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史大纲总结
元代文学史知识点总结
元代文学史知识点总结一、元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历史背景的影响。
元初,蒙古族的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国,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地区;后来,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了元朝,统一了中国的南北。
在这个时期,中国北方和南方的文化交流频繁,文学融合了蒙元族和汉族的文化特点,呈现出了独特的风貌。
二、元代文学的特点1. 融合:元代文学在形式和内容上融合了蒙元族和汉族的文化特点,呈现出了独特的风貌。
在元代文学中,可以看到蒙古族和汉族的文学互相影响、相互渗透,创作出了很多融合了北方与南方文化特点的作品。
2. 戏剧:元代的戏剧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时期,元代戏剧主要有元曲和皮影戏两种形式。
元曲以剧情曲折、音乐优美、表演生动而著称,其表演形式也对后世的戏曲产生了重要影响。
皮影戏则是中国独特的戏剧形式,享有盛誉。
3. 小说:元代小说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元代小说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而且在形式上多种多样。
元代小说主要有民间故事、宫廷传奇、史话等,这些小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元代文学的代表作品1. 元曲:《西厢记》是元代著名的爱情传奇戏剧,它描写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充满了音乐和舞蹈的艺术魅力。
《西厢记》在元代戏曲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中国戏曲文学的珍品。
2. 皮影戏:元代的皮影戏以艺术手法和表演形式独特而著称,被视为中国独特的文化遗产。
《三打白骨精》是元代著名的皮影戏剧,它以民间传说为题材,通过皮影和声乐等多种手段生动地表现了一个神怪传奇故事。
3. 小说:元代的小说作品丰富多彩,包括《聊斋志异》、《水浒传》等。
《聊斋志异》是元代著名的短篇小说集,它以神怪、鬼怪为题材,富有超自然的想象,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水浒传》是元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描写义士抗暴的故事为主题,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经典之作。
四、元代文学的影响元代文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明简本大纲
元代文学大纲(2003.6.28)一.元代文学主要包括五部分:1.宋元话本。
2.元代散曲。
3.元代杂剧。
4.宋元南戏。
二.元代文学特色:元代文学以元曲为成就,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元曲包括散曲与杂剧两种文学形式,都是元代对文学史的新贡献。
其中的元杂剧,是古代戏曲第一个黄金时期,开创了古代文学史上的戏曲传统,标志着宋元之际文学变革与转折的完成。
自元以后,戏曲与明代开创的小说传统,先后取代了传统的诗词文赋,一直处于古代文学的主流地位,而元杂剧首开风气。
三.元代文学特殊的文化背景:1.蒙元入主使中原传统文化自辽金以来继续长期断裂,文人思想较少束缚。
2.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传统文化相互冲突融合,形成多元文化。
3.文人地位低贱,激发创作情绪,创造了新的文学形式,表现出与传统相悖的思想倾向。
4.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对文学发生深远影响。
5.异族统治使文人传统观念受到挑战而发生复杂的变化。
第一章元代诗文词主要掌握下列问题:1.不同时期重要作家作品。
2.诗文流派。
3.少数民族作家作品。
4.文艺思潮。
一.元诗:可分前期:蒙元入主到统一中国时期,战争频繁。
中期:成宗至文宗时期,社会较为稳定。
后期:即顺宗时期,社会动乱。
1.前期:分别受金、宋影响,形成南北不同文学倾向,同时提出宗唐得古(秦汉六朝)的主张。
理学成为官方哲学而影响文学,体现出理学与文学合一的特色。
主要代表作家有由金入元作家耶律楚材与郝经、刘秉忠,北方作家刘因、王恽、姚燧,以及由宋入元者:方回、戴表元、赵孟頫、吴澄等。
2.中期:社会稳定,诗风崇尚雅正,诗风以温柔敦厚为皈依,题材以歌咏升平为主导。
雅正观念得到时人认可,成为元诗繁荣的标志。
但它对诗歌影响消极,使诗歌对社会批判、抒发真情日淡,流行歌功颂德,歌咏太平,相互酬唱,题咏书画。
宗唐得古已成大势,支配有元一代诗坛。
以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为代表。
3.后期:社会动乱,民族矛盾激烈,朝廷腐败。
雅正诗风被打破,崇尚写实。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纲要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纲要第一章元代文学一.名词解释1.元曲:是人们对元代文学的一种习惯性称谓,代表了世人对元代文学创作成就的认识和概括性评价。
包括剧曲和散曲。
剧曲是指元杂剧的曲辞,散曲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新诗体。
产生于民间的俗谣俚曲,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带过曲等。
元曲元代文学的标志。
2.元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
元杂剧是融文学创作和多种表演成分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是中国戏曲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真正走向成熟。
主要特点是由“四折一楔子”构成。
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
楔子篇幅较短,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
如以正旦为主的戏里只由正旦一人独唱到底,其他角色都不唱,只用旁白,著名作家关白马郑。
3.元代散曲: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是我国古代最后成熟的一种诗歌形式,是在民间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小令又叫叶儿,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曲调不同,字数和句式也不一样。
套数又称套曲,由两支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子连缀而成,曲牌间联系有一定顺序,曲词须一韵到底,结尾时有煞调和尾声,前期代表作家:关白马,后期代表作家张可久,张养浩,乔吉,睢景臣,刘时中。
语言生活化,口语化,戏剧化。
4.说话四家:说话的本义是口传故事。
宋代的说话有四家之说。
各有门庭,自成路数。
四家是小说,说经,讲史,合声,所谓说话的家数(种类)是以故事题材作划分标准的。
前三类以叙事取胜。
小说:以讲烟粉,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
说经即演讲佛书。
讲史:则说前代兴废争战之事。
合声:以演出者的敏捷见长,如指物题咏,应命辄成之类。
5.南戏:是北宋末叶至明嘉靖末期由最初“温州杂剧”流布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各地,繁衍而成的性质相类的民族艺术的总称,亦称南词。
一般认为南戏是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
它用南方方音演唱,音乐采取不太严格和规范的曲牌连套体,主要角色是生旦,另有净丑等,各种角色都可歌唱,形式比较自由。
元代文学史教案(纲要)
元代文学史教案(纲要)第一章:元代文学概述1.1 元代文学背景介绍元代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强调元代文学的特点和重要性。
1.2 元代文学形式介绍元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包括诗歌、散文、戏曲等。
分析各种文学形式的发展趋势和代表作品。
1.3 元代文学代表作家介绍元代代表性的作家,如马致远、关汉卿、郑光祖等。
分析他们的文学成就和影响。
第二章:元代诗歌2.1 元代诗歌特点介绍元代诗歌的特点,如格律自由、表达真挚等。
分析元代诗歌与唐宋诗歌的异同。
2.2 元代诗歌代表作家介绍元代代表性的诗歌作家,如杨铁心、刘因、王冕等。
分析他们的诗歌创作风格和主题。
2.3 赏析元代诗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元代诗歌进行赏析。
解读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
第三章:元代散文3.1 元代散文特点介绍元代散文的特点,如语言质朴、内容广泛等。
分析元代散文与唐宋散文的异同。
3.2 元代散文代表作家介绍元代代表性的散文作家,如姚广孝、归有光、唐顺之等。
分析他们的散文创作风格和主题。
3.3 赏析元代散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元代散文进行赏析。
解读散文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
第四章:元代戏曲4.1 元代戏曲概述介绍元代戏曲的发展背景和特点。
强调元代戏曲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4.2 元代戏曲形式介绍元代戏曲的主要形式,如杂剧、南戏等。
分析各种戏曲形式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4.3 元代戏曲代表作家介绍元代代表性的戏曲作家,如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等。
分析他们的戏曲创作风格和主题。
第五章:元代小说5.1 元代小说概述介绍元代小说的兴起和发展背景。
强调元代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5.2 元代小说类型介绍元代小说的主要类型,如话本、拟话本等。
分析各种小说类型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5.3 元代小说代表作家介绍元代代表性的小说作家,如罗贯中、施耐庵、兰陵笑笑生等。
分析他们的小说创作风格和主题。
第六章:元代文学与社会文化6.1 元代社会与文化背景探讨元代社会文化的特点,包括民族融合、儒家思想的影响等。
古代文学 元代文学复习提纲
绪论一、元代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元代文学史的起讫时间:从蒙古王朝灭金到统一的元王朝灭亡(1230—1368)。
元朝的建立,结束了三百多年来中国境内宋、辽、夏、金以及吐蕃、大理等政权长期并立的局面。
统一后元朝的疆域比汉、唐时代更为广阔,这种大一统的局面,扩大了国内各区经济相互调剂的范围,促进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
元朝的制度基本上沿袭宋、金旧制,同时也保存了蒙古的某些旧制。
这是蒙古贵族统治集团为了适应中原地区的封建生产方式,相应地采用“汉法”治理中原的必然结果。
元王朝是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中的上层统治阶级统治全中国的王朝,对其他民族,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现象。
在宋代形成的正统儒学的变种——理学,不仅在元代继续流行和发展,还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成为官学。
元王朝统治者在思想上兼收并用,因而佛教和道教在元代也十分盛行。
特别是金朝新起的全真教,在此时影响尤大。
二、元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元代文学以杂剧、散曲、南戏的成就最高,即后人与“唐诗”、“宋词”相并称的“元曲”。
文人的内心愤懑和人民的反抗情绪在元代形成强大的思想潮流,并构成元代文学主要的思想特征,在杂剧、散曲、南戏、诗、文、词等各种文学样式中都有充分的表现。
元代文学的艺术风格:在总体上以自然本色为主流,北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文而不晦,俗而不俚”,南戏“句句是本色语”,诗文“崇本质而去浮华”,词则“伉爽清疏,自成格调”。
元代文学显现出的自然朴素美,成为元、明、清时期文学的一股重要的审美思潮。
元杂剧作品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根据其题材,大致可以分为爱情婚姻剧、历史剧、社会剧、公案剧、神仙道化剧等五类。
元杂剧的产生、完备和盛行,为我国古典戏曲的表演艺术奠定了基础,还在实际上争得了与传统文学样式——诗、词、文、赋——相颉颃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元散曲的题材,主要有风情和隐逸两类,此外还有一些揭露现实和写景、咏史、抒怀之作。
古代文学史—元代重点总结资料讲解
古代文学史—元代重点总结元代第一章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1、(填空)说话:就是口传故事说话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生(声)话本:说话人的底本2、现存小说话本:《熊龙峰小说四种》、《京本通俗小说》3、(填空)小说话本的特征:叙事的口语化、声口的个性化、谈吐的市井化秀秀:是宋代小说里出现的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4、(填空)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5、(填空)说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又名《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是宋元时代仅存的说经话本。
王国维“其称诗话,非唐、宋士夫所谓诗话,以其中有诗有话,故得此名。
”6、诸宫调(名解)诸宫调是一种大型的叙事性的讲唱诗,是宋元民间艺人创造出来的。
所谓诸宫调,是相对于限用一个宫调的说唱形式而言,其中唱的部分多用宫调串接而成,其中插入一定的说白,与唱词配合,叙述由人物、情节的长篇故事。
现存的诸宫调作品: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无名氏的《刘知远诸宫调》、王伯成的《天宝遗事诸宫调》诸宫调对杂剧的影响:杂剧和诸宫调同属于说唱形式的作品。
诸宫调对杂剧的产生影响很大。
诸宫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它的歌唱性很强;二是讲唱者常常跳出跳进,模拟故事中的各种人物进行各种表演,这就为杂剧以诗化的戏剧语言、以演唱为形式的表演的诞生作好了准备。
7、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对婚恋故事的超越——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把男女私情作为礼教对立面加以铺叙的崔莺莺故事①元稹《会真记》②王西厢③董西厢第二章关汉卿1、《单刀会》---呼唤英豪《西蜀梦》---英雄死了谁救苍生《救风尘》---主人公:周舍、宋引章、赵盼儿。
故事情节P216 《望江亭》---主人公:杨衙内、谭记儿、白士中。
故事情节P2172、《窦娥冤》一、惊心动魄的人间惨剧二、人物形象和戏剧冲突(1)、人物形象窦娥——礼教的信奉者、制度的顺民。
——恶势力的反抗者、对不公的命运永不屈服。
(2)、戏剧冲突在悲剧性冲突的高潮到来之前,先展开讨债人与借债人之间、救命的人与被救的人之间的两组冲突——即蔡婆婆与赛卢医,蔡婆婆与张驴儿父子之间的冲突。
元代文学史
《元代文学史》讲授提纲第一节:元代文学种类13世纪初,宋金对峙时,元蒙起于北方草原,1234年灭金,1279年灭宋,统一全国,成为中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执政的统一政权.地跨欧亚,面积中国历史上最大.至1368年被朱元璋推翻建立明王朝,历时一百多年.震铄古今的文化奇品.元画与青瓷,2004年英国佳士德拍卖行拍出元清花大罐《鬼谷子下山图》,折合人民币值2点5亿元。
文人山水画成熟,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赵孟頫子昂的书法与画。
行政行省制传于今。
文学主要一、元曲,(唐诗宋词元曲)一代标志性文学。
包括杂剧与散曲两种体裁。
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从此”全家福”,有了戏. 西方重戏剧,中国重诗文。
中国戏剧晚千年。
元剧是新戏曲,成熟的长篇戏剧,与古希腊悲剧较。
从此文学史转向,主流由抒情诗文转向叙事故事。
二、南戏:《琵琶记》与“荆刘拜杀”四大南戏三、说唱曲艺:诸宫调,小说话本,三国水浒西游都作于元,改于明。
四、传统诗词文:走向没落。
词不少,还有点宋词余味。
诗没一首传于人口的名篇。
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
铁崖体。
“元无文”。
参考书: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教出版社孙康宜、宇文所安主编《剑桥中国文学史》2013年版,三联书店第一章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形成第一节先秦时期的戏剧胚胎古剧的起源:“戏曲”包括言语、动作、歌舞三种要素,而作为戏剧的最根本要素无疑是装扮表演。
先秦时期装扮表演依时间先后分为三种:歌舞、宗教和俳优。
这种装扮模仿虽不同程度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素质,但还处于自发而不是自觉的低级阶段,也缺乏对故事情节的演述。
因此,只能算是戏剧的萌芽或孕育阶段。
第二节汉唐时期的戏剧雏形一、汉代百戏汉代百戏,当时又称做“角抵”。
汉代百戏中不乏装扮表演,有的甚至发展到装扮人物,采用代言体以演故事的水平,如《东海黄公》。
它已具备了由演员装扮人物,用代言体以演故事的戏剧要质。
二、魏晋优戏三国时的《辽东妖妇》由人物扮演而增加故事,故也可看作角抵之余风。
元代文学概说
三、元代文學的特征
1、敘事文學(俗文學)成為主流 市民階層的擴大,儒生地位的下降,多民族 文化的融合,是造成這種狀況的重要原因。 2、抒情文學(雅文學)同時發展 詩文相對萎縮,散曲興起并繁榮起來。
四、元代文學的基本狀況
1、敘事文學 說話(小說):小說、說經、講史、合生。 《全相平話、 白樸、馬致遠等大劇作家,《竇娥冤》、《西廂 記》、《漢宮秋》等劇作。南戲有《琵琶記》、 《荊釵記》等。 2、抒情文學 散曲實際上是一種抒情詩,“散”是相對 於整套劇曲而言的。名家有張養浩、喬吉、貫雲 石等。
一、歷史沿革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諸部,建立大蒙古 國,即位為成吉思汗 1227年,蒙古滅夏,成吉思汗病死。 1234年,蒙古滅金。 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立元朝,建元中 統。 1279年,元滅南宋,完成全國統一。 1368年,明軍破大都,元亡。
二、元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特征
1、明確的民族壓迫政策——國民分為四等: 蒙古、色目、漢人、南人。軍政大權由蒙古人獨 攬。 2、一反歷代重農抑商的政策,大力發展商 業——商業城市的規模和數量日益擴大。 3、各族文化,尤其是蒙古族文化與漢族文 化融合。儒學失去獨尊地位,儒生失去仕進的機 會,地位下降。
元代文学概论
?
元朝历史
? 1、1206-1234:
?
从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各蒙古部落,在斡难河召开部落首领
Hale Waihona Puke 会议,创立蒙古帝国到灭金统一北方。
? 2、1234-1279:
?
1260年,世祖忽必烈即位,建元“中统”。
?
1271年改国号为“元”。
?
1276年攻下南宋临安。1279年灭南宋。
? 3、1279-1368:
话而出现的说话人依据的底本,后世统称为“话本”。
? 宋代“说话”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生。
? 小说:以讲烟粉、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
?
《错斩崔宁》、《碾玉观音》
? 说经:演说佛经;《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 讲史:讲说前代兴衰成败争战权谋之事;
?
《大宋宣和遗事》、《五代史平话》
? 合生:即兴之作
? ▲程朱理学官方地位的确认
? 元仁宗初,程朱理学正式成为官学。
? 元·虞集《道园学古录·考亭书院重建文公祠堂记》:
?
群经、四书之说,自朱子折衷论定,学者传之,我国家尊
信其学,而讲诵授受,必以是为则,而天下之学皆朱子之书。
? 元·虞集《道园学古录·跋济宁李璋所刻九经四书》:
?
而朱氏诸书,定为国是,学者尊信,无敢疑二。
?
便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
曾瑞[ 黄钟·醉花阴]《怀离》:
?
待私奔至死心无憾。
四、元杂剧
据钟嗣成的《录鬼簿》 和贾仲明(一说无名氏)《录鬼 簿续编》 等书载,元明之际可考剧作家有 220多人,剧目近 600种。
(一)元杂剧兴盛的主要原因
1、南北统一、都市经济的繁荣为元杂剧的发展准备了社会物质 条件
元代文学——精选推荐
元代⽂学⽂/肖旭“概说”简要地介绍元代的社会状况和主要的⽂学成就。
这是⼀个⾮常粗线索的勾勒,但很重要。
它使我们对元代⽂学、元代⽂学所产⽣的背景有⼀个总体的了解,即在学习具体作家作品以前,对这些作家、作品产⽣的背景有⼀个总体的认识。
看《纲要》就会有⼀个总体印象,元代历史、元代⽂学时间并不完全—致。
⼀、关于元代历史,从灭南宋1 2 7 9统⼀全国算起,⼀直到1 3 6 8年朱元璋建⽴明王朝为⽌,共⼋⼗九年的历史,元代⽂学上接⾦代⽂学,因此我们讲元代⽂学是从l 2 24年灭⾦讲起,到1 3 6 8年建⽴明朝,共有1 3 0多年的历史。
这点⾸先要弄清。
⼆、关于元代的社会。
1、从政治上来说,元朝统治时期是历史上⼀个苦难深重的年代,元朝的统治是建⽴在严重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之上的。
元代的⼴⼤⼈民在野蛮的双重压迫之下,处于⽔深⽕热之中。
元杂剧对⼈民受压迫和反抗⼼声作了深刻⽽真实的反映。
关于元代社会的这⼀特点,《纲要》上并没写,学过中国《通史》应该了解的。
2、从经济上看,蒙古在灭⾦过程中,杀戮掠夺⼈⼝的现象是⾮常严重的,战后蒙古贵族也知道了农业的重要性,他们采取了⼀些恢复农业⽣产的措施。
随着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业也有所发展,商业也逐渐茂盛起来,国内外贸易的规模都较前有所扩⼤。
《马哥孛罗⾏记》记载当时⼤都的情况(北京)说:“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此处者,世界诸城⽆能与⽐。
”“百物输⼊之众,有如川流不息”。
说当时⼤都那些外国有钱的,物价很⾼的商品,各种各样的物品都输⼊到这⾥来,这些情况是其它城市不能与它相⽐的。
各种货物输⼊之多,好像川流不息。
这种城市经济的畸形繁荣,就为杂剧和南戏的发展准备了物质条件。
3、关于⽂学⽅⾯,元代⽂学在中国⽂学发展过程中是⼀个新的转折期,戏曲、散曲、⼩说在元代得到长⾜的发展,他们逐渐取代诗、词、⽂⽽占据⽂坛的重要位置。
元代⽂学的精华,是在俗⽂学⽅⾯,即我们常说的“元曲”。
杂剧、散曲合称为元曲。
元代文学概述
元代文学概述元代文学的历史从蒙古王朝灭金到统一的元王朝灭亡(即公元1230—1368年)。
元代文学的发展,以元仁宗延祐年间(1314—1320)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
一、元曲:(一)元杂剧(二)元散曲(一)元杂剧前期代表作家: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
关汉卿代表作:一共写了60多种杂剧,如《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拜月亭》、《望江亭》等。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第四折(选)(正末关公引周仓上,云)周仓,将到那里也?(周云)来到大江中流也。
(正末云)看了这大江,是一派好水呵!(唱)【双调】【新水令】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
又不比九重龙凤阙,可正是千丈虎狼穴。
大丈夫心别,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云)好一派江景也呵!(唱)【驻马听】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
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带云)这也不是江水,(唱)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王实甫代表作:《西厢记》白朴代表作:《梧桐雨》、《墙头马上》。
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二)元散曲主要形式:(1)小令(叶儿)(2)套数(3)带过曲1.元散曲前期代表作家:1)关汉卿自称“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现存小令57首,套数14套。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关汉卿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像一粒铜豌豆。
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
我也会唱鹧、舞垂手、会打围、会蹴踘、会围棋、会双陆。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尚兀自不肯休。
则除是阎王爷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
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南吕·四块玉]《闲适》关汉卿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
共山僧野叟闲吟和。
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
古代文学提纲6:元代
第六编元代文学绪论中古期第三段:元初—明中叶;元代文学:1234~1368。
划时代意义:①叙事性文学第一次居于主导;②作家与下层人民联系密切,文学赢得更多读者、影响广泛。
第一节元代的社会与文学1、民族压迫、融合。
2、思想领域:程朱理学确认统治地位、但不独尊;信仰多元化。
3、程朱理学影响下降,礼教松驰:下层人民/青年男女蔑视礼教。
4、科举时行时辍:儒生地位下降,不再依附政权、人格相对独立,思想异动;“书会才人”和市民阶层联系密切,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平民化;知识分子大量涌向勾栏瓦肆,促成杂剧发展。
第二节叙事文学成主流一、叙事文学兴盛;抒情文学如“散曲”创作给诗坛带来新气象。
二、话本小说兴盛:1、唐以来:叙事性文体如传奇小说、变文俗讲活跃;宋:出现勾栏瓦肆,提供演出场所;元:演述故事的话本、说唱进一步繁荣;戏剧以曲折跌宕情节再现社会各阶层人物,更受欢迎。
2、宋说话分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生①说经:讲演佛禅道理;②合生:即兴滑稽伎艺;③小说:讲脂粉灵怪、传奇公案故事;④讲史:讲前代历史、兴废战争;⑤小说/讲史:有情节人物的叙事文学;话本作者已能运用虚构、提拣。
3、元“说话”盛行,多讲史:《全相平话五种》《新编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薛仁贵征辽事略》注意情节安排、心理描写。
4、元文言小说:《娇红记》。
三、戏剧艺术成熟:杂剧、南戏1、戏剧形成过程:先秦歌舞→汉魏百戏→隋唐戏弄→宋院本→金末元初,在唐变文+说唱诸宫调等叙事性体裁的启示下,结合舞蹈/说唱/伎艺/科诨等要素,成戏剧。
2、宋金对峙→杂剧、南戏两种。
3、元杂剧概况:①题材广:爱情婚姻、历史、公案、豪侠、神仙道化。
②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揭露封建制度的弊陋丑恶、歌颂被迫害者的反抗:展示元代丰富生活、人物复杂精神世界。
③结合演戏、祭神酬神:既是娱神,也是娱人。
4、元戏剧分杂剧、南戏:(1)都包括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
(2)杂剧:风行大江南北①四折一剧本;脚色分末(正末/小来)、旦(帖旦/搽旦/小旦)、净三类。
元代文学概论
元代文学概说元朝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自成吉思汗在漠北统一各蒙古部落、建立大蒙古国(1206),至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方(1234),为第一阶段;由此至蒙古大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6),即蒙古人统治中国北方的时期,为第二阶段;由此至元顺帝退出大都(今北京)、明王朝建立(1368),即元王朝统治整个中国的时期,为第三阶段。
而通常所说的元代文学,主要是指后两个阶段的一百三十多年间,包括各民族人士用汉语从事的文学创作。
其他民族语言的创作,则因资料缺乏和条件所限,无法涉及。
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野蛮的征服者自己总是被那些被他们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蒙古统治者进入中原以后,也越来越多地接受了汉族文化。
1260年,世祖忽必烈即位,建元“中统”,自命为中原正统帝系的继承者,后又据《易》“大哉乾元”之义改国号为“元”。
这些都意味着蒙古政权的文化性质的某种转变。
忽必烈采用许衡等儒士“必行汉法乃可长久”(《元史·许衡传》)的建议,变易旧制,以适应中原地区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形态,实即形成了蒙古贵族和中原地主阶级的联合政权。
但与此同时,蒙古统治者在政治上始终奉行民族压迫政策,这较集中体现在所谓“四等人制”上,即把国民分成蒙古、色目、汉人和南人四种等级。
蒙古贵族包揽军政大权,汉族人不得染指;色目人包括西域各族和西夏人,地位仅次于蒙古人,如回族人善于经商理财,在朝中有很大势力,是蒙古贵族的得力助手;第三等人为汉人,包括原属金朝境内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最末等为南人,指最后被元朝征服的南方各族。
如虞集在朝中做官,备受倾轧,不得不忍气吞声,就与他“南人”身份有关。
元朝的民族歧视政策是恶劣的。
元政府在经济上也有民族掠夺性质。
如朝廷给予西域商人放高利贷的特权,中原人民为交纳赋税,常向西域商人借银,结果连本带息,越滚越大,以至倾家荡产都还不清债。
元代的经济掠夺以江南地区被害尤烈。
元代文学史
第三阶段:由1276至1368年明朝建立, 为元王朝统治整个中国的时期。 元代文学,主要是指后两个阶段 后两个阶段的一百 后两个阶段 三十多年间文学创作。
第一节 元代文学发展的社会背景
蒙古统治者在政治上奉行民族压迫政策 与经济上的民族掠夺性质 集中体现在所谓“四等人制”上,即 把国民分成蒙古、色目、汉人和南人四 种等级。 中国的重新统一带来了各族人民与文化 之间空前的融合。 之间空前的融合。 工商业的发展使一些原有的和新兴的重 要城市呈现空前的繁荣。 要城市呈现空前的繁荣。
元杂剧的流派区分
明清以后的研究者评论杂剧,有“本 色”、“文采”之说。 其说起于明人,如徐谓《南词叙录》、 王骥德《曲律》和臧懋循《元曲选序》 等推崇本色。 “本色”、“当行本色”一般专指戏剧 曲文的非藻绘,级相对于“文采烂然” 曲文 而言。 明末孟称舜认为元杂剧有“雄爽”与 “婉丽”之别。
元杂剧作品以本色当行为主。清代李渔 《闲情偶寄》推崇《西厢记》为最有词 采之作。 明清学者称本色、文采大都是以剧作品 来区分,并未明确地将作家分派。将作 家分为本色派、文采派始于近代。但通 常还是指曲文特色或者艺术风格而言。
元杂剧的繁荣状况:据元钟嗣成《录鬼 簿》和元明之际贾仲明(或谓无名氏) 《录鬼簿续编》,元代有姓名可考的剧 作家有一百多人,剧目七百多种。 现存元杂剧的数量,臧懋循《元曲选》 和隋树森《元曲选外编》所收有一百六 十二种。
元杂剧的分期
以延祐年间(1314—1320)为界,分为前后两 期。 前期:元杂剧高度繁盛,创作中心集中于京城 大都以及真定、东平、平阳等经济繁荣的城市。 重要的作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 以及纪君祥、杨显之、尚仲贤、康进之、高文 秀、石君宝等。 后期:元杂剧逐渐衰微,创作中心移至杭州、 温州、扬州等东南沿海城市。代表作家:郑光 祖、乔吉、宫天挺和秦简夫等。
元代文学 复习纲要
元代文学复习纲要一、元代文学复习题(一)、填空1、元杂剧繁荣发展的中心,前期是大都(今北京),后期是杭州。
2、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有《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因保存在《永乐大典》中,故又称《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3、《窦娥冤》的故事最早源于汉代“东海孝妇“的故事。
窦娥临刑前对天发的三桩誓愿是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楚州亢旱三年。
关汉卿著名的杂剧作品还有《赵盼儿》、《望江亭》、《拜月亭》、《诈妮子》、《单刀会》、《西蜀梦》、《蝴蝶梦》等。
关汉卿的散曲名篇[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南吕·一枝花]《赠珠帘秀》等。
4、《西厢记》情节最早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会真记》)。
金代董解元创作的《诸宫调西厢记》,对《莺莺传》中描写的崔、张恋爱故事做了重大改变,使其主题等方面呈现了全新面貌。
王实甫《西厢记》则是在《董西厢》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在结构体制上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定制,达到五本二十一折,大大加长了剧本的长度,便于演出较为丰富的内容;演唱形式也突破了一人主唱的模式;又增加了《董西厢》没有的人物。
《王西厢》最著名的是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中的第三折“长亭送别”。
5、白朴的《墙头马上》是一部著名的喜剧,男女主人公分别是裴少俊和李千金。
故事题材来源于白居易新乐府诗《井底引银瓶》。
《梧桐雨》是著名的爱情悲剧,男女主人公分别是唐明皇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
该剧以唐明皇为主角,是末本戏。
题材演变: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乐史《杨太妃外传》等。
6、马致远的《汉宫秋》叙述的是汉代“昭君出塞”的故事,但剧中的汉元帝与王昭君的爱情故事并非源于史实,奸臣毛延寿亦属虚构。
该剧以汉元帝为主角,是末本戏。
马致远创作了大量的神仙道化剧,如《黄粱梦》、《陈抟高卧》等,宣扬了消极避祸意识。
7、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叙述的是春秋时晋灵公手下文臣赵盾和武将屠岸贾两个家族的矛盾斗争,是著名的历史悲剧。
中国全史百卷之元代文学史
中国全史百卷之元代文学史第069卷元代文学史本卷提要元代文学,上接金代文学,下连明代文学;约始于1234年蒙古帝国灭金,迄于1368年朱明王朝推翻元王朝,计130余年。
元代文学与以往时代的文学最显著的不同是:一直居于正统地位的诗歌、散文相对衰微,俗文学,特别是戏曲文学兴盛起来。
最能代表元代文学成就的是元曲。
本卷重点叙述元代戏曲文学史。
第一章概述,在说明元代社会和元代文学的关系的同时,介绍了元代杂剧兴盛的原因、分期、渊源、体制等问题。
接着以四章的篇幅叙述元代杂剧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发展概况,以一章篇幅叙述元代南戏概况。
散曲和杂剧同为元曲的组成部分。
本卷第七章叙述了元代散曲的兴起和发展概况,以及前后期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元代诗文的成就虽然不及元曲,但也有其不同于其他时代的特点。
本卷第八章叙述了它的特点和主要作家的文学业绩。
本卷熔铸了著者学习和研究元代文学的心得,并汲取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元代文学中已被公认的新成果,对元代文学史的叙述力求做到全面、系统、准确、深刻,重点突出,可读性强。
一、元代文学概述(一)正统文学的衰微和俗文学的兴盛1。
元代社会和元代文学公元1234年,即金哀宗天兴三年,宋理宗瑞平元年,成吉思汗之子、蒙古帝国第二个可汗窝阔台灭金,夺取了女真族统治下的中国北部政权。
1271年,即元世祖至元八年,宋度宗咸淳七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古帝国第五个可汗忽必烈改大蒙古国号为大元;又于1279年,即至元十六年,灭宋一统中国。
1368年,即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元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被明王朝推翻。
元代文学,上接金代文学,下连明代文学,计130余年。
元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统治者建立的君临全国的封建王朝。
它结束了从五代开始的持续三个多世纪的分裂状态,改变了北宋以来长期存在着的委靡不振的政治局面;它的版图超过了汉、唐,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①今日中国的辽阔疆域,即是在元代基本上定下了轮廓。
元代文学史教案(纲要)
元代文学史教案(纲要)第一章:元代文学概述1.1 元代文学背景介绍元代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强调元代文学的特点和成就,如民间文学的兴起、诗词的繁荣等。
1.2 元代文学形式介绍元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包括诗词、戏曲、散文等。
分析每种文学形式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1.3 元代文学作家介绍元代著名的文学作家,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分析每位作家的文学成就和影响。
第二章:元代诗词2.1 元代诗词的特点介绍元代诗词的主要特点,如豪放派和婉约派的出现。
分析元代诗词的主题和风格。
2.2 诗词代表作品解析选取几首元代的典型诗词,进行详细解析。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情感和思想。
2.3 诗词创作技巧与方法介绍元代诗词的创作技巧和方法,如韵律、对仗等。
通过例子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技巧和方法创作诗词。
第三章:元代戏曲3.1 元代戏曲的发展概况介绍元代戏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强调元代戏曲在中国戏剧史上的重要地位。
3.2 戏曲代表作品解析选取几部典型的元代戏曲作品,进行详细解析。
分析作品中的情节、人物、语言等特点。
3.3 戏曲表演艺术介绍元代戏曲的表演艺术,包括唱腔、表演技巧等。
强调元代戏曲对后世戏曲表演艺术的影响。
第四章:元代散文4.1 元代散文的特点介绍元代散文的主要特点,如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
分析元代散文的主题和风格。
4.2 散文代表作品解析选取几篇典型的元代散文作品,进行详细解析。
分析作品中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
4.3 散文创作技巧与方法介绍元代散文的创作技巧和方法,如叙事、描写等。
通过例子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技巧和方法创作散文。
第五章:元代民间文学5.1 元代民间文学的特点介绍元代民间文学的主要特点,如口头文学的繁荣和民间传说的兴起。
强调民间文学在元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5.2 民间文学代表作品解析选取几篇典型的元代民间文学作品,进行详细解析。
分析作品中的民间风情、传说故事等。
5.3 民间文学的价值与影响强调元代民间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和价值。
元代文学史教案(纲要)
元代文学史教案(纲要)第一章:元代文学概述1.1 元代文学背景介绍元代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
强调元代文学的发展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1.2 元代文学特点分析元代文学的独特特点,如民间化、俗文学发展等。
解释元代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和贡献。
1.3 元代文学代表作家介绍几位元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如关汉卿、马致远等。
分析他们的作品风格和文学成就。
第二章:元代诗歌2.1 元代诗歌概况介绍元代诗歌的发展概况,包括诗风的转变和诗歌创作的背景。
强调元代诗歌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2.2 元代著名诗人和作品介绍几位元代著名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分析他们的诗歌创作特点和艺术成就。
2.3 元代诗歌的主题和形式探讨元代诗歌的主题内容,如抒发个人情感、表达社会关怀等。
分析元代诗歌的形式特点,如格律诗的发展和词的兴盛。
第三章:元代戏曲3.1 元代戏曲的发展背景介绍元代戏曲的起源和发展背景,包括民间说唱、杂剧等。
强调元代戏曲对后世戏曲艺术的影响。
3.2 元代戏曲的类型和特点分析元代戏曲的类型,如杂剧、南戏等。
探讨元代戏曲的特点,如表演形式的多样性和文学性的增强。
3.3 元代戏曲代表作家和作品介绍几位元代戏曲的代表作家,如关汉卿、王实甫等。
分析他们的作品风格和文学成就。
第四章:元代散文4.1 元代散文概况介绍元代散文的发展概况,包括散文创作背景和特点。
强调元代散文的重要性和对后世散文的影响。
4.2 元代著名散文家和作品介绍几位元代著名散文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分析他们的散文创作特点和艺术成就。
4.3 元代散文的主题和形式探讨元代散文的主题内容,如抒发个人情感、表达社会关怀等。
分析元代散文的形式特点,如议论、描写、叙事等手法的运用。
第五章:元代小说5.1 元代小说的起源和发展介绍元代小说的起源和发展背景,包括话本、拟话本等。
强调元代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5.2 元代小说的类型和特点分析元代小说的类型,如传奇小说、志怪小说等。
元代文学史教案(纲要)
元代文学史教案(纲要)第一章:元代文学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元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2. 掌握元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代表作家;3. 理解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2 教学内容:1. 元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2. 元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代表作家;3. 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元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分析元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代表作家;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文学作品,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元代文学的风格和特点。
第二章:元代诗歌2.1 教学目标:1. 了解元代诗歌的概况和特点;2. 掌握元代诗歌的主要成就和代表作家;3. 理解元代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2 教学内容:1. 元代诗歌的概况和特点;2. 元代诗歌的主要成就和代表作家;3. 元代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元代诗歌的概况和特点,分析元代诗歌的主要成就和代表作家;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诗歌作品,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元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第三章:元代散文3.1 教学目标:1. 了解元代散文的概况和特点;2. 掌握元代散文的主要成就和代表作家;3. 理解元代散文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2 教学内容:1. 元代散文的概况和特点;2. 元代散文的主要成就和代表作家;3. 元代散文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元代散文的概况和特点,分析元代散文的主要成就和代表作家;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散文作品,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元代散文的风格和特点。
第四章:元代戏剧4.1 教学目标:1. 了解元代戏剧的概况和特点;2. 掌握元代戏剧的主要成就和代表作家;3. 理解元代戏剧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4.2 教学内容:1. 元代戏剧的概况和特点;2. 元代戏剧的主要成就和代表作家;3. 元代戏剧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曲
散曲
分期
一般以元仁宗延祐年为界,将元散曲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一.书会才人作家:关汉卿、王和卿二.平民及胥吏作家:马致远、白朴
三.达官显宦作家:卢挚、姚燧
后期乔吉、睢景臣【般涉调。
哨遍】《高祖还乡》,张可久,刘时中【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
体制1、小令。
2、套数,3、带过曲
题材
1.愤世嫉俗:
如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刘时中〔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
乔吉[折桂令]《荆溪即事》
2.叹世归隐和山水田园:
白朴〔双调·沉醉东风〕《渔父》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乔吉[水仙子]《寻梅》3.言情寄恨:
关汉卿〔四块玉〕《别情》张可久[金字经]《春晚》
4.咏史怀古: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杂剧元代前期主要是北方戏剧圈:以大都为中心,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昂扬、明快的感受。
1.大都作家群
关汉卿A、社会公案剧《窦娥冤》B、爱情风月剧《救风尘》 C、历史剧,《单刀会》
马致远1)神道剧《黄粱梦》、《陈抟高卧》2)《汉宫秋》
王实甫《西厢记》
纪君祥《赵氏孤儿》杨显之《潇湘雨》王中文《救孝子烈母不认尸》石子
章《竹坞听琴》
2,河北作家群
白朴1)《梧桐雨》2)《墙头马上》
(1)李文蔚的《燕青博鱼》《燕青射雁》(2)尚仲贤《柳毅传书》
(3)戴善甫《风光好》(4)郑廷玉《看钱奴》
3,山东作家群
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和康进之的《李逵负荆》被称为“元代水浒戏双璧”。
李好古《张生煮海》武汉臣《老生儿》
4,山西作家群
(1)石君宝《秋胡戏妻》《曲江池》(2)李潜夫《灰栏记》(3)吴昌龄的西游戏
元代后期主要是南方戏剧圈:以杭州为中心典雅,创作题材多为文人韵事和神道隐逸;宣扬伦理的题旨日益加强郑光祖、乔吉等。
郑光祖《倩女离魂》和《王粲登楼》《梅香》
秦简夫:《东堂老》、《剪发待宾》、《赵礼让肥》
乔吉《两世姻缘》
宫天挺《范张鸡黍》《七里滩》
金仁杰《萧何月下追韩信》
杨梓《敬德不伏老》
二.戏曲
元代戏曲分为杂剧和南戏
南戏
元末四大南戏:《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
南戏的代表作《琵琶记》
高明《琵琶记》创作意图:“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
三.诗文
元代诗歌
元代诗人群体
A、蒙古诗人与色目诗人
B、汉人诗人(原金朝治下的北方诗人)
C、南人诗人(原南宋治下的南方诗人)
元代代表诗人
前期:
契丹族诗人耶律楚材(《和移剌继先韵》)、理学家刘因(《白沟》)
中期:
“雅正”的文学思潮
元诗四大家:虞集(《挽文山丞相》)、杨载、范梈、揭傒斯
后期:
元末诗歌的写实倾向,王冕(《劲草行》)
杨维桢和“铁崖体”(《传舍吏》)
“铁崖体”的特征:七言歌行,多半是咏史、怀古之作,好驰骋异想,运用奇辞,眩人
耳目,受李贺影响很深。
萨都剌(《上京即事》)等少数民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