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关系研究_以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为例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完全依赖关系的稳定性研究
1 “ 完全 依 赖" 系的提 出 关
当今 , 企业之间的关系已经从竞争走向了竞合 ,
企业之 间更 多 的是 一种 合 作 关 系¨ ,这 样 在供 应 链 J
依赖程度相当高的企业之 间的关系近似地认为属于
“ 全依赖 ” 畴。 例 如 南 京 L 完 范 G工 业 园 , 京 诺 基 北 亚 星 网工 业 园 , 是 这 种 供应 链 “ 全 依 赖 ” 系 的 就 完 关
e t a tb l ) mo e .T e r lt n i a ay e i e“ h tg a h o r i a d t e f a e d o e mai l s i t d 1 h e ai s n l s d w t t c a ir o h h P o o r p fo b t n n l r n ft ” h i t h r l t n i p e e td ea o s r s n e .At e s me t i a me,s me me u e r l p t o w r V st a o a e n t e h t i o a r sa e a o u r a d t V- i t n b s d o s s f o ui h ma e t a d 1 h t mail mo e . c Ke r s u p y c a n;a s l t e e d n e n ay i o tb l y y wo d :s p l h i b o u e d p n e c ;a l ss fsa i t i
维普资讯
第l 0卷第 1 期 20 0 7年 1 月
工 业 工 程
I d sra gn e i gJ u n l n u tilEn i e rn o r a
产业上下游关系的协同发展研究
产业上下游关系的协同发展研究在现代经济中,产业协同发展是一种愈来愈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
它不仅能够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产业链的上下游协调,还能够提高整体效率和综合竞争力。
然而,要想实现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等。
一、政策支持政策是推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有利于上下游企业合作的政策法规,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积极开展合作。
政策支持也可以体现在财政资金的投入上,例如为产业链企业提供贷款、给予税收减免等。
同时,政府可以出台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到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中来,降低其参与门槛和风险,促进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
政策支持是加速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上下游协同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当上下游企业在技术上实现紧密配合,在生产制造流程中发挥各自专业技术优势,可以实现资源协同共享,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特别是在信息化背景下,通过互联网将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打通,上下游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技术创新和配合,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技术创新也可以促进产品和服务升级,拓展市场需求,提高企业利润。
因此,在协同发展中,上下游企业应该密切关注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合作,将其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市场需求需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协同发展的指导方针。
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实现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加快生产效率提升和产品创新,提高供应链效率和质量,缩短供应链周期,减少库存,提高生产灵活性。
同时,上下游合作中还应该注重市场营销及品牌塑造。
通过共同建立品牌,实现各个环节的产品互补,整合各自市场资源、分工和优势,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品牌影响力,形成协同共赢的合作模式。
总结起来,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是一种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生产组织方式,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是推动上下游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
供应链生态系统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赢
供应链生态系统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赢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
构建一个稳定、高效的供应链生态系统,对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共赢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供应链生态系统的概念入手,探讨如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实现共赢局面。
一、供应链生态系统的概念供应链生态系统是指由多个企业和组织共同参与,通过信息、物流、资金等要素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系统。
在供应链生态系统中,各个参与方之间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整个供应链的协同发展。
构建供应链生态系统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的垂直关系,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的协同合作。
通过信息共享、资源整合、风险共担等方式,实现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优化,提高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二、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的重要性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是供应链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链上游是指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制造商等,下游是指生产企业、销售渠道等。
上下游之间的合作关系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率和稳定性。
1. 优化资源配置: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上游企业可以根据下游需求进行生产计划,避免库存积压和产能浪费;下游企业可以通过与上游企业的合作,获得稳定的原材料供应,降低采购成本。
2. 提升产品质量: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有利于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沟通,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声誉。
同时,上下游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也有助于产品的创新和升级。
3. 降低风险: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可以实现风险的共担和分散。
在市场波动或突发事件发生时,上下游企业可以共同应对,减少损失,保障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的方式为了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共赢,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和方式,促进各方之间的合作和协同发展。
1. 建立信任关系:信任是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的基础。
各方应该建立起互信、互利的合作关系,遵守合同约定,共同维护供应链的稳定和发展。
供应链环境下客户合作关系实证研究--以X集团公司为例
减 少 整 个 供 应 链 产 品 的库 存 总 量 、 降低 成 本 和 提 高 整 个供 应 链 的运
销 售通 知客 户打 款 , 对于 没 能按 时打 款 的客户 甚至 不 同意 发 货。 在市 场稳 定 的情 况下 , 与客 户 之 间只存 在单 纯 买卖 作绩效。 本 文从 供 应 链 合 作 出 发 , 以 某 集 团 公司 为例 实 证 研 究 了供 应 关系 , 现有流 程 能够保 障 X集 团的收 益。但 是 X集 团现有 链 合 作 对 于 成 员 的 重 要性 , 以期 能 够在 企 业 之 间通 过 合作 伙 伴 关 系 的款到 发 货模 式 降低 了与客 户 之间 的信任 度 , 而信 任度 的 的 发展 和 协 作 管 理 , 共 同获 得 最 终 客 户 的 满 意 度 , 发 挥 彼 此 的优 势 , 降低将 不利 于 X集 团和客 户之 间长 期 的合作 发展 , 客户 可 从 而达 到 双 赢 的 效 果。 能会选 择 有账 期 或者有 替代 的产品 的企 业来 合作 ; 另 一 方 关键词 : 供 应 链 管 理 合作 伙 伴关 系 物 流 管 理 面, 因 X集 团物 流采购 中心按发 货单 提前 安: J : - : i l z  ̄ 1 ] 关车辆 运 1概述 输 , 如 发 货单 被 驳 回造 成 车辆 空 放 , 无 形 中也 产 生运 输 成 美 国著 名 的供 应 链 管理 专 家克里 斯 多 夫说 : “ 2 1世纪 从 而最 终 导 致企 业 的交易 成 本上 升 , 而 这 块 隐 形 成 本 的竞 争不 再是 企业 与企 业 之间 的竞 争 , 而是供 应链 与供应 本 , 最 终还 会 转嫁给 客户 , 因此 X集 团 目前 与客 户 的合作 更 多 链 之间 的竞争。”随着 市 场竞争 的 日益加 剧和顾 客 需求 的 缺 乏信 任 是 目前合作 中 多样 性 ,使得 各企 业 不 能仅 仅 靠 自身 的力量 去参 与 竞争 , 的是 停 留在短 期 交易 的买 卖 关系 , 存在 的最 大 问题 , 但 是 面 对逐 渐 复 杂 的市 场环 境 , 这种 缺 而是依 靠供 应 链 的整体 优 势。 因 此 , 今 天 的竞争 已经 由企 长期 来 看 业 间 的竞 争 转变 成供 应链 与供 应链 之 间 的竞争 , 供 应 链 中 乏信任 短 期 的合作 不 能发 挥整 条供 应链 的优 势 , 势 必会 降低 公 司在市 场 中 的竞 争力。 各 节点 企 业 为 了提 高供 应 链 的整 体 竞 争力 而 进 行 的彼 此 2 . 2 缺 乏与客户合作伙 伴关系 , 导致双方的库存高出 在 协调 和相 互努 力 即供 应链 协 同 , 供 应链协 同使供 应链 作 为 现 有特殊 市 场环 境下 , X集 团与其他 企 业 一样 面 临着 这 样 个更 为紧 密 的整体 参与 到竞 争 中 , 既保持 了供 应链 的整 一 方面 企 业 的 目标 是追 求尽 可 能大 的利 润 , 希 望 体优 势 也 为企业 个体 创造 了更大 的利 润 , 是一 种新 型 的先 的矛 盾 : 尽 可 能快 的资金 流 动 , 避 免 有过 多 的库 存 量 : 另 一 方面 , 又 进 的供应 链模 式。 本文试 从 X集 团现 有供 应链 为例 , 研 究 保 证供 货 稳定 , 不 得 客 户合作 关系透 过现 象 分析 本质 , 为企 业 探寻相 应 问题 的 要 保 障客 户 生 产 的连 续 性 与持 续性 , 不保有较 高 的库 存量 , 此外 ×集 团整体 团队人 员缺 乏与客 解 决措 施。 导 致 对客 户 需求 量预 测 、 订 单 交 付 没 X集 团公 司成 立于 1 9 9 5年 , 是一 家致 力于 低碳 环 保、 户 良好 的沟 通 机制 , 有很好 的估 算 , 且 产品 品种繁 多 , 导致 产 品库存 居 高不 下 , 科 技创 新 的国 际品牌 化 工企业 , 为汽 车、 电子 、 电器 、 建筑、 以塑料 产 品为例如 表 1 所示: 家居等行 业 提供工 程 塑料材 料、 高性 能复 合板材 、 P V C表 表1 2 0 1 2年常用几款塑料产品的年出入 量 皮、 聚 氨酯 系列 产 品和 系统解 决 方案 。在 十七 年 的发展 历 货 物 种 类 年 出库 量 年 入 库 量 年 末 库 存 年 末库 存 资 金 程 中, 公 司 客 户 已经遍 及 国 内各个 省 份和 地 区 , 同 时业 务
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联系与知识传递
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联系与知识传递摘要:在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中,生产商与供应商之间技术关联程度较高,随着技术变化速度加快,它们之间的知识传递问题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综合装配生产型供应链的产品特征、供应链组织结构、上下游成员间关系、知识传递的行为和知识创造,针对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知识传递问题构建了一个广泛的研究框架,并且对各个概念进行了细化分析,讨论了影响知识传递的重要因素和影响方式。
关键词:装配生产型供应链;知识传递;产品特征;组织结构;成员间关系一、引言近年来,技术变化越来越快,生产复杂产品的装配生产型行业逐渐受到学者的重视,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汽车等都是典型的生产复杂产品的装配生产行业。
这些复杂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活动要求供应链能够适应专业化和协同化。
传统的纵向集成型的集团企业形式逐渐不能适应技术的高速发展,取而代之的是由专注于独特能力的、纵向分离的企业组成的供应网络[1]。
与组织结构的变化相伴的是上下游伙伴间的共同参与和协作,复杂技术不可能由单个企业全盘掌握,而是依托一个包含供应链伙伴的网络存在和发展,伙伴之间共享一系列特定的知识并形成共同解决问题的模式[2]。
在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中,供应商生产并提供零部件,生产商把这些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双方具有明晰的分工。
但是,双方的知识存在一定的交集,特别是在创新活动中,双方拥有较多的―共有知识‖[3]。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双方任务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和双方知识之间的互补性[4]。
企业有获取供应链伙伴知识的要求,并且能够从中获利。
比如,1996年克莱斯勒公司从供应商获得的知识使其利润增长了2亿8000万美元[5]。
这说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知识传递问题很重要,企业是否需要获取供应链伙伴的知识?能否获取供应链伙伴的知识?以及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依据自己所处供应链的特点选择正确的知识传递战略,并制定相应的传递策略。
本文旨在构建一个研究框架,探讨装配生产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与知识传递之间的关系。
《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然而,由于资金短缺、融资难等问题,中小企业在创新发展方面常常面临诸多挑战。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和风险管理模式,对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为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供应链金融概述供应链金融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进行整合,为供应链中的企业提供全面、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这种金融模式以信用为基础,以供应链中的实际交易为依托,通过引入第三方物流、信息平台等机构,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融资方式,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融资效率。
三、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1. 融资支持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低成本的融资渠道,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这使得中小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发展。
2. 风险管理供应链金融通过整合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实现了风险共担。
这有助于中小企业更好地管理风险,降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稳定的内部环境。
3. 优化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通过引入第三方物流、信息平台等机构,优化了供应链管理。
这有助于中小企业更好地掌握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从而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好的外部条件。
四、作用机制与影响因素1. 作用机制供应链金融通过提供融资支持和风险管理,降低了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和财务风险,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资金保障。
同时,优化供应链管理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2. 影响因素(1)政策环境: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供应链协同:实现供应链上下游高效协同的有效途径_1
供应链协同:实现供应链上下游高效协同的有效途径供应链是一个重要的商业概念,它定义了如何在生产商、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之间协同工作以制造和交付产品和服务。
供应链协同是指全部相关方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以便实现协同决策、协同方案、协同执行和协同改进。
这种协同是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牢靠性和提高客户满足度。
供应链协同的重要性供应链协同是企业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它有助于加强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以实现更高效、更具竞争力的供应链。
以下是供应链协同的一些重要性:1. 提高供应链效率供应链协同可以关心企业优化生产方案、库存掌握和物流管理。
当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信息和资源得到共享并共同协作时,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整个供应链,削减铺张,提高效率。
2. 降低成本供应链协同有助于削减库存、降低物流成本和削减生产缺陷。
当企业能够削减铺张和库存时,他们可以节约成本并提高利润。
3. 增加牢靠性供应链协同可以提高供应链的牢靠性。
当企业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猜测需求时,他们可以更好地满意客户需求,从而提高客户满足度。
4. 提高客户满足度供应链协同可以关心企业更好地满意客户需求。
当企业能够精确地猜测需求并准时地供应产品和服务时,客户将更加满足。
供应链协同的有效途径要实现供应链协同,企业可以采纳以下方法:1. 采纳供应链管理软件供应链管理软件可以关心企业更好地掌握供应链。
这类软件可以关心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跟踪库存、物流和供应商性能,并供应实时数据和分析,以关心企业做出更好的决策。
2. 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合作关系可以关心企业更好地掌握供应链。
企业可以与供应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建立长期的关系,并与他们共享信息和资源,以实现更高效、更具竞争力的供应链。
3. 采纳猜测性分析猜测性分析可以关心企业更好地猜测需求和优化生产方案。
企业可以使用数据分析工具来分析历史数据、市场趋势和客户行为,以猜测需求和优化生产方案。
4. 采纳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可以关心企业更好地跟踪和管理供应链。
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上中下游产业定义及涉及范围
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上中下游产业定义及涉及范围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是指以太阳能光伏电池作为主要产品的一系列产业链。
它包括上游的硅原料、硅棒、硅片生产,中游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制造以及下游的组件制造和系统集成。
上游产业主要包括硅材料生产、硅棒生产和硅片生产。
首先,硅材料生产是指从硅源提取纯度高达99.9999%以上的多晶硅材料。
硅棒生产是将多晶硅材料通过熔融和延伸的过程制成直径更细的硅棒。
硅片生产是将硅棒切割成较薄的硅片,硅片上会进行光电转换。
中游产业主要是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制造过程。
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主要包括光伏电池的结构设计、硅片的切割、清洗和抛光、金属电极的沉积、光伏电池的硅胶封装等工序。
在这个阶段,各种材料和工艺的应用都对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游产业主要是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制造和系统集成。
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制造是将光伏电池片串联、并联组成能够产生较高电压和电流输出的光伏组件,包括玻璃、背板和框架等组件的组装。
系统集成是将光伏组件集成在一起,形成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支架、逆变器、配线盒等。
除了上中下游产业之外,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还涉及到的范围还包括研发和设计、销售和维护等环节。
在研发和设计方面,太阳能光伏电池企业需要不断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工艺的改良。
销售是将生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及其组件销售给国内外的设备制造商、工程商和分销商。
维护是提供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安装、维修和售后服务。
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的发展对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利用太阳能这种永无止境的清洁能源,而且还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量。
此外,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相关技术的进步,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因此,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被认为是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总体来说,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的上中下游产业定义和涉及范围涵盖了从硅材料生产到整个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设计、生产、销售和维护等全过程。
系统梳理公司供应链上下游供应关系
系统梳理公司供应链上下游供应关系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系统梳理公司供应链上下游供应关系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公司供应链上下游供应关系是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通过系统梳理公司供应链上下游供应关系,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在市场中的定位,找到优化供应链的方法,提高效率,节省成本,增加竞争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公司供应链上下游供应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系统梳理和管理。
1. 公司供应链的定义和构成公司供应链是指企业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客户之间共同组成的一个供应体系。
包括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多个环节。
公司供应链的构成可以分为上游供应链和下游供应链。
1.1 上游供应链上游供应链指的是公司从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等获取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上游供应链关系紧密,直接影响到公司生产和运营的效率。
管理好上游供应链可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1.2 下游供应链下游供应链是指公司与分销商、零售商等销售渠道之间的关系。
管理好下游供应链可以确保产品顺利推向市场,提高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下游供应链也需要与上游供应链紧密衔接,保持供应链的协调和稳定。
2. 公司供应链上下游供应关系的重要性公司供应链上下游供应关系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以下是供应链上下游供应关系的重要性:2.1 有效沟通供应链上下游关系的良好需要双方之间的有效沟通。
只有通过沟通,企业才能了解供应商和客户的需求,及时调整供应链策略和计划。
有效沟通可以减少信息失真和误解,提高工作效率。
2.2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系统梳理公司供应链上下游供应关系,企业可以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
新能源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竞争分析
新能源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竞争分析引言新能源行业是指能够替代传统能源、对环境友好且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领域。
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能源需求的增长,新能源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里迅速发展壮大。
这一行业涵盖了多种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在新能源的推动下,许多新的产业链和产业竞争也随之出现。
本文将对新能源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竞争进行详细分析。
产业链概述新能源行业的产业链涵盖了从能源生成、转化到能源利用和消费的全过程。
整个产业链可以从上游到下游划分为几个关键环节。
1. 能源原材料供应在新能源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关键是能源原材料的供应。
对于太阳能行业来说,硅材料是制造光伏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对于风能行业来说,风力发电机的核心元件是风轮。
这些原材料的供应和价格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链的成本和规模。
2. 能源转换和制造能源转换和制造环节是中游产业链的核心。
在这个环节中,原材料将被转化为最终的能源产品。
在太阳能行业中,硅材料将被制造成光伏电池板;在风能行业中,风轮将被制造成风力发电机。
能源分配和传输环节是将新能源产品从生产地点传送到使用地点的关键步骤。
这包括新能源发电站的布局、电力输送线路的铺设以及电力市场的分配。
4. 能源利用和消费能源利用和消费环节是新能源产业链的最后一环。
这包括将新能源输送到最终用户,如家庭、企业和机构,以满足能源需求。
上下游竞争分析上下游产业链竞争意味着不同环节的公司在供应链中相互竞争,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在新能源行业,上游供应商与下游需求方之间的竞争关系非常重要。
1. 上游供应商竞争在能源原材料供应环节,上游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上。
供应商必须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以确保最终产品的性能。
同时,他们也要竞相降低价格,以吸引下游制造商的合作。
2. 制造商竞争制造商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能源产品的制造工艺和效率上。
制造商需要不断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制造成本。
高效的生产流程和先进的技术将帮助制造商获得竞争优势。
上下游企业间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
上下游企业间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现代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巨大的竞争压力。
其中,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的核心之一,成为了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而上下游企业间供应链协同管理,更是实现供应链优化的关键所在。
一、现状分析目前,国内外许多企业中存在较为明显的供应链管理不协调的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的订单需求传递不及时或有误,上游企业的生产计划和生产能力无法迅速响应,导致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运转出现滞后。
这种供应链现象引发了企业各方面的难题,如库存高企、交货期延误、客户投诉等等。
同时,在实际操作中,上下游企业协同的确存在某些难点。
首先,双方的生产和运营管理体系可能存在差异,导致信息共享和交流不畅。
其次,有些产业结构不够完善,供应链中的环节断层比较明显,缺乏足够的机制来协调协作。
总之,对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供应链协同管理,我们需要找到有效的方法来改善现状。
二、实现上下游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方式1、完善供应链合同机制通过完善供应链合同机制,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和义务,并根据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加强对协议履行的监控和管理,从而确保上下游企业间供应链协作顺畅。
2、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在供应链协同管理过程中,及时有效的信息共享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应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双方数据的实时同步,减少信息流通成本,实现更加高效的管理操作。
3、共同制定供应链计划表制定一份共同的供应链计划表,明确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负责人和具体工作计划,协调产品的生产、质量、交付等关键节点。
4、开展供应链培训针对供应链协同管理,上下游企业应针对普通员工、管理人员等不同人群开展专业化的培训课程,打造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和技术人员队伍,实现供应链的优化管理。
5、建立供应链管理委员会针对供应链协同管理,上下游企业可以成立一个供应链管理委员会,由双方的相关负责人组成,负责协调和管理双方的供应链协同工作。
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
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在进行供应链管理时需要面对不断变化的风险挑战。
尤其是上下游企业在供应链关系中需要合作,同时也需要面对供应链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因此,探究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供应链风险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研究中的热门话题。
一、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概念供应链风险管理是指在企业供应链中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监控和应对的过程。
它旨在帮助企业减少因供应链问题带来的损失,保护企业的商誉和品牌形象,同时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
二、上下游企业间风险的来源1. 天然灾害天然灾害是企业供应链中最为常见的风险因素之一。
如地震、洪水、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不仅会影响企业原材料的采购,也会使企业生产、物流等环节受到影响,从而产生连锁反应。
2. 政策法规政策法规的变更和制定也会对企业的供应链造成风险影响。
例如新的贸易政策、新的税收政策等都可能影响企业的成本和收益。
同时,环保政策、业务执照的审批等也是影响企业供应链的重要因素。
3. 物流问题物流问题如运输延误、货运损坏等都会对企业的供应链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上下游企业之间供应链环节复杂,企业需要关注的物流问题的种类也繁多,因此物流问题成为企业供应链风险的常见来源。
4. 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包括企业的投资风险、资金困难、资金流动性等等。
它会使企业难以维持稳定的生产经营,更不用说对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供应链环节产生影响。
三、上下游企业间风险管理策略1. 建立合作的企业文化建立相互信任的企业文化是上下游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之一。
通过对风险的共同认知,上下游企业可以制定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2. 掌握供应链风险的信息企业需要借助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对供应链风险进行监控和数据分析。
只有充分了解风险信息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并制定具有实效性的风险管理策略。
3. 采用综合的风险管理方法在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时,企业需要采用多种综合的方法,包括风险预警、危机管理、保险保障等方面。
新能源技术如何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新能源技术如何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在当今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应对环境挑战的重要力量。
然而,要实现新能源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产业的蓬勃发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至关重要。
新能源产业链涵盖了从能源的开发、生产、存储、传输到应用的各个环节,只有这些环节紧密配合、协同发展,才能充分发挥新能源技术的潜力,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能源供应的稳定。
新能源技术的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的开采和加工,以及关键零部件和设备的制造。
以太阳能为例,硅矿石的开采和提纯是生产太阳能电池板的基础。
在这个环节中,需要提高原材料的供应稳定性和质量,同时降低开采和加工成本。
此外,生产高效的太阳能电池片、逆变器等关键设备也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
对于风能来说,叶片材料的研发、发电机的制造等都是上游产业的关键领域。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电芯制造技术等直接影响着车辆的续航里程和性能。
中游产业主要负责新能源产品的集成和组装,如太阳能组件的封装、风电机组的总装、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制造等。
这一环节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同时,中游企业要与上下游企业保持密切沟通,根据市场需求和上游供应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下游产业则聚焦于新能源的应用和市场推广,包括新能源发电的入网、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和充电设施的建设等。
下游企业需要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以促进新能源产品的广泛应用。
例如,电力公司要优化电网接入流程,提高新能源电力的消纳能力;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要建立完善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同时加快充电桩的布局和建设。
要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首先需要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
上下游企业之间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生产计划不协调、库存积压或供应短缺。
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平台,实时共享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生产进度等信息,可以大大提高产业链的响应速度和运作效率。
光伏产业上下游产业链
光伏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光伏产业是指利用太阳能将其转化为电能的产业,其上下游产业链包括光伏组件制造、硅片生产、多晶硅生产、砷化镓生产、太阳能电池片制造等。
以下将对光伏产业上下游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介绍。
一、太阳能电池片制造太阳能电池片是光伏发电的核心部件,也是整个光伏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其主要原料为硅材料,可以分为单晶硅和多晶硅两种。
其中单晶硅具有高效率和稳定性好的特点,但价格较高;而多晶硅则价格相对较低,但效率较低。
在太阳能电池片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切割、打磨、清洗等工艺步骤。
二、多晶硅生产多晶硅是太阳能电池片制造的主要原料之一,其主要来源为二氧化硅。
在多晶硅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高温还原法或气相淀积法将二氧化硅转化为纯度较高的多晶硅块状物。
三、单晶硅生产单晶硅是太阳能电池片制造的高端原料之一,其生产过程相对复杂。
首先需要将硅矿石经过冶炼、精炼等工艺步骤,得到纯度较高的硅锭。
然后再通过切割、抛光等工艺步骤,将硅锭制成单晶硅圆片。
四、砷化镓生产砷化镓是太阳能电池片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具有高效率和稳定性好的特点。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气相外延法或金属有机气相化学气相沉积法将砷化镓沉积在衬底上。
五、光伏组件制造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终输出电能的部分,其主要由太阳能电池片、支架、逆变器等组成。
在组件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焊接、包装、测试等工艺步骤。
六、逆变器制造逆变器是将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给家庭用电设备使用的关键设备。
其主要由直流输入端、交流输出端和控制电路组成。
在逆变器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电路设计、元器件选型、焊接等工艺步骤。
综上所述,光伏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十分复杂,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种材料。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渐降低,光伏发电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形式,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基于上下游供应链的资源配置研究
基于上下游供应链的资源配置研究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上下游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这一背景下,资源配置变得更加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基于上下游供应链的资源配置研究因此而产生。
二、上游供应链资源配置研究上游供应链是指的供应商和生产商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协作和协调对于一个企业的生产和运营至关重要。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一个企业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上游供应链资源配置方案。
下面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上游供应链资源配置进行介绍。
1. 供应商的评估和选择选择一个合适的供应商是成功的关键。
因此,企业必须在选择供应商之前进行彻底的供应商评估。
通过考虑各种因素,例如供应商的质量,交货时间,价格等等,企业可以从多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好的。
在选择之后,企业应该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关系,以确保资源的稳定而顺利地供应,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2. 资源分配资源分配是为了满足所有上游供应链的目标而采取的行动。
资源包括物质和人力资源。
在资源分配方案中,对于每个供应商的不同要求应制定不同的方案。
例如,对于某些供应商,企业可能需要提高库存水平,因为他们的交货时间较长,而对于其他供应商,则不需要增加库存水平。
因此,确保有针对性的资源分配可以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和运营成本。
3. 协调和沟通在上游供应链中,协调和沟通是成功的关键。
供应商、生产商要充分地沟通,共同制定生产计划等关键参数,从而确保交货时间和库存水平都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三、下游供应链资源配置研究下游供应链是指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
在下游供应链资源配置中,企业必须合理地配置资源,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下面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下游供应链资源配置进行介绍。
1. 产品生产和分发企业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及供应能力进行生产和分发。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应该优化生产和分发的流程,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率。
这涉及到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仓库管理、物流等等。
2. 服务水平企业的服务水平是关键因素之一,因为消费者需要保证所购买的产品能够及时到达且资质过硬。
深度解析光伏产业供应链金融模式
过去一年多的严重雾蕴已经引起社会上下的高度重视,有数据显示,过度依赖煤炭、石油等化石类资源的能源供应结构是导致雾蕴的重要原因。
发展光伏绿色新能源,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无疑是解决雾霜天气、缓解环境问题、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多次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措施。
2013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随后各相关部委就补贴、退税、电价、项目管理、并网以及融资等问题陆续出台配套政策,共同促进我国光伏终端应用的快速健康发展。
其中,针对光伏企业融资难问题,特别提出了要鼓励金融机构采取措施缓解光伏制造企业融资困难的建议。
上海市为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给出了实施方案,以促进上海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主要分析上海市的光伏产业供应链金融模式。
1、上海市光伏产业发展概况上海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
发展至今已有规模企业10多家,比如已经上市的卡姆丹克和超日科技,河北晶澳、无锡尚德、浙江正泰、内蒙山路也先后在上海设立光伏工厂,航天机电所属的上海太阳能科技公司和上海交大科技公司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总体来看,在规模上仍落后于江苏、江西、四川和河北等省份。
比如上海光伏产业的太阳电池产能规模仅有江苏省的1/15,甚至远小于河北、江西和四川这样经济规模远不如上海的省份。
在整个光伏产业中,上海从事光伏组件的生产厂家在各环节中数量是最多的,但产能合计也不到1GW的规模(占全国的3%)。
在光伏应用方面,尽管有一些公司在一些典型建筑如世博会、虹桥枢纽站等项目获得了一些示范性应用,但尚未形成规模。
尽管上海市政府对光伏产业的发展非常支持,有些政策出台甚至还超前于全国,但总体来看,上海市光伏产业的发展仍滞后于全国。
究其原因,除了土地资源受限和上海市环境要求较高外,广大中小光伏配套企业融资难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虽然多家商业银行为光伏企业投融资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投资多集中于龙头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融资较难。
新能源供应链行业报告
新能源供应链行业报告前言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新能源供应链行业扮演着将新能源产品从生产企业运送到最终用户的重要角色。
本报告将对新能源供应链行业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
一、行业概述新能源供应链行业是指将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各种新能源产品进行良好管理和物流运输的过程。
该行业包括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仓储和配送等环节,目的是为了保障新能源产品的顺利运输和交付。
二、市场现状1. 行业规模目前,全球新能源供应链行业规模庞大,市场持续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新能源供应链市场总额达到xx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xx亿元。
2. 市场竞争态势新能源供应链行业竞争激烈,主要竞争者包括国内外的物流企业、仓储企业、供应链管理企业等。
企业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创新能力方面展开激烈竞争,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三、行业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新能源供应链行业也面临着技术创新的机遇。
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降低成本,并为公司提供更有效的数据管理和决策支持。
2. 环境可持续性新能源供应链行业与环境保护紧密相关。
随着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企业加强了对新能源产品的绿色运输和环保包装的需求。
将环保理念融入供应链管理中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3. 跨界合作新能源供应链行业多元化发展已成为趋势,跨界合作带来了更多商机。
物流企业与新能源生产企业、市场营销公司等进行合作,可以形成协同效应,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四、主要挑战1. 运输成本新能源产品运输过程中的高成本一直是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
新能源产品的特殊性需要企业在运输时采用专门设备和技术,这会增加运输成本。
2. 售后服务新能源产品的售后服务关系到用户的满意度和品牌形象。
供应链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提供快速响应和高质量的售后服务,以满足用户需求。
五、发展建议1. 提高供应链的可视性和信息化水平,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供应链的数字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方案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方案一、引言供应链是指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最终用户在内的一系列企业之间的协作与合作。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供应链的有效运作对企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上下游企业需要积极合作,以确保物流和信息流的无缝衔接。
本文将探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方案的实施和效果。
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成功的供应链合作需要建立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
上下游企业应该共同制定合作目标,并建立互信、互惠和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双方应该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共同承担风险,并分享收益。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为供应链的协同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信息共享与沟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对于协同合作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平台和沟通渠道,双方可以及时分享关键信息,例如订单需求、库存情况和交货进度等。
信息共享的有效性将大大降低供应链中的信息延迟和错误,提高协同决策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
四、协同规划与预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可以共同制定协同规划和预测,以确保供应和需求的平衡。
通过共同制定销售预测和生产计划,双方可以减少库存积压和缺货情况,提高订单的准时交付率。
协同规划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利润率。
五、协同物流与配送供应链协同物流和配送是提高供应链效率的关键环节。
上下游企业可以共同制定物流计划并优化供应链的运输和配送流程。
通过协同物流,双方可以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提高订单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此外,协同物流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共享技术和创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可以共享技术和创新,以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
通过共同研发和创新,双方可以共同改进产品和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共享技术还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七、风险管理与应急响应上下游企业应共同制定风险管理和应急响应策略,以应对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和突发事件。
双方可以共同评估和管理供应链风险,例如原材料短缺、自然灾害和市场需求波动等。
产业链上下游和相关产业
产业链上下游和相关产业一、产业链上下游的概念和关系产业链是指一种由原材料、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一系列环节组成的产业体系,包括上游、中游和下游。
上游是指原材料和能源供应商,中游是指生产加工和制造商,下游是指产品的流通和销售商。
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
上游提供原材料和能源,中游进行生产加工,下游销售产品给最终消费者。
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协作与合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二、产业链上下游的特点和作用1. 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具有相互依赖性。
上游提供的原材料和能源是中游进行生产加工的基础,中游生产的产品又是下游销售的对象。
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作用,形成了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2. 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存在着分工合作和互利共赢的关系。
上游和中游之间的合作,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中游和下游之间的合作,能够实现产品的快速流通和销售。
通过分工合作,各个环节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 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关系对整个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上游的原材料供应能力和质量,直接影响到中游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中游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决定了下游销售的市场竞争力。
产业链上下游的协作与合作,能够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三、产业链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影响除了产业链上下游之外,还有一些与产业链相关的产业,它们与产业链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1. 原材料产业:原材料产业是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它提供原材料和能源供应,是产业链的基础。
原材料产业的发展状况和供应能力,直接影响到中游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加工制造产业:加工制造产业是产业链的中游环节,它进行生产加工和制造,将原材料转化为产品。
加工制造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技术能力,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3. 流通销售产业:流通销售产业是产业链的下游环节,它负责产品的流通和销售。
流通销售产业的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决定了产品的销售情况和市场份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着重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进行研究,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运用案例分析方法,考察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中企业间相互关系,认为企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环境的变化以及公司战略的改变是动态变化的,根据交易性质的不同,企业会选择不同的治理结构,或为市场治理结构,或为双方治理结构,或为纵向一体化治理结构。
【关键词】供应链;企业关系【作者简介】汤梅,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研究生。
一、文献回顾科斯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详细阐述了企业的本质,认为“企业的本质特征是对市场的替代”。
科斯认为,在存在交易成本的情况下,企业作为一种科层组织,通过组织内部的协调机制替代依靠市场的价格机制,从而节约了交易成本。
企业内部的边际组织成本与市场交易成本的对比大小决定了企业的规模或边界。
科斯这一理论在企业和市场之间划出了一道清晰的界限,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与市场之间存在大量的中间组织或企业间组织。
威廉姆森(1979,1985)深化了科斯的思想,把交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交易成本就是经济系统的运行成本,包括合同签订之前的成本以及合同签订之后的成本。
在假定人的行为具有“有限理性”和“投机”的基础上,从“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个维度刻画交易的性质,应该依据不同的交易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治理结构。
决定实行纵向一体化(即企业)的主要因素是资产专用性条件,实行纵向一体化的主要目的在于节约交易成本。
双方治理以及三方治理的交易结构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中间性组织的两种模式。
Williamson 认为它是比市场更有效、比企业更灵活的协调方式,从而将“企业-市场”两分法推向“企业-中间性组织-市场”三分法。
胡汉辉等认为中间性组织优势来源于其多种契约安排的组合与协调,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两种组织系统在运作中都综合运用了市场和科层组织两种资源配置机制,是中间性组织的典型代表模式。
此外关于中间性组织的称呼还有战略网络、企业联盟、虚拟企业、网络组织等。
从公司战略角度来看,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签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关系研究———以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为例文/汤梅地跨国企业就会因为被发现的风险增加而减少转让定价避税行为,从而从源头上解决转让定价问题。
参考文献[1]施峰.关于资产转让定价法律问题的研究[J].枣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2]朱青.国际税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陈少克.转让定价理论研究综述[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4期.[4]刘伟.外资企业转让定价避税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沈阳市实证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08年第12期.[5]李丽冰.企业转让定价的策略[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8年第6期.[6]王金辉.我国转让定价税制改革的现状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2期.[7]徐怡红,李婧坤.完善我国预约定价制的思考[J].改革之窗,2008年第4期.(责任编辑:华明)经济论坛Economic ForumApr.2009 Gen.456No.82009年4月总第456期第8期·102·图1光伏太阳能产业现状概述约合作形成伙伴关系,可以帮助企业拥有更多资源,获得竞争力。
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View)理论认为企业是通过累积和控制战略性资源获得自身竞争优势的。
独特的社会关系网络构成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资源,从而使企业在生产、营销和渠道网络等方面拥有独特能力。
供应链是指在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
李季芳认为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对节点企业战略合作关系的管理,供应链中,核心企业是供应链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核心企业选择战略伙伴企业,而战略伙伴企业则围绕核心企业来开展业务,充当核心企业的辅助工具。
当前企业参与国际市场通常有几种模式,如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契约式进入、跨国战略联盟等。
国际市场的进入模式被理解为一种制度安排,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具体选择何种形式的制度安排将取决于交易的性质以及交易成本的大小。
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企业之间签订的契约通常是不完全契约。
签约之后由于环境的变化公司战略随之变化,势必改变原有的企业间相互关系,因此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
依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关系的一系列的假设,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这些假设正确与否。
二、提出假设Thompson (1967)将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划分为三类,一是通过集合,松散联系在一起,形成规模后,能获得单个企业因规模限制而无法获得的资源;二是一种供应链关系,一方的投入是另一方的产出,企业之间通过协作,可以获得强大的生产力;三是双向互惠关系,一方的投入依赖另一方的产出,反之亦然,如中小企业共同开发新产品,通过循环互动,整合独特而互补的资源,共同促进产品创新,这是单个企业难以做到的。
Luiz F.M esquita &Sergio zzarini (2008)进一步将关系治理下的企业关系分为两类,一是水平联系,企业从事相同的产业环节或者生产互补性的产品;二是纵向联系,企业在同一产业链上进行纵向分工协作。
根据Williamson 的交易成本理论,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采用出口形式的交易,通过买和卖签订一次性的合同,属于市场治理结构,资产专用性非专用的,可以很容易找到替代,交易频率为偶然性的;合同进入模式,属于双方治理模式,资产专用性为混合式的,交易频率为经常性的;投资进入模式,属于统一治理模式,进行纵向一体化,资产专用性为高度专用性的,交易频率为经常。
假设2:由于环境的变化以及公司战略的改变,供应链上下游之间企业关系是动态变化的。
三、案例分析1.行业背景介绍。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包括多晶硅原料生产、硅棒/硅锭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组件封装、光伏产品生产和光伏发电系统,其他与产业链相关联的产业有专用设备制造等,其中太阳能电池是最重要的生产环节。
目前国内有500多家光伏企业和研发单位,但产业链各个生产环节差别较大,行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下游,详细特征如图1所示。
简单地说,中国太阳能企业“两头在外”,在整个太阳能产业链中,上游硅原料和下游用户都在国外,只有中间加工环节在国内。
一旦上下游波动,中间环节容易受到挤压。
2.企业层面相互关系。
目前国内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共有10家,其中8家在美国上市,2家在伦敦上市。
江西赛维和浙江昱辉从事的业务属太阳能产业链的上游硅锭以及硅片生产,其他从事的业务均属太阳能中下游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制造和光伏产品生产,其中无锡尚德的发展最受瞩目。
由于组件制造及光伏产品技术资金门槛很低,国内很多企业均涉足这一业务,因此同业竞争相当激烈。
竞争一方面可以促进企业提高效率,另一方·103·面企业之间水平联系助于产品的创新,同类企业数量增多后,形成一定的规模,能够获得单个企业无法获得的资源。
加之国内劳动力成本低廉,在国际市场上表现为在这一业务方面区域竞争力强大,目前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国。
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方式主要是出口,客户往往根据市场需求,挑选供应商后,签订短期性合同,供应商交货后交易即告结束。
硅锭和硅片生产以及太阳能电池制造往往需要巨额的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资产专用性很高。
以无锡尚德为例,为了保证原料的供应,向上游延伸,一方面援建两家硅棒切片厂,另一方面和江西赛维签订长期性供货合同,采用双边治理模式,共同应对风险,降低了不确定性,同时也与德国和日本两家上游厂商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避免了只有单一供应商的风险。
下游方面,也进行组件制造和光伏产品生产,以低价产品销售的方式即出口进入欧洲,进入日本则采用并购,通过对日本太阳能组件资源整合的方式避开了日本固有的市场壁垒。
太阳能电池产业的发展壮大也需要一大批企业加盟形成规模效应,无锡尚德作为领头企业很注重同业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科技创新。
只有产业发展壮大后才能获得更多的政府政策支持。
不同的企业选择的战略不同,企业间的关系也不同。
浚鑫科技从事的最初业务是太阳能电池片,而后拓展到后端组件生产和光伏工程,产品出口进入主要目的地欧洲。
与很多太阳能电池向上游纵向延伸不同,浚鑫科技选择向下游拓展。
2007年7月浚鑫科技在伦敦上市,上市3个月后,浚鑫科技(欧洲)公司在瑞士成立,从光伏制造商向太阳能电站运营商和光伏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拓展。
目前已在德国和西班牙兴建了11座中小型太阳能发电站,由于受政府政策鼓励,可以拿到政府补贴。
本土化运作缩短了与当地公司的差距,也能够更好地利用国内成熟的产业链资源。
这种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属于投资进入,进行纵向一体化。
四、结束语本文着重分析了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间相互关系。
可以看出,企业之间不仅需要竞争也需要合作。
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促进了技术创新,而且通过松散集合形成一种水平联系,可以形成规模效应,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国内产业的竞争力。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假设1,如无锡尚德的太阳能电池选择出口方式进入欧洲市场,属于市场治理模式;浚鑫科技在欧洲注册公司,兴建中小型太阳能发电站就属于投资进入方式,向下游产业延伸;无锡尚德收购日本公司同样属于投资进入,实行纵向一体化。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则验证了假设2,如无锡尚德援建两家硅棒切片厂属于供应链上下游的纵向一体化,江西赛维与无锡尚德签订长期供货合同也属于双方治理模式。
因此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随环境及公司战略的变化而动态变化的。
企业应根据交易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治理结构,或为市场治理结构,或为双方治理模式,或为纵向一体化治理结构。
参考文献[1]R onald Coase,1937,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a, November4(4).[2]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胡汉辉,周晔,刘怀德.地方产业成长的组织模式选择-兼论产业集群与企业集团的比较,臧旭恒林平编:现代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4.[4]Douglas R.Gress&Jessie P.H.Poon.(2007)Firm Networks and Korean Subsidia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Growth and Change38(3):396-418[5]Olalla,M.1999.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and human resources.International Advances on Economic R esearch5: 84-92.[6]李季芳,供应链管理下的战略合作企业关系探讨[J].山东经济2008(5).[7]李冰洁,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理论述评[J].宁夏大学学报2006(4).[8]Thompson,J.D.1967Organizations in action:Social science bases of administration.New York:McGraw-Hill.[9]Luiz F.Mesquita&Sergio zzarini(2008)Horizontal and Vertical R elationships in Developing Economies: Implications for SMEs’Access to Global Market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51(2).[10]王志乐.2007走向世界的中国跨国公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2.(责任编辑:华明)·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