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05

合集下载

建设部 建质[2005]26号文附件: 建筑业10项新技术

建设部 建质[2005]26号文附件: 建筑业10项新技术

建设部建质[2005]26号文附件: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建筑业10项新技术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 桩基新技术1.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1.2 长螺旋水下灌注成桩技术1.2 地基处理技术1.2.1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1.2.2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1.2.3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技术1.2.4 强夯法处理大块石高填方地基1.2.5 爆破挤淤法技术1.2.6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3 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1.3.1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1.3.2 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1.3.3 组合内支撑技术1.3.4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3.5 冻结排桩法进行特大型深基坑施工技术1.3.6 高边坡防护技术1.4 地下空间施工技术1.4.1 暗挖法1.4.2 逆作法1.4.3 盾构法1.4.4 非开挖埋管技术2.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2.1 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2.2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3 混凝土耐久性技术2.4 清水混凝土技术2.5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6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3. 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3.1 高效钢筋应用技术3.1.1 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3.2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3.2.1 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3.2.2 HRB400钢筋焊接网3.2.3 焊接箍筋笼3.3 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3.4 预应力施工技术3.4.1 无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3.4.2 有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3.4.3 拉索施工技术4. 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4.1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4.2 早拆模板成套技术4.3 液压自动爬模技术4.4 新型脚手架应用技术4.4.1 碗扣式脚手架应用技术4.4.2 爬升脚手架应用技术4.4.3 市政桥梁脚手架施工技术4.4.4 外挂式脚手架和悬挑式脚手架应用技术5. 钢结构技术5.1 钢结构CAD设计与CAM制造技术5.2 钢结构施工安装技术5.2.1 厚钢板焊接技术5.2.2 钢结构安装施工仿真技术5.2.3 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型钢构件的滑移施工技术5.2.4 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跨度钢结构的整体顶升与提升施工技术5.3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5.4 预应力钢结构技术5.5 住宅结构技术5.6 高强度钢材的应用技术5.7 钢结构的防火防腐技术6. 安装工程应用技术6.1 管道制作(通风、给水管道)连接与安装技术6.1.1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6.1.2 给水管道卡压连接技术6.2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6.3 电缆安装成套技术6.3.1 电缆敷设与冷缩、热缩电缆头制作技术6.4 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6.4.1 通信网络系统6.4.2 计算机网络系统6.4.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6.4.4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6.4.5 安全防范系统6.4.6 综合布线系统6.4.7 智能化系统集成6.4.8 住宅(小区)智能化6.4.9 电源防雷与接地系统6.5 大型设备整体安装技术(整体提升吊装技术)6.5.1 直立单桅杆整体提升桥式起重机技术6.5.2 直立双桅杆滑移法吊装大型设备技术6.5.3 龙门(A字)桅杆扳立大型设备(构件)技术6.5.4 无锚点推吊大型设备技术6.5.5 气顶升组装大型扁平罐顶盖技术6.5.6 液压顶升拱顶罐倒装法6.5.7 超高空斜承索吊运设备技术6.5.8 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提升(滑移)大型设备与构件技术6.6 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与评估6.6.1 系统检测6.6.2 系统评估7. 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7.1 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术7.1.1 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7.1.2 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7.1 3 节能型建筑检测与评估技术7.2 新型空调和采暖技术7.2.1 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术7.2.2 供热采暖系统温控与热计量技术7.3 预拌砂浆技术8 建筑防水新技术8.1 新型防水卷材应用技术8.1.1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技术8.1.2 自粘型橡胶沥青防水卷材8.1.3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包括合成橡胶类防水卷材和合成树脂类防水片(卷)材8.2 建筑防水涂料8.3 建筑密封材料8.4 刚性防水砂浆8.5 防渗堵漏技术9 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9.1 施工过程测量技术9.1.1 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9.1.2 施工放样技术9.1.3 地下工程自动导向测量技术9.2 特殊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9.2.1 深基坑工程监测和控制9.2.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和控制9.2.3 大跨度结构施工过程中受力与变形监测和控制10 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10.1 工具类技术10.2 管理信息化技术10.3 信息化标准技术。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年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年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目录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41.1. 桩基新技术 41.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41.1.2. 长螺旋水下灌注成桩技术 51.2. 地基处理技术51.2.1.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 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5 1.2.2.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61.2.3.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技术71.2.4. 强夯法处理大块石高填方地基81.2.5. 爆破挤淤法技术81.2.6.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 121.3. 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131.3.1.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131.3.2. 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141.3.3. 组合内支撑技术141.3.4.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41.3.5. 冻结排桩法进行特大型深基坑施工技术 151.3.6. 高边坡防护技术161.4. 地下空间施工技术171.4.1. 暗挖法 171.4.2. 逆作法 181.4.3. 盾构法 181.4.4. 非开挖埋管技术19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192.1. 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192.2.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02.3. 混凝土耐久性技术202.4. 清水混凝土技术212.5.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22.6.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233.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253.1. 高效钢筋应用技术253.1.1. HRB400 级钢筋的应用技术253.2.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253.2.1. 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253.2.2. HRB400 钢筋焊接网263.2.3. 焊接箍筋笼273.3. 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273.4. 预应力施工技术283.4.1. 无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 283.4.2. 有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 283.4.3. 拉索施工技术294.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294.1.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294.2. 早拆模板成套技术304.3. 液压自动爬模技术314.4. 新型脚手架应用技术324.4.1. 碗扣式脚手架应用技术 324.4.2. 爬升脚手架应用技术334.4.3. 市政桥梁脚手架施工技术344.4.4. 外挂式脚手架和悬挑式脚手架应用技术 345.钢结构技术355.1. 钢结构CAD 设计与CAM 制造技术 355.2. 钢结构施工安装技术365.2.1. 厚钢板焊接技术365.2.2. 钢结构安装施工仿真技术365.2.3. 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型钢构件的滑移施工技术365.2.4. 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跨度钢结构的整体顶升与提升施工技术37 5.3.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375.4. 预应力钢结构技术385.5. 住宅结构技术385.6. 高强度钢材的应用技术385.7. 钢结构的防火防腐技术396.安装工程应用技术 406.1. 管道制作(通风、给水管道)连接与安装技术406.1.1.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406.1.2. 给水管道卡压连接技术 406.2. 管线布臵综合平衡技术416.3. 电缆安装成套技术426.3.1. 电缆敷设与冷缩、热缩电缆头制作技术 426.4. 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 426.4.1. 通信网络系统426.4.2. 计算机网络系统436.4.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436.4.4.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436.4.5. 安全防范系统446.4.6. 综合布线系统446.4.7. 智能化系统集成446.4.8. 住宅(小区)智能化446.4.9. 电源防雷与接地系统446.5. 大型设备整体安装技术(整体提升吊装技术) 446.5.1. 直立单桅杆整体提升桥式起重机技术446.5.2. 直立双桅杆滑移法吊装大型设备技术456.5.3. 龙门(A 字)桅杆扳立大型设备(构件)技术456.5.4. 无锚点推吊大型设备技术466.5.5. 气顶升组装大型扁平罐顶盖技术466.5.6. 液压顶升拱顶罐倒装法 476.5.7. 超高空斜承索吊运设备技术476.5.8. 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提升(滑移)大型设备与构件技术 486.6. 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与评估496.6.1. 系统检测496.6.2. 系统评估497.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497.1. 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术 497.1.1. 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497.1.2. 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527.1.3. 节能型建筑检测与评估技术537.2. 新型空调和采暖技术547.2.1. 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术 547.2.2. 供热采暖系统温控与热计量技术567.3. 预拌砂浆技术578.建筑防水新技术598.1. 新型防水卷材应用技术598.1.1.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技术598.1.2. 自粘型橡胶沥青防水卷材598.1.3.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包括合成橡胶类防水卷材和合成树脂类防水片(卷)材608.2. 建筑防水涂料608.3. 建筑密封材料618.4. 刚性防水砂浆628.5. 防渗堵漏技术629.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639.1. 施工过程测量技术639.1.1. 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639.1.2. 施工放样技术649.2. 特殊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659.2.1. 深基坑工程监测和控制 659.2.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和控制669.2.3. 大跨度结构施工过程中受力与变形监测和控制6610.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 6710.1. 工具类技术6710.2. 管理信息化技术 6810.3. 信息化标准技术 69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桩基新技术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在钢筋笼上预埋注浆管和注浆阀,在成桩后一定时间内实施桩侧和桩底后注浆,一是加固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二是对桩底和桩侧一定范围的土体通过渗入(粗粒土)、劈裂(细粒土)和压密(非饱和松散土)注浆起到加固作用,从而增强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沉降。

2005年建设部发布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2005年建设部发布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2005年建设部发布新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1 地基基础和一下空间工程技术1.1桩基新技术1.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1.2长螺栓旋水下灌注成桩技术。

1.2地基处理技术1.2.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GFG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1.2.2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1.2.3真空顶压法加固软基技术1.2.4强夯法处理大块石高填方地基1.2.5爆破齐淤法术1.2.6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3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术技术1.3.1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1.3.2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1.3.3组合内支撑技术1.3.4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3.5冻结排桩法进行特大深基坑施工技术1.3.6高边坡防护技术1.4地下空间施工技术1.4.1暗挖法1.4.2逆作法1.4.3盾构法1.4.4非开挖埋管技术2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2.1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2.2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3混凝土耐久性技术2.4清水混凝土技术2.5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6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3 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3.1高效钢筋应用技术3.1.1 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3.2.1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3.2.2 HRB400钢筋焊接网3.2.3焊接箍筋笼3.3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3.4预应力施工技术3.4.1无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3.4.2有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3.4.3拉索施工技术4 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4.2早拆模板成套技术4.3液压自动爬模技术4.4新脚手架应用技术4.4.1碗扣式脚手架应用技术4.4.2爬升脚手架应用技术4.4.3市政桥梁脚手架施工技术4.4.4外挂脚手架和悬挑脚手架应用技术5 钢结构技术5.1钢结构CAD设计与CAM制造技术5.2钢结构施工安装技术5.2.1厚钢板焊接技术5.2.2钢结构安装施工仿真技术5.2.3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型钢构件的滑移施工技术5.3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5.4预应力钢结构技术5.5住宅结构技术5.6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5.7钢结构的防火防腐技术6 安装工程应用技术6.1管道制作(通风、给水管道)连接与安装技术6.1.1金属矩形风管薄板钢板法兰连接技术6.1.2给水管道卡压连接技术6.2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6.3电缆安装成套技术6.3.1电缆敷设与冷缩、热缩电缆头制作技术6.4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6.4.1通信网络系统6.4.2计算机网络系统6.4.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6.4.4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6.4.5安全防范系统6.4.6综合布线系统6.4.7智能化系统集成6.4.8住宅(小区)智能化6.4.9电源防雷与接地系统6.5大型设备整体安装技术(整体提升吊装技术)6.5.1直立单桅杆整体提升桥式其重机技术6.5.2直立双桅杆滑移法吊装大型设备技术6.5.3龙门(A字)桅杆扳立大型设备(构件)技术6.5.4无锚点推吊大型设备技术6.5.5气顶升组大型扁平灌顶盖技术6.5.6液压顶升拱顶灌倒桩法6.5.7超高空斜承索吊运设备技术6.5.8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提升(滑移)大型设备与构件技术6.6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和评估6.6.1系统检测6.6.2系统评估7 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7.1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术7.1.1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7.1.2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7.1.3节能型建筑检测评估技术7.2新型空调和采暖技术7.2.1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术7.2.2供热采暖系统温控与热计量技术7.3预拌砂浆技术8 建筑防水新技术8.1新型防水卷材应用技术8.1.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技术8.1.2自粘型橡胶沥青防水卷材8.1.3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包括合成橡胶类防水卷材和合成树脂类防水片(卷)材8.2建筑防水涂料8.3建筑密封材料8.4刚性防水砂浆8.5防渗堵漏技术9 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9.1施工过程测量技术9.1.1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9.1.2施工放样技术9.1.3地下工程自动导向测量技术9.2特殊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9.2.1深基坑工程监测和控制9.2.2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和控制9.2.3大跨度结构施工过程中受力与变形监测和控制10 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10.1工具类技术10.2管理信息化技术10.3信息化标准技术。

2005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之七

2005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之七

2005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之七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7.1 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术7.1.1 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㈠各种砌块施工中防止裂缝的控制技术(1) 主要技术内容国内生产的砌块有:①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②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③混凝土夹心聚苯砌块④凯福298(Core-Fill500)砌块体系应该说目前国内生产各种类型的砌块从技术到生产工艺都是比较成熟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砌筑质量较差:砌体灰缝不实产生裂缝;砌体与钢筋混凝土墙之间产生裂缝;砌筑砂浆是普通砂浆,在灰缝处形成冷桥易结露等问题。

砌筑时,要提前将砌块浇水湿润,砌筑时还应适当湿水,严禁干砌块上墙,避免砂浆水分被砌块过快吸干,降低砂浆的强度;砌筑时一边砌筑一边勾缝补缝,使灰浆饱满,重点做好砌体与钢筋混凝土墙之间的接缝处理,砌块砌完后应静置一段时间,待结构变形稳定后再将框架梁底与砌块之间的缝隙填实,再对所有的灰缝进行二次勾缝。

也可在砌筑灰浆初凝时喷涂防裂剂,如YH-2 型砂浆防裂剂,可有效防止裂纹的产生。

对有暗箱、线盒、线管和钢筋混凝土墙(或框架梁)的地方,应在抹灰前锭铺密目钢网片,防止抹灰空鼓裂缝;抹灰前对基层进行界面处理,提高界面的粘和力,防止空鼓和开裂。

轻质砌块的砌筑砂浆,应使用轻质保温砂浆,减少冷桥,提高砌体的保温性能。

(2) 技术指标砌体裂缝的宽度以小于0.2mm 以下。

(3) 适用范围可适用于砌块结构的所有建筑的外墙和内填充墙。

所有砌块的热工性能均可参考《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JGJ/T14- 2004。

(4) 已应用的典型工程应用的典型工程有京东方生活配套楼、北京新宫新村住宅楼、汇龙森国际科技园、大雄郁金香舍和未来假日花园、丰台的世嘉丽晶小区、加来小镇、中国建筑文化中心、科技部节能示范楼等。

㈡膨胀聚苯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1) 主要技术内容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保温体系由自熄型模塑聚苯板、锚栓(必要时使用)、聚合物砂浆、抹面胶浆和耐碱网布及涂料等材料组成,置于建筑物外墙外侧的保温及饰面系统。

建筑业10项新技术

建筑业10项新技术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在当今社会,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一直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为建筑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提高了建筑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建筑业的 10 项新技术。

一、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的稳固至关重要。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通过在灌注桩成桩后,将水泥浆注入桩端和桩侧,有效地提高了桩的承载力,减少了桩的沉降量。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则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桩质量高、无污染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在深基坑支护和地下空间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地止水和挡土,保证施工安全。

二、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和良好的工作性能。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可以在无需振捣的情况下自流平并填充模板,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噪音污染。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提高了建筑物的耐久性。

三、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高强钢筋的应用可以减少钢筋用量,降低工程造价。

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具有连接强度高、施工速度快、质量稳定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

有粘结预应力技术和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大跨度结构和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四、新型模板及脚手架技术铝合金模板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周转次数多等优点,能够提高混凝土成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爬升模板技术适用于高层建筑施工,能够随着建筑物的升高自动爬升,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盘扣式脚手架具有搭设速度快、稳定性好、承载力高等优点,已逐渐取代传统的脚手架。

五、钢结构技术钢结构具有强度高、重量轻、施工速度快等优点。

钢结构深化设计与物联网应用技术可以实现对钢结构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钢结构智能测量技术通过使用先进的测量设备和软件,能够准确地测量钢结构的尺寸和位置,保证安装精度。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具体内容)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具体内容)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桩基新技术1.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 主要技术内容在钢筋笼上预埋注浆管和注浆阀,在成桩后一定时间内实施桩侧和桩底后注浆,一是加固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二是对桩底和桩侧一定范围的土体通过渗入 (粗粒土)、劈裂 (细粒土) 和压密 (非饱和松散土) 注浆起到加固作用,从而增强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沉降。

在优化工艺参数的条件下,可使单桩承载力提高40%—120%,粗粒土增幅高于细粒土,软土增幅最小,桩侧桩底复式注浆高于桩底注浆;桩基沉降减小30%左右。

(2) 技术指标根据地层性质、桩长、承载力增幅和桩的使用功能 (抗压、抗拔) 等因素,灌注桩后注浆可采用桩底注浆、桩侧注浆、桩侧桩底复式注浆。

主要技术指标为:浆液水灰比:地下水位以下0.45—0.7,地下水位以上0.7~0.9最大注浆压力:软土层2 MPa,软土层4—8 MPa,风化岩10—16MPa.注浆水泥量: G c=αp d(桩端)+αs nd(桩侧)αp=1.5—1.8,,αs=0.5—0.7n—桩侧注浆断面数 d一桩径(m)实际工程中,以上参数根据土的类别、土的饱和度、桩的尺寸、承载力增幅等因素适当调整,并通过现场试注浆最终确定.(3)适用范围适用于泥浆护壁钻、挖孔灌注桩及干作业钻、挖孔灌注桩。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该技术已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州、汕头、武汉、宜春、济南、廊坊、西宁、西安、德州、哈尔滨等地200余项高层、超高层建筑桩基工程中应用,经济效益显著,据对80项工程的初步统计,节约工程投资1.5亿元以上。

对于单桩混凝土体积8—20m‘的桩,每根可节约造价0.2—0.8万元,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该技术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研发获2项发明专利,2000年建设部认定其为国家工法。

1.1.2长螺旋水下灌注成桩技术(1) 主要技术内容长螺旋水下成桩技术是采用长螺旋钻机钻孔至设计标高,利用混凝土泵将混凝土从钻头底压出,边压灌混凝上边提钻直至成桩,然后利用专门振动装置将钢筋笼一次插入桩体,形成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建筑业10项新技术(详细)

建筑业10项新技术(详细)

建筑业10项新技术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2)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 (2)1.4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 (3)1.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 (4)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5)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6)1.8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 (7)1.9逆作法施工技术 (8)※※※※※ (11)1.10爆破挤淤法技术 (11)1.11高边坡防护技术 (14)1.12非开挖埋管技术 (17)1.13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 (19)1.14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 (20)1.15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 (21)1.16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 (22)2混凝土技术 (26)2.1高耐久性混凝土 (26)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28)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30)2.4轻骨料混凝土 (31)2.5纤维混凝土 (33)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35)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38)2.8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接受施工技术 (40)3钢筋及预应力技术 (46)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46)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47)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47)3.4无粘结预应力技术 (48)3.5有粘结预应力技术 (49)3.6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 (50)3.7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 (52)3.8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52)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 (56)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56)4.2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 (57)4.3塑料模板技术 (59)4.4组拼式大模板技术 (61)4.5早拆模板施工技术 (63)4.6液压爬升模板技术 (64)4.7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 (66)4.8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安装施工技术 (67)4.9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 (69)4.10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 (71)4.11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 (74)4.12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 (76)※※※※※ (76)4.13预制箱梁模板技术 (78)4.14挂篮悬臂施工技术 (80)4.15隧道模板台车技术 (82)4.16移动模架造桥技术 (85)5钢结构技术 (88)5.1深化设计技术 (88)5.2厚钢板焊接技术 (89)5.3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 (90)5.4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 (90)5.5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92)5.6住宅钢结构技术 (93)5.7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 (94)5.8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 (95)5.11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 (95)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97)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97)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98)6.3变风量空调系统技术 (99)6.4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 (101)6.5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 (102)6.6薄壁不锈钢管道新型连接技术 (103)6.7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 (107)6.8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 (108)6.9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 (110)6.10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 (111)※※※※※ (114)6.11大型储罐施工技术 (114)7绿色施工技术 (129)7.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 (129)7.2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术 (130)7.3预拌砂浆技术 (132)7.4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 (133)7.5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 (134)7.6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 (136)7.7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 (140)7.8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 (142)7.9铝合金窗断桥技术 (143)7.10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 (141)7.11供热计量技术 (141)7.12建筑外遮阳技术 (144)7.13植生混凝土 (141)7.14透水混凝土 (144)8防水技术 (148)8.1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 (148)8.2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 (152)8.3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 (156)8.4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 (157)8.5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 (161)8.6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非固化型防水粘结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 (163)8.7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 (168)9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 (171)9.1消能减震技术 (171)9.2建筑隔震技术 (172)9.3混凝土构件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 (173)9.4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 (173)9.5结构无损拆除技术 (174)9.6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拆除技术 (175)9.7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177)9.8结构安全性监测(控)技术 (177)9.9开挖爆破监测技术 (177)9.10隧道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 (177)9.11一机多天线GPS变形监测技术 (177)10信息化应用技术 (181)10.1虚拟仿真施工技术 (181)10.2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 (182)10.3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 (183)10.4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 (183)10.5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 (185)10.6建设项目资源计划管理技术 (186)10.7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 (187)10.8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 (188)注:第1、4、6项“※”下的子项技术,主要适用于房建外的其他土木领域。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之四——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之四——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

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4.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清水混凝土是指成型后的混凝土表面不作任何装饰,以混凝土自然表面为饰面或表面直接作涂料等饰面的混凝土。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是指模板设计和应用能确保混凝土表面质量、外观效果达到清水混凝土质量要求。

(1)主要技术内容①清水混凝土模板设计与制作技术1)清水混凝土模板设计必须满足强度、刚度和混凝土平整度的要求,保证拼缝严密无错台,装拆方便,周转使用次数多2)清水混凝土模板采用材料应轻质高强,工艺性强,符合环保要求;3)清水混凝土模板设计应做到模饭分块、对拉螺栓孔眼排列规律整齐,几何尺寸精确,互换性好,面板平整光洁;4)清水混凝土模板设计必须做出详细的支模节点设计和模板构造设计。

②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1)清水混凝土模扳施工必须编制模板施工方案和操作工艺;2)墙体模板应组拼成大模扳,整体吊装施工;柱梁模板也可采用整体预制安装,整体脱模和整体转移的“三整体”组拼方式;3)采取“小流水段”施工工艺,缩小施工工作面,减少模板配置量,达到加快施工速度、缩短工期、减少施工费用的目的;4)选择脱模剂应利于脱模,外观效果满足清水混凝土质量要求。

(2)主要技术指标①清水混凝土模板可选用无框木(竹)胶合板模板,钢框胶合板模板,木框胶合板模板、全钢大模板等,当前应重点推广应用全钢大模板,积极开发钢框胶合板模板;②墙体模板承受混凝土侧压力应达到60kN/m2,柱模板承受混凝土侧压力应达到80kN/m2;③采用复膜木(竹)胶合板模板,周转使用次数应达到10次以上,逐步淘汰散装散拆的落后施工工艺。

(3)适用范围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级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工程构筑物、铁路工程的桥头建筑和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等。

(4)应用典型工程海南凤凰机场高级公共建筑框架结构九江长江大桥桥头堡高级公共建筑剪力墙结构首都机场停车楼高级公共建筑框架结构联想生产厂房工业广房框剪结构南水北调工程1标段水利工程涵洞天津城市环城快速路公路工程全现浇箱型梁健翔新村B座住宅工程剪力墙结构4.2早拆模板成套技术早拆模板技术是指楼板模板浇筑3~4天后,混凝土强度达到没计强度的50%以上时,可敲击早拆柱头,提前拆除横楞和模拆,而柱头顶板仍然支顶着现浇楼板,直到混凝土强度达到符合规范允许拆模数值为止的模板施工技术。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简介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简介



同时建设部还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五批“建设 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申报工作的通 知》,启动了第五批“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 用示范工程”申报作。 此次修订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 在内容上较以往作了大幅调整,扩大了覆盖面, 内容包括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高性 能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新型 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钢结构技术、安装工 程应用技术、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建筑 防水新技术、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和建筑 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 10个大项,43个小项, 91个子项。
3.4.1 无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 3.4.2 有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 3.4.3 拉索施工技术 4. 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 4.1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4.2 早拆模板成套技术 4.3 液压自动爬模技术 4.4 新型脚手架应用技术 4.4.1 碗扣式脚手架应用技术 4.4.2 爬升脚手架应用技术 4.4.3 市政桥梁脚手架施工技术 4.4.4 外挂式脚手架和悬挑式脚手架应用技 术
8.5 防渗堵漏技术 9 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9.1 施工过程测量技术 9.1.1 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 9.1.2 施工放样技术 9.1.3 地下工程自动导向测量技术 9.2 特殊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9.2.1 深基坑工程监测和控制 9.2.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和控制 9.2.3 大跨度结构施工过程中受力与 变形监测和控制
5. 钢结构技术 5.1 钢结构CAD设计与CAM制造技术 5.2 钢结构施工安装技术 5.2.1 厚钢板焊接技术 5.2.2 钢结构安装施工仿真技术 5.2.3 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型钢构件的滑移施 工技术 5.2.4 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跨度钢结构的整体 顶升与提升施工技术 5.3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5.4 预应力钢结构技术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1、绿色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技术是指采用可再生能源、节能材料、新型结构、新型系统等技
术手段,实现建筑节能、节水、节地、环保、安全、舒适等目标。

2、智能建筑技术:智能建筑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智能传感技术等,将建筑
物的设计、施工、维护、运行等全过程自动化,实现建筑物的自动控制和管理。

3、智能家居技术:智能家居技术是指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智能传感技术等应用于家庭
环境,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的技术。

4、智能建筑节能技术:智能建筑节能技术是指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智能传感技术等应
用于建筑物,实现节能控制和管理的技术。

5、智能安防技术:智能安防技术是指采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智能传感技术等,实现建
筑物安全防护的技术。

6、智能监控技术:智能监控技术是指采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智能传感技术等,实现对
建筑物的实时监控的技术。

7、绿色装饰技术:绿色装饰技术是指采用可再生材料、低碳材料、节能材料等,实现绿色装
饰的技术。

8、智能楼宇管理技术:智能楼宇管理技术是指采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智能传感技术等,实现对楼宇的自动控制和管理的技术。

9、智能家居系统技术:智能家居系统技术是指采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智能传感技术等,实现对家居系统的自动控制和管理的技术。

10、智能物联网技术:智能物联网技术是指采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智能传感技术等,实现对建筑物的远程控制和管理的技术。

拒绝技术盲,当下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都包括什么?

拒绝技术盲,当下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都包括什么?

拒绝技术盲,当下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都包括什么?什么是《建筑业10项新技术》?《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起源是原建设部1994年8月发出的《关于建筑业1994、1995年和“九五”期间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这个文件也是我国政府要求建筑行业推广应用新技术的第一个正式文件。

自此至今,《建筑业10项新技术》已经历了1994版、1998版、2005版、2010版和2017版,五次改版升级不断引领和指导着建筑业技术进步,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和检验建筑企业创新发展能力的试金石。

现行版本为《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是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组织和指导下,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牵头编制的,数十位专家通过广泛调查、系统研究,深入分析建筑业新技术发展现状,归纳总结近几年的先进适用技术,以便推广应用,全面提升建筑业技术水平。

现行《建筑业10项新技术》包含哪些内容?内容包括:(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建筑业十项新技术1.3 水泥土复合桩技术1.4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1.5 真空预压法组合加固软基技术1.6 装配式支护结构施工技术1.7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8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1.9 逆作法施工技术1.10 超浅埋暗挖施工技术1.11 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1.12 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1.13 综合管廊施工技术(2)钢筋与混凝土技术2.1 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2.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2.3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4 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2.5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2.6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7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2.8 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2.9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2.10 预应力技术2.11 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2.12 钢筋机械锚固技术(3)模板脚手架技术3.1 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3.2 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3.3 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3.4 液压爬升模板技术3.5 整体爬升钢平台技术3.6 组合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3.7 组合式带肋塑料模板技术3.8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3.9 预制节段箱梁模板技术3.10 管廊模板技术3.11 3D打印装饰造型模板技术(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4.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4.2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4.3 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4.4 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技术4.5 夹心保温墙板技术4.6 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4.7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技术4.8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4.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4.10 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加工技术(5)钢结构技术5.1 高性能钢材应用技术5.2 钢结构深化设计与物联网应用技术5.3 钢结构智能测量技术5.4 钢结构虚拟预拼装技术5.5 钢结构高效焊接技术5.6 钢结构滑移、顶(提)升施工技术5.7 钢结构防腐防火技术5.8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技术5.9 索结构应用技术5.10 钢结构住宅应用技术(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6.1 基于BIM的管线综合技术6.2 导线连接器应用技术6.3 可弯曲金属导管安装技术6.4 工业化成品支吊架技术6.5 机电管线及设备工厂化预制技术6.6 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安装施工技术6.7 内保温金属风管施工技术6.8 金属风管预制安装施工技术6.9 超高层垂直高压电缆敷设技术6.10 机电消声减振综合施工技术6.11 建筑机电系统全过程调试技术(7)绿色施工技术7.1 封闭降水及水收集综合利用技术7.2 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7.3 施工现场太阳能、空气能利用技术7.4 施工扬尘控制技术7.5 施工噪声控制技术7.6 绿色施工在线监测评价技术7.7 工具式定型化临时设施技术7.8 垃圾管道垂直运输技术7.9 透水混凝土与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7.10 混凝土楼地面一次成型技术7.11 建筑物墙体免抹灰技术(8)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8.1 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8.2 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8.3 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8.4 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8.5 种植屋面防水施工技术8.6 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应用技术8.7 高性能外墙保温技术8.8 高效外墙自保温技术8.9 高性能门窗技术8.10 一体化遮阳窗(9)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9.1 消能减震技术9.2 建筑隔震技术9.3 结构构件加固技术9.4 建筑移位技术9.5 结构无损性拆除技术9.6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9.7 大型复杂结构施工安全性监测技术9.8 爆破工程监测技术9.9 受周边施工影响的建(构)筑物检测、监测技术9.10 隧道安全监测技术(10)信息化技术10.1 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10.2 基于大数据的项目成本分析与控制信息技术10.3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采购技术10.4 基于互联网的项目多方协同管理技术10.5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项目动态管理信息技术10.6 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总承包项目物资全过程监管技术10.7 基于物联网的劳务管理信息技术10.8 基于GIS和物联网的建筑垃圾监管技术10.9 基于智能化的装配式建筑产品生产与施工管理信息技术如何成为“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依据《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是指推广应用6项(含)以上《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推荐的建筑新技术的工程。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之三——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之三——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05)之三(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3.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3.1高效钢筋应用技术3.1.1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求(1)主要技术内容HRB400级热轧带肋钢筋是指屈服强度为400N/mm2的钢筋。

当钢中加入微量合金元素V、Ti或Nb后可使晶粒细化、改善延性、碳含量降低,而钢筋屈服强度提高,并具有良好的可焊性。

HRB400级钢筋是目前国内重点推广的新钢种之一,它包含2OMnSiV、20MnSiNb和20MnTi三个品种。

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但应指出,直径12mm以下的小直径HRB400级钢筋往往没有明显的屈服点,这在设计时应引起注意。

同时由于钢筋两面带有纵肋给开盘矫直造成一定影响,应防止表面严重擦伤,且钢筋的弯曲度应满足标准规定。

(2)技术指标HRB400级热轧带肋钢筋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4499-1998的规定。

钢筋直径为6~50mm,钢筋的强度标准值为400N/mm2,强度设计值为360N/mm2。

(3)适用范围HRB400热轧带肋钢筋可应用于非抗震和抗震设防地区的民用与工业建筑和一般构筑物,可用作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非预应力钢筋以及用作箍筋和构造钢筋等。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HRB400级钢筋在国内的土建工程中,例如在许多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厂房、水电工程、桥梁工程以及构筑物等逐渐得到普遍应用。

比较典型的工程有: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深圳市民中心工程、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等。

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3.2.1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1)主要技术内容钢筋焊接网是一种在工厂用专门的焊网机焊接成型的网状钢筋制品。

纵、横向钢筋分别以一定间距相互垂直排列,全部交叉点均用电阻点焊,采用多头点焊机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生产,焊接前后钢筋的力学性能几乎没有变化。

目前主要采用CRB550级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工程应用较多、技术成熟。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内容解析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内容解析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内容解析目录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1桩基新技术 (1)1.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1.1.2长螺旋水下灌注成桩技术 (2)1.2地基处理技术 (2)1.2.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2)1.2.2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3)1.2.3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技术 (4)1.2.4 强夯法处理大块石高填方地基 (5)1.2.5爆破挤淤法技术 (6)1.2.6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 (9)1.3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 (11)1.3.1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11)1.3.2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 (12)1.3.3组合内支撑技术 (13)1.3.4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13)1.3.5冻结排桩法进行特大型深基坑施工技术 (14)1.3.6高边坡防护技术 (15)1.4地下空间施工技术 (16)1.4.1暗挖法 (16)1.4.2逆作法 (17)1.4.3盾构法 (18)1.4.4非开挖埋管技术 (19)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21)2.2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21)2.3混凝土耐久性技术 (22)2.4清水混凝土技术 (23)2.5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24)2.6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26)3.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 (29)3.1高效钢筋应用技术 (29)3.1.1 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 (29)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29)3.2.1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 (29)3.2.2 HRB400钢筋焊接网 (30)3.2.3焊接箍筋笼 (31)3.3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 (32)3.4预应力施工技术 (33)3.4.1无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 (33)3.2.4有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 (33)3.4.3拉索施工技术 (34)4.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 (36)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36)4.2早拆模板成套技术 (37)4.3液压自动爬模技术 (38)4.4新型脚手架应用技术 (39)4.4.1碗扣式脚手架应用技术 (39)4.3.2爬升脚手架应用技术 (40)4.3.3市政桥粱脚手架施工技术 (41)4.4.4外挂式脚手架和悬挑式脚手架应用技术 (42)5钢结构技术 (44)5.1钢结构CAD设计与CAM制造技术 (44)5.2.1厚钢板焊接技术 (44)5.2.2结构安装施工仿真技术 (45)5.2.3 大跨度空司结构与大型钢构件的滑移施王技术 (45)5.2.4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跨度钢结构的整体顶升与提升施工技术 (46)5.3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46)5.4预应力钢结构技术 (47)5.5住宅结构技术 (47)5.6高强度钢材的应用技术 (48)5.7钢结构的防火防腐技术 (49)6.安装工程应用技术 (50)6.1管道制作(通风、给水管道)连接与安装技术 (50)6.1.1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50)6.1.2给水管道卡压连接技术 (51)6.2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51)6.3电缆安装成套技术 (52)6.3.1电缆敷设与冷缩、热缩电缆头制作技术 (52)6.4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 (53)6.4.1通信网络系统 (53)6.4.2计算机网络系统 (54)6.4.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54)6.4.4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 (54)6.4.5安全防范系统 (55)6.4.6综合布线系统 (55)6.4.7智能化系统集成 (55)6.4.8住宅(小区)智能化 (55)6.4.9电源防雷与接地系统 (56)6.5大型设备整体安装技术(整体提升吊装技术) (56)6.5.1直立单桅杆整体提升桥式起重机技术 (56)6.5.2直立双桅杆滑移法吊装大型设备技术 (56)6.5.3. 龙门(A字)桅杆扳立大型设备(构件)技术 (57)6.5.4无锚点推吊大型设备技术 (58)6.5.5气顶升组装大型扁平罐顶盖技术 (58)6.5.6液压顶升拱顶罐倒装法 (59)6.5.7超高空斜承索吊运设备技术 (60)6.5.8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提升(滑移)大型设备与构件技术 (61)6.6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与评估 (62)6.6.1系统检测 (62)6.6.2系统评估 (62)7.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 (62)7.1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术 (62)7.1.1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 (62)7.1.2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 (65)7.1.3节能型建筑检测与评估技术 (67)7.2 新型空调和采暖技术 (68)7.2.1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术 (68)7.2.2供热采暖系统沮控与热计量技术 (71)7.3预拌砂浆技术 (72)8.建筑防水新技术 (74)8.1 新型防水卷材应用技术 (74)8.1.1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技术 (75)8.1.2 自粘型橡胶沥青防水卷材 (75)8.1.3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包括合成橡胶类防水卷材和合成树脂类防水片(卷)材 (76)8.2 建筑防水涂料 (77)8.3 建筑密封材料 (78)8.4 刚性防水砂浆 (79)8.5 防渗堵漏技术 (80)9.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80)9.1施工过程测量技术 (80)9.1.1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 (80)9.1.2施工放样技术 (82)9.1.3地下工程自动导向测量技术 (83)9.2特殊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83)9.2.1深基坑工程监测和控制 (83)9.2.2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和控制 (84)9.2.3大跨度结构施工过程中受力与变形监测和控制 (85)10.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 (86)10.1工具类技术 (86)10.2管理信息化技术 (88)10.3信息化标准技术 (89)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桩基新技术1.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在钢筋笼上预埋注浆管和注浆阀,在成桩后一定时间内实施桩侧和桩底后注浆,一是加固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二是对桩底和桩侧一定范围的土体通过渗入(粗粒土)、劈裂(细粒土)和压密(非饱和松散土)注浆起到加固作用,从而增强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沉降。

10项施工新技术

10项施工新技术

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建质[2005]26号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江苏省、山东省建管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中央管理的有关总公司:自1994年在建筑业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以来,通过各地示范工程的带动,对促进建筑业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适应建筑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持续发挥“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引导作用,我部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内容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

这次修订将“建筑业10项新技术”扩充为10个大类,内容以房屋建筑工程为主,突出通用技术,兼顾铁路、交通、水利等其他土木工程;所推广技术既成熟可靠,又代表了现阶段我国建筑业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

随着建筑市场秩序逐步规范,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突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技术实力强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迅速做大做强。

但总体看,我国建筑业仍处于增长方式粗放、效益较低的发展阶段,一些企业缺乏主动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动力,众多工程仍在使用落后的工艺和技术。

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在建筑业继续加大以10项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技术推广力度,带动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各地区、各部门要通过树立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并组织观摩交流,培训学习,带动本地区、本部门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要按照《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的要求,积极申报部级示范工程。

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既可以是应用了多项新技术的综合性示范工程,也可以是某一项(子项)新技术应用水平突出的单项示范工程。

原则上,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每年组织申报和评审一批。

申报工程完成示范新技术内容,并通过专家评审后,授予“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称号。

各类优质工程的评选应优先从“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中选取,以提高优质工程的科技含量。

附件: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〇〇五年二月二十三日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 桩基新技术1.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1.2 长螺旋水下灌注成桩技术1.2 地基处理技术1.2.1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1.2.2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1.2.3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技术1.2.4 强夯法处理大块石高填方地基1.2.5 爆破挤淤法技术1.2.6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3 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1.3.1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1.3.2 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1.3.3 组合内支撑技术1.3.4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3.5 冻结排桩法进行特大型深基坑施工技术1.3.6 高边坡防护技术1.4 地下空间施工技术1.4.1 暗挖法1.4.2 逆作法1.4.3 盾构法1.4.4 非开挖埋管技术2.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2.1 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2.2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3 混凝土耐久性技术2.4 清水混凝土技术2.5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6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3. 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3.1 高效钢筋应用技术3.1.1 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3.2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3.2.1 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3.2.2 HRB400钢筋焊接网3.2.3 焊接箍筋笼3.3 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3.4 预应力施工技术3.4.1 无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3.4.2 有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3.4.3 拉索施工技术4. 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4.1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4.2 早拆模板成套技术4.3 液压自动爬模技术4.4 新型脚手架应用技术4.4.1 碗扣式脚手架应用技术4.4.2 爬升脚手架应用技术4.4.3 市政桥梁脚手架施工技术4.4.4 外挂式脚手架和悬挑式脚手架应用技术5. 钢结构技术5.1 钢结构CAD设计与CAM制造技术5.2 钢结构施工安装技术5.2.1 厚钢板焊接技术5.2.2 钢结构安装施工仿真技术5.2.3 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型钢构件的滑移施工技术5.2.4 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跨度钢结构的整体顶升与提升施工技术5.3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5.4 预应力钢结构技术5.5 住宅结构技术5.6 高强度钢材的应用技术5.7 钢结构的防火防腐技术6. 安装工程应用技术6.1 管道制作(通风、给水管道)连接与安装技术6.1.1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6.1.2 给水管道卡压连接技术6.2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6.3 电缆安装成套技术6.3.1 电缆敷设与冷缩、热缩电缆头制作技术6.4 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6.4.1 通信网络系统6.4.2 计算机网络系统6.4.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6.4.4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6.4.5 安全防范系统6.4.6 综合布线系统6.4.7 智能化系统集成6.4.8 住宅(小区)智能化6.4.9 电源防雷与接地系统6.5 大型设备整体安装技术(整体提升吊装技术)6.5.1 直立单桅杆整体提升桥式起重机技术6.5.2 直立双桅杆滑移法吊装大型设备技术6.5.3 龙门(A字)桅杆扳立大型设备(构件)技术6.5.4 无锚点推吊大型设备技术6.5.5 气顶升组装大型扁平罐顶盖技术6.5.6 液压顶升拱顶罐倒装法6.5.7 超高空斜承索吊运设备技术6.5.8 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提升(滑移)大型设备与构件技术6.6 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与评估6.6.1 系统检测6.6.2 系统评估7. 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7.1 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术7.1.1 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7.1.2 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7.1 3 节能型建筑检测与评估技术7.2 新型空调和采暖技术7.2.1 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术7.2.2 供热采暖系统温控与热计量技术7.3 预拌砂浆技术8 建筑防水新技术8.1 新型防水卷材应用技术8.1.1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技术8.1.2 自粘型橡胶沥青防水卷材8.1.3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包括合成橡胶类防水卷材和合成树脂类防水片(卷)材8.2 建筑防水涂料8.3 建筑密封材料8.4 刚性防水砂浆8.5 防渗堵漏技术9 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9.1 施工过程测量技术9.1.1 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9.1.2 施工放样技术9.1.3 地下工程自动导向测量技术9.2 特殊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9.2.1 深基坑工程监测和控制9.2.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和控制9.2.3 大跨度结构施工过程中受力与变形监测和控制10 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10.1 工具类技术10.2 管理信息化技术10.3 信息化标准技术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王程技术1.1桩基新技术1.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 主要技术内容在钢筋笼上预埋注浆管和注浆阀,在成桩后一定时间内实施桩侧和桩底后注浆,一是加固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二是对桩底和桩侧一定范围的土体通过渗入 (粗粒土)、劈裂 (细粒土) 和压密 (非饱和松散土) 注浆起到加固作用,从而增强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沉降。

2005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之八

2005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之八

2005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之八2005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之八建筑防水新技术8.1 新型防水卷材应用技术新型防水卷材是具有特定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的柔性防水材料。

根据防水卷材的主要原料可分为两大类: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8.1.1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技术(1) 主要技术内容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以高聚物改性沥青为涂盖物以聚酯胎、玻纤胎等为胎体,表面覆以聚乙烯膜、铝箔膜、砂粒或页岩片的防水卷材。

主要品种:1)SBS(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SBS 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为主的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还包括SBR、EPDM 等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等;2)APP(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APP 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为主的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还包括APAO、或APO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等。

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低温性能较好可达25℃,可在温度较低条件下施工,耐高温性能为90℃~100℃。

APP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耐高温的能力强可达110℃~130℃不流淌,低温性能可在﹣15℃~﹣10℃。

适用于温度较高环境及外露使用。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胎体性能对应用效果影响极大;应首选强度和延伸率均好的长纤维聚酯胎或无碱、低碱玻纤胎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重点推广达到标准中Ⅱ型指标要求的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产品。

重点推广厚度达到4mm、3mm 以上规格的产品和热熔施工法,一般可根据设防要求分别采用双层(4mm+4mm;4mm+3mm;3mm+3mm)或单层(4mm)作法。

(2) 主要技术指标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执行《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0 和《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3-2000 等标准的规定。

(3) 适用范围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屋面与地下1~4 级防水设防。

(4) 已应用的典型工程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屋面与地下防水工程。

05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

05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
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3.2.1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
3.3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
4.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
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4.2早拆模板成套技术
4.4新型脚手架应用技术
4.4.1碗扣式脚手架应用技术
4.2.2爬升脚手架应用技术
4.4.4外挂式脚手架和悬挑式脚手架应用技术
6.安装工程应用技术
6.1管道制作(通风、给水管道)连接与安装技术
6.1.1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6.1.2给水管道卡压连接技术
6.2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6.3电缆安装成套技术
6.4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
6.4.1通信网络系统
6.4.4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
6.4.6综合布线系统
7.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
7.1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术
项目技术
负责人签认
7.1.1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
挤塑型聚苯乙烯(板)保温系统
7.2.2供热采暖系统沮控与热计量技术
பைடு நூலகம்8.建筑防水新技术
8.1新型防水卷材应用技术
8.1.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技术
8.2 建筑防水涂料
9.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9.1施工过程测量技术
9.1.1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
9.1.2施工放样技术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产品)推广使用与企业技术创新情况
序号
名称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3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
1.3.1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2.1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2.4清水混凝土技术
3.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

建筑业十大新技术

建筑业十大新技术

建筑业十大新技术【编者按】1994年,原建设部首次印发《关于建筑业1994年、1995年和“九五”期间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并先后于1998年、2005年、2010年进行过3次修订,适时总结提炼最具代表性、推广价值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使技术内涵不断更新、提升、发展。

20多年来,《建筑业10项新技术》在业内已形成品牌效应,覆盖面不断扩大,在提高工程质量、降低能耗、加快新技术普及应用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已经成为建筑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其中,部分技术达到了当时世界领先水平,很多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高、精、尖建设项目成为时代性或世界级的标志性工程。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加强技术研发应用”的目标任务。

此次全面修订2017版,既是贯彻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的具体举措,也是增强建筑业科技创新力、加快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抓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建筑业面临新时代发展任务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的印发,将一如既往地推动建筑业发展。

此次修订的2017版的内容包括10个大项107项技术。

与2010版相比,主要有3个方面的变化:第一,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等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注重跟进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等相关需求。

第二,加强建筑业重点、热点领域的技术应用,尤其是突出了装配式建筑、抗震、节能、信息化等热点领域和前沿技术,新增“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章节,“绿色施工技术”中新增施工噪声控制技术、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利用、绿色施工在线监测及量化评价等8项新技术。

第三,全面升级、优化基础性技术。

对旧版重新梳理、吐故纳新,删减、归并54项,更新升级24项,新增53项,其中对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机电安装、模板脚手架等技术均进行了大幅更新和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采用 80%的固结度,如工期许可,也可采用更大一些的固结度作为设计 要求达到的固结度;先计算加固前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天然地基的沉降量, 然后计算真空预压期间完成的沉降量,两者之差即为预压后建筑物使用荷 载作用下可能发生的沉降。 (3) 适用范围 该地基加固方法适用于软粘土的地基加固,在我国广泛存在着海相、湖相 及河相沉积的软弱粘土层。这种土的特点是含水量大、压缩性高、强度低、 透水性差。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会产生相当大的沉降和沉降差。对于该种 地基,尤其是大面积处理时,如在该地基上建造码头、机场等,真空预压 法是处理软粘土地基的有效方法之一。 (4) 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黄骅港码头、深圳福田开发区、天津塘沽开发区、深圳宝安大道等。 1.2.4 强夯法处理大块石高填方地基 (1) 主要技术内容 强夯法处理大块石高填方地基方法主要是指强夯置换法,与其他地基处理 方法相比具有费用低、 施工简单等优点, 分整式置换和桩式置换二种方法。 整式置换法是用强夯的冲击能将软弱土挤开置换成块石层,其机理与换填 垫层法作用相似。桩式置换法是采用巨大的夯击能量将块石夯穿被加固土 层并使块石沉底形成桩体,并与周围土体形成复合地基。由于桩体的加筋 作用,地基中应力向桩体集中,使其分担了大部分基底传来的荷载;同时 桩体的存在也使得土体中由于强夯引起的超静水孔隙水压力迅速消散,加 快土体固结,提高土体抗剪强度,从而复合地基承载力相应提高。 (2) 技术指标 ① 夯击能量:单击夯击能量按 Menard 公式进行估算,锤底单位面积静压力 不得小于 100kN/m2。整式置换法单位夯击能不宜小于 1500kN? m/m2;桩式 置换法单位夯击能不宜小于 300kN? m/m2。 ② 夯击次数: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整式置换法宜控制在最后一击夯沉量不大 于 50mm;桩式置换法宜控制在最后一击夯沉量不大于 200mm。 ③ 夯点间距:夯点位置可按三角形、正方形布置。 整式置换法的夯点间距 S=D+(0.3~0.4)H; 桩式置换法的夯点间距 S=2~3D;D 为锤径,H 为加固深度。 ④ 夯沉量:每阵夯沉量不宜大于 0.8 倍锤高,累计夯沉量宜为 1.5~2.0H。 ⑤ 加固宽度:每边应超出基础外边缘(0.5~1.0)H,且不小于 3m。 (3) 适用范围

该技术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研发, 获 2 项发明专利, 2000 年建设部认定其为国家工法。 1.1.2 长螺旋水下灌注成桩技术 (1) 主要技术内容 长螺旋水下成桩技术是采用长螺旋钻机钻孔至设计标高,利用混凝土泵将 混凝土从钻头底压出,边压灌混凝土边提钻直至成桩,然后利用专门振动 装置将钢筋笼一次插入桩体,形成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后插钢筋笼应与压 灌混凝土宜连续进行。与普通水下灌注桩施工工艺相比,长螺旋水下成桩 施工,由于不需要泥浆护壁,无泥皮,无沉渣,无泥浆污染,施工速度快, 造价低。 (2) 技术指标 基 桩 承 载 力 : 设计要求; 桩 径:设计要求; 桩 长:设计要求; 桩 垂 直 度: ≤1%; 混 凝 土 强 度 : 满足设计要求,不小于 C20; 混凝土塌落度:宜为 200~220mm; 提 钻 速 度: 宜为 1.2~1.5m/min; 钢 筋 笼 :设计要求,应具有一定刚度。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灌注桩水下施工。 (4) 已应用典型工程 该技术为一项灌注桩施工新技术,已在北京、天津、唐山等地 10 多项工 程中应用,受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欢迎,经济效益显著, 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该技术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研发并获发明专利。 1.2 地基处理技术 1.2.1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 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1) 主要技术内容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加水拌合 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简称 CFG 桩) ,通过在基础和桩顶之间设置一定厚 度的褥垫层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使桩、桩间土和褥垫层一起构成复 合地基。桩端持力层应选择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 合地基具有承载力提高幅度大,地基变形小等特点,并具有较大的使用范

强夯置换法适用于坐落在回填土、碎石土、湿陷性黄土、粘土、粉土、淤 泥质土、淤泥等多种土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加固深度不宜超过 7m。 (4) 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已应用的代表性工程有深圳国际机场停机坪、深圳西部通道工程等。 1.2.5 爆破挤淤法技术 (1) 主要技术内容 通过爆炸冲击作用降低淤泥结构性强度,同时利用抛石体本身的自重使爆 前处于平衡状态的抛石体向强度降低处的淤泥内滑移,达到泥、石置换的 目的。首先沿堤轴线陆上抛填达到爆炸处理的设计高程与宽度(见图 1) , 形成爆前抛石堤纵断面线⑴,然后在抛石堤前端“泥—石”交界面⑵前方 一定位置、一定深度处的淤泥层内埋置单排群药包⑶,引爆群药包,在淤 泥内形成爆炸空腔,抛石体随即坍塌充填空腔形成“石舌” ,同时抛石体 前方和下方一定范围内的淤泥被爆炸弱化,强度降低,抛石体下沉滑移挤 淤。 随后进行抛石,当淤泥内剪应力超过其抗剪强度时,抛石体沿定向滑移线 ⑹朝前方定向滑移,达到新的平衡后滑移停止。继续加高抛填,从而又出 现新的定向滑移下沉,如此反复出现多次,直到抛石堤稳定为止,此时单 循环结束。另外,当新的循环开始时,其爆炸作用对已形成的抛石体仍有 密实和挤淤作用。

或人工成孔,混合料夯填可采用人工夯填和机械夯填。技术指标为: 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 桩 径:宜为 300~600mm; 桩 长:设计要求,人工成孔,深度不宜超过 6m; 桩 距:宜为 2~4 倍桩径; 桩 垂直 度:=1.5%; 桩体干密度:设计要求; 混合料配比:设计要求; 混合料含水率:人工夯实 土料最优含水率 Wop+(1~2) ; 机械夯实 土料最优含水率 Wop-(1~2) ; 混合料压实系数:=0.93; 褥 垫 层:宜用中砂、粗砂、碎石等,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20mm。 厚度 100~300mm, 夯填度 =0.9。 实际工程中,以上参数根据地质条件、基础类型、结构类型、地基承载力 和变形要求等条件或现场试验确定。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素填土、杂填土、粘性土等地基。处理 深度不宜超过 10m。 (4) 应用典型工程 夯实水泥土桩技术自开发应用以来,就受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的欢迎, 目前已在华北地区广泛应用,已处理工程数千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 1.2.3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技术 (1) 主要技术内容 真空预压法是在需要加固的软粘土地基内设置砂井或塑料排水板,然后在 地面铺设砂垫层,其上覆盖不透气的密封膜使与大气隔绝,通过埋设于砂 垫层中的吸水管道,用真空装置进行抽气,将膜内空气排出,因而在膜内 外产生一个气压差,这部分气压差即变成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地基随着 等向应力的增加而固结。抽真空前,土中的有效应力等于土的自重应力, 抽真空后,土体完成固结时,真空压力完全转化为有效应力。 (2) 技术指标 该加固方法的技术指标有:密封膜内的真空度、加固土层要求达到的平均 固结度、加固区的沉降值。当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和设备,膜内真空度一 般可维持相当于 80kPa 的真空压力;加固区要求达到的平均固结度,一般

围。 (2) 技术指标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常用的施工工艺包括长螺旋钻孔、 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振动沉管灌注成桩和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主要技 术指标为: 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 桩 径:宜取 350~600mm; 桩 长;设计要求,桩端持力层应选择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 桩身强度: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通常≥C15; 桩 间 距:宜取 3~5 倍桩径; 桩垂直度:≤1.5%; 褥 垫 层:宜用中砂、粗砂、碎石或级配砂石等,不宜选用卵石,最大粒 径不宜大于 30mm。厚度 150~300mm, 夯填度 ≤0.9。 实际工程中,以上参数根据地质条件、基础类型、结构类型、地基承载力 和变形要求等条件或现场试验确定。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对淤泥质 土应按当地经验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就基础形式而言,既可用 于条形基础、独立基础,又可用于箱形基础、筏形基础。 (4) 应用情况 该技术已在北京、天津、廊坊、石家庄、唐山、成都、南宁、深圳、德州、 长春、哈尔滨、新疆等地多层、高层建筑、工业厂房地基处理工程中广泛 应用,经济效益显著,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1.2.2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1) 主要技术内容 夯实水泥土桩是用人工或机械成孔,选用相对单一的土质材料,与水泥按 一定配比, 在孔外充分拌和均匀制成水泥土, 分层向孔内回填并强力夯实, 制成均匀的水泥土桩。通过在基础和桩顶之间设置一定厚度的褥垫层,使 桩、桩间土和褥垫层一起构成复合地基。由于夯实中形成的高密度及水泥 土本身的强度,与搅拌水泥土桩相比,夯实水泥土桩桩体有较高强度。夯 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具有桩身强度均匀、施工速度快、不受场地的影响、 造价低、无污染等特点。 (2) 技术指标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夯实水泥土桩成孔可采用机械成孔(挤土、不挤土)
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
(2005)
1. 1.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桩基新技术
1.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 主要技术内容 在钢筋笼上预埋注浆管和注浆阀,在成桩后一定时间内实施桩侧和桩底后 注浆,一是加固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二是对桩底和桩侧一定范围的土体 通过渗入(粗粒土) 、劈裂(细粒土)和压密(非饱和松散土)注浆起到 加固作用,从而增强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沉降。 在优化工艺参数的条件下,可使单桩承载力提高 40%~120%,粗粒土增幅 高于细粒土,软土增幅最小,桩侧桩底复式注浆高于桩底注浆;桩基沉降 减小 30%左右。 (2) 技术指标 根据地层性质、桩长、承载力增幅和桩的使用功能(抗压、抗拔)等因素, 灌注桩后注浆可采用桩底注浆、桩侧注浆、桩侧桩底复式注浆。主要技术 指标为: 浆 液 水 灰 比 : 地下水位以下 0.45~0.7,地下水位以上 0.7~0.9 最大注浆压力:软土层 2 MPa,软土层 4~8 MPa,风化岩 10~16MPa。 注 浆 水 泥 量 : Gc=a pd(桩端)+a snd(桩侧) a p=1.5~1.8,a s =0.5~0.7 n – 桩侧注浆断面数 d— 桩径(m) 实际工程中,以上参数根据土的类别、土的饱和度、桩的尺寸、承载力增 幅等因素适当调整,并通过现场试注浆最终确定。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泥浆护壁钻、挖孔灌注桩及干作业钻、挖孔灌注桩。 (4) 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该技术已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州、汕头、武汉、宜春、济南、廊坊、 西宁、西安、德州、哈尔滨等地 200 余项高层、超高层建筑桩基工程中应 用,经济效益显著,据对 80 项工程的初步统计,节约工程投资 1.5 亿元 以上。 对于单桩混凝土体积 8~20m3 的桩, 每根可节约造价 0.2~0.8 万元, 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