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课程整合策略

合集下载

如何真正的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如何真正的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文章编号 : 1 6 7 3 —9 7 9 5 ( 2 0 1 3 ) 0 2 ( b ) 一0 1 6 6 —01 力 因 素 的 培养 非 智 力 因素 在 学 术 上 称 它 为 “ 非 认 知 因素 ” 或“ 人格 因素 ” , 广 义 上 是 指 智 力以外的一切心理 因素的统称 。 狭 义 的 非 智 力 因 素 是 指 那 些 不 直 接 参 与 认 知 过 程, 但 对 认 知 过 程 起 直 接 制 约 作 用 的 心 理 因素 , 主要 包括 : 兴趣 、 动机、 情感 、 意 志 个 性和态度等。 其实 , 信 息 技 术 与课 程 的 整 合 就 包 涵 着 对 学 生 非 智 力 因素 培 养 的 要 求 。 信 息 技 术 能 够 提 高 学 生 学 习 的兴 趣 ,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动 机 , 也 非 常 有 利 于 学 生 情 感 的 培养 。 信 息技 术能 够 促 进 学 生 智 力 发 展 , 促 使 人 不断 的 探 索 新 的 智 商 , 保 持 学 生 学 习 的 主 动性 、 积 极性 。 教 师 在 教 学 中 能 够 通 过 多 媒 体 直 观 和 形 象 的特 点 , 将 复 杂 的 问 题 简单 化 , 将 枯 燥 无 味 的 问题 兴 趣 化 , 深 奥 的 问 题 形象 化 。 同时 , 信 息技 术 也 增 加 了教 师 与学 生 的 交 流 方 式 , 除 了传 统 课 堂 上 的 交流, 教 师还 能 够通 过 邮 件 、 QQ、 MS N等 进 行 随 时 随地 的交 流 。 除此之外, 通 过 信 息 技 术 播 放 具 有 教 育意 义 的短 片 还 能 够 激 励 学 生的意志 , 向学 生传 递 正 能 量 , 锻 炼 学 生 的 坚强性格。 ( 4 ) 实 施信 息 技 术 与 课 程 整 合模 式 的 多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策略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的,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境而研制的行动方针和措施以及相应的活动手段、方式和方法。

它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定位于大范围行动的一般性的宏观策略,另一个是定位于具体活动进程的特殊性的微观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宏观上指的是为了满足教育信息化和课程改革的需要,按照系统论基本原理提出的加强和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行动方向。

微观上指的是应用一定的信息技术理论以及课程理论的具体措施。

教学中4个最重要的教学要素分别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的制定过程中,就是要充分考虑这4个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

在制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按照学习者的需求进行整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需求出发,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

组织学生参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

通过各种自学软件开展学习活动,既能有计划地、系统地安排学习过程,又能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超文本和超媒体功能有效地突破重点与难点问题,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起到导航、导法、导疑、导思的作用。

2.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可以借助数字化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的能力。

(1)直观情境的创设利用多媒体的特点,简洁而丰富地把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外部多种*迅速感知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知事物、领悟概念、掌握原理。

有效地应用教学的直观性原则,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虚拟情境的创设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构建虚拟环境,提供虚拟现实的活动空间,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虚拟不仅是一种技术,更体现了一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启迪学生运用这种思用夫拓宽学习思路。

(3)思维情境的创设多媒体技术的超文本特性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用网状结构非线性地组织和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

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和模式

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和模式

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和模式信息技术对当今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它不但大大提升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而且对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都产生了深层的影响,从而加快了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步伐。

信息、知识成为社会中的基本资源,信息产业成为社会中的核心产业之一,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信息素养成为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水平与传统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与水平一样重要的,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材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

教师能够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适宜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也能够利用Powerpoint或者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清楚的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的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

另外,教师也能够利用模拟软件或者计算机外接传感器来演示某些实验现象,协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

这样,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计算机代替了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对于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它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使用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表达学生主体作用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在此前提下实现学科教学内容、手段。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过程要很好地实现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就要求教师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并且要对课程教学内容实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习者共享学习,不但仅是教师用来演示;还要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课程知识内容实行重组、创作,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但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实行知识重构和创造。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策略之我见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策略之我见
1 识 点 切 入 . 知
8合作探 究学习 . 在 学科教学 中, 分利用计算机 网络 , 充 让学生在 课 内和课
在各 门学科教 学过程 中, 息技术可切 入的知识 点甚多 , 信 教师应充分利用可切入 的知识点 , 围绕 知识点 的揭示 、 阐述 、 展 开、 归纳 、 总结等环节 , 运用 现代信息技 术媒体进行 有效 的教
口, 并通过动手 实验、 操作学 具, 边想 、 边做 、 边练 来感知事 物, 领悟概念, 掌握 原理 , 不仅 能提 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 还能让学生 由被动学 习变 为主动学 习。 3思维 训练核心 .
9 自主探究 学习 . 信息技术 与课程整合 , 为学生 的 自主学 习提 供一个 良好的 学习环境 , 教师 可根据教 学 目标对教 材进行分 析和 处理 , 决定 用什么形式来呈现 什么教学 内容 , 以课件或 网页的形式呈现 并
给学生 。学生接受学 习任务 以后 , 教师的指 导下 , 在 利用 教师 提 供 的资料 , 或利用 I en t自己查 阅资料 , n re t 开展个别化 和协 作式相结合 的 自主学习, 以培养 学生分析信 息和加 工信 息的能 力。
思维训练是教学 的核心 , 利用信 息技术 与课 程整 合激发学 生思考 的热 情 ,有助 于教师加 强对学 生思维 的一般 品质 的训 练, 还有助 于培养学生 思维 的创造 性 。当前 , 许多教 学软件都 可 以在思维训练 方面提供 良好 的支 持。
4情感驱 动 . 在学科教学 中, 通过信 息技术 与课程整合 , 充分利用 多媒
1 . 于乐 O寓教 在学科教 学中, 利用计算 机教学游戏软件 , 把科学性 、 味 趣
性、 教育性 融为一体 , 能够激发 学生的学 习兴趣 , 寓教于乐 , 由 此锻 炼学 生的反应速度 、 决策 能力和操纵 能力 。此外 , 利用信 息技 术媒体 , 开展艺术欣 赏 、 作 比赛 、 制 学生作 品展示 等活动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与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与策略

刍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与策略摘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的新型教学类型。

为此,我们应构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的新的教学模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74-01当前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媒体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可以有效创设这种新型的教学结构,营造新型的教学模式。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增强,对问题的解答不局限于书本知识,不局限于唯一答案,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这无疑是创造了新型的、更利于学生发展的教与学的模式。

依据新课程标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要求,尝试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如图1所示的流程。

这个教学模式,围绕“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解决”四个过程展开,在此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而学生的学习则通过“思考质疑——搜集资料——合作讨论——交流结论”来实现,体验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

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策略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的优势、根据不同的课型进行设计,是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

2.1 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即教师通过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易起反应”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性的策略。

多媒体计算机为学生提供了文本、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内容。

通过清晰美观的图片显示、生动形象的动画表现、和谐悦目的色彩搭配、清晰悦耳的音频刺激等,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案1一、课题的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展,教育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

以计算机及网络设施为根底的信息技术介入教育教学的程度快速得以提高。

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相整合很快便成为新时期教学改革进展的一个热点。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是科学技术中的尖端领域,在信息的猎取、传递、处理和使用等方面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超强功能,使人的信息器官功能得以大大扩展。

信息技术在教学帮助方面的优势是明显的,但各个详细学科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使教学过程更优化,教学效果更显著,就要依据详细教学内容的特点,恰当地运用,充分发挥其优势。

随着经济建立的日益进展,学校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教育现代化设施不断完善:计算机在学校中的数量渐渐增多,日渐能满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需要;“校校通”工程逐步推开,我校连上因特网,为信息沟通、资源共享供应了有利条件;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全面实施,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应用打下了扎实的根底。

信息技术从一门单独的学科渐渐进入学校的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学科教学的面貌产生了很大变化。

信息技术虽然在不少方面有着强大的效能,但是如何使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之中,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转变教学风貌,就成了一个值得讨论的课题。

二、理论思索(一)有关概念的界定1、小学课程:在这里指学校依据上级课程规划而开出的各门学科。

2、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是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

主要有三个重点:(1)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2)不仅教师使用,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3)使用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

(二)讨论思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讨论目的在于探求实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学科课程教学过程有效整合的规律、策略和方法,培育学生信息素养的规律,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逐渐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是指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1. 教学设计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设计教学活动,例如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展示课程内容,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课堂讨论和研究,以及使用在线学习平台进行作业和测验。

通过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设计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2. 个性化学习与信息技术支持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习管理系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推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

3. 项目学习与信息技术融合项目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知识和技能。

信息技术可以为项目学习提供支持,例如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调研和数据分析,使用多媒体工具展示项目成果,以及通过在线协作平台进行团队合作。

通过将信息技术与项目学习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1. 提高学习效果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例如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以及互动式学习工具。

这些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增强学生参与度通过信息技术,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例如通过在线讨论和协作平台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合作。

这种参与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获取、评估和利用信息。

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挑战1. 教师培训与支持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起来。

小学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融合策略探究

小学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融合策略探究

小学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融合策略探究目前,我国教育部门已经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颁布了指导文件,这为中小学生信息能力培养指明了方向。

依据该指导文件的要求,我国小学信息课程教师应该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及熟练应用互联网工具。

而作为小学基础学科教师,应该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各自的学科教学活动中,凭借互联网技术与平台延展教学维度,激发小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热情,进而为小学生的后期学习奠定基础。

如此,小学教学活动则能够符合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助力我国小学教育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信息技术与基础课程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在过去几年间,得益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包括互联网与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得到了持续革新,而且被应用于各行各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民群众的工作与生活模式。

而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标准也与此前有所不同。

仅仅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已经无法满足实际岗位的需要,必须能够有效获取网络资源,熟练应用网络媒介。

这就需要我国小学教师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而对于基础学科教师而言,则必须通过互联网技术创新与优化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提升基础学科教学质量。

目前,已经有很多小学基础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慕课及智慧树等网络平台,同时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原本抽象的学科知识以影像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

而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基础学科教师则必须能够熟练应用互联网技术与多媒体平台。

在现阶段,得益于小学教育改革工作的落实与推进,大部分小学教师都将素质教育作为教学活动的导向,并且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科教师就能够和学生保持良性互动,有助于促进彼此感情。

其中,QQ 与微信平台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能够实现随时进行线上教学的目标,而小学生也能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使自身远程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此外,在学科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科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引入,还能够简化原本繁杂的学科理论,使枯燥的学科知识更具生动性,有助于小学生的理解和吸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实施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实施策略

了正确 的整 合观 念做 前提 . 教师 在信 息技 术 与课 程 教 究的专 题 。不论 何 种方法 . 教学 设计 都 应充 分考 虑让
学整 合 过程 中就 会 精 心考 虑 如何 将 信 息 技术 实 际地 学 生借 助信 息技 术 平 台 . 发挥 首 创精 神进 行 知识 的 自 融 入到课程 教 学 的有机 整体 中 . 其成 为整 体 不可 缺 主探 索 。5协作 学 习环境设 计 。包括 能 引起 争论 的初 使 .
的教 育思想 、 论 的指 导 下 , 信 息技 术 作 为促 进 学 理 把 当前所学 主 题相 关 的尽可 能真 实 的或模 拟 的情境 。3 . 生 自主学 习的认 知工具 与情 感激 励 工具 、 富 的教学 信 息资源 设 计 。 丰 确定 学 习本主 题 内容所 需信 息 资源 的 环境 的创 设 工具 , 并将 这 些工具 全面 地运 用 到各 学科 种 类 和每 种 资源 在 学 习本 主 题 内 容 过程 中所 起 的作 教 学过 程 中 , 从而 促进 传统 教学 模 式 、 学 方法 、 教 教学 用 , 对于 学 生从何 处 获取 、 何 获取 、 何 有效地 利 用 如 如 手 段等发 生 一 系列 的根 本 性变 革 . 完 成课 程 目标 的 在 资源 . 师 应给 以适 当帮助 。 . 学 习设计 。 教 4 自主 根据 不 同时 . 养学 生 的信 息 素养 、 培 自学 能 力与 创新 能力 。I 同的教 学方 法 ,对学 生 的 自主 学 习作 相 应 的设 计 : I ] 如 教 师要 从 思 想认 识 上弄 清信 息技 术 与课 程 整 合 其 主 果 是支 架式 教学 . 围绕 主题 建 立一 个 相关 的概 念 框 应 体 是课程 , 非信 息技 术 , 而 信息技 术要 服 务于课 程 。 有 架 , 因 人 而 异 ; 果 是 We Q et 学 , 要 如 b us教 则应 确 定探

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和模式1

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和模式1

1.形成信息化课程理念这也就是形成信息化课程哲学,这样的哲学包括一般的理念和个性化的理念两个部分,个性化部分具有地方和学校甚至开发者的特征。

信息化课程理念有社会、个人、知识和自然等资源,其中信息文化哲学、学习心理学、信息技术以及生态主义是主要资源。

2.研制信息化课程目标信息化课程目标,是以当代教育目标分类学为基础,以社会、个人、知识和自然发展需要为资源并突出信息文化发展需要而形成的学习结果及其规格的基本标准。

在我国,至今缺乏一套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操作性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严重地制约着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的研制。

这需要我们一方面投人力量建构我国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另一方面在尽可能开发已有教育目标理论资源基础上,研制信息化课程目标。

3.选择信息化内容这是指在选择一般文化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代表信息文化发展方向的信息技术的精华,重点是突出信息技术与一般文化内容之间关联性的内容。

4.建构信息化课程结构信息化课程结构有形式结构和实质结构。

在形式层面,信息化课程是以学生学习为本课程,这要求我国信息化课程结构从已有“学科”结构走向“学习领域”的结构。

这也是世界范围课程改革中“结构”重建的新趋势,就连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都分别于1998年和2000年将课程设置由过去的“学科”革新为“学习领域”。

在实质层面,需要在各个“学习领域”贯穿信息文化的内容。

5.实现学习经验转化在我国课程中,一直是“内容”观念占据支配地位,缺乏“经验”的观念。

“内容”被异化为与学习者分离的特殊文化,教育过程被异化为从外部将“内容”灌输给儿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正在努力建构一种“内容一经验”观念,通过课程组织新方式,实现从“内容”向“经验”的转化。

“学习经验就是学习者与其能作出反应的环境中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7]这就要求我们认识内容与学习者的适切性,基于信息技术将内容整合融入学习环境的各种条件之中,这些条件必须是学习者感兴趣并能作出反应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信息统整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信息统整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信息统整策略信息统整,即对信息进行全面的、充分的、深层的加工,整体融合、建构、创造以生成新信息。

其中的“信息”,不仅指整合的对象即整合素材是信息,而且意味着整合的成果也是优化的信息。

统整,一方面指的是整合的全方位和全面性,另一方面指的是整合的充分性和深层性,讲究整体融合的有机性和优化性。

信息统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全部合并,而是更高层次上的建构创生,新信息与原有状态相比,更多的是质的变化,即产生了最优化形态。

一、作为一种优化教与学的策略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信息统整策略在运用中要抓好几个环节。

1.围绕主题或事件,建立“信息网络”,形成信息资源库,供整合主体自由利用。

建立“信息网络”时,不仅可利用现存报刊书籍,还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资料,甚至向专家和同行请教以建立一个全面健全的信息网络。

2.围绕主题或事件,选择整理相关课程信息,形成自己的“信息包”。

这要求整合主体紧紧围绕主题或事件,精选那些具有整体特征的信息,合理取舍、过滤编辑,获得有针对性、层次性、系统性的统整素材。

如形成“水的认识”为主题的信息包时,既可利用自然、物理、化学中介绍水的文本知识,也可利用诗文、图片、影像等描绘水的影音资料,使学习者认识到的水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

3.依据相关素材,进行整体融合、建构、创造,生成新知和能力。

以《少年闰土》教学为例,学生通过作者对少年闰土的肖像和神态描写,以及观看一系列刺猹、捕鸟、捡贝壳、看瓜事件的图片和影音资料,学习者头脑中关于少年闰土那聪明能干、见多识广、机智勇敢的形象便建立起来了。

4.在完成某一主题或事件的统整后,引出新的主题或事件,以继续进行统整。

信息统整不是一次性的操作,而是在建构新知和形成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开放性和延展性,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

仍以《少年闰土》一课为例。

少年闰土是活泼可爱的,但由于封建社会的迫害,中年闰土已是憔悴、麻木不堪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策略一、优化教学系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明确目标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当人们不了解自己行为的目标时,是谈不上自觉的实践和行动的。

因此,明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施的关键。

目前,人们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主要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界定的:其一是从信息技术仅仅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角度出发,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丰富课程实施或课堂教学的手段,有利于课程目标或教学目标的实现;其二是从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变革的根本力量角度出发的,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与学方式,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得以实现。

从本质上来看,上述观点实际上是有关信息技术对课程的影响是量变,还是质变的问题。

第一种观点认为信息技术只能为课程变革带来量变,因为从技术的本性来看,它只能受制于传统,只能在一定社会框架下发挥作用,且技术在课程变革中的作用实际上并没有人们期望的那么大。

就像实践证明的人们认为,电影在教育中的应用将彻底变革教育这种观点最终落空一样,人们赋予信息技术的过高期望是注定无法实现的。

信息技术不过是一种类似于黑板一样的教学工具,它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不过是手段或工具的作用。

第二种观点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渗透着信息技术的身影,信息技术将全面变革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给教育带来质的飞跃。

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

第一种观点仅仅把信息技术看作一种工具或手段。

实际上,正如《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所指出的那样:信息技术既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分支,又已经深化为改造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基本手段。

信息技术因信息交流需要而产生和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又扩展了信息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整合策略探究

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整合策略探究
教 数 ll 寓 学j ” l l 。 _l
_ :l _ 。 0 -l
j ; ∥ll l l
l lo酗蹦 睡l 2
信 息 技术 在课 程 教 学 中的整合 策 略探 究
黄 成 郭 学品
( 南 师 范 大 学 信 息 科 学技 术 学 院 , 南 海 口 5 15 ) 海 海 7 18
信 息 技 术 作 为技 术 性 的 工 具 在 教 学 中 的作 用 由在 传 统 的 课 堂 中作 为 教师 讲 解 的 演 示 工 具 转 变 为 学 生 主 动 学
习 、协 作 式 探 索 、意 义 建 构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的 认 知 工
具 ,学 生 使用 信 息技 术 手 段 来查 询 资料 、搜索 信 息 、进 行 协作 学 习和 会 话 交 流 。
生 、学 生 与 学 生之 间 的信 息 交 流 ,从 而 能让 教 师 了解 学
生 集 团的 学 习状 态 。
() 以信 息技 术 为支持 的 自主探 究 学 习模 式 2
以信 息 技 术 为支 持 的 自主探 究学 习模 式 是指 以学 生 自主探 索 、交互 性 指 导 、携带 务实 学 习任 务 的 多学 科延 伸模 块 、协 同作 业 、老师 作 为帮 助 者 、异 质 分 组 ,基 于 绩 效 的 、以学 生 为 中 心 的教 学模 式 。信 息技 术 作为 技 术 性 的 工具 在 自主 探 究 性学 习模式 中主 要 起着 以 下 两个 方
【 摘 要】
信 息技 术 与学科课 程 教 学的整 合是 当前教 育改 革的 方 向之 一 。本文 针对 当前 信 息技
术 与 学科课 程教 学整合 的教 学 实践 现状 ,提 出基 于主题 学 习单元 的信 息技 术与 学科课 程

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

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

些原则
2 . 1 进 行 信 息技 术 和课 程 的 整合 应 当运 用 先 进
要大力进 行宣传信 息技术与课 程的整合 ,
广泛开展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 ,广大教师应 当
从思 想上 认识 到信 息技 术与 课程 整合 的重 要
性 ,要认真加强 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 ,同时要 过去 以学生 的理解和接受 ,教师 的经验 ,教学 促进 创新 人才 的培 养 ,能够使 教学 结 构 能够认识到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的紧迫性 。要建 的教材 、内容为 主的课程 ,转变为一种包括教 得 到优化 ,学生的学习得到改善 是信息 技术 和 立和健全在职教师的进修制度和培训制度 t建 学 活动 、学 习活动 、课程体 系调整 、学生 的反 课 程整合的根本 目。因此 ,在信息 技术与课 程 立 激励机制 ,对于在整合 中做 出显著成果 ,并 馈 和经验在 内的课程观 。 整 合的过程 中,要 以构建主义理论 、先进 的教 且要对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要给予适 当的 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教师要 自 觉地进行学 习, 努力提升 自身综合素质。 3 . 1 . 2整合所需的硬件力求可行、实用 信息 技术 与课 程进 行整合 所需 的基 础设 施要力求可行 、实用 ,量力而行 。一方面硬件 建设可以采取 电脑公司 、社会 、学校相结合 的 方式进行 ,另一方面 ,学校可 以 自己筹集 资金 进行硬件设备的购买 。除此之 外,加大提高硬 件设备 的 利用率 ,科学 合理地 规划硬 件设 备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
3 . 1 整 合 的 外 部 条 件 应 当积 极 进 行 创 造 3 . 1 . 1 整 合 的 先 决 条 件 就 是 强 化 认 识
信息处理 能力 的培养 。教师要 改变传统 的师 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
0 l 鏊 l誊 鹜| :| %l l 罄 鹫甏 | 薯 薯 l 臻 Ig 赣 | 。。 誊 |l_誊 | | 罄| § l警l 誊鼍 豢| 罄 l 蘩 l 孽 罄 l l 磐 | l 囊 薯镶 蠢| l il% I
点, 是信息技术与课 程整合必 须考 虑的
观的, 要考 虑整 个课程 的整 体效果 , 而 不是 孤立 的知识点 。 考虑整 节 课 甚 它 至整个 单元 , 强调 采取 信息化 教学 设 计的方法 来进 行课 程与教 学设 计。 计 算 机 辅助 教学 则强 调辅 助, 即考虑 强 化 某 一个 知识 点, 考虑 的只是促 进 它 某 个知识点的教与学。 所 以, 要想真正地在中小学教学中 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就需要我们 正确地 认识信息技术 与课 程整合的概 念 与内涵。 我们 认为 , 息技术与课 程 信 整合 的目的是 要创造 一个 优质 的教 学
的课程性 质 、 单元 内 而言 , 真有 容 是否
其必 要性 ? 学生 的学 习兴趣 与理解 程
度否 会因为信息技术的整合而提高?
这是我们在进 行信息技术 与课 程整合 时必须首要考虑的, 因为只有 了解为什 么, 我们才知道 是否 有需要以及有必 要 进 行整合。
已经十 多年 了, 但是 迄今为 止, 部分 中
些 信息 技能 , 能接受 教 师的整 合教 才 学? 这是 信息 技术与课 程整 合的主体
信 息技术与课 程整合 的目 ( ) 标 意义 不
清 楚— — 即不清楚 为什 么要 整合 ; 对
信 息技术与课程 整合 的内涵 ( 实质 ) 不
j解一 ,
即 不了解 什 么是整 合 ; 信 对
息技术 与课 程整合的方法 ( 途径 ) 不掌 握 一一 即不知道 如 何进 行整 合 。 中小 学教 师若想在 实践中正确实施 信息技 术 与课 程整 合, 必须 要对 上述 三个 就 方面的问题 做出解答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
学习界面的人本性,为学习者展现可以个性化 选择的学习界面;
学习过程的协作性,为学习者提供进行远程协 商讨论通讯手段;
知识学习的重构性,为学习者提供进行知识构 建、创造实践,解决问题的学习工具。
(2) 信息化学习资源
信息化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 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可以实现共享多 媒体学习材料。 特点: 多样性——多媒体集成/超文本结构/
地区性学习支持系统(地区教育信息系统) 现代远程教育系统
信息化的学习支持环境
学习者界面
通讯
学习空间
学习者界面
平台
资源库
平台
基础设施(CERNET\城域网\校园网)
信息化学习支持环境的特点
环境的开放性,为学校和教室提供与外部世界 相联系的通道;
资源的共享性,为学习者提供的多样化,可全 球共享的数字化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
(3)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利用网络技术作为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 工具
利用多媒体与网络的情境创设功能作为情境探 究和发现学习工具
利用网络的通讯功能作为协商学习和讨论学习 的工具
利用网络中的信息平台作为知识构建和创作实 践工具
利用网络中的测评系统作为自我评测和学习反 馈工具
(4)学习方式要以主题为中心, 以任务来驱动
调查
主题/目标 分组活动(角色扮演、竞争、设计……等)
网络环境/资源共享/创作工具
网站 资源
课件 资源
素材 资源
创作作品
形成/展示作品 意义建构
评价作品
在线研究性学习模式
(4)基于英特网的校际远程协作学习模式
网页评比
网页1 成员1
网页2
网页3 成员3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和策略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和策略

综合2014·12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深化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正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从实践的角度谈谈笔者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粗浅认识。

一、认识:何谓“整合”何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同的学者基于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对此持不同的观点。

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何克抗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以“双主”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综观上述观点,我们发现目前国内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两种观点:一类是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这里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即所谓“大整合论”。

一类则是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即所谓“小整合论”。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特别关注教学实践层面的问题。

二、路径:何以“整合”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

华罗庚曾经说过,学生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学脱离实际。

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整合,不仅可以使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贴近生活,更具有时代气息,而且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形式的整合。

教学中,教师应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设计问题的解决过程;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主旨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由传承式教学向创新式教学的转变,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由教师教的过程向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转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国庆小学公玉琴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每一个国家的政要、科学家、企业家以及教育工作者都在认真反思历史,都在力求从历史的反思中探求新世纪的到来与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关系和逻辑必然。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通过反思大家至少在一点上形成了共识,即进入21世纪以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而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的关键,都集中地体现在如何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效地整合起来。

一、研究和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重大意义继“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人类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论之后,以计算机科学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又为提高人类实践活动的科学性、有序性、有效性提供技术手段。

科学的思维方法与有效的技术手段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各行各业实践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迅猛发展的狂飙时代。

所以,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在信息技术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实践水平,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一)以“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促进新时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几乎所有的人都清醒地意识到,人类社会在经历了300多年以前那场工业革命以后的今天,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支持当前这场变革的核心技术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类的思维、学习方式。

更为明显的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促进着教育的改革向着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中世纪以来所实践着的传统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班级授课制为标志的传统教育在300多年前的出现,在人类教育史上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它满足了工业化社会对智能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它承袭了人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它丰富了人类教育的理论宝库。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显露出来:学习过程是个体的人的智慧和能力参与的过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需求,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策略,班级授课的“一齐化”教学缺乏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差异的针对性;以语言和文字为主体的教学媒介的抽象性无法满足学习者的学习对直接经验和感性经验的需求,认知活动的优化受到阻滞;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的有限、封闭,使学习者失去探求学习、个性发展的时空条件和必要的资源支撑;教学内容的陈旧、教学模式的单一、教学评价的偏颇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使学校教育滞后于社会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课程整合策略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成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而实施的主要途径就是完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课程整合,本文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角度出发,从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实施课程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模式
课程整合是当今教育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育质量。

那么,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核心的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搞好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课程整合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认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目前,我们大部分中小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处于一种较低的层次,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工具、一种辅助教学的方式。

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也
可以利用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制作多媒体课件,清楚的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的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代替了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教学,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

要想真正的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完美结合,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当然,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与实践。

在我们的硬件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整合改革中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应该发挥其带头作用。

二、信息技术教师观念的更新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存在很多的误区,典型的有:
1. 以技术学习为目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部分教师把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教给学生,就万事大吉了。

但是,我们设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它的学习范畴远大于计算机学科的内涵。

教师不仅教会学生使用信息工具,更要教会学生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正确理解、判断、评价信息,
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以这样说,信息技术课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是培养计算机的操作者。

2. 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由于存在“学科本位”的思想以及应付会考等原因,部分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把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割裂开来,缺乏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意识。

信息技术课应融会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时时考虑到与其他课程的渗透,教师的这种意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自身整合当中,不要人为地在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划分界线,应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将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效地融入信息技术课程当中,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让学生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这将有利于信息技术教育更好地发展,也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是一种双赢的教学模式。

三、教学任务选择的关键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模式就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来展开,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独立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很显然一个合理、有针对性的任务对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促进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否则,低水平的任务反而使学生的学习目标不但不能完
成,还会造成时间的浪费、学习资源的浪费、学生思想的懒惰。

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重要作用,在任务的选择上我们要尽量扩大覆盖面,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

例如,我们在学习Word 文档的格式时,给学生提供语文学科方面的诗词、优秀文摘、历年高考优秀作文等,让学生来编排,不仅能学到技术,还能学到学科知识;在学VB编程时,让学生自己编程打印函数图像。

总之,只要教师用心准备教学任务,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充分体现。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学策略的选择包括很多内容,有教学内容的讲解方法、教学设计的过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的选择等,这些内容关注的一般是教师的准备情况。

但是,在教学过程,我们更要关注的是我们的学生反应怎么样,学习效果怎么样,有没有达到信息技术课程要求我们必须达到的教学目标,我认为这才是我们搞好教学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再好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不关心它的实施过程,不考虑它的教学效果,就是一种浪费。

根据我们的教学实际,我认为重点从以下两方面改善:
1. 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过是教师演示完后,学生自由练习的局面,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关心的比较少,教与学几乎成了互不相干的活动,这是教师对学生不负责的表现。

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局面中,学生几乎成了“小面人”,老师教什么他就练什么,根本谈不上举一
反三和创新能力培养了。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唤醒了懒散的教师,更应该唤醒的是熟睡的学生。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改革中,需要整合的不仅是教师的思想和教学活动,还应该把学生拉进来,他们才是受教育的主体,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首先使学生在思想上明白,自己是主角,自己要积极要求进步。

当然,教学中的新思想,新理论要潜移默化地贯彻到各科教学的始终,教学的目标要明确地告诉学生。

在构建教学模式上,要多采众家之长,像任务驱动教学法、问题探究教学、分组教学、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让学生动起来。

2. 丰富教学资源,推进整合发展
如果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课程整合就会落空。

在因特网和校校通的网络条件下,网络资源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

除了网络管理人员的努力以外,更离不开我们学科教师的辛勤付出。

比如,搜集整理教学资源,完善各学科资源库:包括教学素材、课件教案、各种类型和水平的试题、复习指导等;还可以建立学科论坛,师生共同参与。

不仅可以交流学习经验,还可以进行感情交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心理上的难题,真正容技术与学科的学习中,有效促进学科的整合、思想的整合。

3. 改善评价方式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改革,以发展性评价为主,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发
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做出正确判断,如用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评价,用声音评价,用笑脸评价,用展开的花朵评价,用五颜六色的礼花评价……有的甚至用一段精彩的动画片作为对学生学习获得成功的奖励。

友好的人机交互方式,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情况,达到自我反馈的目的。

教学评价展现开放性,学生在鼓励和赞扬声中,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和获得知识的喜悦。

教师一个赞赏的眼神,同伴一句肯定的话语,卡通人物一次有趣的出现,都让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育是国家的大事,搞好教育是我们每个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

课程整合的改革更离不开大家的努力,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更应该发挥能动性、积极参与进来,更好地为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献计献策,为更好地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而奋斗。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中国电化教育》艾奉平2001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