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钻具刺漏和钻头使用
石油钻井螺杆钻具使用方法

石油钻井螺杆钻具使用方法1、检查准备:(1)量取螺杆钻具外形尺寸,观察两端接头型号,看说明书,了解直径165mm螺杆最大压差4Mpa(2)用木棒下压旁通阀的活塞至下死点,然后松开,检查弹簧复位能力。
(3)用提升短节将螺杆钻具提入井口,卡上卡瓦和安全卡瓦,接方钻杆紧螺纹。
(4)取下卡瓦和安全卡瓦,将螺杆的旁通阀部位下放至转盘面以下,开泵检查旁通阀开关、马达的运转情况。
(5)记录开泵后旁通阀关闭后的排量,检查停泵时是否有钻井液流出。
2、下钻:(1)下钻时控制速度,尤其是过套管和砂桥及缩径段,不能硬压,若带有弯接头下钻不能划眼:循环不能固定一点,时间控制在2-3min内,若无效起钻通井。
(2)若判断因钻井液粘、切过高,使旁通阀不能正常工作,应及时向钻杆内灌钻井液,灌液时应带钻杆滤清器。
3、钻进:(1)钻具下到井底0.5m时,即可开泵清洗井底。
(2)开泵后逐渐增加排量到设计排量,记下总泵压和排量。
(3)将钻头放至井底缓慢加压,钻进1m左右进一步加大钻压,随钻压增大泵压也会升高,使压差保持在规定的数值内。
(4)钻进重,可通过立管压力和悬重表的变化判断螺杆的工作情况。
若压差过大,说明钻压过大,有压死螺杆现象,这时应及时将钻具提离井底,待压力降低后再下放钻具钻进。
(5)钻进应保持排量与泵压的稳定,同时加强钻井液固相含量的处理。
4、钻进中故障的排除:(1)泵压逐渐升高。
可能是钻头被堵、钻头磨损或地层改变,应将钻头提离井底,若压差高于起始压差,可采取改变排量上提下放的办法清洁钻头,如无效应起钻,若压差相同可考虑地层因素;若钻速下降则可考虑起钻换钻头(2)泵压突然升高。
可能是螺杆不转或钻具被外来物堵塞,此时应将螺杆钻具提离井底,然后重新轻压钻进,若泵压仍未降低,则应起钻。
(3)泵压逐渐下降。
应检查泵是否上好水,检查钻井液面看是否发生井漏,还应考虑钻具是否有刺漏现象,根据不同情况做出具体决定(4)无进尺。
可能是地层改变、钻头磨损严重、螺杆不转,应分析岩性观察钻井液带出物有无铁屑及泵压变化,做出不同的分析与决定。
钻井工程复杂情况判断与处理[整理版]
![钻井工程复杂情况判断与处理[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91d3f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4a.png)
钻井工程复杂情况判断与处理职工培训中心张怀文一、下钻遇阻是何原因?怎样处理?答:下钻遇阻是:(1)起钻完后井塌;(2)钻井液性能不好、失水大、泥饼厚,地层膨胀致使井径缩小;(3)上次起钻钻头直径磨小严重,下新钻头造成遇阻;(4)起钻前未循环好钻井液,下钻下不到底;(5)钻具结构变化。
如果换大钻具,或加入大直径扶正器,或更换了钻头类型,也容易遇阻。
处理办法(包括预防措施):起钻前必须充分循环钻井液,处理好钻井液性能,起钻中必须按规定灌钻井液。
下钻过程中遇阻要划眼,不能强压、强下。
下钻前必须详细检查钻头类型和尺寸。
钻具尺寸若改变,下钻时应控制下放速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遇阻、遇卡。
二、为什么有时下钻中途要循环泥浆?答:因为(1)井下较长时间未下钻,或上次起钻前因其它原因未循环好钻井液,防止因钻井液性能变坏开不开泵。
(2)井下地层有坍塌现象(已经发现)。
(3)钻井液性能变坏,被盐水侵、石膏侵等。
(4)井下有轻微漏失。
(5)井下情况复杂,经常开不开泵。
(6)复杂深井或超深井,还有高压油气层存在时,要分段处理钻井液,若不中途循环钻井液会造成下钻遇阻,下钻完开不开泵,或泵压过高蹩漏地层。
(7)中途循环钻井液可以将下钻时钻具划下的泥沙循环出来。
三、下钻完开不开泵是何原因?该怎样处理?答:(1)本次下钻时大量更换钻具,钻具水眼内不清洁,堵塞钻头水眼。
(2)下钻时钻具内掉了东西,如丝扣油刷子、手套、棉纱等物。
(3)下钻中由于井壁坍塌,严重倒返钻井液,钻屑带入钻具,堵塞钻头水眼。
(4)冬季地面管线或钻具冻结。
(5)井壁泥饼厚,钻头泥包,钻井液不能上返,如果下部有滲透层还易蹩漏地层。
处理措施:如果开不开泵,首先要排除地面因素,然后处理井下堵塞,应大距离活动钻具,用小排量慢慢开泵,如无效应立即起钻,以防井下恶化,造成卡钻。
四、钻进中水龙头或水龙带坏了,不能循环钻井液,应怎样正确处理?答:钻进中如果水龙头漏泥浆或水龙带坏了,进行修理时,首先应当起100—200米钻具到安全井段一面专人活动钻具,一面组织人力抢修或更换,如井下情况复杂,应把钻具起到技术套管内,如没下技术套管,应将钻具全部起完,不准接方钻杆把钻具放在井内修理水龙头,或更换水龙带,以防卡钻。
钻井设备检查要点

钻井设备检查要点1. 检查井架和井口设备:包括井口护栏、井口防喷壁、井架支撑结构等,确保其完好无损,符合安全要求。
2. 检查钻机主体:包括井架、钻杆、液压系统等,检查有无渗漏、损坏等情况,以及各部位的连接是否牢固。
3. 检查钻头和钻具:检查钻头的磨损情况,以及各种钻具的连接是否完好,有无裂纹、断裂等情况。
4. 检查钻井液循环系统:包括泥浆箱、泥浆泵、搅拌器等设备,确保其运转正常,无堵塞或泄漏情况。
5. 检查安全防护设施:包括灭火器、安全绳、安全帽等,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正常使用并及时使用。
6. 检查电气系统:包括电源线路、开关箱、照明设施等,确保其正常运行,无漏电、短路等情况。
在进行钻井设备检查时,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检查程序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每一项检查都得到仔细的检查和确认。
只有做好了钻井设备的全面检查,才能够保障钻井作业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很好,以下是继续的内容:7. 检查井口安全设备:确保井口附近的安全设备齐全,如警示标识、防护栏杆、安全绳索等,以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8. 检查钻井作业环境:包括井场周围的地势情况、是否有易引发事故的隐患,例如坡度大、易滑动的地面等,确保施工环境安全。
9. 检查设备的操作手册和维护记录:查验设备的操作手册和维护记录是否齐全,是否有相关的维护记录和维修情况,以了解设备的维护状况和历史。
10. 检查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包括深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确保监测设备准确可靠,以便实时监控钻井作业的参数和安全情况。
11. 检查润滑和冷却系统:包括钻杆的润滑系统、液压系统的冷却系统,确保润滑和冷却系统运行正常,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
12. 检查设备固定和安装:确保设备安装牢固,各部位连接紧固,无松动、脱落现象。
进行完以上的检查后,还要记录每一项检查的结果,以备日后的参考和核查。
同时,有问题的设备要及时进行修理和更换,保障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除了日常检查外,还需要定期对钻井设备进行全面的维护和检修,以保证设备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钻具刺漏的提示

Changbei DrillingStanding Instruction:Drill pipe w ashout indicators.现行指令:钻具刺漏指示Number 01Date: 30th Jan 2011This document is to address the Washout indicators.这份文件描述的是刺漏的提示Stand pipe pressure (SPP) at a know flow rate is a good indicator to look for a possible washout. When the pressure declines slowly, it usually indicates a washout in the drill string but there are a few variables that need to be verified which are as follows:在已知排量下,SPP是检查潜在刺漏的一个重要参数。
当压力缓慢降低时,它通常指示钻柱发生刺漏,但是,仍然有以下一些因素需要排查:∙Mud property changes will affect the SPP due to mud weight change or addition of Hi/Low vis pill to the mud system. Mud Engineer t o advise Driller if any changes to be made.泥浆性能的改变将影响SPP。
比如泥浆密度的改变或打入低/高粘。
泥浆程师要告知司钻泥浆是否有所调整。
∙Drilled cutting circulated out through the annulus can be seen as an increase in SPP and once the cuttings are discharged from the annulus,there will be a decrease inSPP. Usually seen after a slide followed by rotary.钻屑进入环空SPP会增加,钻屑清除后,SPP将会下降。
石油行业钻井技术员学习复习题

A 、 30 、 50 D 、 100 A 、 10 B、 30 C 、 50D 、 703. 使用吊卡时,吊卡负荷台阶应无严重磨损和变形, 台阶面磨损深度不大于 (D ) 毫米、活动扳手、管钳、吊环 携带、冷却 恒定D 、钢板尺16. 钻具坐吊卡时,速度 ( A A 、要慢,禁止猛顿、猛砸 C 、快慢要与钻具尺寸相符钻井技术培训试题 -1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60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 中。
每题 1 分,满分 60 分。
)1. 放喷管线接出井口 ( C ) 米以外。
2. 安全卡瓦与卡瓦配合使用时,安全卡瓦距卡瓦( C ) 毫米4. 钻台常用手工具有 ( B ) A 、吊钳 B C 、卡瓦 D5. 钻井液用来清洗井底, ( A ) 钻屑,保持井眼清洁。
A 、悬浮、携带 B 、悬浮、冷却 C 、携带、润滑 D6. 喷射钻井要求钻井液具有 ( B ) 的粘度。
A 、较高 B 、较低 C 、高 D1.5 D 、 114. 检查套管内径时, 用直径小于套管内径 ( B ) 毫米,长度为 300〜500 毫米的标准内 径规,逐根通过,通不过者为不合格。
A 、 1B 、 3C 、 5D 、 8 15. 为了准确丈量钻杆长度,应使用 ( B ) 。
A 、皮尺 B 、钢卷尺 C 、绳尺 ) ,以防损坏吊卡。
B 、要快,但禁止猛顿、猛砸 D、快慢取决于钻具钢级8. 控制固相含量的方法不包括 ( B ) 。
A 、清水稀释法B、钻井液预水化C 、替换部分钻井液法D 、化学絮凝法9. 1 立方米等于 ( D ) 立方厘米。
A 、 102B 、 103C、104D 、 10610. 1 千牛等于 ( C ) 牛顿。
A 、 600B 、 980C 、 1,000 D、 45411. 1 克等于 ( A) 千克。
A 10-3B 、 103C 、 106D、 10-612. 钻杆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 D )。
海洋钻井井下钻具刺漏判断技术分析

(2019年第18期)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工程技术与应用|・83•海洋钻井井下钻具刺漏判断技术分析程忠,项春生,刘超(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518067)摘要:海洋石油调整井井深大、轨迹复杂,钻具在井下的受力状态复杂,同时受到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变载荷作用,且受井下腐蚀、摩擦、温度、压力的影响,井下钻具薄弱部位极易发生刺漏。
文章通过对钻具刺漏特点和实际作业过程中出现餉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钻具刺漏后,通过常规钻井参数极易产生误判风险,导致钻具最终断裂落井或起钻检查耽误工期。
为降低钻具刺漏误判风险,采取钻井参数判断、环空打压判断、单泵测试、地面管线试压等措施形成一套完整的钻具刺漏判断技术,及时有效地判断井下钻具刺漏,降低作业风险,减少判断失误率。
关键词:钻具刺漏;判斷;减少误判;处理手段中图分类号:TE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2789(2019)18-0083-021钻具刺漏原因钻井作业过程中,井下钻具长期承受拉伸、压缩、弯曲和扭转等交变应力,局部产生疲劳和微观裂纹;或因钻具腐蚀与磨损使某些区域管壁变薄或存在微裂纹,在高泵压和水力冲蚀下,钻具微裂纹和薄弱部位易发生刺漏。
通常钻具内部放滤网处和外部坐卡瓦的部位容易发生刺漏叭2钻具刺漏现象2.1南海东部某油田调整井钻具刺漏情况统计南海东部某油田调整井钻具刺漏情况统计如表1所示。
2.2钻具刺漏误判断风险通过实例分析,钻具刺漏现象均表现为泵压缓慢下降,带有定向井工具的会出现定向井工具涡轮转速下降的现象。
若刺漏点距离钻头较近,泵压下降不明显;小井眼作业,因排量低,钻具刺漏后泵压下降亦不明显;若泥浆泵上水不好,亦会导致泵压下降。
基于此,现场 无法及时准确地判断钻具刺漏,误判断的情况时有发生。
误判断将会导致以下几个风险:(1)钻具刺漏未及时发现,因高压钻井液的冲蚀,刺漏点持续扩大直至钻具断裂121»(2)钻具刺漏未及时发现,刺漏钻杆的强度特性包括抗拉、抗扭、抗挤和抗内压强度降低,继续作业时,钻具承受载荷,导致钻具因强度不够而发生断裂。
钻具刺漏、挤水泥、断钻具

钻具刺漏:
发现钻杆压力下降或有下降的趋势时,首先要检查地面设备与管线,在排除地面因素情况后,应做反应:
1.发现时立即通知钻井监督。
2.接到钻井监督的指令后进行起钻检查。
3.起钻前禁止打重泥浆。
4.起钻时禁止用转盘卸扣。
5.注意操作要平稳。
6.若起钻未能查明原因,下钻时要再次检查钻具,并采用分
段循环泥浆的方式查原因。
7.采用分段循环时,要采用相同的排量,并记录压力的变化
情况。
8.对刺漏的部位和情况要详细记录并拍照存档。
9.可采用“麻丝”的方法,确定钻具刺漏的位置。
挤水泥:
1.队长和司钻要了解挤水泥施工作业程序、所需钻具组合、
钻具下深、射孔位置;
2.按要求作业,严格施工程序;
3.按指令进行反循环,并密切注意返出和循环池泥浆体积的
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
4.挤水泥的作业中,防喷器的操作者只有司钻一人;
5.蹩压候凝时,钻台要密切注意防喷器和井内压力的变化情
况,有异常立即汇报;
6.其它参见固井作业的有关内容。
7.打开BOP前必须确认好蹩压候凝的压力已全部放掉。
有效
确认。
断钻具:
现象:泵压急剧下降;转盘扭矩下降;悬重下降。
应做出的反应:
1.通知钻井监督和钻井队长。
2.做好钻具悬重、立管压力、井深的记录,并做好起钻的准
备。
3.准确记录方余或方入。
4.起钻。
5.根据断裂的位置,向钻井监督提供鱼顶的形状、尺寸,鱼
顶的位置,并照相。
6.迅速准备打捞工具。
钻具使用与维护注意事项(二篇)

钻具使用与维护注意事项1、井场钻具的管理由井队工程师负责。
2、钻具丝扣不清洁,水眼不通,丝扣损坏,接头磨薄,本体有伤及磨损,弯曲度超过使用标准时,一律不得下井使用。
3、钻具丝扣油应符合规定。
4、入井钻具应做到:(1)钻具上下钻台必须带好护丝,运行平稳。
大门前的钻具要及时撬走,不得互相碰撞。
方钻杆进出鼠洞时,操作要平稳。
(2)钻具上扣要上紧。
(3)钻铤接头新车的丝扣,要坚持磨合到光滑无毛刺才能下井(丝扣表面已磷化的则不需磨合)。
(4)入井钻具必须量好长度、内外径(钻铤、接头及打捞工具等要准确测量),并做好详细记录。
5、严格执行钻具探伤、试压、倒换错扣有关制度(1)按规定对钻具进行探伤。
若遇严重溜钻、顿钻、卡钻事故等解除后应立即探伤。
具体探伤规定如下:a探伤前认真清洗探伤部位。
b探伤仪应在标准试块上校验后才能使用。
c第一次发现缺陷后应进行重复检查。
d在对焊部位探伤时,出现缺陷信号后应重复探测,并划出伤部界限。
e分为一、二级两种探伤标准。
确定伤级要根据在标准试块上进行的仪器综合灵敏度分辨能力确定,以超过讯号高度的一半为判定伤级的依据。
用带有D1.6mm人工缺陷孔试样的讯号为准,对钻杆对焊处进行探测,若缺陷讯号低于试样讯号者定为一级伤;高于或等于试样讯号者,定为二级伤。
(2)钻杆必须按规定进行试泵。
不渗不漏为合格。
试泵压力一般要求为200kg/cm2,蹩压时间不少于30s。
(3)起钻时钻杆应错扣检查,以防粘扣。
钻铤在使用3只钻头后,应将所有的丝扣卸开清洗检查一次。
倒换钻杆时要成组倒换,一般在使用3-5只钻头后倒换一次(指普通牙轮钻头)。
6、起钻做到四检查四检查:井架工检查钻具弯曲;内钳工检查钻具母扣;外钳工检查钻具公扣;内外钳工共同检查钻具有无损伤、刺漏等情况。
7、短卡瓦使用时,D114.3mm(41/2)以上的钻杆不超过1000m;D88.9mm(31/2)以下钻杆不超过xxm。
xxm以上的深井、超深井起下钻应用双吊卡或加长式卡瓦。
电煤钻工操作规程

电煤钻工操作规程(一)装备与检查工作1、使用前检查电煤钻外壳有无裂纹式破裂,螺丝、缧帽是否松动,插销是否完整。
2、电缆接头要严密结实,如有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或断相不准使用。
3、检查综合保护设备是否灵活可靠,如失灵应停止使用。
4、拿电钻时,务必抓提手把或用绳拴好背在肩上,严禁用电缆直接拖拽电钻。
5、检查开关是否灵活好用。
6、准备好已打磨锋利的钻头。
7、检查支柱和顶板情况,要敲帮问顶。
如有冒顶危险时要及时处理。
8、检查旋转方向是否倒转,声音是否正常。
9、打眼时禁止带帆布手套和线手套,工作服袖口必须绑扎好,系好钮扣,以免被钻杆咬住。
10、电缆必须悬挂好,特别是横过输送机时,要悬吊妥善,以防溜子开动时拉断。
(二)打眼工作及注意事项11、打眼时应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规定的炮眼布置方式、炮眼深度及炮眼角度执行。
如有特别变化,应经现场班长同意方可改变。
12、用镐点眼定位,启动电钻用力要适当,电钻开动后要注意钻杆的进度,每隔一定时间,要把钻杆往外拉一拉,以便排除煤粉。
13、打眼时用力要均匀,不准强推硬压。
14、打眼时应时刻注意溜子的上方,以防被溜子拉下大块煤、矸和其它物料碰伤,在薄煤层横跨溜子打眼时应停溜子,机采工作面打眼时应预防牵引链弹人。
15、禁止在老炮眼内重新打眼。
16、电钻在运转中,若发现启动困难或有其他故障时,应停止打眼,进行检查,以免烧坏电机。
17、由于操作不当或碰到较硬的岩石等原因,致使电钻发热时,应把电钻放在干燥、通风处,待温度降低后再使用。
18、要随时注意电机减速箱、风扇的运转情况。
如外壳温度过高时,应停止使用。
19、电煤钻必须用四蕊电缆,接地必须完好,并按规定使用,以保证工作安全。
20、电钻不用时,应把钻杆拔出,盘好电缆,放要顶板完好或指定地点,防止损坏。
21、工作完毕后,应先切断电源,然后拔出防爆插销。
22、为操作安全,要爱护电钻。
各部件如有损坏,要及时更换。
(三)其它23、电钻出现故障,打眼工不能处理时,应及时找机电维修工进行检修。
钻具、钻头的管理

8.钻杆本体有硬伤或磨槽,其尖底槽纵向伤深大于 壁厚的20%;横向(沿圆周)超过圆周的10%。
9.钻杆本体折断者。
10.钻杆两端加厚处任一端剩余长度不够对焊要求者
钻铤报废标准 钻铤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就需要报 废:
1.钻铤外径磨损后,其外径小于允许的最小外径。 2.钻铤外圆偏磨超过限定尺寸。 3.钻铤弯曲而无法校直。 4.钻铤水眼堵死无法通开。 5.钻铤本体有夹层,无法切除或有裂纹无法修复。 6.钻铤经多次修复后,总长度小于8米
钻头起出后,井队技术员应对钻头进行清洗, 分析钻头的使用情况,填写好钻头使用卡片 (见附表2)。
起出的旧钻头应分类编号入库,报废的钻头 应及时上交,能继续使用的钻头应对其进行 认真详细的记录,要求数据齐全,以备使用。
井队技术员在完井后,认真填写钻头使用卡
钻具上下钻台必须戴好护丝,下钻台要平稳 抬下,大门前的钻具要及时撬走,不得互相 碰撞。
方钻杆进出大鼠洞要平稳操作,防止猛刹猛 提,蹩弯方钻杆。
钻具丝扣必须按上紧力矩扭紧,大钳、液压 钳不得咬钻具本体;严禁压扣、磨扣、跳扣 和转盘绷扣。
新车扣的钻铤、各种接头,丝扣要坚持磨合 到光滑、无毛刺,才能下井使用。
钻具、钻头的管理和使用
孙松印
钻具、钻头的管理和使用
钻具含义 钻具包括:水龙头以下,钻头以上各部工具的 总称,主要有方钻杆、钻杆、钻铤、扶正器、螺 杆钻具、震击器和配合接头等。
场地管理
井场钻具必须排列整齐,放在管架上,架高距地面 0.3米以上,两端悬空不得超过2米;钻铤、方钻杆 的悬空不得超过1米。
甩钻具时,必须卸成单根,提升短节、配合接头、 打捞工具等必须卸掉。
井深超过3200m的侧钻井,或倒扣处理打捞事故后, 应由使用单位向管理单位提前提出申请对钻具进行 探伤检查。
常见钻井事故及处理

学习情境四钻井打捞作业项目一钻具事故打捞作业子项目一、钻具事故打捞作业钻具事故是钻井中较常见的事故之一,特别在转盘钻井中,由于钻柱在井下受力非常复杂,若检查不严格或操作不当,就会发生折断、脱扣、胀扣、刺穿的事故。
发生钻具事故后,对落入井底的钻具要实施打捞作业,打捞钻具作业是一项细致的技术工作,如果处理不当或打捞作业时间过长,将会增加钻具事故的复杂性,使处理更加困难,甚至造成井的报废。
所以,对钻具事故要以预防为主,加强对钻具的科学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尽量消除钻具事故。
任务一、钻具事故的原因与预防Ⅰ、教学目标1、掌握钻具失效的类型和原因、作用机理;2、掌握基本的钻具事故预防方法和措施;3、初步具有预防钻具事故操作、维护的动手能力。
Ⅱ、工作任务描述钻井事故中常遇的一类事故就是钻具事故,要减少钻具事故的发生,预防是第一重要的。
做好钻具事故的预防工作,必须知道钻具事故发生的来龙去脉,必须掌握基本的钻具事故的原因分析和判断技能,这样才能有针对性、有目的、有效率的做好钻具安全防护工作。
本工作任务就是在归纳了钻具事故的破坏类型、特征、原因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提出钻具事故预防的方法和措施,着重于工作过程的钻具安全防护工作的实施和确保钻具使用安全。
钻具安全防护涉及到金属管材性能、管材结构、管材受力、管材腐蚀、钻井液、地层等诸方面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是一个系统工程。
因此钻具使用、操作人员,必须具备钻具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Ⅲ、学习任务及知识点阐述学习和理解钻具事故的产生原因、破坏的机理、破坏特征等理论知识,是更好的掌握和实施钻具安全防护工作的基础。
通过对钻具事故发生过程的原因探讨,才能真正掌握钻具事故预防的方法和措施;才能做好钻具安全防护的工作。
学材钻具失效在世界各油田普遍存在,原因各不相同,失效机理也很复杂,但都与钻具结构,材料特性,地层情况,钻井工艺和使用水平有关。
我们知道石油钻具的受力状况和井下环境非常恶劣,长期处在内外充满钻井液的狭长井眼里工作,承受拉、压、弯、扭、液力等载荷作用,同时还伴随着各种复杂振动,使其成为钻井设备工具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钻井过程中钻具任何部位失效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使井报废。
3-钻具现场检验

4.4、加重钻杆现场检验
4.4.1加重钻杆现检查方法和技术要求与钻杆相同。
5.相关质量记录
5.1钻杆、加重钻杆回收检验记录
5.2钻铤回收检验记录
5.3方钻杆回收检验记录
表一:钻杆管体分级标准
钻杆状况
一级钻杆
二级钻杆
外部状况:
磨损
(2 3/8)
7.11
外
加
厚
E
G
NC26
(2-3/8IF)
85.7
44.4
4.7
80.5
2.0
3.3
80.0
1.6
3.0
85.7
44.4
4.7
83.0
3.2
4.4
82.5
2.8
4.1
73.0
(2 7/8)
9.19
E
G
S
NC31
(2-7/8IF)
104.8
54.0
8.0
96.5
3.6
6.2
95.0
2.8
164.7
15.7
14.9
15.3
14.7
6.5×56
6.5
164.6
8.0
43.4
203.2
71.4
6-5/8REG
195.7
21.7
20.8
18.4
17.7
7×66
7
190.3
9.9
72.0
228.6
71.4
7-5/8REG
223.8
23.0
21.8
20.6
19.6
浅析如何找钻具刺漏点

浅析如何分析和找到钻具刺漏谢伍平在石油钻井施工过程中,钻具避免不了存在刺漏问题,钻具刺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钻具刺漏,或明知刺漏却找不到刺漏点。
我在工作中记录了些分析和找钻具刺漏的一些经验,今天想与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下面就现场初略如何分析钻具刺漏和如何找到刺漏点两方面发表本人的几点拙见。
一)钻具刺漏的原因钻具刺漏首要条件是钻具内壁承受不住循环时的高泵压和大排量钻井液的冲击。
钻具在井下受力我们可以认为:(1)起钻时承受最大抗拉应力,下钻时承受最大抗压应力,抗拉、压应力不会直接影响钻具的刺漏;(2)旋转时钻具承受着最大抗剪应力,循环时承受最大抗冲击内压应力,随着井眼循环损耗压力的增加,钻具管体内壁承受的压强也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如果钻具最薄弱处不能承受该泵压,这二种应力同时作用时最容易造成钻具刺漏的。
当然钻具正确使用中刺漏,最主要原因还是钻具质量问题。
二)钻具刺漏征兆当钻具刺漏时,最明显的征兆就是泵压下降。
但有时候泵压的变化与地面设施(地面循环系统刺漏)、钻井液的性能(进出口密度有差值)、地层原因(溢流、漏失)又密切相关,这时我们可以在发现泵压下降后立即检查地面循环泵组和管汇、测量循环时的进出口钻井液密度值、钻井液液面变化,如果确认非地面、地层和钻井液原因引起,就应该判断是井下钻具刺漏。
在钻进时如果钻具刺漏,还有一个明显征兆就是因上部循环短路,新钻井段岩屑循环不上来全部沉在钻头和扶正器附近,上提或下放钻具时一定会有挂卡显示。
结合各种征况一定能分析出钻具是否刺漏,是否需要起钻检查。
三)钻具刺漏检查通常情况下,钻具刺漏后我们需要起钻逐根肉眼检查,但这种方式往往事倍功半,还经常找不到刺漏点。
如果逐根检查时不能检查到刺坏的钻具,又没有探伤仪器时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式,或许对你有一定帮助。
1、下钻后固定一个小排量开泵循环,同时向钻具内容里投入彩色碎胶带,安排人员在振动筛出口观察彩色胶带何时返至出口,记录开泵和返出胶带的时间差,利用循环周时间计算法理论计算出刺漏点大概位置,然后再起钻有针对性检查。
石油钻井及录井异常提示

录井工程参数及异常井深:转盘到井底的深度,单位m。
钻头下深:转盘面到钻头的位置,单位m。
套压:关井时由液压式传感器测得的井筒套管压力,与地层压力有关,单位MPa。
泵冲:泵启动向井内注入钻井液时单位时间内的冲程数。
由电感应脉冲传感器送至录井系统处理得到计算排量和迟到时间、下行时间,单位stk/min。
立压:由泵向井筒内注入钻井液时在地面管汇中所产生的压力。
由液压式传感器测出,该传感器安装在钻台立管上,该参数与泵速、泵容、钻柱刺等有关。
卡钻:钻具在井内不能上提、下放或转动的现象。
溢流:井口返出的钻井液量比泵入量大,或停泵后井口钻井液自动外溢的现象。
井涌:钻井液涌出井口的现象,它是溢流的进一步发展。
井喷:地层流体无控制地流入井内并喷出地面的现象。
井塌:井壁坍塌的的现象井漏:由于地层、钻井液液柱压力过高而使钻井液渗入地层的现象掉牙轮:牙轮从钻头体上脱落而掉入井内的现象牙轮旷动:牙轮轴承因磨损而使间隙增大导致牙轮转动不平稳的现象。
水眼或喷嘴脱落::水眼或喷嘴因固定失效而落入井内的现象喷嘴堵塞:喷嘴被岩屑或异物堵住造成钻井液无法通过的现象钻头后期:由于钻头严重磨损或钻头牙轮故障等使钻头钻进能力基本失效的现象断钻具:在钻井或起下钻时,钻具折断落井的现象掉钻具:钻具在井口发生落井的现象钻具刺穿:钻井液在压力作用下穿过钻柱本体或钻柱连接处螺纹的现象憋泵:因循环系统堵塞等原因而导致泵压急剧增高的现象水眼刺:喷嘴与钻头体之间密封失效而使钻井液冲蚀损坏水眼座或水眼螺纹被钻井液冲蚀损坏的现象。
蹩钻:在钻进过程中,钻头所受力矩不均匀导致转盘或钻具转动异常的现象跳钻:钻进中,钻头由于井底工作不平稳而使钻柱产生明显振动的现象顿钻:在起下钻过程中,钻柱因失控顿到井底或其它受阻位置的的现象溜钻:钻进中,因送钻不均或失控而使钻柱下滑,出现瞬时过大钻压的现象放空:钻进时,由于地层原因而使钻柱无阻地送入一定深度,出现瞬时钻压为零,瞬时钻时为零的现象。
浅谈钻具的使用与管理

浅谈钻具的使用与管理钻具是石油勘探开发作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合理使用和管理钻具可保障井深进度、增强安全生产,降低勘探开发成本。
本文将就钻具的使用和管理进行浅谈。
钻具使用前准备工作在使用钻具之前,必须对钻具进行检查和测试,以确认其完好无缺。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钻具完整性检查对底部钻头、转台、扶正器等进行检查,确认其是否完好无损。
如有受损损坏的部分,必须更换。
2. 钻具、井下设备的耦合检查在上下部钻具结合,如可靠紧密则可以进入井下进行作业。
如果耦合方式不当,容易造成漏油、钻具扭曲、断裂等安全事故。
钻具必须符合质量标准。
包括强度、硬度等物理性能,钻杆是否有油气渗透等化学反应。
在严格执行钻具的使用范围和环境条件下,可保证钻具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1. 钻具使用范围的规定在使用钻具时必须要严格规定钻具的使用范围。
一般情况下,在钻井过程中,井深必须与钻具的使用范围相对应,超出钻具的使用范围,就容易造成钻具的断裂或扭曲、塞钻等事故。
2. 环境温度的管理在钻井作业中,温度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对钻具有很大的影响。
钻具在高温环境下会使其机械性能恶化、降低其寿命;而在低温环境下,钻具的韧性和弹性都会降低,也容易造成钻具的断裂等安全事故。
钻具维护管理在钻具使用过程中,必须对钻具进行定期维护和管理。
1. 清洗维护钻具在使用过程中会积累很多的泥浆、泥沙等,必须进行定期的清洗和维护,以保证其完好无损,延长使用寿命。
2. 润滑维护钻具在使用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的润滑部件,必须进行定期润滑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作业。
3. 停用保养在钻井作业完成后,钻具必须进行停用保养,包括定期的检查和测试,以掌握钻具完好无损和衰退速度,达到合理利用钻具和延长其寿命的目的。
钻具使用和管理常见问题1. 滑轮的使用问题在使用滑轮的时候,必须保证轮轮是否有问题,轮轴是否有变形或者磨损等问题,否则会影响钻具的正常作业。
2. 钻具受力问题在使用钻具的时候要注意受力的情况。
螺杆钻具使用规程

螺 杆 钻 具 使 用 规 程一、螺杆钻具的选择(1)根据井眼大小确定使用螺杆钻具的尺寸(见表1)。
(2)根据所施工井眼类型和所设计造斜率的大小来选用螺杆钻具类型:直螺杆、单弯、双弯(同向双弯和异向双弯),进一步确定其长度、弯壳体度数、稳定器外径及稳定器数量。
(3)用于复合钻进的弯壳体螺杆的度数应根据井眼尺寸的大小来定,只要所选弯壳体螺杆的弯曲点绕井眼轴线的公转半径R ≤φ/2(Φ为钻头直径mm ),就不会导致井眼扩大。
R 的计算如下:2/)]}cos /(sin [sin{arctan 1212d L L L L R ++=γγ 式中R :弯壳体的弯曲点绕井眼轴线的公转半径 mm L 1:钻头到弯曲点的长度 mL 2:弯曲点至其上第一个切点或至上稳定器的长度mγ:弯壳体的弯曲度数 ° d :弯壳体外壳直径 mm(4)对于井底温度比较高的特殊井,选用耐高温的螺杆钻具(常规螺杆的耐高温指标为120°)。
(5)相同排量下,螺杆钻具马达转子的头数越多,自身转数越低,产生的扭矩越大,反之螺杆马达转子的头数越少,自身转数越高,产生的扭矩越小。
如果使用螺杆的井段地层较软,应该选用头数较少,发挥螺杆高转速的特性,从而获得较高的机械钻速,反之,相对较硬的地层,尽量选择多头,从而保证井下有较大的扭矩,适应现场需要为原则。
马达转子头数多少决定了该型号螺杆的一个转速和扭矩的基本特征。
而螺杆实际输出转数由马达头数的多少、螺杆马达的设计参数、实际输入流量、马达井下负载大小等综合因素决定。
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优选更适合现场的螺杆钻具。
表1 不同井眼尺寸对应的螺杆公称外径型号二、螺杆钻具对钻头的要求(1)采用螺杆钻具钻进时间不长的作业,如定向造斜、侧钻、纠斜等,选用适合于高速旋转的牙轮钻头。
(2)采用螺杆钻具钻进时间较长的作业,如水平井、大斜度井等需要采用复合钻进的作业,选用适合于定向造斜用的PDC钻头。
(3)合理选择钻头水眼,保持一定的钻头压降。
钻柱落物事故判断与打捞作业流程

四、钻柱落物打捞作业流程 打捞施工前应考虑的问题 制定打捞方案
1 绘出打捞管柱示意图。 2 制定出施工工序细则及打捞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根据打捞时可能到达的最大负荷加固井架。 4 制定安全防卡措施, 捞住落鱼后, 若井下遇卡可以脱手。 5 选择下井工具。
四、钻柱落物打捞作业流程 打捞步骤
1 下铅模打印,分析井下鱼顶形态、位置。 2 根据印痕分析,选择合适的打捞工具。 3 按操作程序下打捞工具进行打捞。 4 捞住落物后即可活动上提, 当负荷正常后,
事故与处理
4.8 PART
一、钻柱事故的判断方法 钻柱刺漏的判断方法
明显特征是在泵冲数稳定的情况下, 泵压缓慢下降。
断落钻柱的判断方法
1 下钻过程中,表现为悬重下降、 泵压突降、扭矩突降、 没有进尺或者放空以及出口流量增加。
2 起钻过程中, 表现为大钩负荷持续上升,然后突然下降, 并且悬重小于钻柱总重。
四、钻柱落物打捞作业流程
打捞施工前应考虑的问题 落实井况
2.从横向上看, 裸眼井段有缩径的井段, 其直径甚至小于钻 头直径。
①井眼直径小于钻柱直径的两倍。 ②井眼直径大于钻柱接头直径的两倍。 ③若井眼直径大于钻头和钻柱直径之和。 ④因顿钻,可能落鱼不是一截,而是二截或三截。 ⑤落鱼鱼头处在井径突然变大处,形成所谓的藏头鱼。
二、打捞的基本原则
1 在实施打捞作业前, 一般先进行铅模打印。 2 打捞过程中要减小对油层和水层的污染和破坏。 3 不损坏井身结构(套管与水泥环)。 4 处理事故过程中必须使事故越处理越容易, 而
不能越处理越复杂。
三、打捞的一般流程 鱼顶侦察与探视
铅模是侦察和探视井内鱼顶情况的专用工具。
打印操作要点是:
1 合理控制下钻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具刺的六种现象及处理方法
一、钻具刺的六种现象:
1、泵压下降。
2、钻速减慢。
3、转盘负荷增大。
4、振动筛岩屑垮塌掉块多钻屑少。
5、上提下放摩阻增加。
6、泵冲增加泵压不增反而下降。
这六种现象中,只要有其中三种以上的现象就可以判断为钻具刺。
二、其它情况
除以上六种现象以外,还有两类因素干扰钻具刺的判断。
一种是泥浆泵上水效率的影响,另一种是钻头喷嘴掉。
1、泵上水效率变化主要有:A、钻井液气泡多、粘切高。
B、钻井液进口处或进口管道堵塞以及进空气等原因。
C、泥浆泵有问题。
泵上水效率低也容易出现六种现象中的一些现象,排除这些原因和问题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些现象就会逐渐自动消失,反之就是钻具刺。
2、钻头喷嘴掉,钻头在井底是时有六种现象中的一些现象。
但钻头提离井底后,除泵压起不来以外,不会再有其它现象,否则就是钻具刺。
三、钻具刺的检查方法
1、起钻检查钻具,重点是扣的台肩端面和钻杆加厚末端附近。
2、分段循环,利用泵压变化查出被刺钻具。
起钻分段循环发现泵压升高,证明井内钻具没有问题。
重点检查起出的钻具;下钻分段循环发现泵压下降, 重点检查刚下入的这段钻具。
3、起下钻中,内钳工检查母扣台肩,外钳工检查公扣或有无丝扣脂, 内外钳工一起检查钻具本体和立柱中的扣,发现多泥浆处和湿泥浆的地方应停止起下钻作业,进行仔细检查。
4、起钻未检查出来被刺钻具,可在钻头附近接回压凡尔下钻,定立柱数灌井浆,以灌浆量判断被刺钻具段;也可以采用关半封,进行反憋压1~2Mpa,看钻具内是否冒泥浆,一旦发现冒泥浆,开井起钻检查钻具。
四、防止钻具刺的措施
1、定期探伤,抽查壁厚。
2、入井钻具,在入井前要把扣洗干净,仔细检查丝扣和丝扣台肩。
3、钻具上下钻台要戴好护丝并用手上紧。
4、坚持错扣起钻。
5、紧扣扭矩要适当(这里给禁止用低速紧扣红灯吃),最好采用《钻具扣紧扣推荐扭矩》。
PAC 4 390 5 HT50
4 2610 31/2 HT38 4 1260 H90 3.
5 3600 H90 3.5 1640 NC50
4 2610
XTRA HOLE 4 1180 51/2 HT54 4 3570 NC38(IF) 4 1260
FH 4 3870 FH 5 1600 65/8 FH 4 5100 H90 3 1290 REG 4 7330 NC31 4 830
75/8
REG 4 11480 4 HT40 4 1630
资料来源:Hughes tool company
把
复
杂
简
化
是
创
造
将简单变复杂便是艺术
判断钻头的方法
钻头的判断方法有五种:钻头做功、随钻成本、转盘负荷变化、短时钻速等。
一、钻头做功判断钻头
这一方法现在钻井队基本不采用。
因为此方法要搜集大量的同一类型(包括尺寸、型号、厂家、年分)钻头的使用资料(包括钻压、转数、纯钻时间)。
二、随钻成本法
随钻成本法不但能判断钻头是否能使用,而且能判别钻头型号是否适应所钻地层(图1)。
随钻成本的计算式: C=(C b +C d (T 1+T 2))/H
C :随钻成本,元/米。
C b :钻头费用,元。
C d :钻机作业费用,元/小时。
T 1:起下钻时间,小时。
T 2:纯钻时间,小时。
H :进尺,米。
图 1
由图1可以看A 点以后就该起钻换钻头,如果发现随钻成本曲线上升许多,而仍然坚持继续钻进就可能出钻头事故。
随钻成本法虽然能判定钻头选型和防止钻头事故。
但是,要随时搜集资料随即处理。
在实际工作中,难于时时刻刻都能
办到,只有转盘判断法才容易办到。
三、转盘扭矩判断法
装了转盘扭矩(包括电驱动转盘、顶驱)的钻机,发现扭矩增加。
根据纯钻时间、钻时和岩性变法,分析钻头。
转盘判断牙轮钻头,能有效的防止牙轮钻头事故。
在钻进中,转盘负荷的大小来判断牙轮钻头轴承是否旷动。
由于牙轮轴旷就会产生牙轮互“咬”或者琐径弹子破碎及滚柱破裂,会使扭矩增大而转盘就会产生周期性蹩钻(井壁吊块落到钻头上也有此现象)。
一般大钻头蹩钻很明显,而小钻头蹩钻转盘负荷变化较弱。
对小钻头(81/2"及81/2"下的钻头)判断,采用摘转盘离合器,记转盘倒转圈数。
钻头正常时转盘倒转圈数基本相同,只有钻头旷了倒转圈数和扭矩才倍增。
一般采用1/4、1/3、1/2及全钻压的倒转圈数和扭矩值,把这些数据收集好,断钻头时以它作为参考。
四、短时钻速判断法
由综合录井仪的整米尾数和所钻这段的时间,进行判断。
如:前1米的钻时是48分钟,而现在只钻了0.2米,确用了15分钟,按这一钻速钻到整米要75分钟。
结合该地区同层钻头的使用情况,而且钻头使用时间不长,可以继续钻进。
如果,短时钻速急增(即成倍增加),应循环起钻。
五、钻头报警装置(未则录)
在操作中注意:克服那种“后期钻头提不得”做法,接过刹把首先是判断牙轮工作是否正常;碾磨性强的地层中钻进,应适当减少钻头的使用时间,防止掉牙轮尖和牙轮。
碾磨性强的岩石,根据邻井资料和钻屑进行判断。
六、非滚动钻头判断
非滚动钻头,主要是指各类金刚石及磨鞋。
这类钻头用短时钻速及泵压变化,进行判断。
磨鞋使用时间,一般在8h~10h左右。