只能作虚假的应酬。

霍韬晦先生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并非由其生理、种族、肤色、血缘界定,而是由其文化界定。

民族亦然,一个民族能够不死,所谓‘存亡国,继绝世’靠的绝对是其文化的力量”。

中国人如果看自己的文化,不能仅停留在“入境问禁,入乡随俗”的层面上,更要深入“人的性情”,把文化立根于生命,这才能看到文化之源、文化生长的根据地。

文化若外在于人,则这个文化必然会失去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胡锦涛同志在耶鲁大学的演讲中也对民族文化作了阐述:“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往往沉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可见,“文化”,尤其是深植于一个民族人民性情、生命中的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社会的进步和一个民族的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内涵——高校应传承何种文化?“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特征,它不能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的,它需要传承。

文化的传承,简要来说就是教育者对文化的传授和受教育者对文化的继承。

文化学上,指老一代人向新一代人传授文化和新一代人从上一代人身上接受文化传承的过程;社会学上,称之为社会化过程;教育学上,则体现为教育过程。

尽管不同国家、民族、阶级在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思想,但是,文化的代代相传则是一切教育的基本要义,在古代,教育是两代人直接的口手相授、言传身教;随着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渐渐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它也从此担任起了文化传承的主要角色。

对当前中国大学创新教育和活动的反思

对当前中国大学创新教育和活动的反思

创新运动推动下的我国大学创新教育和教学活动当“创新”一词成为社会媒体的高频词时,与创新有关的说法及活动在行政力量的强力推动下,充斥着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校党委、校方的正式红头文件、对外宣传材料,还是学生会、团委乃至班级的发言稿、学生社会活动的申请书,无处不闪烁它的身影。

与此同时,各种各样以创新为名头的活动也应运而生:“创新”的无底大口袋可以装进一切迎合政治需要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活动;“创新”活动的成效取决于活动的热闹程度和媒体曝光度;“创新”活动的长短则取决于政治形势需要。

目前中国大学比较时髦的与创新有关活动有:大学生创业社会实践、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创业课程建设和课程的社会化、国际化教育、双语教学、各种课程和学科建设项目、视频公开课、多媒体教学和文化与课程的融合(如数学文化课等)。

诚然,上述有些教育改革确有必要,但问题是是否都可以装进创新的大口袋?参照世界发达国家大学正在兴起的教育创新和改革实践,理性地审视我国诸多大学的做法,我们感到中国大学的创新活动与国外大学比起来,形似神不似、同曲不同调,与真正的创新目标相距甚远,中国大学应景似的“创新”活动甚是热闹,但不是创新教育的正道。

严格地说,创新教育的基本宗旨是发现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才。

根据近代西方对创新人才的研究,创新是属于少数人的精神特质,富有创新潜能的学生仅占学生总数的5%—10%,后天的教育只是促成、加速创新能力的生成,而人的创新潜能要转化成创新才能,除了在校教育外,还要受到众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颇费时日的社会历练。

因此,就培养创新人才而言,大学应该清醒认识到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给每一个可能成为创新人才的学生充分提供条件,营造发挥他们创新潜质的环境,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的潜能,促使其日后成才,而不是毫无选择、人人上阵,处处创新。

目前我国大学对创新意义的泛政治化理解和炒作性运作已经违背了创新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活动的基本规律。

大学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大学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根本, 聚着 中华民族对 世界 、 凝 对生命 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
与近代大学一起来到 中国的是一套现代学科体系 , 其分
类与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的知识谱系大相径庭 。 由于相信西
方的( 强大的) 就是合理 的, 几乎不加犹豫 地肢解了中国两千
受, 积淀着 中华民族最深层 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正是在 不断融合的基础上 , 与时俱进 , 形成今天 的格局 。 “ 大学之道 , 在明明德 ,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所谓 “ ” 明明 德”就是要明白 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 , 所谓 “ 亲民”就是要 了 , 解民情 、 体会 民意 、 关注 民生 ; 所谓 “ 止于至善”是指要努力 , 去实现人类社会的至高价值。这是“ 忠恕 ” 之道的精髓 , 是我
课 堂真 正变成探究知识 、 张扬个性 、 完善人 格、 促进发展的精
神乐园。
厚重浓郁 的文化 氛围 : 相对 于知识传授来讲 , 大学尽力 要 做的是营造浓郁的人文环境 , 这种环境好 比“ 酱缸 ”学生 , 在其 中“ 透了 , 泡” 才能够酱香 四溢 。从箴 言 、 校训 、 歌可窥 校 见一斑—— “ 自爱 、 爱人 、 自立 、 自信 、 自治” “ ,刚毅坚卓” “ ,厚
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有三大要素 : 创新人才 、 创新体制 、 创
新文化。创新人才是 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 , 创新体制是 自主 创新能力 的条件 , 创新文化是 自主创新能力的灵魂 , 整个社
知识 , 而在于道德 , 在于培养人性之善 、 人性之美。这也正是 中华文化所推崇的“ 至善” 。西方古代对教育 的认识亦如此。 苏格拉底之所谓“ 知识就是德性” 柏拉图认为实现“ , 理想国”
国传统文化对“ 教育” 的功能认识 , 即教育的终极 目标不在于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品质。 科学文
化知识 的获得叉主要来 自学校教 育 。 因此 , 传承文 明的使命 便落在 了广大教育工作者 的肩上 , 而作为与教育教学 的环境 与氛 围息息相关 的校 园文化建 设就更要 注重其文 化性 二足
形的力昔 , 对学生不断地渗透 , 从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薛宝林 苗雨君 z李云海 , ,
(. 13齐齐哈尔师范 高等专科学校 , 黑龙江
2 齐 齐哈尔大学 , . 黑龙 江
齐 齐哈尔 110 605
齐齐 哈尔 1 1 0 ) 6 0 6

要: 高校披 因文化是指 高等学校的物质文化 、 治文化 和精神 文化 的总和 。 常所说 的校 政 通
园文化主要是校 园精神 文化 , 是校 园开展 的课外文化 活动。 我们 应该 积极 探讨校 园文化建设
与创新精神培养 , 深化研 究与实践 , 建设好 以 中国先进文化为统领 的校 园文化 , 培养 学生 的创
新意识 、 创新 思维、 创新 能力以及创新 个性 。
关键 词: 园文化; 校 创新 能力; 研究与 实践 ; 高校 中图 分类号:( 4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 号: 0 9 3 5 20 ) 1 O 3 0 ] 1 6 A 10 - 9 8( 0 6 O 1 - 3
“ 与时俱进 ”。 教育思想 、 教学 手段 、 办学理念 、 法学法 、 教 环 境氛围等都应 “ 与时俱进”。 三是创造性 。 校园文化在传承先 进文化 的同时 , 应注意形 式与 内容上的创新 。 还 我们在 强调

高校校 园文化与创新 的内涵
“ 学会创造 ”已经成 为当代 教育最重要 的 目的 , 为一 成 种国际潮流 。 创新就是 创造和革新 的合 称 , 就是淘汰 旧的东 西, 创造新 的东西 , 是一切事 物向前发展 的根本动力 , 它 足一 种思想以及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 。 创新是知识经济和素质 教育 的内在本质 的统一体现 , 是二者共 同的灵魂 。 正如江泽 民同志在考察北京 大学时指 出的那样: 创 新是不断进 步的 “ 灵魂”, 如果不能 创新 , “ 不去创新 。 一个 民族 就难 以发展起

我国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我国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我国科技创新正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境。

以下是我国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1. 人才流失和人才短缺:尽管中国大学毕业生数量庞大,但高层次的科研骨干人才仍然十分匮乏。

很多优秀人才选择去海外发展或者投身金融和互联网等其他行业,而非继续从事科学研究。

此外,由于政策约束和体制限制等原因,许多优秀的高校教师也无法更好地参与到真正有价值的科学研究中来。

2. 缺乏基础性与前沿性重大突破:尽管中国在某些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如高铁、太阳能电池等),但整体上来看,在核心关键技术上还是相对落后;特别是在一些新兴领域及前沿科学方向上,在基础理论突破、重大发明以及核心专利掌握方面依然存在差距。

3. 学术不端行为:学术造假、抄袭等不端行为对科技创新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些科研人员追求论文数量而忽视质量,以及迎合上级评价指标的倾向,导致算法造假、论文抄袭等现象屡禁不止。

这些问题严重侵蚀了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 创新激励机制欠缺:目前我国科研人员和团队在创新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如经费匮乏、评价体系单一和过度强调完成任务等。

这使得许多科研单位只注重完成项目任务,并缺乏原始性和深度性的探索与突破。

二、我国科技创新问题应对对策要解决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并提高其核心竞争力,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并改革评价体系:加大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回流或者拓宽海外优秀博士毕业生引进渠道;同时,改革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更加关注原创性成果和重大突破。

建立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 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鼓励在关键领域进行具有长远意义的基础科学研究,并加大对前沿技术攻关项目的支持力度。

同时,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

3. 强化学术道德教育和监督管理:推行严格的科研诚信体系,在职称晋升、论文发表等方面设置更为严格与全面的审核制度,并对违反学术道德规范者给予严厉处罚。

创新思维的国内研究现状及培养

创新思维的国内研究现状及培养

创新思维的国内研究现状及培养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所独有的禀赋,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那创新思维的国内研究现状如何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创新思维的涵义对于创新思维这个词的含义目前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述。

对其可以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方式。

狭义的创新思维指形成新的理论和新发明或发现及塑造出新艺术形象的一种思维方式,所强调的是思维的成果独创性、前所未有性,而且是得到社会承认的以及具有重大社会效益的。

广义的创新思维是贯穿在人们提出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所有能对创新成果发生作用的思维活动。

内容涵盖在发明创造创新活动中直接提出新的解决办法和间接介入创新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方式包括逻辑和非逻辑思维。

一般认为,国内外目前对创新思维这一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没有一致公认的定义。

二、创新思维的国内研究现状关于创造力的起源,其研究在国际学术界上可以认为开始于到一个多世纪前,但把创新即创造性思维作为创造之核心,对其开展完整与科学的研究就要晚很多。

[2]国内关于创新思维的研究主要始于20世纪80年代。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伴随改革开放,创新思维的探讨和研究再次兴起。

80年代初期我国的钱学森院士发表了《自然辩证法、思维科学和人的潜力》一文,大力倡导建立思维科学,也是得益此,之后成立了“思维科学学会筹委会”,次年他又主持召开全国第一次“思维科学研讨会”,这次会议被看作思维科学研究进程中的里程碑。

随后的1983年第一次创造学学术研讨会召开,创新思维作成了各个领域的人们关注的焦点,有关创新思维的研究从这期间开始也逐渐获得大量积极的研究成果。

据国內对创新思维成果的不完全统计,创新思维领域的研究在1984年之前,鲜有论及创新思维的论文,1984年后,具有较高水平的相关论文就大量开始涌现,论文水平也持续提高。

80年代的学术专著重点是探讨思维发现的模式,也有一些思维科学方法论著不同程度的探讨创新思维。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与对策分析李健淡天俊中国石油大学【摘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结合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影响因素,就深入开展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对策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整体氛围较好但发展不平衡。

随着社会对有创新能力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招聘单位非常重视招收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并利用资源优势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支持,形成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良性循环。

调查显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

从学科、专业上看,理工科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情况要明显好于文史哲类学生,但文史哲专业学生在论文发表、社会调查方面明显强于理工科专业学生;从参与学生的层次看,高年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研究生参加的科技活动明显高于本科生。

2.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形式多样但层次不高。

尽管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容丰富、成效显著,但实际上除一些国家级科技创新活动能收到一些高质量的作品外,相当部分院校、科技社团所开展的活动水平并不高。

同时,由于大学生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往往是开始时热情高涨,后期不了了之,能够长期坚持并取得显著成果的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

3.大学生科技活动成果显著但支持指导力度不够。

近年,伴随各级部门的重视和加大投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取得了明显的提高。

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竞赛为例,参与人数越来越多,比赛规模越来越大,参赛作品的质量逐年提高,许多成果成功转让。

更重要的是,各级各类科技赛事的蓬勃开展,促进了勤奋学习、追求真知的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每年有超过2000余名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高校科技活动缺少不了大学生的主体,更离不开老师的认真指导。

现实困境与传承创新: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大学精神文化

现实困境与传承创新: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大学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上的觉醒。钱穆在《 国史 大 纲 》 中指 出 :
“ 只当一 国之 国 民 , 尤其 是 自称 知识 在 水 平 线 以上 之国民, 对 其本 国 以往 历史 文化 有 所 了解 , 并带 有
温情 与敬 意 , 而不 是 抱 一 种偏 激 的虚 无 主义 , 其 国 家乃 有 再 向前 发 展 之希 望 。” [ 1 ] 大 学是 民族 精 神文


大 学 精 神 文 化 自觉 自信 自强 的 必 要 性
化 自觉 的最 高 场 所 .其 精 神 文 化 自觉 的实 现对 于
大学 作为 民族 精神 文 化 的高 地 。担 负着 对 民 族精 神 文化传 承 、 引领 与 创造 的重 大 使 命 。 肩 负着
民族 振 兴起 着 方 向性 的 引导 作 用 。大 学 的精神 文
化 自觉 包括 信 仰 的 自觉 、思 想 的 自觉 、学 术 的 自 觉、 道 德 的 自觉 以及 实 践 的 自觉 。 大 学 以求 索 、 传
播 、捍 卫人 类 历 史社 会 发 展 中形 成 的优 秀 精神 文 明成 果 为 己任 ,不仅 需 要 以守 卫者 的姿 态 接受 民
传播 、 发展与弘扬时代先进精神文化的重要职责。
求 的集 中展 现 。又是 民族 优 秀 文 化传 统 和 时代 精
神的 彰显 。在 市场 经济 条件 下 , 如何 守护 象 牙塔 的 精神 家 园与应 对 功利 性 价 值 取 向 ,成 为大 学 人面 临 的共 同 问题 ;如何 以大 学 精 神 文化 传 承 创 新 为
核心 , 推 动 大学 文化 的建设 与兴 盛 , 成 为 当前 大学 面临 的重要 而又 紧迫 的课 题 。
汪馨 兰 . 戴钢 ຫໍສະໝຸດ [ 摘 要】 大 学精 神 文 化是 大 学存 在发 展 的价 值基 础 与命脉 所 在 ,大学精 神 文化 自觉 自信 自强是 民族

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毕业论文题目参考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

选择一个合适的毕业论文题目至关重要,它不仅决定了研究的方向和重点,还直接影响到论文的质量和价值。

以下为大家提供一些不同学科领域的毕业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为正在为选题而烦恼的同学们提供一些灵感。

一、文学类1、《<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研究》《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众多女性形象各具特色,但其命运大多以悲剧收场。

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深入分析,可以探讨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以及人性的复杂。

2、《从<百年孤独>看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研究这部作品,可以深入了解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以及其对世界文学的重要影响。

3、《唐诗中的山水田园诗派研究》唐诗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山水田园诗派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独树一帜。

对这一诗派的研究可以包括其发展历程、代表诗人、艺术特色等方面。

二、历史类1、《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江南地区在明清时期经济繁荣,社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研究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可以揭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些规律和特点。

2、《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战略决策及其影响》二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纳粹德国的战略决策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对这些决策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战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3、《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兴衰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一千多年,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研究科举制度的兴衰历程,可以为当今的人才选拔制度提供一定的借鉴。

三、教育类1、《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探讨创新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高校校园文化及大学生社团发展的对策研究

高校校园文化及大学生社团发展的对策研究

高校校园文化及大学生社团发展的对策研究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校园文化和大学生社团的发展已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包括课外活动、校园建设、文化传承等,而大学生社团则是学生在校园内自我价值实现、兴趣爱好交流和社会活动参与的重要渠道。

本文将围绕高校校园文化及大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高校校园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参考。

一、高校校园文化现状和问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校园文化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丰富多彩、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文化体系。

在校园文化中,各类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竞赛、志愿者服务、创新创业比赛等层出不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是,目前高校校园文化也存在一些问题:1、活动创新不足。

一些大学生活动仍停留在表面化、贪图热闹的层面上,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实践意义。

2、组织管理能力亟待提升。

学生社团组织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组织管理能力亟需提升,以更好地服务学生。

3、校园文化建设缺乏长远规划。

当前,大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仍停留在以短期活动为主,没有形成长远规划、系统化的文化建设方案。

二、大学生社团现状和问题大学生社团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学生自我发展与成长的平台。

但是,目前大学生社团也存在一些问题:1、社团群体化、流量化。

随着大学生社团的不断发展,社团群体化和流量化趋势日益明显,社团内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不足。

2、社团类型单一。

当前大学生社团类型相对单一,过分依赖于传统文化等少数社团,缺乏新颖的思路和创新元素。

3、社团财务管理不透明。

目前,大多数学生社团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够规范,管理流程不够透明,存在学生资金安全风险。

三、高校校园文化及大学生社团发展对策与建议1、创新活动形式,注重思想内涵。

加大课外活动的创新力度,注重活动的思想内涵和实践意义,凸显学生创新创意和创造力的价值。

2、完善社团管理制度。

加强学生社团的组织建设,制定完善的社团管理制度,加强社团组织能力,同时完善社团管理流程、提高财务管理透明度,保障学生权益。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奋发 进取 的勇气 , 焕发创 新创造 的活力 。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 自信的 内涵
鉴于此 , 当代 大学 生文化 自信 可 以作 如下 界定 :
全球 化时代 , 大 学生对 民族文化 的价值认 同, 对 传统 文化 的传 承创新 , 对外来 文化 的批 判借鉴 , 以及 对本 民族 文化 生命 力 的坚 定信 念 。 因此 , 当代 中国 大学
第 2 期
黄秋生 , 等: 当 代 中 国 大 学生 文化 自信 缺失 现 状 及 其 对 策 分 析
性、 超现实 性 的文化 生命机 能 , 是人 类社会 实践 在个
学生应该 把 中华 民族 传统文化 和 中国特色社 会 主义
文化放 到应有 的地位 , 做到 既不妄 自尊大 , 又不 妄 自 菲薄 。二是 当代 中国大学生对 外来 文化 的批判 与借 鉴, 即当代 中国 大学 生对 外 来 文化 的扬 弃 。当代 中
体 生命 内部 建构 的高 级文 化 结 构 , 也是 人 类 主观 能 动 性 和文 化创 造性 的具 体 表现 。 ” L 2 云杉 先 生在 “ 文
化 自觉文 化 自信 文化 自强—— 对 繁荣 发展 中国特色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0 8 — 1 8
国大 学生对 西方 文化 思 潮应 该 有清 醒 的认 识 , 能够
关键词 : 文 化 自信 ; 民 族 文化 ; 先进 文化
中 图分 类 号 : C 9 1 3 . 5
文 献 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0 5 3 9 ( 2 0 1 3 ) 0 2 - 0 1 1 0 — 0 4
当代 中 国大学 生是传 承和创新 中华 文化 的重要 力量, 也是 弘扬和 引领 当代 中 国先 进文 化 的重要 群 体, 是 中国优 秀传 统文化迈 向世界 、 走 向未来 的主要 活 动载体 。因此 , 加 强对 当代 中 国大学 生 文 化 自信 的课题研 究 , 不仅 有利 于高 校文化 引领 功能 的发挥 ,

大学生文化自信现存问题探究

大学生文化自信现存问题探究

大学生文化自信现存问题探究随着社会发展经济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文化也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有关文化和文化自信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大多集中在对我国文化现状的研究。

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研究较少。

本文将研究集中在大学生文化自信现存的问题上。

希望通过探究找出我国大学生文化自信现存的问题,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标签:大学生;文化自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这期间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种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如信仰缺失、道德滑坡、迷茫颓废等等。

这些无疑给当代大学生带来困惑和不解,导致大学生角色混乱,迷失人生方向。

当代大学生将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同时也是我国今后半个多世纪知识阶层的代表,他们的文化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发展走向。

面对新的形势,探究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并探究大学生文化自信现存的问题十分紧迫。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带来的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由经济自信而引发的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和对民族文化的冷漠蔑视,造成了部分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这种文化自信缺失现状令人担忧。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主要包括:(一)传统文化认知不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的载体。

然而,部分当代大学生对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知却不足,主要表现在:部分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匮乏,对我国传统艺术、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以及传统文化典籍了解较少,加之部分大学生所学专业与传统文化并无交叉,进入大学后无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安排,自身不注重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导致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较少。

以理工为主的高校人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以理工为主的高校人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卷并 收 回。 问卷调 查 时 间从 3月 2 日开始 , 3月 2 0
日截止 , 为期 1 8天。共发放 问卷 52份 , 6 填写问卷 46 , 2 份 有效问卷 4 5 , 1 份 有效率为 7 .% 。被调查 38 者的基本情况见表 l 。
表 1 被调查人文硕 士研 究生 的基本情况
更应当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
2 世纪 8 0 O年代初 以来 ,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 的 国际化 、 综合化发展 , 越来越多的以理工为主的高校 认识到人文社会学科的重要性 , 开始大力发展人文
社会 科 学 ; 随着 当今硕 士研 究生 的逐 年扩招 , 多 以 许
( 调研背景 一) 创新是 民族进 步 的灵魂 , 是社会 发展 的动力 。
善 创 新体 制 、 化创 新 环境 和增 强创 新 实践 等方 面提 出了应 当采取 的措施 。 优
关键词 : 以理 工为 主 的 高校 ; 文研 究 生 ; 人 创新 能 力 ; 状 ; 施 现 措
培养?当前 , 创新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 面对 的




重大课题 , 中作为高层次学历教育的研究生教育 , 其
益, 致使科技教育备受青睐, 人文教育受到冷落。随
着市场经济 的 日益发 展 , 育受 “ 教 市场化 ” 制影 机 响 ,指标” 效率” “ 和“ 已逐渐成为评判教 师教研水 平、 院系学科建设和学校办学实力 的标准 , 急功近利 已成为不少高校发展的普遍 隐患。由于人文教育研 究是 一个 长期 的过 程 , 养 人 文研 究 生 的 创新 能 力 培
有缺陷的, 有必要建立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 的测评 模式。
6 对科 研实 践状 况 的评价 .

我国大学创造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我国大学创造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我国大学创造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摘要]创造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章分析了我国大学创造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对如何促进大学创造教育、培育创新型人才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大学创造教育对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大学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级人才,已经成为新世纪大学教育的重大课题。

一、创造教育的发展我国创造教育的思想和实践有着久远的历史。

春秋时期的墨翟在《耕柱》篇中说:“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提出了“述而且作”的创造教育主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发表了《创造宣言》,并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国外创造教育可追溯到1941年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开设的创造工程课以及他撰写的《思考的方法》。

194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次开设了创造工程课,创造教育正式进入了高等学府的殿堂。

“二战”后,创造教育普遍受到重视,美、日、英、法等国分别成立了创造学会、创造教育研究机构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也开展了创造教育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创办了中国创造学研究会,一些高等院校开设了创造学课程等。

到目前为止,专家学者对创造教育的内涵认识尚不一致。

有人认为创造教育是在学校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创造精神、创造思维与创造能力,以便为将来创造发明打基础而进行的教育;有人认为创造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将创造学的研究成果,通过教育途径,传授给受教育者,以培养其具有创造性才干的活动;还有一种更广泛的定义认为凡是有利于受教育者树立创造志向,培养创造精神,激发创造思维,增长创造才干,开展创造性活动而进行的教育,都可称为创造教育。

中国大学文化研究

中国大学文化研究

中国大学文化研究中国大学文化研究近年来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大学文化不仅关系到校园文化建设,还对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大学文化研究的现状、方法、成果及不足,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中国大学文化研究现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文化研究逐渐受到重视。

目前,中国大学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学文化的概念与内涵、大学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大学文化与人才培养、大学文化与学术研究以及大学文化与社会服务。

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大学文化研究已经形成了基本框架,但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仍有待提高。

中国大学文化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对于中国大学文化研究至关重要。

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跨文化比较法等。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把握大学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揭示大学文化的多样性;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师生及校友的调查,了解他们对大学文化的认知与评价;跨文化比较法则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大学文化,为中国大学文化提供借鉴。

中国大学文化研究成果自中国大学文化研究兴起以来,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首先,对于大学文化的概念与内涵,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其次,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校园规划、建筑设计以及环境美化等方面;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学文化研究对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启示;同时,学术研究方面也涌现出不少大学文化与学术发展的研究成果;最后,关于大学文化与社会服务,研究指出大学应发挥自身文化优势,推动社会文化发展。

中国大学文化研究不足之处尽管中国大学文化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部分研究过于侧重理论分析,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导致研究成果难以有效指导实践;其次,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对比研究和跨文化比较,使得研究结论缺乏普遍性;此外,研究成果在传播和应用方面尚有待加强,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仅限于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没有得到更广泛的和推广;最后,对于新兴的互联网文化和国际视野下的大学文化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学创新文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创新文化是文化保持繁茂的沃土、是文化不断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是人类社会自身发展、进步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反映一定时期、社会形态下先进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根本要求,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代表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

本文以当代中国大学为对象,分析了我国大学创新文化在创新精神与理念所显露的特征;探讨了创新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最后揭示创新文化在大学面临的困境;并对此提出对策。

关键词:中国大学创新文化现状对策
1.我国大学创新文化的现状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党和国家意识到大学对培育科技人才、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加大科研院所和大学的建设和投入力度,逐步确定了我国大学建设的基本方向和建设框架,大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愈加明显。

当前,在大学创新文化的辐射和引领下,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己经显著增强,创新热情空前高涨,国家出台支持创新的配套政策也越来越完善。

但是,大学创新文化建设整体还比较薄弱,具体的创新项目或者创新点却乏善可陈,存在很多创新误区,同国外大学相比存在较大距离[2]。

2.我国大学创新文化的特征
2.1我国大学创新文化起步较晚
中国大学秉承中华民族的创新基因,继续为人类科学技术进步、世界和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而西方国家极其重视发展,在工业革命直至近现代历史进程中发展速度快、工业化城市化程度高,形成具有特色的英国的精英教育、德国的技术教育等教育模式,加速了西方较的近代化和现代化。

与此相比,近代中国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体现在教育中则为大学制度建设和创新文化方面,内在原因中国两千年君权神授观念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外因则是近代中国转型中遭遇外国势力对中国长期殖民、剥削。

2.2我国大学创新文化发展速度快
我国大学认识到自身的差距,梳理创新文化的思路,通过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吸收国外先进文化的先进成果,将国外先进创新文化根植于中国本土创新文化体系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创新文化,为大学创新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精神动力、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中国大学创新文化经过一定历史时期的发展和积淀,缩短与国外大学的差距,并最终赶上的发展步伐,走在世界前列。

3.中国大学创新文化面临的困境
3.1创新文化建设的成效有待提高
我国大学创新文化建设虽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国际国内的核心期刊、具有影响力的奖项、重要出版物中,反映我国大学创新文化建设的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学术成果还没有占据一定的份额。

这些实情值得我们认真反思、总结,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来巩固大学创新文化建设的成果,推动大学创新文化向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

3.2创新文化的体系还不完善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范式主导下,我国大学鼓励创新、努力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形成独具特色的大学创新文化。

但从总体上讲,中国大学创新文化的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一套完整、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相应的政策、制度支撑,创新文化主体的数量、质量还有待提升,还需加强大学创新文化建设的落实程度,继续内化大学创新文化的意识和理念[7]。

3.3创新文化的浮躁和功利
随着创新与文化二词的普及,创新成为了标榜所有工作的标签,文化也在各个领域被过度消费,社会上浮躁的创新心态迅速流行,为了体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所有工作都强行贴上创新的标签,于是创新成了表面文章,导致大学创新文化空有其表而内涵不足,催生了不利于中国大学创新文化生成的浮夸文化。

因此,必须克服功利主义和急于求成思想的倾向,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4.新时期中国大学创新文化建设的构想和途径
4.1中国大学创新文化建设的构想
中国大学创新文化的建设要从社会宏观角度出发,检验是否适宜社会发展的天然、理想的场所。

从思想上认识大学创新文化建设对大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营造创新氛围和环境,使之适宜中国大学创新文化建设。

调动一切有利于大学创新文化建设的因素,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促进中国大学创新文化建设源头活水。

坚持对大学创新文化的批判性建设,摒弃不利于大学创新文化的各种因素,促使中国大学创新文化建设向有利趋势发展。

4.2中国大学创新文化建设的途径
4.2.1完善大学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
大学创新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构建与我国国情、教育规律、大学创新文化现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

首先,应改革学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创新学科组织结构和科研组织模式。

其次,建立和完善教育评价机制。

再次,进一步强化竞争激励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最后,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

在这样的机制下使学校的优质资源源源不断地融人到创新活动之中,大学创新文
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得以提升。

4.2.2注重大学创新文化主体的交流
大学创新文化建设,要利用中国大学原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滋润创新主体,通过长期创新文化建设交流,使得优秀的思想汇集一体,促使更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主体尽快形成,要依靠这些发展大学创新文化。

此外,加大对优秀创新主体的扶持力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富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名师、名家等创新型的创新队伍。

4.2.3构建大学创新文化价值体系
在新的形势下,大学创新文化建设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引领,从发展先进文化的高度去加强文化建设[8],弘扬务实而不图虚名态度,以此消除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习气,强化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进取精神,支持、参与创新为荣的价值观,提倡理性的批判精神,构建和倡导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创新文化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申作青.当代大学文化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韩明涛.大学文化建设[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3]夏敏,朱爱军.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文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
[4]梁成柱,宋宁.构建大学创新文化,提高高校竞争能力[J],中国市场,2008(22).
[5]李强,西方文化对我国大学文化建设走向的影响[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02).
[6]唐仁华,伍莺莺.试论大学与创新文化建设[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